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881阅读
  • 481回复

13 压码看电影学习法系列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外语字母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0 发表于: 2010-01-21
他加祿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他加祿語  
发音: tɐˈgaːlog
使用国家及地区 菲律賓  
区域: 呂宋島中及南部
使用人數 第一語言: 2.2 千萬

第二語言: 超過 6.5 千萬

排名: 58
語系 南島語系
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
  婆羅-菲律賓語群
   中菲律賓語支
    他加祿語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菲律賓 (以「菲律賓語(Filipino)」這個名稱)
管理机构: 菲律賓語言委員會 (Komisyon sa Wikang Filipino)
語言代碼
ISO 639-1: tl
ISO 639-2 tgl
ISO 639-3: tgl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他加祿語(Tagalog),又稱為塔加路语、塔加洛语和他加洛語1,在語言分類上是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主要被使用於菲律賓。被當成是菲律賓國語及官方語言之一的所謂「菲律賓語」(Filipino),正是以他加祿語作為主體而發展出來的。

根據菲律賓政府2000年所進行的人口普查資料,在總數為76,332,470的菲律賓人當中,有21,485,927人是以他加祿語作為母語的。此外,還有將近5000萬的其他菲律賓人,則是以他加祿語作為第二語言。在菲律賓將近170種的本土語言中,他加祿語是唯一具有官方語言地位的一個語言(Wikipedia 2005a)。

目录 [隐藏]
1 名稱和歷史
2 語言分類
3 從地方語言到官方語言
4 他加祿語中的外來語舉隅
5 相關條目
6 注釋
7 和「他加祿語」相關的工具書舉隅
8 參考出處
9 外部連結

[编辑] 名稱和歷史
在他加祿語中,「taga」是「本地人」的意思,而「log」則是「河流」的意思,所以,「Tagalog」原本的意思是「住在河濱的居民」。

在西班牙人於16世紀佔領菲律賓以前關於他加祿語相關的文字紀錄不是很清楚。1989年在拉古那地灣(Laguna de Bay)發現了拉古那銅版銘文(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銘文上記載了一件免除債務的事件,在銘文上記載的時間是900年4月21日。銘文中有梵語、古爪哇語、古他加祿語、古馬來語的詞彙。拉古那銅版銘文現在藏於菲律賓國家博物館。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當地人使用一種稱為「貝貝因」的音節為基礎的文字書寫他加祿語。西班牙人到來後,這種文字被拉丁字母所取代。

某些語言學家推測,和也被歸類為「中菲律賓語」的其他語言一樣,他加祿語可能也是發源於民答那峨島(Mindanao)的東北部或維薩亞群島(Visayas)的東部(Wikipedia 2005a)。

第一本用他加祿語所寫的書籍,似乎是在1593年所出版的《基督教義》(Doctrina Cristiana)這本書。這本書總共出了三種不同的版本,一個是用西班牙語寫作的,另外兩種版本則都是用他加祿語寫作的,一個是用「貝貝因」(Baybayin)的書寫系統,另外一個則是採用拉丁字母的書寫系統(Wikipedia 2005a)。

[编辑] 語言分類
在他加祿語的發展過程當中,由於語言接觸的結果,它從其他語言當中吸收了不少語彙。他加祿語因為是馬尼拉為中心的群島貿易系統的共通語,所以殖民時期受西班牙語影響較大。禮貌用語及比較嚴肅的名詞都從西班牙語舶來。此外還有福建話、英語、馬來語、梵文(經由馬來語)、阿拉伯語(經由馬來語和西班牙語)、以及在菲律賓呂宋島所使用的「邦板牙語」(又譯卡片片甘語,Kapampangan,屬於「北菲律賓語言」),都對他加祿語字彙的形成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Wikipedia 2005a)。

雖然他加祿語受到不少外來語的影響,但是,對語言學家而言,該語言仍舊呈現相當明晰的南島語言特質,和馬來語、印尼語、夏威夷語、帛琉語、乃至台灣南島語言,都有親緣關係(Wikipedia 2005a)。語法比印尼語,馬來西亞的國語馬來語要複雜,但沒爪哇語一樣分嚴格的社會等級用法,和臺灣的阿美語還有淵源關係。

更進一步地說,他加祿語屬於「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西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支」、「美索菲律賓語言」中的「中菲律賓語言」,和呂宋島東南方之比可半島(Bicol Peninsula)以及呂宋島和民答那峨島之間之維薩亞群島所使用的語言 --- 比如說比口語 (Bikol)、希利蓋農語 (Hiligaynon)、瓦瑞瓦瑞語(Waray-Waray)、以及宿霧語 --- 都有更接近的關係(Wikipedia 2005a)。

[编辑] 從地方語言到官方語言
使用他加祿語的人,主要是分布在呂宋島的中部和南部,包括大馬尼拉區、馬尼拉以北的5個省份、以及馬尼拉以南的6個省份。此外,位於呂宋島南部的鹿邦島(Lubang)、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以及民都洛島(Mindoro)的北部和東部,也都有他加祿語的使用人口(Wikipedia 2005a;李林 2000)。

以前官方語言是英文。美西戰爭前用的是西班牙語。1935年,新當選該年成立之「菲律賓自治政府」總統的奎松(Manuel L. Quezon),在菲律賓憲法第14條第3項中加上了所謂的「國語條款」:「…… 國會應該在某一個既存之本土語言(one of the existing native languages)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發展出一個國家語言 ……」(引自Belvez 2002) 。在成立了一個特別的委員會經過一番研究以後,有8個使用人口在100萬人以上的「主要」語言成為菲律賓國家語言的候選對象。後來,只剩下兩個語言成為最後的競爭者,一個是宿霧語(Cebuano),另一個則是他加祿語(Rubino 1998)。宿霧語是當時菲律賓使用人口最多的一個本土語言,主要使用於維薩亞群島的宿霧島(Cebu)、薄荷島(Bohol)、尼格洛斯島(Negros)、萊特島(Leyte)西部、以及民答那峨島的北部(Wikipedia 2005b)。他加祿語雖然在使用人數上佔第二位,但卻是大馬尼拉地區的主要語言。後來該委員會選擇了他加祿語當成菲律賓發展中之國家語言的基礎。

1937年,奎松總統宣佈塔加洛語為菲律賓的國語。1940年,他加祿語開始在菲律賓所有的學校中傳授。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正式從美國手中宣佈獨立,他加祿語也才正式成為菲律賓的國語。從1961年到1987年,他加祿語也被稱之為「菲律賓語」(Pilipino)。1987年以後,「菲律賓語」的拼法又改成「Filipino」(Wikipedia 2005a)。馬可斯倒臺後,阿基諾夫人推動之下,更確立了它的菲律賓國語地位。

參見:菲律賓語

[编辑] 他加祿語中的外來語舉隅
他加祿語 意義 來源 原語言中的寫法
dasál 祈禱 西班牙語 rezar
kabayo 馬 西班牙語 caballo
silya 椅子 西班牙語 silla
kotse 車子 西班牙語 coche
sabón 肥皂 西班牙語 jabón
lumpia 春捲 福建話 潤餅
syopaw 肉包 福建話 燒包
pansít 一種用來煮湯或湯麵的包餡食物 福建話 扁食
susì 鑰匙 福建話 鎖匙
kuya 哥哥 福建話 哥仔(哥亞)
ate 姊姊 福建話 阿姊
bakyâ 木履 福建話 木履
hikaw 耳環 福建話 耳鈎
bihon 米粉 福建話 米粉
dyinseng 人參 北京話 人參
madyong 麻將 北京話 麻將
tulong 幫助 馬來語 tolong
tanghali 下午 馬來語 tengah hari
dalamhatì 不幸 馬來語 dalam + hati
luwalhatì 榮譽 馬來語 luar + hati
duryán 榴槤 馬來語 durian
rambutan 紅毛丹 馬來語 rambutan
saráp 好吃的 馬來語 sedap
nipa 聶帕櫚 馬來語 nipah
ratan 藤 馬來語 rotan
batik 點 爪哇語 batik
gamelan (印尼等的)木琴 爪哇語  
lahar 火山泥流 爪哇語  
salitâ 說話 梵文 चरितँ
balità 新聞 梵文 वार्ता
alak 酒類飲料 波斯語 الكل
turban 纏頭巾 波斯語 dulband، دلبند
mangga 芒果 塔米爾語 mankay
bagay 東西 塔米爾語 /vakai/
salamat 謝謝 阿拉伯語 سلامة
Islam 回教 阿拉伯語 إسلام
sultan 素檀 阿拉伯語 سلطان
katól 蚊香 日語 かとりせんこう
bakit 為什麼 卡片片甘語 obakit
akyát 爬 卡片片甘語 akyát
at 和 卡片片甘語 at
kiwi 奇異果 毛利語  
yukulele 尤克里里琴 夏威夷語  
tabu 禁忌 玻里尼西亞語 tabu
tatu 刺青 玻里尼西亞語 tatu

