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887阅读
  • 481回复

13 压码看电影学习法系列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外语字母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0 发表于: 2010-01-24
ISO 639-1代码表

以下是ISO 639-1语种名称代码表,按代码的字母顺序排列,共186条。
列出相应的ISO 639-2代码和ISO 639-3代码。如果ISO 639-2的B码和T码不同,把B码列在前面。
中国大陆名称一般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880-1991 的用词。
台湾名称一般参考《中华民国国家标准》 CNS 13188 的用词,有问题或错误者取《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用词。



639-1  639-2  639-3 自称 英语名称  中国大陆名称   台湾名称   备注  
aa       aar       aar      Afaraf    Afar 阿法尔语 伊索匹亞語  
ab       abk      abk     Аҧсуа   Abkhazian 阿布哈兹语 阿布哈茲語  
ae       ave      ave      avesta    Avestan 阿维斯陀语   古波斯语
af      afr         afr       Afrikaans  Afrikaans 阿非利堪斯语 南非荷蘭語 又译南非语
ak      aka      aka + 2 Akan Akan 阿坎语   加纳和科特迪瓦部分地区
am    amh     amh አማርኛ Amharic 阿姆哈拉语 阿比西尼亞官語  
an     arg      arg     Aragonés Aragonese 阿拉贡语   西班牙方言
ar     ara      ara + 30 العربية Arabic 阿拉伯语 阿拉伯語 这是广义的阿拉伯语;标准阿拉伯语的ISO 639-3代码是arb
as asm asm অসমীয়া Assamese 阿萨姆语 阿薩姆語  
av ava ava авар мацӀ; магӀарул мацӀ Avaric 阿瓦尔语    
ay aym aym + 2 aymar aru Aymara 艾马拉语   美洲土著语言,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山区
az aze aze + 2 azərbaycan dili Azerbaijani 阿塞拜疆语 亞塞拜然語  
ba bak bak башҡорт теле Bashkir 巴什基尔语    
be bel bel Беларуская Belarusian 白俄罗斯语 白俄羅斯語  
bg bul bul български език Bulgarian 保加利亚语 保加利亞語  
bh bih 无 भोजपुरी Bihari 比哈尔语 印度語  
bi bis bis Bislama Bislama 比斯拉马语 必斯拉馬語 巴布亚新几内亚
bm bam bam bamanankan Bambara 班巴拉语   西非
bn ben ben বাংলা Bengali 孟加拉语 孟加拉語  
bo tib/bod bod བོད་ཡིག Tibetan 藏语 西藏語  
br bre bre brezhoneg Breton 布列塔尼语 布里多尼語 法国
bs bos bos bosanski jezik Bosnian 波斯尼亚语 波斯尼亞語  
ca cat cat Català Catalan 加泰隆语 加泰隆尼亞語 又称巴伦西亚语
ce che che нохчийн мотт Chechen 车臣语    
ch cha cha Chamoru Chamorro 查莫罗语   关岛和马里亚纳群岛
co cos cos corsu; lingua corsa Corsican 科西嘉语 科西嘉島方言  
cr cre cre + 6 ᓀᐦᐃᔭᐍᐏᐣ Cree 克里语   美洲土著语言,加拿大东部,西至艾伯塔省直至大奴湖
cs cze/ces ces česky; čeština Czech 捷克语 捷克語  
cu chu chu ѩзыкъ словѣньскъ Church Slavic 教会斯拉夫语    
cv chv chv чӑваш чӗлхи Chuvash 楚瓦什语    
cy wel/cym cym Cymraeg Welsh 威尔士语 威爾斯語  
da dan dan dansk Danish 丹麦语 丹麥語  
de ger/deu deu Deutsch German 德语 德語  
dv div div ދިވެހި Divehi 迪维希语    
dz dzo dzo རྫོང་ཁ Dzongkha 不丹语 不丹語  
ee ewe ewe Ɛʋɛgbɛ Ewe 埃维语   加纳东南部、多哥南部和贝宁南部
el gre/ell ell Ελληνικά Greek 现代希腊语 希臘語  
en eng eng English English 英语 英語  
eo epo epo Esperanto Esperanto 世界语 世界語  
es spa spa español; castellano Spanish; Castilian 西班牙语 西班牙語 又称卡斯蒂利亚语
et est est Eesti keel Estonian 爱沙尼亚语 愛沙尼亞語  
eu baq/eus eus euskara Basque 巴斯克语 巴斯克語 西班牙
fa per/fas fas + 2 فارسی Persian 波斯语 波斯語  
ff ful ful + 9 Fulfulde Fulah 富拉语   尼日利亚北部到马里的西非和大西洋沿岸地区
fi fin fin suomen kieli Finnish 芬兰语 芬蘭語  
fj fij fij vosa Vakaviti Fijian 斐济语 斐濟語  
fo fao fao Føroyskt Faroese 法罗斯语 法羅斯語 又译法罗语
fr fre/fra fra français; langue française French 法语 法語  
fy fry fry + 3 Frysk Western Frisian 弗里西亚语 弗利然群島語  
ga gle gle Gaeilge Irish 爱尔兰语 愛爾蘭語  
gd gla gla Gàidhlig Scottish Gaelic 苏格兰盖尔语 蘇格蘭蓋爾語  
gl glg glg Galego Galician 加利西亚语 加里西亞語  
gn grn grn + 5 Avañe'ẽ Guaraní 瓜拉尼语 巴拉圭語  
gu guj guj ગુજરાતી Gujarati 古吉拉特语 印度語 (西印度)
gv glv glv Ghaelg Manx 马恩岛语   又称马恩岛语
ha hau hau هَوُسَ Hausa 豪萨语 豪撒語 苏丹共和国
he heb heb עברית Hebrew 希伯来语 希伯來語  
hi hin hin हिन्दी; हिंदी Hindi 印地语 印度語 北印度
ho hmo hmo Hiri Motu Hiri Motu 希里莫图语    
hr scr/hrv hrv Hrvatski Croatian 克罗地亚语    
ht hat hat Kreyòl ayisyen Haitian Creole 海地克里奥尔语    
hu hun hun Magyar Hungarian 匈牙利语 匈牙利語  
hy arm/hye hye Հայերեն Armenian 亚美尼亚语 亞美尼亞語  
hz her her Otjiherero Herero 赫雷罗语   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
ia ina ina Interlingua Interlingua (International Auxiliary Language Association) 国际语A 國際語 又译国际辅助语
id ind ind Bahasa Indonesia Indonesian 印尼语 印尼語  
ie ile ile Interlingue Interlingue 国际语E 國際語  
ig ibo ibo Igbo Igbo 伊博语   尼日利亚东南部
ii iii iii ꆇꉙ Sichuan Yi 四川彝语    
ik ipk ipk + 2 Iñupiaq; Iñupiatun Inupiaq 依努庇克语 因紐必語  
io ido ido Ido Ido 伊多语   世界语的变种
is ice/isl isl Íslenska Icelandic 冰岛语 冰島語  
it ita ita Italiano Italian 意大利语 義大利語  
iu iku iku + 2 ᐃᓄᒃᑎᑐᑦ Inuktitut 伊努伊特语 因努伊特語  
ja jpn jpn 日本语 (にほんご/にっぽんご) Japanese 日语 日語  
jv jav jav basa Jawa Javanese 爪哇语 爪哇語  
ka geo/kat kat ქართული Georgian 格鲁吉亚语 喬治亞語  
kg kon kon + 3 KiKongo Kongo 刚果语   刚果共和国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和安哥拉北部
ki kik kik Gĩkũyũ Kikuyu 基库尤语   肯尼亚中部和南部
kj kua kua Kuanyama Kwanyama 宽亚玛语    
kk kaz kaz Қазақ тілі Kazakh 哈萨克语 哈薩克語  
kl kal kal kalaallisut; kalaallit oqaasii Kalaallisut 格陵兰语 格陵蘭島語  
km khm khm ភាសាខ្មែរ Khmer 高棉语 高棉語  
kn kan kan ಕನ್ನಡ Kannada 卡纳达语 德拉威語 西南印度
ko kor kor 한국어 (韩国语); 조선말 (朝鲜语) Korean 朝鲜语 韓語  
kr kau kau + 3 Kanuri Kanuri 卡努里语   尼日利亚东北部
ks kas kas कश्मीरी; كشميري Kashmiri 克什米尔语 克什米爾語  
ku kur kur + 3 Kurdî; كوردی Kurdish 库尔德语 庫德語  
kv kom kom + 2 коми кыв Komi 科米语    
kw cor cor Kernewek Cornish 康沃尔语    
ky kir kir кыргыз тили Kirghiz 吉尔吉斯语 吉爾吉斯語  
la lat lat latine; lingua latina Latin 拉丁语 拉丁語  
lb ltz ltz Lëtzebuergesch Luxembourgish 卢森堡语    
lg lug lug Luganda Ganda 干达语   乌干达南部
li lim lim Limburgs Limburgish 林堡语   荷兰和比利时
ln lin lin Lingála Lingala 林加拉语 班圖語  
lo lao lao ພາສາລາວ Lao 老挝语 寮國語  
lt lit lit lietuvių kalba Lithuanian 立陶宛语 立陶宛語  
lu lub lub  Luba-Katanga 卢巴-加丹加语    
lv lav lav latviešu valoda Latvian 拉脱维亚语 拉脫維亞語  
mg mlg mlg + 10 Malagasy fiteny Malagasy 马达加斯加语 馬拉加西語  
mh mah mah Kajin M̧ajeļ Marshallese 马绍尔语    
mi mao/mri mri te reo Māori Māori 毛利语 毛利語  
mk mac/mkd mkd македонски јазик Macedonian 马其顿语 馬其頓語  
ml mal mal മലയാളം Malayalam 马拉亚拉姆语   印度西南马拉巴尔海岸喀拉拉邦,属达罗毗荼语系
mn mon mon + 2 Монгол Mongolian 蒙古语 蒙古語  
mo mol mol лимба молдовеняскэ Moldavian 摩尔达维亚语 摩達維亞語  
mr mar mar मराठी Marathi 马拉提语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
ms may/msa msa + 13 bahasa Melayu; بهاس ملايو Malay 马来语 馬來語 这是广义的马来语;马来语(狭义)的ISO 639-3代码是mly
mt mlt mlt Malti Maltese 马耳他语 馬爾他語  
my bur/mya mya ဗမာစာ Burmese 缅甸语 緬甸語  
na nau nau Ekakairũ Naoero Nauru 瑙鲁语 諾魯語  
nb nob nob Norsk bokmål Norwegian Bokmål 挪威布克莫尔语   又称书面挪威语
nd nde nde isiNdebele North Ndebele 北恩德贝勒语   津巴布韦西南部
ne nep nep नेपाली Nepali 尼泊尔语 尼泊爾語  
ng ndo ndo Owambo Ndonga 恩敦加语    
nl dut/nld nld Nederlands Dutch 荷兰语 荷蘭語  
nn nno nno Norsk nynorsk Norwegian Nynorsk 新挪威语    
no nor nor + 2 Norsk Norwegian 挪威语 挪威語  
nr nbl nbl Ndébélé South Ndebele 南恩德贝勒语   津巴布韦西南部
nv nav nav Diné bizaad; Dinékʼehǰí Navajo 纳瓦霍语   美洲土著语言,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东南部
ny nya nya chiCheŵa; chinyanja Chichewa 尼扬贾语    
oc oci oci + 5 Occitan Occitan 奥克西唐语 奧克騰語 又译奥克语(中世纪法国南部之语言)
oj oji oji + 7 ᐊᓂᔑᓈᐯᒧᐎᓐ Ojibwa 奥吉布瓦语    
om orm orm + 4 Afaan Oromoo Oromo 奥洛莫语 奧洛莫語  
or ori ori ଓଡ଼ିଆ Oriya 奥利亚语 印度語  
os oss oss Ирон æвзаг Ossetian 奥塞梯语    
pa pan pan ਪੰਜਾਬੀ; پنجابی Panjabi 旁遮普语 旁加語 印度西北部
pi pli pli पाऴि Pāli 巴利语    
pl pol pol polski Polish 波兰语 波蘭語  
ps pus pus + 3 پښتو Pashto 普什图语 阿富汗語  
pt por por Português Portuguese 葡萄牙语 葡萄牙語  
qu que que + 44 Runa Simi; Kichwa Quechua 凯楚亚语 印加語 又译克丘亚语
rm roh roh rumantsch grischun Raeto-Romance 利托-罗曼语 羅曼語  
rn run run kiRundi Kirundi 基隆迪语 可蘭地語  
ro rum/ron ron română Romanian 罗马尼亚语 羅馬尼亞語  
ru rus rus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Russian 俄语 俄語  
rw kin kin Kinyarwanda Kinyarwanda 基尼阿万达语 盧安達語  
sa san san संस्कृतम् Sanskrit 梵语 梵語  
sc srd srd + 4 sardu Sardinian 撒丁语   又称萨丁尼亚语
sd snd snd सिन्धी; سنڌي، سندھی Sindhi 信德语 印度語  
se sme sme Davvisámegiella Northern Sami 北萨莫斯语    
sg sag sag yângâ tî sängö Sango 桑戈语 尼日-剛果語  
sh 无 hbs + 3 Srpskohrvatski;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erbo-Croatian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没有 ISO-639 2 代码。 ISO-639 3 代码是 hbs
si sin sin සිංහල Sinhalese 僧加罗语 錫蘭語  
sk slo/slk slk slovenčina Slovak 斯洛伐克语    
sl slv slv slovenščina Slovenian 斯洛文尼亚语 斯洛維尼亞語  
sm smo smo gagana fa'a Samoa Samoan 萨摩亚语 薩摩亞語  
sn sna sna chiShona Shona 绍纳语 班圖語  
so som som Soomaaliga; af Soomaali Somali 索马里语 索馬利語  
sq alb/sqi sqi + 4 Shqip Albanian 阿尔巴尼亚语 阿爾巴尼亞語  
sr scc/srp srp српски језик Serbian 塞尔维亚语 塞爾維亞語  
ss ssw ssw SiSwati Swati 斯瓦特语 西斯瓦地語  
st sot sot seSotho Sotho 南索托语 班圖語  
su sun sun Basa Sunda Sundanese 巽他语 巽他語  
sv swe swe Svenska Swedish 瑞典语 瑞典語  
sw swa swa + 2 Kiswahili Swahili 斯瓦希里语 斯華西里語  
ta tam tam தமிழ் Tamil 泰米尔语 坦米爾語 新加坡译作淡米尔语
te tel tel తెలుగు Telugu 泰卢固语 德拉威語 东南印度
tg tgk tgk тоҷикӣ; toğikī; تاجیکی Tajik 塔吉克语 塔吉克語  
th tha tha ไทย Thai 泰语 泰語  
ti tir tir ትግርኛ Tigrinya 提格里尼亚语 達米亞語  
tk tuk tuk Türkmen; Түркмен Turkmen 土库曼语 土庫曼語  
tl tgl tgl Tagalog Tagalog 塔加洛语    
tn tsn tsn seTswana Tswana 塞茨瓦纳语 塞特斯瓦那語  
to ton ton faka Tonga Tonga 汤加语 (汤加岛) 東加語  
tr tur tur Türkçe Turkish 土耳其语 土耳其語  
ts tso tso xiTsonga Tsonga 宗加语 班圖語 (南非)  
tt tat tat татарча; tatarça; تاتارچا Tatar 塔塔尔语 韃靼語  
tw twi twi Twi Twi 特威语 奇族語 迦纳
ty tah tah Reo Mā`ohi Tahitian 塔希提语    
ug uig uig ئۇيغۇرچ; Uyƣurqə Uighur 维吾尔语 維吾爾語  
uk ukr ukr Українська Ukrainian 乌克兰语 烏克蘭語  
ur urd urd اردو Urdu 乌尔都语 晤魯都語  
uz uzb uzb + 2 O'zbek; Ўзбек; أۇزبېك Uzbek 乌兹别克语 烏茲別克語  
ve ven ven tshiVenḓa Venda 文达语    
vi vie vie Tiếng Việt Vietnamese 越南语 越南語  
vo vol vol Volapük Volapük 沃拉普克语    
wa wln wln Walon Walloon 沃伦语 華隆語 又译瓦隆语
wo wol wol Wollof Wolof 沃洛夫语 塞內加爾語 尼日-刚果语之一
xh xho xho isiXhosa Xhosa 科萨语 科薩語  
yi yid yid + 2 ייִדיש Yiddish 依地语 意第緒語  
yo yor yor Yorùbá Yoruba 约鲁巴语 庫哇語  
za zha zha + 2 Saw cuengh; Saɯ cueŋƅ Zhuang 壮语 壯語  
zh chi/zho zho + 13 中文, 汉语, 漢語 Chinese 中文、汉语 中文  
zu zul zul isiZulu Zulu 祖鲁语 祖魯語  

