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增进你的记忆力----睡眠与运动
效。
三、深呼吸练习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维生素――含氧负离子,通过鼻吸入体内,穿过肺泡进入血液,放出电荷,到达脑内使中枢神经功能得到增强,脑内合成有用物质的能力增强,因此我们会感到头脑清醒,心情舒畅。
有节奏的深呼吸把氧气送入大脑,就可以为学习和记忆提供燃料;有节奏的呼吸还能使大脑两半球协调同步,这又为创造力提供了燃料;另外,有节奏的慢呼吸帮助你放慢身心节奏,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更好的大脑供氧改善了思考能力。加州万纽斯山谷大学演讲教授罗伯特?雷维拉博士在让学生做过简单的几分钟呼吸练习之后对他们进行测试,其平均智商上升了10~20点,大脑的血液流通及氧气循环达到更好的状态。脑中的氧气越少,你就越可能犯判断上的错误或情感消沉。
坐卧式深呼吸法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沙发或床上,以你喜欢的方式放松,闭上眼睛,用鼻子做深慢呼吸,以你的舒适程度为准,尽力吸气,再用点力尽量吸进更多的空气。然后时慢慢呼出,在呼气时感到深深的放松,再用点力挤出更多的空气。
做几分钟的深呼吸。用腹部吸进尽可能多的空气,慢慢呼出。同时收紧腹部。再深吸一口气,吸进尽可能多的空气,这次屏住气数到“3”,然后慢慢呼出、放松。试着以平衡、连续的方法呼吸气。
现在,让你的呼吸有节奏感,吸气数至4,屏气数至4,呼出数至4,暂停数至4:
吸气――2、3、4
屏气――2、3、4
呼出――2、3、4
暂停――2、3、4
反复4~5次,放松,让你的呼吸再缓慢些,这次数到6:
吸气――2、3、4、5、6
屏气――2、3、4、5、6
呼出――2、3、4、5、6
暂停――2、3、4、5、6
反复4~5次,放松,让你的呼吸再缓慢些,这次数到8:
吸气――2、3、4、5、6、7、8
屏气――2、3、4、5、6、7、8
呼出――2、3、4、5、6、7、8
暂停――2、3、4、5、6、7、8
反复几次。如果你已按顺序进行完这四套练习,用简单的倒计数方式回到你的日常生活中:“现在从3数到1时,我睁开眼睛,我感觉敏锐,宁静和心无旁骛。”
立式深呼吸法
立正,双脚微微分开,用鼻子呼吸,想像脚趾在呼吸,仿佛在给肚子里的一个巨大气球打气。慢慢地8拍吸住那大气球,数4下,然后呼气,让大气球泄气,数到8,保持这种状态4拍,然后放松,重复4到5次。可以迅速消除紧张压力。
颜色深呼吸法
在你疲惫不堪时,可以用颜色呼吸练习。它能给你的能量充电,帮助你集中精神和意念。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躺下,头北脚南,翻掌向上于体侧。用鼻做深慢吸气,想像有金黄色能量由头顶灌入并于体内游动,从脚掌流出。慢慢地平缓呼气时,想像有凉爽的蓝色的能量由脚掌上行,慢慢通过全身从头顶出去。持续吸入黄色,呼出蓝色,做10~15分钟,你会感到一种激荡的能量流随着每次的吸入呼出而在体内跳动。
丹田深呼吸法
直背端坐,收颏、闭目、静心。
全身肌肉放松,坐姿安适。
用鼻、丹田(脐下8公分左右)呼吸,要细、长、静、深。
呼吸频率成人吸6秒,呼12秒,中小学生吸4~5秒,呼8~10秒。
四、冥想导出α脑波
长时间的紧张脑力劳动,会使人精神疲劳、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通过冥想或者放松性活动,特别是深呼吸来达到三方面效果:一是可以引导出α脑波;二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三是可降低血中乳酸浓度,放松肌肉,放松大脑,因而可迅速消除疲劳,驱散压力,使人神清气爽。
现在流行的冥想主要有:
开放式冥想
冥想时心中不预作任何期待,完全以一种纯然空无的心态,去迎接任何进入心灵的新经验。因此,开放式冥想的基本方法是,开始静坐时,绝不将生活中任何烦恼的现实问题带入其中,而是先决定不做任何事,不想任何问题,不寻求任何答案,不企求任何目的。只需完全放松自己的肉体和心灵,不加任何控制让它自行运作,自由流变。使自己的意识像飞鸟掠过天空,像波浪涌出海面一样的自然,随遇而安,只需保持感受,不加任何控制,如此,身心各方面即可获得静息。
专注式冥想
冥想时心无旁顾,将意识活动专注于眼前一个目的物,从而排除环境中一切外在刺激的干扰,借以达到暂时忘却自我、忘却一切烦恼、忘却外在世界的超脱境界。用来作为专注的目的物,可以是一瓶花、一炷香,可以是重复的一个单字、一种声音、抽象的图形,也可以是墙上的挂钟。
因此,用作专注或冥想的目的物,在性质上不宜太复杂,也不能太新奇。专注目的物的功能,只是因其存在而不致使人分心而已。借由对单一目的物的专注,冥想者可以将注意力从周围纷扰的环境中收敛回来,在无所思、无所惧的心态下,使右脑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①房间安静,灯光柔和,盘腿坐,闭眼。
