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238阅读
  • 3063回复

学中医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12-05-09
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三点要求:
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理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精神气化,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等,这些基本理论我们在学中医诊断学的时候都要掌握。
我们学习的时候,首先要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山东大学孙广仁教授主编的,此外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也要掌握。
2、就是不断地临床实践,让学生多接触病人,让学生从实践中来掌握,有些东西光从理论上是学不懂的,一些基本技能,看舌诊的方法,脉诊的方法,问病的方法,都要通过时间来掌握,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不如临证多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时间是学不到的,我们在时间的时候,就要需要学生主动多练,操作要正规,严格要求,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3、学习要求是学会辩证思维,中医的诊断很大程度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思维的过程,不像现在有一个指标确定以后,医生的作用很少了,现在一些检查以后不是靠医生了,很大程度靠检查了,我们中医很大的程度是靠医生,要学会辩证的思维。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12-05-09
介绍几本书《中医诊断学》98年以前的资料收集的很多。
自学考试有一本《中医诊断学自学辅导,怎样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点、症状、病症、名称、解释,可以帮助学生自学的时候,提高一些看法。
《中医诊断学习题集》是配合新的七版教材,做习题可以参考。
费兆馥和顾亦蒂合编的《新编中医诊疗图谱》,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有很多图像资料。
《中医诊断试验方法学》中医大学生、研究生实验教材是袁肇凯教授主编的,这基本比较新,内容和教材比较接近。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12-05-09
小结一下: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四点:
1、一个是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辨证。
3、诊病。
4、病理或者病案。
二、四诊
诊法里面有包括了四诊:望闻问切。
三、中医为什么能诊病,诊断的原理:
归纳为三点:
司外揣内,
见微知著,
以常衡变。
四、中医诊断的原则,也是三点:
整体审查,
四诊和参,
病症结合。
五、学习方法:
1熟悉理论,
2、临床实践。
3辩证思维。
这是绪论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可以出一些复习题,进行思考,比如:什么叫诊断?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叫诊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有那三天?中医诊断学的原则有那三天?
刚才的小结都已经回答了。
带有思考性的问题:为什么司外可以揣内?有诸外者必行于内,主要是根据这个道理。
什么叫做证和症,两者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带有思考性质的。
要求举出三种以上见微知著的病证,要求一些小的,通过一些微小的变化,局部的变化,来看全身的病变,望眼,望耳朵,望舌头,村口诊等等。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主要是根据了《素问印象大论》的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太过和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怎样用着一个原文来解释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实际上这一天原文吉盎中医诊断学的三个原理都讲出来了,诊断为什么要诊法和参?这就是绪论要讲的主要内容。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12-05-10
学习体会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是说的老师和学生问题,医生和和病人之间也是一对矛盾。
首先,我们每人都是病人,有了病不舒服,你怎样进行主诉,将自己不舒服的痛苦表述清楚,我们病人不向医生隐瞒病情啊,自己要能够说得清楚,说得准确,至于是什么疾病,什么证,自己判断不出来,告诉了病情由医生帮助你进行诊断。也就是病位和病性我们自己不能确定。
作为医生呢?你怎样问病情,看看舌苔的表现,号脉,快速准确的掌握病情,是大学问,可是我们学习了中医诊断学以后,发现有多少医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呢?有的只是号一下脉就胡乱开药,你是哪种类型的病证,比如说失眠有四大类型,用四大类的汤来治疗,这叫做辩证施治,他倒好四大类的中药都有适应症,必须对症下药才好,他给你一个药方四大类的中药混在一起,我是哪类的证啊,他没有诊断,是湿热证,湿热证怎么干燥口渴呢,判断错了类型用反了药是减轻还是家中病情啊?还有的医生比较好,号脉将各种表现都告诉你了,这起码我们学习中医的可以自己学习他的号脉结果,自己进行分析学习一下。但是一点都不问病人,不进行交流,还有一些病候病人没有发现。
我们好好学习一下望闻问切,从医生那里学会自己给自己看病,每次看病都不放弃学习的方法,有的医生不告诉你啊,你也要想法和他交流,想法知道究竟是干燥还是湿热证,是表征还是里证,是虚证还是实证,是太过还是不及,这样才能确定用药方向虚者补之还是实者泻之的方向不要弄错。
病人要学习中医,从医生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病情,医生要从病人的角度着想治好病,现在好的中医不多,可遇不可求,我们要多看几个医生,自己有个比较判断,这个判断是你不断学习中医进步,不断看医生诊断来学习实践的。好在我们自己就是一个确定的病人,随着自己学习中医对自己的情况要了如指掌。
教学相长也,自己教会自己学中医。找到好的中医,你才能拜师学医治病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12-05-10
