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243阅读
  • 260回复

3、压码看电影系列贴(多语种基础知识):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语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10-04-11
39 法语方言


法语在法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有多种变体(方言)。法国人一般使用以巴黎的法语为标准的"本土法语"(français de France),但法国南部人亦使用受奥克语影响的所谓的"南部法语"(français méridional)。欧洲的法语变体有比利时法语、瑞士法语和意大利瓦莱达奥斯塔地区的奥斯塔法语(Francophonie en Vallée d'Aoste)。在加拿大,法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法语方言主要有魁北克法语和阿卡迪亚法语。在黎巴嫩,法语直到1941年为止是官方语言之一,当地的法语方言为黎巴嫩法语。其他地区亦有法语的方言,详见下述。本篇主要叙述法语的不同方言,而法国本土尚有多种其他语言存在,如奥依语、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和奥克语。法语衍生的克里奥尔语也被认为是不同的语言。

目录

1 非洲法语
2 加拿大法语方言
2.1 阿卡迪亚法语
2.1.1 希亚克法语
2.2 纽芬兰
2.3 魁北克
2.4 其他
3 路易斯安那
4 亚洲的法语方言
4.1 柬埔寨
4.2 老挝
4.3 印度
5 欧洲的法语方言
5.1 奥斯塔法语
5.2 比利时
5.3 泽西法律法语
5.4 瑞士
5.5 南部法语
5.6 其他
6 大洋洲的法语
7 参见
8 注释
9 外部链接


非洲法语
主条目:非洲法语
北非的马格里布诸国(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是前法国殖民地,现时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也广泛使用法语。西非和印度洋等地区多个国家也以法语为官方语言。2006年,31个非洲国家的约1.15亿人以法语为第一或第二语言,非洲也是法语使用者最多的大陆。[1] 非洲不同国家使用的法语各有不同,共同点有r发为颤音及使用从当地语言借用的词汇等。


加拿大法语方言
主条目:加拿大法语

阿卡迪亚法语
主条目:阿卡迪亚法语
阿卡迪亚法语主要使用于加拿大滨海省份(Maritime provinces,包括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和爱德华王子岛三个省),亦使用于美国缅因州北部的圣约翰河河谷地区、圣劳伦斯湾的马格达伦群岛以及圣劳伦斯河北岸属于魁北克省的Havre-Saint-Pierre镇。法国本土人甚至加拿大其他地区(如魁北克)的法语使用者理解阿卡迪亚法语可能有一定困难。

主要特点有在前元音之前 /k/ 和 /tj/ 变为[tʃ] 及 /g/ 和/dj/ 变为[dʒ],以及古代词汇的使用。


希亚克法语
主条目:fr:Chiac
希亚克法语是新不伦瑞克东南部蒙克顿等地使用的一种阿卡迪亚法语和英语的混合语。


纽芬兰
主条目:fr:Français terre-neuvien
纽芬兰法语是曾经在法属纽芬兰殖民地使用的法语方言。


魁北克
主条目:魁北克法语
魁北克法语是加拿大最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法语变种,它虽然有完整的体系,但并没有官方认定的标准,因为魁北克法语局(Office québécois de la langue française)认为人为的标准化魁北克法语会降低它与其他地区/国家法语的相通程度。

主要特点包括/i/、/y/、/u/ 在闭音节中分别与/ɪ/、/ʏ/、/ʊ/ 为相同音位 , 以及/i/, /y/之前 /t/ 和 /d/分别颚化为[ts] 和[dz] 。


其他
其他方言有安大略和曼尼托巴等地的法语方言。


路易斯安那
主条目:en:Cajun French和en:Colonial French
路易斯安那主要有两种法语方言:阿卡迪亚人后裔使用的卡真法语以及殖民地法语,阿卡迪亚人移入之前的法国殖民者使用的法语,后者已近消亡。当地还使用路易斯安那克里奥尔法语,一种法语衍生的克里奥尔语,严格的说并不属于法语。


亚洲的法语方言

柬埔寨
柬埔寨法语在法国殖民柬埔寨时期(始于1863年)形成,受到一定的高棉语及当地使用的汉语方言(潮州话、广东话等)影响,主要由法国殖民者与当地人通婚留下的后裔使用。现在使用者已经多为老人,年轻一代倾向于学习英语。


老挝
老挝法语形成于法国殖民印度支那期间,老挝独立及共产党执政之后,法语使用者持续减少。


印度
印度法语是在前法属印度地区(本地治里市(Puducherry)、卡来卡(Karaikal)、雅南(Yanam)、马埃(Mahé)和金德讷格尔(Chandannagar))使用的法语方言,受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和马拉雅拉姆语等语言影响。


欧洲的法语方言

奥斯塔法语
奥斯塔法语 (法语:français valdôtain) 是意大利北部瓦莱达奥斯塔地区使用的法语方言,该地有相当人口使用意大利语、法语及当地的本土语(Val d'Aosta),一种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比利时
主条目:比利时法语
比利时法语 (法语: français de Belgique) 比利时法语区使用的法语方言。该地区还使用瓦龙语、皮卡尔语(Picard)、向布诺瓦语(Champenois)和洛林语(Lorrain)等语言。比利时法语与法国北部的法语几乎相同。

主要特点有区分长短元音,缺乏无擦通音/ɥ/及部分比利时特有的词汇。


泽西法律法语
主条目:en:Jersey Legal French
泽西法律法语是泽西岛行政用的法语。主要特点有一些古代词汇的使用以及以septante和nonante表示七十和九十。

[编辑] 瑞士
主条目:瑞士法语
瑞士法语 (法语:français de Suisse, Suisse romand)是瑞士法语区(亦称罗曼底,Romandy)使用的法语方言,与巴黎的法语非常接近,仅有部分词汇不同。用于联邦政府文件的带有德语风味的法语称为联邦法语(fr:Français fédéral)。


南部法语
主条目:en:Meridional French
南部法语(法语: français méridional) 是奥西塔尼亚地区使用的法语,该地区主要范围为法国南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以及西班牙的Val d'Aran。南部法语受到奥克语的强烈影响。


其他
其他在法国使用的法语方言有阿尔萨斯方言、里昂方言、萨尔特方言、萨瓦方言、圣艾蒂安方言、科西嘉方言等。

[编辑] 大洋洲的法语
新喀里多尼亚法语是使用于美拉尼西亚的新喀里多尼亚的法语方言,受塔西提语、爪哇语、越南语、英语等影响。


参见
奥依语 和 奥克语
方言
基于法语的克里奥尔语
法国的语言
法语圈国际组织
法律法语
标准法语

注释
1.^ (法文) La Francophonie dans le monde 2006-2007 法语圈国际组织出版。 Nathan, 巴黎, 2007

外部链接
罗曼语族linguasphere
(法文) L'Aménagement Linguistique dans le Monde - Val d'Aoste, 奥斯塔河谷地区语言使用情况
法语在印度




法语方言

欧洲 (法国)南欧法语 • (比利时) 比利时法语 • (瑞士) 瑞士法语 • (意大利) 傲斯坦法语 • (海峡群岛) 泽西法语

北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法语 –魁北克法语 • 北极法语 • 纽芬兰法语 • (美国) 卡俊法语 • 路易斯安那法语

非洲 非洲法语 (马格里布)

亚洲 柬埔寨法语 • 越南法语

大洋洲 新喀里多尼亚法语

40 法兰克-普罗旺斯语


法兰克-普罗旺斯语(意大利语: francoprovenzale, arpitano, dialetto, patoà; 法语: francoprovençal, arpitan, patois) 是印欧语系罗曼语族的一种语言。该语言名称在19世纪由G.I. Ascoli命名。该语言的主要使用者集中在意大利自治区瓦莱达奥斯塔。其他使用地区包含意大利的都灵省、皮埃蒙特、福贾省,法国弗朗什孔泰大区、萨瓦省以及瑞士的罗曼迪等地。该语言的使用人数在不断地下降。

41 非洲法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使用法语的非洲。深蓝色国家通常认为是法语国家,浅蓝色国家有时认为是法语国家。深蓝色国家2009年人口共计3.35亿[1]。预计2050年将达到6.84亿[2]至7.19亿之间[1]。非洲法语是31个法语非洲国家(图中所示蓝色国家)中大约1.15亿非洲人使用的各种法语变体的总称[3],包括上述国家中将法语当做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人群,但不包括居住在非法语国家的法语使用者。非洲是世界上法语使用者最多的大洲[3]。法语伴随着法国和比利时对非洲的殖民地化而来,这些使用法语的非洲人现在是法语地区的重要部分之一。

法语是整个非洲的第二语言,但在部分地区则成为第一语言,例如留尼汪和科特迪瓦的阿布贾[4]。在一些国家,法语是某些社会阶层的第一语言,例如法语在突尼斯和摩洛哥是上层人士的第一语言(当地上层人士多为阿拉伯语/法语双语者),但在平民百姓层面只是第二语言。

每个非洲法语国家的法语都有发音和词汇的地方特色。

目录

1 法语在非洲的变体
2 发音
3 Vocabulary
3.1 Abidjan French vocabulary
3.2 金沙萨法语词汇
4 法语圈国际组织的非洲会员国
4.1 使用法语人数最多的非洲国家
4.2 使用法语百分比最多的非洲国家
5 参见
6 参考
7 外部链接


法语在非洲的变体
非洲法语变体很多,可大体分为三类:

西非、中非、东非的非洲黑人法语——作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使用者约7500万
西北非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见马格里布法语)——作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使用者约3600万
印度洋中留尼汪、毛里求斯、塞舌尔的克里奥尔人法语——作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使用者约160万(勿与当地以法语为基础形成的克里奥尔语混淆)
所有非洲法语变体都和标准法语的发音和词汇有所不同。


发音

塞内加尔达喀尔一家超市的法文招牌非洲各地法语发音差异可能很大,例如摩洛哥法语发音与塞内加尔发音就很不同。但尽管有明显的区域变体,非洲法语各地使用者中仍存在某些趋势,例如字母R的发音趋向trilled r而不是标准法语的guttural R(但仍有人发guttural R的音)。

尽管如此,由于法语的当地发音受到本地语言影响,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无法总结出非洲法语发音的基本规则。


Vocabulary
In terms of vocabulary, there exist three phenomena in African French. First, the presence of words which do not exist in standard French. These words were either coined locally or borrowed from local African languages. As a consequence, each regional variety of African French has its own local words that are not the same as in other varieties of African French, although this local vocabulary only constitutes a small part of the overall vocabulary which for the most part is identical to standard French. When talking to people from other regions or countries, African French speakers often switch to a more standard form of French avoiding this local vocabulary. However, there also exist some African French words that are found across many African countries (see for example chicotter in the Abidjan French vocabulary section below).

A second phenomenon is the use of some words with a meaning different from standard French. For example, the word présentement (which means "at the moment" in standard French) is used a lot in sub-Saharan Africa (but not in the Maghreb) with the meaning of "as a matter of fact", "as it were" and not "at the moment".

A third phenomenon is the variant spoken, especially among the educated and upper classes of sub-Saharan Africa. Educated people there tend to speak a very formal sort of French which may sound a bit old-fashioned and conservative to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French speakers. This is somewhat similar to the way English is spoken by people of the upper class in India.

The local African French vocabulary not found in standard French ranges from slang frowned upon by educated people, to colloquial usage, to words that have entered the formal usage (such as chicotter). The French spoken in Abidjan, the largest city of Côte d'Ivoire, offers a good example of these contrasting registers.


Abidjan French vocabulary

Freeway in the centre of Abidjan
French language signs, outside the Banque nationale d'investissement (the national Ivorian investment bank).According to some estimates, French is spoken by 75% to 99% of Abidjan's population,[5] either alone or alongside indigenous African languages. There are three sorts of French spoken in Abidjan. A formal French is spoken by the educated classes. Most of the population, however, speaks a colloquial form of French known as français de Treichville (after a working-class district of Abidjan) or français de Moussa (after a character in chronicles published by the magazine Ivoire Dimanche which are written in this colloquial Abidjan French). Finally, an Abidjan French slang called nouchi is spoken by people in gangs and also by young people copying them. New words usually appear in nouchi and then make their way into colloquial Abidjan French after some time.[6]

Here are some examples of words used in the African French variety spoken in Abidjan (the spelling used here conforms to French orthography, except ô which should be read as -aw in the English word "law"):[7]

une go is a slang word meaning a girl or a girlfriend. It is a loanword either from the Mandinka language or from English ("girl").
un maquis is a colloquial word meaning a street-side eating joint, a working-class restaurant serving African food. This word exists in standard French too but its meaning is "maquis shrubland", and by extension "guerilla", see Maquis (World War II). It is not known exactly how this word came to mean street-side restaurant in Côte d'Ivoire.
un bra-môgô is a slang word meaning a bloke or a dude. It is a loanword from the Mandika language.
chicotter is a word meaning to whip, to beat, or to chastise (children). It is a loanword from Brazilian Portuguese where it meant "to whip (the black slaves)". It has now entered the formal language of the educated classes.
un braiseur is a colloquial word meaning an arsonist or someone who kills a person by burning that person alive (usually during a lynching). This word exists in standard French too but its meaning is "someone who grills or roasts meat". The local meaning proper to Ivory Coast was first recorded in 1993.
le pia is a slang word meaning money. It comes perhaps from the standard French word pièce ("coin") or pierre ("stone"), or perhaps piastre (dollar, buck).
When speaking in a formal context, or when meeting French speakers from outside Ivory Coast, Abidjan speakers would replace these local words with the French standard words une fille, un restaurant or une cantine, un copain, battre, un incendiaire, and l'argent respectively. Note that some local words are used across several African countries. For example chicotter is attested not only in Ivory Coast but also in Senegal, Mali, Niger, Burkina Faso, Chad,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Benin, Togo, and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6]

As already mentioned, these local words range from slang to formal usage, and their use therefore vary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In Abidjan, this is how the sentence "The girl stole my money." is constructed depending on the register:[6]

formal Abidjan French of the educated people: La fille m'a subtilisé mon argent.
colloquial Abidjan French (français de Moussa): Fille-là a prend mon l'argent. (in standard French, the grammatically correct sentence should be "La fille a pris mon argent.")
Abidjan French slang (nouchi): La go a momo mon pia. (momo is an Abidjan slang word meaning "to steal")

金沙萨法语词汇

金沙萨商业中心的6月30日大街金沙萨拥有超过700万人口,是法语圈内仅次于巴黎的最大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法语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首都。预计当地2400万人(总人口的40%)会说法语(主要是作为第二语言)[3]。与阿布贾(法语是大部分人的第一语言)不同,法语在金沙萨只是第二语言,lingua franca的地位与林加拉语共有。住在金沙萨、使用非洲各种母语的人日常交流时使用林加拉语,而法语是商务、行政、教育、媒体用语。法语也是主导的书面语言。

法语在金沙萨使用广泛,使之成为成为一种地方语言,带有特有发音和大部分来自林加拉语的本地词汇。部分人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会混合使用法语和林加拉语,或者根据上下文在二者之间进行语码转换。与阿布贾的情况相同,也有很多registers和接受过最好教育的人不赞同俚语/林加拉语词汇的使用。下面是一些金沙萨法语特有词汇。

cadavéré意思是坏掉、死的。是标准法语单词cadavre(意为尸体)的本地发音。这个词伴随刚果音乐在非洲的流行而已经传播到其他非洲国家。
makasi意思是强壮、抵抗力好。借自林加拉语。
anti-nuit指参加夜间派对的人戴的太阳镜。It is a word coined locally and whose literal meaning in standard French is "anti-night". It is one of the many Kinshasa slang words related to nightlife and partying. A reveler is known locally as un ambianceur, from standard French ambiance which means atmosphere.
casser le bic字面意思为“折断圆珠笔”,意为辍学。
merci mingi意为“非常感谢”,来自标准法语merci(谢谢)和林加拉语mingi(非常)。
un zibolateur意为开瓶器,来自林加拉语动词kozibola(打开封口或瓶装物)再加上标准法语词尾-ateur。
un tétanos意为不结实的旧出租车。标准法语的tétanos意为破伤风。
moyen tê vraiment意思是“完全没门”。来自moyen tê(没门),本身是标准法语moyen(方式)和林加拉语tê(不)的糅合,再加上标准法语的vraiment(真的,确实)。

法语圈国际组织的非洲会员国

阿尔及利亚Illizi的一块阿拉伯文和法文双语路牌。法文:“J'aime la nature - Je la protege”,阿拉伯文:“احب طبيعة واحافظ عليها”,意为“我爱自然,我保护自然。”成为法语圈国际组织不要求或暗示法语在特定国家是第一语言甚至广泛理解的语言。下表中从未成为法语国家殖民地的国家以斜体表示。前metropolitan France、非洲第二大法语国家阿尔及利亚,因与法国政治关系紧张而至今拒绝加入上述组织。

贝宁(官方语言)
布基纳法索(官方语言)
布隆迪(与基隆迪语并为官方语言)
喀麦隆(与英语并为官方语言)
佛得角
中非共和国(与桑戈语并为官方语言)
乍得(与阿拉伯语并为官方语言)
科摩罗(与科摩罗语和阿拉伯语并为官方语言)
刚果民主共和国(官方语言)
刚果共和国(官方语言)
科特迪瓦(官方语言)
吉布提(与阿拉伯语并为官方语言)
埃及
赤道几内亚 (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并为官方语言)
法国(官方语言)
马约特岛(官方语言)
留尼汪岛(官方语言)
加蓬(官方语言)
几内亚(官方语言)
几内亚比绍
马达加斯加(官方语言)
马里(官方语言)
毛里塔尼亚(常用法语)
毛里求斯(事实上的官方语言)
摩洛哥(通用法语)
尼日尔(官方语言)
卢旺达 (在2008年,法语失去了它的官方地位,卢旺达语和英语(于1994年通过)是现在的官方语言)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塞内加尔(官方语言)
塞舌尔(与英语和卢旺达语并为官方语言)
多哥(官方语言)
突尼斯(通用法语)

使用法语人数最多的非洲国家
参考2007年法语圈国际组织的报告[3],使用法语人数超过5百万的非洲国家:

刚果民主共和国:24,320,000人以法语为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
阿尔及利亚(非法语圈国际组织会员):19,000,000[8]
科特迪瓦:12,740,000
摩洛哥:10,131,000
喀麦隆:7,343,400
突尼斯:6,360,000
几内亚:6,000,000

使用法语百分比最多的非洲国家
参考2007年法语圈国际组织的报告[3],使用法语人口超过50%的非洲国家如下:

留尼汪岛(法国):94.5%的人口以法语为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
加蓬:80%
毛里求斯:72.7%
科特迪瓦:7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65%
突尼斯:63.6%
几内亚:63.2%
塞舌尔:60%
刚果共和国:60%
赤道几内亚:60%
马约特(法国):59%[9]
阿尔及利亚(非法语圈国际组织会员):57%[8]

参见
马格里布
北非
法属西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罗曼语非洲国家
非洲殖民
法语
法语方言

参考
1.^ 1.0 1.1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9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PDF).于2009年10月11日查阅.
2.^ 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The 2008 Revision(PDF).于2009年10月11日查阅.
3.^ 3.0 3.1 3.2 3.3 3.4 (法文) La Francophonie dans le monde 2006-2007 published by the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 Nathan, Paris, 2007
4.^ (法文) Le français à Abidjan : Pour une approche syntaxique du non-standard by Katja Ploog, CNRS Editions, Paris, 2002
5.^ (法文) Marita Jabet, Lund University.La situation multilinguistique d’Abidjan(PDF).于2007年5月29日查阅.
6.^ 6.0 6.1 6.2 (法文) Bertin Mel Gnamba and Jérémie Kouadio N'Guessan.Variétés lexicales du français en Côte d'Ivoire.(PDF).于2007年5月29日查阅.
7.^ (法文) Suzanne Lafage(2002年).Le lexique français de Côte d'Ivoire.于2007年8月1日查阅.
8.^ 8.0 8.1 (法文)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Government of France.Le français dans le monde.于2007年6月10日查阅.
9.^ (法文) INSEE, Government of France.Les résultats statistiques du RP 2002.于2007年6月10日查阅.

外部链接
LE FRANÇAIS EN AFRIQUE - Revue du Réseau des Observatoires du Français Contemporain en Afrique
Links for Afrique francophone
Dictionaries of various French speaking countries
[1]
RFI - L’avenir du français passe par l’Afrique

42 越南法语

Tây Bồi
使用国家及地区 越南、美国(加利福尼亚)
使用人数 约1000
语系 皮钦语
Tây Bồi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无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无
ISO 639-3: tas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Tây Bồi是用来表述未受过法语教育的越南人(通常是法国人家的仆役)使用的法语与越南语词汇混合体(越南法语)。Tây Bồi的字面意思是“男仆(Bồi)[的/说的]法语(Tây)”。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可能是出于越南人不愿让女儿、姐妹或妻子服务于外国人的原因,故法国人使用男性作为家仆。越南人以此词表示错误、缺乏语法规则的法语口语。

Tây Bồi可能在越南语中约等于“Français petit nègre”(“法国小黑人”),意为法国非洲殖民地未接受教育的本地人或雇佣工、仆人使用的不规范法语。

“Bồi”是英文“boy”的同音词,从英国殖民地文化中借用而来。在美国南方,boy也用来指代男仆,今天的用法为贬义或开玩笑。

法国政府及殖民者开办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二年级的教育机构以教育自己的子女,相关人员均为法国人。越南儿童如能通过适合他们的年龄和级别的入学考试则也可入学。越南上层人士法语水平高,拥有法国高中毕业证者可学习法国及其殖民地大学的课程。如今在越南,标准法语被部分学校作为第二语言。

越南法语很接近典型的外国人“不规范”法语,例如漫画中的人物。



举例
Tây Bồi 标准法语 字面含义 意思
Moi faim J'ai faim 我饥饿 我饿了
Moi tasse Ma tasse 我杯子 我的杯子
Lui avoir permission repos Il a la permission de se reposer 他有允许休息 他有权休息
Demain moi retour campagne Demain, je retourne à la campagne 明天我回乡下 明天我回乡下
Vous pas argent moi stop travail Si vous ne me payez pas, j'arrêterai de travailler 你不钱我停止工作 你不给我钱我就不工作了
Monsieur content aller danser Monsieur est content d'aller danser 先生高兴去跳舞 先生很高兴能去跳舞
Lui la frapper Il la frappe 他她打 他打她
Bon pas aller Bon, n'y vas pas 好,不去 好,不去
Pas travail Je ne travaillerai pas 不工作 我不工作了
Assez, pas connaître Assez, je n'en sais rien 够了,不知道 够了,我不知道
Moi compris toi parler J'ai compris ce que tu as dit 我明白你说 我已经明白你说的了

(Bickerton 1995: 163)[1]


另见
法属印度支那
法语
越南语

43 奥依语



奥依语各语言的地理分布奥依语(langue d'oïl),是罗曼语族的一支,源自现在法国卢瓦尔河以北、一部分比利时和海峡群岛的地区。

Langue d'oïl 通常是指整个奥依语支的语言,而最多人说的 langue d'oïl 是法语。但是有时,langue d'oïl 又用来指除法语外的所有 oïl 语言。自从20世纪中叶之后,在法语中若指整个语支的语言,改用了复数形式的 langues d'oïl 来表示。

在历史角度上, langue d'oïl 指旧法语,以便区分高卢-罗曼语支,如奥克语。

目录

1 历史
1.1 法兰西岛语理论(Francien theory)
1.2 法国通用语理论(lingua franca theory)
2 文学
3 状况
4 影响
5 奥依语分支
6 源自法语的克里奥尔语


历史
oïl 是古法语词,原意为“是”、“然也”的意思,即现代法语的 oui。

在中古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以拉丁语写成的《论俗语》(De vulgari eloquentia) 中:“nam alii oc, alii si, alii vero dicunt oil” (“有些人说 oc、其他一些人说 si, 其他一些人说 oïl”),显示了罗曼语族区可分为三种: oïl(奥依语,在法国北部)、oc(奥克语,在法国南部)和si(意大利和伊比利亚半岛)。通俗拉丁语发展出表达同意的几种说法:hoc ille (“that (is) it”) 和hoc (“that”),它们相对地演变成奥依语和奥克语。后续的语言发展,把 oïl 演变成现在法语的 oui.(其他罗曼语族语言的“是”是由拉丁语 sic而来 ,如西班牙语的 sí、意大利语的 sì和葡萄牙语的 sim.)

现在语言学家普遍把中古时期在法国使用的语言依区域划分为三个组别:两个大的组别为奥依语和奥克语,第三个组别为法兰克-普罗旺斯语(Franco-Provençal),被看成为上述两个组别的过渡语言。

奥依语的语言过渡,沿比利时直到法国的北部、中部和海峡群岛,形成方言连续体(dialect continuum)。

现在称为法语的语言,是奥依语的一种,但在法国多个世纪的历史中,曾有一大群并非使用法语的奥依语社群,另外还有不是使用奥依语的人口(参看法国语言)。

在中古时期,虽然有过各种奥依语在文学标准上的争夺,但在法兰西王国的中央统治下(以至在法兰西王国以外),使大多数奥依语在数个世纪中处于相对寂静的状态。

法语的兴起,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


法兰西岛语理论(Francien theory)
有人认为法兰西岛语(Francien),即在巴黎地区以至“旧政体”(Ancien Régime)所使用的语言,在法国王朝中因为国王的使用,使其变成了全国的官方语言。这些人声称法兰西岛语演变成今天的法语。

虽然在流通的教科书中仍提及法兰西岛语理论,但这理论现在的语言学者多不再重视。


法国通用语理论(lingua franca theory)
多数语言学者提出的理论,指出从维莱尔科特雷法案(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êts)强制推行并取代拉丁语的的“法语”,并不是单一种特定形式的奥依语,而是普遍通行的行政语言,各地区语言的变异被除去,成为一种大家都能明白的通用语。

有议论说这种语言并非打算成为国家语言,它只是一种在法律和行政上使用的语言。但这种新语言的文学发展,促使了作家使用法语,而非本来的区域语言。这引致了本土文学的衰落。

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法语还未是法国人的主要语言—区域性的语言仍是法国人在家中或生活范围内的语言,而奥依语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文学

19世纪使用泽西语写成的短篇故事除了法国文学的影响外,其他奥依语的小规模文学作品仍能维持。在庇卡底语(Picard)和 Poitevin-Saintongeais 语中,戏剧编写最为突出。口述表演(说故事)是高卢语的特色, 而诺曼语(Norman)和瓦龙语文学,尤其是19世纪初期,侧重文字和诗句(例子可看 Wace 和泽西语文学(Jèrriais literature))。


状况

以法语和瓦龙语两种语言写成的市集名牌奥依语各语言,除法语外(法语是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很少受到正式的认可。

现时,瓦龙语、洛林语(以 Gaumais 为当地名字)和香槟语,在瓦隆地区(Wallonia)有区域性语言的地位。

在海峡群岛上的语言,获得行政区(Balliwick)政府给予一定的地位,在区域语言上也得英格兰-爱尔兰议会认可。

法国政府认可奥依语为法国语言,但未在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European Charter for Regional or Minority Languages)宪法上的正式批准。


影响

在雷恩(Rennes)地铁的高卢语告示英语在英国被诺曼人征服之后,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词汇都采用了诺曼语的典型特色。

比利时法语可看到部分受到瓦龙语影响。

奥依语或多或少受到征服当地的日尔曼人所影响,尤其是法兰克人。

在北美洲、法语的发展受原本来自法国西北部的移民所影响,他们之中有很多把奥依语的特征融入了他们所的法语之中。(参看美国使用的法语、加拿大法语)


奥依语分支
以下列表是依照法兰西岛语理论。

香槟语(Champenois)
弗朗什-孔泰语(Franc-Comtois)
法兰西岛语(Francien)
法语
加拿大法语
魁北克法语
Joual
阿卡迪亚法语(français acadien,Acadian French)
卡真法语(français cadien,Cajun French,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洛林方言(Lorrain)
诺曼语(Norman)
盎格鲁-诺曼语(Anglo-Norman,已消亡)
Auregnais(已消亡,曾在奥尔德尼(Alderney)使用)
根西语(Dgèrnésiais,在根西岛使用)
泽西语(Jèrriais,在泽西岛使用)
Sercquiais (在萨克岛(Sark)使用)
庇卡底语(Picard)
Poitevin-Saintongeais
瓦龙语(Walon)

源自法语的克里奥尔语
源自奥依语的克里奥尔语和皮钦语(源自法语的语言也包括在内)

Chiac语(亦有源自英语)
海地克里奥尔语
Michif

44 劳古多罗方言


劳古多罗方言是萨丁尼亚语的主要两个方言之一,使用者主要分布在萨丁岛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劳古多罗是劳古多罗地区(字面上意思是“黄金地带”),主要包括奥基尔里和努奥罗地区,经粗略计算,约1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500,000–700,000居民,它的ISO/DIS 639-3代码是src。 主要受拉丁语影响。不同于拉丁语,在/i,e/前的G,K不上腭音化,试着与罗曼语族其他语言比较,chentu(一百)(劳古多罗方言)cento /'tʃento/(意大利语), ciento /θiento/(西班牙语)cent /sã/ (法语/θ/ and /s/ from /ts/)。


起源和特点
加利亚里大学的教授埃度亚多·布拉斯科·费雷尔(Eduardo Blasco Ferrer)是研究劳古多罗方言起源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发现劳古多罗方言与伊特鲁里亚语、拉丁语、西班牙语(特别是阿拉贡语)有紧密联系,在与萨丁岛另一方言坎皮达诺方言对比中,发现它们有共同的词根,但又经历不同的演变,坎皮达诺方言与南地中海语言有更明显的联系。一些词根还不能被译解,如某个词源学词根“nur”,例如在“努拉格”(萨丁岛的古老遗迹,也指努拉格时期)一词中,还有其它一些地名中。 也许最有趣的特点是劳古多罗的历史,它不受污染且变化缓慢,所以保留了许多演变的痕迹。


] 方言
劳古多罗方言有许多种亚方言,几乎是以村来划分的,但不管怎么不同,互相之间是能够沟通的。


作家
许多萨丁尼亚诗人和文学家用萨丁尼亚语写作,参看作家列表list of authors。

45 坎皮达诺方言


坎皮达诺方言是萨丁尼亚语的两个主要方言之一。留有加泰罗尼亚语和托斯卡那语的强烈影响的痕迹,与海岛语言有很大差异。坎皮达诺(campidano)的意思是指古斯皮尼和维拉西德罗附近的肥沃农田,

这一方言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萨丁尼亚的中北部和整个坎皮达诺地区,卡利亚里区,努奥罗省,奥利斯塔诺地区,大约400,000万居民使用这一方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萨丁尼亚人由于经济原因迁移到都灵、米兰和热那亚,坎皮达诺方言也扩展到意大利北部地区,除了意大利本土,在澳大利亚和德国也有零星分布。

对于住在中南部的萨丁尼亚人,他们无法用坎皮达诺方言与萨丁岛北部的人们沟通,特别是保萨尼亚寺和萨萨里地区(当地的人们讲科西嘉-萨丁尼亚方言),而意大利本土人,也可能完全不懂其意思而无法沟通,甚至有人认为,坎皮达诺方言不是意大利的一种方言。

目录

1 渊源
2 词汇
3 书写
4 外部链接


渊源
坎皮达诺方言里发现不到古拉丁语影响的痕迹,但有一部分受前罗马帝国时期语言的影响,坎皮达诺方言很可能在努拉格时期受迦太基、迈锡尼、伊特鲁里亚、腓尼基、古罗马、萨尔达纳这些古老种族语言的影响,逐步融合而成形的。


词汇
坎皮达诺方言有些来自阿拉贡语和加泰罗尼亚语的借词,最近一百年才充入大量意大利语词汇,人种学词汇在坎皮达诺方言里没有对应词汇,从这一点上看特别明显。许多意大利语借词语音上发生了改变,意大利语借词以o结尾,坎皮达诺方言通常用u代替,坎皮达诺方言的强烈重音也改变了词语的发音。


书写
同意大利语一样,坎皮达诺方言使用拉丁字母书写,但不使用w和y(萨丁尼亚北部方言使用y)。与意大利语不同的是,它使用j,k,x。另外它还使用特殊字母Ç (ci truncada),和连字母gh(gei-aca),tz(ti-zeta)。


外部链接
在线萨丁尼亚语词典

46 古法语


古法语
使用国家及地区 法国北部、部分比利时和瑞士
语言灭亡 在14世纪演化至中古法语
语系 印欧语系
意大利语族
  罗曼语族
   意大利-西罗曼语支
    Western
     Gallo-Iberian
      Gallo-Romance
       Gallo-Rhaetian
        奥依语
         古法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fro
ISO 639-3: fro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古法语的概念包括奥依语系的罗曼语族的集合。通行于约10到14世纪,现今法国北部的半数地区。


法语使用者所认可的观点
不同于法语使用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以及被流行电影,例如探访者,庸俗化,我们在那种情况下听到的并不是古法语。那些通常被认为,讲话者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明白的主要是古典法语甚至现代法语,通常以较古老的方式拼写。

然而,古法语并不能被一个未经专门学习的法语使用者所理解。因此,这个句子:Sçavoir faisons, à tous presens et advenir, que pour aucunement pourveoir au bien de nostre justice, abbreviation des proces, et soulaigement de noz subiectz, avons, par edict perpetuel et irrevocable, statué et ordonné, statuons et ordonnons les choses qui s'ensuyvent (节选自Villers-Cotterêts法令,佛朗索瓦 1539年)完全不是古法语,而是前古典法语或者十六世纪的中世纪法语。相反,下面这首来自罗兰之歌诗文正是古法语:

En ceste tere ad asez osteiet / En France, ad Ais, s'en deit ben repairer / Vos le sivrez a la feste seint Michel / Si recevrez la lei de chrestiens / Serez ses hom par honur e par ben

47 皮埃蒙特语

“Piedmontese”重定向至此。关于Piedmontese之其他意思,详见“Piedmontese (消歧义)”。
皮埃蒙特语
Piemontèis
使用国家及地区 意大利  
区域 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
使用人数 ~2,000,000
语系 印欧语系
意大利语族
  罗曼语族
   意大利-西罗曼语支
    Western
     Gallo-Romance
      Gallo-Italic
       皮埃蒙特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roa
ISO 639-3: pms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Piedmontese linguistic map皮埃蒙特语(nome nativo Piemontèis, codice ISO 639-3 pms) ,在1981年底被欧盟认定为受法律保护的欧洲少数人语言之一(欧盟第4745号决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Red book on endangered languages)统计,皮埃蒙特语在受保护语言之列,它是西部新拉丁语族的,与法语和奥克语相近,是意大利北部的高卢-意大利语到高卢-罗曼语的一个过渡。

它的辅音和元音都很丰富,而词法、句法、词汇都是延自于意大利语。


背景
从十二世纪开始,出现第一部用皮埃蒙特语书写的作品。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则真正成为一种公共语言,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从抒情诗到小说、悲剧、叙事诗。在批判散文和高等学术领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皮埃蒙特语的拼写法在十八世纪的过渡基础上形成;二十世纪完全且精确地标准化,更进一步有助于皮埃蒙特语的统一和稳定,除了采取一系列为保存此语言继续生存的措施外,它经历了意大利语的影响,和科西嘉语逐渐消亡的危险。

皮埃蒙特语源于新拉丁语族,即罗曼语族,从拉丁语中分支出来,并和凯尔特-利古里亚语融合,充入了许多法语、普罗旺斯语、日耳曼语的词汇,最终又形成了多种方言:都灵方言,阿斯蒂方言,库内奥方言,亚历山德里亚方言,维切利方言,比埃拉方言。

[编辑] 词法和句法
主语+动代词+动词,例如 mi i von (我走),动代词只在命令句和疑问句中省略。
动代词得黏着形式,它与虚词的与格-j 和位置格 -i 连用。例如 (a-i é 那儿有……, i-j diso我对他说).
疑问句:疑问动词后添加一个附属字。例如:Veus-to? 你想……?
序数词的缺失例如:Col che a fà set 第七的那个
三个表达肯定的感叹词(说“对”的三种方式)Si、 sè(来自于拉丁语sic est);É(l来自拉丁语est,巴西、葡萄牙语同此);Òj (来自于拉丁语hoc est,奥克语同此。或 illud est,阿尔皮塔诺语和法语同此)。
不发音的浊齿龈后破擦音 ch/ʃ/ 的缺失
双辅音s-c,发作/tʃ/
软颚音鼻音化N-/gn/
第六个元音Ë ,哑的半元音
当 Ë 处于两个辅音之间,不发音。set ëstèile/set steil/
皮埃蒙特语有许多种方言,彼此之间不仅在文学的语法上,而且在整个词汇上都相差很大,不同的地区保留了来自法语和伦巴第语甚至北非语言的借词。


冠词
冠词位于名词前,有单数复数和阴阳性之分。

类型 性 数 冠词 例子
定冠词 阳性 单数 ël ('l)
lë (l') ël can; ciamé'l can
lë scolé; l'aso
复数 ij ('j)
jë (j') ij can; ciamé'j can
jë scolé; j'aso
阴性 单数 la
(l') la farfala; la stòria
l'ongia
复数 le
(j') le farfale; le stòrie
j'onge
不定冠词 阳性 单数 un ('n)
në (n') un can; ciamé'n can
në scolé; n'aso
复数 ëd ('d)
dë (d') ëd can; ciamé'd can
dë scolé; d'aso
阴性 单数 una
na (n') na farfala
na stòria; n'ongia
复数 ëd ('d)
dë (d') ëd farfale; ciapé'd farfale
dë stòrie; d'onge


48 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


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属于东部罗曼语语支,或者说是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方言。位于罗马尼亚之外的所有罗马尼亚语(也称为达科-罗马尼亚语)或罗马尼亚语方言都和罗马尼亚国家的官方语言有紧密联系。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分布在亚得里亚海北部的伊斯特拉半岛上,严格地说,主要分布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壤的契恰里亚山脉(Ciceria ,Ćićarija,古名:ancient Mons Carusadius)地区直至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的狭长区域里的几个小村庄和乡村里。这些村庄的居民至今还称他们自己为瓦拉克人Vlahi (斯拉夫人对他们的称呼), Rumeni, Rumêri 或Rumâri,也叫Ćići和Ćiribiri (这是对说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人的一种轻蔑的称呼)。

