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7阅读
  • 283回复

中国国学院大学约稿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1-07-24
当你看完第一章安的直观洗的学习的故事后,自己试验一下,能否将英语上面没有翻译的部分心中看着文本注音出来每个句子的读音的那个字母是什么?每个句子看完以后能否会想出来具有节奏的声音的语流?能否通过读音记住句子的文本?
能否看着每个句子的英文,逐个单词看出语音对应的汉语意思来,就是句子里面有一些生词,也能通过英语的声音,联想到意思相同的汉语语音字母读音来理解英语?这就是英语的汉语语音直译能力,是否具备了?
   按照英文文章的自然分段,能否看完一段,记住一个小的自然段的读音,能否大概用其他的英语语言复述出来?如果不行,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每个短句子朗读三遍,三个短句子连成一个长句子,压码记忆下来段落的故事?将给他人听。
   练习一篇文章后,看看能否用音译直译法,和意译法分别进行文章翻译下来?
   你是否理解安的直接学习理解记忆的基本技巧,你是否理解压码法是怎样实现自然理解记忆的基本原来和范例。你看到这些评论后,自己心中产生了什么联想?自己是怎样练习的们能否实现自然学习的功能?你还有什么新的启发和想法?
     学习的重点:如何进行整段音译,看出英语的汉语语音来?设想一下,将其中的一篇文章翻译成10种英语类外语文章,复制出来各种外语的拼音,第一次接触一种新的外语,看看能否朗读这些不同外语的拼音直接理解常用的外语文章的阅读理解。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1-07-24
这七个外语成功者各有特色:安是直观学习者,伯特是正规学习者,卡拉和查克是非正式学习者,德里克是富有想象力的意念学习者,埃德是主动学习者,费雷德是蓄意学习者,格温是具有自我意识学习者,七个外语学习者采用不同方法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本质意义在哪里,差异是什么?真实的学习法是什么?
    Intuitive,Formal,Informal,Imaginative,Active,deliberate,Self-aware,这七个单词代表7种学习法,究竟代表了什么真实的含义,而不是字面的翻译,字面翻译出来的意思没有实际意义,只要明白了这7种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法才是真正的重大意义所在。
   前面我们已经详尽地赏析了安女士的直观学习法,是一种自然学习法,就是只用耳朵听出语流,从顶部到底部,从整体到细节,遇到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外语,能够自然消化吸收理解记忆意思的学习方法。
   正规学习者伯特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正式学习首先是有老师教校正语音的正规学习,不是自学,这种方法和安的不同,但是也是自然学习法,是著名的“听说法”,就是号称“音频舌头运动肌肉吃遍天下”的学习法,强调的是像婴儿一样学习模仿,大量大模仿记忆语音,听听听,重复重复再重复。我们需要真正领悟的是怎样自然就能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口语能力,这是问题的关键。
   你不能被对比中的传统学习方法:语法、翻译学习法所迷惑,伯特不是进行语法和翻译学习,而是听说法是翻译法相反的学习方法。
   对于一种学习方法的精华,不是字面意思可以看明白的,这需要你领悟,怎样领悟呢?就是说怎样在大量篇幅介绍中,只要真正看懂一句话,就能触发你的灵感呢?告诉大家,每一个学习法,我总是在问自己,他们真实的学习法是什么,是不是真正的自然学习法,怎样最简单的实现,简单到只有一句话是怎样说的?遇到这些疑问,你谁也别问,没有人会真正回答你的,开窍只有你自己,我的处理办法就是带着问题蒙起被子睡觉。
   最简单的单词和句子,进行重复。如果说安的学习是听到的听清,听清的会想出来,再回想过程中按照整体上下文的非语言,也就是形体语言图像理解,这样自然消化吸收外语的话,那么伯特就是听到以后模仿说出来。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1-07-24
我们分析一下音频舌头语音听说法伯特是怎样做的?
