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 Huangqin
(别名) 腐肠(《神农本草经》),黄文(《吴普本草》),苑盾(《广雅》),空肠(《别录》),
元芩、土金茶根(《东北药植志》),山茶根、黄金茶根(《中药手册>>)。
(来源)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古文“芩”作“莶”,谓其色黄,
故名。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主产于东
北、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省区。多为野生,栽培者近年亦有。
(采收炮制)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润透切片,
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商品规格] 商品中分枝芩(条芩)、子芩、枯芩、片芩、混装等规格。以枝芩、子
芩质佳,枯芩质次。均以条长、质坚实、色黄皮净者为佳。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甙(C,,H、。0、,)
不得少于9.0%;总灰分不得过6。0%。
(药性) 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热痞闷、泻痢 本品苦寒,清热燥湿,能清肺、胃、胆及大肠经之湿热,尤善
清中、上二焦湿热。用于湿温郁阻,气机不畅,胸脘痞闷,身热不扬,渴不多饮或不渴,
舌苔黄腻,多与滑石、白蔻仁、通草等同用,如《温病条辨》黄芩滑石汤;若湿热中阻,
痞满呕吐,常与黄连、干姜、半夏等配伍,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如《伤寒论》半夏泻
心汤;若胃肠湿热之泻痢,可与黄连、葛根同用,如《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泄
痢腹痛,又与芍药、甘草配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黄芩芍药汤。
2.肺热咳嗽、热病烦渴 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若肺热壅遏,肺失清宣,咳
嗽痰稠,单用即效,如《丹溪心法》清金丸;若肺热咳嗽气喘,常与桑白皮、苏子、杏
仁等同用,如《万病回春》清肺汤;若肺中燥热,咳嗽咽痛,痰少难咯,可与沙参、麦
冬、瓜蒌皮等配用,如《医醇剩义》清金保肺汤。此外,本品还可用治外感热病,中、上
焦郁热所致的壮热烦渴、面赤唇燥、溲赤便秘、苔黄脉数,常与薄荷、大黄、栀子等同
用,以泻火通便,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凉膈散。
3.少阳寒热 本品又入少阳胆经,而清泄少阳半表半里之郁热。用于少阳病,往来
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常与柴胡、半夏、人参等同用,以和解少阳,如《伤寒
论》小柴胡汤;若少阳胆经热盛,兼有湿热痰浊中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痞作呕,
多与青蒿、陈皮、竹茹等配伍,如《通俗伤寒论》蒿芩清胆汤。
4。痈肿疮毒 本品有较强的泻火解毒之力,用于火毒炽盛的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常
与连翘、牛蒡子、板蓝根等同用;若伴有身热烦渴者,可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
《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
5.血热吐衄 本品又能清热凉血而止血,用于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
崩漏下血等症,可单用,如《太平圣惠方>>黄芩散和《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或与熟
地黄、白芍药、白术等同用,如《医垒元戎分黄芩六合汤。
6.胎动不安 本品有清热安胎之效。用于怀胎蕴热,胎动不安之症,常与白术配伍,
如《金匮要略》当归散及《妇科玉尺》安胎丸;若阴虚血热,多与地骨皮、沙参、白芍
等同用,如《揣摩有得集》安胎饮。
(用法用量) 煎服,3一lO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
多炒炭用。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鉴别用药]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
清上焦肺火,而治肺热咳嗽痰黄之症;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中实而坚,体重主降,善
泻大肠湿热,而治湿热泻痢腹痛之症。
(药论)
1.《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2.《医学启源》:“黄芩,治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壅盛,必用之药。泄肺
中火邪上逆于膈上,补膀胱之寒水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
经热,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风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阴
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膈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
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上行,主上部积血,非此不能除,肺苦气上
逆,急食苦以泄之,正谓此也。”
3。《本草汇言》:“清肌退热,柴胡最佳,然无黄芩不能凉肌达表。上焦之火,山栀可
降,然舍黄芩不能上清头目。……所以方脉科以之清肌退热,疮疡科以之解毒生肌,光
明科以之散热明目,妇女科以之安胎理经,此盖诸科半表半理之首剂也.”
