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改版计划正在讨论及第一阶段投票,现诚邀阁下参与。
(繁體中文) 首頁改版計劃正在討論及第一階段投票,現誠邀閣下參與。
朝鮮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文介绍朝鮮族的通用语言:
關於有別于朝鮮口音的韓國標準語,詳見「標準韓國語」。
關於有別于韓國口音的朝鮮標準語,詳見「標準朝鮮語」。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转换内容:
简体:朝鲜族;繁體:朝鮮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朝鲜族
简体:南韩;繁體:南韓;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南韩
简体:韩朝;繁體:南北韓;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韩朝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说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朝鲜语/韩国语
조선어 / 한국어
使用国家及地区 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地区朝鮮族民族自治地方
使用人數 7.8千万
排名: 13(与越南语、泰卢固语、马拉地语、泰米尔语排名接近)
語系 有爭議,
孤立语言或属於阿尔泰语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韩国
朝鲜
管理机构: 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
朝鲜:社会科学院语学研究所
語言代碼
ISO 639-1: ko
ISO 639-2 kor
Ethnologue
第14版: KKN
ISO 639-3: 分別為
kor – 韓語/朝鮮語
oko – 古朝鮮語
okm – 中期朝鮮語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朝鲜语(조선어,朝鲜汉字:朝鮮語),或称韩国语(한국어,韩文汉字:韓國語),简称朝语或韩语,是朝鲜族的通用语言,流行於朝鮮、韓國兩國及中國、俄羅斯的朝鮮族聚居地等地區。
目录 [隐藏]
1 語言名稱問題
2 历史
3 地理分布与方言
4 韩文的变化
4.1 总述
4.2 谚文创制前的文字使用状况
4.3 谚文的创制以及使用状况
4.4 二战後的谚文使用状况
5 諺文(韓字)
5.1 字母
5.2 组字规则
6 音韵结构
6.1 音素
6.2 音韵变化
6.2.1 连读现象
6.2.2 鼻音化现象
6.2.3 有气音化现象
6.2.4 浓音化现象
6.2.5 颚音化现象
6.3 母音调和
6.4 流音现象与头音法则
7 词汇
7.1 按詞匯來源分類
7.1.1 固有词
7.1.2 汉字词
7.1.3 外来词
7.1.4 混種词
7.2 按語法分類
8 文法
9 南北韩之间的语言差异
9.1 音韵与字母的差异
9.2 词汇与文法的差异
9.3 书写上的差异
10 朝鲜语的系属
11 参看
12 外部连结
13 脚注
[编辑] 語言名稱問題
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韩,[北]朝鲜),上述语言正式称为「조선말、조선어(音:joseon mal, joseon eo,「朝鮮語」的意思);在大韓民國(南韩、韓國),上述语言正式称为「한국말、한국어」(hanguk mal, hanguk eo,「韓國語」的意思)。這里的「말」(mal)為朝鮮語固有詞,「話、語」的意思,「어」(eo)則為朝鮮語漢字詞。傾向使用固有詞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多使用含「말」的「조선말」,而大韓民國多在正式場合使用含「어」的「한국어」。另外,意為「國語」的漢字詞「국어(gukeo、國語)」、朝鮮語固有詞「我們的話」的意思的「우리말(uri mal)」也常被使用。
在歷史上的朝鮮半島,1392年之前(高麗王朝)该语言被称为「高丽语」,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之后,该语言称做「朝鲜语」。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之后,该语言称为「韩国语」或「韩语」。二战后,朝鮮半島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称之为「朝鲜语」,而朝鮮半島南部的大韩民国称之为「韩国语」或「韩语」。
雖然南北的語言存在一定微小的差異,但北朝鲜的「조선말、조선어(朝鮮語)」包含了大韓民國的語言,南韓的「한국어、한국말(韓国語)」也包含了北朝鲜的語言。亦有人指出:相對于北韓的地理位置而言,南韓的首都剛好位于首爾(漢城)——自1392年以來的朝鮮王朝首都,所以南韓的「標準韓國語」更接近于朝鮮半島分裂前的官方標準語言。
中亞的朝鮮人之間常使用「高麗語」(고려말[koryeo mal]、Корё мар)來呼称自己的語言。但這里的「高麗語」與朝鮮半島的語言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在中國,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以前,只存在「朝鮮語」的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国以后,將同屬社会主義陣营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視為朝鮮半島全体的唯一正統政府,因此,當時將所有關於朝鮮民族的国家、民族、語言和文化的稱呼前冠以「朝鲜」二字,該語言也被稱為「朝鲜语」。但是,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建立邦交後,與韓国的直接交流發展很快,韓国資本大量流入中國大陸,充滿韓国式的詞匯和文字的語言学課本、辞典等大多冠以「韩国语」的名稱以發行。這些導致「韩国语」的稱呼現在在中國大陸非常普遍[1]。另外,由于延邊一帶朝鮮族的民族名稱為「朝鲜」,盡管中國朝鮮語同北朝鲜的朝鮮語存在微小的差異,但仍多以「朝鮮語」稱呼他們的語言。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朝鲜语的定义开始改变,即「韩国语」一般特指使用在韩国的语言,而「朝鲜语」则通常特指使用在朝鲜的语言。而这也是日本人在对待这两个名称的所采用的方式。根据最近一次(2008年9月份)的网络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大陆网络上“韩语”一称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朝鲜语”称呼。但质疑者则认为:网络统计数据不能代表现实生活中两个名称的使用频率。中國大陸人稱呼韓國的語言的名稱時,有時會使用「朝鮮語」;而在稱呼北朝鲜的語言的名稱時,卻很少使用「韓国語」的稱謂。
