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6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2:57:16
强为之名曰大。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2:57:28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2:57:43
这是老子的《道德经》说的,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1:32
他在说什么?在座的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1:51
张老师3.1学习完毕。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2:48
张广苓2014易学与健康授课实录第3讲(2/2)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2:56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DZIIkHBGao【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3:26
张老师还有3.2暂时不学了,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4:06
等学完韩金英老师的17回以后再回来学习,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5:07
荐读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5:13
原文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5:22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5:29
(作者:周敦颐(宋)。后人有绍兴籍的鲁迅(周树人)、周作人是其第32世孙,周恩来是其第33世孙。广州市白云区龙归镇南村是周敦颐第9代后人的聚居地,现在已经到第31代。此外广东潮阳,浙江诸暨、金华等地都有周敦颐后人分布。)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5:49
导读:
《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5:56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6:11
太极图解:
太:初始、宗源、无上。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6:38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7:04
太极图是对事物运动和结构成因的图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两个关联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是有结构的。
2、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个部分是相互独立、不容混淆的。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7:12
3、太极图的两个独立块面各有一个对方的小点,即阳块中有阴小点,阴块中有阳小点,表明同一事物结构中的独立部分与对方有不容混淆的包含关系。也就是说,虽然阳中含阴,阴中含阳,互相包含,但是不论是块还是点,都是绝对独立的,没有混淆界线。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7:22
4、太极图是圆形图,一是表示运动和结构有规则,二是表示运动以旋转为基本形式,三是表示运动是流畅圆润的。
5、太极图是对称图,整个结构均衡对称,表明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内部能量是均衡的,独立的双方都有均衡的能量和平等的结构地位。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7:54
6、内部绝对对称的圆图也表明,太极的运动是无摆动、无震动的旋转运动。
7、太极图的阴块和阳块都有大头和小尾的形状,表明事物运动是有方向性的,可以显示太极图的正旋与反旋的旋转方向。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8:21
8、太极图阴块和阳块的大头与小尾,还表示阴块和阳块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大头为强,小尾为弱,在大头处有对方的小点,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这就显示了太极内部两种能量的变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互变的变易性,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这就是易理产生的根源。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8:55
9、根据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我们能看到,太极图是由两个平衡对立的阴阳鱼组成的。阴阳互化而万物出。①太极图与道家的“物极必反”理论相对应。也就是说道家认为:事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乐极则生悲就是这个道理。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9:17
只有阴阳的平衡才能构成和谐的“道”。道家把阴阳太极理论整个运用到了其思想体系中。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9:30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家认为万物是由阴阳构成的,而阴阳又构成了“道”。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09:45
②儒家同样认为阴阳是一个平衡的整体,太极图中阴阳各自参半,形成天平一样平衡,任何一方多或少都将破坏平衡。所以我们就必须要保证阴阳的和谐、平衡。这与儒家提倡的“中庸”理论相吻合。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0:07
③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的发展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性;提倡“中庸”的儒家思想统治了我国几千年。无论怎么讲,太极一图对我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0:24
综上所述,太极图有七大含义:结构、规则、玄机、均衡、圆融、变易和方向。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0:58
太极图说全释:
上篇
第一节:自无极而太极。
周子原书有'自’,朱熹删订之。是知无极无自故。极,言对待之极至也。与'仪’类同,然仪以用身外易知,极乃天地造化之极,有自于其中,难以言也,故异之。无极,极化谓太极,去极化达无极。两极并举,对立之成也。两极调和谓中,然中庸,非此无极也中庸之尽也必以此,故以异乎彼者言之于道源也。道者万物玄同圆觉之修,尽归者此无极也。所谓无极,即非无极,是谓无极,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所谓凡夫者,即非凡夫,是谓凡夫。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1:50
梁武帝问李兴业“太极”有无,李以“易有太极”对曰:“是有”。邵雍曰:“太极既分,两仪立焉。”“一气分而阴阳判。”(《观物外篇》),刘牧曰:“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一气所判,是曰两仪。”(《易数钩隐图》)无极而太极,不明此而修者,必不得至易之门,谨此。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2:24
