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3阅读
  • 59回复

侗戏

级别: 管理员
侗戏是我国民间戏曲中的戏种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
  春节前后侗寨之间有青年互相交往,群众互相集体作客的习惯,在这些活动中,侗戏班的演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侗族地区,多数村寨都有群众自己组织的业余侗戏班,(最初只有男性,后来才有姑娘参加。)侗戏班人数不定,十余人即可组成一个戏班。侗戏班里,有受人尊重的戏师,又有一批热心唱侗戏并喜爱与邻寨开展交往活动的年轻人。过去,侗族没有文字,戏师们有的用心记的办法,把整出甚至数出戏都记在脑子里,然后传教给演员,也有的利用汉字记音,把传统的侗戏借用汉文字纪录下来,成为侗家自己的侗戏本。有名望的戏师在农闲时还经常被请到外寨去教戏。
  侗戏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叶的嘉庆至道光年间,是黎平县腊洞村侗族文人吴文彩创始的,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吴文彩最早创作出来的两出侗戏,一出是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改编的《梅良玉》,另一出是根据汉族传书《薛刚反唐》改编而成的侗戏《李旦凤娇》。
  侗戏最初之时,曲调单纯,形式简单,动作朴实,只是演员分列两排,坐着对唱,且限于男子扮演,墨守于说唱形式,保持“叙事歌”特点。侗戏在其形成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受到其它戏曲的影响,使之逐渐得到提高和完善,以至变成今日有男女演员参加,有说有唱,典调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独立剧种。
  侗戏没有专门班子,全由群众自由结合,且可时合时离,纯属业余。在演员中没有严格行当,惟小丑独特。剧中曲调分为两种:一是“平板”或称“普通板”、“胡琴板”;一是“哀调”或称“哭调”。还有“仙腔”和“戏曲大歌”。
  侗戏是民族民间戏剧艺术瑰宝之一。尽管它发展缓慢,但源远流长,经历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不断得到加工、改造,古朴而不单调,抒情而不低劣。民族民间特色鲜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且尚在发展之中,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
  2006年5月20日,侗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1-03-3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1-03-31
暖暖情意(侗族民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ef3F_lKAJk/
黔剧电影《秦娘美》下半部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9_v-LOOLMw/isRenhe=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1-03-31
侗乡电影---《月亮》_http://www.56.com/u49/v_NTg3MDk1MDI.html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1-03-31
侗族女导演丑丑下一部电影《侗族大歌》
发表于2 天前 ⁄ 侗族影视, 侗族新闻 ⁄ 暂无评论 ⁄ 被查阅 7 阅读次数+

侗族女导演丑丑

   白描手法征服美国观众

  《云上太阳》讲述一位身患怪病的法国女画家,无意中走进贵州东南部大山深处的苗寨,被当地苗族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所打动的故事。在塞多纳国际电影节参赛期间,组委会特意在当地最大的影院为《云上太阳》安排了三场试映。挑剔的美国观众挤满了放映厅,最后不得不出售站票——见惯了3D、特效的他们,被导演用白描手法呈现出的世外桃源般的生存状态所征服。在交流中,一些好莱坞制片人围着这位年轻的女导演,愿意对她的下一步电影《侗族大歌》提供拍摄和发行上的帮助。
    “那么多年的努力证明给大家看,现在是机遇找我的时候了。”丑丑说。之前十余年里,她不得不以制片人、编剧和导演的三重身份到处找寻机会。

  三百万投资做出七八百万的效果

《云上太阳》在锦鸡舞的故乡丹寨取景,片中有一个万人齐跳锦鸡舞的大场面镜头。“没有用任何特技,全部实景拍摄,连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都没有这么大的实景规模。”丑丑导演说,本片的总投资只有三百万元。正式拍摄的当日,拍摄地点齐聚了上万名身着盛装的乡亲,他们听说是反映自己家乡的电影后特意赶来的,其中不乏连夜赶山路前来。“要是花钱,得花多少?这个镜头里,有他们全部的美丽。”
    专业人士得知这部片子的投资总额后很惊奇,说丑丑“三百万做出了七八百万的制作效果”。丑丑回答说,“在我家乡的一些苗寨侗寨里,乡亲们一个笑容就值七八百万。”

镜头改变了外界对家乡的偏见

“西方观众了解中国的渠道有限也有偏差,他们之前看张艺谋、贾樟柯等导演的一些作品,误以为中国民间的生活都是很压抑很苦,由此形成偏见。”丑丑也曾亲历过这些“偏见”。
    当时丑丑带着第一部作品《阿娜依》出席第三届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一个法国老太太提出质疑,“你拍的是童话。据我所知,中国的西南是比较贫穷的,人们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每天都穿戴那么好看的衣服,那么高兴地唱着歌跳着舞。”丑丑说:“电影里为你们展示的都是发生在苗寨、侗寨里的真实生活……”次日,法国老太太找到丑丑:“我要和家人去电影里的地方,它具体在哪里?”这一次《云上太阳》在美国,好些美国观众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地方有童年生活的感觉,很安心很踏实,我要去找电影里的地方。6月份第一个旅行团将抵达丹寨。

