• 15710阅读
  • 101回复

西瓜语会有成熟的时候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1-09-04
谓语的汉语假借:
    1.常用政治术语以及关于军队的建制和军职的借词,如kupaK(库房)、zako(闸口)、dadyj(大队)、tanka(坦克)、maxo(马号)、dawey(大尉)。
   2.由于维汉文化的相互影响,汉文化中特有的一些词语,如jamul(衙门)、dangpuzul(当铺)、guj(鬼)。
   3.度量衡系统,包括长度、重量单位系统,如jing(斤)、mo(毛)、sun(寸)、puK(分)。
   4.日常生活用语,包括饮食、文具用品、家用品等,如laza(辣子)、qay(茶)、boluo(菠萝)、yünzibi(圆珠笔)、kojza(筷子)、moji(毛衣)、moza(帽子)。
   5.表示摹拟声音的象声词,如ding-ding(叮叮)、dong-dong(咚咚)。
   维吾尔语词汇借用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方式:
   1.全音译。将该汉语词汇的语音完全借用过来,不作任何改动。如fudao(辅导)、kaK(炕)、dawli(道理)等。
   2.全意译。即将该汉语词汇的意思翻译过来,用相应的维吾尔语词汇表示。如汉语“花房”翻译成维吾尔语就是gülhana,它的形式是gül(维语为花)+hana(维语意为房间)。
   3.音意兼译。在吸收外来词的时候,将该词汇的一部分不变动,而将另一部分换作本族语中原有的与之相对应的词,没有变动的那一部分通常是本族语中没有的。如moyqi(毛商)、qayhana(茶馆)、zasuyhana(杂碎铺)等。“毛商” moyqi的翻译形式是moy(译音)+qi (维语中表示人的词缀);“茶馆”qayhana的翻译形式是qay(译音)+hana(维语意为房间);同样“杂碎铺”zasuyhana的翻译形式是zasuy(译音)+hana(维语意为房间)。
   维吾尔语在借用汉语词汇时,按照维语本身的特点对汉语词汇作了一些调整和处理。语音上的处理表现为:
   1. 加音。在以a、i 、u等元音结尾的部分汉语借词后加颤音r或辅音尾k、l。如gazir (瓜子)、war(哇)、dadur(羊肚)、bjik(荸荠)、yamul(衙门)等。
   2.减音。维吾尔语是没有声调的,因此维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声调也被减去了。另外汉语音节中,最多可以有3个元音相连拼,而维语没有这种现象,因此,对多元音的汉语词汇借用时,常常减去齐齿呼和合口呼的韵头。如 joza(饺子)、 lobo(萝卜)、gam(挂面)、kan(矿)。另外某些汉语词汇的开口双音节ao变成了o,如sobo(草包);ou变成了u,如dufu(豆腐)等。
   3.改音。维语对汉语词汇的音节作了很大改动。首先从声母上来看,第一种方式是把汉语中的舌尖后不送气塞擦音zh改成了舌面中浊擦音j,如 ja(铡)、 joza(桌子)。第二种是将舌尖后不送气清擦音sh改成了舌面后清擦音x或舌尖前清擦音s。如 sing(升)、 bingsi(本事)。最后一种就是将f改成p,维语本身没有唇齿清擦音f,发f的都是借词。在现代维语中f 常常被p替代。如 pangzi(房子)、 mopang(磨坊)等。其次,韵母上的变化有:(1)汉语词汇韵母音节中的eng 在维语中变成了ing。如bendiK (板凳)、 xing(升)等。(2)汉语中的单元音e变成了a。如tanka(坦克)、 gada(疙瘩)等。(3)汉语中的ian变成了en。如 den(店)、 gamen(挂面)。(4)汉语中的二合韵母an变为en,如moden(牡丹)、 ben(班)。(5)汉语名词中以“子”为后缀且读轻声的将i改为e,如jüze(桔子), tenze(摊子);或是读为a,如kojza(筷子)、 laza(辣子)、 joza(桌子)。
  维语中有些汉语借词的意义与原词意义并不是一致的,有的扩大了词义范围,有的概括泛指,有的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捣蛋”(doden)在维语中除保留了无理取闹的意思外,还有傲慢霸道的意思。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1-09-04
维语语法  
1、名词
维语的名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和宾语,也可直接充当谓语。
  例如:这是词典 Bu lughen(这词典),注意这个句子中,名词直接作谓语,表示“是......”这样的语法意义,谓语没有专用的谓语动词“是”,这一点和汉语大不一样,是维语的特点。
  例子2:她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U(他,她,它) bir(一个) ajayp(非常) chirayliq(漂亮的) qiz(姑娘)。*注:ULY中的Q表示Kh。
2、指代词
  Bu(这,这个)、U(他,她,它,那个)、Mawu(此,强调意味比Bu重一些)、Awu(那个,那,彼,强调意味比U重一些)。
Bu用来指示较近的人或事物,U用来指示较远的人和事物,Mawu的词义接近Bu,但有强调的含义。Awu与U相近,也含有强调的意思。
3、代词
代词是在句子中可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他词类的词。
  1)例如:我(Men),你(Sen,土耳其较常用),您(Siz,敬体,维族较为常用),U(他,她,它),我们(Biz),他们(Ular)。
这个(Bu),这(Mawu),那(Awu),什么(Nime)。
其中,Men,Sen,Siz,Biz,Ular为人称代词;Bu,U,Mawu,Awu等具有指示作用的代词为指示代词;Nime用于提问,叫做疑问代词。
  2)Sen和Siz都是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但含义和用法略有不同。
Siz是尊称式,含有尊敬或客气的附加意义,常常用来指称长辈、上级、不相识的人或者关系不亲密的人。Sen是普称式,用来指称平辈或者关系很亲密的人。
4、名词的数
  1)维语的名词有数的变化,叫做名词的数。一般的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两种不同的形式。一个名词,其后不添加复数词尾,就是单数形式,表示单个的人或事物。
例如:(一位)农民,déhqan;(一位)干部,Kadir;(一只)铅笔,Qelem;
(一本)词典,Lughen。
名词后结合Lar或Ler,构成复数形式,表示2个或2个以上的人或事物。例如:
déhqanlar,Kadirlar,Qelemler,Lughenler。
  2)名词复数词尾Lar和Ler的用法
Lar和Ler的语法意义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
  (1)Lar的a属于后元音,因此,它只附加在末尾音节含后元音的单词后:
  驾驶员们,Shopur+lar=Shopurlar
  医生们,Doxtur+lar=Doxturlar
  许多书,Kitab+lar=Kitablar
  *注:X为ULY中小舌音,与h接近
  