参看
ISO 639-1
语言列表
2个分类 ISO 639 | 语言列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1 发表于: 2010-01-24
罗埃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麦罗埃文

类型 元音附标文字
语言 麦罗埃语 或 旧努比亚语
使用时期 ~前200年 到600年
母书写系统 圣书体
民书体
麦罗埃文

ISO 15924 Mero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的国际音标。
显示▼隐藏▲字母历史

青铜中期文化时期 前19-15世纪
乌加里特字母 前15世纪
原始迦南字母 前15世纪
腓尼基字母 前12世纪
古希伯来字母 前10世纪
撒马利亚字母 前6世纪
亚兰字母 前9世纪
佉卢文 前4世纪
婆罗米文 前6世纪
婆罗米系文字
天城文 13世纪
孟加拉文 11世纪
僧伽罗文 8世纪
悉昙文
藏文字母 7世纪
八思巴字 13世纪
泰语字母 13世纪
希伯来字母 前3世纪
古叙利亚字母 前2世纪
纳巴泰字母 前2世纪
阿拉伯字母 4世纪
阿维斯塔字母 4至6世纪
希腊字母 前9世纪
埃特鲁斯坎字母 前8世纪
拉丁字母 前7世纪
卢恩字母 2世纪
欧甘文字 4世纪
哥特字母 4世纪
亚美尼亚字母 405年
格拉哥里字母 862年
西里尔字母 10世纪
伊比利亚文字 前6世纪
南阿拉伯字母 前9世纪
吉兹字母 前5至6世纪



麦罗埃文 前3世纪

谚文 1444年

注音符号 1913年

完整系谱

本模板: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历史

麦罗埃文是一套参照埃及圣书体及民书体而设计的拼音字母,用以拼写麦罗埃王国的麦罗埃语,亦有可能会用来拼写努比亚王国的努比亚语。由于麦罗埃文的拼音特色,它的书写方式与埃及的象形文字有所不同。有些学者,如:海拉·哈尔门(Haarmann)因此而认为希腊字母对麦罗埃文的成形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与希腊字母一样有元音字母。然而,除此以外,这两种文字再没有任何相关或近似的地方。

目录 [隐藏]
1 文字特色
2 参看
3 相关文章
4 外部链接


[编辑] 文字特色

麦罗埃文的圣书体及草书体字母列表按照西方对拼音文字的划分,麦罗埃文可以归入元音附标文字系统。因为麦罗埃文的辅音字母默认带着/a/元音,除非之后紧接一个元音字母。与印度的文字相比,麦罗埃文并没有一个特定符号去分辨没有元音的纯辅音字母。因此,<m>可以同时表示/ma/或/m/,但<mi>则一定表示/mi/。另一方面,麦罗埃文经常都把结尾的辅音字母,特别是/n/和/s/省略掉。

