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897阅读
  • 481回复

13 压码看电影学习法系列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外语字母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0 发表于: 2010-05-08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1 发表于: 2010-05-08
我们国家56个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我爱你”,他们都是怎么发音的呀?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8-16 08:57


提问者: lididi0917 - 二级最佳答案这个的话...还是多点会比较好啊
朝鲜语:纱浪嘿哟  
  客家话:哀哦一你  
  壮语:顾哀蒙  
  彝语:阿力孩舞  
  蒙古语:比恰嘛泰日贴  
  傣语:缠ra k昏  
  僳僳语:瓦拉利合  
  佤语:欧密麦  
  京族:Anh ye^u em  
  满语:bi simbe buyembi  
  藏语:那丘拉嘎  
  俄罗斯族:牙溜部溜接比亚(要留步六即便)
  兹别克族:Sizni Sewaman  
  塔吉克族:慢土老度斯特刀兰  
  撒拉语:斯尼啊q洗r  
  锡伯语:比息木枪  
  摩梭语:马达米    
  纳西语:握尼瓢尔  
  基诺语:基闹  
  上海话:吾爱侬
  苗语:维佳末  
  土家语:伢路古  
  马来西亚:撒压倾踏墓
  达斡尔语:比西啊米他了为  
  维吾尔语:曼三亚克西酷鲁曼  
  哈萨克语:阿来西交哥拉答忽拉答英语:I love you
  法 语:Je t'aime,Je t'adore 热但母
  德 语:Ich liebe Dich
  希 腊语:S'agapo
  犹 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 **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 **male)
  匈 牙 利:Szeretlek
  爱 尔 兰:taim i'ngra leat
  爱 沙 尼 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 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 利 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 大 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 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 斯 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 陶 宛:Tave Myliu
  马 其 顿:Te sakam
  马 尔 它:Inhobbok
  波 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 萄 牙:Eu amo-te
  罗 马 尼 亚:Te iu besc,Te Ador
  荷 兰:IK hou van jou 一克后反有
  捷 克:Miluji te
  丹 麦:Jeg elsker dig
  阿 尔 萨 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 美 尼 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 伐 利 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 加 利 亚:ahs te obicham
  西 班 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 罗 地 亚:Volim te
  阿 塞 疆 语:Men seni serivem
  孟 加 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 甸:chit pa de
  柬 埔 寨:Bong salang oun
  菲 律 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 度 古 吉 拉 特 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 印 度 语:main tumse pyar *n
  印 度 尼 西 亚:Saja kasih saudari
  曰 本:Kimi o ai****eru Sukiyo 爱***特路(あいしてる )
  朝 鲜:*angshin-i cho-a-yo
  爪 哇 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 挝:Khoi huk chau
  马 来 语:saya Cinta 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新西兰毛里语:*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带安贸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蒙古:bi chamd hairtai 毕切姆得海勒泰



满语 我爱你: bi simbe buyembi (bi是我 si是你 simbe 是把你...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汉 语我爱你:wo ai ni
朝鲜语我爱你:纱浪嘿哟
客家话我爱你:哀哦一你
壮 语我爱你:顾哀蒙
彝 语我爱你:阿力孩舞
蒙古语我爱你:比恰嘛泰日贴
傣 语我爱你:缠ra k昏
僳僳语我爱你:瓦拉利合
佤 语我爱你:欧密麦
京 族我爱你:Anh ye^u em
满 语我爱你:bi simbe buyembi
藏 语我爱你:那丘拉嘎
撒拉语我爱你:斯尼啊q洗r
锡伯语我爱你:比息木枪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 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维吾尔语我爱你:曼三亚克西酷鲁曼
哈萨克语我爱你:阿来西交哥拉答忽拉答
俄罗斯族我爱你:牙溜部溜接比亚
塔吉克族我爱你:慢土老度斯特刀兰
乌兹别克族我爱你:Sizni Sewaman


英 语:I love you

法 语:Je t'aime,Je t'adore

德 语:Ich liebe Dich

希 腊语:S'agapo

犹 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r fa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r famale)

匈 牙 利:Szeretlek

爱 尔 兰:taim i'ngra leat

爱 沙 尼 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 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 利 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 大 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 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 斯 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 陶 宛:Tave Myliu

马 其 顿:Te sakam

马 尔 它:Inhobbok

波 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 萄 牙:Eu amo-te

罗 马 尼 亚:Te iu besc,Te Ador

荷 兰:IK hou van jou

捷 克:Miluji te

丹 麦:Jeg elsker dig

阿 尔 萨 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 美 尼 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 伐 利 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 加 利 亚:ahs te obicham

西 班 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 罗 地 亚:Volim te

阿 塞 疆 语:Men seni serivem

孟 加 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 甸:chit pa de

柬 埔 寨:Bong salang oun

菲 律 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 度 古 吉 拉 特 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 印 度 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 度 尼 西 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 本:Kimi o aishiteru Sukiyo

朝 鲜:Tangshin-i cho-a-yo

爪 哇 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 挝:Khoi huk chau

马 来 语:saya Cinta M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1 中国语:我爱你  
2.日本语:阿一西带路  
3.英语: I LOVE YOU  
4 希腊语:s`agapo  
5 犹太语:ani ohev otach  
6 匈牙利语:szertlek  
7 爱尔兰语:taim i`ngra leat  
8 爱沙尼亚语:mina armadtansind  
9 芬兰语:min rakastan sinua  
10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graag  
11意大利语:tiamo  
12拉丁语:te amo vos amo  
13拉脱维亚语:estevi milu  
14荷兰语:ik hou van jou  
15丹麦语:jeg elsker dig  
16葡萄牙语:eu amo-te  
17里斯本语:lingo gramo  
18立陶宛语:tave myliu  
19马其顿语:te sakam  
20阿塞疆语:men seni sevirem  
21孟加拉语:ami to may bhalobashi
22波兰语:kocham cie  
23罗马尼亚语:te tu be besc  
24瑞士语:ich li dich  
25捷克语:milujite  
26马尔它语:inhobbok  
27克罗地亚语:volim te  
28缅甸语:chit pade  
29. 法语:jet` aime priscilla  
30柬埔寨语:bong salang oun  
31菲律宾语:malal kita  
32印度尼西亚语:saja kasih savdari  
33 德语:ich liebe dich priscilla  
34朝鲜语:tangshin-icho-a-yo  
35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36老挝语:khoi huk chau  
37马来西亚语:saya citamu  
38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39尼泊尔语:ma timilai maya  
40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41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42俄罗斯语:ya vas lyublyu  
43西班牙语:te amo te quiero  
44古吉拉特语:hoon tanepvem karunchuun  
45塞尔维亚语:volim to  
46瑞典语:jag iskar dig  
47土尔其语:seni seviyorum  
48乌克兰语:ja vas kokhaju  
49越南语:emye`u em
50冰岛语:eg elska tig  
51肯尼亚语:nigwedete  
52阿拉伯语:arabicana aheheka  
53马达加斯加语:tiak ianao  
54阿尔萨斯语:ich hoar dich gear  
55亚美尼亚语:yes kezi seeroom  
56巴伐利亚语:imog di narrisch  
57亚述语:ana bayanookh  
58他加禄语:mahal kita  
59南非语:ek het joulief
60加纳语:me do wo  
61埃塞俄比亚语:ene ewwdechaly  
62北非柏尔语:lakb tirikh  
63克里奥尔语:mon kon tanou  
64豪萨语:ina sonki  
65印度阿萨姆语:moi tomak bhal pan  
66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67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68保加利亚语:ahs te obicham  
69西班牙加泰语:t`estim  
70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71泰国语:chan rak khun  
72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  
73新西兰毛里语:kiahoahai  
74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 mistu`nnany  
75爱斯基摩语:na gligivaget  
76格陵兰岛语:asaoakit  
77阿尔尼亚语:dna shume  
78威尔士语:rwyndy garu di

中国:我爱你  

英语: I love You  

日语: 爱してる         发音:Ai I Shi Te Ru  

韩语: 사랑해         发音:Sa Rang He  

俄语:я тебя люблю 发音:ya LiubuLiu Jiebia

德语:ich liebe dich      发音:yi xi li be di xi

新加坡语: i luv u~~      发音:  