在日本,人們傳統上使用「朝鮮半島」、「朝鮮民族」等稱呼,同样也以「朝鮮」的名稱冠于「朝鮮語」來稱呼該語言,学術場合、專家之間也主要使用「朝鮮語」的稱呼[2]。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同大韓民國的交流更為緊密些,因此,日本人現在使用「韓国語」的情況也很多。為了表示中立,日本人也使用「コリア語」(音:koriago,「コリア」為英文「Korea」的音譯。英文的「Korea」可以泛指南北任何一方)、「高麗語」、「韓国・朝鮮語」和回避語言名稱的文字名稱「ハングル(語)」(hanguru (go),「ハングル」為「韓字」的意思)。但是,「韓字」為諺文在現代韓國的稱謂,同樣的文字在北韓被稱為「朝鮮字」(조선글),因此,此稱呼的中立性也受到人們的質疑。另外,日本人稱呼韓國的語言的名稱時,有時會使用「朝鮮語」;而在稱呼北韓的語言的名稱時,卻很少使用「韓国語」的稱謂[2]。
在越南,由于同屬漢字文化圈,越南語中也存在類似于中國、日本、南北韓的「朝鮮語名稱問題」。歷史上,越南人多稱該語言為「tiếng Triều Tiên」(漢喃:㗂朝鮮,「朝鮮語」的意思)。近代以來,越南與韓國曾兩次建立外交關系,分別為越南共和國(南越)和現在的政權越南社会主義共和國。近些年,由于大韓民國與越南社会主義共和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交流更為密切,「tiếng Hàn Quốc」(漢喃:㗂韓國,「韓國語」的意思)、「tiếng Hàn」(漢喃:㗂韓,「韓語」的意思)、「Hàn ngữ」(越:Hàn ngữ/韓語)[3] 的稱呼也越來越普遍[4]。
蒙古語對該語言的稱呼為「Солонгос」。對此名称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多數歐洲語言對該語言的名稱是從「高麗」由来的,如英語的「Korean」,因此,不存在漢字文化圈國家的名稱中立性問題。
[编辑] 历史
主条目:古朝鲜语和中世纪朝鲜语
[编辑] 地理分布与方言
主条目:朝鮮語方言
朝鲜语的使用者绝大多数聚集在东亚的大韓民國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鲜语在这两个国家不仅是国语,而且这两个国家的朝鲜语使用者占了全球韩语使用者的90%以上。在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大约居住着两百万的朝鮮族人,现在朝鮮语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鮮族自治州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外一种是中文)。在黑龙江省也有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朝鮮语广播电台。在日本,由於历史的原因,居住着大约七十万的韩裔。朝鲜语虽然在日本不是官方语言,但是很多韩裔後代都会说朝鲜语。此外在美洲,还有大约有一百六十六万来自韩国的移民。
朝鲜语的方言根据行政区域可以分做六种。除了济州方言以外,邻近的方言大都能够通话,但是跨区之间的方言通话就有些困难(比如南方庆尚方言跟北方咸镜方言)。
西部方言,今天标准朝鮮语(北朝鲜)就建立在该方言平壤话之上。通行区域在朝鲜的平壤市、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以及慈江道大部。也称平安道方言。
东部方言,通行区域在朝鲜的两江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的大部份地區以及慈江道东面的一小部分地区。也称咸镜道方言。
中部方言,通行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今天标准韩国语(南韩)就建立在该方言首爾(汉城)话之上。在北韩,通行区域包括开城市、黄海北道、黄海南道、江原道、咸镜南道南面的部分地区;在南韩,通行区域包括首尔市(汉城)、仁川市、京畿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江原道以及全罗北道西北面的一小部分地区。
西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南韩的光州市、全罗南道以及全罗北道的大部份地區。也称全罗道方言。
东南方言,通行区域包括南韩的釜山市、大邱市、庆尚南道以及庆尚北道。是朝鲜语六种方言中唯一仍存留声调的方言。也称庆尚道方言。
济州方言,通行区域在济州道。该方言同其他五种方言差别极大,无法跟五种方言区域的人们通话。
此外,由於文化接触方面,朝鲜语在不同地方的移民的语言亦产生变化。这些移民团体的方言大致如下:
在日朝鲜语:
中国朝鲜语:
在美朝鲜语:
高丽语:俄国人对在俄朝鮮人所讲的语言的称呼。
另外,朝鲜语亦有「标准语」及「文化语」的区分。
[编辑] 韩文的变化
[编辑] 总述
朝鮮人在15世纪以前是借用汉字来纪录他们的语言的。谚文(Hangul,Joseongul,即韩古尔或朝鲜古尔,韩文或朝鲜文)创制以後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裡,一直都没有代替汉字成为书写朝鲜语的文字。到了19世纪末,韩文开始与汉字并书,并且此时的「韩汉混用文」成为了书写朝鲜语的主要方式。朝韩半岛独立以後,南北韓政府基於民族性的考量先後开始废除朝鲜语文中的汉字,主张单用韩文书写纪录朝鲜语(即纯文)。北韓自1946年即开始限制汉字的使用,到1949年彻底废除了汉字[來源請求];南韓於1948年规定不得於政府公文中使用汉字,到1968年则进一步明令禁止在公文中使用汉字。而新聞報紙在報導某些特訂文字或姓氏時,還是會夾雜漢字用來作為辨認之用,而南韓民眾的姓名,除韓文外則都有漢字,身分證更有漢字姓名,而中国的朝鮮族社会也於1953年开始废除了汉字,单用韩文书写纪录朝鲜语。
[编辑] 谚文创制前的文字使用状况
谚文创制以前,朝鮮人使用汉字纪录书写他们的语言。他们纪录语言的手法有两种: 一种是“口说朝鲜语、手写文言文”,这种纪录手法跟古时的日本与越南一样。由於古时的朝鮮人「崇汉」、「崇儒」的思想浓厚,所以这种纪录语言的方法在上层社会成了主流。
而另一种虽然也是用汉字来书写,但是书写的秩序与规则,必须依照朝鲜语的文法。这种纪录手法又分做「书记式纪录法」跟「吏读式纪录法」两大类。
書記式紀錄法
「书记式纪录法」是将话语中的辞汇用对应的汉字写出来,并且根据朝鲜语的词汇顺序排列这些汉字。 以壬申誓記石里面的文句为例:
原文:二人幷誓記 天前誓 今自三年以後 忠道執持 過失無誓
正確漢文書寫:二人幷誓記 誓於天前 自今三年以後 執持忠道 誓無過失
现代韩文書写:두 사람이 하께 盟誓하여 記錄한다. 하느님 앞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失이 없도록 盟誓한다.
對照分析:두(二)사람(人)이 하께(幷,一齊) 盟誓하여 記錄한다. 하느님(天,蒼天) 앞(前)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自)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失이 없도(無)록 盟誓한다.
