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326阅读
  • 3063回复

学中医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0 发表于: 2012-05-16
(第三个,微热。
第一个壮热,第二个微热,第三个身热不扬这是发热的几种情况。
第一个微热,什么叫做微热?
潮热里面有那么几种情况,微热是发热不高,自己稍微感到有点发热,体温一般也是不高的,不会超过三十八度,甚至只有自己感到发热,提问根本不高,量体温量不到,不是有的病人,我自己感到一阵阵的发热,头上发热,发烧要出汗了冒汗,你说他量体温有点高了,他体温并不高,自己感到发烧,这是微热范围。
这种微热的种类很多,要根据不同的兼证,不同的表现来进行辨证,如果兼有,这种微热长期发热,劳累则甚,属于气虚发热,这种病人有的,比如西医讲的这些,包细胞减少的病人,他经常有这种情况,中医讲的阳气不足的人,有这种情况,体温又不高,自己经常感到有点发烧,或者是量体温稍微有点高一点,三十七度三,三十七度四,不超过三十七度八,就那么一点,稍微有点高,稍微一活动就感到发热,这属于气虚的表现,当然还有其他非气虚的表现,我们举了最典型的的一个表现,劳累则明显,要讲是不是气虚还有很多症状,气短、乏力、神疲、脉弱、舌淡等等好多症状,那我们就变成了辩证了,我们现在就是说发热,这种微热你怎么辩证,要根据她全身兼有的表现。 )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1 发表于: 2012-05-16
另一种表现是低热而脸色很白,这属于血虚的表现。
血虚脸色白、舌质淡等等,这是血虚的表现,血虚发热,如果是午后发热,五心烦热,骨蒸发热,无心发热是自己感觉得到,自己感到骨头里面发烧,里面热,讲不好好像是从骨头里面发出来的,想坐在蒸笼上面是的,体温又不怎么高,兼有一些阴虚的表现,脉细数,当然是阴虚的发热,如果因情志不舒服,或者手轻之影响引起来的,也往往是中自我感觉,心里烦躁的时候,烦躁发热,心情一紧张的时候就发热,可能看到一个生人,我们年轻老师,有时候后面来了几个人听课,心里紧张,一下子发起热来了,自己感觉发热,这个体温可能也没有高吧,那么这种情况属于气郁发热,还有小孩,一、二岁的小孩,他的体温调节机制不太好,在夏季出现发热,多半是气阴两虚,是不是气阴两虚,都要全身看,这些属于微热,我讲的这几种,这是常见的有这样一些原因,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不是单纯凭一个发热不高,就能够辨别出来的,要结合其他的表现,目的是这样。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2 发表于: 2012-05-16
第四点,寒热往来。
什么是寒热往来?所谓寒热往来,是恶寒发热交替发作,界限凤鸣,怕冷的时候就不发烧,发烧的时候就怕冷,接线非常明显,因此他和恶寒发热我们讲的第一点,它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第一点恶寒发热,特的特点在什么地方,他是没有明显的时间阶段,交替的症状不明显,前面的恶寒发热,是又怕冷,又发烧同时存在,或者说怕冷一下有发热,发热一下又怕冷,他中间时间界限,症状的界限不是很明显,这种恶寒发热是恶寒的时候一点发热的感觉都没有,发热的时候一点怕冷的感觉都没有,时间上非常明显,症状表现上非常明显,那些症状不是很明显,恶寒和发热, 怕冷的时候就一点都不发热,发热的时候就一点都不怕冷,症状不明显,时间上,我这个时候开始发热了,一点都不发冷了,没有那么明显的时间界限。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3 发表于: 2012-05-16
分类有两类,一个是寒热往来无定时,寒热往来无定时就是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是半表半里证的最主要的表现,它属于邪正相争,邪正互为进退,什么叫邪正互为进退,就是邪气和正气两个相斗争的时候,要么向里进一点,要么向表退一点,两个互相在这里进退,处于这么一种状态,他是半表半里,邪气推进来了,要么向外退一点,所以就出现了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因为它邪在半表半里,邪气一般来说不会太盛,正气也没有衰,象征与表里这么一个阶段,表和里之间,就是既有一部分表,也有一部分里,我们以后将少阳证的时候,再讲这个问题。正气胜邪则发热,写气胜的时候就怕冷,古代是这么解释的。一胜一负所以就出现了往来寒热,邪正、表里、胜负,处于相持出入这么一个状态,所以寒热往来。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4 发表于: 2012-05-16
寒热往来有定时,寒热往来有定时,明显地讲就是疟疾,但实际上也不单纯地是疟疾,刚才我举得那个病理,他是寒热往来有定时,他是明显地晚上九点多钟、十点钟开始发热,开始怕热发烧,到半夜三四点的时候,慢慢开始退下了,有明显的寒热往来有定时,但是他不是疟疾,它属于胰腺炎手术以后。
古代认为虐邪属于半表半里的摸原,病位处于半表半里,还是阴阳互相在这里纷争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寒热往来往往是先发冷后发烧,为什么会出现先寒后热?