  (2)Ler的e属于前元音,因此,它只附加在末尾音节含前元音的单词后:
  许多笔,Qelem+ler=Qelemler
  许多词典,Lughen+ler=Lughenler
  许多报纸,Gézit+ler=Gézitler
  许多文件,Huojjet+ler=Huojjetler
  *注:uo为前述ULY中第五个元音,与u相近,口开度略开,双唇前撮,舌头前伸,舌尖抵住下齿背 。
5、名词的人称
  维吾尔语的名词可以通过结合特定词尾的方式表示这个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说话者本人,或属于听话者,或属于第三者。这种语法形式叫做名词的人称。名词有三种人称形式,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本节只涉及单数第三人称。表示第三人称的词尾有两种:1)以辅音结尾的名词之后结合词尾i,例如:
  ismi(他的名字)=isim+i;Muellimi(他的老师)=muellim+i
  doxturi(他的医生)=doxtur+i;Shopuri(他的驾驶员)=shopur+i
  注:此处x表示的是小舌音。该音和汉语的“h”大致相同
  2)以元音结尾的词之后结合词尾si,如果该元音是a或者e,则元音a和e还要变为i后,再加si词尾。例如:
  Mashinisi(他的汽车)=Mashina+si;ishchisi(他的工人)=ishchi+si
  Balisi(他的孩子)=Bala+si;Dadisi(他的父亲)=Dada+si
5、名词的人称(二)
  名词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尾如下表:

