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24阅读
  • 37回复

《sunyuting1的千万》一次千万法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07 18:45 帖号:4097

这也是早上写的:
现在我总的说一下吧。
我们已经不是小孩,不可强求自己要完全具备小孩的心境,因为要完全达到是不可能的,毕竟小孩有小孩的世界,成人有成人的世界。而我之所以把小孩的心境弄明白弄清楚,其实是为了成全自己是成人,要弄清楚才肯做的秉性,是想告诉自己图案的答案不是接吻,而是杯子,或者说更深入一点,就是两条曲线,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有多少成人会把那图案想成是杯子甚或是两条曲线呢?
而最终,想得再多再多的目的都是要自己落实到:
1。自然的投入和积极的参与   2。开口、模仿、说、说、再说、再说。   以上的是爬楼梯的方法,而这是要爬的楼梯:
牙牙学语的阶段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08 22:11 帖号:4103

这电子阅览室一会儿就要下班了,我先就回答一部分,其它留着明天或什么时候来回复。


  

回复shinja的:
  shinja,能和你交上朋友,相信会是我人生的一次转折。因为你我的个性差很多,甚至是相反,然而却能够悟到一起,这足以说明你会给我带来我个性的补充和完善。。。你的一些品质是我最缺的。。。
  现在给你做一些具体的回复吧。


  

>>>>>你现在这种状况,已经不能算千万法的第四个阶段了。你可能也察觉到这一点了,因为你说:“我的千万观不是局限于“千万五阶段”,而是指把握它的精神......”你真“狡猾”。如果是我,我就会用更激烈和严厉的语气指出千万法阶段设计的不合理性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09 20:42 帖号:4105

  
【在 shinja 的帖子中提到】
----------------------------------------------
“我的科学观?业那?蚬邸闭飧鎏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09 20:59 帖号:4106

 Sunyuting1叔叔:
我现在上网一般是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上的,因为这边可用软盘,这可为我的打字“防不测”,而这边是没有UC的,所以如果要和你用UC聊的话,每次来都要下载一回,这很不划算的。而如果去外面的网吧,虽然有UC,却并不便宜。所以即然这样,我们还是用E-mail吧:zouyou00@hotmail.com   这可是shinja提议的好方法啊!不过虽然如此,有此好方法,我却缺时间。因此至今还未用伊妹儿和shinja聊过呢,那么我在此说明一下,免得你们白跑了。。。。。。

作 者: shinja 2003/09/10 09:14 帖号:4108

你关于酝酿的体会,我从来没有过。我可能属于你说的那种死缠烂打型。^_^对于你酝酿的提法,我有些不同意见。
 
有很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我们因为感兴趣才去学习的,更多的是环境所迫,至少刚开始是这样。比起兴趣来,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奋进的状态。你的那位同学,如果把那些“酝酿”的时间用在练习上,他的水平可能会更高。至少,专业的笛子演奏家不会“酝酿”那么久。当然作为兴趣爱好就另当别论了。作为一种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必须去学习练习和面对的技能,英语不应该和兴趣爱好相提并论。业余爱好可以随时产生兴趣、随时转移兴趣、随时失去兴趣,你能这样对待英语吗?
   
你现在可能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如果深一点,其实兴趣是你利用暑假时间闭门苦修而来的。刚开始,你非但没有兴趣,反而感到无奈。但随着你听说水平的提高,你对英语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了。你说,你这十几天尝到了酝酿的好处,这些好处是酝酿带来的吗?那些在暑假里到处玩耍的学生能够如此酝酿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你大量的投入。
   
关于平原期:其实,我们绝大部分学习和训练时间是在平原期里的。根据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的原理,高台期是在一段时间的平原积累而产生的量变。就英语学习来说,我们没有达到某一高度,更多时候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投入不够,不足以产生量变。我们今后用email交流吧,比论坛方便得多,也便于保存。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smartlake 2003/09/11 10:34 帖号:4113