    音频舌头运动吃遍天下,所谓吃遍天下就是世界任何语言都能采用这种方法,作者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需要训练了100个语言服务者,每个人学习一打语言,这一打是一个形容词,按照中国的说法一打是12种语言,按照当时世界大战的参战方来说应该是几十种语言。这种由语言学家培训的特殊需要的语言人才因该是可行的。
   怎样算成功呢?主要是口语交流,但是他介绍了音频舌语音法强调口语、理解、阅读和写作四种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四会,那就是真的很全面了。
   核心是口语,教导的时候主要是建立在口语基础上的,主要是说话,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是锻炼舌头的肌肉,因为就是你理解了的内容,他有一个忘记的问题,如果自己可以大量地模仿说出来的一般记忆也好一些。因为循序渐进不停地进行变化口语训练,口语固定下来了,也就记住了。你只是用眼睛看懂了,如果让你自己说一般在不进行口语训练的情况下,你还说不出来,甚至可能连一个句子都说不出来,因为句子结构你看完以后不一定能够压码记忆下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就是你当时记住了一个长句子的所有单词语音文本的排列,你如果不练习说的话,你还说不准确,说不流利,你无法进行变换句子。
   所以为了保证语音的准确性,需要老师说,学生进行重复,老师纠正语音错误,通过准确的语音基础上,加快训练达到流利说口语,脱口而出。能够迅速的准确流利地记忆储存下来语音。这里有读书笔记的解释,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一直不停地练习没有逻辑性,学员练习几个月以后,可能连自己练习的是什么内容都不清楚了。因为这种听说法练习的是基本句子语法变换,实际上就是句子的替换练习,估计很多学校都会有这样的练习,但是这种习惯的保持是一个问题,老师教了以后,学生未必会这样练习的,一直到全部背记下来的能力,特别是连续6个月每天6小时的练习长度就是1000多小时的磁带实况口语内容,就有难度了,就是他说的不舒服,很辛苦,学生可能不敢,但是我想他们的学生会干的,因为是战士要参战,没有商量的余地,练习也得练习不练习也得练习。在二战中是可行的。
    说口语是一种习惯,习惯决定一起,你有连续不停说口语的习惯,你第一天就能连续不停说口语,你没有这样的习惯,你从来都不说口语,你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口语。
   这样的练习口语是标准的,因为尽管没有死记硬背的语法,但是各种语法规则的现象,都包含在口语的句子变换之中。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句子变化进行演示,都是句子串,学生通过老师口语提供的线索来回答问题,对于不同时态语法练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不要说不学语法人家的语法就是不行的,而是人家一直在练习语法。就像一些人说练习你好美国磁带不学习语法不行,大家不学习语法是不学习空洞的语法规则,学习了也不能应用,你看看你好美国的练习磁带,每篇课文都是具体应用的语法,我们所谓的不懂语法,就是不懂那些语法规则的说法而已,每篇课文的练习都是基本句子的语法现象的替换练习,而且不单是句子简单的替换练习,而是用英语讲解的情况下进行的替换练习,你说的是口语,语法在情景对话之中。
   他说的口语练习以后,有一个听力练习,我给大家补充一下,听力练习,就是听完一个小故事,比如半小时的磁带,听完以后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线索,里面的信息你都要在只听第一遍以后,就要理解,并且需要记忆信息量,信息需要准确,你听完以后需要根据听到的磁带进行复述,我们说的就是听英语磁带半小时,你自己用英语自己的话说半小时,一句也不能采用原来磁带的句子,但是原来半小时磁带每个故事情节的内容都不能少,也不能错。这个练习是一个综合听说能力的练习。所以他说了复述是关键。
   用一个额外听力材料,用基本对话训练重组材料,就是自己进行复述。而且是任意变换的口语会话能力。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1-07-24
音频舌头法究竟是怎样做的?
   音频舌课程有四个特色:1 大量地重复对话和练习,2 记忆长对话,3 Still another was the belief that seeing the written materials prematurely would keep students from hearing the nuances of sounds. 看着书面材料使得学生不断保持听力的语音细节,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能否听一遍记住,能否看一遍记住,记住这个长对话的结构先后顺序,这也是语流,我们平时不是这样说的,你要记住单是看懂不行,你必须流利的说出来,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理解成一边看着文本一边听着语音将文本看出语音的细节来这样记住,你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听力记住了语音的细节,你看文本的时候可以还原出来原来听到的语音细节,或者二者兼具。4 告诫自己母语是这样方式来说的,不要问为什么?