麦罗埃文一共有23个字符。其中包括4个元音字母:

a(只出现在词首,否则/a/缺省),e(或schwa),i,o(或u);
约14个辅音字母,它们带有缺省的/a/,除非后接其它元音字母:

y(a), w(a), b(a), p(a), m(a), n(a), r(a), l(a), ch(a)(可能是腭音,类似德语中的ich,或是小舌音,类似荷兰语中的dag), kh(a)(舌根音,类似德语中的Bach), k(a), q(a), s(a)或sh(a), d(a);
及若干音节:

ne或ny(a), se或s(a), te, to, t(a)或ti。
关于一些发音存有争议,如“se”表示一个音节还是作为辅音/s/以区别于发/š/音的“s”;还有“ne”是一个音节还是辅音/ñ/;另外“t”会不会是音节“ti”。有说法认为,不用字母而用音节来表示一些发音可能是因为麦罗埃语有方言,需要一种统一的文字来表示。

麦罗埃文有两种字体,一种是取自埃及象形文字的碑文镌刻体,另一种是民间流传的手写体。大多数的文本以手写体写成。与埃及文字不同的是,麦罗埃文的两种字体是一一对应的,除了一个例外:在手写体中,辅音字母与之后的“i”形成连体字。

麦罗埃文的书写方向为横排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或者竖排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碑文符号朝向文首,跟埃及象形文字中一样。

麦罗埃文有两种标点符号:左右三个点,或上下点,用来分隔单词或句子。

如果这种文字的确曾为努比亚王国所使用,那么,它可能是在基督教于公元6世纪传入当地时,被科普特文字所取代的。

该文字为英国埃及学家葛利菲斯(Francis Llewellyn Griffith)于1909年所识别,但其语言本身至今未被完全解读。

[编辑] 参看
麦罗埃王国
麦罗埃语
[编辑] 相关文章
麦罗埃文亦是一种人工语言文字Nuwaubic的别名。这一种语言是由一位非裔美国人发起的新兴宗教,与古埃及文化完全无关。
[编辑] 外部链接
Meroitic - AncientScripts(麦罗埃——古代文字)
Meroitic at Omniglot
Meroitic font(麦罗埃字体)
Proposal to encode Meroitic in Unicode
Examples of Meroitic script(麦罗埃文样本)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9%BA%A5%E7%BE%85%E5%9F%83%E6%96%87
2个分类: 有 ISO 15924 四字母编码的文字 | 元音附标文字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2 发表于: 2010-01-24
ISO 639-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ISO 639-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39语言编码标准的第一部分。它含有 136 个两字母的编码,用来标示世界上主要的语言。这些代码在很多地方都被用作语言的简写,例如:

英语(English)用en表示
德语(Deutsch)用de表示(Deutsch 是德语的本名)
日语(Japanese)用ja表示(尽管日语的拼音是 Nihongo)
汉语 使用zh表示,来自“中文”的汉语拼音:Zhōngwén
ISO 639-1在 2002年成为正式标准,但在之前的草拟阶段已被使用多年。最后加进ISO 639-1的代码是在2004年10月19日加入的si,代表僧加罗语。由1995年3月起,RFC 1766推荐使用本标准,而接着在2001年1月起的RFC 3066亦推荐使用本标准。Infoterm(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 for Terminology)是ISO 639-1代码的注册机构。

ISO 639-1语言列表
aa阿法尔语fr法语li林堡语se北萨米语
ab阿布哈兹语fy弗里西亚语ln林加拉语sg桑戈语
ae阿维斯陀语ga爱尔兰语lo老挝语sh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af阿非利堪斯语gd苏格兰盖尔语lt立陶宛语si僧加罗语
ak阿坎语gl加利西亚语lu卢巴-加丹加语sk斯洛伐克语
am阿姆哈拉语gn瓜拉尼语lv拉脱维亚语sl斯洛文尼亚语
an阿拉贡语gu古吉拉特语mg马达加斯加语sm萨摩亚语
ar阿拉伯语gv马恩岛语mh马绍尔语sn绍纳语
as阿萨姆语ha豪萨语mi毛利语so索马里语
av阿瓦尔语he希伯来语mk马其顿语sq阿尔巴尼亚语
ay艾马拉语hi印地语ml马拉亚拉姆语sr塞尔维亚语
az阿塞拜疆语ho希里莫图语mn蒙古语ss斯瓦特语
ba巴什基尔语hr克罗地亚语mo摩尔达维亚语st南索托语
be白俄罗斯语ht海地克里奥尔语mr马拉提语su巽他语
bg保加利亚语hu匈牙利语ms马来语sv瑞典语
bh比哈尔语hy亚美尼亚语mt马耳他语sw斯瓦希里语
bi比斯拉马语hz赫雷罗语my缅甸语ta泰米尔语
bm班巴拉语ia国际语Ana瑙鲁语te泰卢固语
bn孟加拉语id印尼语nb书面挪威语tg塔吉克语
bo藏语ie国际语End北恩德贝勒语th泰语
br布列塔尼语ig伊博语ne尼泊尔语ti提格里尼亚语
bs波斯尼亚语ii四川彝语诺苏语ng恩敦加语tk土库曼语
ca加泰隆语ik依努庇克语nl荷兰语tl他加禄语
ce车臣语io伊多语nn新挪威语tn塞茨瓦纳语
ch查莫罗语is冰岛语no挪威语to汤加语
co科西嘉语it意大利语nr南恩德贝勒语tr土耳其语
cr克里语iu因纽特语nv纳瓦霍语ts宗加语
cs捷克语ja日语ny尼扬贾语tt塔塔尔语
cu古教会斯拉夫语jv爪哇语oc奥克语tw特威语
cv楚瓦什语ka格鲁吉亚语oj奥吉布瓦语ty塔希提语
cy威尔士语kg刚果语om奥洛莫语ug维吾尔语
da丹麦语ki基库尤语or奥利亚语uk乌克兰语
de德语kj宽亚玛语os奥塞梯语ur乌尔都语
dv迪维希语kk哈萨克语pa旁遮普语uz乌兹别克语
dz不丹语kl格陵兰语pi巴利语ve文达语
ee埃维语km高棉语pl波兰语vi越南语
el现代希腊语kn卡纳达语ps普什图语vo沃拉普克语
en英语ko朝鲜语韩语pt葡萄牙语wa沃伦语
eo世界语kr卡努里语qu凯楚亚语wo沃洛夫语
es西班牙语ks克什米尔语rm罗曼什语xh科萨语
et爱沙尼亚语ku库尔德语rn基隆迪语yi依地语
eu巴斯克语kv科米语ro罗马尼亚语yo约鲁巴语
fa波斯语kw康沃尔语ru俄语za壮语
ff富拉语ky吉尔吉斯语rw基尼阿万达语zh中文汉语
fi芬兰语la拉丁语sa梵语zu祖鲁语
fj斐济语lb卢森堡语sc撒丁语  
fo法罗语lg干达语sd信德语

自 RFC 3066 出版後,ISO 639-1 新增了以下語言:
ISO 639-1ISO 639-2名称更改日期更改类型曾用代码
ioido伊多语2002年1月15日新增art
wawln瓦龙语2002年1月29日新增roa
lilim林堡语2002年8月2日新增gem
iiiii四川彝语诺苏语2002年10月14日新增
anarg阿拉贡语2002年12月23日新增roa
hthat海地克里奥尔语2003年2月26日新增cpf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3 发表于: 2010-01-24
ISO 639-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ISO 639-2:1998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639 语言编码标准的第二部分,为各语言和语系所订定的 3 字母语言代码。 ISO 639-2 的注册机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

有 22 种语言同时在 ISO 639-2 中有两个 3 字母语言代码:

ISO 639-2/B ,书籍目录使用 (bibliographic use)
ISO 639-2/T ,技术专门使用 (terminological use)
这 22 种语言本身都已有 ISO 639-1 编码。

ISO 639-2/B 是原本供书籍使用的代码,采用英语的语言名称排列,而并非使用该语言的语言名称排列。例如德语的 ISO 639-2/B 码是 ger , ISO 639-2/T 码是 deu ;中文(汉语)的 ISO 639-2/B 码是 chi , ISO 639-2/T 码是 zho 。除英语图书馆编排外,应使用 ISO 639-2/T 码。

塞尔维亚语曾用 ISO 639-2/B 码 scc、克罗地亚语曾用 ISO 639-2/B 码 scr,但在2008年6月28日的改动中,已被停止使用,改为统一使用 ISO 639-2/T 码 srp 和 hrv。

目录 [隐藏]
1 代表单一语言的代码
2 代表多种语言的代码
2.1 诸语言类别
2.2 “其他”类别
3 用来代表集合语言的代码
4 参看
5 外部链接

[编辑] 代表单一语言的代码
参看ISO 639-2代码表。这些代码(除 ISO 639-2/B 外)亦被收录在ISO 639-3 标准内。

[编辑] 代表多种语言的代码
以下的代码代表多于一种语言,它们亦被收录在 ISO 639-5(3字母语系和语群代码)标准内。

[编辑] 诸语言类别
alg 阿尔冈昆诸语言
apa 阿帕切诸语言
ath 阿萨帕斯坎诸语言
aus 澳大利亚诸语言
bai 巴米累克诸语言
car 加勒比诸语言
cmc 占语诸语言
iro 易洛魁诸语言
mno 马诺博诸语言
mun 蒙达诸语言
myn 玛雅诸语言
nub 努比亚诸语言
oto 奥托米诸语言
pra 普拉克里特诸语言
sal 萨利什诸语言
sgn 手语
sio 苏语诸语言
tup 图皮诸语言
wak 瓦卡什诸语言
wen 索布诸语言
ypk 尤皮克诸语言
[编辑] “其他”类别
afa 闪含(其他)
art 人工语言(其他)
bat 波罗的(其他)
ber 柏柏尔(其他)
bnt 班图(其他)
cai 中美洲印第安语(其他)
cau 高加索(其他)
cel 凯尔特(其他)
cpe 基于英语的克里奥尔语‎和皮钦语(其他)
cpf 基于法语的克里奥尔语‎和皮钦语(其他)
cpp 基于葡萄牙语的克里奥尔语‎和皮钦语(其他)
crp 克里奥尔语‎和皮钦语(其他)
cus 库希特(其他)
dra 达罗毗荼(其他)
fiu 芬兰-乌戈尔(其他)
gem 日耳曼(其他)
inc 印度-雅利安(其他)
ine 印欧(其他)
ira 伊朗(其他)
khi 科依桑(其他)
map 南岛(其他)
mkh 孟-高棉(其他)
nai 北美洲印第安语(其他)
nic 尼日尔-科尔多凡(其他)
paa 巴布亚(其他)
phi 菲律宾(其他)
roa 罗曼(其他)
sai 南美洲印第安语(其他)
sem 闪米特(其他)
sit 汉藏(其他)
sla 斯拉夫(其他)
smi 萨米(其他)
ssa 尼罗-撒哈拉(其他)
tai 傣语(其他)
tut 阿尔泰(其他)
[编辑] 用来代表集合语言的代码
SIL国际在检视过七千多种语言之后,发现以下 11 种被列在 ISO 639-2 的语言,它们之下所包含的语言,并非属于同一语种,故在 ISO 639-3 代码中被删除,亦不包括在ISO 639-5内。

bad 班达语
bih 比哈尔语(有一个 ISO 639-1 代码 bh)
btk 巴塔克语
day 达雅克语
him 喜马偕尔语
ijo 伊乔语
kar 克伦语
kro 克鲁语
nah 纳瓦特尔语
son 桑海语
znd 赞德语
注:比哈尔语之下有10多种语言之多,故理论上不应获发一个 ISO 639-1 代码 bh。

