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43阅读
  • 367回复

常见本草俄语练习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0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三 发热  
《脉经》曰∶脉大无力为阳虚,脉数无力为阴虚。无力曰虚,有力曰实。
夫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则成热也,与潮热、
寒热若同而异。潮热者,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者,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
血虚有汗潮热者。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1 发表于: 2012-03-25
人参养荣汤 治积劳虚损,四肢倦怠,肌肉消瘦而少颜色,吸呼气短,饮食无味也。
人参(去芦) 当归 陈皮 黄 (蜜炙) 桂心 白术(去芦) 甘草(炙,一钱) 白芍(酒炒,
二钱) 熟地黄(酒浸) 茯苓(去皮) 五味子(各七分半) 远志(去心,炒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气虚有汗潮热者,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2 发表于: 2012-03-25
乌鸡丸 治童男室女身发潮热、吐血痰、出盗汗、饮食少进、四肢无力。
黄 (蜜炙)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当 当归(酒洗) 白芍(酒炒) 生地 陈皮 秦艽 柴胡
银柴胡 前胡 黄芩 胡黄连 黄柏(去粗皮) 知母(去毛) 贝母(去心) 桑白发 地骨皮 麦门冬
(去心) 五味子(各一两。)
上锉细片,用乌骨白鸡一只,耳有绿色、脑有金色者佳,重一斤者,以麻子喂七日,缢死,去毛并内肠杂,
纳药于内,用绿豆一斗五升浸润,放入小甑内三寸浓,又将青蒿四两衬之放鸡在上,仍以绿豆盖之,蒸极熟,
将鸡折碎,同药晒干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清米汤下。
血虚无汗潮热者,茯苓补心汤。(方见妇人虚劳门。)
气虚无汗潮热者。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3 发表于: 2012-03-25
人参清肌散 治男妇气虚无汗潮热。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赤芍 柴胡 半夏 葛粉 甘草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女子血虚有汗潮热者,茯苓补心汤。(方见妇人虚劳门。)
气血两虚,无汗潮热者,逍遥散。(方见妇人虚劳门。)
男妇四肢发热,筋骨间如火烙手者,郁遏阳气于脾胃之中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4 发表于: 2012-03-25

升阳散火汤 治男妇四肢发热,肌表热如火烙,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气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
郁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即火郁则发之,即火郁汤。
升麻 葛根 白芍 羌活 独活 人参(各五钱) 柴胡(八钱) 防风(三钱半) 生甘草(二钱)
炙甘草(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忌寒凉生冷之物,月余。
伤寒发热者,是外之寒邪伤卫也。九味羌活汤(方见伤寒。)
伤暑发热者,是外之热邪伤荣也。清暑益气汤(方见中暑。)
内伤发热者,是阳气自伤,属脾肺也。(其脉大而无力。)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阴虚发热者,是阴血自伤,属心肾也。(其脉数而无力。)滋阴降火汤(方见虚劳。)
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小柴胡汤加栀子、黄连、知母、地骨皮。
昼则静,夜则发热者,此热在血分也。四物汤加知母、黄柏、黄连、栀子、牡丹皮、柴胡。
昼夜俱发热者,此热在血气之分也。四物汤合小柴胡汤加黄连、栀子。
子午潮热者,加减逍遥散加黄芩、胡黄连、麦门冬、地骨皮、秦艽、木通、车前子、灯芯,水煎服。
一切发热憎寒者,邪在半表半里也。柴苓汤,即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5 发表于: 2012-03-25

当归饮 治劳心生热,鼻少见血,五心烦热。
当归(一钱二分) 芍药(一钱) 川芎(五分) 生地黄(一钱) 牡丹皮(一钱) 黄连(酒炒,
七分) 麦门冬(去心,二钱) 地骨皮(七分) 酒黄芩(七分) 炒栀子(六分) 柴胡(六分) 生甘
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热服。
一 仆人,五月间病热口渴、唇干谵语。诊其脉细而迟,用四君子加黄 、当归、芍药、熟附子,进一服,
热愈甚,狂言狂走。或曰附子差矣。诊其脉如旧,仍增附子进一大服,遂汗出而热退,脉还四至矣。
一 妇人,夏间病热,初用平调气血兼清热和解之剂。服二三剂不应,热愈甚,舌上焦黑,膈间有火,漱
水不咽。诊其脉,两手皆虚微而右手微甚,六七日内谵语撮空、循衣摸床,恶症俱见。后用四物汤加黄芩、人
参、白术、陈皮、麦门冬、知母、熟附子。服之一二时,汗出而热退。次日复热,再服仍退。又次日复发,知
其虚汗也,遂连进十服,皆加附子而安。
一 男子发热烦渴头痛,误行发汗,喘急腹痛,自汗谵语。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治之,熟睡唤而不醒,及
觉诸症顿退,再剂而痊。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6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四] 癫狂
脉∶癫痫之脉,阳浮阴沉。数热滑痰,狂发于心;惊风肝痫,弦急可寻;浮病腑浅,沉
病脏深。癫脉搏大滑者生,沉小紧急者不治。热狂脉实大者生,沉小者死。癫脉虚可治,实
则死。
狂者,大开目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为狂也。谵语者,合目自言日用常行之事,为谵语
。又蓄血证则重复语之。郑声者,声颤无力,不相接续,造字出于喉中,为郑声也。阴附阳
则狂,阳附阴则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癫者,心血不足也。又云癫者,喜笑不常,
颠倒错乱之谓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7 发表于: 2012-03-25

