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269阅读
  • 3063回复

学中医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04-10
不知已病治末病的体会
   说的是治疗亚健康的情况。不要等着病已经形成了才治疗,而是再有了症候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病之前就进行治疗。
   黄帝内经前几章的内容都是养生的内容,怎样在春夏秋冬,怎样随着四时变化:生发、生长、收敛、收藏,顺应天地人和,不生病的养生之道,后面的内容才是怎样治病。
  一年是什么时节整个贯彻一年的流行病情况,比如几年是壬辰龙年,是水年,寒、风、湿,土克水,一切发病几率都围绕着这些环境进行。
   现在是春天,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主要的阳气生发的不足和太过都可能产生疾病。
   疾病产生以后,是沿着皮、肉、脉、骨逐步深入的,首先是在表皮太阳经的疾病最好治疗,只要按摩一下经络的穴位就可以了,然后到达肌肉,进行简单的针灸就可以了,到达脉的时候,可以用药来治疗,最后到达内脏治疗就晚了,病已经形成需要用药和针灸综合治疗,辩证施治。
   现在的病不是临时形成的,需要往前面找病源。春天得病,阳气生发不好,要考虑阴,冬天的收藏,考虑秋天的收敛。
   每种病在不同的脏器心肺肝脾肾,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来治疗。分析病例病机。阴阳调和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根本。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04-10
今年是水年,天干阳水,地支阳土,土克水。天比地起的作用大,所以是水年。寒、风、泉为主特征。
五行:木火土金水,东方是春天,属土,南方是夏天,属热火,西方是秋天,属金,北方是冬天,属寒水,中方是长夏,属土。土不占一个季,贯彻在全年各个季节。



东方春天木:花草树木,看似柔弱,其性坚韧,曲直而生,为木;绿色、酸味、春季、生、风等等皆通于木气。一个字:生。
南方夏天火:火焰熊熊,焚化万物,其性炎上,为火;红色、苦味、夏季、长、热等等皆通于火气。
西方秋天金:金玉砂石,看似坚硬,其实脆弱,善作兵器以杀生,为金;白色,辛辣、秋季、收、燥等等皆通于金气。 金属坚硬是因为有燥,金气内敛是因为有凉,金有杀气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死物。


北方冬天水:水性阴柔,其性趋下,滋润万物,为水;黑色、咸味、冬季、藏、寒等等接通于水气。湿与水,同类而不同性。水有形,湿无形。水为湿之聚,湿为水之化。
中方长夏土:土性敦厚,承载万物,供养万物,为土; 现在季节正在春天,为东方土。黄色、甘甜、化,湿等等,接通于土气。

今年最相关联的是土和水。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04-10
   阴阳是身体的根本,中医理论的核心问题。
   身体内部阴阳要调和,阴阳失衡就会生病。这是需要第一搞懂的问题。

阳偏盛,阳盛则热;
阴偏盛,阴盛则寒;
阳偏衰,阳虚生外寒;
阴偏衰,阴虚生内热。

疾病一个是不及,不及需要补之,一个是太过,太过需要泄之。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04-11
咽喉肿痛,舌干,喉咙干,舌尖发红,舌苔厚,眼睛干,明显的干燥症状,但口中津液很多,一看舌苔中间有较大的干裂,涎也涌出,舌部上中间有一条深沟通往喉咙,对应着干涩的部分,舌尖发红,舌苔发白,舌后部整体红色.吐一口黏痰将喉部的干涩部分突出,为白色里面有黑块痰.吸烟过多造成.火旺..五分钟干渴症状消失,只留下咽喉不适.