    这样做究竟能否就学会语言呢?同样的做法,有的人可以成功,有的人不能成功,什么才是最根本的。上面的四点,要忍受一些不舒服,为什么这样好的方法,有的人不能坚持呢?说的底是这样练习是比较辛苦。大量地重复练习?有的学员你如果不是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他可能看完以后一次都不回去练习,我算了一些总共是1080个小时的口语练习,能够做下来的学员微乎其微,就是说压码朗读拓展训练说口语,任何一位学员第一次练习就能在开始不知道说口语是怎么回事,练习几个小时就能自己连续5小时说口语了,你如果让他自学他几个月以后也不会自己练习一次,而如果一对一辅导一次,他对于原来感觉神乎其神的一次学会长时间说口语根本就没有什么障碍了,可以如果让大家继续练习想找个练习伙伴都困难,就是找到练习伙伴了能够坚持下来一个月的学员,从几万人里面也找不到一两个人,人的惰性怕吃苦。别说他们练习每天6小时练习6个月了,很多人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这才是根本的原因。那么,记忆长对话呢?我在他的原文选择了一个还不算长的对话,不用说你看一遍以后肯定记不住,你也自己说不出来。你在文章里面随便选择吧,你试验一下就知道你不行。如果让你听一个小时的实况对话,你自己将所有故事内容信息进行复述一遍,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个难度比上面第一条不知难多少倍。怎样做到记住长对话呢?Still another was the belief that seeing the written materials prematurely would keep students from hearing the nuances of sounds这个句子是长对话,一般超过7个单词的句子,你听一遍,看一遍能够记住的不容易了。我们进行处理一下:Still another was the belief ,that seeing the written materials prematurely ,would keep students, from hearing the nuances of sounds。这样分成了四段,你一下子就可以记住了。这是一个技巧问题。对于最长的句子,我们看到的只有科林斯字典的单词解释,最长的句子是50个单词,我们将它自然分段为7段短句子,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写,听写自己朗读的语音,听到一个短句子连续读三遍,第二个短句子读三遍,只要读三遍你就能听写下来文本了,前面自己说的句子可以压码跟读一遍,继续看着朗读听写自己的读音,这样一个50单词的超级长句子,你连续的朗读下来,你就可以看一遍文本记住读音了,你也可以看一遍文本写下来文本了。你一天可以写下来100页的文本,自然吸收句子结构,口语和写作,学多少记忆多少。这个练习比上面的第一条更累一下你能做到吗?至于第三条就是压码看清文本的每个字母排列的精确读音,压码看清字母读音的细节,对于第四点就是母语自然习得学习法,只要知道人家的母语就是这样方式说的,不管为什么?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一些人对各种外语学习法都喜欢说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方法,那就是说自己不想练习的,就是不适合自己的方法了。这一点我是特别反对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方法问题。我们任何方法都能压码,只要他说就能做到,而你却是不适合你。这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找借口。这也是很多人外语老是学不好的根本原因。
   音频舌头运动为什么敢说走遍天下呢?就是因为他可以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实际上这相对语长期不能学会一门外语来说,这算什么呢,只是练习强度大一点而已。所以音频舌头走遍天下,只是因为具有强制性练习,有的学校甚至采用封闭性训练,军事化管理那一套,就是因为自己管不了自己,被别人管着才练习。他们采用健美操的方式,军事演习的方式,大声朗读,无条件服从,这才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一天连续不停说6小时,连续不中断180天,什么的外语你不能学会啊!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1-07-24
大脑燃烧模式是个什么样子的?