马来/印尼话: Aku cinta Imu      发音:阿库 今答 木 /撒亚 今答 木

意大利: Ti amo  

丹麦语 :Jeg elsker dig          发音: 亚 爱斯克 带

法语: je t'aime          发音(上海话),习<jiq>呆么  


荷兰语:Ik hou van jou!          发音: 一克 后 番 由由

希腊语:∑'αγαπώ          发音(上海话):撒哈宝  

西班牙语 : TE QUEIRO             发音(上海话:太可爱罗) ; Te amo


afrikaans:Ek lief von jou

芬兰语:mina rakastaa sina             发音: 米那 哈噶丝答 字怒啊

Oesterreichischen Deutsch( 奥地利德语):ich hob di lieb

Cyrpiot Greek(塞浦露丝): Αγαπώ σε Agapo se


葡萄牙语; eu te amo
版本2:
汉语 :我爱你 英语:I love You(爱老虎油) 法语:Je t'aime,Je t'adore(也带嘛) 德语:Ich Iiebe Dich(衣西里拨弟兮) 希腊语:S'agapo(萨哈泼) 犹太语:Ani ohev otach(啊你 偶和夫 偶踏西) 匈牙利:Szeretllek(赛来特可来)爱沙尼亚:Mina armastan sind(米那阿马斯叹赛) 芬兰:Minarakastan sinua(明那拉卡司谈洗奴娃) 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一客也有狼鸡) 意大利语:ti amo(提啊么) 拉托维亚:Es tevi Milu(一司特喂米卢) 立陶宛:Tave Myliu(踏副米卢) 马其顿:Te sakam(特飒侃) 马耳他:lnhobbok(音红博客) 波兰语:Kocham Cie(烤蛤蟆去) 葡萄牙语:Eu amo-te(哎呜啊木腿) 罗马尼亚:Te iu besc,Te Ador(有背4克) 荷兰:lK hou vn jou(阿荣吼范九) 捷克:Miluji te(米卢特急) 丹麦:Jeg elsker dig(接个爱死替个) 亚美尼亚:Yes Kezi Seeroom yem(也可思西客颜) 保加利亚:ahs te obicham(阿斯得袄比樵木)孟加拉:Ami tomay bhalobashi(阿米动嘛该挖哈喽瓦寺)
缅甸:chit pa de(起拍得) 柬埔寨:Bong salang oun(波斯狼酒)
菲律宾:Mahal Kita(马哈吉他) 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慢色爹革了地后) 日本:爱 し こ ぃ ゐ(阿姨兮带路) 朝鲜:Tangsinul sarang ha yo(3郎嗨哟) 马来语saya Cinta Mu(洒呀新塔木)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比掐木弹还日抬)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土司特大轮) 阿拉伯语:①Ana Ahebak(女生对男生:不黑不开) ②Arabic Ana ahebek(男生对女生:无黑不可)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likkinren(踏觅2男有耐克卡后理容) 泰国:Ch'an Rak Khun(千软昆) 乌尔都语:①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女生对男生:没吞黑婆泪卡踢昏) ②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男生对女生说:没吞黑婆泪卡它昏) 越南:①Em ye'u anh(女生对男生:爱也有阿禾)②Anh ye'u em(男生对女生:爱也有爱恩)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七呀后阿海)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那个立即围鸡特) 冰岛:e'g elska tig(爱个爱二四卡题)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得蛙问寻) 俄罗斯:Ya vas lyublyu,Ya Tibia Lyublyu(鸭鸡不鸭留不留) 塞尔维亚:Volim Te(佛灵特)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求比恩特) 西班牙:Te amo,Tequiero(得阿摸) 瑞典:Jag lskar dig(道理4卡体格) 土耳其:Seni seviyorum(腮内腮围有润) 乌克兰:ja vas kokhaju(家白4哈有

6回答者: all397568766
1德语:Ich liebe dich.
2法语:Je taime / Je tadore
3希腊语:Sagapo
4犹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 **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 **male)
5匈牙利:Szeretlek
6爱尔兰:taim ingra leat
7爱沙尼亚:Mina armastan sind
8芬兰:Min rakastan sinua
9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10意大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11拉丁语:Te amo,Vos amo
12拉托维亚:Es tevi Milu
13里斯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14立陶宛:Tave Myliu
15马其顿:Te sakam
16马耳他:Inhobbok
17波兰语:Kocham Cie,Ja cie kocham
18葡萄牙:Eu amo-te
19罗马尼亚:Te iu besc,Te Ador
20荷兰:IK hou van jou
21英语:I love you
22捷克:Miluji te
23丹麦:Jeg elsker dig
24阿尔萨斯:Ich hoan dich gear
25亚美尼亚:Yes Kezi Seeroom yem
26巴伐利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27保加利亚:ahs te obicham
28西班牙加泰隆语:Testim
29克罗地亚:Volim te
30阿塞疆语:Men seni serivem
31孟加拉:Ami tomay bhalobashi
32缅甸:chit pa de
33柬埔寨:Bong salang oun
34菲律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35印度古吉拉特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36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37印度尼西亚:Saja kasih saudari
38日本:Kimi o ai****eru //Sukiyo
39朝鲜:Tangshin-i cho-a-yo
40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41老挝:Khoi huk chau
42马来语:saya Cinta Mu
43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44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45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46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47他加禄语:Mahal kita
48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49加纳:Me do wo
50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51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52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53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54豪萨语:Ina sonki
55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56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57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58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59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60泰国:Chan Rak Khun
61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62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63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64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65格陵兰岛:Asavakit
66冰岛:eg elska tig
67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68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69塞尔维亚:Volim Te
70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71西班牙:Te amo,Tequiero
72瑞典:Jag lskar dig
73土耳其:Seni seviyorum
74乌克兰:ja vas kokhaju
75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76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77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78汉语:我爱你!
79英语:I LOVE YOU
  (对不起啊,我只有79种,发音不好找到,你可以根据拼写来读)

1回答者:


75种语言的“我爱你”



汉语:我爱你

英语:i love you

法语:je t'aime,je t'adore

德语:ich liebe dich

希腊语:s'agapo

犹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 **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 **male)

匈牙利:szeretlek

爱尔兰:taim i'ngra leat

爱沙尼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大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丁语:te amo,vos amo

拉托维亚:es tevi milu

里斯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陶宛:tave myliu

马其顿:te sakam

马尔它:inhobbok

波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萄牙:eu amo-te

罗马尼亚:te iu besc,te ador

荷兰:ik hou van jou

捷克:miluji te

丹麦:jeg elsker dig

阿尔萨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美尼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伐利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加利亚:ahs te obicham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语:t'estim

克罗地亚:volim te

阿塞疆语:men seni serivem

孟加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甸:chit pa de

柬埔寨:bong salang oun

菲律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度古吉拉特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n

印度尼西亚:saja kasih saudari

朝鲜:tangshin-i cho-a-yo

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挝:khoi huk chau

马来语:saya cinta 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 male)ana bayina*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参考资料:http://www.doggiehome.com/simple/index.php?t31460.html
5回答者: yue

76种我爱你

德语:Ich liebe dich.  

法语:Je t'aime / Je t'adore  

希腊语:S'agapo  

犹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 **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 **male)  

匈牙利:Szeretlek  

爱尔兰:taim i'ngra leat  

爱沙尼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大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丁语:Te amo,Vos amo  

拉托维亚:Es tevi Milu  

里斯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陶宛:Tave Myliu  

马其顿:Te sakam  

马耳他:Inhobbok  

波兰语: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萄牙:Eu amo-te  

罗马尼亚:Te iu besc,Te Ador  

荷兰:IK hou van jou  

英语:I love you  

捷克:Miluji te  

丹麦:Jeg elsker dig  

阿尔萨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美尼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伐利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加利亚:ahs te obicham  

西班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罗地亚:Volim te  

阿塞疆语:Men seni serivem  

孟加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甸:chit pa de  

柬埔寨:Bong salang oun  

菲律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度古吉拉特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度尼西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本:Kimi o ai****eru Sukiyo  

朝鲜:Tangshin-i cho-a-yo  

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挝:Khoi huk chau  

马来语:saya Cinta M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耳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汉语:我爱你!

我是在新疆的朝鲜族,只能说出这么多新疆民族的,但保证正确!
朝鲜语:   너를 사랑해요.(nolil sarang heyo.)
维吾尔语:  man sizni yahxi kürman
乌孜别克族:Sizni Sewaman
哈萨克语:  min sinni jaksi küremin(柯尔克孜语一样)
塔吉克族:  man tulodus tidolan
蒙古语:    bi chamd hairtai
满语:      bi simbe buyembi
达斡尔语:  bi xiamitarvi
锡伯语:    bi xim qang
俄罗斯语:Ялюблютебя(yaliubliu jie bian)

以下的是网络上的,不保证完全正确:
壮语:顾哀蒙
彝语:阿力孩舞
傣语:缠ra k昏
僳僳语:瓦拉利合
佤语:欧密麦
京族:Anh ye^u em
藏语:那丘拉嘎
撒拉语:斯尼啊q洗r
摩梭语:马达米
纳西语:握尼瓢尔
基诺语:基闹
苗语:维佳末
土家语:伢路古

你没有说是中国的56个民族,所以我给你这些.


