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點【自療工具‧人工手肘】
由 jason5932 發表於 2010年 11月 24日, 09:27

【人工手肘】是由基金會在台灣苗栗分部的教學組長曾師兄所發明,因為曾師兄是屬於【重力組】,一般小力道的推揉是不夠的,而且別人推揉的位置也不大正確,當他在工作的地方有時候疼痛時,又無人可以幫忙處理,所以靈機一動發現水管的彎頭和手肘很像,於是測試了各種管徑的大小,發現4分水管的彎頭推揉起來和手肘十分相似,於是製成此一工具。因為是自己在使用,所以痛點位置可以相當精準的處理。曾師兄是教大家站立使用,兩腳往前站,身體往後倒貼牆壁,工具就放在人和牆壁之間,越往外站,力道越大,大家務必試試,效果很好喔!但是末學較懶惰,所以都是放在椅子上或躺著使用。

03.JPG (45.67 KiB) 被瀏覽 1836 次

02.JPG (37.88 KiB) 被瀏覽 1836 次
小弟自己推揉會用V形工具處理枕骨下緣,效果不錯,另外耳後就用尖尖的工具。
這3樣工具就可以處理全身的所有原始點囉。
由 阿旺 發表於 2010年 11月 24日, 16:40
感謝師兄清楚地分享。
所以應該只是自我療癒的異方便,
對於病患也會用上這套工具嗎?
阿旺
由 Celia 發表於 2010年 11月 24日, 18:41
感謝苗栗學員分享~這是一個不錯的工具喔!但是建議於自身操作使用,不適合用工具替他人施做(力度上比較不能拿捏)。Celia
由 jason5932 發表於 2010年 11月 24日, 19:46
阿旺 寫:
感謝師兄清楚地分享。
所以應該只是自我療癒的異方便,
對於病患也會用上這套工具嗎?
當然會,小弟的每個患者幾乎都有這一套工具,因為家人有不肯學或家人時間有限等等。此法雖好,不好意思麻煩他人者,只能心嚮往,或是需每日數次推揉者,這就是很好的替代工具,越用越有心得喔!
最後由 jason5932 於 2010年 11月 25日, 16:27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由 很慢的釋迦 發表於 2010年 11月 24日, 20:31
感謝您的分享
最近也有類似想法
想不到前輩已經將其實體化
再次感謝
以前有用過礒谷療法的陶枕
也有類似功效
但被患者借走沒歸還
最近使用陶枕自療頸椎及腰椎
頗有改善 故分享給大家
*陶枕的正確使用法
(1)仰躺,用繩子綁住膝上、膝下及腳踝3處。
(2)首先,要先做抱膝運動,接著記得彎曲兩膝,同時盡量抬高腰臀部,再將陶枕8粒凸起面(圖)墊在腰下,即肚臍下方,接著慢慢將腰部輕輕放下,腰部後仰朝上,注意此時不要將體重置於陶枕上,重心放置於肩膀與臀部,然後全身放輕鬆即可。↓
(3)保持這個姿勢3~15分鐘。從3分鐘開始,慢慢習慣之後,增加為10分鐘,最多為15分鐘。進行過度,容易損傷腰部(有如吃藥過多)。
(4)陶枕墊在腰下時,必須先屈膝(膝直立),腰水平上抬,再墊入陶枕。
(5)拿掉腰枕時,務必先兩膝直立,接著腰筆直慢慢往上抬,再從左右任一側取出腰枕,將腰部慢慢放下,身體平躺,保持這個姿勢,休息3-5分鐘。
(6)用來矯正頸椎。首先說明墊在頸部時的使用方法。
(A)陶枕斜角面(圖)抵住顱骨的交界處(陷凹處),避免過度接觸顱骨。慢慢朝左右轉
動似的搖晃一下,能夠有效消除眼睛疲勞,恢復視力。↓

(B)使用4個突起處的方法。(圖)↓

突起處移到頸椎的正中央,好像旋轉似的朝左右慢慢搖晃一下,具有指壓效果。對於肩膀酸痛、頸部僵硬及頭痛的改善有效。
(C)頭痛嚴重的人可以先使用陶枕的斜面角,等到症狀稍微穩定後,再使用4個突起的部分。
(D)有許多小洞的部分(圖)可以代替枕頭。↓

