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正词法 形容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的词类,用以彰显被修饰的名词的特征。而形容词本身可以被副词所修饰,像形容词“少”(zior)以副词修饰变成“很少”(ziok zior),其中“很”(ziok)即为副词。闽南语里形容词除具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外,还有多级的强化性的比较特色。
- 单一形容词,只由单一字词。比如:憨 (ghōng)、聪明 (kiâu)、近 (gīn)、远 (hng)。
- 合成形容词,由多字词所组成之形容词。
二重叠形容词。 单音节二重叠形容词,连写。比如:骨力 (gut-lat)、懒惰 (bîn-dūaⁿ)、(ziaⁿ) pua-ge((真)破格;乌鸦嘴)。 覆音节二重叠形容词,连写。比如:湿湿 (sip-sip)、乾乾 (da-da)。
三重叠形容词,
连写。比如:红红红 (áng-āng-ăng)、烧烧烧 (siór-siōr-sior)。 交错重叠形容词,将"重叠形容词"部份
连写。比如:离离落落 (li-li lak-lak)、黑漆漆 (o zah-zah)。
副词正词法 副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的词。
- 单一副词,独写。比如:滫(siŭⁿ)、著(dōrh)、拢(long)、卡(kāh)、真(ziâⁿ)。
- 合成副词,合写。比如:促促(cû-cū)、雄雄(hiōng-hiŏng)、险险(hiam-hiàm)、hiau-hing(嚣兴; 糟糕)、iao-siou(夭寿; (真)糟糕!)、sian-ciao(声晓; 什么事!)、
nia-mi(马上)。
动词正词法 一般而言动词可分为普通动词、动词短语 、动词词组、完成式动词组、进行式动词组,及典型的台语b动词(连系动词)"是"之变化型态等。词性有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之别。
普通动词 词性有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等类别.
- 单音节单意动词,独写。比如:ziah(食)、âi(爱)、hūn(恨)、kûaⁿ(看)、tak(读)、tàⁿ(推)等。
- 多音节单意动词,合写。比如:lōk-iaⁿ(露营)、càng-zui-bhī(潜水)、pā-bhŏr(遗失)、zui-ciâng(水漒,瀑布)等。
- 合成动词,合写。比如:siu-zui(游水)、gàn-giāu(讦谯)、zau-bior(走标)等。
- 重复动词,合写。比如:lu-lu(擦擦)、tu-tu(突突)、bua-bua(磨磨)、cing-cin(清清)等。
- 重复穿插方向动词,分写。比如:ging-lai ging-ki(捡来捡去)、kan-lai kan-ki(看来看去)、cong-lai cong-ki(做来做去)等。
动词短语 动词词组属于完全不及物动词、或不完全不及物动词.
- 动词+方向动词,可合写或分写。比如:kuan ghua-kou(看外口)、chong lo-ki(冲落去)、giaⁿ ghue-lai(行过来)、zou ghue-ki(走过去)等。(这一部份常有轻声调表现)
- 动词+语态助词,可合写或分写。比如:dòng bhê-diău(挡未条)、iōr lòr-kì(摇喽去)、kuàⁿ-māi(看麦)、pòng-ga(膨到)等。
动词词组 动词词组大多属于完全不及物动词。
- 动词中切入修饰词,分写。比如: cut duâ king(出大(彩)虹)、zau dng lō(走长路)、līm siōr zìu(喝烧酒)、dè bhông-guè(压墓稞)等。
- 动词中切入语助词,分写。比如:cîng hō sior(穿ho烧;穿暖一些)、ziâ kà bà(食kah饱;吃饱一些)、tāk bhê liàu(读bhe了;读不完)等.
