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63阅读
  • 326回复

黄帝内经笔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0 发表于: 2012-04-25
心悸
1 太子参10g
2.元参10g
3.丹参30g
4.云零25g
5.桂枝10g
6.炒白术15g
7..霍香10g
8白叩10g
9.黄芪15g
10.炒薏米20g
11.天冬10g
12.五味子10g
13.三七粉3g
14.葛根20g
15.炒枣仁30g
14.柏子仁15g
16.远志10g
17.炙甘草10g
18.柴胡10g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1 发表于: 2012-04-25
五味子  Wuweizi
    (别名]  菋、荎藉(《尔雅汐),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名医别录》),五梅子(《辽
宁主要药材》),辽五味、山花椒(黑龙江),香苏、红铃子(浙江)等。
    (来源)  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因其果实
五味具有,故名。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7ur—
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成熟果实。前者习
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本溪、桓仁、延北,黑龙江阿城、宁安、虎林、富绵等地;
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陕西、湖北、山西、河南、云南等地。多为野生,也有栽
培。
    (采收炮制) 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生用或

经醋、蜜拌蒸后晒干用。
    (商品规格]  商品有北五味子(辽五味)和南五味子(山五味子)两种。均以粒大、
肉厚、色泽红润、具有油润光泽者为佳。北五味子商品中分一、二等,一等干瘪率不超
过2p<,二等干瘪率不超过20%,南五味子系统货。习惯认为以辽宁产者油性大、紫红
色、肉厚、气味浓,质量最佳,故有“辽五味”之称。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杂质不得过l%(附录IXA)。
    (药性]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应用)
    1.久咳虚喘  《本草备要>>曰其“专收肺气而滋肾水。”五味子酸能收敛,性温而润,
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常用于肺虚咳嗽及肺肾两虚之喘咳。治肺虚久咳少痰者,常
与罂粟壳同用,如《卫生家宝方》之五味子丸;治肺虚喘咳者,可与人参、干姜、紫菀、
款冬花等同用,如《千金翼方》之补肺汤;治肺肾两虚喘咳者,常与山茱萸、熟地、山
药等同用,如《医宗己任编》之都气丸。若治肺经受寒,咳嗽不已者,可与干姜、细辛、
甘草等同用,如《鸡峰普济方》之五味细辛汤;治寒饮咳喘者,亦可与辛温宣散,温肺
化饮之麻黄、细辛、干姜等同用,如名伤寒论》之小青龙汤。
    2.津伤口渴,阴虚消渴  《神农本草经》曰能“主益气……补不足。”《本草备要》曰
能“益气生津……除烦渴。”五味子甘以益气,酸能生津,有良好的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
治热伤气阴,心悸脉虚,口渴汗多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以益气养阴生津,如《内
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者,常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
芪等益气生津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玉液汤;治消渴及热病伤津,口渴多饮
者,亦可与人参、麦冬、天花粉、乌梅、黄芪等同用,如《沈氏尊生》之玉泉丸。
    3。自汗,盗汗  么本草通玄》曰其能“敛汗。”五味子味酸敛汗之力强,既能益气固
表敛肺止汗,又能滋阴生津敛汗止汗。治气虚自汗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牡蛎等
同用;治阴虚盗汗者,宜与玄参、麦冬、山茱萸、生牡蛎等配伍。成方柏子仁丸,以之
配伍柏子仁、人参、麻黄根、牡蛎等,用治阴虚盗汗及阳虚自汗证。
    4.遗精,滑精  《本草备要》曰其能“强阴涩精。”本品酸涩性温,能补肾涩精止遗,
治阴虚火旺,梦遗泄精者,常与麦冬、山茱萸、熟地、山药等滋阴降火,涩精止遗药同
用,如《医宗金鉴》之麦味地黄丸;若治肾失固藏,阳虚滑精者,常与桑螵蛸、龙骨、附
子等补火助阳,固肾收涩药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之桑螵蛸丸,或与菟丝子、蛇床子
同用,如<<干金方》之三子丸。
    5.久泻不止  五味子又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者,可与吴茱萸同炒香研
末,米汤送服,如《本事方>>之五味子散,或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等温脾肾,止
泄泻药同用,如《内科摘要》之四神丸。
    6。心悸,失眠,多梦  五味子既能收敛心气,滋肾补阴,又能宁心安神,治阴血亏
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者,常与丹参、麦冬、生地、酸枣仁
等同用,如《摄生秘剖》之天王补心丹。此外,其它原因之失眠者,亦可选用。
    (用法用量)  煎汤,3—6g;研末服,每次1—3g。
    (使用注意}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均不宜用。

    (药论]
    1.《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
逆气而安肺。”
    2.《用药心法》:“(五味子)收肺气,补气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则
此药与干姜同用治之。”
    3。《丹溪心法》:“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
之。”
    4。《本草纲目》:“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
苦人心而补肺,甘人中宫益脾胃。”
    5.《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
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
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
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
    6.《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
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羸瘦,或虚气上乘,自
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敛
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
精养髓之功。故孙真人用生脉散,以五味配人参、麦门冬,夏月调理元虚不足之人,意
在其中矣。”“五味子,酸辛之味,重于甘味,  《本草》虽言补肺、补肾,敛气、敛津,
(然)余因奔走山中,忽吐血碗许,血止后,即加咳嗽,竟至下午发热,六脉空数。金华
叶正华,教服沙参。生脉散,人、沙二参,麦门冬,已用二钱余,五味子少加7粒,即
觉酸辛戟咽,不惟咳热有加,而血亦复吐,随减去五味子,服之安妥,服1月后,血咳
俱止,热亦不发。可见五味子治虚损有咳嗽者,虽无外邪,亦宜少用,酸能引痰,辛能
引咳故也。”
    7.《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劳久嗽。盖肺
性欲收,若久嗽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
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但未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致血散
火清,用之收功耳。”
    8.《本经疏证》:“五味子所治之证,《伤寒》仅言咳逆,《金匮要略》则兼言上气,如
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小青龙加石膏汤之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也。夫
伤寒有伤寒之关键,无论其为太阳、少阳、少阴,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干姜;杂证
自有杂证之体裁,即咳而脉浮,厚朴麻黄汤主之一语,已通概全书大旨,试观《金匮要
略》中有脉沉而用五味子者否?盖五味子原只能收阳中之阴气,余则皆非所宜。”“或曰:
子言咳逆上气而不渴,为用五味子的据,颇似近理,特《千金方》治消渴,偏有用五味
子者,其说遂不可通矣。曰:《千金方》论消渴,其源有四:一日渴利,后人谓之上消;
二日内消,后人谓之中消;三日强中;四日消渴,此二种后人谓之下消。五味子之用,在
强中者一方,日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增损肾沥汤。在消渴者二方,曰治
虚劳渴无不效,骨填煎;曰治虚热四肢羸乏,渴热不止,消渴,补虚茯神散。渴利内消
者,绝不用及,亦可以知与治咳逆在上者,风马牛不相及矣。”

    9.《本草求真》:“五味子,为咳嗽要药,凡风寒咳嗽,伤暑咳嗽,伤燥咳嗽,劳伤咳
嗽,肾水虚嗽,肾火虚嗽,久嗽喘促,脉浮虚,按之弱如葱叶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
先贤多疑外感用早,恐有收气太骤,不知仲景伤寒咳喘;小青龙汤亦用之,然必合细辛、
干姜以升发风寒,用此以敛之,则升降灵而咳嗽自止,从无舍干姜而单取五味以治咳嗽
者。丹溪又谓其收肺气之耗散,即能除热;潜江亦谓其滋肺以除热,补肾以暖水,而联
属心肾;凡嗽在黄昏,是虚火浮入肺中,忌用寒凉,止宜重用五味以敛降,此则不合干
姜,而合炒麦冬者也。”“总之,肺气随阴以下降,则气化精而精盈,肾水从阳以上布,则
精化气而气盛,阴阳二气,实一气之变动,以肝为关捩子,五味专精于肝,而交合肺肾,
故其效如此,有不同于它味之酸敛者。肺气阳中有阴,故能降,治肺气以阴降为主。然
元之降,先本于升,五味升降咸备,所以阳邪伤阴,固宜清阳,以之收阳;阴邪伤阳,亦
宜此辛温畅阳,而寓收阴。东垣谓寒喘热喘,不能舍五味者此也,惟外邪杂病不关肺气
者忌。”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五味子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和木脂素类。挥发性成分主要含。一蒎烯(o—pinene),莰
烯(camphene),p一蒎烯(p—pinene),月桂烯(myrcene),o一萜品烯(。一terpinene),柠檬
烯(1imonene),γ一萜品烯(γ—terpinene),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芳樟醇
(1inal001),苯甲酸(benzoic acid),2,2一二甲基一3一亚甲基一二环亡2,2,11庚烷,苯基丙
三酮等多种烯醇酯类。木脂素类包括五味子素(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五味子丙素(wuweizisu C),去氧五味子素(de。Xyschisandrin),前五味子素(pre—
gomisin),戈米辛(gomisin)A、B、C、F、G,前戈米辛(pregomisin),五味子酚
(schisanhen01),环五味子烯醇等等。五味子还含有有机酸等其它成分,如枸橼酸、苹果
酸、酒石酸、琥珀酸、叶绿素、甾醇、柠檬醛、多糖、维生素C和E,树脂及鞣质等。
    二、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对心血管酶组织化学的影响:五味子有增高心肌细胞内
核糖核酸(RNA)的作用,能提高心肌细胞、心脏小动脉和肾脏小动脉的A了P、5‘N和
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即提高心肌细胞内线粒体的琥珀酸脱氢酶、溶酶体标记酶ANAE,内
浆网的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等的活性。表示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肾脏小动
脉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等作用。Cl,②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动物试验表明,五
味子有血管舒张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素丙和前戈米辛等木脂素成分对由于PGTxx
和CaCl:所引起的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具有缓解作用。水、烯醇和醇出液静注,对狗、
猫、兔等有降压作用。C3“,亦有报告五味子无降压作用,或仅有轻微降γ作用。循环衰竭时,
则有显著升压作用。“,由此可见五味子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戈米辛丁钠盐能增加豚鼠
离体心脏的冠状血流,同时也能使麻醉狗的冠状血流增加。“,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脊髓横断蛙
试验表明,五味子使脊髓反射加强,反射潜伏期缩短。加大剂量,直接受脑部神经支配
的躯体上部运动也加强,动物处于易醒和不眠状态。”,实验证明,五味子能直接作用于神
经组织,而与皮肤感受器和肌肉的反射无关。”,五味子能延缓小鼠条件反射的形成,浸膏
或酊剂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及感受器的感受性能。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

作效率;能改善视力扩大视野,改善听力,提高皮肤感受器的分辨力,此乃改善中枢分
辨器功能的结果。”,五味子乙醇提取物颈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
钠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1/10LD。。的
五仁醇,1/50LD,。的五味子素对抗戊四氮、烟碱引起的惊厥。五味子素对大鼠的回避性条
件反射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大剂量使大鼠产生木僵。”,五味子挥发油却能明显缩短戊巴比
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但与中枢兴奋药戊四唑及士的宁无协同作用。”,
    3。对肝脏的作用  ①对化学毒物所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五味子制剂及其提取物
五仁醇对四氯化碳所致兔、大鼠和小鼠肝损害引起谷一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
用Cl””,。五味子醇乙对大剂量扑热息痛的肝损伤亦有保护作用,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防
止肝内GSH的降低,加速肝微粒体代谢扑热息痛的速率,从而降低扑热息痛的肝脏毒
性。””从种仁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7种有降酶活性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几乎所有的木脂
素化合物对CCl.及半乳糖胺肝损害均有抑制作用。Cl、,五味子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微粒
体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抑制对四氯化碳与肝微粒体脂质的共价结合,抑制一氧化碳
的生成及NADPH和氧的消耗。②对肝脏蛋白质和糖原合成的影响:五味子果仁乙
醇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五味子乙素,能显著增加“C一苯丙氨酸掺入肝脏蛋白质的速度Cl”,
表明蛋白质合成增加。五味子醇乙、甲素、醇甲、乙素能明显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且这
种作用并不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实现的,而是本身所具有。“。,⑧诱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
生成:五味子中的多种成分能明显诱导小鼠和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活性,增强肝脏
的解毒功能。””体内实验表明,甲素、乙素、丙素、醇乙、五味子酚及联苯双酯(合成五
味子丙素的中间体)增加P+。。浓度,显著提高NADPH一细胞色素P.:。还原酶、氨基比林脱
甲酶及苯并芘羟化酶活性,微粒蛋白亦明显增加。五味子醇、五味子乙素能选择性提高
滑面内质网中的肝细胞色素P+。。浓度,而对粗面内质网无影响。此外,乙素和五味子酚亦
引起肝谷胱甘肽一S一转移酶明显增加,促进小鼠肝微粒体代谢,H一雌二醇的速率。”0真”,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可明显减少由氨水刺激而引起的小鼠咳
嗽次数,小鼠酚红试验有祛痰作用(s,。五味子水煎剂对正常兔、麻醉兔和犬都有明显的呼
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并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呼吸兴奋的同时,血压
显著下降,此作用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结果。”,?
    5.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五味子乙素对四氯化碳和S。+/半脘氨酸两种自由基产生系
统所引起的肝细胞丙二醛(MDA)生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五
味子酚在5×10-6mol/L时对Fe”一Vit ci、引起的脾淋巴细胞GSH含量降低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且能阻抑Fe。、l—cys引起的MOA生成增加,改善细胞膜流动性。体内高氧分压
应激损伤小鼠实验表明,颈静脉注射五味子酚20mg/kg—la8d可逆转脾淋巴细胞SOD活
性代偿性增高,并提高脾淋巴细胞内GSH含量。说明五味子酚对氧自由基损伤脾淋巴细
胞有保护作用。“”五味子水提液对老龄小鼠脑、肝S。D活性均有明显增强作用,对脑作
用强过肝脏。颈静脉注射五味子水提液可明显降低老龄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抑制
脑、肝MA。一B活性。”‘,
    6.免疫作用  五味子水煎剂颈静脉注射给小鼠能使脾脏白髓生发中心增大,动脉周
围淋巴鞘增厚,免疫细胞增多,特别是边缘区的IgMB细胞变化更为显著。““五味子水提
物能促使小鼠唾液腺内酸性粘蛋白成分增加,小鼠颌下腺内IgG浆细胞也明显增多”“,
表明五味子能促进免疫细胞分化。五味子油乳剂对。H一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淋巴细胞DNA
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增加,,H一胸腺嘧啶核苷的掺入量递增,淋巴母细胞的生
成显著提高,表明五味子能增加细胞免疫功能。C2’,
    7。抗菌作用  五味子的乙醇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副伤寒杆菌A和B、肺炎杆菌、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异型痢疾杆菌、霍乱弧菌、
肠炎沙门杆菌、产气杆菌、变型杆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在体内体外都有抗病毒作用””。
    8.对肾脏的作用  由氨基核苷诱发肾病变的大鼠,给与五味子成分戈米辛A和脱氧
五味子素可抑制尿蛋白排泄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表明木脂素有抗肾病变作
用。用抗肾血清注射诱发的大鼠肾炎,戈米辛A亦可抑制尿中总蛋白排泄量的增加,且
改善胆固醇血症,说明戈米辛A对免疫性肾炎呈现抑制作用。
    9.抗溃疡作用  去氧五味子素对水浸捆束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阿司匹林溃疡和组
胺性溃疡均有剂量依存的抑制作用。对胃液量的分泌及酸度有抑制作用,对胃蛋白
酶的活性几无影响。大鼠颈静脉注射五味子素、戈米辛A”“、异五味子素、脱水五味子
素”‘,对应激性溃疡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静脉注射戈米辛A及五味子素对大鼠胃收缩有抑
制作用,并且还有利胆作用及抑制胃分泌作用。”“
    10.其它作用  戈米辛A对鼠的同种被动过敏性皮肤反应(PCA)具有明显抑制作
用,还能抑制大鼠反皮肤过敏反应(RCA),大鼠被动性Arth反应和若基氯(PC)诱发
的小鼠接触性皮炎。C2“五味子制剂对家兔在体、离体的无孕子宫及早期妊娠和产后子宫
均可引起节律性收缩加强,但对张力影响不明显,不引起挛缩,作用性质与催产素相似,
而与麦角不同。C273
  三、临床报道    .
  1。治疗慢性肝炎  ①将五味子制为蜜丸,每丸含五味子1.5g,1次2丸,日2—3次,
共治11例,疗程平均32.9天;另法五味子蜜丸(每丸含五味子3.0g,1次2丸,1日2—3
次,其治19例,疗程平均56.3天。结果,GPT恢复正常16例,显效8例,有效6例。
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者11例,降低7例,不变12例;12例疗前<4.0g%者,疗后
多数上升到正常水平。但疗程50天以上者血清白蛋白下降例数明显多于上升例数(尸<
0.05)。”。,②将煎制五味子糖浆后的五味子核仁用乙醇提取,浓缩干燥并制成片剂或装胶
囊,1次1g,1日3次,两周为l疗程。共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5例,迁延型肝炎9
例,肝硬化活动期6例,共40例。结果,GPT降至%40单位者32例,好转3例,其它
肝功能指标亦多有好转。(3’,⑧五味子、白僵蚕各100g,蝉衣50g。共研末,每次服10g,1
日2次,30日为1疗程。GP了恢复正常后,改为每晚10g,服2—3疗程。治疗GP7持
续增高半年以上者20例,获良效。“。,④五味子核油(每粒含0.4g),口服每次3粒。治疗
期间口服酵母片、维生素C,停用一切特殊用药,两个月为l疗程。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
30例,显效19例(63.3%),有效6例(20%),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83.3%。
停药后3个月随访,有4例转氨酶反跳。C3“⑤五味子粉5g,加蜂蜜制成丸,每丸净重10g,
每服1丸,日3服,15—2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100例,治后谷丙转氨酶全部降至100单位以下,“麝浊”降至5单位以下。
    2.治疗神经官能症  以40%一100%五味子酊剂,每次2.5ml,每日2—3次,2—4

周为l疗程,治疗神经官能症患者73例,结果痊愈43例(58。9%),好转13例(17.8%),
中断治疗16例(21。30A),无效1例(1.3%)。
    3。治疗重度哮喘  五味子30~50g,地龙9—12g,鱼腥草30~80g。先用水浸泡2—
4+B,-j-,用文火煎15—20分钟,水煎两次。余药液约250ml,于下午4时、8寸各服一半,
治疗重度哮喘50例,经7个月至两年观察,痊愈1例,临床控制47例,有效2例。
    4.治疗盗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100g。共研细末,过筛,加入70%酒精适量,调成
糊状(不要太稀),装瓶封存或临用调配。用法:取药糊如鸽蛋大放在5—6cm大小之塑
料薄膜或不透水蜡纸上,贴在肚脐正中,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24+u,-J-药1次。用于
治疗盗汗、自汗50例,2—8次见效,总有效率91%。尤宜小儿使用。““
    5。治疗潜在型克山病  取五味子750g加水20kg,煮沸,待凉后用以浸泡鲜红松枝
(4000g,切碎),每日搅拌数次,1周后过滤,滤液20kg加糖精lOg,分装入瓶。每次口
服25—50ml,1日2—3次,儿童酌减,连服15天。治疗潜在型克山病45例。结果:显
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
    6.治疗难产  70%五味子酊每次20—25滴,每d,m-j 1次,连服3次,处理滞产80
例,其中72例效果良好。余8例因分娩活动缺如或子宫强直收缩而未获效。
    7.治疗冠心病  取五味子、延胡索、黄芪,按l:2:l比例,制成片剂,每片含生
药lg,每日3次,每次4片,1个月为1疗程,共治34例,其中19例l疗程,15例2
疗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6例,占47%,心电图总有效率42.2%,有较明显降血脂效
果,甘油三酯、胆固醇、p一脂蛋白治疗后降幅分别为24。4rag%、50.1mg%、
22.22mg%。
  四、不良反应
  北五味子种子的脂肪油1。一15g/kg或其挥发油0。28g/kg El服,动物呈抑制状态,
呼吸困难,共济失调而死亡。五味子乙素200mg/kg,每天1次,连续30d灌胃,对小鼠
生长、血红蛋白量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均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五仁醇0.68g/kg、
1.2g/kg,连续10天,部分动物出现活动减少,竖毛,萎靡不振等轻度中毒症状,但食
欲与体重均未降低,LD。。为5100mg/kg。
    临床上未见明显毒性,有个别病人服药后胃部有烧灼泛酸及胃痛。也有引起窦性心
动过速及呼吸困难的病例报道。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2 发表于: 2012-04-25
    丹参  Danshen
    (别名)  郄蝉草(《神农本草经》)、赤参、逐马(《名医别录》)、赤参、木羊乳(《吴普
本草》)、山参(《日华子本草》)、奔马草(《本草纲目》)、红根(《中国药用植物志》)、紫党
参(《南京民间草药》)、山红萝卜(《浙江中草药》)、靠山红、红参(《江苏药用植物志》)、烧
酒壶根、野苏子根(《东北药用植物志》)、蜜罐头(《河北药用植物志》)、血参根、朵朵花
根、蜂糖罐(《山东中药》)、活血根(《江苏药用植物志》)、紫丹参、阴竹黄、壬参、红根
赤参、夏丹参、五凤花、四方梗、红根红参、大叶活血根(《新华本草纲要》)、长鼠尾草
(《中药大辞典》)。
    (来源]  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谓:“五参五色配五
脏,……丹参人心曰赤参。”因其外皮紫红色或砖红色,故习称紫丹参或丹参。为唇形科
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四川、山西、河北、江苏、安
徽等省。此外,辽宁、陕西、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山东等省亦产。多为野生,亦
有栽培。
    (采收炮制]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成厚片,干燥。生
用或酒炙用.
    (商品规格]  商品因产地不同分为丹参、南丹参、甘肃丹参。以四川栽培的丹参质
量最好。按粗细分为一、二等。皆以紫红、条粗、质坚实、无断碎条为佳。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含丹参酮(C,。H。。O,)不得少于0。2%。
    (药性归经)  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
    (应用)
    1。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  丹参功擅活血祛瘀,微寒性缓,乃妇科通调经
水常用之品。《妇人明理论》谓“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重庆堂随笔>>也称:“丹参,
为调经产后要药。”因其性偏寒凉,临证以血热瘀滞者更为适宜.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
血滞经闭、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可单用本品研末酒调服,如《妇人良方》丹参散;亦
常与红花、桃仁、益母草等同用.倘遇寒凝血瘀,可与吴茱萸、肉桂等同用。
    2.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痹证  本品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

