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语音系
古希腊语语音系统是对古希腊语的语音或发音的研究。由于时间的流逝,古希腊语的原始发音像所有古代语言一样永远不能绝对确定性的获知了。语言学重构在过去被广泛的争论,但是在学术界对能够建立良好的逼近现在达成了一致意见。
希腊语的其他阶段重构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希腊语语音系统可以在通用希腊语音系中找到。这里只展示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典雅典方言的发音,包括它后来向通用希腊语的发展。在今天的教学和文学研究中所使用古希腊语实用发音即所谓的伊拉斯谟发音可参见古希腊语教学发音。在希腊,中等教育希腊语课本给出了重构的古希腊语发音的概要。包括了在短元音和长元音之间和在各种重音之间的区别,粗气符(῾ )发音为 /h/,β、γ 和 δ 发音为塞音,和双元音的发音;但通常不提及 θ、φ 和 χ 的发音。 元音雅典希腊语在语音上对比长元音和短元音。重构的雅典希腊语的元音总表包含五个短元音和七个长元音作为不同的音位。它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确发音难于精确建立,但是下列 Allen (1968年) 提议的方案被普遍接受了。下列表格使用 IPA 符号表示元音,还有使用古雅典正字法的对应希腊字母。
短元音 长元音 重构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希腊语语音系统可以在通用希腊语音系中找到。这里只展示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典雅典方言的发音,包括它后来向通用希腊语的发展。在今天的教学和文学研究中所使用古希腊语实用发音即所谓的伊拉斯谟发音可参见古希腊语教学发音。
在希腊,中等教育希腊语课本给出了重构的古希腊语发音的概要。包括了在短元音和长元音之间和在各种重音之间的区别,粗气符(῾ )发音为 /h/,β、γ 和 δ 发音为塞音,和双元音的发音;但通常不提及 θ、φ 和 χ 的发音。
雅典语元音的字母表示
上述关于元音字母用法的信息适用于雅典语的古典正字法,在雅典于公元前403年接受爱奥尼亚字母的正字约定之后。在更早的时候,传统雅典正字法只有很少的元音符号: α、ε、ι、ο 和 υ。字母 η 和 ω 仍未出现。所有五个符号在这个阶段可以表示要么长元音要么短元音。此外中元音符号 ε 和 ο 分别还可以指示半开长元音 /ɛː/ 和 /ɔː/ 与半闭长元音 /eː/ 和 /oː/。爱奥尼亚字母带来了新字母 η 和 ω 用于一组长元音,和使用二合字母拼写 ει 和 ου 用于另一组,留下简单的 ε 和 ο 用于短元音。但是余下的元音字母 α、ι 和 υ 仍旧在长元音和短元音间有歧义的使用着。
双元音
古希腊语有大量的双元音(δίφθογγοι)。它们都是闭双元音,结束于作为半元音下滑音(offglide)的要么 /i/ 要么 /u/。 双元音的第一个元素可以是短元音也可以是长元音。下面给出总表:
如上所述在前古典时期 ει 和 ου 就已经被单元音化。双元音在古典时期期间和之后有不同的发展。所有其他的有前下滑音的双元音也最终单元音化了。这发生在古典时期之前、期间或紧后,在长元音 ᾱι, ηι, ωι 的情况中,这里的下滑音不再发声,并在后来的正字法中只用下标来代表(ᾳ, ῃ, ῳ)。/ai/ 在后古典希腊语中被单元音化为 [ɛː],并在罗马时期放弃了元音长度,它最终并入了 /e/。/oi/ 和 /yi/ 并入了 /yː/ 并在拜占庭时代并入了 /i/。
在有后下滑音的双元音(αυ, ευ, ηυ)中,下滑音在希腊化时代成为了辅音,最初导致了现代希腊语的 /av/,/ev/,/iv/。/ɔːu/ 很少见并不出现在古典雅典语中(但出现在爱奥尼亚语中)。
辅音
对比于元音,辅音总表的结构在所关心的不同音素的数目上保持着跨越时间的相对稳定性。但是,很多音位的语音本性已经根本改变了,因为有整组的塞音都转变成了擦音。
塞音
所有下列音位都被认为在雅典希腊语中是塞音。古代文法家(开始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整体上把它们称为 ἄφωνα。
所有的浊塞音“mediae”后来都变为了浊擦音([v], [ð], [ɣ] ~ [ʝ]),而所有的送气音“aspiratae”都变成了清擦音([f], [θ], [x] ~ [ç])。这些也是现代希腊语的音值。转变被假定发生在古代,在通用希腊语时代期间,而有可能在古典雅典希腊语之后。转变可能开始于浊软颚音 [ɡ] > [ɣ] ~ [ʝ] (在公元前3世纪)并在公元1世纪的某个时候完成了对“aspiratae”的转化。在双唇音的情况下,转变必定经过了双唇擦音 [β] 和 [ɸ] 的中间阶段,因此现代的音值不是双唇音而是唇齿音。其他辅音