4.《本经逢原》:“昔人以柴胡去热不及黄芩,盖柴胡专主少阳往来寒热,少阳为枢,
非柴胡不能宣通中外;黄芩专主阳明蒸热,阳明居中,非黄芩不能开泄蕴著。一主风木
客邪,一主湿土蕴著,讵可混论。芩虽苦寒,毕竟治标之药,惟躯壳热者宜之,若阴虚
伏热,虚阳发露,可轻试乎?其条实者,兼行冲脉,治血热妄行,古方有一味子芩丸,治
女人血热,经水暴下不止者,最效。”
5。《本经疏证》:“仲景用黄芩有三耦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耦(小柴胡汤、大柴
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耦(桂枝柴胡汤、黄芩汤、
大柴胡汤、黄连阿胶汤、鳖甲煎丸、大黄广虫丸、奔豚汤、王不留行散、当归散);湿热
阻中者,与黄连为耦(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干姜
黄芩黄连人参汤)。以柴胡能开气分之结,不能泄气分之热;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
迫血之热;黄连能治湿生之热,不能治热生之湿。譬之解斗,但去其斗者,未平其致斗
之怒,斗终未已也。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
解热生之湿也。”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黄芩含黄酮类,其中以黄芩甙元(baicalein)、黄芩甙(baicalin)为主要有效成分。并
含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甙(wogonoside)和黄芩新素(neobaicalein)等。亦含
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酸、酮、酚、内酯、醛、醚等。其中以苯乙酮
(aceto phenone)、1一苯基一l,3一丁二酮(1一phenyl—l,3-butanedion)、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等含量较高。尚含14种氨基酸,其中脯氨酸(proline)含量最
高,约占80%;以及苯甲酸、黄芩酶、β一谷甾醇(卢一sitoster01)、豆甾醇(stigmaster01)、
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二、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煎剂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
双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醇提物对脑膜炎球菌及绿
脓杆菌亦有效“.9,.曾有报告,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的抑制作用
较其它多种中草药为强。煎剂作喉头喷雾,对脑膜炎带菌者亦有效Cl“。煎剂与浸膏,对
堇色毛癣菌、犬小芽孢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工。多种皮肤真菌有抗菌效力Cl“”,。体
外试验表明,黄芩煎剂与醇提取物能抑制钩端螺旋体,高浓度时有杀灭效果C1“。浸剂与
煎剂在试管内对流感病毒PR。株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小鼠感染病
毒后的肺部损伤和延长存活时间C1‘.1“。
有报道认为:汉黄芩甙元在试管内对霍乱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对伤
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无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素有显著的抗菌作用,而汉黄芩素
则抗菌效果不明显”“。体内试验证明,较高浓度的黄芩甙元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
炮制方法不同,黄芩的抗菌作用亦不同:生黄芩、冷浸黄芩对白喉杆菌、绿脓杆菌、溶
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抑制作用较煮、蒸的黄芩的作用弱;生黄芩、冷浸黄芩、烫
黄芩中和白喉毒素的效价,亦比经过蒸、煮的黄芩为低。其原因可能与蒸、煮使酶遭到
破坏有关(1“。
2.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 黄芩甙、黄芩甙元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
物过敏性气喘,均有缓解作用,并与麻黄碱表现协同.甙元的磷酸钠盐较硫酸钠盐作用
强。黄芩甙元能抑制离体气管及回肠对抗原所产生的过敏性收缩反应(Sehultz—dale反
应),黄芩甙元的抑制作用较强C22“,。每天口服黄芩甙50mg/kg,连续一周,对蛋清致敏
豚鼠每次吸入抗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有保护作用,可使其惊厥前时间明显延长”2)。对豚鼠
被动性皮肤过敏反应以及豚鼠和小鼠的被动性全身性变态反应,黄芩甙及黄芩甙元均有
抑制作用,甙元较甙作用强C2“。黄芩抗变态反应的机理是:由于伤害了肥大细胞的酶激
活系统(SH一酶),抑制了过敏性介体的释放,因而不产生过敏反应。离体豚鼠肠实验表
明,黄芩甙元有一定的抗组织胺与抗乙酰胆碱作用,而黄芩甙则无.这两种成分不影响
抗原抗体的结合,但能显著减少致敏豚鼠肺切片与抗原反应时化学介质的释放量C2“。黄