痛。《本草正义》谓:“丹参,专人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外
之利关节而通脉络。”故临床可用治多种血瘀病证。用治血瘀气滞所致之心腹刺痛,胃脘
疼痛,常与檀香、砂仁同用,如《时方歌括》丹参饮;治血瘀胸痹心痛,可与红花、川
芎、赤芍等同用,如<<新编药物学》冠心二号。亦可与三七、降香同用,如《中国药
典》(1995年版一部)冠心丹参片;治症瘕积聚,常配三棱、莪术、鳖甲等药;治跌打损
伤,肢体瘀血作痛,常与当归、乳香、没药等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
治风寒湿痹,多与防风、细辛、独活同用。如属热痹,则常配忍冬藤、赤芍、桑枝等药。
    3.温热病,热入营血  本品药性寒凉,具清热凉血之功。如温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神
昏,烦躁、斑疹隐隐,可用本品与生地黄、玄参、竹叶等配伍,如《温病条辨》清营汤。
    4.疮疡痈肿  本品性寒清热,又能活血,有清热祛瘀消痈肿之功。如治乳痈初起,可
与金银花、连翘、瓜蒌等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消乳汤;亦可配伍白芷、赤芍、猪
脂,熬膏外用,如《刘涓子鬼遗方》丹参膏;若瘰疬疮疡,溃久不敛者,又可与生黄芪、
白芍、乳香等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内托生肌散。
    5.风疹、皮肤瘙痒  本品能凉血、活血、养血,对于血热、血虚所致皮肤痒疹亦常
应用。若风疹,可与生地黄、荆芥、紫草等配伍;治肤生痦癌,苦痒成疥,可与苦参、蛇
床子煎水外洗,如《太平圣惠方》丹参汤;治皮肤风热赤痒,搔破生疮,可与苦参、防
风、白花蛇等同用,如《证治准绳》丹参散;治血虚肌肤失润,皮肤瘙痒,可与熟地黄、
当归、白芍等同用。
    6.热病心烦  丹参药性凉善入心经,能清心热除烦安神,治热人心包之心烦不寐,甚
或昏迷,可与连翘、银花、麦门冬等同用。
    7.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本品能祛瘀血而新血再生。《妇人明理论》称:“四物汤治妇
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
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调经脉,止崩中带下,其功大类当归、地黄、川芎、芍
药故也。”故后世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临床用治心血不足,虚烦心悸失眠,
常与生地黄、酸枣仁、当归等药配伍,如《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若治血虚健忘,可
与熟地黄、远志、人参等药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二丹丸;治瘀血不去、新
血不生之心悸怔仲,可与红花、当归、三七等同用。
    (用量用法]  煎服,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反藜芦。
    (药论)
    1.《名医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2。《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胀止
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
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病狂闷。”
    3。《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4。《重庆堂随笔》:“丹参,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宜之,故为调经产后要药。”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丹参主含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性成分中属醌类邻位醌的有丹参酮I(tansh—

ione I),丹参酮Ⅱ+,丹参酮.s,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e),羟基丹参酮(hydroxytan—
shione),丹参酸甲酯(methyltansionate),次甲基丹参醌(methylenetanshionquinone),
紫丹参甲素(przewatanshinquinone A),紫丹参乙素(przewatanshinquinone B),丹参新
酮(miltirone),异丙基邻位菲醌RO一09—0680,二氢丹参酮I(dihydrotanshinone I),丹
参醇I  (tanshinol A),丹参醇Ⅱ(tanshinol B),丹参醇Ⅲ(tanshinol C),3a一羟基丹参
酮ⅡA(3—0t—hydroxy tanshinoneⅡA),降丹参酮(nortanshinone),l,2,15,16一四氢
丹参醌(1,2,15,16一tetrahydrotanshiquinone)。属醌类中对位醌的有异丹参酮(isotanshi—
none)  I、  Ⅱ,异隐丹参酮(isocryptanshinone),丹参醌(tanshiquin。nc)A、B、C。脂
溶性成分中属酮类的有二萜萘嵌苯酮(saloilenone),丹参螺旋缩酮内酯(danshen—
spir。kctallactonc)及一内酯化合物(了anshilactone)。在脂溶性成分中,尚有丹参酚
(salvi01),丹参醛(tanshialdehyde)等。水溶性成分中主含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
(danshensuan A、B、C),原儿茶酸(prot。catechuic acid),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ide—
hyde)。此外,丹参中尚含有黄芩甙(baicalin),β谷甾醇(卢一sitoster01),隐丹参酮,熊
果酸(ursolic acid),胡萝b甙(daucoster01),原儿茶醛,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二
氢丹参酮I  (dihydr。isotanshin。nc I),维生素E等。
    二、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影响  低浓度丹参能抑制离体灌流蟾蜍心脏的心肌收缩,减少能量消
耗而不损伤心肌。,。丹参注射液能使豚鼠或家兔离体心率减慢,心肌收缩首先有短暂抑
制,而后有所加强C2,。白花丹参及复方丹参作用与丹参注射液一致。丹参煎剂、注射
剂亦能使麻醉犬心率减慢““,。丹参酮Ⅱ+磺酸钠能抑制离体鼠心肌收缩力,但可轻度增
强大鼠在位心脏心肌收缩力C7,。另外亦有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在位大鼠和兔心心
肌收缩力和心率均无影响的报道。
    (2)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  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或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丹参煎剂。复方丹参注射液、卢一(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能改善或对抗其心电异常。
丹参注射液与麦冬合用,此种作用更为明显。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减轻冠脉或其分支结
扎犬的急性期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并加速其恢复““。大鼠腹腔注射丹参水提物(5g/kg)
对结扎冠脉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预防作用,可使左室心肌缺血面积显著缩小。
以微米狭窄器造成冠脉前降支临床狭窄15min,左心房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使心肌缺血时
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减轻,且以CBF改善在先。丹参静脉注射能使左冠脉结扎兔缺血
心肌闰盘的损伤明显减轻,术后死亡率也较低。“。在结扎左前降支冠脉大的冠状动脉内
注射丹参酮Ⅱ+磺酸钠,发现有缩小犬心梗范围的作用,但对心外膜心电图无明显保护作
用Cl“。在猫心梗模型上证实丹参酮Ⅱ+磺酸钠有缩小梗死区作用,但原儿茶醛无效。丹
参酮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兔心肌坏死后嗜中性白细胞溶酶体酶
释放、吞噬和粘附,减少血清及心肌MDA升高心肌SOD的活性,抑制白细胞向心肌缺
血区的浸润及心肌中PGE,合成。”。丹参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
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加缺血后再灌注缺血区的局部血流量C18)。丹参素对过氧化阴离子有
清除作用,阻止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心肌线粒体膜不为操作损伤Cl”。丹参注
射液和丹参酮Ⅱ+磺酸钠亦有抗自由基作用。另报道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4

例冠心病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0)含量并相应升高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活性”“,。
    (3)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丹参酮Ⅱ+磺酸钠可使豚鼠、家兔和猪离体心肌动作电位
时程缩短,主要为降低慢反应电位除极速率,而对0相上升速率影响较小,显示有与维
拉帕米相似的Ca”阻滞作用。另外,丹参酮Ⅱ+磺酸钠能使心肌梗塞犬心梗后ST段
恢复较快。
    (4)对冠状循环的影响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注射液能使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心脏冠
状动脉扩张,冠脉流量增加。麻醉犬或猫,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3~4g/kg,冠脉血流量明
显增加,冠脉阻力明显下降,但心肌耗氧量有所增加。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犬和
猫、离体猫、猪的冠状动脉,恒速灌注丹参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
增加,但原儿茶醛、丹参二萜酸混合物则可引、起冠状动脉血管明显收缩。丹参酮Ⅱ.磺酸钠
亦有相似作用C3”。”,采用冠状动脉血管灌注法,发现静脉注射丹参酮Ⅱ+磺酸钠使冠脉
结扎犬5小时后的心肌梗死区无血供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有侧枝
吻合血管开放C3“。复方丹参可使缺氧灌流液所致心力衰竭的冠脉流量增加18.6%。
    (5)对外周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丹参煎剂,注射剂及复方丹参注射液予麻醉犬或兔静脉
给药,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而丹参酮Ⅱ+磺酸钠则出现血压轻度升高。丹
参能明显增加肾动脉血流量。丹参煎液对蟾蜍全身血管及兔耳血管均有扩张作用。丹参
水煮醇沉剂对犬股动脉亦有微弱的直接扩张作用.丹参对家兔肺动脉收缩和舒张压有明显
降低作用“”。并能明显缩短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肺动脉高压的维持时间。
    (6)对微循环的影响  丹参注射液使家兔外周微循环障碍病理模型微循环血流显著
加快,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血液流态改善。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素均能增加微循
环障碍病理模型兔眼和肠系膜微血管的交点数,有利增加局部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及
侧枝循环的建立““。在相同的家兔微循环障碍模型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实验
中,给丹参素后可明显增加家兔球结膜毛细血管数。降低兔血浆乳酸含量,并见到丹参
素能扩张小鼠处于收缩状态的肠系膜微动脉,加速血液流速,从而消除肠系膜血液的瘀
滞““。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流速测定仪观察丹参液对犬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亦证明
丹参有增加微循环血流的作用““。对应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在家兔中造成外周微循环障
碍、微循环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的模型,丹参可使其血液流速显著加速,毛细血管网
开放数目明显增多,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解聚。丹参对局部滴注去甲肾上腺素后的金
黄地鼠颊囊微循环无论在微动脉口径、微循环的流速、流量和毛细血管方面均有改善作
用。其次微静脉的情况类似。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对血小板功能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正常家兔在注射丹参素后,可抑制血小板功
能和凝血功能,促进纤溶活性,对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其中以抑制血小板和凝血
功能较强“”大鼠和小鼠静脉注射丹参酮Ⅱ.磺酸钠后,体外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
缩短,血栓干重和湿重减轻,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降低,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呈明显抑制。丹参影响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机理与抑制血小
板肌动蛋白激活Mg”一ATP酶活力和抑制血小板合成TXA。有关。

    (2)对凝血过程的影响:丹参可通过作用于多种凝血因子而呈抗血液凝固作用。丹
参素静脉注射有抗家兔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和促进纤维蛋白降解的作用。丹参促进纤
溶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一纤溶酶系统的作用而达到的。丹参促进牛内皮细
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提高PGI。的产生量,降低其抑制物的活性。
    (3)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丹参能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陈旧性心肌梗塞、肺
心病患者血液粘稠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等均有不同程度
改善。
    (4)对红细胞膜的作用:丹参酮Ⅱ+磺酸钠有保持体外循环中犬红细胞形态、抗溶血
作用。对低渗性红细胞膜溶血有保护作用,而且对热(50~C)、低pH、皂素性引起的溶
血和免疫性淋巴细胞参与羊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作用。大鼠溶血试验表明,丹参酮
Ⅱ+磺酸钠的稳定红细胞膜抗溶血作用和抑制钙调蛋白(caM)功能有相关性。其对大鼠
红细胞溶血的抑制率为100%,对CaM的抑制率为71.8%。丹参酮Ⅱ+磺钠还有保护
蛋白变性的作用。并提高红细胞膜的机械强度,从而发挥保护红细胞作用。
    3.对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口服丹参煎剂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
兔血和肝中的甘油三酯,而对模型大鼠则无降脂作用。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丹
参组与对照组的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差异极显著。主动脉壁胆固醇的含量丹参组显著低
于对照组,6周后给药组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复方丹参对高血脂家兔模型血清胆固醇、中性脂肪、卢一脂蛋白亦有明显降低作用。丹参及
白花丹参能抑制家兔实验性冠状动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丹参素对内源性胆固醇
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
  4.对肝脏的作用
  (1)对肝损伤的保护及肝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丹参注射液对CCl.所致的动物急性
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表现为降低SGP7、改善微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防止和减轻肝脏
变性及坏死、减轻炎症等。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部分肝切除后DNA合成及细胞分裂
增殖有促进作用,具有促进肝再生能力。丹参可使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度、核分
裂相指数、AFP检出率均增高,说明丹参具有促进肝再生作用。丹参可刺激血浆纤维
联结蛋白(PFN)水平的升高,从而提高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调理素活性,防
止肝脏的免疫损伤,达到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此外,丹参对体外培
养肝细胞DNA合成有增强作用。
    (2)抗肝纤维化作用:丹参能使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发生显著的形态学改变,并
能抑制细胞核分裂和增殖“”。丹参能明显降低大鼠实验性肝硬变肝原蛋白含量及血清球
蛋白含量,增加尿羟脯氨酸排泄量。丹参有促进肝纤维重吸收作用和对肝脏微循环
障碍有良好的纠正作用。
    5.促进组织和再生的作用  用自制骨折器造成小鼠大股骨中段闭合骨折,骨折后每
天用丹参注射液0。5ml灌服,发现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组小鼠的中段股骨钙沉积不断升
高,而股骨上、下二段反而下降,丹参组下降更显著。说明丹参可以从邻近骨组织中调
动比生理盐水更多的钙,以更好地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从而使骨折愈合加速。观
察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骨折愈合中钙再吸收的影响发现,注射  Ca后不同时间造成大股骨
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小鼠骨折部位的放射活性低于相应健侧;丹参组小鼠中这种变
化变得更为显著““。丹参注射液可使家兔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提前,且更为致密。骨生成
细胞分布部位及数量增加;成纤维细胞除有外形改变外,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活动更为旺
盛,细胞的正常变性过程也加快,细胞外胶原纤维增多,并进入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有
增多的破骨细胞出现在不同的骨痂部位,促进骨的改建。另外,成纤维细胞肿胀的线粒
体内出现众多的致密钙颗粒,从而使骨痂有更多更早的钙盐沉积”“。家兔前肢桡骨骨折
实验中也证明丹参可促进骨折愈合(s“。采用鸡胚额骨分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不同浓
度丹参于培养液中培养后,发现丹参能促进骨细胞样细胞成熟,分泌胶原性物质和AIP,
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结节。但是浓度过高能导致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的
生长抑制””。另外,家兔皮肤切口后肌内注射丹参注射液,结果丹参组的巨噬细胞及成
堆异物巨细胞的出现均早于对照组,丹参组的血管肉芽组织、胶原性肉芽组织以及疤痕
性肉芽组织的出现也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说明丹参能促进皮肤切口愈合”“。
    6.对肿瘤的作用  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大鼠Walker256癌细胞血行播散有促进
作用“”。丹参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肉瘤”。有显著抑制作用。当与小剂量环磷酰胺合用
时,可使瘤组织内DNA含量明显减少,但对瘤组织RNA含量没有影响(90j。应用丹参注
射液与环磷酰胺合用治疗615小鼠白血病,在所用剂量下未看到合并用药有增效作用。对
艾氏腹水癌的治疗则显示不利影响C9“。丹参对Lewis肺癌细胞的自发转移有明显促进作
用,但对原发瘤生长没有影响(9”。此外,丹参对接种Lewis肺癌的C”BL小鼠血清唾液
酸的升高有抑制作用”“。采用电镜观察表明,丹参对癌细胞表面有很强的作用,它能阻
上植物凝集素与癌细胞表面受体发生作用。改变癌细胞微绒毛表面积在全部质膜表面中
所占比例下降及微绒毛极化现象的增加,提示丹参可活化肿瘤细胞,增加运动性,也影
响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C9”。但亦有报道丹参可延长Ehrlich腹水癌小鼠的存活时间C9“。
用琼脂平板法证实丹参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抗肿瘤效应。从丹参分离出的有明显抗肿
瘤活性成分紫丹参甲素,对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131。和肉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用(9“。另有研究报道,通过放疗合并丹参等组成的活血化瘀方对鼻咽癌、食道癌所进行
的前瞻性对照试验的结果说明丹参等组成的活血化瘀方在临床上并未促进食道癌和鼻咽
癌病人癌瘤的远部位转移(9。“。丹参酮Ⅱ+磺酸钠对接种于小鼠肌肉的Lewis癌的生长
及肺转移没有促进作用””。
    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复方
丹参能使兔大脑皮层自发电活动减少,重复刺激引起的后发放的阈值提高,感觉刺激的
诱发电位增大C9“。丹参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自主活动减少。与氯丙嗪和眠尔通合用时作用
增强。与戊巴比安钠合用时,能增强睡眠的百分率。丹参的抗惊厥作用不明显,但对抗
苯丙胺精神运动兴奋作用却较显著”“。家兔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不仅加重了脊髓的损伤和出血,而且促进了神经元的坏死。但在脊髓损伤后4—8小时应
用复方丹参液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脊髓后晚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减少血栓形成,并使
部分神经元免于变性。在清醒犬侧脑室内注入微量丹参素,产生脑电波慢波和犬的镇
静作用,说明丹参素为丹参引起中枢镇静的一有效成分。另有研究丹参酮Ⅱ+能引起51
个交感神经节中的19个产生超极化反应,提示其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节细胞使交感紧张
性降低,使血管扩张。但另有少数神经节细胞在丹参酮Ⅱ+作用下产生去极化反应”“,。

    8.对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腹腔注射复方丹参和丹参酮Ⅱ+磺酸钠可显著延长小鼠常
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丹参素亦有相似作用,其延长耐缺氧时间与氯丙嗪相近。丹
参、丹参酮,8一(3,4一二羟基苯基)乳酸、丹参茎叶70%乙醇提取物,均能提高小鼠在
低压缺氧下的存活率或延长生存时间。丹参酮Ⅱ+磺酸钠可使兔离体左心室乳头
肌在缺氧条件下,电刺激收缩幅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明显延长”,。丹参能防止或减轻缺氧
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
    9.抗炎及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丹参酮灌胃对组织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对蛋清所致大鼠急性关节肿,对渗出性甲醛腹膜炎反应,对明胶所致小鼠的白细胞游走
和亚急性甲醛性关节肿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使血中的PGF。。和PGE含量减低。体
内、外法均证明丹参酮可使白细胞趋化性发生明显抑制。丹参注射液对角叉菜胶所
致的大鼠足跖部炎症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多形核细胞释放p一葡萄糖醛酸的抑制作用亦
很显著。在肌内注射丹参注射液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明显降低,其趋化移动距离、趋
化移动与随机移动之初差、趋化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小鼠肌内注射丹参煎剂连续
5日能增加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Cl”,。丹参对体外绵羊红细胞溶血模型有抑制作
用,且呈量一效关系Cl”,.丹参注射液能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
能使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下降并抑制正常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但对小鼠的血清溶菌酶、中
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体形成细胞无明显影响Cl”,。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以人A型红
细胞抗原免疫的盐水凝集抗体、木瓜酶血凝抗体均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丹参除能改
善体液免疫功能外,还具有调节蛋白代谢和免疫的功能。据此有人把丹参制剂应用于器
官移植,并获得一定效果。
    10.抗菌作用  丹参1:l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在体外和半体内亦有抑制作
用“”,。总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ⅡB\羟基丹参酮II A\二氢丹参酮、丹参酸甲酯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和丹参酮I、ⅡA\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Ⅱ+及总丹参酮
对人型结核杆菌(H。’RV)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酒精浸剂l:100000对结核
菌有抑制作用,对实验性结核病小鼠的治疗有效,但对患该病的豚鼠无效。丹参水
浸剂、总丹参酮对某些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丹参在试管内能抑制霍
乱弧菌的生长。
    儿.其它作用  丹参注射液、丹参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对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有抑制
作用÷并认为其有效成分为低脂溶性物质。丹参水溶液灌胃给药对利血平溃疡有明
显保护作用,对乙酸性慢性溃疡有促进愈合作用。丹酚酸A对于由猪胃粘膜中获得的
H、,K+-ATP酶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IC”为5.2×10—7mol。丹参能增加胃粘膜血流
和电位差,减少氢离子的逆扩散,有保持粘膜屏障完整性,增加其防御机能的作用“。“。此
外,丹参可改善诱导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尿毒症症状,其有效成分为石精酸镁。丹参
对兔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丹参有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的作用。丹参
酶有较温和的、通过卵巢起作用的雌激素活性,并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丹参对实验
性肠粘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临床报道

    1.治疗脑血管病  (1)25%葡萄糖40ml加丹参注射液20ral(上海第一制药厂,每
m1含生药1。5g)静脉推注,2周为1疗程,无出血倾向者治疗2—3疗程,并配合支持疗
法。共治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结果两组分别为基本治愈25、20例,显效18、1O例,
有效15、18例,无效2、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1“,。(2)丹参注射液30ml(含生药45g)加10%葡萄糖1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20
日为1疗程。对48例脑血栓患者及20例脑血栓先兆者进行治疗,结果疗效显著,减少
了后遗症的发生,且能解除中风先兆Cl”,.(3)以丹参注射液8ml(含生药12g)静脉滴
注,治疗缺血性中风48例,有效83.72%,无效13.96%,明显优于传统西药对照组(1。”。
(4)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血栓形成46例,有效率93。5%,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对照组Cl“,。(5)复方丹参注射液4ml(含丹参、降香各4g)加入2.5%葡萄糖或生理盐
水40ml缓慢注入瘫痪肢体对侧颈动脉内,隔日工次,共治疗5次。共治疗脑溢血工O例,
脑血栓19例,脑栓塞工例。结果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
有效率96。7%。(6)丹参注射液8—10支(每支相当生药2g)加入lO%葡萄糖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工次,工。次为工疗程;交替应用20%甘露醇和50%葡萄糖液降低颅压,
每日3—4次,连用3—5日。共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结果痊愈工6例,显效5例,
有效2例,死亡l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6。8天。(7)用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制药厂
生产,每lml相当生药3g)10~30g加5%一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周1疗程,颅压大于或等于23.52kPa加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每日
1—2次。结果共治疗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痊愈36例(85.71%),显效4例
(9.53%);无效或死亡2例(4。760A),总有效率40例,占95.24%。
    2。治疗冠心病  (1)以丹参60%、葛根30%、元胡10%为比例制成片剂,4周为
l疗程,一般用l一2疗程。与硝酸戊四醇西药组37例对照。结果本组与对照组分别为总
有效率87.5%、56。6%;硝酸甘油停减率83.78%、54.05%;‘D-电图改善率47。50%,
23.78%。(2)丹参注射液V相当于生药16~32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
Et 1次,14~30天为]疗程.治疗冠心病56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6%,心
电图改善占66.6%“”。(3)用丹参舒心片每日口服3次,每次2片。治疗冠心病323例,
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9%;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57.3%,其中慢性冠脉缺血病变疗效
似较优于心肌梗塞病变,二级样运动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病例,疗效高于一般心电图缺
血病例;部分病例血总胆固醇下降。(4)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08
例,心绞痛症状改善率为86%,疗程与改善率成正比,心电图改善率为54.7%。3s)。(5)
丹参50g,40度白酒浸泡7天。早晚各服工次,每次20一50ml,治冠心病疗效满意C1。“。
    3。治疗肺心病  (1)对肺心病发作期患者26例在急性感染控制后,采用丹参注射
液30ml加入工0%葡萄糖液或5%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一14
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右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射血前期时间缩短,右
室射血期时间延长和Q—T时间缩短;血液流变学五项检查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全血
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改善比较明显Cl‘”。(2)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10~14次为一疗程。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者13例,一般6天即见明显疗效,14天左右
心衰基本控制C1*”。(3)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19例。结果显效69例,好转46例,无效4例。
程,共治35例,结果近期治愈1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
    15。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1)用丹参液口服,每次2ml,每日2次。加用平衡盐液。
同时用丹参注射液10一15ml加入平衡盐液或10%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治疗流行性出血热63例,无一例因尿毒症死亡。(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
注射液,每日10—12ml,静脉滴注4—7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70例,结果大多数患者
顺利渡过了休克和少尿期,并发症极少发生,死亡率明显减低C1“,。(3)用复方丹参注射
液10—12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并配合综合治疗,共治60例。结
果总越期率88.3%,死亡率1。7%,疗效明显优于综合治疗对照组。
    16.治疗过敏性紫癜  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每2ml内含丹参、降香各2g)40ml加入
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工次,并辅以支持疗法。共治疗10例,结果治愈8例,好
转2例(1。”。
    17。治疗急、慢性肾炎  (1)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每ml含丹参、降香生药各lg)肌
注,每次2ml,每日2次。较重症每日用2~3ml,加入10%葡萄糖液200一300ml中静
脉滴注。结果临床治愈22例,治愈率为91.73%。平均住院95天。随访半年以上无复
发。”,。(2)将7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
36例。用常规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加入5%葡萄糖250"-~500ml中静脉滴
注,每曰1次,2周为工疗程.结果治疗组在血尿素氮下降、肌酐下降、肌酐廓清率和尿
量增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3)复方丹参注射液0。5一lml/kg/日,以
5%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滴注,同时辨证施药。共治小儿紫癜性肾炎24例,结果治愈18例,
好转5例,无效1例(1‘“。(4)丹参片剂每日口服3次,每次2片(每片含生药lg),或
静脉滴注丹参注射剂9—15g/日,每日1次。同时口服雷公藤多甙,按每日每公斤体重
lmg,分2—3次口服。结果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13例,浮肿和高血压均消除;15例血
尿均转阴性;10例蛋白尿均转阴性”“,。(5)用自制丹参注射液(每2ml含生药3g),每
次16"--20mi,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疗程。共治48
例,结果对肾功能轻度不全有效率为80%,中度不全为62.5%。重度不全的有效率为
65.5%(162)。
    18.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丹参注射液24----30ml加入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
1次,4"---6周为1疗程,共治2l例慢性肾衰患者,结果患者主观症状改善,食欲好转,
体重增加,恶心、呕吐消失,尿量明显增多,尿素氮下降(1。”。
    19.治疗糖尿病  (1)丹参注射液10—14ml(每lml含生药1。5g)加入50%葡萄
糖20ml中静脉推注,每日1次,20曰为1疗程,疗程间隔10日,其间用复方丹参片1
日3次口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37例。结果优7例,良22例,中3例,差5例”‘“。
(2)以复方丹参注射液8—12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并
结合对症治疗,治疗28~42日,共治疗120例。结果显效50例,好转55例,无效15例。
血糖含量由199.33士5。05mg降至150.3士36。95mg,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1。“。
(3)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加入0。90.4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20天。治疗糖尿
病并发末梢神经炎325例,结果可使其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达81.8 %。
    20.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  将丹参注射液注射于足三里等穴。治疗失眠症100例,总
有效率61%。

    21.治疗精神分裂症  丹参注射液按每日10ral 1次静脉滴注,以后渐增至每日14—
20ml 1次。按常规用氯氮平,另单用氯氮平治疗作对照组。结果两组痊愈各1例,显效
4,1例,有效l,4例。显效以上分别占83.3%、33.5%。
    22.治疗颈神经及脊髓病变  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每日1次,2—3周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共治82例含腰神经受压症45例、颈神经
根受压25例、脊髓压迫症6例,脊髓肿瘤切除术后4例,脊髓侧索硬化症2例,结果显
效19例,有效5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6%。
  23.治疗颅脑外伤后神衰综合症  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8周为1疗程,
共治122例,结果显效14例,好转9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2%。
  24.防治支气管哮喘  (1)口服丹参片(上海中药三厂生产,每片含生药lg),每次
3—4片,每日3次。小儿每次2"--'3片,每日3次。防治支气管哮喘101例,6个月为1
疗程。哮喘发作时加用氨茶碱。结果临床治愈5例,显效34例,有效57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4%。’“。(2)丹参片(每片含生药lg),每次2---3片,每天3次,连服6个
月,防治zbJl,支气管哮喘工5例。结果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l例Cl‘”。
  25.治疗tbJb肺炎  以丹参注射液(每Iml含丹参、降香各lg)加入含有抗生素的
lO%葡萄糖液150~250ml中静脉滴注,患JLzJ,于6个月加lml,6个月一5岁加2~4ml,
6—10岁加4—6ml,1l一工4岁加6~8ml,每日1次,治疗100例,结果肺部罗音消失时
间明显缩短。
  26.治疗迁延性肺炎  丹参素40—6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5—9天为1疗程,并
配合西医疗法,共治疗13例以单纯西药无效的小儿迁延性肺炎,结果治愈7例,好转6
例(1’”。
  27。治疗百日咳脑病  (1)用丹参注射液每日1—2支(每2ml含生药2g)静脉滴注,
治疗百日咳脑病28例。2工例在用药当天惊厥停止,其中5例在滴注过程中惊厥未再复
发。痉挛性咳嗽较治疗前减轻者2l例,其中阵咳次数减少约在一半者10例,稍有减轻
者7例,无明显改变者7例C1’“。(2)复方丹参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日1次;氯霉素
按40~50mg/kg/d计算分4次口服,3天为1疗程。治疗25例经链霉素、冬眠灵、镇咳
药物治疗无效的百日咳患儿。结果3天有效者21例;6天痊愈2例,有效2例;9天痊
愈23例,有效2例,12天均痊愈“’“。
    28.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按每kgO。5ml加入工0%葡萄糖溶液
lOml内静脉推注。轻型每日一次,重型每日2次,其余治疗同一般硬肿症的治疗方案。共
治疗120例,结果治愈95例,好转20例,死亡5例Cl’“。
  29.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每2ml含丹参、降香各2g)每次
2ml,于双侧足三里作穴位注射,每次lml,每日1次,并采取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小儿
腹泻30例均告愈”’“。
    30。治疗休克  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心源性休克及心搏骤停2例,症状迅速
好转。认为丹参注射液在抢救突发的危重患者,如加酚妥拉明、多巴酚酊胺、阿拉明等
药物同用,可奏奇效”’“。
    31.治疗血管性头痛  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头痛53例,结果痊愈34例,好
转11例,无效8例”’”。

