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Wuweizi
(别名] 菋、荎藉(《尔雅汐),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名医别录》),五梅子(《辽
宁主要药材》),辽五味、山花椒(黑龙江),香苏、红铃子(浙江)等。
(来源) 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因其果实
五味具有,故名。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7ur—
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成熟果实。前者习
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本溪、桓仁、延北,黑龙江阿城、宁安、虎林、富绵等地;
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主产于陕西、湖北、山西、河南、云南等地。多为野生,也有栽
培。
(采收炮制) 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生用或
经醋、蜜拌蒸后晒干用。
(商品规格] 商品有北五味子(辽五味)和南五味子(山五味子)两种。均以粒大、
肉厚、色泽红润、具有油润光泽者为佳。北五味子商品中分一、二等,一等干瘪率不超
过2p<,二等干瘪率不超过20%,南五味子系统货。习惯认为以辽宁产者油性大、紫红
色、肉厚、气味浓,质量最佳,故有“辽五味”之称。
按《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规定:杂质不得过l%(附录IXA)。
(药性]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功效)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应用)
1.久咳虚喘 《本草备要>>曰其“专收肺气而滋肾水。”五味子酸能收敛,性温而润,
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常用于肺虚咳嗽及肺肾两虚之喘咳。治肺虚久咳少痰者,常
与罂粟壳同用,如《卫生家宝方》之五味子丸;治肺虚喘咳者,可与人参、干姜、紫菀、
款冬花等同用,如《千金翼方》之补肺汤;治肺肾两虚喘咳者,常与山茱萸、熟地、山
药等同用,如《医宗己任编》之都气丸。若治肺经受寒,咳嗽不已者,可与干姜、细辛、
甘草等同用,如《鸡峰普济方》之五味细辛汤;治寒饮咳喘者,亦可与辛温宣散,温肺
化饮之麻黄、细辛、干姜等同用,如名伤寒论》之小青龙汤。
2.津伤口渴,阴虚消渴 《神农本草经》曰能“主益气……补不足。”《本草备要》曰
能“益气生津……除烦渴。”五味子甘以益气,酸能生津,有良好的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
治热伤气阴,心悸脉虚,口渴汗多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以益气养阴生津,如《内
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者,常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
芪等益气生津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玉液汤;治消渴及热病伤津,口渴多饮
者,亦可与人参、麦冬、天花粉、乌梅、黄芪等同用,如《沈氏尊生》之玉泉丸。
3。自汗,盗汗 么本草通玄》曰其能“敛汗。”五味子味酸敛汗之力强,既能益气固
表敛肺止汗,又能滋阴生津敛汗止汗。治气虚自汗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牡蛎等
同用;治阴虚盗汗者,宜与玄参、麦冬、山茱萸、生牡蛎等配伍。成方柏子仁丸,以之
配伍柏子仁、人参、麻黄根、牡蛎等,用治阴虚盗汗及阳虚自汗证。
4.遗精,滑精 《本草备要》曰其能“强阴涩精。”本品酸涩性温,能补肾涩精止遗,
治阴虚火旺,梦遗泄精者,常与麦冬、山茱萸、熟地、山药等滋阴降火,涩精止遗药同
用,如《医宗金鉴》之麦味地黄丸;若治肾失固藏,阳虚滑精者,常与桑螵蛸、龙骨、附
子等补火助阳,固肾收涩药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之桑螵蛸丸,或与菟丝子、蛇床子
同用,如<<干金方》之三子丸。
5.久泻不止 五味子又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者,可与吴茱萸同炒香研
末,米汤送服,如《本事方>>之五味子散,或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等温脾肾,止
泄泻药同用,如《内科摘要》之四神丸。
6。心悸,失眠,多梦 五味子既能收敛心气,滋肾补阴,又能宁心安神,治阴血亏
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者,常与丹参、麦冬、生地、酸枣仁
等同用,如《摄生秘剖》之天王补心丹。此外,其它原因之失眠者,亦可选用。
(用法用量) 煎汤,3—6g;研末服,每次1—3g。
(使用注意}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均不宜用。
(药论]
1.《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
逆气而安肺。”
2.《用药心法》:“(五味子)收肺气,补气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则
此药与干姜同用治之。”
3。《丹溪心法》:“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
之。”