完成时动词组 完成时动词组属于完成不及物动词,用〈u(有)+动词+语助词〉之格式表示,以表"完成意思"的语态。会用
后词缀、比如: à、là 等
语助词后置以加强语气。
- 完成时动词组,分写。比如:ù zià à(已经吃了)、ù zòr là(已经做了)、ù iōn là(已经用了)、ù sià à(已经写了)等。
进行式动词组 进行式动词组属于完全不及物动词,用〈dñg-de(正在)+动词;de(正在)+动词〉之格式表示,以表"进行意思"的语态。
- 进行式动词组,分写。比如:dñg-dē sià(正在写)、dñg-dē kûn(正在睡)、dñg-dē zàu(正在跑)、dñg-dē kûaⁿ(正在看)等。
台语联系动词 台语联系动词 sī 即属于不完全不及物动词,须要补语。
- 联系动词 sī(是);<中置>、分写。比如:zùi sî ziàⁿ e(水是淡的)、ciû à sî cēⁿ e(树是绿的)等。
- 联系动词组 sī(是);<后置>、分写,用〈语助词+"sī(是)"〉之格式表示。比如:m sī(不是)、ia sī(抑是)、na sī(那是)、dio sī(就是)等。
介系词正词法 介系词是一个用来表现字词之文法联系功能的
词语或
词缀,也是在
语法里叙述与联系句子中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台语基本上为语序
SVO之语言,其介系词倾向使用"前置式"、或谓"中置式"。台语介系词有:"与" (gah)、"对" (dui) 等字词。
- 语句比如:"Ghua gah li" (我与你)。"Zit hang dui hit hang"(这项对那项)。
语助词正词法 语助词基本上是不变化的语词、
状声词亦属之,语助词在文法上归属于
虚词类。目的是和其所修饰的字词共同构成新的语词、或则另成立新的语句架构。再而使说者在其所描述的人、事、物、或则所述说的现象上之语句能有所强化与增添附加涵意,进而使表达上突显出所要求之主客观语气与评价语态一般语助词会置放于句尾。功能大致分为二类:
- 单音节语助词,分写。比如:(作(còng)/什么(siaⁿ)/啊(siău)!)、(还(hīng)/什么(zit-ko)/啊(hoⁿ)!)。 (语气坚硬!)
- 多音节语助词,跟前面的语词分写。比如:(喝(līm)/一口(zit-cûi)/而已(niâ-niā)!)。 (语气肯求!)
状声词正词法 状声词为用以表达感叹、惊呀、疑问、恐惧、喜怒爱恶等之词语,归为
语助词类。状声词之音调在调变上比较单一,使用上多以单独词语来表现[有时也和一般语词合用,此时状声词如置放于句子中前、其
变调法只要遵循一般变调规则即可。
台语之状声词一般以纯声母或纯韵母来表示,比如:hngk(表答应、可以)、hènn(表同意、接受)、hm(哼、表拒绝之语气)。 - 欧美语状声词之转用法,比如:o-oh("欧-欧"; 表有状况之外情形发生时之惊讶!)也可直接引用到台语来,调性再修改为台语之音调即可。
数量词正词法 基序数词与合数词 基本上基序数词语之念法同于
白话文,也有
文白异读的混用现象。
基数有两种念法:
DT基数-1为普通用法(
白读)、而
DT基数-2为
短促型念法(
文读)用在专门计数方面较多,比如
电话号码的念法。基数如转作
序数用,除零(ling)外,仅在
DT基数前加上序数
前缀词“dē(第)”即可。
分数词 分数基本表达公式为:A
hun zi B(A分之B),
分母为A、
分子为B;如:(B/A)。
- 比如:ghî hun zī īt(1/2)、bè hun zī ghō(5/8)、bà hun zī bāh(100/100)。
如果算百分比的成数之分数词表示法,可以用单一合词来表示。
- 比如:lāk siăⁿ(6成)、sāⁿ siăⁿ(3成)等之合词字来表示。
量词 量词基本表达公式为:数词+
量词+
名词。比之
英语,
台语量词是比较丰富多样。台语的量词会随着不同物件而有不同的表示词语。
- 一般单音节量词与与数词合词,比如:(zu) nng dang ((打)两针)。
- 而多音节的量词与数词分写,比如:ghô dian zing (5点钟)、zit zang hue(一欉花,(地上长)一枝花)。
- 而合成数词与量词分写,比如:gau-zap cit nīdō (97年度)、sì-zap bè hûe (48岁)。
概约数词 概约数词即是表示大约范围之数目,基本表达公式为:二个单纯数词+
量词、合成数词+(kong(零)、guha(外))+
量词。
二个单纯数词+量词,比如:ghô lak e (五六个)、nng saⁿ dang/ni (二三年)。 合成数词+(kong(零)、ghua(外))+量词,比如:zit-bah kong ghô ziah (一百零五只)、ghô-bah ghua nia (五百多件(衣服))。