除了塞音之外,古希腊语的辅音总表还包含两个鼻音(/m/, /n/),两个流音 (/l/ 和 /r/) 和两个擦音 (/h/ 和 /s/),它们将在后面分立小节中进一步讨论。古代语法家把鼻音、流音和 /s/ 一起分类为“hemiphona”(ἡμίφωνα),可能意味着它们不像“aphona”(ἄφωνα),这些音素可以在发音中持续下去而不带元音支持。双字母
与术语“aphona”和“hemiphona”应用于字母表的字母而非音素一样,表示辅音簇的字母 ψ、ξ 和 ζ 一起被称为 διπλά (“双字母”),并也被分组为“hemiphona”,估计是因为它们都包含咝擦音成员。ζ 的发音不完全清楚。对于韵律用途它被当作双辅音,因此形成一个重音节(见后),但是对它是应当表示 [zd] 或 [dz],还是可能在不同时期表示二者是不清楚的。在条目 ζ 中列举出的争论有如下结果:σδ 只验证于在希腊上古时代的莱斯博斯岛和斯巴达的抒情诗以及希腊化时代的田园诗中。多数学者把这作为 [zd] 发音存在于这些作者用的方言中的迹象。
色诺芬对古波斯语的抄录和文法家提供的证据支持在古典阿提卡方言中的 [zd] 发音。在另一方面,ζ(比如 ὄζω)和 σδ(比如 ὅσδε)在所有古典题字和文献中都是有所区别的事实指示了不同的发音。
[z(ː)] 可验证于大约公元前 350 年的雅典题字中,并且是通用希腊语中的可能音值。
[dʒ] 或 [dz] 可能已经存在于某些其他并存的方言中。
其他两个 διπλά 可能在古典雅典语中发音为 [pʰs] 和 [kʰs](它们在老字母中写为 <ΦΣ> 和 <ΧΣ>),但是第一个成员的送气在语音上是无关紧要的。对辅音丛 [ks] 和 [ps] 使用特殊字母的不寻常用法可以用它们是允许处于音节结尾的仅有组合的事实来解释。通过这个约定,所有希腊语音节都可以写为带有最多一个结尾辅音字母。 鼻音
有写为 μ 的双唇鼻音 /m/ 和写为 ν 的齿龈鼻音 /n/。依赖于语音环境,音位 /n/ 在话语中有四种不同方式的实现:在唇音 /b/、/p/ 和 /pʰ/ 前,它变为 [m] 并在这里用写为 μ 表示。例如: ἐμβαίνω, ἐμπάθεια, ἐμφαίνω。在在这个唇音跟随着 /s/ 即二合字母 ψ 的时候也同样如此,比如 ἔμψυχος。
在鼻音 /m/ 前,仍在发音部分上同化而出现长辅音,两个鼻音被一起发音为延长的鼻音 [mː] 并用书写为 μμ 来表示。比如: ἐμμένω。
在软颚音 /ɡ/、/k/、/kʰ/ 之前,音位 /n/ 被实现为 [ŋ] 并用写为 γ 来表示。比如: ἐγγύς, ἐγκαλέω, ἐγχέω。在这个软颚音跟随着 /s/ 即二合字母 ξ 的时候也是如此,比如 συγξηραίνω,但是这不常出现。因此,拼写 γγ 不表示双长塞音 [ɡː] (前置词 ἐκ 和开始于 /ɡ/ 的词干的复合可能有 [ɡː],但是传统正字法在这种词中用 ἐκγ-)。
在所有其他环境中音位 /n/ 被正规实现为 [n]。
偶尔的,/n/ 音位出现在真正长辅音中而不带任何发音部分上的同化,比如在词 ἐννέα 中。为了音韵目标而假造的长辅音也能偶尔找到,比如在形式 ἔννεπε 中,它出现在荷马的《奥德赛》中。 流音
古希腊语有流音 /l/ 和 /r/,分别写为 λ 和 ρ。字母 λ(lambda)可能表示如现代希腊语和多数欧洲语言一样的“清晰的”/l/,而非英语中韵尾中那样的“模糊的”/l/。在 /n/ 前导于 /l/ 的时候,第一个辅音同化于第二个,出现长辅音,这个组合发音为 [lː],比如 <συλλαμβάνω> 来自底层 <*συνλαμβάνω>。字母 ρ(rho)可能表示齿龈颤音,更像意大利语(“rusticana”)和现代希腊语中的 [r],而非英语或法语的 r 发音。在词首的 ρ 总是加上“粗气变音符号”(spiritus asper)而写为 ῥ-,可能表示 /r/ 的清音或送气同位异音([r ̥] 或 [rʰ]),因此传统上转写为 rh。同样的正字法有时在 /r/ 被双长的时候遇到,比如 <συρρέω>,有时写为 <συῤῥέω>,这要转写为 rrh。这个例子还展示了 /n/ 同化于跟随的 /r/ 而生成双长辅音。擦音