第一章:问诊
视频3:诊法、问诊 问诊的意义和方法
诊法:我们讲诊法,首先是诊法的上篇,叫做诊法,包括了望闻问切四诊。
什么叫诊法呢?
我们在绪论里面已经讲过了,就是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它的内容主要有望闻问切的四诊,为了突出中医的很有特色的舌诊和脉诊单独地列出来了,把舌诊从望诊拿出来,把脉诊从切诊拿出来单独做一章,这样教材有了六章,这六章的顺序,不一定就是问望闻切,或者是望闻问切这个顺序,要根据临床病情,要四诊合参,边诊边辨,诊和断交替进行,虽然我们前面讲了四诊合参,不能单独的问,单独的望,在望的过程,问的过程,病人回答你就听到声音了,望闻问切要结合起来,同时不仅是诊,诊察了解,同时要和分析、判断结合起来,一面问,一面诊察的时候,就一面在考虑,是什么原因,是个什么病情,所以他和诊、和断也是联在一起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12-05-10
《难经。六十一难》中讲:望而知之者谓之神,闻而知之者谓之圣,问而知之者谓之工,切而知之者谓之巧。这神圣工巧就是根据《难经。六十一难》来的。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是清朝为了培养医生的教科书,里面关于诊断的就有《四诊心法要诀》,他根据四诊的内容,望以诊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这里面还掉了一个内容,我们中医的四诊实际上是五诊,应该还包括一个鼻子嗅。这里面他只讲到“闻以耳占”没有讲到用鼻子来嗅。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12-05-10
第一章:问诊
什么叫问诊?
问诊是对病人或者是陪诊者大部分的、大量的是直接询问病人,有的时候是需要询问陪诊者,因为小孩子不会说,说不清,深度昏迷,半昏迷的病人自己不会说,所以要从他的陪诊者或者说送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也不是对什么问题都进行询问,而是对病情诊断有用的问题进行询问,通过询问来了解病情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叫做问诊。
《内经。三部九侯》里面讲: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然后切循其脉,也就是要问既往史、现病史,这样问了之后,才进行按诊。
《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住,他的饮食居住情况要进行询问。
对于问诊的内容,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面专门有一篇叫做《十问篇》,把问诊归纳为十个问题。
清朝的茹嘉妍的《寓意草》里面专门列出了五十多个问诊的内容,其中包括了问基本项目,问现病史,问现病史等等。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12-05-10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问诊的意义:
为什么要强调问诊?
第一点,要强调问诊,这是因为病人来问诊,主要是感觉到痛苦,这种痛苦只有病人自己才知道,所以问诊就是了解病人的痛苦,对半为问诊而就诊。
明代有一位李潆的《身经统考》书中讲:种种问话,实为活人之快捷方法。各种问诊问话的方法,实际上是救人最快捷的方法,岂有异人之目,没有异常的目光可以看到内脏,洞见脏腑可呼,我们现在可以了,现在CT、核磁共振就可以看到内脏了,古代没有这些仪器,因此唯问其证以知之,才能得到病情。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12-05-10
这些问诊得到的资料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个是最真,或者最准确。问诊的资料是最准确的,病人的感觉应该说是最准确的,只要他不是有意的来说假话,应该说他自己的感觉最清楚,有些感觉只有病人才能感觉到,比如说经络敏感人,经络的感传,扎针的时候麻酸胀的感觉,到了什么地方了,这里麻酸胀了,只有病人自己才知道,当然医生针下可以感觉得气的感觉,但是他麻酸胀到了那个部位,到了那个程度,医生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只有病人知道,已经麻起来了,这里也酸起来了,对这个病人的感觉,你说他不准确,你有什么办法,我们现在对经络的研究,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经络的传感,经络到那个地方了,还没有病人的感觉敏感些,所以病人的感觉是正确的,病人很多的感觉是只有病人才能知道的。
比如我们现在西医讲的各种神经官能症,这项检查,那项检查,他没有什么问题,你不能说他没病,不能说病人的感觉是装的,是假的,不能这样说。所以病人有很多问题只有病人才能感觉得到。
每个人都有疼痛的经历,都发生过疼痛,有各种各样的疼痛,我们有什么方法把疼痛检查出来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人人都有过体验的疼痛检验出来,病人说的疼痛是假的,这个资料可以不要,用什么方法来检测,现在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检查,现在对于疼痛的检查,就是吊一个秤砣尖尖的,看看30克有没有感觉,50克还不疼,到了70克疼起来了,到了100克忍耐不住了。只有这种方法来检测,对于病人内脏怎样来检测啊?只有病人感觉是正确的。
对于生物信息,我们还没有把法把它还原为理化信息,很多生物信息我们还无法检测的到,还不太知道它的原理。在发地震的时候,我们人的感觉还没有动物敏感,比如老鼠搬家、母鸡上架啊,总结了很多经验,动物可以感觉得到,我们人类不能感觉得到。
我们大家有这样的体会,有一些灵感、梦感、预感,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有的人感觉今天眼睛跳得厉害,可能有点不祥之兆,灵感、预感你不能说这些感觉都不对,都是迷信、反科学吧,有时候我们还真没办法把生物信息及时、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来的程度,因此,病人的感觉是正确的、准确的,不能一位病人自己感觉得到的、没有一个客观指标的这样的资料不可信,不能这样看。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12-05-10
如何治疗尾骨痛?
  怎么样治疗尾骨痛?尾骨痛,从广义上来讲,是临床上各种原因如尾骨或骶尾关节的损伤、感染、肿瘤、分娩后、肛门直肠术后、妇科手术以及尾骨周围部位自发性疼痛的综合征。这种综合征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中年女性多见。如何治疗尾骨痛?由于此病的病程比较长,症状消失也很慢,所以云南疼痛病医院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治疗,不要“病急乱投医”。