4。《本草纲目》:“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
苦人心而补肺,甘人中宫益脾胃。”
5.《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
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
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
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
6.《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
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羸瘦,或虚气上乘,自
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敛
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
精养髓之功。故孙真人用生脉散,以五味配人参、麦门冬,夏月调理元虚不足之人,意
在其中矣。”“五味子,酸辛之味,重于甘味, 《本草》虽言补肺、补肾,敛气、敛津,
(然)余因奔走山中,忽吐血碗许,血止后,即加咳嗽,竟至下午发热,六脉空数。金华
叶正华,教服沙参。生脉散,人、沙二参,麦门冬,已用二钱余,五味子少加7粒,即
觉酸辛戟咽,不惟咳热有加,而血亦复吐,随减去五味子,服之安妥,服1月后,血咳
俱止,热亦不发。可见五味子治虚损有咳嗽者,虽无外邪,亦宜少用,酸能引痰,辛能
引咳故也。”
7.《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劳久嗽。盖肺
性欲收,若久嗽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
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但未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致血散
火清,用之收功耳。”
8.《本经疏证》:“五味子所治之证,《伤寒》仅言咳逆,《金匮要略》则兼言上气,如
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小青龙加石膏汤之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也。夫
伤寒有伤寒之关键,无论其为太阳、少阳、少阴,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干姜;杂证
自有杂证之体裁,即咳而脉浮,厚朴麻黄汤主之一语,已通概全书大旨,试观《金匮要
略》中有脉沉而用五味子者否?盖五味子原只能收阳中之阴气,余则皆非所宜。”“或曰:
子言咳逆上气而不渴,为用五味子的据,颇似近理,特《千金方》治消渴,偏有用五味
子者,其说遂不可通矣。曰:《千金方》论消渴,其源有四:一日渴利,后人谓之上消;
二日内消,后人谓之中消;三日强中;四日消渴,此二种后人谓之下消。五味子之用,在
强中者一方,日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增损肾沥汤。在消渴者二方,曰治
虚劳渴无不效,骨填煎;曰治虚热四肢羸乏,渴热不止,消渴,补虚茯神散。渴利内消
者,绝不用及,亦可以知与治咳逆在上者,风马牛不相及矣。”
9.《本草求真》:“五味子,为咳嗽要药,凡风寒咳嗽,伤暑咳嗽,伤燥咳嗽,劳伤咳
嗽,肾水虚嗽,肾火虚嗽,久嗽喘促,脉浮虚,按之弱如葱叶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
先贤多疑外感用早,恐有收气太骤,不知仲景伤寒咳喘;小青龙汤亦用之,然必合细辛、
干姜以升发风寒,用此以敛之,则升降灵而咳嗽自止,从无舍干姜而单取五味以治咳嗽
者。丹溪又谓其收肺气之耗散,即能除热;潜江亦谓其滋肺以除热,补肾以暖水,而联
属心肾;凡嗽在黄昏,是虚火浮入肺中,忌用寒凉,止宜重用五味以敛降,此则不合干
姜,而合炒麦冬者也。”“总之,肺气随阴以下降,则气化精而精盈,肾水从阳以上布,则
精化气而气盛,阴阳二气,实一气之变动,以肝为关捩子,五味专精于肝,而交合肺肾,
故其效如此,有不同于它味之酸敛者。肺气阳中有阴,故能降,治肺气以阴降为主。然
元之降,先本于升,五味升降咸备,所以阳邪伤阴,固宜清阳,以之收阳;阴邪伤阳,亦
宜此辛温畅阳,而寓收阴。东垣谓寒喘热喘,不能舍五味者此也,惟外邪杂病不关肺气
者忌。”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五味子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成分和木脂素类。挥发性成分主要含。一蒎烯(o—pinene),莰
烯(camphene),p一蒎烯(p—pinene),月桂烯(myrcene),o一萜品烯(。一terpinene),柠檬
烯(1imonene),γ一萜品烯(γ—terpinene),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芳樟醇
(1inal001),苯甲酸(benzoic acid),2,2一二甲基一3一亚甲基一二环亡2,2,11庚烷,苯基丙
三酮等多种烯醇酯类。木脂素类包括五味子素(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五味子丙素(wuweizisu C),去氧五味子素(de。Xyschisandrin),前五味子素(pre—
gomisin),戈米辛(gomisin)A、B、C、F、G,前戈米辛(pregomisin),五味子酚
(schisanhen01),环五味子烯醇等等。五味子还含有有机酸等其它成分,如枸橼酸、苹果
酸、酒石酸、琥珀酸、叶绿素、甾醇、柠檬醛、多糖、维生素C和E,树脂及鞣质等。
二、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对心血管酶组织化学的影响:五味子有增高心肌细胞内