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分为两种方言:塞雅内(Žejane)的契契(Ćići ),苏斯涅维卡(Šušnjevica)的瓦拉克(Vlahi),尽管村与村之间的方言有些差别,但他们的语言是相通的。

粗略估计有不到1000人讲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作为欧洲小语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频危语言红皮书列入严重频危语言。因为克罗地亚只有八个小村庄和两个大一些的村镇塞雅内和苏斯涅维卡讲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当地也没有本族语的教育机构和新闻媒体,甚至不被当局重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大批伊斯特罗-罗马尼亚人在1974年2月10日巴黎和约的签订后被迫离开伊斯特拉半岛,条约中规定伊斯特拉半岛(一战后归属意大利)划归南斯拉夫,之后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又把伊斯特拉半岛一分为二,意大利只获得了接近的里雅斯特附近的部分区域。

目录

1 历史
2 起源
3 语法
4 语言
5 文学


历史

起源

语法
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语法


语言
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有以下特点:

如阿罗马尼亚语,词首添加字母a- ,而达科-罗马尼亚语词首没有添加。 也有些词首添加的又消失的:例如: (a)prope(大约,接近),(a)ratå(展示), (a)ve。
重音 á 变为 å /ɔ/ ,罗马尼亚的巴纳特地区也有这一现象。
ă-á 变为 a-å例如: măritá(达罗)> maritå(伊罗) (嫁给), arătá(达罗)> (a)ratå (伊罗)(展示);
au变为åv,类似变化出现在阿罗马尼亚语中,例如: aud (达罗)> avdu(阿罗),åvdu(伊罗) (我听见) ;preot (达罗)> AR/IR preftu (阿罗、伊罗)(神父)。
跟在双唇音后的-e保持不变, 反之在达罗中变为 –ă,例如: per (伊罗)< păr (达罗)(头发/梨树), pemint (伊罗)< pămînt(达罗) (大地)。
达罗中的重音 -eá- 变为重音 -é-,例如:leac(达罗) > lec (伊罗)(治疗(法),药物), leagăn(达罗) > legăr(伊罗) (摇篮),fată(达罗) > fetĕ(伊罗)(女孩);
辅音群 cľ 和 gľ 只出现在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阿罗马尼亚语和梅格兰尼-罗马尼亚语中,这表明13世纪前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就从达科-罗马尼亚语的方言中分离出去,辅音群cľ 和 gľ 倾向于 k' 和 g',例如: inclūdēre(拉丁语)> cľide(伊罗),ancľide(梅罗)> închide(达罗) (关闭), glacia(拉丁语)> gľåţĕ(伊罗),gľeţ (阿罗/梅罗)>gheaţă (达罗)(冰)。
双唇音 p, b, f, v 和 m 显现出西部罗曼语的下列演变过程:
伊罗 阿罗 梅罗 罗马尼亚语 英语
pićor = foot cicior picior picior leg腿
kľeptu cheptu kľeptu piept chest胸
bire ghine bini bine well, good好
bľerå azghirari zber zbiera to roar吼叫
fiľu hilj iľu fiu son儿子
fiľa hilje iľe fiică daughter女儿
ficåt hicat  ficat liver生活者
fi hire ire fi to be是,存在
fľer heru ieru fier iron铁
viţelu yitsãl viţål viţel calf小牛
(g)ľerm iermu ghiarmi vierme worm虫
viu yiu ghiu viu alive活着的
vipt yiptu  vipt food, grain食物,谷物
mľe(lu) njel m'iel miel lamb羔羊
mľåre njare m'ari miere honey甜蜜的

49 巴伦西亚语(瓦伦西亚语)

Valencià
使用国家及地区 西班牙  
区域 巴伦西亚自治区
使用人数 —
语系 印欧语系
意大利语族
  罗曼语族
   意大利-西罗曼语支
    Western
     高卢-伊利比语支
      伊比利亚-罗曼语支
       东伊比利亚语言
        加泰罗尼亚语
         西加泰罗尼亚方言
          巴伦西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西班牙的巴伦西亚
管理机构 加泰罗尼亚研究学院 (Institut d'Estudis Catalans)
巴伦西亚语言学院 (Acadèmia Valenciana de la Llengua)
语言代码
ISO 639-1: ca
ISO 639-2 cat
ISO 639-3: cat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巴伦西亚语是巴伦西亚自治区对当地语言之一所使用的历史上传统的官方名称,这种语言在加泰罗尼亚、巴利阿里群岛、安道尔和阿勒盖罗被官方称为加泰罗尼亚语。 另一方面,巴伦西亚语也被语言学家用来指称巴伦西亚自治区中南部所说加泰罗尼亚语的重要方言变体之一。

巴伦西亚语在巴伦西亚自治区是合法的语言。根据最近由巴伦西亚自治区政府(Generalitat Valenciana)在2005年6月所作的调查,巴伦西亚有94%的人能听懂巴伦西亚语,有78%的人能说和读,约有50%的人能写。

目录

1 语言学议题
1.1 巴伦西亚语的特征
1.2 巴伦西亚语的分支
1.3 英语中的巴伦西亚语词源
2 政治议题
3 外部链接


语言学议题
语言学家的共识认为,巴伦西亚语是巴伦西亚自治区所说加泰罗尼亚语的名称。这个单词也用来指称这一地区的方言,以将其与整个加泰罗尼亚语或“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语”(Central Catalan变体)区别开。在这种意义上,它可被认为是西加泰罗尼亚语变体的一种方言。西加泰罗尼亚语还包括La Franja、安道尔、列里达省和塔拉戈纳省南半部的变体。

一部分语言学家,大部分来自当地官方的巴伦西亚语言学会(Acadèmia Valenciana de la Llengua),近来建议也使用这一名称来指称该语言整体,包括所有说加泰罗尼亚语的地区,表述了一种语言两个名称(同义词)的概念。这一语言学和政治概念并不是独一的。如巴伦西亚自治区的自治法规所述,另一种官方语言西班牙语也使用另一个名称卡斯蒂利亚语。


巴伦西亚语的特征
本页面包含IPA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须要特别外文支持才可以正确显示正确的IPA符号,否则将会显示成乱码、问号等其它符号。

以下是一份巴伦西亚语主要形式的特征清单。作为一种方言变体它不同于其它加泰罗尼亚语方言,尤其在书面语方面。欲了解有关巴伦西亚语的概况,参见加泰罗尼亚语。值得一提的是加泰罗尼亚语社区中也有不少方言变体,故以下特征并不是广泛存在的

一个拥有由7个重音元音(/a/ /e/ /ɛ/ /i/ /o/ /ɔ/ u/)退化为5个非重音元音(/e/ /ɛ/ > [e], /o/ /ɔ/ > [o]) 的系统。这是西北加泰罗尼亚语及Ribagorçan所共享的特征。
纵使某些次方言(譬如:Vinaròs和列里达(Lleida)地区)使用lo及los,但一般来说都使用el及els作为决定的冠词,el及els作为第三身非强调的受词代名词。对于其他非强调的受词代名词,词源的旧形式包括了me、te、se、ne、mos、vos...;而在某些地区,em、et、es、en仍然当作现代形式使用。
巴伦西亚语保留了中古时代前的塞擦音[dʒ],[tʃ]而其他现代方言却发展了摩擦音[ʒ]或[jʒ]。这是现代的Ribagorçan所共享的特征。
巴伦西亚语在[mp] [nt] [ŋk] [lt]群中保留了音节尾塞音(final stop) (与现代巴利阿里语共有的特征)。位于巴伦西亚以南20公里的Benifaio及Almussafes地区,当地次方言中仍然保留这些最后辅音。
巴伦西亚语是唯一现代衍生语言在所有语境中拥有音节清晰的有语源的塞音 [r]。可是某些巴伦西亚的次方言却没有这种音节清晰的塞音[r]。
巴伦西亚语保留了中古时代的指示词制度,其拥有三个不同的指示准确程度(este 或 aquest/açò/ací, eixe 或 aqueix/això/aquí, aquell/allò/allí 或 allà) (它与现代的Ribagorçan拥有相同的特征)
巴伦西亚语以-i-做为第三人称字形变化表始动词的元音字干,如este servix(意即this one serves)所示者(这点近似于西北加泰隆尼亚语),然而此点无法被标准化,因为有些巴伦西亚语的次方言将之发作-ie-,也就是相同的字要变做aquest serveix。
巴伦西亚语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就是虚拟语气的未完成语素/ra/: que ell vinguera (that he might come)。
nosaltres, vosaltres (we, you)有好几个变化:mosatros, moatros, natros, vosatros, voatros, valtros.
数目字: Huit, deneu, xixantahuit, doscentes, milló, quint, sext, vigesim for vuit, dinou, seixanta-vuit, dues-centes, milió, cinqué, sisé, vinté.
Amb (with)的发音彷如"en".
Meua, teua, seua for meva, teva, seva.
在某些内容重复出现D
把avui 念作Hui
另外还有其他的重点,如molt de的使用、hom和双重L的缺乏,也被认为是巴伦西亚语和其他语言形式之间的差别。然而,书面和口语语言存在着确实的差异。就如我们所知的,巴伦西亚中部与首府市区受到卡斯蒂利亚语的干扰,导致巴伦西亚语书面和口语存在各种差异。


巴伦西亚语的分支
北巴伦西亚语:使用于卡斯特利翁省北部的地区(比如 Benicarlo 城和 Vinaròs 城)、特鲁埃尔省内阿拉贡自治区的马塔兰亚地区、在加泰罗尼亚北部边界地区,以及Tarragona省的Tortosa地区周围等。在此方言当中,尾音的"r"在不定式当中不发音。("kan'tar"被发成"kan'ta"的音),同时这个方言使用"lo, los"等旧式冠词,而不是"el, els"等字(例如lo xic、los hòmens等字)。
Castellonenc: 使用于卡斯特利翁-德拉普拉纳市一带。此方言的一个特征是,"e"的发音被用在一般使用"a"的地方。
中央方言,又名apitxat方言,使用在巴伦西亚市和其周遭区域。但这个语言并未被巴伦西亚电台或电视台视为标准。Apitxat方言有两特点:
所有有声的齿擦音皆为无声,亦即apitxat的发音如['tʃove] ['kasa] (young man, house),在其他巴伦西亚地区会发成;['dʒove], ['kaza]) (和Ribagorçan为共有特征)
南部方言:使用于巴伦西亚省和亚利坎塔省中间的某些乡镇。其主要特征为元音和谐 (harmonia vocàl·lica)。在这个方言里双音节字的最末音节的元音若为A,会结合前面的开放元音E或O。例如"terra" /tɐrɐ/(意即“地球”或“陆地)、"porta" /pɔɾtɔ/ (意即“门”)或"dona" /dɔnɔ/(意即“女人”)等的发音即一例。
Alacantí: 使用于亚利坎塔省的南半部地区。

英语中的巴伦西亚语词源
barracks,来自于barraca,指一些不同种类的建筑物




政治议题
在1978年版的西班牙宪法中,除了西班牙语外,没有提及巴伦西亚语及加泰隆尼亚语。地方自治法将这个地方口语给称为[1]valencià这个自从十五世纪以来便使用的传统名称。有一个名叫Lo Rat Penat的私人组织提倡巴伦西亚语成为一个独立语言并且拥有不同书写标准。并支援常与右翼政党有关的巴伦西亚少数派人士将巴伦西亚语及加泰隆尼亚语的书写标准分离的企图。可是,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大学或罗曼语族专家支持。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组织假定这个语言在它存在的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巴伦西亚语维基百科官方参考:
Acadèmia Valenciana de la Llengua
Ethnologue report for the Valencian language
非官方的基准:
Real Acadèmia de Cultura Valenciana
Language section of the Real Acadèmia de Cultura Valenciana
Llengua Valenciana Si
文件及参考:
Disputing theories about Valencian origin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 secessionism in Valencia. An analysis from the transition period until today

50  高卢语


高卢语
使用国家及地区 高卢
语言灭亡 6世纪后
语系 印欧语系
凯尔特语族
  大陆凯尔特语支
   高卢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cel
ISO 639-3: 分别为
xtg – 山外高卢语
xcg – 山南高卢语
xlp – 勒庞蒂语
xga – 加拉提亚语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高卢语是一种已灭亡的凯尔特语言,通行于古罗马帝国、法兰克人、及不列颠凯尔特人入侵前的高卢。我们由发现于法国及比利时各处的上百个墓碑、石柱、纪念碑了解这种语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发现于法国与瑞士边界 Ain 河畔的科利尼历法,是凯尔特民族历法史料的一大发现。

高卢语是一种大陆凯尔特语言,有着相当复杂的曲折语形,约有六或七种的词形变化,由法国历史学家 A. Lot 等人重建,被认为与拉丁语相当相似,使当初的高卢人在学习拉丁语时毫不费力,并很快地就采纳了后者。然而这种说法还有相当多的争议。

高卢语并没有像某些人认为的如此快地消逝。事实上,高卢语存在了几世纪,才被之后盛行的拉丁语完全取代;在某些地区,它甚至残存到法兰克人入侵的时间。第六世纪时,杜尔的圣格列高利也记载到,他居住的地方,有些人们还是能说高卢语,甚至法国的图赖讷省(Touraine)本身就是一个高卢语字汇:tour“门”+ aine“河”。

足够的高卢语碑铭及文稿让我们知道,高卢语属于一种 P 凯尔特语支的语言,这意味着当另个语支 Q 凯尔特语支的凯尔特语言保留了早先印欧语系的子音 kw 或 k 时,高卢语已将它们转为 p,也因此高卢语的“儿子”是 *mabos 或 *mapos,而其他 Q 凯尔特语支的“儿子”是 maccos 或 maqqos(自欧甘铭文上取料)。

被记载下的高卢语都是由外来者带来的字母所写成,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和爱屈利亚字母都曾被使用于书写高卢语,而在不列颠群岛上发现的欧甘铭文则不曾发现被使用于书写此种语言。

布列塔尼语是在布列塔尼使用的另一种凯尔特语言,此种语言也受到高卢语的些许影响,保留了高卢语的一些特征。


科利尼历法
现存最长且连续的高卢文语料是发现于法国里昂附近的科利尼历法。科利尼历法和一个后来被辨识为太阳神阿波罗的石像一起被发现(有人认为是战神玛尔斯)。

这个科利尼历法上面记载了当时高卢人使用的月历,并将全年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以 SAMON 和 GIAMON 起始;SAMON 代表 Samonios“夏季”(爱尔兰语:Samhradh;威尔士语:Haf),意思是“落种”;GIAMON 代表 Giamonios“冬季”(爱尔兰语:Geamhradh;威尔士语:Gaeaf),意思是“射雪”。

只有一些像祭典或节日这样重要且特别的日子被特别命名,例如其中一个 SAMON- xvii 代表 TRINVX SAMO SINDIV,被解读为 Trinouxtion Samonii sindiu 的缩写,意思是“今日是夏季的"三夜期"(节日或祭典名)”。


另见
高卢
法国语言

外部链接
L.A. Curchin, "Gaulish language"
Gaulish language
Samhain: Season of Death and Renewal
The Coligny Calendar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10-04-11
9  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  
地理分布: 遍及东欧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分支: 东斯拉夫语支
南斯拉夫语支
西斯拉夫语支
ISO 639-2 和 639-5: sla
语言学人列表: IEL

          西斯拉夫语支

     东斯拉夫语支

     南斯拉夫语支


斯拉夫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个语族。可分为东斯拉夫语支、南斯拉夫语支及西斯拉夫语支,东斯拉夫语支及南斯拉夫语支使用西里尔字母, 但有一例外,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原是同一种语言,由于宗教的原因,塞尔维亚语用西里尔字母书写,克罗地亚语用拉丁字母书写,两种字母可以自由转写。波斯尼亚语和斯洛文尼亚语用拉丁字母书写。(见en:Differences between standard Serbian, Croatian and Bosnian。)西斯拉夫语族使用拉丁字母。


斯拉夫语言分布

斯拉夫语每个语支所代表的语言如下:

东斯拉夫语支
古罗斯语 (orv)
俄语 (rus)
白俄罗斯语 (bel)
乌克兰语 (ukr)
罗塞尼亚语 (rue)
西斯拉夫语支
索布语
上索布语 (hsb)
下索布语 (dsb)
列克提克亚语支
波兰语 (pol)
波美拉尼亚语
卡舒比语 (csb)
斯洛温语 (已消亡)
波拉布语(已消亡) (pox)
捷克-斯洛伐克亚语支
捷克语 (ces)
迦南语 (犹太斯拉夫语,已消亡) (czk)
斯洛伐克语 (slk)
西里西亚语 (szl)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克罗地亚语 (hrv)
塞尔维亚语 (srp)
波斯尼亚语 (bos)
斯洛文尼亚语 (slv)
参阅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hbs)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保加利亚语 (bul)
马其顿语 (mkd)
古教会斯拉夫语 (chu)
教会斯拉夫语 (chu)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 白俄罗斯语 | 古东斯拉夫语 † | 古诺夫哥罗德方言 † | 俄语
卢森尼亚语 (喀尔巴阡山) | 罗塞尼亚语 † | 乌克兰语
西斯拉夫语支 捷克语 | 卡舒比语 | 迦南语 † | 下索布语 | 潘诺尼亚罗塞尼亚语
波拉布语 † | 波兰语 | 波美拉尼亚语 † | 斯洛伐克语 | 斯洛温语 †
上索布语
南斯拉夫语支 巴纳特保加利亚语 | 保加利亚语 | 教会斯拉夫语 | 马其顿语
古教会斯拉夫语 †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波斯尼亚语、布涅瓦奇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塞尔维亚语) | 斯拉夫语 (希腊)
斯洛文尼亚语
其它 原始斯拉夫语 † | 俄挪语 † | 斯拉夫塞尔维亚语 † | 斯洛维奥语
† 死语


(1)东斯拉夫语支


地理分布: 东欧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有争议)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
分支: 白俄罗斯语
俄语
卢森尼亚语
乌克兰语
古东斯拉夫语†
Ruthenian†
ISO 639-5: zle
语言学人列表: IELA

     西斯拉夫语支

     东斯拉夫语支

     南斯拉夫语支


东斯拉夫语支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其中一个分支,另外两个分支是西斯拉夫语支及南斯拉夫语支。

东斯拉夫语支包括以下各种语言:

古罗斯语(orv)
俄语(rus)
白俄罗斯语(bel)
卢森尼亚语(rue)
鲁塞尼亚语
乌克兰语(ukr)其中,俄语为使用者最多的语言,母语使用者约1.204亿人,加上双语使用者共2.3亿人。其次为乌克兰语,约有3.1千万使用者,和白俄罗斯语,约6.9百万使用者。


南斯拉夫语支

地理分布: 东欧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分支: 东南斯拉夫语分支
中南斯拉夫语分支
西南斯拉夫语分支
ISO 639-5: zls
语言学人列表: IELB

     采用南斯拉夫语言为国语的国家


南斯拉夫语支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为东欧斯拉夫民族采用的语言。南斯拉夫语支下再分为东支、中支和西支。东支包括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和古教会斯拉夫语,西支包括斯洛文尼亚语,而中支则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因宗教和历史原因,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现被分为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蒙特内哥罗语(黑山语)等。

《Ethnologue》则把南斯拉夫语支分为东、西两支,把中支和西支二合为一。

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曾并行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书写,分别在于塞尔维亚语多用西里尔字母,克罗地亚语多用拉丁字母。现在仍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包括塞尔维亚语和东支的保加利亚语和马其顿语。其他南斯拉夫语支语言多采用拉丁字母。


分支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克罗地亚语 (hrv)
塞尔维亚语 (srp)
波斯尼亚语 (bos)
斯洛文尼亚语 (slv)
参阅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hbs)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保加利亚语 (bul)
马其顿语 (mkd)
古教会斯拉夫语 (chu)
教会斯拉夫语 (chu)


附:

1  俄语


俄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russkiy yazyk
使用国家及地区 东欧、北亚和中亚
使用人数 第一语言: 约1.45亿
第二语言: 1.10亿 (1999 WA, 2000 WCD)  
排名: 8 (母语)
语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
    俄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9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国际组织
管理机构 俄国科学院 (Институт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им. Виноградо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语言代码
ISO 639-1: ru
ISO 639-2 rus
ISO 639-3: rus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俄语(Русский язык,['ru.skʲi jɪ.'zɨk] 听 文件·播放·帮助)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

主要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其它成员国中使用,在华沙条约的成员国里曾经被学校广泛作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苏联时期,俄语在其加盟共和国中被大大的强调。虽然很多这些前苏联的国家现在开始强调当地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并且也是这些国家进行交流时使用的语言。挪威俄语是俄语和挪威语的混合语。

目录

1 历史
2 系属分类
3 地理分布
3.1 官方语言
4 字母
5 发音
5.1 辅音表
6 语法
7 参看
8 外部链接


历史

系属分类
俄语是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的一种,从口语角度来看,它的近亲是乌克兰语及白俄罗斯语,都是东斯拉夫语族。在乌克兰及白俄罗斯境内很多地方,这几种语言可以互换,在某些地方这种传统双语语境导致语言混合。一种东斯拉夫语言-诺夫哥罗德语虽然在15世纪或16世纪湮灭,但仍被认为在建立现代俄语中扮演重要角色。


地理分布

世界上使用俄语的地区
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公厕内的告示牌,上有英语、希伯来语、俄语及阿拉伯语俄语是联合国和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少数民族正式语言之一(俄罗斯族使用)。直至1917年,俄语是俄罗斯帝国的唯一官方语言,但在苏联时期,每个成员共和国都有自己的官方语言,俄语就成为苏联一体角色的语言。在1991年以后,独立国家鼓励了他们本国的母语,因而扭转了俄语独大的状况,虽则它作为全国沟通的角色不变。

在拉脱维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俄语人口,主要来自两次大战前的俄国和前苏联移民。而俄语在课堂的使用依然在辩论中。而在爱沙尼亚,苏维埃时代的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构成国家的当前人口的大约四分之一左右。

在立陶宛,俄语人口代表少于十分之一国家的整体人口。然而,大约80%波罗的海地区的人口能用基本俄语交谈。而在芬兰,曾经是俄国的一部分,仍然有几个俄语社区。

在20世纪,俄语广泛被华沙条约的成员学校使用,这些国家包括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但是,年轻的一代通常都不流利,因为俄语不再在学校使用。此外,由于受到苏联影响,一些亚洲国家譬如老挝、越南、柬埔寨和蒙古,依然会教俄语。而在阿富汗的几个部落,俄语仍然被使用作为混合语。

在以色列,至少750,000前苏联的犹太移民使用(1999 年人口调查)。以色列的新闻、网站及出版物亦经常使用俄语。

在北美洲,有相当大的俄语社区,特别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区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多伦多、迈阿密、芝加哥和克利夫兰郊区的里士满高地。单在纽约、洛杉矶俄语人口估计达50 万人。他们发布他们自己的报纸,和居住在自足的区域(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开始的移民)。

根据美国2000 年人口调查,美国有1.50%人口说俄语,即大约四百二十万人,在美国语言的第十位。

从20世纪的初期,西欧亦有不少讲俄语的移民。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希腊、巴西和土耳其讲俄语的社区共有三百万人。


官方语言
俄语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未得国际承认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的官方语言。它也是联合国六个官方语言之一。在俄罗斯及前苏联境内,对于以俄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人士来说,用俄语上课是热门的选择。

虽然俄罗斯人人口在俄罗斯占了78%,在白俄罗斯占10%,在哈萨克占26%,在乌克兰占17%,在吉尔吉斯斯坦占9%,在摩尔多瓦占6%,在阿塞拜疆占2%,在格鲁吉亚占1.5%,在亚美尼亚及塔吉克占了不足1%,但是以俄语授课的学生在俄罗斯占了97%,在白俄罗斯占75%,在哈萨克占41%,在乌克兰占25%,在吉尔吉斯斯坦占21%,在摩尔多瓦占7%,在阿塞拜疆占7%,在格鲁吉亚占5%,在亚美尼亚及塔吉克占2%。

尽管政府尝试减少以俄语教授的科目,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仍然有学校以俄语教学。


字母
主条目:俄语字母
俄语的书写系统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修订版。共有33个字母。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震动)。此外,俄语的辅音还可以分为软辅音和硬辅音,二者发音动作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发软辅音时,舌中部需要向上颚抬起。

下面是一个俄语字母表,列出了所有字母的大小写及其字母名称。

Аа
а Бб
бэ Вв
вэ Гг
гэ Дд
дэ Ее
йэ Ёё
йо Жж
жэ Зз
зэ Ии
и Йй短и
Кк
ка Лл
эль Мм
эм Нн
эн Оо
о Пп
пэ Рр
эр Сс
эс Тт
тэ Уу
у Фф
эф
Хх
ха Цц
цэ Чч
че Шш
ша Щщ
ща ъ硬音符号 Ыы
ы ь软音符号 Ээ
э Юю
йу Яя
йа


发音
俄语的语音系统发源于斯拉夫语系,但在早期历史上改变很多,大约1400年大致成型。

它有5个元音,根据前面的辅音是否发颚音(硬颚音化)写成不同的字母。典型辅音成对出现:普通型和颚音型。传统上叫做硬辅音和软辅音。(硬辅音通常软颚音化,特别是在后元音前面,虽然在一些方言里面颚音化只局限于硬音/l/)。标准俄语基于圣彼得堡方言,有很强的重音和适度的音调变化。重音元音有一点拉长,而非重音元音倾向于减少成闭元音或者模糊元音/ə/。 俄语里一个音节里的声母和韵尾最多可以含四个辅音,所以音节结构会很复杂。用公式表示如下(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C)(C)(C)(C)V(C)(C)(C)(C)


辅音表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音 &
齿槽音 后齿槽音 上颚音 软腭音
鼻音 硬音 /m/   /n/      
软音 /mʲ/   /nʲ/      
爆破音 硬音 /p/   /b/   /t/   /d/     /k/   /g/
软音 /pʲ/   /bʲ/   /tʲ/   /dʲ/     /kʲ/*   [gʲ]
塞擦音 硬音     /ʦ/            
软音         /tɕ/        
摩擦音 硬音   /f/   /v/ /s/   /z/ /ʂ/   /ʐ/   /x/      
软音   /fʲ/   /vʲ/ /sʲ/   /zʲ/ /ɕː/*   /ʑː/*   [xʲ]      
颤音 硬音     /r/      
软音     /rʲ/      
靠近音 硬音     /l/      
软音     /lʲ/   /j/  

因为多数辅音的颚音化,俄语显得很独特,虽然 /k/, /g/, /x/ 确实有颚音化的音位变体 [kʲ, gʲ, xʲ], 只有 /kʲ/ 能被当成音素, 但它很模糊,通常不被当作独立的(唯一的的反例是最小组合"это ткёт"/"этот кот")。 颚音化意思是发辅音前和发音的时候升起舌头的中部。在 /tʲ/ 和 /dʲ/ 的情况下, 将舌头升起直到能够产生轻微的摩擦(塞擦音)。这些音:/t, d, ʦ, s, z, n 和 rʲ/ 是齿音, 发音的时候用舌头尖顶住牙齿而不是齿槽部分。


语法
主条目:俄语语法
俄语中的词分为10类:

有词形变化:
名词:комната(房间)
形容词:большой(大的)
数词:один(一),первый(第一)
代词:он(他),это(这个)
动词:слушать(听)
无词形变化
副词:хорошо(好)
前置词:на(在...上)
连接词:и(和)
语气词:да(是)
感叹词:ах(哎呀)
名词和形容词有单复数六格:主格(1格)、宾格(4格)、与格(3格)、属格(2格)、工具格(5格)和方位格(6格,前置格),动词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还有形动词和副动词之分。

俄语名词变格(举例说明,不完全) 格 房子 (阳性) 房间(阴性) 谁? 什么?
主格 дом комната кто что
属格 дом-а комнат-ы кого чего
与格 дом-у комнат-е кому чему
宾格 дом комнат-у кого что
工具格 дом-ом комнат-ой кем чем
方位格 (о) дом-е (о) комнат-е (о) ком (о) чём


参看
各地常用会话列表
俄语正字法
俄语正音法
俄式英语
中俄混合语
俄语词类
俄语语法
沃拉普克编码
俄语罗马化,非正规的俄语罗马化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
俄语您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电子教程:
俄语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俄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俄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俄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完全自由的俄语字典
MasterRussian.com - vocabulary words and phrases, tips, hand-picked links
Vasmer's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Russian language
"GRAMOTA". An educational/reference site on the Russian language, supported by the Russian government. (In Russian)
SIL Ethnologue Report for Russian
ODP上的俄语分类
Russian Language Groups in America
Russian Today
BBC俄语新闻
NHK俄语(Russian)广播
俄罗斯俄语流行歌曲广播
Virtual Russian Keyboard

2  白俄罗斯语

беларуская мова biełaruskaja mova
使用国家及地区 白俄罗斯、波兰和其他的14个国
使用人数 7–8 百万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
   白俄罗斯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白俄罗斯语; 在波兰Podlasie Voivodship的12个县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be
ISO 639-2 bel  
Ethnologue
第14版: RUW
ISO 639-3: bel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白俄罗斯语(беларуская мова)是斯拉夫语族的语言,是白俄罗斯的官方语言,音韵、文法以及词汇接近乌克兰语。

全国 125640021 5885547 55667469 7931307
Guberniya 总人口 白俄罗斯语 俄语 波兰语
维尔纽斯 1591207 891903 78623 130054
维捷布斯克 1489246 987020 198001 50377
格罗德诺 1603409 1141714 74143 161662
明斯克 2147621 1633091 83999 64617
莫吉廖夫 1686764 1389782 58155 17526
斯摩棱斯克 1525279 100757 1397875 7314
切尔尼戈夫 2297854 151465 495963 3302
Forevisla guberniyas 9402253 29347 335337 6755503

MAP1 MAP2

目录

1 拼字法
1.1 白俄罗斯语西里尔字母
1.2 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
1.3 译名
1.3.1 地名转写
2 语法
2.1 语音
2.1.1 国际音标
2.2 词汇
2.3 比较
2.4 名词
2.5 代词
3 外部链接


拼字法
白俄罗斯语不仅可以用西里尔字母书写,还可以用Łacinka (лацінка - "拉丁字母"),与Arabica (塔塔尔使用的阿拉伯字母)。现今已经不再使用阿拉伯文;虽然官方仅使用西里尔文,但是少部分的人依然使用Łacinka书写。更多有关白俄罗斯语字母请见这里。

参见关于独特的白俄罗斯字母Ў的文章。


白俄罗斯语西里尔字母
白俄罗斯语字母
А а Б б В в Г г Д д Е е Ё ё Ж ж З з І і Й й К к Л л М м Н н
О о П п Р р С с Т т У у Ў ў Ф ф Х х Ц ц Ч ч Ш ш Ы ы Ь ь Э э
Ю ю Я я                                                    

另外,撇号使用在辅音与软元音(е, ё, ю, я)之间表示无颚音化发生在之前的辅音,而之后这个元音的发音就如同在字首时一样。在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Łacinka)中,这个标记由 j 来担任。例如Сям'я和Siamja。

在1933年以前,白俄罗斯语字母表除了Гг之外也包含Ґґ。目前一些白俄罗斯人提倡恢复这个字母,但是此问题尚未被白俄罗斯官方正式考虑。[来源请求]


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
主条目: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
(Łacinka)
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
A a B b C c Ć ć Č č D d Dz dz Dź dź Dž dž E e F f G g H h Ch ch I i
J j K k L l Ł ł M m N n Ń ń O o P p R r S s Ś ś Š š T t U u
Ŭ ŭ V v Y y Z z Ź ź Ž ž                                    


译名

地名转写
2000年,白俄罗斯官方发布了拉丁字母的地名转写规则。

主要特点:

Г/г → H/h而Х/х → Ch/ch
Е е, Ё ё, Ю ю, Я я分为以下两种译法(前方有撇号时,此规则将被忽略):
在辅音之后:iе, iо, iu, iа(颚音化)
位于字首或在元音或分隔号之后:Jе jе, Jо jо, Ju ju, Jа jа(软元音化)。
Ўў → Uu 上标抑扬符 (Û/û)
Ч ч → Č č、Ш ш → Š š、Ж ж → Ž ž
Ь ь → '
Ы ы → Y y
Э э → Е е
此译法与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很像,但是仍有一点差异。比较:莫吉廖夫 - Mahiloŭ(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Mahilioû(新式)。


语法

语音
白俄罗斯语最明显的特征为

akańnie (аканьне) – 通常在发 "o" 和 "e" 音时,发成开前不圆唇元音 "a"的音。
dziekańnie (дзеканьне) –发音为浊齿龈塞擦音 dz' (dź);
cekańnie (цеканьне) –发音为清齿龈塞擦音 ts' (ć);
ś (сь) 和 ź (зь)强烈颚音化。



本页面包含IPA符号。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须要特别外文支持才可以正确显示正确的IPA符号,否则将会显示成乱码、问号等其它符号。


国际音标
Lacinka字母 西里尔字母 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定义 英语中的近似发音 例词
c ц [ʦ] 清齿龈塞擦音 pizza cehła (цэгла) – 砖头
ć ць [ʨ] 清龈颚塞擦音 what's your ćvik (цьвік) – 指甲
č ч [ʧ] 清齿龈后塞音 kitchen čas (час) – 时间
dź дзь [ʥ] 浊龈腭塞擦音 would you dźmuć (дзьмуць) – 吹
dž дж [ʤ] 浊齿龈后塞擦音 jam uradžaj (ураджай) – 丰收
h г [ɣ] 浊软颚擦音 hockey huś (гусь) – 鹅
ń нь [ɲ] 硬颚鼻音 el Niño koń (конь) – 马
r р [r] 齿龈颤音 rolled (vibrating) r as in arriba krok (крок) – 台阶
ś сь [ɕ] 清龈颚擦音 between see and sheer śnieh (сьнег) – 雪
š ш [ʃ] 清齿龈后擦音 sheer špalery (шпалеры) – 壁纸
ŭ ў [u̯] 半元音 window daŭ (даў) – 给(过去式)
y ы [ɪ] 次闭次前不圆唇元音 tick akacyja (акацыя) – acacia
ź зь [ʑ] 浊龈颚擦音 where's your źmiena (зьмена) – 改变
ž ж [ʒ] 浊齿龈后擦音 treasure žach (жах) - 恐怖


词汇
从词汇方面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语与乌克兰语较为相近,其次与波兰语比较相近,然后与俄语相近。

一些简单的例子:

вітаю (vitaju) – 你好
як (jak) – 如何
як маесься? (jak majeśsia?) – 怎么样?
добрай раніцы (dobraj ranicy) – 早上好
дабранач (dabranač) – 晚安
дзякуй (dziakuj) – 谢谢
калі ласка (kali łaska) – 请,不客气
спадар / спадарыня (spadar / spadarynia) – 先生/小姐
добра (dobra) – 好
кепска / дрэнна (kiepska / drenna) – 坏
выдатна (vydatna) – 很不错
цудоўна (cudoŭna) – 很好
дзе (dzie) – 哪?
адкуль (adkul) – 从哪来?
чаму (čamu) – 为什么?
разумею (razumieju) – 我听得懂。
нічога не разумею (ničoha nie razumieju) – 我一点都听不懂。

比较
白俄罗斯语 (Беларуская мова)  保加利亚语 (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 俄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波兰语  英语  
Вітаю/Vitaju Здравейте/Zdraveite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Zdravstvuyte Witam Hello
Прывітаньне/Pryvitańnie Здрасти/Zdrasti Привет/Privet Cześć Hi
Так/Tak - Не/Nie Да/Da - Не/Ne Да/Da - Нет/Net Tak - Nie Yes / No
Дзякую вам/Dziakuju vam Благодаря ви/Blagodarya vi Спасибо/Spasibo Dziękuję Thank you
Спадар/Spadar Спадарыня/Spadarynia Спадарычна/Spadaryčna Господин/Gospodin Госпожа/Gozpozha Госпожица/Gospozhitsa Сударь/Sudar Сударыня/Sudarynya Pan Pani Mister / Missis / Miss
Выдатна/Vydatna; файна/fajna Отлично/Otlichno Отлично/Otlichno Fajnie Excellent; fine


名词
白俄罗斯语的名词(白俄罗斯语:nazoŭnik)拥有六个格:

1.主格 (白俄罗斯语:nazoŭny)
2.属格 (白俄罗斯语:rodny)
3.与格 (白俄罗斯语:davalny)
4.宾格 (白俄罗斯语:vinavalny)
5.工具格 (白俄罗斯语:tvorny)
6.方位格 (白俄罗斯语:miesny)
除此以外还有第七个格,呼格(白俄罗斯语:klichny),主要用在呼叫或命令里,但此格的运用在现代白俄罗斯语里较为罕见。

除此之外,名词的变化根据其词根可分为以下几类:

i-词根 – 阴性名词 (feminine nouns ending in a hard consonant, soft consonant or ў: 例:печ "烤炉", косьць "骨", кроў "血")
a-词根 – 大多为阴性名词 (分为: hard词根, guttural词根, soft词根, hardened词根)
o-词根 – 阳性名词 (分为重词根与轻词根) and neuter (例:вясло "浆", мора "海")
辅音词根 – 大多为中性名词 (例:ягня "羔羊", бярэмя "负担", семя "种子")
不规则名词(例:вока "眼睛", вуха "耳朵")

代词
白俄罗斯语拥有八种代词 (白俄罗斯语:займеньнік),它们分别如下 :

所属代词(白俄罗斯语:прыналежныя): мой (my, mine); твой (your(s)familiar); яго, ягоны (his); яе, ейны (her); наш, наскі (our(s)); ваш (your(s)); іх, іхны (their(s)), свой ((one's) own).
人称代词(白俄罗斯语:асабовыя): я (I), ты (you (familiar)), ён (he), яна (she), яно (it), мы (we), вы (you), яны (they);
否定代词(白俄罗斯语:адмоўныя): ніхто (nobody), нішто (nothing), нічый (nobody's), ніякі (not of any kind), ніводзін, ніводны (no one);
定式代词(白俄罗斯语:азначальныя): сам (-self); самы ("the very", - self); увесь (all, whole); усё (all, everything); усе (all, every, everybody); усякі, усялякі (every, any); кожны (each); іншы (other).
不定代词(白俄罗斯语:няпэўныя): нехта (someone); нешта (something); нейкі (some, а); нечы (somebody's, a); некаторы (some of); некалькі (a few, some, several); хтось, хтосьці (somebody); штось, штосьці (something); чыйсьці (somebody's); якісьці, які-кольвек (some, a kind of, something like); хто-небудзь, хто-кольвек (anybody); што-небудзь, што-кольвек (anything); чый-небудзь (some one's); абы-што (smth.dickey); абы-чый (a, somebody's (negative)); абы-які (dickey).
疑问-比较代词(白俄罗斯语:пытальныя): хто (谁), што (什么), які (哪个), каторы (哪个), чый (谁的), колькі (多少);
指示代词(白俄罗斯语:указальныя): гэты (这); той (那); гэны (这/那); такі (这样的); гэткі, гэтакі (这样的); столькі, гэтулькі (那么多);
反身代词(白俄罗斯语:зваротны): сябе (某某自己).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白俄罗斯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白俄罗斯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白俄罗斯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Ethnologue report for Belarusian
英语 - 白俄罗斯语辞典(白俄罗斯语拉丁字母)
Łacinka.org
Metrica of GDL
Statutes of GDL
pravapis.org 白俄罗斯语
Padlaska cybervioska (拉丁字母)
现代白俄罗斯语基础
白俄-英在线词典来自Webster's在线词典 - the Rosetta Edition

3  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
使用国家及地区 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摩尔多瓦,匈牙利,白俄罗斯,加拿大,乌兹别克斯坦,波兰
使用人数 3 940万  
排名: 26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
   乌克兰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乌克兰,
德涅斯特(摩尔多瓦境内未被承认的国家)
管理机构 乌克兰国立科学院(Національна академія наук України)
语言代码
ISO 639-1: uk
ISO 639-2 ukr
ISO 639-3: ukr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仅次于俄语和波兰语的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乌克兰语的音韵、文法以及词汇都跟俄语和白俄罗斯语很类似,但是乌克兰语的使用者们不能跟这两种语言的使用者自由通话。 乌克兰语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所使用的字母同俄语字母有一定的差别。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乌克兰语维基百科维基词典乌克兰语版,
自由的多语言词典您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电子教程:
乌克兰语您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电子教程:
乌克兰语您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电子教程:
乌克兰语使用Google自动将乌克兰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乌克兰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BBC乌克兰语
乌克兰中文网

4  卢森尼亚语(罗塞尼亚语)


卢森尼亚语
русин rusin
使用国家及地区 外喀尔巴阡州 (乌克兰)、东斯洛伐克、南波兰、匈牙利、伏伊伏丁那
使用人数 610,120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
   卢森尼亚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sla
ISO 639-3: rue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卢森尼亚语,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在语言分类上最接近乌克兰语。卢森尼亚语使用者分布在乌克兰、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的伏伊伏丁那。因为使用者分布在多国,卢森尼亚语未有一个统一的拼字法,而根据了各自的方言来拼写。

目录

1 文学
2 字母
2.1 Rusyn Cyrillic alphabet
3 参看
4 外部链接


文学
A new Slavic language is born. The Rusyn literary language in Slovakia. Ed. Paul Robert Magocsi. New York 1996.