中 国: 我 爱 你
英 语:i love you
法 语:je t’aime,je t’adore
德 语:ich liebe dich
希 腊语:s’agapo
犹 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 **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 **male)
匈 牙 利:szeretlek
爱 尔 兰:taim i’ngra leat
爱 沙 尼 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 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 利 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 大 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 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 斯 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 陶 宛:tave myliu
马 其 顿:te sakam
马 尔 它:inhobbok
波 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 萄 牙:eu amo-te
罗 马 尼 亚:te iu besc,te ador
荷 兰:ik hou van jou
捷 克:miluji te
丹 麦:jeg elsker dig
阿 尔 萨 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 美 尼 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 伐 利 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 加 利 亚:ahs te obicham
西 班 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 罗 地 亚:volim te
阿 塞 疆 语:men seni serivem
孟 加 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 甸:chit pa de
柬 埔 寨:bong salang oun
菲 律 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 度 古 吉 拉 特 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 印 度 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 度 尼 西 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 本:kimi o aixiteru sukiyo (あいしてる)
朝 鲜:tangshin-i cho-a-yo
爪 哇 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 挝:khoi huk chau
马 来 语:saya cinta m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英语:I love you
法语:Je t\'aime,Je t\'adore
德语:Ich liebe Dich
希腊语:S\'agapo
犹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r fa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r famale)
匈牙利:Szeretlek
爱尔兰:taim i\'ngra leat
爱沙尼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大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斯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陶宛:Tave Myliu
马其顿:Te sakam
马尔它:Inhobbok
波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萄牙:Eu amo-te
罗马尼亚:Te iu besc,Te Ador
荷兰:IK hou van jou
捷克:Miluji te
丹麦:Jeg elsker dig
阿尔萨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美尼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伐利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加利亚:ahs te obicham
西班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罗地亚:Volim te
阿塞疆语:Men seni serivem
孟加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甸:chit pa de
柬埔寨:Bong salang oun
菲律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度古吉拉特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度尼西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本:Kimi o aishiteru Sukiyo
朝鲜:Tangshin-i cho-a-yo
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挝:Khoi huk cha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回答者: 窗外的月亮 - 二级   2006-12-16 12:49

1.汉语woaini

2.英语Iloveyou

3.德语Ichliebedich

4.日语anatanokoutousiki

5.法语Jet'aime

6.俄语Yatibialoublou

7.丹麦语Jegelskerdig

8.葡萄牙语Eotugochta

9.波斯语Dousttetdaran

10.犹太语Aniohevotakh

11.泰语Tchanlakteu

12.意大利语Tiamo

13.荷兰语Ikhouvanjou

14.挪威语Jegelskerdeg

15.波兰语Kochamchen

16.阿拉伯语Anabehabik

17.西班牙语Tequiero

18.瑞典语Jagskardig

回答者: zp54 - 五级   2006-12-16 12:53

1.汉语woaini

2.英语Iloveyou

3.德语Ichliebedich

4.日语anatanokoutousiki

5.法语Jet'aime

6.俄语Yatibialoublou

7.丹麦语Jegelskerdig

8.葡萄牙语Eotugochta

9.波斯语Dousttetdaran

10.犹太语Aniohevotakh

11.泰语Tchanlakteu

12.意大利语Tiamo

13.荷兰语Ikhouvanjou

14.挪威语Jegelskerdeg

15.波兰语Kochamchen

16.阿拉伯语Anabehabik

17.西班牙语Tequiero

18.瑞典语Jagskardig

1.汉语woaini

2.英语Iloveyou

3.德语Ichliebedich

4.日语anatanokoutousiki

5.法语Jet'aime

6.俄语Yatibialoublou

7.丹麦语Jegelskerdig

8.葡萄牙语Eotugochta

9.波斯语Dousttetdaran

10.犹太语Aniohevotakh

11.泰语Tchanlakteu

12.意大利语Tiamo

13.荷兰语Ikhouvanjou

14.挪威语Jegelskerdeg

15.波兰语Kochamchen

16.阿拉伯语Anabehabik

17.西班牙语Tequiero

18.瑞典语Jagskardig

1.汉语woaini

2.英语Iloveyou

3.德语Ichliebedich

4.日语anatanokoutousiki

5.法语Jet'aime

6.俄语Yatibialoublou

7.丹麦语Jegelskerdig

8.葡萄牙语Eotugochta

9.波斯语Dousttetdaran

10.犹太语Aniohevotakh

11.泰语Tchanlakteu

12.意大利语Tiamo

13.荷兰语Ikhouvanjou

14.挪威语Jegelskerdeg

15.波兰语Kochamchen

16.阿拉伯语Anabehabik

17.西班牙语Tequiero

18.瑞典语Jagskardig
汉语     -->    我爱你  
英语     -->    I love you          (爱老虎油)  
法语     -->    Je t`aime,Je t`adore          (也带嘛)  
德语     -->    Ich liebe Dich          (衣西里拔弟兮)  
芬兰     -->    Minarakastan sinua          (明那拉卡司谈洗奴娃)  
荷兰     -->    IK hou van jou          (阿荣吼范丸)  
捷克     -->    Miluji te          (米卢急特)  
丹麦     -->    Jeg elsker dig          (接个爱死替个)  
缅甸     -->   chit pa de          (起拍得)  
日本     -->    爱している          (阿姨兮带路)  
朝鲜     -->    Tangsinul sarang ha yo          (3朗嗨哟)  
泰国     -->    Ch`an Rak Khun          (千软昆)  
越南     -->   Em ye`u anh(女生对男生:爱也有阿米)(男生对女生:爱也有爱恩)  
冰岛     -->    e`g elska tig          (爱个爱二四卡题)  
瑞典     -->    Jag lskar dig          (道理4卡体格)  
犹太语   -->    Ani ohev otach          (啊你 偶和夫 偶踏西)    
匈牙利   -->    Szeretlek          (赛来特可来)  
希腊语   -->   S`agapo          (萨哈泼)  
立陶宛   -->    Tave Myliu          (踏副米卢)  
马其顿   -->    Te sakam          (特飒侃)  
马其他   -->    Inhobbok          (音红博客)  
波兰语   -->    Kocham Cie          (烤蛤蟆去)  
葡萄牙   -->    Eu amo-te          (哎呜啊木腿)  
孟加拉   -->    Ami tomay bhalobashi          (阿米动嘛改挖哈喽瓦寺)  
柬埔寨   -->    Bong salang oun          (波斯郎酒)  
菲律宾   -->    Mahal Kita          (马哈吉他)  
马来语   -->    saya Cinta Mu          (洒呀新塔木)  
蒙古语   -->    bi chamd hairtal          (比掐木弹还日抬)  
波斯语   -->    Tora dost daram          (土司特大轮)  
俄罗斯   -->    Ya vas lyublyu,Ya tibia Lyublyu   (鸭鸡不鸭留不留)   西班牙   -->    Te amo,Tequiero          (得阿摸)  
土耳其   -->    Seni seviyorum          (腮内腮围有润)  
乌克兰   -->    ja vas kokhaju          (家白4哈有)  
爱沙尼亚   -->    Mina armastan sind          (米那阿马斯叹赛)  
意大利语   -->  ti amo          (提阿么)  
拉托维亚   -->   Es tevi Milu          (一司特喂米卢)  
罗马尼亚   -->    Te lu besc,Te Ador          (有背4克)  
亚美尼亚   -->    Yes Kezi Seeroom yem          (也可思西容颜)  
保加利亚   -->    ahs te obicham          (阿斯得袄比樵木)  
北印度语   -->    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慢色爹革了地后)  
阿拉伯语   -->    Ana Ahebak          (女生对男生:不黑不开)  
乌尔都语   -->    Mein tumhay pyar kerti hun        (女生对男生:没吞黑婆泪卡踢昏)     Mein tumhay pyar kerta hun        (男生对女生:没吞黑婆泪卡它昏)  
爱斯基摩   -->    Nagligivaget          (那个立即围鸡特)  
塞尔维亚   -->    Volim Te          (佛灵特)  
印度尼西亚  -->    Saja kasih saudari          (萨家卡寺和萨德瑞)    
阿尔巴尼亚  -->    T Dua Shume          (得蛙问寻)  
斯洛文尼亚  -->    Ljubim te          (求比恩特)  
新西兰毛里语-->    kia hoahai          (七呀后阿海)  
南亚米泰尔语-->    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踏觅2男有耐克卡后理客)    
比利时佛兰芒-->    IK zie u graag          (一客也有狼鸡)

17回答者: joe198812
满语 我爱你: bi simbe buyembi (bi是我 si是你 simbe 是把你...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汉 语我爱你:wo ai ni
朝鲜语我爱你:纱浪嘿哟
客家话我爱你:哀哦一你
壮 语我爱你:顾哀蒙
彝 语我爱你:阿力孩舞
蒙古语我爱你:比恰嘛泰日贴
傣 语我爱你:缠ra k昏
僳僳语我爱你:瓦拉利合
佤 语我爱你:欧密麦
京 族我爱你:Anh ye^u em
满 语我爱你:bi simbe buyembi
藏 语我爱你:那丘拉嘎
撒拉语我爱你:斯尼啊q洗r
锡伯语我爱你:比息木枪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 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维吾尔语我爱你:曼三亚克西酷鲁曼
哈萨克语我爱你:阿来西交哥拉答忽拉答
俄罗斯族我爱你:牙溜部溜接比亚
塔吉克族我爱你:慢土老度斯特刀兰
乌兹别克族我爱你:Sizni Sewaman