②尽量放松肌肉,从脚部开始,由下而上,一直放松到头部。
③用鼻呼吸,每次呼气时心中默数“1”,进行约20分钟,切记不用闹钟。停止后合上眼休息一两分钟。
④每天练习一两次,时间在饭后两小时之后。
静坐可采取多种姿势,可跪坐、盘膝坐、端坐椅上,关键在于要坐得稳,全身肌肉放松。双目微合,似闭似睁,可避免外界干扰而内心丛生杂念。膜式呼吸关键要深、自然、慢而轻、呼吸均匀。默记呼吸次数,也叫“数息”,可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使腹式呼吸这种生理动作与专心记数这种心理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心身统一,是冥想的精华。我国佛、道教的打坐、气功,印度的瑜珈功,都具有这样的功效。
冥想是改善生活的一种自然而不费力的技术,也是一种使人摆脱精神压力与情绪焦虑,从而获得完美、和谐、精力充沛、发挥潜能的生活艺术。长期练习,可以发挥个人的许多潜能。
在冥想状态下,脑电波呈现α波状态,使身心轻松愉快,右脑开始活跃,储存在其中的潜能就渐渐被导引出来!
畅销全球的《学习的革命》提出,“为了利用你右脑和潜意识的惊人能力,高效学习的真正钥匙可以用两个词――‘放松’‘警觉’来概括。这种放松的状态,是你每次学习时必须具备的。”
五、有氧运动
挖掘大脑的潜能,培养和造就知识丰富、智商较高、富于进取心和具有创造力的人,其另一条途径就是体育运动。
负离子含量主要取决于环境质量。每立方米在城市有70~500个,公园170~600个,山区240~1100个,喷泉、瀑布4000多个。因此适当的户外活动、改善居室小环境对大脑的健康是有益的。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使神经、骨骼、肌肉、心脏、呼吸、消化等器官系统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体育锻炼,对于神经系统,特别是对于大脑功能的增强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体育锻炼时,每一个动作都由大脑来指挥,调动全身各个部件协调参与完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的。
资料表明,人脑仅占人体重的2%。但要消耗人体20%的氧气。大脑每秒会发生约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脑组织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如果大脑供血供氧不足, 大脑就会处于“氧饥饿”状态,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下降,思维过程中就会出现干扰信息或思维空白性间断,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头晕、眼胀。脑血流图研究表明:一般的智力活动时脑血流需求增加8%,逻辑推理活动时增加10%,数字计算、记忆搜索和抽象思维时脑血流需求增加 12%。因此,满足脑组织在智力活动时的血流需求量是很重要的。只有大脑的血流供应充沛,智力思维才能思如泉涌。而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有氧健身运动和有氧健脑运动。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非常重视体育活动。他曾经说过:“埋头从事脑力劳动,四肢不活动活动,这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活动,我在晚上看书写作时,就会感到头晕目眩。”
日本教育学者为了进一步开发国民的右脑,特别提出要增加体育学时,通过游戏和体育去进一步开发右脑,甚至把体育和游戏提到仅次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第二劳动力”的高度。
体育活动为什么能开发右脑,提高人的创造力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由7种原始因素构成:计算、词的流畅性、语义、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其中前三种属于左脑主管的功能,其余属于右脑的功能。
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任何记忆、推理是无法进行的,即使是高度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晦涩的哲学语言,也是一种高度形象思维的概括。