現代漢語翻译:纪录两人一起发誓。在苍天面前盟誓,发誓从今往後的三年,坚守忠诚之道,力求没有过失。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书记式纪录法」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就是汉文(文言文)。
吏读式纪录法
「吏读式纪录法」不仅用汉字纪录汉字词汇,而且还用汉字的音或意来表达朝鲜语的助词和语尾的发音。根据纪录,此种纪录法是由新罗时期的薛聪首创的,後世的人们又不断的改善此种纪录法的汉字使用方式。这种纪录法一直延用到19世纪末。朝鮮開化期以後,这种纪录法被韩汉夹写文代替。
[编辑] 谚文的创制以及使用状况
1443年,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专门纪录朝鲜语音韵的文字。当时这种文字的名字叫做谚文(或彦文),但是政府颁布实行的文件叫做《训民正音》,这个名称遂于朝鲜本国逐渐普及开来,只是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谚文」而少讲「训民正音」。到了二十世纪初,该文字的另一种名称「한글」(hangeul)开始出现。在朝鲜语里「한」是「大」的意思、「글」是「文」的意思,所以「한글」可以被理解为「大字」或「伟大的文字」。而在华语学术界,一般用音义结合的方式来翻译这个词。「한(han)」音译做「韩」,「글」则意译做「文」,「한글」就被翻译做「韩文」,而不翻译为「大字」或「伟大的文字」。
关於创制这种文字的动机,人们可以从《训民正音》序章上获得答案:「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於日用耳。」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吾国之国语,发音与汉语不同,不能与中国人交流(此处指语音)。而未受教育者众多,不能熟谙文字,难以表意达情,吾于此颇为伤感,便新创二十八字,旨在使人人较易习之,以便于日常所需也。」
虽然这种文字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创制的,但是它却遭到了上流社会人士的排斥。有的官员甚至要求世宗废除此种文字,他们怕这种文字流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中国人嘲笑为「夷字」,而将朝鮮看做是蛮夷之一。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在私人的环境里面用这种文字纪录朝鲜语,比如写家书就一般都用这种文字来写。需要说明的是,朝鮮文在字型结构上利於跟汉字夹写,但是当时的朝鲜人是严格区分「谚文」「汉字」两种文字,在实际使用朝鮮文的时候并没有夹写汉字。另一方面,由於妇女普遍较少机会接受教育,她们即使会书写,也大多只会谚文而不会汉字。所以,到了朝鮮中期,虽然官场上仍然使用汉字,但民间及妇女普遍都使用谚文来书写。而到了宣祖末年,当时的御医许浚更着手把汉文的医典用谚文编写解读,以使医术能在民间普及。这些都是谚文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证据。
谚文在燕山君时期,曾一度被禁止使用。燕山君被推翻後,虽然禁令撤销,但使用谚文的人仍然不多。
近代开化思想和民族主義的作用,朝鮮民族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将朝鮮文看做是自己民族的文字,并开始提倡使用。1895年甲午更張時“韩汉混用文”(或韩汉夹写文、国汉混用文)被制定大韓帝国的公用文。
[编辑] 二战後的谚文使用状况
二战以後,朝鮮人将谚文作为主要文字,将汉字作为辅助文字书写纪录朝鲜语。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三个朝鲜语具有官方地位的国家先後废除了汉字,施行了纯韩文书写政策。
1945年,金日成发出的指示,要求朝鲜共产党(今日朝鲜劳动党的前身)党内所有出版物不要夹用汉字,而应该使用人民大众看得懂的谚文印刷。第二年,北韓就有部分的出版物不再夹用汉字。1947年,北朝鲜的「劳动新闻」开始在部分版面里使用諺文印刷,而到了1949年则彻底使用纯諺文印刷,这也意味着國漢混用朝鲜语的时代在北韓正式结束。由於北朝鲜特殊的政治体制,废除汉字的政策并没有受到民间与学术界的强烈反对,这项政策一直被北韩政府强制推行到了今天。
在南韩,民众与学术界里面反对纯韓字的势力与支持纯韓字的势力相当,并且每任总统对汉字与韓字的看法又不一致,所以南韩政府时而恢复汉字的使用或并书,时而又用政令的方式要求使用纯韓字,一直摇摆在这两个政策之间。
纯韩文
지금으로부터 삼년 이후에 충도를 집지하고 과실이 없도록 맹서한다.
韩汉并书
지금으로부터 삼년 이후에 충도(忠道)를 집지(執持)하고 과실이 없도록 맹서한다.
韩汉夹写(韩主汉从)
지금으로부터 삼년 이후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과실이 없도록 맹서한다.
韩汉夹写(汉主韩从)
只今으로부터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失이 없도록 盟誓한다.
1945年,美军临时管制政府的学务部根据韩语教育审议会的意见,在其公布的语言政策中规定的國民學校(即現在的「初等學校」,相等於大中華地區的小學)和中等學校(相等於大中華地區的初中)的教科书不能使用汉字,政府文书也要用纯韓字书写,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并写汉字。但是这项政策不触及民间以及社会的文字生活。同时这项政策也成了韩语世界中官方废除汉字的首例。此後的1948年南韩的制宪会议制定了相关的韓字专用的法律,1945年的政策得以延续。1950年,内务部通令容许夹写汉字,但是五年以後该通令被推翻。1970年,根据南韩总统朴正熙的指示,政府强化了韓字专用政策的推行,鼓励出版界使用纯韓字。1974年,文教省公布「教科书韩汉并书方针」,结束了1970年以来的「禁用汉字」的「寒冬」。1999年8月7日,金大中总统发布总统令,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并书汉字以确保公务文书的内容准确的传达。