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65阅读
  • 178回复

15 压码看电影学习法系列贴:破解语言的编码 压音形码看电影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0 发表于: 2010-01-29
台语通用拼音

Daī-ghì tōng-iōng pīng-im,简称:DT;台通拼音,GDT:Daighiw tongiong pingimv)为根据中文通用拼音法所研创出之台湾话拼音法。而其调号类似白话字之调号并以第1声调(高平调)为语音基准
台语属于声调语言声调有9个。在声调的变化上,台语在大部份地区第2声调同第6声调;阴上同阳上,一部份第6声调混入第7声调所谓的“阳上变去”,形成上声已不分阴"清音"、阳"浊音"之特性。而调值高升时以第9声调来表示。于声调合词上,当两个音节结合时,不论后字条件如何,前字几乎都得"变调",除了一些重复尾调等特性外。而后字基本上维持原调。台语通用拼音采用"变调(自然调;口语调;转调;真调)合音节(合词)法则",以清楚的呈现实际的说词语调,即每个词语调性与语意合一
DT一般合音节(合词)拼写时均以变调之上标符号来标记声调变调之字母,并且前后音节合词以连字号来连结,以致见到文字即知是否变调且可快速的反推原调,如此对于形成全以音意同调来拼写台文是一大进步。试举一例说明:"Ài sùi m-giaⁿ lāu pîⁿ-zùi."("爱 媠 毋惊 流 鼻水。";"(女孩子)爱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giaⁿ(毋惊)"与 "pîⁿ-zùi(鼻水)"均为合音节字词。
亚洲语言区,除韩国北朝鲜朝鲜语训民正音标准化外,藏语系地区字拼音化比较普及的除在台湾外,另有中国境内信奉伊斯教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为了教导启蒙儿童学习古兰经所使用的小儿经俄罗斯独立国协吉尔吉斯共和国东干族人所使用的东干语(Xуэйзў йүян--回族语言),及越南所使用的越南语。东干语以陕西甘肃的地方话为基础,杂以俄语中亚各国的语言及阿拉伯语,目前以西里尔字母来拼写。而越南拼音文字全面使用滥觞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语用拉丁字母以音节为拼音的基本词素,使用上近似于汉语拼音化的型式。而台语通用拼音以变调之规则行合音节的字词法,基本上采取以"词语调性与语意合一"(自然调)的实用拼音法。不但能使台语拉丁拼字简缩外,亦适合使台文能以全拉丁字母来书写。

DT字母
DT全部使用 26个拉丁字母、4个二合字母,与8个附加符号

DT大写字母
ABBCDEFGGhHIJKLM
NNgOOrPQRSTUVWXYZ
DT小写字母
abbhcdefgghhijklm
nngoorpqrstuvwxyz



    另有8个附加符号冠在元音字母上边、及上旁侧藉以表示声调与鼻化元音,下表以元音字母(a)作为韵母为例。
DT声调表示字母
第1声调第2声调第3声调第4声调第5声调第6声调第7声调第8声调第9声调轻声鼻化元音
aàâā(ptkh)ăäāa(ptkh)áå(aj)aⁿ(ann)
GDT声调表示字母
第1声调第2声调第3声调第4声调第5声调第6声调第7声调第8声调第9声调轻声鼻化元音
-v-w-x-(bdgq)aa-f不标号-(ptkh)-y-j-nn

    注1:DT的"第1声调(高平调)"与GDT"第7声调(中平调)"的表示法相同,且均不使用附加符号。DT对于鼻化元音的使用,表内两种表示法均可使用。第9声调一部份用在形容词三重叠变调规则,另一部份用于两音节基本变调规则及其它变调规则
    注2:"GDT"(简式台语通用拼音)以"台语通用拼音(DT)"为基础之改革方案,亦称"台语字"。调号编成型态类似1920门大学周辨式、SMLT、PSDB,及中国新壮文等,并再加以整合修改。以中平调(第7声调)为语音基准。调号置于音节最后,同于唯信拼音、及KTTB/STTB等拼音法。调号(v、w、x、f、y、j),除用在外来语外,是绝对不发音的。在26个拉丁字母内即可拼出台湾闽南语并及声调,其主要特点为:不须要在拉丁字母上头再额外的增附"上标符号",或"下标符号"等"附加符号"。可直接用QWERTY键盘、或德沃夏克键盘来进行字母拼打输入。
    注3:原DT之第3调(低降调)其声调符号为(_a)即在字母 a 下以一底线标记,权宜改用长音符号(^)加在字母 a 上边、如(â)来表示。
语音系统
(1).子音说明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33个子音,如表所示:
D ㄉ dē 地T ㄊ tiâu 跳Bh bhŭn 文B ㄅ biⁿ 边P ㄆ pŭe 皮
Gh ghùa 我G ㄍ giŭ 求K ㄎ kî 去Zi ㄐ ziam 尖Ci ㄑ ciù 手
H ㄏ hì 喜R rī 字L ㄌ liù 柳Z ㄗ zō 助C ㄘ cu 滑
M ㄇ mňg 门N ㄋ(ㄣ) nǹg 软Si ㄒ sià 写S ㄙ sū 士 
鼻化元音(组)=>nn(ⁿ) īⁿ 院dēⁿ 郑tīⁿ 缝bēⁿ 病
pīⁿ 鼻ghēⁿ 硬giāⁿ 件kǐⁿ 扲zūaⁿ 溅
ceⁿ 青ziⁿ 争ciⁿ 星hīⁿ 耳sīⁿ 渍

    子音表(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10]: 子音表内斜线(/)后注解之汉字请发闽南语音。
子音(辅音)表
  齿音(舌尖)龈颚音(舌面前)双唇音齿龈音(舌尖)软颚音(舌根)喉音
塞音清音不送气音  b/边d/地g/求' (ʔ)/英
送气音  p/皮t/跳k/去 
浊音不送气  bh/文 gh/我 
塞擦音清音不送气音z/助zi/尖    
送气音c/滑ci/手    
浊音不送气 r/字    
擦音清音不送气s/士si/写    
送气     h/喜
鼻音浊音不送气  m/nn/门n/软ng/nn/雅 
边音浊音不送气   l/柳  

    注:子音表上之符号〈' (ʔ)〉表示"零声母",零声母没有特别标记的字母或调号。
    DT,GDT,SMLT,MLTPSDBTLPOJTLPA,闽拼方案等子音对照表
DTbpbhmdtlngkhghzizcicsisrng
GDTbpbhmdtlngkhghzizcicsisrng
TL(台罗拼音)pphbmtthlnkkhhgtsitstshitshsisjng
SMLTpphbmtthlnkkhhgczchzhssjng
MLTpphbmtthlnkkhhgczchzhssjng
PSDBpphbmdtlnkqhgczchzhssjng
POJpphbmtthlnkkhhgchichchhichhsisjng
改良式TLPApphbmtthlnkkhhgzizcicsisjng
TLPApphbmtthlnkkhhgcicchichsisjng
KHDBvpbmdtlnqkhgjjccsszng
闽拼方案bpbbmdtlngkhggzizcicsisrng

    注:〈闽拼方案〉指的是“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里的“闽南方言拼音方案”。
(2).元音说明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8个单元音(a、i、u、e、o、or、ng、m),or 与 ng 是二合字母的韵化辅音。(m)亦当子音的表示字母,但是发音不同:
A 丫 ha 夏I 一 i 异U ㄨ u 有E ㄝ e 下
O ㄛ o 芋Or ㄜ gor 饿Ng ㄥ hng 远M m 毋

    元音表(发音方法与发音部位)
元音(元音)表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闭元音(高元音)i u
半闭元音e or(2)
中元音 or(1) 
半开元音  o
开元音(低元音)a  

    注:对于(or)的发音,台湾南部及台南等地区,(or)发音近于(or(1))的中元音位置(嘴形较扁,舌位较低)。 注:于台湾中部及北部等地区,(or)发音近于(or(2))的半闭元音位置(嘴形较圆,舌位较高)。
    DT,GDT,SMLT,MLTPSDBTLPOJTLPA,闽拼方案等元音、复元音、及鼻化元音对照表:
DTaiuemngorouaueuaiian/enuaningikaⁿ/ann
GDTaiuemngorouaueuaienuaningikann
TL(台罗拼音)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ⁿ
SMLTaiuemngoeouaueuaienuanengekva
MLTaiuemngøooaoeoaiienoanengegva
PSDBaiuemngoiooaoeoaiienoanengegva
POJaiuemngoo.oaoeoaiianoanengekaⁿ
改良式TLPA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
TLPA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ⁿ
KHDBaiuemngyouaueuaienuaningikn(g)a
闽拼方案aiuemggnooouaueuaiienuaningikna

    注:SMLT,MLT,PSDB,KHDB,及闽拼方案等采取将鼻化元音前置化(va;n(g)a;na)的方法。
(3).声调说明
基本上闽南语中古音有八个声调,即“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今天的闽南语大多能够完整或不完整地保留中古闽南语音的某些声调特性。经常久语音上的演化,在漳州音造成独缺“阳上”调(漳腔阳上并入阳去);而泉州音则形成去声的本调不分阴阳(即阴去和阳去合并,但各自变调后仍可区分开来)。常说的闽南语七声八调,指的就是这些演化到今天的声调特性。
声调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代码15263748
IPA˥˩˧˥˩˧˥˧˩˧˧·˥·
调值厦门442453-2122324
东 taŋ1铜 taŋ5董 taŋ2-冻 taŋ3动 taŋ7触 tak4逐 tak8
台北442453-1133324
-
台南442341-21333244
-
漳州341353-212232121
-
泉州3324552241524
-

在台语声调上有一句口诀,是由台语八音依顺序各挑一字所组成的句子:“衫(1)、短(2)、裤(3)、阔(4)、人(5)、矮(6)、鼻(7)、直(8) ”。
变调
两个字(或字词)连读时,前面的字词要变调,后面的字词不变调,而此变调的规律是固定的。如果两个以上的字词连读时,则只有最后的字词不变调。一般连续变调遵循规律性,但也有一些特殊现象。
台闽语变调规则
汉语声调标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变前声调数字12345(6=2)/67/(7=3)8
变后声调数字7128/27/34/3

归纳可见,变调的规律为:
  • 属漳州本调第5声调(阳平),变后第7声调。属泉州本调第5声调(阳平),变后第3声调。本调第7声调(阳去),变后第3声调。本调第3声调(阴去),变后第2声调。本调第2声调(阴上),变后第1声调。本调第1声调(阴平),变后第7声调。
  • 属漳州第6声调(阳上)变成阳去、或是(6=2),但第7声调(阳上)则保留。
  • 再则属泉州第7声调(阳去)原调与第3声调(阴去)同、即(7=3),而第6声调(阳上)则保留。。
  • 本调第4声调(阴入),入声尾带“-p/-t/-k”的,变后第8声调。本调第4声调(阴入),喉塞音韵尾带“-h”的,变后除阻,成第2声调(阴上)。 本调第8声调(阳入),入声尾带“-p/-t/-k”的,变后第4声调。本调第8声调(阳入),喉塞音韵尾带“-h”的,变后除阻,成第3声调(阴去)。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1 发表于: 2010-01-29
音节表
 (1)基本子音及元音音节表
基本"子音及元音"音节表
子音(右)
-----------
元音(下)
bpbhmdtlngkghngzcsrh零声母
abapabhamadatalanagakaghangazacasarahaa
ebepebhemedetelenegekeghengezeceserehee
ibipibhimiditilinigikighingizicisirihii
obopobhomodotolonogokoghongozocosorohoo
ubupubhumudutulunugukughunguzucusuruhuu
orborporbhormordortorlornorgorkorghorngorzorcorsorrorhoror

(2)单纯与鼻声尾韵元音节表
    "单纯与鼻声尾韵母"音节表星号(*)表示没有闽南语此音字词。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部份汉字发音可能须使用闽南语文白异读的方法来朗读。
子音
------
元音
bpbhmdtlngkghngzcsrh零声母
aba

pa

bhǎ

ma

da







ga

ka

ghǎ

ngà





sa

*ha

a

e



bhē











ge

ke

ghē

ngē



ce



*

ĕ

i

pi

bhì











gi

ki

ghī

ngĭa

zi









i

o



bhō

mo









go



ghō

ngŏ

zo

co

so

*

o

u



bhù

*





*gu

ku

ghŭ

*zu



su





u

aibâi

pâi

bhăi

mâi

dăi

tai

lăi

nāi

gai

kai

ghăi

ngāi

zăi

cai

sai

*hài

ai

aubau

pàu

bhàu

māu

dău

tău

lāu

nàu

gau

kàu

ghău

ngāu

zàu

cau

sâu

*hāu

au

orbòr

pōr

bhōr

*dōr

tòr

lōr

nor

gor

kor

ghŏr

*zòr

còr

sòr

*hòr

or

ia***miă

dia

*lià

niă

giâ

kiă

ghiă

ngiă

zià

cia

sia

rià

hiā



iorbiòr

pior

bhiòr

*dior

tior

liŏr

*giŏr

kiòr

ghiŏr

*ziòr

cior

sior

riōr
尿
hiōr

ior

io****************hionn

*
iubiu

*bhiū

*diŭ

tiu

liŭ

niŭ

giŭ

kiu

ghiù

*ziù

ciu

siu

riŭ

hiu

iu

uabûa

pûa

bhŭa

mùa

dūa

tua

lūa

nūa

gua

kua

ghùa

nguazùa

cûa

sua

rūa

hua

ua

uai***mūai

****guai

kuai

**zūai

cuaisuai*hŭai
怀
uai

uebue

pue

bhùe

*dūe

tûe
退
lūe

*gue

kue

ghūe

*zūe

cue

sue

rūe

hue

ue

uibŭi

pui

bhui

mùi

dūi

tùi

lūi

nūi

gui

kui

ghūi

*zui

cui

sŭi

ruihui

ui

am****dăm

tam

lăm

*gam

kam

ghăm

*zām

cam

sam

*hām

am

iam****diâm

tiam

liām

*giam

kiam

ghiăm

*ziam

ciam

siàm

riàm

hiàm

iam

im****dĭm

tim

lĭm

*gim

kĭm

ghĭm

*zìm

cim

sim

rìm

hĭm

im

om****dom*********som

**om
anban

pàn

bhān

*dan

tân

làn

*gan

kan

ghān

*zan

can

san

*hān

an

ian/enben

pen

bhèn

*dēn

ten

lĕn

*gen

ken

ghèn

*zen

cèn

sen

rĕn

hēn

en

inbin

pìn

bhĭn

*dīn

tīn

lìn

*gin

kin

ghĭn

*zin

cin

sin

rĭn

hīn

in

uanbuan

pŭan

bhùan

*duan

tŭan

lŭan

*guan

kùan

ghŭan

*zuan

cuan

sùan

ruanhuan

uan

unbùn

pŭn

bhŭn

*dŭn

tun

lūn

*gun

kun

ghùn

*zun

cun

sun

rūn

hun

un

angbăng

pang

bhāng

*dang

tang

lăng

*gang

kang

ghāng

*zăng

cang

sang

*hang

ang

iangbiang

piāng

**diāng

tiangliăng

*giangkiang

ghiang*ziang

ciangsiăng

rianghiang

iang

ingbing

pĭng

bhĭng

*dīng

tĭng

lĭng

*ging

king

ghĭng

*zĭng

cing

sing

rĭng

hing

ing

iong****diong

tiông

liŏng

*giong

kiòng

ghiong*ziong

ciong

siŏng

riŏng

hiong

iong

ongbòng

pông

bhōng

*dòng

tòng

lòng

*gong

kong

ghōng

*zong

cong

song

*hong

ong

uang*****************uang


 (3)鼻化元音与促音鼻化音节表
    "鼻化元音(nn)与促音鼻化"音节表星号(*)表示没有闽南语此音字词。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部份汉字发音可能须使用闽南语文白异读的方法来朗读。
子音
------
元音
bpbhmdtlngkghngzcsrh零声母
m****************hm

m

ngbñg

*bhūn

mňg

dng

tng

lngnñg

gng

kñg

**zng

cng

sng

*hng

ňg

aⁿ*pâⁿ

**daⁿ

taⁿ

**gaⁿ

kaⁿ

**zàⁿ

*saⁿ

*hàⁿ

āⁿ

eⁿbēⁿ

peⁿ

**dēⁿ

teⁿ**gen

ken

**zeⁿ

ceⁿ

seⁿ

*heⁿeⁿ

iⁿbiⁿ

pīⁿ

**diⁿ

tiⁿ

**giⁿ

kiⁿ**ziⁿ

ciⁿ

sĭⁿ

*hīⁿ

iⁿ

oⁿ********goⁿkoⁿ******hoⁿôⁿ

aiⁿ*paiⁿ
******gaiⁿkaiⁿ

**zaiⁿ

***haiⁿ
āiⁿ

auⁿ******************
iaⁿbiâⁿ

piaⁿ
**diàⁿ

tiaⁿ

**giaⁿ

***ziaⁿ

ciaⁿ

siaⁿ

*hiaⁿ

iàⁿ

iauⁿ******************
ioⁿ********gioⁿ

****cioⁿ

sioⁿ

**iŏⁿ

iuⁿ****diuⁿ

***giuⁿkiuⁿ

**ziuⁿ

ciuⁿ

siuⁿ

*hiuⁿ

iŭⁿ

uaⁿbûaⁿ

pûaⁿ

**dŭaⁿ

tûaⁿ

**guaⁿ

kûaⁿ

**zuaⁿ

cuaⁿ
suaⁿ

*huaⁿ

ùaⁿ

uaiⁿ********guaiⁿ

***zuain

*suaiⁿ*huaiⁿ

uaiⁿ
ueⁿ******************
uiⁿ********guiⁿkuiⁿ******huiⁿ*
ahbāh

pāh

bhāh

māh

dāh

tāh

lāh

nāh

gah

kāh

ghah*zah

cāh

**hah

āh

ehbeh

*bhēh

meh

dēh

teh

leh

nēh

geh

keh

ghehngēh

zēh

cēh

sēh

*heh

ēh

ih**bhīh

mih

dīh

tīh

lihnihgih

*ghih*zīh

cihsihrih*īh

oh***moh**loh**********oh

uhbuhpuh**duh*********suh***
auh********gauh*********
orhborh

***dōrh

*lorh

*gorh***zōrh

*sorh*horh

orh

iahbiāh

piāh

***tiāh

liah

***ghiah

*ziah

ciāh

siāh

*hiahiah

iauh******************
iorh****diorh

*liorh**kiōrh

**ziorh石ciōrh

siōrh

*hiōrh

iorh

ioh****dioh****kioh********
uahbūah

*bhūa抹**tūah

luah

*gūah

kūah

**zuahcuahsūah

ruah

hūah

uah

uehbueh

*******gūeh

*ghueh

***sūeh

*hūeh

*
ap****dāp

tāp

lap

*gapkap

**zap

cāp

sap*hap

āpa

iap****diap

tiāp

liap

*giāp

kiap
ghiap

*ziāp

ciapsiap

*hiap

iap

ip******lip

*gīp

kīp

ghip*zip

cipsip

rip

hipīp

op*************cop****
atbāt

*bhāt

*dat

tāt

lat

*gāt

***zāt

cat

sāt

*hāt

āt

iat/etbet

pēt

bhet

*dēt

tēt

let

*gēt

ketghet*zēt

cēt

sēt

ret

hēt

ēt

itbīt

pīt

bhit

*dit

titlit

**kīt

ghit*zīt

cīt

sit

rit

hitīt

uatbūat

pūat

bhuat

*duat

tūat

**gūat

kūat

ghuat

*zuat

cuatsūat

*hūat

uat

utbut

putbhut

*dut

tut

lut

*gut

kūt

**zūt

cūt

sut

*hut

ūt

akbāk

pak

bhak

*dāk

tak

lak

*gāk

kāk

ghak

*zāk

caksāk

*hak

āk

iakbiak*******giak****ciaksiāk

***
ikbīk

pīk

bhik

*dīk

tīk

lik

*gīk

kikghik*zīk

cīk

sīk

*hikīk
亿
iok****dioktiōk

liok

*giok

kiōk

ghiok

*ziōk

ciōk

siok

riok

*iōk

okbok

pōk

bhok

*dok

tōk

lok

*gōk

kōk

ghōk

*zok

cōk

sōk

*hok

ōk

aⁿh****************haⁿh*
eⁿh****************heⁿh*
iⁿh******************

声调比较标示
    台湾闽南语9个声调、轻声,及鼻化元音标示表:
第1声调第2声调第3声调第4声调第5声调第6声调第7声调第8声调第9声调轻声鼻化元音零声母
高平调高降调低降调中入调低缓升调中缓升调中平调高入调高升调   
aàâāp,āt,āk,āhăäāap,at,ak,aháå(aj)aⁿ(ann) 