连接词正词法 连接词以
音节来分有2类(1).单音节连接词、(2).多音节连接词。多音节连接词以
连字号合词、或合写来表示。
- 单音节连接词、比如:gōrh(又)、nā(假使)。
- 多音节连接词、比如:ziû-sī(就是)、rū-gōrh(如果)。
连接词以语用角度来看分为8大类:(1).并列连接词、(2).转折连接词、(3).选择连接词、(4).假设连接词、(5).比较连接词、(6).因果连接词、(7).承接连接词、(8).让步连接词。
- 并列连接词,独写。比如:gah(甲)、gōrh(又)、iū-gōrh(尤个)。
- 转折连接词,独写。比如:m-gōrh(无够)。
- 选择连接词,独写。比如:ziû-sī(就是)、dōr-sī(都是)。
- 假设连接词,独写。比如:nā(假使)、nâ-sî(若是)、rū-gōrh(如果)。
- 比较连接词,独写。比如:bi(比)、bi-gâu(比较)。
- 因果连接词,独写。比如:īn-ūi(因为)。
- 承接连接词,独写。比如:nâ-a-ne(如这样)。
- 让步连接词,独写。比如:dor(都)、nâ-bhōr(那无)。
熟语正词法 熟语指先民近人经久习用之固定语句结构,像是
格言、
春联用语、婚丧喜庆,或则逢年过节等之人际往来用语。而
成语、
谚语、斗嘴鼓等之用语亦属之。基本上此些语音之变调,全部以
传统之
语音及惯用之
变调为主。一则传统之语音表现传神、二则先民近人习用已久,一讲这些用语大家自然心领神会不须多做解释
- Û lĭng û siâⁿ.(有灵有圣):期望神明保佑。
- Sui-lăng bhōr sui-miā.(美人无美命): 红颜多薄命。
- Sior giaⁿ hioong, sing-e dor-âi gin-zŏng.(烧怕雄、生的都要紧总):热烫的慢吃、生的快炒(才好吃)。
- Ē kō-ge, bhê būn hùe.(会呼鸡、不会吹火):有气无力。
- Dûa ùaⁿ, giām bhuan gĭⁿ.(大碗兼溢满(碗)边缘):量多有剩、满意对方的诚意。
- Tiaⁿ bho cûi, dûa hù-gûi.(听某嘴、大富贵):听老婆的话才会大富贵、女人比较细心比较勤俭。
- Zīt ē bhò kāh iăⁿ sāⁿ ē tīⁿ-gōng-zò.(一个某卡赢三个天公祖):远水就不了近火;近水才可能救近火。
- Gîn zi bhōr sên lām.(近"姬"无善"男"):一接近女色,男人就不老实。
- Īn-ĕn tiⁿ zù-diāⁿ, m-sî mūe-lăng ka ghāo giăⁿ.(姻缘天注定、毋是媒人跤爻行):姻缘本来天注定、不关媒人行脚勤。
- Zît zià sat-bhòr pòng-ga zui-ghū dūa.(一只虱母膨到水牛大):很会吹牛夸大。
- Zît lîap cān-lĕ zi gau uaⁿ tng.(一粒田螺煮九碗汤):僧多粥少、资源不足。
- Cēn-gōng lān lòng-pùa zī-bhāi dàⁿ.(青狂"男"弄破"姬掰"胆):欲速则不达,性情莽撞、做事欠思考。
- Lāng de ziâ bhi-hùn, li dē hùa sior.(人家在吃米粉你却在喊烧(热)):观棋者老是在语、旁观者反而在出馊主意。
- Gin-pàng bhor hor se, gin-gê bhor hor dā-ge.(紧纺无好纱、紧嫁无好大家):食紧弄破碗、欲速则不达。
外来语正词法 台语中之
外来语以
日语占大多数,例如:o-do-bai(オートバイ;
摩托车)、ho-su(ホース;管子)、ki-mo-zi(気持ち;心情)、zu-na-mi(津波;
海啸)、do-san(父さん;父亲)、ni-san(兄さん;兄长、黑道的大哥)、si-a-ge(仕上;装潢)、及sa-si-mi(刺身;
生片)等。这些外来语转为台语后其音调须再作些许变调以应台语
声调轮廓。
日语转台语语音化,比如:si-a-ge(装潢)来自(日语:仕上)、ki-mo / ki-mo-zi(心情(好)来自(日语:气持ち)。
其它亚非欧美等国之外来语原则上可直接引用在台语词语上,再做些许
音调调变即可转用。基本上台语外来语的引用问题不大,只是些许
音调上的问题须做调整及习惯而已。
欧美语转台语语音化,比如:法语、印尼语等语言之肥皂(savon)一词转为台语变为(sa-bun)。
分隔号( ' ) 发音产生歧义的情况下,比如在同一字词内因发音响度关系音节须分开处、或目前发音归纳问题还须理清处,先使用分隔号(')作为类如介音符号暂以分隔前后音节之用。有时也用来替代连接号。
