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445485034) 21:33:33
老百姓(445485034) 18:43:23
黄帝曰:“一者,一而已乎?其亦有长乎?”力牧曰:“一者,道其本也,胡为而无长凡有所失,莫能守一。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何以知紃之至,远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趋化,少以知多。夫达望四海,困极上下,四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万言有总。万物之多,皆阅一空。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彼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持民之所宜。抱凡守一,与天地同极,乃可以知天地之祸福。” 《成法》:是黄帝与大臣力黑的对话。提出要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的思想。 三禁 ■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三者既修,国家几矣。地之禁,不堕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进不氐,立不让,径遂凌节,是谓大凶。人道刚柔,刚不足以,柔不足恃。刚强而虎质者丘,康沉而流湎者亡。宪古章物不实者死,专利及削谷以大居者虚。天道寿寿。播于下土,施于九州。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天有恒日,民自则之,爽则损命,还自服之,天之道也。 《三禁》:主要阐述行事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指出“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的三禁原则。这是国家兴盛的保障。反之要受到上仓的惩罚。 本伐 ■储库藏兵之国,皆有兵道。世兵道三,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所谓为利者,见生民有饥,国家不暇,上下不当,举兵而诛之,虽无大利,亦无大害焉。所谓为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所谓义也。义者,众之所死也。是故以一国攻天下,万乘之主兼希不自此始,鲜能终之,非心之恒也,穷而返矣。所谓行忿者,心虽忿,不能徒怒,怒必有为也。成功而无以求也,即兼始逆矣。非道也。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则无穷。故丐者,摭者也;禁者,使者也。是以方行不留。 《本伐》:指出挑起战争的三个原因:“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各种战争其结果各有不同,只有义战,方能取胜。 前道 ■圣人举事也,合于天地,顺于民,祥于鬼神,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谓义也。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姓。天下名轩执国士于是虚。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智以辩之,强以行之,责道以并世,柔身以待之时。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国大人众,强国也。若身载于后主上不用之,则利国家社稷、万夫百姓。王公而不 知之,乃国家之不幸也。故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名正者治,名奇者乱。正名不奇,奇名不立。正道不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国家。小夫得之以成,国家得之以宁。小国得之以守其野,大国得之以并兼天下。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实,弗用者雚。合之而涅于美,循之而有常。古之贤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居军其军强,以居国其国昌。古之贤者,道是之行。 《前道》:指出治国必须以道作为前导、唯道是行的思想。只有“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方能国富民强。 行守 ■天有恒干,地有恒常。与民共事,与神同光。骄溢好争,阴谋不祥,刑于雄节,危于死亡。夺之而无予,其国乃不遂亡。近则将之,远则行之。逆节萌生,其谁骨当之。天恶高,地恶广,人恶苛。高而不已,天阙之。广而不已,地将绝之。苛而不已,人将杀之。有人将来,唯目之瞻。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熙,得而勿以。是故言者心之符也,色者心之华也,气者心之浮也。有一言,无一行,谓之诬。故言寺首,行识卒。直木伐,直人杀。无形无名,先天地生,至今未成。 《行守》:讲为人处世应该遵守的法则:不搞阴谋,不持雄节,心表如一,戒骄戒躁。同时指出“言之壹,行之壹,得而勿失。言之采,行之配,得而勿以。”的用人方针。 顺道 ■黄帝问力牧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阴阳,不数日月,不识四时,而天开以时,地成以财。其为之若何?”力牧曰:“大庭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静,柔节先定。良温恭俭,卑约生柔。常后而不失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端正勇,弗敢以先人。中情不流,执一毋求。刑于女节,所生乃柔。故安静正德,好德不争。立于不敢,行于不能。战示不敢,明执不能。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穷而因之。若此者其民劳不僈,饥不怠,死不怨。