芩能抑制抗原与IgE结合,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而成为较好的临床抗变态反应
剂(2“。
黄芩甙与黄芩甙元能降低小鼠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低气压引起的小鼠实验性
肺出血,黄芩甙与黄芩甙元皆有防治作用”。
3。解热作用 多数实验证明,黄芩有解热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黄芩甙元,作用稍强
于阿司匹林。对于伤寒混合菌苗引起的发热兔,口服黄芩煎剂(2g/kg)或注射6%黄芩
浸剂(4—6m1)或黄芩甙130mg/kg腹腔或静脉注射,均有解热作用C2”。”。对用酵母人
工发热兔灌服煎剂也有解热效果C3”。以后有人用伤寒混合菌苗发热兔重复实验,大剂量
黄芩水煎剂(比上述报告静脉注射黄芩浸剂之量大4—30倍)口服或肌肉注射均未能证
实有解热作用,如静脉注射则有轻微解热作用,此情况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样,因此,
这种观点认为黄芩没有解热作用C3”。黄芩提取物对正常家兔无降温作用C3“。
4.降压及镇静作用 黄芩酊剂、浸剂、煎剂、醇或水提取物、黄芩甙对麻醉犬、猫、
兔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灌胃,均能引起降压作用“。,3‘““。浸剂、酊剂分别口服,能使
正常及慢性肾性高血压犬或神经性高血压犬的血压降低“。黄芩的降压机理一般认为
是直接扩张血管,如以黄芩酊灌流离体兔耳血管、离体兔后肢血管、肾血管均见扩张;也
可能作用于血管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降压,如用黄芩酊灌流保留神经的离体兔耳,当
灌流量增加时,全身血压也同时略有下降。
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黄芩有镇静作用,其镇静作用可能与加强皮层抑制过程有关。
黄芩甙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3”。黄芩煎剂可使小鼠阳性条件反
射的形成减慢,建立条件反射所需强化次数增加,这种镇静作用可能是高血压患者服用
黄芩制剂后自觉症状显著好转的原因之一C2“。
5。保肝、利胆、解痉作用 实验证明黄芩甙有保肝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
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黄芩甙在体内可水解析出甙元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而后者是已
知的解毒、保肝药物。黄芩素也有较弱的解毒作用C3”。
煎剂0。5g/kg静注可使麻醉犬胆汁分泌增加(3”。未麻醉兔静脉给药证实,水提物、醇
提物与黄芩甙均有利胆作用,而汉黄芩素(wogonin)无效“.‘”。对兔总胆管结扎所致血
胆红素含量升高,静注黄芩甙可使之下降“”。煎剂对离体兔小肠运动有抑制作用“”。对
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肠痉挛,汉黄芩素有解痉作用,而黄芩甙元无效““。煎剂与酊剂对
在位犬小肠有抑制作用,酊剂可抗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小肠兴奋反应。切断迷走神经并不
影响其肠肌抑制作用(31.,”。
6.降血脂作用 对乙醇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黄芩的黄酮类成分有显著降低血脂的
作用。黄芩甙元和黄芩甙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实验表明,黄
芩对大鼠脂肪组织的脂解有抑制作用,其黄酮类成分对肾上腺素能的。一受体、卢一受体和多
巴胺受体都有效应,汉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元能显著抑制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对喂饲
含胆固醇和胆酸钠食物油的大鼠,黄芩新素Ⅱ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肝组织甘油三酯
水平,黄芩甙元和黄芩甙能降低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肝组织甘油三酯水平,
汉黄芩甙元能降低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并升高血清HDL水平,并能抑制肾上腺素的脂
解作用。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可抑制ACTH的脂解作用,黄芩新素Ⅱ除了抑制肾上腺素和
AC了H的脂解作用外,还可抑制从葡萄糖合成脂肪““。
7。抗氧化作用 黄芩有抗氧化作用,显著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其主要成分是黄
芩甙、黄芩甙元、汉黄芩甙元一7一糖甙、汉黄芩甙元、黄芩新素Ⅱ,给大鼠剂量为2。5×
10-4M时,对维生素C、Fe”或NADPH(还原型辅酶Ⅱ脱氢酶)一ADP诱导肝组织生成
过氧化脂质都有显著抑制作用““。黄芩的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及主要黄酮成分可抑制
大鼠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发生并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在实验中发现其构效关系可归