核糖核酸(RNA)的作用,能提高心肌细胞、心脏小动脉和肾脏小动脉的A了P、5‘N和
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即提高心肌细胞内线粒体的琥珀酸脱氢酶、溶酶体标记酶ANAE,内
浆网的葡萄糖一6一磷酸酶等的活性。表示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肾脏小动
脉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等作用。Cl,②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动物试验表明,五
味子有血管舒张作用”,。五味子素、五味子素丙和前戈米辛等木脂素成分对由于PGTxx
和CaCl:所引起的离体狗肠系膜动脉收缩具有缓解作用。水、烯醇和醇出液静注,对狗、
猫、兔等有降压作用。C3“,亦有报告五味子无降压作用,或仅有轻微降γ作用。循环衰竭时,
则有显著升压作用。“,由此可见五味子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戈米辛丁钠盐能增加豚鼠
离体心脏的冠状血流,同时也能使麻醉狗的冠状血流增加。“,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脊髓横断蛙
试验表明,五味子使脊髓反射加强,反射潜伏期缩短。加大剂量,直接受脑部神经支配
的躯体上部运动也加强,动物处于易醒和不眠状态。”,实验证明,五味子能直接作用于神
经组织,而与皮肤感受器和肌肉的反射无关。”,五味子能延缓小鼠条件反射的形成,浸膏
或酊剂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工作能力及感受器的感受性能。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
作效率;能改善视力扩大视野,改善听力,提高皮肤感受器的分辨力,此乃改善中枢分
辨器功能的结果。”,五味子乙醇提取物颈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均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
钠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抗咖啡因、苯丙胺对自主活动的兴奋作用。1/10LD。。的
五仁醇,1/50LD,。的五味子素对抗戊四氮、烟碱引起的惊厥。五味子素对大鼠的回避性条
件反射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大剂量使大鼠产生木僵。”,五味子挥发油却能明显缩短戊巴比
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但与中枢兴奋药戊四唑及士的宁无协同作用。”,
3。对肝脏的作用 ①对化学毒物所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五味子制剂及其提取物
五仁醇对四氯化碳所致兔、大鼠和小鼠肝损害引起谷一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
用Cl””,。五味子醇乙对大剂量扑热息痛的肝损伤亦有保护作用,明显降低小鼠死亡率,防
止肝内GSH的降低,加速肝微粒体代谢扑热息痛的速率,从而降低扑热息痛的肝脏毒
性。””从种仁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7种有降酶活性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几乎所有的木脂
素化合物对CCl.及半乳糖胺肝损害均有抑制作用。Cl、,五味子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微粒
体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抑制对四氯化碳与肝微粒体脂质的共价结合,抑制一氧化碳
的生成及NADPH和氧的消耗。②对肝脏蛋白质和糖原合成的影响:五味子果仁乙
醇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五味子乙素,能显著增加“C一苯丙氨酸掺入肝脏蛋白质的速度Cl”,
表明蛋白质合成增加。五味子醇乙、甲素、醇甲、乙素能明显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且这
种作用并不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实现的,而是本身所具有。“。,⑧诱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
生成:五味子中的多种成分能明显诱导小鼠和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活性,增强肝脏
的解毒功能。””体内实验表明,甲素、乙素、丙素、醇乙、五味子酚及联苯双酯(合成五
味子丙素的中间体)增加P+。。浓度,显著提高NADPH一细胞色素P.:。还原酶、氨基比林脱
甲酶及苯并芘羟化酶活性,微粒蛋白亦明显增加。五味子醇、五味子乙素能选择性提高
滑面内质网中的肝细胞色素P+。。浓度,而对粗面内质网无影响。此外,乙素和五味子酚亦
引起肝谷胱甘肽一S一转移酶明显增加,促进小鼠肝微粒体代谢,H一雌二醇的速率。”0真”,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可明显减少由氨水刺激而引起的小鼠咳
嗽次数,小鼠酚红试验有祛痰作用(s,。五味子水煎剂对正常兔、麻醉兔和犬都有明显的呼
吸兴奋作用,使呼吸加深、加快,并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呼吸兴奋的同时,血压
显著下降,此作用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结果。”,?