Magocsi, Paul Robert. Let's speak Rusyn. Бісідуйме по-руськы. Englewood 1976.

Дулич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 Дмитриевич. Jugoslavo-Ruthenica. Роботи з рускей филолоґиї. Нови Сад 1995.


字母

Rusyn Cyrillic alphabet
Letters and symbols of the Rusyn alphabet Capital Small Translit. Pronunciation Notes
А а a /a/  
Б б b /b/  
В в v /v/  
Г г h /ɦ/  
Ґ ґ g /g/  
Д д d /d/  
Е е e /je/  
Є є je /je/  
Ё ё jo /ʏ/ not present in Pannonian Rusyn
Ж ж ž /ʒ/  
З з z /z/  
И и y /ɪ/  
І і i /i/ not present in Pannonian Rusyn
Ы й j /ɨ/ not present in Pannonian Rusyn
Ї ї ji /ji/  
Й й j /j/  
К к k /k/  
Л л l /l/  
М м m /m/  
Н н n /n/  
О о o /o/  
П п p /p/  
Р р r /r/  
С с s /s/  
Т т t /t/  
У у u /u/  
Ф ф f /f/  
Х х x, ch /x/  
Ц ц c /ts/  
Ч ч č /ʧ/  
Ш ш š /ʃ/  
Щ щ šč /ʃʧ/  
Ѣ ѣ  /ji/,/i/ Used before World War II
Ю ю ju /ju/  
Я я ja /ja/  
Ь ь ′ /ʲ/ marks preceding consonant's palatalization
Ъ ъ ′  not present in Pannonian Rusyn


参看
维基孵育场的维基百科语言试验版:
    卢森尼亚语试验版Old Ruthenian
Pannonian Rusyn
Rusyns
Pannonian Rusyns

外部链接
Rusyn language at the World Academy of Rusyn Culture
Ethnologue report for RUE
Руска Матка (Ruska Matka), the central 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Pannonian Rusyns
Transliterating Rusyn into the Latin alphabet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10-04-11
(2)西斯拉夫语支
  
地理分布: 东欧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分支: 捷克-斯洛伐克分支
列克提克语分支
索布诸语言
ISO 639-5: zlw
语言学人列表: IELC

     采用西斯拉夫语言为国语的国家


西斯拉夫语支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为东欧斯拉夫民族采用的语言。西斯拉夫语支下再分为三个分支,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分支、列克提克语分支和索布诸语言。

捷克-斯洛伐克分支包括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和一种在乌克兰伏伊伏丁那的卢森尼亚方言(潘诺尼亚卢森尼亚语,Pannonian Rusyn)。列克提克语分支包括波兰的波兰语、西里西亚语(或称上西里西亚语)和卡舒比语。索布诸语言包括德国的上索布语和下索布语。

分支
西斯拉夫语支

索布语
上索布语 (hsb)
下索布语 (dsb)
列克提克亚语支
波兰语 (pol)
波美拉尼亚语
卡舒比语 (csb)
斯洛温语(Slovincian,已消亡)
西里西亚语 (szl)
波拉布语(已消亡) (pox)
捷克-斯洛伐克亚语支
捷克语 (ces)
迦南语 (犹太斯拉夫语,已消亡) (czk)
斯洛伐克语 (slk)

附:
5 索布语


索布语
Sorbian, Wendish, Lusatian
地理分布: 卢萨蒂亚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索布语
分支: 上索布语
下索布语
ISO 639-2 和 639-5: wen
索布语语言人口在德国的分布图


索布语(serbšćina),又称文德语(Wendisch),是德国东南部少数民族索布人的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分为两个方言群:上索布语,约55,000人,多居住于德国萨克森州;下索布语,使用者约14,000人,分布于德国勃兰登堡州。此外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李郡(Lee County)还有一个小规模的移民群体使用索布语。

索布语是分布于今德国东部地区的古代西斯拉夫民族语言的残留,语法上除单数和复数两种表达方式外,还有只用于表示两人或两件事物的双数表达方法。

历史上德国曾经对索布语的使用者采取同化或迫害态度,其中以第三帝国时期的迫害最为严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索布语被正式承认为德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之一,两种索布语都受到官方承认和保护。

目录

1 索布语的历史
2 在德国的索布人
3 索布语字母
4 词缀变化
5 参见


索布语的历史
德国的索布语历史始于民族迁徙(大约从六世纪开始)。12世纪起,随着日耳曼农村,更确切的说是德国;从弗兰登、萨克森、徒林根及法兰肯来的移民和之前因为战争行为造成的破坏,致使索布这个语言渐渐衰退。 索布语相对于德语在法律上是居从属位置,在萨克森之镜里有明文规定。后来,又再加入了语言禁令:1923年,索布语被贝尔布格(萨勒)的法院禁止,1327年的阿腾堡、次维考 及莱比锡、1424年的迈森。此外在很多地区的城市里同业工会规定,只有接收来自德语区背景的会员。在米次那和劳继兹的中心地带,今日,约莫是20个索布部族的其中两支与德语区的新移民在劳继兹区生活,法律上的限制相对较少。这语言在这里得以存活下来。使用语言的人数到17世纪超过三百万人。最古老文献遗留下的高地索布语文物就是“伊迪特堡的文德语”,1532年包次城的公民约定。


Bautzen的一个双语路标现时,在德国东南部的一些地名采取德语和索布语两种拼写方式并用的方式。例如:在Upper Lusatia的Bautzen是上索布语的文化中心。在当地的路标都以德语及上索布语的双语标示,就连火车站的站名亦同时列出两种语言的拼法,如:Bautzen/Budyšin。下索布语的文化中心在科特布斯(德语:Cottbus;索布语:Chóśebuz),亦有双语路标。


在德国的索布人
在德国总计有大约六万索布人口;其中有四万人在萨克森,两万在勃兰登堡。因此,索布语紧接在丹麦语之后,佛里斯兰语之前,是德国第二大少数语言。德国官方并没有把它的归纳进国籍范围里,索本人的国籍众所皆知是自己自由决定的。对此,多只能尊重。 在西边只有少数人会使用此语言。其他像是上索布语强烈的危及下索布语的存活。精密计算的结果显示,大约有七千人使用下索布语(很可能在未来20到30年间就消失),大概一万三千上索布语人口。语言学家认为上索布语在二十一世纪还不会消失不见,但是之后的未来就很难说了。


索布语字母
索布语有自己的字母,跟属日耳曼语族的德语有很大的差别。

上索布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Ć ć D d Dź dź E e Ě ě F f G g H h Ch ch I i J j
K k Ł ł L l M m N n Ń ń O o Ó ó P p R r Ř ř S s Š š T t U u
W w Y y Z z Ž ž                                            
下索布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Ć ć D d Dź dź E e Ě ě F f G g H h Ch ch I i J j
K k Ł ł L l M m N n Ń ń O o Ó ó P p R r Ŕ ŕ S s Š š Ś ś T t
U u W w Y y Z z Ž ž Ź ź                                    


词缀变化
高地索布语的 语法 有七种 :

1.名词
2.所有格
3.间接受格
4.直接受格
5.工具性的
6.位置格
7.呼格
实例 nan
父亲 štom
树 bom
树 wokno
窗子
  高地索布语 低地索布语 高地索布语 低地索布语 高地索布语 低地索布语
主格 nan nan štom bom wokno wokno
所有格 nana nana štoma boma wokna wokna
间接受格 nanej nanoju štomej bomoju woknu woknoju, woknu
直接受格 nana nana štom bom wokno wokno
工具性的 z nanom z nanom ze štomom ze bomom z woknom z woknom
位置格 wo nanje wo nanje w štomje w bomje na woknje na woknje
呼格 nano - štomo - - -
实例 ramjo
肩膀 ramje
肩膀,肩 žona
女人 žeńska1
女人,阴性 ruka

  高地索布语 低地索布语 高地索布语 低地索布语 高地索布语 低地索布语
主格 ramjo ramje žona žeńska ruka
所格 ramjenja ramjenja žony žeński, žeńskeje ruki
间接受格 ramjenju ramjenjeju, ramjenju žonje žeńsce, žeńskej ruce
直接受格 ramjo ramje žonu žeńsku ruku
工具性的 z ramjenjom z ramjenim ze žonu ze žeńsku, ze žeńskeju z ruku
位置格 wo ramjenju wo ramjenju wo žonje wo žeńsce, wo žeńskej w ruce


参见
索布语网站

6 上索布语


上索布语
hornjoserbsce
使用国家及地区 德国  
区域 萨克森
使用人数 55,000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索布语
    上索布语  
文字: 拉丁字母 (索布语字母)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德国地区性语言 (勃兰登堡和萨克森)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hsb  
Ethnologue
第14版: WEN
ISO 639-3: hsb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上索布语(上索布语名:hornjoserbšćina)为德国历史省分劳西茨的小众语言,即今日的萨克森地区。属于西斯拉夫语支(West Slavic languages),和捷克语十分相似。


双语标示,上面字体较大的是德语,下面字体较小的是上索布语。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德国的上索布语
3 索布语字母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历史
斯拉夫人迁移德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使用上索布语。12世纪开始,有些农村居民移居到德国,在法兰德斯、萨克森、图林根和弗兰哥尼亚(Franconia)等地大汇聚起来。由于德国的军事行动,上索布语的使用缓慢的减退。此外,在萨克森地区,相对的上索布语比较起德语层次也低一些。之后,上索布语被禁止使用:1293年在伯恩市索布语被法院命令禁止使用。1327年茨维考、莱比锡也开始禁止使用上索布语,接着1424年于梅森(Meissen)亦禁止使用上索布语。更进一步,在这些地区许多协会的入会条例里规定仅接受有德国血统的会员。

在密尔齐纳(Milceni)和卢茨资(Lusitzer)的中心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劳西茨区域因为新德语和法律约束的影响较少,上索布语因而在此地较为繁荣。到17世纪,上索布语的使用人数已超过三十万。上索布语最早的书面语言纪录是出现在“文德公民誓约(Burger Eydt Wendisch)纪念碑”上,发现于1532年的包岑市。

[编辑] 德国的上索布语
粗略估计,上索布语使用者约有六万人,在萨克森约有四万人,而勃兰登堡则有二万人左右。上索布语是在土耳其语和丹麦语之后,在弗里西语之前德国的第三大少数语言。因为德国尚未正式承认他们的国籍,而上索布人也自认他们的民族是自由的,因此这个数据只是估计。实际使用者或许更少。有些学者预测上索布语将会灭绝。电脑估算二十到三十年间,世界上的下索布语使用者将剩下七千人而上索布语使用者将剩下一万三千人(下索布语甚至有可能灭绝)。根据语言学家的观点,21世纪结束前,上索布语还不会灭绝。然而当前,对不久的未来是无法作确实预测的。


索布语字母
上索布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Ć ć D d Dź dź E e Ě ě F f G g H h Ch ch I i J j
K k Ł ł L l M m N n Ń ń O o Ó ó P p R r Ř ř S s Š š T t U u
W w Y y Z z Ž ž                                            


参见
索布语字母(Sorbian alphabet)
下索布语(Lower Sorbian language)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上索布语维基百科Ethnologue上索布语资

7 波兰语

język polski
使用国家及地区 波兰 (3.8千万), 在美国,立陶宛,白俄罗斯,法国,德国,乌克兰等作为第二语言
使用人数 5.0千万  
排名: 25
语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群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列克提克语分支
     波兰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波兰, 欧洲联盟
管理机构 波兰语议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 pl
ISO 639-2 pol  
Ethnologue
第14版: PQL
ISO 639-3: pol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波兰语(Polski)是波兰的官方语言。也是西斯拉夫语支中最多人讲的语种。

目录

1 历史
2 类别
3 地理分布
4 方言
5 语音
5.1 元音(元音)
5.2 辅音(子音)
5.3 重音
6 拼写法
7 文法
7.1 人称代名词(zaimek osobowy)
7.2 动词(czasownik)
7.3 动词być的时式变化
7.3.1 现在式
7.3.2 未来式
7.3.3 过去式
7.4 形容词(przymiotnik)
7.4.1 格变化(deklinacja)
7.5 语序
8 基本词语
8.1 一般问候词语
8.2 基本单词
9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10 注释
11 参见
12 外部链接


历史
波兰语在与外来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如早期的拉丁语、捷克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古白俄罗斯语、俄语。而近年来,它已受到了英语的强烈冲击,尤其是美国英语。在上西里西亚地区,波兰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德语的影响。从1945年起,由于教育和人口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段时间影响了不少国家,但在波兰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虽然有的地区仍然坚持使用标准的波兰语,但这不足以掩盖波兰语已被逐渐被同化的事实。在东部和北部,不断有从并入苏联的波兰领土上的波兰人迁入,这些移民中年龄较长的人口音上往往带有东部地区的特征。


类别
波兰语,和列克希第语(卡舒比语、波拉宾语)、上索布语和下索布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都属于斯拉夫语族的西斯拉夫语支。


地理分布
波兰语是波兰的主要语言。事实上,波兰是讲官方语言人数比例最高的欧洲国家,有接近98%的波兰人使用他们的母语——波兰语。二战后,部分并入苏联的波兰领土上仍有大量波兰人居住,他们不愿意向战后的祖国迁移。到现在,波兰人在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已成为了一个数目很大的少数民族。在立陶宛,9%的人口把波兰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讲波兰语的人数占维尔纽斯(立陶宛共和国首都)总人口的31.2%。大量人口讲波兰语的情况也存在于立陶宛的其他地区。自2004起,维尔纽斯政府规定唯一的官方语言是立陶宛语。在乌克兰境内,常使用波兰语的地区是鲁维和鲁克。白俄罗斯西部有讲波兰语的民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布勒斯特和格罗德诺地区。

还有一些的讲波兰语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西、加拿大、捷克、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新西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阿联酋、英国和美国。在美国讲波兰语的人口超过100万。


方言
在几个古老的部落地区有着相应的方言;对许多讲波兰语的人来说,其中最典型的有大波兰语(在西北地区使用)、小波兰语(在东南地区使用)、马洛文语(马鲁地区)、和西里西亚语。马洛文语带有一些卡舒比语(约有 100,000 到 200,000人讲这种语言,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的格但斯克西部)特征。还有几种波兰语方言已消失,包括华沙方言。

还有少部分的波兰人也讲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德语以及罗姆语(吉普赛语)。


语音

元音(元音)
波兰语的元音系统只包括6个口语元音和两个鼻音,相对简单。所有波兰语的元音都是单元音。口语元音如下如下:

波兰语口语元音表 波兰语标识 国际音标 发音方式 英文中的近似发音 例1
i 闭前不圆唇元音 seek miś (玩具熊)
e [ε] 半开前不圆唇元音 ten ten (这)
y 闭央不圆唇元音 sick mysz (鼠)
a [a] 开前不圆唇元音 cut kat (刽子手)
u 闭后圆唇元音 boom bum (繁荣)
o [ɔ] 半开后圆唇元音 caught kot (猫)

和其他斯拉夫语族的语言不同,波兰语保留了古斯拉夫语中的鼻元音。但是,鼻化特征正趋向于消失,尤其是在词尾的时候。这些元音从不出现在词首。在字体上它们是由一种叫“反尾形符”或“欧格内克”(ogonek)的附加符号来标注的。

但与法语不同的地方是:波兰语的鼻元音是“异步”的。也就是说,波兰语的鼻元音的读法是先发出元音的主音,然后再发出有鼻音的半元音。例如:ą [ɔɰ̃] 而并非[ɔ̃]。但为了显示上更简便,往后的标音都把波兰语的鼻元音如一般其他欧洲语言的标音形式标示。

波兰语鼻元音 波兰语标识 国际音标 发音方式 英文中的近似发音 例1
ę [ε̃] 半开前不圆唇元音 length węże (许多蛇)
ą [ɔ̃] 半开后圆唇元音 鼻音 o (不是 a), 如在 long wąż (蛇)

在波兰语的元音长度并不是以音素来表示之,这意思就是不管元音发出多长的声音字词的意思还是不变的。然而,在古斯拉夫语并不是这种情况,它会分出三种元音长度 - 短的、标准的、长的。有两种短元音 - 硬的( ъ )及软的(ь)。最后,这些短元音或者消失掉,或者是转变为标准元音 e。在以前的情况两个 CV 音节会变成一个 CVC 音节。而短元音的消失会引起之前的子音转变为 "软化" 或者 "颚化"。范例如下:

'日期' 在 主格: dьnь --> dzień
'日期' 在 属格: dьna --> dnia

在另一方面,长元音被缩短为标准型态,而且同时也变为高元音 - 除了那些原先已经是高元音的之外 - 如 i 与 u。这些元音的转变型态如下说明:

长元音 a --> 标准元音 o
长元音 e --> 标准元音 y 或者一般型态 i
长元音 i --> 标准元音 i
长元音 o --> 标准元音 ó,发音为
长元音 u --> 标准元音 u


要注意的是标准的元音 u 一度是长元音型态 o ,不过仍然需要与此字符 ó 有所区别。


辅音(子音)
波兰语子音系统是相当复杂的,且其特性包含一系列的塞擦音及颚音。塞擦音是由双音字来表示的。颚音(波兰人说成是软子音)是由锐音符,或则是字母后再紧接一个 i 来表示。同英文一样,浊音(有声的)是以音素符号来表示,而送气音则没有。

波兰语子音 波兰语标识 国际音标 发音方式 英文中的近似发音 例1
b 浊双唇塞音 bus bas (低音)
p [p] 浊双唇塞音 top pas (带子)
m [m] 双唇鼻音 man masa (群)
w [v] 浊唇齿擦音 vase wór (袋子)
f [f] 清唇齿擦音 phase futro (毛皮)
d [d] 浊齿龈塞音 dog dom (家)
t [t] 清齿龈塞音 set tom (卷册)
n [n] 齿龈鼻音 not noga (腿)
r [r] 齿龈颤音 滚动的(振动的) r 比如 arriba krok (步伐)
z [z] 浊齿龈擦音 zero zero (零)
s [s] 清齿龈擦音 some sum (鲶鱼)
dz [ʣ] 浊齿龈塞擦音 woods dzwon (钟)
c [ʦ] 清齿龈塞擦音 pots co (什么)
l [l] 齿龈边音 lock pole (原野)
ź [ʑ] 浊齿龈颚擦音 where's your źrebię (小马仔)
ś [ɕ] 清齿龈颚擦音 sheer śruba (螺丝钉)
dź [dʑ] 浊齿龈颚塞擦音 would you dźwięk (声音)
ć [tɕ] 清齿龈颚塞擦音 what's your ćma (蛾)
ż / rz [ʒ] 浊后齿龈擦音 treasure żona (妻子)
rzeka (河流)
sz [ʃ] 清后齿龈擦音 shoe szum (飒飒声)
dż [ʤ] 浊后齿龈塞擦音 jam dżem (果酱)
cz [ʧ] 清后齿颚塞擦音 kitchen czas (时间)
ń [ɲ] 颚鼻音 el Niño koń (马)
j [ȋ]
or [j] 硬颚无擦通音 yes jutro (明天)
ł [ȗ]
or [w] 唇软颚半元音
或 唇软颚近音 power mały (小), łaska (优雅)
或 mały
g [g] 浊软颚塞音 god gmin (平民)
k [k] 清软颚塞音 rocket kmin (香菜), buk (山毛榉)
h / ch [x] 清软颚擦音 loch hak (勾子)
chór (唱诗班)

在这个子音系统里我们可以分辫出三个系列的擦音及塞擦音。

齿龈音 又称 "嘶嘶音" (ciąg syczący): z s dz c。
后齿龈音 又称 "飒飒音" (ciąg szumiący): ż sz dż cz。
齿龈颚音 又称 "寂静音" (ciąg ciszący): ź ś dź ć。
在一些波兰的方言里,比如:马速林语,"飒飒音"(后齿龈音)系列的子音会被那些"嘶嘶音"(齿龈音)所取代。

所有这些颚音与齿龈颚音(比如: ź ś dź ć ń j) 和其前的元音 i 都被视作"软子音"。而其它所有的子音则被视作"硬子音"。

要注意波兰语在塞擦音与〈"塞音+擦音"丛集〉之区别,比如:

czysta ['ʧista] (清洁,"阴性") 对 trzysta ['tʃista] (三百)
dżem [ʤεm] (果酱) 对 drzemka ['dʒεmka] (打瞌睡)
在子音丛集里所有的子音可以是有声的(浊音)或是无声的(清音)。另一方面来讲,一个子音丛集可能没有包含着"有声的"或"无声的"。所有的子音是有声的(如果最后的子音为标准型态有声),或则无声的(如果最后的子音为标准型态无声)。这个规则不能应用到近音里 - 一个子音丛集可能没有包含着"有声的近音",或"无声的子音"。例子如下:

łódka ['wutka] (船), [d] --> [t] (k 标准型态无声)。
kawka ['kafka] (穴鸟), [v] --> [f] (k 标准型态无声)。
także ['tagʒε] (同样), [k] --> [g] (ż 标准型态有声)。
jakby ['jagbi] (仿佛), [k] --> [g] (b 标准型态有声)。
król [krul] (国王), [k] 不改变 (r 为近音)。
wart [vart] (价值), [r] 不改变 (r 为近音)。
子音 w 和 rz 为标准型态有声,但是如果一个子音丛集以 w 或 rz 置于结尾,且重音在倒数第二音节为标准型态无声,则整个子音丛集为无声。

krzak [kʃak] (灌木丛), [ʒ / Z] --> [ʃ / S] (k 标准型态无声)
odtworzyć [ɔt'tfɔʒitɕ] (复制,"动词"), [d] --> [t] & [v] --> [f] (t 标准型态无声)
最著名的波兰绕口令,取自 强·布雷玆瓦 的诗作 Chrząszcz 里,到现在可能又有其它绕口令的例子。(以下绕口令的档案下载后,请用 Ogg Vorbis 的格式软件收听)

W Szczebrzeszynie chrząszcz brzmi w trzcinie.
[fʃʧεbʒεʃiɲε xʃɔ̃ʃʧ bʒmi ftʃtɕiɲε]
在斯雷布里斯文镇有一只甲虫在芦苇丛里嗡嗡叫

重音
波兰语重音一般都落在倒数第二音节上,例如: zrobił (他做过), zrobili (他们做过)。

例外规则:

动词为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复数过去式,例如:zrobiliśmy (我们做过) - 重音落在倒数第三音节上。
动词为条件式,例如:zrobiłbym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会去做) - 重音落在倒数第三音节上。
动词第一人称,及第二人称复数条件式,例如:zrobilibyśmy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们会去做) - 重音落在倒数第四音节上。
一些从拉丁语借来的字词(例如:matematyka) 重音落在倒数第三音节上,不过这种用法大部分都使用在过去的50年里。

拼写法
波兰语字母
A a Ą ą B b C c Ć ć D d E e Ę ę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Ł ł M m N n Ń ń O o Ó ó P p Q q R r S s Ś ś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Ź ź Ż ż                                        

波兰语字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但是用到一些附加符号如:"克雷斯卡(kreska)"(符号图形有一点类似锐音符)、上标一点、及"反尾形符(ogonek)"(右下标往外一勾)等三种。

大写 HTML
码 小写 HTML
码 常用音标 其它音标
A   a   [a]  
Ą Ą ą ą [ɔ̃] [ɔ],[ɔm],[ɔn],[ɔŋ],[ɔɲ]
B   b   [p]
C   c   [ʦ] [ʣ],[tɕ]
Ć Ć ć ć [tɕ] [dʑ]
D   d   [d] [t]
E   e   [ε]  
Ę Ę ę ę [ε̃] [ε],[εn],[εn],[εŋ],[εɲ]
F   f   [f] [v]
G   g   [g] [k]
H   h   [x] [γ]
I   i   [ȋ],哑音(软化之前的字音)
J   j   [ȋ] 或者 [j]  
K   k   [k] [g]
L   l   [l]  
Ł Ł ł ł [ȗ] 或者 [w] 齿音 [l] 用在东部的方言里
M   m   [m]  
N   n   [n] [ŋ],[ɲ]
Ń Ń ń ń [ɲ]  
O   o   [ɔ]  
Ó Ó ó ó    
P   p   [p]
R   r   [r]  
S   s   [s] [z],[ɕ]
Ś Ś ś ś [ɕ] [ʑ]
T   t   [t] [d]
U   u   [ȗ]
W   w   [v] [f]
Y   y      
Z   z   [z] [s],[ʑ]
Ź Ź ź ź [ʑ] [ɕ]
Ż Ż ż ż [ʒ] [ʃ]

波兰语正字法也包含7个二合字母。

开头用大写 HTML
码 小写 HTML
码 常用音标 其它音标
Ch   ch   [x] [γ]
Cz   cz   [ʧ] [ʤ]
Dz   dz   [ʣ] [ʦ],[dʑ],[d-z]
Dź DŹ dź dź [dʑ] [tɕ]
Dż DŻ dż dż [ʤ] [ʧ],[dʒ]
Rz   rz   [ʒ] [ʃ],[r-z]
Sz   sz   [ʃ] [ʒ]

要注意一下虽然波兰语正字法大多是表示语音的,有一些音素却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

[x] 可以用 h 或是 ch 来表示。
[ʒ] 可以用 ż 或是用 rz (虽然 rż 表示为[rʒ] 的丛集音素)来表示。
可以用 u 或是 ó 来表示。
一些软子音可以用 ć、dź、ń、ś、ź,或是用 ci、dzi、ni、si、zi 来表示。
不像英文,如果子音重复,它表示发音也是重复,或者说是拉长一倍的发音时间,如:wanna 念为 ['vanna],而不是念为 ['vana] ('bathtub');motto 念为 ['mɔttɔ],而不是念为 ['mɔtɔ]。


文法
不以波兰话为母语的人认为波兰话是一种相当难学的语言。原因如下:

波兰语在文法上有 5 种复杂的性别结构:
1.中性(rodzaju nijakiego)
2.阴性(rodzaju żeńskiego)
3.三种阳性(rodzaju męskiego)(动态:人、动物,非动态:非动物)。
有 7 种格变化(deklinacja)
1.主格(mianownik)
2.属格;所有格;生格 (dopełniacz)
3.与格;间接格 (celownik)
4.宾格;对格;目地格 (biernik)
5.工具格;造格 (narzędnik)
6.前置格;位置格 (miejscownik)
7.呼格(wołacz)
以及两种数字(单数、复数)的表示法。
波兰语在名词、形容词、及动词的变化是一种屈折语式的,而且"名词的语尾变化",与"动词的人称变化"呈现高度的不规则形式。


人称代名词(zaimek osobowy)
括号()内为同义之英语。

单数 复数
第1人称 ja - 我 ( I ) my - 我们 (we)
第2人称 ty - 你(昵称) (you) wy - 你们 (you)
第3人称 on - 他 (he)
ona - 她 (she)
ono - 它(it) oni - (阳性)他们(they)
one - (非阳性)它们、她们(they)


动词(czasownik)
每一个动词可以是完成体或是未完成体的型态。

动词经常是成对的,一个是未完成体、而另一个是完成体(由未完成体加上一个前缀词组成),不过经常用单一个未完成体动词以不同的前缀词而来组合成许多个完成体动词。当然,这些由不同的前缀词组合成的完成体动词有其各别表示的意思。

动词时式:

动词结构 (完成体的形式) (未完成体的形式) 未完成体的范例 完成体的范例
动词+ić 不定式 不定式 robić zrobić
动词+后缀词 未来简单式 现在式 robicie zrobicie
过去分词+后缀词 过去完成式 过去未完成式 robiliście zrobiliście
(这个后缀词可以移开)  coście robili coście zrobili

(可以移动的后缀词经常附在动词之后,或者附在句子中最强调的那个字,如在疑问句里的前置词。)

有时句子会加上一个虚词,如 -że 来作强调用。

因此这个句子(你作了些什么事? "What have you done?")可以这样来变化:

Co zrobiliście? (zrobiliście 为过去完成式动词)
Coście zrobili? (过去完成式 zrobiliście 的后缀词 ście 移到 Co)
Cóżeście zrobili? (Coście 置入虚词 że 来加强语气结构)
这些句型全部没有用到主词(你们 "wy" - 复数)。当然,也有可能用到主词 "你们",不过主词仅放在第一个句子才看起来好一点(其它两个句子结构很强,且重点摆在动词的强调上面,如此则主词有没有也就不是那么重要):

Co wy zrobiliście? (Co zrobiliście? 此句加上"你们 "wy" - 复数"会显得好一些 )
Coście zrobili? (实际上,波兰人在这句里是不会用到主词)
Cożeście zrobili? (同上说明)
Co wyście zrobili? (这句子强调"你们",如此"你们"就加上强调的后缀词 "ście",如 - "wy"+ście(wyście))
过去分词从属于"数词"及"性别",如此于第3人称,单数过去完成式能够作这样的变化:

zrobił (他做了/处理了)
zrobiła (她做了/处理了)
zrobiło (它做了/处理了)

动词być的时式变化
być 为“有、在~有”之意的动词。


现在式
  单数 复数
第一人称 jestem jesteśmy
第二人称 jesteś jesteście
第三人称 jest są


未来式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单数语干为będ-,其它的单复数人称语干为bedzi-。

  单数 复数
第一人称 będę będziemy
第二人称 będziesz będziecie
第三人称 będzie będą


过去式
单数 复数
第1人称 byłem - (男性名词)
byłam - (女性名词) byliśmy - (男性名词)
byłyśmy - (女性名词)
第2人称 byłeś - (男性名词)
byłaś - (女性名词) byliście - (男性名词)
byłyście - (女性名词)
第3人称 był - (男性名词)
była - (女性名词)
było - (中性名词) byli - (男性名词)
były - (非男性名词)


形容词(przymiotnik)

格变化(deklinacja)
ładny“美丽的”单数与复数形容词各格变化之表示。
单数形之格变化

  阳性(活动体) 阳性(不活动体) 阴性 中性
主格・呼格 ładny ładny ładna ładne
生格 ładnego ładnego ładnej ładnego
与格 ładnemu ładnemu ładnej ładnemu
对格 ładnego ładny ładną ładne
造格 ładnym ładnym ładną ładnym
前置格 ładnym ładnym ładnej ładnym

复数形之格变化

  阳性 非阳性
主格・呼格 ładni ładne
生格 ładnych ładnych
与格 ładnym ładnym
对格 ładnych ładne
造格 ładnymi ładnymi
前置格 ładnych ładnych


语序
波兰语属于屈折语语族,就粘著语的特性而言一般是不着重语序的。从"维基百科书籍波兰语课程"来看。波兰语的基本语序为SVO(主词+动词+受词),不过如果在整个句子意思很明显之下,也有可能省略掉某个单词,或是不用主词、受词,参至去掉动词都可以。

底下这些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安妮有一只猫“Ania has a cat.”):

Ania ma kota.
Ania kota ma.
Kota ma Ania.
Ma Ania kota.
Kota Ania ma.
Ma kota Ania.
然而上面这些句子只有第一句才是波兰语的最原先的发音,其它的句子以应用上的需要而作语音强调之变化。

在文章上面的意思如果显得很清楚的话,咱们就可以省略掉主词、受词,甚至是动词。

Ma kota(有一只猫) - 如果知道是谁在说话,用"Ma kota"就可以,不用整句"Ania ma kota."来讲。
Ma(有的) - 在回答这句"Czy Ania me kota?"(Annie有一只猫吗?)就用"Ma"。
Annie(安妮"人名") - 回答"Kto ma kota?"(谁有一只猫?)用"Ania"即可,"Kto(Кто)"为"谁"之意。
Kota(猫) - 于回答"Co ma Ania?"(Ania有什么吗?)时就用"Kota"。
Annie ma(安妮有) - 回答"Kto z naszych znajomych ma kota?"(咱们那一位朋友有一只猫?)时所用。
这儿 "czy(ли)" 为疑问语气词,会将句子转变为疑问句。波兰语疑问句的句法结构为“Czy……?”,就如法语疑问句开头用“Est-ce que……?”;或俄语疑问句中用的“…ли…?”之语句架构一样。

在波兰语的句法有一种使用趋势就是句子经常可以省略掉主词,而不是省掉受词;当然,除了省略主词这个特性外,你可能比较不知道可以省调掉受词的这种用法。如果句子为 "Kto ma kota?"(谁有一只猫?),回答仅是 "Annie" 就可以,而且回答可以不用动词,比如可以不用这两种句法 "Ania ma." 或 "Ania ma kota." 来回答。

尤其是代名词 "ja" (我)与 "ty"(你),它们的复数用法 "my"(我们) 与 "wy"(你们) 在句子上大多省略掉。


基本词语

一般问候词语
Dzień dobry. = 你好。
Cześć. =嗨。
Dobry wieczór. =晚上好。
Dobranoc. =晚安(睡前)。
Dziękuję. =谢谢。
Nie ma za co. =不客气。
Do widzenia. =再见。
Przepraszam. =对不起。
Proszę. =请。/ 不客气。
[编辑] 基本单词
ja - 我 (主格)
ty - 你 (主格)
on - 他 (主格)
ona - 她 (主格)
ono - 它/它 (主格)

my - 我们 (主格)
wy - 你们 (主格)
oni - 他们 (男性)
one - 她们


Polska - 波兰
Polak - 波兰人
polski - 波兰语

kot - 猫
pies - 狗
krowa - 牛
świnia - 猪
mucha - 苍蝇
osa - 黄蜂
pszczoła - 蜂

drzewo - 树
kwiat - 花

Anglia - 英格兰
Szkocja - 苏格兰
Walia - 威尔士
Irlandia - 爱尔兰
Wielka Brytania - 大英帝国
Zjednoczone Królestwo - 联合王国

Niemcy - 德国
Japonia - 日本
Stany Zjednoczone Ameryki - 美国
Francja - 法国
Hiszpania - 西班牙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POWSZECHNA DEKLARACJA PRAW CZŁOWIEKA

Artykuł 1

Wszyscy ludzie rodzą się wolni i równi pod względem swej godności i swych praw. Są oni obdarzeni rozumem i sumieniem i powinni postępować wobec innych w duchu braterstwa.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注释
1 你只要点击一下波兰语范例条目就可以听到语音显现(使用ogg声频规格)。


参见
斯拉夫语族
波兰
俄语
法语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波兰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波兰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波兰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波兰语 101 (免费线上学习波兰语)
Ethnologue 波兰语
(免费波兰语词典)
PWN(波兰语--英语)词典
韦伯线上(波兰语--英语)词典
(波兰语--英语)词典


8 卡舒比语


卡舒比语
kaszëbsczi
使用国家及地区 波兰  
区域 波美拉尼亚
使用人数 50,000
语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群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列克提克语分支
     波美拉尼亚语
      卡舒比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波美拉尼亚省部分地区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csb
ISO 639-3: csb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使用卡舒比语的地区
在波兰滨海省的波兰语和卡舒比语的双语标示牌,上面字体是波兰语,下面字体是卡舒比语卡舒比语又译为卡舒布语(卡舒比语: kaszëbsczi jãzëk) 是西斯拉夫语言之一,使用范围涵盖格但斯克南部和西部的约15万人口,但以它为日常语言的只有约5万人口。卡舒比语被Endangered Languages of Europe Report评为Seriously Endangered(严重受到威胁)的语言。

与卡舒比语最密切的是波兰语,两种语言都有大量来自相同来源的字汇、文法和串法等。而卡舒比语与波兰语的最大分别,是卡舒比语受到古普鲁士语影响,有很多从德国而来的外语字(约占5%)、非重音的元音被丢失,和其他读音规则等。 自从15世纪起,卡舒比语受到波兰语拼字法影响,而使用了拉丁字母拼写。但是,卡舒比语从未有正式的书写规则,人们以各自的拼字法来书写。最著名的卡舒比语作者是19世纪的佛罗里昂·赛诺瓦(Florian Ceynowa),脱离了波兰语的书写方式,对后世的卡舒比语写法影响甚大。

从波兰语的角度看,卡舒比语长期以来被看成是波兰语的方言。

目录

1 字母
2 参看
3 卡舒比语文学
4 外部链接


字母
Aa Ąą Ãã Bb Cc Dd Ee Éé Ëë Ff Gg Hh Ii Jj Kk Ll Łł
Mm Nn Ńń Oo Òò Óó Ôô Pp Rr Ss Tt Uu Ùù Ww Yy zZ Żż
与波兰语不同的字母:

ã [an](tzw. a z blewiązką)
é [yj] ( tzw. e ze striszkã)
ë [e/a] (tzw. "szwa")
ò [łe] (tzw. labializacja)
ô [o/e](tzw. o z dakã)
ù [łu/łi].
Natomiast literę u czyta się jak u pochylone w kierunku i [u/i].