資料來源:改寫自Wikipedia (2005a)

[编辑] 相關條目
菲律賓
南島語系
菲律賓語言
菲律賓語
宿霧語
塔加洛人
[编辑] 注釋
1.採用「塔加洛語」這個漢文譯名的有楊聰榮(2001)、康福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nd)等。採用「他加祿語」這個漢文譯名的則有李林(2000)。
[编辑] 和「他加祿語」相關的工具書舉隅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Panganiban, Jose Villa. 1969. Concise English-Tagalog Dictionary. Rutland, Vt.: Tuttle.
Ramos, Teresita V. 1971. Tagalog Dictiona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Soberano, Rosa. 1980. The Dialects of Marinduque Tagalog. Canberra: Dept. of Linguistics, Research School of Pacific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Zorc, R. David Paul. 1991. Tagalog Slang Dictionary. edited by Annabelle M. Sarra, and Patricia O. Afable. Kensington, Md.: Dunwoody Press.
[编辑] 參考出處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Belvez, Paz M. 2002. Development of Filipino,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the Philippines [online]. np: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Culture and the Arts , [cited 1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1].
康福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nd,菲律賓旅遊指南 [online]。台北:康福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引用於2005年2月1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李林,2000,他加祿語 [online]。台北: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引用於2005年2月16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Morrow, Paul. 1998. The 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4].
Rubino, Carl. 1998. Tagalog: A Brief Look at a National Language [online]. np: Carl Rubino's Homepage, [cited 1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5].
Wikipedia. 2005a. Tagalog Languag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5 February [cited 1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6].
Wikipedia. 2005b. Cebuano Language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6 January [cited 1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7].
楊聰榮,2001,菲律賓獨立革命與西美戰爭:論東南亞自主歷史史觀下國族歷史論述的成就與侷限。新史學 12:187-232。
[编辑]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他加祿語维基百科菲律賓旅遊指南
Ethnologue關於「塔加洛語」的報告(英語)
  這是與语言或语言学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B%96%E5%8A%A0%E7%A5%BF%E8%AA%9E
2个分类: 中菲律宾语支 | 菲律賓語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1 发表于: 2010-01-21
僧伽罗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僧伽羅語)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僧伽罗语
සිංහල siṁhala
使用国家及地区 斯里兰卡
使用人数 1900万
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雅利安语支
   僧伽罗-马尔代夫语言
    僧伽罗语  
文字: 僧伽罗文(发展自婆罗米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斯里兰卡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si
ISO 639-2 sin  
Ethnologue
第14版: SNH
ISO 639-3: sin
本条目含有南亚地区文字。如果您的操作系统不能显示,您或会看到元音符号放在不正确的位置。请参考英文版帮助以获取支持。


僧伽罗语(සිංහල),是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之一。是占斯里兰卡大多数人口的僧伽罗人的语言;使用人口大约一千九百万。从1956年开始,僧伽罗语及泰米尔语同时都是斯里兰卡宪法上承认的官方语言。

僧伽罗语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马尔代夫官方语言之一的迪维希语是与之相近的语言。僧伽罗语书写采用源自古印度北部婆罗米文而形成的僧伽罗字母。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历史发展阶段
1.2 语音发展
1.3 西部和东部俗语特征
1.4 达罗毗荼语系影响
2 音系
3 构词
3.1 名词性构词
3.1.1 格
3.1.2 数标记
3.1.3 不定冠词
3.2 动词性构词
4 语法
5 Elu
6 引用
7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
大约公元前5世纪,来自西北印度的移民到达了斯里兰卡岛,带来了他们的印度-雅利安语。(在编年史《大史》中提及的第一群移民是王子维阇耶和他的随从。)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来自东北印度(羯陵伽, 摩揭陀)的后续迁徙导致了东部俗语特征的混合。

[编辑] 历史发展阶段
僧伽罗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僧伽罗俗语 (直到公元3世纪)
原始僧伽罗语 (公元3-7世纪)
中世纪僧伽罗语(公元7-12世纪)
现代僧伽罗语(公元12世纪-现在)
[编辑] 语音发展
僧伽罗语的重要语音发展包括

失去了塞音的送气区分(比如 kanavā“to eat”对应于梵语的 khādati, 印地语的 khānā)
所有长元音的缩短(比较上例)。现代语言中的长元音来自借词(比如 vibāgaya“exam”< 梵语 vibhāga)和要么在元音间辅音的省略之后(比如 dānavā“to put”< damanavā)要在最初的复合词中的连音现象。
辅音丛和长辅音分别简化成长辅音或单辅音(比如梵语 viṣṭā“time”> 僧伽罗俗语 viṭṭa > 现代僧伽罗语 viṭa)
/j/ 到 /d/ 的发展(比如 däla“web”对应于梵语 jāla)
[编辑] 西部和东部俗语特征
僧伽罗语的西部特征的例子是词首 /v/ 的保留,在东部语言中它发展成为 /b/(比如梵语 viṃśati“twenty”, 僧伽罗语 visi-, 印地语 bīs)。东部特征的一个例子是在僧伽罗俗语中阳性主格单数的结尾为 -e(而非西部 -o)。有一些词汇成对同源的情况,比如单词 mässā (“fly”) 和 mäkkā (“flea”),它们都对应于梵语 makṣikā 但是词干来自两个不同区域的俗语词 macchiā 和 makkhikā (同巴利语一样)。

[编辑] 达罗毗荼语系影响
除了很多泰米尔语借词之外,一些临近达罗毗荼语中的语音和语法特征,使得口头僧伽罗语脱离于北部印度-雅利安语言,两群组的语言使用者的紧密共存为其明证。一些可追溯为达罗毗荼语系影响的特征有

在短 e, o 和长 ē, ō 之间的区分
送气音的消失
左-分支语法
使用 kiyanavā“to say”的动词性形容词作为从句连词,意思为“that”和“if”,比如:
ēka alut kiyalā mama dannavā
it new having-said I know

“I know that it is new.”

ēka alut-da kiyalā mama dannē nähä
it new-? having-said I know.emph not

“I do not know whether it is new.”

[编辑] 音系
存在所谓的前鼻音化塞音。这是在浊塞音之前的非常短的同发音部位的鼻音。鼻音被划分音节入随后音节的开始辅音丛中,这意味着前面音节的音节重量保持不变。
非重音的短 a 发音为 schwa ə,它除此之外没有书写符号。
唇音 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 硬腭音 软腭音 声门音
鼻音 m n [ɳ] [ɲ] [ŋ]  
塞音 清音 p t̪ ʈ tʃ k  
浊音 b d̪ ɖ dʒ g  
前鼻音化 mb n̪d̪ ɳɖ  ŋg  
擦音  s    ɦ
颤音  r    
近音 ʋ l  j  
前 央 后
长 短 长 短 长 短
闭 iː i   uː u
中 eː e  (ə) oː o
开 æː æ aː a  

[编辑] 构词
[编辑] 名词性构词
僧伽罗语名词的主要特征是有格,数,限定和生命性。

[编辑] 格
僧伽罗语区很多格。除了跨语言的常见的主格, 宾格, 属格, 与格和离格,它还有不常见的格如工具格。格的准确数目依赖于采用的格的精确定义。例如,生命性工具格和方位格,atiŋ 和 laŋgə,也是独立的词,分别意味着“with the hand”和“near”,所以有的学者不把它们作为真正的词缀。依赖于独立的词在文法化道路上进展程度,学者会决定是否把它看作格标记。