    闽南语台湾的大部份地区第2声调(à(aw);高降调)同第6声调(ä(af);中缓升调)。
    DT,GDT,SMLT,MLTPSDBTLPOJTLPA,KHDB,STTB/KTTB,闽拼方案等声调符号对照表:
DTaˋ(à)^(â)ā(p,t,k,h)ˇ(ă)ä-(ā)a(p,t,k,h)ˊ(á)å(aj)aⁿ(ann)零声母
GDT-v-w-x-(b,d,g,q)aa-f不标号-(p,t,k,h)-y-j-nn零声母
SMLTafaraxa(b,d,g,q)aaaaraa(p,t,k,h ~ ava零声母
MLTafaraxa(b,d,g,q)aaaaraa(p,t,k,h) ~ ava零声母
PSDBafaraxa(b,d,g,q)aaaaraa(p,t,k,h) ~ ava零声母
TL2a(a1)á(a2)à(a3)ah(ah4)â(a5)á(a6)ā(a7)ãh(ah8)a̋(a9)--a(a0)aⁿ零声母
POJaˊ(á)ˋ(à)a(p,t,k,h)^(â)ˊ(á)-(ā)ã(p,t,k,h) --aaⁿ零声母
TLPAa1a2a3ah4a5a6a7ah8a9a0aN零声母
KHDB6axarawa(b,d,g,h)aaaaraa(p,t,k,c)  n(g)a零声母
STTB8-(f,w,y)-r-x-(p,t,k,h)-v(6=2)-(d)-(pp--hh)-q---y零声母
唯信拼音12-v-f-l-(p,t,k,q)-r(6=2)-d-(px,tx,kx,qx) 不标号z零声母
周辨明式aarada(p,t,k,h)aa(6=2)ala(pp--hh)   零声母
河洛字角7-(1)ˋ(4)^(3)不标号ˇ(5)~(8)不标(2)-ˊ"na零声母
台湾字11 ˊˋ ^(6=2)-~   零声母
123台语10aˋ(à)^(â)a.ˇ(ă)(6=2)-(ā)(4=8)ˊ(á)  零声母
闽拼方案3-(ā)ˇ(ǎ)ˋ(à)ākˊ(á)ˇ(ǎ)^(â)ák  na零声母
本调14453213224453344352 32
汉字台音4滚(6=2)(红)红红轻声(婴)仔
GDT调名高平调高降调低降调中入调低缓升调中缓升调中平调高入调高升调轻声鼻化元音零声母
SMLT调名高调上突调下突调低促调回旋调回升调基调高促调高升调轻声半鼻音零声母
英语调名
(tone)
high
even
high
falling
low
falling
mid
short
low
rising
mid
rising
mid
even
high
short
high
rising
neutral
tone
nasal
vowel
zero
consonant
汉语四声5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高升轻声鼻化元音零声母
IPA˦˥˩˧˩˧·˨˧˧˦˧˥·˦˥ ~ 

闽南语8声调表示图解:在台湾于大部分地区第6声调与第2声调类同,只在部分地区如鹿港等地仍保有原第6声调。
    注1:本调调值在此仅列为参考,因闽南语在不同的地区使用时于调值上会有些许的差异、在此调值采用赵元任五度标音法。"第6调"本调调值在鹿港为(33)、于泉州为(22)。而"零声母"本调值于鹿港为(55)、宜兰为(22)。台湾洪惟仁于调值表示另行采用三度标音法
    注2:TL(台罗拼音)指《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注3:〈闽拼方案〉指的是“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里的“闽南方言拼音方案”又称“普闽典”。
    注4:汉字台音的档案(副档名为" .ogg" 的声音档案)下载后,请用Ogg Vorbis的格式播放软件收听。而此些声音档是维基百科允许置放的自由软件档案格式,无此等播放软件者可先下载安装 AudacityGoldwave 等之Ogg播放软件。
    注5:闽南语"阳上调(第6声调)"分"全浊"音与"次浊"音,"次浊"音同"阴上调"(第2声调)常记之为(6=2);而"全浊"音同"阳去调"(第7声调)谓之"阳上变去"]。在DT、及GDT之第6声调(中缓升调)另行独立,而词素于较高升调之时用"高升调(第9声调)"来标示。
    注6:KHDB(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即"科学台文(现代又科学的台语文]。类似 GDT 拼写法,只是使用不同的调号标示字母。
    注7:(河洛字角)即"(河洛字角--河洛话的表音文字)"2005年始,为一语言实验计划。其拉丁字母标音以台语通用拼音为基础,不过采取"半鼻音"前置化的方法,如:hni7(耳)。而其入声调分为(p,t,k,h)4组,再以其专有之声调符标示河洛字角。而河洛字角之字型类如韩语字型。
    注8:STTB即"闪电台文"[[/url],是以白话字为基础之调号改革方案,采用合音节(合词)变调法。其第1调之调号有3个(f,w,y),第5调之调号为(v)不重复元音,而第8调之调号a(pp--hh)即为a(pp,tt,kk,hh)之表示。同于"光电台文"(KTTB)的语音规则。倾向于以第7声调(高平调)为语音基准。
    注9:(周辨明式)即1920年厦门大学教授周辨明博士所提出之白话字调号改革方案,于此第8调之调号a(pp--hh)即表示为a(pp,tt,kk,hh)之重复字母简缩式
    注10:(123台语)为药剂师王启阳所提出以台语通用拼音为基础之拼音方案,声调分为7个。促声调之中入调(第4声调)与高入调(第8声调)合为一声调后,再分裂为6种入声调。另再增一上升调(第9声调)[17]
    注11:(台湾字)为陈松溪所提出之方案,拼音体系以台语通用拼音为基础、声调型态采用白话字的5个符号、字体的构造以韩语谚文为依据。类似的字型有河洛字角、电影星舰奇航记》中的克林贡语等系列拼音字型体系。字体型态分为左右上三部分:左边为声母、右边为韵母、上边为声调记号,上边声调部分置放于右边韵母之上。声母字型17个、韵母字型77个,再加上5个声调符号组成台湾字
    注12:唯信拼音是以台罗为基础之调号改革方案采用合音节(合词)变调法、类同于GDT,SMLT,MLT等拼音法。其第1调之调号为(v)、第5调之调号为(r)、而第8调之调号为a(px--qx)之表示、轻声调不标示调号。没有声调(号)作为语音基准,调号置于音节之后、而不是置于音后,此点同于GDT,STTB/KTTB等拼音法之语音规则。介音符号以省略符号(')表示、同于GDT使用法。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2 发表于: 2010-01-29
合音节(合词)变调规则
闽南语声调语言,连续变调为其基本特性,而变调在语言学上暂归表层结构之运作显现。变调发生在两音节或三音节以上之合音节的字词结构里,但均以两音节变调为基础。闽南语的变调在"两音节合词变调法则"之3大类型中(1.前变型,2.后变型,3.全变型)属于前变型],即两音节合词时前音节受到后音节的影响会产生变调,不过后音节会维持原调不变。一般变调无论在两音节或三音节以上时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变调过程,但也有一些特殊规则。
两音节基本变调规则(x+x)
    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7声调。本调第7声调,变为第3声调。本调第3声调,变为第2声调。本调第2声调,变为第1声调。本调第1声调,变为第7声调,如此循环递进变调。如属于泉州口音,则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3声调。(7—>3—>2—>1—>7;5—>7/3)
  • 本调第8声调其入声尾带“-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4声调。入声尾带“-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2声调。(8(+p,+t,+k)—>3;8(-h)—>4)
  • 本调第4声调其入声尾带“-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8声调。入声尾带“-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3声调。(4(+p,+t,+k)—>8;4(-h)—>2) 尾音[a]化变调规则(x+a)
  • 前音节为(5,7,3,2,1)其中任一声调时,如尾音[a]紧接在此音节之后,尾音[a]设为第2声调,而前音节照一般变调规则进行如:本调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7声调。本调第7声调,变为第3声调。本调第3声调,变为第2声调。本调第2声调,变为第1声调。本调第1声调,变为第7声调,如此循环递进变调。如属于泉州口音,则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3声调。(7—>3—>2—>1—>7……;5—>7(3))
  • 前音节为入声第8声调时,如尾音[a]紧接在此音节之后,尾音[a]设为第2声调,前音节如为阳入声尾“-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4声调;如为阴入声尾“-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4声调。((8(p,t,k,h)—>4)+a(2))
  • 前音节为入声第4声调时,如尾音[a]紧接在此音节之后,尾音[a]设为第2声调,前音节如为阳入声尾“-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8声调;如为阴入声尾“-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8声调。((4(p,t,k,h)—>8)+a(2))
  • 尾音[a]表示为轻音时,[a]变为轻声调(第0声调),前音节无论任一声调仍然维持原调不变。(x+a(0))。[22]
中音[a]化变调规则(x+a+x)
    中音[a]表示[a]夹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中音[a]变为第1声调,最后音节仍然维持原调不变,此时前音节无论任一声调只要按照两音节基本变调规则来变调即可。(x+a(1)+x)。
尾音[e]化变调规则(x+e)
    尾音[e]前一音节为代名词时,尾音[e]设为第5声调,此时前音节之代名词须要按照两音节基本变调规则来变调即可。(x(代名词)+e(5))。
  • 尾音[e]前一音节为普通名词时,尾音[e]设为第5声调,前音节之普通名词无论为任一声调仍然维持原调不变。(x(普通名词)+e(5))。
  • 尾音[e]表示为轻音时,尾音[e]变为轻声调(第0声调),前音节无论任一声调仍然维持原调不变。(x+e(0))。
中音[e]化变调规则(x+e+x)
    中音[e]表示[e]夹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中音[e]变为第7声调,最后音节仍然维持原调不变,此时前音节无论任一声调只要按照两音节基本变调规则来变调即可。(x+e(7)+x)。
形容词三重叠变调规则(x+x+x)
形容词三重叠形容词变调,第1音节变为第9声调、第2音节同两音节基本变调规则一样、第3音节维持原调。比如:黑黑黑 (o-o-o)、冷冷冷 (ling-ling-ling)。
名词三重叠变调规则(x+x+x)
名词三重叠形容词变调,主要为了语音强调之用。第1音节、第2音、第3音节均维持原调。比如:钱钱钱 (zin-zin-zin)、人人人 (lang-lang-lang)。
动词三重叠变调规则(x+x+x)
动词三重叠形容词变调,主要为了语音动态强调之用。第1音节、第2音、第3音节均维持原调。比如:行行行 (ghing-ghing-ghing)、冲冲冲 (chong-chong-chong)。
多音节词组变调规则(x+x+x; x+x+x+x; ...)
于多音节词组变调规则之变调上,视用为形容词、名词、动词而作不同之变调。
特殊变调规则
除上述规则外,亦有部份"合字词"的变调会因经久的惯用法而有所不规则的音变。关于此点字词典上也会个别的加以注明解说。
声调语音特性功能之变迁
高平调(第1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高平调(第1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44,发音时提高声阶。一般作为台语8声7调的基本调。
高降调(第2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高降调(第2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53,发音时急降声阶。可由第3调、或第4调变调转过来。
 低降调(第3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低降调(第3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21,发音于低降声阶。可由第7调、或第8调变调转过来。
中入调(第4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中入调(第4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32,发音时低短而促、如华语之入声。可由第8调变调转过来。
 中入调与低入调语音特性比较
中入调(第4声调)在五度标音法调值为32,发音时低短而促。低入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22,发音时又更低短促。基本上中入调与低入调之语音差别不大,故一般可视为同一声调群组。
低缓升调(第5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低缓升调(第5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24,发音时低缓而渐升。可变调转为第7声调、或第3声调。
 中缓升调(第6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台湾闽南语"阳上调(第6声调)"分"全浊"音与"次浊"音,"次浊"音同"阴上调"(第2声调)常记之为(6=2);而"全浊"音同"阳去调"(第7声调)谓之"阳上变去"。在GDT则第6声调(降平调)另行独立,而词素于较高升调之时用"高升调(第9声调)"来标示。 “…现代闽南语八音齐全的只有泉州方言潮州方言,其他的方言都不全了。闽南语漳州系方言普遍地只有七音,缺阳上。泉州《汇音妙悟》记载着八个声调,所谓“八音”是齐全的。但泉州方言的“八音”系统也早已开始崩溃,同安方言只有七音,缺阳上(张屏生1996:196);惠安方言只有七音,缺阳上(钟露升1965);德化(盖德)方言也只有七音,缺阳上(Crosland 1996)……。一个普遍的趋势是阳上、阳去混同,也就是俗所谓的“浊上归去”。…”
中平调(第7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中平调(第7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33,发音时轻缓而平。类如华语平声,在变调之语型如:GDT、SMLT等语类作为基本调。可由第1调变调转过来。
高入调(第8声调)语音特性功能
高入调(第8声调)在五度标音法之调值为44,发音时中高短而促、如华语之入声。可由第4调变调转过来。
高升调(第9声调)语音特性与功能
台语第九声调为高升调,使用此音调表达时、音长会形成往上拉高的趋势。形成的原因分为几类别:(1).定语三连音、(2).一般合音词、(3). 情绪性或意外语音表达。
  • 定语三连音:在"形容词三重叠变调规则"中之第1音节即发第九声调。比如:ńg-ng-ňg(黄黄黄)。
  • 一般合音词:siá-å(社子)、dióng-iong(中央)、záng(昨天)、 ián-rìn(引擎)。
  • 情绪性或意外语音表达:bhór-ai(不爱)、比如: I bhór-ai li!(伊不爱你!),ghúa ghău(好棒)、比如: Lang i ghúa ghău!(人家好棒!)。
轻声语音特性与功能
轻声亦属于一种变调方式。轻声与否会造成语意的变更,其示意有加重、强调、肯定、威示,或是调和、委婉、让步等之意。台语轻声字通常出现在一个字词的最后位置。轻声大体分两类:(1).固定轻声、(2).随前轻声。通常固定轻声之轻声字的前一字词维持本调,再前之字词须进行连读变调。而随前轻声之轻声字须随前一字词变调。因为固定轻声之前字词维持原调、所以音节合分写对句型结构的辨认影响不大,可视语句需要来调配音节合分写]。音节合字以不超过3个音节为参考原则。
 固定轻声
不管原来的声调为何,一律变为固定的、低降的声调,故响度低而短近似第三调。会因语气表现、或随前音而有音高之呈现,使之音程拉长。固定轻声调号记为 å(aj)。分为八个类型如下所示。
  1. 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性、如:(动词+趋向动词),比如:rip kij(进·去)。
  2. 能表现出前面动词的意态,比如:e-giaⁿ lij(会走·哩)。
  3. 程度上的补充说明使用轻声表示,比如:ziah zitj-guå- å(吃·一些)、lim dåm-borj-å(喝·一点)。
  4. 代名词没有语意重点时使用轻声,比如:kng duå-ziå(放·在这)。
  5. 动词之后的代名词、数量词、补语等使用轻声,比如:cia zitj-cuej(吃·一口)。
  6. 人名姓氏、地名、时间等之词尾使用轻声,比如:cuâ sengj-sinnj(蔡·先生)。
  7. 句未语助词,如置于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补语、或子句词组等之尾端,比如:gin zau lå(紧走·啦)。
  8. 虚词、常用的台语虚词性词尾发轻声,如语气助词、句尾助词,或疑问句尾的否定词,比如:bhe kì bhorj(要去·不)。
 随前轻声
即是后尾之轻声调须随着前面字词之本调而转变。分为三个类型如下所示。
  1. 高平调阶(第1声调)随前:前字为第1声调、轻声字转为近似第1声调,比如:ciu cun lai(手·伸来)。
  2. 中平调阶(第7声调)随前:前字为第5,7声调、轻声字转为近似第7声调,比如:ăng ē(红·')、dūa ē(大·)。
  3. 低降调阶(第3声调)随前:前字为第2,3,4,8声调、轻声字转为近似第3声调,同前述固轻声,比如:bhùe å(尾·)、giâ cuj kij(寄·出去)。  语音省略脱落之特性与功能
经过长久的演化、部分台语音节会产生省略脱落的现象,导因于相互语音牵扯、且音节辨义上不含糊也可省略[20]。省略脱落的音节结构,大部分会出现在常用之短词组语音连接时中间的音节上、极少部分出现在后面的音节。此种音节上的变异类如随前轻声的特性,亦将之归为音变的现象。音变后、前面音节与中间音节会结合成为一个连读音节,后面音节还是维持原来之独立音节不变。
比如:hô ng hiăm(让人嫌)音变为 hô-ng hiăm、lāk bah bēh(六百八十)音变为 lāk-a bēh。
鼻化元音特性与功能
台语有5个鼻化元音,发音类如法语的鼻音。元音可以鼻化,比如 ĕ(鞋)鼻化后变成 ĕⁿ(楹)。元音中之 or 无法鼻化发音、oⁿ 是 o 的鼻化。而 u 仅用单音亦无法鼻化、须用二合字母(iu)才能鼻化发音,比如:iuⁿ。鼻化元音的附加符号可以写为右上标的 (ⁿ)、或是一般字母的 (nn)。
鼻化元音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高元音iⁿ / inn /ĩ/(i)uⁿ / unn /ũ/
中元音eⁿ / enn /ẽ/oⁿ / onn /ɔ̃/
低元音aⁿ / ann /ã/

 零声母语音特性与功能
于台语字词的音节中若没有声母(前置辅音)音标,而只以韵母(元音+后置音(元音+后置辅音))做为开头的标音,谓之零声母、且没有介音的存在。比如:e(挨)、u(污)、ŏr(蚵)、ing(英)、âi(爱)等字词,均属于零声母。零声母没有特别标记调号。其音节分布结构。
零声元音节结构
(无声母)
(无前置辅音)
声调
韵母
无介音(无元音)后置音(元音 + 后置辅音) + 鼻化元音
韵头韵腹韵尾

 清浊音之三重对立特性
台语的塞音塞擦音分为送气音、清不送气音、浊音不送气音的三重对立。三重对立是指发音同组的三个塞音或塞擦音(比如:g, k, gh),可以表达出三种不同的涵义(比如:ga(茄)、ke(溪)、ghĕ(芽))。台语的塞音及塞擦音要用“有声与无声”、“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两个(区辨特征中文维基百科未有区辨特征页面,可参考英语维基百科的对应页面distinctive feature。)来区别。
清浊音三重对立结构
送气音不送气音
有声浊音
无声清音清音

文白异读
台语的读音中有丰富的文白歧读(或称文白异读)现象。语言学家罗常培曾于《厦门方言研究》中粗略统计《方言调查字表》所举 3,758 个汉字当中,有 1,529 个有歧读现象,比例约占 40.6% 强。歧读汉字中,绝大多数文读白读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又约 90% 属之。其余则有多种读法。
举例数字(1~10)读音如后:(注:白读“一”若干学者认为“蜀”为正字;“八”为泉漳腔;文读“二”为部分地区失落 j- 声母)。
数字12345678910
汉字
文读it/iorghi/rī/līsamsu/singōliokcitbatgiúsip
白读zitnng/nosaⁿghōlakbeh/bueh/bəehgáuza̍p

一之语读为“蜀”(独),而二之语读指“两”,而十之语读为“杂”(如什锦/十锦,即“杂锦”)
使用文读或白读以场合、及语音构词而定。例如数字白读绝大多数用在计数,而当序数、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不需进制时使用文读。又例如“成”字有多个文白歧读:“成功”中读sêng,“几成”读siâⁿ,“成做”(成为)读chiâⁿ,“成家”读chhiâⁿ,不能相淆。 再如“驶”,驾“驶”执照多半念文音,和“驶”车却念语音多。
有些词语以文读和白读区别不同意思。例如“大人”的文读音dāi-rîn是对别人的敬称,白读音dua-lâng是指成年人。对于母语非台语人士而言,台语中的文白异读现象极易造成困扰。学习时应以词汇发音为主再旁以习惯用法,而个别汉字发音用之为参考基准。
字词结构
闽南语音节结构区分为五个音位成分:声母韵头介音)、韵腹韵尾声调。〔韵头、韵腹、韵尾〕三者又合称为韵母。闽南语有变调,而台语通用拼音标示变调,采用附加符号来标示声调,称为中文维基百科未有调号页面,可参考英语维基百科的对应页面Tone number。或调符。而声调符号基本上须标示在音节里响度最高的元音上,一般标示在韵腹上头。
基本字词结构
(声母)
(前置辅音)
声调
韵母
介音(元音)后置音(元音 + 后置辅音) + 鼻化元音
韵头韵腹韵尾