不旷其众,不以兵邾,不为乱首,不为怨媒,不阴谋,不擅断疑,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慎案其众,以随天地之踪。不擅作事,以待逆节所穷。见地夺力,天逆其时,因而饬之,事还克之。若此者,战胜不报,取地不反。战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名声章明。顺之至也。” 《顺道》:讲战争中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单视不敢,明势不能,守弱节而坚之,胥雄节之穹而因之”的方法,麻痹敌人,以智取胜。 ■欲知得失,情必审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静翳不动,来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择而尊理乎?纾也,毛也,其如莫存。万物群至,我无不能应。我不藏故,不挟陈。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摎,我有所周。 这一段,主要讲道家清静无为的本质。提出“刑恒自定,是我俞静。事恒自瓴,是我无为”的观点。
老百姓(445485034) 18:44:45
黃 帝 四 經》 經 法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口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虛無(刑)形,其?冥冥,萬物之所從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動,動有害,曰不時,曰時而□。動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稱,不知所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誣,曰虛誇,以不足為有餘。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敗,或以成。禍福同道,莫知其所從生。見知之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稿(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是故天下有事,無不自為刑(形)名聲號矣。刑(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知(智),至知(智)者為天下稽。稱以權衡,參以天當。天下有事,必有巧驗。事如直木,多如倉粟,鬥石已具,尺寸已陳,則無所逃其神。度量已具,則治而制之矣。絕而複屬,亡而複存,孰知其神。死而復生,以禍為福,執知其極,反索之無刑(形),故知禍福之所從生,應化之道,平衡而止。輕重不稱,是(胃)謂失道。天地有恆常,萬民有恆事,貴賤有恆位,畜臣有恆道,使民有恆度。天地之恒常,四時、晦明、生殺、?(柔)剛。萬民之恒事,男農,女工。貴賤之恒立(位),賢不宵(肖)不相放(妨)。畜臣之恒道,任能毋過其所長。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變恒過度,以奇相禦。正、奇有立(位),而名口弗去。凡事無大小,物自為舍。逆順死生,物自為名。名刑(形)已定,物自為正。故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當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為主。故能至素至精,?(浩)彌無刑(形),然後可以為天下正。 道 法 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奪而無予,國必遂亡。必盡天極,衰者複昌。誅禁不當,反受其央(殃)。禁伐當罪當亡,必虛(墟)其國。兼之而勿擅,是胃(謂)天功。天地無私,四時不息。天地立,聖人故載。過極失(當),天將降央(殃)。人強勝天,慎辟(避)勿當。天反勝人,因與俱行,先屈後信(伸),必盡天極,而毋擅天功。兼人之國,修其國郭,處其郎(廊)廟,聽其鐘鼓,利其資財,妻其子女。是胃(謂)□逆以芒(荒),國危破亡。故唯聖人能盡天極,能用天當。天地之道,不過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又(有)央(殃)。故聖人之伐?(也),兼人之國,隋(墮)其城郭,棼(焚)其鐘鼓。布其資財,散其子女,列(裂)其土地,以封賢者,是胃(謂)天功。功成不廢,後不奉(逢)央(殃)。毋陽竊,毋陰竊,毋土敝,毋人執,毋黨別。陽竊者天奪(其光),(陰竊)者土地芒(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人執者流之四方,黨別(者)□內相功(攻)。陽竊者疾,陰竊者幾(饑),土敝者亡地,人執者失民,黨別者亂,此胃(謂)五逆,五逆皆成,□□□□,□地之剛,變故亂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央)(殃),(是)胃(謂)過極失當。 國 次 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征)。一年從其俗,則知民則。二年用(其德),民則力。三年無賦斂,則民有得。四年發號令,則民畏敬。五年以刑正,則民不幸(?)。六年□□□□□□□□。(七)年而可以正(征),則勝強適(敵)。俗者順民心?(也)。德者愛勉之(也)。(有)得者,發禁拖(弛)關市之正(征) (也)。號令者,連為什伍巽(選練)賢不肖有別? (也)。心刑正者,罪殺不赦?(也)。? (也)。可以正者,民死節? (也)。若號令發,必廄(究)而上九,壹道同心,(上)口口口口口下不?,民無它(志),然後可以守單(戰)矣。號令發必行,俗也。男女勸勉,愛也。動之靜之,民無不聽,時也。受賞無德,受罪無怨,當也。貴賤有別,賢不宵(肖)衰也。衣備(服)不相綸,貴賤等也。國無盜賊,詐偽不生。民無邪心,衣食足而刑伐(罰)必也。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天有生死之時,國有生死之正(政)。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胃(謂)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胃(謂)之武。(文)武並行,則天下從矣。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知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佴(恥),有佴(恥)則號令成俗,而刑伐(罰)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罰)不犯則守固單(戰)勝之道也。法度者,正(政)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精公無私而賞罰信,所以治也。苛事,節賦斂,毋