    32.治疗宫颈糜烂  以丹参酮(膜剂)治疗宫颈糜烂111例,结果轻中度糜烂的治愈
率为57.66%,显效率为33.33%,未发现其毒性、刺激性及过敏反应”’“。
    33.治疗盆腔炎  用丹参(全草溶液15m1)直流电导入,每日1次,15次为工疗程。
共治疗83例。结果痊愈3l例,显效27例,好转2l例,无效4例“’”。
    34.治疗白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丹参注射液20ml,生脉饮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
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天,治疗患有慢性疾病,或肿瘤术后。体
质虚弱、易于感冒的患者32例。结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
与年龄相近健康人对照组比较仍较低,其中吞噬率有明显差异,而吞噬指数无明显差
异C1“,。
    35。治疗口腔粘膜白斑  局部麻醉后将丹参注射液2~4ml注射于患区粘膜下,隔日
1次,7次为1疗程,一般3次见效。
    36.治疗神经性耳聋  取丹参注射液20一3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ral静脉滴注,
每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100例神经性耳聋患者。结果痊愈28例(28%),好转
45例(45%),无效27例(27%),总有效率73%“。”。
    37。治疗慢性鼻炎  (1)用丹参液作鼻甲粘膜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显效33
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0%(1。“。(2)以1%地卡因局麻后,用丹参注射液
于双侧下鼻甲粘膜注射lml,5日1次,4次为工疗程。经0.5"-'3疗程后,显效35例,有效
4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8%C1。“。(3)用10%地卡因局麻,然后以复方丹参注射液
lml行下鼻甲粘膜注射,5天工次,4次为工疗程。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30例,结果痊愈23
例,显效6例,好转1例(1。“。另以丹参注射液1—2ml缓慢注入鼻甲粘膜下,每日1次,10
次为l疗程。治疗萎缩性鼻炎8l例,结果显效69例,好转8例,无效4例”“,。
    38.治疗酒渣鼻  取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降香)4ml,于每侧上下迎香穴各注射
lml,隔日1次,5次1疗程。隔5天再行下1疗程。共治20例,治愈16例(800Z),有
效4例(20%)(1863。
    39.治疗过敏性鼻炎  用丹参液作下鼻甲粘膜下注射,共治疗50例,显效33例,好
转lO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0%~1873。
    40。治疗痤疮  (1)丹参酮片(每片0。25g)每次3—5片,每日3次,口服。共治
疗酒渣性及囊肿性痤疮23例。结果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2例,多数患者服药10~60
天,少数3—6月,工0—20月后随访12例,仅有l例复发。以酒渣性痤疮疗效较囊肿性
为好,服药无不良反应。。“。(2)丹参酮每日3g,6周为1疗程。共治疗19例,结果疗效
优者2例,良者9例,中等者5例,差者3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本组治疗
痤疮病情分级明显降低,对脓疱疗效最佳,丘疹和结节次之,对粉刺和囊肿疗效最差。
    41.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丹参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老年性慢喘支33例,与常
规西药组对照,治疗组显效26例,总有效率97%,明显优于对照组C2”,。
    42.治疗青光眼  用丹参制剂肌内注射,治疗中期及晚期青光眼94人116只眼,治
疗后58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视力不变者49只眼,视力下降者9只眼”“,。
    43.其他  以丹参酮制剂治疗各种化脓性,感染及外科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外耳
道炎、蜂窝组织炎、乳腺炎、骨髓炎、丹毒、手足感染,手术后感染等,均有较好效果。
单用丹参注射液或与鸡血藤合用,治疗银屑病、硬皮病、神经性皮炎、湿疹、瘙痒病、荨

麻疹、白塞氏综合症及结节性红斑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暴
发型流脑DIC55例或丹参代替肝素治疗早期DIC38例,获较好疗效。对流行性出
血热合并DIC的患者,在扩容、纠酸等基础上,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获得良效。
  四、不良反应
  1.毒性  丹参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48小时内,43g/kg组未见动物死亡,而64g/
kg组10只中2只死亡。丹参水提乙醇溶解部分小鼠腹腔注射LD。。为80。5士3.1g(生
药)/kg。小鼠腹腔注射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的LD。。分别为36。7士3.8g/kg和61.5
士5.3g/kg;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2。4g/kg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g/kg.连续14
日,未见毒性反应,血象、肝肾功能和体重均无异常改变,实质性脏器除明显充血外,亦
未见特殊变化C2,。小鼠每日灌胃2%丹参酮混悬液0.5ml,连续14日,大鼠每日灌胃
2.5ml,连续10日,也未见毒性反应。
    2.中毒机理及临床表现  丹参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用后可见口咽干燥,恶心呕
吐,长期服用可发生胃痛,胃纳减退等,丹参能抑制凝血,激活纤溶,改善血液流变性,
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报道个别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患者在服用大剂量丹参后发生不明
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丹参可引起过敏反应,口服或注射均有发生。过敏症状以全身皮
肤瘙痒、皮疹、荨麻疹为多见,有的还伴见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者出现恶寒、头晕,
全身酸疼不适,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随即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甚至发生
昏厥等休克状态。亦有报道肌注丹参注射液可引起支气管哮喘,于用药10余分钟出现心
慌、喘咳、气急、头昏、烦躁不安、不能干卧、大汗、颜面苍白、呼吸急促、双肺广泛
性哮鸣音,心率增加等症状。
    3.中毒原因及预防  丹参中毒原因主要为误用、过剂及与病人过敏体质有关。预防
方法一是对妇女月经过多及患者有出血倾向者忌服;二是不宜与藜芦、牛奶、黄豆及西
药细胞色素同用,以免降低丹参作用。亦不宜与抗癌药如争光霉素同用,因可促进肿瘤
转移。
    4.中毒救治  在使用丹参过程中,如出现胃痛、食欲减少者,宜停药,并可口服胃
舒平、普鲁本辛等,重者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发生上消化出血时,可给予止血剂、维生
素、大黄粉或三七粉等,静脉滴注H。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必要时补液、输血,如有
内出血休克,除扩容外,用升压剂;发生过敏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以及
非那根等抗过敏药,静脉滴注10%葡萄糖盐水500ml加氢化考的松200mg。中药可用生
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减煎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3 发表于: 2012-04-25
    天门冬  丁ianmendong
    (别名}  大当门根(《石药尔雅>>),颠勒(《神农本草经》),万岁藤、波罗树(噬救荒本
草>)),天棘(《本草纲目》),白罗杉(《植物名实图考》),天冬(《药品化义》),三百棒(湖
南)。
    (来源)  天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因本品草
蔓茂,俗作门,而功效似麦冬,故名.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的干燥块根。主产于贵州湄沄、赤水、望漠,四川涪陵、泸州、乐山,广
西百色、罗城,浙江乎阳、景宁,云南巍山彝族自治县、宾川等地。陕西、甘肃、湖北、
湖南、安徽、江西、河南亦产。其中贵州产量最大,品质亦佳.多为野生,亦有栽培。
    (采收炮制}  秋冬采收。以冬季块根部浆足、水分少者质量为佳。唯福建省则在春
末采收。除去根头及须根,洗净后置沸水中煮约12分钟,至易剥去皮时即可,趁热剥去
外皮,烘干至八成时用硫黄熏lO小时,晒至全干。

    (商品规格)  商品按产地分J10天冬、温天冬、湖天冬.各地所产天冬,按根条粗细
分为.1—3等,以贵州产量大而品质优。以个大、饱满、半透明、淡黄色、体糯者为佳。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水分不得过16.o%;醇溶性浸出物(用50%的
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80。oH。
    {药性}  甘、苦,寒。归肺、肾经.
    (功效)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应用)
    1。燥咳痰粘,劳嗽咳血  本品甘苦寒凉,入肺、肾二经,苦泄降火,寒能清热,善
滋肺肾之阴而化痰热,故可用于阴伤肺燥,痰稠难咯,咳痰带血,劳嗽咳血,久咳肺痿
等证.常配麦冬,如《张氏医通》二冬膏,亦常与百合、贝母、桔梗、桑白皮等配合,用
于痰热壅肺,伤津耗液,痰粘难咯之证,如《医门法律》清金润燥天门冬丸;若与阿胶、
沙参、桔梗等配伍,滋阴降火,润肺止咳,化痰止血,可用于肺痿久咳,阴虚内热,咳
痰带血之证,如《杂病源流犀烛》举肺汤;本品清肺火、泄痰热之力颇佳,故可用于热
邪壅肺,肺失宣肃之咳嗽稠痰,咽嗝气塞,头目不清之证,常配桔梗、紫菀、麦冬、款
冬花等,如《杨氏家藏方》天门冬煎;本品还可与葶苈子、大黄、桑白皮等配合,加强
清肺泻火之力,用于小儿肺热,咳喘胸高之证,如《片玉心书》加减葶苈丸,若与麦冬、
杏仁、贝母、诃子、沙参配伍,养阴润肺,敛肺止咳,可用于肺受火刑,咳嗽不止,声
音嘶哑,如《医级》清宁膏;若用于肺痿劳嗽,唾成五色,喘息渐急,食少羸瘦之阴液
不足,痰邪壅滞之证,可配桔梗、火麻仁、五味子、诃子、大黄等,既养阴敛肺止咳,又
宣降肺与大肠之气,如《太平圣惠方》天门冬丸;若见久咳劳嗽之气阴两虚之证者,常
以本品配人参、熟干地黄,如《儒门事亲>>三才丸;若见肺痨咳嗽重症,肺肾两伤,气
阴不足,咳嗽气促,四肢羸瘦者,常配麦冬、牛膝、人参、黄芪、熟地等同用,双补气
阴,滋阴润肺止咳,如《太平圣惠方>>天门冬丸;若肺痨咳嗽,或邪阻于肺,久咳肺肾
阴虚,潮热盗汗,气短乏力,或痰中带血者,当与生地、麦冬、熟地、山药、/I[贝母等
滋阴润肺之品同用,共奏滋肺养阴,消痰止咳作用,如《医学心悟》月华丸。
    此外,临床上还可见到妊娠外感风寒,咳嗽不已,甚则胎动不安者,缘外感风寒,内
有痰热,肺失宣肃,气逆而成,宜宣肺化痰,清肺止咳,以本品配知母、桑白皮、桔梗、
紫菀等,如《医学正传》天门冬饮。
    2。内热消渴,遗精盗汗  本品甘寒滋阴降火,生津润燥止渴.故可用治外感热病,津
伤烦渴,或暑温日久,气阴两伤,寝卧不安,不思饮食者,常与人参、干地黄同用,气
阴双补,生津止渴,如《温病条辨》三才汤,若治口渴多饮之上消之证,常与麦冬、天
花粉、知母、黄芩等相配,如《医学心悟》二冬汤;若用于消渴之证以下消为主,肾阴
久亏,孤阳无托,不安其宅,饮一溲一,类有浊淋,四肢枯瘦,筋骨痿软者,常配生地、
龟甲、蛤粉、山药等,如《医醇剩义》乌龙汤;若用于阴亏血少,血不荣筋,肌肤失养,
口舌干燥者,常配麦冬、当归、白芍、桃仁、红花等,如《医方集解》活血润燥生津汤,
若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梦遗滑精,头晕目眩,腰膝无力,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者,
可配熟地黄、人参、黄柏等,如《医学发明》三才封髓丹。
    3.心神不安,健忘少寐  本品甘苦寒,功可苦泄降火,清热化痰,常与麦冬、胆南
星、橘红、远志、石菖蒲等配伍,用于痰热扰心所致的心神不宁,或见癫、狂、痫等,如

《医学心悟》生铁落饮;本品甘寒质润,滋阴而清虚火,与麦冬、玄参、生地、五味子、
酸枣仁、柏子仁等同用,滋阴泻火,养心安神,可用于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惊悸怔忡,
健忘失眠,夜梦遗精之证,如《万病回春》天王补心丹;若用于肾阴不足,心火独亢,体
热盗汗,健忘遗精,或过服热药,心火下移小肠,小便赤白稠浊不清者。可配熟地、麦
冬、山药、茯苓、远志等,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降心丹;若用于心阴血虚少,口干
咽燥,心烦喜冷,怔忡恍惚,小便黄赤,或生疮疡者,常配熟地同用,如《世医得效
方》天地煎。
    4.阴虚火旺之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及血证  本品甘寒。滋阴降火,故可用于阴虚火
炎于上.火郁化毒之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齿龈肿烂等证,常配枇杷叶、熟
地黄、生地黄、黄芩、茵陈等,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现用于口腔炎、咽炎、
慢性扁桃体炎、工业性眼灼伤、角膜实质炎等辨证属阴虚有湿热者;若用于小儿惊热、胎
毒、口舌生疮、木舌、重舌等,可配玄参、生地、青黛等同用,如《摄生众妙方》五福
化毒丹;若见阴虚火旺,口舌生疮,经久不愈者,可以本品配玄参、麦冬做丸,含化,如
《圣济总录》玄参丸;若用于阴虚火旺之齿痛,常配知母、黄柏、生地黄同用,如《症因
脉治》知柏天地煎;若见阴虚火旺,迫血妄行之吐血、咳血、呕血者,可以本品配麦冬、
生地、丹皮、赤芍等治疗,如《万病回春》清火滋阴汤.
    5。目疾、虚劳  本品甘寒质润,能滋肾阴,治虚损,降虚火,故可用治脾肾不足,虚
劳早衰,须发早白,常配生地黄、熟地黄、麦冬、人参、茯苓泡酒饮用,如《摄生众妙
方》固本酒;亦可用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内障目暗,瞳神散大,常配生、熟地黄、麦
冬、山药、枸杞子、草决明(决明子)、石斛等,如《原机启微》石斛夜光丸。
    6.阴伤便秘、妇人不孕  本品甘寒质润,功可滋阴润燥,生津止渴,故可用于热病
津伤。甚则阴亏血少之大便秘结,数日不行者,常配当归、地黄、白芍、肉苁蓉、麦冬,
如《温疫论》六成汤;若用于肝肾不足,精亏血枯之肠燥便秘者,可配白茯苓、黑脂麻、
白术、桃仁、黄精同用,如《圣济总录>>灵仙散;若用于妇人阴亏血少不能受孕者,配
麦冬、菖蒲、茯苓、人参、枸杞子等,如《医宗金鉴》大补丸;若用于女子虚寒不受孕
者,以本品滋肾配紫石英、当归、桂心、乌头、地黄等,补肾益血暖宫,如《备急干金
要方》紫石门冬丸。
    (用法用量]  10~20g。作煎剂服用。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虚寒泄泻者忌用。
    (鉴别用药)  麦冬、天冬、百合均为百合科植物,都能滋补阴液为补阴药,尤善补
肺阴,功可清热养阴、润燥生津,均可用于肺阴不足之燥咳咯血,热病伤津之咽干口渴、
肠燥便秘及内热消渴等证。常常配伍使用。然麦冬又能益胃止呕、清心除烦,用治胃阴
不足之舌干口渴,温热病邪热入营之身热夜甚,烦躁不安,及阴虚有热之心悸失眠等证。
天冬甘苦大寒,清火润燥之力较强,且能滋养肾阴,用治肾阴不足之潮热盗汗、梦遗滑
精等证。百合则能清心安神,常用于热病伤阴,气津不足之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证。
    (药论]
    1.《神农本草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2.《本草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3。《本草蒙筌》:“天、麦门冬,并人手太阴经,而能祛烦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

实亦有偏胜也。麦门冬兼行手少阴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贼邪,故止咳立效;天
门冬复走足少阴肾,屡屡滋肾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气,故消痰殊功。盖痰系津液凝成,肾
司津液者也,燥盛则凝,润多则化,天门冬润剂,且复走肾经,津液纵凝,亦能化解。麦
门冬虽药剂滋润则一,奈经络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胜于麦门冬,下而消痰必让于天
门冬尔。”
    4。《本草汇言》:“天门冬,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肺肾火燥为病,如肺热
叶焦,发为痿痈,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骨蒸热劳诸证,在所必需者也。前人有谓
除偏痹、强骨髓者,因肺热成痿,肾热髓枯,筋槁不荣而成偏痹者也。天门冬阴润寒补,
使燥者润,热者清,则骨髓坚强,偏痹可利矣。然必以元虚热胜者宜之。”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天冬的主要成分有天门冬素(天冬酰胺Asparagine)32。4%一35.1%,还含有粘液
质、p一谷甾醇(p—sitoster01)、5一甲氧基一甲基糠醛(5一Methoxy—methylfurfural)。所含苦
味成分为甾体皂甙,包括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等.
    二、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天门冬煎剂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
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2.抗肿瘤作用  天门冬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其对慢性粒细胞型白
血病、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C3,天冬水提醇沉物对小鼠肉
瘤S一18。有抑制作用,最高可达35%一45%
    3.杀灭蚊、蝇幼虫作用,将切碎的天门冬根置水中使成0。5%一1%的浓度,可使其
中孑孓于72—96小时后全部死亡,20X一5%浓度时,经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
?0%一100%。‘。,
    4。增强机体免疫力  实验表明,天门冬具有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
噬功能、有利于抗体形成、增强体液免疫力等功能。
    5.镇咳、祛痰作用  实验表明,天冬酰胺有一定的镇咳、祛痰作用。
    三、临床报道
    1.治疗小儿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采用百瓜天麦汤(百部、瓜蒌皮、天冬、麦冬、白
术各4—9g,杏仁、橘皮、半夏各3—6g,每日1剂,水煎分4—6次口服,治疗小儿急
性呼吸道感染504例,结果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尸<0。01);“,另以清润止咳合剂(南沙
参、明天冬、桃仁泥、平地木、蚤休、蒸百部、炙枇杷叶、甘草,水煎服,日1剂)治
疗急、慢性支气管炎93例,总有效率9l。4%。”,
    2.治疗百日咳  以天门冬、麦门冬各15g,百部根9g,瓜蒌仁6g,橘红6g,水煎服,
1—3岁,每剂分3次服,4—6岁,每剂分2次服;7一lO岁,每剂服1次。取得良效;“,
或以百日咳糖浆(天冬、麦冬各15g,百部根lOg,瓜蒌仁、法半夏、竹茹各6g,猪胆膏
1g,制成汤剂,再浓缩至lOOml)lO~20ml/次,每日2—3次,7日1疗程,治疗504例,
结果痊愈412例,减轻90例。“,

    3.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9g,甘草6g,
水煎服,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佳.”,    .
    4.治疗子宫出血  以生天门冬15—30g(鲜者30~90g)水煎服,红糖为引。每日1
次,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妊娠期引起的出血患者60余例,效果满意。”,
    5.治疗扁平苔癣  用双冬方(天冬、麦冬,玄参、甘草等)治疗扁平苔癣43例,疗
程1--2月,结果全部治愈。
    6.治疗小儿麻痹  本组患儿病程2月一6年,肾虚型用天冬、党参各15g,熟地、川
木瓜、桑寄生、乌梢蛇、川牛膝各20g,防风lOg,白芷8g,鹿茸3g,生麻黄5g;肺胃
两虚型用熟地、天冬、乌贼骨、鸡血藤各20g,川贝母、杏仁各lOg,北沙参、党参、枸
杞子、乌梢蛇、地龙各15g,鹿茸3g,均研末过筛,2岁儿童服用分为30包,其它年龄
酌减,各型用药均用冰糖水冲服,每次l包,El 2次。共治疗53例,结果显效12例,有
效32例。Cl,
    7.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有人采用天冬素片与逍遥丸加减方配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每次服天冬素片0.25g,1日2次,同时据临床表现不同,加服逍遥丸加减方,1日l剂,
水煎服。共治疗50例,1个疗程(20天)后,40例痊愈,10例好转;(1“另可以天冬63g,
剥去外皮,放瓷碗中加黄酒适量,隔水蒸30.-~60分钟,分3次服。亦可制成片剂(每片
0.3g,每次9片,1日3次)、糖浆(每次lOml,日3次)或注射液肌注或静注。共治疗
42例,结果治愈工6例,显效8例,有效n例,总有效率83%。
    8。恶性淋巴瘤  以天门冬注射液(每毫升相当生药2g)成人每次lO----40g,最大用
到120g,入葡萄糖注射液静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g)每次8g肌
注,每日各2次,连续治疗3—6个月,肿瘤消失后可再予巩固治疗;静注困难者可改服
天冬片剂,每次9片(每片0。3g),日3次。共治4工例,23例单用上法,工8例配合化疗。
结果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7。9%。
    9。治疗带状疱疹  鲜天门冬适量入米酒中捣烂成泥状,以2/3外敷患部,另1:/3以
开水冲泡后温服,治疗数十例患者,轻者3—4天,重者1周可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4 发表于: 2012-04-25
三七  Sanqi
    (附:菊叶三七、景天三七)
    (别名}  山漆、金不换(《本草纲目》),血参(《医林篡要》),参三七(《本草便读》),田    ,
三七、田漆(《伪药条辨》),田七(《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
seng(Burk.)F。H。Chen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多为栽培品。四川、贵州、
江西、湖北等地也有生产。
    (采收炮制]  夏末、秋初开花前,选生3—7月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净泥土,洗净,
分开主根、支根(包括须根)及茎基(即芦头),分别干燥。研细粉用.
    (商品规格]  商品按每公斤的头数分等,如每公斤有40头、60头、80头、120头、
160头、240头、320头、400头等。此外,尚有“大二外”、“小二外”、“无头数”、剪口、
筋条、须绒根等,共13个等级。以个大皮细、质坚体重、断面灰黑色、无裂隙(俗称铀
皮铁骨),生长有小“钉头”者为佳。个小体轻者质次。
  (药性]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应用]
    1.吐血衄血  三七甘温微苦,入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具有止血不留瘀
之特长,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对有瘀滞者尤为适宜。无论
内服、外用,单味、复方,皆有殊功。用治吐衄,可单味应用,如《濒湖集简方》单用
本品自嚼,米汤送下治吐血、衄血;亦可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即
以此与煅花蕊石、血余炭相合,名化血丹,用治吐血衄血,或二便下血,亦可用治咳血
兼有瘀滞者。若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又可合党参、山药、生地、知母等同用。方如
《医学衷中参西录》保元寒降汤。若燥热伤肺、热灼肺络所致胸痛干咳或痰稠带血,色呈
紫黯者,可以本品配伍白茅根、大黄、龙骨等品,有泻火凉血、化瘀止血之功;对咳血
吐血,久不愈者,又可与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合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补络补
管汤.
    2.血痢、下血,妇人血崩  三七止血之功,对下部出血亦有良效.用于血痢赤痢,大
肠下血及妇人血崩、产后血多,亦可单味应用,如《濒湖集简方》以三七研末,用米汤
或米泔水调服;若大肠下血及妇人血崩,则用淡白酒调服,也可入四物汤中应用。
    3。外伤出血  本品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为金疮要药。对各种外
伤出血,可用单味三七研末外敷。如《外科全生集》胜金散,即以三七粉外涂患处,治
诸疮溃烂,并斧砍伤及臁疮出血;亦可取本品配伍其他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等药同用,如
《本草纲目拾遗》引仇氏传方七宝散,以本品合龙骨、象皮、血竭、乳香、没药、降香各
等份为末,温酒调服,治刀伤,能止血收口,亦可外掺伤口处。
    4.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三七甘苦性温,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显著.故治跌打
损伤亦为要药。对跌打损伤,或筋断骨折,瘀血肿痛等症,为首选之药,可单味应用,以
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敷之。若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则三七祛瘀止痛之功更著,如《医宗金鉴》黎峒丸,以此与乳香、没药、麝香、冰片等
相伍,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凝滞肿痛,以及痈疽疮毒疾患。<<实用伤科中药与方剂》三七
散则以之与香附、甘草同用,治肌肉韧带损伤,全身肌肉疼痛。若瘀痛明显者,还可配
伍制草乌、雪上一枝篙、赤芍、红花同用,方如《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版)三七伤
药片。又以疗伤止血著名的“云南白药”中,三七亦是一味主要组成药。
    5.痈疽疮疡  三七之散瘀止痛、活血消肿之功,对痈疽肿痛,亦有良效。其初起者,
用之可促其内消;已溃者用之,则可助其生肌敛疮。《本草纲目》以单味三七,磨米醋调
涂,治无名痈肿,.疼痛不止者;若已溃破,当研末干涂。《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用此
配伍乳香、没药、血竭、儿茶等为末,掺用,以治痈疽破烂等症.
    6.心胃疼痛  本品化瘀止痛之功,不仅对损伤瘀痛有特效,且对胸腹诸痛,亦常配
用。现代临床用治冠心病心绞痛,胃脘疼痛,以及血瘀型慢性肝炎的胁肋疼痛,均有较
好疗效。其活血化瘀作用,还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3~lOg,煎服。亦入丸散.研粉吞服,每次1—1.5g,日服1—3
次。若失血重证,每次吞服剂量可用至3—6g,日服2—3次。临床应用,多研粉,用水
冲服;或入成药丸散服用。外用:适量.磨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撤或调敷。
    (使用注意罩

