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基本功是关键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基本功。学习英语越是从基本功抓起,越能尽快收到实效,因而越能鼓起进一步学下去的决心与信心。从基本功抓起,循序渐进,就会感到阅读和听力理解中的抓大意和关键词等一类技巧都来得很自然,因而也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反之,如果在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下去进行强化与提高,去学习抓大意和关键词等一类技巧,就会感到似懂非懂,模模糊糊。硬着头皮坚持听课,也只能是一头雾水;勉强参加考试,基本上靠蒙,其结果必然是屡战屡败,越考越没有信心。
英语学习过程好比盖楼,如果地基做不好,不可能盖高楼,即使勉强盖起来,也经不起地震。但是地基埋在地下,看不见,容易被忽视。
4.2.1 基本功不扎实的种种表现
什么是英语的基本功?简单地说中学英语就是,或者再进一步说,初中英语就是。下面我们从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几个方面来看看基本功不扎实的种种具体表现。
(1)字母。这里所要说的英语字母知识不是指不认得26个字母,而是指对英语字母还没有熟练到能下意识反应的程度。不少人只熟悉小写,不熟悉大写。
如果一篇英语材料是用大写的英语字母写成的话,他看起来就感到很生疏,在脑子里有一个逐个字母从大写变换成小写的过程,即使是他很熟悉的词,也不可能很快反应过来。有的人只靠在脑子里进行默默地翻译还不行,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只有逐个字母地翻写在纸上才能看懂,因此阅读的速度极为缓慢。
读者不妨以下面一段大写的文章为例,检查一下自己对于大写字母的熟悉程度。
DOGS ARE BEING USED TO GUARD SHEEP FROM WILD DOG, OR COYOTE. FARMERS ARE EXPERIMENTING ANOTHER KIND OF ANIMALS TO PROTECT SHEEP, THEY ARE USING DONKEYS. DONKEYS, ALSO ARE KNOWN AS BURROS OR ASSES. FARMERS ARE ALSO TESTING SOUTH AMERICAN LLAMAS FOR USE AS SHEEP GUARDS.
有的人甚至对 26 个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没有达到滚瓜烂熟的程度,只有一个字母接着一个字母地顺着背下来才知道自己所要的字母挨着哪个,因此查词典的速度就很缓慢,有时甚至因为搞错了顺序而找不着字典上的词。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所有这些都属于没有过字母关。
熟悉字母的问题并不难解决。就拿大写字母来说吧,只要你认真地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对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把某一篇文章从小写翻成大写,10 来页翻写下来,可能对大写就比较熟悉了。
(2) 语音。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人的英语语音知识不扎实,只会看,不会读,更不会听,基本上是“哑巴”英语。由于中学里的各种考试中基本上都是笔试,不考“听”和“说”,因此大部分中学生对“哑巴”英语的严重性缺乏认识。只是在上大学以后,由于 CET 要考听力,好像才忽然间发现自己中学里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
语音是“听”和“说”的基础,只有语音知识扎实,发音正确,朗读或说话时别人才能正确理解;只有语音知识扎实,发音正确,听懂别人用正确语音读出来或说出来的话时,自己才能理解。
语音知识差首先表现在朗读上。有的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时,出入并不是很大,但若多个音节连起来作为一个词来读,好像就不太对劲了。多个词连成一个句子读时,问题就更多了:不是重音不对,就是语调不对,别人听起来基本上不像英语了。
语音知识不扎实的人,一个英语单词,在自己的脑子里没有一个明确的固定的发音。看着词典上的注音,或许还能读出来,离开注音,放到课文里去读,受到前后词发音的牵制和影响,有时这样读,有时那样读。有的人没有掌握英语读重音的基本方法,读了以后别人听不出重音在哪里;或虽然掌握了读重音的方法,但有时重音在这个音节上,有时重音又在那个音节上(有趣的是,如果一个英语单词有多个音节的话, 读来读去重音就是读不到正确的音节上)。