英 语:I love you

法 语:Je t'aime,Je t'adore

德 语:Ich liebe Dich

希 腊语:S'agapo

犹 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r fa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r famale)

匈 牙 利:Szeretlek

爱 尔 兰:taim i'ngra leat

爱 沙 尼 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 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 利 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 大 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 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 斯 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 陶 宛:Tave Myliu

马 其 顿:Te sakam

马 尔 它:Inhobbok

波 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 萄 牙:Eu amo-te

罗 马 尼 亚:Te iu besc,Te Ador

荷 兰:IK hou van jou

捷 克:Miluji te

丹 麦:Jeg elsker dig

阿 尔 萨 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 美 尼 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 伐 利 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 加 利 亚:ahs te obicham

西 班 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 罗 地 亚:Volim te

阿 塞 疆 语:Men seni serivem

孟 加 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 甸:chit pa de

柬 埔 寨:Bong salang oun

菲 律 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 度 古 吉 拉 特 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 印 度 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 度 尼 西 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 本:Kimi o aishiteru Sukiyo

朝 鲜:Tangshin-i cho-a-yo

爪 哇 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 挝:Khoi huk chau

马 来 语:saya Cinta M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满语 我爱你: bi simbe buyembi (bi是我 si是你 simbe 是把你...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汉 语我爱你:wo ai ni
朝鲜语我爱你:纱浪嘿哟
客家话我爱你:哀哦一你
壮 语我爱你:顾哀蒙
彝 语我爱你:阿力孩舞
蒙古语我爱你:比恰嘛泰日贴
傣 语我爱你:缠ra k昏
僳僳语我爱你:瓦拉利合
佤 语我爱你:欧密麦
京 族我爱你:Anh ye^u em
满 语我爱你:bi simbe buyembi
藏 语我爱你:那丘拉嘎
撒拉语我爱你:斯尼啊q洗r
锡伯语我爱你:比息木枪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 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维吾尔语我爱你:曼三亚克西酷鲁曼
哈萨克语我爱你:阿来西交哥拉答忽拉答
俄罗斯族我爱你:牙溜部溜接比亚
塔吉克族我爱你:慢土老度斯特刀兰
乌兹别克族我爱你:Sizni Sewaman


英 语:I love you

法 语:Je t'aime,Je t'adore

德 语:Ich liebe Dich

希 腊语:S'agapo

犹 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r fa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r famale)

匈 牙 利:Szeretlek

爱 尔 兰:taim i'ngra leat

爱 沙 尼 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 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 利 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 大 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 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 斯 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 陶 宛:Tave Myliu

马 其 顿:Te sakam

马 尔 它:Inhobbok

波 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 萄 牙:Eu amo-te

罗 马 尼 亚:Te iu besc,Te Ador

荷 兰:IK hou van jou

捷 克:Miluji te

丹 麦:Jeg elsker dig

阿 尔 萨 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 美 尼 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 伐 利 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 加 利 亚:ahs te obicham

西 班 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 罗 地 亚:Volim te

阿 塞 疆 语:Men seni serivem

孟 加 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 甸:chit pa de

柬 埔 寨:Bong salang oun

菲 律 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 度 古 吉 拉 特 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 印 度 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 度 尼 西 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 本:Kimi o aishiteru Sukiyo

朝 鲜:Tangshin-i cho-a-yo

爪 哇 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 挝:Khoi huk chau

马 来 语:saya Cinta M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56个民族语言怎么说你好?
悬赏分:70 - 解决时间:2009-4-15 10:39
用各个民族的语言问号,说你好怎么说?
谢谢,急需
问题补充:不好意思,我再追加一个,各个民族说“祖国你好”该怎么说呢?
如有回答到时再追加50分

提问者: 万俟若馨 - 三级最佳答案维吾尔语:亚克西木塞孜
锡伯族:霍卓纳
哈萨克语:萨拉木来坤
塔吉克族:更艾力卖右卓
俄罗斯族:孜德拉斯维基
蒙古族:他赛拜努
藏语:扎西得勒
朝鲜语:啊拧哈塞哦
彝语:呐万
满语:西赛依
赫哲语:爱西
撒拉语:埃斯赛俩目阿来库目
羌语:翁拉
白语:挪锹
傣语:叔早利
僳僳语:鲁察
侗语:娃哈姆
拉祜语:挪达
纳西语:阿拉拉咧(纳西族没有这个语言习惯,取近意)
苗族、壮语:(同样没有说“你好”的语言习惯)
哈尼语:诺们阿
基诺语:脑墨
布朗语:买恰各门
瑶语:米港昂
土家族:尼查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2 发表于: 2010-05-08
从语言的系属来看,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嘉戎、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僳僳、哈尼、拉祜、白、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阿尔泰语系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图佤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还有回族的回辉话。
    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有佤、德昂、布朗、克木等语言。
    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

    此外,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尚未确定。


中国除了56个民族还有其他民族吗?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1-28 09:57


提问者: ★野店幽灵 - 七级最佳答案民族的划分归类是一件很复杂的问题,它涉及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所以在界定民族时会把两个相似的群体划为一个民族。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群体与其他群体存在者某种差别而认为他们不是一个民族,如果这样的话,很多民族要继续分成多个民族。就以汉族为例,东南西北各个地方的汉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都有差别,那是不是要在继续划分呀!

中国未识别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统计里,是指所有因人数太少或者是已被汉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还未被正式确认的民族或族群,也可能是民族问题未明而未被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现时,在全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人口大约有73万人。


艾努人 Aynu 归为维吾尔族 说艾努语(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八甲人 Bajia 未识别民族  

毕苏人 Bisu 澜沧县等地毕苏人归入拉祜族;勐海毕苏人未识别 6000人

菜族人(自称)   未识别民族 计32户,170人。

穿青人 Chuanqing 归为汉族 中国西南地区60多万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

僜人 Deng 未识别民族 僜人现多住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近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人口大约2000人。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重新识别,成为独立民族,但因为中国结束民族识别政策以及该人群人数过少,计划最终告吹。

革家人 Gejia 归为苗族,黄平县称之为未识别民族 约五、六万人。人群民族问题未明,他们仍积极请求政府承认为独立民族。

格鲁人   归为藏族 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使用嘉绒语的人口约11.69万人。

顾羌人   归为藏族 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

克木人 Khmu 未确定族称 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

苦聪人 Kucong 归为拉祜族
  
土生葡人 Macanese 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 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土生葡人主要说葡萄牙语,一些人说中文;他们曾经创造过土生葡文,作为自己的语言。

莽人 Mang 未确定族系 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

摩梭人 Mosuo 云南归纳为纳西族,四川归纳为蒙古族 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人口约数万人,民族识别问题未明。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

茂族人   归为藏族 说扎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千人。

掸族 Shan 部分人被归纳为布依族或壮族,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 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人群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通用缅甸语。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

夏尔巴人 Sherpa   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上,民族问题未明。人口大约二千人,通常以登山向导为生。

图瓦人 Tuvans 归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图瓦人现为蒙古族的分支。

布里亚特人 Buryat 归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附近。布里亚特人定为蒙古族。虽然他们认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文化与一般蒙古文化极为不同

占族 Utsul 归为回族  

西家人 Xijia 归为苗族  

羿人 Yi 未识别民族 有人口约300余人。

犹太 Youtai/Jews 有部份被划为回族,有部份被划为未识别民族 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所以被划为回族的一部份;但实际上,其民族组成与回族无关,尽管犹太人跟回族的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国的犹太人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者来寨人   归为汉族 居住在甘肃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有人口200-400余人。

阿尔巴津人 Albazinians 归为满族

28回答者: 123123lx


中国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是对汉族以外的人口居少数的民族的总称。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共有55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199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人口约10846万,占全国人口的8.98%。

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悬殊。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55个民族中,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壮族(1500万)、满族(1068万);人中在1000万以下、100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6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僳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撒拉、毛南、仡佬、锡伯等17个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13个民族;人口在1万以下的有:高山、塔塔尔、独龙、鄂伦春、门巴、珞巴、赫哲等7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一)分布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都有居住,绝大多数县都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

(二)分布极不平衡。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30.1%和29.4%,而华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只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9%.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青海、四川、贵州、甘肃、湖南、湖北、河北、海南、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大杂居、小聚居。中国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相互交往,形成了各民族既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的居住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聚居在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又散居在其他地区。

(四)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据1998年人口年报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为166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577.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7%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7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密度126人的1/5。
我国有少数民族55个,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7%。
△据1982年人口普查,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5个;十万以上百万以下的有13个;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有19个;一万以下的有8个。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50~60%。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10个: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信仰喇嘛教的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信仰基督教的有部分彝人、苗人等,一小部分俄罗斯人和部分鄂温克人信仰东正教。
△我国各少数民族中,除回、畲族外,都有自己的语言。汉族和回族共用汉语。满族自清初入关以来与汉族广泛相处,逐渐采用汉语取代满语。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的有29个民族语言,如藏族、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属阿尔泰语系的有17个民族语言,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属南亚语系的有三个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有塔吉克语和俄罗斯语两个;属南岛语系的有高山语。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21个民族语言有文字。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31个自治州、80个自治县。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万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此外,我国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德昂族、东乡族、侗族、独龙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高山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仡佬族、裕固族、壮族、藏族。

回答者: ronnie_ - 十二级   2007-3-30 21:29

很难说
很多民族因为和别的民族杂居而逐渐融合到别的民族当中了
比如我们汉族,其实并不完全是历史上说的"华夏族"的后代了.已经融合了很多的少数民族.而且汉族人在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也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就有很多不同.但我们还是称为汉族.

