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856阅读
  • 481回复

13 压码看电影学习法系列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外语字母表

级别: 管理员
— 本帖被 sunyuting1 从 会员自学日记 移动到本区(2011-02-22) —
中国外语学习者数量排名如下:
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
  
  一、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使用人口有十几亿。包括汉语和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
  (一)汉语 除中国外,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 埔寨、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人使用。使用人口在十亿以上,汉民族语,回族、满族、畲族等也使用汉语。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
  (二)壮侗语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海南等地,以及泰国、老挝、缅甸等国。下分三个语支:
  1.壮傣语支:壮语、布依语、傣语、泰语、老挝语、掸语等。
  2.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等。
  3.黎语支:黎语。
  (三)苗瑶语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等地,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等国。下分两个语支:
  1.苗语支:苗语、布努语、畲语等。
  2.瑶语支:瑶语(勉话)等。
  此外,还有仡佬语等。
  (四)藏缅语族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甘肃、湖南等地,以及缅甸、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孟加拉等国。下分四个语支:
  1.藏语支:藏语、嘉戎语等。
  2.彝语支: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等。
  3.景颇语支:景颇语(又名克钦语)、拿加语、博多语等。
  4.缅甸语支:缅甸语(缅甸国语)、库启钦语、莱普语、阿昌语等。
  此外,属于藏缅语族的还有克伦语,宗卡不丹语,我国的土家语、怒语、珞巴语、羌语、普米语、基诺语、独龙语、门巴语等,印度的曼尼普尔语、加罗语、梅塞语、卢谢语,尼泊尔的穆尔米语、内瓦里语。  
  二、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分布地区遍及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非洲的部分国家,使用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包括七个语族和若干语言。
  (一)印度语族 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苏里南等国。主要语言有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马拉蒂语、比哈尔语、古吉拉特语、乌尔都语、奥里亚语、拉贾斯坦语、僧伽罗语、阿萨姆语、尼泊尔语、信德语、茨冈语(吉卜赛语)、克什米尔语、比利语、康卡尼语、马尔代夫语等。
  (二)伊朗语族 主要分布在伊朗、阿富汗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下分两个语支:
  1.东部语支:阿富汗语(又名帕什图语)、沃尔梯语等。
  2.西部语支:波斯语(又名法尔西语)、库尔德语、俾路支语、塔吉克语等。
  (三)斯拉夫语族 主要分布在前苏联、东欧和巴尔干半岛。下分三个语支:
  1.东斯拉夫语支: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等。
  2.西斯拉夫语支: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等。
  3.南斯拉夫语支:保加利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等。
  (四)日耳曼语族 主要分布在北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下分三个语支:
  1.西日耳曼语支:英语、德语、荷兰语、佛莱芒语、依地语(犹太德语)、阿非利堪斯语(南非荷兰语)、卢森堡语、弗里西亚语等。
  2.北日耳曼语支(斯堪的那维亚语支):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等。
  3.东日耳曼语支:已消亡。
  (五)罗曼语族(拉丁语族) 主要分布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下分两个语支:
  1.东罗曼语支: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摩尔达维亚语、撒丁语、拉托-罗曼语等。
  2.西罗曼语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普罗旺斯语、加泰隆语等。
  (六)波罗的语族 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有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古普鲁士语也属此语族。
  (七)凯尔特语族 主要分布在爱尔兰岛、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地区。有爱尔兰语、威尔士语、苏格兰语、布列塔尼语等。
  此外,属于印欧语系的还有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吐火罗语(我国新疆的一种古代语言)、赫特语(古代小亚细亚的一种语言)等。  
  三、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亚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以及蒙古、土耳其、阿富汗等国。使用人口约八千余万。据说该语系起源于蒙古西部的阿尔泰山脉,故称阿尔泰语系。包括三个语族。
  (一)突厥语族 主要分布在土耳其、阿富汗、前苏联的中亚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下分五个语支:
  1.布尔加尔语支:楚瓦什语等。
  2.奥古兹语支:土耳其语、土库曼语、阿塞拜疆语、拉撒语等。
  3.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语、塔塔尔语、巴什基尔语、吉尔吉斯语(柯尔克孜语)等。
  4.葛逻禄语支: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
  5.回 语支:裕固语、图瓦语、雅库特语、哈卡斯语等。
  (二)蒙古语族 主要分布在蒙古、我国和前苏联的一些地区。有蒙古语、布里亚特语、莫戈勒语、达斡尔语、东乡语、土族语、保安语、卡尔梅克语及古代的契丹语等。
  (三)通古斯-满洲语族 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及其与俄罗斯毗邻的地区。下分两个语支:
  1.通古斯语支:鄂温克语(埃文基语)、鄂伦春语、埃文尼语等。
  2.满洲语支:满语、锡伯语、赫哲语(纳奈语)等。
  朝鲜语和日语的系属不明,有人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  
  四、闪-含语系
  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使用人口约一亿七千余万,其中操阿拉伯语的就有上亿人。包括两个语族:
  (一)闪语族 主要分布在西亚及其毗邻的非洲地区。下分三个语支:
  1.东部语支: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已消亡)等。
  2.北部语支:古希伯莱语、迦南语、腓尼基语等。除希伯莱语复活外,其他皆已消亡。
  3.南部语支:阿拉伯语、马耳他语、埃塞俄比亚诸语言(以阿姆哈尔语为代表)等。
  (二)含语族 主要分布在北非。下分四个语支:
  1.柏柏尔语支:北非诸柏柏尔语言(这些语言中的b和r音特别多,故称“柏柏尔”)。
  2.库希特语支:索马里语、加拉语等。
  3.乍得语支:豪萨语、科托科语等。
  4.古埃及语支:古埃及语等,已消亡。  
  五、乌拉尔语系
  乌拉尔语系主要分布在芬兰、匈牙利、捷克、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境内。使用人口约二千万。包括两个语族:
  (一)芬兰-乌戈尔语族 下分两个语支:
  1.芬兰语支:芬兰语、莫尔多瓦语、爱沙尼亚语、乌德穆尔特语、马里语、科米语、卡累利阿语、拉普语等。
  2.乌戈尔语支:匈牙利语、奥斯恰克语(汉蒂语)、沃古尔语(曼西语)等。
  (二)撒莫狄语族 分布在前苏联的极北地区,有涅涅茨语、塞尔库普语、牙纳桑语等。  
  六、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主要分布在前苏联的高加索地区,使用人口约五百万,其中操格鲁吉亚语的就有三百多万。下分四个语族:
  (一)卡尔特维里(伊比利亚)语族 有格鲁吉亚语、赞语、斯万语等。
  (二)达格斯坦语族 有阿瓦尔语、达尔金语、拉克语、列兹金语、塔巴萨兰语等。
  (三)巴茨比-启斯梯语族 有巴茨比语、车臣语、印古什语等。
  (四)阿布哈兹-阿第盖语族 有阿布哈兹语、阿第盖语、卡巴尔达语、阿巴辛语等。  
  七、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又称南岛语系,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群岛、东南亚地区和我国的台湾等地。使用人口约一亿七千余万。包括四个语族:
  (一)印度尼西亚语族 印尼语、马来语、爪哇语、塔加洛语、马达加斯加语、高山语等。
  (二)美拉尼西亚语族 斐济语、莫图语、雅比姆语等。
  (三)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马绍尔语、吉尔伯特语、瑙鲁语等。
  (四)玻里尼西亚语族 毛利语、萨摩亚语、汤加语、塔希提语、夏威夷语等。
  八、南亚语系
  南亚语系主要分布在缅甸、柬埔寨、印度的东北部和我国的云南一带。使用人口约一千二百余万。包括两个语族:
  (一)孟-高棉语族 孟语、高棉语、佤语(佧佤语)、布朗语、崩龙语等。
  (二)蒙达语族 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内,有桑塔利语、蒙达里语、霍语、萨瓦拉语、科尔摩语等。  
  九、达罗毗荼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又称南印度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南部和斯里兰卡的北部地区,使用人口约一亿三千余万。主要有泰米尔语、马拉亚兰语、卡纳雷语、泰卢固语等二十种语言。  
  十、其他语言
  在非洲、美洲、大洋洲还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有人把这些语言分为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澳大利亚语系、巴布亚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伊桑语系、北美印第安诸语言、中南美印第安诸语言等。此外,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巴斯克语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AD%E8%A8%80%E7%B3%BB%E5%B1%9E%E5%88%86%E7%B1%BB

