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从经筋病论治
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针推科 王薇
痛经是指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这种病痛可存在于众多并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女性身上。据统计痛经的发病率约为50%,是困扰众多女性的疾病,可直接影响她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者可造成身心损害。
中西医妇科对此多有论治,但其真正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在治疗上也缺少针对的疗法。我从2005年至今收治20例经妇科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女性,依据经筋分布规律,结合宣氏软组织压痛点查体,“以痛为腧”运用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共38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治疗组2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37岁,平均25.2岁;月经周期平均(28±4)天,月经期3至6天;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平均3.5年;疼痛轻重分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重度6例,中度11例,轻度3例。对照组1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5岁,平均24.5岁;月经周期平均(28±3),月经期3至7天;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3.2年;疼痛轻重分级:重度4例,中度10例,轻度4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腹痛。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①查体:患者均接受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耻骨上支的压痛点查体,并做曲膝曲髋外展加压试验以观察疼痛部位。依据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经筋的循行,逐一按压检查痛点。
②治疗:经前一周作治疗,将所查得痛点用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逐一治疗隔3天做一次,痛经发作时也同样可操作,使这些压痛点的压痛程度逐步下降。连续作3个月经周期。
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手法:医生先剪除指甲(务求干净,以免操作中损伤病人的皮肤引起疼痛),以后使拇指末节微屈,将微屈示指的远端指间关节的桡侧面紧抵拇指末节近侧螺面,用拇指尖(也就是符合其未节指骨远端骨尖部位)垂直按压每一个压痛点(区),检查压痛点和推拿治疗的关键都在于准。所谓准,就是要正确地选准压痛点,在每一个疼痛部位作上下或左右滑动按压。
2.2对照组
月经来潮前一周口服月月舒冲剤,每次10克,每日2次,直至痛止停服。若无疼痛,亦连续治疗7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观察疗效。
2.3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疗效比较用RIDCT分析。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治愈:周期性小腹疼痛和伴随症状消失,相关痛点压痛不敏感;显效:周期性小腹疼痛和伴随症状明显减轻,相关痛点压痛轻度敏感,不服用止痛药;有效:周期性小腹疼痛和伴随症状有减轻,相关痛点压痛敏感,偶尔服用止痛药;无效:周期性小腹疼痛和伴随症状无减轻,相关痛点压痛敏感,疼痛不能忍耐需服用止痛药。
3.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见下表。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显示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痛经效果更好。
表1、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0
6
8
3
3
30.00%
85.00%
对照组
18
2
5
6
6
11.11%
66.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筋”,《说文.筋部》解释作“肉之力”,意指能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腱”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祖国医学中所说的经筋从现代医学看就是指骨胳肌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体系。《灵枢‧经筋》所记载十二经筋的循行中有三条足经筋和阴器、腹相关:足阳明经筋,…上循伏兔,上结于髀,结于阴器,上腹而布;足太阴经筋,…上循阴股结于髀 ,聚于阴器;足厥阴肝,…循阴股,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可见经筋与前阴、小腹的联系是早有记载,而经筋的病侯与循行部位相一致。在治疗上采用“以痛为腧”、“治以燔针劫刺,以知为腧”。
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寒热湿邪、跌扑闪挫,或禀赋虚弱肝肾不足又房劳多产,经筋有失濡养,加之情志内伤,使人体经脉气血淤滞,更值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的生理变化急骤,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和胞宫、阴器有密切联系的经脉也同样表现出不通,而在循行的相关部位在经期会出现气血滞淤、不通则痛的症状。
现代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宣蛰人在五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中发现,人类在长期的工作和劳动中,机体的软组织由于经常应用,在其软组织骨胳附着处难免出现早期的无菌性炎症病变。而股内收肌群的骨胳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产生大腿根部痛、腹股沟痛、下腹痛、痛经等。因为程度轻,虽在体检中可以检得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压痛点,可是临床上缺乏主诉的疼痛,这些痛点称为“潜性压痛点”。痛经患者在内收肌骨胳附着处,耻骨联合上缘、腰骶臀部多可有潜性压痛点,经期体内激素的变化可诱发加重这些痛点群而出现一系列以腹痛为主的相关症状。痛经属双大腿根部软组织潜性损害受月经前内分泌紊乱的激惹,就造成向下腹部或生殖器部位的传导痛,而不一定是泌尿生殖系统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所导致。宣老的发现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经筋病与痛经的内在联系,在治疗痛经的临床中开创一条新路。
从经筋病论治痛经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依据。本人运用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痛经的疗效看,具有患者易于接受、简便易行、立竿见影的特点。其治疗的机理是通过在压痛点上滑动按压,减轻或消除肌骨胳附着处的无菌性炎症和炎性粘连,缓解肌骨胳附着处的疼痛,放松痉挛的肌肉后,起到“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治疗作用。在减轻消除潜性压痛点的基础上,使经期所带来激素变化的激惹减少或消失。为治疗痛经提供一条无毒副作用、注重整体观念、系统调节的方法,同时也为妇科同仁在诊治此类疾病时多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医妇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79~81
2、《经络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2~13
3、《宣蛰人组织外科学》.文汇出版社.2002:308~309.362.418.1090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中华人民卫生部.1993:263~266
原始点疗法第一站 自然疗法总站-原始点疗法网-原始点疗法论坛转载发布。
http://www.ysdlf.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