  5、名词的人称(二)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1-09-04
维吾尔语字母表(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1-09-04
维吾尔语字母表(2)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1-09-04
维吾尔语语音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1-09-04
二、元音和谐规律
  2)维吾尔语元音和谐规律和方法
  相邻的几个元音组成的单词音,往往同是前元音和后元音或者同是圆唇音和非圆唇音,这种现象就叫做元音和谐。维语中以前、后元音和谐,即部位和谐为主。在元音和谐中,é、i是中元音,既可同前元音和谐,也可同后元音和谐。
  词尾与词结合时,词的末尾音节中的元音与词尾中所含元音在舌位和唇形方面要保持相同和相近。如前面提到的名词复数词尾中,-lar与末尾是后元音音节的词相结合,-ler与末尾是前元音音节的词相结合。
  名词第一人称词尾中的-üm,-um,-im都应附加在以辅音结尾的词之后,其中-im附加在末尾音节是非圆唇元音音节的词后。其余两个附加在末尾音节为圆唇元音音节的词之后。不过,-um与后元音结构的词相结合,-üm与前元音结构的词相结合。其它几个人称的词尾的用法都应服从这种元音和谐规律。例如上面所举ismim,属非圆唇元音音节的词,下面再举几个圆唇元音的例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1-09-04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1-09-04
(3)音节
  从每一个音节都必须有元音这一点上来看,维、汉语是相同的,但汉语的音节有复元音,甚至一个元音里面可包含三个元音,如iao,而维语音节只能有一个元音。维语里面没有复元音。维语有的音节没有辅音,这一点和汉语音节特点相同。但在汉语里,包含辅音的音节中的辅音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或末尾,而且没有两个辅音连续排列的情况,而维语音节末尾两个辅音可以连续排列、辅音的位置并不十分固定。另外,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而维语的音节没有声调,但有重音。
复习一、
  2)维吾尔语语音知识:
  (4)重音
  维语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有声音的强弱之分,具有两个音节以上的词,其中一个音节要读得重一些,长一些,突出一些,这样的音节叫重音。维语的重音位置一般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包括附加成分在内)。当词的后面缀上附加成分时,重音也随之后移,仍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维吾尔语的句子中,也有重音后置的现象,比如,若一句话含有6个词,则,前面5个词的词尾重音发音都可感觉出相同的升调(即,总是略微弱于句子中最后一个词尾的重音),到第6个词的词尾才读标准调的重音,将整个句子的调子降下来。这样就表现为整个句子除最后一个词外,几乎都是略微升调发音。
  重音是造成语言表现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的清晰度和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往往是依靠重音的运用来实现的。如果我们把维语里的重音读得不正确,就会丧失维语的自然节奏,也可能造成词义的含糊不清,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掌握维语词句的重音规律。
6、名词的时位格
  时位格是名词的一种变化形式。结合了时位格词尾的名词,可表示地点、处所、方位和时间等语法意义,其表义作用相当于汉语中的某些介词(如“在”)。表示名词时位格的词尾一共有4个。
 三、维语语法
7、词尾的连续缀加
  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几种词尾。每一种词尾都表示一种特定的语法意义。有时词在句中表达几种语法意义时,需要同时附加几种词尾,这叫做词尾的连续附加。
三、维语语法
  8、名词的属格
  名词的属格表示这个名词在句中充当领属者。名词属格词尾只有一个,即-ning,直接加在名词或代词之后。
三、维语语法
  9、辅音和谐规律
  词尾与词结合时,词末尾的辅音和词尾开头的辅音也要求保持某些共同的发音特征,这叫做辅音和谐现象。例如时位格词尾一共有4个,其中两个以浊辅音d开头,两个以清辅音t开头。以浊辅音开头的词尾与以浊辅音或元音(元音也是浊音)结尾的词相结合,以清辅音开头的词尾与以清辅音结尾的词相结合,这就是辅音和谐规律。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1-09-04
国际音标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1-09-04
维吾尔语学习焦点关注一句型“什么是什么
一、句型“什么是什么”
A、肯定式
(单个字母a读音和汉语的“阿”一样)
1、维吾尔语:maen oqughuchi maen.
     汉语:我是学生。
maen的读音和英语的“man”或者汉语的“曼”基本相同。
其中ae是本人借用德语文字改革前的拼写方法。
oqughuchi读音近似“哦库胡七”。