 英语  日语  韩语 法语  德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意大利语 葡萄牙语
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超过去5000万的语言有13种:汉、英、印度、俄、西班牙、德、日、法、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孟加拉、意大利和阿拉伯语。 全世界民族语言共有3000多种,超过1000万使用的语言约100种。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英语,其次是印地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法语、德语、孟加拉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日语、印度尼西亚语等。
汉语最难学

总计69种,我的最全。就帮你翻出前30个吧:
1. 汉语Chinese 1,212,560,000
2. 阿拉伯语Arabic 422,039,637
3. 印地语Hindi 366,000,000
4. 英语English 341,000,000
5. 西班牙语Spanish 322,200,000
6. 孟加拉语Bengali 207,000,000
7. 葡萄牙语Portuguese 176,000,000
8. 俄语Russian 167,000,000
9. 日语Japanese 125,000,000
10. 德语German 100,130,000
11. 法语French 78,000,000
12. 韩语Korean 78,000,000
13. 爪哇语Javanese 75,567,550
14. 泰卢固语Telugu 69,666,000
15. 马拉地语Marathi 68,022,000
16. 越南语Vietnamese 68,000,000
17. 泰米尔语Tamil 66,000,000
18. 意大利语Italian 62,000,000
19. 土耳其语Turkish 61,000,000
20. 乌尔都语Urdu 60,290,000
21. 旁遮普语Punjabi 57,129,000
22. 乌克兰语Ukrainian 47,000,000
23. 古吉特拉语Gujarati 46,100,000
24. 泰语Thai 46,050,000
25. 波兰语Polish 44,000,000
26. 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 35,706,000
27. 卡纳达语Kannada 35,346,000
28. 奥里雅语Oriya 32,300,000
29. 缅甸语Burmese 32,250,000
30. 阿塞拜疆语Azerbaijani 31,423,000
Farsi 31,280,000
Sunda 27,000,000
Pashto 26,811,657
Romanian 26,265,555
Bhojpuri 26,254,000
Hausa 24,200,000
Maithili 24,191,900
Malay 23,576,500
Serbo-Croatian 21,000,000
Awadhi 20,540,000
Uzbek 20,051,000
Yoruba 20,000,000
Dutch 20,000,000
Sindh 19,720,000
Igbo 18,000,000
Amharic 17,413,000
Oromo 17,232,000
Indonesian 17,070,000
Tagalog 17,000,000
Nepali 16,056,000
Assamese 15,374,000
Saraiki 15,059,000
Cebuano 15,000,000
Hungarian 14,500,000
Chittagonian 14,000,000
Zhuang 14,000,000
Shona 14,000,000
Madura 13,694,000
Sinhala 13,220,000
Marwari 13,183,000
Magahi 13,000,000
Haryanvi 13,000,000
Greek 12,000,000
Czech 12,000,000
Chhattisgarhi 11,535,000
Fulfulde 11,428,700
Deccan 10,709,800
Malagasy 10,484,000
Belarusan 10,200,000
后面的人数是约数,Encarta上查的。
1、汉语

使用人数12亿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中国、新加坡(连同马来语, 英语和泰米尔语)

2、英语

使用人数:4-6亿

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

澳大利亚、巴哈马、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国和美国。

作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巴西(连同葡萄牙语)、加拿大(连同法语)、多米尼加、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连同法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爱尔兰语为第一官方语言)、利比里亚、新加坡和南非等

英语是下列国家的官方语言,但不是本地语言:斐济、加纳、冈比亚、印度、基里巴斯、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3、印地语

使用人数:3.8亿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印度

此外,在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讲印地语。

4、西班牙语

使用人数:3.52亿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西班牙、乌拉圭和委内瑞拉

流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安道尔、伯利兹、加拿大、直布罗陀、以色列、摩洛哥、荷兰、菲律宾、美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西撒哈拉等

5、阿拉伯语

使用人数:2.8亿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

6、葡萄牙语

使用人数:2.09亿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安哥拉、巴西、佛得角、东帝汶、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及普林西比