    1。三七以秋季花开前采挖者,充实饱满,品质较佳。采制时剪下的较粗支根。习称
“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习称“绒根”。芦头(即茎基)习称“剪口”,皆可入药用,其
功与三七(主根)相近而力弱。
    2.自明代以来,临床医家皆视三七为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之良药。然混称为“三
七。者,品种颇繁,有多种不同科属之植物,用时应予鉴别。以五加科之三七为药材中
正品,疗效最佳,另有菊科植物菊叶三七、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亦属止血散瘀之品,与
本品功虽相近,但同中有异。菊叶三七兼能解毒,常用于疮痈肿毒、乳痈等,而景天三
七则能养血安神,.可治心悸、失眠、烦躁、精神不安等证。
    (药论)
    1。《本草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
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
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
云:凡杖扑损伤,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
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
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骐麟竭、紫矿相同。”
    2.《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七,味苦微甘,性平(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
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耍药.病愈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
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二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疾下血鲜红
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
肠烂欲穿(三七能化腐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
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痊愈。若
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外敷、内服奏效尤捷,疮疡初起肿疼者,敷之可消
(当与大黄末等份,醋调敷)。”“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1。挥发性成分  三七根的挥发油中含有T一依兰油烯(丁一muurolene),莎草烯(cyper—
ene),o一榄香烯(o—elemene),丫一杜松烯(T—cadinene),s一杜松烯(~-cadinene),o一古云
烯(o—gurjunene),o一愈创木烯(o—guaiene),o一古巴烯(a-copaene),p一荜澄茄烯(p—
cubeb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6一愈创木烯(s—guaiene),o一雪松烯(a-cedrene),
工,9,9一三甲基一4.,7一二亚甲基一2,3,5,6,7,8一六氢奥(1,9,9-trimethyl一4,7-dimethano一
2.,3,5,6,7,8-hexahydroazulene),1,1,5,5一四甲基一4一亚甲基-2,3,4,.6,7,工0一
六氢萘(工,l,5,5-tetramethyl一4一methano一2,3,4,6,7,10一hexahydronaphthalene),花侧柏
烯(cuparene),卜榄香烯(~elemene),T一榄香烯(T—elemene),o一依兰油烯(o—
muurolene),良愈创木烯(~guaiene),2,6一二丁基一4一甲基苯酚(2,6-ditert buty!一4-rnethyl
Phen01),2,8一二甲基一5一乙酰基双环E5,3,ol癸二烯一1,8(2,8-dimthyl一5一acetylbicylo
仁5,3,03 decadiene一工,8),棕榈酸甲酯(methyl palmitate),棕榈酸,乙酯(ethyl
palmitate),十七碳二烯酸甲酯(methyl heptadecadienoate),十八碳二烯酸甲酯(methyl
octadecadienoate),十八碳二烯酸乙酯(ethyl 0ctadeCadienoate),邻苯二甲酸丁酯(ditert—
but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capryl phthalate),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iso—

capryl phthalate),乙酸(acetic acid),庚酸(heptanoic acid),辛酸(octanoie acid),壬
酸(nona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异烯丙基苯(isoallyl—benzene),苯乙酮
(phenylethanone),十八碳二烯酸(0ctadecadienoic acid),3一烯一壬酮一2(3"ene—nonanone-
2),环十二碳酮(Cyclododecanone),反式壬烯醛一2(transnonenal一2),十三烯
(tridecene),1一甲基一4一过氧甲硫基双环E2,2,21辛烷(工一methyl一4-dioximethylthino-
bicycle[2,2,2]octane),十四烷(tetra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十六烷
(hexadecane),十七烷(heptadecane),十八烷(octadecane),十九烷(nonadecane),二
十烷(eicosane),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二烷(dolcosane),o,o一二甲基苯甲醇
(o,o—dimethyl—benzenemethan01),工一甲乙醚基苯(工一rnethoxthyl—benzene),2,2,2一三
乙氧基乙醛(2,2,2-triethoxyl—ethan01),1一甲基一4一异烯丙基环己烷(1一rnethyl一4-isoallyl"
cyclohexane)‘’,”。
    2。皂甙成分  三七中含有多种与人参皂甙类似的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从根中分
离鉴定了十二种单体皂甙‘3.,,分别为人参皂甙(Ginsenoside)Rb;,Rd,Re,Rg,,Rg。,
Rhl,七叶胆甙XⅦ(gypenoside XⅦ)Cl”,三七皂甙(notoginsenoside)R1,Rz,Rs,
R.,Rs‘”一、“。
    3.从三七中分离到止血活血成分,命名为三七素(dencichine)  为人体必需的氨基
酸,结构为卜N一乙二酸酰基一L—o一臣二氨基丙酸(p—N—oxalo—L—o一~-diaminopropionic
acid)‘’‘一’“。
    4。其它成分  三七中还含有槲皮素(quercetin)以及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甙,此甙
糖部分为木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C1”;卢一谷甾醇(13-sitoster01),豆甾醇
(stigmaster01)和胡萝卜甙(daueosteroI)Cl“”,;蔗糖C1”;三七多糖A(sanchinan A)““。
另外,三七还含16种氨基酸,有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
7.73%‘”,;多种无机元素如Ca、Fe、Cu、Co、Cr、Mo、Mn、Mg、Ni、,Zn等C1”。
    二、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对中枢的抑制作用:三七根、叶和花总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相似的抑制作
用(2”。腹腔注射三七花总皂甙50、100和200mg/kg,能降低小鼠自发活动,增强氯丙嗪
lmg/kg的安定作用,增强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200mg/kg)的催眠作用。
腹腔注射100和200mg/kg三七叶、花总皂甙能明显对抗苯丙胺(3mg/kg)诱发小鼠自
发活动。三七叶还能够降低小鼠经腹腔注射75mg/kg戊四唑诱发惊厥发生的次数,同时
也能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延长(21.。”。三七地上部分叶和花含人参二醇皂甙较多,以
中枢抑制为主,地下部分以含人参三醇为主,以中枢兴奋为主(2“。
    (2)镇痛作用:腹腔注射三七叶总皂甙lOOmg/kg可减少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并
能提高热反应阈C2“.给大鼠腹腔注射IOOmg/kg三七根总皂甙能提高热辐射阈<甩尾反
应)C2“。三七总皂甙对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烫尾法致痛小鼠有镇痛作用。经两种镇痛
实验模型证实(2’.2”,三七皂甙E,1/10 LD。。剂量及三七叶总皂甙对热刺激和化学性刺激引
起的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于吗啡和左旋四氢巴马汀。
含五羟基黄酮的组份对大鼠热板法疼痛模型也有止痛作用。    .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证明三七总皂甙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均有一定程
度的对抗作用,使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的量效曲线右移,并抑制最大的效应。三七
总皂甙对乌头碱、CaCl。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对CaCl,一Ach混合液诱发的小鼠心房纤
颤,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早期心律失常均有对抗作用。另外在抗心律失
常剂量下,对心血管无明显抑制作用C3”。三七叶中的人参三醇甙同样能对抗乌头碱、
CaCl,和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使异丙肾上腺素加速右心房自发频率的量效曲线右
移,抑制最大效应,作用与胺碘达隆相似,并可使麻醉大鼠心率减慢,抑制离体豚鼠右
心房自发频率,消除化学性物质诱发的一源性或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或窦性心动过速。
说明人参三醇甙不仅能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对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也有抑制作用。此
外,人参三醇甙尚能延长大鼠ECG的P—R间期,减慢房室传导。人参三醇甙的负性频率、
负性自律性和负性传导作用可能是其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药理基础(3“。另有实验证实,
人参三醇甙负性频率的另一作用机理是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传出活动,对乌头碱诱发
心律失常的作用有中枢机理的参与C3“。静脉注射三七总皂甙能抑制由刺激下丘脑诱发的
室性期前收缩,兔由静脉注射毒毛旋花子甙K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后,静脉注入三七总皂
甙亦能使室性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失常C3“。有研究认为三七总皂甙对抗心律失常的作
用不是通过竞争性阻断肾上腺素卢受体和兴奋M受体所致,而是与其对心肌的直接抑制
有关。三七总皂甙对心房肌生理特性的抑制,如降低兴奋性以及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可
能是其防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则与其降低心室肌
的兴奋性,即降低电刺激致室颤的阈值有关,三七总皂甙的负性频率和变力作用及其抗
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尚与其抑制Ca。、内流有关。三七总皂甙能使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
位的二相平台期缩短,收缩力降低,推测三七总皂甙是一选择性慢钙通道阻滞剂。
    (2)扩张冠脉和增加冠脉流量作用:三七注射液或三七皂甙静注,可使麻醉犬冠脉
流量显著增加,平均持续98—120分钟。麻醉犬十二指肠给药或麻醉猫静注三七绒
根提出物亦可显著增加冠脉流量,高峰在给药后2—3小时,增加最大值相当于给药前的
57%。三七提取液0.18一o.39g(生药)/kg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大于氨茶碱0.75—
2.5mg/kg”。含五羟基黄酮和皂甙的提取组分能提高体外缺氧状态下人心肌细胞存活
率,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C2“。三七黄酮甙静注亦可使麻醉犬冠脉流量增加,
因此认为,三七黄酮可能是三七扩张冠状动脉的有效成分之一。三七或三七绒根提
取物亦可使离体豚鼠或兔心脏冠脉流量增加,说明其扩冠作用与血管机能状态无关,主
要是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3)抗实验性心肌缺血:三七、三七总黄酮、三七绒根提取物、三七绒根总黄酮能
及时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急性心肌缺血所致T波升高,三七绒根提取物的作用较
久。但它们均不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S了段上升,心率减慢及心律紊乱.三七皂甙、三
七绒根总皂甙、三七叶总皂甙则不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T波升高.三七根总
皂甙100mg/kg低压灌流对家兔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三七总皂甙对
沙土鼠肺缺血再灌流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减少脑缺血15分钟再灌流6小时的卒中指
数,并降低再灌流24小时的死亡率。三七总皂甙单体Rb、对树嗣局部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能减轻树晌局部脑缺血24小时后的脑水肿,并降低缺血脑组织的钙含量及缩小梗塞范
围,而三七总皂甙单体Rg、的作用不明显。对清醒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50mg/kg

和100mg/kg三七总皂甙能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使再灌注期间CPK活性不出现
进一步升高,三七总皂甙明显缩小心肌缺血区面积“”。三七总皂甙能够减轻体外培养心
肌细胞缺血性损害时形态改变和酶的释放,维持DNA合成““。实验性犬急性心肌梗死模
型,给予三七注射液可使心电图ST段升高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表示心肌梗死形成的Q波
出现则较对照组少。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七能促使实验性梗塞区心肌侧支循环形成,改
善心肌内微循环,增加冠脉流量““。但另有报道三七绒根提取物对实验性犬心肌梗死无
明显保护作用,亦无异丙肾上腺素加剧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4)对心肌收缩力及心率的影响:三七提取液低浓度灌流离体蟾蜍、豚鼠心脏,使
心肌收缩幅度加大,心室舒张更完全,心搏出量明显增加,但高浓度则使心肌张力增加,
收缩抑制,幅度减少,心率明显减慢,并逐渐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最后心室停止于半收
缩状态,但心房尚可维持跳动一段时间。离体兔心灌流时,心肌收缩力多数出现明
显抑制,少数显著增强,心率则均明显减慢,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三七总皂甙l一6mg/ml,对离体豚鼠左、右心房和右心室乳头状肌收缩有抑制作用,
拮抗CaCl,ISO内的正性变频、变力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实
验表明,三七总皂甙的这种作用与拍抗Ca,、有关“‘.5“。采用微电极方法及电压钳制技术
进一步观察三七皂甙Rb、,Rg,对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AP)、收缩张力(Fc)
及慢钙电流(Isi)的影响,发现Rb、1.0mg/ml显著抑制Fc,缩短动作电位的2相坪台
期并降低Isi的幅度,对RP,APA及Vmax无明显影响。Rg、1.0mg/ml抑制Fc,但对
电位间期及Isj的幅度均无影响。表明Rb,可阻滞钙通道,Rg,则无此作用““。用犬心肺
装置,三七对心脏功率及左心室工作量未见明显影响,心率则明显减慢”“。
    (5)对血管和血压的作用:三七根温浸液能使蛙足蹼膜静脉收缩。根醇提取物灌流
蛙后肢,兔耳、后肢及肾血管时,低浓度使血管扩张,此作用可被肾上腺素及麦角胺所
拮抗;高浓度时则反使血管收缩。三七皂甙A稀溶液使蛙后肢血管收缩,高浓度
使之扩张,似为对血管壁的直接作用““。三七花热浸剂、水煎剂及水煎醇提物对离体兔
耳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这一作用不是由于释放组胺引起的,对保留神经的离体兔耳血
管无作用“”。三七的上述制剂或三七、三七总皂甙给麻醉犬静注、腹腔或十二指肠给药,
三七醇提物给兔静注,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且较持久。三七静脉注射对
兔肺动脉压、兔体动脉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增大三七静脉注射量可以增加三七降低肺、
体动脉压强度和维持时间,并延长减慢心率的作用维持时间““。三七总皂甙已被证明具
有扩张血管作用C3”。在自发高血压的大鼠中发现总皂甙能扩张血管使血压明显下降。
三七总皂甙在小鼠及麻醉猫及家兔上对阻断颈总动脉血流、静脉注射阿托品或切断迷走
神经所产生的加压反射均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对抗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所
产生的升压作用““。血管平滑肌收缩反应及电生理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三七总皂甙扩
张血管的机理之一是特异性阻断血管平滑肌受体操纵Ca。一L通道(ROC)。三七总皂甙不影
响苯肾上腺素激活。、受体后引起‘。Ca丢失率,提示三七总皂甙的作用是通过阻断ROC
开放,导致胞外Ca。一/一内流而产生的。三七总皂甙不影响高K一  引起的血管条收缩反应,说
明高K、引起的电压操纵Ca”通道(VOC)开放不被三七总皂甙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苯
肾上腺素及BH丁一920等。受体激动剂引起的收缩反应能明显地被三七总皂甙抑制;三七

总皂甙不抑制无Ca。、溶液下。受体激动剂起的收缩反应(由胞内Ca”释放引起),但明显
抑制随后加入Ca”引起的收缩反应(胞内Ca。、内流所致)。另外实验证明三七总皂甙
的扩张血管作用是因其阻滞Ca。一L内流、降低胞浆内Ca,一/一浓度引起的,其作用除与维拉帕
米相似外,尚可能抑制Na—L的交换““。三七总皂甙能扩张兔耳和大鼠后肢血管,降低猫
后肢血管阻力,使猫、兔的动脉压降低,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兔主动脉条收缩。在
明显降低平均颈动脉压(MBP)时,三七总皂甙仍能明显增加肠系膜动脉血流量和降低
其阻力,对肾动脉的血流量虽使其短暂减少,但仍使其阻力降低。三七总皂甙改善微循
环和降低阻力的作用可能有益于休克状态的治疗。三七总皂甙对血管平滑肌静息张力和
p。受体无影响,而对由CaCl。、KCl、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血管平滑肌收缩与维拉帕米一
样具有竞争性作用,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双收缩成分,进一步说明三七总皂甙与维拉
帕米相同,具有阻滞胞外Ca。一L内流和抑制胞内Ca。的释放作用。用阿托品、心得安、
苯海拉明和切断双侧迷走神经不影响三七总皂甙的降压作用,三七总皂甙对肾上腺素升
压也无影响。所以三七总皂甙降压原因主要是直接扩张血管,也可能与抑制心脏收缩性
有关“”。    .
    (6)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三七总皂甙100mg/kg/d腹腔注射8周,能显著抑制实验
性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其机理可能与三七总皂甙升高动脉壁前列腺
素I。(PGI,),降低血小板血栓素A。(7XA,)含量,从而纠正造模家兔PGI,一TXA,之间
的失衡,稳定血管内环境有关”。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三七具有止血作用,三七根温浸液能缩短兔血凝时间””。麻
醉犬口服三七,自颈动脉放血,凝血时间缩短;如先结扎门静脉,则上述作用消失.故
认为其凝血作用与药物在肝脏的代谢有关”“。三七伤药片,给小鼠口服lg/kg能缩短凝
血时间,并能对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lO%三七注射液给小鼠腹腔注射或给小鼠口服
100%三七溶液,则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从三七水溶部分中分出止血活性极强的田七
素(denciehine)不同剂量溶于0.5ml Locke溶液中,以Locke溶液作对照,分别腹腔注
射同一雄性小鼠。结果表明,以lmg止血活性最强,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8分钟,给药
组出血停止时间为3分钟,出血缩短5分钟。止血效果随着药物剂量减小而降低”。den—
cichine与止血环酸(transamine)相比,不仅止血快而且剂量小得多。用止血环酸1 00mg,
出血时间缩短30秒,而dencichine lmg,则缩短5分钟””。将lmg dencichine溶于0.5ml
Ringer—Locke溶液并与0.5ml Ringer—I,ocke溶液分别对雌性小鼠腹腔给药,采用直接计
数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与dencichine组血小板数分别为54.9士3。52和69.6士
6。31(万/ram。),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数约增加30%””。三七根的70%甲醇提取物
200mg/kg对小鼠静注内毒素所致血小板数减少和纤维蛋白量的减少亦有明显抑制作
用”“。    .
    4.抗炎作用  三七根、花总皂甙对大鼠、豚鼠和小鼠由巴豆油、角叉菜胶、腹腔注
射冰醋酸、5一HT”””等诱发的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摘除双侧肾上腺大鼠仍有明显
的抗炎作用,使大鼠肾上腺组织Vc含量稍有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其抗炎作用
可能不依赖于垂体一肾上腺系统””,但也有人在实验中发现大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含量
下降。豚鼠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血浆中皮质类固醇浓度升高,说明三七总皂甙通过垂体
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三七二醇皂甙能显著对抗由巴豆油、角叉菜胶、冰醋酸引起

的炎症。同时发现肾上腺Vc含量明显降低。表明三七二醇皂甙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系
统。上述文献中报道三七总皂甙对垂体肾上腺系统的作用不同,实验结果的这种矛盾
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5.对代谢的影响
    (1)对血脂的影响:实验证明三七粉能阻止家兔肠道吸收脂肪。在脂质代谢中,能
降低总脂质水平和甘油三酯含量。组织切片镜检发现三七粉组动脉血管脂肪沉着显著减
轻““。
    (2)对血糖的影响:三七根总皂甙能使小鼠空腹血糖轻度升高;能轻度降低葡萄糖
性高血糖,但对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无影响;有协同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作用。而三
七皂甙C、使空腹小鼠血糖先升高而后降低,降低葡萄糖性高血糖比总皂甙强,对肾上腺
素升高血糖的作用无影响,说明升高空腹血糖的作用与肾上腺素无关。三七提取物A—
J(主要含人参三醇皂甙)使正常小鼠肝糖原含量升高,促进外源性葡萄糖生成肝糖原,能
提高空腹血糖。对葡萄糖性高血糖有降低倾向,显示出双向性调节作用。三七皂甙能
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效应随连续给药而增加,并呈量效关系趋势,与胰岛素
的降糖效应无协同或拮抗作用;能促进大鼠分离的肝细胞摄取。H一葡萄糖,还能增加小鼠
肝匀浆代谢葡萄糖和琥珀酸钠的耗氧量以及小鼠肝糖原的合成。亦有报道三七总皂甙
有协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血糖作用。三七皂甙C、则有拮抗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
    (3)对蛋白质的影响:三七冠心宁对小鼠肝脏、肾脏及睾丸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的
促进作用。适当剂量三七总皂甙灌胃或皮下注射能使。H一亮氨酸掺入肝、肾和血清蛋
白质的放射性强度明显增高(9”。三七根总皂甙也有促进血清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4)对核酸代谢的影响:三七冠心宁对小鼠肝脏、肾脏和睾丸DNA的合成有明显促
进作用,对心脏DNA的合成则无明显影响。三七根总皂甙能明显促进肝脏DNA的合成,
对肾脏则无明显影响;对肝、肾RNA的合成无明显影响。三七根总皂甙能使小鼠心
肌细胞cAMP含量明显升高,cGMP的含量明显降低,故使cAMP/cGMP的值升高。
三七冠心宁也有类似的作用。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三七总皂甙160mg/kg可使小鼠溶血空斑数增加92。0%,亦
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还能显著增加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率、提高血液白细胞总数、提高血液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白细胞移行指数,而对脾和
肺门淋巴结的直接空斑形成细胞、EAC玫瑰花试验及脾重/体重和胸腺重/体重比率没有
明显影响”“。三七多糖对正常豚鼠补体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对CVF处理后的豚鼠低补体
状态再连续给药5—8天后有一定促进恢复作用。
    7.对肾功能的影响  三七总皂甙能可逆性反竞争地抑制Na—L,K+-ATP酶,作用迅
速,导致水钠潴留、尿钾升高,影响肾脏电解质的平衡“”。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使正常
大鼠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用放射免疫法测出腹腔
注射三七总皂甙能使豚鼠血浆皮质类固醇浓度升高,但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不能使去垂
体大鼠肾上腺抗坏血酸含量显著下降,提示三七总皂甙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是间
接的,似与垂体或垂体以上水平有关(8”。三七总皂甙能使小鼠皮质酮含量明显上升,而
地塞米松能取消其作用,但不能取消AC7H的升高血浆皮质酮的作用。
    8.抗氧化与抗衰老作用  三七总皂甙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强于人参总皂甙和绞
股蓝总皂甙””。三七粉浆200mg/kg给大鼠灌胃,连续4周,能使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
(LP。)含量显著降低。各组织中只有脑组织中的LPO减少十分显著,肝、肺等组织中
的LPO虽有减少,但无显著差异。三七给药后,大鼠血液中的SOD活性有升高倾向,但
无显著差异,在所测组织匀浆中,只有脑组织的SOD活性升高显著,其它组织均无显著
改变。
    三七总皂甙能延长果蝇的生存时间,增强其飞翔能力。
    9.其它作用
    (1)抗休克作用:三七根总皂甙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肠道缺血性休克都有一定的疗
效;对心源性休克无明显影响。三七总皂甙用于家兔肠系膜上动脉夹闭休克的治疗,发
现能显著延长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也维持衡定水
平;三七总皂甙能使休克动物MAP和CVP维持于相对较高水平。
    (2)抗实验性肝损伤:三七总皂甙对由CCl+诱发的小鼠GPT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三七注射液对CCl.诱发的大鼠肝损伤GP了升高也有明显治疗效果,病理切片检
查发现组织也有明显的好转。
    (3)三七总皂甙具有促进生长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的体重;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能明显增加大鼠精囊腺体重。三七总皂甙还有抗溃疡作用,对幽门结扎所致大鼠溃疡有
显著的抑制作用C9“。三七皂甙A50mg/kg给犬静注,尿量明显增加,75mg/kg时增加更
为显著,可达正常尿量的5倍以上(5“。本品浸膏或醇提取物可降低离体兔肠肌张力,使
收缩停止“。真s“,对离体兔子宫亦呈现抑制作用““。体外试验,本品浸膏对新城病毒及
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10.体内过程  给大鼠静注三七皂甙Rg、后,体内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l/za为
0.18小时,t、,,p为0.4小时,大鼠El服后,8小时血药浓度较高,12小时Cmax为4.6ng/
m1,口服后滞留时间较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9.7%。
  三、临床报道
  l。治疗出血症
  (1)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及慢性胃炎出血等):
以参三七注射液8—12ml(每lml含生药0。5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注射,每
日1次;另有田七研为粉末,每次服1.5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卧床休息,除呕血
者,一般不禁食,酌情服流汁或半流汁,大便隐血完全转阴后,再服2天以巩固疗效。两
种方法分别治疗110例和60例,结果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前者治愈102例,占
92.73%,大便隐血试验转阴天数平均5.98天,后者完全止血者58例,占93.37%,无
效2例,占6.63%Ell0]。田七研为粉末,给病人服用,每Et三次,每次1。5g,每天作大便
隐血检查。结果治疗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完全止血者58例,无效2例C1”,。
    (2)治疗咯血:三七粉每次口服6—9g,日2—3次,治疗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
脓肿合并咯血患者10例,服药5天止血。其中完全止血者8例,有2例于止血后1—2周
又有少量咯血。
    (3)治疗尿血:39例尿血病人,每4—8小时口服三七粉0。9—1。5g,多数病例在用
药3天左右基本停止血尿。
    (4)治疗眼前房出血:眼外伤前房出血2l例,少量出血者用2%三七液滴眼,每日