其中,句首的maen是句子的主语,句尾的maen表示“是”的意思

2、维语:biz oqughuchi miz.
    汉语:我们是学生。

其中z和英语“zoo”一词中的z读音相同。biz意思是“我们”,miz意思是“是”

3、saen oqughuchi saen.你是学生。
其中句首saen意思是“你”是主语,句尾saen意思是“是”

4、siz oqughuchi siz.您是学生。
其中句末的siz意思是“是”

5、silaer oqughuchi silaer.你们是学生。
其中句尾的silaer意思是“是”。r的读法和俄语的p、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的r读法相同。

6、u oqughuchi dur.他是学生。
其中句尾dur意思是“是”

7、ular oqughuchi dur.他们是学生。
其中a读音为“阿”。句尾dur意思是“是”


以上句子属于同一种句型:A  B  是.
就拿第一句来说按照维吾尔语语序翻译就是:我 学生 是

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是句子的关键词——动词。

这个句型的A位置可以替换成任何名词、代词
这个句型的B位置可以替换成任何名词、代词、形容词

下面给出一些名词、形容词

名词:
ishchi——工人。读作“伊西七”
oqutquchi——教师。近似读作“哦库特库奇”
aeskaer——军人、战士。近似读作“艾斯开日”
shopur——司机、驾驶员。
saqchi——警察。近似读作“萨克七”
kitab——书。ki的读音和英语“kitty”中的ki读音一样
lughaet——字典、词典。读音近似“鲁海特”
yangyu——土豆、马铃薯。读音近似“洋芋”
tatliq yangyu——红薯、甘薯、白薯、番薯。本意为“甜的土豆”
siyasaet——政策、政治。
haelq——人民。读音近似“海勒克”
jonggo——中国。读音近似“窘国”
jonghua——中华。读音近似“窘华”
jumhuryit——共和国。读音近似“句母胡日伊特”,其中句母连读,母字的u音不发出来
jonghua haelq jumhuryiti——中华人民共和国。读音近似“窘华海勒克句母胡日伊提”
millaet——民族
haenzu——汉族
uyghur——维吾尔、维吾尔人、维吾尔族。读音近似“巫医胡日”
jongoluq——中国人
adam——人、人类。读音近似为“阿达姆”,其中达姆连读,姆字中的u音不发出来
kishi——人
kawap——肉串、羊肉串
goesh——肉。oe发音和法语中“姐妹”一词以及德语中助动词“能够”一词中的第一个元音相似,但也可以发音成“古西”
kala——牛
kala goeshi——牛肉
qoy——绵羊
qoy goeshi——羊肉、绵羊肉
oechkae——山羊
oechkae goeshi——羊肉、山羊肉
choshqa——猪
choshqa goeshi——猪肉
yawa choshqa、tongguz——野猪
dost、yar、aghinae——朋友。其中dost比较常用,aghinae读音近似“啊嘿乃”
dueshmaen——敌人。读音近似“堆希曼”
注:1、ae、oe、ue为本人借用的德语文字改革前的拼写符号。这三个元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都没有了,而在一些地方方言(比如江浙沪闽粤等地区)中因为大量保留了古汉语字的读法所以还有这三种读音。2、学过德语、法语的达人们可以通过小舌音的读法来练习gh的发音,只要把小舌颤音改成小舌与舌根的送气擦音就能发出这个阿语、维语、蒙古语、满语、波斯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斯瓦西里语。。。中特有的读音了。