使用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安道尔、卢森堡、中国澳门、纳米比亚、西班牙、印度的果阿、达曼和第乌等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1-19
         咱能不能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都学会吗?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据说有据可查的有7000多种语言和文字,什么时候开设一门外语课专业,利用四年大学时间统统将不同的外语吃下,成为一个真正的外语通。也不枉做一名外语大学的大学生。
       说起来是痴人说梦,你这人是不是在说胡话。在这里我们先开一门理论课,题目叫做: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和世界各民族外语的表音系统、书写系统字母表。
     压码法从2006年末到2007年初从压码直通车:压码听清、抄写(听写)、注音、模仿、跟读、朗读、压码朗读拓展口语、压码纵向查字典、压码连环看电影、压码读报纸,十个基本压码法,每个方法都用一个晚上学会,全部方法辅导时间是2个月,共辅导学员40名,单一方法一次辅导成功率接近100%,听说读写成功学员20多名,接近50%。有的学员3-7天方法没有辅导结束就成功了。
     因为我的压码法原来有4000多种方法,压缩到10种,还只能辅导一次学会一个方法,自学学员成功了5名,现在论坛上有8万多会员,真正开始学习的也不过3人,最多学习了一个月时间,也不怕大家笑话,这也是自压码直通车曾经火爆的报名辅导后最好的一次,原来辅导直通车曾经一天就有几十人报名,一位自学学员等待了半年时间还没有排上队批准缴费。
     收费学员历史上总共只有不到40名,收费的原因是不收费大家都学不会。我原来期望有成功学员辅导新学员,wwoo和新闻参加的辅导2个月20名学员成功率和我自己辅导一年时间20名学员的成功率几乎相等,有成功学员收费辅导新学员这条路没有行得通,原因是成功学员不肯收费,实际上是收费不如不收费对辅导人员来说更更合算。后来成功学员都做自己的事情来了,留下我自己免费辅导,一次辅导学员批改作业中引发突发心肌梗塞病危住院,学员们都吓跑了。甚至一个月两个月没有一名学员学习是经常地事,可以说即使在半年时间没有血缘的时候我都没有停止辅导和自学,可以说从2002年8月以来都没有中断过,有的人看到很长时间没有学员,或者学员已经很少了,一位我会放弃,我说这辈子我也不会放弃了,因为我确实找到了历史上大家都不相信的一种新的外语学习法,可以称作一次学会。不用说历史上没有人发明类似的方法,连假的吹过牛的都没有发现。
      自学学员自学效果如何呢,不得不告诉大家,收效甚微,也许这次学员会有所改观。自学学员这自学学员看完压码法是否练习,怎样练习都不得而知,我破门最后只得重新发明在论坛上练习的压码方法,来强制学员进行规范练习。就是说你练习一个小时时间,就在论坛上发帖1小时,你练习的英语就是1个小时的内容。可以说这3位学员已经开始走向正规了。我可以腾出时间继续进行我的研究了。我的计划是辅导学员一年压码看电影,明年就不在辅导了,我们将要进入多语言外语辅导,目前正在探索压码法的最后一个密码,破译了算是接近一半的程度。
     辅导压码直通车取得巨大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入免费辅导自学学员了,一些人想参加收费辅导这个直通车是不会再进行了,因为已经试验结束了。一个学员需要辅导十次还是太多了,我先后辅导了压码看懂、压码注音、压码听看读、压码汉语翻译、评书、压码唱歌,到现在压码看电影,都是一个方法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的。因为电影是任何国家的电影都能看懂的,需要的就是一次看懂,记住的数量,所以这是给学员说一说就可以大量练习的方法。已经非常接近于报务训练了。
      因为我在压码评书的时候,曾经2小时破译了粤语评书,在压码唱歌的时候曾经发现不同国家的歌曲都是相通的,没有学过的外语很多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说外语就是汉语的变音,或者说汉语就是英语的变音而已,语音是可以自然领悟的。
      语言包括只有语音没有文字的和有语音文字的两种,一些少数民族口语交流没有问题,有没有文字的语言,也有是原来没有文字后来编制了一种文字给一种语言,也有一种语言编制了几套文字表音系统的。所以一个完整的语言表音系统和表字系统是包括音、形、意三个基本元素的。实际上文字可以进行编制,真正不同语言的区别在于语音的语音变音,就是表达同意意思的口音的差别大小。这样说,不同语言的语音特征的区别,就浓缩到语言的字母表上,从文字形状字母看,也就是汉语为代表的方框字,英语等拉丁语类为代表的字母,一个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代表的画字母,基本一种语言用比英语26个字母多几个,少几个表达就可以了,最全的语音大约50多个。个别语言的字母表比较大,实际上是字和不是语音音素了。
      现在的世界语系划分名称很复杂,实际上是以地区划分的,这也符合人类的变迁实际情况。我们看完几百个典型的语言的字母书写表音系统,会发现中国各民族的所有国家的表音系统都是齐全的,学会了中国不同民族的语言,也就学会了世界不同类型的外语的语音和书写方式。我们以字母表为线索,对尽可能搜集到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分类字母表为线索,开始对中华民族语言和外国民族语言进行一次探索。
       两个月学会英语,然后每周增加一本外语,到半年时间达到20中外语同步学习,一年时间那些20种语言是外语学习路径,就是电报语言一年学习20种的路径来设计。就相当于一年开设了20们课吧,太多了安排不开。
    实际上别看世界语言种类多达7000种,但是一旦抽象出来就是三种,不同语言直接的差异从字母表的表音、书写系统就可以看到端倪了。还是证实了一句话,世界所有语言的差异就是口音,书写系统是约定的,字母表就是一种语言的浓缩。
     当你看完完整的世界典型语言,你就会发现学会一种语言是多么的简单。增加每种语言只要一周时间,看电影任何语言都能理解记忆。而将全部外语学会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需要一种语言的时候几天内理解学会是可能的。对世界所有特征比较完全的语言进行一个完整的分析研究,对于学习各国外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不能一个一个来学,7000种语言倾其一生也是不够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外语语言来学,就会事半功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1-19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和民族语言第一语言字母表:

中国大陆:官方语言汉语
中国香港:汉语、英语、粤语
中国台湾:汉语、闽南话、
美国:英语,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使用国家: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爱尔兰, 新西兰, 新加坡, 加勒比海地區,香港
英国:英语,细分为美国英语 英国英语 加拿大英语 澳大利亚英语 新西兰英语 加勒比英语 爱尔兰英语 印度英语 牙买加英语 利比亚英语 苏格兰英语 汤加英语 南非英语 新加坡英语 马来西亚英语 香港英语,英语第一语言国家地区3亿: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国和美国。通用语言的2亿人:这些国家包括、加拿大(连同法语)、多米尼克、圣路西亚和圣文森及格瑞那丁(连同法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爱尔兰(连同爱尔兰语)、利比里亚(连同非洲语言)、新加坡(连同华语)、馬來西亞(连同华语和马来语)和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和其他非洲语言)。本地话官方语言的5亿:斐济、加纳、冈比亚、香港、印度、基里巴斯、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利亚、马耳他、马绍尔群岛、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群岛、塞拉利昂、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书写方式:拉丁字母。
英语字母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
PpQqRrSsTtUuVvWwXxYyZz 

法国:法语
日本:日语,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是日本的官方語言。其語言系:阿爾泰語系, 孤立語言,扶餘語系或日本語系。在日本國外,主要使用日語的有中南美洲(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多明尼加及巴拉圭等)和夏威夷等地區的日本人移民,包括朝鮮半島、台灣、中國大陸的現代日語的書寫系統包括假名、漢字和羅馬字滿洲、香港、庫頁島及南洋群島使用日语,韓國,中國,澳洲,亞洲及大洋州地區有部分学习日语者。
下面是以五十音順排列的日語假名,其他的排列方式還有伊呂波順。每個單元格中,左邊為平假名,右邊為片假名,上方為其羅馬字(平文式)。

aiueo
a
あ ア
i
い イ
u
う ウ
e
え エ
o
お オ
Kka
か カ
ki
き キ
ku
く ク
ke
け ケ
ko
こ コ
Ssa
さ サ
shi
し シ
su
す ス
se
せ セ
so
そ ソ
Tta
た タ
chi
ち チ
tsu
つ ツ
te
て テ
to
と ト
Nna
な ナ
ni
に ニ
nu
ぬ ヌ
ne
ね ネ
no
の ノ
Hha
は ハ
hi
ひ ヒ
fu
ふ フ
he
へ ヘ
ho
ほ ホ
Mma
ま マ
mi
み ミ
mu
む ム
me
め メ
mo
も モ
Yya
や ヤ
-yu
ゆ ユ
-yo
よ ヨ
Rra
ら ラ
ri
り リ
ru
る ル
re
れ レ
ro
ろ ロ
Wwa
わ ワ
---wo(o)
を ヲ
Nn
ん ン

濁音和半濁音
AIUEO
Gga
が ガ
gi
ぎ ギ
gu
ぐ グ
ge
げ ゲ
go
ご ゴ
Zza
ざ ザ
ji
じ ジ
zu
ず ズ
ze
ぜ ゼ
zo
ぞ ゾ
Dda
だ ダ
di
ぢ ヂ
du
づ ヅ
de
で デ
do
ど ド
Bba
ば バ
bi
び ビ
bu
ぶ ブ
be
べ ベ
bo
ぼ ボ
Ppa
ぱ パ
pi
ぴ ピ
pu
ぷ プ
pe
ぺ ペ
po
ぽ ポ

 拗音
外國文字讀音。
aiueo
Yye
イェ
Wwi
ウィ
we
ウェ
wo
ウォ
Vva
ヴァ
vi
ヴィ
vu
ve
ヴェ
vo
ヴォ
Ssi
スィ
Zzi
ズィ
Shshe
シェ
Jje
ジェ
Chche
チェ
Tti
ティ
tu
トゥ
Ddi
ディ
du
ドゥ
Tstsa
ツァ
tsi
ツィ
tse
ツェ
tso
ツォ
Ffa
ファ
fi
フィ
fe
フェ
fo
フォ
Sysyu
スュ
Zyzyu
ズュ
Tytyu
テュ
Dydyu
デュ
Fyfyu
フュ
fyo
フョ
Kwkwa
クヮ
kwi
クィ
kwe
クェ
kwo
クォ
Gwgwa
グヮ
gwi
グィ
gwe
グェ
gwo
グォ


aiueo
a
あ ア
i
い イ
u
う ウ
e
え エ
o
お オ
Kka
か カ
ki
き キ
ku
く ク
ke
け ケ
ko
こ コ
Ssa
さ サ
shi
し シ
su
す ス
se
せ セ
so
そ ソ
Tta
た タ
chi
ち チ
tsu
つ ツ
te
て テ
to
と ト
Nna
な ナ
ni
に ニ
nu
ぬ ヌ
ne
ね ネ
no
の ノ
Hha
は ハ
hi
ひ ヒ
fu
ふ フ
he
へ ヘ
ho
ほ ホ
Mma
ま マ
mi
み ミ
mu
む ム
me
め メ
mo
も モ
Yya
や ヤ
-yu
ゆ ユ
-yo
よ ヨ
Rra
ら ラ
ri
り リ
ru
る ル
re
れ レ
ro
ろ ロ
Wwa
わ ワ
---wo(o)
を ヲ
Nn

