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27阅读
  • 224回复

读书笔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0 发表于: 2012-03-28
五毒
五毒即贪、嗔、痴、慢、嫉。
这是佛家的一个概念。
即行为的善恶,特别是心灵世界的善恶与疾病有没有相关性。
《易·系辞》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虚无的状态,一定是祛除了五毒的状态,还有贪、嗔、痴、慢、嫉,这个心境不可能恬淡,不可能虚无。
而一旦趋入这个境界,就会真气从之,就会精神内守,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
可见道德问题不仅是宗教、社会的问题,也是医学的问题。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1 发表于: 2012-03-28
以上我们粗略地讨论了方的涵义:
1、时间方:聚时,东方聚寅卯辰时,聚春三月。时是方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类。
2、五行方:聚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阳气处在生的状态就叫木,处在长的状态就叫火,处在收的状态就叫金,处在藏的状态就叫水,而生长收藏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土。
3、六气方:聚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东方生风,南方生火(暑),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央生湿。病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
4、五气方:聚药物方位属性,即寒热温凉平。东方温,南方热,西方凉,北方寒,中央平。
中医用药模拟时间、空间、方位。
5、五味方:方聚五味,东方聚酸,南方聚苦,西方聚辛,北方聚咸,中央聚甘。中医处方治病依靠很重要的就是药物的这个五气、五味。
补泻凭气味。“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6、五色方: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东方青,南方赤,中央黄,西方白,北方黑。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2 发表于: 2012-03-28
7、五音方:五音即角徵宫商羽。东方角音,南方徵音,中央宫音,西方商音,北方羽音。
有时间,有五行,有六气,有五色,五音,有五味。
8、五臭方:五臭,臭是“秀”音。臭跟味不同,鼻来完成。五臭即臊、焦、香、腥、腐。东方臊,南方焦,中央香,西方腥,北方腐。
9、五畜方:一种五畜指鸡羊牛马猪,东方鸡,南方羊,中央牛,西方马,北方猪。
即五虫:毛虫、羽虫、倮虫、介虫、鳞虫。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0、五谷方:五谷即麦、黍、稷、稻、豆。东方麦,南方黍,中央稷,西方稻,北方豆。
11、五志方:五志就是怒、喜、思、忧、恐。东方怒,南方喜,中央思,西方忧,北方恐。
12、五数方:五数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天数五地数五合之即五数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以天地分之即奇数一三五七九为天数,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天数为阳,地数为阴。
以五方类之,则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东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中央土。  
13、五毒方:五毒即贪、嗔、痴、慢、嫉。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3 发表于: 2012-03-28
在每一方里,所辖的这些“类”在表面上看虽有很大的差别,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相同的,却是等价的。正因为这个等价性,造成了中医在诊断上和治疗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看似不同,看似不规范,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实际是大同,是殊途同归。这叫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打法虽不同,但都不能违反“方”的原则。
中国文化的魅力,两“最”,一是“‘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一是“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我们从病字的释义,引出了疾病的相关性。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4 发表于: 2012-03-28
何以用“丙”有关病的造字
病字用丙是为了用方,而用方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疾病的相关性。既然用丙即是用方,为什么一定要选丙呢?这个造字完全可以选甲,天干从甲开始,不读“丙”读“甲”。声符发音没关系,只是习惯问题,时间一长就习惯自在了。所以,光从声部来解释造字一定要用丙,这个理由不充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5 发表于: 2012-03-28
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病之用丙肯定有它的特异性。
丙在十天干里属南方,属火、属心,这个南方,这个火,这个心有什么作用呢?
《素问》里面有很多医学模式,有生物,宇宙,心理的,也有社会的医学模式。这个“灵兰秘典论”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谈医学。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君主之官是关键性、决定性作用!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戒之戒之!”主明则下安,君主之官明,则整个身体,整个十二官就会安定,用这样的方法来养生,你就会获得长寿。
这个心、这个南方火是一个主宰,是整个身体的关键,健康也好,长寿也好,夭折也好都关系在这个心上,这个南方上。因此,病与不病,就要看这个心。病之造字为什么一定选丙呢?道理就在这里。中医这门医学是“攻心”而不是“攻城”,从这个造字可以得到证实。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6 发表于: 2012-03-28
十九病机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十九病机看,五藏病机占五条,上下病机各占一条,风寒湿的病机各一条,加起来十条,剩下的这九条都是讲火热的,如果再加上五藏病机中心这一条,就成了十条,
在病机开首黄帝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百病与五方因素都有关系,可一到具体的病机,就撇下了其他因素主谈火热,谈南方。显然与君主之义相呼应。对病的造字真正领悟了,对于中医就“思过半矣”。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7 发表于: 2012-03-28
脉释
脉之造字由月 + 永构成,还有另一个是月 + 聐,月字在这里是形符在肉部。所以,月可作两个部首,一个是月亮的月,一个是肉。
从形上讲脉由肉构成,但从功用广义上讲,脉置肉部不妥,应该置于月部。月就是月亮,月为“太阴之精”,“月者,阴精之宗”。“水气之精者为月。”月为水气之精凝结而成。
永的本意是长,长放在历史里就是永恒,放在自然里,这个长只有江河才能相配。长江从唐古拉山起源后,一直流到大海,横穿整个内陆东西,永的本义代表江河的主流,源远流长。
而胑的意思也与水有关,表示江河的支流。一个主流,一个支流,两个都是讲水。所以,这个脉字必定是与水相关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8 发表于: 2012-03-28
脉义形声二符的意义如前说,形符我们还是从月讲。月属阴,阴的东西是黑暗的,不应该有亮光。但月会有亮光,这是日使之明也。
也就是说属阴的月本无明,而有了日,有了太阳它就会明。所以,月的光明主要与太阳相关。我们常说水中月、镜中花,其实水中本无月,镜中亦无花。月的明亮也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它好比一面镜子,一面太阳的镜子,一面阳气的镜子。
月相的变化情况,从天文讲反映日、地、月三者关系;从中医讲反映阳气的进退消长。所以,整个月的阴晴圆缺说明阳气的变化。
月属阴,月满不是意味着阴气满,恰恰相反,它反映是阳气满,阳气充满,阳气盛大。