6次,出血量多者除用三七液滴眼外,再加10%三七液离子透入,每日1次,每次20分
钟,除1例因前房出血数月以致虹膜萎缩而无效、1例前房出血后角膜血染效果不明显
外,均在数天内吸收,视力恢复。另有报道,用三七液直流电中离子导入治疗,治疗
前房出血70例,治愈68例,平均出血吸收时间4。09天,治愈率97。14%。
    2.治疗视网膜动静脉阻塞  选全身健康情况良好,凝血机制正常者方可使用血栓通
治疗。取血栓通(三七提取液)2支加10%葡萄糖20ml或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每
天一次,lo天为1个疗程。一般病人注射1周,部分病人注射l一2疗程视力开始增进,
并逐日提高。结果16例患者,视网膜动脉阻塞3例经治疗视力指数由0.04以下提高到
0。l—O.4。视网膜静脉阻塞13例,经治疗视力由眼前手动0.08以下提高到0.1一O。8。14
例(共16只眼)有效,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率占87.5%。
    3.治疗颅外伤  40例颅脑外伤病人口服田七粉3g(昏迷者鼻饲),每日2—3次,服
药3—10日,最长21日,重者配合脱水、利尿剂,或加用抗菌素、镇静剂等,能促进神
志恢复,自觉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改善,并能活血散瘀,使血性脑脊液很快澄清,脑水
肿、脑血管阻力和血流量改善,轻型全部有效,中型大部分有效,总有效率达75%。
    4。治疗颅内出血  三七粉口服。结果治疗脑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前者
2例有效,后者4例有效。
    5.治疗脑血管病  血栓通注射液,该药系广西产的三七经提取精制而成,主要成分
是三七总皂甙,每2ml含量为70mg。每次10一12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注
射,每分钟40一90滴,每天1次,20天一疗程。治疗73例,结果基本治愈者(症状、体
征基本消失,能下地行走,生活完全自理者)15例,显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可下床
扶行,生活部分自理或瘫肢肌力提高2级以上者)35例,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肌力
提高1级或失语明显好转者)1儿例,无效(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2例””,。
    6.治疗腔隙性脑梗塞  三七,制成注射液。取注射液400rag加入10%葡萄糖500ml
中静脉点滴。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停药l周后再进行下1疗程。治疗20例患者,
基本痊愈6例,显效lO例,好转3例,无效1例。
    7.治疗胸胁进伤  将参三七、白芥子、桃仁各1。5g。共研细末,每日服2次。有活
血行气消肿定痛、止血化瘀、豁痰通络功效。治疗19例胸胁进伤,效果满意。有疗程短、
效果好、服用方便等优点.
  8.治疗冠心病
  (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参三七粉2—3g日2—3次,并停用其他药物,
用药5天后,结果显效7例,有效3例。另有资料,从三七中提制的“三七冠心宁”,
经全国七个省市28个医院828例冠心病临床验证,每日口服0.6一1.2g,778例心绞痛
患者总有效率为70.2%,显效率为20.1%,625例心电图总有效率为34。8%,显效率为
14.2%。
    (2)将三七制成血栓通针剂,治疗时取6ml血栓通,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稀释
后静脉点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19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症状疗效显效
8例,占44.4%,有效6例,占33。3%,总有效率达77。8%。心电图恢复正常4例,缺
S丁段改善者5例。
    (3)三七总甙片,每次2片,每日3次,治疗40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给服复方丹

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经治4周。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明显
优于对照组疗效。
    9.治疗高脂血症  生三七片或三七冠心宁治疗高脂血症57例,降胆固醇及降甘油
三酯效果与安妥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无安妥明肝功受损或GP丁升高的副作用”“,。
有的报道本品降胆固醇作用较明显,降低血清总酯有一定作用。但另有报道,三七
降血脂作用不明显。
    10。治疗高血压病  田七花冲剂,每日冲服l包(相当于生药3g),28天为1疗程,
治疗高血压病70例。结果降压显著者5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9/70。33)。
    11。治疗肝病
    (1)45例不明原因及肝疾病引起谷丙转氨酶增高病人VI服三七粉1g,每El 3次,连
服1月,44例谷丙转氨酶下降,其中10例慢性肝炎病人,血浆蛋白亦获改善。
    (2)用参三七注射液治疗血瘀型慢性肝炎65例,每天注射1支(每支2ml,含生药
lg)者25例,2支者34例,3支者6例,肌注或静注,每13 1次,3—4个月为1疗程。
结果:显效47例,好转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0.0%。
    (3)参三七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重症肝炎17例,常用剂量为4~10ml,加入10%葡
萄糖液250一500ml内静脉注射(每2ml参三七注射液含生药lg),每Et 1次,一般在胆
红素退至2mg/d左右时可减至每日2~4ml。治疗大多在2个月左右。结果显效11例,好
转l例,无效5例,其中12例有明显退黄作用,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亦较明显。
    12.治疗偏头痛  口服三七叶皂甙,每次50~200mg,每Et 3次,8周为1疗程,治
疗偏头痛16例。结果:显效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7.5%,且无副作用C13s)。
    13。治疗/J,JL急性肾炎  三七甲醇提取物20mg/2ml加入50%葡萄糖溶液50ml中
静注,每日1次,2—4周为l疗程,个别病例合用抗生素,治疗12例患儿,取得一定疗
效。
    14.治疗急性坏死性节段性小肠炎  三七粉末,每次3g,Et服3次,开水送服。结
果治疗8例,治愈7例。
    15。治疗颞颌关节下颌功能紊乱综合征  将三七粉末做成酊剂,贴放在颞颌关节疼
痛最明显部位,每天1次,5—7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32例,使颌关节运动明显改善。
    16.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三七粉3g,早晚各1次冲服,7天为1疗程。治疗60例病
人,经2个疗程,痊愈24人,显效16人,好转12人,无效8人。总有效率86.7%。
    17.增强性功能  有报道三七能增强正常人性欲。介绍100余人每日含服生三七
3—5g,随访65人,反映作用明显;观察3l例男扎术后性欲减退或消失的患者,每El含
服筋条三七3—5g,总有效率达85%;另用三七、全虫、鹿角胶,比例为2:1:1,共研
细末,每服3g,每日2—3次,治疗不孕症80例,总有效率75%。
  四、不良反应
  1.急性毒性  小鼠静注三七皂甙A及B的MLD分别为460及300mg/kgCl。
三七皂甙B0。1%一0.2%溶液对金鱼未见毒性”‘“。给小鼠静脉注射三七总皂甙,其LD。。
为447mg/kg”‘“。给小鼠皮下注射三七总皂甙,其LD。。为1 246mg/kg“‘“。给犬静脉注射
5%lm|/min,致死量为587_--4-108ml/kg,其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血压下降过快,使呼吸
中枢供血不足,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Cl‘”。三七三醇皂甙给小鼠静注其LD。。为3806_+

143mg/kg,症状开始时出现自发活动减少、抑制加重,继之呼吸急促,最后由于缺氧抽
搐而死亡。给小鼠静注三七二醇皂甙LD。。为297~18mg/kg,给小鼠静注三七冠心
宁LD。。为836士17mg/kg。给三组小鼠灌胃三七叶总皂甙剂量分别为6000,7800和
10140mg/kg,动物仅表现为安静、轻度抑制作用。给犬口服三七皂甙100,200mg/kg,
外观未见任何中毒反应,血象、心电图均正常。三七花水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的LD。。为
1.3g/kg,相当于临床试用量的21—42倍。
    2.长期毒性  三七粉lg/kg、三七皂甙0.4g/kg分别给兔灌胃,每天1次,7天为1
个疗程,每疗程间歇1天,连续4个疗程,除三七粉组血糖有一定降低外,对红细胞、白
细胞及分类、血红蛋白、凝血时间、血清胆固醇、血清总脂及p一脂蛋白均无明显影
响。三七绒根兔每日喂饲700~800mg/kg,连续2月,生态正常,血象、肝肾功能
及重要脏器组织检查以及心电图均无异常。三七花水煎剂给小鼠灌服20g/kg(相当
于临床用药量的333—666倍)连续18天未见动物死亡。给药期间动物体重明显增长。
给家兔口服三七冠心宁700~800mg/kg/d连续2周,实验动物活动及食欲正常,血象、谷
丙转氨酶、NPN均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也未发现异常。
    3.临床不良反应  口服三七一次l—l。5g,一般无明显副作用,少数人出现恶心,频
繁呕吐,出血倾向,如痰中带血、鼻衄、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等,一般可在继续服药过
程中减轻或消失,重者应注意减量或停药。肌注局部有硬或痛感,心前区离子透入皮肤
有痒感。本品一次5g冲服,可引起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说明大剂量时可影响心脏传导系
统。还有口服三七片引起过敏性药疹的报道。
    附:1.菊叶三七Juyesanqi
    菊叶三七,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土三七。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叶三七
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及叶。根于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挖取,除尽残存的茎、
叶及泥土,晒干或鲜用。味甘、微苦,性子。功能散瘀止血,解毒消肿。适用于衄血、吐
血、跌打伤痛、疮痈肿毒、乳痈等证;外敷治创伤出血。对疮痈肿痛,亦可用鲜叶捣烂
外敷。用量6—10g,水煎服;研末冲服每次1.5—3g,每日l一3次。外用适量,以鲜根
或鲜叶捣敷。孕妇慎用。研究证明菊叶三七含生物碱、有机酸、鞣质。实验证实有止血、
镇痛、局部麻醉作用。效用近似参三七,但力较薄,临床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创伤出血,
乳腺炎,疮疡,以及风湿痛、大骨节病等证。
    2.景天三七  Jingtiansanqi
    景天三七,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原名土三七。为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景
天三七Sedum aizoon L.的根或全草。根全年可采,但以秋末至次年春初挖取者为佳;地
上部分在夏、秋间开花时割取为佳,鲜用或晒干。味甘、微酸,性平。全草功能止血散
瘀,养血安神。适用于衄血、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心悸、失眠、烦
躁、精神不安等证。其根功能止血,消肿,定痛。适用于衄血、咯血、吐血及筋骨伤痛
等证;外敷治创伤出血。内服:全草用15~30g,鲜品剂量加倍;根6—10g,鲜品加倍。
外用适量,用全草或根捣敷。现代研究证明景天三七全草含生物碱、齐墩果酸、谷甾醇、
黄酮类和有机酸、景天庚糖、蔗糖、果糖、蛋白质等;根含熊果酸、齐墩果酸及谷甾醇

等。药理实验也证明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临床多用治消化道、肺及支气管出血、血
液病出血、妇科各种出血,癔病精神不安,跌打损伤等证。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5 发表于: 2012-04-25
    白术  Baizhu
  (别名)  山蓟、杨袍蓟(《尔雅》),术(《神农本草经》),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山
姜(《广雅》),乞力伽(《南方草木状》),山精(《神药经》),山连(《名医别录》),冬白术
(《得配本草分)。
  (来源]  白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当时未分苍术和白术,而统一为
术,后来陶弘景才将其分开。因其根干枝叶之形象篆文术字,根内质白色,故取名白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嵊
县、东阳、昌化、仙居,安徽黄山、宁国、歙县亦产。以浙江产量最大,销全国,并出
口。白术为栽培品种。

    (采收炮制]  采收期在定植当年霜降至立冬地上部分枯黄后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
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亦称冬术。
    烘干时,烘烤火力不宜过猛,温度以不感到烫手为宜,经过火烘4—6小时,上下翻
动一遍,细根脱落,再烘至八成千时,取出堆积5—6天,使内部水分外渗。表皮转软,
再行烘干即可。
    (商品规格]  商品因产区及加工不同,有浙江术、平江术、江西术、徽术等。浙江
术又分杭术、飞子术、于术、冬术等。分个子货和饮片货两种。个子货以个大、体重
(俗称“如意头”)、断面色黄白、有黄色放射性纹理、外皮细、香气浓、甜味强而辣味少
者为佳,等级按个数多少分一一四等。一、二等俗称丰贡术,等外称鸡腿术。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过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
过1。0%。
    (药性]  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
    (应用)
    1。脾胃气虚  本品甘温,入脾胃经,有良好的补气健脾作用。.用治脾胃气虚,运化
失常引起的气短倦怠、面色萎黄、食少腹胀、饮食不化等症,单用即效,如《本草纲
目》引《千金良方》白术膏;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同用,则药力更佳,如《本草纲目》引
《集简方》参术膏;若再加入健脾益气的茯苓、甘草,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
为补气健脾的基本方,凡脾胃气虚所致诸症,均可以此方化裁为治。若治脾胃虚弱兼食
积气滞者,多与枳实等消食导滞、行气除满之品合用,如《内外伤辨惑论》引张洁古方
枳术丸;若治脾虚兼寒者,可与干姜、人参、炙甘草合用,以健脾温中,如《伤寒论》理
中丸;若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见脱肛、阴挺等症,又当与黄芪、升麻等配伍,补中
益气,升阳举陷,如《证治准绳》白术升麻汤。
    2。脾虚湿盛,痰饮水肿、泄泻、带下  “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湿停滞,聚为内生
痰饮。白术补气健脾绝其源,燥湿利气开其流,故为治痰饮水肿良药。治脾阳不足、痰
饮内盛、眩晕心悸、胸胁支满、咳而气短者,常配茯苓、桂枝、甘草健脾利湿、温化痰
饮,如《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治支饮胸满、眩晕头昏者,亦可单配泽泻以健脾利水
除饮,如《金匮要略》泽泻汤;若脾虚生痰、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者,当与
半夏、天麻、陈皮等配伍,以燥湿化痰,平肝息风,如《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若
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常配茯苓、猪苓、泽泻等药健脾利水,如《丹溪心法净四苓散;治
脾肾阳虚水肿,便溏肢冷,又当与附子、干姜、厚朴等配伍,温阳健脾,行气利水,如
《重订严氏济生方》实脾饮;若治妊娠水肿,小便不利,可与茯苓、陈皮配伍,如《鸡峰
普济方》白术茯苓散。
    白术甘温能健脾,苦温能燥湿,对脾虚失运,土不制水,湿浊内盛引起的泄泻、带
下等证亦常使用。如《本草纲目》引《简便方》,以白术与利水药车前子配伍,治疗脾虚
湿盛之湿泻、暑泻,有健脾燥湿,利小便实大便之效;一治脾胃气虚,湿热下注,四肢困
重,纳食不香者,可与人参、赤茯苓、泽泻等配伍,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如《脾胃
论》白术除湿汤;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常配白芍、陈皮、防风健脾疏肝
止泻,如《丹溪心法》痛泻要方;治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量多,多与山药、苍术、车

前子等合用,如《傅青主女科》完带汤;若湿气下注,脚气疼痛,常配苍术、牛膝健脾
燥湿,如《万病回春》二术散。
    3.自汗盗汗  本品补脾胃、实肌腠,固表止汗,为补气固表之良药。对表虚自汗,单
用即效,如《干金方》以白术为末,治自汗不止;治表虚卫阳不固而恶风自汗者,常与
黄芪、防风同用,即《丹溪心法》玉屏风散,有益气固表,止汗御风之效;《全幼心鉴》
方以本品配黄芪、浮小麦治虚汗;《丹溪心法》以本品分别与黄芪、石斛、牡蛎、浮小麦
同炒,去余药,只用白术研末,粟米汤下,治阴虚盗汗。
    4.胎动不安  本品能健脾益气,脾健气旺,胎儿得养而自安,主要用治妇女妊娠,脾
虚气弱,生化无源,胎动不安之证。若气虚兼内热者,当与黄芩同用,即《妇科玉尺》安
胎丸,有益气清热安胎之效;若气血亏虚,胎动不安,甚或堕胎、滑胎者,可与人参,黄
芪、当归等配伍,益气养血安胎,如《景岳全书》泰山盘石散;若属肾虚胎元不固者,可
与桑寄生、杜仲、川断、阿胶等同用,以增强补肾保胎之力;兼气滞者,可与苏梗、砂
仁、陈皮等理气安胎之品同用;若兼胎漏者,可与苎麻根、阿胶、艾叶炭等止血安胎之
品同用;治肝脾郁滞多火,屡堕胎者,可配黄芩、陈皮、砂仁等健脾清肝安胎,如《景
岳全书.新方八阵》固胎煎。
    5.风湿痹痛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本品苦温,能健睥燥湿,故亦可用治
风湿痹痛诸症。治中湿遍身疼痛,不能转侧及皮肉痛难忍,白术一两,酒煎温服,如
《寿世保元》白术酒;治素风盛,疼痹脚弱,常配麻黄、附子、生姜等药,祛风除痹,如
《鸡峰普济方》越婢汤。
    6.便秘  脾虚肠运失济,大便不行,而成便秘难下之症。白术健脾以助肠运,以复
肠腑下行之机,故亦可用治便秘。治脾虚津伤,肠运失济之便秘,可与生地、当归、升
麻等同用,以健脾助运、润肠通便;治肾火衰微,大便秘结,畏寒腹痛者,可与巴戟天、
山茱萸、附子配伍,有温肠开闭之效,如《辨证录》温肠开闭汤。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
用。若用于通便,酌情加大用量。
    (使用注意)  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不宜。
    (鉴别用药}  白术、苍术均能燥湿健脾,但白术又能补气、止汗、安胎,而苍术燥
湿作用较白术强,且可散邪发汗。所以脾弱的虚证多用白术,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止
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药论]
    1.《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2.《本草通玄》:“白术,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土旺则能健运,故不能食者,
食停滞者,有痞积者,皆用之也。土旺则能胜湿,故患痰饮者、肿满者、湿痹者,皆赖
之也。土旺则清气善升,而精微上奉,浊气善降,而糟粕下输,故吐泻者,不可阙也。”
    3.《医学衷中参西录》:“白术,性温而燥,气不香窜,味苦微甘微辛,善健脾胃,消
痰水,止泄泻,治脾虚作胀,脾湿作渴,脾弱四肢运动无力,甚或作疼。与凉润药同用,
又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又善调肝;与镇安药同用,又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又善
补肾。为其具土德之全,为后天资生之要药,故能于金、木、水、火四脏,皆能有所补
益也。。”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白术含挥发油约1.4%,主要成分为苍术醇(atractyl01),苍术酮(atractylon),芹
子烯[selina一4(15)一7(11)-dine一8一帆e],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白术内酯(atractylen。lidc)l、
.、Ⅲ,8-t?一乙氧基白术内酯Ⅲ(8一p—ethoxy atractylenolideⅢ)等。白术中含多种炔类化
合物。另外,白术中还含有维生素A。
    二、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保肝作用:白术煎剂口服对小白鼠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减
少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的增长,使升高的谷一丙转氨酶下降,防止肝糖原的减少,促
进脱氧核糖核酸的恢复。Cl”,白术乙烷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口服,能明显抑制CCI+引起
的小鼠血清GOT、GPT和LDH的上升。“,白术的主要成分苍术酮(atractylon)对CCl+
肝损害呈明显抑制作用C5,。肝脏病理切片可见苍术酮治疗组小白鼠肝组织脂肪浸润减轻。
坏死的肝脏区域较阳性对照组小“,。苍术酮能显著抑制CCl+所致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此
抗氧化作用在其抑制CCl+肝损害的效果上起重要作用。“,
    (2)利胆作用: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大白鼠十二指肠给药,能明显增加胆汁分泌
量。“,
    (3)对实验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白术对胃应激性溃疡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组胺
引起的溃疡作用较弱,对幽门结扎溃疡,幽门结扎一阿司匹林引起的溃疡则无作用“,,对
盐酸一乙醇溃疡模型,白术丙酮提取物,灌胃给药500mg/kg,几乎能100%地抑制溃疡发
生。苍术酮17.5mg/kg,亦几乎能出现100%的抑制作用。C7,白术丙酮提取物300mg/kg十
二指肠给药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有抑制作用,降低胃液酸度,减少胃酸及胃蛋白
酶的排出量,对胃蛋白酶活性有抑制倾向;经口灌胃给药,50mg/kg对盐酸一乙醇所致大
鼠胃粘膜损伤有防治作用;150mg/kg抑制大鼠胃排空;25mg/kg对小肠输送功能有促进
作用。”,
    (4)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白术煎剂能使兔离体肠管自发活动紧张性升高,收缩幅度
加大(生白术较炒白术作用强),能明显拮抗Ach和BaCl:所致肠管痉挛”“0)。白术和苍
术均能使Adr引起的肠松弛振幅恢复”“”。但也有报告证明白术能使肠管平滑肌紧张度
降低或无变化(1,““。收缩频率减慢Cl”。它对毛果芸香碱和氯化钡所引起的兔离体肠管强
直性收缩,均无解痉作用。。“有实验观察了较大剂量的白术水煎剂(o.1mg/10g体重)对
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白术水煎剂0。lmg/10g体重对小鼠胃肠推进百
分数为73.28士5.59,对照组为43.68士1.25,胃肠推进百分数增加了29.6%(户<
0。01),表明白术水煎剂0.1mg/10g体重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有明显加强作用;②当有阿
托品存在时,白术的兴奋作用基本消失,小肠内的胆碱能受体参与白术促进肠胃推进运
动的调节;⑧心得安对白术加强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不大,揭示p受体似不参与白术加强
胃肠推进运动的调节;④酚妥拉明可部分拮抗白术对胃肠推进运动的兴奋效应,提示。受
体可能参与白术对胃肠运动的调节。研究表明:大剂量白术水煎剂能促进小鼠的胃肠运
动,这种效应主要通过胆碱能受体介导,并与。受体有关,与卢受体关系不大。(1‘,
    2。利尿作用  白术煎剂和流浸膏对大鼠(静注)、兔(灌胃或腹腔注射)和狗(灌胃

或静注)均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但亦有人报
道,白术并无利尿作用,亦不增加尿中钠、钾离子的排泄量。试用于正常人,或谓无明
显利尿作用,“‘,或谓有利尿作用Cl“,但例数均太少,不能肯定。白术的乙醇提取物具有剂
量依赖性的抑制肾脏Na、、K、一ATP酶的活性(1”。可能是白术利尿作用的机制之一。
    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白术煎剂灌胃l个月,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
力(2”。据报道,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
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
明显增加IgG的含量””。在体外,白术能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2“,说
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白术能使幼年小鼠胸腺萎缩,
使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下降““。白术能使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T.细胞数明显增
加,提高TI</T,的比值,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可使低下的IL一2水平显著提高,
并能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一2R的表达,表明这可能是中药免疫增强、免疫调节作用的
重要机制之一”“。
    4.抗肿瘤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白术挥发油中之中性油对食管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
用。10mg/ml时,于24小时内可使癌细胞全部脱落,5mg/ml时,可使大部分癌细胞脱
落,残存的小片细胞或散在细胞的核固缩,核仁模糊不清,胞质多空泡(2”。白术挥发油
对小鼠肉瘤、。。、艾氏腹水癌及淋巴肉瘤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C28.。”全身给药时,对移植性
实体瘤的疗效则报道不一致。有报道在对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和复方进行筛选时,白
术挥发油x~/J,鼠肉瘤、。。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l%一49%).”。,另有报道则认为对
S、。。、S37\U、+和w。56,以及白血病模型(L。、。)均无明显抑制作用(2“。白术挥发油尚能增
强癌细胞的抗原性及抗体的特异性主动免疫C30j。
    白术内酯B对小鼠S、。。的抑制率大于30%,中性油对S:。。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对
组织培养人的食管癌细胞株有抑制作用C3”。对体外的艾氏腹水癌细胞亦有直接抑杀作
用“,。白术的抑瘤机理,同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
反应能力及对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等有关C3“。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
时可致停搏。”麻醉犬静注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
3—4小时内未见恢复。”“
    6。降血糖作用  白术(A。ovata原报告误称苍术)浸膏皮下注射于兔,在2—5小
时内获显著降血糖作用,可比给药前降低40%。C3*,白术煎剂和浸膏给大鼠灌胃,亦证明有
降血糖作用。(3“但亦有报告白术对正常兔无降糖作用C3“。或者认为似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但因实验例数不多,难以肯定C3”。
    7.抗凝血作用  白术煎剂灌胃l一4周,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其作用较双
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
天3次,4天后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著延长,停药lO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
水平.C3“
    8.抑菌作用  白术制剂在试管内,对革兰氏毛菌、堇色毛菌、须癣毛菌、同心性毛
菌、石膏样及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努卡氏菌、紧密着色芽生菌有抑制作用。””制

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
枯草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9.其它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白术挥发油小量有镇静作用““。白术提取物抗痉挛作
用非常弱。对其它化学痉挛剂引起的小鼠无抗痉挛作用C1”。白术对呼吸有短暂兴奋作
用。有人对白术提取物进行小鼠镇痛实验,对大鼠正常体温的作用和抗炎作用,结
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白术醇提取物与石油醚提取物对未孕小鼠离体子宫的
自发性收缩及对催产素、益母草引起的子宫兴奋性收缩均呈显著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
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存在量效关系;白术醇提取物还能完全拮抗催产素对豚鼠在体
怀孕子宫的紧张性收缩;白术水提取物对离体子宫的抑制作用较弱,实验结果与传统应
用白术安胎相吻合,并提示白术对子宫平滑肌具有直接作用,且安胎成分可能主要是脂
溶性的””。
  三、临床报道
  1.治疗肝硬化腹水
  (1)白术,治肝硬化腹水用30—60g(治迁延性肝炎用30g,治原发性肝癌用60一
100g),苔腻或薄,有脾虚湿阻指征者用焦白术,舌光红少津或光剥,是真阴亏损之证,
宜用生白术,并随证加减,收到了较好疗效““。
    (2)用白术消臌汤(组成:生白术60一90g,茯苓、泽泻、防己、牛膝各5—20g,大
腹皮、车前子各20~30g,赤芍40—50g,椒目、二丑(研末冲服)各6—9g,黑大豆
30g)治疗肝硬化腹水,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同时服虫草化积散(冬虫夏草、
穿山甲各90g,三七、桃仁各60g,莪术120g,丹参150g,水牛角40g,廑虫30g,研细
末,每服9g,每日3次),腹水消退10天后,白术消臌汤改为:生白术60g、黑大豆30g、
赤芍30g。重度腹水者酌加西药对症。共治疗69例,临床治愈35例(50.7%),显效19
例(27.5 o,4),有效9例(13.1%),无效6例(8.7%),总有效率为91.3%,疗效明显
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尸<0。05)。临床观察表明,若白术剂量每剂少于60g,则尿量明显
减少,血浆白蛋白不易恢复,腹水消退时间明显延长,说明重用白术具有重要作用“”。
    (3)用运脾汤化裁(生白术60g、党参30g、茯苓30g、枳壳30g、当归15g、泽兰20g、
益母草60g、泽泻15g)水煎分服,1日1剂,治肝硬化腹水每获良效““。
  2.治疗梅尼埃病
  (1)麸炒白术、泽泻、炒薏苡仁各30g。水煎,每Et l剂,分3次服,防治梅尼埃病,
每获良效“”。
    (2)用自拟止眩汤(白术20g、泽泻15g、枸杞子15g、半夏15g、茯苓15g、菊花12g
(后下),天麻12g、钩藤15g、丹参30g、磁石30g(先下)、甘草lOg)每El 1剂,煎汤
早晚服,3天为1疗程,以治疗4个疗程为止。结果:1个疗程临床治愈22例,2个疗程
临床治愈50例,3个疗程治愈6l例,4个疗程治愈18例,显效7例,无效2例,共治
疗160例,总有效率98.9%。
  3。治疗急性肠炎
  (1)白术20g、鸡内金12g,炒黄,研末过筛,苹果1个,连皮置瓦片上用武火煨烂
后去皮核,取果肉50g捣烂,并与上药混合成糊状,每服15g,日4次。治疗婴儿腹泻45
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