韩国:韩语
印度:印度斯坦语(印地语 乌尔都语 德干语(Deccani) Rekhta ),语系 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 印度-雅利安语支 印度斯坦语(印地-乌尔都语)  文字: 梵语格式、阿拉伯格式 

  • 波斯-阿拉伯文书写体
جھڄجپثٺٽٿتڀٻبا
ɟʰʄɟpsʈʰʈtɓb*
ڙرذڍڊڏڌدخحڇچڃ
ɽrzɖʰɖɗdxhcɲ
ڪقڦفغعظطضصشسز
kxfɣztzs ?sz
يهوڻنملڱگھڳگک
*h*ɳnmlŋɡʰɠɡ

  • 天城文(梵文)书写风格
aāiīuūeaioau
ख़ग॒ग़
kxɡɠɣɡʰŋ
ज॒ज़
cɟʄzɟʰɲ
ड॒ड़ढ़
ʈʈʰɖɗɽɖʰɽʰɳ
tdn
फ़ब॒
pfbɓm
jrlʋ
 ?ʂsh

使用国家及地区:印度、巴基斯坦、斐济、圭亚那、马来西亚、苏里南、中国西藏及新疆 ,5.4亿母语,9亿使用者,作为官方语言: 斐济(印度斯坦语)印度(称为印地语)巴基斯坦(称为乌尔都语) ,方言:“巴扎尔语“,印度语言”的页面
此分类包含下列31个页面,共有31个页面。
印度国家语言:乌尔都语 信德语 克什米尔语 博多语 博杰普尔语 卡纳达语 印地语 印度斯坦语 古吉拉特语 奥里亚语 孔卡尼语 孟加拉 尼泊尔语 尼瓦尔语 巴利语 拉贾斯坦语 摩揭陀语 旁遮普语 曼尼普尔语 桑塔利语 比什奴普莱利亚-曼尼浦尔语 比哈尔语 泰卢固语 泰米尔语 迈蒂利语 迪维希语 阿瓦德语 阿萨姆语 马拉地语 马拉雅拉姆语
 
 
德国:德语
阿富汗:
阿尔巴尼:
亚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阿根廷:
亚美尼亚:
澳大利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巴哈马:
孟加拉国: 孟加拉语,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是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的官方语言,使用人口约2亿7百万人。
孟加拉語音位表有 29 個輔音和 14 個元音,包括七個鼻化元音

元音
 
i u
半閉e o
半開æ ɔ
 a 
輔音
 唇音齒音齒齦音卷舌音齦後音軟腭音聲門音
鼻音m n  ŋ 
塞音清音p

t̪ʰ
 ʈ
ʈʰ

tʃʰ
k
 
濁音b

d̪ʱ
 ɖ
ɖʱ

dʒʱ
ɡ
ɡʱ
 
擦音[f]
 
 
 
[s]
[z]
 
 
ʃ
 
 
 
ɦ
 
流音  l, rɽ   

孟加拉文
অ अই इউ उএ एও ओঋ ऋঌ ऌ
আ आঈ ईঊ ऊঐ ऐঔ औৠ ॠৡ ॡ
অং अंঅঁ अँঅঃ अः
ক कখ खগ गঘ घঙ ङ
চ चছ छজ जঝ झঞ ञ
ট टঠ ठড डঢ ढণ ण
ত तথ थদ दধ धন न
প पফ फব बভ भম म
য यর रল लব व
শ शষ षস सহ ह
ক্ষ क्षজ্ঞ ज्ञশ্র श्न

比利时:
不丹:
波利维亚:
波黑:
巴西:
保加利亚:
布基纳法索:
柬埔寨:高棉语
喀麦隆:
加拿大:英语
乍得:
智利哥:
伦比亚:
刚果:
克罗地亚:
古巴:
塞浦路斯:
捷克共和国:捷克语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语、斯洛伐克语
丹麦:丹麦语
多米尼加:
东德:德语
埃及:
爱沙尼亚:
南斯拉夫:
芬兰:芬兰语
乔治亚:
希腊:希腊语
海地:
匈牙利:奥地利语
冰岛:
印尼:印尼语
伊朗:
伊拉克:
爱尔兰:英语
以色列:
意大利:
牙买加:
哈萨克斯坦:
拉脱维亚:
黎巴嫩:
立陶宛:
卢森堡公国:
澳门:汉语、葡萄牙语
马来西亚:马来语
马里:
马耳他:
墨西哥:
蒙古:蒙古语
摩洛哥:
莫桑比克:
尼泊尔:
荷兰:荷兰语
新西兰:
尼加拉瓜:
尼日尔:
尼日利亚:
朝鲜:朝鲜语
挪威: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巴拿马:
秘鲁:
菲律宾:
波兰:波兰语
葡萄牙:葡萄言语,世界排名第五,是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語系 印欧语系 意大利语族 罗曼语族 意大利-西罗曼语支 高卢-伊比利亚语  伊比利亚-罗曼语支 西伊比利亚语 葡萄牙-加利西亚语 葡萄牙语。使用它的國家和地區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中國澳門、西班牙、莫桑比克和東帝汶,共計超過2億人口。 葡萄牙語共有超過20種克里奧爾語方言。它同時還是安道爾、盧森堡和納米比亞重要的少數民族語言。同時,大量的葡萄牙語使用者向法國的巴黎、美國的波士頓、新貝德福德、紐華克等地的移民,也形成了很多葡萄牙語社區。
 字母


   葡萄牙语字母

Aa(Áá)(Ââ)(Ãã)(Àà)BbCc(Çç)DdEe(Éé)(Êê)FfGgHh
Ii(Íí)JjKkLlMmNnOo(Óó)(Ôô)(Õõ)PpQqRrSs
TtUu(Úú)(Üü)VvWwXxYyZz            


(Ü, ü) 只用在巴西的葡語。

波多黎各:
马其顿:
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
俄罗斯:俄罗斯语 世界排名第八,它也是聯合國六個官方語言之一。(母语) 語系:印歐語系 波羅的-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语族 东斯拉夫语支俄语,使用国家及地区 东欧、北亚和中亚 使用人數 第一二语言分别1.45亿和1.10亿。官方语言:俄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未得國際承認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的官方語言。9个国家和地区、多个国际组织 俄语是联合国和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少数民族正式语言之一(俄罗斯族使用)。主要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其它成员国中使用,.烏克蘭,,摩爾多瓦,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及塔吉克使用,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仍然有學校以俄語教學。在华沙条约的成员国包括波蘭,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广泛作为第一外语教学。亞洲老撾、越南、柬埔寨和蒙古依然教俄語。而在阿富汗的幾個部落,俄語仍然被使用作為混合語。在芬蘭,曾經是俄國的一部分,仍然有幾個俄語社區在以色列,至少750,000前蘇聯的猶太移民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市區如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多倫多、邁阿密、芝加哥和克利夫蘭期,西歐亦有不少講俄語的移民。德國、英國、西班牙、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希臘、巴西和土耳其講俄語的社區."俄罗斯语言" 总计33个乌德穆尔特语,俄语,卡巴尔达语,卫拉特语,印古什語,古教會斯拉夫語,叶尼塞语系,哈卡斯语,图瓦语,基爾丁-薩米語,奧塞梯語,尤卡吉尔语系,尤比克语,尼夫赫語,巴什基尔语,布里亞特語,意第緒語,愒語,教會斯拉夫語,格鲁吉亚语,楚瓦什語,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俄语采用西里尔字母,共有33个。