当中:

Ą 是鼻音化的"u"音;
à 是鼻音化的"a"音;
Ă 是"a"音;
C 发 /ts/音,与德语的"z"同音;
CZ 与德语的"tsch"同音;
É 是"ä"与"i"结合的双元音;
Ë
Ł 与英语"water"里的"w"同音;
Ń和Ň与法语里"Champagner"的"gn"同音;
Ò是"łä"音;
Ó是"u"音;
Ô
RZ与英语里"Journal"的"j"同音;
SZ与德语的"sch"同音;
Ù是"łu"音;
Y与德语中"in"的"i"同音;
Z
Ż

参看
斯拉夫语族
卡舒比人
波美拉尼亚人
[编辑] 卡舒比语文学
Marcin Bobrowski: Kleines Wörterbuch Deutsch-Kaschubisch. Region, Gdynia 2004
Harald Haarmann: Kleines Lexikon der Sprachen. Von Albanisch bis Zulu. C. H. Beck, München 2001. ISBN 3-406-47558-2
Peter Rehder (Hrsg.): Einführung in die slawischen Sprachen.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Darmstadt 1991. ISBN 3-534-06150-0
Friedrich Lorentz: Pomoranisches Wörterbuch. Band l–5. Akademie Verlag, Berlin 1958–1983
Friedrich Lorentz: Geschichte der pomoranischen (kaschubischen) Sprache. Walter de Gruyter & Co., Berlin/Leipzig 1925
Friedrich Lorentz: Kaschubische Grammatik. Danzig 1919/Hildesheim 1971.
Friedhelm Hinze: Wörterbuch und Lautlehre der deutschen Lehnwörter im Pomoranischen (Kaschubischen). Akademie Verlag, Berlin 1965.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卡舒比语维基百科kaszubia.com – 卡舒比语资料 (德文) (波兰文)
Cassubia Slavica (CasS) – 卡舒比研究国际年刊 (德文) (波兰文)
Studienstelle Ostdeutsche Genealogie: Über Kaschuben – 德语来源读本
Uni Mannheim: Le Miror du Monde – 历史地图上,波美拉尼亚的卡舒比 POMERANIA MARCHA & PRVSSIA
Kaschubisches Wörterbuch(网上及离线版本)
Kaszubskie warsztaty literackie
Òdroda ònlajn - kaszubskie czasopismo internetowe
serwis Nasze Kaszuby
Kaszubskojęzyczna kategoria Otwartego Katalogu ODP
Muzeum Piśmiennictwa i Muzyki Kaszubsko-Pomorskiej w Wejherowie
Kaszubi.pl - oficjalna strona ZK-P
Projekt Rastko Kaszuby
Radio Kaszëbë - pierwsza kaszubska stacja radiowa
Kaszubski Linux
卡舒比语字母
A a Ą ą Ã ã Ă ă B b C c CZ cz D d E e É é Ë ë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Ł ł M m N n Ń ń Ň ň O o Ò ò Ó ó Ô ô P p RZ rz S s
SZ sz T t U u Ù ù W w Y y Z z Ż ż                        

9 捷克语


捷克语
Čeština
使用国家及地区 捷克共和国, 在美国, 加拿大, 德国和斯洛伐克作为少数语言  
区域 中欧
使用人数 1.2千万  
排名: 73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捷克斯洛伐克语言
    捷克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捷克共和国, 欧洲联盟
管理机构 捷克共和国科学院 (Akademie věd), Ústav pro jazyk český
语言代码
ISO 639-1: cs
ISO 639-2 cze (B)  ces (T)  
Ethnologue
第14版: CES
ISO 639-3: ces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捷克语(čeština)属于斯拉夫语族西斯拉夫语支的成员,属同一语支的语言还有斯洛伐克语、波兰语、波美拉尼亚语、索布语等语言。捷克语的语言人口有1200万人,他们大多数都居住于捷克共和国。

捷克语字母表是由拉丁字母组成,字母如下:

捷克语字母
A a Á á B b C c Č č D d Ď ď E e É é Ě ě F f G g H h Ch ch I i
Í í J j K k L l M m N n Ň ň O o Ó ó P p Q q R r Ř ř S s Š š
T t Ť ť U u Ú ú Ů ů V v W w X x Y y Ý ý Z z Ž ž          

很多人都认为捷克语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其中一个原因,是捷克语丰富的形态。据统计,捷克语的形态多达超过200种,这些不同的形态,使句子内的词语可以任意自由组合,而不用担心语序的问题。一方面,这是斯拉夫语的特色;但另一方面,这语言上的自由,亦对这些语言的学者者造成困难。

另一个让人认为捷克语难学的原因,是捷克语有很多独特的发音。有不少外国人,当他们第一次看到捷克语的生字,如:“zmrzl”、“ztvrdl”、“scvrnkl”、“čtvrthrst”,会因为词语中一个元音也没有而感到苦恼。然而,其实这些词语都有元音的:因为在捷克语中,“l”和“r”可以同时担当元音和子音的角色。这种现象,语言学上称之为“自鸣音”。同样的现象,亦出现于梵语的-l、-r、-h,英语的-le(例:“bottle”),和闽南语的ng韵母(例:“砖”chng)等。另一方面,捷克语还有一个独特的子音:“ř”,很多外国人都不能发这个音。

目录

1 形态论
1.1 词类
2 参看
3 外部链接
4 声音资料


形态论

词类
名词 (podstatné jméno)
形容词 (přídavné jméno)
代名词 (zájmeno)
数词 (číslovka)
动词 (sloveso)
副词 (příslovce)
前置词 (předložka)
连接词 (spojka)
不变化词 (částice)
间投词 (citoslovce)
各种词类中,名词及形容词、代名词及数词、动词都会随着词语中句子中的构成部份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是屈折语的特色。这种特色,使它构词变得十分方便;然而,亦使这些语言经常出现一些超长的词语,因为其他语言往往需要三言两语才能够表达的意思,它只要一个词就可以了。除以上五种词类之外,其他词类都不会变化。

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很类似,过去可以互通,但是目前,捷克语与斯洛伐克语的差异正在变大,新一代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使用各自母语,相互交流已经出现困难


参看
捷克语字母、hacek (v型标号)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捷克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捷克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捷克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WordReference - a moderated forum of Slavic languages
Bohemica.com: Language and culture resource
Overview of the Czech language
Online dictionary
Multilingual Dictionary
Another useful portal with clear audios
Czech for Linguists
Czech - English Dictionary

10 斯洛伐克语


斯洛伐克语
slovenčina
使用国家及地区 斯洛伐克、美国、捷克  
区域 中欧
使用人数 超过6百万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捷克斯洛伐克语言
    斯洛伐克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欧洲联盟
管理机构 斯洛伐克科学院 (The Ľudovít Štúr Linguistic Institute)
语言代码
ISO 639-1: sk
ISO 639-2 slo (B)  slk (T)  
Ethnologue
第14版: SLO
ISO 639-3: slk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斯洛伐克语(Slovenský jazyk / Slovenčina)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西斯拉夫语支,同波兰语和捷克语以及索布语相近,特别是跟捷克语的使用者可以无障碍的交流。斯洛伐克语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欧国家斯洛伐克及其周边国家及地区,诸如捷克和(塞尔维亚境内的)伏伊伏丁那。

目录

1 地理分布与方言
2 文字
3 音韵结构
3.1 元音
3.2 子音
3.3 拼读规则
4 外部链接


地理分布与方言
全球使用斯洛伐克语的人口大约为六百万,绝大多数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欧的斯洛伐克及其周边的国家。在斯洛伐克,86%的居民以斯洛伐克语为母语,同时它也是斯洛伐克的官方语言。在捷克,斯洛伐克语作为通用语言依然有大约二十万的使用人口;在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大约有将近六万的斯洛伐克人居住在该地的彼得罗瓦茨自治区(Báčsky Petrovec)内,斯洛伐克语在该自治区享有官方语言的地位。

斯洛伐克是个山地国家,所以方言非常复杂,有的方言可以相通,有的方言却不能相通。总体来说,斯洛伐克语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音韵结构、字尾变化和词汇上,句法上的差异很小。根据这些方言的相似性,可以划分出三个斯洛伐克语的方言群。(以下内容涉及到的斯洛伐克分区请参阅斯洛伐克行政区域)

西部方言群:主要分布在斯洛伐克西部的布拉迪斯拉发地区、特尔纳瓦地区、尼特拉地区以及特连晋地区的大部。该方言群的方言同捷克语很相近。
中部方言群:主要分布在斯洛伐克中部的日利纳地区、班斯卡‧比斯特理查地区的北中部以及特连晋地区的东南部。该方言群还可以再分做两个次方言群。今天标准斯洛伐克语就是建立在该方言群的方言之上。该方言的南部次方言群的方言含有不少南斯拉夫语族语言的特色。
东部方言群:主要分布在斯洛伐克东部的科希策地区跟普列索夫地区,该方言群还可以再分做三个次方言群。该方言群的方言带有不少东斯拉夫语族语言和波兰语的特色。
捷克语与斯洛伐克语的差异正在变大,新一代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使用各自母语交流已经出现困难


文字
斯洛伐克语使用拉丁字母书写,斯洛伐克语字母表里面有46个字母。比捷克语多出3个字母,跟捷克语一样,斯语的字母也添加多种不同的符号。

斯洛伐克语字母
A a Á á Ä ä B b C c Č č D d Ď ď DZ dz DŽ dž E e É é F f G g H h
Ch ch I i Í í J j K k L l Ĺ ĺ Ľ ľ M m N n Ň ň O o Ó ó Ô ô P p
Q q R r Ŕ ŕ S s Š š T t Ť ť U u Ú ú V v W w X x Y y Ý ý Z z
Ž ž                                                        


音韵结构

元音
斯洛伐克语有6个元音:a [a], ä [ɛ], e [e], i / y , o [o], u;5个长元音:á [a:], é [e:], í / ý[i:], ó [o:], u [u:];3个复合元音ia [ja], ie [je], iu [ju];一个特有的复合元音:ô [uo]。

在斯洛伐克语中,“L”和“R”可以同时担当元音的角色(例如:krb, vlk).这种现像,语言学上称之为“自鸣音”,而字母“Ĺ ”和“Ŕ”则是这两个“自鸣音”的长音(例如:stĺp [stl:p])。


子音
无声子音(清) k /k/, ch /x/,
p /p/, f /f/,

s /s/, t /t/, ť /tʲ/ c /ts/,

š /ʃ/ , č /ʧ/

有声子音(浊) b /b/, v, w /v/, m /m/,
g /g/, h/ɦ/,

r /r/

j /j/

l /l/, ľ/lʲ/, n /n/, ň /nʲ/

d /d/, ď /dʲ/, z /z/, ž /ʒ/, dz /dz/, dž /ʤ/


斯洛伐克语有27个子音,上面的表格列出了表达这些子音的27个字母,另外还有表达两个辅音组合的 q /kv/,x /ks/。


拼读规则
斯洛伐克语的字母拼读规则比较简单,因为是一个字母对应一个音,所以斯洛伐克文基本可以做到“见字读音”。

斯洛伐克语的词汇都有重音,在单音节的词汇里重音在该音节上,在多音节词汇里重音固定在第一个音节上。

元音 e, é, í, ia, ie, iu 跟子音字母 d, l, n, t 拼读的时候,这四个子音字母需要读成与之相对的颚化音 ď, ľ, ň, ť。

字母v后面如果没有元音出现的时候,需要念做半元音/w/。

有声子音在字尾或句尾需要读成与之相对的无声元音,即“浊音清化”。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斯洛伐克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斯洛伐克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斯洛伐克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11 西里西亞語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西里西亚德语。
西里西亚语
Ślůnsko godka
使用国家及地区 波兰的西里西亚省和奥波莱省,捷克的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和奥洛穆克州(只在Jeseník District),德国,美国  
区域 上西里西亚 / 西里西亚
使用人数 —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西斯拉夫语支
   列克提克亚语支
    西里西亚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sla
ISO 639-3: szl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西里西亚语或上西里西亚语(ślůnsko godka,有时也作pů našymu,波兰语为Język śląski,英语为Silesian),主要是由波兰境内的,同时也是捷克与德国境内的上西里西亚(Upper Silesia)人使用的民族语言。2002年,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数约有56 000人。使用这种语言的总人数估计有1 250 000人。在ISO 639-3语言代码中是szl[1].

西里西亚语与波兰语十分相似,所以在某些语言学分类中,西里西亚语被认为是波兰语的一种方言。

目录

1 分布情况
2 对西里西亚语的认同
3 字母表
4 例子
5 方言或语言
6 文化
7 参考资料
8 外部链接


分布情况
西里西亚语使用者多数生活在分隔了波兰西南部与捷克东北部的上西里西亚地区。现今,西里西亚语是西里西亚历史上东边界线与Syców到Prudnik连线之间的这块区域,也就是Rawicz区域内的常用语言。直至1945年,西里西亚语还曾使用于飞地的下西里西亚,在该地的多数德裔民众中使用下西里西亚语。

根据2002年的波兰官方人口普查,大约60,000人自称他们的母语是西里西亚语,超过173,000人宣称他们是西里西亚族的。[2] 切申西里西亚语(Cieszyn Silesian)约有十万使用者居住在捷克;在波兰的切申西里西亚地区也广泛使用。切申西里西亚方言使用者多认为他们在民族层面上属于波兰人。[3]在捷克共和国最近一次官方人口普查中,10,878人宣称属于西里西亚族。


对西里西亚语的认同
2003年,西里西亚民族出版公司(Narodowa Oficyna Śląska)开始其业务[4]。这个出版社由西里西亚族人联盟(Związek Ludności Narodowości Śląskiej)创立,出版西里西亚语的书籍以及有关西里西亚的书籍。

2007年7月,一个ISO联合咨询委员会(Joint Advisory Committee)[5]、美国国会图书馆[6][7][8] 、国际术语信息中心和SIL国际承认西里西亚语。其ISO语言代码被定为szl。

2007年9月6日,波兰国会的23名政治家提出一个有关给予西里西亚语地区语言的官方地位的新法律的计划[9].

首个官方的西里西亚语全国听写竞赛(Ogólnopolskie Dyktando Języka Śląskiego)于2007年8月举行[10]。

2008年1月30日以及6月中,为提升西里西亚语的两个组织成立:Pro Loquela Silesiana 和 "Tôwarzistwo Piastowaniô Ślónskij Môwy "Danga"[11]。

2008年5月28日, 西里西亚语维基百科正式开始[12]。

2008年6月30日,在卡托维兹的西里西亚议会大厦,展开了一场关于西里西亚语地位的讨论。政治家、语言学家、感兴趣组织的代表、处理西里西亚语的人们参与了这次讨论。这次讨论的题目是“西里西亚语,方言或早已是语言?”("Śląsko godka - jeszcze gwara czy jednak już język"?)[13].


字母表
在西里西亚语未有字母表之时,使用西里西亚的人曾使用波兰字母来书写西里西亚语。在2006年,发明了一种新的西里西亚语字母表,基于所有西里西亚语书写字母。它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包括西里西亚语维基百科。

Aa Bb Cc Ćć Čč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Ńń Oo Pp Rr Řř Ss Śś Šš Tt Uu Ůů Ww Yy Zz Źź Žž

以及这些二合字母: Ch Dz Dź Dž。


例子
下面是西里西亚语、波兰语和捷克语中《主祷文》的比较:

西里西亚文
Uojče naš, kery ježeś w ńybje,
bydź pośwjyncůne mjano Twoje.
Přińdź krůlestwo Twoje,
bydź wola Twoja, jako we ńybje, tak tyž na źymji.
Chlyb naš každodźynny dej nům dźiśej.
A uodpuść nům naše winy,
kej a my uodpuščůmy našym wińńikům.
A ńy wůdź nos na pokušyńy,
nale zbow nos uode zuygo.
Amyn. 波兰文
Ojcze nasz, któryś jest w niebie,
święć się imię Twoje,
przyjdź królestwo Twoje,
bądź wola Twoja jako w niebie tak i na ziemi.
Chleba naszego powszedniego daj nam dzisiaj.
I odpuść nam nasze winy,
jak i my odpuszczamy naszym winowajcom.
I nie wódź nas na pokuszenie,
ale zbaw nas ode złego.
Amen. 捷克文
Otče náš, jenž jsi na nebesích,
posvěť se jméno Tvé
Přijď království Tvé.
Buď vůle Tvá, jako v nebi, tak i na zemi.
Chléb náš vezdejší dej nám dnes
A odpusť nám naše viny,
jako i my odpouštíme naším viníkům
a neuveď nás v pokušení,
ale zbav nás od zlého.
Amen.


方言或语言
西里西亚语是独立的语言或是波兰语的一种方言,在波兰语言学家之中存在意见分歧。这个问题因部分西里西亚人认为他们属于波兰国籍而存在争议。

波兰的语言学家,如: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 (19th-20th century)[14]、 Jolanta Tambor[15], Tomasz Wicherkiewicz[16], Tomasz Kamusella[17][18]赞成它作为一种语言。

国际的语言学家,如:德国人Reinhold Olesch[19][20], 德国人Gerd Hentschel,美国人Ewald Osers (1949)[21][22],美国人Norman Davies[23], 捷克Óndra Łysohorsky 赞成它作为一种语言或者斯拉夫语族中的一种。


文化
文化方面,西里西亚语在近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比如:

电视、广播(如西里西亚电视台, Slonsky广播[24])
音乐组合 (如,Hasiok, Dohtor Miód)
戏剧 [25](如,西里西亚剧院的"Polterabend" [26])
电影 (如,"Święta wojna")
书籍 (如, 西里西亚语圣经)

参考资料
1.^ (英文)SIL国际网站对ISO 639代码的szl的档案
2.^ (波兰文) www.stat.gov.pl - Main Statistical Office of Polish government: report of Polish census of 2002
3.^ (英文) "Borders of 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Teschen Silesia" - en:Kevin Hannan, 1996. New York: Peter Lang, page 162
4.^ (波兰文) National printing house of Silesia (Narodowa Oficyna Śląska)
5.^ (英文) Official page of Joint Advisory Committee (ISO 639/JAC)
6.^ (波兰文) "Język śląski jest językiem obcym" - Dziennik Polska-Europa-Świat, 2007
7.^ (英文) "US Library of Congress recognizes the Silesian language" - www.poland.pl, 2007
8.^ (英文) "Silesian – a language, not a dialect" - www.polskieradio.pl (en. www.polishradio.pl)
9.^ (波兰文) http://www.dyktando.org./?id=opis
10.^ (西里西亚文)/(波兰文) www.dyktando.org - official page of National Dictation contest of the Silesian language
11.^ (波兰文) "Śląski wśród języków świata" - Dziennik Zachodni, 2008
12.^ (波兰文) "Śląska Wikipedia już działa" - en:Gazeta Wyborcza-Gospodarka, 2008
13.^ (波兰文) "Katowice: konferencja dotycząca statusu śląskiej mowy" - 波兰语维基新闻
14.^ (英文)/(波兰文) "God's Playground" - Norman Davies, ISBN 83-240-0020-8
15.^ (波兰文) "Językoznawcy o mowie śląskiej" - en:Gazeta Wyborcza-Katowice, 2006
16.^ (波兰文) "Język śląski uznany w Stanach Zjednoczonych" - Gazeta Wyborcza-Katowice, 2007
17.^ (波兰文) "Schlonzska mowa - Język, Górny Śląsk i nacjonalizm" - Tomasz Kamusella, ISBN 83-919589-2-2
18.^ (英文) "The Szlonzoks and their Language: Between Germany, Poland and Szlonzokian Nationalism" - Tomasz Kamusella,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and en:Opole University, 2003
19.^ (德文) "Zur schlesischen Sprachlandschaft: Ihr alter slawischer Anteil" - Reinhold Olesch, 1987, page 32-45
20.^ (波兰文) Joanna Rostropowicz: Śląski był jego językiem ojczystym [Reinhold Olesch, 1910-1990] w: Śląsk bogaty różnorodnością - kultur, narodów i wyznań. Historia lokalna na przykładzie wybranych powiatów, miast i gmin (red. Krzysztof Kluczniok, Tomasz Zając), Urząd Gm. i M. Czerwionka-Leszczyny, Dom Współpracy Pol.-Niem., Czerwionka-Leszczyny 2004, ISBN 83-920458-5-8
21.^ (英文) "Silesian Idiom and Language" - Ewald Osers, New York 1949
22.^ (英文) "Slavonic Encyclopedia", page 1149-1151
23.^ (英文) "Europe: A History" - Norman Davies, page 1233, ISBN 0-19-820171-0
24.^ (西里西亚文) www.slonskyradio.eu
25.^ (波兰文) www.e-teatr.pl
26.^ (波兰文) www.teatrslaski.art.pl (Silesian Theatre)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西里西亚语维基百科西里西亚语维基百科
西里西亚新闻(西里西亚语)
Pů našymu – djalykt ślůnski kodyfikowůny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10-04-11
(3) 南斯拉夫语支


南斯拉夫语支  
地理分布: 东欧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波罗的-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分支: 东南斯拉夫语分支
中南斯拉夫语分支
西南斯拉夫语分支
ISO 639-5: zls
语言学人列表: IELB

     采用南斯拉夫语言为国语的国家

南斯拉夫语支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为东欧斯拉夫民族采用的语言。南斯拉夫语支下再分为东支、中支和西支。东支包括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和古教会斯拉夫语,西支包括斯洛文尼亚语,而中支则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因宗教和历史原因,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现被分为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蒙特内哥罗语(黑山语)等。

《Ethnologue》则把南斯拉夫语支分为东、西两支,把中支和西支二合为一。

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曾并行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书写,分别在于塞尔维亚语多用西里尔字母,克罗地亚语多用拉丁字母。现在仍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包括塞尔维亚语和东支的保加利亚语和马其顿语。其他南斯拉夫语支语言多采用拉丁字母。

分支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克罗地亚语 (hrv)
塞尔维亚语 (srp)
波斯尼亚语 (bos)
斯洛文尼亚语 (slv)
参阅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hbs)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保加利亚语 (bul)
马其顿语 (mkd)
古教会斯拉夫语 (chu)
教会斯拉夫语 (chu)



12 克罗地亚语



克罗地亚语
Hrvatski
使用国家及地区 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以及少部分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  
区域 中欧、巴尔干半岛
使用人数 6,214,643 (1995)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克罗地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克罗地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hr
ISO 639-2 hrv  
Ethnologue
第14版: CRX
ISO 639-3: hrv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克罗地亚语(Hrvatski)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成员。使用人口分布在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等国,在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匈牙利也有人使用。

在南斯拉夫人民政府时期 (1945年-1990年),南斯拉夫人民政府推动“民族融合政策”,推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统一运动,以巩固国家统一。这做法的结果,是把克罗地亚语中,与塞尔维亚语仅有的极个别不同特征,包括不同的词汇和拼写法作出修正。在这时期,没有出现过单独的克罗地亚语词典,直至1985年西方势力的渗透。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是前南斯拉夫时代官方的提法.随着南斯拉夫的分裂,塞尔维亚跟克罗地亚各自恢复了自己语言的名称。今天,不论塞尔维亚还是克罗地亚,两国的官方和民间都不使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这一提法。但在语言学界,通常认为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就是同一种语言。


Areas where Croatian language is spoken (as of 2006)目录 [隐藏]
1 与塞尔维亚语的异同(部份)
2 字母
3 参看
4 外部链接
4.1 语言历史
4.2 普通链接


与塞尔维亚语的异同(部份)
英语 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Compare Usporedba Поређење (Poređenje)
Europe Europa Европа (Evropa)
Netherlands Nizozemska Холандија (Holandija)
Italians Talijani Италијани (Italijani)
Universe Svemir Васиона (Vasiona)
Spine Kralježnica Кичма (Kičma)
Air Zrak Ваздух (Vazduh)
Education Odgoj Васпитање (Vaspitanje)
Week Tjedan Седмица (Sedmica)
History Povijest Историја (Istorija)
Pantaloons Hlače Панталоне (Pantalone)
Belly Trbuh Стомак (Stomak)
Science Znanost Наука (Nauka)
Personally Osobno Лично (Lično)
Persona Osoba Лице (Lice)
United Nations Ujedinjeni Narodi Уједињене Нације (Ujedinjene Nacije)
Bread Kruh Хлеб (Hleb)
Artificial Umjetno Вештачки (Veštački)
Cross Križ Крст (Krst)
Democracy Demokracija Демократија (Demokratija)
Detection Spoznaja Сазнање (Saznanje)
Island Otok Острво (Ostrvo)
Officer Časnik Официр (Oficir)
Road traffic Cestovni promet Друмски саобраћај (Drumski saobraćaj)
Autobahn Autocesta Аутопут (Autoput)
Length Duljina Дужина (Dužina)
Association Udruga Удружење (Udruženje)
Factory Tvornica Фабрика (Fabrika)
General Opće Опште (Opšte)
Christ Krist Христoс (Hristos)
I'm sorry Oprosti Извини (Izvini)
Native language standard Materinski jezićni standard Матерњи језички стандард


字母
主条目: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字母
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都有30个字母。Dž, Lj, Nj 当一个字母计。

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Ć ć D d Dž dž Đ đ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Lj lj M m N n Nj nj O o P p R r S s Š š T t U u V v Z z Ž ž


参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波斯尼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克罗地亚语维基百科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
克罗地亚语使用Google自动将克罗地亚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克罗地亚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Croatian English Dictionary from 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 the Rosetta Edition

语言历史
The Baška Tablet - precious stone of Croatian literacy
Croatian Glagolitic Script
Croatian Cyrillic Script
Croatian Glagolitic Manuscripts held outside of Croatia
Croatian language in liturgy
Old Church Slavonic Institute
FOLIA CROATICA-CANADIANA: Monumental study on all aspects of Croatian language history. A 243 pages long document in PDF format
The Croatian Language Today, a lecture given by dr. Branko Franolić
Croatian language chronology
Mario Grčević: Lexical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Croatian
Mario Grčević: Die Entstehung der kroatischen Literatursprache, 200 pages long document in PDF format, published 1997

普通链接
Croatian language - basic phrases and general expressions
Online Croatian-English and English-Croatian Dictionary, over 200000 words, example sentences, advanced search options...
Institute of Croatia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Online English-Croatian & Croatian-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Croatian-English and English-Croatian Dictionary
Online Croatian-German and German-Croatian Dictionary
Croatian language resources

13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亚语
Български
使用国家及地区 保加利亚, 乌克兰, 摩尔多瓦, 塞尔维亚的极西部,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以及在西欧,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地的后裔  
区域 巴尔干半岛
使用人数 大约 1 千万人,包括 1.5-2 百万第二语言使用者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保加利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保加利亚
管理机构 保加利亚科学院下属的保加利亚语学会 Institute of Bulgarian at the Bul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Институт за 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
语言代码
ISO 639-1: bg
ISO 639-2 bul  
Ethnologue
第14版: BLG
ISO 639-3: bul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保加利亚语( 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斯拉夫语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国家保加利亚及其周边地区,并且也是保加利亚的官方语言。

目录

1 文字
2 音韵
3 文法
4 与马其顿语的关系
5 罗马化
6 外部链接
7 注释


文字
保加利亚语使用30个西里尔字母书写 ,比俄语字母少3个,并且没有特殊字母.

保加利亚语字母表 А а Б б В в Г г Д д
Е е Ж ж З з И и Й й
К к Л л М м Н н О о
П п Рр С с Т т У у
Ф ф Х х Ц ц Ч ч Ш ш
Щ щ Ъ ъ Ь ь Ю ю Я я

保加利亚语还曾有Ѣ ѣ跟Ѫ ѫ两个字母,但是1945文字改革的时候,将它们从字母表中剔除了.保加利亚文一般不在字母上标注重音符号


音韵
保加利亚语有6个元音:а [a], е [ɛ], o [ɔ], ъ [ə], и , у ,22个子音.在这22个子音中,除了半元音/j/,全部都是硬音,其中有18个子音有对应的软音

无声子音(清) к /k/, х /x/,
п /p/, ф /f/,

с /s/, т /t/, ц /ts/,

ш /ʃ/ , ч /ʧ/

有声子音(浊) б /b/, в /v/, м /m/,
г /g/

р /r/

й /j/

л /l/, н /n/

д /d/, з /z/, ж /ʒ/, дз /dz/, дж /ʤ/


保加利亚语的词汇都有重音,但是重音并没有固定在某个音节上.在词形变化的时候,还会发生重音移位现象.


文法
保加拉亚语是斯拉夫语族中唯一一种趋向分析语的语言(马其顿语除外,详细原因请看下文的讨论),它的文句结构是:主语-体词-宾语.虽然保语大多数的文法规则和词汇都同其他斯拉夫语很相近,但是保加利亚语还是有不少独有的文法现象.

保加利亚语的名词跟其他斯拉夫语言一样,都有文法上的性别(阴、阳、中).多数名词的文法性别可以根据词的结尾字母来判定.比如,以子音字母结尾的名词是阳性(град((城市)), син((儿子))等);以元音字母–а/–я结尾的名字是阴性(улица((街道)), ракия((烧酒))等);以元音字母–е/–о结尾的名字是中性(дете((儿童)), езеро((湖))等).保加利亚语的名词还有单数复数形式,单数名词通过更改结尾字母来获得复数形式.不同文法性别的名词所更改的字母是不同的.同其他斯拉夫语不同,保加利亚语的名词已经没有了格的变化.古保语的名词原先是有7个格以及相应的变化规则,但是后来它们逐渐的消失,现代保加利亚语虽然还有一些变格规则的残留,但是这些规则已经不为规范的语言所要求了。

同名词一样,保加利亚语的形容词也有文法上的三个性别以及单复数形式,在保加利亚语中,形容词被要求同所修饰的名词保持性、数上的一致.另外,形容词也丧失了文法上的7格以及相应的变化规则.同其他斯拉夫语言一样,保加利亚语的形容词也有普通级、比较级、最高级的形式.形容的比较级跟最高级形式可以通过在添加前缀来获得.比如形容词красив (美丽的);比较级形式通过添加по-来获得:по-красив;最高级形式通过添加най-来获得:най-красив.


与马其顿语的关系
保加利亚不少的学者都将马其顿人说的语言看做是保加利亚语的一种方言,拒绝承认它是一种独立的语言。马其顿语同保加利亚语一样都丧失了斯拉夫语共有的名词和形容词的格的曲折变化,也都产生了冠词。


罗马化
罗马化:[1]

А
A Б
B В
V Г
G Д
D Е
E Ж
ZH З
Z И
I Й
Y
К
K Л
L М
M Н
N О
O П
P Р
R С
S Т
T У
U
Ф
F Х
H Ц
TS Ч
CH Ш
SH Щ
SHT Ъ
A Ь
Y Ю
YU Я
YA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保加利亚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保加利亚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保加利亚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保加利亚科学院下属的保加利亚科语学会
基础保加利亚语文法(英文)

注释
1.^ 1995 Streamlined System for the Romanization of Bulgarian (Official)
保加利亚语字母
А а Б б В в Г г Д д Е е Ж ж З з И и Й й К к Л л М м Н н О о
П п Р р С с Т т У у Ф ф Х х Ц ц Ч ч Ш ш Щ щ Ъ ъ Ь ь Ю ю Я я

14 马其顿语


马其顿语
Македонски
使用国家及地区 马其顿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希腊以及其他马其顿人的聚居地  
区域 巴尔干半岛
使用人数 1.5 - 2 百万 [1][2]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马其顿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马其顿共和国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mk
ISO 639-2 mac (B)  mkd (T)  
Ethnologue
第14版: MKJ
ISO 639-3: mkd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马其顿语(Македонски) 是斯拉夫语族南语支东部语言之一,是马其顿共和国的官方语言。语言与保加利亚语接近,可与保加利亚语使用者通话。马其顿语亦在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以及在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马其顿人的聚居地使用。以马其顿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大约有 2 百万人。

目录

1 字母
2 常用语句
3 相关条目
4 外部链接


字母
马其顿语字母基于西里尔字母。

马其顿语字母
大写 小写 IPA
А а [a]
Б б
В в [v]
Г г [g]
Д д [d]
Ѓ ѓ [gʲ]
Е е [ɛ]
Ж ж [ʒ]
З з [z]
Ѕ ѕ [dz]
И и
Ј ј [j]
К к [k]
Л л [l]
Љ љ [ʎ]
М м [m]
Н н [n]
Њ њ [ɲ]
О о [ɔ]
П п [p]
Р р [r]
С с [s]
Т т [t]
Ќ ќ [kʲ]
У у
Ф ф [f]
Х х [h]
Ц ц [ts]
Ч ч [tʃ]
Џ џ [dʒ]
Ш ш [ʃ]


常用语句
翻译 语句 转写 IPA 注
马其顿语 македонски makedonski /'makɛdɔnski/  
你好 здраво zdravo /'zdravɔ/ 即“健康”
早上好 добро утро dobro utro /'dɔbrɔ 'utrɔ/  
日安 добар ден dobar den /'dɔbar dɛn/ 在见面时比здраво更常用
晚上好 добро вечер dobro večer /'dɔbrɔ 'vɛtʃɛr/  
晚安 добра ноќ dobra noć /'dɔbra nɔkʲ/
/'dɔbra nɔʨ/  
再见 пријатно prijatno /'prijatnɔ/  
再会 довидување doviduvanje /'dɔviduvaɲɛ/ 即“等到见面”
请、没关系 молам molam /'mɔlam/  
非常感谢 благодарам blagodaram /'blagɔdaram/ 正式
谢谢 фала fala /'fala/ 非正式
打扰了 простете prostete /'prɔstɛtɛ/  
对不起 извинете izvinete /'izvinɛtɛ/  
你过的好吗? се снаоѓате добро? se snaođate dobro? /'sɛ 'snaɔgʲatɛ 'dɔbrɔ/
/'sɛ 'snaɔʥatɛ 'dɔbrɔ/  
你好吗? како сте? kako ste? /'kako stɛ/ 正式
你好吗? како си? kako si? /'kako si/ 非正式
我很好,谢谢。 добар сум, фала dobar sum, fala /'dɔbar sum 'fala/  


相关条目
远古马其顿语(en:Ancient Macedonian language)
马其顿语字母(Macedonian alphabet)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马其顿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马其顿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马其顿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Macedonian - English, Greek, Albanian, German, French, Italian translator
Ethnologue report for Macedonian
BBC Education - Languages: Macedonian, Makedonski
The Macedonian Language
Macedonian - English Dictionary
Reading and Pronouncing Macedonian: An Interactive Tutorial
Otto Kronsteiner. The Collapse of Yugoslavia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Macedonian Literary Language
UCLA Language materials project
Krste Misirkov - Za Makedonckite Raboti (Complete text of the book)

15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rpskohrvatski
hrvatskosrpski / хрватскосрпски
hrvatski ili srpski / хрватски или српски
српски или хрватски / srpski ili hrvatski
使用国家及地区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这个名词已不在任何官方语言中出现。但是使用这个名词的标准语,曾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和在奥地利的部分区域的官方语言的名字  
区域 东南欧、巴尔干半岛
使用人数 相对少人认为他们的语言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有 1.7 千万人说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或克罗地亚语。  
排名: 约 50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sh (已弃用)
ISO 639-2 sla
ISO 639-3: 分别为
hbs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bos – 波斯尼亚语
hrv – 克罗地亚语
srp – 塞尔维亚语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2005)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језик / Srpskohrvatski jezik)是流行在东欧巴尔干半岛前南斯拉夫诸国的语言。今天由于政治因素,该语言在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名称和发音标准,但是使用者依然可以自由通话。

目录

1 文法
2 文字
3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现状
4 例句
5 参看
6 外部链接


文法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同俄语等其他大多数斯拉夫语言一样,属于高度屈折语,有着非常丰富的词形变化。

塞-克语的名词有3个文法性别:阳性、阴性和中性。名词的文法性别通常可以通过字尾来判断,判断的法则跟其他斯拉夫语言类似:以子音结尾的名字多数为阳性、以元音a结尾的名词多数为阴性、以元音e或o结尾的名词为中性。除了文法的性别外,名词还分单数跟复数两种形式。名词有主格、属格(所有格)、与格、直接受格、呼格、位置格和工具格等7个格。

塞-克语的形容词跟名词一样,也有三个文法性别、七个格以及单、复数形。在文句中,形容词必须在文法性别、格以及数的形式上同被修饰的名词保持一致。

塞-克语的动词有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精确未来式、不定过去式、不定未完成式和过去完成式七个时式,三种语气:叙实法、祈使法和条件法。跟其他斯拉夫语言一样,塞-克语的动词也分完成跟未完成两种时式。