    (2)白术50g,丁香、肉桂各10g,晒干,共为细末,装瓶备用。食积腹胀加砂仁,
发热加黄连。用法:先将患儿肚脐眼用温水洗净擦干,取药粉适量,以填满肚脐为度,用
胶布固定,每1----2日换药1次,并用热水袋敷脐部,1日1—2次。共治小儿腹泻(无明
显脱水者)82例,痊愈80例,无效2例。敷药1次治愈9例,2次55例,3次10例,4
次6例C5”。
    4。治疗便秘
    (1)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水煎服,1日1剂,治疗13例便秘患者。服1剂,
n例有效。另uf单味白术60g治疗21例,结果16例有效,5例无效。
    (2)生白术60g、生地黄30g、升麻。g,水浸1小时后煎2次,早晚各服1次,共治
疗便秘50例,结果有效4工例,无效9例。
    5.治疗zj,Jb流涎症  生白术lOg,切碎,放细小碗中加水适量,蒸汁,或再加食糖
少许,分次灌服,治婴幼儿流涎良效““。
    6.治疗慢性腰痛  白术30g、炙山甲6g。加入白酒100m1(P4能浸没药材为度),加
盖,加热煮沸后减弱火力,保持微沸半小时,将药液倾出。药渣依上法重煎一次,两次
煎液兑合,分早晚两次服,每天l剂,连2—3剂,治疗慢性腰痛受寒湿或劳累加重24例,
疗效满意““。
    7。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  复方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焦山楂、莱菔子、银花
各6g,藿香、木香、甘草各2g,葛根4g,贯众3g。每日1剂,水煎分4—6次服)合并
656—2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56例,同时给予西药常规对症处理,结果
总有效率96.43%,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9.16%)明显为优(工,>6。63,P
<0.01)‘。”。
    8.治疗子肿  以《全生指迷方》中的白术散加味为基本方(白术20g(蜜炙)、茯苓
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橘皮6s.扁豆15g、砂仁3g),每日工剂,水煎分3次服,
以5日为1个疗程,并可随证加减。共治疗子肿84例,结果临床治愈者62例(73.80),
显效17例(20.2%),有效5例(6.0%),无效工例,总有效率99。9%。(5“
    9.其它  适量白术水煎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效“”,重用白术救治胃柿石合并急
性胃翻转l例有效“”。
  四、不良反应
  白术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急性LD。。为13.3g/kg。多数动物于给药后呈暂时兴奋,后遂
安静,但对外界刺激似敏感。此作用历时数小时(1“。煎剂0。5g/kg灌胃大鼠,每日1次,
给药14天后,发现白细胞中度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这与临床观察颇不一致。给
药2个月,出现轻度贫血,有些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但脑、心、肝组织无异
常发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6 发表于: 2012-04-25
    远志  Yuanzhi
    (别名]  细草、棘菀(哎神农本草经》),苦远志(《滇南本草》),醒心杖(《记事珠》),小
草(《和汉药考》),线茶(《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鸡根(北方),关远志。
    (来源)  远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李时珍曰:
“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
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根。主产于山西阳高、闻喜、榆次、芮城,
陕西韩城、大荔、华阴、绥德、咸阳,吉林哲里木盟及白城地区,河南巩义、卢氏,河
北迁西、平山、平泉、隆化等地,以山西、陕西所产者质量最佳,奉为道地药材,习称
“关远志”。多为野生,也有栽培品种。
    (采收炮制]  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
或晒干。若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柔,抽去木心,称“远志筒”;
较细的根用木棒捶裂,除去木心,称“远志肉”;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称“远志棍”.
    远志: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入药。制远志:取甘草(每远志
100kg,用甘草6kg),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
燥。蜜远志:取炼蜜,加入少许开水稀释后,淋于制远志中,稍闷,用文火炒至蜜被吸
尽,药色深黄,略带焦斑,疏散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商品规格)  商品分远志筒、远志肉二种。远志筒又分1一2等;远志肉为统货。以
筒粗、肉厚、皮细者为佳.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总灰分不得超过6.0%。
  (药性}  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
  (功效)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应用]    .
    1.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  远志辛苦微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
安神,又能通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记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
之心神不安、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以加强宁心
安神作用,如《张氏医通》远志丸;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即《备急
千金要方》开心散,若与方中再加茯神,即《证治准绳》不忘散,也是治疗健忘证的良
方。
    2.痰阻心窍,癫痫惊狂  本品味辛通利、利心窍、逐痰涎,故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
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临床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
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同用以增强祛痰开窍
之力。
    3.咳嗽痰多  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
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化痰、止咳药同用。现有多
种远志制剂,如远志流浸膏、远志糖浆、远志酊等,用治咳嗽痰多之症均有效果。
    4.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  本品辛行苦泄、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
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不论内服、外用,均有治疗效果,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
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本品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如
《仁斋直指方》治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
    5.胸痹心痛  远志入心经,辛温宣泄,开郁通痹,故可治胸痹心痛之证。如治久心
痛,《圣济总录》远志汤用远志、菖蒲各30g,煎服。现代也常与莱菔子、白芥子、王不
留行等豁痰行气、活血止痛药配伍应用,如冠心Ⅱ号方。
    6.小便赤浊  本品入肾经,助气化,故《滇南本草》云远志“治赤白浊,膏淋,滑
精不止”。《普济方》载治小便赤浊方,即用远志配伍茯神、益智仁,三味为末,酒糊丸
梧子大,每空心枣汤送服十丸。
    (用法用量]  煎服,5~15g。外用适量。生远志祛痰开窍作用较强,多用于痰阻心
窍之证;制远志燥性减缓,药性平和,安神益智作用好,多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蜜远志化痰止咳作用优,多用于咳嗽痰多.
    (使用注意)  本品性较温燥,内服刺激性较强,故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
溃疡或胃炎者当慎用.
    (药论)
    1.《神农本草经》:“远志味苦,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
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
    2。《名医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3。《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
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
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魂自宁也。”
    4.《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癇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
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本品含远志皂甙(onjisaponin)A、B、C、D、E、F、G和细叶远志素(tenuifolin),
即2p,27一二羟基一23一羧基齐墩果酸的3一β葡萄糖甙。皂甙水解后可分得两种皂甙元结晶,
远志皂甙元A(tenuigenin A)和远志皂甙元B(tenuigenin B)。
    还含远志酮(onjixanthone)I、Ⅱ,1,6一二羟基3,7一二甲氧基咕吨酮(1,6-dihydroxy一
3,7-dimethoxy xanthone),1,7一二羟基一3一甲氧基咕吨酮(1,7-dihydroxy一3一methoxy xan—
thone),l,6一二羟基一3,5,7一三甲氧基咕吨酮(工,6-dihydroxy一3,5,7-trimethoxy
xanthone),工一羟基一3,6,7一三甲氧基咕吨酮(工一hydroxy一3,6,7-trimethoxy xanthone)和糖
类,5一脱水一D一山梨糖醇(5一anhydro—D-sorbit01),N一乙酰基一D一葡萄糖胺(N—acetyl—D—glu—
cosamine)。
  此外,尚含3,4,5一三甲氧基桂皮酸(3,4,5-trimethoxy—cinnamic acid),远志醇
(polygalit01),细叶远志定碱(tenuidine),脂肪油,树脂等.
  二、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  远志水煎剂15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增加气管排泌酚红量,说明有
明显祛痰作用C1,。远志的祛痰作用强度因试验方法不同而有异,小鼠酚红排泻法的实验结
果,远志的祛痰作用较桔梗强,而用犬呼吸道分泌液测定法,其作用不如桔梗。远志的
祛痰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所含皂甙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反射性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所
致。远志根皮对小鼠祛痰最小有效量为1.25g/kg,而远志木心用至50g/kg也无祛痰作
用,这是因为远志木心的皂甙含量很低,仅为根皮的4%C2,.制远志中远志甙含量较生品
高C3,,但有实验结果表明,生品与炮制品的祛痰、镇静作用并无显著差异“,。亦有报道,
lg/kg远志煎剂给麻醉犬灌胃无祛痰作用C5,。
    2.镇静、抗惊厥作用  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与巴比妥类药物
均有协同作用。小鼠灌服3.125g/kg可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而同等剂
量对五甲烯四氮唑所致惊厥的对抗作用,则以远志全根较强,根皮次之,根部木心无效C2,。
    3。降压作用  麻醉犬静注100%远志煎剂0。25ml/kg,可使血压降至原水平的
60%一70%。麻醉兔静注0.5ml/kg,也可使血压下降到原水平的40%一50%。其作用短
暂,在1一2分钟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重复给药未见快速耐受现象“,。
  4.溶血作用  试管溶血试验表明,远志有很强的溶血作用“,,这是因为其中含有皂
甙之故,其根皮部的溶血作用较根部木心强”,。溶血指数,根皮为3926、全根为2588、根
部木心为43、提纯皂甙为34031c“。
  5.对子宫的作用  远志水煎剂经乙醇沉淀处理制成100%注射液对小鼠及小鼠离体
未孕子宫有强烈的未孕收缩作用“,。远志流浸膏可使离体及在体豚鼠、兔、猫、犬的已孕
和未孕子宫收缩加强,肌张力增加,此作用系由于远志皂甙对子宫肌的直接刺激所引
起(8,。6。6%远志煎剂3~-.6ml静注对孕犬在体子宫也有明显兴奋作用(9,。
  6。抗突变及抗癌作用  Ames试验发现远志的水溶性提取物对黄曲霉素B,诱发的
回变菌落数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对TA。。菌株回变菌落数也有明显抑制效应,但对TA、oo菌
株无抑制效应,说明其只能对抗碱基置换突变的因子C1”。有报道,苦远志(Polygala
polygama walt)提取物有抑制小鼠P38s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作用Cl”。
    7.抗菌作用  用纸片法测得工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而远志乙

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
用。
    8.益智作用  给大鼠口服远志,剂量为4.28mg/kg,研究对穿梭行为及脑区域性代
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服药后第5—9日条件反应及非条件反应次数均增多,间脑中辅
酶I浓度显著升高,海马、尾状核和脑干内辅酶I、还原型辅酶I浓度均升高。说明远
志有促进体力和智力的作用。
  三、临床报道
  1.治疗乳腺炎及乳腺纤维瘤  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
煮沸15"--20min,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及乳腺纤维瘤2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5.“,。
    2.治疗阴道滴虫病  取远志、补骨脂、大黄,按0。5:工:1的比例配方,共研末,将
半合成甘油脂肪酸脂100g置60~C水浴加热,溶解后加入药末100g,搅匀后倒入木模型
制成重为1g的栓剂,外用。15天为1疗程,治疗37例,近期治愈36例,远期复查3l
例,28例为阴性“”.用远志细粉与医用甘油及明胶制成栓剂,每枚含远志生药0。75g+每
晚先用艾叶、蛇床子、苦参、枳壳各15g、白芷9g,煎水熏洗外阴,然后将远志栓塞入
阴道后穹窿处,每次工枚,至化验白带滴虫转阴为止。同时,患者配偶按常规用量服用
灭滴灵1周.结果治愈193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85.8%。一般用药3"--12次可愈C1“。
    3.治疗小儿多动症  用智力糖浆(菖蒲远志加工而成)口服,每次10"--15ml,每日
3次,治疗小儿多动症100例,显效7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
    4。治疗小儿遗尿  自拟远志琥珀散,由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
味药组成,用治小儿遗尿有较好疗效。
    5.治疗膝关节滑膜囊炎  重用远志治疗膝关节滑膜囊炎1例,证属阳气不足,气不
化津,痰饮内生,窜流关节,蕴结生热,药用远志60g、黄芪60g、白芥子10g、金银花
25g、川牛膝10g,水煎服,每日工剂,连服3剂后,减半量又服3剂而愈。
    6。治疗心肌炎  用远志、柏子仁各12g,丹参15g,麦冬12g,黄芪18g,党参15g,
板蓝根30g,金银花20g,黄柏、虎杖各15g组成抗心肌炎汤,成人每日1剂,儿童用量
酌减,治疗20例。结果远期治愈16例(观察2年无1例转为慢性),基本治愈2例,好
转1例,死亡1例。
    7.治疗阑尾炎  用柏远汤(黄柏30g、远志20g)治疗阑尾炎,屡有效验。
    四、不良反应
    远志根皮给小鼠灌胃,LD。。为10。03士1.98g/kg,远志全根的LD。。为16。95士2。Olg/
kC,而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C2,。100%远志注射液给小鼠灌胃LD。。为22.52g/
kg。
    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
在性丘疹,但远志再经炮制后继续内服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24)。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
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经试验,该患者闻及远志仅3分钟即出现过敏反应。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7 发表于: 2012-04-25
    柏子仁  Baiziren
(别名]  柏实、柏树子(《神农本草经》),柏子、柏仁(《本草经集注》),侧柏子、侧

柏仁(《日华子本草》).
    (来源]  柏子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为柏科常
绿乔木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eo的种仁。我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以山
东安丘、陵山、淄jI[、费县,河南淅川、卢氏、灵宝、淇县,河北平山、迁安、唐县、滦
水、武安等为主产地。多为栽培品种。
    (采收炮制]  冬初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压碎种皮,簸净,阴干,为柏子仁。柏
子仁霜:取净柏子仁,碾成泥状,用布(少量可用数层吸油纸)包严,蒸热,压榨去油,
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不再粘结成饼为度,再碾细。
    (商品规格)  统货,分壳统或仁统.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柏子仁和柏子仁霜二种。以
个大、饱满、黄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者为佳。
    (药性]  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功效)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应用}
    1。心悸失眠  柏子仁味甘质润,不寒不燥,性质和平,主入心经,具有养心安神之
功效,多用于心阴不足,心血亏虚以致心神失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头晕健忘等证,
常与人参、五味子、白术等配伍,如《普济本事方》柏子仁丸。也可与酸枣仁、当归、茯
神等同用,如《校注妇人良方》养心汤;若治心肾不交之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梦遗健
忘,常以本品配伍麦门冬、熟地黄、石菖蒲等以补肾养心,交通心肾,如《体仁汇编》柏
子养心丸。
    2.肠燥便秘  本品质地滋润,富含油脂,人大肠经,故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阴虚
血亏,老年、产后等肠燥便秘证,常与郁李仁、松子仁、杏仁等多脂种子药物同用以加
强润肠通便作用,如《世医得效方》五仁丸。又如《本草衍义>)用柏子仁、火麻仁、松
子仁等份同研,熔白蜡丸梧桐子大,以少黄丹汤送服二、三十丸,治老年虚秘颇效。
    3.阴虚盗汗  本品甘润,善滋补阴液,故可用治阴虚盗汗证,临床常与牡蛎、麻黄
根等止汗药为伍,如前述《普济本事方》柏子仁丸可止盗汗、退虚热。
    4。小儿躯啼惊痫  柏子仁滋养心血、安定神志,止惊痫惊搐。《药性论》云本品“主
小儿惊痫”,《太平圣惠方》用柏子仁末,温水调下6g,治小儿躯啼惊痫,腹满不乳食,大
便青白色者,其效甚验。
    5。肠风下血  本品入大肠经、既润肠通便,又止肠风下血,《世医得效方》治肠风下
血,百药不效者,用柏子仁十四枚捻破,以好酒煎服,若非饮酒所致者,可以艾叶煎汤
服之.
    6。脱发  本品入心、肾经,补血益精,滋润毛发,助发生长。用治血虚精亏,头发
脱落、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者,可以柏子仁合当归等份,研末,炼蜜为丸,每
服6—9g,每日3次,有一定疗效。、
    另外,用本品与香油熬稠膏外搽,对黄水湿疮有效。
    (用法用量]  煎服,lO~20g。外用适量。大便溏者宜用柏子仁霜代替柏子仁。
    (使用注意]  便溏或多痰者慎用。
    (鉴别用药]  柏子仁与酸枣仁皆味甘性平,入心经,有养心安神之效,用治阴血不
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常相须为用。所不同的是,柏子仁质

润多脂,能润肠通便而治肠燥便秘;酸枣仁安神作用较强,且味酸收敛止汗作用亦优,体
虚自汗、盗汗较常选用。
    (药论]
    1.《神农本草经》:“柏实,味甘乎,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久服令人悦
泽美色,耳目聪明。”
    2.<<本草纲目》:“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柏子仁性子而不寒不燥,
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
    3。《本经逢原》:“柏子仁,《本经》言除风湿痹者,以其性燥也。《经疏》以为除风湿
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岂知其质虽润而性却燥,未有香药之性不燥者也。昔
人以其多油而滑,痰多作泻忌服,盖不知其性燥而无伤中泥痰之患。”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约14%,并含少量挥发油、皂甙等。
    二、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宁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作用C1,。
    三、临床报道
    1.治疗变异性心绞痛  辨证认为久病气虚血亏、血不养心,心神不宁,致心血不荣
则痛,治宜养血安神益气,服柏子养心丸,每次2丸,每日3次.结果本例服药工周胸
痛减轻,1个月后已无心悸,安睡如常人,胸痛偶发,4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2,。
    2。治疗斑秃  用柏子仁、何首乌、当归制成复方柏子仁丸,用于治斑秃28例,结果
25例治愈,3例好转(3,。
    3。治疗梦游症  用柏子仁、酸枣仁各lOg,柴胡、当归、白芍各8g,龙齿、石菖蒲
各6g,合欢皮、夜交藤各12g,水煎服,每日工剂。若气郁痰结者加法半夏、竹茹各6g,
阴虚火旺者加知母、牡丹皮各4g,惊恐不安者加珍珠母15g、朱砂2g。共治疗20例,结
果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病例疗程最长42天,最短10天,平均21.8天“,。
    4.治疗男性脏躁证  用自拟健脑安神汤(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各15g,远志lOg,
益智仁、紫贝齿、枸杞子各25g,龟甲、鳖甲、党参各20g),每日1剂,水煎服,气虚
重者加黄芪、白术;血虚重者加制首乌,白芍;阴虚重者加淡菜、百合;气郁重者加合
欢皮、枳壳。共治疗4l例,结果痊愈38例,占90.6%;好转3例,占9.4%,服药最
多24剂,最少9剂。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8 发表于: 2012-04-26
    桂枝  Guizhi
    (别名)  柳桂(《本草别说》)、桂树枝、肉桂枝。
    (来源]  始载于《新修本草》,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
枝。主产于广东高要、罗定、德庆、防城、信宜、云浮、合浦、四会,广西平南、宁明、
大新。多为栽培。
    (采收炮制]  3—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或30—100cm的小段,晒干,入药。
    (商品规格]  商品有饮片和20cm左右的段。均为统装,一般不分等级。以幼嫩、棕
红色、气香者为佳。
    (药性)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应用]
    1.风寒表虚、风寒表实  本品辛温发散,味甘和缓,可发汗而非峻汗,善治风寒外
感,营卫不和,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之风寒表虚证,常与白芍、甘草、生姜、大
枣同用,如《伤寒论》桂枝汤;若汗出恶风,项背强急者,常以桂枝汤加葛根,如《伤
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本品亦可助麻黄发汗,若治疗风寒表实,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
浮紧者,常与麻黄、杏仁、甘草同用,如《伤寒论》麻黄汤;若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项
背强几几者,常配麻黄、葛根、芍药等同用,如《伤寒论》葛根汤;若外感风寒,内有
阴邪,内外俱为实寒,恶寒无汗,心腹冷痛者,常配厚朴、紫苏、人参等同用,如《仁
斋直指方》桂枝四七汤;若外感风寒,中焦虚寒,表里不解,心下痞硬,下利不止者,常
与白术、干姜、人参等同用,如《伤寒论》桂枝人参汤;若风寒夹湿袭表,湿阻经络,形
寒脉缓,经络拘束,头身重痛者,常与附子、白术、生姜同用,如《温病条辨》桂枝姜
附汤;若内有蕴热,外感风寒之轻症,见恶寒发热,咽干烦闷者,常与麻黄、石膏等同
用,如《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若寒热往来,汗出恶风,项强鼻鸣,微有El苦者,常
与芍药、黄芩等药同用,如《外台秘要>>阳旦汤;若热病二日,头痛壮热,无汗烦躁者,
常与葛根、麻黄、石膏、芍药同用,如《太平圣惠方》桂枝散;若伤寒六七日,表证未
解,又郁里热,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支结不舒者,常与黄芩、柴胡、.半夏等同
用,如《伤寒论》柴胡桂枝汤;若妇人经来感寒,发热有汗者,常与川芎、当归、白芍
等药同用,如《医宗金鉴》桂枝四物汤;若婴幼儿伤寒初起,诸症不重者,常与防风、白
芍、炙甘草同用,如《幼幼集成》桂枝防风汤,或配柴胡、葛根等同用,如《幼幼集
成》柴葛桂枝汤;若黄疸初起,恶风汗出,身目微黄,小便不利者,常与芍药、黄芪等
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若肺痈初起有表邪,恶风发热,咳嗽涎粘者,常
与皂荚、生姜、大枣同用,如《备急千金要方》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若宿有喘疾,复
感风寒,寒热自汗,头痛鼻塞,喘咳气促者,常与厚朴、杏仁等同用,如《伤寒论》桂
枝厚朴杏子汤;若伤寒误下伤正,脉促胸满者,常与生姜、甘草、大枣同用,如《伤寒
论》桂枝去芍药汤,若兼微恶寒者,为误下伤阳,常再加附子同用,如《伤寒论》桂枝
去芍药加附子汤;若伤寒误下,邪陷太阴.腹满便秘者,常配大黄同用,如《伤寒论》桂
枝加大黄汤;或伤寒汗后气血不足而表邪未解,脉沉迟者,常与芍药、人参等同用,如
《伤寒论》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2.心悸胸痹,脘腹冷痛  本品辛温,可助阳通脉,治疗阳虚阴盛,经脉不通的多种
疼痛证。如气血不足,心脉不振,心动悸,脉结代者,.可以本品助阳通脉,更加益气养
血的人参、生地、阿胶等同用,如《伤寒论》炙甘草汤;若胸阳不振,痰浊壅阻,心脉
闭阻,胸痹疼痛,掣及肩背者,常与枳实、薤白、厚朴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枳实薤
白桂枝汤;若寒湿中阻,胃脘疼痛,面色萎黄者,常与苍术、陈皮、草豆蔻等同用,如
《兰室秘藏》术桂汤;若寒凝腹痛,手足逆冷,恶寒不热,二便清者,常与白芍、生姜等
同用,如<<症因脉治》桂枝芍药汤;若脾胃彻寒,暴泄如水、汗出身冷,气少脉弱,腹
中痛急者,常与半夏、附子、高良姜等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浆水散;若伤
寒邪陷,胸中有热,胃中有寒气,寒热错杂,呕恶腹痛者,常与黄连、干姜等同用,如
《伤寒论>>黄连汤;若寒滞肝脉,疝气腹痛,睾丸偏坠者,常与蜘蛛同用,如《金匮要
略》蜘蛛散;若肾阳亏损,下元虚寒,男子遗精,腰膝冷痛者,常与天雄、白术、龙骨
同用,如《金匮要略>>天雄散;若伤寒过汗,心阳将亡,惊悸狂乱,坐卧不安者,常与
蜀漆、牡蛎、龙骨等同用,如《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3.经闭症瘕,损伤痹痛  本品辛助血行,温通经脉,可治疗瘀血疼痛及痹证疼痛。若
妇人素有症瘕,妊娠胎动,或经闭痛经,或难产胎死,或胞衣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腹
部硬痛者,常与牡丹皮、桃仁、赤芍、茯苓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若行
经感寒化热,血热结于胞宫,蓄血发狂,血瘀经闭,少腹拘急疼痛,大便色黑,小便自
利,烦躁渴饮者,常与桃仁、大黄、芒硝等同用,如哎伤寒论》桃核承气汤。若风寒湿
邪袭人,流注关节,四肢拘急,难以屈伸,关节痹痛者,常与附子、白芍等同用,如
《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若风湿痹证,骨节烦疼,不得屈伸,汗出尿少,恶风身肿者,
常与附子、白术、甘草同用,如《伤寒论》甘草附子汤及桂枝附子汤;若气血虚弱,风
寒湿邪乘虚而入,致气血闭阻不通之血痹,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者,常与黄芪、芍药
等同用,如《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若上肢痹痛,常与赤芍、乳香、没药同用,如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洗手荣筋方;若手臂筋骨损伤,瘀肿疼痛,常与枳壳、香附、归尾、
红花等同用,如《伤科补要>>桂枝汤;风寒湿痹,脚气筋挛,疼痛不能行步,常与附子、
薏苡仁、茯苓等同用,如《医方类聚》风湿汤;若痹证日久,肢节疼痛,身体虺痹,脚
肿如脱者,常与赤芍、知母、附子、白术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若
营血不足,寒湿凝滞,脱疽冻疮,皮色暗红,肌肤不仁,溃破流水者,常与白芍、当归
等同用,如《中医外科学讲义》桂枝加当归汤。
    4.寒痰停饮,咳喘水肿  桂枝辛温,助阳化气,可治疗水湿不化,聚为痰饮,表现
为咳喘、水肿之证。若饮留胸膈,上迫于肺,肺失宣降,胸闷短气,咳逆喘息,发为支
饮,或外寒引动内饮,恶寒发热,痰多清稀者,常与麻黄、半夏、细辛等同用,如《伤
寒论分小青龙汤;若皮饮寒热虚实错杂,胸高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者,常与防己、
石膏、人参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木防己汤;若脾虚不运,饮邪泛溢肌肤体表,皮下
水肿,肢体痛重者,名为溢饮,常以本品配苡仁、陈皮、砂仁、苍术等同用,如《医醇
剩义》桂苓神术汤,亦可用《伤寒论》小青龙汤;若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胸胁支满,眩
晕心悸者,常与茯苓、白术、甘草等同用,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若痰饮内停,肠
鸣漉漉,胸中微痞者,常与枳实、牛膝、茯苓、半夏等同用,如《医醇剩义》桂术二陈
汤;若痰饮内伏,喘咳吐痰,发则寒热腰酸,身体困动者,常与白术、白芥子、紫苏、厚