俄语字母表

Аа
а
Бб
бэ
Вв
вэ
Гг
гэ
Дд
дэ
Ее
йэ
Ёё
йо
Жж
жэ
Зз
зэ
Ии
и
Йй短и
Кк
ка
Лл
эль
Мм
эм
Нн
эн
Оо
о
Пп
пэ
Рр
эр
Сс
эс
Тт
тэ
Уу
у
Фф
эф
Хх
ха
Цц
цэ
Чч
че
Шш
ша
Щщ
ща
ъ硬音符号Ыы
ы
ь软音符号Ээ
э
Юю
йу
Яя
йа

Аа
а
Бб
бэ
Вв
вэ
Гг
гэ
Дд
дэ
Ее
йэ
Ёё
йо
Жж
жэ
Зз
зэ
Ии
и
Йй短и
Кк
ка
Лл
эль
Мм
эм
Нн
эн
Оо
о
Пп
пэ
Рр
эр
Сс
эс
Тт
тэ
Уу
у
Фф
эф
Хх
ха
Цц
цэ
Чч
че
Шш
ша
Щщ
ща
ъ硬音符号Ыы
ы
ь软音符号Ээ
э
Юю
йу
Яя
йа


辅音表
 双唇音唇齿音齿音 &
齿槽音
后齿槽音上颚音软腭音
鼻音硬音/m/ /n/   
软音/mʲ/ /nʲ/   
爆破音硬音/p/   /b/ /t/   /d/  /k/   /g/
软音/pʲ/   /bʲ/ /tʲ/   /dʲ/  /kʲ/*   [gʲ]
塞擦音硬音  /ʦ/        
软音     /tɕ/     
摩擦音硬音 /f/   /v//s/   /z//ʂ/   /ʐ/ /x/     
软音 /fʲ/   /vʲ//sʲ/   /zʲ//ɕː/*   /ʑː/* [xʲ]     
颤音硬音  /r/   
软音  /rʲ/   
靠近音硬音  /l/   
软音  /lʲ/ /j/ 


沙特阿拉伯:
赛内加尔: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南非:
苏联:
西班牙:母语:西班牙语,排名第3,3,5亿人使用,語系: 印歐語系,義大利語族,羅曼語族 義大利-西羅曼語支 高盧-伊比利亞語  伊比利亞-羅曼語支   西伊比利亞語。  西班牙語  歐洲(西班牙,安道爾)及歐洲的移民國家,美洲(拉丁美洲,美國),非洲部分區域(赤道幾內亞及西撒哈拉),復活節島,而澳洲,倫敦及亞洲國家(菲律賓及其他),是非洲聯盟,歐盟和聯合國的官方語言。官方語言的國家有: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西班牙、烏拉圭和委內瑞拉。在美國雖非官方語言,但美國聯邦政府的網站及文件大多會提供西班牙文版本。西班牙語也在安道爾共和國、貝里斯、加拿大、直布羅陀、以色列、摩洛哥、荷蘭、菲律賓、美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西撒哈拉被使用。