老百姓(445485034) 21:34:16
老百姓(445485034) 18:45:04
《六 分 大分君臣易立(位)胃(謂)之逆,賢不宵(肖)並胃(謂)立(位)之亂,動靜不時胃(謂)之逆,生殺不當胃(謂)之暴。逆則失本,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失本則亡,失職則侵,失天則幾(饑),失人則疾,周遷動作,天為之稽。天道不遠,入與處,出與反。臣君當立(位)胃(謂)之靜,賢不宵(肖)當立(位)胃(謂)之正,動靜參與天地胃(謂)之文,誅□時當胃(謂)之武。靜則安,正治。文則(明),武則強。安得本,治則得人,明則得天,強則威行。參於天地,闔(合)於民心。文武並立,命之曰上同。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順治其內,逆用於外,成功而傷。逆治其內,順用其外,功成而亡。內外皆逆,是胃(謂)重央(殃),身危為戮,國危破亡。外內皆順,命曰天當。功成而不廢,後不奉(逢)央(殃)。□聲華□□者用也。順者,動也,正者,事之根也。執道循理,必從本始,順為經紀,禁伐當罪,必中天理。不(倍)約則窘,達刑則傷。?(倍)逆合當,為若又(有)事,雖□無成功,亦無天央(殃)。毋□□□□,毋禦死以生,毋為虛聲。聲洫(溢)於實,是胃(謂)滅名。極陽以殺,極陰以生,是胃(謂)逆陰陽之命。極陽殺於外,極陰生於內,已逆陰陽,有(又)逆其立(位),大則國亡,小則身受其央(殃)。□□□□□□□□建生。當者有□,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逆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胃(謂)道紀。以強下弱,以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宵(肖)。□□不□。規之內曰員(圓),櫃(矩)之內曰(方),□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寸尺之度曰小大短長。權衡之稱曰輕重不爽,鬥石之量曰小多有數,八度者,用之稽也。日月星辰之期,四時之度,□□之立,內外之處,天之稽也。高(下)不敝(蔽)其刑(形),美亞(惡)不匿其請,地之稽也。君臣不失其立(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美亞(惡)有名,逆順有刑(形),請(情)為有實,王公執□以為天下正。因天時,伐天毀,胃(謂)之武。武刃(?)而以文隨其後,則有成功矣。用二文一武者王,其主道離人理,處狂惑之立(位)而不吾(悟),聲必有廖(戮)。柔弱者無罪而幾,不及而翟,是胃(謂)柔弱。□正而□者□□而不既。名功相抱,是故長久。名功不相抱,名進實退,是胃(謂)失道,其卒必有身咎。黃金玉珠臧(藏)積,怨之本也。女樂玩好燔材,亂之基也。守怨之本,養亂之基,雖有聖人,不能為謀。 四 度 人主者,天地之□也,號令之所出也,□□之命也。不尊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不處外內之立(位),不應動靜之化,則事窘於內,而舉窘於外。(八)正皆失。□□□□□□□□□(重地)則得其根。順四(時之度),□□□而民□□疾,□外□□□□□□□□□(事)得於內,而得舉於外。八正不失,則與天地總矣。天執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後□□□□□□之中無不□□矣。岐(?)行喙息,扇蜚(飛)?(?)動。無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地執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進退有常,數之稽也。列星有數,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天)定二以建八正,則四時有度,動靜有立(位),而外內有處。天建□□□□□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極而(反)者,天之生(性)也,必者,天之命也。□□□□□□□□□者,天之所以為物命也。此之胃(謂)七法。七法各當其名,胃(謂)之物。物各□□□□胃(謂)之理。理之所在,胃(謂)之□。物有不合於道者,胃(謂)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胃(謂)之逆。逆順各自命也,則存亡興壞可知。□□□□□生慧,慧則正,(正)則靜,靜則平,平則甯,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神之□,(見)知不惑。帝王者,知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極,與天俱見,盡□□四極之中,執六枋(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察逆順以觀於(霸)主危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於名實□應,盡知請(情)偽而不惑,然後帝王之道成。六枋(柄):一曰觀,二曰論,三曰僮(動),四曰轉,五曰變,六曰化。觀則知生死之國,論則知存亡興壞之所在,動則能破強興弱,轉則不失諱(諱)非之□,變則伐死養生,化則能明德徐(除)害。六枋(柄)備則王矣。三名:亦曰正名,一曰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亂,三曰強主滅而無名。三名察則事有應矣。動靜不時,種樹失地不宜,□□地之道逆矣。臣不親共主,下不親其上,百族不親其事,則內理逆矣。逆之所在。