现在学习中文的韩国人越来越多,从45年开始汉字不再使用汉字到70年解禁,这一时期没有学习汉字的人有很多,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對本民族歷史文化學習和傳承的認識,汉字越来越受重视,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受到政府语言政策的不断变化,汉字政策也遭遇了废除与复活交替的命运。但是汉字政策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连贯。南韩的汉字政策主要体现在教科书用字上(在南韩称做教育汉字)。1950年南韩文教部公布了一千个教育汉字。七年後,教育汉字扩充到一千三百字。1972年文教部公布了一千八百个基础常用汉字。1991年4月1日大法院又公布了2731个「人名用字」。在南韩,受到纯韩文教育的影响,各级学校的汉字教育不断弱化,但是多数韩国人还是有能力认读常用的汉字。除了专门学科的要求或者专门训练,一般的韩国人已经不能熟练的书写汉字,在电视上,我们不单时常可以看到剧集内同一个历史人物的汉字姓名出现三、四个不同版本,一般的高中生就算用汉字写自己的地址,也经常连一些非常简单的汉字也写错(例如:把“区”字写成“九”字)。电影《頭師父一體》(韓文原名두사부일체,英文片名My Boss,My Hero,香港譯稱隔籬位係古惑仔,中国譯名我的老大、我的英雄)亦以故事主角因为连自己名字的汉字也不會写,所以有重返校园的念头。
在中國,虽然政府也推行纯諺文书写的政策,但是仍然有反对的声音,1958年,在延边语文研究会准备委员会的一项关於是否恢复汉字的调查中,主张恢复的意见成了优势意见,1961年他们还向上级政府请求恢复汉字。1980年代,由於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朝鮮族社会再度出现要求恢复汉字的呼声,但是此时反对的势力也很强,双方就恢复汉字与否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此时的报纸杂志有的开始对读者进行恢复汉字与否的调查,有的则直接恢复汉字的使用。
[编辑] 諺文(韓字)
朝鲜语目前使用15世纪朝鮮世宗国王頒布的《训民正音》中的諺文來书写,这种文字有着很显着的独创特徵。朝鲜半岛南北的学者认为,諺文(한글)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突然创造出来,整套文字系统几乎不受任何文字的影响,除了组字的时候字母排列规则受了汉字影响,以及长期以来从中国吸收来的汉语词汇的读音与汉语读音类似以外。而其他国家很多学者认为,韓文字母受八思巴字影响创制出来的。
[编辑] 字母
最初创制的二十八个基础字母,这二十八个字母分别如下:
辅音部分 ㄱ ㄴ ㄷ ㄹ ㅁ ㅂ ㅅ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ㅿ ㆁ ㆆ
元音部分 ㆍ ㅏ ㅑ ㅓ ㅕ
ㅗ ㅛ ㅜ ㅠ ㅡ ㅣ
但是随着朝鲜语音韵结构的变化,有四个音消失,於是今天使用的基础字母只有二十四个。这二十四个基础字母相互组合就构成了今天韩文字母表的四十个字母。
韩文字母表子音部分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韩文字母表母音部分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红色字母是竖立类,蓝色字母是躺卧类,绿色字母是复合类。母音字母所属的类别对组字时候选用何种规则有着很大的關係。
[编辑] 组字规则
諺文组字的时候以音节为单位,一个音节组成一个韩字,每个字的部件排列遵循「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这两个基本规则。朝鲜语的音节由初声子音(声母)、中声母音(韵母)和终声子音(韵尾)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的音节备全了三个部分;有的音节只有声母和韵母,没有韵尾;而有的音节没有声母,却有韵母和韵尾;更有甚者只有韵母。
声母-韵母的音节:根据母音字母所属的种类不同,组字的规则分做三种
子音字母添加在竖立类母音字母的左边(从左到右)
子音字母添加在躺卧类母音字母的上方(自上而下)
子音字母添加在复合类母音字母的左上方
只有韵母的音节:用不念声的子音字母「ㅇ」充当音节的声母部分。然後根据声母-韵母的音节的组字规则组字
有韵尾的音节:韵尾字母一律添加在「声母韵母结合体」的正下方
[编辑] 音韵结构
朝鲜语是一种无声调但音韵多变的语言。
[编辑] 音素
諺文 한글
初聲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ㅿ ㆁ ㆆ
中聲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ㆍ
終聲 ㄱ ㅋ ㄳ ㄷ ㅌ ㅎ ㅅ ㅈ ㅊ ㅍ ㅂ
ㅄ ㄿ ㄹ ㄻ ㄺ ㄼ ㄽ ㄾ ㅀ ㄴ ㄵ
ㄶ ㅁ ㅇ
朝鲜语是音节语言,根据音节结构划分,朝鲜语有十九个初声(초성)、二十一个中声(중성)以及二十七个终声(종성)。
辅音表 弱送气/平音 예사소리/평음 ㄱ /k/ (g) ㄷ /t/ (d) ㅂ /p/ (b) ㅅ /s/ (s) ㅈ /ts/,/tʃ/ (j)
送气音/激音 거센소리/격음 ㅊ /tsʰ/ (ch) ㅋ /kʰ/ (k) ㅌ /tʰ/ (t) ㅍ /pʰ/ (p) ㅎ /h/ (h)
紧音/硬音 경음/된소리 ㄲ /ˀk/ (gg) ㄸ /ˀt/ (dd) ㅃ /ˀp/ (bb) ㅆ /ˀs/ (ss) ㅉ /ˀts/,/ˀtʃ/ (jj)
浊辅音/有聲子音 유성자음
鼻音 비음 ㄴ /n/ (n) ㅁ /m/ (m)
流音 설측음 ㄹ /ɾ/,/l/ (r,l)
「ㄹ」作頭音為 /ɾ/ (r),作尾音為 /l/ (l)。
「ㅇ」为零声母,即不发音的声母。
韵母表 阳性韵母 ㅏ /a/ (a) ㅑ /ja/ (ya) ㅘ /wa/ (wa)
ㅐ /ɛ/ (ae) ㅙ /wɛ/ (wae)
ㅗ /o/ (o) ㅛ /jo/ (yo)
ㅚ (/oe/) /wɛ/ (oe)
阴性韵母 ㅓ /ʌ/ (eo) ㅕ /jʌ/ (yeo) ㅝ /wʌ/ (wo)
ㅔ /e/ (e) ㅞ /we/ (we)
ㅜ /u/ (u) ㅠ /ju/ (yu)
ㅟ (/y/) /wi/ (wi)