多数元音长度符号的方括号指示在特定非重音音节中长元音的可选的缩短。

生命性单数 生命性复数 非生命性单数 非生命性复数
主格 miniha(ː) minissu potə pot
宾格 miniha(ː)və minissu(nvə) potə pot
工具格 miniha(ː) atiŋ minissu(n) atiŋ poteŋ potvəliŋ
与格 miniha(ː)ʈə minissu(ɳ)ʈə potəʈə potvələʈə
离格 miniha(ː)geŋ minissu(n)geŋ poteŋ potvaliŋ
属格 miniha(ː)ge(ː) minissu(ŋ)ge(ː) pote(ː) potvələ
方位格 miniha(ː) laŋgə minissu(n) laŋgə pote(ː) potvələ
呼格 miniho(ː) minissuneː  

[编辑] 数标记
在僧伽罗语生命性名词中,标记复数使用 -o(ː),一个长辅音加 -u, 或者 -la(ː)。多数非生命性名词用删减法来标记复数。来自英语的借词用 ekə 标记单数,不标记复数。这可以解释为单数。

单数 ammaː ballaː horaː  potə reddə kantoːruvə satiyə bas ekə paːrə
复数 amməla(ː) ballo(ː) horu  pot redi kantoːru sati bas paːrəval
注解 mother(s) dog(s) thief(ves)  book(s) cloth(es) office(s) week(s) bus(ses) street(s)

在表格的左侧中,复数比单数长。在右侧除了最后的 paːrə“street”例外,复数比单数短。

[编辑] 不定冠词
给生命性词的不定冠词是 -ek 给非生命性词的是 -ak。不定冠词只存在于单数中,在这里它的缺席标记标记确定性。在复数中,(不)确定性不接受特殊标记。

[编辑] 动词性构词
僧伽罗语区分三个变位类。口头僧伽罗语不在动词上标记人称、数或性(书面僧伽语要标记)。换句话说这里没有主语-动词-一致(agreement)。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动词 动词性形容词 动词 动词性形容词 动词 动词性形容词
现在 (将来) kanəvaː kanə arinəvaː arinə pipenəvaː pipenə
过去 kæːvaː kæːvə æriyaː æriyə pipunaː pipunə
先前 kaːlaː kaːpu ærəlaː ærəpu pipilaː pipicca
同时 kanə kanə / arinə arinə / pipenə pipenə /
不定式 kannə/kanḍə / arinnə/arinḍə / pipennə/pipenḍə /
强调形式 kanneː / arinneː / pipenneː /
注解 eat / open / blossom /

[编辑] 语法
SOV (主宾谓)语序。
基本没有连词,如英语的 that 或 whether,只有通过分词和动词性形容词的方式形成的非限定子句。例如:“The man who writes books”翻译为 pot̪ liənə miniha, 字面意思为“books writing man”。
它是左分支语言(参见分支 (语言学)),这意味着确定元素通常放置在它们所确定者之前(见上例)。
一个例外是对数量的声明通常在它们所确定者之后。例如:“the four flowers”翻译为 mal hat̪ərə, 字面意思是“flowers four”。在另一方面可以争论说数量是这个构造的首要,而花是修饰语,所以更好的英语呈现是“a floral foursome”。
没有前置词,只有后置词(参见介词)。例如:“under the book”翻译成 pot̪ə yaʈə, 字面意思是“book under”。
僧伽罗语没有系词: “I am rich”翻译成 mamə poːsat̪, 字面意思是“I rich”。有两个用于方位断定的存在动词,但是这些动词不用于类-成员关系或性质-指派的断定,不像英语的 is。
[编辑] Elu
Elu (也叫做 Hela, Helu)是给古代形式的 Apabhramsa(中古印度-雅利安语)的僧伽罗变体的名字。名字 Elu 在古代著作中以更老的形式 Hĕla 或 Hĕlu 出现,而它们来自更老的 Sĕla,它来自巴利语的 Sîhala。巴利语学者 T.W. Rhys 称 Elu 为“锡兰俗语”。

Elu 的一个特征是偏好短元音和去除在梵语和其他俗语如巴利语中常见的双重辅音。

Elu 梵语 巴利语 英语
äsa akshiya akkhi eye
akura akshara akkhara letter
aruta artha attha meaning
ahasa ākāsha ākāsa sky
asuna āsana āsana seat
bambu Brahma Brahma Brahma
bamburā barbara  barbarian
basa bāṣa bhāsā language
bima bhūmi bhūmi land
bubula budbuda bubbula bubble
boduna bhōjana bhojana food
bōsat bōdhisattva bōdhisatta Bodhisattva
dahama, dam dharma dhamma Dharma
dakuna dakshina dakkhina south
devola devāla devālaya temple
diga, digu dhīrga dīgha long
diviya jīvita jīvita life
dudana, dujana durjana  wicked, malicious
dujanā durjanayā  wicked person
dukata dushkrita  wicked deed
dulaba durlabha dullabha rare
duma druma dhūma smoke
gata gātra gatta body
gatakura gātraakshara  consonant
kana karna kanna ear
karuvā kāra  person
keta kṣetra khetta field
kiḍa krīḍā  sport
kila kīlā kīlā sport
kinu kṛṣṇa  dark
kilu klishTa  dirty
kiluTu klishTa kiliTTha dirty
kumarā kumāraka kumāra son, prince
kumari kumāri kumāri girl, princess
kuriru krūra kurūra cruel
lassana lakṣaṇa  beautiful
lova lōka lōka world
maga mārga magga way
magula maṅgala maṅgala marriage
matura mantra manta incancation
mäda madhyama, madhya majjha middle
miturā mitra mitta friend
mudu mṛdu mudu soft
muwa mukha mukha mouth
mädura mandira mandira palace
mula mūla mūla origin
näba nābhi nābhi navel
näva naukā nāvā ship
neta nētra netta eye
nidana nidhāna nidhāna treasure
nimala nirmala nimmala pure
nipana niṣpanna  production
nivana nirvāṇa nibbana Nirvana
nuvara nagara nagara city
pabala prabala pabala mighty
pamana pramāna pamāna amount
parapura paramparā  generation
pänaya prashna panha problem, question
pava pāpa pāpa sin
pavasa pipāsa pipāsam thirst
parana purāna purāna old
parusa parusha pharusa harsh
pasana prasanna pasanna pleasant
pāsala pāṭhashālā pāṭasālā school
pavaruna prakarana  treatise
pätuma prārtanā  wish, hope
pedesa pradēsha  country
pema prēma pema love
piduma pūjā pūjā offering
pina punya punya merit
pokuna puṣkariṇī pokkhariṇī pond
poson pūrva-śravaṇa pubba-savana (name of a month)
pun pura, pūrna punna full
pupa puṣpa puppha flower
puva pūrva pubba former, prior
puvata pravṛtti pavatti news
rada rājan rājā king
rakusā rākṣasa rakkhasa demon
ratu, rat raktaka ratta red
räsa raśmi rasmi ray
räya rātri ratti night
ruva rūpa rūpa shape, form
sanda candra canda moon
sämuni sākyamuni  sakyamuni
sena sena  army
sirura sharīra sarīra body
soyurā, sohowurā sahōdara sodariya brother
sonduru sundara sundara beautiful
supina svapna supina dream
supun sampūrna sampunna complete
utura uttara uttarā north
vesak vaiṣākha Visakha Vesak
veses vishesha visesa special

[编辑] 引用
Gair, James: Sinhala and Other South Asian Languages, New York 1998.
Gair, James and Paolillo, John C.: Sinhala, München, Newcastle 1997.
Geiger, Wilhelm: A Grammar of the Sinhalese Language, Colombo 1938.
Karunatillake, W.S.: An Introduction to Spoken Sinhala, Colombo 1992 [several new editions].
Clough, B.: Sinhala English Dictionary, 2nd new & enlarged edition, New Delhi,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997.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僧伽罗语维基百科Guide to Sinhala language & Culture
Let's Speak Sinhala - online lessons
Sinhala Input Method Editor
Kapruka Sinhala dictionary
Madhura Sinhala English Dictionary
Sinhala dictionary (Beta)
Sinhala books/novels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3%A7%E4%BC%BD%E7%BD%97%E8%AF%AD
1个分类: 印度-雅利安语支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2 发表于: 2010-01-21
僧伽罗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僧伽羅語)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僧伽罗语
සිංහල siṁhala
使用国家及地区 斯里兰卡
使用人数 1900万
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雅利安语支
   僧伽罗-马尔代夫语言
    僧伽罗语  
文字: 僧伽罗文(发展自婆罗米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斯里兰卡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si
ISO 639-2 sin  
Ethnologue
第14版: SNH
ISO 639-3: sin
本条目含有南亚地区文字。如果您的操作系统不能显示,您或会看到元音符号放在不正确的位置。请参考英文版帮助以获取支持。