文字
该语言历史上用过希腊字母、西里尔字母、拉丁字母、格拉哥里字母、阿拉伯字母书写。目前仅保留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书写系统。

在塞尔维亚跟波黑,该语并用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并且两种字母都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但在克罗地亚,该语仅用拉丁字母书写,西里尔字母并不得到官方的认可。

为了保持各民族间利益的平衡,历史上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规定在联邦内部拉丁字母与斯拉夫字母具有同等地位。1960年出版发行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文学语言正字法明确规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字母为西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联邦官方文件由拉丁字母埃化次方言(发音方式)印制。由于塞尔维亚首府贝尔格莱德为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全联邦共和国政治和军事中心,因此塞尔维亚人同时使用这两种字母。在克罗地亚,尽管学校里的必修科目中也包含用西里尔字母书写的文学作品,但其大量的出版物及报刊杂志几乎不使用西里尔字母。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解体后, 克罗地亚人完全拒绝了西里尔字母。虽然塞尔维亚的多种刊物在联邦解体初期仍以拉丁字母出版,但随着前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相继独立,塞尔维亚人也更倾向于保持自己的民族性而更多回归于纯斯拉夫字母。时至今日,塞尔维亚拉丁字母出版物日渐稀少,拉丁字母网站也远远少于斯拉夫字母网站。

应该说,年轻一代克罗地亚人对西里尔字母是完全陌生的,而拉丁字母作为国际性通用字母对塞尔维亚年轻一代而言却不陌生。

该语言目前并用的两套字母体系相互之间有着非常高的对应度。尽管西里尔字母表的“Њ”、“Љ”和“Џ”三个字母在拉丁字母表中使用复合字母,但是由于拉丁字母将这三个复合字母当作字母表的独立字母,所以该语言的西里尔字母跟拉丁字母全部都是一对一的关系。

西里尔字母 拉丁字母   西里尔字母 拉丁字母
А A Н N
Б B Њ Nj
В V О O
Г G П P
Д D Р R
Ђ Đ С S
Е E Т T
Ж Ž Ћ Ć
З Z У U
И I Ф F
Ј J Х H
К K Ц C
Л L Ч Č
Љ Lj Џ Dž
М M Ш Š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现状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是前南斯拉夫时代官方的提法。随着南斯拉夫的分裂,塞尔维亚跟克罗地亚各自恢复了自己语言的名称。今天,不论塞尔维亚还是克罗地亚,两国的官方和民间都不承认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或“克罗地亚—塞尔维亚语”的存在。他们认为塞尔维亚语跟克罗地亚语是两种非常相似但又互相独立的语言。所以在塞尔维亚,这种语言被称做塞尔维亚语(Српски језик),而在克罗地亚则被称做克罗地亚语(Hrvatski jezik)。

除了塞、克两国恢复自己语言的名称以外,前南斯拉夫时代曾经是“塞-克语”标准音所在地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也主张他们说的语言是不同于塞语和克语的语言,并自称自己的语言为“波斯尼亚语(Bosanski jezik)”。而在黑山,也有21%的人认为自己母语的名字应该是黑山语,而不是塞尔维亚语。


例句

参看
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波斯尼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维基百科Ethnologue – 15th edition of the Ethnologue (released 2005) shows changes in this area:
Previous Ethnologue entry for Serbo-Croatian
Ethnologue 15th Edition report on south/western Slavic languages
Serbian and Croatian alphabets at Omniglot
Robert Greenberg: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Death and Language Birth
Sean McLennan: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Serbo-Croatian (in PDF format)
Juhani Nuorluoto: The Notion of Diasystem in the Central South Slavic Linguistic Area
Serbo-Croatian–English Dictionary
Integral text of Novi Sad Agreement (In Serbo-Croatian)

16  波斯尼亚语


波斯尼亚语
Bosanski
使用国家及地区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桑扎克地区  
区域 巴尔干半岛
使用人数 2.5 百万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波斯尼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bs
ISO 639-2 bos  
Ethnologue
第14版: BWF
ISO 639-3: bos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波斯尼亚语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南斯拉夫语支,基于Štokavian 方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因为内战瓦解前,并没有波斯尼亚语这样的说法,当时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与波斯尼亚人,都是使用一种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南斯拉夫官方语言。在内战的过程当中语言也产生了变化,虽然各族群在语言上的差异极微小,但是克罗地亚人主张其语言为不同于塞尔维亚语(Srpski jezik)的克罗地亚语(Hrvatski jezik),波斯尼亚人也开始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为波斯尼亚语。[1]

目录

1 发音
1.1 元音
1.2 子音
2 字母
3 波斯尼亚语语法
4 参看
5 外部链接
6 参考文献


发音

元音
波斯尼亚语只有五个元音,全部都是单元音。

拉丁文字 西里尔文字 IPA X-SAMPA 发音 英语中近似的发音
i и 嘴形呈 前舌 闭口 非圆形 seek
e е [ε] [E] 嘴形呈 前舌 半开口 非圆形 ten
a а [a] [a] 嘴形呈 中舌 开口 非圆形 father
o о [ɔ] [o] 嘴形呈 后舌 半开 圆形 caught (英国)
u у 嘴形呈 后舌 闭口 圆形 boom

[编辑] 子音
波斯尼亚语的子音有一些复杂,而这些子音的特性包含着一些擦音及颚音。如英语和大多数其它印度西部的印欧语言一般,浊音(有声的)使用着一些音素符号来表示,而送气音则没有。

拉丁文字 西里尔文字 IPA X-SAMPA 发音 英语中近似的发音
颤音
r р [r] [r] 齿龈颤音 滚动的(振动的) r 例如 carramba
近音
v в [ʋ] [P] 唇齿近音 vase
j ј [j] [j] 颚近音 yes
边音
l л [l] [l] 齿龈边音 lock
lj љ [ʎ] [L] 硬颚边音 volume
鼻音
m м [m] [m] 双唇鼻音 man
n н [n] [n] 齿龈鼻音 not
nj њ [ɲ] [J] 硬颚鼻音 canyon
擦音
f ф [f] [f] 清唇齿擦音 phase
s с [s] [s] 清齿龈擦音 some
z з [z] [z] 浊齿龈擦音 zero
š ш [ʃ] [S] 清齿龈后擦音 sheer
ž ж [ʒ] [Z] 浊齿龈后擦音 vision
h х [h] [h] 清喉擦音 hat
塞擦音
c ц [ʦ] [ts] 清齿龈塞擦音 pots
dž џ [ʤ] [dZ] 浊后齿龈塞擦音 dodge
č ч [ʧ] [tS] 浊后齿龈塞擦音 chair
đ ђ [ʥ] [dz\] 浊齿龈颚塞擦音 schedule
ć ћ [ʨ] [ts\] 浊齿龈颚塞擦音 nature
塞音
b б 浊双唇塞音 abuse
p п [p] [p] 清双唇塞音 top
d д [d] [d] 浊齿龈塞音 dog
t т [t] [t] 清齿龈塞音 talk
g г [g] [g] 浊软颚塞音 god
k к [k] [k] 清软颚塞音 duck

在子音丛集里所有的子音可以是浊音或者清音。在子音丛集里所有的子音要不同时是浊音(假如最后的子音为标准有声的),要不就同时是清音(假如最后的子音为标准无声的),但这条规则不能应用到近音─一个子音丛集可以包含有声近音与无声子音;同样的规则也用于外来语(如Washington这个词被写成 VašinGton/ВашинГтон等)、人名、或者是不在一个音节之中的子音等的状况。

R 可以是音节性的,如以元音的角色用在某些字里(偶而,它甚至可以有长一点的重音)。举个绕口令的例子:na vrh brda vrba mrda 里有四个包含 r 音节的字。类似的特性也存在于捷克语、克罗地亚语、斯洛伐克语、及马其顿语里。有一些情形比较少见,如音节性的l(如河流名称 "Vltava",里头的 'l' 是音节性的)或者在专业术语中的 lj, m, n 及 nj等。


字母
主条目: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字母
波斯尼亚语和克罗地亚语都有30个字母。Dž, Lj, Nj 当一个字母计。

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Ć ć D d Dž dž Đ đ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Lj lj M m N n Nj nj O o P p R r S s Š š T t U u V v Z z Ž ž


波斯尼亚语语法
波斯尼亚语语法

参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克罗地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波斯尼亚语维基百科Ethnologue report for Bosnian
Bosnian language
Learn Bosnian language: Basic phrases
The Oslo Corpus of Bosnian Texts

参考文献
1.^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与民族冲突(1991-2006)〉,硕士论文,东海大学政治系,页52-53。

17 斯洛文尼亚语



slovenščina
使用国家及地区 斯洛文尼亚, 意大利, 奥地利, 匈牙利, 以及一些国家的移民社群
使用人数 2.4 百万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斯洛文尼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斯洛文尼亚, 欧洲联盟
管理机构 斯洛文尼科学及艺术研究院(Slove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语言代码
ISO 639-1: sl
ISO 639-2 slv
ISO 639-3: slv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斯洛文尼亚语(slovenski jezik 或 slovenščina),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为斯洛文尼亚的官方语言,在全球有约 2 百万使用者。

目录

1 字母
2 发音
3 斯洛文尼亚语语法
4 参看
5 外部链接


字母
斯洛文尼亚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D d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Š š T t U u V v W w X x Y y Z z Ž ž    


发音
字母 音素 语音 单字的第一个字母 单字发音
A (a) /a/ [ɑ, (ʌ)] abecéda (="字母") [abɛced̪a]
B (b) /b/ [b, (p)] beséda (="单字") [bɛsed̪a]
C (c) /ts/ [ts, (dz)] cvét (="盛开") [t̪svet̪]
Č (č) /tʃ/ [tʃ, (dʒ)] časopís (="报纸") [tʃasɔpis]
D (d) /d/ [d̪, (t̪)] dánes (="今天") [d̪anəs]
E (e) /e/ [e] sédem (="七" 或 "我坐下") [sedəm]
F (f) /f/ [f, (v)] fànt (="男孩") [fan̪t̪]
G (g) /g/ [g, (k)] grad (="城堡") [grad]
H (h) /h/ [x, (ɣ)] híša (="房屋") [xiʃa]
I (i) /i/ imèti (="有(动词)") [imɛti]
J (j) /j/ [j] jábolko (="苹果") [jabɔlkɔ]
K (k) /k/ [k, (g)] kmèt (="平民") [kmɛt̪]
L (l) /l/ [l, u, u̯] ljubézèn (="爱") [ljubezɛn]
M (m) /m/ [m, ɱ] mísliti (="想(动词)") [mislit̪i]
O (o) /o/ [ɔ] oblák (="云") [ɔblak]
N (n) /n/ [n̪, ŋ] novíce (="消息") [nɔvicɛ]
P (p) /p/ [p, (b)] pop glásba (="流行音乐") [pɔp glazba]
R (r) /r/ [ɾ, ɾ̩, r̩] rokenrol (="摇滚乐") [rɔkenrɔl]
S (s) /s/ [s, (z)] svet (="世界") [svɛt]
Š (š) /ʃ/ [ʃ, (ʒ)] šóla (="学校") [ʃola]
T (t) /t/ [t̪, (d̪)] tip (="型态") [t̪ip]
V (v) /v/ [v, u, ṷ, w, u̥] vôda (="水") [vɔda]
Z (z) /z/ [z, (s)] zrélo (="成熟") [zrelo]
Ž (ž) /ʒ/ [ʒ, (ʃ)] življenje (="生活") [ʒivljenje]


斯洛文尼亚语语法
斯洛文尼亚语语法

参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克罗地亚语
波斯尼亚语

外部链接
使用Google自动将斯洛文尼亚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斯洛文尼亚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Centre for Slovenian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Sloven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Lessons in Switzerland and Austria
Thezaurus - Institute for Slovenian Studies of Victoria, Australia
Slovene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USA

17  塞尔维亚语


塞尔维亚语
српски srpski
使用国家及地区 塞尔维亚、黑山、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马其顿共和国、克罗地亚、瑞典、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其他一些国家

使用人数 11,144,758  
排名: 约 75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塞尔维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管理机构 塞尔维亚语言标准委员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 sr
ISO 639-2 srp  
Ethnologue
第14版: SDD
ISO 639-3: srp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塞尔维亚语(Cрпски;Srpski)是Štokavian方言的其中之一个标准,之前的标准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主要在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其他地方的塞尔维亚人使用。

目录

1 字母
1.1 备注
2 发音
2.1 元音
2.2 子音
3 塞尔维亚语语法
4 参看
5 外部链接


字母
底下列出“塞尔维亚西里尔字母”(Српска Ћирилица;Aзбука;Azbuka)与“塞尔维亚拉丁字母”(Srpska Latinica;Abeceda)的比较表。

西里尔字母 拉丁字母   西里尔字母 拉丁字母
А A Н N
Б B Њ Nj
В V О O
Г G П P
Д D Р R
Ђ Đ С S
Е E Т T
Ж Ž Ћ Ć
З Z У U
И I Ф F
Ј J Х H
К K Ц C
Л L Ч Č
Љ Lj Џ Dž
М M Ш Š


塞尔维亚西里尔字母,塞尔维亚拉丁母,取自欧洲语言比较正字法。来源:Vuk Stefanović Karadžić "Srpske narodne pjesme" (塞尔维亚民间诗歌),维也纳,1841年[编辑] 备注
这三个字母 Lj、Nj 与 Dž 均由两个拉丁字母组成。同样的,字母 Đ 有时候也可以写成 Dj。
塞尔维亚西里尔字母(Српска Ћирилица;Aзбука;Azbuka)与塞尔维亚拉丁母(Srpska Latinica;Abeceda)这两组字母它们的各自排列顺序是不同的,如下所示。
西里尔字母(Azbuka):А Б В Г Д Ђ Е Ж З И Ј К Л Љ М Н Њ О П Р С Т Ћ У Ф Х Ц Ч Џ Ш

拉丁字母(Abeceda):A B C Č Ć D Dž Đ E F G H I J K L Lj M N Nj O P R S Š T U V Z Ž

塞尔维亚语在许多的电子邮件(e-mail),甚至网页上的文字是用 ASCII 码来写的,不过它们是以省略附加符号的字母来书写的,如 Z、C、C、S;而不是使用原来就有附加变音符号之法定字母,如 Ž、Ć、Č、Š。要辨认文字是否使用省略字母只能从文章上的文字与上下文的结构来判断。使用省略的字母型式是不符合官方的规定,而且也被视为不好的示范,不过还是有相当多的塞尔维亚语文件照样使用“省略式字母”之方式。一般而言,所有的语言文字还是得用它们自己的法定字母。

发音

元音
塞尔维亚语只有五个元音,全部都是单元音。

拉丁字母 西里尔字母 IPA X-SAMPA 说明 英语中近似发音
a а [a] [a] 嘴形呈开口 前舌 非圆形 father
i и 嘴形呈闭口 前舌 非圆形 seek
e е [ε] [E] 嘴形呈半开口 前舌 非圆形 ten
o о [ɔ] [o] 嘴形呈半开口 后舌 圆形 caught (英国发音)
u у 嘴形呈闭口 后舌 圆形 boom


子音
塞尔维亚语的子音有一些复杂,而这些子音的特性包含着一些擦音及颚音。如英语一般,浊音(有声的)使用着一些音素符号来表示,而送气音则没有。

拉丁字母 西里尔字母 IPA X-SAMPA 说明 英语中近似发音
颤音
r р [r] [r] 齿龈颤音 滚动的(振动的) r音、如carramba里的(r)
近音
v в [ʋ] [v\] 唇齿近音 vase
j ј [j] [j] 颚近音 yes
边音
l л [l] [l] 边齿龈近音 lock
lj љ [ʎ] [L] 颚边近音 volume
鼻音
m м [m] [m] 双唇鼻音 man
n н [n] [n] 齿龈鼻音 not
nj њ [ɲ] [J] 颚鼻音 canyon
擦音
f ф [f] [f] 无声唇齿擦音 phase
s с [s] [s] 无声齿龈擦音 some
z з [z] [z] 有声齿龈擦音 zero
š ш [ʃ] [S] 无声后齿龈擦音 sheer
ž ж [ʒ] [Z] 有声后齿龈擦音 vision
h х [h] [h] 无声喉擦音 hat
塞擦音
c ц [ʦ] [ts] 无声齿龈塞擦音 pots
dž џ [ʤ] [dZ] 有声后齿龈塞擦音 dodge
č ч [ʧ] [tS] 无声后齿龈塞擦音 chair
đ ђ [ʥ] [dz\] 有声齿龈颚塞擦音 schedule
ć ћ [ʨ] [ts\] 无声齿龈颚塞擦音 nature
塞音
b б 有声双唇塞音 abuse
p п [p] [p] 无声双唇塞音 top
d д [d] [d] 有声齿龈塞音 dog
t т [t] [t] 无声齿龈塞音 talk
g г [g] [g] 有声软颚塞音 god
k к [k] [k] 无声软颚塞音 duck


塞尔维亚语语法
塞尔维亚语语法

参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克罗地亚语
波斯尼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塞尔维亚语维基百科您可以在维基教科书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电子教程:
Serbian维基词典上的词义解释:
塞尔维亚语使用Google自动将塞尔维亚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塞尔维亚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Learn Serbian Language Phrases - 学习塞尔维亚语
Serb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Workshop Learn Serbian
Vokabular, online serbian-serbian dictionary, cyrillic and latin
METAK - Serbian-English dictionary, as quick as a bullet
标准语言不但是国家历史的产物亦是文化的工具—(著名的语文学家"帕夫·维克(Pavle Ivić)"所写的一篇论文)
塞尔维亚语学校 (塞尔维亚语免费课程)
Serbian vocabulary learning tool
Serbian-Bulgarian dictionary

18 黑山语


黑山语
Црногорски језик/Crnogorski jezik
使用国家及地区 黑山、塞尔维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马其顿共和国、克罗地亚、瑞典、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其他一些国家

使用人数 144,838  
排名: 约 75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黑山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黑山、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管理机构 黑山语言标准委员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sla  
Ethnologue
第14版: SDD
ISO 639-3: srp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黑山语(Crnogorski jezik)是给予蒙地内哥罗Ijekavian-Štokavian方言的称呼。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黑山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同样都使用一种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官方语言。在联邦分裂的过程当中,虽然各族群在语言上的差异极微小,但是克罗地亚人主张其语言为不同于塞尔维亚语(Srpski jezik)的克罗地亚语(Hrvatski jezik)。在之后的波斯尼亚战争中,波斯尼亚人也开始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为波斯尼亚语(Bosanski jezik)。虽然说一直以来蒙地内哥罗与塞尔维亚关系密切,其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然而,波斯尼亚战争期间,也有部分蒙地内哥罗人认为其实自己的母语应该称作蒙地内哥罗语。[1]

黑山于2006年独立之后,在一些政治团体进一步推动之下,2007年10月22日黑山的新宪法中将黑山语定为官方语言。


参考文献
1.^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与民族冲突(1991-2006)〉,硕士论文,东海大学政治系,页52-53。

外部链接
"What Language Do Montenegrins Speak?", Aida Ramusovic, Transitions Online, 16 April 2003.
(塞尔维亚文) "Govorite li crnogorski?", Violeta Arsenić, Vreme, 4 March 2000.
Montenet.org: Language in Montenegro
Standard 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of Culture and the Product of National History, Pavle Ivić
Montenegrin language on Montenegrina
"A Brief Note on the Effect of Montenegrin Independence on Language", from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Permanent Committee on Geographical Names (pdf) (2006)

命名范例
Official page of President of Montenegro with Crnogorsko-srpska verzija or 'Montenegrin-Serbian version' in top left corner
Official page of Montenegrin Government with CRNOGORSKI or 'Montenegrin' in top left corner
Former page of Montenegrin Government (between 2000-2001) with srpski or 'Serbian' at the bottom

19 教会斯拉夫语


教会斯拉夫语
славе́нскій ѧ̓зы́къ/slavenskii ęzykŭ
马其顿文:црковнослoвeнски jaзик
保加利亚文:църковнославянски език
俄文:церковнославя́нский язы́к
捷克语: církevní slovanština
塞尔维亚文:црквенословенски језик, crkvenoslovenski jezik
斯洛伐克文:cirkevnoslovanský jazyk
波兰语:cerkiewnosłowiański
克罗地亚语:crkvenoslavenski
斯洛文尼亚语:cerkvenoslovanščina
乌克兰语:церковнослов’янська мова (tserkovnoslov”yans’ka mova)

  
本图页来自"基辅诗篇集1937年"Spiridon Psalter,以教会斯拉夫语撰写.:  
使用国家及地区 东欧、正教会
使用人数 —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古教会斯拉夫语
     教会斯拉夫语  
文字: 格拉哥里字母、西里尔字母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正教会
管理机构 正教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 cu
ISO 639-2 chu
ISO 639-3: chu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教会斯拉夫语(保加利亚语称为 църковнославянски език;马其顿语称为 црковнословенски јазик)为保加利亚东正教会、马其顿东正教会、俄罗斯东正教会、塞尔维亚东正教会与其它斯拉夫东正教教会的礼拜仪式语言。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发音
3 文法与文体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历史沿革
在历史上,此种语言是将古教会斯拉夫语的发音加以修正及正字,并将一些古老的、晦涩的语词及表达法替以地方性的相等用语(可以从古俄罗斯语看到一些例子)。

于18世纪前,教会斯拉夫语在俄罗斯被广泛的作为一般书面语。虽然此种语言本身并未在教会外来流行,不过神职人员、诗人、及受过教育的人均不经意的倾向将教会语言作为他们口语上的表达法。于17、18世纪时教会斯拉夫语在非宗教性的作品方面逐渐的被俄罗斯语来取代,而且被保存得仅用在教会里。虽然在1760年代后期罗蒙诺索夫辩称教会斯拉夫语是所谓的俄语"高级型式(high style)",不过在俄罗斯本身的这种论调于19世纪期间已完全的消失不见。在17世纪后期俄罗斯东正教会分裂后,这种"高级型式"的成分或许可以在口语方面于"旧派信仰者(Old Believers)"中留存相当长的时间。

教会斯拉夫语(以各种不同的修改型式)在其她的东正教国家也被用来作为礼拜仪式与书写方面的语言。这些国家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马其顿。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被当地的国家语言完全取代为止。(不过在教会礼拜仪式上的使用可能会延续下去)

有相当多的字词是由教会斯拉夫语借用到俄语的。然而,当两种语言都是斯拉夫语时,被借用来的字词经常被认为是俄语的变化型式,举例说明(例中每一组字的第一个字为俄语,而第二个字为教会斯拉夫语):золото / злато "金子(名词)"、город / град "城市(名词)"、горячий / горящий "热的(形容词)"、рожать / рождать "分娩(动词)"。也有一些教会斯拉夫语被用为当代的保加利亚语,例如:злато (金子)、град (城市),由于保加利亚东正教会是世界上的最悠久的斯拉夫东正教会,而且许多在教会所使用的俄语字词是从保加利亚语借用的。


教会斯拉夫语的圣经印刷样式范例教会斯拉夫语是以西里尔字母写成的,然而却用了一些其它的古体字母及附加符号。目前很少有电脑能支援这种语言,所以必须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处理。


发音
大多数的情况下,教会斯拉夫语的发音有如现代当地的本国语言;因此,今天它的发音在不同的斯拉夫语国家是相当的不一样。在俄罗斯,教会斯拉夫语的发音相同于俄语,也有一些例外规则,如下所列:

非重音音节的元音没有减少。换句话说,о 与 е 在非重音的位置总是个别的读作IPA[o] 与 [je](有如北俄罗斯方言),然而在标准的俄语发音上它们且可以变为 [a] 与 。
最后的子音应该不会清音化,虽然实际上经常是如此的。
字母 е [je] 绝对不会读作 ё [jo] (字母 ё 不存在于教会斯拉夫语所有的书面文件里)。这也反应出从教会斯拉夫语被借用到俄语的字体转变现象:底下的字词组第一个字起源于教会斯拉夫语,而第二个字为纯俄语:небо / нёбо (天空(名词))、 одежда / одёжа (衣服(名词))、надежда / надёжный (可靠的(形容词))。
字母 "g" 读为有声擦软颚音 [ɣ] (正如南俄罗斯方言),而不是如标准俄语发音中的塞音 [ɡ]。当发为清音时,就变为 [x];这点影响到使俄语的发音将 Бог (Bog) 发为 Бох (Bokh) 的音。在现代俄罗斯教会的塞音 [g] 同样的也这样用,而且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然而 Бог (主格) 就如在俄语里发为 (Bokh) 音。
形容词的结尾 -его 读音如字母发音一样,不过在俄语里却音变为 -ево。

文法与文体
虽然教会斯拉夫语不同的校订本之间有微小的差别,不过他们对于原来的古教会斯拉夫语在口语方面的用法渐同于地区斯拉夫语上却有同样的看法。

词型变化虽然因循着古典的词法型式,却倾向于以简化型态来表现。原始的五种动词语气(不定式、目的式、陈述式、命令式、条件式等)、七种名词的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位置格、呼格)、与三种数词型式(单数、复数、双数)均保持原来的型态不变。

纵然字母 ъ 还是持续的来使用,不过yer字母的没落已经充分的反应出来,多少都是关于俄语语型架构方面的问题。在16世纪或者17世纪的俄语语型架构上,yus字母在用法上经常的被替代或者变更掉。比起在19世纪的俄语用法,yat字母在古典的词源结构上还是持续底被关注。字母 ksi、psi、omega、ot、与 izhitsa 都被保留下来,且用为以字母为基础的数值符号。重音的加强使用、及字的省略,或是文字的 标题 都以不同方式来大写等这些方面都不断的在提升。

句法,不仅在圣经、礼拜仪式、或是教会的公文书信,一般而言为了增加理解多少都已经呈现出现代型式。尤其是,有一些古典式的代名词已经从圣经上消除掉(诸如 етеръ "一个特定的(人等)" > нѣкій 在俄语校定本上)。大多数,并不是全部,未完成体的用法已经用完成体来替代。

其它的使用情况如古典方式不断产生出现代化。举例来说,传统上若望福音开头的文字都是由圣济利禄与圣梅笃丢斯写的,此句искони бѣаше слово "在起初已有圣言",在1755年伊丽莎白一世时已经被改写为въ началѣ бѣ слово。


参见
俄语历史(History of the Russian language)
古东斯拉夫语(Old East Slavic)
原始斯拉夫语(Proto-Slavic language)
罗斯 (名称)(Rus (name))
基辅大公国与东斯拉夫法典(Russkaya Pravda)
圣济利禄与圣梅笃丢斯(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
俄语正字法改革(Reforms of Russian orthography)

外部链接
圣经(新旧约,教会斯拉夫语)(PDF)
Problems of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俄文)
Сообщество славянской типографики (俄文)
Методы компьютерног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церковнославянских текстов (俄文)
中国东正教论坛
台湾基督正教会(Orthodox Church of Taiwan)

20 古教会斯拉夫语

словѣньскъ / slověnĭskŭ
使用国家及地区 以前使用在斯拉夫东正教地区  
区域 东欧、正教会
语言灭亡 仅用为一种礼拜仪式语言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东南斯拉夫亚语支
    古教会斯拉夫语  
文字: 格拉哥里字母,西里尔字母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正教会
管理机构 正教会
语言代码
ISO 639-1: cu
ISO 639-2 chu  
Ethnologue
第14版: SLN
ISO 639-3: chu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古教会斯拉夫语 (словѣньскъ,old church slavonic;亦称: old church slavic(OCS),古保加利亚语,古马其顿语,及古斯拉夫语)是最早的斯拉夫语族的文字,由9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希腊传教士圣济利禄与圣梅笃丢斯(Saints Cyril and Methodius)将塞萨洛尼基的斯拉夫方言发展改进而成。圣济利禄与圣梅笃丢斯二人不但将希腊语的文件与圣经翻译为古教会斯拉夫语外,也用古教会斯拉夫语来著述。古教会斯拉夫语于斯拉夫语言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演进成为教会斯拉夫语,而且它在斯拉夫民族的一些东正教与东方礼天主教会中仍然被使用为礼拜仪式语言(Sacred language)。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手稿
3 基础及局部的影响
3.1 保加利亚语校订本
3.2 摩拉维亚语校订本
3.3 晚近的校订本(教会斯拉夫语)
3.3.1 克罗地亚语校订本
3.3.2 俄语校订本
3.3.3 塞尔维亚语校订本
4 著述者
5 古教会斯拉夫语之命名
5.1 以现代斯拉夫语来称呼
6 参见
7 外部链接


历史沿革
古教会斯拉夫语是由公元863年到大摩拉维亚公国(详细内容参见格拉哥里字母)传教的两位传教士制定为标准化语言。为了传教目的,这两位传教士圣济利禄(Saint Cyril) 及他的兄弟圣梅笃丢斯(Saint Methodius)首先将拜占庭帝国塞萨洛尼基(Solun)及其周遭地区所使用的南方斯拉夫语方言给制定为文字化,并将此始创的文字称之为"古教会斯拉夫语"(словѣньскъ;slavonic)。


手稿
起初古教会斯拉夫语是以格拉哥里字母来书写,不过之后就用西里尔字母来取代。仅在克罗地亚地区才有格拉哥里字母之区域变体型字母保留着使用。


基础及局部的影响
古教会斯拉夫语对于历史语言学家来说是相当珍贵的,在于古教会斯拉夫语保留着语言学上的一些古典特征,这些特征曾经很普遍的流传在斯拉夫语系里头。而这些语言学的古典特征为:

元音" o 与 e "之相对鼻音。
使用超短元音字母 ь 及 ъ 来替代原始印欧语的短元音字母 i 及 u。
元音Ѣ之开口音。
使用字母 [ň] 及 [ľ] 来替代原始斯拉夫语的字母[nj],[lj]。
原始斯拉夫语的词型变化是基于词干的变化来形成(这些基本词干归类为:"o型-词干"、"jo型-词干"、"a型-词干",与"ja型-词干")。
在语法上之简单过去式(不定过去识),未完成体,及原始斯拉夫语分词之词型变化等仍然还在使用。
南方斯拉夫语言的自然特性可以从下列的变化样式来了解之:

语音:
使用字母[ra-],[la-]来替代原始斯拉夫语的字母[or̃-],[ol̃-] 。
在原始斯拉夫语字母 åi 的前缀字母[x],以[s]来替代。
使用字母[cv-],[dzv-]来替代原始斯拉夫语的字母[kv'-],[gv'-]。
构词句法
在人称代名词与名词的所有格使用与格来表示,比如:рѫка ти; отъпоуштенье грѣхомъ;未来式的描述使用动词 хотѣти 来表示;在比较句法的架构里使用比较级形容词 мьнии (smaller) 来表示"比较年轻"。
使用'后缀指示代名词(тъ, та, то)'。在保加利亚语及马其顿语中之'后缀指示代名词'会演变成'后缀定冠词'。
古教会斯拉夫语的某些语言学特性只会特别的出现在保加利亚语里头,范例如下:

Yat元音字母(Ѣ)的发音非常宽广;在原本的罗多彼山脉(Rhodope mountains)地区之保加利亚方言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发音特性;
仍然保有原始斯拉夫语语音 *tj ([t']) 与 *dj ([d'])之映射(reflex)特征;
原始斯拉夫语 古教会斯拉夫语 保加利亚语 捷克语 马其顿语 波兰语 俄语 斯洛伐克语 斯洛文尼亚语 塞尔维亚语
*dʲ ʒd ʒd z gʲ ʣ ʒ ʣ j ʥ
*tʲ ʃt ʃt ʦ kʲ ʦ ʧʲ ʦ ʧ ʨ
*gt/kt ʃt ʃt ʦ kʲ ʦ ʧʲ ʦ ʧ ʨ


保加利亚语校订本
于保加利亚王国(Bulgarian Empire)中有几家文学中心在进行研究工作。这些文学中心以奥赫里德(Ohrid)及普雷斯拉夫(Preslav)的两家学院为主要的研究机构。在第9世纪与第11世纪之间,由于这些文学中心的研究工作有许多的保加利亚语校订本陆续的发表。譬如:

格拉哥里字母及西里尔字母二者同时使用着。
在一些文件当中,超短元音字母[ъ]及[ь]被并在一块来使用,而且仅用其中的一种字母来作为书写表示。
在西保加利语校订本字母[ъ]有时用[o]来取代。
在"东保加利亚语"校订本中音节'r'及'l'之原始的升羃反射(ascenging relexes)如(rь, lь)有时被转变为(ьr, ьl)来表示,或则这两种(rь, lь)与(ьr, ьl)均可使用。
原来的[ы]字母及[ъi]字母合并为[ы]字母。
有时字母 'Ѕ' (dz)是和字母 'З' (z)一起使用。
动词的型式式,如:naricajǫ, naricaješi 可以用 naričǫ, naričeši 来更替或则交换。
词汇 - 使用由原始保加利亚人(proto-Bulgar)所起源的单字,诸如:кумиръ、капище、чрьтогъ、блъванъ 等。

摩拉维亚语校订本
虽然在"布拉格残篇"(Prague fragments)中仅有的摩拉维亚语影响是用[c]替代[št],与用[z]替代[žd],然而本校订本却经由斯拉夫语古文卷"基辅古卷"(Kiev Folia)的证实被赋予下列特色:

当单字въсѹдъ的常用拼法却被拼写为въсѫдъ时,以致在"基辅古卷"(Kiev Folia)中曾一度造成大Yus字母 (Ѫ) 与 Ѹ字母 (ѹ)在辨别上的混淆。
使用[c]替代原始斯拉夫语[*tj],使用[dz]替代原始斯拉夫语[*dj],使用[šč]替代原始斯拉夫语[*skj]。
一些单字的使用,比如:mьša、cirky、papežь、prěfacija、klepati、piskati等。
'dl'群组(比如:modlitvami)的保留。
在阳性单数工具格中词尾以ъmь来替代omь,并且使用代名词čьso。

晚近的校订本(教会斯拉夫语)

克罗地亚语校订本
古教会斯拉夫语的克罗地亚语校订本到目前为止是已知最早的版本之一。克罗地亚语校订本仅用格拉哥里字母来书写。鼻音 [ǫ]/[ę] 的表示是以 [o]/ 字母,及出现在原始斯拉夫语上的 *tj 与 *dj 音素之一些不同式样的表示法来替代。


俄语校订本
俄语校订本是以早期保加利亚语校订本为基础于10世纪后所进行制定的,不过这两种校订本还是有些微的差别。俄语校订本的主要特色为:

鼻音[ǫ]以字符来取代。
字母[ě]与[ja]的并合。

塞尔维亚语校订本
塞尔维亚语校订本最初是以格拉哥里字母来书写,不过之后就转为以西里尔字母来书写。塞尔维亚语校订本出现在12世纪是以"东部保加利亚语"校订本为基础而来制定完成:

鼻元音[ǫ]与[ę]以及[е]来替代。
在雷萨瓦(Resava)校订本中使用变音符号。
在波斯尼亚语校订本中'i'的发音是使用字母、[y]及[ě]来表示。

著述者
古教会斯拉夫语的著述历史包括开始到大摩拉维亚公国传教所形成的北方宣教传统,也包含到巴拉顿公国(Balaton principality)的短暂传教过程,并且含括一些传教士被大摩拉维亚公国所驱除后转到保加利亚后所开展的保加利亚宣教传统。

古教会斯拉夫语最初的著述有:由拜占庭帝传教士圣济利禄与圣梅笃丢斯所翻译的基督教礼拜仪式与圣经文本,这些翻译著作大多完成在他们到大摩拉维亚公国的传教期间。

于圣梅笃丢斯过世后及大摩拉维亚王国的学院解散之后,古教会斯拉夫语中最重要的著述者为:奥赫里德的克莱门(Clement of Ohrid)(也在大摩拉维亚王国地区活动)、普雷斯拉夫的康士坦丁(Constantine of Preslav)、切勒那瑞列玆·赫拉伯勒(Chernorizetz Hrabar),与约翰·艾克萨克(John Exarch)。所有的这些著述者都在中世纪时期的保加利亚地区进行创作,时间介于9世纪末期与10世纪初期之间。


古教会斯拉夫语之命名
古教会斯拉夫语有时候称为'古斯拉夫语',不过这个称呼比较不受人采用,因为会和另一不同语言项目之原始斯拉夫语(Proto-Slavic language)名称混淆。


以现代斯拉夫语来称呼
底下列出一些现代斯拉夫语言对'古(教会)斯拉夫语'之称呼法:

白俄罗斯语 старажытнаславянская мова (staražytnasłavianskaja mova) — '古斯拉夫语'
波斯尼亚语 staro(crkveno)slavenski — '古(教会)斯拉夫语'
保加利亚语 старобългарски (starobălgarski) — '古保加利亚语'
捷克语 staroslověnština — '古斯拉夫语'
克罗地亚语 staro(crkveno)slavenski — '古(教会)斯拉夫语'
马其顿语 старомакедонски (staromakedonski) — '古马其顿语'
波兰语 staro-cerkiewno-słowiański — '古教会斯拉夫语'
俄语 старославянский язык(staroslavyánskiy yazýk) — '古斯拉夫语'
塞尔维亚语 старо(црквено)словенски, staro(crkveno)slovenski — '古(教会)斯拉夫语'
斯洛伐克语 staroslovienčina — '古斯拉夫语'
斯洛文尼亚语 stara cerkvena slovanščina, starocrkvenoslovanščina — '古斯拉夫语'
乌克兰语 старослов'янська мова (staroslovjans'ka mova) — '古斯拉夫语'

参见
Wikisource建有使用古教会斯拉夫语及其它斯拉夫语的主祷文(Otche Nash)
原始斯拉夫语(Proto-Slavic language)
教会斯拉夫语
斯拉夫塞尔维亚语(Slavoserbian)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古教会斯拉夫语维基百科Old Church Slavonic Online, a comprehensive tutorial at the A. Richard Diebold Center for Indo-European Language and Culture, Linguistics Research Center, 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21  波斯尼亚语