回答者: 黑暗殿堂武士 - 二级   2007-3-30 21:34

我只知道客家虽然是汉族但又似乎独立于汉族.

回答者: annie_an - 一级   2007-3-30 21:39

汉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德昂族、东乡族、侗族、独龙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高山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仡佬族、裕固族、壮族、藏族、阿昌族、阿客族(申报中)、门巴族(申报中

中国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是对汉族以外的人口居少数的民族的总称。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共有55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1995年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少数民族人口约10846万,占全国人口的8.98%。

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多少不等,相差悬殊。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55个民族中,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壮族(1500万)、满族(1068万);人中在1000万以下、100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6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10万以上的有僳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撒拉、毛南、仡佬、锡伯等17个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13个民族;人口在1万以下的有:高山、塔塔尔、独龙、鄂伦春、门巴、珞巴、赫哲等7个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一)分布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都有居住,绝大多数县都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

(二)分布极不平衡。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30.1%和29.4%,而华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只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9%.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青海、四川、贵州、甘肃、湖南、湖北、河北、海南、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大杂居、小聚居。中国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相互交往,形成了各民族既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的居住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聚居在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又散居在其他地区。

(四)民族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据1998年人口年报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为166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577.5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7%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7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密度126人的1/5。
我国有少数民族55个,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7%。
△据1982年人口普查,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5个;十万以上百万以下的有13个;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有19个;一万以下的有8个。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50~60%。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10个: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信仰喇嘛教的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信仰基督教的有部分彝人、苗人等,一小部分俄罗斯人和部分鄂温克人信仰东正教。
△我国各少数民族中,除回、畲族外,都有自己的语言。汉族和回族共用汉语。满族自清初入关以来与汉族广泛相处,逐渐采用汉语取代满语。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的有29个民族语言,如藏族、壮族、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属阿尔泰语系的有17个民族语言,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属南亚语系的有三个民族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有塔吉克语和俄罗斯语两个;属南岛语系的有高山语。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21个民族语言有文字。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31个自治州、80个自治县。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9056万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此外,我国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分别是: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德昂族、东乡族、侗族、独龙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高山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仡佬族、裕固族、壮族、藏族。

回答者: ronnie_ - 十二级   2007-3-30 21:29

很难说
很多民族因为和别的民族杂居而逐渐融合到别的民族当中了
比如我们汉族,其实并不完全是历史上说的"华夏族"的后代了.已经融合了很多的少数民族.而且汉族人在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也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就有很多不同.但我们还是称为汉族.

回答者: 黑暗殿堂武士 - 二级   2007-3-30 21:34

我只知道客家虽然是汉族但又似乎独立于汉族.

回答者: annie_an - 一级   2007-3-30 21:39

汉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德昂族、东乡族、侗族、独龙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高山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仡佬族、裕固族、壮族、藏族、阿昌族、阿客族(申报中)、门巴族(申报中



<一>"西家"人:(划在苗族的一个民族)

<二>"革家"人:(划在苗族的一个民族)约五、六万人
黄平县称之为未识别民族

<三>"穿青"人:中国西南地区60多万的民族,民族问题含糊。

<四> "芒"人:是至今尚未确定族系的民族。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

<五>"菜族"人(自称):未识别民族,计32户、170人

<六>"羿人":未识别民族,300余人.

<七>"克木"人:一个尚未确定族称的少数民族,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

<八>"茂族"人:说扎贝语.分布在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
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000人。

<九>"顾羌人":说贵琼语,分布在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 、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000人。

<10>"格鲁人":说嘉戎语,分布在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
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使用嘉戎语的人口约116900人。