西班牙語字母

Aa(Áá)BbCc(Chch)DdEe(Éé)FfGgHhIi(Íí)JjKk
Ll(Llll)MmNnÑñOo(Óó)PpQqRrSsTtUu(Úú)(Üü)
VvWwXxYyZz                    
「西班牙語言」西班牙語言 凱爾特伊比利亞語 加泰羅尼亞語 加泰羅尼亞語 哥德語 埃斯特雷馬杜拉語 巴倫西亞語 巴斯克語 穆爾西亞語言推廣和發展協會 西班牙語 阿拉貢語 阿斯圖里亞斯語12种语言。
斯里兰卡:
瑞典:
瑞士:
塔吉克斯坦:
泰国:
突尼斯:
土耳其:
乌克兰:
乌拉圭:
委内瑞拉:
越南:
西德:
津巴布韦:
巴林:
乌兹别克斯坦:
叙利亚:
科特迪瓦:
科威特:
玻利维亚:
塞尔维亚共和国:
厄瓜多尔:
塞尔维亚和黑山:
肯尼亚:
格鲁吉亚:
毛里求斯: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
博兹瓦纳:
塞内加尔:
缅甸:
马达加斯加: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1-19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国语言
汉藏语系
汉语官话东干语 · 晋语 · 吴语徽语 · 粤语平话 · 湘语 · 赣语 · 客家话 · 闽语闽东语 · 闽南语 · 闽北语 · 闽中语 · 莆仙语
缅彝语群阿昌语 · 哈尼语 · 基诺语 · 拉祜语 · 傈僳语 · 纳西语 · 怒苏语 · 柔若语 · 桑孔语 · 彝语 ·  ·  · 西 ·  · 东南 · 载瓦语
藏语群白马语 · 仓洛语 · 门巴语 · 藏语卫藏 · 康巴 · 安多
羌语支尔苏语 · 贵琼语 · 木雅语 · 纳木义语 · 普米语 · 羌语 · 却域语 · 史兴语 · 扎坝语
嘉绒语支尔龚语 · 嘉绒语 · 拉坞戎语
其他阿侬语 · 白语 · 僜语达让语 · 格曼语 · 独龙语独龙江 · 怒江 · 景颇语 · 珞巴语崩尼-博嘎尔语 · 崩如语 · 苏龙语 · 义都语 · 土家语
侗台语系
台语支布依语 · 傣语版纳 · 德宏 · 红金 · 金平 · 壮语
侗水语支标话 · 侗语 · 锦语 · 拉珈语 · 毛南语 · 莫语 · 仫佬语 · 水语 · 佯僙语
其他布央语 · 村语 · 仡佬语 · 拉基语 · 黎语 · 临高语 · 普标语
苗瑶语系巴哼语 · 布努语 · 炯奈语 · 勉语瑶语支  · 苗语 · 畲语 · 优诺语
南亚语系布朗语 · 德昂语 · 佤语 · 京语越南语 · 莽语 · 俫语 · 布甘话 · 克蔑话 · 宽话
南岛语系回辉话 · 其他南岛语言
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哈萨克语 · 吉尔吉斯语 · 撒拉语 · 鞑靼语 · 维吾尔语 · 乌兹别克语 · 西部裕固语
蒙古语族保安语 · 达斡尔语 · 东部裕固语 · 东乡语 · 蒙古语 · 土族语 · 康家语
满-通古斯语族鄂伦春语 · 鄂温克语 · 赫哲语 · 满语 · 锡伯语
印欧语系俄语 · 色勒库尔语 · 瓦罕语
孤立语言朝鲜语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AD%E5%9B%BD%E8%AF%AD%E8%A8%80
官方语言:汉语(晋语、东干语),使用国家和地区:联合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
地方话:粤语(广西平话) 、闽语(闽东、闽南、闽中、闽北话)、吴语(徽语)、晋语、客家话、赣语、湘语、
已消亡的语言:已经消亡的语言:白狼语 和阗语 女真语 契丹语 粟特语 突厥语 吐火罗语 西夏语 鲜卑语 匈奴语
藏缅语族:
[缅语支:阿昌语(阿昌族) 波拉语(景颇族) 浪速语(景颇族) 勒期语(景颇族) 仙岛语(景颇族) 载瓦语(景颇族)
[彝语支:毕苏语(毕苏人,部分归入拉祜族) 哈尼语(哈尼族) 基诺语(基诺族) 卡卓语(蒙古族) 拉祜语(拉祜族) 傈僳语(傈僳族) 末昂语(云南彝族) 怒苏语(怒族) 柔若语(怒族) 桑孔语(哈尼族) 堂郎语(纳西族) 彝语(彝族) 诺苏语(四川彝族) 撒尼语(云南彝族) 等等
[ 藏语群:白马语(川陇藏族) 仓洛语(门巴族) 门巴语(门巴族) 藏语(藏族)
羌语支:尔苏语(四川藏族) 贵琼语(四川藏族) 木雅语(四川藏族) 纳木义语(四川藏族) 普米语(普米族)
史兴语(四川藏族) 羌语(羌族) 却隅语(四川藏族) 扎坝语(四川藏族)
嘉绒语支:尔龚语(四川藏族) 嘉绒语(四川藏族) 拉乌戎语(四川藏族)
其他:阿侬语(怒族) 白语(或称民家语,白族) 崩如语(珞巴族) 达让语(僜人) 独龙语(或称俅语,独龙族) 格曼语(僜人)颇语(景颇族) 珞巴语(珞巴族) 纳西语(纳西族) 苏龙语(珞巴族) 土家语(土家族) 义都语(珞巴族) 
苗瑶语系:
巴哼语(桂黔瑶族) 巴那语(湖南苗族) 布努语(广西瑶族) 炯奈语(广西瑶族) 勉语(海南瑶族) 苗语(云黔湘苗族) 畲语(粤闽畲族,~1K) 优诺语(广西瑶族)
壮侗语系:
台语支:布依语(贵州布依族,~2M) 傣语(傣族) 掸语 壮语(壮族) 侬语 
侗水语支:标话(广东汉族,~80K) 蔡家话(贵州彝族) 茶洞语(广西茶洞人,大部分属于汉族,少部分属于壮族) 侗语(侗族) 锦语(贵州布依族,2.4K) 毛南语(毛南族) 莫语(贵州布依族,~5K) 仫佬语(仫佬族) 水语(贵州水族,~0.3M) 佯僙语(贵州依族,>10K)
仡央语支:布央语(云南壮族,>3K) 仡佬语(仡佬族) 拉基语(云南彝族,~200人) 木佬语(贵州仫佬族) 普标语(云南彝族,~50人) 耶容语(广西瑶族) 羿语(川黔苗族,濒危语言)
其他:村语(海南汉族,~60K) 黎语(海南黎族,>0.8M) 临高语(海南汉族,~0.5M) 拉珈语(瑶族) 
南亚语系:
布朗语(布朗族) 德昂语(或称崩龙语,德昂族) 京语(京族;有争议,一说为壮侗语系) 佤语(佤族)
南岛语系:回辉话(海南回族) 
阿尔泰语系:
 蒙古语族:保安语(保安族) 达斡尔语(达斡尔族) 东部裕固语(裕固族) 东乡语(东乡族) 康家语(青海回族)
蒙古语(蒙古族) 土族语(土族) 
突厥语族:哈萨克语(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语(柯尔克孜族) 撒拉语(撒拉族) 塔塔尔语(塔塔尔族) 图佤语(新疆蒙古族) 土尔克语(维吾尔族) 维吾尔语(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语(乌孜别克族) 部裕固语(裕固族) 
满-通古斯语族:鄂伦春语(鄂伦春族) 鄂温克语(鄂温克族) 赫哲语(赫哲族) 满语(满族) 锡伯语(锡伯族) 
其它:朝鲜语(朝鲜族;有争议,一说为孤立语言)
印欧语系:俄语(俄罗斯族) 色勒库尔语(srh)(塔吉克族,中国内地称为塔吉克语,但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属不同语支) 
混合语:诶话(广西壮族) 唐汪话(东乡族) 瓦乡话 五屯话(土族)

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情况十分复杂。当时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彝、景颇、僳僳、拉祜等。通用汉文的民族有:回、满、畲。没有文字的有34个民族:壮、布依、侗、白、哈尼、瑶、黎、东乡、塔吉克、土家、水、羌、高山、撒拉、土、保安、鄂伦春、鄂温克、独龙、怒、毛南、仫佬、仡佬、阿昌、德昂、赫哲、京、布朗、普米、门巴、珞巴、基诺等。

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列表如下: 
54种文字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也选择了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列表如下:
按照民族划分:
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 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 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壮文(新创)
布依族 布依文(新创)
朝鲜族 朝鲜文
侗族 侗文(新创)
瑶族 门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创)
土家族 土家文(新创)
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为新创)
哈萨克族 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黎族 黎文(新创)
僳僳族 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
佤族 撒拉语、佤文(新创)
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纳西文(新创)
景颇族 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土族 土文(新创)
羌族 羌文(新创)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独龙族 独龙文(新创)
基诺族 基诺文(新创)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藏、彝、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鄂温克族、布朗族、得昂族、普米族、保安族、裕固族、怒族、门巴族、珞巴族、畲族等民族都没有文字。


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也选择了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列表如下: 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 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 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壮文(新创) 布依族 布依文(新创) 朝鲜族 朝鲜文 侗族 侗文(新创) 瑶族 门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创) 土家族 土家文(新创) 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为新创) 哈萨克族 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黎族 黎文(新创) 僳僳族 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 佤族 撒拉语、佤文(新创) 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纳西文(新创) 景颇族 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土族 土文(新创) 羌族 羌文(新创)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独龙族 独龙文(新创) 基诺族 基诺文(新创)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藏、彝、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pre]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包括转用或者兼用汉语的情况):瑶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共13种语言;景颇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怒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门巴族使用门巴语、仓拉语。因此,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72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又可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僳僳、哈尼、拉祜、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难、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阿尔泰语系又可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和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属于南亚语系的有佤、德昂、布朗等语言。

  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  

  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印度-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

  此外,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尚未确定。

  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各民族都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看成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当作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对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统一的愿望和意识;同时对本族文字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稳固或守旧的心理。  

  现在除少数几个民族程度不同地转用了汉语外,多数民族以本族语言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际工具;一些民族有传统的文字,一些民族使用新创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无法完全替代的作用。  

  目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族,有大片聚居区,人口均在百万以上,文字历史也比较悠久,他们的语言除了在家庭内部、邻里亲友间使用外,还在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中使用,甚至在一些邻近的或者杂居在一起的其他民族中使用。

  第二种类型,如彝族和傣族,他们虽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区,有传统的文字,但是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方言差异也较大,本民族的语言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那么广泛。壮语和僳僳语、拉祜语、景颇语、载瓦语由于语言内部差别较大,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还没有形成,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很小,语言使用情况与彝语、傣语接近。

  第三种类型,民族的语言只在本民族内部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政治生活、学校教育中往往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主要是汉语,有些地方也使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没有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文字,一般使用汉字。属于这个类型的少数民族语言相当多,大约占语言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使用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55个少数民族使用语言的情况列表如下(不包括兼用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  