小洞具有通氣性,使頭清涼,睡得安穩。頭寒腳熱是健康的根本。頭朝左右挪移,碰到小的突起時會覺得疼痛。這時,頭保持挺直後再躺下來睡覺。枕頭太硬而感覺頭痛時,可以墊浴巾等再使用。
(E)頸部(頸椎上部)抵住4個突起面的2個與2個之間。為改善頸椎障礙引起的肩膀酸痛、頸部酸痛、偏頭痛、牙痛、眼睛疲勞(尤其電腦族)、耳鳴等,必須先墊在腰部,伸直腰椎後再墊於頸部下。頸部可以慢慢的朝左右搖動(時間為10分鐘至15分鐘)。
以上的說明,希望能對大家在使用綁帶及陶枕時,能有更近一步的了解與正確的應用。
· 陶枕的注意事項
· 一定要在雙膝上綁上綁帶,身體要保持正確筆直的姿勢仰躺。
· 嚴禁突然起身,若有急事也不可馬上起身,要等去掉綁帶抽掉陶枕後休息一會兒才可起身。
· 避免在腰部墊陶枕的情況下長時間睡覺。每次最多15分鐘。只可用來調整。
· 榻榻米上使用,非常有效。幼兒身體柔軟,身高80公分以上的兒童也可以使用。
· 陶枕也可以用來矯正頸椎。
· 陶枕墊在頸部時的使用方法
· 枕頭角(4粒突起朝下方放)抵住顱骨的交界處(陷凹處),避免過度接觸顱骨。
· 慢慢朝左右轉動似的搖晃一下,能夠有效消除眼睛疲勞,恢復視力。
· 使用4個突起處的方法(4粒突起朝上方放)。
· 突起處移到頸椎的正中央,好像旋轉似的朝左右慢慢搖晃一下,具有指壓效果。對於肩膀酸痛、頸部僵硬及頭痛有效。
· 頭痛嚴重的人可以先使用枕頭角,等到症狀稍微穩定後,再使用4個突起的部分。
2. 頸部(頸椎上部)抵住4個突起形成的面的2個與2個之間 有肩膀酸痛、偏頭痛、牙齒、眼睛疲勞(尤其電腦族)、耳鳴等頸椎障礙,必須先墊在腰部,伸直腰椎後再墊於頸部下。頸部可以慢慢的朝左右搖動,時間為10分鐘至15分鐘。(第3圖)
3. 採仰臥位時小通氣孔的面當成普通的枕頭使用
頭部置於有小通氣孔洞的陶枕面部分,藉著空氣流通保持適當的冷度。小洞孔具有通氣性,易使頭清涼,睡得安穩。頭朝左右搖動時,碰到小突起群會痛,所以無意識中就會維持正確的仰臥姿勢睡覺。也可以在枕上墊毛巾。配合綁腳即可達到「頭涼腳熱」的原理。由於陶枕太硬,最好只用來調整及休息用,不要用來代替枕頭睡到天亮。
· 這是磁器製品,要小心掉落或破損,注意安全 ,最好於每次使用後即放入盒內。同時陶枕只適合用來當作調整腰椎、頸椎及休息用,切記不可勉強使用。很慢的釋迦
由 jason5932 發表於 2010年 11月 25日, 08:45
Celia 寫:
感謝苗栗學員分享~這是一個不錯的工具喔!但是建議於自身操作使用,不適合用工具替他人施做(力度上比較不能拿捏)。
末學也曾試著用一些工具或其它推揉方式手法,到最後發現就是張醫師教的方式效果最好,因為推揉的細緻度就只能靠手肘力度的拿捏,由輕而重的慢慢增加力道,患者感覺最為舒服,再透過「阿彌陀佛」的默念,自己也可以去練「觀」的功夫以練習去除昏沉及掉舉。
末學通常是請患者自己用此工具處理表層的筋傷,一段時間再來做一次深層的推揉。
工具只是不得已的權變方式,但是自己會用的話,其力度及角度精準度效果不輸一般學習者的推揉感覺,但是畢竟讓他人推揉,能完全放鬆肌肉效果更好,其力度更深層,較深層的筋傷是此工具所無法處理。
末學一直認為這一套【原始點療法】是仁心的表現,【仁】是加親加厚之意,因此透過互相施作的過程,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親情也能更為濃厚,這是【自療工具】幫不了的。也希望大家好好體會張醫師的用心。
由 考拉是條狗 發表於 2010年 12月 22日, 01:04
感謝jason5932前輩的分享。
關於人工手肘,小弟引用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的一個觀點。