  如何治疗尾骨痛?  

  尾骨痛的中医治疗: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尾骨痛治疗方法。采用帖敷疗法和针刺疗法有利于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疗效。

  中医释名: 尾骨痛的特点是长时间的坐位,或从坐位起立时,或挤压尾骨尖端时疼痛加重。

  中医治疗方法:

  一,针刺疗法治疗尾骨痛

  选取1.5寸一次性毫针,针刺八髎穴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3次为一疗程。

  二,贴敷疗法

  贴敷处方: 白芥子10克,三七粉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大黄10克,血竭10克,冰片3克。上药共打碎成粉,白酒调如膏状,涂于直径两厘米穴位贴内,敷于痛点,每日一次。每次10小时,10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勿坐硬板凳,坐时可用气圈将痛处架空,不可过早着力。

  三,药物治疗

      宜舒筋 活血、缓痉止痛,可用舒筋活血汤加减内服,亦可用海桐皮汤煎水熏洗或坐浴,每天1~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四,练功疗法: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姿势训练,锻炼臀肌,增强臀肌力量,可使骨盆后倾,尾骨产生前移,减少尾骨的受伤机会。



  尾骨痛的西医治疗:

  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坐时可用气枕、气圈将痛处腾空,防止压迫,可缓解疼痛。病程有时可较长,所以不能过早地着力坐在尾骨上,以免疼痛复发。慢性尾骨痛者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

  一、非手术治疗:

  1.局部封闭:1%普鲁卡因2~4ml加强的松龙12.5mg作痛点封闭。

  2.氯化铵注射疗法:适用于顽固性尾骨痛。治疗方法:将食指置于患者肛门内扪模骶尾骨前方,拇指在外,扪摸骶尾骨后方。如尾骨体部或骶尾关节有压痛应封闭第四骶神经,如尾骨尖部有压痛,即封闭第5骶神经,如疼痛为普遍性不易定位,即同时封闭第4.5骶神经。第4骶神经由相应骶后孔封闭,第5骶神经由骶管裂孔封闭。选定封闭的部位后,先注射1.5%~2%利多卡因2ml,如效果良好,约2~3天后可注射7%~15%氯化铵溶液3~5ml,如数周后疼痛复发,可再封闭一次,每次可封闭两侧或封闭一侧。

  3.避免尾骨持重:改变坐位姿势,尽量用大腿坐,减少臀部承重。坐时也可用气枕、气圈,将痛处腾空,防止压迫,可缓解疼痛。

  4.药物治疗:止痛剂、抗痉挛药物、肛门塞、局部麻药均可应用。

  二、手术疗法:

  1、适应症:

  (1)经长期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者。

  (2)尾骨结核者。

  (3)骶尾关节强直者。

  (4)尾骨突出已形成骶尾关节损伤性关节炎者。

  2、手术方法:手术怎么样治疗尾骨痛?尾骨切除术:术前清洁灌肠,排空大便。患者取侧俯卧位,或俯卧位并用2~3个枕头垫高骨盆。局部浸润麻醉。以骶尾关节为中心作纵切口,长约5cm。先显露骶尾关节,切开关节囊,将尾骨牵向后下方。由尾骨上端向尾尖解剖,用锐刀紧贴尾骨两侧切下附着于其上的肛提肌,完整切除尾骨,将肛提肌相对缝合,分层缝合伤口。术后处理重点在于防止伤口污染。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