朴等同用,如《医醇剩义》桂枝半夏汤;若寒饮留胃,心下痞闷,向上牵痛者,常与生
姜、枳实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生姜枳实汤;若寒饮停胃,病在气分,心下硬满,
大如盘者,常与附子、细辛、麻黄等同用,如《金匮要略》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
汤;若脾虚湿盛,水溢肌肤之皮水,常与防己、茯苓等同用,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
汤;若妇人产后,败血蓄于脏腑,循经入于肢节而化水,见面目四肢浮肿者,常与当归、
玄胡索、白术等同用,如《妇科玉尺》调经汤;若下元虚寒,膀胱不得气化,水湿内聚,
水肿尿少者,常与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伤寒论》五苓散。
    5。心悸恶呕,奔豚气逆  本品温通阳气,平冲降逆,善治气机上逆的心悸欲冒、恶
心呕吐,以及奔豚气冲之证。若病伤寒,医者过发其汗,心阳受损,阴寒气逆,心悸难
耐,咽紧嗌闭,其人以手按心,倦怠目合者,常与炙甘草同用,如《伤寒论》桂枝甘草
汤;若产后血虚,低热心烦,胃气上逆,恶,l>nl~吐者,常与竹茹、石膏、白薇等同用,如
<<金匮要略》竹皮大丸;若伤寒汗后,脐下悸动。欲作奔豚者,常与茯苓、甘草、大枣同
用,如《伤寒论》苓桂甘枣汤;若伤寒过汗,心阳亏虚,下焦寒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发
为奔豚,其人欲死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同用,如《伤寒论》桂枝加桂汤。
    6。肝郁肝风,疟疾寒热  本品入肝胆,调木气,散郁遏(《长沙药解》),善治肝胆郁
滞、肝风内动、疟疾寒热等病在肝胆二经之证。若惊恐伤肝,肝郁胁痛者,常与枳壳同
用,如《普济方》桂枝散;若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者,常与黄芪、党参、陈
皮、鸡内金等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降汤;若肝郁不舒,情志不调,忧愁不乐,
痰气不清者,常与郁金、合欢花、贝母、茯神等同用,如《医醇媵义》萱草忘忧汤;若
中风虚脱,卒然昏倒,半身不遂者,常与人参、当归、黄芪等同用,如《观聚方要补》保
元汤;若小儿惊风、中风、口眼喁斜,语言謇涩,手足偏废不举者,常与全蝎、僵蚕、天
麻等同用,如《阎小儿方论》全蝎散;若痰热挟风,癫痫风瘫,昏仆倒地,筋脉拘挛,
两目上视,喉中痰鸣者,常与大黄、龙骨、牡蛎、石膏等同用,如《金匮要略》风引汤。
疟疾以往来寒热为主症,病属少阳,此外时兼它经之证,桂枝以舒达肝胆气机,发散肝
胆邪气而能治疗疟疾。若疟疾初起,热多寒少,常与柴胡、黄芩、苍术等同用、如《嵩
崖尊生》五苓平胃汤;若疟疾头痛项强,恶风有汗者,常与羌活、防风、炙甘草同用,如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桂枝羌活汤;若疟无他证,隔日而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
常与石膏、知母、黄芩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桂枝石膏汤;若发温疟,无寒
但热,骨节烦疼,时发呕吐者,常与石膏、知母、甘草等同用,如《金匮要略》白虎加
桂枝汤;若三阳合病,发为疟疾,但热无寒,或热多寒少,口渴烦闷者,常与柴胡、黄
芩、石膏、半夏等同用,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桂枝黄芩汤;若寒疟,寒多热少者,
常与柴胡同用,如《症因脉治》桂枝柴胡汤;若寒疟之人,腰脊痛,大便难,手足寒,常
与当归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方桂枝加归芍汤;若脾阳虚之寒疟日久,气血不足,形
寒肢冷,嗜卧倦乏,发时不渴者,常与鹿茸、附子、人参、当归、蜀漆同用,如《温病
条辨》扶阳汤;若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小便不利,或牝疟寒多热少者,常与
柴胡、干姜、天花粉等同用,如《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若太阳病八九日,症如疟
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热无汗者,常与麻黄、芍药、杏仁等同用,
如《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
    7.多汗遗精,血热出血:血汗同源,精血同源,血、汗、精均为阴液的组成部分和

变化形式,属营阴范畴,多汗、遗精、出血是营阴外泄的表现,亦即营卫不和所致。《本
经疏证》谓桂枝功用之一为“和营”,故本品尚治多汗、遗精、出血之证。若自汗、盗汗,
可配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同用,如《医学启蒙》牡蛎黄芪桂枝汤,亦可配黄芪、
白芍同用,如《仙拈集》缩汗煎;若虚劳遗精,常与白芍、煅龙骨、煅牡蛎等同用,如
《万病回春》白龙汤、《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若温热病,热入阳明、少阳,肠
游下血,血出如箭者,常与黄芪、升麻、葛根、柴胡等同用,如<<医学入门>)升阳补胃
汤;若阴虚热伏,或风湿化热,热迫血行,肌肤红斑疼痛者,常与防己、生地、防风等
同用,如《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
  (用法用量)煎服,1.5—9g。
  (使用注意]  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妇忌服。
  (药论)
  l。《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
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
    2.《本草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
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
    3。《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
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
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4.《本经疏证》:“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
曰补中。”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0.2%一O.9%,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占70%一
80%。桂枝水煎得到6个成分:反式桂皮酸(transcinnamic acid),香豆精(coumarin),
p一谷甾醇(卢一sitoster01),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硫酸钾结晶及长链脂肪酸。此
外,桂枝皮中还分离出3一(2一羟基苯基)丙酸亡3一(2一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3和
它的葡萄糖甙。
    二、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  桂皮醛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轻度
的抑制作用,桂皮醛250~50mg/kg给小鼠口服,可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使自发活动减
少,并能对抗甲基苯丙胺所致高度的兴奋活动以及转棒试验所致小鼠的运动失调,还能
延长环己巴比妥钠对小鼠麻醉时间,使兔脑电图低压快波有增加的倾向,小鼠腹腔注射
桂皮醛50mg/kg,能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时间。
    (2)解热作用  兴奋汗腺而解热(2,,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发
热兔或因温热刺激而引起的发热兔,均有降温、解热作用。
    (3)桂皮醛刺激神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外周循环。
    2。抗菌作用  桂枝挥发油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痢
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

  科68—1株病毒和病毒(孤儿病毒)ECHO、、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对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万分之一浓度即可抑制霉菌生长,对真菌的抑制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桂枝浸膏在肾炎研究中,对嗜异性抗体反应显示出抑制补体
  活性作用,认为有较强的抗过敏功能C8,。
    4。祛痰作用  桂枝的挥发油部分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有消炎作用C9,,且可稀
  释其分泌液的粘稠度,有祛痰、止咳作用“”。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本品可兴奋唾液腺而健胃,桂皮醛能使肠胃蠕动亢进,桂
  皮酸对大鼠有轻泻作用,对犬有利胆作用。
    6.桂枝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桂皮油对子宫有特异性充血作用,桂皮醛有抗肿
  瘤作用,50tLg/ml给小鼠注射,对SV+。病毒引起的肿瘤的抑制率为100%。
    三、临床报道
    1.治疗痛经  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0g、白芍、当归、大枣、茯苓、山药各15g、延
  胡索、广台乌各12g、益母草20g、生姜3g)治疗痛经、经行身痛各1例,均获痊愈C1*,;
  胡氏则选方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云苓、赤芍、丹皮、桃仁、归尾、柴胡、香附、乌
  药、路路通各10g)治愈痛经1例C1“。
    2。治疗月经后期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当归各9C.黄芪15g、炙甘草6g
.  生姜3g、大枣5枚),治疗月经后期1例痊愈。
    3.治疗闭经  用桂枝茯苓丸治疗闭经20例,l一3剂后愈者8例,4—6剂后愈者7
  例“”。
    4.治疗经期头痛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黄芪、当归各9g生姜3片、大枣
  5枚、炙甘草3g),治疗经期头痛1例痊愈““。
    5。治疗子宫肌瘤  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桃仁、丹皮各10g、茯苓、芍药各15g、
  浙贝、夏枯草、鳖甲各20g、牡蛎20~30g)治疗子宫肌瘤60例,痊愈8例,好转47例C1”;
  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桃仁、赤芍、穿山甲、鳖甲各20g、茯苓、丹皮、海藻、山慈
  姑、三棱、莪术、夏枯草各30g),口服与保留灌肠结合,治疗子宫肌瘤40例,痊愈4例,
  显效1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0%;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为自拟汤剂(醋鳖甲、延
  胡索、香附、川楝子、佛手、三棱、莪术、重楼、乌药、土鳖虫、甘草)送服桂枝茯苓
  丸。
    6。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用加味桂枝茯苓丸(桂枝、大黄各9g、桃仁、茯苓、丹皮、
  白芍、延胡索各10g)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痊愈29例,显效21例,疗程3—24
  个月。
    7.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  以桂枝茯苓丸改汤剂煎服,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32例,痊
愈18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91%。
    8。治疗慢性盆腔炎  胡氏”拟方(桂枝6g茯苓12g、丹皮、赤芍、桃仁、香附、小
茴香、荔枝核、沉香各10g、红花6g)治愈l例慢性盆腔炎。
    9.治疗盆腔肿块  吴氏拟方(桂枝、丹皮、青皮、小茴香、川楝子、海藻、桃仁、
昆布各10g、茯苓、赤芍各15g),治疗盆腔肿块lO例,痊愈8例,显效2例。
    lO.治疗子宫癌  以桂枝茯苓丸为主处方(桂枝、茯苓、桃仁、红花、赤芍、紫石英、
三七、穿山甲、吴茱萸、制南星、半夏、王不留行等),配以自制的“肿瘤1号敌”,治

疗子宫癌15例,其中宫颈癌13例,子宫内膜癌2例,获最佳疗效3例(工例癌细胞消失,
1例肿块B超跟踪复查几近消除,工例癌细胞消除,肿块变软变薄,纤维化),有效10例,
无效2例C25,。
    u.治疗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  以桂枝茯苓丸为主,加红藤、当归、蒲公英,组成
新加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效佳。
    12.治疗附件炎  以桂枝茯苓丸治疗附件炎30例,痊愈16例,有效工2例,无效2
例C2”。
    13。治疗陈旧性宫外孕  吴氏C2。,拟方(生黄芪30g、茯苓、丹皮、赤芍、制乳香、制没
药、制香附各15g、桂枝、桃仁、郁金、失笑散、生大黄各lOg)治愈工例陈旧性宫外孕。
    14。治疗妊娠水肿、癃闭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茯苓、
白术,水肿者加附子)治疗妊娠水肿、妊娠癃闭各1例,均痊愈。“。、
    15。治疗妊娠恶阻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黄芩、白术各9s.砂仁、生姜各
58.炙甘草3g、大枣3枚)治愈妊娠恶阻工例(1“。
    16.治疗滑胎(习惯性流产)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炙甘草各6s.党参9g
杜仲、菟丝子各12g、生姜3片、大枣3枚)治疗滑胎,痊愈C1“。
    17.治疗妊娠乳汁自出  以桂枝汤化裁(桂枝、白芍、炙甘草各6g、煅龙骨、煅牡
蛎各30g、黄芪15g、麦芽20g、生姜3片、大枣3枚)治愈乳汁自出1例。6)。
    18.治疗发热  以桂枝汤原方治愈长期发热1例(2”;以桂枝二越婢一汤(生石膏15—
45g、炙麻黄、桂枝、白芍各3—6g、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3g)治疗小儿上呼吸
道感染发热132例,89例痊愈,37例好转,6例无效,总有效率95.45%C3“。
    19.治疗慢性喘咳  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基础方,随证化裁,治疗小儿慢性喘咳,
包括肺炎后期(桂枝38.白芍、厚朴、杏仁、橘络各3g、炙甘草1.5s.茯苓6g、生姜、
大枣)、迁延性肺炎(桂枝、白芍、厚朴、杏仁、苏子、白术6g、炙甘草3g半夏5g.茯
苓lOg、生姜2片、红枣4枚)、哮喘(桂枝、白芍、厚朴、杏仁、半夏各5g五味子3g、
细辛2g、地龙lOg、炙甘草3g、生姜2片、红枣4枚),均获痊愈(3”;于氏”。,拟方(桂
枝12g、茯苓20g、赤芍、桃仁、丹皮、苏子、白芥子、川贝各lOg、浮海石30g)治疗
喘咳1例,完全控制症状;用桂枝茯苓丸原方治疗1例支气管哮喘,痊愈(3。,。
    20.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以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显效
16例,有效30例,无效2例。‘,;以桂枝茯苓丸化裁(桂枝、茯苓、苦参、党参各15g、
赤芍、桃仁、远志各lOg、丹参30g、琥珀粉1。5g),治愈心悸1例Cl”;以桂枝汤加味
(桂枝、五味子、炙甘草各12g、白芍、大枣各15g黄芪、丹参、麦冬各30g、枳实
log)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3例,有效u例,无效2例。
    21.治疗消化道溃疡、炎症  以加味桂枝加大黄汤(桂枝9--12g、白芍18—30g、大
枣12一15枚、炙甘草6~12g、生姜9—12g、生大黄4。5—6g、田三七2—4g、山楂9—
12g、鸡内金6—9g)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4例,治愈率为62.5%,好转率为29.2%,
总有效率为91.7%,无效2例,占8。3%(3。,;用生脉散合桂枝汤(太子参、山药各30g、
麦冬、扁豆各15g、五味子、桂枝、炒白芍、甘草各lOg,腹痛者加玄胡索、脓血便者加
白头翁、马齿苋,粘膜溃疡者加白及),治疗慢性结肠炎37例,痊愈27例,显效4例,
好转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2%;用桂枝加芍药汤加黄芪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170例,治愈155例,有效15例,有效率100%(3“;用桂枝汤治愈消化道溃疡1例
(处方:桂枝、白术、干姜、甘松、陈皮、半夏各lOg、白芍15g、党参、黄芪各20g、生
姜3片、大枣5枚、甘草4g)C3”;以桂枝汤加减,分型论治慢性溃疡48例,其中寒湿夹
瘀营卫不和(方: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当归尾、苍术、川牛膝各lOg、大枣20
枚、细辛6g土茯苓、生苡仁、鸡血藤各30g)28例,痊愈24例,有效3例,无效l例,
痰凝夹瘀营卫不和(方: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橘叶、贝母、当归尾、川牛膝各
lOg、大枣20枚,土茯苓、生苡仁、鸡血藤各30g)11例,痊愈9例,有效1例,无效
1例,湿热并重营卫不和(方:桂枝、芍药、炙甘草、苍术、黄柏、木通、萆藓、牛膝、
当归尾各lOg、大枣20枚、生姜6g、土茯苓、生苡仁、鸡血藤各30g)9例,痊愈8例,
有效1例“”.
    22。治疗尿频、遗尿  以桂枝汤(桂枝5g、白芍8g、生姜3g甘草4g、大枣3枚)
治愈尿频1例“”;以桂枝汤合缩泉丸(山药15g、桂枝、白芍、乌药、益智仁、甘草各9g、
生姜2片、大枣2枚)治疗小儿遗尿15例,10例服药l0剂痊愈,3例服药20剂痊愈,
2例病情时有反复,原方仍有效““。
    23.治疗肾炎后蛋白尿  以桂枝茯苓汤配合蜈蚣蛋(桂枝、丹皮、桃仁各30g、茯苓、
赤芍各60g、鲜鸡蛋工枚内入蜈蚣末),治疗66例,54例近愈,有效10例,无效2例“”。
    24.治疗疼痛  以桂枝加葛根汤(桂枝98.葛根12g、白芍15g、JI[芎、桃仁、红花
各lOg、白芷、甘草、附子各6g、细辛3g、大枣4枚、生姜3片)治愈原发性眶上神经
痛1例“‘,;赵氏““拟方(桂枝6g茯苓9g桃仁、赤芍、白芍、丹皮、当归、jI!芎各
12g)治愈头痛眩晕1例;金氏““自拟桂葛川芎汤(桂枝、葛根、川芎、生白芍、炙甘草,
前额痛加白芷、颠顶痛加细辛、颞部痛加柴胡、后脑痛加羌活、恶呕加陈皮、发热加桑
叶、蝉蜕),治疗腰麻后头痛20例,痊愈14例,显效4例,好转l例,无效1例,总有
效率95%;于氏C3。,拟方(桂枝、茯苓、元胡各15g、赤芍、桃仁、白芥子、良姜、白术
各lOg、丹参30g、浙贝6g)治愈夜间胃疼1例;赵氏“。,拟方(桂枝、赤芍、白芍各6g、
茯苓、酒大黄各9g、桃仁、丹皮各lOg)治愈脐腹痛1例,又处方(桂枝、白芍、赤芍
各6g茯苓9g丹皮、桃仁、薏苡仁、冬瓜仁各12g、酒大黄、枳实各lOg)治疗慢性
阑尾炎腹痛1例;廖氏C3”拟方(桂枝、羌活、松节、当归、牛膝各lOg、黄芪、白芍、海
风藤各15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4g)治愈坐骨神经痛1例;程氏“’,拟方(黄芪
15g、桂枝、赤白芍、大枣、羌活、独活、防风、当归、川1芎各9g细辛5g、生姜3
片)加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63例,痊愈26例,好转31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
胡氏“。,拟方(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各9—12g)治愈放置节育环腹痛。
    25.治疗皮肤瘙痒  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味治愈腹型荨麻疹“”;以桂枝汤随证加味
治疗荨麻疹10例,服药5剂以下痊愈3例,10剂以下5例,20剂以下2例(5“;以桂枝
麻黄各半汤(麻黄、炙甘草、生姜、桂枝、白芍各2—7g、杏仁5~15g、大枣l一3枚)
治疗荨麻疹39例,服药3剂痊愈6例,6剂痊愈工。例,10剂以上痊愈9例,原方加味
治愈14例,总有效率100%C5”;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9g、牛蒡子、蝉蜕、菊花、
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3枚)治愈荨麻疹l例“”;以桂枝汤化裁(桂枝、白芍各
5g、炙甘草、杏仁、生姜各3g大枣4枚)治愈荨麻疹1例C5”;以桂枝加黄芪汤加味
(桂枝、白芍、生姜各12g、炙甘草6g、大枣4枚、黄芪、白鲜皮、蝉蜕各15g)治愈慢

性荨麻疹1例,并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8g、白芍、生姜、炙甘草、麻黄各5小大枣
4枚、杏仁5g)治愈皮肤瘙痒症1例;张氏C5“、李氏Cl“、陈氏“‘,以桂枝汤分别治愈月
经疹和经期瘙痒.
    26.治疗多汗症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9小黄芪30g、浮小麦15g、炙甘草
6g生姜3片、大枣10枚)治疗产后自汗,痊愈(1“;尤氏C5’,以桂枝加附子汤为底方,治
愈产后漏汗重症(方:桂枝、白芍、人参各9g、黄芪30g、川断12g、浮小麦15g、炮附
子、炙甘草各6s.大枣5枚、生姜3片)、更年期漏汗(方:桂枝、白芍各9C.制附子
6Z.炙甘草5g大枣5枚、生姜3片、煅牡蛎18g、黄芪、浮小麦各30g)各l例;以桂
枝汤加味(桂枝、制附片各10g、熟地、白芍各15g、黄芪20g、生姜3片、大枣5枚、龙
骨、牡蛎各30g、甘草4g)治愈失寐盗汗1例(3”。
    27.治疗便秘  王氏“”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术、炙甘草各10g、白芍、黄芪各18g、
防风6s.火麻仁30g、生姜7片、大枣5枚)治愈便秘1例。
    28.治疗软组织损伤  以桂枝汤(桂枝9~18g、白芍15~25g、甘草6—10g、生姜
9—12g、大枣15g)加减(头面伤加川芎、白芷、薄荷,胸腹伤加全瓜蒌、佛手、山楂,
四肢伤加桑枝、地龙,瘀血斑多加赤芍),治疗软组织损伤7工例,总有效率100%““。
    29。治疗癔病、夜游症  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0g、白芍、炙甘草各20g、生
龙骨、生牡蛎各30g、生姜5g大枣30枚)治愈癔病1例C5”;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桂枝、白芍各9g甘草3g、红枣5枚、生姜3片、龙骨、牡蛎各15g、酸枣仁6s.淡
竹叶3g)治愈小儿夜游症工例“0)。
    30.治疗结扎术后不适  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桃仁、香附、延胡索各10g、茯
苓、丹皮、赤芍各15g、炙乳香、炙没药、红花各6g甘草5g),配合云南白药加白酒调
敷患处,治愈男子结扎术后痛性结节工例,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白芍、鸡血藤
各30g、桂枝、当归、牛膝、木瓜、防风、生姜各10g、炙甘草6g大枣5枚)治愈女子
结扎术后肢麻(末梢神经炎)l例“”。
    3l。治疗Basedow氏病(突眼性甲状腺肿)  用桂枝茯苓丸加薏苡仁等治愈Basedow
1例‘‘“。
    32。治疗雷诺氏病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20g、白芍、川芎各15g、炙甘草、当归、路
路通各10g、生姜、大枣)治愈雷诺氏病工例““。
    33.治疗顽固性呃逆  以桂枝加桂汤加味(桂枝20g、白芍、党参各15g、甘草6g
干姜、生姜各9g大枣7枚)治愈顽固性呃逆1例““。
    34。治疗慢性鼻炎  以桂枝汤加味(桂枝9g、白芍2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
3个、葶苈子15g、蝉蜕9小薄荷5g)治疗慢性鼻炎30例,痊愈22例,好转8例““。
    35。治疗过敏性紫癜  王氏“”处方(桂枝、白芍各8g荆芥、防风、川芎、炙甘草
各6g、田三七末2g、黄芪15g、生姜5片、大枣3枚),治愈下肢及臀部紫癜;以桂枝汤
加味(桂枝6g鸡血藤、白芍各12g、生姜3g、大枣5g茜草、紫草各15g、丹参9g
茯苓、白茅根各60g),治愈工例顽固性过敏性紫癜““。
    36.治疗皮肤血管炎  黄氏“’,等拟血管炎合剂(桂枝茯苓丸为基本方)治疗皮肤血管
炎,以对皮肤变态反应性结节性血管炎效果最好,治疗59例,总有效率为83%,另外对
Behcet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变态性系统性血管炎亦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37。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  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基本方,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
者分型加味治疗,共75例,基本痊愈16例,显效47例,无效8例,恶化4例。
    38。治疗前列腺增生  以加味桂枝茯苓汤(桂枝、茯苓、桃仁、丹皮、红花、赤芍、
橘核、牛膝、海藻)治疗前列腺增生31例,总有效率90.2%,无效者9。8%,疗程21,--,
48天。
  四、不良反应
  桂皮醛对小鼠的LD,。静脉注射为132mg/kg,腹腔注射为60mg/kg,IZl服为2225mg/
kg。桂枝对实验小鼠的毒性作用有显著的昼夜差异,白天的毒性和致死作用较夜间明显
增强。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19 发表于: 2012-04-26
   葛根  Gegen
    (附:葛花)
  (别名)  干葛(《阎氏,'bJD方》)、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葛麻茹
(《陆川本草>>)、葛子根(《山东中药》)、黄葛根(《四川中药志》)、葛条根(《陕西中药志》)
  (来源]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葛为藤类,
其植物藤长约数丈,故名。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md.)Ohwi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甘葛藤习称“粉葛”。野葛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
产,一般均自产自销,以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为主。粉葛根多数栽培,主产
于广西、广东等地。
  (采收炮制]  10月后至第二年4月前后挖根,洗净并刮去外皮。野葛多趁鲜切成厚
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除去外皮后,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办,干燥。生
用、煨用或磨粉用。炮制时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
即生葛根。或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
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度,
取出,筛去麸皮,晾透(每50kg葛根,用麸皮lOkg),即煨葛根。
  (商品规格)  商品因产地不同,品质上略有差异。一般南方产者粉性大,质佳;北
方产者粉性小,稍逊。分野葛根、粉葛根两种。以片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
少者为佳;质松、色发黄,缺粉性者质次。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本品含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野葛
不得过7。0%,粉葛不得过5。0%。
  (药性]  辛、甘,凉。归脾、胃经。
  (功效]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应用)
  1.风寒外感  本品辛甘性凉,辛能透散,凉而不寒,入脾胃经,有良好的发表解肌
作用,为解肌之代表药,常用于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项背拘
急之证。若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常配麻黄、桂枝、白芍、生姜等,如《伤寒论》葛根
汤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见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
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
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若外感风寒,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但邪郁可化热,见浑身
烦热而恶寒者,可配麻黄、白芍、葱白、淡豆豉,一方面散寒解表,一方面透热外出,如
《类证活人书》麻黄葛根汤;本品轻浮升散,又善入阳明经,为治疗阳明头痛之要药,常
配升麻、秦艽、荆芥、白芷等,用于风邪侵袭,阳明头痛,目痛鼻干,项背强急,恶风
微热之证,如《医学心悟》葛根汤;若体虚外感,但见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
四肢酸懒作疼,咳嗽稀白痰者,可配人参、苏叶、半夏、陈皮、桔梗、麻黄等同用,如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通宣理肺丸;若外感风寒表虚证,见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配以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等,如《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
    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  本品性味辛凉,功可辛凉解表,故可用于风热外感或温病
初起,见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者,可配葱白、
淡豆豉、生姜同用,以疏风透热,如《太平圣惠方》葛豉粥;另《肘后方》葛根解肌汤
以本品配麻黄、大青叶、黄芩、石膏等,亦用于温病初起之壮热微恶寒者。
    3.斑疹不透  本品有发散表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
邪外束,疹出不畅之证,常与升麻、芍药、甘草同用,如《阎氏小儿方》升麻葛根汤;若
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当解肌透疹,配荆芥
穗、牛蒡子、蝉蜕、前胡等,如《麻科活人全书》葛根解肌汤;若麻疹初起,憎寒壮热,
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咳嗽气急,腮红眼赤,目泪喷嚏,伴呕吐泄泻,或干呕恶心者,可
配紫苏、赤芍、陈皮、前胡等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苏葛汤;若见冬温壮热而咳,肌
肤发斑,状如锦纹,胸闷作呕,但吐清水者,可配麻黄、陈皮、杏仁、知母等,如《外
台秘要》葛根橘皮汤。
    4。热病口渴,阴虚消渴  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而有生津止
渴之功,若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若因热病气阴两伤,津
伤口渴,气短乏力者,又当与茯苓、生地、人参、五味子、知母等同用,如《幼幼集
成》莲花饮;若用治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者,又多配乌梅、花粉、麦冬、党
参、黄芪等同用,如《沈氏尊生书》玉泉丸;若见消渴,胸中伏热,口干,心烦躁闷者,
可与粟米饭同食,如《圣济总录》葛粉饭。    .
    5。热呕热痢  本品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清阳升
而浊阴降,故可止呕止痢止泄。若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
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之热泻热痢证,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
《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若霍乱吐泻后,心下烦闷,渴而引饮,口干舌燥者,本品可
升阳止泻,又可生津止渴,常配黄连、升麻、山栀、生地等同用,如《症因脉治》葛根
清胃汤;若小儿风热感冒,伴肠胃失调见呕吐,头痛,惊啼者,可与粳米煮粥服食,如
《太平圣惠方》葛根粥;若见胃脘实热,烦渴,咽干吐逆者,当与黄连、半夏、甘草同用,
如《圣济总录》葛根汤;若胃热呕吐频频,又当急与半夏、甘草同煎合姜汁饮用,如
《普济本事方》竹茹汤。
    6.牙齿疼痛,大头瘟毒  本品辛散风热,归于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故本身虽无
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却可用于阳明经风火上升之证。若用于阳明实火牙齿疼痛者,当