胃(謂)之死國,伐之。反此之胃(謂)順之所在,胃(謂)之生國,生國養之。逆順有理,則請(情)偽密矣。實者視(示)(人)虛,不足者視(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下聽。以其無事安之則天下靜。名實必相應則定,名實必相應則靜。勿(物)自正也,名自命也,事自定也。三名察則盡知請(情)偽而(不)惑矣。有國將昌,當罪先亡。 論凡犯禁絕理,天誅必至。一國而服(備)六危者滅。一國而服(備)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一國之君而服(備)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而服(備)三凶者,禍反(自及)也。上洫(溢)者死,下洫(溢)者刑。德溥(簿)而功厚者隋(隳),名禁而不王者死。抹(昧)利,襦傳,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皆反自及也。守國而侍(恃)其他險者削,用國而侍(恃)其強者弱,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央(殃),逆節不成,是胃(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贏極不靜,動舉不正。贏極而不靜,動舉而不正,(是)胃(謂)後命。大殺服民,戮降人,刑無罪,過(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罪,其禍五之。所伐不當,其禍什之。國受兵而不知固守,不邪恒以地界為私者□救人而弗能存,反為禍門,是胃(謂)危根。聲華實寡,危國亡土。夏起大土功,命曰絕理。犯禁絕理,天誅必至。六危:一曰適(嫡)之父。二曰大臣主。三曰謀臣□其志。四曰聽諸侯之所廢置。五曰左右比周以雍(壅)塞。六曰父兄黨以?。危不勝,禍及於身。
老百姓(445485034) 21:34:28
(三)不辜:一曰妄殺賢,二曰殺服民,三曰刑無罪。此三不辜。三雍(壅):內立(位)勝胃(謂)之塞,外立(位)勝胃(謂)之?,內外皆勝則君孤直(特)。以此有國,守不固,單(戰)不克。此胃(謂)一雍(壅)。從中今外胃(謂)之惑,從外今中胃(謂)之□,外內遂諍(爭),則危都國。此胃(謂)二雍(壅)。一人擅主,命曰蔽光。從中外周,此胃(謂)重雍(壅)。外內為一。國乃更。此胃(謂)三雍(壅)。三凶:一曰好兇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縱心欲。此胃(謂)(三凶)。□(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抹(昧)一國之利者,受一國之禍。約而倍之,胃(謂)之襦傳。伐當罪,則利而反,胃(謂)之達利。上殺父兄,下走子弟,胃(謂)之亂首。外約不信,胃(謂)之怨媒。有國將亡,當□□昌。 亡 論 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四時有度,天地之李(理)也。日月星晨(辰)有數,天地之紀也。三時成功,一時刑殺,天地之道也。四時時而定,不爽不代(忒),常有法式,□□□□。一立一廢,一生一殺,四時代正,冬(終)而複始。(人)事之理也,逆順是守。功洫(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無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順則生,理則成,逆則死,失□□名。?(倍)天之道,國乃無主。無主之國,逆順相功(攻)。伐本隋(隳)功,亂生國亡。為若得天,亡地更君。不循天常,不節民力,周遷而無功。養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戮,必有天刑。逆節始生,慎毋□正,皮(彼)且自氏其刑。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刑名。刑名已定,逆順有立(位),死生有分,存亡興壞有處。然後參之於天地之恒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是故萬舉不失理,論天下而無遺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胃(謂)有道。 論 約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處於度之(內)者,不言而信。見於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處於度之內者,靜而不可移也。見於度之外者,動而□不可化也。動而靜而不移,動而不化,故曰神。神明者,見知之稽也。有物始□,建於地而洫(溢)於天。莫見其刑(形),大盈冬(終)天地之間而莫知其名。莫能見知,故有逆成。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禍及其身。養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伐其本而離其親,伐其興而□□□,後必亂而卒於無名。如燔如卒,事之反也。如由如驕,生之反也。凡萬物群財,佻長非恒者,其死必應之。三者皆動於度之外而欲成功者也。功必不成,禍必反□□□以剛為柔者栝(活),以柔為剛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滅。若(諾)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絕也。已若(諾)不信,則知(智)大惑矣。已若(諾)必信,則處於度之內也。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名□□循名廄(究)理之所之,是必為福,非必為?(災),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審察名理冬(終)始,是胃(謂)廄(究)理。唯公無私。見知不惑,乃知奮起。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見正道循理,能與(舉)曲直,能與(舉)冬(終)始。故能循名廄(究)理。形名出聲,聲實調合,禍?(災)廢立。如景(影)之隋(隨)刑(形),如向(響)之隋(隨)聲,如衡之不臧(藏)重與輕。故唯執道能虛靜公正,乃見□□,乃得名理之誠。亂積於內而稱失於外者伐亡。刑成於於而舉失於外者滅,逆則上洫(溢),而不知止者亡。國舉襲虛,其事若不成,是胃(謂)得天,其事若果成,身心無名。重逆□□,守道是行,國危有央(殃)。兩逆相功(攻),交相為央(殃),國皆危亡。名理經法凡五千。