中性韵母 ㅡ /ɯ/ (eu) ㅣ /i/ (i)
ㅢ /ɯi/,/i/,/ɛ/ (ui)
現在韓國人已經趨向把「ㅚ」 和「ㅟ」讀成 /wɛ/ 和 /wi/。
「ㅢ」在詞首作/ɯi/音,在詞中或詞尾時作/i/音,用作屬格助詞「的」時作/ɛ/音。
朝鲜语的母音有长短之分,根据母音的长短会影响词汇的含意,但是今天韩国年轻人说的朝鲜语已经不分长短音了,所以一般的朝鲜语教科书都不教授长短音。而北韩人(特别是播音员)说的朝鲜语则还保留着这个音韵特徵。
韵尾表 塞音 /k/ ㄱ ㅋ ㄲ ㄳ ㄺ
塞音 /t/ ㄷ ㅌ ㅅ ㅆ ㅈ ㅊ
塞音 /p/ ㅂ ㅍ ᆹ ᆵ
流音 /l/ ㄹ ᆲ ᆳ ᆴ ᆶ
鼻音 ㄴ ᆬ ᆭ /n/
ㅁ /m/ ㅇ /ŋ/
[编辑] 音韵变化
朝鲜语的音韵变化非常丰富,最常见的变化现象有连读、鼻音化、有气音化、紧音化、浓音化和颚音化五类。
[编辑] 连读现象
当两个单母音可以被连读成已有的复合母音的时候,连读现象就会发生。
쓰어다(ssŭ + ŏda) → 써다(ssŏda)
쓰이다(ssŭ i + da) → 씌다(ssŭida)
가보아다(ka boa + da) → 가봐다(kabwada)
当前字韵尾後接无声母的字的时候,前字的韵尾变成後字的声母,即连读
불안(pul + an) → 부란(puran)
각오(kak + o) → 가고(ka go)
읽읍시다(il ŭp sida) → 일급시다(il gŭp sida)
当韵尾是「ㄹ」、「ㄴ」或「ㅁ」的字後接以「ㅎ」为声母字的时候,後字的声母「ㅎ」不发音,前字的韵尾变成後字的声母,即连读(注:这个现象并不一定发生)
감행(kam haeng) → 감맹(kamaeng)
산하 (san ha) → 산나(sana)
말하다(mal ha da) → 마라다(marada)
[编辑] 鼻音化现象
当前字韵尾是「ㄱ」、「ㄲ」、「ㅋ」或「ㄺ」 ,後字声母是「ㄹ」、「ㄴ」或「ㅁ」的时候,前字韵尾鼻音化成「ㅇ」。又,後字的「ㄹ」在南韩韩语中读成「ㄴ」。
박물관(pak mul gwan) → 방물관(pang mul gwan)
깎는다(kkak nŭnda) → 깡는다(kkang nŭnda)
읽는다(il nŭnda) → 잉는다(ing nŭnda)
当前字韵尾是「ㅂ」、「ㅄ」、「ㄼ」、「ㅍ」或「ㄿ」,後字声母是「ㄹ」、「ㄴ」或「ㅁ」的时候,前字韵尾鼻音化成「ㅁ」。又,後字的「ㄹ」在南韩韩语中读成「ㄴ」。
십년(sip nyŏn) → 심년(sim nyŏn)
십리(sip ri) → 南韩 심니(sim ni)/北韩 심리(sim ri)
앞날(ap nal) → 암날(am nal)
값매다(kap mae da) → 감매다(kam mae da)
当前字韵尾是「ㄷ」、「ㅌ」、「ㅅ」、「ㅆ」、「ㅊ」或「ㅈ」,後字声母是「ㄹ」、「ㄴ」或「ㅁ」的时候,前字韵尾鼻音化成「ㄴ」。又,後字的「ㄹ」在南韩韩语中读成「ㄴ」。
밑면(mit myŏn) → 민면(min myŏn)
꽃물(kkot mul) → 꼰물(kkon mul)
있는(it nŭn) → 인는(in nŭn)
在复合词语中,当後字的韵母是以"i"或"y"发音开始,而前字韵尾是上述的任何一个的时候,将後字冠以声母「ㄴ」,并按照以上规则鼻音化。(不适用於非复合词语)
십육 (sip yuk) → 심뉵 (sim nyuk)(北韩写作 십륙 ,读音相同)
못 읽다 (mot ik ta) → 몬 닉따 (mon nik ta)(北韩不留空位而写作 못읽다 ,读音相同)(参照以下的浓音化)
옛 이야기 (yet i ya gi) → 옌 니아기 (yen ni ya gi)
在复合词语中,当前字无韵尾,後字声母是「ㄴ」或「ㅁ」的时候,前字添上「ㄴ」作为韵尾;在南韩写法中并加上「ㅅ」示之(北韩不加上)。
비물 (pi mul) → 빈물 (pin mul),南韩写法 빗물
뒤날 (twi nal) → 뒨날 (twin nal),南韩写法 뒷날
由於鼻音化现象亦会在汉字词出现,有不少汉字词的韩语读法,会跟中文里面的读音相差甚远,例如:
淑女 숙녀 → 숭녀
慾望 욕망 → 용망
又,在小部分的词语中,会出现相反现象:
会宁(市)회녕 → 회령
[编辑] 有气音化现象
当前字韵尾是「ㄱ」或「ㄺ」,後字声母是「ㅎ」的时候,後字声母变成「ㅋ」。
악화(ak hwa) → 아콰(a k'wa)
밝히다(pal hi da) → 발키다(pal k'i da)
当前字韵尾是「ㅂ」後字声母是「ㅎ」的时候,後字声母变成「ㅍ」。
섭섭하다(sŏp sŏp ha da) → 섭서파다(sŏp sŏ p'a da)
当前字韵尾是「ㄷ」、「ㅈ」、或「ㅅ」,後字声母是「ㅎ」(히除外)的时候,後字声母变成「ㅌ」。
맏형수(mat hyŏng su) → 마텽수(mat'yŏng su)
못하다(mot ha da) → 모타다(mo t'a da)
[编辑] 浓音化现象
当前字韵尾是无声母音,後字声母是「ㄱ」、「ㄷ」、「ㅂ」、「ㅅ」或「ㅈ」的时候,後字声母浓音化成为「ㄲ」、「ㄸ」、「ㅃ」、「ㅆ」或「ㅉ」。(由於马科恩-赖肖尔转写系统并不把这一类别的浓音声母写成为浓音声母,在这里我们省略拼音)
먹다 → 먹따
역사 → 역싸
当一个词语由两个其他词语组成的时候,第二个词的第一个声母浓音化;而且在南韩的韩语中,如果第一个词语的词尾有空位的话,加上「ㅅ」(北韩不加上)。
해빛 → 해삧/핻삧(南韩写成햇빛)
불빛 → 불삧
不完全名词的首个声母有时候浓音化。
선생님 것 → 선생님 껏(先生的 + 东西)(漢字詞「先生」指「老師」)
사흘 동안 → 사흘 똥안(三日的 + 时间)
當動詞的語幹韵尾是「ㅁ」或「ㄴ」的时候,语尾的声母浓音化。
심다 → 심따
안고 → 안꼬
汉字语词语中,第一字韵尾是「ㄹ」,第二字声母是「ㄷ」、「ㅅ」或「ㅈ」的时候,第二字声母浓音化成为「ㄸ」、「ㅆ」或「ㅉ」。
출장 (出張) → 출짱
칠십 (七十) → 칠씹
另外有很多例外的浓音化;这些例外的浓音化在一般朝鲜语字典之中都有注明。
解作「漢字」的时候, 한자 → 한짜
태권도 → 태꿘도
[编辑] 颚音化现象
当前字韵尾是「ㄷ」或「ㅈ」,後字是「히」的时候,後字变成「치」。
맞히다(mat hi da) → 마치다(ma ch'i da)
닫히다(tat hi da) → 다치다(ta ch'i da)
当前字韵尾是「ㄷ」或「ㅌ」,後字是「이」的时候,後字变成「지」或「치」。
곧이(kot i) → 고지(ko ji)
붙이다(put i da) → 부치다(pu ch'i da)