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对于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与右脑发达直接相关。体育运动对人的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的发展产生着最佳的效果。如男孩子从小就热衷于奔跑、攀登等体育运动,促进了他们的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的发展,从而发达了右脑。这就是为什么在物理、天文、数学、哲学等领域中,男性学者占优势和多数的缘故。
国外的一项实验证明,少儿在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20分钟的活动、游戏,第三、四节课智力活动能力可提高2~4倍。对中老年人的对比研究也证明,长期的坐卧,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不仅破坏了人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也极大地干扰了智力活动,受试者因此厌倦外界刺激,不想看书,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类似精神失常的表现,大脑的工作能力严重下降。
美国戴维斯、库珀等人做的研究表明,学生时代非运动员的智力能力可能略高于运动员,但运动员在结束运动时,智力能力会达到更高的级别。青壮年时期人的体力和智力达到了高峰,且智力的增长优于体力的增长,这时相当一部分智力活动属于创造性活动。这个时期的体育锻炼对智力活动的强度、灵活性、准确性和持续性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人到中年后,体力和智力水平都开始下降,但下降的速度不均衡,体力下降速度快于智力。40岁后体力活动能力开始下降,而智力活动能力50岁以后才开始减弱,80岁的健康老人的脑力活动水平完全可以不亚于20岁的年青人。体育锻炼可以缩小中老年人这种体力和智力的不平衡状态,减少疾病,延长寿命和创造性活动过程。
据统计,16世纪以来欧美400名杰出人物平均寿命为66岁,其中寿命最长的是发明家,平均97岁;其次是数学家,平均76岁。他们的经历表明,凡是晚年仍能从事强度脑力劳动、参与国事活动、保持创作热情和艺术青春、不断创造科研成果的人,无一不是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的。许多取得杰出成就的人,都很注重身体健康,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健康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使得他们大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这是他们日后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生理基础。
德国哲学家康德终年80岁,这在19世纪初叶算是长寿者中的佼佼者,他之所以长寿,成为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里程碑,靠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体育锻炼。他平时酷爱散步,喜欢冷水浴。居里夫人年近六旬时,人们还能经常见到她那矫健的泳姿。
运动,可以使你拥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运动,可以使你才思泉涌,智慧倍增;运动,可以给你带来无穷的活力,无穷的创造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追赶时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赶快让身体热起来吧!
第七章、增进你的记忆力----音乐与记忆
65拍的行板音乐,使学习效果倍增。巴洛克作曲家通常用弦乐器、小提琴、曼陀林、吉它、拨弦古钢琴来创作这种缓慢、舒适而宁静的音乐,其声音自然、高频、和谐。
当听着宁静而舒缓的音乐,你的血压下降,你的心脏也开始健康有节奏地跳着;血压中的紧张因子没有了,因此,你的免疫系统得到了加强,同时你的脑电波下降6%,而放松的脑波却上升了6%,左右半脑达到同步效应。大脑和身体随着缓慢的韵律渐渐地进入了和谐状态――身体放松、大脑警觉,这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状态。