僧伽罗语(සිංහල),是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之一。是占斯里兰卡大多数人口的僧伽罗人的语言;使用人口大约一千九百万。从1956年开始,僧伽罗语及泰米尔语同时都是斯里兰卡宪法上承认的官方语言。

僧伽罗语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马尔代夫官方语言之一的迪维希语是与之相近的语言。僧伽罗语书写采用源自古印度北部婆罗米文而形成的僧伽罗字母。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历史发展阶段
1.2 语音发展
1.3 西部和东部俗语特征
1.4 达罗毗荼语系影响
2 音系
3 构词
3.1 名词性构词
3.1.1 格
3.1.2 数标记
3.1.3 不定冠词
3.2 动词性构词
4 语法
5 Elu
6 引用
7 外部链接

[编辑] 历史
大约公元前5世纪,来自西北印度的移民到达了斯里兰卡岛,带来了他们的印度-雅利安语。(在编年史《大史》中提及的第一群移民是王子维阇耶和他的随从。)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来自东北印度(羯陵伽, 摩揭陀)的后续迁徙导致了东部俗语特征的混合。

[编辑] 历史发展阶段
僧伽罗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僧伽罗俗语 (直到公元3世纪)
原始僧伽罗语 (公元3-7世纪)
中世纪僧伽罗语(公元7-12世纪)
现代僧伽罗语(公元12世纪-现在)
[编辑] 语音发展
僧伽罗语的重要语音发展包括

失去了塞音的送气区分(比如 kanavā“to eat”对应于梵语的 khādati, 印地语的 khānā)
所有长元音的缩短(比较上例)。现代语言中的长元音来自借词(比如 vibāgaya“exam”< 梵语 vibhāga)和要么在元音间辅音的省略之后(比如 dānavā“to put”< damanavā)要在最初的复合词中的连音现象。
辅音丛和长辅音分别简化成长辅音或单辅音(比如梵语 viṣṭā“time”> 僧伽罗俗语 viṭṭa > 现代僧伽罗语 viṭa)
/j/ 到 /d/ 的发展(比如 däla“web”对应于梵语 jāla)
[编辑] 西部和东部俗语特征
僧伽罗语的西部特征的例子是词首 /v/ 的保留,在东部语言中它发展成为 /b/(比如梵语 viṃśati“twenty”, 僧伽罗语 visi-, 印地语 bīs)。东部特征的一个例子是在僧伽罗俗语中阳性主格单数的结尾为 -e(而非西部 -o)。有一些词汇成对同源的情况,比如单词 mässā (“fly”) 和 mäkkā (“flea”),它们都对应于梵语 makṣikā 但是词干来自两个不同区域的俗语词 macchiā 和 makkhikā (同巴利语一样)。

[编辑] 达罗毗荼语系影响
除了很多泰米尔语借词之外,一些临近达罗毗荼语中的语音和语法特征,使得口头僧伽罗语脱离于北部印度-雅利安语言,两群组的语言使用者的紧密共存为其明证。一些可追溯为达罗毗荼语系影响的特征有

在短 e, o 和长 ē, ō 之间的区分
送气音的消失
左-分支语法
使用 kiyanavā“to say”的动词性形容词作为从句连词,意思为“that”和“if”,比如:
ēka alut kiyalā mama dannavā
it new having-said I know

“I know that it is new.”

ēka alut-da kiyalā mama dannē nähä
it new-? having-said I know.emph not

“I do not know whether it is new.”

[编辑] 音系
存在所谓的前鼻音化塞音。这是在浊塞音之前的非常短的同发音部位的鼻音。鼻音被划分音节入随后音节的开始辅音丛中,这意味着前面音节的音节重量保持不变。
非重音的短 a 发音为 schwa ə,它除此之外没有书写符号。
唇音 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 硬腭音 软腭音 声门音
鼻音 m n [ɳ] [ɲ] [ŋ]  
塞音 清音 p t̪ ʈ tʃ k  
浊音 b d̪ ɖ dʒ g  
前鼻音化 mb n̪d̪ ɳɖ  ŋg  
擦音  s    ɦ
颤音  r    
近音 ʋ l  j  
前 央 后
长 短 长 短 长 短
闭 iː i   uː u
中 eː e  (ə) oː o
开 æː æ aː a  

[编辑] 构词
[编辑] 名词性构词
僧伽罗语名词的主要特征是有格,数,限定和生命性。

[编辑] 格
僧伽罗语区很多格。除了跨语言的常见的主格, 宾格, 属格, 与格和离格,它还有不常见的格如工具格。格的准确数目依赖于采用的格的精确定义。例如,生命性工具格和方位格,atiŋ 和 laŋgə,也是独立的词,分别意味着“with the hand”和“near”,所以有的学者不把它们作为真正的词缀。依赖于独立的词在文法化道路上进展程度,学者会决定是否把它看作格标记。

多数元音长度符号的方括号指示在特定非重音音节中长元音的可选的缩短。

生命性单数 生命性复数 非生命性单数 非生命性复数
主格 miniha(ː) minissu potə pot
宾格 miniha(ː)və minissu(nvə) potə pot
工具格 miniha(ː) atiŋ minissu(n) atiŋ poteŋ potvəliŋ
与格 miniha(ː)ʈə minissu(ɳ)ʈə potəʈə potvələʈə
离格 miniha(ː)geŋ minissu(n)geŋ poteŋ potvaliŋ
属格 miniha(ː)ge(ː) minissu(ŋ)ge(ː) pote(ː) potvələ
方位格 miniha(ː) laŋgə minissu(n) laŋgə pote(ː) potvələ
呼格 miniho(ː) minissuneː  

[编辑] 数标记
在僧伽罗语生命性名词中,标记复数使用 -o(ː),一个长辅音加 -u, 或者 -la(ː)。多数非生命性名词用删减法来标记复数。来自英语的借词用 ekə 标记单数,不标记复数。这可以解释为单数。

单数 ammaː ballaː horaː  potə reddə kantoːruvə satiyə bas ekə paːrə
复数 amməla(ː) ballo(ː) horu  pot redi kantoːru sati bas paːrəval
注解 mother(s) dog(s) thief(ves)  book(s) cloth(es) office(s) week(s) bus(ses) street(s)

在表格的左侧中,复数比单数长。在右侧除了最后的 paːrə“street”例外,复数比单数短。

[编辑] 不定冠词
给生命性词的不定冠词是 -ek 给非生命性词的是 -ak。不定冠词只存在于单数中,在这里它的缺席标记标记确定性。在复数中,(不)确定性不接受特殊标记。

[编辑] 动词性构词
僧伽罗语区分三个变位类。口头僧伽罗语不在动词上标记人称、数或性(书面僧伽语要标记)。换句话说这里没有主语-动词-一致(agreement)。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动词 动词性形容词 动词 动词性形容词 动词 动词性形容词
现在 (将来) kanəvaː kanə arinəvaː arinə pipenəvaː pipenə
过去 kæːvaː kæːvə æriyaː æriyə pipunaː pipunə
先前 kaːlaː kaːpu ærəlaː ærəpu pipilaː pipicca
同时 kanə kanə / arinə arinə / pipenə pipenə /
不定式 kannə/kanḍə / arinnə/arinḍə / pipennə/pipenḍə /
强调形式 kanneː / arinneː / pipenneː /
注解 eat / open / blossom /