[编辑] 参看
ISO 639-1
ISO 639-3
ISO 639-5
ISO 639-2代码表
语言列表
[编辑] 外部链接
ISO 639-2/RA主页,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
ISO 639-2/RA更改通知
ISO 639-2说明
世界语种代码表
显示▼隐藏▲查 • 论 • 编ISO标准

1-9k 1 · 2 · 3 · 4 · 9 · 31 · 31-0 · 31-1 · 31-2 · 31-3 · 31-4 · 31-5 · 31-6 · 31-7 · 31-8 · 31-9 · 31-10 · 31-11 · 31-12 · 31-13 · 128 · 216 · 217 · 226 · 228 · 233 · 259 · 269 · 302 · 306 · 428 · 639 · 639-1 · 639-2 · 639-3 · 639-5 · 639-6 · 646 · 690 · 732 · 746 · 843 · 1000 · 1007 · 1073-1 · 1413 · 2014 · 2015 · 2022 · 2108 · 2145 · 2281 · 2709 · 2711 · 2788 · 3029 · 3103 · 3166 · 3166-1 · 3166-2 · 3166-3 · 3307 · 3602 · 3864 · 3901 · 3977 · 4031 · 4157 · 4217 · 5218 · 5775 · 5776 · 5964 · 6166 · 6344 · 6346 · 6425 · 6429 · 6438 · 6523 · 6709 · 7001 · 7002 · 7098 · 7185 · 7498 · 7736 · 7810 · 7811 · 7812 · 7813 · 7816 · 8217 · 8571 · 8583 · 8601 · 8632 · 8652 · 8807 · 8820-5 · 8859 · 9000 · 9075 · 9126 · 9241 · 9362 · 9407 · 9506 · 9529 · 9594 · 9660 · 9897 · 9945 · 9984 · 9985 · 9995

10k- 10006 · 10118-3 · 10160 · 10161 · 10165 · 10179 · 10206 · 10303 · 10303-11 · 10303-21 · 10303-22 · 10303-238 · 10303-28 · 10383 · 10487 · 10585 · 10589 · 10646 · 10664 · 10746 · 10962 · 10967 · 11073 · 11170 · 11179 · 11404 · 11544 · 11783 · 11784 · 11785 · 11801 · 11898 · 11940 · 11941 · 11941 · 11992 · 12006 · 12182:1998 · 12207 · 12234-2 · 13211-1 · 13216 · 13250 · 13399 · 13406-2 · 13407 · 13450 · 13485 · 13490 · 13567 · 13568 · 13584 · 13616 · 14000 · 14031 · 14396 · 14443 · 14496-10 · 14496-14 · 14644 · 14644-1 · 14644-2 · 14644-3 · 14644-4 · 14644-5 · 14644-6 · 14644-7 · 14644-8 · 14644-9 · 14649 · 14651 · 14698 · 14698-2 · 14750 · 14882 · 14971 · 15022 · 15189 · 15288 · 15291 · 15292 · 15408 · 15444 · 15445 · 15438 · 15504 · 15686 · 15693 · 15706-2 · 15897 · 15919 · 15924 · 15926 · 15926 WIP · 15930 · 16023 · 16262 · 16750 · 17024 · 17025 · 17369 · 17799 · 18000 · 18004 · 18014 · 18245 · 18629 · 18916 · 19005 · 19011 · 19092-1 · 19092-2 · 19114 · 19115 · 19439 · 19501:2005 · 19752 · 19757 · 19770 · 19775-1 · 20000 · 20022 · 21827:2002 · 22000 · 23270 · 25178 · 26000 · 26300 · 27000 · 27001 · 27002 · 27003 · 27004 · 27005 · 27006 · 27007 · 27799 · 29500 · 32000 · 38500 · 42010 · 80000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ISO_639-2
1个分类: ISO 639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4 发表于: 2010-01-24
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以下语言现在或曾经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参看早期西里尔字母。

目录 [隐藏]
1 印欧语系
2 高加索语系
3 汉藏语系
4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5 阿尔泰语系
6 乌拉尔语系
7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8 亚非语系
9 其他语言
10 参看

[编辑]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雅利安语支
罗姆语(在塞黑和前苏联)
伊朗语支
库尔德语(在前苏联)
奥塞梯语(自18世纪起,现代字母从1938年起)
塔吉克语
犹太-塔特语
罗曼语族
罗马尼亚语(直至19世纪,以及由1940年至1989年的摩尔多瓦语言;参看摩尔多瓦语)
拉迪诺语 in occasional Bulgarian Sephardic publications.
斯拉夫语族
旧教会斯拉夫语
教会斯拉夫语
白俄罗斯语
保加利亚语
马其顿语
俄语
卢森尼亚语
塞尔维亚语
乌克兰语
[编辑] 高加索语系
阿巴札语
阿布哈兹语
阿迪格语
阿瓦尔语
车臣语(自1938年起;在1991年至2000年也使用拉丁字母)
达尔格瓦语
卡巴尔达语
拉克语
莱兹金语
塔巴萨兰语
[编辑] 汉藏语系
汉语族
东干语(自1953年起)
[编辑]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楚科奇语(自1936年起)
科里亚克语(自1936年起)
[编辑] 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
布里亚特语
卫拉特语(又称卡尔梅克语)
喀尔喀蒙古语
通古斯语族
鄂温克语(自1936年起)
赫哲语(又称那乃语)
乌德语(writing recently is not used)
突厥语族
阿尔泰语
阿塞拜疆语(1939年至1991年)
巴尔卡尔语
巴什基尔语
楚瓦什语
克里米亚鞑靼语(1938年至1991年)
嘎嘎乌孜语(1957年至1990年代)
哈萨克语
卡拉切语
卡拉卡拉帕克语(1940年代至1990年代)
哈卡斯语
库梅克语
柯尔克孜语(吉尔吉斯语)
诺盖语
鞑靼语(又称塔塔尔语,自1939年起;自2000年起也使用拉丁字母)
土库曼语(1940年至1994年)
图瓦语
乌兹别克语(1941年至1998年)
维吾尔语(中亚各国境内)
雅库特语
[编辑] 乌拉尔语系
萨莫耶德语族
涅涅茨语(自1937年起)
塞尔库普语(since 1950s writing recently is not used)
芬兰-乌戈尔语族
卡累利阿语(1940年至1991年)
汉特语
曼西语(since 1937 writing has not received distribution)
科米语
科米-兹梁语(自17世纪起,现代字母从1930年代起)
科米-彼尔米亚克语
马里语(自19世纪)
莫尔多维亚语
厄尔兹亚语(自18世纪起)
莫克沙语(自18世纪起)
基尔丁-萨米语(Kildin Sami)
乌德穆尔特语
萨米语(在俄罗斯,自1980年代起)
[编辑]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阿留申语(在19世纪)
Siberian Eskimo (Yuit)
[编辑] 亚非语系
Assyrian Neo-Aramaic (Aisor)
[编辑] 其他语言
俄罗斯手语(uses the Cyrillic alphabet via the Russian Manual Alphabet)
人工语言
国际辅助语言
新共同语言
Slovio
艺术语言
Brutopian (Donald Duck stories)
Syldavian (Tintin)
[编辑] 参看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西里尔字母列表
西里尔字母
斯拉夫语族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D%BF%E7%94%A8%E8%A5%BF%E9%87%8C%E5%B0%94%E5%AD%97%E6%AF%8D%E7%9A%84%E8%AF%AD%E8%A8%80
1个分类: 西里尔字母系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5 发表于: 2010-01-24
麦罗埃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麦罗埃文

类型 元音附标文字
语言 麦罗埃语 或 旧努比亚语
使用时期 ~前200年 到600年
母书写系统 圣书体
民书体
麦罗埃文

ISO 15924 Mero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的国际音标。
显示▼隐藏▲字母历史

青铜中期文化时期 前19-15世纪
乌加里特字母 前15世纪
原始迦南字母 前15世纪
腓尼基字母 前12世纪
古希伯来字母 前10世纪
撒马利亚字母 前6世纪
亚兰字母 前9世纪
佉卢文 前4世纪
婆罗米文 前6世纪
婆罗米系文字
天城文 13世纪
孟加拉文 11世纪
僧伽罗文 8世纪
悉昙文
藏文字母 7世纪
八思巴字 13世纪
泰语字母 13世纪
希伯来字母 前3世纪
古叙利亚字母 前2世纪
纳巴泰字母 前2世纪
阿拉伯字母 4世纪
阿维斯塔字母 4至6世纪
希腊字母 前9世纪
埃特鲁斯坎字母 前8世纪
拉丁字母 前7世纪
卢恩字母 2世纪
欧甘文字 4世纪
哥特字母 4世纪
亚美尼亚字母 405年
格拉哥里字母 862年
西里尔字母 10世纪
伊比利亚文字 前6世纪
南阿拉伯字母 前9世纪
吉兹字母 前5至6世纪