  民族名称  使用语言的名称

  蒙古族   蒙古语
  回族    汉语
  藏族    藏语
  维吾尔族  维吾尔语
  苗族    苗语
  彝族    彝语
  壮族    壮语
  布依族   布依语
  朝鲜族   朝鲜语
  满族    汉语
  侗族    侗语
  瑶族    勉语、布努语、拉珈语
  白族    白语
  土家族   土家语
  哈尼族   哈尼语
  哈萨克族  哈萨克语
  傣族    傣语
  黎族    黎语
  僳僳族   僳僳语
  佤族    佤语
  畲族    畲语
  高山族   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
  拉祜族   拉祜语
  水族    水语
  东乡族   东乡语
  纳西族   纳西语
  景颇族   景颇语、载瓦语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语
  土族    土族语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
  仫佬族   仫佬语
  羌族    羌语
  布朗族   布朗语
  撒拉族   撒拉语
  毛难族   毛难语
  仡佬族   仡佬语
  锡伯族   锡伯语
  阿昌族   阿昌语
  普米族   普米语
  塔吉克族  塔吉克语
  怒族    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语
  俄罗斯族  俄罗斯语
  鄂温克族  鄂温克语
  德昂族   德昂语
  保安族   保安语
  裕固族   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
  京族    京语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
  独龙族   独龙语
  鄂伦春族  鄂伦春语
  赫哲族   赫哲语
  门巴族   门巴语、仓拉语
  珞巴族   珞巴语
  基诺族   基诺语

  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它产生以后,克服了语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信息传播,增加了文化积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也选择了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列表如下:

  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     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     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壮文(新创)
  布依族    布依文(新创)
  朝鲜族    朝鲜文
  侗族     侗文(新创)
  瑶族     门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创)
  土家族    土家文(新创)
  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为新创)
  哈萨克族   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黎族     黎文(新创)
  僳僳族    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
  佤族     撒拉语、佤文(新创)
  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纳西文(新创)
  景颇族    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土族     土文(新创)
  羌族     羌文(新创)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独龙族    独龙文(新创)
  基诺族    基诺文(新创)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1-19
编辑词条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编辑本段]简介
  少数民族造就了中国现在的多语言多文字的社会, 但世界上大概每天就将消灭许多语言与文字, 其保卫民族语言文字任务重大, 中国相关政府部分都积极采取行动.
  例如 满语 , 现在已经近乎灭绝, 现在会说满语看满文的就3位7旬8旬的老人, 居住在黑龙江北方村落, 等此三位老人逝世, 满语也就退出了世界历史的舞台, 遗留下近乎上百上千万的清朝的满文资料, 无人译读.
  
少数民族造就了中国多语多文的社会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解放以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为了使民族工作和专业研究更加科学化,并给民族识别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次组织科研机构、民族教育机构,进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等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比较多,有的民族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下,民族内部的交际大都使用汉语或其他互相懂得的语言。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
  在56个民族中,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即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语的文字,还有维西县的一两个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滇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人,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人,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壮、白、瑶族中的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
  综上所述,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国家还分别给黔东、湘西和川黔滇3个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创制了文字或文字方案。因此,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
  少数民族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但在书写形式上各有不同,比如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有的标点符号也不同,如藏文标点,短词和句尾用一条垂直线表示,章节段落结尾用双垂直线,全文结束用四条垂直线;蒙古文用一个点表示逗号,两点表示句号,段落末尾用四个点表示。
  新中国建立以前曾拥有和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有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彝、俄罗斯、苗、纳西、水、拉祜、景颇、锡伯等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一些少数民族改进和创制了文字,先后对傣、彝、景颇、拉祜文字行了改革,同时采用拉丁字母帮助壮、布依、苗、黎、纳西、僳僳、哈尼、佤、侗等十几个民族设计了十四种文字方案,以便于书写、学习和印刷出版。目前,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和佤文。
  除以上列举的文字以外,还有一些在历史上用过,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这些文字是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八思巴字、西夏文、东马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水书、满文等17种。
[编辑本段]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包括转用或者兼用汉语的情况):瑶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共13种语言;景颇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怒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门巴族使用门巴语、仓拉语。因此,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72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又可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难、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阿尔泰语系又可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和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属于南亚语系的有佤、德昂、布朗等语言。
  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 
  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印度-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
  此外,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尚未确定。
  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各民族都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看成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当作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对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统一的愿望和意识;同时对本族文字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稳固或守旧的心理。
  现在除少数几个民族程度不同地转用了汉语外,多数民族以本族语言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际工具;一些民族有传统的文字,一些民族使用新创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无法完全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语言分三类

  
  目前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族,有大片聚居区,人口均在百万以上,文字历史也比较悠久,他们的语言除了在家庭内部、邻里亲友间使用外,还在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中使用,甚至在一些邻近的或者杂居在一起的其他民族中使用。
  第二种类型,如彝族和傣族,他们虽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区,有传统的文字,但是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方言差异也较大,本民族的语言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那么广泛。壮语和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载瓦语由于语言内部差别较大,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还没有形成,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很小,语言使用情况与彝语、傣语接近。
  第三种类型,民族的语言只在本民族内部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政治生活、学校教育中往往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主要是汉语,有些地方也使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没有与本民族语言相一致的文字,一般使用汉字。属于这个类型的少数民族语言相当多,大约占语言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使用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少数民族语言

  
  55个少数民族使用语言的情况列表如下(不包括兼用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情况):
  民族名称 使用语言的名称
  蒙古族 蒙古语
  回族 汉语
  藏族 藏语
  维吾尔族 维吾尔语
  苗族 苗语
  彝族 彝语
  壮族 壮语
  布依族 布依语
  朝鲜族 朝鲜语
  满族 汉语
  侗族 侗语
  瑶族 勉语、布努语、拉珈语
  白族 白语
  土家族 土家语
  哈尼族 哈尼语
  哈萨克族 哈萨克语
  傣族 傣语
  黎族 黎语
  傈僳族 傈僳语
  佤族 佤语
  畲族 畲语
  高山族 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
  拉祜族 拉祜语
  水族 水语
  东乡族 东乡语
  纳西族 纳西语
  景颇族 景颇语、载瓦语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语
  土族 土族语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
  仫佬族 仫佬语
  羌族 羌语
  布朗族 布朗语
  撒拉族 撒拉语
  毛难族 毛难语
  仡佬族 仡佬语
  锡伯族 锡伯语
  阿昌族 阿昌语
  普米族 普米语
  塔吉克族 塔吉克语
  怒族 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语
  俄罗斯族 俄罗斯语
  鄂温克族 鄂温克语
  德昂族 德昂语
  保安族 保安语
  裕固族 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
  京族 京语
  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
  独龙族 独龙语
  鄂伦春族 鄂伦春语
  赫哲族 赫哲语
  门巴族 门巴语、仓拉语
  珞巴族 珞巴语
  基诺族 基诺语
  