老百姓(445485034) 18:45:16
十 大 經 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踐立(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吾受命於天,定立(位)于地,成名於人。唯餘一人□乃肥(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國置君三卿。數日、磨(曆)月、計歲,以當日月之行。允地廣裕,吾類天大明。吾畏天愛地親(民),□無命,執虛信。吾畏天愛(地)親民,立有命,執虛信。吾愛民而民不亡,吾愛地而地不兄(曠)。吾受民□□□□□□□□死,吾位□。吾句(苟)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奉天立□□□(黃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固留(流)四國,以觀有恆善之法則。力黑視(示)象,見黑則黑,見白則白。地□□□□□□□□□□亞(惡)人則視(示)競(兢)人靜則靜,人作則作。力黑已布制建極,□□□□□□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順無紀,德瘧(虐)無刑,靜作無時,先後無□名。今吾欲得逆順之□□□□□□□□□以為天下正靜作之時,因而勒之,為之若何。黃帝曰群群□□□□□□為一?,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因以為常,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牝牡,牝牡相求,會剛與柔,柔剛相成,牝牡若刑(形)。下會於地,上會於天。得天之微,時若□□□□□□□□□□寺(待)地氣之發也,乃夢(萌)者夢(萌)而茲(滋)者茲(滋),天因而成之。弗因則不成,(弗)養則不生。夫民生也規規生食與繼。不會不繼,無與守地;不食不人,無與守天。是□□贏陰布德,□□□□□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陽修形,童(重)陰□長夜氣閉地繩(孕)者,(所)以繼之也。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與德。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後刑以養生。姓生已定,而適(敵)者生爭。不諶必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而盈□無匡。夫是故使民毋人執,舉事毋陽察,力地毋陰敝,陰敝者土芒(荒),陽察者奪光。人執者縱兵。是故為人主者,時室三樂,毋亂民功,毋逆天時。然則五穀溜孰(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天因而成之。夫並時以養民功,先德後刑,順於天。其時贏而事絀;陰節複次,地尤複收。正名修刑,執(蟄)蟲不出,雪霜複清,孟谷乃蕭(肅),此?(災)口生。如此者舉事將不成。其時絀而事贏,陽節複次;地尤不收。正名施(弛)刑,執(蟄)蟲發聲。草苴複榮。巳陽而有(又)陽,重時而無光。如此者舉事將不行。天道已既,地物乃備。散流相成,聖人之事。聖人不巧,時反是守。優為愛民,與天同道。聖人正以侍(待)天,靜以須人。不違天刑,不襦不傳。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老百姓(445485034) 21:34:43
老百姓(445485034) 18:45:59
不廣(曠)其眾,不為兵邾,不為亂首,不為宛(怨)謀(媒),不陰謀,不擅斷疑,不謀削人之野,不謀劫人之宇。慎案其眾,以隋(隨)天地之從。不擅作事,以寺(待)逆節所窮。見地奪力,天逆其時,因而飾(飭)之。事環(還)克之。若此者,單(戰)朕(勝)不報,取地不反,單(戰)朕(勝)於外,福生於內。用力甚少,名(聲)章明。順之至也。 順 道 欲知得失,請必審名察刑(形)。刑(形)恒自定,是我俞(愈)靜。事恒自也(施),是我無為。靜翳不動,來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擇而尊理乎?紓也,毛也,其如莫存。萬物群至。我無不能應。我不臧(藏)故,不挾陳。鄉(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謬,我有所周。十大經凡四千口口六 稱 道無始而有應。其未來也,無之;其巳來,如之。有物將來,其刑(形)先之。建以其刑(形),名以其名。其言胃(謂)何?環(刑)傷威。也(弛)欲傷法。無隋(隨)傷道。數舉參(三)者,有身弗能葆(保),何國能守?(·)奇從奇,正從正,奇與正,恒不同廷。·凡變之道,非益而損,非進而退,首變者凶,有義(儀)而義(儀)則不過,侍(待)表而望則不惑,案法而治則不亂。·聖人不為始,不專已,不豫謀,不為得,不辭福,因天之則。·失其天者死,欺其主者死。翟其上者危。·心之所欲則志歸之。志之所欲則力歸之。故巢居者察風,穴居者知雨,憂存故也。憂之則取,安之則久。弗能令者弗得有。·帝者臣,名臣,其實師也。王者臣,名臣,其實友也。?(霸)者臣,名臣也,其實□□。□□臣,名臣也,其實庸也。亡者臣,名臣也,其實虜也。(自光(廣)者人絕之;□□人者其生危,其死辱翳。居不犯凶,困不擇時。·不受祿者,天子弗臣也。祿泊(薄)者,弗與犯難。故以人之自為□□□□□□□□不士(仕)于盛盈之國,不嫁子于盛盈之家,不友□□□易之(人)。□□不執偃兵,不執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知天之所始,察地之理,聖人糜論天地之紀,廣乎蜀(獨)見□□□□□□□□□□蜀(獨)在。天子之地方千里,諸侯百里,所以聯合之也。故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正敵(嫡)者,□不使庶孽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婢妾疑焉。疑則相傷,雜則相方。·時若可行,亟□勿言,(時)若未可,塗其門,毋見其端。·天制寒暑,地制高下,人制取予。取予當,立為□王。