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99阅读
  • 182回复

1压码心念听力学习法1-3压码注音学习法《压码注音》学习体会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0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序言: "捕风捉影"话压码
          这里的“影”,是说的影子,同声传译提到过影子,就是我们所说的压码,即跟着声音的影子走,就是压码了。区别是翻译。他们是听到一句语音翻译一句,我们的压码法英语,是不允许翻译,全部自己练习到熟练压码而已。


2009-02-08:想像一个房间里有多面镜子。这里的声音传出来后,经过多面镜子,一遍遍地反映出来,我们就一遍遍去跟着回想。每一遍的声音是相同的。不是听自己说出来的声音,而是听原音的影子的声音。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21:26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1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
第十六篇:开始就体验自信、愉悦的细胞

        如果说两年多的英语练习的体会,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始终要体验积累英语成功一面的细胞"。   翻开任何一位练习千万法取得阶段成果的学友的练习记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记录自己进步的文章,远远多于各种疑问。相反,几个月还是疑问重重的,就是因为缺乏了自己进步的记录一条原因。比如压码有着报务训练的成功经验,遇到英语方面的练习,就知道了怎样做是正确的衡量标准,知道怎样做正确比本身怎样做更重要。没有类似经验的可以借鉴他人的练习,就节省了探索的过程的弯路。
      举例来说,第一阶段听清本身不产生听懂的效果,只有听清练习没有后续的练习是不能听清的。这时你不能寻找听不懂的挫伤感觉,而是应该记录好自己练习听清的详细情景体验,你需求的是愉快的感觉,你就会向着成功方向前进一步,否则你就会犯翻译和拼写的错误。 记录自己练习进步是越细致、越逼真越好。下一步你还可以继续进行进步的体验,这样你就会一直不停的进步下去。因为拼写需要在第二阶段解决,理解而不是翻译可以在第三阶段解决。

2009-02-08:刚开始时,会有愉快的感受。随着学习的深入,有时跌入谷底,有时登上高峰,感受是痛苦并快乐着。快乐时不用讲,怎样能在痛苦时还能坚持,交作业这一项要求,不管怎样都必须做。那怕质量不能保证,走个形式,坚持就是胜利。能力有大小,进步有大小,只要向前走。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21:36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2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
第十七篇:练习五个阶段再练习第一阶段听清感觉不一样

      千万法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练习。一个通路、一个通路打通的。第一阶段听清练习就是不能听懂,听懂了反而听清效果并不好。但是如果练习完成五个阶段以后,练习听清还只是听清,因为你已经练习了听懂的阶段技能,再只有听清没有听懂,就有了问题。第二阶段也是一样:如果你练习第二阶段的跟读模仿磁带,一般是不会直接听懂的。但是当你完成第三阶段查字典理解以后,练习第四阶段一部电影完整的听、听写、跟读、朗读、查字典过程以后,再练习跟读还是不能理解,同样也就出现了问题。
      千万法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为什么会出现跟读磁带相当熟练以后,只是体现在跟读磁带的流利、逼真程度上,说明练习的还只是第二阶段的跟读,不是第四阶段以后的跟读。跟读怎样不会理解,怎样才会直接理解?跟读长期不能理解的原因在于:没有融入语言情景,由于声音没有通读记忆一个完整的句子,跟读就变成了一个简单重复磁带的口头机器。
      我们做个试验,你选择一盘磁带,比如“空中英语教室”的语音。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听力练习磁带,句子间隔很大,有几秒时间,你可以压几个句子的码都有足够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专门练习压码的话,你可能跟读、复述一个一个连续的句子一遍可以,但是你如果在两个句子之间跟读两遍、三遍、甚至有四遍的时间间隔,但是后面反复跟读的时候,你可能会忘记了刚才跟读的内容,所以听力考试的时候,你可能成绩并不理想。对于跟读电影的时候,你可能当时每个句子都是理解的,但是跟读一遍以后,进行完整电影复述的时候,忘记了电影的故事情节,特别是语言内容,这样你练习理解能力和说口语能力,就受到了很多影响。怎样解决?只要在电影句子间隔中加大跟读压码句子的遍数,连续压码2、3句子,将几个句子之间关联起来,与电影语镜理解记忆,就可以一遍跟读理解了。
      听清以后,对于不认识的单词声音非常清楚,或者看到的单词已经在第四阶段练习的比较流利,不能一遍反应出来意思,你的理解熟练程度不够,还会与语音有一个时间差,这样利用压码加大时间差练习以后,电影之间压码能力达到更多句子以后,就填补了这个理解反应速度和记忆,因为就可以一遍理解了。如果还有个别不能理解的,在多练习几遍跟读,或者采用其他的听写、抄写等等手段,就可以理解了,最后剩下很少的单词确实是只能听清不能听懂的生词,直接听声音输入到电子字典查找一下就立即理解了,增加了活的语音单词的渠道。这样后面阶段练习前面阶段的步骤方法很多,这是打破自己瓶颈的关键所在。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21:40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3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
第十八篇:将语音情调与内容离瓤以后说话能力就是你自己的了

