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意义
中医中医的理论已经形成两千余年,早熟,而且早熟的跨度太大,乃至现代她仍不落后,甚至还超前。
比如:
一位女性肺炎患者,老年人患重症肺炎是很容易出危险的,经过辨证,属于肺热所致,遂投清肺之剂。不料服药之后,不久即泻,始则药后 2 小时泻,后渐至药后十余分钟即泻。所泻皆似药水,入院三天体温丝毫未降,其他症状亦无缓解。这是太阴阳明标本同病,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热需清,然清药太阴不受,故服之而泻利。此病宜太阴阳明分途而治,方不至互相牵扯。内服仍守前方以清阳明,外则以理中汤加砂仁,研末调酒加热外敷神厥以温太阴。我赶紧如法炮制,当晚近 9时敷上,约过1小时,继服上药,服后竟未再泻。次日晨查房,体温降至正常,一夜之间,他症亦顿减。此病始终未用一粒西药,周余时间肺部炎症即全部吸收而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