    学了就用。立现效果。当你看一篇英语文章的外语成功学习者的文章的时候,他们每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截然不同的,你会发现每人成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样有人就说了,学习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外语学习方法。这句话,很多人都很推崇,实际上的大错特错的,祸害自己的根源。你不要从外因上找原因,从外因上找原因,永远都没有适合你的学习方法,你要从内因上找原因,内因上找原因,看到任何外语学习方法都不会产生任何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是方法,开始就必然和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会完全相同,你若果认为不适合自己你肯定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你能够从不同中碰击出火花,你马上就将别人的方法改变了自我。你就会从对方的启示中产生系列有用的做法,所谓立现效果,就是学了就能用,没有任何方法不适应自己的。你就是一个方法的压码能手,不管喝自己怎样尖锐对立的方法,到了你那里都被融合了,压码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1-07-24
你看到一个新的方法,大部分对于你来说都是陌生的,你不能理解,这是正常的。不理解并不等于不适应你。从大量描述中,只要有一点你领悟了,就会起到天翻地覆想学习效果。学习任何文章都是这样,你不要找和自己不适应的地方,那样对于你自己的学习提高没有任何好处,就是99%的地方和自己不同都没有关系,只要你理解了1%就足够了,你就会理解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大脑燃烧模式就是这样。
   我在一天尽量看一篇文章,进行理解,特别是领悟它的意境。学习完了理解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下来。刻不容缓。
   看完以后,将信息留在大脑里面进行发酵,进行酝酿,等到这大脑的燃烧。所以,你不论看到我的任何文章,都是晚上休息了一夜以后的产物,或者是中午休息睡了一觉的产物,不单是现在,而是一直都是这样。
  现在,这篇学习体会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因为每当自己睡一觉以后,总会有很多的思考要说,这就是学习的领悟,学习的灵感,短瞬即逝,刻不容缓地需要写下来。
  你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以后,你自己在思考,带着问题入睡,你尽管已经入睡了,但是你的大脑并没有停止思考问题。他会自动的将一些互不相干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给你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大脑燃烧的模式,它很可能是将看到文章的内容一幕幕地展现在自己的大脑里面,产生一幅幅图像,这样当你睡醒以后,留在你的大脑里面的东西,都是经过加工,经过过滤的精华。都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而存在。所以说任何不适应你的方法,都会变成适应你的方法。任何表面上和你格格不入的做法,都会从你内心深处挖掘出大量类似的做法,不是现在你才学会这种方法,而是你原来就大量存在了,而且分门别类有大量的时间做支持,你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出来自己的潜能,不是留在以后使用,而是你现在已经大脑在燃烧了。你的领悟就会成片产生。
   写下的心得体会,就是大脑燃烧的学习成果。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1-07-24
在经过大脑燃烧以后,你要挑选最实用的内容的线索写下来,你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思绪抛锚。
    就是说一篇文章,不一定都能被你所用,但是有一点可以产生效果,学习就不是无效的劳动。我们学会的是什么呢?
    就是说,这是作者提到的说口语的过程:学习一篇课文以后,你的大脑过电影,过电影的压码方法我已经提到很多了,你在大脑里面进行复述课文,复述的是什么内容呢?是非语言的场景、境界,理解的意思通过非语言信息展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形体动作、举止、当时听觉的感受,视觉的感受和触发灵感,表情情感,语气节奏,等等很多无形的东西,就是你当时练习的触发各种感官的信息场景来记忆意思,将能够留下的印象的语法反射到你的大脑,将自己学习的经历一幕幕回忆出来,复述出来,复述出来原始意义的图像信息,作用到你的大脑,进行发酵,进行燃烧。然后,你可以按照原文遗留的说话模式释放出来。
   这就是一片场的文章阅读理解以后的整体复述形式。如果是短期的短兵相接的对话呢?
   这正是你说话的本质的图像转化,你听到一句话,加入语音是英语的,你就会理解转化为图像,然后将这个图像在你大脑里面转化为英语语音,通过自己的口说出来。他讲了这种复述是自发的理解含义的图像信息,而不是找到外语相对应的自己母语对应的单词的翻译形式,因为如果你翻译的时候,你可能当时的时间不支持你理解找到比较合适的翻译单词,你也无法及时找到自己需要说话的单词,你就反应不过来,而你听到对方的讲话的语音,理解反映出来图像,这是你有大量积累的图像信息的含义,你原来意义上的图像信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信息,所以,你就会理解有大量想和对方交流的信息了。这样通过大脑瞬间的燃烧模式,你们之间的交流就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语音、文字和翻译含义不同的要素,变成了可以相互沟通的图像意义了。
   对方说了话,你想象出来图像,不如对方说了有关医院的问题,你对对方整个句子还没有理解完毕,但是你自己去医院的图像已经产生了,你就完全可以克对方进行交流了,不知道的地方通过提问回答的交流就已经解决了。看到这里,但愿你已经理解领悟了说话的奥秘。
   其实,一旦你的大脑燃烧起来,是无法停止的。你会想的很远很远,得到的信息的会很多很多,你想任何方法,还会有你不适应的方法吗?没有。还会有不能理解的含义吗,不会。还会有你不能做的事情吗,不会。你会远远高于对方所描述的方法本身。你会产生系列的方法和范例进行体验。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1-07-24
复述模式和翻译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要特别偏爱复述,一些人学了很长时间英语,口语不好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利用复述练习做的少的原因,很多人很可能对复述不屑一顾,打来那个的复述根本就谈不少。而这里的复述不能采用汉语复述,而必须是采用英语进行复述,复述就是学习一段英语以后,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大略意思用英语说出来,学习英语主要的目的是交流,要在互动中进行交流,在互动中理解意思,这里可以是自问自答的对话,可以说几位学员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是听到句子以后的自我重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练习。
   具体是怎样练习的呢?