[编辑] 语法
SOV (主宾谓)语序。
基本没有连词,如英语的 that 或 whether,只有通过分词和动词性形容词的方式形成的非限定子句。例如:“The man who writes books”翻译为 pot̪ liənə miniha, 字面意思为“books writing man”。
它是左分支语言(参见分支 (语言学)),这意味着确定元素通常放置在它们所确定者之前(见上例)。
一个例外是对数量的声明通常在它们所确定者之后。例如:“the four flowers”翻译为 mal hat̪ərə, 字面意思是“flowers four”。在另一方面可以争论说数量是这个构造的首要,而花是修饰语,所以更好的英语呈现是“a floral foursome”。
没有前置词,只有后置词(参见介词)。例如:“under the book”翻译成 pot̪ə yaʈə, 字面意思是“book under”。
僧伽罗语没有系词: “I am rich”翻译成 mamə poːsat̪, 字面意思是“I rich”。有两个用于方位断定的存在动词,但是这些动词不用于类-成员关系或性质-指派的断定,不像英语的 is。
[编辑] Elu
Elu (也叫做 Hela, Helu)是给古代形式的 Apabhramsa(中古印度-雅利安语)的僧伽罗变体的名字。名字 Elu 在古代著作中以更老的形式 Hĕla 或 Hĕlu 出现,而它们来自更老的 Sĕla,它来自巴利语的 Sîhala。巴利语学者 T.W. Rhys 称 Elu 为“锡兰俗语”。

Elu 的一个特征是偏好短元音和去除在梵语和其他俗语如巴利语中常见的双重辅音。

Elu 梵语 巴利语 英语
äsa akshiya akkhi eye
akura akshara akkhara letter
aruta artha attha meaning
ahasa ākāsha ākāsa sky
asuna āsana āsana seat
bambu Brahma Brahma Brahma
bamburā barbara  barbarian
basa bāṣa bhāsā language
bima bhūmi bhūmi land
bubula budbuda bubbula bubble
boduna bhōjana bhojana food
bōsat bōdhisattva bōdhisatta Bodhisattva
dahama, dam dharma dhamma Dharma
dakuna dakshina dakkhina south
devola devāla devālaya temple
diga, digu dhīrga dīgha long
diviya jīvita jīvita life
dudana, dujana durjana  wicked, malicious
dujanā durjanayā  wicked person
dukata dushkrita  wicked deed
dulaba durlabha dullabha rare
duma druma dhūma smoke
gata gātra gatta body
gatakura gātraakshara  consonant
kana karna kanna ear
karuvā kāra  person
keta kṣetra khetta field
kiḍa krīḍā  sport
kila kīlā kīlā sport
kinu kṛṣṇa  dark
kilu klishTa  dirty
kiluTu klishTa kiliTTha dirty
kumarā kumāraka kumāra son, prince
kumari kumāri kumāri girl, princess
kuriru krūra kurūra cruel
lassana lakṣaṇa  beautiful
lova lōka lōka world
maga mārga magga way
magula maṅgala maṅgala marriage
matura mantra manta incancation
mäda madhyama, madhya majjha middle
miturā mitra mitta friend
mudu mṛdu mudu soft
muwa mukha mukha mouth
mädura mandira mandira palace
mula mūla mūla origin
näba nābhi nābhi navel
näva naukā nāvā ship
neta nētra netta eye
nidana nidhāna nidhāna treasure
nimala nirmala nimmala pure
nipana niṣpanna  production
nivana nirvāṇa nibbana Nirvana
nuvara nagara nagara city
pabala prabala pabala mighty
pamana pramāna pamāna amount
parapura paramparā  generation
pänaya prashna panha problem, question
pava pāpa pāpa sin
pavasa pipāsa pipāsam thirst
parana purāna purāna old
parusa parusha pharusa harsh
pasana prasanna pasanna pleasant
pāsala pāṭhashālā pāṭasālā school
pavaruna prakarana  treatise
pätuma prārtanā  wish, hope
pedesa pradēsha  country
pema prēma pema love
piduma pūjā pūjā offering
pina punya punya merit
pokuna puṣkariṇī pokkhariṇī pond
poson pūrva-śravaṇa pubba-savana (name of a month)
pun pura, pūrna punna full
pupa puṣpa puppha flower
puva pūrva pubba former, prior
puvata pravṛtti pavatti news
rada rājan rājā king
rakusā rākṣasa rakkhasa demon
ratu, rat raktaka ratta red
räsa raśmi rasmi ray
räya rātri ratti night
ruva rūpa rūpa shape, form
sanda candra canda moon
sämuni sākyamuni  sakyamuni
sena sena  army
sirura sharīra sarīra body
soyurā, sohowurā sahōdara sodariya brother
sonduru sundara sundara beautiful
supina svapna supina dream
supun sampūrna sampunna complete
utura uttara uttarā north
vesak vaiṣākha Visakha Vesak
veses vishesha visesa special

[编辑] 引用
Gair, James: Sinhala and Other South Asian Languages, New York 1998.
Gair, James and Paolillo, John C.: Sinhala, München, Newcastle 1997.
Geiger, Wilhelm: A Grammar of the Sinhalese Language, Colombo 1938.
Karunatillake, W.S.: An Introduction to Spoken Sinhala, Colombo 1992 [several new editions].
Clough, B.: Sinhala English Dictionary, 2nd new & enlarged edition, New Delhi, 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 1997.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僧伽罗语维基百科Guide to Sinhala language & Culture
Let's Speak Sinhala - online lessons
Sinhala Input Method Editor
Kapruka Sinhala dictionary
Madhura Sinhala English Dictionary
Sinhala dictionary (Beta)
Sinhala books/novels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3%A7%E4%BC%BD%E7%BD%97%E8%AF%AD
1个分类: 印度-雅利安语支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3 发表于: 2010-01-21
音系
  • 存在所谓的前鼻音化塞音。这是在塞音之前的非常短的同发音部位的鼻音。鼻音被划分音节入随后音节的开始辅音丛中,这意味着前面音节的音节重量保持不变。
  • 非重音的短 a 发音为 schwa ə,它除此之外没有书写符号。
唇音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硬腭音软腭音声门音
鼻音mn[ɳ][ɲ][ŋ]
塞音清音pʈk
浊音bɖg
前鼻音化mbɳɖŋg
擦音sɦ
颤音r
近音ʋlj
iu
e(ə)o
æːæa


格僧伽罗语区很多格。除了跨语言的常见的主格, 宾格, 属格, 与格离格,它还有不常见的格如工具格。格的准确数目依赖于采用的格的精确定义。例如,生命性工具格和方位格,atiŋlaŋ,也是独立的词,分别意味着“with the hand”和“near”,所以有的学者不把它们作为真正的词缀。依赖于独立的词在文法化道路上进展程度,学者会决定是否把它看作格标记。
多数元音长度符号的方括号指示在特定非重音音节中长元音的可选的缩短。


生命性单数生命性复数非生命性单数非生命性复数
主格miniha(ː)minissupotəpot
宾格miniha(ː)vəminissu(nvə)potəpot
工具格miniha(ː) atiŋminissu(n) atiŋpoteŋpotvəliŋ
与格miniha(ː)ʈəminissu(ɳ)ʈəpotəʈəpotvələʈə
离格miniha(ː)geŋminissu(n)geŋpoteŋpotvaliŋ
属格miniha(ː)ge(ː)minissu(ŋ)ge(ː)pote(ː)potvələ
方位格miniha(ː) laŋminissu(n) laŋpote(ː)potvələ
呼格miniho(ː)minissuneː
[编辑] 数标记
在僧伽罗语生命性名词中,标记复数使用 -o(ː),一个长辅音-u, 或者 -la(ː)。多数非生命性名词用删减法来标记复数。来自英语的借词用 ekə 标记单数,不标记复数。这可以解释为单数。
单数ammaːballaːhoraːpotəreddəkantoːruvəsatiyəbas ekəpaːrə
复数amməla(ː)ballo(ː)horupotredikantoːrusatibaspaːrəval
注解mother(s)dog(s)thief(ves)book(s)cloth(es)office(s)week(s)bus(ses)street(s)
在表格的左侧中,复数比单数长。在右侧除了最后的 paːrə“street”例外,复数比单数短。
[编辑] 不定冠词
给生命性词的不定冠词是 -ek 给非生命性词的是 -ak。不定冠词只存在于单数中,在这里它的缺席标记标记确定性。在复数中,(不)确定性不接受特殊标记。
[编辑] 动词性构词
僧伽罗语区分三个变位类。口头僧伽罗语不在动词上标记人称、数或性(书面僧伽语要标记)。换句话说这里没有主语-动词-一致(agreement)。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动词动词性形容词动词动词性形容词动词动词性形容词
现在 (将来)kanəvaːkanəarinəvaːarinəpipenəvaːpipenə
过去kæːvaːkæːvəæriyaːæriyəpipunaːpipunə
先前kaːlaːkaːpuærəlaːærəpupipilaːpipicca
同时kanə kanə/arinə arinə/pipenə pipenə/
不定式kannə/kanḍə/arinnə/arinḍə/pipennə/pipenḍə/
强调形式kanneː/arinneː/pipenneː/
注解eat/open/blossom/

