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86阅读
  • 76回复

练习第三册第十课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09-05-07
有进展了一些,但还不是尽善。主要是六册6至11的连环,顺了一下。不足是音形意还没能完全结合。2个半小时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09-05-10
进入第七册了,感觉有难度了,真在适应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09-05-11
先是进行了七册前两课课文和练习的不同速度跟读,带连环,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楚的过程,但还有听不太清的,跟不好的,尤其是第二课课文,那个travel agent 的服务员 说话还挺模糊哦。这个过程用了差不多3个多小时。
之后又在维基百科找个孔子的文章进行读报,直到现在,一会接着读,确实会了不少东西。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09-05-12
第三课相对容易,很快把课文和练习就过了,剩下的练习还是读有关孔子和儒家的英文资料,进行读报的练习,还真是挺累的,但着实是停不下来了
[ 此帖被huawuxin在2009-05-14 18:13重新编辑 ]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09-05-14
昨天有时事情耽误了一些练习,今天主要是第五课的练习和课文的连环跟读,再就是接着的儒家英语资料的学习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09-05-18
依然是第七册的练习,连环读,听,写,有关先秦诸子的读报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09-05-19
进行了儒家的那个读报练习,4个小时,再有就是一个小时的基础练习,连环跟读和深度听清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09-05-20
继续,还没有完结这个阶段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09-05-21
今天有点累只是简单的练了一下第9课的课文和练习,听清,跟读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09-05-23
感觉最近练习的不如开始效果好一些。
主要的原因是:
1、练习的选材有问题,学习英语要注意英语的特点是简单语言、白话口语,不适合学习孔夫子的迂腐文章,这样离开简单的英语以及生活化的英语会越来越远。这也是最近感觉练习难度大一个原因。要注意选材口语化的文章,不但是白话文,而且是口语化越明显的文章越好,比如评书之类,还有连接词语较多的议论文学习,就会产生茅赛顿开的感觉。
2、学习要掌握多类型的题材,这样是英语表达方式和生词的需要。
3、学习要在具体的文章中实现,学习过的文章要及时提供到论坛,这样才是练习,还可以不断在原有内容中进行完善和补充以及修改,进一步深化练习,还要注意及时归纳和总结,而每天流水账的日记显然没有多少作用。
4、练习压码听清和跟读不叫练习,这叫做休息的方式,不动笔墨不学习,不完成到论坛不学习,这应该作为一个标准。
5、练习累了可以适时地休息一下,保证下次练习的效率和质量。
6、注意发挥前期的不同练习方法的嫁接融合能力的发挥。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