    朗读、跟读、听看读,与背诵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具备自然吸收英语的能力。你选择的语音材料,可以是快、中、慢速共存,简单、中等、复杂;口语与书面语言同在一起的材料;难易不同风格的语料。共存的好处是:对比度反差大,容易激发人的语言情绪,融入到文字情景之中。
      在一天提供的语言中,有朗读的报纸、有朗读的电视、有广播剧、有小说、有新闻、有专业培训、有讨论题材、有听力测试,一个题材里面,前面是英语对话,带有强烈的情景对话特色,语调变化莫测,后面紧跟着播音员高速流畅的广播。几篇带有真人朗读的文章,各具特色,容易融入个人感情到语镜之中。  你对于一天大小长短不一的语言,一天内容就有十几种到几十篇文章,你开始从听清练习简单小声跟读几句,即可过渡到能够眼睛看到跟读、朗读的文章位置。有些难度大的一篇文章中,可能有大量不认识的单词,或者专业表达方式,这一切并不构成真正的英语难度,因为你所要做到的,只是眼睛跟上朗读的文章位置,表情饱满的跟读出来,当时不能完全理解都不重要。而且一天的文章,只要跟读一遍即可。
      跟读完成当天十篇文章以后,立即朗读昨天的内容,前天的内容,一直保持两篇文章直接的强烈反差,跟读越来越激动,情绪越来越强烈,声音越来越大声,甚至开始手舞足蹈起来。这样就很快进入了英语语镜。一两小时朗读下来,朗读的文章你并没有记住,但是感情确是强烈的融入其中。观众大叫你大叫,播音员高速你高速,几人同时抢夺话题,你压码同时说出。这样练习完毕,练习的内容很多,也较难,你并没有记住文章内容,也没有完全理解意思,但是当时的情景,在你大脑中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当你休息的时候,一幕幕场景,却不断浮现到眼前,情景格调以及语音感觉,被大脑复制下来了,内容丢失了,句子结构形式仍然保留着,可以说”语音情调与内容离了瓤了,变成两层皮了”。这时你的英语意识流,很快会填补丢失的文章内容,你就可以大量模拟刚才的练习说自己的语言了。几十篇文章的语感都会不停的涌出,英语思维说话能力就产生了。 这时你需要做的事情,只有痛痛快快睡一觉,让自己做个说英语、想英语的好梦了。醒来,英语意识流几个小时不会停止,就是自己练习说英语、写英语的最好机会了。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21:36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4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
  “这样练习完毕,练习的内容很多,也较难,你并没有记住文章内容,也没有完全理解意思,但是当时的情景,在你大脑中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当你休息的时候,一幕幕场景,却不断浮现到眼前,情景格调以及语音感觉,被大脑复制下来了,内容丢失了,句子结构形式仍然保留着,可以说语音情调与内容离了瓤了,变成两层皮了”。

2009-02-07:每天都在为一天学习完成后,大脑空空而烦恼。好像是一句话也没有记住。看到老师的上篇文章,明白了,特把这段话再摘录一遍放在这里。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5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
      先跟读(整体连续),后模仿(单句连续),符合从整体到一般规律。跟读出来的一定可以模仿出来,先跟读后模仿二者顺序不可颠倒,否则即使你模仿的多流利,录音出来的多标准,经过压码训练的也一下就能听出来,没有语气节奏,和原磁带有距离。
      先细后粗,无法调整,先粗后细,游刃有余。这是不同方法的方法论的本质区别。正确的通读能力训练顺序应该是,先整个磁带,后句子,再句子元素,这样的是不学英语的通读。否则不是通读。   这叫做跟读出来的模仿精细。

2009-02-08:平时我们在学习时会对难点各个击破。但这里要求我们一鼓作气先“通吃”。不管是否能够消化?整个磁带去学习,这样肯定有许多不会的地方。先学会其节奏与语调,然后再细化每个单词的准确读出。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21:52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6 发表于: 2009-02-07
研读《孙裕亭老师文章》
方法与毅力

什么是方法?
 