配石膏、花粉、连翘、防风等,如《医醇剩义》葛根白虎汤;若用于外感齿痛,阳明风
热者,配石膏、防风、甘草同用,如《症因脉治》干葛防风汤;若胃热炽盛,循经上壅,
发为大头瘟者,可配贯众、白僵蚕、甘草同用,如《仙拈集》清毒饮。
    7.高热抽搐  本品透热解肌作用良好,故可用于高热引起的肌肉抽搐,如用于小儿
高热抽风者,可以本品配柴胡、天竺黄、全蝎、朱砂等同用,见《普济方》青丸子;本
品与石膏、金银花、白芍、全蝎、蜈蚣等配伍,用于脊髓灰质炎急性期.
    8.大便不通  本品归脾胃二经,有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的作用,清阳升有助于降
浊阴,故可用于大便不通之证。若热结津伤,大便不通,腹中胀满,或二便俱不通者,可
配大黄、猪膏同服,如《备急干金要方》濡脏汤;本品配皂角,可用于急性肠梗阻,如
《河南医学院报》急性肠梗阻方。
    9.酒疸、酒痔  本品归脾胃二经,功可升举清阳之气,故可助脾运湿,治疗饮酒过
度,湿热内蕴而致的酒疸,见身目发黄,心中懊侬,小便色黄者,常配枳实、栀子、淡
豆豉、甘草等,如《重订严氏济生方》葛根汤;若用于饮酒过度,内蕴成湿,湿蕴生热,
湿热下注而成酒痔者,当配半夏、茯苓、黄芩、枳壳等,如《仁斋直指方》干葛汤。
    lO.脾虚泄泻  本品轻扬升发,入脾胃二经,功可升发清阳,鼓舞脾胃之气,脾得运
则泄可止。然本品性凉,恐伤脾胃之弱阳,加重脾虚泄泻,故用于本证时当取煨品,多
配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同用,如《六科准绳》七味白术散。
    (用法用量]  10—15g。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使用注意)  《景岳全书.本草正》云:“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本
草从新》云:“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鉴别用药]  葛根、葛花同出于一种植物,为不同的入药部位。葛根辛、甘、凉,用
于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主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麻疹不透,热病消渴,湿
热泻痢及脾虚泄泻等证;然葛花轻清芳香,性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主要用于饮
酒过度,蕴而生湿,湿阻脾胃之证。
  (药论]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2。《名医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生根汁,疗消渴,
伤寒壮热”。
    3.《本草纲目》:“本草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盖麻黄乃太阳经药,兼
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药皆轻扬发散,而
所入迥然不同也”。
    4.《本草经疏》:“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
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伤寒头痛兼项强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
足太阳也,邪犹未入阳明,故无渴证,不宜服。”
    5.《本草正》:“葛根,用此者,用其凉散,虽善达诸阳经,而阳明为最,以其气轻,
故善解表发汗。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
为最良,当以为君,而佐以柴、防、甘、桔。”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葛根中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达工2%。其中包括大豆甙(Daidzin,黄豆甙)、大
豆甙元(Daidzein)、葛根素(puerarin)及大豆甙元4.,7一二葡萄糖甙(Daidzein 4.,7一
diglucoside)、葛根素木糖甙(puerarin—xyloside)等;其它成分还有尿囊素(Allantoin)、
胡萝卜甙(Daucoster01),6,7一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 coumarin)、酚性化合
物、PG一1、PG一2、PG一3、色氨酸衍生物及其糖甙、氨基酸、淀粉、花生酸等。
    二、药理作用
    1.对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具有收缩和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葛根的水溶性提取物
PM、、PM。和PM。3×10—3一l×10—2g/ml则可引起豚鼠离体回肠收缩,这种收缩作用可
被一定浓度的阿托品和苯海拉明减弱“,。葛根水溶性提取物M了F、。、有很强的收缩平滑肌
的作用,静注lg/kg引起在位小肠收缩力增加62.5%,并增加在位小肠内压,而乙酰胆
碱(Ach)lmg/kg使之增加42%,但无增加小肠内压C2,。实验提示,葛根的收缩成分可
能是胆碱、乙酰胆碱和卡塞因尺等物质C3“,。葛根中的多种异黄酮化合物,特别是大豆黄
素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能明显对抗Aeh引起的小鼠回肠收缩,其效力约为罂粟碱的
1/3“,。中国葛根及日本产葛根均含有这类成分,对小鼠、豚鼠离体肠管均具有罂粟碱样
解痉作用C6)。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作用:葛根对冠状动脉、心肌代谢、心肌功能均有一定的作用。其中
葛根素可使心脏搏动的速度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主动脉压(MAP)降低,但不使缺
血区侧支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可能是因降低了外侧支冠状动脉的阻力所致”,;葛根素
还可使张力一时间指数(77I)及左心室压力上升速度(LV dp/dt)显著降低”,;葛根素
能明显缓解PGF、.心绞痛,改善缺血心电图“,;此外,葛根素尚能提高患者血6一K—PGF、.
亡6一酮一PGF.。(前列环素一稳定代谢产物)刁及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降低7XB,/
6一K—PGF、。比值,结果使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扩张,故抗心绞痛,降血压,降低心肌耗氧
量,改善缺血ECG等”,。
    葛根黄酮均可使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对血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月,使外周阻
力降低,心输出量无明显改变,而左室作功略减少。静脉注射葛根黄酮可使缺血区氧含
量增加,乳酸含量降低,对改善正常和缺血、梗塞心肌的代谢有良好的作用Cl“。
    葛根汤可使心搏指数减少,心肌收缩力增强,表明具有强心作用”,。
    (2)对血压的影响:日本原田正敏等曾报道,葛根中共存着升高和降低血压的物质,
对血压似有双向调节作用(1“”,。但目前报导主要是其降压作用:葛根浸膏、总黄酮和葛
根素可使正常麻醉狗的血压短暂而明显地降低““;有人用脊髓大鼠生物测定法测定正常
人和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血浆儿茶酚胺(CA)的含量,并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对
血浆CA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血浆比正常人高,且静脉注射pue后
可使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浆CA降低。“;腹腔注射葛根素100mg/kg能明显降低
清醒自发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并减慢其心率,对于SHR的作用强于正常Wistar
大鼠。葛根素还可使SHR的血浆肾素活性(PRA)显著降低,作用强于正常大鼠。“;SHR
口服大豆甙元的固体分散物300mg/kg,2h血压下降达最高峰,收缩压下降12.8%,而
等量的大豆甙元及PVP均无明显改变,大豆甙元固体分散物均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
中血管紧张素下降52.4%,使正常大鼠的PRA下降24.7%。麻醉猫静注25mg/kg,收

缩压下降18.6%士i0.6%,舒张压下降43。0%土19.2%Cl“。大豆甙元固体分散物对麻醉
家兔血压具有相对早而弱的降压作用C1”。葛根、总黄酮、大豆甙元、葛根素对高血压引
起的头痛、头晕、项强、耳鸣等症有明显改善,尤以头痛项强为显著(1”。
    (3)抗心律失常作用:葛根黄酮、大豆甙元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对抗乌头碱、氯化钡、
氯化钙、氯仿、肾上腺素和急性心肌缺血等所致的心律失常,表明葛根成分可能通过影
响细胞膜对钾、钠、钙离子的通透性而降低心肌兴奋性,预防心律失常发生的C3真7.”,。
    (4)卢受体阻断作用:有人观察了葛根素对猫离体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实验显示异丙
肾上腺素使猫的股静脉及肾动脉对甲氧明引发的收缩产生的舒张作用呈剂量依赖式,葛
根素能阻滞这种舒张反应,并呈剂量依赖式,但不能阻滞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反应,提
示葛根素对猫的离体静脉及动脉具有p受体阻断作用C1“;葛根素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表
明:能明显地降低大鼠心肌膜制剂中p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结合竞争实验显示,葛根素
象其它p受体的配体一样,能同标记配体竞争与受体结合,从而提示它可能是p受体的一
种配体。p受体的效应器为腺苷酸环化酶(AC),p受体激动剂可使之激活,拮抗剂使之
抑制,葛根素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对(AC)的激活作用,说明葛根素是一种p受体拮抗
剂”.20),对心脏p、受体有选择性作用。
    (5)改善外周循环:葛根总黄酮注射于麻醉犬的颈动脉能使脑血流量迅速而明显地
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2”;葛根总黄酮还可使乙酰胆碱引起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
素引起的收缩作用减弱,使处于异常状态的血管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C2”;给高血压动脉
硬化的患者肌肉注射,则可使脑血管阻力减小,血流入时间缩短,波幅和快流段增加,波
形好转,作用温和。其作用并非单向扩张血管,增加血流,而是使低幅波升高,高幅波
降低,使异常波趋向正常C2“;葛根素无论对正常金地鼠脑循环,还是对局部滴加去甲肾
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提
高局部微血流量”,。另有报道葛根素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脑
循环“”。
    葛根素注射液和葛根均能改善视网膜末梢血管的阻滞状态,治疗视网膜动、静脉血
管阻塞,提高视功能,。
    3.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葛根素浓度为0.25、0.5及1.0mg/ml时,在试管内均能
不同程度地抑制ADP诱导的鼠血小板聚集,静脉注射葛根素亦有抑制作用。葛根素浓度
为0.25—3.0mg/ml,在试管内对ADP和5一HT诱导的家兔、绵羊和正常人的血小板聚
集也有抑制作用。葛根素0.5mg/kg还能抑制5-H丁从血小板中释放C2“。这对于防治心绞
痛和心肌梗塞很有意义。
    4.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葛根煎剂对正常家兔有轻微降血糖作用””。口服葛根素能使
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血清胆固醇含量减少,当选用最低有效剂量的葛
根素与小剂量(无效量)阿司匹林组成复方后,降血糖作用加强,且可维持24h以上,并
能明显改善四氧嘧啶性小鼠的糖耐量,明显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且认为葛根素
可能是葛根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C2”。口服葛根煎液能对抗饮酒大鼠因乙醇所致的血中
ApoA—I降低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现象““。
    5.对体温的影响  葛根煎剂及葛根的乙醇浸剂口服给药,均能使人工发热兔体温降
低,浸剂作用强于煎剂C2“。

    6.对神经电生理的作用  采用全细胞钳制技术,记录成年Wistar大鼠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中河豚毒素不敏感性(TTXr)钠电流的变化,观察葛根素(pue)对其的
影响。结果显示:pue在0。01—2mmol/L浓度范围内,对了了Xr钠电流的抑制率为
9.5%一83.2%。该抑制作用为浓度依赖性,可部分洗脱,但非频率依赖性或电压依赖性。
pue不影响失活曲线,但使l/2最大激活电压由一26mV升至一16mV,说明抑制了激活
过程,故pue可抑制大鼠DRG细胞中TTXr钠电流”“;葛根素和大豆甙元还可抑制
UH3氟硝西泮和体内大鼠脑膜的结合,提示这两种黄酮化合物是苯二氮?受体的拮抗剂
或部分激动剂,此作用是通过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混合机制而实现的。
    7。抗氧化作用  葛根中分离精制的PG、(GP)及芒果甙(MF)可捕捉到DPPH基
因,又可显著抑制氧化损伤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对微粒体的活性氧类造成的过氧化脂质
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因此,GP及MF均具有捕捉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
    8.提高学习记忆功能  采用小鼠跳台法和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法观察葛根醇提物
及总黄酮对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两者均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
得障碍和40%乙醇所致的记忆再障碍。葛根醇提物尚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操作式
条件反射的抑制,东莨菪碱能降低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并降低海马乙酰
胆碱转移酶活性。这可能是葛根能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之一。
    9.抗癌作用  葛根有效成分S。。019、大豆甙元可抑制HL一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由原
始的早幼粒阶段发育向成熟的中幼粒、晚幼粒及成熟的杆状粒、分叶核细胞发展。S。流
式细胞光度术分析表明,S。。019对HL一60细胞周期移行呈G、期阻断作用,S。。019是一个有效
的HL一60细胞分化诱导剂C3”。大豆甙元在单独处理HL一60细胞时,对细胞的诱导作用较
弱,当它与乳香的有效成分BC一4联合应用时,对HL一60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和分化
诱导作用“.3。t3“。
  三、临床报道
  1.治疗坐骨神经痛  用葛根汤加减(葛根15.-~20g、麻黄10—12g、桂枝10—12g、
白芍15~24g、生姜5卧大枣10~20枚。寒重者加附子,生姜改为干姜;湿重者去白芍,
加苡仁、苍术;久病肾阳虚者加杜仲,桂枝改为肉桂。还可酌加活血之丹参,祛风之防
风,引药下行之牛膝。)用于2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病程短则1月,长则5年,其中痊
愈19例,好转3例,未见不良反应。少则9剂,多则18剂,平均13.5剂“”。
    2.治疗颈椎病  有人以葛根汤加减(以葛根、桂枝、赤白芍、威灵仙、片姜黄、甘
草为主,随证加减)治疗颈椎病40例,结果工5例显效,23例好转,总有效率95%C3。,;
另以葛根二藤汤(葛根30—60g、鸡血藤30---60g、钩藤10—30g)加减,治疗颈椎病41
例,其中22例治愈,15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7.5%(3’,;用葛根活血
汤(葛根60g,桂枝、羌活、川芎、片姜黄、没药、地龙、甘草各:10g,鸡血藤30g,王
不留行15g,木瓜20g,麻黄6g)加减治疗颈椎病200例,总有效率为98。5%C3“。
    3.治疗缺血性脑梗塞  用葛根汤加减(葛根20一40g,麻黄3—6g,桂枝5—10g,白
芍、当归各10~20g,丹参20~--30g,红花6—10g,川芎lO一15g,甘草6g,生姜3片,
大枣5枚)治疗缺血性脑梗塞,结果痊愈43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8。28%C3”;以葛根30"--45g、丹参15~35g、地龙20—30g、红花20—35g,加减治缺血
性脑栓塞,头痛剧烈、血压高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肢体麻木加天麻,痰热重加鱼

腥草、竹沥、j1[贝母,便秘加生大黄或以番泻叶泡茶饮;血压过低,加党参、炙草,减
地龙。每日1剂,水煎服2次。结果:28例脑血栓形成1个月后大部分好转恢复,3个
月内基本痊愈工7例,显效9例,无效2例,基本痊愈及显效率为75%,总、有效率为
92.9%“”。
    4。治疗头痛  用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lOOmg)成人每次5片,小儿3—4片,口服,
3次/13,连服2—22个月,治疗偏头痛53例,总有效率83%“”;用葛根30g,桂枝15g,
赤白芍各20g,川芎30g,白芷、柴胡各15g,钩藤25g,地龙20g,全蝎lOg,僵蚕15g,
鸡血藤、石菖蒲各20g,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例,1剂痛止,恐后再发,连服7剂,至
今未发“。,;赵氏等用蝉葛芍药汤(葛根、蝉衣各9g,川芎15g,白芍15g,细辛3g,甘
草6g)每Et 1剂,水煎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21例,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控制者7例,
显效lO例,好转2例““。
    5。治疗颈斜  以加味葛根汤(葛根30g,桂枝lOg,白芍、防己各30g,辛夷、甘草
各15g,大枣5枚)治疗1例强直性痉挛性持续颈斜9个月患者,共服12剂而愈““。
    6.治疗跌打损伤  葛根汤加味(葛根30g,麻黄9g,桂枝、连翘各lOg,生姜3片,
炙甘草6g,白芍15g,大枣12枚,随证加姜黄、牛膝、香附等)H l剂,煎2次分服。
同时以单味葛根lOOg加水浓煎,先热敷后浸泡损伤部位。治疗20例跌打损伤患者,经
服药3—6剂,全部治愈““。
    7。治疗伤寒及副伤寒  以葛根芩连汤(葛根15g、黄连20g、黄芩30g、甘草3g)日
1剂,3次/日服,治疗伤寒及副伤寒200例。结果显效58%,有效4l%,总有效率99%。
其中54例患者曾用抗生素治疗,无1例发生并发症“。,;另有报导,以葛根芩连汤加味
(葛根、黄芩、黄连、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芦根、冬瓜子、甘草,随证加减)治疗
肠伤寒98例,结果5天内痊愈者25例,6—10天内68例,11一15天5例,痊愈率100%,
77。65%患者的体温在工周内恢复正常“”。
    8.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以葛根芩连汤为主(葛根、黄芩、黄柏各20g,
生山楂、地榆、五倍子各lOg)组方,水煎2次合250ml,药温30℃,加锡类散3支调匀,
给患者保留灌肠30分钟,1次/日,15天为l疗程。共治疗30例,结果痊愈10例,显
效12例,好转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其中治疗1—3个疗程者26例,4个疗
程以上者4例““。
  9.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  用葛根双黄液(葛根、黄芩各500g、黄连lOOg、木香、鸡
苏散、焦楂皮各500g、马齿苋750g、车前子500g)治疗88例小儿湿热型泄泻,煎药得
2000ml,平均每次15ml保留灌肠,1—2次/日。结果痊愈62例,好转22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95.4%““。
    lO.治疗婴幼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以葛朴散(粉葛、姜厚朴、炒扁豆、神曲、山楂肉
各lOg)随证加减,水煎服,3次/日(如系乳儿,应母子同服),合外治法(用姜黄散:
鲜葱60g、生姜15g,热重者生姜5g,寒重者生姜30g。共捣成泥,外敷于神阙穴,上盖
以消毒纱布),共治疗婴幼儿中毒性消化不良114例,结果痊愈106例,好转6例,总有
效率98%。如小儿处在昏迷期,可配人中、印堂、合谷、足三里扎针,1小时1次,泻
法,不留针,直至神志转清C5”.
  11.治疗痔疮  取葛根750g烘干研末,香油150g烧开,加入葛根末,搅拌冷却,即

制成葛根消痔膏,装入磨口瓶备用。用时将膏药适量成饼状敷贴在痔核表面,覆盖纱布
固定,每日一换。肛裂者先用探针挑药膏涂布肛裂创面,再用消毒敷料覆盖固定。涂药
后几小时内勿大便,换药前用热水坐浴。结果用药10天后治愈94例,显效7例,好转
5例,总有效率100%“”。
    1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葛红汤(葛根30g、红花6g、杏仁、川贝母研末、百部、
款冬各lOg)治疗慢性支气管炎61例,寒痰阻肺加炙麻黄、干姜各6g,加白芥子、制半
夏各lOg;痰热阻肺加连翘、桑白皮、黄芩各lOg、鱼腥草15g;肺阴不足加南北沙参各
12g,天、麦冬各lOg;肾不纳气加熟地、陈萸肉、怀山药、五味子、补骨脂各lOg。结
果:显效20例,好转38例,无效3例““。
    13。治疗口疮  有人曾以葛根芩连汤加红花、石膏(生石膏、葛根各9g,黄芩6g,生
甘草、红花、黄连各3g)治疗心脾蕴热型口疮,3剂而愈C5“。
    14.治疗突发性耳聋  以葛根片(每片相当生药1.5g)3次/Et,每次1—3片口服,
或针剂2次/日肌注,每次注射葛根黄酮100mg,一般用药1—2个月。共治疗100例突
发性耳聋,总有效率为76%“‘,;或以葛根合剂(葛根18g、川1芎lOg、丹参lOg、女贞子、
枸杞子各lOg、菊花12g、黄精、黄芪各15g、泽泻lOg)治疗突发性耳聋,共治疗329只
患耳,痊愈114只,占34.7%;显效126只,占38.3%;进步45只,占13。7%,总有
效率86.7%“。,;蔡氏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70%的患者在用药2周内甲
皱微循环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5“。
    15.治疗高血压病(症)  用葛根片治疗伴有颈项强痛的高血压病222例,总有效率
达78%一90%“”;黄氏以葛根30g、槐米15g、茺蔚子15g,每13 1剂,煎汤500ml,早
晚各服250ml,治疗高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改善,维持一年以上者9例,维持
半年以上者、维持3个月以上者各8例,服药期间血压下降,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者19
例,服药1个月,病情血压均无变化者8例,总有效率为84%““。
    16。治疗冠心病  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4—5mg/k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0ml静脉注
射,约4小时后再按4—5mg/kg加入5%葡萄糖500ml内,日间12小时维持静滴,一般
用6天。临床观察30例,结果用药后心肌耗氧指数减低,对限制心肌梗塞范围有效“”;
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脉点滴,1次/日,共用10天。
治疗前停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对2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检测.结果:治疗
后除血浆粘稠度无明显改善外,其它如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栓长
度、血栓干重、血小板粘附率等6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01)。体征上,患者的胸闷、心前区疼痛、早搏的次数、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杨
氏用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有明显缓解作用,能改善缺血心电图及降低心肌耗
氧量“”。
    17。治疗心律失常  先以葛根素200mg加入50%葡萄糖200ml内,于5—10分钟内
静脉推注,第1—7天(第一天在静推后4小时开始)以葛根素500mg加入10%葡萄糖
中静滴,1次/日,治疗32例,有效率60%““。
    18.治疗足癣  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份,焙干,研为细末,密封包装,每袋40g。
患者每晚取药粉1袋倒入盆内,加温水300ml混匀,浸泡患足20分钟,7日为一疗程。治
疗期间停止使用治疗皮肤病的其他药物,每疗程结束时检查病变情况,痊愈者停药,第

三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8。74%““。
    19。治疗眼科疾病  谷万章等用100%葛根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后,视
网膜感光区由视盘周围逐渐向外扩大,视力提高,总有效率为75%““;康汝秀等用葛根
素注射液治疗80例143只青光眼,对70.6%的原发性开角型、闭角型和继发性青光眼均
有降低眼内压作用“‘,;雷嘉启等用葛根素注射液对127例(133只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葛根素溶媒的对照组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葛
根素组的视力增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01);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比治
疗前明显缩短(P<0.001);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视
网膜电图。波谷数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O。05,P<o。01)。本实验表明:葛根
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视力““。
  四、不良反应
  葛根的毒性很小,但不同品种的葛根其毒性各不相同。周氏比较了几个品种葛根的
LD50,云南葛的毒性最大,峨嵋葛和野葛次之,粉葛的毒性最小““。史氏等对pue注射
液进行了药理的短期致突、致畸等试验,结果表明:无致突、致畸作用“”。
    附:葛花
    又名葛条花(《中药志》)。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Pueraria
tobata(Wmd.)Ohwi.的未开放花蕾。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安
徽等地。立秋后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性味甘平。归胃经。功能善解酒毒,
醒脾和胃。主要用于①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常配木香、陈
皮、猪苓、茯神、白豆蔻等同用,如《脾胃论》葛花解酲汤;若饮酒太过,醉倒者,本
品配小豆花等份,研末为散,每服2—3克,见《肘后方》葛花散;②酒毒湿热证,见饮
酒过度,湿热熏蒸,目睛黄染,视物昏瞻者,可配黄连、龙胆草、茵陈、当归等同用,解
酒毒,清湿热,如《审视瑶函》葛花解毒饮;⑧饮酒过多,呕血不止之证,缘饮酒过多,
内有积热涌盛,损伤胃络引起。常配黄连同服,如《杂病源流犀烛》葛黄丸;④酒湿而
致半身不遂之证,常配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等,如《症因脉治》葛花平胃散。用量
一般3—12g。煎服或入丸散。
  (<名医别录》:“消酒”。
  《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
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清热”。
  《本经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
之损人天元,以大开肌肉,而发泄伤津也。”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