治疗眼睛疾病的穴位
1、大敦穴 2、太冲穴  3、昆仑穴4、足临泣 5、行间穴  6、脾俞穴 7、内关穴 8、曲池穴 9、合谷穴  10、中渚穴    11、胃肠点  12、 百会穴 13、风府穴 14、风池穴  15、天柱穴16、太阳穴17、客主人  18、听宫穴 19、人迎穴20、头维穴  21、发际点 、22、阳白穴23、印堂穴  24、攒竹穴  25、睛明穴 26、承泣穴
27、四白穴   28、瞳子髎  
29、中脘穴30、脊中穴31、肩井穴
胃经
32、承泣穴 33、四白穴 34、巨髎穴 35、地仓穴 36、颊车穴 37、头维穴
脾经无治疗眼病的穴位。
肾经
38、涌泉穴 39、然谷穴 40、太溪穴 41、水泉穴42、照海穴
膀胱经
43、睛明穴 44、攒竹穴  45、曲差穴 46、五处穴 47、承光穴 48、络却穴 49、玉枕穴 50、 天柱穴 51、肝俞穴52、飞扬穴 53、昆仑穴 54、申脉穴 55、京骨穴56、束骨穴 57、足通谷穴
胆经
58、 瞳子髎穴59、颔厌穴  60、悬颅穴 61、悬厘穴  62、曲鬓穴 63、本神穴 64、阳白穴 65、头临泣穴  66、目窗穴 67、正营穴  68、承灵穴 69、脑空穴 70、风池穴71、肩井穴  72、光明穴73、阳辅穴 74、丘墟穴 75、足临泣穴 76、地五会穴 77、侠溪穴  78、足窍阴穴  
肝经
79、大敦穴  80、行间穴 81、太冲穴 82、曲泉穴
大肠经
83、二间穴 微握拳,84、三间穴 85、 合谷穴  86、阳溪穴  87、偏历穴 88、下廉穴89、曲池穴  90、臂臑穴
肺经无治疗眼病的穴位。
小肠经
91、少泽穴 92、前谷穴 93、后溪穴 94、阳谷穴 95、老穴96、 支正穴 97、肩中俞穴 98、颧髎穴 99、听宫穴 100、腕骨穴
心经
101、青灵穴 青灵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当极泉穴与少海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目黄。
三焦经
102、关冲穴 103、液门穴  104、中渚穴105、阳池穴 106、外关穴 107、清冷渊穴 108、臑会穴109、天牖穴 110、角孙穴 111、耳和髎112、丝竹空穴
心包经
113、内关穴  
督脉
114、风府穴115、脑户穴116、强间穴 117、百会穴118、前顶穴 119、囟会穴 120、上星穴 121、神庭穴
任脉
122、中脘穴 123、廉泉穴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04-11
王洪图黄帝内经逆顺传变的顺变
   外感病风邪入侵,风的万病之长,
    风寒入侵按照毫发,皮肤,经络,肌肉,筋骨脏器的顺序,顺向传到,并传到脏器.
    风寒入侵毫发,就要及时诊治,也是最好理疗的时候,进入皮肤,可以用按摩治疗不治疗进入经络,,如不治疗进入肌肉,不治疗进入筋肉,不治疗进入脏器.
   首先,进入肺脏,然后进入肝脏,进入脾脏,进入肾脏,进入心脏.这是疾病的顺传过程,遵循着胜出相克的规律.
   皮肤发热可以采用发汗的方法治疗,
   麻痹肿痛可以热水熨烫热敷和火灸针刺的办法治疗.
   传到肺部,肺气上逆得肺炎.
  肺传到肝,症状是晕厥和胁肋痛疼,可以针刺的办法治疗.
肝传到脾,有黄疸,腹中热,心烦,可以吃中药治疗和洗浴的办法治疗.
脾传到肾,腹部闷热痛疼,面色发白,可以用药治疗.
肾传到心,又抽筋的症状,脉急速,这时还有治,可以用要治疗.
如不治疗,十天可能病危死亡.
也有不死的人,如果不死,心继续传到肺,这时已经不是寒病,而是发热高烧,三天就要死亡了.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欬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04-11
风者,百病之长,风为阳邪,为六淫之长,常为六淫之病先导,往往先有风邪侵入,善行而数变,无孔不入,把其他邪气带进来,风邪致病可引起许多变化。
首先是风寒侵犯人体,邪气为客,有从表入里的顺序,邪气深入的过程,首先是使人毫毛毕直,毫毛先受邪气,汗孔收缩,即起鸡皮疙瘩了,汗孔一收缩,好毛竖起来了,然后是皮肤闭而为热,皮肤密闭,卫气不能正常宣散,发热,这个时候,病在皮毛,可汗而发之,汗法发散邪气。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邪深入经脉,影响气血,病邪进入血脉,经脉不通而痹,血不通,不能营养皮肤,皮肤麻木不仁,不知痛痒,或出现肿痛,瘀积引起。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这个时候,可用热水侵泡,热水洗浴的方法,往外发一发,或把药蒸热了,煮热包在布带里,在局部熨烫,或用针刺法、艾灸法来祛其寒。