波斯尼亚语
Bosanski
使用国家及地区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桑扎克地区  
区域 巴尔干半岛
使用人数 2.5 百万
语系 印欧语系
斯拉夫语族
  南斯拉夫语支
   西南斯拉夫亚语支
    波斯尼亚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bs
ISO 639-2 bos  
Ethnologue
第14版: BWF
ISO 639-3: bos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波斯尼亚语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官方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南斯拉夫语支,基于Štokavian 方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因为内战瓦解前,并没有波斯尼亚语这样的说法,当时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与波斯尼亚人,都是使用一种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南斯拉夫官方语言。在内战的过程当中语言也产生了变化,虽然各族群在语言上的差异极微小,但是克罗地亚人主张其语言为不同于塞尔维亚语(Srpski jezik)的克罗地亚语(Hrvatski jezik),波斯尼亚人也开始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为波斯尼亚语。[1]

目录

1 发音
1.1 元音
1.2 子音
2 字母
3 波斯尼亚语语法
4 参看
5 外部链接
6 参考文献

发音

元音
波斯尼亚语只有五个元音,全部都是单元音。

拉丁文字 西里尔文字 IPA X-SAMPA 发音 英语中近似的发音
i и 嘴形呈 前舌 闭口 非圆形 seek
e е [ε] [E] 嘴形呈 前舌 半开口 非圆形 ten
a а [a] [a] 嘴形呈 中舌 开口 非圆形 father
o о [ɔ] [o] 嘴形呈 后舌 半开 圆形 caught (英国)
u у 嘴形呈 后舌 闭口 圆形 boom


子音
波斯尼亚语的子音有一些复杂,而这些子音的特性包含着一些擦音及颚音。如英语和大多数其它印度西部的印欧语言一般,浊音(有声的)使用着一些音素符号来表示,而送气音则没有。

拉丁文字 西里尔文字 IPA X-SAMPA 发音 英语中近似的发音
颤音
r р [r] [r] 齿龈颤音 滚动的(振动的) r 例如 carramba
近音
v в [ʋ] [P] 唇齿近音 vase
j ј [j] [j] 颚近音 yes
边音
l л [l] [l] 齿龈边音 lock
lj љ [ʎ] [L] 硬颚边音 volume
鼻音
m м [m] [m] 双唇鼻音 man
n н [n] [n] 齿龈鼻音 not
nj њ [ɲ] [J] 硬颚鼻音 canyon
擦音
f ф [f] [f] 清唇齿擦音 phase
s с [s] [s] 清齿龈擦音 some
z з [z] [z] 浊齿龈擦音 zero
š ш [ʃ] [S] 清齿龈后擦音 sheer
ž ж [ʒ] [Z] 浊齿龈后擦音 vision
h х [h] [h] 清喉擦音 hat
塞擦音
c ц [ʦ] [ts] 清齿龈塞擦音 pots
dž џ [ʤ] [dZ] 浊后齿龈塞擦音 dodge
č ч [ʧ] [tS] 浊后齿龈塞擦音 chair
đ ђ [ʥ] [dz\] 浊齿龈颚塞擦音 schedule
ć ћ [ʨ] [ts\] 浊齿龈颚塞擦音 nature
塞音
b б 浊双唇塞音 abuse
p п [p] [p] 清双唇塞音 top
d д [d] [d] 浊齿龈塞音 dog
t т [t] [t] 清齿龈塞音 talk
g г [g] [g] 浊软颚塞音 god
k к [k] [k] 清软颚塞音 duck

在子音丛集里所有的子音可以是浊音或者清音。在子音丛集里所有的子音要不同时是浊音(假如最后的子音为标准有声的),要不就同时是清音(假如最后的子音为标准无声的),但这条规则不能应用到近音─一个子音丛集可以包含有声近音与无声子音;同样的规则也用于外来语(如Washington这个词被写成 VašinGton/ВашинГтон等)、人名、或者是不在一个音节之中的子音等的状况。

R 可以是音节性的,如以元音的角色用在某些字里(偶而,它甚至可以有长一点的重音)。举个绕口令的例子:na vrh brda vrba mrda 里有四个包含 r 音节的字。类似的特性也存在于捷克语、克罗地亚语、斯洛伐克语、及马其顿语里。有一些情形比较少见,如音节性的l(如河流名称 "Vltava",里头的 'l' 是音节性的)或者在专业术语中的 lj, m, n 及 nj等。


字母
主条目: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字母
波斯尼亚语和克罗地亚语都有30个字母。Dž, Lj, Nj 当一个字母计。

克罗地亚语和波斯尼亚语字母
A a B b C c Č č Ć ć D d Dž dž Đ đ E e F f G g H h I i J j K k
L l Lj lj M m N n Nj nj O o P p R r S s Š š T t U u V v Z z Ž ž


波斯尼亚语语法
波斯尼亚语语法

参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塞尔维亚语
克罗地亚语
斯洛文尼亚语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波斯尼亚语维基百科Ethnologue report for Bosnian
Bosnian language
Learn Bosnian language: Basic phrases
The Oslo Corpus of Bosnian Texts

参考文献
^ 江秉彝,2007,〈南斯拉夫疆界与民族冲突(1991-2006)〉,硕士论文,东海大学政治系,页52-53。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10-04-11
吐火罗语


吐火罗语  
地理分布: 塔里木盆地(已消亡)
谱系学分类: 印欧语系
吐火罗语
分支: —
语言学人列表: IEN
吐火罗语
使用国家及地区 塔里木盆地
语言灭亡 9世纪
语系 印欧语系
吐火罗语  
文字: 吐火罗文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ine
ISO 639-3: 两者之一
xto – 吐火罗语A
txb – 吐火罗语B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东京国立博物馆内展出从库车出土5-8世纪的吐火罗语木牍。吐火罗语是印欧语系Centum语系最东方的一族语言,现已灭亡。

目录

1 分类
1.1 吐火罗语A、B
1.2 吐火罗语C
2 历史
2.1 新疆残卷
2.2 命名
2.2.1 龟兹语
2.2.2 焉耆语
2.2.3 月氏语
2.3 消失
3 季羡林的吐火罗语研究
4 吐火罗语和印欧语的关系
5 问题与争议
6 特征
7 对汉语的影响
8 参见
9 文献
10 外部链接


分类
File:Tocharian2.gif
吐火罗文,婆罗米元音字母表[编辑] 吐火罗语A、B
吐火罗语属印欧语系Centum语族,下分两个语支,“吐火罗语A”(也称焉耆语或东吐火罗语)和“吐火罗语B”(也称龟兹语或西吐火罗语),两支语言都曾在6至8世纪左右在塔里木盆地(今日中国的新疆自治区内)使用,随使用者逐渐为维吾尔部落同化,此族语言最终灭亡。现存的吐火罗语文献存在于得自新疆的手稿残片中,大部分来自于7、8世纪(还有更早的),书写在棕榈叶、木板和中国的纸张上,因为塔里木盆地的极干气候得以保存下来。此族语言所使用的字母是印度北部的婆罗米文字母,也叫作“斜婆罗米文”。

有学者主张吐火罗语除了确知为焉耆、龟兹所用的语言外,又是月氏、康居、大宛的语言。


吐火罗语C
英国牛津大学伯罗教授(T. Burrow)在1935年指出鄯善国民用的语言与吐火罗语有很多共同点但不完全相同,是第三种吐火罗语,名为吐火罗语C。



历史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
残卷中的吐火罗文字[编辑] 新疆残卷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Bower)在库车发现古代桦树皮写本。
20世纪初德国探险家Grunwedel和von Lecoq 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健驮逻语、安息语、古波斯语、粟特语、和阗塞语古写本残卷;还发现一批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不为人知的语言的残卷。
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新疆库车西北16公里处的卡伦峡谷和敦煌两地发现婆罗米文木简,带回巴黎。

命名
1907年德国学者穆勒(F.W.K. Müller)在普鲁士科学院学报发表论文,穆勒根据一篇回纥文佛经跋文中一段文字:“回纥文的《弥勒下生经》,先从印度语译为twγry语,又从twγry语译为突厥语”,认为twγry就是历史上的“Tokharoi”,因此将此种未为人知的语言定名为吐火罗语。
德国格丁根大学印度学教授艾密尔·西克和西克林教授研究Grunwedel和von Lecoq 从中国新疆吐鲁番带回柏林的婆罗米字母书写残卷,在1908年发表论文:《吐火罗语,月氏人之语言》。作者认为吐火罗语,实为两种方言,定名为吐火罗语A、吐火罗语B,又因为吐火罗语中的一些词如 trai (三), okdh(八),macar(母亲)等和印欧语中同意词相似,定为吐火罗语为印欧语系。由于仅有方言A木简中存在回纥文佛经跋文中提及的《弥勒下生经》残卷,他们认为只有方言A才是twγry语,即吐火罗语。两位学者还首次提出吐火罗语就是月氏语。
吐火罗语数字名称比较  印欧语 焉耆语 龟兹语
1 sem-s sas she
2 dwō(w) wu wi
3 tréyes tre trai (ou tarya)
4 kwetwores śtwar śtwer
5 pénkwe päñ piś
6 s(w)eks shäk shkas
7 septm shpät shukt
8 oktō(w) okät okt
9 néwm ñu ñu
10 dékm śäk śak


龟兹语
法国语言学家列维研究1907年伯希和从新疆库车和敦煌带回巴黎的婆罗米文木简,在1913年发表论文《所谓乙种吐火罗语即龟咨语考》,断定库车的婆罗米木简属于吐火罗语B;由于吐火罗语B不仅用于库车佛寺而且用于官方通行证,列维将“吐火罗语B”定名为龟兹语。列维根据婆罗米木简有“大王Swanata”字句,考订为《唐书》中于唐贞观四年来朝的龟兹王苏伐叠,由此断定龟兹语木简的年代是唐贞观年间。列维又根据中国最早的2世纪佛经译本中的佛教用语如“沙门”、“沙弥”不能对上梵文的sramana、sramenera,但与龟兹语的samane、sanmir很近,断定中国2世纪佛经必定是从原始的龟兹语翻译而来。

列维将吐火罗语B考订为龟兹语根据有3:

1.火罗语B婆罗米木简出土自库车;
2.吐火罗语B用于库车佛寺和用于库车官方通行证;
3.吐火罗语B婆罗米木简有人名“Swanata”,可考为龟兹王苏伐叠。
列维考证吐火罗语B为龟兹语,论据充份,已为学界普遍接受为定论。


焉耆语
伯希和认为所谓“吐火罗语A”和“吐火罗语B”都不是吐火罗的语言,因为“Tokharoi 吐火罗”有浊送气声,不论“吐火罗语A”或“吐火罗语B”,都不存在这类浊送气声;他主张废除“吐火罗语”这个称呼,主张用方言A残简出土地之一的哈喇沙尔为名,改称“吐火罗语A”为“哈喇沙尔语”(Qarasahr其实就是焉耆的维吾尔文称呼)。
火罗语A残卷中有“arsi”一字。英国学者贝列(H.W.Bailey)认为arsi 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Agni阿耆尼:“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贝列最早称吐火罗语A为焉耆语;此说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他不赞成“哈喇沙尔语”这称呼,因为“哈喇沙尔”虽然和焉耆是同地异名,但毕竟是维吾尔语,历史上比较晚,不如焉耆恰当。

月氏语
英国学者痕宁(W。Henning)也认为“twγry"语言不是吐火罗语,联系“Tokharoi”是错误的,twγry应当是“吐何里tukri”(吐何里指高昌、焉耆一带),他又认为吐何里人的先祖是古提人(Guti),即汉语文献中的“月氏”。


消失
吐火罗语大约在公元840年左右灭亡,因为当时回鹘人被黠嘎斯人逐岀蒙古高原,迁移到塔里木盆地,并征服当地的吐火罗人。后世发现的从吐火罗语译成回鹘文的文献,为这条理论提供了依据。在回鹘人统治下,吐火罗人被外来的突厥语系——回鹘人所同化,其后代就是今日新疆维吾尔族居民的一部份。


季羡林的吐火罗语研究
1974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发现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季羡林从八十年初代开始研究、解读吐火罗文语残卷,陆续发表论文,后收集成书《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1998年出版。


吐火罗语和印欧语的关系
1984年英国学者D.Q.Adams 发表《吐火罗语与其他印欧语的关系》,用统计学方法推断吐火罗语最接近日耳曼语,其次为希腊语、印度语、斯拉夫语、拉丁语。


问题与争议
关于将焉耆语、龟玆语称为“吐火罗语”是否恰当,学者们争论将近百年,至今未有定论。伯希和曾主张废除“吐火罗语”改称为“焉耆龟玆语”,但多数学者认为在没有彻底研究清楚吐火罗语之前,对于废除吐火罗语称呼应持谨慎态度。
吐火罗发原地
[编辑] 特征
吐火罗语残卷内容,包括佛教和摩尼教的宗教文献,寺院通信、帐目、商业文件、商队通行证、医学及巫术文件和一首情诗等。多数吐火罗语A、吐火罗语B的残卷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有的中间还穿插对佛陀的梵文颂词或古代突厥语附注,从而提供解读吐火罗语的钥匙。西克和西克林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解通吐火罗语,著成《吐火罗语文法》一书。

吐火罗语的特征是没有送气声。名词变化很多,譬如:单数的正格、主格、客格、属格;复数的正格、主格、无特别的客格、有特别的客格、属格;双数正格;诸数的副格。

吐火罗语对比汉语
汉语 吐火罗语 A 吐火罗语 B

沙门
沙弥

狮子
昆仑
翕候
沐猴

myat
saman

pat
secake
klyom
yapoy
mkow

mit
samane
sanmir
pud
sisak
klyomo
ype
moko




对汉语的影响
汉语“蜜”字来自吐火罗语A “myat”、吐火罗语B “mit”。
汉语“沙门”来自吐火罗语B “samane”
汉语“沙弥”来自吐火罗语B “sanmir”
汉语“佛”最早来自吐火罗语B“pud”(季羡林)
汉语“狮子”来自吐火罗语A sacake
汉语“昆仑”来自吐火罗语A klyom,吐火罗语B klyomo
汉语“翕候”来自吐火罗语A yapoy,吐火罗语B ype (土地)

参见
语言系属分类
吐火罗
月氏

文献
《吐火罗语考》 (法)伯希和、列维著 冯承钧译 中华书局 2004 ISBN 7-101-04083-7
(法)列维:《所谓吐火罗语B即龟兹语考》
(法)列维:《吐火罗语》
伯希和:《吐火罗语与库车语》
伯希和:《说吐火罗语》
西克,西克林著《吐火罗文文法》
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季羡林:《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12卷-吐火罗文研究)
谢喀:《论吐火罗语的真实性》(Und dennoch "Tocharisch", SBAW 1937)
痕宁:《阿尔几和吐火罗》
温德肯:《吐火罗语的比较形态学》
温德肯:《吐火罗语方言的语源集》
柯诺:《白匈奴人和吐火罗人》
徐文堪:《吐火罗人起源研究》2005 昆仑出版社 ISBN 7-80040-799-3

外部链接
吐火罗语字母(1)
吐火罗语字母(2)
正在编写的吐火罗语字典
马克·狄更斯所著“吐火罗语介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10-04-11
印欧语系无分类语言:威尼托语(死亡语言)


威尼托语并非威尼斯语:威尼托语是威尼托人所讲的一种语言,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时代之初的碑文中人们发现了这种语言,直到公元二世纪,宗教崇拜中还发现有使用这一语言的痕迹。 威尼托语是一种“centum”型语言,它和其他印欧语系语言的联系还在研究中,但据现今的研究成果证实,威尼托语和意大利语是同族,利布尔尼科语除外。 威尼托语有六到七个名词格和四个动词变位(同拉丁语类似),有很多拉丁语和伊鲁特里亚语借词。

目录

1 牌铭
2 字母
3 原文
4 点状符号
5 文献目录
6 注释
7 外部链接



牌铭
埃斯特发现了大量的牌铭,埃斯特被认为是威尼托人居住的中心,接着在威尼托的阿尔皮诺,帕多瓦[1],维琴查,皮亚维河谷,的里雅斯特和奥地利克恩滕州的交界处也发现了类似牌铭以及随葬物品和墓碑。最近调查者在威尼托当地圣殿里发现了许多碑铭碎片,卡多雷奥伦索的卡尔瓦里奥山也发现了刻于公元二世纪的碑铭,上面刻有一种拉丁文和威尼托文的混合体文字。


字母
威尼托语字母为古威尼托人使用,公元前550年和450年间,在伊鲁特里亚语里陆续收集来的,当字母被另一套语言借用时,就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例如,伊鲁特里亚语没有闭塞音(/b/,/d/ ,/g/),相应的希腊原始符号已经被伊鲁特里亚人废弃不用了,而这些正是古威尼托人从伊鲁特里亚语里学来的,如φ,z e χ,见下面的原文。 公元前100年罗马人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来代替威尼托字母,但拉丁字母同威尼托字母一样不圆润或只作简单的翻转,威尼托语使用布斯特罗费迪科体书写,即一行从左向右,下一行从右向左,不断交替相反方向。 现在存在一种鲁尼克字母缘自于威尼托字母的假设[2]。

[
原文
meχo zona.s.to e.φ. vhaφa.i.tśa p|ora.i. .o.p io|roφo.s.
me donavit ex voto (?) Fabatia Porae ob horna

(da Pisani, p. 255)

点状符号
威尼托语牌铭的一个最有趣的特点就是所谓的“点状符号”,如上附原文所见,一些字母前和后所标的点状符号,实际上点状符号的特点是:辅音后不跟元音(例如zona.s.to句子里,s后面紧跟辅音to),元音后不接辅音(例如.o.p中,o音位于句子的开头)。这种奇怪的习惯用法是威尼托字母最重要的一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伊鲁特里亚-威尼托语字母(通过希腊字母)是缘自赛米提克语腓尼西奥字母,也许还是它的古老的使用者,同赛米提克语腓尼西奥字母一样,使用音节化的字母,如CV音节方式(辅音+元音),和其他多种方式(只加V或C)。


文献目录
维尔蒙多·布鲁涅特利,“迪非那哥和伊鲁特里亚-威尼托语字母,关于牌铭字母”,古地中海的文化传播(P. 菲力格度编辑)(Sassari 24-27.4.1991), 卡利亚里和科西嘉,1994, pp. 47-53
贾科莫·德沃托,意大利语言学家, 黎佐利出版社, 米兰, 1974, pp. 56-58
R. S. 康维, 意大利方言 (2 vol., 剑桥大学出版社, 1897, repr. 1967)
维托雷·皮萨尼, 拉丁语之外的意大利古老语言,都灵, 卢森博格和塞利尔出版社, 1964

注释
^ (Marinetti 1999)
^ A.L. Prosdocimi Sulla formazione dell'alfabeto runico. Promessa di novità documentali forse decisive. in Corona Alpium II. Miscellanea di studi in onore di Carlo Alberto Mastrelli, Firenze 2003 (2004), pp.427-440

外部链接
巴吉约内河探密
威尼托语碑铭索引, Adolfo Zavaroni编辑.
维特留语: 意大利的古老语言
文物发掘地卡尔瓦里奥山
(英文) 意大利人民
(英文) 威尼托语 来自网站石之音.
(英文) 印欧语系数据库:威尼托语, Cyril Babaev编辑.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8%81%E5%B0%BC%E6%89%98%E8%AF%AD
2个分类: 印欧语系 | 已灭亡语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10-04-11
欧洲联盟语言

欧洲联盟的语言指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民众使用的语言,包括欧盟的二十三种官方语言以及若干其他语言。欧盟支持语言的多样性,且设有"欧洲语言多样化专员"一职。

欧盟成员国的语言政策由各成员国各自制定,欧盟并无统一的语言政策。欧盟诸机构在语言政策方面起的是辅助作用,目的是增加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以及促进各国从全欧视角制定语言政策。欧盟提倡其民众使用多种语言,鼓励他们在母语之外至少学会两种语言。欧盟虽然不直接影响各成员国的语言政策,但提供资金予若干提倡语言学习以及多样化的计划。[1]

据统计,欧盟诸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德语,而超过半数的民众以德语、英语、法语或意大利语为母语且能理解英语。无欧盟官方地位的语言中,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加泰隆尼亚语、加里西亚语和俄语(后者主要在波罗的海诸国)。欧盟的三个行政中心城市(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和卢森堡市)皆使用法语。

目录

1 欧盟的官方语言
2 语言学分类
3 无官方地位的语言
3.1 西班牙的自治区的语言
3.2 卢森堡语和土耳其语
3.3 罗姆语
3.4 俄语
3.5 世界语
3.6 移民的语言
4 民众的语言水平
5 政策
5.1 具体行动
6 注释
7 更多阅读材料
8 外部链接
8.1 欧盟官方网页
8.2 新闻
8.3 其他


欧盟的官方语言

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入口处的标牌,以欧盟的二十种(2006年7月)官方语言书写。依"欧洲经济共同体语言使用章程"(1958年) [2]的最新修正案(至2007年1月为止)规定,欧盟的官方语言包括:[3]

语言   在以下成员国为官方语言 (名义上或事实上)   始于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亚 2007
捷克语 捷克和斯洛伐克1 2004
丹麦语 丹麦和德国2 1973
荷兰语 荷兰和比利时 1958
英语 爱尔兰、马耳他和英国 1958
爱沙尼亚语 爱沙尼亚 2004
芬兰语 芬兰 1995
法语 比利时、法国、意大利3和卢森堡 1958
德语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4、德国、意大利5和卢森堡 1958
希腊语 塞浦路斯、希腊和意大利6 1981
匈牙利语 匈牙利、奥地利7、罗马尼亚8、斯洛伐克1和斯洛文尼亚9 2004
爱尔兰语 爱尔兰和英国10 2007
意大利语 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11 1958
拉脱维亚语 拉脱维亚 2004
立陶宛语 立陶宛 2004
马耳他语 马耳他 2004
波兰语 波兰 2004
葡萄牙语 葡萄牙 1986
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 2007
斯洛伐克语 斯洛伐克和捷克 2004
斯洛文尼亚语 斯洛文尼亚、奥地利12和意大利13 2004
西班牙语 西班牙 1986
瑞典语 芬兰和瑞典 1995

1在少数人口占20%以上的市级行政单位有官方地位。 2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3 瓦莱达奥斯塔地区 4南日德兰地区 5 波尔扎诺自治省 6 普利亚省和雷焦卡拉布里亚省 7 布根兰邦 8 在匈牙利人占20%以上的地区可与罗马尼亚语共同作为行政语言使用 8普莱克姆列地区[4]. 10北爱尔兰 11伊斯塔斯卡县 12 克恩顿邦和施蒂利亚邦 13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

成员国数目多于官方语言数目,因为若干语言在多个成员国皆为官方语言,如荷兰语在荷兰和比利时皆为官方语言,法语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地区皆为官方语言,等等。并非所有成员国的所有官方语言皆在欧盟享有官方地位,如卢森堡的卢森堡语和塞浦路斯的土耳其语。

欧盟的官方语言皆是工作语言。[5] 成员国政府或公民发送给欧盟机构的通信可以使用任一种官方语言,回复将以同一语言书写。规章条例以及其他通用性的或涉及多方利益的文件有所有官方语言的版本,如"欧盟官方通讯",但这些只占欧盟机构所有文件的一小部分。其他文件例如与某国政府的通信或只涉及特定个人或组织的文件往往只翻译为相关的语言。欧盟机构可以自行选择内部所使用的语言。例如,欧盟委员会的内部事务使用三种语言:英语、法语和德语(可称为”程序语言”),只有公开出版物和外部通信才使用所有的官方语言。而欧洲议会一直使用所有语言,由于议员需使用自己的语言。[6] 欧盟的非核心机构按规定不需要使用所有二十三种官方语言。(Kik v. OHIM, Case C-361/01, 2003 ECJ I-8283)

根据欧盟的英语版网站,[7]欧盟的多语政策所带来的费用(翻译所需费用)2005年约为11.23亿欧元,约为欧盟年度开支的1%,平均为每人每年2.28欧元。

语言学分类
欧盟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属于印欧语系,三个主要分支为日尔曼语族、罗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日尔曼语族语言主要在欧洲北部和中部使用,包括荷兰语、英语、德语和瑞典语。罗曼语族语言主要在西欧和南欧使用,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和西班牙语。斯拉夫语族语言主要在东欧使用,包括保加利亚语、捷克语、波兰语、斯洛伐克语和斯洛文尼亚语。印欧语系 下属的语言尚有波罗的语族的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凯尔特语族的爱尔兰语,以及希腊语。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的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和匈牙利语以及亚非语系的马耳他语。其中,希腊语使用希腊字母,保加利亚语使用西里尔字母,其他所有语言皆使用拉丁字母。

无官方地位的语言
若干在欧盟范围内使用的地区性语言或少数族群的语言在欧盟并无官方地位。Euromosaic study 其中某些语言在某些成员国中有官方地位,其使用人口甚至多于某些较少使用的官方语言。

西班牙的自治区的语言
西班牙政府寻求欧盟给予其自治区的语言官方地位,这些语言包括加泰隆尼亚语、加里西亚语和巴斯克语。欧盟委员会第667次会议(2005年6月13日,卢森堡)决议允许无欧盟官方地位的成员国官方语言/地区性官方语言在欧盟有限度的使用。这些语言的使用将依照委员会与成员国之间的协议而定。[8]

2006年7月3日,欧洲议会批准西班牙请求允许公民在欧洲议会以加泰隆尼亚语、加里西亚语和或巴斯克语发言的提案,该提案两个月前曾被否决。[9][10]

2006年11月30日, 欧盟申诉专员 Nikiforos Diamandouros 与西班牙驻欧盟大使Carlos Bastarreche 在布鲁塞尔签署协议允许西班牙公民以加泰隆尼亚语、加里西亚语和或巴斯克语向欧盟申诉专员提交申诉。[11] 西班牙政府将提供资金以成立一个翻译机构以翻译这些语言的文件,且将申诉专员的决定由西班牙语翻译为这些语言。

  卢森堡语和土耳其语
卢森堡的国语卢森堡语和塞浦路斯的官方语言之一土耳其语尚未提请使用前节所述的决议。英国亦尚无计划使用为英国的语言使用此决议(2005年)。 [12]

  罗姆语
欧洲的罗姆人有两百万以上的人口,[13] 尽管其移居欧洲已有七百年以上的历史,罗姆语尚未在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或地区享有官方地位。

俄语
俄语虽不是欧盟的官方语言,但在其若干新成员国(前苏联阵营国家)中广泛使用。波罗的海三国约有130万俄罗斯人,德国亦有一定数量的俄罗斯人。由于苏联时代的语言政策,相当数量的波罗的海三国本国人以及东欧阵营国家一些年龄较大的民众亦理解俄语。俄语是欧盟范围内使用的第八大语言,约7%的欧盟成员国公民有一定程度的俄语水平。

世界语
“欧洲-民主-世界语”党 (Europe – Democracy – Esperanto) 寻求建立世界语在欧盟的官方地位。

移民的语言
欧盟范围内使用的语言尚包括各成员国内的移民所使用的语言,如比利时、德国西部(约2%人口使用)和荷兰(约1%)的土耳其语,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国的阿拉伯语(马格里布方言及其他方言),英国的南亚移民使用的印地语、乌尔都语 、孟加拉语和旁遮普语,南斯拉夫战争后由巴尔干半岛流向欧洲多个地区的难民所使用的巴尔干半岛的语言,以及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华人移民社区使用的中文等。欧洲的移民社区多已存在数代,其居民多数同时通晓祖国语言与当地语言。 [1]

民众的语言水平
下表以欧洲委员会2005年底所作的题为"欧洲人及其语言" (概要 全文)的"Special Eurobarometer 243"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该调查结果发表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2007年加入欧盟之前,询问了25个成员国、未来成员国(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以及候选国(克罗地亚和土耳其)的28,694名15岁以上的公民(不含移民)。 第一表列出公民中表示能以母语程度或第二语言程度掌握某语言的比例 (仅列出至少2%的人掌握的语言)。

欧盟公民的语言使用情况 语言   使用国家   作为母语使用   作为外语使用   使用总比例  
英语 英国、爱尔兰、马耳他 13% 38% 51%
德语 德国、奥地利、卢森堡、比利时、意大利、法国、
丹麦、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 18% 14% 32%
法语 法国、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 12% 14% 26%
意大利语 意大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 13% 3% 16%
西班牙语 西班牙 9% 6% 15%
波兰语 波兰、德国、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 9% 1% 10%
荷兰语 荷兰、比利时、法国 5% 1% 6%
俄语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希腊 1% 6% 7%
瑞典语 瑞典、芬兰 2% 1% 3%
希腊语 希腊、塞浦路斯、意大利 3% 0% 3%
捷克语 捷克、奥地利、斯洛伐克 2% 1% 3%
葡萄牙语 葡萄牙 2% 0% 2%
匈牙利语 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奥地利 2% 0% 2%
斯洛伐克语 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 1% 1% 2%
加泰隆尼亚语 西班牙、法国、意大利 1% 1% 2%

德语的母语使用者占受调查人口的18%,是最广泛使用的母语。英语的总使用者占51%,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100% 匈牙利人, 100% 葡萄牙人, 以及 99.5% 希腊人以所在国的官方语言为母语。

第二表列出各国民众掌握外语的水平。最广泛使用的六种外语是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浅蓝色方格表示该语言为该国的官方语言,深蓝色表示该语言为该国的主要语言。

国家
(EU27)   英语
作为
外语   德语
作为
外语   法语
作为
外语   西班牙语
作为
外语   意大利语
作为
外语   俄语
作为
外语   波兰语
作为
外语  
奥地利 58% 4% 10% 4% 8% 2% 0%
比利时 59% 27% 48% 6% 3% 0% 0%
保加利亚 23% 12% 9% 2% 1% 35% 0%
塞浦路斯 76% 5% 12% 2% 4% 2% 0%
捷克 24% 28% 2% 0% 1% 20% 3%
丹麦 86% 58% 12% 5% 1% 1% 0%
爱沙尼亚 46% 22% 1% 0% 0% 66% 0%
芬兰 63% 18% 3% 2% 1% 2% 0%
法国 36% 8% 6% 13% 5% 0% 0%
德国 56% 9% 15% 4% 3% 7% 1%
希腊 48% 9% 8% 0% 4% 3% 0%
匈牙利 23% 25% 2% 1% 2% 8% 0%
爱尔兰 5% 7% 20% 4% 1% 1% 0%
意大利 29% 5% 14% 4% 1% 0% 0%
拉脱维亚 39% 14% 2% 1% 0% 70% 2%
立陶宛 32% 19% 1% 0% 0% 80% 15%
卢森堡 60% 88% 90% 1% 5% 0% 0%
马耳他 88% 3% 17% 3% 66% 0% 0%
荷兰 87% 70% 29% 5% 1% 0% 0%
波兰 29% 20% 3% 1% 1% 26% 0%
葡萄牙 32% 3% 24% 9% 1% 0% 0%
罗马尼亚 29% 6% 24% 3% 4% 0% 0%
斯洛伐克 32% 32% 2% 1% 1% 29% 4%
斯洛文尼亚 57% 50% 4% 2% 15% 2% 0%
西班牙 27% 2% 12% 10% 2% 1% 0%
瑞典 89% 30% 11% 6% 2% 1% 1%
英国 7% 9% 23% 8% 2% 1% 0%
候选国家
克罗地亚 49% 34% 4% 2% 14% 4% 0%
土耳其 17% 4% 1% 0% 0% 1% 0%

来源: [2]

56% 的欧盟国家公民能使用一种外语会话,比2001年的结果(15个成员国)高出九个百分点。[3]. 28% 受访者表示自己能使用两种外语会话。44%受访者表示未能掌握任一门外语。 约五分之一欧洲人在积极学习外语(定义为近期内提高了语言水平或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提高语言水平)。

英语是欧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国和爱尔兰之外,38%的欧盟公民认为自己有能力以英语会话。14%欧盟公民表示在母语之外尚掌握法语或德语。在调查涉及的29国中的19国中,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外语,特别是瑞典(89%)、马耳他(88%)、荷兰(87%)、丹麦(86%) ,而法语与德语分别在三个国家是最广泛使用的外语。欧盟公民认为自己的英语程度优于其他外语的程度,77%认为儿童应该学习英语。在英国、爱尔兰和卢森堡之外的所有国家,英语被视为最重要的一门外语。 总使用者最多的语言排在英语(51%)之后的是德语(32%)和法语(26%)。随着欧盟的扩大,法语和德语使用者的相对比例在逐渐变化。新成员国的较多公民掌握德语(23%,相对于旧成员国EU15的12%),而很少人掌握法语和西班牙语(分别为3%和1%,相对于EU15的16%和7%)。罗马尼亚为例外,约24%掌握法语,相对于6%掌握德语。但此趋势亦受到法语人口的增加和德语人口的减少的影响。




欧盟民众对各语言的掌握水平
英语

德语

法语


西班牙语

意大利语

俄语


政策
欧盟制定语言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的权限是由"欧洲联盟条约"所界定的。成员国的语言政策尤其自身制定,欧盟没有统一的语言政策。欧盟机构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如增加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以及促进各国从全欧层面制定语言政策,具体手段主要是语言的教育和传播(第149.2条)。[14][15] . 欧盟机构相关的语言政策须由委员会全体通过 (第290条)。 所有语言的地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与欧盟机构通信时将得到原先语言的答复(第314条)。欧洲联盟基本权利宪章(无法律约束力)宣称尊重语言的多样性,禁止基于语言的歧视(第21条)。尊重语言多样性是欧盟的基本价值观之一,与对人身和对其他文化的宽容有同样重要性。

具体行动

欧洲议会议事大厅的翻译人员工作间(布鲁塞尔).自1990年以来,欧盟在多个语言学习相关的项目中投入资金,计每年约3000万欧元(总财政预算约1200亿欧元)。具体项目如Lingua计划,苏格拉底计划,达芬奇计划等,涉及内容如外语教师出国培训、初级中级学校外语助理的设置、语言交流计划、电脑化语言教材编写以及提升民众语言学习的兴趣的项目等。其他相关的项目如青年交流计划、友好城市、国际志愿者服务、"文化2000"(文艺作品的交流、翻译等)、"终身学习计划2007-2013"等等。

欧盟也是非政府组织"欧洲小语种事务局"的主要资金提供者。欧盟还计划建立一个"语言多样化中心"的网絡。此外,欧盟支持了欧洲委员会的欧洲语言年(2001)和欧洲语言日(9月26日)等活动。

2004年11月开始,欧洲教育和文化专员的职责得到了扩展,该职改名为欧洲教育、培训、文化和语言多样化专员。2007年1月开始,单独设立欧洲语言多样化专员一职。

注释
^ EUROPA -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Languages in Europe
^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ELEX:31958R0001:EN:NOT 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791/2006 of 20 November 2006], Official Journal L 363 of December 12, 2006. 2007年2月2日访问.
^ EUROPA -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Languages in Europe
^ http://www.hhrf.org/htmh/en/?menuid=0406
^ EUROPA-Languages-Translation-Policies
^ Europa:Languages and Europe. FAQ: Is every document generated by the EU translated into all the official languages?, Europa portal. 2007年2月6日访问。
^ Europa:Languages and Europe. FAQ: What does the EU's policy of multilingualism cost?, Europa portal. 2007年2月6日访问。
^ http://ue.eu.int/ueDocs/cms_Data/docs/pressdata/en/gena/85437.pdf
^ MERCATOR :: News
^ Catalan government welcomes European Parliament language move
^ European Ombudsman Press Release No. 19/2006 30.11.2006
^ House of Commons Hansard Written Answers for 29 Jun 2005 (pt 13)
^ Ethnologue
^ Consolidated version of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rticles 149 to 150, Official Journal C 321E of 29 December 2006. 2007年2月1日访问。
^ European Parliament Fact Sheets: 4.16.3. Language policy, European Parliament website. 2007年2月3日访问。

更多阅读材料
Michele Gazzola (2006) "Managing Multilingualism in the European Union: Language Policy Evaluation for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Language Policy, vol. 5, n. 4, p. 393-417.
Hogan-Brun, Gabrielle and Stefan Wolff. 2003. Minority Languages in Europe: Frameworks, Status, Prospects. Palgrave. ISBN 1403903964
Nic Craith, Máiréad. 2005. Europe 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Citizens, Migrants and Outsiders. Palgrave. ISBN 1403918333
Richard L. Creech, "Law and Language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Paradox of a Babel 'United in Diversity'" (Europa Law Publishing: Groningen, 2005) ISBN 90-76871-43-4
Shetter, William Z., EU Language Year 2001: Celebrating diversity but with a hangover, Language Miniature No 63.
Shetter, William Z., Harmony or Cacophony: The Global Language System, Language Miniature No 96.