[编辑] 母音调和
母音调和的概念请参阅母音调和
母音调和是朝鲜语音韵的阿尔泰特徵的表现。但是母音调和在现代朝鲜语里面已经有相当大程度的萎缩,目前这种现象表现在组字、文法上的词尾添加以及固有词三个方面。
朝鲜语根据母音的发音部位将母音分做阳性母音、中性母音和阴性母音(在文法变化的时候,中性母音也被看做阴性母音)两大类。(母音性别的划分请参看本节音素部分的韵母表)
在用韩文字母组字的时候,六个单母音字母(ㅗ,ㅜ,ㅏ,ㅓ,ㅡ,ㅣ)组成母音合体字母1的时候需要遵照「同性相吸」的原则。
注意,这里的母音合体字母并不全部指复合母音字母。比如母音合体字母「ㅐ」就不是复合母音字母,而「ㅝ」却是复合母音字母。
阳(阴)性单母音字母只能跟阳(阴)性单母音字母组合成阳(阴)性的母音合体字母。阳性单母音字母不能跟阴性单母音字母组合成母音合体字母。所以在朝鮮文字中只有阳性母音字母「ㅗ」跟阳性母音字母「ㅏ」或阴性母音字母「ㅜ」跟阴性母音字母「ㅓ」的母音合体字母(ㅘ,ㅝ),没有阴性母音字母「ㅜ」跟阳性母音字母「ㅏ」或阳性母音字母「ㅗ」跟阴性母音字母「ㅓ」组成的母音合体字母。
在组立母音合体字母的时候,中性单母音却可以和阳性单母音或者阴性单母音组合成母音合体字母,比如像阳性母音字母「ㅏ」就可以跟中性母音字母「ㅣ」组成母音合体字母「ㅐ」;阴性母音字母「ㅓ」跟中性母音字母「ㅣ」组成母音合体字母「ㅔ」
在文法上,也需要遵照「同性相吸」的原则添加带有母音的词尾。例如对等阶词尾的两种形式「아요(ayo) / 어요(ŏyo)」就是为此而备的。前者是添加在含有阳性母音动词或形容词(汉字词不在此限)的词干後面,後者则是添加在含有阴性母音动词或形容词的词干後面。
보다(pota) 보 - 아요 / 어요 → 보아요(po-ayo)
두다(tuta) 두 - 아요 / 어요→ 두어요 (tu-ŏyo)
在朝鲜语的固有词汇中也能看到很多母音调和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多音节词汇中前後音节的母音都是阳性母音或者都是阴性母音。比如바다(海)。
[编辑] 流音现象与头音法则
在阿尔泰语言中,流音「ㄹ(r)」不能出现在词首或句首,人们一般会在流音前添加母音或者将其转换做其他声母,这种现象被称做流音现象。在朝鲜语中,所有的固有词(除了拟声词)的首字都不以流音「ㄹ(r)」做声母,而这种情况在阿尔泰语系的其他语言中也能找到。 所以当韩国人用汉字构词的时候,含有声韵母组合「ㄴ-이(n-i)」以及声母「ㄹ(r)」的汉字也不能出现词首与句首,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转化以後才能出现在词首与句首。这种转换规则的称为头音法则。
(注意:以下规则全部不适用於在北韩使用的朝鲜语,即全部不变化。)
声韵母组合「ㄴ-이(n-i)」的转换
当声母「ㄴ(n)」与「이」或与含有介音「이」的复合母音(包括야,여,유,요,예)组合的时候,声母「ㄴ(n)」脱落。
女 녀 -자(子) → 여자
年 년 -세(歲) → 연세
紐 뉴 -대(帶) → 유대
尿 뇨 -소(素) → 요소
声母「ㄹ」的转换
当含有声母「ㄹ」的汉字在合成词中做首字的时候,声母转换成「ㄴ」。
螺 라 -선(旋) → 나선
勞 로 -동(動) → 노동
漏 루 -락(落) → 누락
拉 랍 -치(致) → 납치
錄 록 -음(音) → 녹음
当声母「ㄹ」与「이」或与含有介音「이」的复合母音(야,여,유,요,예)组合的时候,声母「ㄹ」(转换成「ㄴ」,然後再)脱落。
利 리 -득(得) (→ 니득) → 이득
良 량 -심(心) (→ 냥심) → 양심
旅 려 -권(券) (→ 녀권) → 여권
流 류 -창(暢) (→ 뉴창) → 유창
料 료 -리(理) (→ 뇨리) → 요리
禮 례 -절(節) (→ 녜절) → 예절
当前字无韵尾或者韵尾是「ㄴ」的时候,「렬」、「률」转化成「열」、「율」
비(比) -률(率) → 비율
(以下规则部分适用於在北韩使用的朝鲜语)
声母组合「ㄴㄹ」、「ㄹㄴ」及「ㄴㄴ」的转换
当前字韵尾是「ㄴ」,後字声母是「ㄹ」的时候,或者当前字韵尾是「ㄹ」,後字声母是「ㄴ」的时候,读成「ㄹㄹ」。
연락 (聯絡) (yŏn rak) → 열락 (yŏllak)(北韩: 련락 (ryŏn rak) → 렬락 (ryŏllak))
실내 (室內) (sil nae) → 실래 (sillae)
当汉字语出现「ㄴㄴ」,而被读成「ㄹㄹ」的时候,南韩韩语里面会将其写成「ㄴㄹ」。
困 곤 -난(難) (kon nan) → 读音 골란 (kollan)/南韩写法 곤란/北韩写法 곤난
漢 한 -나(拏) -산(山) (han na san → 读音 할라산 (hallasan)/南韩写法 한라산/北韩写法 한나산
[编辑] 词汇
[编辑] 按詞匯來源分類
朝鲜语的词汇相当丰富,与越南语和日本语一样都是汉字词非常丰富的语言,所以根据词汇的来源,朝鲜语的词汇可以被分做下面四种
[编辑] 固有词
(고유어,固有語)
固有词是朝鲜语本身就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动、名词,比如动词「가다(去)」、 名词「밥(饭)」等;以及一些具象的名词,比如「나무(树)」、「물(水)」等
[编辑] 汉字词
(한자어,漢字語)
汉字词是借用汉字的涵义组合成词汇,然後在用朝鲜语来念汉字写成的词。这类词汇在朝鲜语中占的比例很大,也很重要。因为朝鲜语相当多的抽象概念或现代事物或概念需要用汉字词来表达。
朝鲜语汉字词除了来自古汉语以外,中国越南同样,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近代以后从日本语(和製漢語)中吸收来的,这些词汇大多数用来表达现代事物或概念,比如「사회(社會)」「민주(民主)」
在吸收日本语的汉字词的时候,朝鲜语完全按照朝鲜语的汉字音来读,所以像「とりけし(取消)」、「わりびき(割引)」、「にもつ (荷物)」这样有训读的汉字词也一概的用朝鲜语的汉字音来读「 取消: 취소(ch'ui so)」、「割引: 할인(hal in)」、「荷物: 하물(ha mul)」
除了从古汉语和日本语吸收汉字词以外,朝鲜语也有为数不多的自制汉字词,例如「미안(未安)」
[编辑] 外来词
(외래어,外來語)