麦罗埃文 前3世纪

谚文 1444年

注音符号 1913年

完整系谱

本模板: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历史

麦罗埃文是一套参照埃及圣书体及民书体而设计的拼音字母,用以拼写麦罗埃王国的麦罗埃语,亦有可能会用来拼写努比亚王国的努比亚语。由于麦罗埃文的拼音特色,它的书写方式与埃及的象形文字有所不同。有些学者,如:海拉·哈尔门(Haarmann)因此而认为希腊字母对麦罗埃文的成形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与希腊字母一样有元音字母。然而,除此以外,这两种文字再没有任何相关或近似的地方。

目录 [隐藏]
1 文字特色
2 参看
3 相关文章
4 外部链接


[编辑] 文字特色

麦罗埃文的圣书体及草书体字母列表按照西方对拼音文字的划分,麦罗埃文可以归入元音附标文字系统。因为麦罗埃文的辅音字母默认带着/a/元音,除非之后紧接一个元音字母。与印度的文字相比,麦罗埃文并没有一个特定符号去分辨没有元音的纯辅音字母。因此,<m>可以同时表示/ma/或/m/,但<mi>则一定表示/mi/。另一方面,麦罗埃文经常都把结尾的辅音字母,特别是/n/和/s/省略掉。

麦罗埃文一共有23个字符。其中包括4个元音字母:

a(只出现在词首,否则/a/缺省),e(或schwa),i,o(或u);
约14个辅音字母,它们带有缺省的/a/,除非后接其它元音字母:

y(a), w(a), b(a), p(a), m(a), n(a), r(a), l(a), ch(a)(可能是腭音,类似德语中的ich,或是小舌音,类似荷兰语中的dag), kh(a)(舌根音,类似德语中的Bach), k(a), q(a), s(a)或sh(a), d(a);
及若干音节:

ne或ny(a), se或s(a), te, to, t(a)或ti。
关于一些发音存有争议,如“se”表示一个音节还是作为辅音/s/以区别于发/š/音的“s”;还有“ne”是一个音节还是辅音/ñ/;另外“t”会不会是音节“ti”。有说法认为,不用字母而用音节来表示一些发音可能是因为麦罗埃语有方言,需要一种统一的文字来表示。

麦罗埃文有两种字体,一种是取自埃及象形文字的碑文镌刻体,另一种是民间流传的手写体。大多数的文本以手写体写成。与埃及文字不同的是,麦罗埃文的两种字体是一一对应的,除了一个例外:在手写体中,辅音字母与之后的“i”形成连体字。

麦罗埃文的书写方向为横排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或者竖排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碑文符号朝向文首,跟埃及象形文字中一样。

麦罗埃文有两种标点符号:左右三个点,或上下点,用来分隔单词或句子。

如果这种文字的确曾为努比亚王国所使用,那么,它可能是在基督教于公元6世纪传入当地时,被科普特文字所取代的。

该文字为英国埃及学家葛利菲斯(Francis Llewellyn Griffith)于1909年所识别,但其语言本身至今未被完全解读。

[编辑] 参看
麦罗埃王国
麦罗埃语
[编辑] 相关文章
麦罗埃文亦是一种人工语言文字Nuwaubic的别名。这一种语言是由一位非裔美国人发起的新兴宗教,与古埃及文化完全无关。
[编辑] 外部链接
Meroitic - AncientScripts(麦罗埃——古代文字)
Meroitic at Omniglot
Meroitic font(麦罗埃字体)
Proposal to encode Meroitic in Unicode
Examples of Meroitic script(麦罗埃文样本)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9%BA%A5%E7%BE%85%E5%9F%83%E6%96%87
2个分类: 有 ISO 15924 四字母编码的文字 | 元音附标文字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6 发表于: 2010-01-24
民族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或章节阅读起来类似评论,需要清理。
请帮助改进这个条目以使其语气中立,且符合维基百科的品质标准。
此条目或章节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适合百科全书的写作方式。(2009年8月10日)
您可以通过改写来协助改善这篇条目。
请前往讨论页获取进一步的信息。

“民族语:全世界的语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又译为“民族语言网”是一个语言学的相关网站,是基督教以传教为目的的少数语言研究服务机构“美国国际语言暑期学院”(先前称为“暑期语言学院”)的旗舰网站。

在“民族语”于2005年发布的第十五版中,一共包含了 6,912 种语言(扩充自2000年第十四版所发布的 6,809 种语言),并提供了使用人口的数量、分布、方言、语言学的联系,以及圣经版本的有无等资料与数据,与Linguasphere Register一样,都拥有目前最完全的现存语言目录。

目录 [隐藏]
1 SIL代号与《民族语》
2 资料的中立与正确
3 参见
4 外部链接

[编辑] SIL代号与《民族语》
对于世上每一种语言,“民族语”都会为其提供一个由三位拉丁文代号的语言代码,称为 SIL 码。在过往(2000年出版的Ethnologue第十四版),这个代号却与ISO的代号并不相同,因此有时会引起混乱。以下为几种最常用的语言的SIL代号:

ARM 亚美尼亚语
CHN 汉语 (北方话)
DUT 荷兰语
ENG 英语
FRN 法语
HND 印地语
SPN 西班牙语
SWD 瑞典语
采用了不同的代号的原因,在由SIL撰写的《Mapping Between ISO 639 and the SIL Ethnologue: Principles Used and Lessons Learned》这篇文章有简略解释。

由于SIL代码的数量明显超越 ISO 639-1 以及 RFC 3066 的语言代号数量;也因此之后他们也将 SIL 代码整合至 ISO 639-3 这个新的国际语言代码标准里。 2005年出版的Ethnologue第十五版已采用了一种新的代码,与目前使用的ISO 639-2协调,正式名称为ISO/DIS 639-3(即ISO 639-3国际标准的草稿)。新旧码的差别在SIL网站有简略说明,而这种新码的列表可在SIL网站浏览,或从Ethnologue网站下载。(下载版含较少的资讯,没有列出例如中文zho等语言的码。)

中文版维基所列出的SIL代号,系指Ethnologue第十四版所使用的旧代号。

[编辑] 资料的中立与正确
作为一个学术机构,“民族语”的中立性有时却受到质疑与争论,尤其是与《圣经》或闪米特诸教相关的语言分类的领域。

但在另一方面,“民族语”的中立性也得到某方面的赞赏,例如在为每种语言选择一个主要的名称之余,它也同时纪录了它们的使用者、政府、邻国,以及其他族群等为该语言的称呼,以及这些名称是如何被命名、历史渊源等资料,无论该称呼是否符合政治正确性或是对何者有冒犯。可惜的是这些“别名”的纪录虽然够广,但仍常常不是完整的资讯。

在资料的正确性方面,由于此计划是如此庞大,因此“民族语”所记录的资料里仍不可避免地有些错误。之中有些错误会在每一次的新版本中修正,例如一直到第十四版的发布,一些如雪诺瓦语等语言陆续被加入,而其他谣传的语言如内马地语及乌塔纳语则被移除。但其他可能存在的错误如 Imraguen 语、Senhaja de Srair 语、Ghomara 语、Kwavi 语、Molengue 语、Yauma 语、Fer 语、Yeni 语、Hwla 语、及Ofayé 语的资料则仍然被保留下来。

[编辑] 参见
语言
语言列表
[编辑] 外部链接
民族语官网
Ole Stig Andersen 对第十五版《民族语》的评论(丹麦广播电台)
"How Linguists and Missionaries Share a Bible of 6,912 Languages"(《纽约时报》)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6%B0%91%E6%97%8F%E8%AA%9E
2个分类: 语言学 | 网站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7 发表于: 2010-01-24
西里尔字母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页面包含特殊字符。部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须要特别外文支持。
下表列出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世界各地语言,列出和比较各语言所采用的字母。
浅蓝色底色显示的是俄语字母,共33个。不少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都会采用俄语字母作为基本字母,但可能只用在外来词或人名、地名上。
在不同语言中的基本和衍生字母 语系 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印欧语系 乌拉尔语系 高加索语系
语言 俄语 白俄罗斯语 乌克兰语 卢森尼亚语 塞尔维亚语 保加利亚语 马其顿语 摩尔多瓦语 奥塞梯语 塔吉克语 基尔丁萨米语 东马里语 西马里语 乌德穆尔特语 汉特语 阿布哈兹语 卡巴尔达语 车臣语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Ӑ ӑ                   
Ӓ ӓ           Ӓ  Ӓ  Ӓ    
Ә ә               Ә    
Ӛ ӛ               Ӛ    
Ӕ ӕ         Ӕ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Ґ ґ   Ґ Ґ               
Ѓ ѓ       Ѓ            
Ғ ғ          Ғ         
Ӷ ӷ                   
Ҕ ҕ                Ҕ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Ђ ђ     Ђ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Ѐ ѐ       *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Ӗ ӗ                   
Ҽ ҽ                Ҽ   
Ҿ ҿ                Ҿ   
Є є   Є Є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Ӂ ӂ        Ӂ           
Җ җ                   
Ӝ ӝ              Ӝ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Ҙ ҙ                   
Ӟ ӟ              Ӟ     
Ӡ ӡ                Ӡ   
Ѕ ѕ       Ѕ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Ѝ ѝ      * *            
Ӥ ӥ              Ӥ     
Ӣ ӣ          Ӣ         
І і  І І І               
Ї ї   Ї Ї               
Ӏ Ӏ                 Ӏ Ӏ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Ҋ ҋ           Ҋ        
Ј ј     Ј  Ј    Ј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 К
Қ қ          Қ      Қ   
Ҟ ҟ                Ҟ   
Ҡ ҡ                   
Ӄ ӄ               Ӄ    
Ҝ ҝ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Ӆ ӆ           Ӆ        
Љ љ     Љ  Љ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Ӎ ӎ           Ӎ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Ҥ ҥ            Ҥ       
Ң ң                   
Ӊ ӊ           Ӊ        
Ӈ ӈ           Ӈ    Ӈ    
Њ њ     Њ  Њ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Ӧ ӧ            Ӧ Ӧ Ӧ Ӧ    
Ө ө               Ө    
Ӫ ӫ               Ӫ    
Ҩ ҩ                Ҩ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Ҧ ҧ                Ҧ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Ҏ ҏ           Ҏ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Ҫ ҫ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Ҭ ҭ                Ҭ   
Ћ ћ     Ћ              
Ќ ќ       Ќ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Ў ў  Ў                 
Ӳ ӳ                   
Ӱ ӱ            Ӱ Ӱ  Ӱ    
Ӯ ӯ          Ӯ         
Ү ү                   
Ұ ұ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Ҳ ҳ          Ҳ      Ҳ   
Һ һ           Һ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Ҵ ҵ                Ҵ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Ӵ ӵ              Ӵ     
Ҷ ҷ          Ҷ      Ҷ   
Ӌ ӌ                   
Ҹ ҹ                   
Џ џ     Џ  Џ         Џ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Ӹ ӹ             Ӹ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Ҍ ҍ           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Ӭ ӭ           Ӭ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在不