保加利亚哲学博士、精神病学专家乔治?罗扎诺夫,于1966年成立了罗扎诺夫学院,作为研究“暗示学习法”(又称“超级学习法”)的中心。他主张利用节奏舒缓的音乐来刺激大脑,达到消除心理的紧张感,使音乐节奏、生理节奏(如呼吸、心跳等)与信息输入的节奏协调起来,从而在集中注意力、增强大脑活力的状态下学习。这种“超级学习法”在西方各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而有效地学习知识,也可应用于法律、军事、工程、医药等职业练习之中。
现在,在工作、学习场所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公认。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调节情绪。
在阅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轻柔的乐曲就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右脑,产生情感体验,发展形象思维,促进左脑抽象思维能力,使两半脑得到均衡的活动。由于音乐强化了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从而可以增强记忆的敏捷性、持续性和准确性。
欧美、日本等国还盛行“脑部思维保健”法。在健脑中心专设健脑设备,如美国研制的脑部治疗仪“阿尔法兴奋器”,同时播放美妙的音乐,其轻快的节奏与人的脉搏、心跳极为和谐,使人消除疲劳,集中注意力,心情愉快,提高大脑功能,加速学习。艺术家接受健脑后,可产生创作灵感。
音乐能毫不费劲地唤醒语言能力和以前的记忆,让你更加聪明,更加快速地学习;能增强记忆,解除压力,帮助你集中精力和学习形象化想像,开启内心的意识,同时还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法国著名听觉专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斯蒂说:“有些声音具有两杯咖啡的兴奋作用。”泰丽?怀勒?韦伯指出:“某些类型的音乐节奏有助于放松身体、安抚呼吸、平静β波振颤,并引发极易于进行新信息学习的、舒缓的‘放松性警觉’状态。”
美国的快速学习专家希拉?奥斯特兰德在《超级学习法》一书中介绍,在依阿华州立大学的测试发现,只用缓慢的巴洛克音乐,无需任何方法,就能使学习速度提高24%,使记忆力增长26%。巴洛克音乐能使植物成倍地加快生长速度,有助于消除分娩痛苦,能使爱发脾气的孩子迅速镇定。
音乐浴可帮助你清除一天中不停围绕你、让你的大脑枯竭的噪音。
选一种你喜欢的轻松音乐,找一个舒服的位置躺下,做几个深呼吸,释放所有的紧张。让音乐在你体内流进流出,冲走一天围绕在你身上的所有垃圾噪音,冲掉一切声音污染,让自己沉浸在音乐之中,注意它在你体内的不同部位如何回响,想像你体内的不同细胞随着怡人的振动而舞动。让音乐给你能量,让你放松。当音乐结束时,做几个更慢更深的呼吸,释放所有的压力。
第八章、益智操使你脑明目聪(一)
坐式或仰卧式,两眼自然闭合,依次按摩眼睛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1?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双手拇指轻揉。
2?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按。
3?四白穴(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双手食指揉按。
4?太阳穴(眉稍和外眼角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攒竹穴(眉毛内端):双手拇指按压太阳穴,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一圈,由内上→外上→外下→ 内下,可预防近视。
5?捻压耳垂,转动眼球
① 360°的转动:
眼睛尽力向四周看,按顺时针方向作10次360°的转动,然后闭目休息片刻,再按反时针方向转动。如此反复数次即可。
②“8”字型转动:
假想眼睛的视线在空中写个“8”字,可直写,也可横写。
6?揉捻合谷(拇、食指掌骨间微偏食侧凹陷处),眺望景物
此外,身体运动体操也很必要。上肢屈、伸、转、举灵活;下肢弯、直、抬、踢、跳、蹲、屈、伸灵活;经常活动腰部、挺胸、直背、弯腰、扭臀。健美操、广播体操或自编操,都能达到运动身心、精神焕发的目的。
第八章、益智操使你脑明目聪(二)
一、轻拍与按摩
