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3阅读
  • 5回复

眼病象数治疗分析

级别: 管理员
中医中药的治疗可以采用象数疗法来替换。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09-04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09-02
一、祛风药
凡具有辛散疏风作用,能疏散皮肤腠理、骨肉、经络,关节间滞留风邪的药物,称为祛风药。
(一)祛风散寒药
功效:祛风胜湿,除痒止痛,散头目滞气。004500.0030.00200
功效:祛风,止血,消疮,止痒。疼痛痒疮都是火用3,祛风用45,止血用7,0040.0050.030.
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目病,治风寒犯目所致黑睛星翳,羞明流泪等,用于白睛溢血,各种眼底出血。
祛风止痛,消肿排脓。0040.0050.7800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宣通目窍。40.50.430.020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泪,胜湿止痛。500.80.20.160.700
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050.080.700
(二)祛风清热药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005.003.820.
功效: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530.1600.700。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400.030.00200.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00400.0030.
功效:发表解肌,解热生津,升举阳气。00100.50.300.800.2600.
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50.40.30.820。
功效:祛风止痒,明目退翳。0050.0030.820.
功效:祛风、止痒,退翳。0050.030.080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09-02
平肝熄风药
平肝潜阳:可以用象数来代替,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各种眼目病证,如视力模糊、目赤眼肿、00400.050.00300。
息风止痉药:用于肝风上扰引起的绿风内障,风痰阻络引起的目痛,004500.8200.700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09-02
平肝熄风药
凡具有平肝潜阳或熄风止痉的药物,称为平肝熄风药。

该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各种眼目病证。根据各味药物的功效和应用的不同,又可分为熄风止痉药和平肝潜阳药两类。其中许多药物尚兼有清肝明目、退翳作用。

熄风止痉药:如羚羊角、钩藤、僵蚕、全蝎等,主要用于肝风上扰所致绿风内障、头目剧痛,或风痰阻络所致绿风内障,头目剧痛,或风痰阻络所致的口眼歪斜,风牵偏视,上胞下垂等。

平肝潜阳药:如石决明、紫贝齿、珍珠母、白芍等。主要用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黑睛生翳、视物模糊等。

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肝风内动或是上亢的不同原因和兼证,予以适当配伍。如肝阳上亢变生内风者,当以平肝潜阳药和熄风止痉药合并应用。如因阴虚血少以致肝风内动或是上亢者,又应与滋阴养血药配用;如肝阳上亢而兼有肝热,或肝风内动是由于火热炽盛所致者,须与清肝泄热药或清热泻火药配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9-02
眼科常用中药
药物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主要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中药的临床运用,须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立法,然后以法为准则,进行遣方用药。只有药物的选择与证候吻合,体现了治疗法则,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眼科对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特殊性,某些药物如退翳障药为眼科特有,而外用药的使用更具专科特点。一般药物书籍中未明确列出药物在眼科的应用,掌握眼科用药的特殊性和特点是临床眼科学的基础。以下将眼科常用药物按功能分为祛风药、清热药、祛湿药、化痰药、开窍药、平肝药,理气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温里药、补益药、退翳障药及外用药等简述于后。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