5.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五味子乙素对四氯化碳和S。+/半脘氨酸两种自由基产生系
统所引起的肝细胞丙二醛(MDA)生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五
味子酚在5×10-6mol/L时对Fe”一Vit ci、引起的脾淋巴细胞GSH含量降低有明显的抑
制作用,且能阻抑Fe。、l—cys引起的MOA生成增加,改善细胞膜流动性。体内高氧分压
应激损伤小鼠实验表明,颈静脉注射五味子酚20mg/kg—la8d可逆转脾淋巴细胞SOD活
性代偿性增高,并提高脾淋巴细胞内GSH含量。说明五味子酚对氧自由基损伤脾淋巴细
胞有保护作用。“”五味子水提液对老龄小鼠脑、肝S。D活性均有明显增强作用,对脑作
用强过肝脏。颈静脉注射五味子水提液可明显降低老龄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抑制
脑、肝MA。一B活性。”‘,
6.免疫作用 五味子水煎剂颈静脉注射给小鼠能使脾脏白髓生发中心增大,动脉周
围淋巴鞘增厚,免疫细胞增多,特别是边缘区的IgMB细胞变化更为显著。““五味子水提
物能促使小鼠唾液腺内酸性粘蛋白成分增加,小鼠颌下腺内IgG浆细胞也明显增多”“,
表明五味子能促进免疫细胞分化。五味子油乳剂对。H一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淋巴细胞DNA
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增加,,H一胸腺嘧啶核苷的掺入量递增,淋巴母细胞的生
成显著提高,表明五味子能增加细胞免疫功能。C2’,
7。抗菌作用 五味子的乙醇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
副伤寒杆菌A和B、肺炎杆菌、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异型痢疾杆菌、霍乱弧菌、
肠炎沙门杆菌、产气杆菌、变型杆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在体内体外都有抗病毒作用””。
8.对肾脏的作用 由氨基核苷诱发肾病变的大鼠,给与五味子成分戈米辛A和脱氧
五味子素可抑制尿蛋白排泄的增加,并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表明木脂素有抗肾病变作
用。用抗肾血清注射诱发的大鼠肾炎,戈米辛A亦可抑制尿中总蛋白排泄量的增加,且
改善胆固醇血症,说明戈米辛A对免疫性肾炎呈现抑制作用。
9.抗溃疡作用 去氧五味子素对水浸捆束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阿司匹林溃疡和组
胺性溃疡均有剂量依存的抑制作用。对胃液量的分泌及酸度有抑制作用,对胃蛋白
酶的活性几无影响。大鼠颈静脉注射五味子素、戈米辛A”“、异五味子素、脱水五味子
素”‘,对应激性溃疡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静脉注射戈米辛A及五味子素对大鼠胃收缩有抑
制作用,并且还有利胆作用及抑制胃分泌作用。”“
10.其它作用 戈米辛A对鼠的同种被动过敏性皮肤反应(PCA)具有明显抑制作
用,还能抑制大鼠反皮肤过敏反应(RCA),大鼠被动性Arth反应和若基氯(PC)诱发
的小鼠接触性皮炎。C2“五味子制剂对家兔在体、离体的无孕子宫及早期妊娠和产后子宫
均可引起节律性收缩加强,但对张力影响不明显,不引起挛缩,作用性质与催产素相似,
而与麦角不同。C273
三、临床报道 .