台文语法 台文语法与中国南部的
方言如:
潮汕话、
客家话、及
广东话之语法类似。典型的语序为"主语+动词+受词"亦相同于
普通话的语法,不过另有其它的语序如:"主语+
gāh+受词+动词"(属于
主宾谓结构),或 "受词+
hō+主语+动词"(被动语态,属于
宾主谓结构),此二种语序须伴随着
gāh 、
hō 等"不变词"(质词)来使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我抱你"(I hold you.)的句子。字词包含有:
ghuà(我)、
pōr(抱)、
lì (你)。以下就此句之各式句型的应用变化加以分析
主语+动词+受词 (标准台文语序) 台文句子上标准的语序为主谓宾结构如: Ghua pôr lì. (我抱"著"你, "I hold you.")的意思。 - Ghuà:我,代名词这里当主词。pōr:抱"著",为(及物)动词。lì:你,代名词这里作受词用。
- 基本上 Ghua pôr lì.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有带点命令式的倾向。
主语+gāh+受词+动词 (主动语态) 另外一个大约相等的意思其语序为主宾谓结构如: Ghua gah li pōr,多少含有"我拉住你且抱住你(I take you and hold") 或者 "我已碰触到你且抱住你"(I get to you and hold.)之意,本句为主动语态句。这里语助词 gāh 为"把"、"将"之意,有时翻成中文会误译为 gāh 是"给、被"(台文:hō)之意,而造成误解此式台文句为被动语态句。 - 加上之语助词(不变词) gāh,会使语句的结构除表现为主动语态外、也呈现出强化祈使的倾向。语气的表示为“……让我来好了!”或为“……是你这样做的!”。
- 台语在"你(他)打我"的语句表现,会惯常的使用《主语+gāh+受词+动词》的句式。比如:习惯会用 Li gah ghua pāh. 或者 I gah ghua pāh.;如用 Li pah ghuà.(You hit me.) 或者 I pah ghuà.(He hits me.) 则指控性质就比较严重了。
受词+<hō+主语>+动词 (被动语态) 接着被动语态句,Li ho ghua pōr 亦是表示同样的意思。不过用被动语态属于宾主谓结构,意即"你允许你自己被我抱"(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held by me) 或者"你让你自己可以被我抱"(You make yourself available for my holding)。 “hō”为语助词(不变词)、"让"之意,《受词+<hō+主语>+动词 (被动语态)》的句式表示的被动态有些祈使的意思。如 Li ho ghua pōr 改用 Ghua por lì. 则有些命令式的语气。而用主动语态 Ghua gah li pōr. 语气会缓和一些,祈使性质多一点。 在被动语态中,施事者短语“<hō+主语>:被某人”必须讲明,并以“hō(给、被)”作开端,即使这“某人”可能是不存在或不知是那位,比如:伊被人骗(Yi ho lang pên)、中文:他/她被(人家)骗。按照中文语法,我们可以单用施事者介绍词“被”而不提及施事者;或者用施事者短语“被人家”可以连带提及施事者。但在台文中,下面这句在文法上是错的:茶杯被打破(De bue ho lòng puâ)、中文:杯子被打破了。台文正确应该说成:茶杯被人(家)打破(De buei ho lang lòng puâ)、或可以用中文说:杯子被人(家)打破了。在台文的表示法里虽然不知是那位打破了杯子,施事者短语“hō人”(ho lăng)却是必须置入句中且永远都要紧随"逻辑主语"(受词)之后,而非句子之末。而不像一些如德语和荷兰语,将施事者短语放在助动词和过去分词之间;或俄语将施事者放在过去式被动形动词、或者自动词之后。
主词(主句)+(bhor)bì"(不)比"+受词(副句)+kāh+形容词 为比较句型:
Ghua bi lì kah sân. (我比你穷, "I am poorer than you.")的意思。bì:比"较"之意,为"比较连接词"。kāh:较……,"语助词"作强调用。sân:"穷"(sàn-ciāh),为"形容词";
反义词为"有钱"(hor-ghiah)。基本上
Ghua bi lì kah sân 的句子语气比较强一些。如说:
Li (bhor)kah hor-ghiah (你"较(没)"有钱)则语气弱一点。
比较句经归纳有如下几个类型:
