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60阅读
  • 315回复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南蛮、北戎、东夷、西狄看汉语类语言拓展思路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0 发表于: 2011-04-27
望蛮  古族名。   “望蛮”是现代佤族的先民。是从汉、晋及南北朝时期的“闽濮”中分化出来的。“望”与“佤”为同音异写。“望蛮外喻部落,在永昌西北”,“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这是“望蛮”分布的具体区域。所谓“望蛮外喻部落”,简称叫“望外喻”,居住在永昌(今云南省保山市)西北,就是今腾冲县一带。据史书记载,当时他们是一个较大的部落,人口较多,分布面积较广。所谓“望苴子蛮”,是南诏从“望蛮”中征调来的军队。“苴子”在这里用来称呼勇士或士兵。他们的故乡在澜沧江以西,即今临沧地区的阿佤山区。这些士兵善使弓矢长矛,作战勇敢,所向无敌。南诏统治阶级每次对外征战,其大军将必用“望苴子”冲锋陷阵。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1 发表于: 2011-04-27
阴戎  古代少数民族名。西戎之一﹐即陆浑之戎﹐允姓之戎。因其居住于河南山北﹐故称。一说陆浑近阴地﹐故名。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六年),楚迁之于下阴(今湖南光化西北)(《左传·昭公十九年》)。与阴戎同祖,允姓。入中原后,居商密(今河南淅川西南)。公元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晋伐戎,戎降。前来戍商密之楚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被秦所俘。商密,是楚人故地,戎迁居于此,说明戎已从楚,故遭到秦、晋的攻伐。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秦入商密,戎亡,戎君率遗民南下建新都,仍称戎(今湖北宜城东南)。史称商密为下?,新都为上?。上?后为楚所灭,改置为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又攻楚,楚迁都于?。故允氏之戎,早已入楚,并成为楚人之一部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2 发表于: 2011-04-27
朐衍戎  qú yǎn ㄑㄩˊ ㄧㄢˇ   胊衍   古代北方族名。《史记·匈奴列传》:“ 岐 、 梁山 、 泾 、 漆 之北有 义渠 、 大荔 、 乌氏 , 胊衍 之 戎 。”   西戎之一。主要活动在现在六盘山以北的陕西定边、宁夏盐池一带,期间与义渠戎彼此杂处;在六盘山境内也有朐衍戎的活动,虽然人数和规模不是很大,但它也是六盘山境内少数民族迁徙流变过程的民族之一。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3 发表于: 2011-04-27
大荔戎  西戎之一。分布于岐梁山泾漆之北(今陕西大荔县)。芮伯国西境为同国,东周初大荔戎沿洛河进入大荔县境内灭掉同国,筑王城,建大荔戎国,臣属于晋国。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在芮、同二国的基础上设“临晋县”。汉武帝时改为左冯翊,晋武帝时(公元265——公元290)更名为大荔县。今陕西省有大荔县,即古大荔戎的中心分布之区。大荔稍东北有彭戏氏之戎(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彭衙村),早在春秋初叶已被秦武公吞并,而大荔处在晋、秦两大国之间,无论晋秦是和是战,都未危及大荔在整个春秋时期3个世纪的存在,而且发展为诸戎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奥秘史载缺略,能在晋秦两强之间顽强地存在3个多世纪也说明了大荔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4 发表于: 2011-04-27
沃尔西人  沃尔西人   Volsci   西元前5世纪罗马扩张史上著名的古意大利民族。属奥斯卡-萨贝利(Osco-Sabellus)部落群,前约600年居利里斯河(Liris River)上游河谷。随後的事件迫使其首向西再向南迁至拉丁姆(Latium)南部的肥沃土地上。对於沃尔西人的了解,主要取决於有关两方争战的罗马记事。为了对抗罗马和拉丁同盟,沃尔西人与埃魁人(Aequi)结盟;而罗马与拉丁同盟则又和住在埃魁人与沃尔西人间的赫尔尼基人(Hernici)结盟。这些对手间的战役,断断续续地拖延了200年左右。据说沃尔西人於前396年与罗马和解,但於前390年高卢人劫掠其城而罗马衰弱後重启战端。在这些抗争过程中,罗马人於前5世纪和前4世纪建立了若干殖民地,以阻止沃尔西人的推进。前340年沃尔西人参加拉丁同盟者反罗马的叛变,但在前338年被击败,最後於前304年向罗马投降。其後他们很快地全盘罗马化,致难以探知他们原有的文化。其语言则由韦利特拉埃(Velitrae)地方的碑铭而被後人所知。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5 发表于: 2011-04-27
比利其人  比利其人   Belgae   凯撒对塞广纳(Sequana, 今塞纳〔Seine〕河和马特隆纳 (Matrona, 今马恩〔Marne〕)河以北高卢居民的称呼,罗马人约在西元前150年进入那个地区。凯撒第一次征高卢後,高卢的比利其人组成联盟抵抗,但次年(57BC)即被打败。西元前1世纪上半叶,比利其人渡海到不列颠建立王国。比利其人对不列颠的主要贡献是引入重犁,使以前无法开发的许多地方得以垦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6 发表于: 2011-04-27
黄峒蛮  古族名。黄峒蛮亦即乌武僚,“乌武”一词是汉代“乌浒”人的同音异写,而“僚”这一词,到了唐代已成为骂人的贬词,《旧唐书》南蛮传载韩愈奏章即有“黄贼(指黄峒蛮)皆洞僚”之语,说明黄峒蛮也是可以称为“僚”的。《后汉书·南蛮传》载,“灵帝建宁三年(170)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济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由此可见乌浒人较早已内属接受汉文化。到了唐代,还出现了曾在朝廷担任史官,以刚正不阿、秉笔直书著你的原乌武僚宁氏后人的史学家宁悌原,他因违抗唐玄宗旨意,一定要将太宗诛隐巢事写入国史,被罢官回家,死于故乡钦江县,到肃宗即位后,才被平反,重新举行葬仪。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7 发表于: 2011-04-27
西谢蛮  古族名。首领亦为谢姓,630年(贞观四年)以其地置琰州,州治武侯县(今贵州省安顺市)。领武侯、望江(今贵州省镇宁县东北)、应江(今贵州省平坝县)、始安(今贵州省六枝特区)、东南地及隆昆,琰川(今贵州省贞丰县)等县。主要分布在今贵州省中西部一带。南谢蛮、西谢蛮的风俗物产都与东谢蛮相同,都是谢氏首领统治下的3个部族集团。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8 发表于: 2011-04-27
翟戎  西戎之一。翟戎分布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汉有狄(翟)道,属陇西郡。在今甘肃省陇西县北,汉有道,属天水郡。翟戎后叫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89 发表于: 2011-04-27
萨谟奈人      
  萨谟奈人   Samnite   古代居住在意大利南部山区中心诸好战部落的罗马名称。这些部落操奥斯坎语,可能属萨宾人(Sabine)一旁系。萨谟奈人一词的奥斯坎语,用拉丁字母写出即是萨宾人。赫彼奈(Hirpini)、考迪尼(Caudini)、卡拉切尼(Caraceni)和彭特里(Pentri)等4 城镇联合组成萨谟奈联盟。西元前354年,萨谟奈人与罗马结盟,共同抵御高卢人,不久一连3次卷入反抗罗马人的战争(343∼341BC、316∼304BC、298∼290BC),终被击败。西元前90年参加同盟者战争,後又参加反苏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的内战,在科林门(Colline Gate)战役(82BC)中败於苏拉。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