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26阅读
  • 224回复

读书笔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0 发表于: 2012-03-28
疾病的相关性
丙代表南方,代表方位。那么,方是干什么的呢?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是用来聚类的。
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疾病的相关性。这个病跟什么因素相关?从发生的角度说,什么因素导致这个疾病,这个发生的相关性是什么?我们探讨一门医学,探讨的最根本的是什么东西?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疾病的相关性。
无论是疾病的发生还是疾病的治疗,都无外乎是这个相关性问题。

举过三个病例,一个是恶性肿瘤,一个是坐骨神经痛,一个是胃痛,三个疾病的相关因素都是寒湿。寒是北方的气,湿是中央的气,一个北方,一个中央,这就把疾病所相关的最重要的那个因素归结到方上来了。
中医这个相关性就放在“方”上。方以类聚,这个类可以很多,可以数不清,正是由这些不同方属下面的“类”导致了众多疾病的发生。所以,疾病的因素再复杂,它也离不开这个方。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1 发表于: 2012-03-28
反过来,我们治疗疾病叫开方,开什么方呢?就是开的上面这个方。
如果你是寒导致的疾病,那这个致病的因素在北方。北方你拿不走,但,你可以模拟一个能够对治它的“方”去对付它、去协调它。
比如这个“寒”,你可以根据“寒者热之”这个原则,模拟一个南方,就用这个南方去对治上面的北方。南方起来了,北方自然要下去,不可能冬夏在一个时间里出现。
中医治病的真实境界其实就是利用药物的不同属性来模拟不同的方,不同的时间、空间。时间可以用药物来模拟,空间也可以用药物来模拟,治疗疾病就是方的转换,就是时空的转换,将人从不健康的疾病时空状态转换到健康的时空状态。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2 发表于: 2012-03-28
总起来说,疾病所相关的关键要素就是这个“方”。病的造字为什么要用“丙”呢?原因就在这里。方以类聚,那么,可以用来聚类的方有多少呢?
从基本的角度说有五方,东南西北中,
但,如果按易的经卦分则有八方,
按年支分有十二方,
按节气分有二十四方,
按六十四卦分,则有六十四方。
我们看罗盘,罗盘上面就有这些不同层次的方分。所以,学中医的应该买罗盘来看一看,可以帮助你认识这个方,认识与疾病最相关的这个因素。
这里我们先从最基本的方(五方)来讨论,看看每一方里究竟聚有哪些相关的类。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3 发表于: 2012-03-28
时间方
首先是聚时,东方聚寅卯辰时,聚春三月,余者依此类推。所以,时是方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类。
《素问·六节藏象论》:“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又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这就是说疾病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就是时间,与时间有关系。这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色。

看一个肿瘤病人,他 1994 年发病与 1995 年发病就不同了,中医不管这个,不可能真正弄懂病,因为与疾病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相关因素你没有考虑进去,不可能全面地认识这个疾病。所以,这个时间你要谨记,这个病在不同年发完全不同,因为相关性不同了,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同了。作为一个中医,如果这一点忽略了,那很大的一块你就失掉了。
比如药物的服用时间已经得到一定的关注,像强心甙这类药,在凌晨服用要较其他时间服用效价增加上百倍,还有一些激素类的药物也类似。有关时间的相关性今后我们会有较多的讨论。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4 发表于: 2012-03-28
五行方
所聚的第二个因素是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
东方木,
南方火,
西方金,
北方水,
中央土。

疾病跟五行是很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在《内经》里面随处可见。你不谈五行,那你的中医搞不好。
《内经》我们经常看到五行与阴阳相提并论,五行就是阴阳的不同状态。

阳气处在生的状态就叫木,
处在长的状态就叫火,
处在收的状态就叫金,
处在藏的状态就叫水,
而生长收藏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土。

五行是中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家千万不可轻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5 发表于: 2012-03-28
六气
方所聚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
东方生风,
南方生火(暑),
西方生燥,
北方生寒,
中央生湿。
病机讲:“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
百病的发生都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都与这个方相关。是百病而不是某一个病,所以,六气的相关性是普适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6 发表于: 2012-03-28
五气
五气与上面的六气有区别
它主要反映药物的方位属性,即寒热温凉平。
东方温,
南方热,
西方凉,
北方寒,
中央平。
前面我们讲到中医可以用药物来模拟时间、模拟空间、模拟方位,就是依据药物所具有的这个五气特性。所以,把握五气乃是中医治方的一个要素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7 发表于: 2012-03-28
五味
五味也是方所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东方聚酸,
南方聚苦,
西方聚辛,
北方聚咸,
中央聚甘。
中医处方治病依靠很重要的就是药物的这个五气、五味。
《神农本草经》,它在每个药物里先谈气味,气味放第一位,主治功效放在第二位。气味是体,主治功效是用。
很多人不明体用,主次颠倒,只管主治功效,某某药治某某病,头痛就上川芎、白芷,肿瘤就上白花蛇舌草,完全将气味抛到九霄云外,不算中医。
《内经》治病讲补泻,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凭的就是这个气味。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
“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
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
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
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
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中医凭气味来治方,有气味才有方可言。你凭一个活血化瘀,一个缓急止痛怎么治方?它算北方、南方、东方还是西方?方里面所聚的每一类都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个方才是对中医真正有意义的课题。
五味的研究也告诉我们,疾病跟饮食的相关性非常大,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头几号杀手,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病等,哪一个不与饮食有关?
作为中医,大家不可忘记五味的因素。
大家应该发现中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中医里,导致疾病的是这些因素,可治疗疾病的还是这些因素。
像风是一个致病的因素,“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可是风又是一个治病的因素,风能胜湿。
中医的病因你是杀灭不了的,风杀灭没有办法只能够进行调整,只能根据古人给出的方与方之间的这个巧妙关系来进行对治。
让水能载舟而不覆舟,让萧何成事而不让他败事。中医治病的路子就是这样,如果从兵法来说,中医治病是攻心而不是攻城。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8 发表于: 2012-03-28
五色
五色是青赤黄白黑
东方青,
南方赤,
中央黄,
西方白,
北方黑。
既然颜色与方有这样的关系,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色调我们不能光作美观来看,色泽不仅仅起装饰的作用,它应该有更深的涵义、更大的作用。
一个土气很弱的病人,用了补土的药,用了四君子汤,用了理中汤,可是老不好,什么原因呢?

结果发现这个病人老是穿一身青色的衣服,你在这里补土,它在那里伐土,这怎么会好呢?
疾病跟那么多的因素相关,而你只知道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你只知道从功效主治去调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39 发表于: 2012-03-28

五色的因素很重要的例子,治疗过一例重症肝硬化腹水的患者,病人卧病不起,只好请曾医生上门去诊治。
曾医生看病处方之后,还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将病人家的其中一面墙整个地用煤水刷黑,然后让病人住在这间房里静养服药,结果病人很快地得到痊愈。

黑色聚北方,北方属水、属肾,曾医生用黑必定与肾有关。治病不但用药物的气味与主治,而且还从五色入方,五色治方,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疾病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北方不足的病人,当我们用药物来调补,感到力量不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相关性从其他方面来考虑,比如从五色来考虑。这是中医很值得注重的一个方面。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