大脑缺血缺氧时,就会感到困乏疲劳,有时甚至会头疼,这时我们应让大脑得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除了休息和运动外,可以双掌磨擦生热,然后以适当力度和节奏拍打下巴,沿面部逐渐上行,经额头、头顶,逐渐向后,直至颈部大椎处返回。想像体内血氧在双手导引下源源不断地流入大脑,滋养着所有的神经细胞和智力中心,继而经过颈椎流向心脏,
周而复始,无限循环。同时暗示自己:血液和氧气滋润我的大脑,我脑聪目明。若同时配合深呼吸及转动脖颈,效果更好。注意,力度要适当,不能太重而损伤脑皮层,也不能太轻没感觉。
二、揉搓耳朵、脖颈
沿耳朵外围由最上部直至耳垂,按压揉搓至发热发红即可。有醒脑作用。
脖颈上的两个穴位――风池穴和大椎穴,是身体向大脑供应血液和氧气等营养物质的必经通道,按摩、揉搓这两个穴位,让脖子保持柔软灵活,对大脑来说非常必要。
三、心智操
①双手从额头向后拍打数拍,接近脑后风池穴,然后用手掌侧翼轻击风池穴,暗示自己“大脑放松”。
②双手从下巴向上拍打面部数拍,手掌罩住眼眶,然后放开并用手掌根部轻击太阳穴,暗示自己“眼睛明亮”。
③双臂大幅前后舞动两次,然后先以右手击打左肩两次,再以左手击打右肩两次,暗示自己“四肢灵活”。
④双臂由前后向上挥舞,双手由握掌转为五指伸展共两次,双手举过头顶用力鼓掌4次,暗示自己“精神焕发”。腿部可配合做前后、左右开合跳跃运动,节拍要统一、和谐。
四、松驰呼吸法
这是用呼吸法控制自己意识的练习。首先,盘腿平坐,微闭双目,将意识集中在小腹部位,在松静的基础上进行调息。放松肩、嘴角,从头顶吸气(6秒),然后贯气到小腹(6秒)。另外,留意从头顶呼气(6秒)。这样反复练习3分钟左右,至感觉头脑清醒,心情平静,呼吸细长就可以了。
五、记忆操
①大脑体操。休闲娱乐时,做一些大脑体操活动也有助于使大脑处于良好的状态。如心算日常收支,可以促进抽象思维和注意力集中;打电话或开不重要的会议时,随意涂画几何图形或简洁的卡通图画,既有助于理解空间关系又能增强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多做脑筋急转弯游戏;看侦探推理小说;参加论谈、辩论;看小说、影视故事时推测前因后果等。
②常背诵。每天坚持10~20分钟的背诵,经常背诵一些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等,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马克思青年时就是用不熟练的外文背诵诗歌,锻炼自己的记忆力的。
六、维克斯健脑操
英国爱丁堡大学脑医学博士维克斯先生经多年研究发明的一套“健脑操”。第一部分主要练习人的记忆思维能力,包括:
1?多看轻松、愉快的喜剧。对人脑的思维记忆力来说,精神消沉、悲观抑郁是主要天敌。因此练习大脑应从培养乐观情绪开始,如每天听五分钟自己喜欢的音乐,读一段轻松愉快的小说,看一些让人发笑的喜剧、幽默故事等都会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并增强记忆力。
2?多读不同体裁的书籍。知识面越广,人的表达能力就会越强,同时思维也就更加灵活丰富。因此多读一些新书和不同体裁、不同领域的书对大脑十分有益。
3?注意增加词汇的积累。在读书、看报时,应注意对词汇的积累。语言的丰富可以帮助人增强大脑思维,因此经常将词语有意进行分析,探讨词语结构,并写一些语法复杂的长句等都有助于大脑的健康。
4?经常放松自己。同体力练习一样,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后,应让大脑充分放松休息。在一处你认为最满意的角落,闭上眼睛,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同时还可以在大脑中构想一幅图画,仔细品味画中的含意。
“健脑操”的第二部分是练习大脑的创造力,主要内容是:
1?想像诗词的意境。选一段你熟悉或不熟悉的诗词读上三遍,就开始想像诗的意境。如果你喜欢写散文,可以将你想像出的意境写成优美的文章。
2?让音乐图像化。在聆听一段音乐后,仔细捉摸每一个音符,让大脑中形成一幅配以音乐的图画。
3?凝神品味一幅画。当你注视一幅画时,让大脑充分理解和想像画中的含义,把想像力组成一个故事。
4?虚构一段故事。当你看一本小说时,可有意在中途停下来,去构想书中主人公的结局;也可以将自己放在一个故事中去,想像一下自己冒险的经历。
5?观察生活中的人。有意观察一下在你周围的一群人,记下他们的言语和特征,然后去想像他们的性格及可能发生的故事。
第八章、益智操使你脑明目聪(三)
一、 四肢协调练习
这是教育运动学专家推荐的用以联系大脑两半球的一种典型练习,它可以缓解紧张,使学习变得容易一些。
站式,交替抬膝,并用手去碰另一边的膝盖。10次。
闭眼在身后交替抬脚,并用脚去碰另一边的手。10次。
二、 数数背字母寻找弱势脑
下面的练习可以协调左右脑,改善两半球之间的交流。如果在对付一个问题时你的左右脑半球在交流,那么它可以使整个大脑共振,极大地扩展你的能力和才智。