发病跟年周期有关。比如胃病的病人,喜欢春天发作,其他季节比较平静,每到春天胃就不舒服。这一发病特征提示我们这个病与东方很有关系,与肝木很有关系,应从这方面考虑治疗。

有的病人在日周期有特征,病在傍晚不舒服,其他时间相安无事。日周期知道,傍晚时分对应秋,这就与西方、与肺金有关。

这里我们提出月周期,每一个月周期里面也存在一个春夏秋冬的变化,也存在一个生长收藏的变化,根据病人在月周期内的发病特征,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相关性的判断,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59 发表于: 2012-03-28
《周易参同契》。这本书享有“万古丹经王”美称。
对月相变化用易卦来描述,比如十五对应乾卦:“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乾卦三爻皆阳,是纯阳卦,月满用乾表示说明是阳气最隆盛时候,这时阳气处在最大释放状态。
月满一过,重阳必阴,阳气逐渐地转入收,转入藏。月相也渐渐由满变缺。到了二十二、二十三即成为下弦月,这个时候的阳气状态与秋相应。
下弦以后,月的亮区进一步“萎缩”,直至三十,什么都没有了,只见一个月亮的影子,这个时候就叫晦。
晦时月亮就像镜子,刚才镜中还有花,一会没有了,把花拿掉藏起来了,而镜子仍然在那儿。这个时阳气没显现,阳气都收藏起来了。月就不明了,这就成为晦。所以,晦这个时候就与冬藏相应。
整个月象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说明阳气变化,月象所呈现的是阳气,故月又称为阳镜。
月象变化实际上就是以阴显阳,以阴现阳的过程。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