      方法是采用一些小的技巧,绕道而过,很快可以召回感觉的途径。 比如说,当你听一部影视节目,突然看不懂,也听不懂,好困乏,好疲劳。如果硬坚持下去,可能一无所获。这时要想想是不是自己方法上有问题了。比如,想想过去练习,什么时候,什么的方法影响最深,找一盘简单录像带,关掉视频,看着文本,跟读五分钟练习一下,过去的感觉都找回来了。再回来按照第四阶段步骤看,原来感觉难度大的录像带,一点都不难了。 方法就是让你分解降低难度,找到自己容易的路子。有时可不是那么容易,虽然很努力,可是很长时间都摸不到门道。这就要自己平时注意积累,把当时良好的感觉记下来,多多储备没有坏处。细到连当时的情景动作,都复制出来的地步。

什么叫作毅力?

    毅力也不是强攻,方法是让你很快解决的难题,毅力就是突破后按照原有程序的拓展,否则今天一个方法,明天一个方法,你哪个都缺乏熟练速度的支持,在你用的时候,好的方法早已经消失的无影了,根本无法提取。 千万法每一具体步骤,在完全符合作者意图原则的基础上,都可以有几种不同途径实现,一个暂时失去感觉,还有其他可供提取,如果只有一种方法,就一定要达到极高的速度作支持。这就是方法与毅力的关系。方法一定是很快就能解决的措施,毅力一定是在好的方法下放大的效果。否则有了一个而丢掉另一个,就不能称其为方法和毅力了。 传统法都说学英语没有捷径,学过压码法,才知道学英语有捷径,原来每个艰难的阶段都有简单的方法很快学会。压码法又没有捷径,学会了并不算完成,只有练习熟练才行。会了一个简单的巩固住,再找更简单的。总共只有五个阶段,但是变化无穷,这就是压码法的魅力。

2009-02-08:“学过压码法,才知道学英语有捷径,原来每个艰难的阶段,都有简单的方法很快学会”。我们学过的方法,都是十分的简单易学。以压码听清为例,只要落后一个句子,边听边回想。但真正掌握运用自如,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达到的。在听清的时候,会有无数的干扰因素出现,一开始分神,东想西想。这方法那方法,这拼写那拼写,这语法那语法。............怎样判断自己是真正听清了,应该是每个声音都听了出来。“压码法又没有捷径,学会了并不算完成,只有练习熟练才行。会了一个简单的巩固住,再找更简单的。”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22:17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7 发表于: 2009-02-07
《孙裕亭老师文章》
听力是靠语音沉下来的

        沉下去,沉下去,一定要沉下去!
        怎样沉下去?就是听的时候,逐步将节奏慢下来,再慢下来。怎样慢下来?就是在听到一个或几个单词以后,故意放慢节奏去听它的回音,将首次听到的单词,和你的回声拉开距离。镇静地听,稳稳地听,慢慢的回想。听清开始是一个个单词,然后只要慢下来,拉开了首次和回声的距离,就是一个词组,一个短语,一个短句子,就是这样的往后沉,往后拽,中间的距离加长了,耳朵反应的时间加长了,听得就清楚了。要想听的快必须学会慢,下回沉,你所以困就是时间太短小,反应不过来,中间时间加长了,你的注意力集中了,就不犯困了。这也就是我长说的压码。开始你感觉磁带速度好想很快,实际上是你中间反应的时间短造成的,只要中间时间加长了,同样的磁带你就感觉慢下来了。
        每个人都会压码的,如果一个单词都不压,你会听不清楚,反应不过来。只是自己没有意识而已。声音下沉,间隔变长,速度变慢,是以听清为目的,有意识锻炼,听清单词听语调,听清语调听节奏,听清节奏听感情,这样你会感觉速度慢下来了,听得就有滋味了。实际上单纯对于单词而言,每个人都会听清的,但是听清单词,你不一定听清句子,就是因为前面听清了,后面就忘记了。慢慢地逐步将单词沉淀,将压码的单词数量加长,将中间的时间加长,将反应的空间加大,当你可以听完一个句子以后,再回响一遍,慢慢的在心中复述一遍,你就记住了刚才说的话,这是你可能还不能听懂,没有关系,这就是第一阶段的听清。这个要求达到了。
        你还有要有意加大听的距离,记住听力永远不是追赶磁带,而是想法子落后于磁带,距离越长越好,磁带声音就像一条绳子,拉着你走,而下沉的距离越长反作用力量越强大。你就听的越来越清楚,听得细节越来越细致,心灵感应越来越强,越有节奏感。能够听清的速度越快。这一点做到了,就可以体会到连读、弱读、省音的乐趣。就会从听单词为中心,过渡到听短小的句子为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的听写和朗读了。
        听写和跟读也是想法沉下去,慢下来,想法子磁带放了以后才写,或者自己写的比较慢也能听写下来了。你再听磁带的时候,听到以后保持一定距离进行跟读,想法将听到的和自己跟的距离拉大,沉下去,慢下来,你就会听的更清楚,模仿的更准确,将一个个单词解析出来,模仿出来,记忆下去,将模糊不清的干扰排除出来。随着这句的听清、读准确你就会慢慢读懂理解,逐步转变为听懂。
        整个过程都是一个语音下沉和压码的过程。慢慢体会以下吧,是否采用压码并不重要,但是道理是一样的,等你听力一定程度以后,反过来就会知道这样会少走一些弯路。