按照西医的说法,就是由于这种疟原体,跑到了血球里面去了以后,破裂就出现了怕冷,而产生了很多的裂质体,这列质体是种过敏原,就出现了发热,西医这样解释。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5 发表于: 2012-05-16
中医的解释就是他处于一种膜原,半表半里、邪正相争的这么一种局面,为什么会按时发热?
《素问。虐论》专门有疟疾这一篇书,看来在两千年之前,中国的疟疾就很多了,素问专门有虐论者一篇书,他来解释,古代解释,疟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按时发热怕冷的,那是因为邪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形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出,得阴而内博,内外相博,是以日作,就是这个邪气和卫气两个结合在一起了,它随着卫气的运行,卫气是五十周而复大会吧,《营卫生会》篇讲我们的气血阴阳,二十四小时转五十圈,五十周而复大会,所以要在全身走一圈,走到这个地方,恶寒发热出现了,定时发热,古代是这样讲。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6 发表于: 2012-05-16
为什么有的是间日虐、三日疟?《素问。疟论》里面都有解释,叫做:邪气其深,其道远,其行迟,他的位置离车站很远,不容易赶上火车,或者说两天才开一班飞机,他要两天才能赶上一半,所以就其行迟、其道远,其邪深,就是这样来解释的,当然这些解释都是古代的解释,到底我们怎样解释,为什么会两天发一次?为什么每天到时候按时发作?我们用什么道理去解释,还没想到很好的道理,大家可以研究,古代是这样解释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7 发表于: 2012-05-16
还有一种妇女入血分,认为也是寒热往来有定时,也是一种表现,实际上血分也是一种表现,血热、阴虚内热、阴分,还是讲的这意思,这是寒热的症状,问寒热我们就讲完了。
问寒热以后我们可以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进行复习思考,比如说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有那几种,应该说有四种: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就是这么四类。
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那两个方面的情况,为什么会发生怕冷发烧这种症状?它的机理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邪气的性质,邪气的性质,阴邪容易出现寒证,感受的是阳邪,容易出现的是热证,热的症状,砸一个就是机体的阴阳盛衰,取决于阴阳盛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反映我们机体的阴阳盛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8 发表于: 2012-05-16
什么叫恶风,什么叫恶寒,畏寒?壮热、潮热各有什么意义?
只要复习一下就可以知道了。概念我们都讲了,恶风,遇风则热,避免之则寒。
恶寒,我们特定讲的是那种新起的、突然的怕冷,纸浆的新起的怕冷,加衣被、取暖都不能缓解的,我们认为地成为“恶寒”,当人你如果说畏寒也不能说答错了,这是我们一种习惯的提法。
畏寒是讲的经常地、长期地怕冷,加衣被可以得到缓解,多半是激昂的阳气虚这种情况。
壮热,高热持续不退。
潮热,是按时发热,或者是按时热势加重。
各有什么意义?它们的辩证意义。恶寒发热时表征的特征,但寒不热是寒证的特征,但热不寒,一般是讲的里实热证,或者虚热证,寒热往来是邪在半表半里。这是主要意义。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59 发表于: 2012-05-16
表证恶寒为什么的温不解,感受了风寒为什么会出现发热?感受了风热为什么会又怕冷的感觉?
这些都要从邪气相争,正气抗邪的这种卫气束表的状况来理解,邪正相争,为什么会受到寒?为什么得温不解?这都要从正气抗邪的一种能动的反应,正气抗邪的反应,肤表是处于一种闭塞,还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卫气和邪气相争的部位等等,从这些方面来考虑。
微热有哪些原因?低烧,自己感到局部地发烧,有哪些原因,我们举到的有气虚,血虚、有阴虚,有气阴两虚、有气郁等等,这些我再次强调,微热到底是什么原因?必须结合全身的症状来进行辨证,不是单纯凭一个发热不高,自己觉得有一点发热,就是什么性质的,当然其他症状也要结合,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是单纯的凭一个发热不高,就说它是什么问题。一定要结合全身的表现。
什么叫寒热往来?就是寒和热出现交替的,寒热往来有定时和无定时两种情况。这就是寒热我们讲这样一些内容。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