如上表所示、字词结构组成之成份如下所分析:
    《文字音节》=《(声母)+(韵母)》=《(子音)+(元音)+(声调符号)+(后置音)+(鼻化元音)》
  • 《声母》=《(子音)》
  • 《韵母》=《(元音)+(声调符号))+(后置音)+鼻化元音)》
  • 例如:tiâⁿ(疼) 的子音是(t),双元音(iâ):i介音、后置音为(a),声调符号是(^),鼻化元音是(ⁿ)。全拉丁字母法、声调字母置后写为:tiannx
  • 例如:bàn(板) 的子音是(b),元音是(à),声调符号是(ˋ),后置音是(n)。全拉丁字母法、声调字母置后写为:banw
在台文的文字音节架构上,〔子音元音声调〕三者为基本组成的音素
台文正词法
台文正词法其目的是将台文以标准书写程序法予以表达出共同遵守之台湾文字规范。平常口语,每个人讲的语音都可能不一致,故制定标准词,以共同遵守。书写时请尽量用词典的共同用词为参考基准[1],如此对于台文文字化的制定能够趋向标准化。
书写规范
DT在书写上,除了拉丁字母之外,也会使用到调号、连字号,此外还有表示鼻化元音的 aⁿ(ann)。关于调号与连字号的使用有其一定规范。
 连字号
台语是音节化的语言,书写时目前使用连字号在音节之间连结。比如说 Dāi-uăn 为一名词,有两音节,所以中间用连字号连结。此外也有人在做不用连字号书写的研究与进行实作,比如:GDT(简式台语通用拼音)、SMLT、MTPSDB、KHDB等型态台文。但是现阶段还是以使用连字号为主流。
 调号标示法
从第1声调到第8声调、连"第9声调"、及"轻声调"共有10种调号表示法。在一个音节里面,调号要写在该音节最前方的元音上。只有当该音节有多个元音、但首元音为 i 时,调号会写到第二个元音上,比如:im-diāu(音调)。当一个音节有多个元音时,调号应该标示在响度最大的元音上头(一般在韵腹上)。由以下规范可以判定调号需置放于何字母上头:
    响度优先次第: a > o > e = or > i = u〈低元音 > 高元音 > 无擦通音 > 擦音 > 塞音〉。 字母 m 如作韵腹时、须标于字母 m 上。 如因第一个字母是介音时、一般调号都须标在介音后一个字母上。如为 iu 或 ui 则调号标在 u 字母上、如为 ai 或 ia 则调号标在 a 字母上。 二合字母 ngor 调号标于第1个字母上,或二合字母 ng 之后的元音上。 三合字母 iau、iam 调号标于字母 a 上。而 ang、ing、ong、uan 则调号标于第1个字母上。而 ior 则调号标于 o 字母上。 四合字母 iang、iong 调号标于第2个字母上。而 uang 则调号标于 u 字母上。
鼻化元音
代表鼻化元音的符号 aⁿ(ann) 一律写在该音节的最尾端。
词大写规范准则
基本上分4类大写准则:
  1. 句子、文章,及诗歌等的开头。
  2. 专有名称(如:人名或尊称、地名、山川河流、国家名等之专有名称)。
  3. 政府、或私人机关团体的名称。
  4. 特别引用的文词等。
名词正词法
分为普通名词、及专有名词正词法。台文名词的合词法一般最多使用"3个单字词"进行合词,不建议"4个单字词(含)"以上之合词法。
 普通名词
一般普通名词小写,于2音节以上可以合写或加连字号、视惯用法或语音结构而定。现在台语的一些名词据研究仍然保留一些古代越人语言的成份。例如:ga-záu(虼蚤或蟉蚤,跳蚤)、ga-zuah(虼蠽或蟉蠽,蟑螂)、ga-lēng(䴔鸰或䴔閵)、dō·-gâu(杜猴)、dō·-gún(杜蚓或土蚓,蚯蚓)、gáu-hiā(蚼蚁或狗蚁,蚂蚁)、ga-lún-sún(交懔损、或交懔恂,打冷颤)、pah-ka-ciùⁿ(拍咳啾,打喷嚏)、dio̍h-ga-za̍k(著咳嗾,打噎)。而其构词法仍依如下之规则进行。
  • 单音节单意名词,独写,比如:tiⁿ(天)、dē(地)、lăng(人)、hŏr(河)、hài(海)等之单音节名词。
  • 多音节单意名词,连写,比如:len-bū(莲雾)、dua-ga-la(大佳腊)、āng-sâi(丈夫)、cīng-a-ciū(榕树)、ciu-lo-cai(手路菜)等之多音节单名词。[重叠强调性名词,连写,比如:lang-lăng(人人)、dīt-dit(直直)、uan-uan(弯弯)、si-si(时时)等之重叠强调名词。 组合性名词,连写,比如:hing-di(兄弟)、suaⁿ-tou(山头)、tor-hai-lang(讨海人)等之组合名词。
  • 普通方位名词: 位于一般名词后,所谓的名词"后位修饰"名词。
  1. 一般指示方位名词,前置有一般名词,连写。比如:cù-lai(厝内)、ciā-ding(车顶)、mng-kou(门口)、ciû-ka(树下)等。
  2. 组合方位名词,与其它的名语词组合,分写。比如:ao-zou zi-gan(欧洲/之间)、tuan-ti nai-di(团体/内底)、ke-sui ding-guan(河水/上面)。
  3. 转化后之普通方位名词:由一般指示、或其他方位名词转为普通名词。比如:tai-a-ka(台子脚; 矿场煤炭筛选工作)、ciu-a-ka(树子脚; 地名或专指树下)。
专有名词
一般专有名词除人名、地名、专有名称外,一律小写。比如星期、月份、春夏秋冬等小写即可(如同法语俄语)。于2音节以上可以合写或加连字号、视惯用法或语音结构而定。
  • 星期、月份、春夏秋冬等用连写且小写,比如:le-bài-īt(礼拜一)、cit-ghueh(七月)等之名词。
  • 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连写且大写,比如:Dāi-lăm(台南)、Gē-lang(基隆)、Āng-mō-siăⁿ(红毛城)等之名词。
名词倒置
关于名词倒置例子如“衫裤”、“人客”、“趁钱”、“眠床”、“精肉”、“滚水”等等都是唐宋以来 (中古汉语时代) 的用词。[衫裤、人客、滚水,也见于粤语]。台语一些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但是和古汉语相同,例如“鸭母”、“风台”、“人客”、“亲堂”、“骹手”等。表动物之性别及物之阴阳者,以“公/母”表二,如鸡母、狗公。[公/母也见于粤语,但母作“乸”]。表本源及衍生者,以“母/子”表示:如钱母(母钱也,即本钱)、钱儿囝(利息)、股母(股本)、股儿囝(股息)。
其他例子如:惯习、顸颟、千秋(gōng-ciu)、偻伛、闹热、童乩、气力、弃嫌、退后、序先、第(dai上声)先、塞鼻、寸尺、冒仿、青红灯(红绿灯)、板模、胃肠、慢且、头前、久长、出外、心内、加添、养饲、落衰、菜蔬、延迟、利便、缘投、运命、进前、绍介(介绍,都有人用)、臭酸、姑磨(今台湾地区多俗写为龟毛)、吓惊/吓恐(恐惊古音同)、夜半、布帆/布蓬、暝日(暝为夜的意思)。在日语的汉语表达词汇中、有一部分如台语般采用名词倒置习惯用法。
 色彩名词
在台语中时常有“蓝、绿不分之现象”,蓝绿皆为谓之“青”,是蓝是绿乃需视其前后构词而定。一般而言:与“红”相对时,则“青”指绿色,如“青红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青草”、“青山”、“青尺”(鲜艳) ;而有时以青称蓝,如“青天”、“海青色”。
代词正词法
人称代词
DT的人称代名词,分为3个人称,例如:“我”(ghuà)是单数第1人称,:“汝”(lì)是单数第2人称“你”,“伊们”(in)指复数第3人称“他们”。在闽南语系中复数第1人称代名词“我们”一词分为“包括性”和“排除性”。如果听者也包括在内,就使用包括性代名词“咱们”(làn),否则就用“阮们” (ghuàn);一般大多用谦称的包括性用法“咱们”(làn)。其始用,基本上与粤语客家话等南方方言无大区别。不过女孩子在称自己时也会说“阮” (ghùn),这在语气上会显得骄羞一些。一般人称代名词用小写即可,类如法语俄语等人称代名词的写法。
 单数复数
第1人称ghùa (我,男女皆用)
ghùn (我,女孩用)
包括性làn (咱们)咱们
排除性ghuàn (阮们)我们
第2人称lì (汝)你/你lìn (恁)你们/你们
第3人称i (伊)他/她/它/它in (伊们)他们/她们/它们/它们

  • 闽南语人称代词不分性别。
所有格代词
DT不区分所有格代词和所有格形容词。一般规则是人称代词加上“个 (ĕ)”,便组成所有格代词、或形容词,概说如下:
 单数复数
第1人称ghua-ĕ (我个,男女皆用)
ghun-ĕ (我个,女孩用)
我的包括性lan-ĕ (咱们个)咱们的
排除性ghuan-ĕ (阮个)我们的
第2人称li-ĕ (你个)你的/你的lin-ĕ (恁个)你们的/你们的
第3人称i-ĕ (伊个)他的/她的/它的/它的in-ĕ (伊们个)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它们的

  • 例句:这本书是我个 (Zit bun cēh sî ghua ĕ):这本书是我的。
  • 所有格代词中的“个 (ĕ)”字不能略去,闽南语所有格代词不分性别。
指示代词
DT的指示代词不分人称,所指分为指近和指远,概说如下:
 指近指远
一般单数zit e (之个)这个hit e (彼个)那个
众数zit gua (之些)这些hit gua (彼些)那些
空间di zia (在之里)这里di hia (在那里)那里
zia lai de (之内面)这里面hia lai de (彼内面)那里面
zia gua ko (之外口)这外面hia gua ko (彼外口)那外面
时间面zit zun (之阵)这阵子hit zun (那阵)那阵子
时间点(后)zit ma (之吗)现在i au (以后)之后
时间点(前)heⁿ zai (现在)现在i zing (以前)之前
状语ciuⁿ a ne (像之样)像这样ciuⁿ hit e (像彼样)像那样
程度zat ni (之么)这么hiat ni (那么)那么
类型zit kuan hing (之款型)这种hit kuan hing (彼款型)那种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不分人称,可以和数词及名词合用来表意,概说如下:。
siang (尚)
gia (甲)
什么siaⁿ (声)
siaⁿ hue (声会)
siaⁿ mih (声物)
什么(种类的)+ 名词siaⁿ (声) + mih giaⁿ (名词)
哪个dorh/da (底) + (数词) + (量词) + (名词)
哪里dih dorh/da (底叨)
deh dorh/da (叠叨)
何时di si (底时)
dang si (当时)
siaⁿ mih si zun (什么时阵)
怎样做法a nua zor (怎么做)
an zuaⁿ zor (按怎做)
状态ze si siaⁿ (这是什)
an zuaⁿ (按怎)
siaⁿ siau (什小)
多少 (可数)gui (几) + (量词) + (名词)
gua ze (若多) + (量词) + (名词)
多少(不可数)gua ze (若多)
为什么ui siaⁿ dai (为什代)
ui siaⁿ mih (为什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3 发表于: 2010-01-29
形容词正词法
形容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的词类,用以彰显被修饰的名词的特征。而形容词本身可以被副词所修饰,像形容词“少”(zior)以副词修饰变成“很少”(ziok zior),其中“很”(ziok)即为副词。闽南语里形容词除具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外,还有多级的强化性的比较特色。
  • 单一形容词,只由单一字词。比如:憨 (ghōng)、聪明 (kiâu)、近 (gīn)、远 (hng)。
  • 合成形容词,由多字词所组成之形容词。
    二重叠形容词。
      单音节二重叠形容词,连写。比如:骨力 (gut-lat)、懒惰 (bîn-dūaⁿ)、(ziaⁿ) pua-ge((真)破格;乌鸦嘴)。 覆音节二重叠形容词,连写。比如:湿湿 (sip-sip)、乾乾 (da-da)。
三重叠形容词,连写。比如:红红红 (áng-āng-ăng)、烧烧烧 (siór-siōr-sior)。 交错重叠形容词,将"重叠形容词"部份连写。比如:离离落落 (li-li lak-lak)、黑漆漆 (o zah-zah)。 副词正词法
副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的词。
  • 单一副词,独写。比如:滫(siŭⁿ)、著(dōrh)、拢(long)、卡(kāh)、真(ziâⁿ)。
  • 合成副词,合写。比如:促促(cû-cū)、雄雄(hiōng-hiŏng)、险险(hiam-hiàm)、hiau-hing(嚣兴; 糟糕)、iao-siou(夭寿; (真)糟糕!)、sian-ciao(声晓; 什么事!)、
    nia-mi(马上)。
 动词正词法
一般而言动词可分为普通动词、动词短语 、动词词组、完成式动词组、进行式动词组,及典型的台语b动词(连系动词)"是"之变化型态等。词性有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之别。
 普通动词
词性有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等类别.
  • 简单动词
  1. 单音节单意动词,独写。比如:ziah(食)、âi(爱)、hūn(恨)、kûaⁿ(看)、tak(读)、tàⁿ(推)等。
  2. 多音节单意动词,合写。比如:lōk-iaⁿ(露营)、càng-zui-bhī(潜水)、pā-bhŏr(遗失)、zui-ciâng(水漒,瀑布)等。
  • 合成动词,合写。比如:siu-zui(游水)、gàn-giāu(讦谯)、zau-bior(走标)等。
  • 重复动词,合写。比如:lu-lu(擦擦)、tu-tu(突突)、bua-bua(磨磨)、cing-cin(清清)等。
  • 重复穿插方向动词,分写。比如:ging-lai ging-ki(捡来捡去)、kan-lai kan-ki(看来看去)、cong-lai cong-ki(做来做去)等。
 动词短语
动词词组属于完全不及物动词、或不完全不及物动词.
  • 动词+方向动词,可合写或分写。比如:kuan ghua-kou(看外口)、chong lo-ki(冲落去)、giaⁿ ghue-lai(行过来)、zou ghue-ki(走过去)等。(这一部份常有轻声调表现)
  • 动词+语态助词,可合写或分写。比如:dòng bhê-diău(挡未条)、iōr lòr-kì(摇喽去)、kuàⁿ-māi(看麦)、pòng-ga(膨到)等。
动词词组
动词词组大多属于完全不及物动词。
  • 动词中切入修饰词,分写。比如: cut duâ king(出大(彩)虹)、zau dng lō(走长路)、līm siōr zìu(喝烧酒)、dè bhông-guè(压墓稞)等。
  • 动词中切入语助词,分写。比如:cîng hō sior(穿ho烧;穿暖一些)、ziâ kà bà(食kah饱;吃饱一些)、tāk bhê liàu(读bhe了;读不完)等.
 完成时动词组
完成时动词组属于完成不及物动词,用〈u(有)+动词+语助词〉之格式表示,以表"完成意思"的语态。会用后词缀、比如: à、là 等语助词后置以加强语气。
  • 完成时动词组,分写。比如:ù zià à(已经吃了)、ù zòr là(已经做了)、ù iōn là(已经用了)、ù sià à(已经写了)等。
进行式动词组
进行式动词组属于完全不及物动词,用〈dñg-de(正在)+动词;de(正在)+动词〉之格式表示,以表"进行意思"的语态。
  • 进行式动词组,分写。比如:dñg-dē sià(正在写)、dñg-dē kûn(正在睡)、dñg-dē zàu(正在跑)、dñg-dē kûaⁿ(正在看)等。
台语联系动词
台语联系动词 sī 即属于不完全不及物动词,须要补语。
  • 联系动词 sī(是);<中置>、分写。比如:zùi sî ziàⁿ e(水是淡的)、ciû à sî cēⁿ e(树是绿的)等。
  • 联系动词组 sī(是);<后置>、分写,用〈语助词+"sī(是)"〉之格式表示。比如:m sī(不是)、ia sī(抑是)、na sī(那是)、dio sī(就是)等。
介系词正词法
介系词是一个用来表现字词之文法联系功能的词语词缀,也是在语法里叙述与联系句子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台语基本上为语序SVO之语言,其介系词倾向使用"前置式"、或谓"中置式"。台语介系词有:"与" (gah)、"对" (dui) 等字词。

  • 语句比如:"Ghua gah li" (我你)。"Zit hang dui hit hang"(这项那项)。
 语助词正词法
语助词基本上是不变化的语词、状声词亦属之,语助词在文法上归属于虚词类。目的是和其所修饰的字词共同构成新的语词、或则另成立新的语句架构。再而使说者在其所描述的人、事、物、或则所述说的现象上之语句能有所强化与增添附加涵意,进而使表达上突显出所要求之主客观语气与评价语态一般语助词会置放于句尾。功能大致分为二类:
  • 单音节语助词,分写。比如:(作(còng)/什么(siaⁿ)/啊(siău)!)、(还(hīng)/什么(zit-ko)/啊(hoⁿ)!)。 (语气坚硬!)
  • 多音节语助词,跟前面的语词分写。比如:(喝(līm)/一口(zit-cûi)/而已(niâ-niā)!)。 (语气肯求!)
状声词正词法
状声词为用以表达感叹、惊呀、疑问、恐惧、喜怒爱恶等之词语,归为语助词类。状声词之音调在调变上比较单一,使用上多以单独词语来表现[有时也和一般语词合用,此时状声词如置放于句子中前、其变调法只要遵循一般变调规则即可。
    台语之状声词一般以纯声母或纯韵母来表示,比如:hngk(表答应、可以)、hènn(表同意、接受)、hm(哼、表拒绝之语气)。
  • 欧美语状声词之转用法,比如:o-oh("欧-欧"; 表有状况之外情形发生时之惊讶!)也可直接引用到台语来,调性再修改为台语之音调即可。
 数量词正词法
基序数词与合数词
基本上基序数词语之念法同于白话文,也有文白异读的混用现象。基数有两种念法:DT基数-1为普通用法(白读)、而DT基数-2短促型念法(文读)用在专门计数方面较多,比如电话号码的念法。基数如转作序数用,除零(ling)外,仅在DT基数前加上序数前缀词“dē(第)”即可。
DT基数-1DT基数-2DT序数数字注释
lĭngkôngkông0lĭng 同时可用 kông 来表示。
lĭng 在序数词上使用 kông 较多。
在电话号码时用 kông;如:00须念为(kòng kông)。
zitīt / iordê 1(īt)1zit 有三种念法,基本上念为 zit,例:zit ē(一个)。
与序数词合用须念 īt(dê-īt)。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 īt,例如:21(ghî-zāp īt)。
用在月份的日期,例如1号念(ît hor)。
用在电话号码时用 īt;如:18须念为(ît bak)。
亦可念为{幺}(ior),主要用在呼卢喝雉时、
如:123456……(ior, ghî, saⁿ, si, gho, liok……)。
nngghī / rīdê 2(ghi)2nng 有三种念法,基本上念为 nng,例:nng ē(二个)。
与序数词合用须念 ghī(dê-ghī)。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 ghī,例如:52(ngo-zāp ghī)。
用在月份的日期,例如:ghî hōr(二号)。
漳州音念为 nō,例如,nô e(两个)。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ghī;如:22须念为(ghî ghī)。
saⁿsamdê 3(sam)3sam 有二种念法(sam; saⁿ),基本上念 sam,例:sam ē(三个)。
与序数词合用须念 sam(dê-sam)。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 sam,例如:63(lāk-zāp sam)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saⁿ;如:33须念为(sāⁿ saⁿ)。
dê 4(si)4sî 有二种念法,基本上念为 sî,例:sì ē(四个)。
与序数词合用须念为 sî(dê-sî)。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sû;如:49须念为(sù giù)。
ghōngòdê 5(ghō)5ghō 有二种念法(ghō; ngò),基本上念 gho,例:ghô ē(五个)。
与序数词合用念 ghō(dê-ghō)。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ghō,例如:58(ghô-zāp beh)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ngò;如:57须念为(ngo cīt)。
lakliokdê 6(lak)6lak 有二种念法(lak; liok),基本上念为 lak,例:lāk ē(六个)。
与序数词合用念 lak(dê-lak)。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lak,例如:96(gau-zāp lak)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liok;如:36须念为(sāⁿ liok)。
cītcītdê 7(cīt)cīt 只有一种念法(cīt),念为 cīt,例:cît ē(七个)。
与序数词合用念 cīt(dê-cīt)。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例如:47(sì-zāp cīt)
电话号码一样用 cīt;如:57须念为(ngo cīt)。
bēhbātdê 8(bēh)8bēh 有二种念法(bēh; bāt),基本上念为 bēh,例:bê ē(八个)。
与序数词合用念 bēh(dê-bēh)。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bēh,例如:78(cit-zāp bēh)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bāt;如:28须念为(ghî bāt)。
gàugiùdê 9(gàu)9gàu 有二种念法(gàu; giù),基本上念为 gàu,例:gau ē(九个)。
与序数词合用念 gàu(dê-gàu)。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gàu,例如:69(lāk-zāp gàu)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用 giù;如:89须念为(bāt giù)。
zapsipdê 10(zap)10zap 有二种念法(zap; sip),基本上念为 zap,例:zāp ē(十个)。
与序数词合用念 zap(dê-zap)。
二位数或以上合用时须用zap,例如:14(zāp sî)。
电话号码上的念法基本上不用(sip)只用(1至9)的位数而已。
sip 一般比较少与数词合用,且大多与字词结合使用,
例:sīp-zŭan sīp-bhì(十全十美)。