取予不當,流之死亡。天有環(還)刑,反受其央(殃),·世恒不可擇(釋)法而用我,用我不可,是以生禍。·有國存,天下弗能亡也。有國將亡,天下弗能存也。·時機未至,而隱於德。既得其極,遠其德。□淺□以力,既成其功,環(還)複其從,人莫能代。·諸侯不報仇,不修佴(恥),唯□所在。·隱忌妒妹賊妾如此者,下其等而遠其身。不下其德等,不遠其身,禍乃將起。·內事不和,不得言外。細事不察,不得言(大)。·利不兼,賞不倍。戴角者無上齒。·提正名以伐,得所欲而止。實彀不華,至言不飾,至樂不笑。華之屬,必有核,核中必有意。·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牝有牡。誥誥作事,毋從我冬(終)始。雷□為車,隆隆以為馬。行而行,處而處,因地以為資,因民以為師。弗因無衷也。·宮室過度,上帝所亞(惡),為者弗居,唯(雖)居必路。·減衣衾,泊(薄)棺槨,禁也。疾役可發澤,禁也。草蓯也淺林,禁也。聚□□隋(墮)高增下,禁也。大水至而可也。毋先天成,毋非時而榮。先天成則毀,非時而榮則不果。·日為明,月為晦。昏而休,明而起。毋失天極,廄(究)數而止。·強則令,弱則聽,敵則循繩而爭。行曾(憎)而索愛,父弗得子,行母(侮)而索敬,君弗得臣。·有宗將興,如伐於□。有宗將壞,如伐於山。貞良而亡,先人餘央(殃)。商(猖)闕(獗)而恬(活),先人之連(烈)。埤(卑)而正者增,高而倚者崩(崩)。·山有□,□□屯屯。虎狼為孟(猛)可盾?,昆弟相居,不能相順。同則不肯,離則不能。傷國之神。·□□不來,胡不來相教順弟兄茲,昆弟之親,尚可易哉。·天下有參(三)死:忿不量力死,耆(嗜)欲無窮死,寡不辟(避)眾死。·毋籍(借)賊兵,毋裹盜量(糧)。籍(借)賊兵,裹盜量(糧),短者長,弱者強,嬴絀變化,後將反也(施)。·弗同而同,舉而為同。弗異而異,舉而為異。弗為而自成,因而建事。·陽親而陰亞(惡),胃(謂)外其膚而內其?。不有內亂,必有外寇。膚既為膚,??既為??。內亂不至,外客乃卻。·得焉者不受其賜,亡者不怨大□□天有明,而不憂民之晦也。(百)姓辟(避)其戶牖而各取昭焉。天無事焉。地有(財)而不憂民之貧也。百姓斬木艾新(薪)而各取富焉。地亦無事焉。·諸侯有亂,正亂者失其理,亂國反為焉。其時未能也,至其子孫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生人有居,(死)人有墓。令不得與死者從事。感而極(亟)反,□道不遠。·臣有兩位者,其國必危。國若不危,君曳存也。失君必危。失君不危者,臣故佐也。·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家若不亂,親臾存也。(失親必)危,失親不亂,子故佐也。不用輔佐之助,不聽聖慧之慮,而侍(待)其城郭之固,古(怙)其勇力之禦,是胃(謂)身薄。身薄則貸(忒)。以守不固,以單(戰)不克。·兩虎相爭,奴(駑)犬制其餘。
老百姓(445485034) 21:34:55
老百姓(445485034) 18:46:07
·善為國者,大(太)上無形,其(次)□□□□,□下鬥果訟果,大(太)下不鬥不訟有(又)不果。大(太)上爭於□,其次爭於明,其下(救)患禍。·寒時而獨暑。暑時而獨寒。其生危,以其逆也,·敬勝怠,敢勝疑。亡國之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信其□而不信其可也。不可矣,而不信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賣前□以知反,故□□,賣今之曲直,審其名以稱斷之。積者積而居,胥時而用,賣主樹以知與治合積化以知時□□□正貴□存亡。·凡論必以陰陽□大義。天陽地陰,春陽秋陰,夏陽冬陰,晝陽夜陰,大國陽,小國陰。重國陽,輕國陰。有事陽而無事陰。信(伸)者陽而屈者陰。主陽臣陰。上陽下陰。男陽(女陰)。(父)陽(子)陰。兄陽弟陰。長陽少(陰)。貴(陽)賤陰。達陽窮陰。取(娶)婦姓(生)子陽,有喪陰。制人者陽,制與人者陰。客陽主人陰。師陽役陰。言陽黑(默)陰。予陽受陰。諸陰者法天,天貴正,過正曰□□□□□祭乃反。諸陰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靜,柔節先進,善予不爭。此地之度而雌之節也。稱千六百 道 原 恒先之初,迥同太虛。虛同為一,恒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不熙。古未有以。萬物莫以。古無有刑(形),太迥無名。天弗能複(覆),地弗能載。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不腐,在陽不焦。一度不變,能適規(?)僥(蟯)。鳥得而蜚(飛),魚得而流(遊),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刑(形)。一者其號也。虛其舍也,無為其素也,和其用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則(測)也。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刑(形),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令。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雲氣規?行僥(蟯)重動,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為益少;皆反焉,道弗為益多。堅強而不,?,柔弱而不可化。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過。故唯聖人能察無刑(形),能聽無(聲)。知虛之實,後能大虛。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無間,周襲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胃(謂)能精。明者固能察極,知人之所不能知,人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胃(謂)察稽知□極。聖王用此,天下服。無好無亞(惡)。上用□□而民不麋(迷)惑。其分,而萬民不爭。授之以其名,而萬物自定。不為治勸,不為亂解(懈)。廣大弗務,及也。深微弗索,得也。□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政(正)畸(奇)。前知大古,後□精明。抱道執度,天下可一也。觀之大古,周其所以。索之未無,得之所以。道原四百六十四。