纳为:具有较高游离羟基的黄酮活性高,而形成葡萄糖醛酸甙的黄酮活性大于相应的甙
元。研究表明黄酮的氧化还原能力及亲水亲脂平衡性对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脏免
受脂质过氧化物损伤有重要意义“”。
8。调节cAMP水平 黄芩有微弱的抑制腺苷环化酶作用,其抑制率为17%““。而黄
芩对磷酸二酯酶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由于磷酸二酯酶本身的生理活性比腺苷环化酶
高约100倍,对cAMP水平的调节是主要的,所以黄芩总的效应是升高cAMP水平,尤
其特异地升高肺和支气管的cAMP水平。黄芩一系列生物效能大多是由cAMP中介的。
9.对前列腺素的作用 黄芩水提取物对PG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PG如PGE,和
PGE。在15一羟前列腺素脱氢酶催化下失活,黄芩显著抑制该酶活性,升高PGE、和PGE,
水平,后二者促进cAMP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AA)经环加氧酶催化合成内过氧
化物,然后在7X合成酶或PGI,合成酶作用下,分别生成7XA。和PGI。,黄芩中的黄芩
甙元和汉黄芩甙元抑制这两个酶的活性,其对7XA。合成的抑制强度高于对PGI,的抑制
强度。AA经12一脂质加氧酶催化生成12-HPEGT,进而生成12一HETE,黄芩中的黄芩甙
元在浓度为lO”一107‘M时,特异地抑制血小板12一脂质加氧酶活性,减少12一HETE的
合成。由于7XA。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12-HETE使血小板粘附,PGI。抑制血小
板聚集,因此,黄芩的上述作用具有预防血栓形成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能。AA经5一
脂质加氧酶催化,生成白细胞三烯化合物,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致敏,黄芩素可抑制此
酶活性,故有抗过敏性哮喘的可能C5“。
10.利尿作用 水提物、醇提物、黄芩甙、黄芩甙元及汉黄芩甙元静脉注射可使麻醉
兔尿量增多“““,。正常家兔口服其醇提物以及正常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与黄芩甙元均有
利尿作用”。”。浸膏与黄芩甙静注对麻醉犬也有利尿效果C2。.5“。
1l。抗凝血和抗血栓活性 黄芩中的木蝴蝶素A由于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竞争
性地抑制凝血过程中Vk;发挥作用。其它结构类似的黄酮化合物亦具有抗凝血作用。它
们除了影响Vk。代谢外,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转化等作用,并对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DIC)有一定抑制作用“”。
12.抗肿瘤作用 研究黄芩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作用的影响
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大鼠止血系统对淋巴肉瘤发展过程的反应特点为:血小板聚集活
性有升高和降低两种类型,肿瘤转移活性与血小板聚集活性显示相关性““。据报告,黄
芩酊剂有抗癌作用。而且种子到达成熟期的黄芩植物有肯定的抑制肿瘤作用““。
13。其它作用 豚鼠离体主动脉、肺动脉,气管及右心房上的实验,证实了黄芩甙可
竞争性地拮抗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收缩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作用;拮抗异丙
基肾上腺素舒张气管,增加右心房自发频率的作用““。
三、临床报道
1.治疗d,JL肺炎 将黄芩、忍冬藤制成冲剂,每包含生药1lg,每岁半包,每日3次,
随增龄而增量,停用其他药,治疗d,JL肺炎100例,治愈84例,好转16例“”。
2.治疗病毒性肝炎 黄芩甙注射液4ml(相当于生药200mg)肌注,每Et 1次,或
6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注,15日为l疗程,大多用2—3个疗程。治病毒性肝
炎128例,结果显效率:急性肝炎100%,慢活肝57.2%,慢迁肝80%,亚急性重型肝
炎37.5%;有效率:急性肝炎O%,慢活肝34.2%,慢迁肝00g,亚急性重型肝炎37.5%;
无效率:急性肝炎O%,慢活肝8.6%,慢迁肝20%,亚急性重型肝炎25%““。
3.治疗急性胆囊炎 5%黄芩甙80—120ml,加入50A—lo%葡萄糖液250—500ml
中,快速静脉滴入,每天1次,疗程4—7天。症状控制后改服黄芩甙片(0.5),每日3—
4次,维持l一2周。治疗72例,结果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
90。2%““。
4.治疗d,JL菌痢 取黄连、黄芩、黄柏等量研末。1岁内每次用lg,2—3岁用2g,
4岁以上用3g,调入生理盐水30~40ml后保留灌肠,每日1次,病情较重者2次,治疗
期间节制饮食。结果:146例经2—6 El治愈112例,无效28例“0)。
5.治疗高血压病 每次口服20%黄芩酊5—10ml,Et 3次,治疗51例高血压病患
者,取得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之效“”。 .