养血清心汤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远志(去心) 酸枣仁(炒) 川芎 生地黄 石
菖蒲(各一钱) 当归(一钱半)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遂心丹 治癫痫风疾,妇人心风血邪。
甘遂一钱(坚实者)
为末;用猪血心取管血三条和遂末,将心刀批作两边,以遂末入在内;将线缚定,外用
绵纸裹湿,慢火煨熟,不可焦了;取末研细,入辰砂末一钱和匀,分作四丸。每服一丸,将
煨猪心煎汤化下。大便下出恶物,取效。
狂者,痰火实盛也。又云狂者,狂乱而无正定也。防风通圣散,治一切大风癫狂之疾
(方见中风)。根据本方加牡丹皮、生地黄、桃仁。
清心丸 治心受邪热,精神恍惚,狂言叫呼,睡卧不宁。
胆星 全蝎稍 天麻 人参 郁金 生地黄(各等分)
上为末,汤泡蒸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参汤下。
喜笑不休者,心火之盛也。以食盐二两,火烧令红赤,研细;以河水一大碗,煎至三、
五沸。待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于喉中,吐出热痰。次服黄连解毒汤(方见伤寒)。根据本方
加半夏、竹沥、竹叶、姜汁少许,而笑即止。
妇人癫疾,歌唱无时,逾墙上屋者,乃营血迷于心包所致也。
加味逍遥散
当归 白芍(炒)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柴胡 生地 远志(去心) 桃仁(去皮尖)
苏木 红花 甘草
上锉一剂。煨姜一片,水煎,温服。有热者,加入小柴胡汤、生地、辰砂,用水煎服。
牛黄膏 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牛黄(二钱半) 朱砂 郁金(各三钱) 脑子 甘草(各一钱) 牡丹皮(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新水化下。
治失心风,用紫河车煮烂,杂于猪牛肚内吃,神效。河车不必拘首生,但无病妇人者佳

邪崇之症,似癫而非癫,有时明,有时昏。但心者,一身之主,清净之府,外有包络以
罗之;其中精华之聚萃者,名之曰神。通阴阳、察纤毫,无所紊乱。稍有浊痰沉入其中,以
主宰,故昧其明,言语交错;或精气赤汁流通,逐去浊物,其言犹复旧也。此名为痰迷心窍
之患,非邪崇也。若以符水治邪崇,用密其肤以客其外,不治。此乃上膈之痰,理宜先用吐
法,后当清痰顺气安神之药调之,病即安矣。痰多者,口有声有沫;火者,有热,面赤脉数
是也。痫乃痰疾,病似马羊鸡犬猪,故有五痫应五脏,不必多配,大率主痰也。重阳者狂,
骂詈不避亲疏;重阴者癫,语言交错不常。二病虽分阴阳,多主于热与痰耳。
一妇人发狂,弃衣而走,逾屋上垣,不识亲疏,狂言妄语,人拿不住。诸医措手。余令
家人将凉水乱泼不记其数,须臾倒仆。诊其脉,六部俱弦数有力,此乃热极则生风也。用防
风通圣散加生地黄、黄连、桃仁、红花、牡丹皮,三剂而安。后服祛风至宝丹痊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8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四 虚烦
《巢氏病源》曰∶心烦不得眠者,心热也;但虚烦不得眠者,胆寒也。虚烦者,心胸烦
扰而不宁也。
加味温胆汤 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半夏(泡七次,三钱半) 竹茹 枳实(麸炒,各一钱半) 陈皮(二钱二分) 茯苓 甘草(各一钱
一分) 酸枣仁(炒) 远志(去心) 五味子 人参 熟地黄(各一钱)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竹叶石膏汤 治大病后,表里俱虚,内无津液,烦渴心躁及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
恶寒,身不疼痛,不可汗下,宜服之(方见伤寒)。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9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四] 不寐
健忘惊悸、怔忡失志、不寐心风,皆从痰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用凉剂太过则心火
愈微、痰涎愈盛而病益深,宜理痰气。
高枕无忧散 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
陈皮 半夏(姜制) 白茯苓(去皮) 枳实(麸炒) 竹茹 麦门冬(去心) 龙眼肉 石膏
(各一钱半) 人参(五钱) 甘草(一钱半)
上锉一剂。水煎服。
酸枣仁汤 治多睡及不睡。
酸枣仁(和皮微炒)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如不要睡,即热服;如要睡,即冷服。
胆虚不眠,寒也。用酸枣仁(炒),为末,竹叶煎汤调服。胆实多睡,热也。用酸枣仁(
生)为末,茶、姜汁调服。
一小儿十五岁,因用心太过,少寐惊悸、怔忡恶寒。先用补中益气汤、茯苓、酸枣、远
志,恶寒渐止;又用加味归脾汤,惊悸少安;又用养心汤而痊。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