老百姓(445485034) 18:47:1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118/11/347738_9268379.shtml老百姓(445485034) 20:08:25
中华第一书:《黄帝四经》含原文译文
老百姓(445485034) 20:08:49
1973年轰动世界华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黄帝四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
《黄帝四经》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老百姓(445485034) 20:09:09
1973年轰动世界华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黄帝四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
《黄帝四经》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老百姓(445485034) 20:10:38
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初期的“黄学”即《黄帝四经》,曾是百家学术之林。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也未看到。致使黄学被淹没了五千余年都没有被历代史学者重视。
老百姓(445485034) 20:10:59
西汉时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
老百姓(445485034) 20:11:20
现在《黄帝四经》出土,经过今人唐兰先生考证后,确认《黄帝四经》不是伪书,是几千年来出土轩辕黄帝第一本书。这是一部“治国之本”的书,它由四篇文章组成。
老百姓(445485034) 20:11:48
这就为海内外黄帝子孙重新认识黄帝、黄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老百姓(445485034) 20:12:01
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老百姓(445485034) 20:12:15
93岁的台湾史学家王寒生先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恨不得一下飞回大陆,一睹为快。
老百姓(445485034) 20:12:28
但当时海峡两岸还未通邮,无法看到真迹。
老百姓(445485034) 20:12:48
几经周折,通过日本才搞到《黄帝四经》影印件,王寒生先生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先后花近四年时间将《黄帝四经》译出来,于一九七六年在台湾龙华出版社出版,王老先生在他自写的序言里庄严宣告:“读罢四经,我们认识了修道之门径,更提高了人生境界。
老百姓(445485034) 20:13:04
如果我们仍然是懵懵懂懂,那就不可挽救了。
老百姓(445485034) 20:14:35
纵然再读书万卷,也无济于事。
老百姓(445485034) 20:14:50
在四千年前,我祖已经打开了宇宙奥妙之门,指出了一条上进大道,今日能读到宝贵经典,是如何幸福!”
老百姓(445485034) 20:15:07
又云:“黄帝四经出土,如老祖再降人间,这是可幸的,凡是黄帝子孙们,全当雀跃鼓舞。
老百姓(445485034) 20:15:50
时隔十六年,大陆余明光先生于1989年也把“黄帝四经”进行了注释,
老百姓(445485034) 20:16:04
由已故的周谷城先生题写书名“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老百姓(445485034) 21:36:34
老百姓(445485034) 08:30:30
再见
老百姓(445485034) 10:11:21
黄帝道成经是在黄帝肉身飞升前所著的著名修炼的经典,是广成子亲自所传,这个经典对于修炼也特别的重要,
老百姓(445485034) 10:12:24
黄帝道龙经好像和黄帝道成经相似,不知是不是一个经典两个名称?
老百姓(445485034) 10:13:29
黄帝道源经是黄帝四经里面的一部,这个也非常重要,
老百姓(445485034) 10:14:06
黄帝的23部经典不知道具体的名称,
老百姓(445485034) 10:14:21
黄帝四经算几部经典?
老百姓(445485034) 10:16:17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归藏经、黄帝道成经、黄帝阴符经、黄帝道原经6部,
老百姓(445485034) 20:22:18
大家好
老百姓(445485034) 20:23:44
刚才看了一下韩金英的西游记金丹揭秘,
老百姓(445485034) 20:23:55
又有新的视频出来了,
老百姓(445485034) 20:24:50
看到过程中,主要的体验是过电的感觉,
老百姓(445485034) 20:25:58
也就是她说的先天一气,玄关打开那种一开一合的,自动吸收先天能量的感觉,
老百姓(445485034) 20:26:19
我们什么都不需要练习,
老百姓(445485034) 20:26:44
你和天地合一以后,你的元神会主动的帮助你修炼,
老百姓(445485034) 20:27:31
凡是修炼的,不管是什么功法都是假的,
老百姓(445485034) 20:27:53
都是旁门左道,
老百姓(445485034) 20:28:17
旁门左道也是会出现果位的,
老百姓(445485034) 21:58:12
单位电脑的内容,通过漫游抢救回来了1。14-1.15日的内容,
老百姓(445485034) 22:00:34
大家电脑里面的,注意上午8:30以后,中午,个别下班以后还没有回家的内容,
老百姓(445485034) 22:01:34
看再见和大家好这些语言,中间有没有间隔可以判断出来是在那个电脑发的消息。
老百姓(445485034) 22:02:28
现在搜索12月份的内容,看看有没有?