EluElu (也叫做 Hela, Helu)是给古代形式的 Apabhramsa(中古印度-雅利安语)的僧伽罗变体的名字。名字 Elu 在古代著作中以更老的形式 Hĕla 或 Hĕlu 出现,而它们来自更老的 Sĕla,它来自巴利语的 Sîhala。巴利语学者 T.W. Rhys 称 Elu 为“锡兰俗语”。
Elu 的一个特征是偏好短元音和去除在梵语和其他俗语如巴利语中常见的双重辅音。


Elu梵语巴利语英语
äsaakshiyaakkhieye
akuraaksharaakkharaletter
arutaarthaatthameaning
ahasaākāshaākāsasky
asunaāsanaāsanaseat
bambuBrahmaBrahmaBrahma
bamburābarbarabarbarian
basabāṣabhāsālanguage
bimabhūmibhūmiland
bubulabudbudabubbulabubble
bodunabhōjanabhojanafood
bōsatbōdhisattvabōdhisattaBodhisattva
dahama, damdharmadhammaDharma
dakunadakshinadakkhinasouth
devoladevāladevālayatemple
diga, digudhīrgadīghalong
diviyajīvitajīvitalife
dudana, dujanadurjanawicked, malicious
dujanādurjanayāwicked person
dukatadushkritawicked deed
dulabadurlabhadullabharare
dumadrumadhūmasmoke
gatagātragattabody
gatakuragātraaksharaconsonant
kanakarnakannaear
karuvākāraperson
ketakṣetrakhettafield
kiḍakrīḍāsport
kilakīlākīlāsport
kinukṛṣṇadark
kiluklishTadirty
kiluTuklishTakiliTThadirty
kumarākumārakakumārason, prince
kumarikumārikumārigirl, princess
kurirukrūrakurūracruel
lassanalakṣaṇabeautiful
lovalōkalōkaworld
magamārgamaggaway
magulamaṅgalamaṅgalamarriage
maturamantramantaincancation
mädamadhyama, madhyamajjhamiddle
miturāmitramittafriend
mudumṛdumudusoft
muwamukhamukhamouth
mäduramandiramandirapalace
mulamūlamūlaorigin
näbanābhinābhinavel
nävanaukānāvāship
netanētranettaeye
nidananidhānanidhānatreasure
nimalanirmalanimmalapure
nipananiṣpannaproduction
nivananirvāṇanibbanaNirvana
nuvaranagaranagaracity
pabalaprabalapabalamighty
pamanapramānapamānaamount
parapuraparamparāgeneration
pänayaprashnapanhaproblem, question
pavapāpapāpasin
pavasapipāsapipāsamthirst
paranapurānapurānaold
parusaparushapharusaharsh
pasanaprasannapasannapleasant
pāsalapāṭhashālāpāṭasālāschool
pavarunaprakaranatreatise
pätumaprārtanāwish, hope
pedesapradēshacountry
pemaprēmapemalove
pidumapūjāpūjāoffering
pinapunyapunyamerit
pokunapuṣkariṇīpokkhariṇīpond
posonpūrva-śravaṇapubba-savana(name of a month)
punpura, pūrnapunnafull
pupapuṣpapupphaflower
puvapūrvapubbaformer, prior
puvatapravṛttipavattinews
radarājanrājāking
rakusārākṣasarakkhasademon
ratu, ratraktakarattared
räsaraśmirasmiray
räyarātrirattinight
ruvarūparūpashape, form
sandacandracandamoon
sämunisākyamunisakyamuni
senasenaarmy
sirurasharīrasarīrabody
soyurā, sohowurāsahōdarasodariyabrother
sondurusundarasundarabeautiful
supinasvapnasupinadream
supunsampūrnasampunnacomplete
uturauttarauttarānorth
vesakvaiṣākhaVisakhaVesak
vesesvisheshavisesaspecial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4 发表于: 2010-01-21
高棉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高棉語)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高棉語
ភាសាខ្មែរ  
發音: pʰiːəsaː kʰmaːe
使用國家及地區 柬埔寨, 越南, 泰國, 美國, 法國, 澳洲
使用人數 1.57 - 2.16 千萬 (2004)

第一語言: 1.47 - 2.06 千萬
柬埔寨: 1.21 千萬
越南: 1.1[註 1] - 7[註 2] 百萬
泰國: 1.2 百萬
美國: 190,000
法國: 約 50,000
澳洲: 22,000
加拿大: 16,500
第二語言: 在柬埔寨有 1 百萬

語系 南亞語系
孟-高棉語族
  東孟-高棉語支
   高棉語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柬埔寨
管理機構: 無官方機構
語言代碼
ISO 639-1: km
ISO 639-2 khm  
Ethnologue
第14版: KMR
ISO 639-3: 兩者之一
khm – 中高棉語
kxm – 北高棉語
本條目含有南亞地區文字。如果您的作業系統不能顯示,您或會看到母音符號放在不正確的位置。請參考英文版幫助以獲取支援。


高棉語又稱柬埔寨語,是柬埔寨的一種主要語言,屬於南亞語系。在柬埔寨,大約90%的人口(1200萬人左右)使用高棉語,在泰國、寮國和越南也有約200萬的使用者。最早的文獻溯源於5世紀。

目錄 [隱藏]
1 音韻
2 書寫系統
3 高棉數字
4 備注
5 外部連結

[編輯] 音韻
現代高棉語標準音建立在金邊方言的基礎上,它沒有聲調,共有20個子音,8個短母音,10個長母音以及13個複合母音.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母音和子音數量

母音表

短母音 i e   ɨ ə a ɑ u o  
長母音 i eː ɛː ɨː əː aː ɑː uː oː ɔː
長 複合母音 iə ei ae ɨə əɨ aə ɑo uə ou ɔə
短 複合母音  eə̆           uə̆ oə̆  

輔音表

唇音 舌尖音 舌面音 舌根音 喉音
塞音 pʰ p ɓ tʰ t ɗ cʰ c kʰ k ʔ
鼻音 m n ɲ ŋ  
流音   r l      
擦音  s     h
接近音 ʋ   j  

高棉語本身沒有輔音/f/, /ʃ/, /z/, /ɡ/,這些輔音只出現在法語借詞及其它新的借詞裡。這些輔音沒有對應的高棉字母,不過可以用一些本來無法發音的字母組合來代表這些輔音。不熟悉外語的人常常用下面的輔音來代替這些外來的輔音:

外來輔音 (國際音標) 高棉語寫法 代替用的輔音 (國際音標)
/ɡ/ ហ្គ /k/
/ʃ/ ហ្ស /s/
/f/ ហ្វ /h/ 或 /pʰ/
/z/ ហ្ស /s/

[編輯] 書寫系統
高棉語採用高棉文字書寫。高棉文字除了包含字母以外,還包括有從印度數字繼承過來的高棉數字(如下表)。在柬埔寨,高棉數字的普及程度比阿拉伯數字為高。

另外,現時絕大多數的流行作業系統都不支援高棉文字,因為高棉文字的標準制定比較遲完成。現時,在網際網路上有Khmer Software Initiative計劃,主要為現時的主流作業系統提供高棉文字的字型、以及開發以高棉語為基礎語言的KhmerOS。除此之外,Windows Vista及OpenSUSE 11.0 都支援高棉文字。