外部链接

欧盟官方网页
Europa: 语言与欧洲 – 欧盟语言资料的简明汇编
欧洲议会资料: 4.16.3. 语言政策
欧洲委员会 > 教育与培训 > 政策分类 >语言
欧盟的语言 – 欧盟官方语言声音与文字样本
欧盟语言多样化专员 - Leonard Orban
欧盟委员会教育与文化办公室 (DG EAC)
欧盟委员会翻译办公室 (DGT)
欧盟委员会同声传译办公室 (former SCIC)
欧盟委员会出版办公室
欧盟出版物格式指南
翻译工具与流程

新闻
EurActiv.com - Languages and Culture – 新闻
Eurolang 报道欧盟中较少使用的语言

其他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Language (EFNIL)
The European Bureau for Lesser-Used Languages (EBLUL) – 以欧盟中较少使用的语言为主旨的NGO
Mercator – 研究欧盟中较少使用的语言的大学网络
ADUM – 欧盟的小语种计划相关的信息
MinoLa - Minority Languag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Web del Parlament Europeu – 欧洲议会网页加泰隆尼亚语版(非官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6%AD%90%E6%B4%B2%E8%81%AF%E7%9B%9F%E8%AA%9E%E8%A8%80
2个分类: 欧盟 | 欧洲语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10-04-11
世界语系主要语言汇总
汉藏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缅甸、不丹、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尼泊尔、锡金和印度的阿萨姆邦。
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前苏联中亚各国、蒙古、阿富汗部份地区、日本、朝鲜、韩国[来源请求]、俄罗斯亚洲部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北部。
闪-含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亚各阿拉伯国家。
印欧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东部沿海。
壮侗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及其周边。
南岛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诸岛屿、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台湾山地。
南亚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柬埔寨、越南内部山区和印度中部。
达罗毗荼语系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沿海各邦和巴基斯坦北部。

一、印欧语系:
1  阿尔巴尼亚语族:
  (1)阿尔巴尼亚独立语支:1 阿尔巴尼亚语  
2 安纳托利亚语族:
全语族均已消亡(卡里亚语、吕底亚语、赫梯语、旧赫梯语、中赫梯语、新赫梯语、卢维语象形文字、卢维语楔形文字、吕西亚语均消失)。
3 亚美尼亚语族:
  (1)亚美尼亚独立语支:2 亚美尼亚语  
4 波罗的语族:
  (1)东波罗的语支:3 立陶宛语(方言:萨莫吉希亚语),4 拉脱维亚语(方言:拉特加莱语,莱蒂语)。
  现代波罗的语使用者普遍聚居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的边境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国家等地的移民群体也在使用。(爱沙尼亚语隶属于乌拉尔语系)。
  已消失语言:(瑟罗尼亚语、斯米伽联语和西波罗的语支的库洛年语、Galindan 、普鲁士语已灭亡)。
5 凯尔特语族(赛恩特语族):
    海岛语族(Q凯恩特族群):
  (1)布立吞亚支(布里索尼语支):5、 威尔士语,6法国布列塔尼语(2语统称英国康瓦尔语,P凯尔特语中坎伯兰语、皮克特语消失)  
    (2) 盖尔亚支(戈依迪利语支):7 爱尔兰语(盖尔语)8 苏格兰语(盖尔语),9 曼岛语(马恩语) 
  (大陆凯恩特语族(P凯恩特族群)已消失:高卢语支的勒庞蒂语、山南高卢语 、山外高卢语、加拉提亚语 、诺里语和凯尔特伊比利亚语等全部消失。)
    
6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语族

南非语 · 阿勒曼尼语 · 丹麦语 · 荷兰语 · 英语 · 法罗语 · 德语 · 冰岛语 · 林堡语 · 低地德语 · 卢森堡语 · 北弗里西亚语 · 挪威语 · 弗里西语 · 苏格兰语 · 瑞典语 · 沙特弗里西语 · 意第绪语

   (1)西日耳曼语支:10 英语 11 德语(标准德语 ),12依地语(意第绪语,高地德语),13 荷兰语(低地法兰克语、低地德语),14 苏格兰语(低地苏格兰语),15 荷兰弗里西语(西佛里西语),16南非语(南非荷兰语,低地德语)17 北弗里西亚语,18 沙特佛里西语(东佛里西语),19 阿勒曼尼语(委内瑞拉),20 奥地利巴伐利亚语,21 卢森堡语(高地德语)、22  林堡语(高地德语),23 佛兰芒语(比利时荷兰语),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瑞士德语(高地德语)、宾夕法尼亚德语,低地德语(低地撒克逊语、门诺低地德语),阿非利堪斯语 
   (2)北日耳曼语支(斯堪的纳维亚):24 瑞典语,25 丹麦语(西丹麦日德兰方言、西兰岛等岛屿丹麦语和东丹麦霍恩霍尔岛语消失),26 挪威语(新挪威语、书面挪威语),27 冰岛语 28 法罗语,(古诺尔斯语,诺恩语消失)。
    东日耳曼语(已消亡):(哥德语、克里米亚哥特语、汪达尔语、勃艮第日耳曼语均消亡)
7 希腊语  
古希腊语族:  29希腊语   
8 印度-伊朗语族:
  (1)伊朗语支:30 波斯语,31 普什图语,32 库尔德语,33 俾路支语,34 塔吉克语,35 奥塞梯语,36 阿富汗达利语,37 土耳其扎扎其语,38 色勒库尔语(中国塔吉克语),39  阿富汗哈扎拉吉语。
(利特语(中古),阿维斯特语,阿维斯陀语,西徐亚语,雅格诺比语,塔里什语,卢尔语,塔特语,犹太塔特语,北扎扎其语,南扎扎其语,庵蔡语,古奥赛梯语,花刺自模语,大夏语、巴克特里亚语,于阗语,图姆舒克语,帕米尔语,瓦罕语,米蒂语,巴地亚语,吉拉克语,马赞德兰语,塔里什语,巴克提尔利语,犹太波斯语,西波斯语,东波斯语消失) 
  (2)印度语支: 40 梵语,41 印地语,42 乌尔都语,43 孟加拉语,44 旁遮普语(东旁遮普语),45 马拉蒂语,46 古吉拉特语,47 比哈尔语(48 博杰普耳语、49 迈蒂利语、50 摩揭陀语),51 拉贾斯坦语,52 奥里亚语,53 阿萨姆语,54 克什米尔语,55 尼泊尔语,56 信德语,57 斯里兰卡僧伽罗语 58 巴利语,59 吉普赛语(罗姆语、茨冈语),60 马尔代夫语(迪维希语),761孔卡尼语(康卡尼语),62 阿瓦德语,(比什奴普莱利亚-曼尼浦尔语,希那语,西来基语,马尔瓦里语,哈里亚那语,布拉吉语,斐济印度斯坦语,恰蒂斯加尔语,吉大港语,安吉卡语、加勒比印度斯坦 、库马利语、摩杰语、德里语、奥隆-萨德里语、素拉杰普尔语、穆萨斯语、潘奇帕尔干语、科瓦语、西旁遮普语、古马拉地语消失)
   奴利斯塔尼语支消失
9 意大利语族→衍生出罗曼语族

  意大利语族:
(1)拉丁-法利西语支:63 拉丁语 (法利希语、古拉丁语、古典拉丁语消失,通俗拉丁语演变为罗曼语族其他语支的埃桂语消失,萨贝利克语支南皮赛恩语消失)
斯坎-翁布里亞語支(已消失):(奧斯坎語、馬魯西尼語、帕埃利尼語、翁布里亞語、馬爾西語、薩比尼語、南皮賽恩語、翁布里亞語 、沃爾西語均消失)
  罗曼语族:

  罗曼语族 (主要语言) :阿斯图里亚斯语 | 加泰罗尼亚语 | 科西嘉语 | 法语 | 弗留利语 | 加里西亚语 | 意大利语 | 拉登语| 奥克语 | 葡萄牙语 | 罗马尼亚语 | 罗曼什语 | 萨丁尼亚语 | 西西里语 | 西班牙语 | 威尼斯语 | 瓦龙语

   (1)东罗曼语支:64 罗马尼亚语(伊斯特拉-罗马尼亚语、阿罗马尼亚语、马其顿-罗马尼亚语、梅戈来诺-罗马尼亚语消失)
  (2)意大利-西罗曼语支:65 意大利语、66 拿坡语、67 意大利西西里语(达尔马提亚语、伊斯特拉语、犹太-意大利语消失)
  (3)西罗曼语支:68 法语(加拿大魁北克法语、比利时法语、瑞士法语、非洲法语、阿卡迪亚法语、希亚克法语、纽芬兰法语、意大利奥斯塔法语)、69 西班牙语(又名:卡斯蒂尼亚语)、70 葡萄牙语、71 安道尔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巴伦西亚语)、72 列托罗曼斯语、73 拉登语(意大利拉迪恩语)、74 意大利佛留利语(东拉迪恩语)、75 瑞士罗曼什语、76 西班牙加里西尼亚语、77 法国奥克语、78 法兰克-普兰旺斯语、79 法国瓦龙语、80 法国奥依语、81 意大利皮埃蒙特语、82 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语、83 意大利威尼斯语、海地克里奥尔语,米兰德斯语、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语、以色列拉迪诺语、意大利伦巴底语、法国普兰旺斯语,西班牙阿拉贡语,伊斯特罗-罗马尼亚语
   (法国诺曼语、艾米利亚-罗马涅语、利古里亚语,盎格鲁-诺曼语、卡真法语、路易斯安那州法语、庇卡底语、查法蒂语、犹太-法语,古普罗旺斯语、苏阿迪特语,洛雷托-乌卡亚利西班牙语、森林西班牙语法拉语、莫札拉布语,高卢语已经消亡)
  (4)南罗曼语支(海岛语支):84 法国科西嘉语、85 意大利萨丁岛的撒丁尼亚语(老古多拉方言、坎皮达诺方言),(萨萨里方言、加卢拉方言消失)

  意大利语, 法语,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 加泰隆语, 普罗旺斯语, 拉托—罗曼语,撒丁语族萨丁尼亚语, 摩尔达维亚语,科西嘉语,奥克语,瓦龙语,阿斯特里亚斯语,西西里语,罗曼什语,威尼斯语,佛留利语,那不勒斯语,加利西亚语,皮埃蒙特语,伊斯特洛-罗马尼亚语,拉蒂诺语,瓦伦西亚语,奥依语,诺曼语,高卢语,法兰克-普罗旺斯语,萨瓦语,阿拉贡语,卡斯蒂尼亚语,艾斯特蕾马杜拉语,荷兰属帕皮阿门托语
   (5)人工语言:86 世界语、87 拉丁国际语
10 斯拉夫语族

斯拉夫语族
(1)东斯拉夫语支 白俄罗斯语  | 俄语卢森尼亚语 (喀尔巴阡山)  |罗塞尼亚| 乌克兰语
(2)西斯拉夫语支 捷克语 | 卡舒比语 | 下索布语 | 潘诺尼亚罗塞尼亚语 | 波兰语  | 斯洛伐克语 | 上索布语
(3)南斯拉夫语支 巴纳特保加利亚语 | 保加利亚语 | 教会斯拉夫语 | 马其顿语 |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波斯尼亚语、布涅瓦奇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塞尔维亚语) | 斯拉夫语 (希腊)|斯洛文尼亚语

  (1) 东斯拉夫语支:87 俄语,88 乌克兰语,89 白俄罗斯语,90罗塞尼亚语(卢森尼亚语),(古罗斯语消失)
   (2)西斯拉夫语支:91 波兰语,92 捷克语,93 斯洛伐克语 94 德国索布语(卢萨语),95 德国上索布语、96  波兰西西里语,97 波兰卡舒比语,(斯洛温语、迪南语已消亡)
波拉布语已消亡)  
(3)南斯拉夫语支:98  保加利亚语,99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100 克罗地亚、101塞尔维亚、102(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103 斯洛文尼亚语,104马其顿语、105教会斯拉夫语 

11 吐火罗语 :已消亡。
12 未分类:
非印欧语系的欧洲语言
大多数欧洲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也有一些独立在外。
1 乌拉尔语系:包括匈牙利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和萨米语(拉普语)。
2 高加索语系:
已消失的语言:孤立语族的巴斯克语、伊特鲁利亚语已消亡。
另外马耳他语和土耳其语也是今日欧洲的语言,但起源不在欧洲,马耳他语大部份继承自阿拉伯语,土耳其语则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二、乌拉尔、阿尔泰语系诸语种列表 (又称突雷尼语族):[/color
较大的语言有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撒拉语 、蒙古语、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和匈牙利语 。
此外,朝鲜语、日语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孤立语言,另有学者认为应属阿尔泰语系(当然也就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亦有学者把日语和11种琉球语方言一同编入日本语族。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过去某些语言学家提议设立的语系。目前通行的方法是分设为两个语系: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

乌拉尔语系:
1 芬兰—乌戈尔语族: 芬兰语支流: 芬兰语,爱沙尼亚语,莫尔多维亚语,乌德穆尔特语,马里语,科米语 拉普语
2 乌戈尔语族: 匈牙利语, 奥斯恰克语,沃古尔语
3 萨莫耶德语族: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牙纳桑语,埃内茨语

阿尔泰语系:
1 突厥语群:
(1)西南(奥古兹)语支: 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  
(2)西北(吉普查克)语支: 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鞑靼语,巴什基尔语 卡拉—卡拉帕克语,卡拉恰依语,巴尔卡尔语,库梅克语,诺盖语
(3)东南(查加泰)语支: 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 萨拉克语
(4)东北语支: 阿尔泰语,哈卡斯语,图瓦语、楚瓦什语、雅库特语
2 蒙古语群:蒙古语 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
3 通古斯语群:
(1)埃文基语(通古斯语),埃文语(拉穆特语)
(2)南(满族)语群:满语,纳奈语(戈尔德语),锡伯语

三、西亚及非洲诸语系语种列表

尼日尔-刚果语系:
1 西苏丹语群: 曼迪语支: 门得语,马林凯语,班马拉语,迪乌拉语,索宁凯语,苏苏语,克培列语,瓦伊语,洛马语
2 西大西洋语群: 弗拉尼语,沃洛夫语,塞雷语,迪奥拉语,泰姆奈语,基西语,果拉语,巴兰特语
3 古尔语群: 莫西语,古尔马语,达哥姆巴语,卡布尔语,塞努佛语,巴里巴语
4 库阿语群: 约鲁巴语,伊博语,埃维语,特威语,芳蒂语,加语,阿当格姆语,丰语,埃多语,乌尔霍博语,伊多马语,努培语,阿格尼语,巴乌勒语,克鲁语,格列博语,巴萨语
5 贝努埃—刚果语群: 班图语支: 斯瓦西里语,鲁巴语,刚果语,林加拉语,蒙戈语,卢旺达语,隆迪语

四、亚太诸语系语种列表
高加索语系:
1 南高加索语族: 格鲁吉亚语,明格列尔语(古格鲁吉亚语 、犹太-格鲁吉亚语、斯万语、拉兹语消失) 
2 西北高加索语族: 塞卡西亚语,尤比克语,阿迪格语,阿布哈兹语,阿巴齐尼亚语(阿巴扎克语消失)
3 东高加索语族:车臣语,印古什语, 卡巴尔达语,(安迪语、博特利赫语、查马拉尔语、戈多贝蒂语、卡拉塔语、巴格瓦拉尔语、廷迪语、古阿瓦尔语 、达尔格瓦语、达尔金语、拉克语、 阿古尔语、莱兹金语、列兹金语、塔巴萨兰语、卢塔语、巴茨语消失)
4 达吉斯坦语族:阿瓦尔语,莱兹金语,达尔金语,拉克语,塔巴萨兰语
5 独立语族:巴斯克语已消失
6 德拉维达(达罗毗图)语族: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卡纳雷语,马拉亚兰语 冈迪语,库鲁克语,库依语,图卢语,布拉休依语
7 蒙达语族:桑塔利语,蒙达里语,霍语,萨瓦拉语,科尔库语
8、独立语族:布鲁沙基斯语

五、中国语言:
1、汉藏语系
  

  1 汉语族:汉语 官话 闽语,赣语,客家话,徽语,晋语,平话,吴语,湘语,粤语
  2 藏缅语族:白语, 达旺门巴语,仓洛语, 藏语 ,卫藏语(拉萨话),安多方言,卓尼话,康方言,白马语
  3 缅彝语群:
(1)缅语支:阿昌语,载瓦语
(2)彝语支:诺苏语(彝语北部方言、四川彝语),尼苏语(彝语南部方言),怒苏语,傈僳语,拉祜语 ,基诺语,哈尼语,纳西语
(3)塔尼语支:崩尼-博嘎尔语(博嘎尔-珞巴语),苏龙语,义都语(义都-珞巴语),达让语(达让-僜语),格曼语(格曼-僜语)
  4  羌-党项语群:羌语,普米语,木雅语,嘉绒语
  5 萨尔语群:景颇语,独龙语,阿侬语,土家语

2 壮侗语系:
  1 黎语,仡佬语
  普标语(laq)
  2 侗台语族:布依语,壮语,傣仂语(傣泐语、西双版纳傣语)、傣哪语(傣纳语、德宏傣语)、傣端语(金平傣语)、傣雅语、红金傣语
  侗水语支:仫佬语、毛南语、水语

3 苗瑶语系:
  苗语支:布努语,畲语,瑶语支(勉语):优勉土语

4 南亚语系:
  1 蒙达语族:蒙达里语、桑塔利语、霍语、科尔库语等约22种语言
  2 孟-高棉语族:包括柬埔寨语、孟语、佤语、德昂语、布朗语、越南语等约147种语言

5 南岛语系:
  1 台湾南岛语言:泰雅语族、泰雅语、赛德克语(太鲁阁语)、邹语、布农语、阿美语、噶玛兰语、西拉雅语、龟仑语(巴宰语)、排湾语、邵语
  2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回辉话
6  印欧语系
  吐火罗语族:吐火罗语A 、吐火罗语B 、英语(香港官方语言)、葡萄牙语(澳门官方语言)、俄罗斯语
  伊朗语支:色勒库尔语(新疆塔吉克族语言)
7  阿尔泰语系:
  1 突厥语族: 察合台语、艾努语、伊犁土尔克语、维吾尔语、乌孜别克语(乌兹别克语)、北乌孜别克语、西部裕固语、哈卡斯语、图佤语(图瓦语)、撒拉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吉尔吉斯语)、塔塔尔语(鞑靼语)
  2 蒙古语族:达斡尔语、蒙古尔 康家语、土族语、保安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契丹语、布里亚特语中国布里亚特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卫拉特语(卡尔梅克语)
  3 通古斯语族:北部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南部 赫哲语、满语、锡伯语
8  孤立语系:朝鲜语
9  混合语:五屯话(汉、藏混合语)、瓦乡话(汉、苗混合语)、诶话/五色话(汉、侗水语支混合语)
10 克里奥尔语:澳门土语
11台湾手语

1 藏缅语系:
  1 缅语支:阿昌语(阿昌族),载瓦语(景颇族)
  2 彝族支:哈尼语(哈尼族),基诺语(基诺族),卡卓语(蒙古族),拉祜语(拉祜族),傈僳语(傈僳族),怒苏语(怒族),彝语(彝族),诺苏语(四川彝族),撒尼语
  3 藏语群:白马语(川陇藏族),仓洛语(门巴族),门巴语(门巴族),藏语(藏族)云南彝族)
  4 羌语支:木雅语(四川藏族),普米语(普米族),羌语(羌族)
  5 嘉绒语支:嘉绒语(四川藏族)
  6 其他:阿侬语(怒族),白语(或称民家语,白族),崩如语(珞巴族),达让语(僜人),独龙语(或称俅语,独龙族),格曼语(僜人),景颇语(景颇族),珞巴语(珞巴族),纳西语(纳西族),苏龙语(珞巴族),土家语(土家族),义都语(珞巴族)

1 喜马拉雅语群:尼瓦尔语,达旺门巴语,仓洛语,塔仓语,卫藏语,安多藏语,康区藏语,宗卡语(不丹语),锡金语,白马语
2 萨尔语群:景颇语,博多语,斯高克伦语
3 缅彝语群:阿昌语,载瓦语,缅甸语,诺苏语,傈僳语、怒苏语、基诺语,拉祜语,哈尼语,纳西语,梅泰语,卡尔比语,珞巴语,苏龙语,义都语,达让语,格曼语
4 党项-羌语群:西夏语,木雅语,嘉绒语,土家语,崩如语

2 苗瑶语系:布努语(广西瑶族),炯奈语(广西瑶族),勉语(海南瑶族),苗语(云黔湘苗族),畲语(粤闽畲族,~1K)
3 壮侗语系:
(1)台语支:布依语(贵州布依族,~2M),傣语(傣族),掸语,壮语(壮族)
(2)侗水语支:标话(广东汉族,~80K),侗语(侗族),毛南语(毛南族),仫佬语(仫佬族),水语(贵州水族,~0.3M)
(3)仡央语支:布央语(云南壮族,>3K),仡佬语(仡佬族)
(4)其他:黎语(海南黎族,>0.8M),临高语(海南汉族,~0.5M)
3 南亚语系:布朗语(布朗族),德昂语(或称崩龙语,德昂族),京语(京族;有争议,一说为壮侗语系),佤语(佤族)
4 南岛语系:回辉话(海南回族)
5 阿尔泰语系:
  (1)蒙古语族:保安语(保安族),达斡尔语(达斡尔族),东部裕固语(裕固族),东乡语(东乡族),康家语(青海回族),蒙古语(蒙古族),土族语(土族)
  (2)突厥语族:哈萨克语(哈萨克族),柯尔克孜语(柯尔克孜族),撒拉语(撒拉族),塔塔尔语(塔塔尔族),图佤语(新疆蒙古族),土尔克语(维吾尔族),维吾尔语(维吾尔族),乌孜别克语(乌孜别克族),西部裕固语(裕固族)
(3)满-通古斯语族:鄂伦春语(鄂伦春族),鄂温克语(鄂温克族),赫哲语(赫哲族),满语(满族),锡伯语(锡伯族)
  (4)其它:朝鲜语(朝鲜族;有争议,一说为孤立语言)
6 印欧语系:俄语(俄罗斯族),色勒库尔语(srh)(塔吉克族,中国内地称为塔吉克语,但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属不同语支)
7 混合语:诶话(广西壮族),唐汪话(东乡族),瓦乡话,五屯话(土族)
8 已经消亡的语言:(白狼语,和阗语,女真语,契丹语,粟特语,突厥语,吐火罗语,西夏语,鲜卑语,匈奴语)

1 缅甸语,藏语 彝语,克伦语,京语,哈钦语,加罗语,梅塞语,卢谢语,内瓦里语,穆尔米语,琼卡语,莱普语

2 傣语族:泰语,老挝语 壮语,布依语,侗语,怒语,掸族泰语
3 苗—瑶语族:苗语,瑶语
4 独立语族:日语、朝鲜语、阿依努语
5 孟—高棉语族:高棉语(柬埔寨语) 孟语,帕兰语,佤语,巴纳语,塞当语,卡西语,巴科巴语
6 独立语族: 越南语 猛语
7 马来—波里尼西亚(奥斯特罗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爪哇语,马都拉语,他加禄语,米沙鄢语,马达加斯加语 米南卡包语,阿钦尼语,巴塔克语,布金语,巴林语,依洛卡塔语,比科尔语,邦板牙语,帮阿西楠语,依戈罗语,马拉瑙语,爪雷语,占语
8 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马绍尔语,吉尔伯特语,昌莫罗语,波纳佩语,雅普语,帕拉乌语,特鲁克语,瑙鲁语
9 美拉尼西亚语族: 斐济语,莫图语,雅比姆语
10:波尼西亚语族: 毛利语,乌维亚语,萨摩亚语,汤加语,钮埃语,拉罗通加语,塔西提语,土阿莫图语,马克萨斯语,夏威夷语
11 巴布亚语族:恩加语,卡泰语,基怀语,奥罗科洛语,马林德语,宁博拉语,拜因宁语
12 澳大利亚语族:阿兰达语,门金语
13 古亚西亚:楚克奇语,科里亚克语,依特门语,尼夫克语,凯特语,尤卡吉语
14 爱斯基摩—阿留申:爱斯基摩语 阿留申语

七、.尼日尔-刚果语系(1,514种语言)
冈比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塞拉里昂、利比里亚、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及马里,

1 大西洋-刚果语族:
 ( 1)  沃尔特-刚果语支:1 约鲁巴语(Yoruba)、2 伊博语、3 肖纳语(Shona)、4 齐切瓦语(尼扬贾语)、5 祖鲁语、6 阿肯语(Akan)、7 卢旺达语(Kinyarwanda)、8 科萨语、9 斯瓦希里语、10 契维语
  (2)伏尔加-刚果语支:13 朱拉语
  4  班图分语支: 斯瓦希里语( 7.5-8千万 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  绍纳语 1.1千万 津巴布韦、赞比亚)、祖鲁语(1千万 南非、莱索托、斯威士兰、马拉维)、 齐切瓦语(1千万 马拉维、赞比亚、莫桑比克)、  11 林加拉语( 9百万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 12 卢旺达语(8百万 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  科萨语(7.5百万 南非、莱索托)、 13  奇卢伯语( 6.5百万 刚果民主共和国)、 14  吉库尤语( 5.5百万 肯尼亚)、 15  吉土巴语( 5百万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 卢干达语( 5百万 乌干达)、 17 基隆迪语(5百万 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 18  马库阿语( 5百万 莫桑比克)、 19 南索托语 (5百万 莱索托、南非)、 20  茨瓦纳语( 5百万 博茨瓦纳、南非)、 21 姆本杜语( 4百万 安哥拉)、 22 北梭托语( 4百万 南非、博茨瓦纳)、 23 卢希亚语( 3.6百万 肯尼亚)、 24 本巴语 (3.6百万 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 25 聪加语 (3.3百万 南非、莫桑比克、津巴布韦)、 26 苏库马语 (3.2百万 坦桑尼亚)、 27 卡姆巴语( 3百万 肯尼亚)、 28 姆本杜语( 3百万 安哥拉)

2 科尔多凡语族 Kordofanian (24)
    Heiban 语支 (10)
   Katla 语支 (2)
   Rashad 语支 (3)
    Talodi 语支 (9)
3 曼德语族 (Mande) (71)
   东曼德语支 (Eastern Mande) (18)
   西曼德语支 (Western Mende) (53)
(1)西大西洋语支 (2)曼得语支 (3)克瓦语支 (4)古尔语支 (5)赞得-散果语支 (6)中央语支

4  尼罗-撒哈拉语系:(濒临灭亡)
(1)中苏丹语族:(芒贝图语、卢格巴拉语、巴吉尔米语、萨拉语消失)
(2)东苏丹语族:丁卡语 (努比亚语、马萨伊语、卡拉莫琼语、图尔卡纳语、卡伦金语、努埃尔语、阿卢尔语 、阿卢尔语、阿乔利语、卢奥语消失)
(3)富尔语族:(富尔语、库纳马语、消失)
(4)撒哈拉语族:(卡努里语消失)
(5)桑海语族:(哲尔马语消失)
(6)马巴语族等:(马巴语消失)

5 科依桑语系:(濒临灭亡)
  哈扎语(哈察语,坦桑尼亚900人)、桑达韦语(坦桑尼亚4万人),和霍屯督语

八、高加索语系:

1 南高加索语族(或称卡特维尔语系):
  格鲁吉亚语,明格列尔语(古格鲁吉亚语 、犹太-格鲁吉亚语、斯万语、拉兹语消失) 
2 北高加索语系(内高加索地区):
(1)西北高加索语族: 塞卡西亚语,尤比克语,阿迪格语,阿布哈兹语,阿巴齐尼亚语(阿巴扎克语消失)
(2) 东高加索语族:车臣语,印古什语, 卡巴尔达语,(安迪语、博特利赫语、查马拉尔语、戈多贝蒂语、卡拉塔语、巴格瓦拉尔语、廷迪语、古阿瓦尔语 、达尔格瓦语、达尔金语、拉克语、 阿古尔语、莱兹金语、列兹金语、塔巴萨兰语、卢塔语、巴茨语消失)

而在高加索地区,亦有一些语言不属于任何一种高加索语系,包括:

印欧语系:亚美尼亚语、希腊语、库尔德语、奥塞梯语、塔列什语(Talysh)、俄语

九、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阿塞拜疆语、卡拉切-巴尔卡尔语、卡拉切语、库梅克语(Kumyk)、诺盖语(Nogay)、土库曼语、卡尔梅克语

1 乌拉尔语系:
  1 芬兰-乌戈尔语族:
  (1)乌戈尔语支:1 匈牙利语,(古匈牙利语、鄂毕-乌戈尔诸语言、汉特语又称奥斯加克语、曼西语又称沃古尔语消失)
  (2)芬兰语支:2 爱沙尼亚语,3 芬兰语,4 卡累利阿语,5 佛罗语,6 马里语,6 萨米语(旧称拉普语),7 厄尔兹亚语,8 乌德穆尔特语。
(英格里亚语、沃提克语、利沃尼亚语、基尔丁-萨米语、凯米-萨米语、伊纳里-萨米语、斯科特-萨米语、皮特-萨米语、北萨米语、律勒欧-萨米语、南萨米语、莫尔多维亚语、莫克沙语、科米-彼尔米亚克语、科米-兹梁语消失)
  2  萨莫耶德语族: (已消失)
  (埃内茨语、森林埃内茨语、冻土埃内茨语、牙纳桑语、恩加纳桑语、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消失)
  3 尤卡吉尔语系(濒危语系):9 南尤卡吉尔语,10 北尤卡吉尔语(其他消失)

  2 阿尔泰语系:
  1 突厥语族:
   (1)东突厥语支(葛逻禄语支) :1 维吾尔语(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 乌兹别克语(乌孜别克语,乌兹别克斯坦、新疆、阿富汗)、3 艾努语(新疆阿布达里语。阿伊努语与此语言无关)、4 伊犁土尔克语、西部裕固语(察合台语已消失)
   (2)北突厥语支(西伯利亚语支):5 阿尔泰语(俄罗斯:阿尔泰)、6 哈卡斯语 (俄罗斯:哈卡斯)、7 雅库特语(俄罗斯:萨哈)、8 图瓦语 (俄罗斯:图瓦),9 多尔干语,(绍尔思语、卡拉嘎斯语已消失)
   (3)南突厥语支(乌古斯语支):10 阿塞拜疆语(南阿塞拜疆语  (伊朗)北阿塞拜疆语  (阿塞拜疆) )、11 撒拉语 (中国青海循化)、12 嘎嘎乌孜语( (摩尔多瓦)乌克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13 奥斯曼土耳其语、14 土耳其语(土耳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15 土库曼语(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哈拉吉语、呼罗珊土耳其语(伊朗)、卡什加语、克里米亚鞑靼语、巴尔干嘎嘎乌孜土耳其语、乌鲁姆语(格鲁吉亚)消失)
  (4)西突厥语支(钦察语支):16 哈萨克语(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伊犁)、17 吉尔吉斯语(柯尔克孜语 (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新疆克孜勒苏))、18 卡拉切-巴尔卡尔语 (俄罗斯:卡拉切、巴尔卡尔)、19 巴什基尔语(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20 塔塔尔语(鞑靼语(俄罗斯:鞑靼斯坦))
    (卡拉-卡拉帕克语 (乌兹别克斯坦)、哈拉吉语(伊朗)、卡什加语(伊朗)、克里米亚鞑靼语 (克里米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喀喇汗语、诺盖语(车臣)、犹太-克里米亚鞑靼语 (乌兹别克斯坦)、卡拉伊姆语(立陶宛、波兰)、诺盖语 (俄罗斯:车臣)、库曼语、库梅克语(俄罗斯:达吉斯坦)、彼切尼克语、楚利姆语 (俄罗斯:楚利姆河)消失)
(5)保加尔语支:楚瓦什语(花剌子模语、古突厥语、哈扎尔语、布勒加尔语消失)
古代语言:(回鹘语、塞尔柱-奥托曼语、波罗维茨语(库曼语)、布勒加尔语、鄂尔浑碑铭语、哈扎尔语消失)

  2 蒙古语族:
  蒙古语族包括9种语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阿富汗的埃马克人与赫拉特少数蒙古人消失)、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
(1)东蒙古语支: 21 蒙古语(喀尔喀蒙古语 (蒙古国)、内蒙古话  (中国内蒙古))、22 卫拉特语(卡尔梅克语(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卡尔梅克)),23 达斡尔语(黑龙江、内蒙古、新疆)、24 布里亚特语(蒙古国布里亚特语、俄罗斯布里亚特语、中国布里亚特语(巴尔虎布里亚特语)。
  蒙古尔语:24 康家语、25 土族语、26 保安语(甘肃)、27 东乡语、28 东部裕固语、29 布里亚特语。(达尔哈特语 (drh) (蒙古国)消失)
  西蒙古语支(消失):莫戈勒语 (mhj) (阿富汗)  消失。
  古代语言(消失):(鲜卑语、契丹语 (10至12世纪)、中古蒙古语 (13至14世纪)、经典蒙古语 (1500年前后)、达尔哈特语、莫戈勒语消失)

  3 通古斯语族(满-通古斯语族):
  
(1) 北通古斯语支(又称通古斯语支):30 鄂温克语(通古斯语 (中国:黑龙江、内蒙古、俄罗斯:埃文基、萨哈林、蒙古国))、31 鄂伦春语(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埃文语(俄罗斯:萨哈、堪察加)消失)
  (2)南通古斯语支(又称满语支):32 纳奈语(赫哲语、戈尔德语)(中国:黑龙江、俄罗斯:乌苏里、锡霍特)、33 满语(中国:黑龙江)、34 锡伯语(中国:新疆)。
  (女真语(古代语言)、 涅吉达尔语、鄂罗克语(俄罗斯:萨哈林)、乌尔奇语(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鄂罗奇语(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乌德语(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消失)
  4 韩日-琉球语族(具争议):35 朝鲜语(韩国、朝鲜、吉林、辽宁)、36 日语(日本)、37 琉球语(琉球群岛)

十、达罗毗荼语系(又称德拉维达语系)
1 中南部 达罗毗荼语族:1 泰卢固语 (印度官方语言)、
2 南部 达罗毗荼语族:2 卡纳达语( 坎纳达语) (印度官方语言)、3 马拉雅拉姆语  (印度官方语言)、4 泰米尔语 (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官方语言)。
  (南贡德语、北贡德语、孔达语 、库伊语、库维语、彭戈语、巴达加语、科达古语、古泰米尔语、伊卢拉语、科塔语、托达语、图鲁语消失)
  中部 达罗毗荼语族(消失): (科拉米语 、耐基语 、加大巴语 、奥拉瑞语 、帕尔基语 已消失)
北部 达罗毗荼语族(消失):(布拉灰语 (巴基斯坦、阿富汗)、库鲁克语、库卢克语、尼泊尔库鲁克语 (尼泊尔)已消失)

十一、南亚语系(亚非语系,又称非亚语系、非洲-亚洲语系或阿非罗-亚细亚语系,旧称闪含语系或闪米特-含米特语系):
1 乍得语族:
西乍得语支:1 豪萨语、豪撒语
(比乌-曼达拉语支 东乍得语支、Masa语支消失)
2 库希特语族:2 比林语、3 奥罗莫语、4 索马里语
(东库希特语支 锡达莫语、阿法语、萨霍语、北库希特语支的贝扎语、贝贾语、南库希特语支、埃及语族的埃及语、科普特语(已灭绝),奥摩语族:北奥摩语支的瓦拉莫语、南奥摩语支,已消失)
  3 闪米特语族:
  
(1)中闪米特语支:5 阿拉伯语、6 希伯来语、7 马耳他语、8 亚拉姆语、9 图罗尤语
(曼底安语、古典叙利亚语、古希伯来语、撒马利亚语已经消失)
  (2)南闪米特语支:10 吉兹语、11 提格雷语、12 提格利尼亚语、13 阿姆哈拉语(哈勒尔语已消失)
东闪米特语支:阿卡德语(已灭绝)
4 库希特语族:
  (1)中库希特语支:14 比林语
  (2)东库希特语支:15 索马里语、16 奥罗莫语(锡达莫语、阿法语、萨霍语已消失)
  北库希特语支(消失):贝扎语、贝贾语已消失,南库希特语支消失)
  埃及语族(消失):埃及语(已灭绝)、科普特语(已灭绝)
  奥摩语族(消失):(北奥摩语支、瓦拉莫语,南奥摩语支已基本消失奥摩语族)
奥摩语族是出现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语言统称,常被界定为亚非语系(闪含语系)的语族之一,。奥摩语族的语言带少许的胶着语性质,而部分语言用吉兹字母书写。
分支
北奥摩语支:Dizoid 、Dizi (mdx) 、Nayi (noz) 、Sheko (she) 、Gonga-Gimojan、Gimojan、Janjero、Yemsa (jnj) 、Ometo-Gimira、Chara 、Chara (cra) 、Gimira 、Bench (bcq) 、Ometo 、Male (mdy) 、Central Ometo 、Dorze (doz) 、Gamo-Gofa-Dawro (gmo) 、elo (mfx) 、Oyda (oyd) 、瓦拉莫语(Wolaytta)(wal) 、East Ometo 、Kachama-Ganjule (kcx)、Koorete (kqy)
Zayse-Zergulla (zay) 、West Ometo 、Basketo (bst) 、Gonga 、Central Gonga 、Anfillo (myo) 、North Gonga 、Boro (bwo)
South Gonga 、Kafa (kbr) 、Shekkacho (moy) 、Mao 、East Mao 、Bambassi (myf) 、West Mao 、Ganza (gza) 、Hozo (hoz) 、Seze (sze)
南奥摩语支:Aari (aiw) 、Dime (dim) 、Gayil (gyl) 、Hamer-Banna (amf) 、Karo (kxh)

  柏柏尔语族:(塔马塞特语 、卡比勒语、塔马舍克语、哲纳加语已经接近消失)
  东闪米特语支的阿卡德语(已灭绝)


2.