  用电影给我和家乡找个出路

  “我曾经带过很多著名的艺术家去过一些侗寨、苗寨,他们一边称道一边叹息:幸福指数这么高的地方,全球有几个啊。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自觉、自信。”
    让丑丑不解的是,不了解家乡的往往也是家乡人。拍摄《云上太阳》时,丹寨有些本地人不知道家乡有2600多年历史的石桥古法造纸,是现存世界惟一保存传统最完好的古造纸法。去年湖南和贵州的夜郎文化之争,更是让丑丑感到了危机感。“做贵州、民族题材我本身就有优势,它们就在我的血液里。”这件事促使丑丑加快了《侗族大歌》的筹备工作,她甚至延迟了《云上太阳》登陆全国院线上映发行的计划。目前,《侗族大歌》已经在国家民委正式立项,基本完成了剧本的打磨工作。
    一直以来,丑丑对自己的电影有一个要求:在不失去电影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进行记录保存。“我要让观众一看便知,这是丑丑的电影,是丑丑的家乡贵州的电影。”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1-03-3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1-03-31
水凤凰全集http://www.dxlx.com/bencandy.php?fid-56-id-7654-page-1.htm

侗族电影《田歌》取景三江
东方影视, 宣传片, 博物馆, 独峒乡, 工作室
中法合拍旅游宣传片《田歌》取景至三江

    日前,由柳州市旅游局、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与法国东方影视工作室合作拍摄的大型旅游宣传片《田歌》第二期拍摄工作正在三江县紧张有序的进行。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摄制组取景的都是三江知名景区景点,其中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畜分道双层木质立交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三江县独峒乡岜团桥景区内的岜团风雨桥尤其引人注目,摄制组一个月内光临取景就高达四次。在该桥方圆几公里范围内不仅有三江县侗族生态博物馆组成部分之一岜团侗寨,侗族“款”文化神像台等景点,还有独峒林略梯田、高山天湖大塘坳、柳州“十大美丽乡村”之一以鼓楼群著称的高定侗寨、以斗牛著称的平流侗寨和八协侗寨等侗族风情独特浓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

  下载 (51.29 KB)

2010-3-25 11:46
《田歌》摄制组在岜团风雨桥前拍摄“给牛洗澡”镜头

    与岜团风雨桥外一起进入《田歌》镜头的还有三江县旅游品牌程阳桥景区、气势磅礴的独峒林略梯田、四季景色美不胜收的高山天湖大塘坳等景点以及三江县斗牛、“?更”(美女)选美大赛等节庆活动。

  下载 (67.2 KB)

2010-3-25 11:46
拍摄斗牛场景

    据悉,《田歌》创作组兵强马壮,由法籍华裔女导演朱小玲女士编导,摄影及监制是曾先后于1989年和1998年拍摄反映三江侗族文化生活习俗记录片《歌之海》和《小风与芦笙》的西蒙?帕缇那斯先生。这两部记录片热播后,法国乃至欧洲的游客到三江旅游热情空前高涨并持续至今。

    本次中法合作、大手笔拍摄的《田歌》讲述的是侗家人从春种到秋收的劳作生活故事,全程侗话饰演片中人物的当地群众演员不着痕迹融的将三江多数著名景区景点和民族风情呈现在观众眼前,影片呈现出一幅充满侗族生活韵味、三江旅游独特魅力的完美画卷。

    另悉,《田歌》10月底封镜后将制成中、英、法文三个版本,向世人展现一个人文景观、自然美景和民族风情“三位一体”的真实三江。除配合柳州市2009年春在法国巴黎及利摩日省举行的大型旅游宣传推介周活动外,该片还将力争得到法国及欧美电视台播出权,并联手发行商将该片推上院线,扩大宣传范围及影响力,以期更好地开发法国及欧美乃至全球客源市场,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柳州,走进三江,进一步提升柳州市的国际旅游新形象。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1-03-3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1-03-31
北侗族电影剧场http://www.56.com/w47/album-aid-3798823.html

首部北侗侗语影视《寄情岩》(一) - 专辑:北侗族电影剧场 http://www.56.com/w47/play_album-aid-3798823_vid-MTUyNDY3OTk.html

广西三江侗族电影《田歌》获希腊国际电影节大奖
542475524
4位粉丝
1楼

2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柳州市旅游局、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法国东方影视工作室合作拍摄的大型旅游宣传电影《田歌》,凭借其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话题性以及独特的风格,摘取了今年希腊奥林比亚青少年国际电影节堪称“准最佳影片奖”的评委会大奖。

     据悉,《田歌》是在2008年至2009年在三江县实地拍摄。讲述是侗家人从春种到秋收的劳作生活,阐述了“米是怎么来的”。为了表现真正的侗族生活韵味,该片人物皆由三江县当地群众饰演,演员拍摄时全部说侗话。拍摄期间,《田歌》不着痕迹地将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桥程阳桥、世界首座木质人畜分道立交桥岜团桥、气势磅礴的林略梯田、四季景色美不胜收的高山天湖大塘坳、鼓楼群著称于世的高定侗寨等三江县多各著名景区景点和三江侗族斗牛、“婄更”(美女)选美大赛等民族风情融入镜头之中,展现了三江侗族风情及其原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

     《田歌》成片后,翻译成中、英、法等多国语言的数个版本,今年11月在法国里昂首映时全场爆满,此后在法国各地及欧洲各国放映时亦座无虚席。希腊奥林比亚青少年国际电影节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性电影节之一,《田歌》凭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话题性以及独特的风格,摘取了今年该国际电影节堪称“准最佳影片奖”的评委会大奖。(记者 苗丽 实习生 刘颖 通讯员 梁觉振)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