[編輯] 高棉數字
一般數字 柬埔寨文數字 柬埔寨文 發音
0 ០ សូន្យ sohn
1 ១ មួយ muoy
2 ២ ពីរ pi
3 ៣ បី bei
4 ៤ បួន buon
5 ៥ ប្រាំ pram
6 ៦ ប្រាំមួយ pram muoy
7 ៧ ប្រាំពីរ pram pi
8 ៨ ប្រាំបី pram bei
9 ៩ ប្រាំបួន pram buon
10 ១០ ដប់ dop
11 ១១ ដប់មួយ dop muoy
20 ២០ ម្ភៃ ma'pei
30 ៣០ សាមសិប sam sep
40 ៤០ សែសិប sai sep
50 ៥០ ហាសិប ha sep
60 ៦០ ហុកសិប hok sep
70 ៧០ ចិតសិប chet sep
80 ៨០ ប៉ែតសិប paet sep
90 ៩០ កៅសិប kao sep
100 ១០០ មួយរយ muoy roy
101 ១០១ មួយរយមួយ muoy roy muoy
102 ១០២ មួយរយពីរ muoy roy pi
200 ២០០ ពីររយ pi roy
900 ៩០០ ប្រាំបួនរយ pram buon roy
1,000 ១០០០ មួយពាន់ muoy ponn
2,000 ២០០០ ពីរពាន់ pi ponn
10,000 ១០០០០ មួយម៉ឺន muoy meun
100,000 ១០០០០០ មួយសែន muoy sen
1,000,000 ១០០០០០០ មួយលាន muoy lean
10,000,000 ១០០០០០០០ មួយកោដ៍ muoy kaot

[編輯] 備注
1.^ 越南官方數字
2.^ 非政府估計在越南的高棉克戎人(Khmer Krom)。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高棉語維基百科Ethnologue entry on Khmer
Khmer language: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Khmer at UCLA Language Materials project
  這是與語言或語言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6%A3%89%E8%AF%AD   
4個分類: 孟-高棉語族 | 柬埔寨 | 泰國語言 | 東南亞語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5 发表于: 2010-01-21
音韻
現代高棉語標準音建立在金邊方言的基礎上,它沒有聲調,共有20個子音,8個短母音,10個長母音以及13個複合母音.不同的方言有著不同的母音和子音數量


母音
短母音ie ɨəaɑuo
長母音iɛːɨːəːɑːɔː
長 複合母音eiaeɨəəɨɑoouɔə
短 複合母音eə̆     uə̆oə̆



輔音


唇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喉音
塞音pʰ p ɓtʰ t ɗcʰ ckʰ kʔ
鼻音mnɲŋ
流音 r l  
擦音s  h
接近音ʋ j



高棉語本身沒有輔音/f/, /ʃ/, /z/, /ɡ/,這些輔音只出現在法語借詞及其它新的借詞裡。這些輔音沒有對應的高棉字母,不過可以用一些本來無法發音的字母組合來代表這些輔音。不熟悉外語的人常常用下面的輔音來代替這些外來的輔音:
外來輔音 (國際音標)高棉語寫法代替用的輔音 (國際音標)
/ɡ/ហ្គ/k/
/ʃ/ហ្ស/s/
/f/ហ្វ/h/ 或 /pʰ/
/z/ហ្ស/s/

[編輯] 書寫系統
高棉語採用高棉文字書寫。高棉文字除了包含字母以外,還包括有從印度數字繼承過來的高棉數字(如下表)。在柬埔寨,高棉數字的普及程度比阿拉伯數字為高。
另外,現時絕大多數的流行作業系統都不支援高棉文字,因為高棉文字的標準制定比較遲完成。現時,在網際網路上有Khmer Software Initiative計劃,主要為現時的主流作業系統提供高棉文字的字型、以及開發以高棉語為基礎語言的KhmerOS。除此之外,Windows VistaOpenSUSE 11.0 都支援高棉文字。
[編輯] 高棉數字

一般數字柬埔寨文數字柬埔寨文發音
0សូន្យsohn
1មួយmuoy
2ពីរpi
3បីbei
4បួនbuon
5ប្រាំpram
6ប្រាំមួយpram muoy
7ប្រាំពីរpram pi
8ប្រាំបីpram bei
9ប្រាំបួនpram buon
10១០ដប់dop
11១១ដប់មួយdop muoy
20២០ម្ភៃma'pei
30៣០សាមសិបsam sep
40៤០សែសិបsai sep
50៥០ហាសិបha sep
60៦០ហុកសិបhok sep
70៧០ចិតសិបchet sep
80៨០ប៉ែតសិបpaet sep
90៩០កៅសិបkao sep
100១០០មួយរយmuoy roy
101១០១មួយរយមួយmuoy roy muoy
102១០២មួយរយពីរmuoy roy pi
200២០០ពីររយpi roy
900៩០០ប្រាំបួនរយpram buon roy
1,000១០០០មួយពាន់muoy ponn
2,000២០០០ពីរពាន់pi ponn
10,000១០០០០មួយម៉ឺនmuoy meun
100,000១០០០០០មួយសែនmuoy sen
1,000,000១០០០០០០មួយលានmuoy lean
10,000,000១០០០០០០០មួយកោដ៍muoy kaot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6 发表于: 2010-01-21
匈牙利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匈牙利語)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匈牙利語
Magyar
使用國家及地區 匈牙利以及10多個國家  
區域: 中歐
使用人數 1,500萬  
排名: 52
語系 烏拉爾語系
芬蘭-烏戈爾語族
  烏戈爾語支
   匈牙利語  
官方地位
作為官方語言: 匈牙利、歐洲聯盟、斯洛維尼亞、伏伊伏丁那
管理機構: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inguistics of the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語言代碼
ISO 639-1: hu
ISO 639-2 hun  
Ethnologue
第14版: HNG
ISO 639-3: hun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匈牙利語,或稱馬扎爾語(Magyar, 國際音標: [ˈmɒɟɒr̪])是匈牙利的官方語言和主要語言,其使用人口並分佈於東歐其他國家,包括羅馬尼亞、斯洛伐克、烏克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奧地利、斯洛維尼亞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屬於匈牙利的地方。匈牙利語使用人口約1,500萬人,其中1,000萬人住在匈牙利。

匈牙利語與俄羅斯西伯利亞西部鄂畢河的漢特語和曼西語,構成烏戈爾語支。

目錄 [隱藏]
1 字母
2 母音
3 輔音
4 文法
5 母音調和
6 外部連結
6.1 匈牙利人百科全書中的語言章節 (1–5)
6.2 詞典
6.3 網上語言課堂
6.4 More links for learners

[編輯] 字母
匈牙利語字母表是由拉丁字母組成,大匈牙利字母如下:

匈牙利語字母
A a Á á B b C c Cs cs D d Dz dz Dzs dzs E e É é F f G g Gy gy H h I i
Í í J j K k L l Ly ly M m N n Ny ny O o Ó ó Ö ö Ő ő P p Q q R r
S s Sz sz T t Ty ty U u Ú ú Ü ü Ű ű V v W w X x Y y Z z Zs zs    

「Q」、「W」、「X」、「Y」只在外語詞中出現。有時人們會使用 大匈牙利字母 和 小匈牙利字母 去分別代表有和沒有「Q」、「W」、「X」、「Y」的字母表。

[編輯] 母音
a [ɒ]: 圓唇。和英式英語 o 的短音基本一樣。
á [aː]非圓唇。
ë [e]
e [ɛ]
é [eː]
i
í [iː] i的長音
o [o]
ó [oː] o的長音
ö [ø]
ő [øː] ö的長音
u
ú [uː] u的長音
ü [y]
ű [yː] ü的長音
[編輯] 輔音
c, dz: [ʦ], [ʣ]
cs [ʨ], dzs [ʥ]
f, v
h
j, ly [j]
k, g
l
m
n
ny [ɲ]
p, b
r
s [ɕ], zs [ʑ]
sz, z
t, d
ty [c], gy [ɟ]
[編輯] 文法
匈牙利語屬黏著語,並且有母音調和現象,和同為烏拉爾語族的芬蘭語以及阿爾泰諸語(土耳其語、蒙古語、韓語)以及日語有很多相似性。 匈牙利語名詞有格的變化,並且格的變化多達20多種。 另外表示所有格的詞接在名詞詞尾並表示所有者,舉例如下:

ház (家)
ház-am (我家)
ház-ad (你家)
ház-a (他(她)家)
ház-unk (我們家)
ház-atok (你們家)
ház-uk (他(她)們家)
動詞變位分為定變位和不定變位,如賓語是第三人稱或賓語有定冠詞,動詞應定變位,其他情況動詞要不定變位。