两个或以上名词:台语的另一型比较句结构为 “X + <形容词 + 过(guê)> + Y”,被认为源自中古汉语的 “X + <形容词 + 于> + Y”结构。台语:伊水过你(I sui guè lì)、中文:她比你漂亮。粤语也使用同样的结构:佢靓过你(kʰœy5 leŋ3 kʷɔ3 nei5)、中文:她比你漂亮。由于中文的影响力愈来愈大,其结构 “X比Y + kāh + 形容词” 影响到台语。于是,以上的例句可以变成:伊比你卡水(I bi li kah suì)、中文:她比你漂亮。另一类似的中古汉语句式则为:“X + <kāh + 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 Y”,(伊卡多岁你)、I kà zè hùe lì.(他比你年纪大),老一辈的人大多会用此种句式表达。 - 单一名词:包含“过”或“比”的结构,都需要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以作比较。如果只提及一个名词,就会组成残缺的句子:伊水过 (?)。在此情况,需要使用“kāh”,或者“ziaⁿ”的结构:伊kāh水(I kah suì);伊ziaⁿ水(I ziaⁿ suì)。普通话和粤语的情况都一样。只提及一个用来比较的名词时,需要转用另一种句式。台语和中文都使用"前为修饰"(形容词前),而粤语则使用"后位修饰"(形容词后置)。中文:她比较漂亮;粤语:佢靓啲(kʰœy5 leŋ3 ti1)。台语中,有两个字本身有比较的意思,就是“赢”(ian)和“输”(su)。它们可以独立使用,或者加上“过”(guê)字。这领裙输(过)许领(Zit nia gŭn su-guè hit nià)、中文:这条裙子不够那条好。我内个电脑赢伊个好多(Ghua hit e dên-nàu iaⁿ i-e ziaⁿ ze)、中文:我(家里)那部电脑比这部好很多。如果表示更大的程度差别,可以在句末使用状语“好多”(ziaⁿ ze)。
- 同等级:台语中“平”(bĕn)、或者“同款”(gâng kuàn)都用来表达"相等"的概念:只本书佮彼本平重(Zit bun cè gah hit bùn ben dāng)、白话文:这本书和那本书一样重。伊两人同款型(In nng lăng gâng kuan hĭng)、白话文:他们都一样(他们长相一样/他们一样那么好/坏)。
- 最高级:台语以副词“上”(siong)或“上概”(siông-gà)表示最高级。而且,“上概”通常带有褒义:只间物见上概好食。(Zit ging mî giaⁿ siông-gai hor ziah)、中文:这间(餐厅)(的东西)绝对是最好吃的。伊们对我上好(In duì ghua siông hòr)、中文:他们对我最好。
Nâ-sî(Nâ-ṁ-sî)(若"是(不是)")…, dôr aî(dôr mài)(就"要(不要)")… 为假设句型: Nâ-sì bhê-hiang gòng dai-ghî, dôr aì orh. (若是"你"不会讲台语,就要学.", "If you can not speak Taiwanese, you need to learn it")。Nâ-sî(Nâ-ṁ-sî):"若(不)是"之意,为"假设连接词"。bhê-hiàng:不会,为"否定动词"。台语允许动词之后再接动词、比如:bhê-hiàng 接 gòng。gòng:"讲"之意,为"动词。dôr aî(dôr mài):"就要(不)"之意,"副词"作前接强调用。orh:"学"之意,为"动词"。 "Nâ-sî(Nâ-ṁ-sî)"后面可接表示"人"或"事"的子句,一般这子句可省略掉主词。句子的语气强弱视使用时的主客观条件而决定。
结论 借由基本台语句型的活用,因而很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型可以如此的组合并建立起来,如:
Ghua iuⁿ zuì hô li lim (我舀水给你喝,"I ladle out water for you to drink"),句中
iuⁿ 为舀(水)"to ladle out(water) "、
zuì 意思为水"water"、
lim 为喝"to drink"之意。此外,
台语语法及句型相当多,进一步阅读请自行参考相关
文献书籍。
与〈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完全相容性 "台语通用拼音方案"(DT; 台通拼音)在拼写台湾闽南语普通腔时,与"
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TL; 台罗拼音)二者在语音的结构上完全[/url]。即使台通拼音和台罗拼音同时出现,也不会产生误解与混淆。
