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馬來語)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马来语
Bahasa Melayu, بهاس ملايو
使用国家及地区 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泰国南部、菲律宾南部、印尼某些区域
区域: 东南亚
使用人数 2-3千万
排名: 54
语系 南岛语系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核心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支
巽他-苏拉威西语群
Malayic
Malayan
Local Malay
马来语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马来西亚, 文莱, 新加坡
管理机构: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语言及文学研究所)
语言代码
ISO 639-1: ms
ISO 639-2 may (B) msa (T)
Ethnologue
第14版: MLI
ISO 639-3: 分别为
msa – 马来语(一般)
zlm – 马来语(独立语言)
zsm – 标准马来语
pmy – Papuan Malay
btj – Bacanese Malay
bve – Berau Malay
bvu – Bukit Malay
coa – Cocos Islands Malay
jax – Jambi Malay
meo – Kedah Malay
mqg – Kota Bangun Kutai Malay
xmm – Manado Malay
max – North Moluccan Malay
mfa – Pattani Malay
msi – Sabah Malay
vkt – Tenggarong Kutai Malay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马来语(马来语:Bahasa Melayu)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被使用于马来西亚以及马来西亚周边的邻国,比如说泰国、新加坡、文莱、菲律宾、以及印尼苏门达腊岛的部分地区等。在1945年以前,印尼苏门达腊以外的很多地方也是使用马来语。但是在印尼于该年从荷兰手中宣布独立以后,该国所使用的马来语则被称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此外,马来语在东帝汶也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工作语言。
在马来西亚,大概有1300万人是以马来语为母语,约占全国人口的52%。此外,在马来西亚还有1000万人是以马来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至于在其他国家,印尼的苏门达腊也有1000万的马来语使用人口,泰国有100万,新加坡则有40万人左右(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博文翻译有限公司 nd)。
目录 [隐藏]
1 名称
2 “马来语”和“印尼语”的差别
2.1 书写系统
3 和“马来语”相关的工具书及研究书目举隅
4 参考出处
5 相关条目
6 外部链接
[编辑] 名称
根据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共同达成的默契,马来语是以廖内语(Bahasa Riau) --- 苏门达腊廖内省(Riau)的口音 --- 当作标准腔的。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现属印尼的廖内省一直被视为是马来语的诞生地。
在马来西亚,马来语被称之为“Bahasa Melayu (马来语言;Malay language)”或“Bahasa Malaysia (马来西亚语言;Malaysian language)”。“马来西亚语言”是马来西亚政府在1967年的“国语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中被使用的语汇。一直到1990年以前,“马来西亚语言”是比较常被用来指涉马来语的一个名称。但是在1990年以后,不论是官方人士或者是学院里面的学者,却都逐渐倾向于用“马来语言” --- 这是马来语版的“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所使用的语汇 --- 来指涉马来语。
印尼在宣布独立以后,也是使用某种形式的马来语当作其官方语言,但是却将其称之为“Bahasa Indonesia (印尼语言)”。至于在文莱和新加坡,他们所使用的马来语则是被简单称为“Malay (马来语)”或者是“Bahasa Melayu (马来语言)”。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是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即使是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编辑] “马来语”和“印尼语”的差别
主条目:马来语和印尼语的差别
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之间的差别。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中借用了不少词汇。比如说,马来语中的“邮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这个荷兰语 --- 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 而产生的词汇。
[编辑] 书写系统
在20世纪以前,由于多数的马来人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是使用一种叫做“爪夷文”的改良式阿拉伯字母书写系统来进行书写的。之后,另外一种叫做“Rumi”的罗马字母书写系统,则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爪夷文”原本的地位。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其实正反映了当时统治两地的不同殖民政府 --- 英国殖民政府和荷属东印度公司 --- 在书写系统上的差别。
在印尼语中,英文字“moon”中的元音,是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写成“oe”。在日本占领印尼的时候,这个元音又被日本殖民政府改为“u”(因此,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卡诺的名字,也从Soekarno被改为Sukarno)。同样地,在1972年以前,英语“chin”中的子音,虽然在马来语中是用“ch”来表示,但是在印尼语中,则是遵循荷兰语的习惯而书写成“tj”。所以,“孙子”在马来语中的写法是“chuchu”,但是在印尼语中的写法却是“tjoetjoe”。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1972年才有所改变。由于印尼“Ejaan Yang Disempurnakan (精确拼音;Perfected Spelling)”的公布,马来语和印尼语中书写系统的这些差异才有了缩小的迹象。比如说,在这之后,马来语的“ch”和印尼语的“tj”,都一律改成“c”,因此“孙子”就变成了“cucu”。此外,印尼语也不再使用“dj”,而是使用马来语中已经采用的“j”,因此,雅加达的拼法,就从“Djakarta”变成了“Jakarta”。原本在印尼语中被保留来发半元音的“j”(即英语“young”的第一个发音),也由马来语中的“y”所取代。
虽然马来语和印尼语在书写系统上已经几乎获得了统一,然而,由于某些历史上的原因,这两种语言的某些词汇还是有差异。比如说,“钱”在马来语中是写成“wang”,但是在印尼语中则是写成“uang”。
[编辑] 和“马来语”相关的工具书及研究书目举隅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Chee, Tham S. 1990.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alay Language: Social Chan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梁治廷编,1965,马来语相对词小词典。新加坡:上海书局。
刘明编译,1968,实用马来语会话。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
武富正一,1946,马来语大辞典,缩刷版。东京都:旺文社。
杨贵谊、陈妙华编,1988,马来语大词典,修订版。吉隆坡:The World Book Co. Sdn. Bhd。
张耀星编著,1979,马来语会话。香港:中外出版社。
左秀灵主编,1992,马来语:脱口说。台北:建宏。
[编辑] 参考出处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博文翻译有限公司,nd,马来西亚语简介 [online]。np:博文翻译有限公司。[引用于2005年2月8日]。万维网网址:[1]。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Malay: A Language of Malaysia (Peninsular) [online]. Dallas, Tex.: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ited 8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2].
Wikipedia. 2005. Malay Languag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7 February [cited 8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
[编辑] 相关条目
马来西亚
马来族
南岛语系
印尼语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马来语维基百科[编辑] 外部链接
使用Google自动将马来语翻译成简体中文
使用Google自动将马来语翻译成繁体中文
马来西亚语简介
马来文——中文线上字典
马来文——英文线上字典
马来文——马来文线上字典
线上免费学马来语
线上免费英文-马来文翻译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cn/%E9%A9%AC%E6%9D%A5%E8%AF%AD”
5个分类: 马来语支 | 马来西亚语言 | 新加坡语言 | 文莱 | 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