台湾除高山族之外,还有十多个民族为什么不算入中华民族之列?台湾可是属于中国的,那还是56个民族吗??
悬赏分:15 - 解决时间:2009-8-17 19:11
台湾地区少数民族:高山族、阿美族、泰雅族 、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 、邹族、赛夏族、雅美族、邵族。他们都是台湾山区古老的土著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是台湾文化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者: 微湖烟雨 - 二级最佳答案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
                                     罗树杰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一、中国56个民族说法的是怎么来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的多民族国家。这种提法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远在传说时代,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就居住着汉族的先民“华夏族”,住在他们周围的人们共同体被称作“北狄”、“南蛮”、“东夷”、“西戎”。从商周到秦汉,出现了更多的民族名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乱、逃难、移民戌边、经商务工、通婚等的原因,各民族的迁徙和人口的流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时而像涓涓细流,时而像山洪暴发,不均衡而已。在频繁的杂居、接触、通婚、交流的过程中,有的民族消失了,或融合成为其他民族的一部分,如鲜卑族、党项族;或民族分化成了好几个新的民族,如今天的苗族、瑶族、畲族就被认为是同源的,中国和东南亚的壮族、傣族、水族、泰族、老龙族等壮侗语族各民族也被认为是同源的 。而汉族人口如此众多,则是因为不断吸引了其他民族“混血”融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
但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或者说明确的答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即所谓“五族共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陆续出现的民族单位名称就有400多个,其中云南一省就达260多个。众多的待识别的不同族称,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要弄清待识别的民族共同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二是在少数民族内确定究竟是单一民族,还是某一民族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民族识别,1979年确认了第56个民族——基诺族,这就是中国56个民族说法的来历 。因此,也就有了“56个民族56朵花”  唱遍中华大地,“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 似乎已经成为惟一正确的提法。
二、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说法的质疑
1. “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说法是否涉嫌把未识别民族排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
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笔者同意周建新提出的观点:“中华民族”的人民基础也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中华民族不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公民,也包括广大的海外华侨、华人。狭义的“中华民族”,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民及侨居在国外未放弃中国国籍者)。
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之内的所有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人民及侨居在国外未放弃中国国籍者)是不是只有“56个兄弟民族”呢?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总数为1242612226人,其中汉族1137386112人,占91.53%,55已经确认的少数民族共104490795人,占8.41%,此外还有未识别的民族人口734438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941人,二者相加占0.06%。
中国境内未识别的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民族人口,他们当然是中华民族的成员。除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难以划为某个民族外,这些未识别民族也基本上认为自己不同于已经识别的民族,而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政府也就将他们很难合并到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当中。这些族群主要有:僜人、夏尔巴人、克木人、莽人等。僜人居住中印边境一带,在我国西藏东南部察隅县一带的额曲、察偶曲、格多曲和杜莱曲这几条河的流域上居住着一万多人 ;聚居在喜玛拉雅山区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地带的夏尔巴人,在我国西藏境内的夏尔巴人有两千多人,聚居于定结县的陈塘区和樟木镇的立新、雪布岗两村及定日县绒辖区的边境地区 ;克木人分布于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中国,老挝最多,中国约有三千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和景洪市,是当地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 ;莽人居住在中越边境一带,大部分分布于越南,在我国居住在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共680多人 。这些未识别民族的人口虽然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微乎其微,但是他们毕竟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员,只提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无意中就把他们排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显然是不恰当的。
2. 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成分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问题。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领导人多次表示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台湾世居少数民族当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目前我们把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统称为“高山族”。台湾世居的少数民族,直到宋代一般都被称为“东夷”、“山夷”,从明代开始把对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称呼开始从“夷”转变为“番”。清朝1683年统一台湾后,台湾世居少数民族被称为“土番”,而且根据居住地、发展程度的不同,被分为“熟番”、“生番”或“野番”。日本侵占台湾初期,仍用番族旧称,只把“番”改为“蕃”,但后来日本殖民当局把台湾世居少数民族改称为“高砂族”。几乎所有的研究台湾少数民族的日本学者在他们的著作或调查报告中都用“高砂族”。这个族称是日本侵略者初到台湾时,发现岛上风光与日本播州海滨的高砂相似,就称台湾为“高砂”,侵占之心昭然若揭。但是,日本侵略者也根据学者的研究把“高砂族”划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鲁凯、卑南、曹、赛夏和雅美九族。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1945年入侵中国的日本军国主义被迫宣布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在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称呼上,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要求摈弃日本殖民主义者使用的“高砂族”的名称。经过经多方商讨,最后决定使用“高山族”作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名称。为什么使用这样一个名称?因为台湾岛有62座300米以上的高山,称得上是一个美丽的“高山之岛”,以“高山”这一高尚而坚韧的名称来作为自古居住在这个岛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是十分恰当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把高山族确认为单一的民族,直到到今天一直沿用高山族作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正式族称。但是,台湾当局很快就摈弃了“高山族”这个名称,1947年4月台湾当局就把“高山族”改为“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同时,高山族并不是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自称,他们也开始了他们的“正名”运动和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此外,20世纪中期台湾本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通过对台湾少数民族的源流、语言、传统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后,也提出有关台湾少数民族不是一个民族的论点,台湾少数民族九族的分类法得到广泛的认同。那些没有被承认为单一民族的族群纷纷要求“正名”,即要求当局承认他们单一的民族地位。为回应这种呼声,1994年8月台湾当局的“宪法”增修条文,改称“山胞”为“原住民”,成立了“原住民事务委员会”。 2001年,台湾当局首次突破沿袭自日本侵占时期使用的九族的分类方式,首度承认邵族为新增的单一民族地位。尔后又陆续承认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截止2007年台湾当局正式承认把原住民划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原来的曹族更名)、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噶玛兰族、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等13族。目前还不断有族群要求台湾当局承认他们为单一民族。2007年11月14日台湾“行政院”还通过《原住民族自治区法草案》,允许原住民族得按照族别、单独或联合成立“自治区”,实施“民族自治” 。
台湾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成分的确认政策早已经改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中国政府却还一直沿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划分方法,把台湾少数民族视单为一个民族,实际上早已经得不到学术界以及包括世居少数民族在内台湾的各方民众的认同。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陆就有学者提出要重视这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许良国教授认为,用高山族作为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并不确切,民族识别工作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名从主人”,同时又要有科学根据,台湾少数民族的识别同样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在台湾尚未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情况下,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准备,逐步改变过去那种视台湾少数民族只是一个单一民族的概念,这有利于统一工作 。国家民政事务员会原副主任黄光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张崇根等人都认为,台湾世居少数民族不是单一民族,他们的族属问题是一个历史条件具备之后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既然“高山族”不是单一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到底由多少个民族构成就当然需要重新思考。
3.土生葡人是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随着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过去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的土生葡人的族属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土生葡人是不是一个新的民族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土生葡人一般是指“那些在澳门出生、具有葡萄牙血统的澳门居民,包括葡萄牙人与中国人或者其它种族人士结合所生的混血儿,以及长期或几代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及其后代”,他们的人口一般认为澳门有1万多人。 土生葡人是在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澳门土生葡人是“中西合璧”的结晶,是一个在体质风貌、地域、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族群心理上有鲜明特征的族群。东西方的血液在他们体内同时流淌,东西方文化也在他们身上交融:“用筷子吃牛排,用刀叉吃米饭”;喜欢唱歌跳舞,但也喜欢打麻将;既过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也过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他们的婚礼仪式是世界罕见的,一方面保持西式婚礼的主要内容,同时却还要按中国传统婚礼仪式另外再举行一次婚仪;在信奉天主教的同时,有不少人又信妈祖和观音,多数土生葡人在家中还设神龛拜赵公元帅及忠义关帝。他们大多和葡萄牙没有其他联系,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从未到过葡萄牙,不太了解葡萄牙文化,许多人却拥有葡萄牙护照。因此,尽管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过去他们却不承认自己是华人。但是,土生葡人有着永远不解的乡土情结,自称“本地之子”,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澳门经济社会国家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土生葡人认同于中国,是实实在在生活在而且还将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国人。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族群,我们不应该回避他们的族属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土生葡人的族属问题,确立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他们的利益才可以从根本上得到尊重和保护,澳门才能稳定、发展和繁荣,澳门的特色才能保持、发扬和光大。”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三、“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提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观点不仅不符合中国的民族实际,而且还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我们知道,民族感情是一个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共同的历史、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利益等各方面共同事务的一种认同感、荣誉感,是民族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维系一个民族成员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增进民族感情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振兴本民族的精神的动力。反之,如果本民族的利益、荣誉受到损害,民族感情就会受到伤害,就会转变为民族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各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与现代化建设。因此,对待民族感情必须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尽可能避免民族感情受到歧视性或污辱性的刺激,防止负效应的产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发展情况都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说法不符合中国的民族实际,涉嫌把未识别民族等族群排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外,容易使那些未识别民族有受歧视、受排斥的感觉,是国家的“弃儿”,严重地伤害他们的民族感情,对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非常不利。
2.不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统一是中华各民族的最高利益)
我国的未识别民族多数族群都是居住在国家的边疆地区,而且又是跨国而居,其中有的族群的主体在国外,国内外同一民族之间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甚至同饮一江水,共耕一座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婚姻往来,这些族群在中国的政治地位如何,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如何,他们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情况如何,关系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如,夏尔巴人除约两千人居住在中国外,居住在尼泊尔北部边境的孔布、比贡、劳布吉、工巴雄、嘎里召、南岗里、巴东岗、巴岗等地,七万余人,还有少数夏尔巴人散居在印度锡金邦和不丹境内 ;中国的克木人虽然只有约三千人,但是在邻国的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却有约40万人,其中仅老挝就有约30万人 。莽人也主要居住在越南。这些在中国被列为未识别民族的族群,在有的邻国中已经得到政府承认了单一的民族。如,在越南公布的54个民族成分中就有克木族和莽族 。同一个族群,在邻国获得了政府的承认,而在中国却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难以享受到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难免会使这些族群的一些人产生以为国家忽视他们的想法,成为边疆的稳定发展以及国家的统一与安全的隐患。
    3.容易给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找到制造事端的借口。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现在全国各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包括这些未识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各民族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而国外存在一些敌对势力,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国内的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千方百计寻找借口攻击中国、诋毁中国。我们无意地把本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族群排斥在在外,无疑是给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找到制造事端的借口提供方便。
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11月7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全党都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中华民族的民族成分构成问题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却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成分构成必须摈弃的几个错误提法
    目前,在认识中华民族成分构成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错误提法,这些错误的提法都不利于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民族团结,也容易为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寻找分裂中国、挑起民族矛盾的借口。
1.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
    世界人种的自然体质特征主要以头部、五官、头发的形状,肤色、毛发颜色,眼色,身高及其比例等来划分为不同的人种。中华民族的体质特征是什么?“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之类的说法充斥于各种报刊、影视节目和网络文章之中,不仅见于大众传媒、普及读物之中,还存在于学术研究的论著里,足见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影响巨大。如,由国家六大部委联合主办,全国十八家媒体共同携手,由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特别制作“2006《中国骄傲》”推选活动,在2006年11月5日中央电视台直播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就说,八位当选的“中国骄傲”人物“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这个拥有众多英雄的古老国度,骄傲着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显然在这里,主持人认为只有“黄皮肤黑眼睛”的才是中国人。而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房宁和樊未晨两位老师在《未来公民的社会意识——北京地区中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调查》一文中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华民族在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在这里,他们毫不犹豫地把不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排除在了中华民族之列。
中华民族的成员是大部分都是属于蒙古人种(黄种人),其体质突出的特征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但是,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还有俄罗斯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民族的体质特征与蒙古人种有比较大的差别,有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白种人)的特征,他们最突出的体质特征并不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即使是同一个民族内部体质特征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如,维吾尔族人的外貌特征各地就有差别:北疆人接近俄罗斯,无论从地理条件或通婚等原因来看,他们的肤色比较白,发色、眼色浅,基本上接近白种人的特征;南疆人接近印度、阿拉伯,从地理气候、通婚等原因,他们的发色、眼色较黑,有的接近阿拉伯人特征;哈密地区由于接近蒙古人民民主共和国,那里的维吾尔族人具有比较明显的蒙古人的特征。可见,“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来概括中华民族在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显然是以偏概全,是不恰当的。
    2.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长期以来,许多人包括在教科书里、媒体上都喜欢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华夏子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后代,炎帝、黄帝或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笔者以为这种些长期、广泛流行的观点是没有充分证据的,经不起推敲的。首先,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只把伏羲或少典氏、有娇氏或华夏或炎帝、黄帝、蚩尤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均不够确切;其次,就汉民族而言,汉族本身就是一个“混血体”,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因此其来源也是多元的,只把伏羲、少典氏、有娇氏、华夏、炎帝、黄帝、蚩尤中的某一个定为汉民族的始祖也是不够准确的;再次,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明确的中华民族的血缘先祖。除汉族崇拜炎黄以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的人文始祖,如,壮族崇拜布洛陀,苗族崇拜蚩尤,瑶族崇拜盘瓠……。因此,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世胄”、“炎黄子孙” 、“华夏子孙”同样是以偏概全,是不恰当的。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已经发表了专论,在此不再展开 。
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期以来,许多人已经对“龙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图腾神,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  、“龙是中国最为神圣的动物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瑞兽、图腾和精神的偶像来崇拜” 之类的提法已经习以为常。
龙是华夏或汉民族的象征。而且,不仅汉族崇拜龙,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也有龙崇拜,当然他们的龙信仰与汉族有差别。一些少数民族原来没有龙信仰的也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也有了龙信仰或龙崇拜。这些民族包括畲族、瑶族、苗族、彝族、哈尼族、德昂族等。 但是,龙崇拜在这些少数民族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信仰。如,苗族、瑶族、畲族中最主要的信仰是盘瓠,龙信仰在其信仰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况且这些有龙信仰的民族在中国众多的民族并不占多数,中国的回、维吾尔、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10个民族中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主张一神论而不是多神论,反对偶像崇拜,所以清真寺内没有任何由人形和动物形组成的偶像图案,寺内装饰大多以阿拉伯文、几何图纹和花卉画纹组成抽象图案为主。笔者以为这种提法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是不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团结的 。
以上几种的错误提法,其本意是为了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其根本的错误在于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忽视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既不符合事实,也会极大地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不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团结,都是应该摈弃的。当前和今后的民族团结教育中,应该多宣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加强国民教育,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就中国目前的少数民族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抑或澳门,都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的提法进行重新思考。这是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问题。
发表于《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3 发表于: 2010-05-08
1 Afrikaans(南非洲的荷兰语) - Ek het jou lief
2 Albanian(阿尔巴尼亚语) - Te dua
3 Arabic (阿拉伯语) - Ana ahebek
4 Armenian(亚美尼亚) - Yes kez sirumen
5 Bambara(班拉族语) - M'bi fe
6 Bangla(孟加拉语) - Aamee tuma ke bhalo aashi
7 Belarusian - Ya tabe kahayu
8 Bisaya - Nahigugma ako kanimo
9 Bulgarian(保加利亚) - Obicham te
10 Cambodian(柬埔寨) - Soro lahn nhee ah
11 Cantonese Chinese(广东话) - Ngo oiy ney a
12 Catalan(加泰罗尼亚语) - T'estimo
13 Cheyenne(夏安语) - Ne mohotatse
14 Chichewa(齐佩瓦语) - Ndimakukonda
15 Chinese Mandarin (中国汉语) Wo Ai Ni 我爱你
16 Corsican(科西嘉语) - Ti tengu caru
17 Creol(克利奥尔语) - Mi aime jou
18 Croatian(克罗地亚语) - Volim te
19 Czech(捷克) - Miluji te
20 Danish(丹麦) - Jeg Elsker Dig
21 Dutch(荷兰) - Ik hou van jou
22 English(英语) - I Love You
23 Esperanto(世界语) - Mi amas vin
24 Estonian(爱沙尼亚) - Ma armastan sind
25 Ethiopian(埃塞俄比亚) - Afgreki'
26 Faroese(法罗语) - Eg elski teg
27 Farsi(波斯语) - Doset daram
28 Filipino(菲律宾) - Mahal kita
29 Finnish(芬兰) - Mina rakastan sinua
30 French(法语) - Je t'aime
31 Gaelic(盖尔语) - Ta gra agam ort
32 Georgian(乔治亚州) - Mikvarhar
33 German(德语) - Ich liebe dich
34 Greek(希腊) - S'agapo
35 Gujarati - Hoo thunay prem karoo choo
36 Hiligaynon - Palangga ko ikaw
37 Hawaiian(夏威夷语) - Aloha wau ia oi
38 Hebrew(希伯来语) - Ani ohev otah
39 Hiligaynon - Guina higugma ko ikaw
40 Hindi(北印度语) - Hum Tumhe Pyar Karte hae
41 Hmong - Kuv hlub koj
42 Hopi(霍皮语) - Nu' umi unangwa'ta
43 Hungarian(匈牙利) - Szeretlek
44 Icelandic(冰岛) - Eg elska tig
45 Ilonggo - Palangga ko ikaw
46 Indonesian(印度尼西亚) - Saya cinta padamu
47 Inuit(纽因特语) - Negligevapse
48 Irish(爱尔兰) - Taim i' ngra leat
49 Italian(意大利) - Ti amo
50 Japanese(日本) - Aishiteru
51 Kannada(埃那得语) - Naanu ninna preetisuttene
52 Kapampangan - Kaluguran daka
53 Kiswahili(斯瓦西里语) - Nakupenda
54 Konkani - Tu magel moga cho
55 Korean(韩语) - Sarang Heyo 北朝鲜Tangshin-i cho-a-yo
56 Latin(拉丁语) - Te amo
57 Latvian(拉托维亚语) - Es tevi miilu
58 Lebanese(黎巴嫩) - Bahibak
59 Lithuanian(立陶宛) - Tave myliu
60 Malay(马来语) - Saya cinta mu (Aku cinta padamu)
61 Malayalam(马拉雅拉姆语) - Njan Ninne Premikunnu
62 Marathi(马拉地语) - Me tula prem karto
63 Mongolian (蒙古语) Bi chamd hairtai
64 Moroccan(摩洛哥) - Ana moajaba bik
65 Nahuatl(纳瓦特尔语) - Ni mits neki
66 Navaho(纳瓦霍语) - Ayor anosh'ni
67 Norwegian(挪威) - Jeg Elsker Deg
68 Pandacan - Syota na kita
69 Pangasinan - Inaru Taka
70 Papiamento(帕皮阿门托语) - Mi ta stimabo
71 Persian(波斯语) - Doo-set daaram
72 Pig Latin(大拉丁语) - Iay ovlay ouyay
73 Polish(波兰) - Kocham Ciebie
74 Portuguese(葡萄牙) - Eu te amo
75 Romanian(罗马尼亚) - Te ubesk
76 Russian(俄语) - Ya vas Lyublyu (Ya Tibia Lyublyu)
77 Scot Gaelic(苏格兰盖尔语) - Tha gra(dh agam ort)
78 Serbian(塞尔维亚语) - Volim te
79 Setswana - Ke a go rata
80 Sign Language(手语) - ,\,,/ (代表手势)
81 Sindhi - Maa tokhe pyar kendo ahyan
82 Sioux(苏族语) - Techihhila
83 Slovak(斯洛伐克语) - Lu`bim ta
84 Slovenian(斯洛文尼亚语) - Ljubim te
85 Spanish(西班牙语) - Te amo (Te quiero)
86 Swahili(斯瓦西里语) - Ninapenda wewe
87 Swedish(瑞典) - Jag alskar dig
88 Swiss-German(瑞典德语) - Ich lieb Di
89 Tagalog(塔加拉族语) - Mahal kita
90 Tahitian(大溪地语) - Ua Here Vau Ia Oe
91 Tamil(泰米尔语) - Nan unnai kathalikaraen
92 Telugu - Nenu ninnu premistunnanu
93 Thai(泰语) - Phom rak khun
94 Turkish(土尔其) - Seni Seviyorum
95 Ukrainian(乌克兰) - Ya tebe kahayu
96 Urdu(乌尔都语) - mai aap say pyaar karta hoo
97 Vietnamese(越南) - Anh ye^u em
98 Welsh(威尔士语) - 'Rwy'n dy garu
99 Yiddish(意第绪语) - Ikh hob dikh
100 Yoruba (约鲁巴语)- Mo ni fe