分数词
分数基本表达公式为:A hun zi B(A分之B),分母为A、分子为B;如:(B/A)。
  • 比如:ghî hun zī īt(1/2)、bè hun zī ghō(5/8)、bà hun zī bāh(100/100)。
如果算百分比的成数之分数词表示法,可以用单一合词来表示。
  • 比如:lāk siăⁿ(6成)、sāⁿ siăⁿ(3成)等之合词字来表示。
 量词
量词基本表达公式为:数词+量词+名词。比之英语台语量词是比较丰富多样。台语的量词会随着不同物件而有不同的表示词语。
  • 一般单音节量词与与数词合词,比如:(zu) nng dang ((打)两针)。
  • 而多音节的量词与数词分写,比如:ghô dian zing (5点钟)、zit zang hue(一欉花,(地上长)一枝花)。
  • 而合成数词与量词分写,比如:gau-zap cit nīdō (97年度)、sì-zap bè hûe (48岁)。
概约数词
概约数词即是表示大约范围之数目,基本表达公式为:二个单纯数词+量词、合成数词+(kong(零)、guha(外))+量词
    二个单纯数词+量词,比如:ghô lak e (五六个)、nng saⁿ dang/ni (二三年)。 合成数词+(kong(零)、ghua(外))+量词,比如:zit-bah kong ghô ziah (一百零五只)、ghô-bah ghua nia (五百多件(衣服))。
连接词正词法
连接词以音节来分有2类(1).单音节连接词、(2).多音节连接词。多音节连接词以连字号合词、或合写来表示。
  • 单音节连接词、比如:gōrh(又)、nā(假使)。
  • 多音节连接词、比如:ziû-sī(就是)、rū-gōrh(如果)。
连接词以语用角度来看分为8大类:(1).并列连接词、(2).转折连接词、(3).选择连接词、(4).假设连接词、(5).比较连接词、(6).因果连接词、(7).承接连接词、(8).让步连接词。
  1. 并列连接词,独写。比如:gah(甲)、gōrh(又)、iū-gōrh(尤个)。
  2. 转折连接词,独写。比如:m-gōrh(无够)。
  3. 选择连接词,独写。比如:ziû-sī(就是)、dōr-sī(都是)。
  4. 假设连接词,独写。比如:nā(假使)、nâ-sî(若是)、rū-gōrh(如果)。
  5. 比较连接词,独写。比如:bi(比)、bi-gâu(比较)。
  6. 因果连接词,独写。比如:īn-ūi(因为)。
  7. 承接连接词,独写。比如:nâ-a-ne(如这样)。
  8. 让步连接词,独写。比如:dor(都)、nâ-bhōr(那无)。
熟语正词法
熟语指先民近人经久习用之固定语句结构,像是格言春联用语、婚丧喜庆,或则逢年过节等之人际往来用语。而成语谚语、斗嘴鼓等之用语亦属之。基本上此些语音之变调,全部以传统语音及惯用之变调为主。一则传统之语音表现传神、二则先民近人习用已久,一讲这些用语大家自然心领神会不须多做解释
    一般表达之惯用熟语:[
  1. Û lĭng û siâⁿ.(有灵有圣):期望神明保佑。
  2. Sui-lăng bhōr sui-miā.(美人无美命): 红颜多薄命。
  3. Sior giaⁿ hioong, sing-e dor-âi gin-zŏng.(烧怕雄、生的都要紧总):热烫的慢吃、生的快炒(才好吃)。
  4. Ē kō-ge, bhê būn hùe.(会呼鸡、不会吹火):有气无力。
  5. Dûa ùaⁿ, giām bhuan gĭⁿ.(大碗兼溢满(碗)边缘):量多有剩、满意对方的诚意。
  6. Tiaⁿ bho cûi, dûa hù-gûi.(听某嘴、大富贵):听老婆的话才会大富贵、女人比较细心比较勤俭。
    成语、谚语等之熟语:
  1. Zīt ē bhò kāh iăⁿ sāⁿ ē tīⁿ-gōng-zò.(一个某卡赢三个天公祖):远水就不了近火;近水才可能救近火。
  2. Gîn zi bhōr sên lām.(近"姬"无善"男"):一接近女色,男人就不老实。
  3. Īn-ĕn tiⁿ zù-diāⁿ, m-sî mūe-lăng ka ghāo giăⁿ.(姻缘天注定、毋是媒人跤爻行):姻缘本来天注定、不关媒人行脚勤。
  4. Zît zià sat-bhòr pòng-ga zui-ghū dūa.(一只虱母膨到水牛大):很会吹牛夸大。
  5. Zît lîap cān-lĕ zi gau uaⁿ tng.(一粒田螺煮九碗汤):僧多粥少、资源不足。
  6. Cēn-gōng lān lòng-pùa zī-bhāi dàⁿ.(青狂"男"弄破"姬掰"胆):欲速则不达,性情莽撞、做事欠思考。
  7. Lāng de ziâ bhi-hùn, li dē hùa sior.(人家在吃米粉你却在喊烧(热)):观棋者老是在语、旁观者反而在出馊主意。
  8. Gin-pàng bhor hor se, gin-gê bhor hor dā-ge.(紧纺无好纱、紧嫁无好大家):食紧弄破碗、欲速则不达。
 外来语正词法
台语中之外来语日语占大多数,例如:o-do-bai(オートバイ;摩托车)、ho-su(ホース;管子)、ki-mo-zi(気持ち;心情)、zu-na-mi(津波;海啸)、do-san(父さん;父亲)、ni-san(兄さん;兄长、黑道的大哥)、si-a-ge(仕上;装潢)、及sa-si-mi(刺身;生片)等。这些外来语转为台语后其音调须再作些许变调以应台语声调轮廓
    日语转台语语音化,比如:si-a-ge(装潢)来自(日语:仕上)、ki-mo / ki-mo-zi(心情(好)来自(日语:气持ち)。
其它亚非欧美等国之外来语原则上可直接引用在台语词语上,再做些许音调调变即可转用。基本上台语外来语的引用问题不大,只是些许音调上的问题须做调整及习惯而已。
    欧美语转台语语音化,比如:法语印尼语等语言之肥皂(savon)一词转为台语变为(sa-bun)。
分隔号( ' )
    发音产生歧义的情况下,比如在同一字词内因发音响度关系音节须分开处、或目前发音归纳问题还须理清处,先使用分隔号(')作为类如介音符号暂以分隔前后音节之用。有时也用来替代连接号
台文语法
台文语法与中国南部的方言如:潮汕话客家话、及广东话之语法类似。典型的语序为"主语+动词+受词"亦相同于普通话的语法,不过另有其它的语序如:"主语+gāh+受词+动词"(属于主宾谓结构),或 "受词++主语+动词"(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此二种语序须伴随着 gāh 等"不变词"(质词)来使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我抱你"(I hold you.)的句子。字词包含有:ghuà(我)、pōr(抱)、 (你)。以下就此句之各式句型的应用变化加以分析
主语+动词+受词 (标准台文语序)
    台文句子上标准的语序为主谓宾结构如: Ghua pôr lì. (我抱"著"你, "I hold you.")的意思。
  • Ghuà:我,代名词这里当主词。pōr:抱"著",为(及物)动词。lì:你,代名词这里作受词用。
  • 基本上 Ghua pôr lì.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有带点命令式的倾向。
主语+gāh+受词+动词 (主动语态)
    另外一个大约相等的意思其语序为主宾谓结构如: Ghua gah li pōr,多少含有"我拉住你且抱住你(I take you and hold") 或者 "我已碰触到你且抱住你"(I get to you and hold.)之意,本句为主动语态句。这里语助词 gāh 为"把"、"将"之意,有时翻成中文会误译为 gāh 是"给、被"(台文:hō)之意,而造成误解此式台文句为被动语态句。
  • 加上之语助词(不变词) gāh,会使语句的结构除表现为主动语态外、也呈现出强化祈使的倾向。语气的表示为“……让我来好了!”或为“……是你这样做的!”。
  • 台语在"你(他)打我"的语句表现,会惯常的使用《主语+gāh+受词+动词》的句式。比如:习惯会用 Li gah ghua pāh. 或者 I gah ghua pāh.;如用 Li pah ghuà.(You hit me.) 或者 I pah ghuà.(He hits me.) 则指控性质就比较严重了。
 受词+<+主语>+动词 (被动语态)
    接着被动语态句,Li ho ghua pōr 亦是表示同样的意思。不过用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意即"你允许你自己被我抱"(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held by me) 或者"你让你自己可以被我抱"(You make yourself available for my holding)。 “hō”为语助词(不变词)、"让"之意,《受词+<+主语>+动词 (被动语态)》的句式表示的被动态有些祈使的意思。如 Li ho ghua pōr 改用 Ghua por lì. 则有些命令式的语气。而用主动语态 Ghua gah li pōr. 语气会缓和一些,祈使性质多一点。 在被动语态中,施事者短语“<+主语>:被某人”必须讲明,并以“hō(给、被)”作开端,即使这“某人”可能是不存在或不知是那位,比如:伊被人骗(Yi ho lang pên)、中文:他/她被(人家)骗。按照中文语法,我们可以单用施事者介绍词“被”而不提及施事者;或者用施事者短语“被人家”可以连带提及施事者。但在台文中,下面这句在文法上是错的:茶杯被打破(De bue ho lòng puâ)、中文:杯子被打破了。台文正确应该说成:茶杯被人(家)打破(De buei ho lang lòng puâ)、或可以用中文说:杯子被人(家)打破了。在台文的表示法里虽然不知是那位打破了杯子,施事者短语“hō人”(ho lăng)却是必须置入句中且永远都要紧随"逻辑主语"(受词)之后,而非句子之末。而不像一些如德语荷兰语,将施事者短语放在助动词过去分词之间;或俄语将施事者放在过去式被动形动词、或者自动词之后。
 主词(主句)+(bhor)bì"(不)比"+受词(副句)+kāh+形容词
为比较句型: Ghua bi lì kah sân. (我比你穷, "I am poorer than you.")的意思。bì:比"较"之意,为"比较连接词"。kāh:较……,"语助词"作强调用。sân:"穷"(sàn-ciāh),为"形容词"; 反义词为"有钱"(hor-ghiah)。基本上 Ghua bi lì kah sân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如说:Li (bhor)kah hor-ghiah (你"较(没)"有钱)则语气弱一点。
比较句经归纳有如下几个类型:
    两个或以上名词:台语的另一型比较句结构为 “X + <形容词 + 过(guê)> + Y”,被认为源自中古汉语的 “X + <形容词 + 于> + Y”结构。台语:伊水过你(I sui guè lì)、中文:她比你漂亮。粤语也使用同样的结构:佢靓过你(kʰœy5 leŋ3 kʷɔ3 nei5)、中文:她比你漂亮。由于中文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其结构 “X比Y + kāh + 形容词” 影响到台语。于是,以上的例句可以变成:伊比你卡水(I bi li kah suì)、中文:她比你漂亮。另一类似的中古汉语句式则为:“X + <kāh + 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 Y”,(卡多岁)、I kà zè hùe lì.(他比你年纪大),老一辈的人大多会用此种句式表达。
  1. 单一名词:包含“过”或“比”的结构,都需要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以作比较。如果只提及一个名词,就会组成残缺的句子:伊水过 (?)。在此情况,需要使用“kāh”,或者“ziaⁿ”的结构:伊kāh水(I kah suì);伊ziaⁿ水(I ziaⁿ suì)。普通话和粤语的情况都一样。只提及一个用来比较的名词时,需要转用另一种句式。台语和中文都使用"前为修饰"(形容词前),而粤语则使用"后位修饰"(形容词后置)。中文:她比较漂亮;粤语:佢靓(kʰœy5 leŋ3 ti1)。台语中,有两个字本身有比较的意思,就是“赢”(ian)和“输”(su)。它们可以独立使用,或者加上“过”(guê)字。这领裙输(过)许领(Zit nia gŭn su-guè hit nià)、中文:这条裙子不够那条好。我内个电脑赢伊个好多(Ghua hit e dên-nàu iaⁿ i-e ziaⁿ ze)、中文:我(家里)那部电脑比这部好很多。如果表示更大的程度差别,可以在句末使用状语“好多”(ziaⁿ ze)。
  2. 同等级:台语中“平”(bĕn)、或者“同款”(gâng kuàn)都用来表达"相等"的概念:只本书佮彼本平重(Zit bun cè gah hit bùn ben dāng)、白话文:这本书和那本书一样重。伊两人同款型(In nng lăng gâng kuan hĭng)、白话文:他们都一样(他们长相一样/他们一样那么好/坏)。
  3. 最高级:台语以副词“上”(siong)或“上概”(siông-gà)表示最高级。而且,“上概”通常带有褒义:只间物见上概好食。(Zit ging mî giaⁿ siông-gai hor ziah)、中文:这间(餐厅)(的东西)绝对是最好吃的。伊们对我上好(In duì ghua siông hòr)、中文:他们对我最好。
Nâ-sî(Nâ-ṁ-sî)(若"是(不是)")…, dôr aî(dôr mài)(就"要(不要)")…
    为假设句型: Nâ-sì bhê-hiang gòng dai-ghî, dôr aì orh. (若是"你"不会讲台语,就要学.", "If you can not speak Taiwanese, you need to learn it")。Nâ-sî(Nâ-ṁ-sî):"若(不)是"之意,为"假设连接词"。bhê-hiàng:不会,为"否定动词"。台语允许动词之后再接动词、比如:bhê-hiàng 接 gòng。gòng:"讲"之意,为"动词。dôr aî(dôr mài):"就要(不)"之意,"副词"作前接强调用。orh:"学"之意,为"动词"。 "Nâ-sî(Nâ-ṁ-sî)"后面可接表示"人"或"事"的子句,一般这子句可省略掉主词。句子的语气强弱视使用时的主客观条件而决定。
 结论
借由基本台语句型的活用,因而很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型可以如此的组合并建立起来,如:Ghua iuⁿ zuì hô li lim (我舀水给你喝,"I ladle out water for you to drink"),句中 iuⁿ 为舀(水)"to ladle out(water) "、zuì 意思为水"water"、 lim 为喝"to drink"之意。此外,台语语法及句型相当多,进一步阅读请自行参考相关文献书籍
 与〈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完全相容性
"台语通用拼音方案"(DT; 台通拼音)在拼写台湾闽南语普通腔时,与"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TL; 台罗拼音)二者在语音的结构上完全[/url]。即使台通拼音和台罗拼音同时出现,也不会产生误解与混淆。代数上的二元关系可以用来讨论两者的相容程度:首先假设台湾闽南语普通腔的所有音节的集合为 M、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所有音节拼法的集合为 T、台语通用拼音所有拼法的集合为 D。根据以上三个集合,我们可以定义台罗拼音系统为二元关系 RT,它的定义域是 M、陪域是 T,值域为:a≤RT(m)≤ut,或a≤t≤ut 。而台通拼音则为RD,定义域是 M、陪域是 D,值域则为:a≤RD(m)≤ut,或a≤d≤ut 。
M = {a, aʔ, ai, ãi, ... ua, ... ut} T = {a, ah, ai, aiⁿ, ... p, t, k, ... ph, th, kh, ... g, b, ... j, ... ua, ... ut} D = {a, ah, ai, aiⁿ, ... b, d, g, ... p, t, k, ... gh, bh, ... r, ... ua, ... ut} 将拼音方案定义为数学上的关系之后,台罗拼音的ua与台通拼音的ua等逐一对应:
函数为双射当且仅当对任意存在唯一满足f(m) = t。 函数为双射当且仅当对任意存在唯一满足f(m) = d。 而函数 RTRDRDRTRTRD,即二组转换均满足双射关系且互为对方之集合。因此 ,且 用口语说明上述数学式:RT音节ua与拼写法ua属于“台罗拼音关系”,而RD音节ua与拼写法ua属于“台通拼音关系”。最后我们从音节对照表可以观察到结论:
当且仅当 结论即是:在台通拼音方案中,任一音节若用某个在台罗拼音已经采用的拼写法,则此音节在台通拼音中之拼写法亦相同、或有一等式符号与之对应。意即台通拼音与台罗拼音在拼音的结构上具有完全的相容性。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Lēn-hâ-gōk sê-gāi rīn-kūan sūan-ghěn
Dê 1 diău
Lāng-lăng seⁿ-låi zû-iŭ, zāi zūn-ghiăm gāh kuăn-lī siòng it-lip bīng-dìng. In hù-iù li-sîng gāh liōng-sim, lî-ciaⁿ ìng-gai i hiāⁿ-dī gūan-hē ē zīng-sĭn hō-siōng dùi-dāi.

Lenhaxgok sexgai rinkuan suangheen
Dex 1 diaau
Langlaang sennvlaij zuxiuu, zai zunghiaam gaq kuaanli siongw itlip bingdingw. Inv huwiuw livsingx gaq lionsimv, lixciannv ingwgaiv iv hianndi guanhe e zingsiin hosiong duiwdai.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icle 1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
航海家1号闽南语问候语
美国太空船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10年仍然正常运作。旅行者1号上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唱片有12英寸厚,镀金表面,内藏留机针。其中包括闽南语之问候语为:“太空朋友,你们好!你们吃饱了吗?有空时,就到我们这儿来坐一坐。”
台语通用拼音英语语音
Tài-kong bīng-iù, lin hòr! Lin ziâ-bà bhē! Û-ĭng, dôr-lăi ghun-zia zē òr.
Taiwkongv bingiuw, linv horw! Linv ziaxbaw bhe! Uxiing, dorxlaai ghunvziav ze orw.
Friends of space, how are you all! Have you eaten yet? Drop in on us if you are available.语音听取(NASA航海家-1号语音网页)

关连项目
    三推成字法语言列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4 发表于: 2010-01-29
台语现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简称MLT)是一套将台湾闽南语口语拉丁化的书写系统。与其共同发展的台语现代拼字(Taiwanese Modern Spelling System,简称TMSS)是一套台湾闽南语的正字法。台湾日治时期,发明者林继雄因受到日籍老师讥讽台湾没有口语文体,遂与其同学以白话字为基础拼写法,改良为台语现代拼字。其声调架构几乎完全由拉丁字母来表示,不用额外的下标符号、上标符号等变音符号,作法类似于国语罗马字。

闽南语声调有8个(台湾闽南语第2声调同第6声调;阴上同阳上,原第6声调混入第7声调所谓的“阳上变去”,形成上声已不分阴、阳之特性),当两个音节结合(合字)时,不论后字(后音节)条件如何,前字(前音节)几乎都得变调,而除了一些重复尾调等特性外后字基本上维持原调。台语现代拼字的发展者们对于白话字在合字之前音节不变调,而大量使用连接号来替代前字音节之变调,且均以原调来表示的写法不以为然。所以台语现代拼字法一般合字拼写时均以拉丁字母来标记前字变调之语尾,并且前后音节合字以连写来表示。

MLT一般合字拼写时均以拉丁字母来标记前字变调之语尾,而基本"声调(tone)"全都采用拉丁字母来表示,并且前后音节合字以连写来表示,以致见到文字即知是否变调且可快速的反推原调,如此对于形成全以拉丁字母来拼写台文是一大进步。试举一例说明:"Aix suie mxkviaf laau phvixzuie."("爱 媠 毋惊 流 鼻水。";"(女孩子)爱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xkviaf(毋惊)"与"phvixzuie(鼻水)"均为合调字。

原汉藏语系地区方言文字拼音化比较普及的除在台湾外,另有在俄罗斯独立国协之吉尔吉斯共和国的东干族人所使用的东干语(Xуэйзў йүян--回族语言),及越南所使用的越南语。东干语以陕西及甘肃的地方话为基础,杂以俄语、中亚各国的语言及阿拉伯语,目前以西里尔字母来拼写。而越南拼音文字全面使用滥觞于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语用拉丁字母以音节为拼音的基本词素,使用上近似于汉语拼音化的型式。台语现代文以变调之规则行合音节的字词法,不但使台语拉丁拼字简缩外,亦适合使台文能以全拉丁字母来书写。

