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7阅读
  • 0回复

影子:2月22日晚辅导压码跟读

级别: 管理员
— 本帖被 sunyuting1 从 3压码口念诵读学习法 移动到本区(2007-10-09) —
影子辅导压码听清的时候,当时已经听清了,可是最后在一个方法练习了几个月为什么最后还没有听清呢?每当遇到这些在一个方法大量停留的学员,我就想打牢基础也有相对论吗?世间万物都是相互练习的,压码方法之间正式这样,越是速度慢越说明效果不好,基础没有打牢。因为当时的突变效应,已经被没有休止的练习所消磨、冲淡。联系到上次大家从三年第一位学员学会压码抄写,这时突变,可是几个月后反而成为大家的一个负担。枫叶练习的压码直通车那么好,语音那么动听,为什么几个月后还不会朗读呢?这就是为了打牢基础,不肯全面练习的弊端。压码法简单、高效,是速度的学问,速度意味着质量。大家仍然需要细心体味个中三沫。因为我就是只知道抄报只有一个指标:你的速度是每分钟听写多少组电报,只有不停的提高速度,质量就是全对。
辅导从20%速度的跟读开始,低段决定听清的质量,高端决定流利程度,这时跟读的密码。没有听清就必须从听语音的语音特征细腻程度找原因,从调整呼吸方面下工夫。低速要发自肺腑,腹部呼吸运动。只要听清到细腻的程度就能准确的发音。所以不需要学习读音规则和发音要领。压码跟读就是为了巩固压码注音的成果,解决没有深度听清的原因着手进行的。
上次注音以后进行看着文本朗读,简直是完全不能看出一点磁带的语调,到一个语音最后模仿出来,但是用了大量时间。这次从一次就可以做到这时一个明显的进步。但是20%速度怎么没有一点表情呢?要进行这么低速的跟读,时间大大加长了,语音特征凸现了,需要的是夸张的从腹部的气流运动强弱自然表现出来不同强弱的语音变化来。练习就不断熟练了。
高速还是可以跟下来,但是弱度不是不读,而是自然强弱转换形成的,不同速度的读音都不同,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不同点你进行跟读压码的时候,就是不断回忆几个中间音的差异,下次就有意识的注意了,读音就细腻了。你自己不能听清的原因明白了,以后就自然听清了。所以弱度和略度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依靠读音规则进行的。高速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丢音,因为你没有在准确读音的基础上达到快速朗读的能力。所以只要丢掉一些以后才能跟上。随着练习,丢掉的越来越少了,但是还不能完全根除。这时只有从根本上,将朗读提高速度到流利的程度,才能保证跟读高速的准确、完整性。对第十二课最后一段进行了快速朗读领读练习熟练了。全文朗读一次就出来情感了。
一个跟读从听清、抄写、注音,跟读、模仿、朗读,从准确到提高速度,就是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这次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压码法所需要的细腻、精确、快速、流利、富有表情的目标。现在的问题继续可以通过下面的练习压码模仿进一步加以解决。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一次注音精确、流利的朗读能力。


[192 楼] | IP:60.0.153.216 | Posted: 2006-02-23 07:54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