在不同语言中的基本和衍生字母 语系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阿尔泰语系 汉语
语言 阿塞拜疆语 土库曼语 哈萨克语 吉尔吉斯语 巴尔卡尔语 巴什基尔语 鞑靼语 阿尔泰语 哈卡斯语 雅库特语 图瓦语 乌兹别克语 维吾尔语 楚瓦什语 鄂温克语 布里亚特语 蒙古语 卡尔梅克语 东干语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А
Ӑ ӑ              Ӑ      
Ӓ ӓ                    
Ә ә Ә Ә Ә   Ә Ә           Ә Ә
Ӛ ӛ                    
Ӕ ӕ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Б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В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Г
Ґ ґ                    
Ѓ ѓ                    
Ғ ғ Ғ  Ғ   Ғ   Ғ   Ғ Ғ       
Ӷ ӷ                    
Ҕ ҕ          Ҕ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Д
Ђ ђ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Е
Ѐ ѐ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Ё
Ӗ ӗ              Ӗ      
Ҽ ҽ                    
Ҿ ҿ                    
Є є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Ж
Ӂ ӂ                    
Җ җ  Җ     Җ           Җ Җ
Ӝ ӝ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З
Ҙ ҙ      Ҙ              
Ӟ ӟ                    
Ӡ ӡ                    
Ѕ ѕ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И
Ѝ ѝ                    
Ӥ ӥ                    
Ӣ ӣ                    
І і   І      І           
Ї ї                    
Ӏ Ӏ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Й
Ҋ ҋ                    
Ј ј Ј       Ј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К
Қ қ   Қ         Қ Қ       
Ҟ ҟ                    
Ҡ ҡ      Ҡ              
Ӄ ӄ                    
Ҝ ҝ Ҝ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Л
Ӆ ӆ                    
Љ љ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М
Ӎ ӎ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Н
Ҥ ҥ        Ҥ  Ҥ          
Ң ң  Ң Ң Ң  Ң Ң  Ң  Ң  Ң  Ң   Ң Ң
Ӊ ӊ                    
Ӈ ӈ                    
Њ њ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О
Ӧ ӧ        Ӧ Ӧ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Ө  
Ӫ ӫ                    
Ҩ ҩ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П
Ҧ ҧ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Р
Ҏ ҏ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С
Ҫ ҫ      Ҫ        Ҫ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Т
Ҭ ҭ                    
Ћ ћ                    
Ќ ќ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У
Ў ў     Ў       Ў       Ў
Ӳ ӳ              Ӳ      
Ӱ ӱ        Ӱ Ӱ           
Ӯ 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Ү
Ұ ұ   Ұ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Ф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Х
Ҳ ҳ            Ҳ        
Һ һ Һ  Һ   Һ Һ   Һ   Һ   Һ  Һ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Ц
Ҵ ҵ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Ч
Ӵ ӵ                    
Ҷ ҷ                    
Ӌ ӌ         Ӌ           
Ҹ ҹ Ҹ                   
Џ џ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Ш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Щ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Ъ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Ы
Ӹ ӹ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Ь
Ҍ 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Э
Ӭ ӭ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Ю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Я
[编辑] 按Unicode排列
Legend:
Unicode 1.0 Unicode 4.0
Unicode 1.1 Unicode 4.1
Unicode 2.0 Unicode 5.0
Unicode 2.1 Unicode 5.1
Unicode 3.0 reserved
Unicode 3.1
non-characters
Unicode 3.2
U+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0400 Ѐ Ё Ђ Ѓ Є Ѕ І Ї Ј Љ Њ Ћ Ќ Ѝ Ў Џ
0410 А Б В Г Д Е Ж З И Й К Л М Н О П
0420 Р С Т У Ф Х Ц Ч Ш Щ Ъ Ы Ь Э Ю Я
0430 а б в г д е ж з и й к л м н о п
0440 р с т у ф х ц ч ш щ ъ ы ь э ю я
0450 ѐ ё ђ ѓ є ѕ і ї ј љ њ ћ ќ ѝ ў џ
0460 Ѡ ѡ Ѣ ѣ Ѥ ѥ Ѧ ѧ Ѩ ѩ Ѫ ѫ Ѭ ѭ Ѯ ѯ
0470 Ѱ ѱ Ѳ ѳ Ѵ ѵ Ѷ ѷ Ѹ ѹ Ѻ ѻ Ѽ ѽ Ѿ ѿ
0480 Ҁ ҁ ҂  ҃  ҄  ҅  ҆  ҇  ҈  ҉ Ҋ ҋ Ҍ ҍ Ҏ ҏ
0490 Ґ ґ Ғ ғ Ҕ ҕ Җ җ Ҙ ҙ Қ қ Ҝ ҝ Ҟ ҟ
04A0 Ҡ ҡ Ң ң Ҥ ҥ Ҧ ҧ Ҩ ҩ Ҫ ҫ Ҭ ҭ Ү ү
04B0 Ұ ұ Ҳ ҳ Ҵ ҵ Ҷ ҷ Ҹ ҹ Һ һ Ҽ ҽ Ҿ ҿ
04C0 Ӏ Ӂ ӂ Ӄ ӄ Ӆ ӆ Ӈ ӈ Ӊ ӊ Ӌ ӌ Ӎ ӎ ӏ
04D0 Ӑ ӑ Ӓ ӓ Ӕ ӕ Ӗ ӗ Ә ә Ӛ ӛ Ӝ ӝ Ӟ ӟ
04E0 Ӡ ӡ Ӣ ӣ Ӥ ӥ Ӧ ӧ Ө ө Ӫ ӫ Ӭ ӭ Ӯ ӯ
04F0 Ӱ ӱ Ӳ ӳ Ӵ ӵ Ӷ ӷ Ӹ ӹ Ӻ ӻ Ӽ ӽ Ӿ ӿ
U+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0500 Ԁ ԁ Ԃ ԃ Ԅ ԅ Ԇ ԇ Ԉ ԉ Ԋ ԋ Ԍ ԍ Ԏ ԏ
0510 Ԑ ԑ Ԓ ԓ Ԕ ԕ Ԗ ԗ Ԙ ԙ Ԛ ԛ Ԝ ԝ Ԟ ԟ
0520 Ԡ ԡ Ԣ ԣ                        
U+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2DE0  ⷠ  ⷡ  ⷢ  ⷣ  ⷤ  ⷥ  ⷦ  ⷧ  ⷨ  ⷩ  ⷪ  ⷫ  ⷬ  ⷭ  ⷮ  ⷯ
2DF0  ⷰ  ⷱ  ⷲ  ⷳ  ⷴ  ⷵ  ⷶ  ⷷ  ⷸ  ⷹ  ⷺ  ⷻ  ⷼ  ⷽ  ⷾ  ⷿ
U+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A640 Ꙁ ꙁ Ꙃ ꙃ Ꙅ ꙅ Ꙇ ꙇ Ꙉ ꙉ Ꙋ ꙋ Ꙍ ꙍ Ꙏ ꙏ
A650 Ꙑ ꙑ Ꙓ ꙓ Ꙕ ꙕ Ꙗ ꙗ Ꙙ ꙙ Ꙛ ꙛ Ꙝ ꙝ Ꙟ ꙟ
A660     Ꙣ ꙣ Ꙥ ꙥ Ꙧ ꙧ Ꙩ ꙩ Ꙫ ꙫ Ꙭ ꙭ ꙮ ꙯
A670 ꙰ ꙱ ꙲ ꙳                 ꙼ ꙽ ꙾ ꙿ
A680 Ꚁ ꚁ Ꚃ ꚃ Ꚅ ꚅ Ꚇ ꚇ Ꚉ ꚉ Ꚋ ꚋ Ꚍ ꚍ Ꚏ ꚏ
A690 Ꚑ ꚑ Ꚓ ꚓ Ꚕ ꚕ Ꚗ ꚗ     Ꚛ ꚛ ꚜ ꚝ ꚞ ꚟ
[编辑] 注释
部分语言同时有多于一种字母流通,如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等。
ѐ 和 ѝ 是 е 和 и 的变音字母,用来区分南斯拉夫语支同形字的字义,不被当作独立的字母。
阿塞拜疆语另有 ’(单引号)作为字母。
阿布哈兹语另有二合字母: Гь гь, Ҕь ҕь, Дә дә, Џь џь, Жь жь, Жә жә, Ӡә ӡә, Кь кь, Қь қь, Ҟь ҟь, Тә тә, Ҭә ҭә, Хь хь, Ҳә ҳә, Цә цә, Ҵә ҵә, Шь шь, Шә шә
巴尔卡尔语另有二合字母: Гъ гъ, ДЖ дж, Къ къ, Нг нг
车臣语另有二合字母: Аь аь, ГӀ гӀ, Кх кх, Къ къ, КӀ кӀ, Оь оь, ПӀ пӀ, ТӀ тӀ, Уь уь, Хь хь, ХӀ хӀ, ЦӀ цӀ, ЧӀ чӀ, Юь юь, Яь яь
卡巴尔达语另有二合字母: Гу гу, Гъ гъ, Дж дж, Дэ дэ, Жь жь, Ку ку, КӀ кӀ, Къ къ, Лъ лъ, ЛӀ лӀ, ПӀ пӀ, ТӀ тӀ, ФӀ фӀ, Ху ху, Хь хь, Хъ хъ, ЦӀ цӀ, ЩӀ щӀ, Ӏу Ӏу, 三合字母: Гъу гъу, КӀу кӀу, Къу къу, Кхъ кхъ, Хъу хъу, 四合字母: Кхъу кхъу
汉特语另有二合字母: Л’ л’, Ч’ ч’
奥塞梯语另有二合字母: Гъ гъ, Дж дж, Дз дз, Къ къ, Пъ пъ, Тъ тъ, Хъ хъ, Цъ цъ, Чъ чъ
雅库特语另有二合字母: Дь дь, Нь нь
[编辑] 参看
西里尔字母
使用西里尔字母的语言
拉丁字母列表
衍生拉丁字母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5%BF%E9%87%8C%E5%B0%94%E5%AD%97%E6%AF%8D%E5%88%97%E8%A1%A8
1个分类: 西里尔字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8 发表于: 2010-01-24
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語言)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07年9月26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语文」重定向至此。關於语文学科,詳見「语文学」。
語言就廣義而言,是一套共同採用的溝通符號、表達方式與處理規則。符號會以視覺、聲音或者觸覺方式來傳遞。嚴格來說,語言是指人類溝通所使用的語言-自然語言。一般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語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和含义等。语言学就是從人類研究語言分類與規則而發展出來的。研究語言的專家被稱呼為語言學家。當人類發現了某些動物能夠以某種方式溝通,就誕生了動物語言的概念。到了電腦的誕生,人類需要給予電腦指令。這種「單向溝通」就成了電腦語言。