台语现代文和台语现代拼字常合称为台语现代拼字文(MLT/TMSS或MLT by TMSS),但台语现代文不一定以台语现代拼字写成,仍使用汉字的称为台语现代音汉混合文。林继雄博士还有一个拼写客语的方案,称为客家话现代拼字(Hakka Modern Spelling System,简称HMSS)。普实台文(PSDB)是以台语现代文为基础的另类方案。而"简式台语现代文"(SMLT)为"台语现代文基金会"(MLTF)对台语现代文(MLT)所作的改进版。


MLT/TMSS字母
MLT/TMSS大写字母
[td=1,1,7.69%]A[/td][td=1,1,7.69%]B[/td][td=1,1,7.69%]C[/td][td=1,1,7.69%](D)[/td][td=1,1,7.69%]E[/td][td=1,1,7.69%](F)[/td][td=1,1,7.69%]G[/td][td=1,1,7.69%]H[/td][td=1,1,7.69%]I[/td][td=1,1,7.69%]J[/td][td=1,1,7.69%]K[/td][td=1,1,7.69%]L[/td][td=1,1,7.69%]M[/td][td=1,1,7.69%]N
OØP(Q)(R)STU(V)W(X)YZ 
MLT/TMSS小写字母
abcdefghijklmn
oøpqrstuvwxyz 

  1. d, f, q, r, x在台语现代拼字中仅作为示调字母。
  2. 前鼻元音ν是小写的希腊字母Nu,在无法使用希腊字母的场合,一般用斜体的拉丁字母v来代替。
  3. 有括号之字母保留为外来语拼写时所用。
  4. 因为ASCII并未收录Ø ø这一组字母,台语现代文协会(MLTF)建议以大小写均为Q来代替。不过也有人认为此种写法在不区分大小写的电脑系统上会造成与q混淆的困扰。
  5. 台语现代文基金会(MLTF)已另外提供"大小写Q"之字型软件
语音系统、
(1).子音说明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32个子音,如表所示:
T ㄉ to 肚Th ㄊ thng #重温B * bi 味P ㄅ po 步Ph ㄆ pho 簿
G * gi 义K ㄍ ka 咬Kh ㄎ khu 具C ㄐ ciu 就Ch ㄑ chi 市
H ㄏ ho 雨J * ji 字L ㄌ lo 路Z ㄗ zo 助Zh ㄘ zhu 滑
M ㄇ mi 面N ㄋ(ㄣ) na 若S ㄙㄒ si 是子鼻音=>V * vi 院
tve 郑thvi 缝pve 病phvi 鼻gve 硬
kvia 件qvii 扲zvoa 溅zhvef 青cvy 争
chvy 星hvi 耳svi 渍  

  • 子音表(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子音(辅音)
  齿音(舌尖)龈颚音(舌面前)双唇音齿龈音(舌尖)软颚音(舌根)声门音(喉音)
塞音清音不送气音  ptk' (ʔ)
送气音  phthkh 
浊音不送气  b g 
塞擦音清音不送气音zc    
送气音zhch    
浊音不送气 j    
擦音清音不送气ss    
送气     h
鼻音浊音不送气  m/vnng/v 
边音浊音不送气   l  



  • MLT,SMLT,GDT,DTPSDBPOJTLPA,TL,普闽典等子音对照表:
MLTpphbmtthlnkkhhgczchzhssjng
SMLTpphbmtthlnkkhhgczchzhssjng
PSDBpphbmdtlnkqhgczchzhssjng
DTbpbhmdtlngkhghzizcicsisrng
GDTbpbhmdtlngkhghzizcicsisrng
台罗拼音(TL)pphbmtthlnkkhhgtsitstshitshsisjng
POJpphbmtthlnkkhhgchichchhichhsisjng
改良式TLPApphbmtthlnkkhhgzizcicsisjng
TLPApphbmtthlnkkhhgcicchichsisjng
KHDBvpbmdtlnqkhgjjccsszng
普闽典bpbbmdtlngkhggzizcicsisrng

(2).元音说明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8个单元音(a、i、u、e、o、ø、ng、m),ng二合字母的单元音。(m)亦当子音的表示字母,但是发音不同,如表所示:
A 丫 ha 夏I 一 i 异U ㄨ u 有E ㄝ e 下
O ㄛ o 芋Ø ㄜ gø 饿Ng ㄥ hng 远M m 毋

  • 元音表(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元音(元音)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闭元音(高元音)i u
半闭元音e ø(2)
中元音 ø(1) 
半开元音  o
开元音(低元音)a  

  1. 对于(ø)的发音,南部及台南等地区,(ø)发音近于(ø(1))的中元音位置(嘴形较扁,舌位较低)。
  2. 而中部及北部等地区,(ø)发音近于(ø(2))的半闭元音位置(嘴形较圆,舌位较高)。
  • MLT,SMLT,GDT,DTPSDBPOJTLPA,TL,普闽典等元音、复元音、及半鼻音(鼻化元音)对照表:
MLTaiuemngøooaoeoaiienoanengegva
SMLTaiuemngoeouaueuaienuanengekva
PSDBaiuemngoiooaoeoaiienoanengegva
DTaiuemngorouaueuaiian/enuaningikaⁿ/ann
GDTaiuemngorouaueuaienuaningikann
台罗拼音(TL)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n
POJaiuemngoo.oaoeoaiianoanengekan
改良式T LPA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
TLPA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n
KHDBaiuemngyouaueuaienuaningikn(g)a
普闽典aiuemggnooouaueuaiienuaningikna

注:MLT,SMLT,PSDB,KHDB,及普闽典等采取将"半鼻音"前置化(va;n(g)a;na)的方法。
 (3).基调音和副四声韵母
  • 基调音(7)和副四声韵母有三种音调组合变化。
  • 副四声依其排列顺序为:高调音(1)、回旋音(5)、下突音(3)、上突音(2)。
(a).单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40个单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符号(')表示变调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单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表:
a (ha)夏af 阿aa (gaa)牙ax (pax)豹ar (kar)绞
i 异y 伊ii 姨ix 意ie 椅
u 有w 污uu (guu)牛ux 熨uo 羽
e 下ef (qef)溪(qef)ee 的ex (kex)嫁ea 矮
o 芋of 黑oo 湖ox (tox)兔or 挖
ø (gø)饿øy 涡øo 蚵øx 奥ør 袄
ng (hng)远ngf 秧ngg 黄ngx 怏ngr 阮
m 毋mf' (mfpoø)姆婆mm 蕾mx' (mxsi)不是mr 姆

(b).复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50个复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复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表:
ai (dai)代ay 哀aai (daai)台aix 爱ae 蔼
au 后aw 欧aau 喉aux 懊ao (kao)狗
ia 夜iaf 埃iaa 爷iax 厌iar 野
iau 耀iaw 邀iaau 姚iaux要iao(ciao)鸟
iø (biø)庙iøy 腰iøo 摇iøx (kiøx)叫iør (ciør)少
iu 柚iw 忧iuu 油iux 幼iuo 友
oa (doa)大oaf (koaf)歌oaa (zoaa)蛇oax (hoax)化oar (zoar)纸
oai (hoai)坏oay (koay)乖oaai (hoaai)怀oaix (koaix)怪oae (koae)拐
oe 话oef 锅oee 唯oex (hoex)货oea 挖
ui 位uy 威uii 围uix 畏uie 委

 (c).含后鼻音(n, m, ng 结尾)之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69个含后鼻音(n, m, ng 结尾)之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符号(')表示变调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后鼻音(n, m, ng 结尾)之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表:
an (han)限afn 安aan 紧axn 案arn (karn)简
ang (bang)网afng 翁aang 红axng 瓮arng (karng)讲
am 颔afm 腌aam 涵axm 暗arm 洝
eng 用efng 鹰eeng 闲exng 应erng 泳
iam 艳iafm 阉iaam 盐iaxm 厌iarm 掩
iang 恙iafng 央iaang 阳iaxng 泱iarng 养
ien 沿iefn 烟ieen 铅iexn 宴iern 演
in 胤yn 因iin 云ixn 印irm 引
im (dim)炖ym 音iim 淫ixm 荫irm 饮
iong 用iofng 央ioong 容ioxng 拥iorng 勇
oan 缓oafn 冤oaam 完oaxn 怨oarn 远
ong 旺ofng 汪oong 王oxng 罋orng 往
un 运wn 温uun 匀uxn 揾urn 隐
om' 掩'埋ofm 掩oom**oxm (doxm)顿orm' (dorm)顿'头

(4).促音韵母
促音韵母有两种:单元音促音,及复元音促音。
(a).单元音促音
  • 30个单元音促音。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符号(#)表示取其意,非其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单元音促音表:
 唇上舌前喉顶开放
低促ab 压ad 握ag 渥aq 鸭
高促ap 盒at (bat)密ak (bak)目ah (thah)叠
低促ib 揖id 壹ig**iq (thiq)铁
高促ip 佾it 轶ik**ih 胰
低促ub**ud 熨ug**uq (duq)拄
高促up**ut (kut)滑uk**uh (duh)刺
低促eb**ed**eg 亿eq (keq)格
高促ep**et**ek 役eh 狭
低促ob (lob)#踏od**og 恶oq (moq)漏平
高促op (lop'lob)ot**ok (dok)独oh (moh)膜
低促øb**ød**øg**øq #慢
高促øp**øt**øk**øh 学

(b).复元音促音
  • 26个复元音促音。
  • 符号(#)表示取其意,非其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复元音促音表:
iab #掩藏ied 谒iag (siag)摔idq 扼
iap 叶iet 扇iak (tiak)弹iah 页
 oad #转iog 约auq (kauq)辗
 oat 悦iok 育auh (bauh)贸
iuq (kiuq)缩  iauq (hiauq)剥
iuh' (kiuh)缩  iauh (hiauh)剥
oaq (koaq)割iøq #猜oeq (hoeq)血uiq (huiq)血
oah 活iøh 药oeh 划uih 划

(5).罕用韵母
  • 12个罕用韵母。
  • (oaiq,oaih',mq,mh,ngq,ngh)这6个为状声词。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罕用韵母表:
韵母范例说明
ionio,=nio 让;svio,=sviu 想
ioftiofng 忠;hviof,=hviw 香
ioonioo,=niuu 量,想;hioong 博情,残忍
ioxcioxng 将,从;hioxng 向
iornior,=niuo 两;bioir 秒
ioqhioq 吗(疑问词)
oaiqvoaiq 瘸著走
oaih'vih'voaih'kioix 噫桠叫
mqhmq,=hmr 用力打下
mhhmh 阴险,不作声;hmq'hmh
ngqhngq 表示答应
nghtngh 当,担任;hngh 表示不以为然

 声调标示
  • 台湾闽南语7个声调,及半鼻音标示表:
第1声调第2声调第3声调第4声调第5声调第6声调第7声调第8声调半鼻音轻声零声母
高调上突调下突调低促调回旋调回升调(6=2)基调高促调   
afaraxab,ad,ag,aqaaaar(6=2)aap,at,ak,ahva~ a 

  • 台湾闽南语的第2声调(ar;上突调)同第6声调(aar;回升调)。
  • MLT,SMLT,PSDB,GDT,DT,TL(台罗拼音),POJTLPA,KHDB,普闽典等声调符号对照表:
MLTafaraxa(b,d,g,q)aaaar(6=2)aa(p,t,k,h) ~ a 
SMLTafaraxa(b,d,g,q)aaaar(6=2)aa(p,t,k,h) ~ a 
PSDBafaraxa(b,d,g,q)aaaar(6=2)aa(p,t,k,h) ~ a 
GDT注5avawaxa(b,d,g,q)aaafaa(p,t,k,h)ayaj零声母
DTaˋ(à)^(â)ākˇ(ă)(ä)-(ā)akˊ(á)å/aj零声母
TL注2a(a1)á(a2)à(a3)ah(ah4)â(a5)á(6=2)(a6)ā(a7)ãh(ah8) --a/a0零声母
POJaˊ(á)ˋ(à)a(p,t,k,h)^(â)ˊ(á)(6=2)-(ā)ã(p,t,k,h) --a零声母
TLPAa1a2a3ah4a5a6(6=2)a7ah8a9a0零声母
KHDB注6axarawa(b,d,g,h)aaaar(6=2)aa(p,t,k,c)   
普闽典注3-(ā)ˇ(ǎ)ˋ(à)ākˊ(á)ˇ(ǎ)(6=2)^(â)ák   
本调注14453213224(6=2)334435 32
汉字台音注4滚(6=2) 轻声
GDT调名高平调高降调低降调中入调低缓升调降平调(6=2)中平调高入调高升调轻声零声母
SMLT调名高调上突调下突调低促调回旋调回升调(6=2)基调高促调高升调轻声零声母
英语调名
(tone)
high
even
high
falling
low
falling
mid
short
low
rising
falling
even
mid
even
high
short
high
rising
neutralzero
consonant
汉语四声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高升轻声零声母

闽南语8声调表示图解:在台湾于大部分地区第6声调与第2声调类同,只在部分地区如鹿港等地仍保有原第6声调。
  • 注1:本调调值在此仅列为参考,因闽南语在不同的地区使用时于调值上会有些许的差异。而"第6调"本调调值在鹿港为(33)、于泉州为(22)。而"零声母"本调调值于鹿港为(55)、在宜兰为(22)。
  • 注2:《台罗拼音》(TL)指《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 注3:《普闽典》指《普通话闽南方言辞典》。
  • 注4:汉字台音的档案(副档名为" .ogg" 的声音档案)下载后,请用Ogg Vorbis的格式播放软件收听。而此些声音档是维基百科允许置放的自由软件档案格式,无此等播放软件者可先下载安装 AudacityGoldWave 等之Ogg播放软件(直接按右键下载即可)。
  • 注5:"GDT"(简式台语通用拼音)以"台语通用拼音(DT)"为基础,其调号编成型态类似"SMLT"、"PSDB",及中国新壮文(Cuengh)等,并再加以整合修改。以中平调(第7声调)为基准。调号(v、w、x、f、y、j),除用在外来语外,是绝对不发音的。在26个拉丁字母内即可拼出台湾闽南语并及声调,其主要特点为:不须要在拉丁字母上头再额外的增附"上标符号",或"下标符号"等"变音符号"。
  • 注6:KHDB(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即"科学台文(现代又科学的台语文)"。 合音节(合字)变调规则
  • 如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如下规则:
  1. 《第1声调—>第7声调—>第3声调—>第2声调-->第1声调—>……》(1,7,3,2,1,7,3……)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以单方向箭头《—>》表示变调,双方向箭头《<—>》表示声调互转。
  2. 《第5声调—>第7声调》回旋调(5)变到基调(7),只有单向变调结构。
  • 如趋近于泉州口音(北方),如下规则:
  1. 《第1声调—>第7声调—>第3声调—>第2声调—>第1声调—>……》(1,7,3,2,1,7,3……)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以单方向箭头《—>》表示变调,双方向箭头《<—>》表示声调互转。
  2. 《第5声调—>第3声调》回旋调(5)变到下突调(3),只有单向变调结构。
  • 一般会用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的变调法。
  • 除了一些特殊变调规则外,低促调(4)与高促调(8)互变为通则,如下规则:
  1. 《第4声调—>第8声调—>第4声调—>第8声调—>……》低促调(4)变到高促调(8)又回到低促调(4)……,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
  2. “低促调(4)之调号《b,d,g,q》”对应到“高促调(8)之调号《p,t,k,h》”即高促调与低促调互转。以四组互变调号《b<—>p》、《d<—>t》、《g<—>k》、《q<—>h》来表示。
  • 范例如下:
  1. hør(好) + thvy(天) = høythvy(晴天)
  2. thak(读) + zheq(册) = thagzheq(读书)
  3. hoef(花) + chiaf(车) = hoechiaf(花车)
  4. aix(爱) + zeeng(情) = aezeeng(爱情)
  5. phvi(鼻) + zuie(水) = phvixzuie(鼻水)
  • 合字变调中之后字除重复尾调等之特性外,一般后字维持原调。
  • 子音(c)与(ch)之后只能接(vi、i)和它们的"变调元音",而(z)与(zh)之后则接"(vi、i)之外的元音"和它们的"变调元音"。
  • 总结有5种变调(转调;自然调;口语调)样式:
  1. 单元音的变调。
  2. 后鼻音与复元音的变调。
  3. 单促元音的变调。
  4. 复促元音的变调。
  5. 特殊变调。
 变调表
  • 总结有4种变调(转调)表:
 (1).单元音变调表
  • Tafn bwym pierntiaau piør
  • 如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7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7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1调变过来的。
  • 如趋近于泉州口音(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3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3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7调变过来的。
  • 一般会用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的变调法。
KiD(7)基调KoiD(1)高调SD(2)上突调ED(3)下突调HS(5)回旋调
aafaraxaa
eefeaexee
iyieixii
ooforoxoo
uwuouxuu
øøyørøxøo
ngngfngrngxngg
mmfmrmxmm

(2).后鼻音与复元音变调表
  • Au phvixym kab hok bwym pierntiaau piør
  • 如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7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7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1调变过来的。
  • 如趋近于泉州口音(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3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3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7调变过来的。
  • 一般会用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的变调法。
KiD(7)基调KoiD(1)高调SD(2)上突调ED(3)下突调HS(5)回旋调
aiayaeaixaai
amafmarmaxmaam
anafnarnaxnaan
angafngarngaxngaang
auawaoauxaau
engefngerngexngeeng
iaiafiariaxiaa
iamiafmiarmiaxmiaam
iangiafngiarngiaxngiaang
iauiawiaoiauxiaau
ieniefnierniexnieen
imymirmixmiim
inynirnixniin
iongiofngiorngioxngioong
iøyiøriøxiøo
iuiwiuoiuxiuu
oaoafoaroaxoaa
oaioayoaeoaixoaai
oanoafnoarnoaxnoaan
oeoefoeaoexoee
omofmormoxmoom
ongofngorngoxngoong
ueuefueauexuee
uiuyuieuixuii
unwnurnuxnuun

(3).单促元音变调表
  • Tafn chiog bwym perntiaau piør
  • 每一组低促调(4)与高促调(8)上下音素对换,共6组。
  • 《第4声调—>第8声调—>第4声调—>第8声调—>……》低促调(4)变到高促调(8)又回到低促调(4)……,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
  • “低促调(4)之调号《b,d,g,q》”对应到“高促调(8)之调号《p,t,k,h》”即高促调与低促调互转。《b<—>p》、《d<—>t》、《g<—>k》、《q<—>h》这四组互变调号。
 Dunn(合唇)Cih(顶舌)Aau(闭喉)Qay(开喉)
1).Kexchiog(4)低促调abadagaq
1).Koichiog(8)高促调apatahah
2).Kexchiog(4)低促调  egeq
2).Koichiog(8)高促调  ekeh
3).Kexchiog(4)低促调ibid iq
3).Koichiog(8)高促调ipit ih
4).Kexchiog(4)低促调ob ogoq
4).Koichiog(8)高促调op okoh
5).Kexchiog(4)低促调 ud uq
5).Koichiog(8)高促调 ut uh
6).Kexchiog(4)低促调   oiq
6).Koichiog(8)高促调   oih

(4).复促元音变调表
  • Hok chiog bwym pierntiaau piør
  • 每一组低促调(4)与高促调(8)上下音素对换,共3组。
  • 《第4声调—>第8声调—>第4声调—>第8声调—>……》低促调(4)变到高促调(8)又回到低促调(4)……,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
  • “低促调(4)之调号《b,d,g,q》”对应到“高促调(8)之调号《p,t,k,h》”即高促调与低促调互转。《b<—>p》、《d<—>t》、《g<—>k》、《q<—>h》这四组互变调号。
 Dunn(合唇)Cih(顶舌)Aau(闭喉)Qay(开喉)
1).Kexchiog(4)低促调iabiediogiaq
1).Koichiog(8)高促调iapietiokiah
2).Kexchiog(4)低促调 oad oaq
2).Koichiog(8)高促调 oat oah
 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
3).Kexchiog(4)低促调auqiauqiøqiuqoequiq
3).Koichiog(8)高促调auhiauhiøhiuhoehuih