如还没有治疗,病邪又深入到肺脏,肺主皮毛,和体表相应,出现肺痹,痹就是不通,肺气不能宣畅了,宣发肃降功能都受到影响,出现发咳,上气,咳嗽气喘。

如果还不治,肺即传而行之肝,传其所胜之脏,金克木。叫肝痹。或叫厥逆。肝脏之气不通畅了,肝气不畅就易上逆,还易横逆,引起胁痛,肝经布两胁,走胁肋。

木克土,又影响到脾胃,所以出食,就是呕吐。在这个时候还可以按摩或针刺的方法治疗。

如果还没有治疗,肝传脾,叫脾风,肝主风,木之气,就出现发黄疸,瘅者热也,脾胃湿热才出现黄疸,肝经湿热是后世的说法。这是寒就变成热了,其实到皮肤肿痛时就已经化热了,有热才肿。腹中热,烦心还是热,热扰心神,尿黄,这时还可按摩、用药、洗浴的方法治疗,联合起来治疗更好。药浴。

还不治疗,脾传至肾,土克水,叫疝瘕,即少腹部疾病,瘕块,腹部有块,症状是少腹部烦闷而热,同时疼痛,小肚子疼痛,出白,尿白浊,病叫蛊(有毒的虫子),即病人很消瘦。

并从皮毛,到血脉,传到肺、肝、脾、肾。这时,还可治疗,可按可药,肾病传心,引起筋脉的病,心的血脉受到影响,因而不能滋养筋脉,出现筋脉抽搐,叫瘈,这都是血不养筋,筋脉拘急,这时可灸可药,五脏都传遍了,还不治疗,五日传遍五脏,又五日全身的气血都耗尽了,阳明经气已经耗尽了,这时就危重或死亡了。

肾传到心,如果不死的话,还可再传到肺,发寒热,这时不再是表征了,应当三日即死。这又是一种疾病传变次序。

外邪由表入里传,都可推测疾病发展、预后。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04-11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一定规律,有一种突然爆发的疾病,可能因正气太虚,也可因邪气太盛,没有这样传变次序,一下子病情就很深了,直中三阴。或者也传,但传化没有次序,没有明显规律性。
有哪些情况或原因可引起这样呢?
不按上面这些次序,传变的病,最常见的是七情致病,它一下子就到达某一脏,或传某一脏,病情很重,一发展病位就很深了,外感先伤形体,七情先伤五脏,先伤气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下面举例,喜,伤心气,心气大虚,肾气乘之。肾水克火。如心气不虚,肾水、心火相济。

