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类《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小续命汤(和剂) 本诸中门中风。
防己 肉桂(去粗皮) 黄芩 杏仁(去皮尖炒) 白芍药 甘草(炙) 芎 麻黄(去根节) 人参(净。一两) 防风(净。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脐。五钱)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五片。煎一盏。食前稍热服。加枣一枚尤好。
星香汤(易简)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十片。煎七分。不拘时服。温用。
醒风汤(和剂)
南星(生。八两) 防风(四两) 独活 附子(生。去皮脐) 全蝎(微炒) 甘草(生。各二两)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二十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日进二服。
星附汤(济生)
附子(生用。去皮脐) 天南星(生。各一两) 木香(不见火。五钱)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九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四君子汤
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陈皮(去白) 半夏(汤泡。各等分)
生服三钱。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大防风汤(和剂)
川芎(抚芎不用一两半) 熟地黄(洗。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两半。) 白术 防风(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白芍药 黄 杜仲(去粗皮。炒各二两) 羌活 人参 甘草(炙)牛膝(去芦。酒浸。微炒。各一两)
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七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增损四物汤(易简)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人参 甘草 干姜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六分。热服。
黄 六一汤(得效)
黄 (去芦。蜜炙。六两) 甘草(一两)
每服六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六分。温服。
省风汤(和剂)
防风(去芦) 南星(生。各四两) 半夏(生。水浸洗) 黄芩(去枯朽) 甘草(生。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片。煎一盏。不拘时。温服。
五痹汤(和剂)
片子姜黄(洗去泥土) 羌活 白术 防己(各一两) 甘草(微炒五钱)
每服四钱。水盏半。姜十片。煎八分。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四七汤(和剂) 本诸中门中气。
半夏(五两) 茯苓(四两) 浓朴(三两) 紫苏叶(三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热服。
姜附汤(和剂) 本诸中门中寒。
干姜(一两) 附子(去皮脐。细切。一枚。)
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后食温服。
香薷湿(和剂) 本诸中门中暑。
香薷(二两) 白扁豆(炒) 浓朴(姜制) 茯神(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沸汤点服。盐汤亦可。
白术酒(三因)本诸中门中湿。
白术(一两) 酒三盏。煎一盏。不时频服。不饮酒。以水代之。
理中汤(和剂)本诸中门中恶。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炮。等分。)
每服三钱。水盏半。煎一盏。空心食前。稍热服。
四顺汤
即理中汤倍甘草。
附子理中汤
即理中汤加附子。
四逆汤(和剂)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去皮脐。五钱)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一盏。不拘时。温服。
十全大补汤(和剂)
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 甘草(炙。)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 熟地黄(酒洗) 黄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等分。)
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六和汤(和剂)
香薷 浓朴(姜制。各四两) 扁豆(姜汁略炒) 赤茯苓 藿香叶 木瓜(各二两。) 人参 半夏(汤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砂仁 甘草(各一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人参养胃汤(和剂)
桂枝汤(和剂)
阳旦汤(活人)
杏子汤(和剂)
□
以上方。散在各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