1。治疗慢性肝炎 ①将五味子制为蜜丸,每丸含五味子1.5g,1次2丸,日2—3次,
共治11例,疗程平均32.9天;另法五味子蜜丸(每丸含五味子3.0g,1次2丸,1日2—3
次,其治19例,疗程平均56.3天。结果,GPT恢复正常16例,显效8例,有效6例。
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者11例,降低7例,不变12例;12例疗前<4.0g%者,疗后
多数上升到正常水平。但疗程50天以上者血清白蛋白下降例数明显多于上升例数(尸<
0.05)。”。,②将煎制五味子糖浆后的五味子核仁用乙醇提取,浓缩干燥并制成片剂或装胶
囊,1次1g,1日3次,两周为l疗程。共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5例,迁延型肝炎9
例,肝硬化活动期6例,共40例。结果,GPT降至%40单位者32例,好转3例,其它
肝功能指标亦多有好转。(3’,⑧五味子、白僵蚕各100g,蝉衣50g。共研末,每次服10g,1
日2次,30日为1疗程。GP了恢复正常后,改为每晚10g,服2—3疗程。治疗GP7持
续增高半年以上者20例,获良效。“。,④五味子核油(每粒含0.4g),口服每次3粒。治疗
期间口服酵母片、维生素C,停用一切特殊用药,两个月为l疗程。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
30例,显效19例(63.3%),有效6例(20%),无效5例(16。7%),总有效率83.3%。
停药后3个月随访,有4例转氨酶反跳。C3“⑤五味子粉5g,加蜂蜜制成丸,每丸净重10g,
每服1丸,日3服,15—2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者
100例,治后谷丙转氨酶全部降至100单位以下,“麝浊”降至5单位以下。
2.治疗神经官能症 以40%一100%五味子酊剂,每次2.5ml,每日2—3次,2—4
周为l疗程,治疗神经官能症患者73例,结果痊愈43例(58。9%),好转13例(17.8%),
中断治疗16例(21。30A),无效1例(1.3%)。
3。治疗重度哮喘 五味子30~50g,地龙9—12g,鱼腥草30~80g。先用水浸泡2—
4+B,-j-,用文火煎15—20分钟,水煎两次。余药液约250ml,于下午4时、8寸各服一半,
治疗重度哮喘50例,经7个月至两年观察,痊愈1例,临床控制47例,有效2例。
4.治疗盗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100g。共研细末,过筛,加入70%酒精适量,调成
糊状(不要太稀),装瓶封存或临用调配。用法:取药糊如鸽蛋大放在5—6cm大小之塑
料薄膜或不透水蜡纸上,贴在肚脐正中,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24+u,-J-药1次。用于
治疗盗汗、自汗50例,2—8次见效,总有效率91%。尤宜小儿使用。““
5。治疗潜在型克山病 取五味子750g加水20kg,煮沸,待凉后用以浸泡鲜红松枝
(4000g,切碎),每日搅拌数次,1周后过滤,滤液20kg加糖精lOg,分装入瓶。每次口
服25—50ml,1日2—3次,儿童酌减,连服15天。治疗潜在型克山病45例。结果:显
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
6.治疗难产 70%五味子酊每次20—25滴,每d,m-j 1次,连服3次,处理滞产80
例,其中72例效果良好。余8例因分娩活动缺如或子宫强直收缩而未获效。
7.治疗冠心病 取五味子、延胡索、黄芪,按l:2:l比例,制成片剂,每片含生
药lg,每日3次,每次4片,1个月为1疗程,共治34例,其中19例l疗程,15例2
疗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6例,占47%,心电图总有效率42.2%,有较明显降血脂效
果,甘油三酯、胆固醇、p一脂蛋白治疗后降幅分别为24。4rag%、50.1mg%、
22.22mg%。
四、不良反应
北五味子种子的脂肪油1。一15g/kg或其挥发油0。28g/kg El服,动物呈抑制状态,
呼吸困难,共济失调而死亡。五味子乙素200mg/kg,每天1次,连续30d灌胃,对小鼠
生长、血红蛋白量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均无明显影响。“’,小鼠口服五仁醇0.68g/kg、
1.2g/kg,连续10天,部分动物出现活动减少,竖毛,萎靡不振等轻度中毒症状,但食
欲与体重均未降低,LD。。为5100mg/kg。
临床上未见明显毒性,有个别病人服药后胃部有烧灼泛酸及胃痛。也有引起窦性心
动过速及呼吸困难的病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