第二节: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动而生阳,是本自非动也。本自非动不谓静,有以别于后之谓静也。一动一静,各一其性而言之也,以象观之谓一阴一阳。若非一之,则其一体而运,非相,非非相。为以一之,故得互为其根,成就两仪。两仪立,阳变阴合,化中偏正,万象成焉。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2:57
第三节: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3:13
阳变阴合,化中偏正有差,万象成焉。如于道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乃阴阳归极中也,偏正出万象。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3:34
五气(气):水、火、木、金、土。
四时(质):木、火、土、金、水。
气质并行,是生万化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3:45
五行一阴阳也,……:此明于生化之道,破五形相归阴阳,阴阳非相即归太极,极亦非,是则无极。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一其性者是取定相而定之,故有以分之;所谓定相,即非定相,故得五行之周行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4:20
第四节: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4:32
无极之真者,非动,非非动之体也。二五者,五气、四时也。二五之精者,精微稽极,感化之体也。
妙,玄玄所成也。通书之言'几’者,当谓于此。
凝,凝滞,是成相体也。乾坤、男女,分列《周易》上、下篇。序卦传有以述焉,是明于此四者,非二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5:17
道,乃述于此图上下通达之行也。故'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明其行行之谓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5:42
第五节: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5:54
二气者:乾坤,天地之气也;男女,阴阳之气也。化生万物之理,乃二气变合之道也。生生之谓,乃各为阴阳、天地之效而变化也,是得无穷。所谓天地、男女者,即非天地、男女,是谓天地、男女。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6:18
第六虚节:上述五节,可列五行欤?下亦一五节,其亦可列一五行欤?存之。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6:34
下篇
第一节: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6:52
上篇言大象,此处究小宇也,形异理同。
惟人者,自居故成万执。灵秀为人,得者可造化,可成归。一形一神,神变形合。善恶秉阴阳,万事类万物。感动者,'非幡非风,仁者心动’也。此可谓'生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7:11
第二节: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7:26
人极类太极。人极之先,不惟人得之。中正,何非中庸,法于无极。仁义乃成生生之易,法于阴阳。非动,非非动之体,有似于静,故主静焉。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圣人合之,成三之蕴也。调和之,尽象穷理。此可谓之'离明’。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8:07
第三节: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吉凶生大业。定吉凶者,明悖逆顺成也,以之一人性。此可谓'顺逆’。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8:22
第四节: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8:52
天地人三才立矣,行于大化。言道者,乃以明道之所成与归欤?! 原始,还原本始。反终,返终也。终始本一,至矣。死生之说,历死生修者知之,吾等不知也。知之修练,谓之圣人。此谓'修道’。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9:26
第五节: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大者达也。易者死生反类之变也。本立而道生。斯,化道也。其,通途。至,一行也。矣,止于至善。此谓'无形’。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19:53
第六虚节:
全书二百五十字,去一自,二百四十九字。
图与书: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0:16
余续博注:
原图本是“动阳”与“静阴”,而“阳动”、“阴静”则为朱熹所改。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庄子》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0:45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庄子》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系辞》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1:14
“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物”(《朱文公易说》)。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
明曹端,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1:42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1:52
上下一转,五行非有,是谓天地自然也。此以玄同圆觉为修,不以渐次为要,是顿教法也。以礼要知之,周子太极图确乎儒书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2:19
通书
诚上第一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
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2:42
诚下第二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
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
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2:52
西 铭
(《订顽》、《正蒙》):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3:10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赐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话唠】河北★老百姓(445485034) 23:23:41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小注:正蒙者,诚之,躬行之而已矣。疑者自罪。
周敦颐不仅接受佛教影响,也吸收道教思想,他的《太极图说》,把道教的阴阳说、修炼法,融入易学阐释,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革命性的再造。他的新精神,就是将佛、道思想中可为中华道统精神容纳的东西,尽行汇通。朱熹称他有仙风道骨,为他作《墓碣》的蒲宗孟说他“与高僧、僧人跨松梦,蹑雪岭,……弹琴吟诗,经夜不返”,这都是因为,他具有“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常有高栖遐遁之意”的人格。是这样不落俗套的开放人格,而不是庸俗狭隘封闭且急功近利的排外民族主义,才构成中华精神复国的真正温床,才可能抚绥朝鲜日本越南,同化蒙古满洲西藏,越过俄罗斯,而征服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