形容词:
yahshi——好的
yaman——坏的
egiz——高的
paes——矮的
uzun——长的
qisqa——短的
horun——懒惰的
aemgaekchan——勤劳的
tatliq——美味的、甜的
hush——高兴
kuezael——美丽的
chirailiq——漂亮的、好看的
omaq、soeyuemluek、dilbaer、aeziz——可爱的
soeyuemluek、qaedirlik、qaerdirdan——亲爱的
ulugh、bueyuek——伟大的
qong、yohan——大的
kichik——小的

以上名词、形容词,可以替换到这种句型允许其出现的位置上,不用管替换以后句子的意思有多荒谬,只要符合语法就行了,这样的练习目的就是熟悉和掌握句型、语序,维语中动词必须在句尾。

比如,maen oqughuchi maen 可以把oqughuchi替换成kitab,句子就成了maen kitab maen.意思是“我是书。”
再比如,kitab oqughuchi dur.意思就是“书是学生。”。因为kitab如果要用代词的话是用“它”,属于第三人称,所以句尾动词要用dur与之相对应。
再如,maen tatliq maen.意思是“我是甜的。”
又如,tatliq yangyu tatliq tur.意思是“番薯是甜的。”。因为tatliq一词最后q发音是清音,所以紧接它的dur的第一个字母读音也要清音化(也就是发声音变),所以就成了tur.

B、否定式

维语“什么是什么”句型,变成否定式时,在句尾动词前加否定词aemaes,意思是“并非、不是”
比如,maen haenzu maen.否定式就是maen haenzu aemaes maen.

附加说明1:q读音近似英语的k,但两者不是完全相同的,q音是维语、阿拉伯语中特有的读音,为了不增加难度所以可以用k音代替q音。之所以用q字母表示该音,是因为英语中有一个词Iraq(意思是伊拉克),这个词中的q表示的就是和维语中相同的这个音,但是因为英语里没有相应的辅音,所以读的时候却发成k音。
附加说明2:adam这个词,在中文中翻译成“亚当”,源自基督教圣经中对上帝创造的人的称呼。但,维语中的adam一词及其读音不一定来源于圣经。
附加说明3:阿拉伯人名中有“易卜拉欣”一词,该词其实和依据圣经起名的英文人名“亚伯拉罕”同源。因为,如果按照阿语、维语读音时将非主要元音弱化的话,那么“亚伯拉罕”就可以弱化读成“易卜拉欣”了。
附加说明4: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两种语言不同系族。

C、句型“什么是什么”的疑问式
这种句型的疑问是比较简单,有二种实现方式
1、将这种句式的最后一个词(通常是动词,但当动词省略时则可能是其他词性的词)读成升调,就能表示疑问。
2、在句尾动词后加疑问词mu,或者在句尾动词前最后一个词后加疑问词mu,句子仍读降调表示疑问。

比如:1、maen dueshmaen maenmu?maen dueshmaenmu maen?maen dueshmaenmu?(我是敌人吗?)yaq,maen dueshmaen aemaes maen.(不,我不是敌人。)2、bu kitab yahshimu?(这本书好吗?)hae'ae,yahshi.(是的,很好。)

说明:
1、维语的这种“什么是什么”句型主语和谓语动词存在一一对应的人称对应关系,所以,通常情况下尤其在口语中,人称代词或句末的维语动词可以省略,但是不能同时省略。至于为什么不能同时省略,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
2、第三人称时这种句型的动词基本是省略的,尤其是在口头交流中,但不省略也没错。
3、第二人称时,疑问词mu习惯上只放在句尾动词前。
4、bu是代词意思是“这、这个”一般用于离自己距离比较近的事物。hae'ae中的“'”是隔音符号用来分开两个元音,表示这两个元音不连读。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