[編輯] 母音調和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百科有此種語言版本:
   匈牙利語維基百科Hungarian - A Strange Cake on the Menu - article by Nádasdy Ádám
Ethnologue report for Hungarian
Numerals of some Uralic languages
Uralic page
Introduction to Hungarian
Hungarian Profile
"The Hungarian Language: A Short Descriptive Grammar" by Beáta Megyesi (PDF document)
The old site of the Indiana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ungarian Studies (various resources)
Let's try to learn Hungarian (Magyar) and Turkish!
Grammar, phonology and syntax plus som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Hungarian Language Learning References on the Hungarian Language Page (short reviews of useful books)
Debrecen Summer School (with Hungar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s)
Balassi Bálint Institute (Hungarian language teaching)
One of the oldest Hungarian texts - A Halotti Beszéd (The Funeral Oration)
[編輯] 匈牙利人百科全書中的語言章節 (1–5)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The Pre-Hungarian Period; The Early Hungarian Period; The Old Hungarian Period
The Linguistic Records of the Early Old Hungarian Period; The Linguistic System of the Age
The Old Hungarian Period; The System of the Language of the Old Hungarian Period
The Late Old Hungarian Period; The System of the Language
The First Half of the Middle Hungarian Period; Turkish Loan Word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volumes 6 to 9 are in preparation.)
[編輯] 詞典
使用Google自動將匈牙利語翻譯成簡體中文
使用Google自動將匈牙利語翻譯成繁體中文
Hungarian-English-Hungarian
Dictionary with Hungarian - English Translations from Webster's Online Dictionary - the Rosetta Edition
Hungarian-English False friends (False friend)
Hungarian slang
匈牙利語-日語網上字典 Hungarian-Japanese-Hungarian online dictionary
[編輯] 網上語言課堂
您可以在維基教科書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電子教程:
HungarianA Hungarian Language Course by Aaron Rubin
Hungarian 101 Learn Hungarian online
Online course hungarotips.com
Study Hungarian! (AFS.com)
Hungarian Phrase Guides
Magyaróra: New paths to the Hungarian language
Hungarian Language Lessons - Puzzles, Quizzes, Sound Files
[編輯] More links for learners
Course, Vocabularies, Phrases, Literature...
顯示▼隱藏▲檢 • 論 • 編歐洲聯盟語言

保加利亞語 - 捷克語 - 丹麥語 - 荷蘭語 - 英語 - 愛沙尼亞語 - 芬蘭語 - 法語 - 德語 - 希臘語 - 匈牙利語 - 愛爾蘭語 - 義大利語
拉脫維亞語 - 立陶宛語 - 馬爾他語 - 波蘭語 - 葡萄牙語 - 羅馬尼亞語 - 斯洛伐克語 - 斯洛維尼亞語 - 西班牙語 - 瑞典語  

歐盟官方網站


  這是與語言或語言學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C%88%E7%89%99%E5%88%A9%E8%AF%AD  
3個分類: 匈牙利 | 芬蘭-烏戈爾語族 | 母音和諧語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7 发表于: 2010-01-21
字母
匈牙利語字母表是由拉丁字母組成,大匈牙利字母如下:


匈牙利語字母



AaÁáBbCcCscsDdDzdzDzsdzsEeÉéFfGgGygyHhIi
ÍíJjKkLlLylyMmNnNynyOoÓóÖöŐőPpQqRr
SsSzszTtTytyUuÚúÜüŰűVvWwXxYyZzZszs 

 



「Q」、「W」、「X」、「Y」只在外語詞中出現。有時人們會使用 大匈牙利字母 和 小匈牙利字母 去分別代表有和沒有「Q」、「W」、「X」、「Y」的字母表。


[編輯] 母音


  • a [ɒ]: 圓唇。和英式英語 o 的短音基本一樣。
  • á [aː]非圓唇。
  • ë [e]
  • e [ɛ]
  • é [eː]
  • i
  • í [iː] i的長音
  • o [o]
  • ó [oː] o的長音
  • ö [ø]
  • ő [øː] ö的長音
  • u
  • ú [uː] u的長音
  • ü [y]
  • ű [yː] ü的長音
[編輯] 輔音

  • c, dz: [ʦ], [ʣ]
  • cs [ʨ], dzs [ʥ]
  • f, v
  • h
  • j, ly [j]
  • k, g
  • l
  • m
  • n
  • ny [ɲ]
  • p, b
  • r
  • s [ɕ], zs [ʑ]
  • sz, z
  • t, d
  • ty [c], gy [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8 发表于: 2010-01-21
摩揭陀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摩揭陀语
मगही magahī
使用国家及地区 印度  
区域: 印度比哈尔邦
使用人数 11,362,000
语系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雅利安语支
   东部印度-雅利安语
    比哈尔语
     摩揭陀语  
文字: 天城文, Kaithi文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印度比哈尔邦
管理机构: 无官方机构
语言代码
ISO 639-1: 无
ISO 639-2 mag
ISO 639-3: mag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摩揭陀语 (मगही, Magahī, 也叫做 मगधी, Magadhī) 是一种印度语言。名字来自它的祖先语言 Magadhi,摩揭陀俗语据信是佛陀所讲的语言,并且是古代摩揭陀王国的语言。摩揭陀语密切接近于博杰普尔语和迈蒂利语,这些语言有时被称呼为一个单一的语言比哈尔语。这些语言和一些其他相关语言一起被叫做比哈尔语,形成了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东部群组的一个子群组。摩揭陀语大约有1300万使用者。

它曾被误认是印地语的方言,但最近已经被证明为是同孟加拉语、阿萨姆语和奥里亚语在一起的印度语言的东部群组的后代。它有非常丰富和古老的民歌和故事传统。它使用于比哈尔邦的8个行政区和贾坎德邦的3个行政区,并在西孟加拉邦的 Malda 也有些使用者。

尽管摩揭陀语有大量的使用者,它在印度仍未被宪法上认可。即使在比哈尔邦,印地语被用于教育和官方事务。[1] 摩揭陀语在1961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在法律上被吸收为印地语的亚种语言。[2]

[编辑] 引用
1.^ http://www.diehardindian.com/demogrph/moredemo/histlang.htm
2.^ Verma, Mahandra K.. "Language Endangerment and Indian languages : An exploration and a critiqu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Language Dynamics in South Asia.
[编辑] 参见
摩揭陀
[编辑] 外部链接
Magadhi at The Rosetta Project
Jain Scriptures
http://magahi-sahitya.blogspot.com/
  这是与语言或语言学相关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1%A9%E6%8F%AD%E9%99%80%E8%AA%9E
2个分类: 印度-雅利安语支 | 印度语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29 发表于: 2010-01-21
索马里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原文:索馬里;简体:索马里;繁體:索馬利亞;香港:索馬里;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索马里原文:埃塞俄比亞;简体:埃塞俄比亚;繁體:衣索比亞;香港:埃塞俄比亞;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埃塞俄比亚显示↓关闭↑字词转换说明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索马里语
Af Soomaali, Somali
使用国家及地区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
使用人数 12,653,480.人在索马里
语系 亚非语系
库希特语族
  东库希特语支
   索马里分支
    索马里语
语言代码
ISO 639-1: so
ISO 639-2 som
ISO 639-3: som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索马里语(Af Soomaali, Somali)属于闪含语系库希特语族,为非洲东部国家索马里的官方语言。索马里语也使用在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等地区。1922年后索马里开始采用由奥斯曼·尤瑟夫·肯纳迪所研创的奥斯曼亚字母(Osmanya)来拼写,在1960年代时奥斯曼亚字母与拉丁字母两者并行使用。自1972年起全面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不过在一些私人及特殊场合也会用奥斯曼亚字母的书写法。

[编辑] 索马里语语法
主条目:索马里语语法
[编辑] 参见
奥罗莫语

奥斯曼亚字母
索马里语使用地区分布图[编辑] 外部链接
Ethnologue on Somalia
BBC 索马里语新闻
索马里语-英语线上辞典
多语网站索马里语
维基百科有此种语言版本:
   索马里语维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7%B4%A2%E9%A6%AC%E9%87%8C%E8%AA%9E
2个分类: 库希特语族 | 索马里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