代数上的
二元关系可以用来讨论两者的相容程度:首先假设台湾闽南语普通腔的所有音节的
集合为 M、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所有音节拼法的集合为 T、台语通用拼音所有拼法的集合为 D。根据以上三个集合,我们可以定义台罗拼音系统为二元关系
RT,它的
定义域是 M、
陪域是 T,
值域为:a≤
RT(m)≤ut,或a≤t≤ut 。而台通拼音则为
RD,定义域是 M、陪域是 D,
值域则为:a≤
RD(m)≤ut,或a≤d≤ut 。
M = {a, aʔ, ai, ãi, ... ua, ... ut} T = {a, ah, ai, aiⁿ, ... p, t, k, ... ph, th, kh, ... g, b, ... j, ... ua, ... ut} D = {a, ah, ai, aiⁿ, ... b, d, g, ... p, t, k, ... gh, bh, ... r, ... ua, ... ut} 将拼音方案定义为数学上的
关系之后,台罗拼音的ua与台通拼音的ua等逐一对应:
函数为双射
当且仅当对任意存在唯一满足
f(m) = t。 函数为双射
当且仅当对任意存在唯一满足
f(m) = d。 而函数
RT⊂
RD、
RD⊂
RT 则
RT≡
RD,即二组转换均满足
双射关系且互为对方之
集合。因此 ,且 用口语说明上述数学式:
RT音节ua与拼写法ua属于“台罗拼音关系”,而
RD音节ua与拼写法ua属于“台通拼音关系”。最后我们从音节对照表可以观察到结论:
当且仅当 结论即是:在台通拼音方案中,任一音节若用某个在台罗拼音已经采用的拼写法,则此音节在台通拼音中之拼写法亦相同、或有一等式符号与之对应。意即台通拼音与台罗拼音在拼音的结构上具有完全的相容性。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Lēn-hâ-gōk sê-gāi rīn-kūan sūan-ghěn
Dê 1 diău
Lāng-lăng seⁿ-låi zû-iŭ, zāi zūn-ghiăm gāh kuăn-lī siòng it-lip bīng-dìng. In hù-iù li-sîng gāh liōng-sim, lî-ciaⁿ ìng-gai i hiāⁿ-dī gūan-hē ē zīng-sĭn hō-siōng dùi-dāi.
Lenhaxgok sexgai rinkuan suangheen
Dex 1 diaau
Langlaang sennvlaij zuxiuu, zai zunghiaam gaq kuaanli siongw itlip bingdingw. Inv huwiuw livsingx gaq lionsimv, lixciannv ingwgaiv iv hianndi guanhe e zingsiin hosiong duiwdai.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赋有理性良知,诚应和睦相处,情同手足。)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icle 1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
航海家1号闽南语问候语 美国太空船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
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
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
2010年仍然正常运作。旅行者1号上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内容包括用55种
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
音乐,旨在向“
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
唱片有12英寸厚,镀金表面,内藏
留机针。其中包括
闽南语之问候语为:“太空朋友,你们好!你们吃饱了吗?有空时,就到我们这儿来坐一坐。”
关连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