2009-02-07:我是从这篇文章入门的。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09:41重新编辑 ]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8 发表于: 2009-02-07
2009-02-07
        昨天和今天细致地通读孙老师文章,把自己有体会的文章摘录下来。有些写出一二句体会在文章的后面。有些需要其后补。每次学习收获很大。自己的学习进度是很慢的。今天看过文章,发现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很多时间都是在想东想西,而没有专注去学习压码法。日记一目了然反映了自己学习过程的思想动态。感觉到今天才开始学习压码法。或者说坚定严格按照压码法来学习的决心。
级别: 论坛版主
只看该作者 139 发表于: 2009-02-08
2009-02-08压码注音体会book6LESSON 4    THE NEWSPAPERS ARE FINALLY REVIEWING THE SHOW.
        我是看了孙老师的文章《听力是靠语音沉下来的》入门的。今天又看到这篇文章,感到格外的亲切。对于我,这是压码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篇。今天重读,突然醒悟了。一下子掌握了压码的方法了。放下学习,立马写下。
       
        事先把课文复印一份备用。拿出课文。用神奇变速器,把课文的播放速度放在40%左右,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开始时可再慢些。不用着急,把自己情绪调整到在湖边,闲着晒太阳,用小石子轻轻地投入湖中,听音乐的状态。开始。
     
          第零步:做看课文的准备,先不看。
          第一步:听过第一句话后,想像声音就像投出小石子,水面的波纹,随着时间推移,一圈一圈扩散开来。让自己思想也随着停顿一小会儿。
          第二步:看着课文的这句话,回想声音(小石子的水波一圈圈在真空中传播,永不衰减)。双手慢慢拉开一遍遍模仿水波扩散,脑子慢慢重复不停地回想第一句话。声音会不停地出现,就不停地回想,想多少遍就多少遍,不急,慢慢地回想。不要去管第二句话开始结束的事情。
          第三步:第二句话已经过去一会儿。
          第四步:看着课文的这句话,回想第二句话的声音,不要去管第三句话开始结束的事情。只是重复不停地回想第二句话多遍。声音会不停地出现,就不停地回想,想多少遍就多少遍,不急,慢慢地回想。也许第三句话也已经说过去了,都没有关系。也可以回想第一句话加上第二句话。
        第五步:同第二步
        直到结束。
        压码听清:记住声音,对上文字。

        其实就是做一件事,听着声音,停一小会儿,声音有一个复制的时间,然后慢慢地重复几遍。声音在真空里传播,永不衰减。之所以听不清,是人为增加了一些干扰的因素,诸如音标,语法,拼写等,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这些,什么都是去管它,只是听声音,不要看文本,只是听声音,就把自己放在真空中的状态下,是可以听得非常的清晰。
                 
6.4   

LESSON 4    THE NEWSPAPERS ARE FINALLY REVIEWING THE SHOW.   