少数民族文字

  
  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它产生以后,克服了语言的时空限制,扩大了信息传播,增加了文化积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也选择了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
  民族名称 使用文字的名称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 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 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壮文(新创)
  布依族 布依文(新创)
  朝鲜族 朝鲜文
  侗族 侗文(新创)
  瑶族 门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创)
  土家族 土家文(新创)
  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为新创)
  哈萨克族 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黎族 黎文(新创)
  傈僳族 老傈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傈僳文
  佤族 撒拉语、佤文(新创)
  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纳西文(新创)
  景颇族 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土族 土文(新创)
  羌族 羌文(新创)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独龙族 独龙文(新创)
  基诺族 基诺文(新创)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傈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藏、彝、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1-19
藏文字母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条目含有藏文字母。如果您的操作系统不能显示,可参考英文版帮助此网页以获取藏文支持。
[table=22em][tr][td=2,1]藏文[/td][/tr][tr][td]类型[/td][td]元音附标文字[/td][/tr][tr][td]语言[/td][td]藏语
宗喀语
藏语拉达克方言[/td][/tr][tr][td]使用时期[/td][td]公元650年至今[/td][/tr][tr][td]母书写系统[/td][td]原始迦南字母 [a] [/td][/tr][tr][td]子书写系统[/td][td]基兰蒂文
绒巴文
八思巴文[/td][/tr][tr][td]Unicode范围[/td][td]U+0F00至U+0FFF[/td][/tr][tr][td]ISO 15924[/td][td]Tibt[/td][/tr][tr][td=2,1]
[a] 婆罗米文的闪米特起源未得到普遍一致认可。
[/td][/tr][tr][td=2,1]注意:本页可能包含Unicode国际音标。[/td][/tr][/table]藏文藏语文字系统,基本上是一种元音附标文字,它纪录了7世纪的藏语语音。目前通用的藏文罗马化方案为Wylie转写方案
[table=22em][tr][td]
显示▼隐藏▲字母历史
青铜中期文化时期 前19-15世纪
麦罗埃文 前3世纪
谚文 1444年
注音符号 1913年
完整系谱
[backcolor=transparent]本模板:查看  讨论  编辑  历史
[/td][/tr][/table]

目录
[隐藏]
[编辑] 藏文书写方法
藏文每个音节有一个基字,确定该音节的中心辅音,基字上方或下方可以加元音附标表示不同的元音。基字上方有时有一个上加字,下方有时有一到两个下加字,前边有时有一个前加字,表示该音节的声母是复辅音。复辅音的连接顺序依次为前加字、上加字、基字、下加字。基字后边有时有一到两个后加字,表示该音节有一到两个辅音韵尾。以下为藏文书写的范例之一:


上面的藏文有一个音节/bsgrond/,由前加字ba、上加字sa,基字ga,下加字ra,元音o、第一后加字na、第二后加字da构成。/bsgrond/是7世纪的藏语语音,随着现在拉萨音里复辅音以及部分韵尾的消失和声调的出现,该词已转变读成/ʈʂø̃˩˨/。
上加字只能是ཪ/r/、ལ/l/、ས/s/。下加字只能是ྲ/r/、ྱ/j/、ྭ/w/、ླ/l/和用于音译梵文里送气浊辅音的送气符号ྷ,有一个复辅音གྲྭ/grwa/有两个下加字ྲ/r/和ྭ/w/。前加字只能是ག/g/、ད/d/、བ/b/、མ/m/、འ/ɦ/。第一后加字只可能是ཪ/r/、ག/g/、བ/b/、མ/m/、འ/ɦ/、ང/ŋ/、ས/s/、ད/d/、ན/n/、ལ/l/。第二后加字只可能是ས/s/和ད/d/,在现代藏语里不再发音,ད/d/在现代藏语中已经不用。
另外,以下是藏文带头字(dbu-can)和无头字(dbu-med)两种字体和国际拉丁文转写的列表:
[编辑] 藏文字母表
藏文字母在统一码(Unicode) 的编码空间由 0F40 至 0F69。兹表列如下:
拉丁字母
转写
藏文字母统一码拉丁字母
转写
藏文字母统一码拉丁字母
转写
藏文字母统一码拉丁字母
转写
藏文字母统一码拉丁字母
转写
藏文字母统一码
ka0F40kha0F41ga0F42ghaགྷ0F43nga0F44
ca0F45cha0F46ja0F47  0F48nya0F49
tta0F4Attha0F4Bdda0F4Cddhaཌྷ0F4Dnna0F4E
ta0F4Ftha0F50da0F51dhaདྷ0F52na0F53
pa0F54pha0F55ba0F56bhaབྷ0F57ma0F58
tsa0F59tsha0F5Adza0F5Bdzhaཛྷ0F5Cwa0F5D
zha0F5Eza0F5F-a0F60ya0F61ra0F62
la0F63sha0F64ssa0F65sa0F66ha0F67
a0F68kssaཀྵ0F69         
[编辑] Unicode的藏文字母编码
Unicode 由第 3.2 版开始正式支援藏文字母,使用的区段为 U+0F00 至 U+0FFF。藏文字母区段包括有文字、数字及多个标点符号及宗教文书上使用的特殊符号。下表详列区段内的所有文字(你的浏览器需要支援藏文字母显示):
藏文字母
Unicode.org chart (PDF)
 0123456789ABCDEF
U+0F0x
U+0F1x
U+0F2x
U+0F3x༿
U+0F4x 
U+0F5x
U+0F6x   
U+0F7x ཿ
U+0F8x    
U+0F9x 
U+0FAx
U+0FBx ྿
U+0FCx 
U+0FDx           
U+0FEx                
U+0FFx                
[编辑] 参看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1-19
藏文字母表
 




Help:Multilingual support (Indic)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directed from Wikipedia:Enabling complex text support for Indic scripts)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Shortcuts:
WP:COMPLEX
WP:INDIC
WP:ECTS
This                                                  page contains Indic text. Without proper rendering support, you may see question marks or boxes, misplaced vowels or missing conjuncts instead of Indic text.
Several pages on Wikipedia use Indic scripts to illustrate the nativ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places, quotes and literature. Unicode is the encoding used on Wikipedia and it contains support for a number of Indic scripts. However, before Indic scripts can be viewed or edited, support for complex text layout must be enabled on your operating system. Some older operating systems do not support complex text rendering and you should not use such systems to edit Indic scripts.
This page lists the methods for enabling complex text rendering based on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r browser you are using. Many of the methods highlighted can also be used for non-Indic complex scripts such as Arabic.
Contents
[hide]
[edit] Check for existing support
The following table compares how a correctly enabled computer would render the following scripts with how your computer renders them:
ScriptExample of
rendering
Mac OS X
inbuilt support
Linux or BSD
inbuilt support
Windows
inbuilt support
Correct renderingYour computerOS
10.3
OS
10.4
OS
10.5
KDE
with
Qt
GNOME
with
Pango
9x/ME
or
NT
2000XP
or
2003
XP
SP2
Vista/7
Devanagariक + ि → किYesYesYesYesYesnoYesYesYesYes
Tamilக + ே → கேnoYesYesYesYesnoYesYesYesYes
Gujaratiક + િ → કિYesYesYesYesYesnonoYesYesYes
Gurmukhiਕ + ਿ → ਕਿYesYesYesYesYesnonoYesYesYes
Kannadaಕ + ಿ → ಕಿnoneeds
font
needs
font
YesYesnoYesYesYesYes
Teluguయ + ీ → యీnoneeds
font
needs
font
YesYesnonoYesYesYes
Bengali,
Assamese
ক + ি → কিnoneeds
font
needs
font
YesYesnononoYesYes
Malayalamക + െ → കെnononeeds
font
YesYesnononoYesYes
Tibetanར + ྐ + ྱ → རྐྱnonoYesnoneeds
font
nonononeeds
patch
Yes
Sinhalaඵ + ේ → ඵේnononeeds
font
noYesnonononeeds
font
Yes
Oriyaକ + େ → କେnononoYesYesnonononeeds
font
Yes
Thaiฐ + ู → ฐูYesYesYesYesYesnoYesYesYesYes
Laoລ + າ + ວ → ລາວnononeeds
font
noYesnonononeeds
font
Yes
Khmerម + ្ + ស + ៅ → ម្សៅnonononoYesnonononeeds
font
Yes
Burmese + ဃြnononononeeds
font
nonononeeds
font
needs
font
If the rendering on your computer matches the rendering in the images for the scripts, then you have already enabled complex text support. You should be able to view text correctly in that script.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you will be able to edit text in that script. To edit such text you need to have the appropriate text entry software on your operating system.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1-19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1-19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1-19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