目录 [隐藏]
1 语言的概念
2 语言的变体
3 世界语言概述
3.1 世界上20种最多人讲的语言
3.2 世界语系的概要
4 参見

[编辑] 语言的概念

世界语系分布图:      亚非语系

     尼日尔-刚果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

     科依桑语系

     印欧语系      高加索语系

     阿尔泰语系

     乌拉尔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汉藏语系      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

     帕马-恩永甘语系

     跨新几内亚语系

     壮侗语系      北美印第安语系

     纳-德内语系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孤立语系
对于语言概念的探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也是语言学的中心课题。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中将语言视作母牛,而呼吸是公牛,由语言和呼吸产生了人心。 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人们对“语言”的定义多种多样。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几十种。下面举出几种:

1.语言是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来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存在方式之一。
2.用于表达事物、动作、思想和状态的一个系统。
3.一种人类用于进行现实观念交流方式的工具。
4.人类共有的有意义的体系。
5.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时,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作用于文化时,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无论是什么定义,人类始终是语言的中心。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 对人类语言差别的准确定义是很困难的。乔姆斯基曾经指出:“有一些德国的方言非常接近我们所说的荷兰语,甚至其他的德国人并不能听懂。”注意语言不同于生物学,不同的语言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语言符号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间“约定俗成”的。例如汉语的“兄弟”,在英语中是“brother”,在德语中则是“Bruder”。 语言是非常复杂的,他受到人脑的支配,与思维密不可分。直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模拟人脑的语言功能,机器翻译更难以实现。 有人谈及动物语言,但是大多数语言学家还不能肯定动物是否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更多的专家倾向于认为动物的语言只是一种信号,而不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的,在人工语言中的数学语言或计算机语言也不属于真正的语言。

[编辑] 语言的变体
主条目:語言變體
对于同一种语言,又有各种变体即方言存在,(需要注意的是,“方言”一詞往往特指方言中的地域方言),即语言在系统上和在条理上相互区分的各种形式。

然而,方言或語言的區別,往往不單只考量語言本身的特質,下面是幾種常見定义的方言的角度:
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书面变体:口语和书面语
风格变体:例如公文语体、科技语体等,在用词造句上有明显的不同风格。
[编辑] 世界语言概述
目前世界上已知现存的语言大约有3000多种。世界语言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不同地方的人也许完全不能相互理解。有鉴于此,有人创造了人工语言以方便交流,例如世界语等。

世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如此的巨大,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汉语、英语等在世界上被上亿的人使用着,然而一些方言却正在消失,但同时新的语言又在诞生。

下面是世界上几种大的语言的列表:

[编辑] 世界上20种最多人讲的语言
参见:以人口排列的语言列表
[编辑] 世界语系的概要
参见:语言系属分类
通过对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研究,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大概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或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

汉藏语系
汉语
藏缅语族
有人认为还应有侗台语族和苗瑶语族
印欧语系
日尔曼语族
意大利语族(由拉丁語衍生出羅曼語族)
凯尔特语族
波罗的语族
斯拉夫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希腊语
阿尔巴尼亚语
亚美尼亚语
安纳托利亚语族
吐火罗语族
高加索语系
南高加索语族
北高加索语族
乌拉尔语系
芬兰-乌戈尔语族
萨莫耶德语族
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蒙古语族
满-通古斯语族
日语(有争议)
朝鲜语(有争议)
达罗毗荼语系
北部语族
中部语族
南部语族
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
马六甲语族
蒙(扪)达语族
尼科巴语族
南岛语系
印度尼西亚语族
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美拉尼西亚语族
波利尼西亚语族
闪含语系
闪语族
柏柏尔语族
乍得语族
库施特语族
埃及-科普特语族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另外,如巴斯克语等少数语言的语系不明,也有人认为这些语言不属于任何语系,是完全独立的。还有一些语系未列出。

[编辑] 参見
语言学
语言列表
广播语言
自然语言
语言的类型分类
文字
言语
口语
手語
方言
巴别塔
通用語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AD%E8%A8%80
2个分类: 语言学 | 人类学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9 发表于: 2010-01-24
谚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Hangul (한글)
Chosŏn'gŭl (조선글)

类型 全音素文字
语言 朝鲜语/韩语
吉阿吉阿语
使用时期 从1443年到现在
母书写系统 {{{family}}}
Hangul (한글)
Chosŏn'gŭl (조선글)

ISO 15924 Hang
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的国际音标。
谚文(朝:언문/諺文,今名:조선글/朝鮮글、한글/韓글),现在的韩国称其为“韩字”(朝:한글)[1],以区别于历史上的名称“谚文”(朝:언문/諺文)。其俗称“韩文字母”、“朝鲜字母”、“音文”、“训民正音”等,是朝鲜语所使用的表音文字。15世纪,在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第四代君主世宗国王(1418年—1450年在位)的倡导下,其由一批学者创造完成。在创造这些简单的音标以前,朝鲜人主要借用汉字来纪录他们的语言的。

谚文有10个元音和14个辅音,可能组成许多音节。它既简单又具系统性和全面性。谚文易于学习和印刷,对于韩国文盲少、出版事业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它应用于电脑系统也很容易。不过也造成了大量的同音同形异义词,如“故事”“古寺”“古辭”“告辭”“枯死”等都写作“고사”。必须根据上下文,才能判断到底是哪个词。

过往谚文只在韩语中应用,但根据韩国训民正音学会的消息,现时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布顿岛(Buton)巴务巴务市(Bauer and Bauer)的吉阿吉阿族(Cia-cia)开始推广使用谚文来拼写他们的语言吉阿吉阿语[2][3]。

目录 [隐藏]
1 起源
2 朝鲜士大夫对于创制韩字的反应
3 称谓
3.1 历史上的名称
3.2 现代汉语对其翻译的问题
4 字母和文字构成
4.1 字母
4.2 组字规则
4.3 音素
5 参考
6 参见


[编辑] 起源
韩语目前使用的韩字源自15世纪朝鲜王朝4代国王世宗创制的训民正音。在15世纪,音素知识已不在秘密。在学习中国音韵学的基础上,韩字在短时间内被制定出来,并且契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兼具哲学意象的拼音文字,高出其他拼音文字之上。

有关韩字的起源,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根据1911年朝鲜半岛的野史《檀君世纪》记载, 谚文在三世檀君嘉勒在位时(约莫是中原虞舜在位时)发明。《檀君世纪》的记载如下:

“ 庚子二年时俗尚不一方言相殊虽有象形表意之眞书十家之邑语多不通百里之国字难相解于是命三郞乙普勒正音三十八字是为加临土其文曰 ”

然后就是现代朝鲜文雏型的文字。然而,此说并不可信,很大可能是后人伪托的[4]。

而其他国家一部学者认为,韩字字母是受八思巴字影响创制出来的。但是他们的学说不是以第1手资料为论举的,那第1手资料就是1940年发现的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发行年代:朝鲜世宗28年),所以有关韩字的其他所有学说在训民正音解例本的发现之后失灵,数年间的争论告终。 训民正音解例本阐明韩字的子音与元音是根据人的口腔构造、中国古来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而创制出来的。本书记载如下。




“ 天地之道 一阴阳五行而已.
坤复之间为太极 而动静之后为阴阳. 凡有生类在天地之间者 舍阴阳而何之. 故人之声音 皆有阴阳之理 顾人不察耳. 今正音之作 初非智营而力索 但因其声音而极其理而已. 理既不二 则何得不与天地鬼神同其用也. 正音二十八字 各象其形而制之. 初声凡十七字. 牙音ㄱ 象舌根闭喉之形. 舌音ㄴ 象舌附上腭之形. 唇音ㅁ 象口形. 齿音ㅅ 象齿形. 喉音o 象喉形. ㅋ比ㄱ 声出稍  故加划. ㄴ而ㄷ ㄷ而ㅌ ㅁ而ㅂ ㅂ而ㅍ ㅅ而ㅈ ㅈ而ㅊ o而ㆆ ㆆ而ㅎ 其因声加划之义皆同 而唯ㆁ为异.半舌音ㄹ 半齿音ㅿ 亦象舌齿之形而异其体 无加划之义焉.