在朝鲜语中,所有不能转换成汉字书写的非固有词(混合词除外)都算外来词。这些词汇在二战以後迅速的扩充,其中又以英语的辞汇为最多,例如「컴퓨터(computer)」。北韩由於政治原因,二战後吸收的外来词多数来自俄语,例如「쁘로그람마(программа,en: program)」。朝鲜语的外来词多数都是直接传入的,但是也有少数一些外来词是藉由日本语传入的,比如「빵(面包)」就是葡萄牙语的「pão」被借入日本语成了「パン」,然後再被借入朝鲜语。
[编辑] 混種词
(혼종어,混種語)
混合词是以上三种词的混合型。
[编辑] 按語法分類
根据朝鲜语词汇的文法功能,朝鲜语的辞汇可以被分做五组九类词
体语(체언,體言):体语包含名词、代名词和数词三类,可以做文句的主语、补语、受语,也可以和助词结合起来作谓语。属於体语的词类不发生词型变化。
名词是用来表示事物名称的辞汇。朝鲜语的名词没有文法上的性别,名词可以通过添加助词「들」来获得复数形,例如「사람들」。大多数汉字名词可以通过添加助词「하다」和「되다」变成形容词或者动词,例如名词「행복(幸福)」添加助词「하다」就可以得到形容词「행복하다(幸福的)」; 名词「고립(孤立)」添加助词「하다」就可以得到动词「고립되다(被孤立)」。当然,并不是只有汉字词可以通过添加助词变换成形容词或动词,一些固有名词也可以通过添加助词来获得形容词或动词,例如 名词「말(话语)」添加助词「하다」就可以得到动词「말하다(说)」
代名词也叫代词,用於指称事物。朝鲜语的代名词根据用途的不同,分做人称代名词,例如나(我)、우리(我们)、 너(你)、指定代名词例如이、此、그、彼)和提问代名词,例如어디(何地)、언제(何时)。
数词是用来称呼数目的辞汇,分做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种。两种数词都有汉字词和固有词两类。固有的数词只能表达百位以内的数(从一到九十九),而汉字的数词则可以表示零以及百位以上的数。百位以内的何时使用固有数词,何时适用汉字数词有一套比较复杂的规则,诸如表达时间上的「几点」的时候则要用固有数词表达。而表达时间上的「分」的时候却要用汉字数词来表达。例如五点十五分是「다섯시 십오분,다섯時 十五分」,这里的「다섯」就是固有数词「五」。
汉字基数词:「일,一」、「이,二」、「삼,三」、「사,四」、「오,五」、「육(륙),六」、「칠,七」、「팔,八」、「구,九」、「십,十」、「십일,十一」、「십구,十九」、「이십,二十」、「백,百」、「천,千」、「만,萬」、「억,億」
固有基数词:「하나,한,1」、「둘,두,2」、「셋,세,3」、「넷,네,4」、「다섯,5」、「여섯,6」、「일곱,7」、「여덟,8」、「아홉,9」、「열,10」、「열하나,열한,11」、「열둘,12」、「열일곱,17」、「열아홉,19」、「스물,스무,20」、「스물다섯,25」、「서른,30」、「마흔,40」、「쉰,50」、「예순,60」、「일흔,70」、「여든,80」、「아혼,90」、「아혼아홉,99」。
汉字数词跟量词结合的时候,只有几个别的情况下会发生音变,但是固有数词跟量词结合的时候,却常发生变音。例如固有数词「三」的本词是「셋」,但是添加量词以後,却会音变出「석」、「서」、「세」等形式:「석 단(三捆)」、 「서 말(三斗)」、「세 사람(三人)」。
朝鲜语汉字序数词的构成跟汉语一样,只需在汉字基数词前添加汉字「제,第」即可,例如「제일,第一」、「제구십구,第九十九」。固有序数词需要在固有基数词後添加「째」获得,例如「다섯째(第五)」
修饰语(수식언,修飾言):修饰语包括冠词与副词两類,专用用来限定或修饰体语或谓语
冠词用来修饰或限定体语,在文句中通常作为定语。同印欧语言不同,朝鲜语的冠词并没有「定冠词」的作用,名词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使用冠词修饰,例如「이 책,이 冊(这本书)」。
副词主要用来形容词和动词(谓语)。朝鲜语的副词一律放在谓语的前面。
独立语(독립언,獨立言):属於独立语的词类只有感叹词,感叹词不会跟文句的任何文法成分发生关联,并且其在文句中的位置非常自由。
关系语(관계언,關係言):属於关系语的词类只有助词。
朝鲜语的助词一般黏附在体语的三类词的後面,用以表达被黏附的体语的文法作用,该类词是朝鲜语九品词中最具有黏着语特徵的词类,也是最能体现朝鲜语语言特徵的词类。以助词的用途,可以将其划分做格助词、接续助词以及补助词三类。
格助词可以通过黏附在体语的後面,指定该体语的格。例如名词「한국,韩国」黏附上主格助词「이」,该名词就成了名词的主格形「한국이」,在文句中,就可以做主语了。格助词可以体现主格、受格、与格、所属格等多种格
接续助词用来连接两个平行并列的体词,其作用类似中文的「和」、「与」、「以及」的作用。
与格助词不同,多数的补助词是有涵义的助词,它黏附在体词後面的时候,可以为体词添加涵义。比如「부터」有「从……开始」的意思,添加在「학교(学校)」後面,「학교부터」就能表达「从学校……」
谓语(용언,用言):谓语包含动词和形容词两大类,它们的不定式以「다」(包括「하다」和「되다」)做字尾,比如:「배우다」「공부하다」「고립되다」,所以很容易将其从其他词类中分别出来。在文句中,谓语需要放在宾语的後面。
动词表示事物的动作或临时状态。朝鲜语的动词也可分做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例如「읽다(读)」是及物动词,「고립되다(被孤立)」是不及物动词。朝鲜语的两个动词可以通过添加助词将它们连接起来。
形容词用於说明体言的性质或固定状态。朝鲜语的形容词有修饰体语的功能,在做修饰成份的时候,形容词需要放在体语之前,比如「엄연한 사실,儼然한 事實(无可争辩的事实)」形容词「엄연하다」就放在了体语的前面「사실」的前面。但是朝鲜语的形容词还可以跟动词一样做谓语,此时它就必须如动词一样被放置在文句末尾,例如「가풍이 엄하다,家風이 嚴하다」翻译做「家规(是)严格(的)」,形容词「엄하다」就被放置在文句末尾。
[编辑] 文法
韩语是一种黏着语,主要依靠词尾的变化来表现其文法关系,是表现力很丰富的一种语言。文法结构是主宾谓结构(SOV)。修飾語在被修飾的詞之前。句子可以不符合主賓謂的結構,但必須以謂語(動詞)結尾。韓語中,動詞形態變化決定於時態及以談話者之間的關係。
[编辑] 南北韩之间的语言差异
[编辑] 音韵与字母的差异
虽然「한글」的原义是「大字」的意思,但是朝鲜碍於「한글」的「한」跟「韩国(한국)」的「한」同音而将其改称做「조선글」(朝鮮글)。
除了文字名称上的差别以外,还有字母表顺序上的差别。
字母表子音部分的排列顺序