老百姓(445485034) 22:03:19
周末8到18点的不是,
老百姓(445485034) 22:03:49
正常听写的学习内容不是,
老百姓(445485034) 22:04:38
时间连续的不是,
老百姓(445485034) 22:27:54
找不到了,14日以前没有漫游内容。
老百姓(445485034) 22:38:49
今天就到这里,
老百姓(445485034) 22:38:56
再见
2014-01-29
老百姓(445485034) 5:57:04
大家好
老百姓(445485034) 6:00:42
修炼的金丹起点在会阴窍,
老百姓(445485034) 6:01:32
要结金丹就在打通这个会阴穴附近的区域,
老百姓(445485034) 6:01:59
这个是孙悟空的铁碧功,
老百姓(445485034) 6:04:19
要找到水中金,用水生金,逆向成仙,就要找到东海龙王,用那个顶天柱打造一个金箍棒,
老百姓(445485034) 6:04:36
哪里可以去啊?
老百姓(445485034) 6:04:47
就是在阴水的地方,
老百姓(445485034) 6:05:22
因为奇经八脉都是肾精所化,
老百姓(445485034) 6:07:26
无论是冲脉,带脉,跷脉,维脉,还是任督脉都在会阴窍这里通过,
老百姓(445485034) 6:08:03
这奇经八脉平常人都是关闭的,
老百姓(445485034) 6:10:13
你要打通奇经八脉就要从丹田到前列腺、阴囊、会阴、魄门、尾闾到督脉,把这个底轮打通,把这个漏洞给补上,
老百姓(445485034) 6:10:57
首先不要再漏精了,这就是漏尽通,
老百姓(445485034) 6:12:06
你才能炼精化气,炼精还脑,不然的话,你哪里来的精啊?都漏光了,就变成空炼,空烧,空煮了,
老百姓(445485034) 6:13:22
除了这个起端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铁碧功,那就是头顶后脑勺的玉枕窍,
老百姓(445485034) 6:14:04
孙悟空有什么神通?
老百姓(445485034) 6:14:34
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这个是出阳神就可以做到,
老百姓(445485034) 6:15:28
一个七十二变,这个感而遂通,只要通神就可以做到,
老百姓(445485034) 6:16:55
一个不怕水,入水不溺,胎息到水下身体呼吸不用肺呼吸就可以做到,
老百姓(445485034) 6:18:45
一个是不怕火,火烧不化,到太上老君炼丹炉里面越练越舒服,只要自动不停的咽口水就可以做到,
老百姓(445485034) 6:19:48
炼丹你的有水,有火,叫水火既济,后天水火变先天的乾坤,
老百姓(445485034) 6:20:00
这样就获得了先天一气,
老百姓(445485034) 6:21:43
你第一步的起点就在肾精的地点,也就是男女的生殖系统的这个生人的地方通过获得自己出生前的那一口先天的元气,
老百姓(445485034) 6:22:41
要长生不老需要找到我们再生的干细胞,
老百姓(445485034) 6:23:30
只要我们的细胞不断重生,更换衰老细胞就可以青春永驻,返老还童,
老百姓(445485034) 6:24:08
但是既然是细胞也是有形的,
老百姓(445485034) 6:25:24
我们要找到那个先天的无形的再生细胞,这个就是我们出生前父精母血形成的神气,也就是我们元神的先天一气,
老百姓(445485034) 6:25:53
这个不能外求,不是修炼出来的,是你自己身体里面就有的,
老百姓(445485034) 6:26:27
想长生,你从哪里生出来的就到哪里去求,
老百姓(445485034) 6:27:39
会阴窍不是会阴穴这个一个地方,是海底轮整个你的阴精坐在海底,
老百姓(445485034) 6:29:44
你可以用久交不泄的方法,那个是有形的,不能做到长生不死,只能是容颜焕发,
老百姓(445485034) 6:30:18
你要找到这个不死之根,就是你的灵根的地方,
老百姓(445485034) 6:30:31
你的命根子,
老百姓(445485034) 6:30:53
就是你的生命的根从哪里来的那个地方去重生,
老百姓(445485034) 6:31:34
不用修炼,要自然的形成,
老百姓(445485034) 6:31:51
大家明白什么叫性命双修了吧?
老百姓(445485034) 6:33:49
不死叫你夫妻双修提肛缩肾,按会阴穴的反复十次性高潮那个有形的采阴补阳的久交不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