   你必须在自己大脑里面形成的原始意义的非语言的图像,然后根据自己大脑的图像信息,制作出来英语的语音复述,你必须在大脑里面复述出来非语言的图像,就像我们正常讲话交流的时候,我们试图表达图像含义,那是印在我们大脑里面的的想法,我们就可以说出来了。
   而翻译的怎样进行的呢?我们一边听着英语的语音,或者看着英文的文章,一边想出汉语的单词来进行表达。
   所以,复述的听到英语理解了,用大脑理解的图像的含义,用另外的一句话英语再说出来,而翻译则是听到一句话理解了英语的意思,直接用汉语的单词表达出来,这就是翻译。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1-07-24
我想,我们都一直觉得,我们需要更多的互动语言交流。互动的语言,无论通过有意义的对话,还是通过重复。。。太棒了~!换句话说,一些事情将会进入我们的大脑形成燃烧的模式。
明白了吗?大脑燃烧模式就是互动语言的模式,一个是通过有意义的对话,一个是没有意义的语音重复。这样练习就可以在大脑里面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这是自然地消化吸收的过程。原封不动的吸收,通过大脑的图像思维形式进行大脑燃烧就是消化语音变成图像意义,消化不了的语音,就是大量地模仿重复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面,慢慢发酵,酝酿。慢慢将一个意义和另外的意思联系起来,这个联系不是通过汉语翻译出来的意思,而是通过听看英语在大脑形成的图像意思储存下来含义,这个含义的原始意义的含义,不是经过翻译以后的汉语意思。他说一些人来回进行汉语翻译英语,英语翻译汉语,这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抛弃的学习方法,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只有用外语进行会话才是最有意义的练习。
   我们要最根到底找出说话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脑里面的图像代表的意思。我们看完一段英文文章以后,在大脑里面一边留存了一些英语的原文的格式结构的表达方式,一方面也或多或少的留存一些汉语理解的意思,这是二者的比例多少的问题。实际上英语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人,不是将英语转化为汉语翻译来记忆,那样在进行英语对话的时候,你可以提取不出来,就是反应不过来,不知道用那个单词同时用哪个句子结构来表达,我们有两个办法来实现,一个是蒋英语句子变成英语和汉语句子表达完全一样的碎句子,小句子,短句子,你会发现这些短小的句子,正好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是完全一样的表达方式,你用汉语记下来了,你就能用同样的英语说出来,不会有任何卡壳的地方,一个是你看完一篇英语文章以后,你理解的一部分英语思维的图像意思,你伴随着一部分汉语思维的汉语翻译意思,你也要转化为汉语的图像思维,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图像思维就是一致的了,当你看完一篇特别长的英语文章以后,自己进行英语复述的时候,完全可以顺着图像的含义的思路用英语说出来。
   在具体的句子里面是英语的句子表达方式,他会伴随大量的英语思维意识流,在进行大量的文章之间连接到时候,你会伴随大量的图像思维视频意思流,你的大脑图像浮想联翩,就全部可以直接转化为英语的对话了,尽管你可能是自言自语的用英语来说,来复述课文,你也不会是自己的英语告诉英语意识流停下来。你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说英语口语。
   只是理解了复述和翻译的区别还不行,还要理解了复述和翻译之间的联系才能根本上从汉语翻译转化为英语复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1-07-24
你会发现这种完全意义的英语思维外语思维方式是不存在的,所谓的音频舌头语音也好,英语复述课文也好,大脑燃烧模式也好,自然消化吸收也好,图像思维也好,所有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并不是完全的一种境界。所以,你经常说英语使用的句子,你理解的句子,有的是老师告诉你的意思,有的是通过翻译理解的意思,或者二者皆有。有时是一种,有时是另外一种。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课堂里面,作者所说的“你要将英语抛在一边”,就是将自己的母语放着不用,英语国家的人上课完全不用英语,对于我们来说,你要将汉语抛在一边不用,只用英语来学习英语,不用汉语来翻译英语,这就足够了。这才是你这个音频舌走遍天下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一环。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