特殊变调规则
闽南语声调语言,变调为其基本特性。一般变调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也有一些特殊规则。
基本变调规则(x+x;x+x+x;……)
闽南语变调之数字变化表示图解。基本声调:(7—>3—>2—>1—>7……;5—>7(3)),高入调:(8(p,t,k,h)—>3;8—>4),中入调:(4(p,t,k)—>8;"除阻(去掉h)"4(h)—>2)。
  1. 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7声调。本调第7声调,变为第3声调。本调第3声调,变为第2声调。本调第2声调,变为第1声调。本调第1声调,变为第7声调,如此循环递进变调。如属于泉州口音,则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3声调。(7—>3—>2—>1—>7……;5—>7(3))
  2. 本调第8声调其入声尾带“-p/-t/-k/-h”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h)成为第3声调。亦有少部份成为第4声调。(8(p,t,k,h)—>3;8—>4)
  3. 本调第4声调其入声尾带“-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8声调;但如入声尾带“-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2声调。(4(p,t,k)—>8;4(h)—>2)
尾音[a]化变调规则(x+a)
  1. 前音节为(5,7,3,2,1)其中任一声调时,如尾音[a]紧接在此音节之后,尾音[a]设为第2声调,而前音节照一般变调规则进行如:本调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7声调。本调第7声调,变为第3声调。本调第3声调,变为第2声调。本调第2声调,变为第1声调。本调第1声调,变为第7声调,如此循环递进变调。如属于泉州口音,则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3声调。(7—>3—>2—>1—>7……;5—>7(3))
  2. 前音节为入声第8声调时,如尾音[a]紧接在此音节之后,尾音[a]设为第2声调,前音节如为阳入声尾“-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4声调;如为阴入声尾“-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4声调。((8(p,t,k,h)—>4)+a(2))
  3. 前音节为入声第4声调时,如尾音[a]紧接在此音节之后,尾音[a]设为第2声调,前音节如为阳入声尾“-p/-t/-k”时,变后"不除阻"(不去掉p/t/k)成为第8声调;如为阴入声尾“-h”时,变后"除阻"(去掉h)成为第8声调。((4(p,t,k,h)—>8)+a(2))
中音[a]化变调规则(x+a+x)
  1. 中音[a]表示[a]夹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中音[a]变为第1声调,此时前音节不管任一声调只要按照基本变调规则来变调即可。(x+a(1)+x)
除上述规则外,亦有部份"合字词"的变调会有所不规则的音变,此点字词典上会个别的加以注明解说。
 字词结构
  • 《文字音节》=《(声母)+(韵母)》=《(子音)+((半)鼻音)+(元音)+(声调)+(后音)》
  • 《声母》=《(子音)+((半)鼻音)》
  • 《韵母》=《(元音)+(声调)+(后音)》
  • 例如:thviaf(听) 的子音是(th),(半)鼻音是(v),元音是(ia),声调是(f)。
  • 例如:pafn(班) 的子音是(p),元音是(a),声调是(f),后音是(n)。
  • 在台文的文字音节架构上,子音元音声调三者为基本组成的音素
  • 平常口语,每个人讲的语音都可能不一致,故制定标准词,以共同遵守。书写时请尽量用词典的共同用词为参考基准,如此对于台文文字化的制定能够趋向标准化。
 台文语法
台文语法与中国南部的方言如:潮汕话客家话、及广东话之语法类似。典型的语序为"主语+动词+受词"亦相同于普通话的语法,不过另有其它的语序如:"主语+ka+受词+动词"(属于主宾谓结构),或 "受词+ho+主语+动词"(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此二种语序须伴随着 kaho 等"不变词"(质词)来使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我抱你"(I hold you.)的句子。字词包含有:goar(我)、phoi(抱)、lie (你)。以下就此句之各式句型的应用变化加以分析。
主语+动词+受词 (标准台文语序)
  • 台文句子上标准的语序为主谓宾结构如: Goar phoi lie. (我抱"著"你, "I hold you.")的意思。
  • Goar:我,代名词这里当主词。phoi:抱"著",为(及物)动词。lie:你,代名词这里作受词用。
  • 基本上 Goar phoi lie.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有带点命令式的倾向。
主语+ka+受词+动词
  • 另外一个大约相等的意思其语序为主宾谓结构如: Goar ka lie phoi,多少含有"我拉住你且抱住你(I take you and hold") 或者 "我已碰触到你且抱住你"(I get to you and hold.)之意。
  • 加上语助词(不变词) ka,会使语句的结构呈现强化祈使的倾向。语气的表示为“……让我来好了!”或为“……是你这样做的!”。
  • 台语在"你(他)打我"的语句表现,会惯常的使用《主语+ka+受词+动词》的句式。比如:习惯会用 Lie ka goar phaq. 或者 Y ka goar phaq.;如用 Lie phaq goar.(You hit me.) 或者 Y phaq goar.(He hits me.) 则指控性质就比较严重了。
受词+ho+主语+动词 (被动语态)
  • 接着,Lie ho goar phoi 亦是表示同样的意思、不过用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意即"你允许你自己被我抱"(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held by me) 或者"你让你自己可以被我抱"(You make yourself available for my holding)。
  • “ho”为语助词(不变词),《受词+ho+主语+动词 (被动语态)》的句式表示的被动态有些祈使的意思。如 Lie ho goar phoi 改用 Goar phoi lie. 则有些命令式的语气。而用主动语态 Goar ka lie phoi. 语气会缓和一些,祈使性质多一点。
主词(主句)+(boø)pie"(不)比"+受词(副句)+ka+形容词
  • 为比较句型: Goar pie lie ka saxn. (我比你穷, "I am poorer than you.")的意思。pie:比"较"之意,为"比较连接词"。ka:较……,"语助词"作强调用。saxn:穷,为"形容词"。
  • 基本上 Goar pie lie ka saxn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如说:Lie (boø)ka hoirgia (你"较(没)"有钱)则语气弱一点。
 Nafsi(Nafmxsi)(若"(不)是")……,døhaix(døhmx)(就"要(不)")……
  • 为假设句型: Nafsi bexhiarng korng daigie, døhaix øh. (若是"你"不会讲台语,就要学.", "If you can not speak Taiwanese, you need to learn it")。Nafsi(Nafmxsi):"若(不)是"之意,为"假设连接词"。døhaix(døhmx):"就要(不)"之意,"副词"作后接强调用。bexhiarng:不会,为"否定动词",台语允许双动词结构后接动词"korng"。korng:"讲"之意,为"动词。øh:"学"之意,为"动词"。
  • "Nafsi(Nafmxsi)"后面可接表示"人"或"事"的子句,一般这子句可省略掉主词。句子的语气强弱视使用时的主客观条件而决定。
结论
借由基本台语句型的活用,因而很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型可以如此的组合并建立起来,如:Goar viuo zuie ho lie lym (我舀水给你喝,"I ladle out water for you to drink"),句中 viuo 为舀(水)"to ladle out(water) "、zuie 意思为水"water"、 lym 为喝"to drink"之意。此外,台语语法及句型相当多,进一步阅读请自行参考相关文献书籍。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Lienhabkog seakaix jinkhoaan soangieen
Te id tiaau
Langlaang svilai zuxiuu, zai zungiaam kab khoanli siong itlut pengterng. Yn huoiuo lysexng kab liongsym, peng irnie hviadi koanhe ee cviasiin hoxsiong tuietai.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icle 1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5 发表于: 2010-01-29
普实台文

(Phofsit Daibuun,简称PSDB),由国立中兴大学庄胜雄授进一步将台语现代文(Modern Literal Taiwanese,简称MLT)改良演进而来的,其语言定位基本上用26个拉丁字母即可拼出所有的台湾话
其特点有几项,一来不须要在拉丁字母上再额外的增附上标符号,或下标符号附加符号。再来于台语合字变调之架构上,由于闽南语声调有8个(台湾闽南语第2声调同第6声调;阴上同阳上,原第6声调混入第7声调所谓的“阳上变去”,形成上声已不分阴"清音(voiceless)"、阳"浊音(voiced)"之特性),当两个音节结合时,不论后字条件如何,前字几乎都得"变调(tone sandhi)",而除了一些重复尾调等特性外后字基本上维持原调。PSDB一般合字拼写时均以拉丁字母来标记前字变调之语尾,而基本"调tone)"全都采用拉丁字母来表示,并且前后音节合字以连写来表示,以致见到文字即知是否变调且可快速的反推原调,如此对于形成全以拉丁字母来拼写台文是一大进步。试举一例说明:"Aix suie mxkviaf laau phvixzuie."("爱 媠 毋惊 流 鼻水。";"(女孩子)爱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xkviaf(毋惊)"与"phvixzuie(鼻水)"均为合调字。三则不需额外再加装其它的辅助字型软件,即可直接在任何电脑文书应用软件上来书写台湾闽南语,或是用传统机械式的英文打字机可直接来拼打台文。
中国地区方言文字拼音化比较普及的除在台湾外。另有境内信奉伊斯兰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为了教导启蒙儿童学习古兰经所使用的小儿经。以及在吉尔吉斯东干族人所使用的东干语(Xуэйзў йүян--回族语言)。东干语以陕西甘肃的地方话为基础,杂以俄语中亚各国的语言及阿拉伯语,目前以西里尔字母来拼写。早期东干语也用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来拼写,不过均已废弃不用。东干语目前的走向趋势因人口稀少等因素已快被同化稀释,并已逐渐被归为混合语言类了。而台语在这几年也因英语的提倡,加上就学、就业等因素基本上都以国语(普通话)为主。而学校、社会,甚或公司雇主相当多再要求英语或日等外国语。为免台语流失,故PSDB以普通实用的拼音法,可使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来掌握台文的拼音用法。

PSDB字母
PSDB大写字母
[td=1,1,7.69%]A[/td][td=1,1,7.69%]B[/td][td=1,1,7.69%]C[/td][td=1,1,7.69%]D[/td][td=1,1,7.69%]E[/td][td=1,1,7.69%]F[/td][td=1,1,7.69%]G[/td][td=1,1,7.69%]H[/td][td=1,1,7.69%]I[/td][td=1,1,7.69%]J[/td][td=1,1,7.69%]K[/td][td=1,1,7.69%]L[/td][td=1,1,7.69%]M
NOPQRSTUVXXYZ
PSDB小写字母
abcdefghijklm
nopqrstuvwxyz



  1. 符号( ' )用于(1).标示台文的语词音节间的分开,有时插入隔音符( ' ),如:台文(Dai'buun)、a'ii 阿姨、ai'ix 哀意。如在一般语辞音节分段并没有发生混淆的情况,或是在一般正式的文章中语辞固定,隔音符可以不使用。(2).台文与外国语的区别,如:英文的('mail)。
  2. 符号( ~ )用于标示轻声,如:zao~zhutqix(跑出去)。当两语词用"轻声记号"来连接时,表示前面的语词不须变调,后面的语辞一律转为轻声念法。
  语音系统
   子音说明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32个子音,如表所示:
D ㄉ do 肚T ㄊ tng #重温B * bi 味P ㄅ po 步Ph ㄆ pho 簿
G * gi 义K ㄍ ka 咬Q ㄎ qu 具C ㄐ ciu 就Ch ㄑ chi 市
H ㄏ ho 雨J * ji 字L ㄌ lo 路Z ㄗ zo 助Zh ㄘ zhu 滑
M ㄇ mi 面N ㄋ(ㄣ)na 若S ㄙㄒ si 是子鼻音=>V * vi 院
dve 郑tvi 缝pve 病phvi 鼻gve 硬
kvia 件qvii 扲zvoa 溅zhvef 青cvy 争
chvy 星hvi 耳svi 渍  



  • 子音表(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子音(辅音)
  齿(舌尖)龈颚音(舌面前)双唇音齿龈音(舌尖)软颚音(舌根)声门(喉音)
塞音清音不送气音  pdk' (ʔ)
送气音  phtq 
浊音不送气  b g 
塞擦音清音不送气音zc    
送气音zhch    
浊音不送气 j    
擦音清音不送气ssi    
送气     h
鼻音浊音不送气  m/vnng/v 
边音浊音不送气   l  



  • PSDB,ML,SMLT,GDT,Dl,TL,POJTLPA,普闽典等子音对照表:


PSDBpphbmdtlnkqhgczchzhssjng
SMLTpphbmtthlnkkhhgczchzhssjng
MLTpphbmtthlnkkhhgczchzhssjng
DTbpbhmdtlngkhghzizcicsisrng
GDTbpbhmdtlngkhghzizcicsisrng
台罗拼音(TL)pphbmtthlnkkhhgtsitstshitshsisjng
POJpphbmtthlnkkhhgchichchhichhsisjng
改良式TLPApphbmtthlnkkhhgzizcicsisjng
TLPApphbmtthlnkkhhgcicchichsisjng
KHDBvpbmdtlnqkhgjjccsszng
普闽典bpbbmdtlngkhggzizcicsisrng

元音说明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8个单元音(a、i、u、e、o、oi、ng、m),oi 与 ng 是二重音字的单元音。(m)亦当子音的表示字母,但是发音不同,如表所示:
A 丫 ha 夏I 一 i 异U ㄨ u 有E ㄝ e 下
O ㄛ o 芋Oi ㄜ goi 饿Ng ㄥ hng 远M m 毋

  • 元音表(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元音(元音)
 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
闭元音(高元音)i u
半闭元音e oi(2)
中元音 oi(1) 
半开元音  o
开元音(低元音)a  

  1. 对于(oi)的发音,南部及等地区,(oi)发音近于(oi(1))的中元音位置(嘴形较扁,舌位较低)。
  2. 而中部及北部等地区,(oi)发音近于(oi(2))的半闭元音位置(嘴形较圆,舌位较高)。
  • PSDB,MLT,SMLT,GDT,DT,TL,POJTLPA,普闽典等之元音、复元音、及半鼻音(鼻化元音)对照表:
PSDBaiuemngoiooaoeoaiienoanengegva
SMLTaiuemngoeouaueuaienuanengekva
MLTaiuemngøooaoeoaiienoanengegva
DTaiuemngorouaueuaiian/enuaningikaⁿ/ann
GDTaiuemngorouaueuaienuaningikann
台罗拼音(TL)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n
POJaiuemngoo.oaoeoaiianoanengekan
改良式T LPA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
TLPAaiuemngooouaueuaiianuaningikann
KHDBaiuemngyouaueuaienuaningikn(g)a
普闽典aiuemggnooouaueuaiienuaningikna

注:PSDB,SMLT,MLT,KHDB,及普闽典等采取将"半鼻音"前置化(va;n(g)a;na)的方法。
基调音和副四声韵母
  • 基调音(7)和副四声韵母有三种音调组合变化。
  • 副四声依其排列顺序为:高调音(1)、回旋音(5)、下突音(3)、上突音(2)。
 单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40个单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符号(')表示变调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单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表:
a (ha)夏af 阿aa (gaa)牙ax (pax)豹ar (kar)绞
i 异y 伊ii 姨ix 意ie 椅
u 有w 污uu (guu)牛ux 熨uo 羽
e 下ef (qef)溪(qef)ee 的ex (kex)嫁ea 矮
o 芋of 黑oo 湖ox (tox)兔or 挖
oi (goi)饿oy 涡ooi 蚵oix 奥oir 袄
ng (hng)远ngf 秧ngg 黄ngx 怏ngr 阮
m 毋mf' (mfpooi)姆婆mm 蕾mx' (mxsi)不是mr 姆

复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50个复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复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表:
ai (dai)代ay 哀aai (daai)台aix 爱ae 蔼
au 后aw 欧aau 喉aux 懊ao (kao)狗
ia 夜iaf 埃iaa 爷iax 厌iar 野
iau 耀iaw 邀iaau 姚iaux (tiaux)跳iao(ciao)鸟
ioi (bioi)庙ioy 腰iooi 摇ioix (kioix)叫ioir (cioir)少
iu 柚iw 忧iuu 油iux 幼iuo 友
oa (doa)大oaf (koaf)歌oaa (zoaa)蛇oax (hoax)化oar (zoar)纸
oai (hoai)坏oay (koay)乖oaai (hoaai)怀oaix (koaix)怪oae (koae)拐
oe 话oef 锅oee 唯oex (hoex)货oea 挖
ui 位uy 威uii 围uix 畏uie 委

 含后鼻音(n, m, ng 结尾)之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69个含后鼻音(n, m, ng 结尾)之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符号(')表示变调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后鼻音(n, m, ng 结尾)之元音的基调音和副四声表:
an (han)限afn 安aan 紧axn 案arn (karn)简
ang (bang)网afng 翁aang 红axng 瓮arng (karng)讲
am 颔afm 腌aam 涵axm 暗arm 洝
eng 用efng 鹰eeng 闲exng 应erng 泳
iam 艳iafm 阉iaam 盐iaxm 厌iarm 掩
iang 恙iafng 央iaang 阳iaxng 泱iarng 养
ien 沿iefn 烟ieen 铅iexn 宴iern 演
in 胤yn 因iin 云ixn 印irm 引
im (dim)炖ym 音iim 淫ixm 荫irm 饮
iong 用iofng 央ioong 容ioxng 拥iorng 勇
oan 缓oafn 冤oaam 完oaxn 怨oarn 远
ong 旺ofng 汪oong 王oxng 罋orng 往
un 运wn 温uun 匀uxn 揾urn 隐
om' 掩'埋ofm 掩oom**oxm (doxm)顿orm' (dorm)顿'头

  促音韵母
促音韵母有两种:单元音促音,及复元音促音。
 单元音促音
  • 30个单元音促音。
  • 符号(**)表示台语无此种发音,符号(#)表示取其意,非其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单元音促音表:
 唇上舌前喉顶开放
低促ab 压ad 握ag 渥aq 鸭
高促ap 盒at (bat)密ak (bak)目ah (tah)叠
低促ib 揖id 壹ig**iq (tiq)铁
高促ip 佾it 轶ik**ih 胰
低促ub**ud 熨ug**uq (duq)拄
高促up**ut (kut)滑uk**uh (duh)刺
低促eb**ed**eg 亿eq (keq)格
高促ep**et**ek 役eh 狭
低促ob (lob)#踏od**og 恶oq (moq)漏平
高促op (lop'lob)ot**ok (dok)独oh (moh)膜
低促oib**oid**oig**oiq #慢
高促oip**oit**oik**oih 学

 复元音促音
  • 26个复元音促音。
  • 符号(#)表示取其意,非其音。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复元音促音表:
iab #掩藏ied 谒iag (siag)摔idq 扼
iap 叶iet 扇iak (diak)弹iah 页
 oad #转iog 约auq (kauq)辗
 oat 悦iok 育auh (bauh)贸
iuq (kiuq)缩  iauq (hiauq)剥
iuh' (kiuh)缩  iauh (hiauh)剥
oaq (koaq)割ioiq #猜oeq (hoeq)血uiq (huiq)血
oah 活ioih 药oeh 划uih 划

 罕用韵母
  • 12个罕用韵母。
  • (oaiq,oaih',mq,mh,ngq,ngh)这6个为状声词。
  • 请将表内汉字发为闽南语音。
  • 罕用韵母表:
韵母范例说明
ionio,=nio 让;svio,=sviu 想
iofdiofng 忠;hviof,=hviw 香
ioonioo,=niuu 量,想;hioong 博情,残忍
ioxcioxng 将,从;hioxng 向
iornior,=niuo 两;bioir 秒
ioqhioq 吗(疑问词)
oaiqvoaiq 瘸著走
oaih'vih'voaih'kioix 噫桠叫
mqhmq,=hmr 用力打下
mhhmh 阴险,不作声;hmq'hmh
ngqhngq 表示答应
nghdngh 当,担任;hngh 表示不以为然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6 发表于: 2010-01-29
声调标示
  • 台湾闽南语7个声调,及鼻音标示表:
第1声调第2声调第3声调第4声调第5声调第6声调第7声调第8声调半鼻音轻声零声母
高调上突调下突调低促调回旋调回升调基调高促调   
afaraxab,ad,ag,aqaaaar(6=2)aap,at,ak,ahva~ a 