3.跨新几内亚语系(564种语言)(种类有争议)
跨新几内亚语系 Trans-New Guinea (564)
Eleman (7)、Inland Gulf (4)、Kaure (4)、Kolopom (3)、Madang-Adelbert Range (102) 、Adelbert Range (44)、Madang (58)
Main Section (317) 、Central and Western (267)、East New Guinea Highlands (2)、Eastern (48)、Mek (7)、Molof (1)、Morwap (1)、Nimboran (5)、Northern (27)、Oksapmin (1)、Pauwasi (4)、Senagi (2)、South Bird's Head-Timor-Alor-Pantar (33)、Teberan-Pawaian (3)、Tofanma (1)、Trans-Fly-Bulaka River (38)、Turama-Kikorian (3)、Usku (1)

谱系学分类: 世界上假设性语系之一,参看巴布亚诸语言
分支: Angan
Awin-Pa、Binanderean、Bosavi、Central and South New Guinea (several branches)、Chimbu-Wahgi、Damal (Uhunduni)
Dem、Duna-Pogaya、East Strickland、Eleman、Engan、Finisterre-Huon、Gogodala-Suki、? Goilalan、Inland Gulf、Kainantu-Goroka、Kamula、? Kaure-Kapori、Kayagar、Kiwai-Porome、Kolopom、East Kutubu、West Kutubu、Madang、Marind、Mek、Mor、Moraori、Oksapmin、? Pauwasi、Pawaia、South Bird's Head、Southeast Papuan (several branches)
Tanah Merah、? Teberan、Tirio、Turama-Kikorian、West Trans–New Guinea linkage (several branches)、Wiru
ISO 639-5: ngf

9.奥托-曼格语系(174种语言)(数量有争议,Lyle Campbell认为只有27种,无)
11.塞皮克-拉穆语系(100种语言)(种类有争议,无)

13.图皮语系(76种语言)
分支: Arikem、Aweti、Mawe-Satere、Monde、Munduruku、Purubora、Ramarama、Tupari、图皮-瓜拉尼语族、Yuruna
图皮语系是南美洲的一个语系。包括在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和法属圭亚那的合共70多种语言。

15.玛雅语系(69种语言):

1 乔尔泽套语支:1 乔尔语、2 奇奥蒂语 3 琼塔尔语、4 泽套语,5 索西语
  2 瓦斯蒂克语支:6 瓦斯蒂克语(奇可姆克尔提克语消失)
3 坎合巴祖赫语支:7 祖赫语(托霍拉瓦尔语、波普提语、坎合巴语、莫丘语消失)
4 基切马梅语支:8 基切语、9 喀克其奎语(马梅语、伊西尔语、凯克其语、波克曼语、喀克其奎语、苏都伊语
5 犹加敦语支:10 犹加敦玛雅语(伊萨语、拉坎冬语、莫潘语消失)


按地区分类

非洲语系:北非语族,南非语族,东非语族,西非语族
亚洲语系:北亚语族,南亚语族,东亚语族,西亚语族,中亚语族,东南亚语族
澳太语系:澳大利亚及太平洋诸岛国。
北美语系:北美洲各国语言,包括土著印第安语言。
南美语系:南美洲各国语言,包括土著印第安语言。
欧洲语系: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等。波罗的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等。

非洲和西南亚洲的语系
亚非语系[1][2],旧称闪含语系
尼日尔-刚果语系[3][4]
尼罗-撒哈拉语系[5][6]
科依桑语系[7][8](有科依桑学者把它拆为 Khoe, Tuu 和 Juu-ǂHoan 三个语系)

一、欧洲以及北亚、西亚、南亚的语系

  7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24][25]
(1)北楚科奇-堪察加语:1 楚科奇语(罗拉维特兰语),2 科里亚克语,(Alutor科里亚克语方言或不同的语言,Kerek楚科奇语方言或不同语言,已消亡族人都已改说楚科奇语)。
(2)南楚科奇-堪察加语 :伊杰耳缅语(亦称为堪察加语)只有少于100人长者。

  8 叶尼塞语系[26][27]

  二、东亚、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区的语系
1 安达曼语系[28][29]
地理分布: 南亚,安达曼群岛
安达曼语系是由印度洋上安达曼群岛居民的语言所构成的语系,共分两大语区。多数语言被归入大安达曼语族和南部的语区,而南部 Ongan, Sentinelese 等语言,所知不多,现在大部分安达曼语已经消亡,余下的也只有数十至数百名使用者。
大安达曼语族
中部:Aka-Bea (abj) † 、Akar-Bale (acl) † 、Aka-Kede (akx) † 、Aka-Kol (aky) † 、A-Pucikwar (apq) 24名使用者 (2000 Verma) 、Oko-Juwoi (okj) †
北部 :Aka-Cari (aci) † 、Aka-Kora (ack) † 、Aka-Jeru (akj) † 、Aka-Bo (akm) †
南安达曼语族 :Jarawa (anq) 300名使用者 (2001 CIIL) 、Önge (oon) 96名使用者 (1997 CIIL) 、Sentinel (std) 101名使用者 (2000 WCD)


三、新几内亚与其邻近地区(巴布亚诸语言)

巴布亚诸语言

巴布亚诸语言(英语:Papuan languages)是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地区流通,但不属于南岛语系的多种语言的集合。由于这个语系内有多达6000多种不同的语言,而语言间的差异又很大,有不少语言学家都认为现时的分类其实未是最完善的,只是临时应用的一种分类。

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
《民族语》把帕马-恩永甘语系在内的多个语系,归入澳大利亚语系[68][69]之内。

美洲原住民语言:
1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1 因纽特语 2 阿留申语
2 纳-德内语系:3 特林吉特语
3 伊洛魁语族:4 切罗基语
4 犹他-阿兹提克语族:5 纳瓦特尔语
5 Muskogean 语族:6 克里克语
6 阿撒巴斯卡语族:7 阿帕切语

美洲原住民语言(有时也被称为印第安语)并不是一种语言,甚至也不是属于一种语系,而是美洲所有原住民的各种语言的总称。随着14世纪末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到来及其政策,以印第安人为主的美洲原住民数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锐减,再加上文化的同化,美洲原住民的大部分语言已经灭绝,目前即使会说美洲土著语言的大部分人也是操双语的人群。因为缺少研究材料,对美洲土著语言的研究很不足,目前对许多美洲土著语言的分类说法不一,尚不能把语系确定下来,只能暂时分为语组,大致有如下个语组,有几百种以上的语言,有许多语言现在能流利的说的人不足几十甚至几个人,大部分已经灭绝:

分布在北极地带的语言,可能和亚洲的满-通古斯语族有一定的联系;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Eskimo-Aleut)
因纽特语
阿留申语
阿尔吉克语系(Algic)广泛分布在北美东海岸,从加拿大东部到美国落矶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阿尔冈昆诸语言(Algonquian)
尤罗克语(Yurok)
维约特语(Wiyot)
纳-德内语系(Na-Dené)广泛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主要包括:
特林吉特语(Tlingit)
阿萨帕斯卡语(Athabaskan)
萨利申语系(Salishan)分布从加拿大东部到美国东部太平洋沿岸;
卡多语系(Caddoan)分布在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
霍卡语系(Hokan)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犹他-阿兹特克语系分布从美国犹他州到墨西哥广大地区;
阿拉瓦克语系(Arawakan)分布在加勒比海岛屿到南美洲安第斯山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马雅语系分布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南部;
奇布恰语系(Chibchan)分布在中美洲南部到哥伦比亚北部地区;
克丘亚语系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以东北部地区;
图皮语系(Tupi)分布在南美从玻利维亚、巴拉圭到阿根廷地区;
舒阿尔语系(Shuar)分布在亚马逊河上游森林中。
美洲印地安人诸语言列表:
佩纳德语族:内兹入佩尔塞语、克拉哪特语、雅基马语
伊洛魁语族:切罗基语、莫霍克语、奥内达语、瑟内萨语
尤马语族:尤马语、莫哈维语
卡多语族:卡多语、波尼语
阿尔冈昆诸语言:布来克福特语、帕萨马科迪语、阿拉帕霍语、夏安语、奥杰布韦语、福克斯语、德拉瓦尔语
萨利什语族 :弗拉塞德语
犹他-阿兹提克语族:皮马语、肖肖尼语、帕帕戈语、帕劳语、科曼奇语、纳瓦特尔语、基奥瓦语、犹他语
塔努安语族 :托瓦语、泰瓦语、提瓦语、Muskogean、克里克语、奇卡索语、乔克托语、塞米诺尔语
凯雷斯语族:凯雷斯语
苏语族 :克罗语、温内巴戈语、欧塞奇语
阿撒巴斯卡语族 :阿帕切语、海达语、特林基特语、纳瓦约语、Zoquean 、索克语
奥托-曼格语系 :萨波特克语

五、北美洲的语系

1 中美洲与南美洲的语系

2 孤立语言
3 中美洲与南美洲
4 北美洲
5 澳大利亚
6 新几内亚
7 亚洲
8 非洲
9 欧洲
10 提议过的大语系
11 人工语言

北美洲的语系

北美洲的语系及孤岛语言分布图主条目:美洲原住民语言‎
1 阿尔吉克语系:
2 纳-德内语系:
地理分布: 北美洲
谱系学分类: 德内-叶尼塞语系 (建议中)
纳-德内语系
分支: 阿萨巴斯卡-埃雅克语族
阿萨巴斯卡语
埃雅克语
特林吉特语 (Tlingit)
纳-德内语系(Na-Dené languages),或作纳-得内语系、纳-达内语系或纳-德内诸语言,都是指北美洲原住民的一个建议中的语系,主要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包括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及其邻近地域)和美国西北部(阿拉斯加州,加上俄勒冈州西南部和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纳-德内语系包含了现时的  1 阿萨巴斯卡语系诸语言(阿萨巴斯卡语系是北美大陆一系列原住民语言的统称,阿萨巴斯卡语系主语言与其他一些语言被归入纳-德内语系。阿萨巴斯卡语系为北美第二大语系。阿萨巴斯卡语系包含31中语言,2 哥威迅语、斯拉维语等语言被列为加拿大西北领地的官方语言。)、3 埃雅克语 (Eyak)、4  特林吉特语 (Tlingit)。

纳-德内语系的建议在最初提出时,还包括Haida语,但有关Haida与其他语言的关联有争议。在2008年3月,有语言学家发表一个建议,把纳-德内语系与在西伯利亚通行的叶尼塞语系合并成为德内-叶尼塞语系,并确认Haida语跟这个新语系内的成员并没有关连。这个建议,得到相当数量的语言学家支持
德内-叶尼塞语门  
地理分布: 北美洲西北部及西伯利亚中部
谱系学分类: 假设性的世界主要语系之一
分支: 纳-德内语系
阿萨巴斯卡-埃雅克语族
1 阿萨巴斯卡语
2 埃雅克语
3 特林吉特语
4 叶尼塞语系

德内-叶尼塞语门  
(1)叶尼塞语系:叶尼塞语系(Yeniseic 或 Yenisei-Ostyak)是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流域的一个语族,包括7种语言:愒语(鹆语、秳语等消失)
(2)纳-德内语系:1 特林吉特语、2 埃雅克语、3 阿萨巴斯卡语

德内-叶尼塞语门,旧作德内-叶尼塞语系,亦作达内-叶尼塞语系或提纳-高加索语系,是一个建议中的语言关系,由现时流通于北美洲西北部的纳-德内语系与西伯利亚地区中部的叶尼塞河流域的叶尼塞语系合并而成。这种超越语系的语言关系,过去称为超语系,现在称为"language phylum",姑且可以译为“语门”,
3 玛雅语系:
雅语系(或玛雅语族)是一支使用于墨西哥东南一直到中美洲北部的语族,最远到达洪都拉斯,三百万个居民的第一或第二语言,1 犹加敦玛雅语(墨西哥),2 乔尔语(中美洲墨西哥),3 奇奥蒂语(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
地理分布: 中美洲: 墨西哥南部; 危地马拉; 伯利兹(又称贝利兹); 洪都拉斯(又称洪都拉斯)西部和萨尔瓦多; 少量定居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和难民
谱系学分类: 发展自古典玛雅语的语系
分支:
乔尔泽套语支:1 乔尔语,2 奇奥蒂语,3 琼塔尔语 4 泽套语, 5 索西语
瓦斯蒂克语支: 5 瓦斯蒂克语,(奇可姆克尔提克语弱小)
坎合巴祖赫语支:6 祖赫语,(托霍拉瓦尔语、波普提语、坎合巴语、莫丘语弱小)
基切马梅语支:(马梅语、伊西尔语、凯克其语、波克曼语弱小)基切亚支:7 基切语、8 喀克其奎语(苏都伊语弱小)
犹加敦语支:(伊萨语、拉坎冬语、莫潘语弱小)9 犹加敦玛雅语

4  萨利希语系:
萨利希语系是北美原住民的一个语系,一共包括23种语言如努哈尔克语
地理分布: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美国华盛顿州
谱系学分类: 美洲原住民语言
分支: Coast Salish
Interior Salish
Tsamosan
5 犹他-阿兹特克语:犹他-阿兹特克语系(Uto-Aztecan languages)是一个美洲原住民语言的语系。犹他-阿兹特克语系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Great Basin)的美国奥勒冈州、爱达荷州、犹他州、加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等地,且一直分布到墨西哥。“犹他(Utah)”这个名称是原自属于犹他-阿兹特克语系的犹特(Ute)族原住民。阿兹特克人的语言古典纳瓦特尔语及现代的各种 1 纳瓦特尔语 也属于犹他-阿兹特克语系。
地理分布: 美国西部、墨西哥
谱系学分类: 美洲原住民语言
分支: 北犹他-阿兹特克语族
南犹他-阿兹特克语族

中美洲与南美洲的语系:
6  阿拉瓦克语系:是南美洲和加勒比海的阿拉瓦克族的语言,
地理分布: 拉丁美洲各语系中,分布最广的。包括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苏里南、圭亚那、哥伦比亚
谱系学分类: 美洲原住民语言
阿拉瓦克语系
分支: Guajiboan
Arauán
Maipurean
7 克丘亚语系:(或者独立语言)
克丘亚语系(西班牙语Quechuan languages)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官方语言)、智利、哥伦比亚(官方)、厄瓜多尔(官方)、秘鲁(官方)等地区。

克丘亚语系可以分为两支:
克丘亚语族:总计有1400万人
克丘亚I或克丘亚B(又称中央克丘亚)
克丘亚II或克丘亚A(又称边缘克丘亚),可再分为:
克丘亚II A 或云开克丘亚:秘鲁北部山区
克丘亚II B 或北克丘亚:秘鲁北部、厄瓜多尔、哥伦比亚
克丘亚II C 或南克丘亚:秘鲁南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1 库斯科方言(盖丘亚语),2 北玻利维亚克丘亚语,3 南玻利维亚克丘亚语(3,637,500人苏克雷方言,波多西方言,西北胡胡伊方言阿根廷)

8  图卡诺安语系
图卡诺安语系(Tucanoan;Tukanoan;Tukánoan)是一种在南美洲东部通行的25种语言的合称,主要在哥伦比亚流传,亦有部份语言人口位于巴西、厄瓜多尔及秘鲁。
地理分布: 亚马孙盆地
谱系学分类: 图卡诺安语系
分支:现存的图卡诺安语系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15种:
I. 西图卡诺安语:1. Correguaje 2. Macaguaje、3. Teteté、4. Orejón、55. Yauna
II. 中图卡诺安语:6. Cubeo
III. 东图卡诺安语:7. Macuna 、8. Yupuá-Durina (†)、9. Cueretú、10 esano-Siriano、11. Bará-Tuyuka 、12. Carapano、13. 图卡诺语 14. Guanano 、15. Piratapuyo (Macaguaje、Yupuá-Durina及Cueretú已消亡)。另外,除特别注明通行地点者,其他语言皆在哥伦比亚某地通行。


9 图皮语系
皮语系是南美洲的一个语系。包括在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和法属圭亚那的合共70多种语言。根据《民族语》的分类,以种类多少计,它是所有语系中的第13大,可分为10个语族。

其中最多人使用的是图皮-瓜拉尼语族中的 1 瓜拉尼语。
瓜拉尼语,是南美洲印第安民族的瓜拉尼人的语言。属图皮语系的图皮-瓜拉尼语族,主要分布于巴拉圭,在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家也有少数人使用。
瓜拉尼语采用基于拉丁字母的瓜拉尼语字母,当中有一个特别的字母G̃。
使用人数 7百万 语系 图皮语系 图皮-瓜拉尼语族 图皮-瓜拉尼语支I  Guaraní

图皮语系 Tupi (76):  Arikem (2)、Aweti (1)、Mawe-Satere (1)、Monde (6)、Munduruku (2)、Purubora (1)、Ramarama (2)、Tupari (5)
图皮-瓜拉尼语族: Tupi-Guarani (53)
瓜拉尼语支I (2):Guarayu-Siriono-Jora II (2)、Pauserna (1)
图皮-瓜拉尼语支I (8)、图皮-瓜拉尼语支II (2)、图皮-瓜拉尼语支III (7)、图皮-瓜拉尼语支IV (7)、图皮-瓜拉尼语支V (3)、图皮-瓜拉尼语支VI (11)、图皮-瓜拉尼语支VII (1)、图皮-瓜拉尼语支VIII (8)
、Yuruna (3)

孤立语言
中美洲与南美洲
1 艾马拉语
2 克丘亚语
北美洲
亚洲
1 阿伊努语(日本和俄罗斯)
2 尼夫赫语(Nivkh;俄罗斯;有时被归类至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3 朝鲜语(韩国、朝鲜、中国)
Kusunda(尼泊尔)
Kalto or Nihali(印度;有时被归类至蒙达语族)
布鲁沙斯基语(印度和巴基斯坦;有时被归类至叶尼塞语系)
提议过的大语系
1 扶余语系
2 汉-高加索语系
3 原世界语


建议语系:汉-高加索语系

得内-高加索语系是一个提议中的大语系,包括汉藏语系、布鲁夏斯基语、叶尼塞语系、北高加索语族以及北美的纳-德内语系。其存在还处在争议中,因为大部分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展开。有时苏美尔语和阿尔冈昆-瓦卡希语系也被归入其中。

语系树建议
Starostin的观点
根据S. A.Starostin及他的同事在《巴别塔计划》的共同研究认为,德内-高加索语系的分支语言大约在以下日子以修订语言年代学来估算)里分化[1]:

1. 得内-高加索语系 (公元前8700年)
1.1. 纳-得内语系
1.2. 汉-瓦斯科尼亚语系 (Sino-Vasconic languages,公元前7900年)
1.2.1. 瓦斯科尼亚语系 (Vasconic,见下段)
1.2.2. 汉-高加索语系 (公元前6200年)
1.2.2.1. 布鲁夏斯基语
1.2.2.2. 高加索-汉-叶尼塞语系 (公元前5900年)
1.2.2.2.1. 北高加索语系
1.2.2.2.2. 汉-叶尼塞语系 (公元前5100年)
1.2.2.2.2.1. 叶尼塞语系
1.2.2.2.2.2. 汉藏语系
Bengtson的观点
John D. Bengtson把巴斯克语、高加索语及布鲁夏斯基语组合成为大高加索语系(Macro-Caucasian family)[2]。根据他的讲法,现时要再加入其他语系为时尚早,因为研究尚未成熟。不过,他留意到苏美尔语在地理上与其西支及东支分享着相同的等语线(isoglosses)[3]。

1. Dené-Caucasian
1.1. The Macro-Caucasian family
1.1.1. 瓦斯科尼亚语系 (巴斯克语)
1.1.2. 北高加索语系
1.1.3. Burushaski布鲁夏斯基语
1.2............................................ (Sumerian?)
1.3. Sino-Tibetan汉藏语系
1.4. Yeniseian叶尼塞语系
1.5. Na-Dené

人工语言:
几种发明原因:

1 人类之间交流、沟通使用:1 世界语(基于欧洲语言),2 伊多语(世界语改革版本),3 沃拉普克语(基于欧洲语言)4 诺维亚语(基于欧洲语言),5 拉丁国际语(基于欧洲语言),6 国际语, 7 欧洲语,8 格罗沙语(基于欧洲语言),9 中间语( 基于日耳曼语言),10 日耳曼人民语( 基于日耳曼语言),11 拉丹语,12 逻辑语,13 道本语(来源于皮钦语),14 基本英语(基于英语),15 简单英语(基于英语),16 全球语(基于英语),17 即兴语
2  著作者的嗜好:18 人工皮钦语道本语,19  索来索语,20 魔界的中土世界语阿尔达的语言21 昆雅语(诺多精灵语,基于芬兰语) ,22 辛达林(灰精灵语言,基于威尔士语),23 黑暗语,24 半兽人语,25 矮人语(基于闪-含语系的语言) 26 阿登纳克语,27 西方通用语,28 帖勒瑞林语,29 多瑞亚林语,30 南多林语,31 洛汗语,32 古辛达林,33 依尔克林语,34 雅维瑞语,35 树人语,36 主神语,37 古精灵语。
3   奇幻文学 、科幻小说、线上游戏等架空世界的需要: 38 由魔戒各种语言,39《龙与地下城》灰衣使者的精灵语,40《战》精灵族语言艾尔萨林语,41 《星舰奇航记》外星克林贡语,42 《星界的纹章》外星人亚维语,43 《失落的帝国》亚特兰提斯语,44 《魔塔大陆》中的诗魔法语言,45 《阿凡达》纳美语。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10-04-14
语系。
参看Category:混合语言、Category:人工语言、Category:已灭亡语言、Category:手语。

子分类
此分类包含下列25个子分类,共有25个子分类。


[+] 亚非语系 (5)

[+] 克丘亚语系 (0)

[+] 南亚语系 (2)
[+] 南岛语系 (2)

[+] 印欧语系 (9)

[+] 古西伯利亚语言 (0)

[+] 图皮语系 (0)

[+] 壮侗语系 (1)

[+] 孤立语言 (0) 尤
[+] 尤基瓦波语系 (0)

[+] 尼日-刚果语系 (1)
[+] 尼罗-撒哈拉语系 (0)

[+] 德拉维达语系 (0)

[+] 提议过的语系 (0)

[+]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0)

[+] 汉藏语系 (3)

[+] 乌拉尔语系 (1)

[+]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0) 祖
[+] 祖语 (0)

[+] 纳-德内语系 (0)

[+] 美洲原住民语言 (4)

[+] 苗瑶语系 (0)

[+] 语系未明的语言 (2)

[+] 阿尔泰语系 (3)

[+] 高加索语系 (0)  

分类“语系”的页面
此分类包含下列33个页面,共有33个页面。

语言系属分类

乌拉尔语系

亚非语系

侗台语系

克丘亚语系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印欧语系

古西伯利亚语言

叶尼塞语系

图皮语系
图 续
图卡诺安语系

安达曼语系

尤卡吉尔语系

尼日尔-刚果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

巴布亚诸语言

日本语系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汉藏语系

犹他-阿兹特克语系

科依桑语系

纳凡拉语

美洲原住民语言

苗瑶语系

萨利希语系

语系列表

跨新几内亚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阿尔泰语系
阿拉瓦克语系

马雅语系

高加索诸语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10-04-14
语系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对自然语言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之前有时还存在严重的分歧。以下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目录 [隐藏]
1 《民族语》
2 北京大学
3 英国希蒙大学
4 麻省理工学院
5 世界主要语系(按地理区域分布)
5.1 非洲和西南亚洲的语系
5.2 欧洲以及北亚、西亚、南亚的语系
5.3 东亚、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区的语系
5.4 新几内亚与其邻近地区
5.5 澳大利亚
5.6 北美洲的语系
5.7 中美洲与南美洲的语系
6 孤立语言
6.1 中美洲与南美洲
6.2 北美洲
6.3 澳大利亚
6.4 新几内亚
6.5 亚洲
6.6 非洲
6.7 欧洲
6.8 提议过的大语系
7 参看

[编辑] 《民族语》
以《民族语:全世界的语言》“Ethnologue”分类,种类最多的15个语系如下:

1.尼日尔-刚果语系(1,514种语言)
2.南岛语系(1,268种语言)
3.跨新几内亚语系(564种语言)(种类有争议)
4.汉藏语系(449种语言)
5.印欧语系(439种语言)
6.亚非语系,旧称闪含语系(375种语言)
7.尼罗-撒哈拉语系(204种语言)
8.帕马-恩永甘语系(178种语言)(种类有争议)
9.奥托-曼格语系(174种语言)(数量有争议,Lyle Campbell认为只有27种)
10.南亚语系(169种语言)
11.塞皮克-拉穆语系(100种语言)(种类有争议)
12.壮侗语系(76种语言)
13.图皮语系(76种语言)
14.达罗毗荼语系(73种语言)
15.玛雅语系(69种语言)
[编辑]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徐通锵和胡吉成两位教授将世界语言分类为13个语系,45个语族。这种分类从民族起源、语言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关系,另外在总结世界各国特别是原苏联(俄罗斯)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归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上与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语言系属归类相吻合。这13个语系是:

汉藏语系(包含壮侗语系,称为“壮侗语族”)
印欧语系
高加索语系
乌拉尔语系
阿尔泰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闪含语系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
科依桑语系
北美印第安语系
[编辑] 英国希蒙大学
英国希蒙大学(Simon)采取遗传学分类法,分类为

欧亚语系,包括汉藏语系、印欧语系
太平洋和非洲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
北美语系:北美洲土著印第安语言
南美语系:南美洲土著印第安语言
[编辑]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类法,按地区分类

非洲语系:北非语族,南非语族,东非语族,西非语族
亚洲语系:北亚语族,南亚语族,东亚语族,西亚语族,中亚语族,东南亚语族
澳太语系:澳大利亚及太平洋诸岛国。
北美语系:北美洲各国语言,包括土著印第安语言。
南美语系:南美洲各国语言,包括土著印第安语言。
欧洲语系: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拉丁语族,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斯拉夫语族有俄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等。波罗的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等。
[编辑] 世界主要语系(按地理区域分布)
以下依照地理区的划分,将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和 The Linguist List 所列出来世界上的主要语系,做一个初步的分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地理区的划分只是为了方便读者对世界上的语系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并不意味着被归为同一地理区的语系有语言学上的亲属关系,更不意味着这些地理区可以构成语系和语系之间的“大语系”。最后一节是一些语言学者所提议过的“大语系”,但是这些概念都还有争议,并不被多数语言学家认可。

这里所列的语系并不完全(尤其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如果要查目前世界上比较完整之语系的话,可以参考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2005)的报告。

[编辑] 非洲和西南亚洲的语系
亚非语系[1][2],旧称闪含语系
尼日尔-刚果语系[3][4]
尼罗-撒哈拉语系[5][6]
科依桑语系[7][8](有科依桑学者把它拆为 Khoe, Tuu 和 Juu-ǂHoan 三个语系)
[编辑] 欧洲以及北亚、西亚、南亚的语系
印欧语系[9][10]
阿尔泰语系[11][12](有争议)
乌拉尔语系[13][14]
达罗毗荼语系[15][16]
高加索语言(有两至三个语系,有分为南高加索语系(或称卡特维尔语系)[17]、北高加索语系[18]两个语系,有分为南[19]、西北[20]、东[21]三个语系)
尤卡吉尔语系[22][23]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24][25]
叶尼塞语系[26][27]
[编辑] 东亚、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区的语系
安达曼语系[28][29]
南亚语系[30][31]
南岛语系[32][33]
汉藏语系[34][35]
壮侗语系[36][37](一些学者将其列入汉藏语系)
苗瑶语系[38][39](一些学者将其列入汉藏语系)
日本语系[40][41](一些学者将其列入阿尔泰语系,亦有视日语和琉球语为孤立语言)
[编辑] 新几内亚与其邻近地区
主条目:巴布亚诸语言
Amto-Musan languages[42][43]
Bayono-Awbono languages[44][45]
东巴布亚语系[46][47](East Papuan languages)
东鸟首语系[48][49](East Bird's Head languages)
海尔芬克湾语系[50][51](Geelvink Bay languages)
Kwomtari-Baibai languages[52][53]
Left May languages[54][55]
下曼伯拉莫语系[56][57](Lower Mamberamo)
塞皮克-拉穆语系[58][59](Sepik-Ramu languages)
Sko languages[60][61]
托里塞利语系[62][63](Torricelli languages)
跨新几内亚语系[64][65](Trans-New Guinea languagues)
西巴布亚语系[66][67](West Papuan languages)
[编辑] 澳大利亚
主条目: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
《民族语》把帕马-恩永甘语系在内的多个语系,归入澳大利亚语系[68][69]之内。

[编辑] 北美洲的语系

北美洲的语系及孤岛语言分布图主条目:美洲原住民语言‎
阿尔吉克语系[70][71](Algic languages)
卡多语系[72][73](Caddoan languages)
奇玛空语系[74][75](Chimakuan languages)
丘马什语系[76][77](Chumashan languages)
Coahuiltecan language[78][79]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80][81](Eskimo-Aleut languages)
海湾语系[82][83](Gulf languages)
霍坎语系[84][85](Hokan languages)
易洛魁语系[86][87](Iroquoian languages)
凯瑞斯语系[88][89](Keres language)
基欧瓦-塔诺安语系[90][91](Kiowa Tanoan language)
玛雅语系[92][93](Mayan languages)
米塞-索克语系[94][95](Mixe-Zoquean languages)
穆斯科格语系[96][97](Muskogean languages)
纳-德内语系[98][99](Na-Dené languages)
奥托-曼格安语系[100][101](Oto-Manguean languages)
佩努蒂亚语系[102][103](Penutian languages)
萨利希语系[104][105](Salishan languages)
苏语系[106][107](Siouan languages)
托托纳克语系[108][109](Totonacan languages)
犹他-阿兹特克语系[110][111](Uto-Aztecan languages)
瓦卡什语系[112][113](Wakashan languages)
Yuki languages[114][115]
[编辑] 中美洲与南美洲的语系
主条目:美洲原住民语言‎
阿拉卡卢夫语系[116][117](Alacalufan languages,南美洲)
阿尔吉克语系[118][119](Algic languages,北美洲与中美洲)
阿拉瓦语系[120][121](Arauan languages,南美洲)
阿劳坎语系[122][123](Araucanian languages,南美洲)
阿拉瓦克语系[124][125](Arawakan languages,南美洲与加勒比海)
阿拉塔尼-塞普语系[126][127](Arutani-Sape languages,南美洲)
艾马拉语系[128][129](Aymaran languages,南美洲)
Barbacoan languages[130][131](南美洲)
Cahuapanan languages[132][133](南美洲)
加勒比语系[134][135](Carib languages,南美洲)
查帕库拉-万汗姆语系[136][137](Chapacura-Wanham languages,南美洲)
奇布恰语系[138][139](Chibchan languages,中美洲与南美洲)
乔科语系[140][141](Choco languages,南美洲)
Chon languages[142][143](南美洲)
Guahiban languages[144][145](南美洲)
Harakmbet languages[146][147](南美洲)
Hibito-Cholon languages[148][149](南美洲)
霍坎语系[150][151](Hokan languages,北美洲与中美洲)
Huavean languages[152][153](中美洲)
希瓦罗语系[154][155](Jivaroan languages,南美洲)
Katukinan languages[156][157](南美洲)
吕勒-维勒拉语系[158][159](Lule-Vilela languages,南美洲)
Macro-Ge languages[160][161](南美洲)
马库语系[162][163](Maku languages,南美洲)
Mascoian languages[164][165](南美洲)
马塔科-加高老语系[166][167](Mataco-Guaicuru languages,南美洲)
玛雅语系[168][169](Mayan languages,北美洲与中美洲)
Misumalpan languages[170][171](中美洲)
穆拉语系[172][173](Mura languages,南美洲)
Nambiquaran languages[174][175](南美洲)
奥托-曼格语系[176][177](Oto-Manguean,北美洲与中美洲)
帕诺语系[178][179](Panoan languages,南美洲)
Peba-Yaguan languages[180][181](南美洲)
克丘亚语系[182][183](Quechuan languages,南美洲)
Salivan languages[184][185](南美洲)
苏布蒂亚瓦语系[186][187](Subtiaba-Tlapanec languages,中美洲)
Tacanan languages[188][189](南美洲)
图卡诺安语系[190][191](Tucanoan languages,南美洲)
图皮语系[192][193](Tupian languages,南美洲)
乌鲁-奇帕亚语系[194][195](Uru-Chipaya languages,南美洲)
犹他-阿兹特克语系[196][197](Uto-Aztecan languages,北美洲与中美洲)
塔拉斯科语系[198][199](Tarascan languages,中美洲)
(Witotoan languages,南美洲)
雅诺马莫语系[200][201][Yanomam languages][202][203](南美洲)
Zamucoan languages[204][205](南美洲)
萨帕罗语系[206][207](Zaparoan languages,南美洲)
[编辑] 孤立语言
[编辑] 中美洲与南美洲
Aikaná(巴西朗多尼亚)
Andoque(哥伦比亚、秘鲁)
艾马拉语(Aymara language,秘鲁、玻利维亚)
Betoi(哥伦比亚)
Camsá(哥伦比亚)
Canichana(玻利维亚)
Cayubaba(玻利维亚)
Cofán(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Huaorani (a.k.a. Sabela, Waorani, Waodani)(厄瓜多尔、秘鲁)
Irantxe(巴西马托格罗索)
Itonama(玻利维亚)
Jotí(委内瑞拉)
Koayá(巴西朗多尼亚)
Mapudungun(智利、阿根廷)
Movima(玻利维亚)
Munichi(秘鲁)
Nambiquaran(巴西马托格罗索)
Omurano(秘鲁)
Otí(巴西圣保罗;已灭绝)
Pankararú(巴西伯南布哥)
Puelche(阿根廷、智利)
Puinave(哥伦比亚)
Puquina (玻利维亚;已灭绝)
克丘亚语(Quechua language,秘鲁)
Taushiro(秘鲁)
Tequiraca(秘鲁)
Ticuna(哥伦比亚、秘鲁、巴西)
Warao(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
Yámana (a.k.a Yagan)(智利)
Yuracare(玻利维亚)
Yuri(哥伦比亚、巴西)
Yurumanguí(哥伦比亚)
[编辑] 北美洲
Chimariko(美国加里福尼亚)
Chitimacha(美国路易斯安那)
Coahuilteco(美国得克萨斯、墨西哥北部)
Cuitlatec(墨西哥格雷罗;已灭绝)
Esselen(美国加里福尼亚)
Haida(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美国阿拉斯加)
Huave(墨西哥瓦哈卡)
Karankawa(美国得克萨斯;已灭绝)
Karok (a.k.a. Karuk)(美国加里福尼亚)
Keres(美国新墨西哥)
Kootenai(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美国爱达荷、蒙大拿)
Natchez(美国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 (有时被归类至穆斯科格语系)
P'urhépecha (a.k.a. Tarascan)(墨西哥米却肯)
Salinan(美国加里福尼亚)
Seri(墨西哥索诺拉)
Siuslaw(美国俄勒冈)
Takelma(美国俄勒冈)
Timucua(美国佛罗里达、佐治亚)
Tonkawa(美国得克萨斯;已灭绝)
Tunica(美国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肯色)
Washo(美国加里福尼亚、内华达)
Yana(美国加里福尼亚)
Yuchi(美国佛罗里达、俄克拉何马)
Zuni (a.k.a. Shiwi)(美国新墨西哥)
[编辑] 澳大利亚
Enindhilyagwa (AKA Andilyaugwa, Anindilyakwa)
Laragiya
Minkin(已灭绝;perhaps a member of Yiwaidjan or Tankic)
Ngurmbur (perhaps a member of Macro-Pama-Nyungan)
Tiwi (Melville and Bathurst Islands)
[编辑] 新几内亚
Abinomn (Baso, Foia)(北伊利安)
Anêm(新不列颠)
Ata (Pele-Ata, Wasi)(新不列颠)
Busa(桑道恩)
Isirawa(北伊利安)
Kol(新不列颠)
Kuot (Panaras)(新爱尔兰)
Massep
Kwotari-Baibai (a.k.a. Pyu)
Sulka(新不列颠)
Taiap (Gapun)(塞皮克)
Yalë (Nagatman)(桑道恩)
Yawa(吉伶克湾)
Yélî Dnye (Yele)(伦内尔岛)
Yuri (Karkar)(桑道恩)
[编辑] 亚洲
阿伊努语(日本和俄罗斯)
尼夫赫语(Nivkh;俄罗斯;有时被归类至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朝鲜语(韩国、朝鲜、中国)
Kusunda(尼泊尔)
Kalto or Nihali(印度;有时被归类至蒙达语族)
布鲁沙斯基语(印度和巴基斯坦;有时被归类至叶尼塞语系)
埃兰语(伊朗;已灭绝;有时被归类至达罗毗荼语系)
苏美尔语(伊拉克;已灭绝)
哈梯语(Hattic;土耳其;已灭绝;有时被归类至西北高加索语系)
Shompen(尼科巴群岛;已知甚少,有可能是两种语言)
[编辑] 非洲
哈扎语(Hadza;坦桑尼亚)
桑达韦语(Sandawe;坦桑尼亚;或许与Khoe有关连)
[编辑] 欧洲
巴斯克语
[编辑] 提议过的大语系
胡里安-乌拉尔图语系[208](Hurro-Urartian,包括胡里安语和乌拉尔图语,已消亡)
第勒尼安语系[209](Tyrrhenian,包括伊特鲁里亚语和利姆诺斯语,已消亡)
Alarodian
Almosan (= Sapir's Algonkin-Wakashan)
Almosan-Keresiouan3
Algonkian-Gulf Algonquin, Algonkin
Amerind
Central Amerind
Andean
Aztec-Tanoan
南方语系(Austric)
扶余语系
Chibchan-Paezan
汉-高加索语系(Dené-Caucasian)
赤道语系(Equatorial languages)
欧亚语系(Eurasiatic languages)
霍坎-大苏语系(Hokan-Siouan)
Ibero-Caucasian
印度-太平洋语系(Indo-Pacific)
Keresiouan
刚果-撒哈拉语系(Kongo-Saharan)
Macro-Carib
Macro-Ge
Macro-Khoisan
Macro-Mayan
Macro-Panoan
Macro-Siouan
Macro-Tucanoan
Mosan
诺斯特拉提克语系(Nostratic)
Nostratic-Amerind
原世界语
Proto-Pontic
Quechumaran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Ural-Altaic)
Uralo-Siberian languages
Wappo-Yukian
[编辑] 参看
语言系属分类
语言列表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语言系属分类

非洲和西南亚洲的语系 亚非语系 柏柏尔语族 · 乍得语族 · 埃及语族 · 闪米特语族 · 库希特语族 · 奥摩语族

尼日尔-刚果语系 大西洋-刚果语族 · 曼德语族 · 科尔多凡语族

其他 尼罗-撒哈拉语系 · 科依桑语系


欧洲和北亚、西亚、南亚的语系 印欧语系 安纳托利亚语族 • 印度-伊朗语族 • 希腊语 • 亚美尼亚语 • 阿尔巴尼亚语 •
意大利语族(罗曼语族) • 日耳曼语族 • 凯尔特语族 • 波罗的语族 • 斯拉夫语族 • 吐火罗语

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 · 通古斯语族 · 突厥语族

其他 乌拉尔语系 · 达罗毗荼语系 · 高加索诸语言 · 尤卡吉尔语系 ·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 叶尼塞语系


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的语系 汉藏语系(汉语族 • 藏缅语族) • 壮侗语系 • 苗瑶语系 •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 蒙达语族) •
南岛语系(台湾南岛语言 •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 安达曼语系 • 日本语系

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语系 参看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巴布亚诸语言

美洲原住民语言‎ 纳-德内语系 · 萨利希语系 · 犹他-阿兹特克语系 · 马雅语系 · 阿拉瓦克语系 · 克丘亚语系 · 图卡诺安语系 · 图皮语系
参看美洲原住民语言‎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F%AD%E7%B3%BB%E5%88%97%E8%A1%A8
2个分类: 语系 | 语言列表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