怒伤肝来乘脾,肝气盛克脾土之气。

悲则肺气乘肝,恐则脾气乘肾,肾气虚,脾土之气乘虚而入,忧则心气乘肺,这是忧恐悲喜怒这一类传变。

这就是不以次入,五脏、五志,五五二十五变,或一脏又可兼及其他几脏,肝病可及心、及肺、及肾、及脾等。病有五,但又五五二十五变。它也有传变,传为乘之名也,传就是乘虚而入,彼虚此就乘,使得全身气机紊乱。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04-11
学习疾病传遍规律,是为了早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传变.
有顺传,有逆传,有卒传.
特别是顺传,皮肤,外表用汗法.
筋脉用针灸.
胸肺引起咳嗽哮喘,可以用三熬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来治疗咳喘.
肝脏两胁涨疼肝木克土,肝气横逆伤害脾胃,
也可以上逆,出现呕吐,肝气逆向,要用疏肝降逆之法,用柴胡疏胆散加味,
肝木传入脾土,木克土,可以出现脾风,脾脏脾经湿热的病症,脾湿郁化热的症状,所以出现黄疸,里热,腹中热,心烦\小便黄,这时应该去湿热.可以用茵陈五苓散方剂祛湿热,治疗黄疸.
脾传到肾,成为疝假之证,出现少腹引痛,烦热,小便混浊发白,这是下焦湿热,小焦湿热有小便黄和小便混浊的白,尿浊不清,这时治疗肾用清利下焦的方法,比如用萆薢分清饮,
肾传到心,导致心火过亢,甚至出现热极生风,经脉痉挛的症状,心火过亢可以神昏,经脉拘急可以抽搐,这时外邪侵入传变到心了,病势已经很重了,高烧\抽风,昏迷,这是可以用清心泻火,养阴熄风这些方法,比如用清宫汤,心包代心用事,作为心的宫城,邪气侵犯心的话首先由心包代之,首先心包的病,所以用清宫汤,清宫汤的犀角已经不能用了,清营汤有犀角也不能用,有的临床医生犀角用羚羊角代替,有的用广角代替,就是水牛角,犀角用一克,水牛角要用20克,30克,用量很大,
这是临床指要根据病情进展到不同阶段,病邪侵犯到不同的部位,病气传化到不同的内脏,而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早期治疗的话,得的是外感病,最后也可以导致死亡.
这一段是五脏传变论的内容..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04-11
五实,五脏都是实证死,全部邪气充斥导致死亡,
五虚,五脏都是虚证死,全部导致大亏了,也会导致死亡.
五实,脉盛,就是脉搏跳得厉害,.数\胜,滑,洪脉,脉盛属于心脏的邪气实,
皮热是肺的邪气实,
腹胀,是脾的邪气实,不能运化了.
前后不通,这是肾气实,肾尔便,大小便不通,肾的邪气实.
头脑昏不清醒,烦闷,郁闷,眼睛发黑,发花,二目昏花属于瞀,闷瞀属于肝的邪气实,肝开窍于目,上顶出现烦闷,昏瞀的话,是肝的邪气实.
心肺脾肾肝,五脏都实,这叫五实.
五虚,脉细,新的气血虚,不能充盈脉,脉细,心虚,
皮寒,是肺虚,肺主皮毛,
气少是肝虚,肝为少阳,是少阳生生之气,肝虚是少气,十二脏取决于胆,气少是肝气虚.
泻利前后,是肾气虚.肾司二便.
饮食不入,脾气虚.受纳运化之气不足了,饮食不入.
这就是五虚
五虚和五实都是死症.
也有活的.能够吃打下饭的能活.吃下粥汤,饮食能入了,泻利前后停止了,正气不在脱了,肾气可以固了,后天之本有所恢复,气血可以化生了,正气可以不断产生而不再虚脱了,虚这可活.
出大汗后大小便,实者活,有汗表实可去,实证有汗表邪可去,
后利,大便通畅,里邪可去,邪有去路了,表里去邪,实证就可以活了.
五虚证可以活是因为有正气不再丢失.
五实证可以活是因为邪有去路.临床治疗要考虑给邪气一个什么出路. 这是一个基本的治疗思路.
五虚证也是泄利前后多好的补法都没效,必须想办法制止泻利不止问题.
大小便很重要,五实活需要有泄利,五虚活需要止住泄,
小大不利必须先治,一般病都要治本,只有出现大小便不利的时候才治标.一旦出现赶快治,
还有腹满赶快治疗. 脾胃是全身升降的出路,腹满也要先治疗。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2-04-13
学习中医的好处
   治疗饮酒所伤有妙招
   昨天应酬饮酒不少,酒量不少,但是身体不好,多年不喜欢饮酒了。特殊场合饮酒以后怎么办?要做好自我保护。
   一个病症是左肋痛,后背痛注意和心脏的关系,一个是右面的要痛。心肾不能相交,故因饮酒所致。病邪入侵体内,造成经脉不通的病机。
   根据分析病症和病机,心肾疾病直接诱因为饮酒,造成经络不通身体疼痛。必须快速解决。
   没有吃速效救心丸,也没有吃象牙粉,吃一下打通经络的中药。直接吃了一口中药,大约一克的量,一刻钟,病症全部消失。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