  • 台湾闽南语的第2声调(ar;上突调)同第6声调(aar;回升调)。
  • (af、ar、ax、ab、ad、ag、aq、aa、aar、ap、at、ak、ah、a、va)里的(a)表示元音,也可以用元音(o、m)来表示如:(of、or、ox、ob、od、og、oq、oa、oor、op、ot、ok、oh、o、vo)。
  • 不过在元音(e、i、u、oi、ng)后之调号稍微有一点变化,请参考单元音变调表
  • (aa、oo)表示重复元音。
  • 字母(f、r、x、b、d、g、q、p、t、k、h)表示调号,(v)表示半鼻音,须注意半鼻音在元音之前如:va,或 vo。
  • 调号(f、r、x)是绝对不发音的,(y)是(i)的高调音(第1声调),(w)是(u)的高调音(第1声调)。
  • PSDB,SMLT,MLT,GDT,DT,TL(台罗拼音),POJTLPA,KHDB,普闽典等声调符号对照表:
PSDBafaraxa(b,d,g,q)aaaar(6=2)aa(p,t,k,h) ~ a 
SMLTafaraxa(b,d,g,q)aaaar(6=2)aa(p,t,k,h) ~ a 
MLTafaraxa(b,d,g,q)aaaar(6=2)aa(p,t,k,h) ~ a 
GDT注1avawaxa(b,d,g,q)aaafaa(p,t,k,h)ayaj零声母
DTaˋ(à)^(â)ā(p,t,k,h)ˇ(ă)(ä)-(ā)a(p,t,k,h)ˊ(á)å/aj零声母
TL注3a(a1)á(a2)à(a3)ah(ah4)â(a5)ă(a6)ā(a7)ãh(ah8)ȁ(a9)--a/a0零声母
POJaˊ(á)ˋ(à)a(p,t,k,h)^(â)ˊ(á)(6=2)-(ā)ã(p,t,k,h) --a零声母
TLPA1(a1)2(a2)3(a3)4(ah4)5(a5)6(a6)7(a7)8(ah8)9(a9)0(a0)零声母
KHDB注5axarawa(b,d,g,h)aaaar(6=2)aa(p,t,k,c)   
普闽典注4-(ā)ˇ(ǎ)ˋ(à)āhˊ(á)ˇ(ǎ)(6=2)^(â)áh   
本调值注2445321322433/223344350032
汉字台音中(央)轻声
GDT调名高平调高降调低降调中入调低缓升调降平调中平调高入调高升调轻声零声母
SMLT调名高调上突调下突调低促调回旋调回升调基调高促调高升调轻声零声母
英语调名
(tone)
high
even
high
falling
low
falling
mid
short
low
rising
falling
even
mid
even
high
short
high
rising
neutralzero
consonant
汉语四声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高升轻声零声母

  • 注1:"GDT"(简式台语通用拼音)以"台语通用拼音(DT)"为基础,其调号编成型态类似"SMLT"、"PSDB",及中国新壮文(Cuengh)等,并再加以整合修改。以中平调(第7声调)为基准。调号(v、w、x、f、y、j),除用在外来语外,是绝对不发音的。在26个拉丁字母内即可拼出台湾闽南语并及声调,其主要特点为:不须要在拉丁字母上头再额外的增附"上标符号",或"下标符号等"变音符号"。
  • 注2:本调调值在此仅列为参考,因闽南语在不同的地区使用时于调值上会有些许的差异。而"第6调"本调调值在鹿港为(33)、于泉州为(22)。"零声母"本调调值在鹿港为(55)、于为(22)。
  • 注3:《台罗拼音》(TL)指《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 注4:《普闽典》指《普通话闽南方言辞典》。
  • 注5:KHDB(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即"科学台文(现代又科学的台语文)"。
  合音节(合字)变调规则
  • 如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如下规则:
  1. 《第1声调—>第7声调—>第3声调—>第2声调-->第1声调—>……》(1,7,3,2,1,7,3……)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以单方向箭头《—>》表示变调,双方向箭头《<—>》表示声调互转。
  2. 《第5声调—>第7声调》回旋调(5)变到基调(7),只有单向变调结构。
  • 如趋近于泉州口音(北方),如下规则:
  1. 《第1声调—>第7声调—>第3声调—>第2声调—>第1声调—>……》(1,7,3,2,1,7,3……)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以单方向箭头《—>》表示变调,双方向箭头《<—>》表示声调互转。
  2. 《第5声调—>第3声调》回旋调(5)变到下突调(3),只有单向变调结构。
  • 一般会用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的变调法。
  • 除了一些特殊变调规则外,低促调(4)与高促调(8)互变为通则,如下规则:
  1. 《第4声调—>第8声调—>第4声调—>第8声调—>……》低促调(4)变到高促调(8)又回到低促调(4)……,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
  2. “低促调(4)之调号《b,d,g,q》”对应到“高促调(8)之调号《p,t,k,h》”即高促调与低促调互转。以四组互变调号《b<—>p》、《d<—>t》、《g<—>k》、《q<—>h》来表示。
  • 范例如下:
  1. hoir(好)+ tvy(天)= hoytvy(晴天)
  2. tak(读)+ zheq(册)= tagzheq(读书)
  3. hoef(花)+ chiaf(车)= hoechiaf(花车)
  4. aix(爱)+ zeeng(情)= aezeeng(爱情)
  5. phvi(鼻)+ zuie(水)= phvixzuie(鼻水)
  • 合字变调中之后字除重复尾调等之特性外,一般后字维持原调。
  • 子音(c)与(ch)之后只能接(vi、i)和它们的"变调元音",而(z)与(zh)之后则接"(vi、i)之外的元音"和它们的"变调元音"。
  • 总结有5种变调(转调;自然调;口语调)样式:
  1. 单元音的变调。
  2. 后鼻音与复元音的变调。
  3. 单促元音的变调。
  4. 复促元音的变调。
  5. 特殊变调。
 变调表
  • 总结有4种变调(转调)表:
 单元音变调表
  • Dafn bwym pierndiaau pioir
  • 如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7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7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1调变过来的。
  • 如趋近于泉州口音(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3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3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7调变过来的。
  • 一般会用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的变调法。
KiD(7)基调KoiD(1)高调SD(2)上突调ED(3)下突调HS(5)回旋调
aafaraxaa
eefeaexee
iyieixii
ooforoxoo
uwuouxuu
oioyoiroixooi
ngngfngrngxngg
mmfmrmxmm

 后鼻音与复元音变调表
  • Au phvixym kab hok bwym pierndiaau pioir
  • 如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7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7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1调变过来的。
  • 如趋近于泉州口音(北方),如下规则:
  1. 变调方向如前节变调规则所述:5—>3 为一单向变调结构,1—>7—>3—>2—>1—>7—>3—>2—>……为一循环变调结构。
  2. 反推变调时须注意第3调可能是从第5调,或是从第7调变过来的。
  • 一般会用趋近于漳州口音(南方)的变调法。
KiD(7)基调KoiD(1)高调SD(2)上突调ED(3)下突调HS(5)回旋调
aiayaeaixaai
amafmarmaxmaam
anafnarnaxnaan
angafngarngaxngaang
auawaoauxaau
engefngerngexngeeng
iaiafiariaxiaa
iamiafmiarmiaxmiaam
iangiafngiarngiaxngiaang
iauiawiaoiauxiaau
ieniefnierniexnieen
imymirmixmiim
inynirnixniin
iongiofngiorngioxngioong
ioiioyioirioixiooi
iuiwiuoiuxiuu
oaoafoaroaxoaa
oaioayoaeoaixoaai
oanoafnoarnoaxnoaan
oeoefoeaoexoee
omofmormoxmoom
ongofngorngoxngoong
ueuefueauexuee
uiuyuieuixuii
unwnurnuxnuun

 单促元音变调表
  • Dafn chiog bwym perndiaau pioir
  • 每一组低促调(4)与高促调(8)上下音素对换,共6组。
  • 《第4声调—>第8声调—>第4声调—>第8声调—>……》低促调(4)变到高促调(8)又回到低促调(4)……,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
  • “低促调(4)之调号《b,d,g,q》”对应到“高促调(8)之调号《p,t,k,h》”即高促调与低促调互转。《b<—>p》、《d<—>t》、《g<—>k》、《q<—>h》这四组互变调号。
 Dunn(合唇)Cih(顶舌)Aau(闭喉)Qay(开喉)
1).Kexchiog(4)低促调abadagaq
1).Koichiog(8)高促调apatahah
2).Kexchiog(4)低促调  egeq
2).Koichiog(8)高促调  ekeh
3).Kexchiog(4)低促调ibid iq
3).Koichiog(8)高促调ipit ih
4).Kexchiog(4)低促调ob ogoq
4).Koichiog(8)高促调op okoh
5).Kexchiog(4)低促调 ud uq
5).Koichiog(8)高促调 ut uh
6).Kexchiog(4)低促调   oiq
6).Koichiog(8)高促调   oih

 复促元音变调表
  • Hok chiog bwym pierndiaau pioir
  • 每一组低促调(4)与高促调(8)上下音素对换,共3组。
  • 《第4声调—>第8声调—>第4声调—>第8声调—>……》低促调(4)变到高促调(8)又回到低促调(4)……,构成一个变调循环结构。
  • “低促调(4)之调号《b,d,g,q》”对应到“高促调(8)之调号《p,t,k,h》”即高促调与低促调互转。《b<—>p》、《d<—>t》、《g<—>k》、《q<—>h》这四组互变调号。
 Dunn(合唇)Cih(顶舌)Aau(闭喉)Qay(开喉)
1).Kexchiog(4)低促调iabiediogiaq
1).Koichiog(8)高促调iapietiokiah
2).Kexchiog(4)低促调 oad oaq
2).Koichiog(8)高促调 oat oah
 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Qay(开喉)
3).Kexchiog(4)低促调auqiauqioiqiuqoequiq
3).Koichiog(8)高促调auhiauhioihiuhoehuih

 特殊变调规则
闽南语为声调语言,变调为其基本特性。一般变调会遵循一定的规律,但也有一些特殊规则。
  1. 一般为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7声调。本调第7声调,变为第3声调。本调第3声调,变为第2声调。本调第2声调,变为第1声调。本调第1声调,变为第7声调,如此循环递进变调。如属于泉州口音,则本调第5声调,变为第3声调。
  2. 如本调第8声调其入声尾带“-p/-t/-k/-h”时,变后"不除阻"成为第3声调;亦有部份成为第4声调。
  3. 如本调第4声调其入声尾带“-p/-t/-k”时,变后"不除阻"成为第8声调。但如在入声尾带“-h”时,变后"除阻"成为第2声调。
  4. 除上述规则外,亦有部份"合字词"的变调会有所不规则的音变,此点字词典上会个别的加以注明解说。
   字词结构
  • 《文字音节》=《(声母)+(韵母)》=《(子音)+((半)鼻音)+(元音)+(声调)+(后音)》
  • 《声母》=《(子音)+((半)鼻音)》
  • 《韵母》=《(元音)+(声调)+(后音)》
  • 例如:tviaf(听)的子音是(t),(半)鼻音是(v),元音是(ia),声调是(f)。
  • 例如:pafn(班)的子音是(p),元音是(a),声调是(f),后音是(n)。
  • 在台文的文字音节架构上,子音元音声调三者为基本组成的音素
  • 平常口语,每个人讲的语音都可能不一致,故制定标准词,以共同遵守。书写时请尽量用词典的共同用词为参考基准,如此对于台文文字化的制定能够趋向标准化。普实台文的标准用词除依上述的语词规则制定外,另以"普实台华词典(Phofsit Daai-Hoaa Sudiern),及"普实汉台字典(Phofsit Haxn-Daai Jixdiern)"等相关词书为共同参考标的。
 台文语法
台文语法与中国南部的方言如:潮汕话客家话、及广东话之语法类似。典型的语序为"主语+动词+受词"亦相同于普通话的语法,不过另有其它的语序如:"主语+ka+受词+动词"(属于主宾谓结构),或 "受词+ho+主语+动词"(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此二种语序须伴随着 kaho 等"不变词"(质词)来使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我抱你"(I hold you.)的句子。字词包含有:goar(我)、phoi(抱)、lie(你)。以下就此句之各式句型的应用变化加以分析。
 主语+动词+受词(标准台文语序)
  • 台文句子上标准的语序为主谓宾结构如: Goar phoi lie.(我抱"著"你,"I hold you.")的意思。
  • Goar:我,代名词这里当主词。phoi:抱"著",为(及物)动词。lie:你,代名词这里作受词用。
  • 基本上 Goar phoi lie.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有带点命令式的倾向。
 主语+ka+受词+动词
  • 另外一个大约相等的意思其语序为主宾谓结构如: Goar ka lie phoi,多少含有"我拉住你且抱住你(I take you and hold") 或者 "我已碰触到你且抱住你"(I get to you and hold.)之意。
  • 加上语助词(不变词)ka,会使语句的结构呈现强化祈使的倾向。语气的表示为“……让我来好了!”或为“……是你这样做的!”。
  • 台语在"你(他)打我"的语句表现,会惯常的使用《主语+ka+受词+动词》的句式。比如:习惯会用 Lie ka goar phaq. 或者 Y ka goar phaq.;如用 Lie phaq goar.(You hit me.) 或者 Y phaq goar.(He hits me.) 则指控性质就比较严重了。
 受词+ho+主语+动词(被动语态)
  • 接着,Lie ho goar phoi 亦是表示同样的意思、不过用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意即"你允许你自己被我抱"(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held by me) 或者"你让你自己可以被我抱"(You make yourself available for my holding)。
  • “ho”为语助词(不变词),《受词+ho+主语+动词(被动语态)》的句式表示的被动态有些祈使的意思。如 Lie ho goar phoi 改用 Goar phoi lie. 则有些命令式的语气。而用主动语态 Goar ka lie phoi. 语气会缓和一些,祈使性质多一点。
  主词(主句)+(booi)pie"(不)比"+受词(副句)+ka+形容词
  • 为比较句型: Goar pie lie ka saxn.(我比你穷,"I am poorer than you.")的意思。pie:比"较"之意,为"比较连接词"。ka:较……,"语助词"作强调用。saxn:穷,为"形容词"。
  • 基本上 Goar pie lie ka saxn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如说:Lie (booi)ka hoirgia(你"较(没)"有钱)则语气弱一点。
 Nafsi(Nafmxsi)(若"(不)是")……,doihaix(doihmx)(就"要(不)")……
  • 为假设句型: Nafsi bexhiarng korng daigie, doihaix oih.(若是"你"不会讲台语,就要学.", "If you can not speak Taiwanese, you need to learn it")。Nafsi(Nafmxsi):"若(不)是"之意,为"假设连接词"。doihaix(doihmx):"就要(不)"之意,"副词"作后接强调用。bexhiarng:不会,为"否定动词",台语允许双动词结构后接动词"korng"。korng:"讲"之意,为"动词。oih:"学"之意,为"动词"。
  • "Nafsi(Nafmxsi)"后面可接表示"人"或"事"的子句,一般这子句可省略掉主词。句子的语气强弱视使用时的主客观条件而决定。
 结论
借由基本台语句型的活用,因而很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型可以如此的组合并建立起来,如:Goar viuo zuie ho lie lym(我舀水给你喝,"I ladle out water for you to drink"),句中 viuo 为舀(水)"to ladle out(water) "、zuie 意思为水"water"、 lym 为喝"to drink"之意。此外,台语语法及句型相当多,进一步阅读请自行参考相关文献书籍。
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Lienhabkog seakaix jinqoaan soangieen
De id diaau
Sofu ee laang cit zhutsix doixsi zuxiuu ee, jichviar di zungiaam kab qoanli siong itlut pengderng. Langlaang tiensefng doi u lysexng kab liongsym, erngkay aix kafnnar hviadi kaxngqoarn laai hoxsiong duietai.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icle 1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7 发表于: 2010-01-29
潮州话拼音方案潮汕话拼音方案中国大陆广东省教育部门于1960年9月公布的广东拼音方案之一,以汕头市语音为基础,用来拼写潮州话的语音,以助语言学研究和字典出版。方案以汕头市的潮州话语音为基础,以拉丁字母写语音,声调以上标数字显示。由于潮州话属于闽南语的次方言,所以拼写闽南语的白话字也可以拼写潮州话。方案又按潮州话读音称为Peng'im,也就是“拼音”。

方案内容
字母
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其中f、j、q、v、w、x和y并不用来拼写潮州话,只用于汉语拼音。ê是字母e的变体。
声母
声母总数为十八个。不以辅音为首的音节,称为零声母。其余声母顺序如下:
潮州话声母
塞音鼻音塞擦音擦音边音塞擦音
清(不送气)清(送气)清(不送气)清(送气)
b [p] 波p [pʰ] 抱bh m [m] 毛
d [t] 刀t [tʰ] 妥n [n] 挪l [l] 罗
z [ʦ] 之c [ʦʰ] 此s [s] 思r [ʣ] 而
g [k] 哥k [kʰ] 戈gh [g] 鹅ng [ŋ] 俄h [h] 何

其中,b和g可用作韵尾。
韵母
方案收录潮州话韵母共五十九个,列表如下:
潮州话韵母
韵头类别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
单复韵母i u
a [a] 亚ia [ia] 呀ua [ua] 娃
o [o] 窝io [io] 腰
ê [e] 哑uê [ue] 锅
e [ɯ] 余
ai [ai] 哀uai [uai] 歪
oi [oi] 鞋ui [ui] 威
ao [ao] 欧
ou [ou] 乌iou [iou] 夭
iu [iu] 忧
鼻化韵母in [ĩ] 丸
an [ã] 嗳ian [ĩã] 营uan [ũã] 鞍
ion [ĩõ] 羊
ên [ẽ] 楹
en [ɯ̃] 秧
ain [ãĩ] 爱
oin [õĩ] 闲
鼻韵母im [im] 音
am [am][庵]iam [iam] 淹uam [uam] 凡
ing [iŋ] 因ung [uŋ] 温
ang [aŋ] 按iang [iaŋ] 央uang [uaŋ] 汪
ong [oŋ] 翁iong [ioŋ] 雍
êng [eŋ] 英
入声韵母ih [iʔ] 裂
ah [aʔ] 鸭iah [iaʔ] 益uah [uaʔ] 活
oh [oʔ] 学ioh [ioʔ] 约
êh [eʔ] 厄
oih [oiʔ] 狭
ib [ip̚] 邑
ab [ap̚] 盒iab [iap̚] 压uab [uap̚] 法
ig [ik̚] 乙ug [uk̚] 熨
ag [ak̚] [恶]iag [iak̚] 跃uag [uak̚] 莸[获]
og [ok̚] 屋iog [iok̚] 育
êg [ek̚] 液

注释:
  • 潮州话中没有齿龈鼻[n]之韵尾(小部份地区有此韵母例外),故本方案以n附加于元音之后表示鼻化韵,读音与普通话的an、en等不同。
  • 潮州话有入声韵母以喉塞音[ʔ]为韵尾,本方案以-h表示。
  • 括号中之例字有辅音声母,在此只取其韵母。
  • 韵母表只收潮州话较常用的韵母,有音无字或例字甚少的韵母不例,如aon (好)、uên(横)、uin(畏)、oun(虎)、iun(幼)、uain(县)、aoh(乐)和eg(乞)等。
声调
潮州话八声
声调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调值335321325535115
例字诗、分死、粉世、训薛、忽时、云是、混示、份蚀、佛
符号12345678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右上角,例如:
  • 诗 - si1
  • 死 - si2
  • 世 - si3
  • 薛 - sih4
 说明
本方案基本上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拟订,原则上不另制新字母,不随便改变原来的发音。
本方案以汕头音为依据,其他各县语音与汕头音有出入者,则根据本方案增删声韵母(及声调)。
潮安县(现潮州市)音有iêng(焉)、uêng(冤)、iêg(噎)和uêg(越)等韵母;海丰陆丰音有韵母ei,在拼注潮安、海丰和陆丰音时,可酌情增加;又如澄海县城音缺im、am、iam和uam等韵母,而潮阳惠来、海丰和陆丰等县缺韵母e(e韵母并入u和i),拼注上述各地语音时可以删去。
一些声母发音有不同的,也可适当加以改动 ,如iou韵,除汕头、潮安和澄海外,其他各县都念成iao,拼注其他各县音时便可改iou为iao。
潮州方言韵母的差异
以下是韵母内部差异列表,与汕头市语音相同者不列出。饶平语音与汕头的大致一样。本表只列出一般情况,个别字读音的不规律差异不在此列。
汕头饶平潮州澄海普宁揭阳潮阳海丰例字
eeui余,许,猪,祠
oiôiei
uinuinuinuiuiuain跪,柜
oinainainainain闲,殿
oihoiheih
iaoiouiouio/iao摇,要
ioieieio
ionienienion
iohiehiehioh借,惜,药,石
am[am]ang[aŋ]am[am]
ab[ap]ag[ak]ap
iam[iam]iem[iem]iang[iaŋ]iam[iam]
iab[iap]ieb[iep]iag [iak]iap
im[im]ing [iŋ]im
ib[ip]ig [ik]ip湿
ang[aŋ]an[an]ang
ag [ak]ad[at]âk
iang[iaŋ]ian[ian]iêng[ieŋ]iang
iag [iak]iad[iat]iêg[iek]iâk杰,设
uang[uaŋ]uan[uan]uêng[ueŋ]uâng全,完,缘,弯
uag [uak]uad[uat]uêg [uek]uâk
eng [ɯŋ]en[ɯn]êng/ungêng[eŋ]ing[iŋ]ng/eng
eg [ɯk]ed[ɯt]êg [ek]êg [ek]ig[ik]
ing[iŋ]in[in]ingêng[eŋ]in[in]
ung[uŋ]un[un]ungun[un]