正因为在脑子中没有一定固定的语音形象,读的时候必然拖泥带水,含含糊糊,不敢大声朗读,使得别人无法听清到底是什么音和有几个音节,由什么辅音和元音组成的。许多人没有受过正规的英语语音训练,发音不一定很标准,但总不能相差太远,对于每一个英语语音,脑子里至少要有一个固定的、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读法(尽管在事实上可能是不很标准的),而不能随波逐流,时而这样读,时而那样读。
不少人觉得英语单词的记忆是一个难点,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不会朗读才产生出这个问题的,只要从语音入手去学习,记忆英语单词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语音知识不扎实和平日朗读训练搞得不多的人,朗读英语文章时常常有口不随心的现象,看着文章,嘴里读出来的音和自己心里想读的音不一样,有时不仅是重音不对,而且还可能错读成别的词。
有的人语音误差很大,而且成了固癖。而成了固癖的错误发音对学习英语的影响比不会还要大,因为不会可以从头学起,从头去学正确的语音,而成了固癖的错误发音则需要从纠正开始,非常困难。所以有人形象地说“不会是从零开始,错了是从负开始”。
这里还有一个连读的问题。有的人一个词一个词都读不清楚,但却热衷于学习连读。不会走就想跑,怎么可能呢?熟练人的连读,在不熟练的人听起来,似乎有的音不见了,吃掉了,其实在熟练的人听来,那些音还在(至少那些音的残余还在),是可以听出来的。
(3) 听力。影响听力的因素很多,下面仅仅讨论语感和辨音能力。语感和辨音能力差的人听写时分辨不出一句话有多少词,每个词都是什么音;不习惯同化、连读、省音和弱读等,常常漏掉或听错,或把多个词误以为是一个词,有时又把一个词误听成几个词。
(4)词汇。词汇方面的英语知识不扎实表现在单词拼写、词义理解和词组知识上。
单词拼写:与不准确的语音相对应,他们的单词拼写也往往是晃晃悠悠和滥竽充数的;或缺胳膊短腿,丢三落四少写字母的;或画蛇添足,多写字母的;或张冠李戴,不同单词互相混淆的等等。
对词义的理解:有的人对英语单词词义的理解非常狭窄,有的甚至有一个英语单词只有一个汉语解释的错觉。
词组知识:有的人不太重视英语词组的学习和记忆,而是单打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理解,去记忆。因而他们的英语知识面非常狭窄,例如知道 touch 是动词,它的意思是“触、碰”,off 是副词,它的意思是“离、距”,但就是不知道 touch off 这个词组的意思是“开炮、使爆炸”。而英语词组是英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口语和书刊中使用非常频繁。
(5)语法。过去教学中对口语重视不够,学生学了许多语法知识,仍然听不懂和说不了。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学习英语语法的必要性。也不能认为中国人没有学汉语语法也会说汉语,所以学习英语也不需要学习语法。
基本语法知识不扎实会闹出笑话。例如某公司在介绍自己的电子产品由于设计得好,电子元器件很少,因而可靠性很高时写了下面一段话:
What is not there can not go wrong─the most reliable component is the one that is not there.
我曾用这段话测验过几十个近年来毕业的本科和硕士生,由于搞不清语法关系,能正确理解的人并不多。有译为“没有不出故障的东西,那里缺少最可靠的元件”;也有译为“世上没有东西没有错(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也有译为“这里的东西不会出错,它们是最可靠的元件”,也有译为“这里的东西不能再出错了,最可靠的元件不在这里,”也有译为“什么在哪儿不出错,最可靠的元件是它不在这儿”等。不管这些译文的汉语是否通顺,意思完全译错了。
其实这两句话的语法并不复杂,没有超出基础英语语法的范围。第一句话 What is not there 中的 what 一词相当于 the thing which,即: The thing which is not there can not go wrong。后一句话中 The most reliable component is the one 是主句,that is not there 是定语从句。整句话的意思是“不在那里(指设备)的元件是不会(使机器)出故障的,不在那里(指设备里没有用的)的元件就是最可靠的元件”。
我曾把这段话全部用大写后给十几位硕士生看。由于不适应大写,拿到卷子以后立即能看懂的只有两位,大部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从大写到小写的翻译以后才看懂,其中有两人光靠脑子中的“默翻”还连不成句子,只有逐个字母地把大写翻成小写才看懂。
由此可见,拼写不准确和语音、语法知识不熟练而引起理解(翻译)错误的现象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间也是存在的,有的还相当严重,一点也不亚于口语中“哑巴英语”,只不过没有人大声疾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