English(英语) - I love you

Afrikaans(南非洲的荷兰语) - Ek het jou lief

Albanian(阿尔巴尼亚) - Te dua



Arabic(阿拉伯(对男性) - Ana behibak (to male)

Arabic(阿拉伯(对女性) - Ana behibek (to female)

Armenian(亚美尼亚) - Yes kez sirumen

Bambara(班拉族语) - M'bi fe

Bangla(孟加拉语) - Aamee tuma ke bhalo aashi

Belarusian - Ya tabe kahayu

Bisaya - Nahigugma ako kanimo

Bulgarian(保加利亚) - Obicham te

Cambodian(柬埔寨) - Soro lahn nhee ah

Cantonese Chinese(广东话) - Ngo oiy ney a

Catalan(加泰罗尼亚语) - T'estimo

Cheyenne(夏安语) - Ne mohotatse

Chichewa(齐佩瓦语) - Ndimakukonda

Corsican(科西嘉语) - Ti tengu caru (to male)

Creol(克利奥尔语) - Mi aime jou

Croatian(克罗地亚语) - Volim te

Czech(捷克) - Miluji te

Danish(丹麦) - Jeg Elsker Dig

Dutch(荷兰) - Ik hou van jou

Esperanto(世界语) - Mi amas vin

Estonian(爱沙尼亚) - Ma armastan sind

Ethiopian(埃塞俄比亚) - Afgreki'