拼音方案的不同诠释
在一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编者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约略调整拼音方案。
例如,编者为了让潮州话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汇合,会加入上文所没有的j、q和x。三者读音分别与上述的z、c和s一样,但是j、q和x只与i、in和韵头是i、in的韵母相拼(事实上,可以认为是腭化的z、c和s,音色略有不同)。拼音字母组合也有不同诠释,例如r可能按其国际音标([ʣ])而改为dz,鼻化韵也如斯处理。
 注释列表
    ^ 1.0 1.1 1.2 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与普通话对照词典(2005年),第545页。 ^ 潮州话拼音方案(2003年),根据“潮汕方言韵母内部差异表”章节。 ^ 根据里湖音、洪阳音和流沙音编写。 ^ 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与普通话对照词典(2005年),参照第1页。 ^ 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与普通话对照词典(2005年),参照第544-546页。
 参考文献
  1. Dylan W.H. Sung(2003年1月28日).潮州话拼音方案.于2007年年2月18日查阅.
  2. 欧阳觉亚等。广州话、客家话、潮汕话与普通话对照词典。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8 发表于: 2010-01-29
福州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福州话
使用国家及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市(福州十邑)、中华民国连江县、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的以福州人为主的社区
使用人数 一千万以下
语系 汉藏语系
汉语
  闽语
   闽东语
    福州话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非
管理机构: 无
语言代码
ISO 639-1: zh
ISO 639-2 chi (B)  zho (T)
ISO 639-3: cdo
注意:本页包含 Unicode 的 国际音标。
福州话(平话字:Hók-ciŭ-uâ)属于汉语的闽语分支,是闽东次方言的代表,也是福州民系所使用的母语。此外,福州疍民也以福州话为母语。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当地人把这门语言称作平话(平话字:Bàng-uâ),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

虽然福州话被官方定义为一种方言,但从语言学的定义来看,福州话同汉语标准语差别迥异,甚至无法被说闽语其他分支的人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福州话算是一种语言而不是方言。

福州话主要通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部福建省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分别是福州市区、闽侯、永泰、闽清、长乐、罗源、连江、福清、平潭、屏南和古田,海外福州华侨组织有称福州十邑同乡会。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的马祖同样使用福州话。

随着福州人向海外移民,福州话也传播到了东南亚、日本和美国等地的华人社区中,成为在海外影响力颇大的汉语之一。

 
[编辑] 历史与现状
福州地区最初的原住民为闽部落,至后来越族迁来,形成闽越族,后一度形成南方最强大的闽越国。西元前110年,西汉灭亡闽越国,并将闽越国民举国迁徙到江淮地区。此时的福州境域已经人走城空,随后已定居的先秦汉人与闽越亡国后陆续迁居来的北方汉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古汉语就此在福州扎根了。

中原汉人历年迁入闽中,至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入闽之时,汉人大规模入闽,福州的晋安之名,便是其足迹印证。随后历经数次汉人的移民入闽,带来不同历史层次的中原汉语,逐渐形成今天的闽东汉语。福州话大致形成于唐朝,并且一直以来都被视作汉语的一个分支。但是,千百年来福州话也保存了大量古齐语的沉淀。因此,福州话事实上是中原古汉语的流承。1842年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福州话从此也引入了不少英语词汇。

在清朝末年以前,福州地区基本属于单语社会。而随后的国民政府与中共都在福州大力推行国语(普通话),政府不鼓励甚至禁止市民在公共场合、媒体,尤其是校园中使用福州话。

几十年来国语运动事实上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即政府认为,地方语和标准语是不可以和谐共存的。而激进的语言政策导致福州话正在加速地步入濒危语言的行列,尤其在福州市区,由于学校长期使用普通话教学和不少家长认为说福州话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加之外来人口涌入,越来越多的福州年轻人无法使用母语交流。

在马祖,福州话也面临同样的式微困境。中华民国于2000年颁布《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保护福州话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并在马祖校园里实施当地乡土语言教育。

[编辑] 语法
音韵声母、基础韵母及韵尾 福州话的声母共有十五个。其中语流中还会产生另外2个浊声母(β和ʑ)。它们分别是:   唇组声母(4) p, p', m, β   齿组声母(8) t, t', ts, ts', s, l, n, ʑ(?)   喉组声母(4) k, k', h, ŋ   福州话的基础韵母有九个。它们分别是:a, ɑ, e, æ, o, ɔ, ø, œ, u, y, i。   福州话的韵尾虽然仅存塞喉的韵尾/ʔ/,但是在音韵变化以及语流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另外一个韵尾/k/的存在。 因为有着极其复杂的连音变化规则,福州话被认为是汉语诸语系中最为复杂的语言之一。
声调
福州话共有七个初始声调,基本保留了古汉语的声调系统。
名称阴平上声阴去阴入阳平阳去阳入
调值553321324532425
例字
上表的例字摘自成书于清朝的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
《戚林八音》把福州话描述成八个声调,此书也由此得名“八音”。但事实上福州话中的上声无法区分阴阳。因此福州话只有七个声调。
阴入字和阳入字(即入声字)以[-k]或[-ʔ]结尾。
除了这七个初始声调,在连读变调中还产生两个新的调值:“21”(半阴去)和“35”(半阳去)。参见连读变调
连读变调
同其他汉语方言相比,福州话的连读变调规则非常复杂。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词语时,最后一个字永远不变调,而其他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变调。譬如,“独”、“立”、“日”这三个字都是阳入字,调值都为“5”,分别读作[tuʔ5]、[liʔ5] 和[niʔ5]。当它们组合成词语“独立日”后,“独”变调为“21”,“立”变调为“33”,因此整个词读作[tuʔ21 liʔ33 niʔ5]。
双字连读变调规则见下表(粉红色代表前字,浅蓝色代表后字):
阴平, 55阳平, 53
阳入, 5
上声, 33阴去, 213
阳去, 242
阴入, 24
阴平, 55
阴去, 213
阳去, 242
阴入乙, 24
55555353
阳平, 53
阳入, 5
55333321
上声, 33
阴入甲, 24
21213555
阴入甲是以[-ʔ]结尾的阴入字,阴入乙是以[-k]结尾的阴入字。
文白异读
文白异读的现象很经常在福州话中出现的.
 声母
福州话有十七个声母
双唇音齿龈音龈后音舌根音声门音
塞音[p'] (波), [p] (边)[t'] (他), [t] (低)[k'] (气), [k] (求)[ʔ] (莺)
擦音[β][s] (时)[ʒ][h] (喜)
塞擦音[ts'] (出), [ts] (曾)
鼻音[m] (蒙)[n] (日)[ŋ] (语)
边音[l] (柳)
上表的例字也同样来自于《戚林八音》。
一些中青年的使用者无法区别[n]声母和[l]声母。例如“老”和“闹”都可以读作[nau242],也可以读作[lau242]。多数人是将[l]并入[n],也有人二者皆可。
作为一门古老的语言,福州话不存在诸如[f]或[v]这样的唇齿音。这个特征事实上被所有闽语共享,此外也是韩语日语的特征。
[β]和[ʒ]被添加斜体,因为它们只存在于连音中。参见下文。
声母类化
声母类化是福州话非常典型的性质之一。当双字或双字以上组合成词时,首字声母从不变化,而其他字的声母往往会发生浊化或鼻音化以匹配前一个字的韵尾
前字的韵尾后字的声母
元音韵尾[-ʔ]
  • [p]和[p']变化为[β];
  • [t]、[t']和[s]变化为[l];
  • [k]、[k']和[h]变化为零声母(无[ʔ]);
  • [ts]和[ts']变化为[ʒ];
  • [m]、[n]和[ŋ]不变化。
[-ŋ]
  • [p]和[p']变化为[m];
  • [t]、[t']、[s]和[l]变化为[n];
  • [k]、[k']、[h]和零声母变化为[ŋ];
  • [ts]和[ts']变化为[ʒ];
  • [m]、[n]和[ŋ]不变化。
[-k]所有声母都不变化。
韵母
下表是福州话的元音音素,其中的六个圆唇元音被添加了黑体。
前元音后元音
闭元音, [y][u]
半闭元音[e], [ø][o]
半开元音[ɛ], [œ][ɔ]
开元音[a][ɑ]
上表的元音音素连同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组合成福州话的韵母系统。
简单元音[a/ɑ](虾/罢)[ɛ/a](街/细)[œ/ɔ](驴/告)[o/ɔ](哥/抱)[i/ɛi](喜/气)[u/ou](苦/怒)[y/øy](猪/箸)
复合元音[ia/iɑ](写/夜)[ie/iɛ](鸡/毅)[iu/ieu](秋/笑)[ua/uɑ](花/话)[uo/uɔ](科/课)[yo/yɔ](桥/锐)[ai/ɑi](纸/再)[au/ɑu](郊/校)[ɛu/ɑu](沟/构)[øy/ɔy](催/罪)[uai/uɑi](我/怪)[ui/uoi](杯/岁)
鼻音韵尾[-ŋ][aŋ/ɑŋ](三/汗)[iŋ/ɛiŋ](人/任)[uŋ/ouŋ](春/凤)[yŋ/øyŋ](银/颂)[iaŋ/iɑŋ](惊/命)[ieŋ/iɛŋ](天/见)[uaŋ/uɑŋ](欢/换)[uoŋ/uɔŋ](王/象)[yoŋ/yɔŋ](乡/样)[ɛiŋ/aiŋ](恒/硬)[ouŋ/ɔuŋ](汤/寸)[øyŋ/ɔyŋ](桶/洞)
入声韵尾[-ʔ][aʔ/ɑʔ](盒/鸭)[øʔ/œʔ](扔/嗝)[eʔ/ɛʔ](渍/咩)[oʔ/ɔʔ](乐/阁)[iʔ/ɛiʔ](力/乙)[uʔ/ouʔ](勿/福)[yʔ/øyʔ](肉/竹)[iaʔ/iɑʔ](掷/察)[ieʔ/iɛʔ](热/铁)[uaʔ/uɑʔ](活/法)[uoʔ/uɔʔ](月/郭)[yoʔ/yɔʔ](药/弱)[ɛiʔ/aiʔ](贼/黑)[ouʔ/ɔuʔ](学/骨)[øyʔ/ɔyʔ](读/角)
上文提到过,福州话理论上存在两套入声韵尾[-k]和[-ʔ]。但对于大多数使用者而言,这两套韵尾只有在连读变调和声母类化中才可以区分开。因此,大多数语言学者认为[-k]韵尾已经从福州话中消失。
松紧变韵
在上表中,所有的韵母都是以松紧配套的形式出现的:左边的韵母叫做紧韵,右边的声母叫做松韵。松紧韵和声调联系紧密。阴平、上声、阳平和阳入字为紧韵字,而阴去、阴入和阳去字为松韵字。在连读变韵时,松韵字会伴随着变调而把它们的松韵转变为其相对应的紧韵。
例如,“福”是个阴入字,读作[houʔ24],“州”是个阴平字,读作[tsiu55]。当两个字组合成词语“福州”时,“福”的调值从“24”变为“21”,同时它的韵母也从[-ouʔ]变为[-uʔ],所以这个词读作[huʔ21 tsiu55]。而在“中国”一词中,“中”是个阴平字,因此尽管存在从“55”到“53”的变调,它的紧韵却不会再发生变化。
松紧变韵是福州话独特的现象。这个性质使得福州话古奥难懂,甚至无法同其他闽语彼此交流。
词汇
来自英语的借词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福州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城市向西方商人传教士开放。随后以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主的西方人在福州开办了大量的教堂和西式学校,大量的英语词汇也随之被引入福州话,比较常见的有如下词汇:
  • [khouʔ5],名词,衣服,来自于“coat”;
  • [nɛʔ5],名词,球网,来自于“net”;
  • [pheiŋ53],名词,油漆,来自于“paint”;
  • [pheiŋ53 ŋiaŋ33],名词,一小笔钱,来自于“penny”;
  • [thɛʔ5],名词,钱,来自于“take”;
  • [kɛ53 lo33],名词,“女孩”的幽默说法,来自于“girl”;
  • [so53],,投篮,来自于“shoot”;
  • [a55 ki53],动词,暂停,来自于“again”。
  • [ma21 laʔ5 ka5],地名,指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来自于“Malacca”。
  • 同亲缘语言的比较
  • 同普通话的比较同闽南话的比较
    闽语群都同源,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上,比如说“人”字,所有闽语的白读都是训读为“侬”,等等。
    中原移民在西晋末年迁入闽南的过程中,第一站是现在的南京和镇江(他们在南京定都),另一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了福建,落脚点在福州和泉州(然后泉州那一支还有继续南迁到粤东的),所以福州的闽民系的先祖当然也是来自古河洛地区。
    闽南语和闽东语的分化应该是在唐代,闽南语的文读主要来自七世纪唐音,而闽东语主要来自十世纪唐音,所以像撮口呼字,两者就很容易看出区别来。而且,闽东地近吴越,语音上受到南吴语影响比闽南大一些,所以后来韵尾逐渐减少,而闽南语把唐音的六大韵尾都保留了下来。并且,由于福州是省城,又受官话影响较深,所以声母里浊塞音和浊擦音都消失了,但闽南语保存了一些。 可以看出,福州话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汇都与古代汉语息息相关,许多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上面所分析的福州话特有的词汇表明其与《诗经》的关联性远超过其与《楚辞》的关联性,显示福州人的祖先来自河洛地域,而不是江湘地域,尽管后者更接近福州。
    在《诗经》各篇中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诗经·邶风》和《诗经·鄘风》的出现。众所周知,历史上从中原向福建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西晋末期的308 AD,即所谓“衣冠南渡”,或称“八姓入闽”。所谓“八姓”系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其中的林、陈、郑与唐朝末期892 AD 入闽的王氏共同构成二十世纪初福州的四大姓氏。当时有“林陈一大半,王郑满街摆”之说 (“王郑”在福州话中与当地的一种叫“黄弹”的水果同音)。福州话的形成相信就发生在“八姓入闽”的前后。据传,林为比干之后,周武王在克商之后赐此姓氏,源于河南牧野;黄源于黄国,在河南潢川一带,亡国后以国为氏;陈为舜之后,源于陈国,周武王所封,都河南淮阳,亡国后以国为氏;郑为周王室的一支,在河南新郑,郑亡国后以国为氏。这三大家族均来自于河南,而邶和鄘也就在豫北的汤阴一带,与“八姓”之首的林氏发源地咫尺之遥。由此可见,福州话受到河南特别是豫北一带的古方言影响是合乎逻辑的。 如果说个别词汇的分析尚无法证明福州话整体的状况的话,用福州话朗读唐诗宋词能够更加合韵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由于这一方面的论述已有不少,下面仅仅举出少数例子来说明。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普通话中是 (者zhe-下xia),根本无韵可寻;在福州话中则是 (者[t¢ia]-下[kia]),完全合韵。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在普通话中是 (山shan-间jian-关guan-湾wan-还huan-颜yan),其中山和颜不合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山[saŋ]-间[kaŋ]-关[kuaŋ]-湾[uaŋ]-还[huaŋ]-颜[ŋaŋ]),完全合韵。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戸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在普通话中是 (声sheng-情qing-征zheng),其中情不合韵;在福州话中则是 (声[siŋ]-情[t¢iŋ]-征[tiŋ]),完全合韵。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在普通话中是 (纷fen-云yun-闻wen),根本无韵可寻;在福州话中则是 (纷[huŋ]-云[huŋ]-闻[uŋ]),完全合韵。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戸,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在普通话中是 (天tian-年nian-寒hang-间jian-眠mian-圆yuan-全quan-娟juan),韵的变化缺乏规律性;在福州话中则是 (天[t’iєŋ]-年[niєŋ]-寒[haŋ]-间[kaŋ]-眠[miєŋ]-圆[iєŋ]-全[t¢yoŋ]-娟[kyoŋ]),韵律的变化整齐明晰,为 (2-2-2-2)。
    上述古诗在福州话合韵而在普通话不合韵。有一些古诗在福州话或者普通话均不合韵的例子,但古诗在福州话不合韵而在普通话合韵的例子尚未碰到。上述分析说明福州话比普通话更加接近于唐诗宋词的语言,从而证明了古越语的语音不可能是福州话的语音基础。
    书写系统
    汉字
    大部分的福州话词汇都来自于古汉语,因此都可以用汉字写出。许多用福州话撰写的作品也都是用汉字书写的,譬如《闽都别记》(平话字:Mìng-dŭ-biék-gé)以及清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在福州发行的汉字版本的《圣经》。但是汉字作为福州话的书写系统,有许多缺点。
    首先,福州话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非汉语词汇,这些词是无法用正统的汉字写出的。譬如否定词“mâ̤”,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写法,其用法及发音相当于闽南语的“bē/bōe”(通常写作袂、勿会),可能是用源字。有的人把它写作同音字“卖”,但是“卖”的意思和它却毫无关联。有人以“袂”借音书写,也有人创造一个由“勿”和“会”组成的全新的字,但是这个字却没有被大多数字体所收录。
    因此当他们书写福州话时,往往通过普通话的近似发音来错用汉字。比如,“会使(â̤ sāi)”一词(意思是“可以”)通常被写作“*阿塞”。
    平话字
    主条目:平话字平话字(Bàng-uâ-cê)是19世纪美国在福州的传教士根据福州话的音韵设计出的一种罗马化文字。它克服了使用汉字书写福州话的一些弊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非常流行。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9 发表于: 2010-01-29
客家话拼音方案中国大陆广东省教育部门于1960年9月公布的广东拼音方案之一,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梅城口音标准,以拉丁字母拼写语音,再以右上方标上数字以表示声调

方案内容
 字母
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其中r、w不用来拼写梅县客家话。ê 是字母 e 的变体,用以代表 [ɛ]。
声母
声母总数为19个。不以辅音为首的音节,称为零声母。列表如下:
b [p] 波p [pʰ] 婆m [m] 摸f [f] 火v [v] 窝
d [t] 多t [tʰ] 拖n [n] 挪l [l] 罗 
g [k] 哥k [kʰ] 科ng [ŋ] 我h [h] 河 
j [ʦi-] 挤q [ʦʰi-] 妻x [si-] 西  
z [ʦ] 资c [ʦʰ] 雌s [s] 思  

资 zi1、雌 ci1、思 si1 等字的韵母[ɿ]用i表示。
韵母
韵母总数为74个。列表如下:
i [ɪ] 资i u
a [a] 阿ia [ia] 也ua [ua] 挂
o [ɔ] 哦io [iɔ] 哟uo [uɔ] 过
ê [ɛ] 这iê [iɛ] (撒)uê [uɛ] 秽
ai [ai] 挨iai [iai] 椰uai [uai] 怪
oi [ɔi] 哀  
au [au] 凹iau [iau] 腰 
êu [ɛu] 欧  
 iu [iu] 有 
 iui [iui] 锐ui [ui] 贵
am [am] 庵iam [iam] 淹 
êm [ɛm] 砧  
em [əm] 针im [im] 阴
an [an] 班ian [ian] 烟uan [uan] 关
on [ɔn] 安ion [iɔn] 阮uon [uɔn] 管
ên [ɛn] 恩iên [iɛn] 边uên [uɛn] 耿
en [ən] 真in [in] 因
 iun [iun] 允un [un] 敦
ang [aŋ] 冷iang [iaŋ] 影uang [uaŋ] 矿
ong [ɔŋ] 江iong [iɔŋ] 央uong [uɔŋ] 光
 iung [iuŋ] 雍ung [uŋ] 工
ab [ap] 鸭iab [iap] 叶 
êb [ɛp] 粒  
eb [əp] 汁ib [ip] 邑 
ad [at] 八iad [iat] 乙uad [uat] 刮
od [ɔt] 遏  
êd [ɛt] 北iêd [iɛt] 鳖uêd [uɛt] 国
ed [ət] 质id [it] 一 
 iud [iut] 郁ud [ut] 骨
ag [ak] 扼iag [iak] 锡uag [uak] □
og [ɔk] 恶iog [iɔk] 约uog [uɔk] 郭
 iug [iuk] 育ug [uk] 督
m [m] 唔n [n] 五 

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 yi、ya、yo、yê、yai、yau、yu、yui、yam、yim、yan、yin、yun、yang、yong、yung、yab、yib、yad、yid、yud、yag、yog、yug。
声调
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
调号123456
调值441131521155
 fu1fu2fu3fu4fug5fug6
例字

广东拼音方案
  • 客家话
  • 客家话语音
  • 客语通用拼音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