南韩: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北朝鲜:ㄱ ㄴ ㄷ ㄹ ㅁ ㅂ ㅅ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ㄲ ㄸ ㅃ ㅆ ㅉ ㅇ
韩国将「ㄲ、ㄸ、ㅃ、ㅆ、ㅉ」这5个紧音字母排列在与它们相对的松音的後面,而朝鲜则将它们重新排列後放在字母「ㅎ」的後面。韩国将不发音的字母「ㅇ」与做韵尾(/ŋ/)的「ㅇ」当作同一个字母,并且只在字母表中出现一次。而朝鲜则仍然保留二十八个字母时期的习惯,将做韵尾(/ŋ/)的「ㅇ」排列在「ㅅ」後,将不发音的字母「ㅇ」排在字母表的最後,所以字母「ㅇ」在字母表中出现了两次。
字母表母音部分的排列顺序
南韩: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北朝鲜:ㅏ ㅑ ㅓ ㅕ ㅗ ㅛ ㅜ ㅠ ㅡ ㅣ ㅐ ㅒㅔ ㅖ ㅚ ㅟ ㅢ ㅘ ㅝ ㅙ ㅞ
韩国根据字母基础音归类的法则排列复合韵母,比如「ㅐ/ae/ ㅑ/ia/ ㅒ/iae/」的基础音是「ㅏ/a/」,所以依序排列到单韵母「ㅏ/a/」的後面,又如「ㅝ ㅞ ㅟ ㅠ」的基础音是「ㅜ」,所以这些字母也依序排列到单韵母「ㅜ」的後面。而朝鲜的排序不遵此规则。
[编辑] 词汇与文法的差异
[编辑] 书写上的差异
[编辑] 朝鲜语的系属
朝鲜语的系属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基本上可以有三类的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朝鲜语属於阿尔泰语系,因为朝鲜语有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特徵。
流音不会出现在本土词汇(固有词)的首个音节上
母音调和
黏着语的特徵
朝鲜语的这三个语言特徵为该观点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但是朝鲜语跟阿尔泰语系的其他语言之间的同源辞汇却非常少,反对该观点的学者一般都以此作为反驳的力证。
第二类观点认为朝鲜语跟日语共属於一个新的语系。持该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朝鲜语的文法与日语的文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两者历史上又共同受过古汉语的影响。但是朝鲜语跟日语之间缺乏同源词也成了异议的学者们反驳该观点的力证。
第三类观点认为朝鲜语跟日语一样,都是孤立语言,他们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语系都没有关联。持该观点的学者们以「同源词问题」支持着该观点。
除了上述三类观点以外,还有学者认为朝鲜语应当属於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近来有人提出在阿尔泰语系之下构建新语族(韩日-琉球语族)并且将朝鲜语、琉球语以及日语都归入该语族之内。该观点显然是第一类与第二类的混合观点,但是持该观点的人依然需要面对「同源词问题」。朝鮮語與科里亞克語也是古亞洲語,有相同同源词與語法,與阿爾泰語系反而不太親近
[编辑] 参看
韩文罗马字转写系统
濟州語
朝鮮文化語
韓國語能力考試
古朝鮮文字
[编辑] 外部连结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韩语维基百科使用Google自动将朝鮮語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朝鮮語翻译成繁体中文
韩国语讲座
KOSNET韩国语学习网
NAVER中韩网上双向字典
在線韓國語講座
白樺林的韓語教室
Teenkorean韓文教學
KBS教育廣播
中央日報
東亞日報
朝鮮日報
韩国新网
Korean through English
顯示▼隱藏▲查 • 論 • 編中國語言
汉藏语系 汉语 官話(東干語 · 晋语) · 吴语(徽語) · 粵語(平話) · 湘語 · 贛語 · 客家话 · 闽语(閩東語 · 閩南語 · 閩北語 · 閩中語 · 莆仙語)
緬彝語群 阿昌語 · 哈尼語 · 基諾語 · 拉祜語 · 傈僳語 · 納西語 · 怒蘇語 · 柔若語 · 桑孔语 · 彝語(北 · 东 · 南 · 西 · 中 · 东南) · 載瓦語
藏語群 白马语 · 倉洛語 · 門巴語 · 藏語(卫藏 · 康巴 · 安多)
羌語支 尔苏语 · 贵琼语 · 木雅语 · 纳木义语 · 普米语 · 羌语 · 却域语 · 史兴语 · 扎坝语
嘉绒语支 尔龚语 · 嘉绒语 · 拉坞戎语
其他 阿儂語 · 白語 · 僜語(达让语 · 格曼語) · 獨龍語(独龙江 · 怒江) · 景頗語 · 珞巴語(崩尼-博嘎尔语 · 崩如語 · 苏龍語 · 義都語) · 土家語
侗台语系 台語支 布依語 · 傣語(版纳 · 德宏 · 红金 · 金平) · 壯語
侗水語支 標話 · 侗語 · 錦語 · 拉珈語 · 毛南語 · 莫語 · 仫佬語 · 水語 · 佯僙語
其他 布央語 · 村语 · 仡佬語 · 拉基語 · 黎語 · 臨高語 · 普標語
苗瑶语系 巴哼語 · 布努語 · 炯奈語 · 勉語(瑶语支) · 苗語 · 畲語 · 优诺语
南亚语系 布朗語 · 德昂語 · 佤語 · 京語(越南语) · 莽语 · 俫语 · 布甘话 · 克蔑话 · 宽话
南島語系 回輝話 · 其他南岛语言
阿尔泰语系 突厥語族 哈薩克語 · 吉爾吉斯語 · 撒拉語 · 韃靼語 · 維吾爾語 · 烏茲別克語 · 西部裕固語
蒙古語族 保安語 · 達斡爾語 · 東部裕固語 · 東鄉語 · 蒙古語 · 土族語 · 康家語
滿-通古斯語族 鄂倫春語 · 鄂溫克語 · 赫哲語 · 滿語 · 錫伯語
印歐語系 俄語 · 色勒庫爾語 · 瓦罕語
孤立語言 朝鮮語
[
http://www.th-korean.com.hk 大韓韓國語專門學校
[编辑] 脚注
^ 日語維基百科「朝鮮語の呼称問題」條目
^ 2.0 2.1 日語維基百科「朝鮮語」條目
^ 越語版維基詞典「Hàn ngữ」詞條
^ 越南語維基百科「Tiếng Hàn Quốc」條目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D%E9%AE%AE%E8%AA%9E”
3个分类: 韓語 | 元音和諧語言 | 朝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