闭眼,深深地放松地吸气。抬头向左想字母A,然后抬头向右想数字1;抬头向左想字母B,抬头向右想数字2……直到Z和26。再反方向重复整个过程:向左想数字1,向右想字母A。可以念出声,熟练后还可以倒背。你会发现一边在故意拖延,那就是你的弱势脑。
三、手指操练习
俗话说“心灵手巧”。脑科学家认为,手指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和运动机能中,占的比重最大,经常活动手指来刺激大脑,可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改善记忆力、思维能力。手指操需要左右手共同完成,因此有益于左右脑协调。高效率地活动手指,比效果差的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加大脑的活力。
一般在正式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都可进行手指操的练习。这对开发弱势脑、改善左右脑半球的交流、提高注意力、放松调动出大脑α波都有很大的作用。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栗田昌裕医生经多年实践证明:“手指操可以提高人的智力。经过20小时的‘手指操’练习的人,阅读速度平均提高10倍左右,效果好的人达到28倍。”栗田说,这种练习对小孩效果尤佳,他以中小学生为对象,进行6天共计18小时的讲座,取得了平均阅读速度提高50倍的好成绩。
1?凯勒手指旋转法
伸出双手,五指指尖相对,成空心圆球状,然后,对应手指逐一作逆向旋转,从大拇指到小指,各进行10次,速度能快尽量快。尽量保持手的圆球状,手指不能相碰。熟练后还可反向和闭目练习。
2?对接手指:
两手大拇指轮流对接另一只手其他手指,循环往复,越快越好。
3?编手指
左手四指并紧,右手拇指始终在左手拇指下,右手各指与左手编织制在一起。先使右手的第三和第五指在上,二和四指在下,然后迅速换至二、四指在上,三、五指在下。熟练后可换手。
4?并手指
各指并拢,先使第三和第四指分开;再并拢使二、三和四、五指分开。 A、B两图分别练习熟练后,再合成练习。
5?转手臂
伸出两臂,在胸前曲臂同时前后旋转,注意方向相反,比如右臂向外旋转,左臂向内旋转。练习熟练后反方向增加难度。
6?五指曲张
五指伸展。拇指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其余各指的第二和第三关节弯曲成九十度。熟练后可增加转手臂动作。
7?出手指
双手握拳,手心面向自己。左手的大拇指与右手的小指一起伸出、收回,然后左手的小指与右手的大拇指一起伸出、收回。伴着8拍节拍,使之有节奏感,越快越好。
8?敲手指
食指与中指放在桌面,然后迅速换成中指和无名指,采用8拍节奏,交替练习,可在协调左右脑的同时提高反应速度。
9?打枪
先将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伸出,其他手指握紧,表示一把手枪,左手只伸出食指表示数字1;然后换手,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伸出,其它手指握紧表示手枪,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数字2,以此类推到10。
10?摸鼻子耳朵
双手拍手,然后右手摸鼻子,左手摸右耳;再拍手,左手放摸鼻子,右手摸左耳。8拍节奏,交替练习,可协调左右脑。
11?阿拉伯计数法
伸出一手,拇指代表1,食指代表2,中指代表4,无名指代表8,小指代表16。弯曲手指即代表相应的数字。大拇指弯曲表示1;大拇指和食指一起弯曲表示3,以此类推,从1数到30。熟练后可增加到100。
四、日常其他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游戏可以培养我们的注意力集中,锻炼左右脑。如弹钢琴、绕口令、脑筋急转弯、逆向思维游戏等。
根据左脑支配右半身,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理论,左脑优势的人,应该加强左手和左侧身体的使用,以激发右脑潜能,平衡左右脑关系,使其协调发展,如练习左手写字、画图,左手干活等。
还要注意培养手指的灵活性。让指尖经常从事一些细致的活动,如拼装小模型、摆弄小玩具、小刀削铅笔等。
锻炼皮肤的敏感性。皮肤不敏感说明大脑感觉中枢迟钝,所以要让手指接受各种温度、触摸的刺激。
增强指关节的柔韧性,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如屈张手指、织毛线、悬肘写字作画等。
http://down5.21manager.com/nnn/2005-12/20051232053191.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