在浊塞音和送气浊塞音变成擦音之前,希腊语可能只有两个擦音音位: 写为 Σ,σ,ς(sigma)的咝擦音 /s/,和清喉擦音 /h/。前者好像有在其他浊辅音前的浊音同位异音 [z],在 sigma 的书写上不加区分。/h/ 只可能位于词首位置。在雅典语中,它最初写为字母 Η。部分在古典时期前部分在期间,/h/ 在爱奥尼亚语和伊奥利亚语中不再发音,而雅典语保持这个声音要比其他方言长。在爱奥尼亚语中,它很早就消失了,字母 Η 被用来充当元音字母。当爱奥尼亚字母在其他方言区域接受后(在雅典是公元前 403 年),声音 /h/ 停止了书写表示。在某些题字中它转而用从最初字母的左半部分形成的符号来表示。后来的语法家,在希腊化通用语时代期间,进一步把这个符号发展成了粗气符(῾ ),术语叫做 spiritus asper, δασεῖα,它们不再被当作字母而是写在首字母上的一个变音符号。相对的,他们介入了相对的柔气符(᾿ ),术语是 spiritus lenis, ψιλή,它指示没有送气。这些符号未被普遍接受直到拜占庭时代。字母 digamma 写为 Ϝ, ϝ,用在某些方言中表示在音节首位置上的音位 /w/。这个声音在古典时期前就在雅典语和爱奥尼亚语中消失了,这个字母除了用作数字之外不再使用(= 6,后来被替代为 ς)。其他希腊方言和外语的 /w/ 通常表示为 <β> 后来还用 <ου>。双长辅音
长辅音(Gemination)是古希腊语的特色,双重的辅音是这个辅音的延长发音,由韵律上的考虑和现代希腊塞浦路斯方言所证实。双长辅音不出现在词首和词尾。φ, θ, χ 在正字法中不双写,转而使用 πφ, τθ, κχ 组合(相对于上面的双写 ρρ)。在多数古希腊方言和通用希腊语中双写 σσ 一般在雅典语中被替代为双写 ττ。某些权威假定这表示塞擦音发音([tʃ] 或 [ts]),但没有直接证据。 音节
在古希腊语中轻音节和重音节间的差别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古典诗韵的关键元素。重音节(也叫做长音节,但有混淆于长元音的危险)是要么包含长元音或双元音,要么结束于辅音的音节。如果在一个词内有一个单一的辅音出现两个音节间,它被认为属于随后的音节,所以在辅音前的音节是轻音节,如果它包含短元音的话。如果两个或多个辅音,在一个词内有双辅音(ζ, ξ, ψ)或长辅音出现在音节间,则第一个辅音计入第一个音节,使它成为重音节。特定的辅音组合,也就是 aphona 加上流音或鼻音(比如 τρ 或 κν)是例外,因为在某些境况中,两个辅音都计入第二个音节 — 这种现象叫做“correptio attica”。古代语法家把包含短元音的重音节叫做“θέσει μακρά - 约定长”(在拉丁语中被误译为“positione longa”),把包含长元音的重音节叫做“φύσει μακρά - 本性长 - natura longa”。重音
在古希腊语中通常对一个词中一个音节加重音。不像现代希腊语,它是音高重音,意味着重音音节比其他音节要发更高音调;哈利卡那苏斯的戴奥尼夏声称音程近似音乐中的纯五度。在标准的多调正字法(在希腊化时代发明,但直到拜占庭时代才普遍接受),锐音符(ὀξεῖα)被用来指示简单的重音音节。在长元音和双元音中重音可能落在这个音节的任意半音节(或mora)上,如果落在第一 mora 上,这个音节是高调接着低调,它在多调正字法中指示为扬抑符(περισπωμένη): 比如 /ée/ = ῆ ~ /eé/ = ή。重音可以落在一个词的最后三个音节中的一个上,如果最后音节包含长元音或双元音,它只能落在最后两个音节中的一个上。扬抑符只能落在最后两个音节中的一个上,并且只在这个音节包含长元音或双元音的时候。在最后音节上的锐音符号(除了在停顿或前接词之前)有规律的在正字法中被替代为重音符(βαρεῖα): 这可能指示降低音调,但来自古代作者的证据在这一点上是不明确的。如果倒数第二个音节加了重音,它通常有抑扬符,如果它包含长元音或双元音而最后的音节包含短元音的话,否则它有锐音符。加重音的最后音节可以有要么锐音符(或重音符)要么扬抑符。在某些词形变化形式中,最终的 αι 和 οι 被作为短元音处理。参见
古希腊语
通用希腊语
希腊语正字法
古希腊语教学发音世界上部份语言的音系学
阿拉伯语 · 孟加拉语 · 加泰罗尼亚语 · 捷克语 · 丹麦语 · 荷兰语 · 世界语 · 英语(古代 / 现代 / 澳大利亚英语) · 芬兰语 · 法语(标准 / 魁北克) · 德语(伯尔尼 / 标准) · 希腊语(古代 / 通用 / 现代) · 夏威夷语 · 希伯来语 · 印地语-乌尔都语 · 匈牙利语 · 因纽特语 · 爱尔兰语 · 意大利语 · 日语 · 拉丁语 · 马普切语 · 挪威语 · 奥吉布维语 · 波斯语 · 波兰语 · 葡萄牙语 · 罗马尼亚语 · 俄语 · 索马里语 · 西班牙语 · 瑞典语 · 乌克兰语 · 越南语 · 意第绪语 ·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