6.预防猩红热 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每日用黄芩9g,水煎后2—3次服,连服3天,
观察1577例,结果表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7.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黄芩、银花、连翘等量,制成混合浸膏片,每片0.5g(相
当于生药3.7g),每次10~15片,6小时服1次,小儿酌减,共治65例,对中、轻度病
人疗效较好““。
8.用于流脑带菌者 用20%黄芩煎剂做喉头喷雾,每次2ml(含生药0.4g),施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209例,结果全部有效““。
9.治疗局部急性炎症 黄芩、黄连、黄柏各10g,水煎取汁,以敷料浸药外敷,每
次l小时,日3—4次,治疗局部急性炎症212例,结果:手术切口周围炎72例,有效
率94%;静脉炎24例,有效率91.6%;乳腺炎28例,有效率64%;其它炎症88例,有
效率93%”。
10。治疗沙眼 用2%或3%黄芩甙眼药水点眼,治疗沙眼128例,总有效率97.1%,
疗效与利福平相似““。
¨。治疗麦粒肿 忍冬花20g,黄芩20g(对肾炎及肾功能不全者忍冬花不宜用量大,
慢性胃病患者黄芩慎用)。制成煎剂。日1剂,两次分服。治疗麦粒肿150例,一般服l一
2日即愈,少数服药3天痊愈,效果优于抗生素“”。
12.治疗龋齿 在进行深龋的窝洞准备之前,应以75%酒精给龋齿和龋洞消毒,使
用的钻针也应消毒,去净龋蚀组织,穿髓处敷上黄芩青黛散,垫松软棉花,表面用氧化
锌和丁香油合成的暂时水门汀,将龋洞封闭,观察一周后,无自觉症状、无叩痛,将暂
封揭开,拭去中药散剂,更换氢氧化钙糊剂垫底盖髓,表面作填充,若散剂第一次处理
后出现轻微冷热痛感,可继续第2、3次治疗,定3次为限,其后为之失效。充填后3—
5天无变化,3个月后做牙髓活力试验及X线照片检查。结果治疗龋齿12例,lo例治
疗后6—11个月复查,牙髓活力有反应,X线示根尖无感染,治疗牙无症状且功能良
好““。
四、不良反应
兔口服煎剂10g/kg,静注醇提物2g/kg,除表现镇静外无一例死亡(2”。静注浸剂2g/
kg,亦可使兔产生镇静和催眠反应,但8一工2小时后死亡。如减为lg/kg,则仅有镇静作
用,不致死““”,。给犬一次口服浸剂12或15g/kg观察48小时,除大剂量发生呕吐外,
无其他反应。犬每次口服4g/kg或5g/kg,每天3次,连服8周,血常规及内脏病检均无
明显异常,大剂量组出现粪便稀软,期满停药后即恢复正常””。小鼠皮下注射致死量如
下:醇提物6g/kg,黄芩甙6g/kg,汉黄芩素4g/kgC7”。小鼠腹腔注射黄芩甙的LD。。为
3。081g/kgC2“。另有报道,兔静注黄芩甙15mg/kg出现不安和呼吸急促,1小时后有显著
镇静催眠作用,所试4只兔皆于48小时内死亡。综上所述,黄芩制剂口服毒性很小,
静脉注射毒性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