徐文兵老師在大陸旅遊衛視《國學堂》節目中在講解黃帝內經時有一段內容提到了導引按橋,徐文兵老師的觀點是在按橋(即按摩)的過程中,施術者本身很重要,如果施術者的氣脈通暢,可以將氣注入到患者身上,效果會很好。反之效果則差,甚至會被患者影響到。
另外徐文兵老師還舉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按摩器械都是沒有生命的,即沒有“氣”,認為被這些器械按摩后相當于被打了一頓,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所以小弟認為,在進行原始點療法中,最好還是由人來施術,而不要依賴器械。
不敬之處,敬請見諒。考拉是條狗
由 jason5932 發表於 2010年 12月 22日, 07:46
考拉是條狗 寫:
感謝jason5932前輩的分享。
關於人工手肘,小弟引用北京厚樸中醫學堂堂主徐文兵老師的一個觀點。
徐文兵老師在大陸旅遊衛視《國學堂》節目中在講解黃帝內經時有一段內容提到了導引按橋,徐文兵老師的觀點是在按橋(即按摩)的過程中,施術者本身很重要,如果施術者的氣脈通暢,可以將氣注入到患者身上,效果會很好。反之效果則差,甚至會被患者影響到。
另外徐文兵老師還舉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按摩器械都是沒有生命的,即沒有“氣”,認為被這些器械按摩后相當于被打了一頓,效果自然不會很好。
所以小弟認為,在進行原始點療法中,最好還是由人來施術,而不要依賴器械。
不敬之處,敬請見諒。
1.器械使用是因為患者無人能幫忙之故,像小弟就無人可幫,只能靠自己囉!
效果很好,非如上述所言【認為被這些器械按摩后相當于被打了一頓,效果自然不會很好。】小弟有多位患者的頭暈、不好睡症狀都是用器械改善的,連小腦萎縮症患者也是搭配此工具之後才沒有頭暈、昏沉現象。
2.點療法目的是將筋揉開,不強調氣功的問題,當然練氣會對患者有幫助,但是原始點重點是將筋揉開,因改善了,疾病就改善,練氣打太極...等等運動,於日常生活來保養身體的方式。
3.末學倒是會一邊推揉一邊念【阿彌陀佛】佛號。
由 wellworth65 發表於 2010年 12月 27日, 23:43
請教一下師兄師姐們,
按推過的地方會瘀青嗎?不是指出痧喔...wellworth65
由 jason5932 發表於 2010年 12月 28日, 08:25
wellworth65 寫:
請教一下師兄師姐們,
按推過的地方會瘀青嗎?不是指出痧喔...
這是有可能的(1)按推力道過大(2)原本患者的氣血循環就不好者(3)臀部原始點有些人被按推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出力,所以推揉與被推揉者,兩相用力偶而會造成此情況。通常有按推過2~3次後,就不會有此現象,第一次比較有可能發生此現象。血管重新再造之後,會更強壯不用擔心,但是推揉力量真的要適可而止。
第一次治療記得見好就收,有改善3~5成,就好了,等他有信心的時候,下一次再好3~5成,循序漸進,不然會嚇跑一堆人喔!切記「以人為本,以病為師」,是要幫人解決苦痛,而不是顯示自己多厲害喔!曾有人要試試究竟有多痛,力道大到不行,被推揉者當天還能承受,隔天就痛到去吃止痛劑囉!
http://forum.tcmfriends.com/phpBB3/viewtopic.php?f=24&t=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