[编辑] 朝鲜士大夫对于创制韩字的反应
而1443年世宗大王命令使用谚文的时候,就受到众多朝鲜文学家的攻击,这些学者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失去了通向知识的途径。崔万理曾说:

“ 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

[编辑] 称谓
[编辑] 历史上的名称
该文字发明当初被称为“谚文”[5](朝:언문/諺文,音:eon mun),“谚”的原意为“俗语”,相对于汉语而言,朝鲜语被称为“谚”或“谚语”。因此“谚文”一词则有“表记俗语(朝鲜语)的文字”的意思。后来“谚文”这个名称被广泛使用,直到近代的日据时期。用该文字所做的文章在古代亦被称为“谚书”[6](朝:언서/諺書,音:eon seo),此名称与“真书(汉文)”对应使用。这种将汉字视为正统文字,本国文字视为卑俗的文字的称呼,在日本也存在,如古代日本将汉字称为“真名”,而本国文字则称为“假名”。这些以外,还存在“反切”(朝:반절/反切,音:ban jeol)[7]、“阿姆库尔”(朝:암클,音:am keul,“女字”的意思)、“阿海谷尔”(朝:아해글,音:a hae geul,“孩童字”的意思)等名称,因为该文字在朝鲜古代多为女子或孩童所使用。

“한글”一词于1912年首次出现在文献上,为韩国现代语言学者周时经(ko:주시경、Ju Si-gyeong)所提出(存在异说)[8],用以指称朝鲜半岛所特有的书写系统。此名称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标志是1927年韩字社(ハングル社)的《韩字》(《한글》)杂志的发行。此字成为纪念日名称后,更取代“训民正音”,成为韩语字母的代名词。这个词语是由韩语固有词“한”(大;但音同“韩”)+“글”(字)组成,无对应汉字可写。一般可不译,或译作“韩字”。

[编辑] 现代汉语对其翻译的问题
“한글”一词翻译成中文时,多使用“谚文”这个名称,同时也存在“韩字”、“朝鲜字母”、“韩文”等翻译。然而,当翻译为“韩文”时,有时则会产生一些歧义。由于华语中通常以“语”或“文”表示一门语言,如“英语”和“英文”可以同时用来表示“English”这门语言、“日语”和“日文”可以同时用来表示“日本語”这门语言,当使用“韩文”一词时,在现代汉语中难免产生两个意项:一为“한국어/韓國語”这门语言、一为“한글”这种文字,因此,歧义的产生在所难免。“谚文”(언문/諺文)则为历史上对此文字的称呼,如今此名称在南北朝鲜皆不再使用(历史学习、研究等场合除外。类似的,古代使用汉字词而现代改用固有词名称的例子还包括:“汉城”(ko:한성)[古名]和“首尔”(ko:서울)[今名]),而中国至今仍部分沿用此名称。另外的名称如“韩字”、“朝鲜字母”、“韩文字母”等译名,则鲜有歧义,较为准确。

[编辑] 字母和文字构成
[编辑] 字母
参见:谚文字母列表
谚文最初创制了二十八个基础字母,这二十八个字母分别如下:

辅音部分 ㄱ ㄴ ㄷ ㄹ ㅁ ㅂ ㅅ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ㅿ ㆁ ㆆ
元音部分 ㆍ ㅏ ㅑ ㅓ ㅕ
ㅗ ㅛ ㅜ ㅠ ㅡ ㅣ

但是随着朝鲜语音韵结构的变化,有四个音消失,于是今天使用的基础字母只有二十四个。这二十四个基础字母相互组合就构成了今天朝鲜语字母表的四十个字母。而余下的字母要支援古朝鲜文字的操作系统才能正确显示。

朝鲜语字母表辅音部分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朝鲜语字母表元音部分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红色字母是竖立类,蓝色字母是躺卧类,绿色字母是复合类。元音字母所属的类别对组字时候选用何种规则有着很大的关联

[编辑] 组字规则
谚文组字的时候以音节为单位,一个音节组成一个谚文字母,每个字的部件排列遵循“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这两个基本规则。朝鲜语的音节由初声辅音(声母)、中声元音(韵头和韵腹)和终声辅音(韵尾)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的音节备全了三个部分;有的音节只有声母和韵母,没有韵尾;而有的音节没有声母,却有韵母和韵尾;更有甚者只有韵母。

声母-韵母的音节:根据元音字母所属的种类不同,组字的规则分做三种
辅音字母添加在竖立类元音字母的左边(从左到右)

辅音字母添加在躺卧类元音字母的上方(自上而下)

辅音字母添加在复合类元音字母的左上方


只有韵母的音节:用不念声的辅音字母“ㅇ”充当音节的声母部分。然后根据声母-韵母的音节的组字规则组字


有韵尾的音节:韵尾字母一律添加在“声母韵母结合体”的正下方


[编辑] 音素
谚文 한글

初声 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ㅿ ㆁ ㆆ
中声 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ㆍ
终声 ㄱ ㅋ ㄳ ㄷ ㅌ ㅎ ㅅ ㅈ ㅊ ㅍ ㅂ
ㅄ ㄿ ㄹ ㄻ ㄺ ㄼ ㄽ ㄾ ㅀ ㄴ ㄵ
ㄶ ㅁ ㅇ        
朝鲜语是音节语言,根据音节结构划分,朝鲜语有十九个声母(辅音)、二十一个韵母(元音)以及二十七个韵尾。

声母表 无声元音
无气音(松音) ㄱ /k/ (g) ㄷ /t/ (d) ㅂ /p/ (b) ㅅ /s/ (s) ㅈ /ts/, /tʃ/ (j)  
有气音(激音) ㅊ /tsʰ/ (ch) ㅋ /kʰ/ (k) ㅌ /tʰ/ (t) ㅍ /pʰ/ (p) ㅎ /h/ (h)
紧音(浓音) ㄲ /ˀk/ (gg) ㄸ /ˀt/ (dd) ㅃ /ˀp/ (bb) ㅆ /ˀs/ (ss) ㅉ /ˀts/, /ˀtʃ/ (jj)
有声元音
鼻音 ㄴ /n/ (n) ㅁ /m/ (m)  
流音 ㄹ /l/ (r, l)  

“ㅇ”为零声母,即不发音的声母。
韵母表 阳性韵母 ㅏ /a/ (a) ㅑ /ja/ (ya) ㅗ /o/ (o) ㅛ /jo/ (yo)
ㅐ /ɛ/ (ae) ㅘ/ wa/ (wa) ㅚ /oe/, /we/ (oe) ㅙ /wɛ/ (wae)
阴性韵母 ㅓ /ɤ/ (eo) ㅕ /jɤ/ (yeo) ㅜ /u/ (u) ㅠ /ju/ (yu)
ㅔ /e/ (e) ㅝ /wɤ/ (wo) ㅟ /y/, /wi/ (wi) ㅞ /we/ (we)
中性韵母 ㅡ /ɯ/ (eu) ㅣ /i/ (i) ㅢ /ɯi/ (ui)

朝鲜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根据元音的长短会影响词汇的含意,但是今天南韩年轻人说的韩语已经不分长短音了,所以一般的朝鲜语教科书都不教授长短音。而北朝鲜人(特别是播音员)说的朝鲜语则还保留着这个音韵特征。

韵尾表 塞音/k/ ㄱ ㅋ ᆪ
塞音/t/ ㄷ ㅌ ㅎ ㅅ ㅈ ㅊ  
塞音/p/ ㅍ ㅂ ᆹ ᆵ
流音/l/ ㄹ ᆱ ᆰ ᆲ ᆳ ᆴ ᆶ  
鼻音 ㄴ/n/ ᆬ/n/ ᆭ/n/ ㅁ/m/ ㅇ/ŋ/

[编辑] 参考
^ 首尔世界化中心(中文版):“韩国于2000年 7月在标准韩语发音的基础上,改订了韩字的罗马字转写法,新系统与过去60年间使用的马科恩-赖肖尔(McCune-Reischauer)转写系统大不相同。”
^ 金基哲.印尼少数民族将韩文确定为正式文字,朝鲜日报,2009年8月7日.于2009年8月7日查阅.  
^ 印少数民族 韩文写母语,自由电子报,2009年8月7日.于2009年8月7日查阅.  
^ 檀君世纪 序: 三世檀君 嘉勒 在位四十五年
^ 이것은 훈민정음 창제 당시부터 보인다. 예컨대, 《세종실록》은 훈민정음 창제를 上亲制谚文二十八字…是谓训民正音(주상께서 친히 언문 28자를 만들어 … 이것을 훈민정음이라 이른다)이라고 기록하고 있는데, 이것은 한글의 이름이거나 또는 굳이 한글만 지칭한 것은 아니고 한자 이외의 문자를 통칭하는 표현이다. 예컨대 《순조실록(纯祖实录)》 9년 12월 2일 기사에 역관 현의순(玄义洵)이 대마도의 사정을 보고한 글 가운데 教之以谚文名之曰假名(언문을 가르치는데, 그 이름을 일러 가나라고 한다)과 같은 문장이 있어, 일본 문자에 대해서도 언문이라는 표현이 사용됨을 볼 수 있다.) 또한 《세종실록》 28년 11월 8일자에 언문청이라는 한글을 보급하는 구실을 하는 기관 이름이 나온다.
^ 한문을 지칭하는 ‘진서(眞书)’와 대비되는 표현이다.
^ 谚文字母俗所谓反切二十七字(세간에서 이른바 반절 27자라고 하는 언문 자모). 최세진(崔世珍), 〈범례(凡例)〉, 《훈몽자회(训蒙字会)》. 1527. 반절은 본래 2개의 한자로 다른 한자음을 표기하는 방법을 말하며, 이렇게 소리의 표기에 사용된 글자를 반절자(反切字)라고 한다. 당시 훈민정음이 이와 비슷한 용법으로 한자음 표기에도 사용되었기 때문에 반절이라고 불렸던 것으로 보인다.
^ 1981年12月11日,中央日报
[编辑] 参见
训民正音
三十六字母与谚文
韩汉混用文
古朝鲜文字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8%AB%BA%E6%96%87
4个分类: 有 ISO 15924 四字母编码的文字 | 亚洲文字 | 韩语 | 谚文
3个隐藏分类: 含有朝鲜语的条目 | 含有英语的条目 | 含有日语的条目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