【在 shinja 的帖子中提到】
----------------------------------------------

  

后来我发现,完成这个训练至少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就搁下了。
----------------------------------------------

  

>>后来我发现,完成这个训练至少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就搁下了。
我很感兴趣,这一点是怎么发现的,为什么要那么长的时间,问题究竟在那里?
顺便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对你的语流的概念,我很感兴趣。你提到完全不接触文字,不提倡听写,只听语流,只模仿语流,是一种很有趣的方法,但那是唯一的方法吗,我的意思是这种方法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否有缺点呢?比如,。。。我觉得我得试一下才能给出我的看法,不知道你认为呢?
我觉得语音流是很重要的基础。但言语的本质应该是“言意互转”,语言的功能是来表达情感和描述一定的意义的。语音是表面的,也就是皮相,但在开始阶段非常重要,而“言意互换”的效率和质量将是决定性的。到后来的阶段,语音应该放到脑后,焦点是如何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言意互换”实践来学会“言意互换”。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11 18:27 帖号:4115

【在 smartlake 的帖子中提到】
----------------------------------------------
关于语流,我说一下我的观点吧(相信shinja的和我的会八九不离十)。
  shinja很喜欢用语流来说明问题,而我则更喜欢用“音”,离开了“形”的“音”来说明问题。我认为,在语言自然习得的初始阶段,应该是用“音”来吸收信息,建立起“音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11 19:34 帖号:4116

要听懂则听不懂,不要听懂则全听懂了
这是我在看电影时好几次遇到了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请看看我的解释是否合理:
在一般的理解中,所谓的听懂就是知道其意。而作为外语,要知道其意,你就必须翻译,若不翻译,你能知道其意吗?不能。而这“其意”你是必须记的,不记的话,你能咋办?而如果记的话,你记一个就一个,两个就两个,是有限的。然而生活是无限的,那么你以有限的“意”去套无限的生活,势必如《庄子》所说:“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就是传统法)
  而影片就是生活的缩影,“其意”也是无限的。那么即便你背下550,000个单词,你一样也是“殆矣!”
  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最合理的:所谓听懂就是知道它在什么场景发生。也就是说,只要你建立起了“‘音’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shinja 2003/09/12 01:02 帖号:4122

>>>>所谓听懂就是知道它在什么场景发生。
   
说得好,我再给你扩展一下。我家昨天晚餐中有一道菜是红烧鸡翅膀,三岁的儿子一边啃一边发表意见:“鸡翎膀儿真好吃。”在这个特定场景中出现的鸡翎膀儿,孩子绝对不会与早上把小朋友叫起床的公鸡,下了蛋就咕咕叫的母鸡联系起来,更不会与屙尿尿的小鸡鸡挂上钩。“鸡翎膀儿”这个语流元素在幼儿心目中只代表特定环境――餐桌上出现的一道菜。而其与“公鸡”“母鸡”“小鸡鸡”几个语流元素共有的“鸡”这个共同的语素表述着什么样的特定关系,代表着什么特别的意义,幼儿是分析不出来的,他也不需要知道这些。
   
随着生活之门逐渐敞开,幼儿接触到更多“鸡”飞机,拖拉机,机器,激动,饥不择食。。。。。。他会去触摸、拥抱、谈论、感受、踢打,但他绝对不会专门研究这些“ji”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不会去理会这些字是怎么写的。因为每一个“ji”都伴随着不同的前后缀,代表截然不同的事物和概念,出现在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于幼儿来讲,这已足够。

我前面的帖子曾提到过“反复模仿每一个动作表情和语音直至惟妙惟肖,你唯一不感兴趣的是语音所代表的详细语义。” 我说的详细语义指的就是分析出单词和这些单词代表的语义。我们只需要对语流进行模仿,同时对伴随语流出现的场景和人物表情变化留心观察和模仿,这就是对自然习得过程的模拟。
   