SCENE ONE: LINDA'S OFFICE    

STEVEN: Today's the day. The newspapers are finally reviewing the show.     tdstdtnsppsfmlrvits
  LINDA: I hate critics.     ihtcrts
               I hate reading their reviews.     ihtrdtrvs
STEVEN: You seem surprisingly calm.     ysmsprslcm
  LINDA: I'm not.     imnt
               I'm terribly nervous.     imtrblnvs
STEVEN: You hide it very well.     yhdtvrwl
  LINDA: I just hope the critics like the show.     ijsthptcrtslkts
STEVEN: Don't you think they will?     dntytnktwl
               These will be my first reviews as a dramatic director.     tswlbmfstrvssdrmtcdrct
  LINDA: Well, I don't care what the reviews say.     wlidntcwtrvss
  You directed beautifully.     ydrctdbtfl
STEVEN: Do you really think so?     dyrltnks
  LINDA: Steven, you're a good director.     stvnyrgddrct
               You work well with the cast.     ywkwlwttcst
               You're doing a wonderful job.     yrdiwndfljb
               I mean it.     imnt
STEVEN: Gee, thanks.     g,tnks
               I hope the critics think the way you do.     ihptcrtcstnktwyd
  LINDA: Thanks. Here goes:     tnkshrgs
              the Daily News,     tdlnws
              the Stamford Gazette,     tstmfdgzt
               the Connecticut Record,     tcnctctrcd
               and the New York Times.     andtnyktms
STEVEN: Aren't you going to read them?    antygitrdtm
               Let's do this quickly.     ltsdtsqckl
  LINDA: You do it.     ydt
STEVEN: OK. Which one first?     ok,wconfrst
  LINDA: The Stamford Gazette.     tstmfdgzt
STEVEN: Let me find it.     ltmfndt
STEVEN: OK. . . Here it is.     ok,hrts
  LINDA: Well. . . Come on. . .     wlcmon
               Let's hear it.     ltshrt
STEVEN: "If you like suspense,     ifylksspns
               don't miss ‘Murder at Midnight.     dntmsmdtmdnt
               This new mystery show is one of the ten best of the season. "    

SCENE TWO: THE HOSPITAL WAITING ROOM    

AMY: Wow! These newspaper reviews are wonderful.     wtsnspprvsawndfl
JEFF: I guess so.     igs
AMY: Did you know that you act brilliantly?     ddynttyactbrlntl
JEFF: Does it really say that?     dstrlstt
AMY: Yes. And here . . .     ysandh
         "Jeff Bennett moves smoothly into his first big role.     jfbntmvsmtlinthsfstbgrl
         He is perfect as the sensitive but strong reporter. "     hspfctstsnstvbtstrrpt
JEFF: ". . . He is beautifully directed by Steven Winn. "     hsbtfldrctdbstvnwn
AMY: ". . . And nicely supported by veteran actress Mary Beth Adams. "     andnclsptdbvtnactrsmrbtadms
JEFF: I'm nicely supported by Mary Beth?     imnclsptdbmrbt
         No, She's the star of the show.     n,sststfts
         I was supporting her.     iwspth
AMY: You're very modest.     yrvrmdst
JEFF: Well, not really.     wlntrl
         I'm just telling the truth.     imjstlgttrt
AMY: Jeff Bennett,     jfbntmvsmtlinthsfstbgrl
    you're a very good actor. . .     yrvrgdact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your autograph?     wldymndgvgmyatgrp
JEFF: Not at all.     nttl
AMY: You even write well. . .     yevnrtwl
          So, 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 .     siftrsantgicnd
JEFF: Well, just keep reading those reviews.     wljstkprdgtsrvs
AMY: Of course I will.     ofcsiwl
         Seriously, Jeff.     srsljf
         How's your dad today?     hsuddtd
JEFF: He's doing very well, thanks.     hsdgvrwltnks
         He'll be going home soon.     hlbgghmsn
AMY: That's good.     ttsgd
JEFF: It's my mother I'm worried about.     itsmmtimwrdbt
AMY: She isn't doing well?     sisntdgwl
JEFF: She's extremely tense.     ssextmltns
         This is very hard on her.     tssvrhdonh
AMY: Well, she's lucky she has you here.     wlsslckshsyh
JEFF: I think she really needs me.     itnksrlndsm
AMY: Why do you sound so surprised?     wdysndssprsd
JEFF: I don't know.     idntn
         This may sound strange,     tsmsndstrg
         but it's the first time I'm the one in charge -    bttstfrsttmimtonncg
         not my father or mother or older brother.     mtmftomtooldbrt
         They're all relying on me.    tralrlgom
[ 此贴被ligengbeng在2009-02-08 12:09重新编辑 ]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