自然习得说起来虽然轻松,但是我们也应该预见到困难。幼儿习得母语共花了四五年时间才算融会贯通。成人模拟这一过程,首先就得过思想关,还有就是异常枯燥的初期训练。具体过程我也不清楚,因为这方面我并没有做深入研究,原因我前面帖子说过了。我在这里提出,主要是因为看了左右小弟你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描述,感觉非常适合你。因为你已经站在自然习得的门槛上了,你现在需要的不是该如何坚持,如何度过枯燥的初期训练,而是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和方向。儿童习得母语时,从未感到过艰难和困惑,只不过是忘情的投入而已。你到现在这个程度,可能也不会感到艰难了,只需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忘情投入。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可能需要看几百部电影,一两年时间才能融会贯通。
作 者: 拗式 2003/09/12 08:12 帖号:4123

正所谓“趋向真如亦是邪”,小弟道行较浅,不知自己的观点是否对,我在四个阶段的学习中,也有一些体会,但我总觉的有时不必太较真,有些学习的原理或道理,分析的太深,想的太多,与学习无益。保持状态的自然流畅,活泼可爱,就可以了。况且,有些东东也不一定如我们所分析的那样,好多原因在于我们实践不够,时间一长,好多东西自然我们就能领悟。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5-09-09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13 19:33 帖号:4146

【在 拗式 的帖子中提到】
----------------------------------------------
正所谓“趋向真如亦是邪”,小弟道行较浅,不知自己的观点是否对,我在四个阶段的学习中,也有一些体会,但我总觉的有时不必
----------------------------------------------
  如果你在看到那个图案之初,想到的不是接吻,而是杯子,甚或是两条曲线,那么你说的全部都对,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在成长,经验在积累,当自己已是成年,做一件事,往往要搞清楚、弄明白,否则在前方有N条路向我们展开之时,我们会不知方向,走错了路。而我们成年人要搞清楚弄明白才肯做才懂得做的秉性,乃是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的。而在规律面前,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成全,而不是抗拒,否则,我们将会在激起了毅力之后,注定着要失败。。。。。。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13 19:39 帖号:4147

  
关于酝酿,现在可以回复shinja你了,但我这只是一小部分,而sunyuting1叔叔的”sunyuting1的千万“才是真实而全面的回复。。。。。。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奋进的状态。你的那位同学,如果把那些“酝酿”的时间用在练习上,他的水平可能会更高。至少,专业的笛子演奏家不会“酝酿”那么久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级别: 圣骑士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5-09-09
跟帖:童言无忌

作 者: 即左又右走 2003/09/13 19:45 帖号:4148

我想我这一帖应该要成为我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后一帖,因为我已经决定从明天开始要少来上网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拿出点实践性的成果来,而阐述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是必要的而已,况且,我也不想因上网而当误了我的学习。。。。。。。

我在这里说一些我的看法我的感觉吧,如果在说的过程中有触及以下几人的自尊,还请以童言无忌相原谅。


  

郑赞容
  这是我不愿意接受的两点:
  1。把责任归咎于学生。例如把千万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学生们的急性子。那么这里我要说了,如果老师的学习方法会激起学生们的急性子,甚至在激起了急性子之后还是走不通千万路,那么只能算是老师方法的失败。
  2。把原因归结于表面。例如把千万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学生没有6天休息一天。那么这里我要说了,如果老师的方法如此不堪一击,那么到底这方法还算什么方法?


  

Pddyq
  1。“我用在千万法上的时间超过了1500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连续一共干了将近200天。我是用心血同你对话”
 . 2。“基本掌握英语。掌握的标准是能用英语听课,并简单记录要点;能用英语在正规场合进行简短发言;能一遍看懂英语书报;能写简明扼要的英语应用文件。”
 . 3。“附带说明一下,使用“千万法”要有相当的英语基础,至少要通过六级英语。如果连五千词都没有,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方法。“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QQ心缘)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