Faroese(法罗语) - Eg elski teg

Farsi(波斯语) - Doset daram

Filipino(菲律宾) - Mahal kita

Finnish(芬兰) - Mina rakastan sinua

French(法语) - Je t'aime

Gaelic(盖尔语) - Ta gra agam ort

Georgian(乔治亚州) - Mikvarhar

German(德语) - Ich liebe dich

Greek(希腊) - S'agapo

Gujarati - Hoo thunay prem karoo choo

Hiligaynon - Palangga ko ikaw

Hawaiian(夏威夷语) - Aloha wau ia oi

Hebrew(希伯来语(对女性) - Ani ohev otah (to female)

Hebrew(希伯来语(对男性) - Ani ohev et otha (to male)

Hiligaynon - Guina higugma ko ikaw

Hindi(北印度语) - Hum Tumhe Pyar Karte hae

Hmong - Kuv hlub koj

Hopi(霍皮语) - Nu' umi unangwa'ta

Hungarian(匈牙利) - Szeretlek

Afrikaans(南非洲的荷兰语) - Ek het jou lief
Albanian(阿尔巴尼亚) - Te dua
Arabic(阿拉伯(对男性) - Ana behibak (to male)
Arabic(阿拉伯(对女性) - Ana behibek (to female)
Armenian(亚美尼亚) - Yes kez sirumen
Bambara(班拉族语) - M'bi fe
Bangla(孟加拉语) - Aamee tuma ke bhalo aashi
Belarusian - Ya tabe kahayu
Bisaya - Nahigugma ako kanimo
Bulgarian(保加利亚) - Obicham te
Cambodian(柬埔寨) - Soro lahn nhee ah

Cantonese Chinese(广东话) - Ngo oiy ney a

Catalan(加泰罗尼亚语) - T'estimo

Cheyenne(夏安语) - Ne mohotatse

Chichewa(齐佩瓦语) - Ndimakukonda

Corsican(科西嘉语) - Ti tengu caru (to male)

Creol(克利奥尔语) - Mi aime jou

Croatian(克罗地亚语) - Volim te

Czech(捷克) - Miluji te

Danish(丹麦) - Jeg Elsker Dig

Dutch(荷兰) - Ik hou van jou

English(英语) - I love you

Esperanto(世界语) - Mi amas vin

Estonian(爱沙尼亚) - Ma armastan sind

Ethiopian(埃塞俄比亚) - Afgreki'

Faroese(法罗语) - Eg elski teg

Farsi(波斯语) - Doset daram

Filipino(菲律宾) - Mahal kita

Finnish(芬兰) - Mina rakastan sinua

French(法语) - Je t'aime

Gaelic(盖尔语) - Ta gra agam ort

Georgian(乔治亚州) - Mikvarhar

German(德语) - Ich liebe dich

Greek(希腊) - S'agapo

Gujarati - Hoo thunay prem karoo choo

Hiligaynon - Palangga ko ikaw

Hawaiian(夏威夷语) - Aloha wau ia oi

Hebrew(希伯来语(对女性) - Ani ohev otah (to female)

Hebrew(希伯来语(对男性) - Ani ohev et otha (to male)

Hiligaynon - Guina higugma ko ikaw

Hindi(北印度语) - Hum Tumhe Pyar Karte hae

Hmong - Kuv hlub koj

Hopi(霍皮语) - Nu' umi unangwa'ta

Hungarian(匈牙利) - Szeretlek

Icelandic(冰岛) - Eg elska tig

Ilonggo - Palangga ko ikaw

Indonesian(印度尼西亚) - Saya cinta padamu

Inuit(纽因特语) - Negligevapse

Irish(爱尔兰) - Taim i' ngra leat

Italian(意大利) - Ti amo

Japanese(日本) - Aishiteru

Kannada(埃那得语) - Naanu ninna preetisuttene

Kapampangan - Kaluguran daka

Kiswahili(斯瓦西里语) - Nakupenda

Konkani - Tu magel moga cho

Korean(韩语) - Sarang Heyo

Latin(拉丁语) - Te amo

Latvian(拉托维亚语) - Es tevi miilu

Lebanese(黎巴嫩) - Bahibak

Lithuanian(立陶宛) - Tave myliu

Malay(马来语) - Saya cintakan mu / Aku cinta padamu

Malayalam(马拉雅拉姆语) - Njan Ninne Premikunnu

Mandarin Chinese(汉语) - Wo ai ni

Marathi(马拉地语) - Me tula prem karto

Mohawk(莫霍克语) - Kanbhik

Moroccan(摩洛哥) - Ana moajaba bik

Nahuatl(纳瓦特尔语) - Ni mits neki

Navaho(纳瓦霍语) - Ayor anosh'ni

Norwegian(挪威) - Jeg Elsker Deg

Pandacan - Syota na kita!!

Pangasinan - Inaru Taka

Papiamento(帕皮阿门托语) - Mi ta stimabo

Persian(波斯语) - Doo-set daaram

Pig Latin(大拉丁语) - Iay ovlay ouyay

Polish(波兰) - Kocham Ciebie

Portuguese(葡萄牙) - Eu te amo

Romanian(罗马尼亚) - Te ubesk

Russian俄语) - Ya tebya liubliu

Scot Gaelic(苏格兰盖尔语) - Tha gradh agam ort

Serbian(塞尔维亚语) - Volim te

Setswana - Ke a go rata

Sign Language(手语) - (represents position of fingers when signing'I Love You')

Sindhi - Maa tokhe pyar kendo ahyan

Sioux(苏族语) - Techihhila

Slovak(斯洛伐克语) - Lu`bim ta

Slovenian(斯洛文尼亚语) - Ljubim te

Spanish(西班牙语) - Te quiero / Te amo

Swahili(斯瓦西里语) - Ninapenda wewe

Swedish(瑞典) - Jag alskar dig

Swiss-German(瑞典德语) - Ich lieb Di

Tagalog(塔加拉族语) - Mahal kita

Taiwanese(台湾话) - Wa ga ei li

Tahitian(大溪地语) - Ua Here Vau Ia Oe

Tamil(泰米尔语) - Nan unnai kathalikaraen

Telugu - Nenu ninnu premistunnanu

Thai(泰语(对男性) - Chan rak khun (to male)

Thai(泰语(对女性) - Phom rak khun (to female)

Turkish(土尔其) - Seni Seviyorum

Ukrainian(乌克兰) - Ya tebe kahayu

Urdu(乌尔都语) - mai aap say pyaar karta hoo

Vietnamese(越南(对女性) - Anh ye^u em (to female)

Vietnamese(越南(对男性) - Em ye^u anh (to male)

Welsh(威尔士语) - 'Rwy'n dy garu

Yiddish(意第绪语) - Ikh hob dikh

Yoruba - Mo ni fe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049002.html?fr=qrl3
回答者: 一剑开云天 - 五级   2007-4-22 17:34

Afrikaans(南非洲的荷兰语) - Ek het jou lief
Albanian(阿尔巴尼亚) - Te dua
Arabic(阿拉伯(对男性) - Ana behibak (to male)
Arabic(阿拉伯(对女性) - Ana behibek (to female)
Armenian(亚美尼亚) - Yes kez sirumen
Bambara(班拉族语) - M'bi fe
Bangla(孟加拉语) - Aamee tuma ke bhalo aashi
Belarusian - Ya tabe kahayu
Bisaya - Nahigugma ako kanimo
Bulgarian(保加利亚) - Obicham te
Cambodian(柬埔寨) - Soro lahn nhee ah

Cantonese Chinese(广东话) - Ngo oiy ney a

Catalan(加泰罗尼亚语) - T'estimo

Cheyenne(夏安语) - Ne mohotatse

Chichewa(齐佩瓦语) - Ndimakukonda

Corsican(科西嘉语) - Ti tengu caru (to male)

Creol(克利奥尔语) - Mi aime jou

Croatian(克罗地亚语) - Volim te

Czech(捷克) - Miluji te

Danish(丹麦) - Jeg Elsker Dig

Dutch(荷兰) - Ik hou van jou

English(英语) - I love you

Esperanto(世界语) - Mi amas vin

Estonian(爱沙尼亚) - Ma armastan sind

Ethiopian(埃塞俄比亚) - Afgreki'

Faroese(法罗语) - Eg elski teg

Farsi(波斯语) - Doset daram

Filipino(菲律宾) - Mahal kita

Finnish(芬兰) - Mina rakastan sinua

French(法语) - Je t'aime

Gaelic(盖尔语) - Ta gra agam ort

Georgian(乔治亚州) - Mikvarhar

German(德语) - Ich liebe dich

Greek(希腊) - S'agapo

Gujarati - Hoo thunay prem karoo choo

Hiligaynon - Palangga ko ikaw

Hawaiian(夏威夷语) - Aloha wau ia oi

Hebrew(希伯来语(对女性) - Ani ohev otah (to female)

Hebrew(希伯来语(对男性) - Ani ohev et otha (to male)

Hiligaynon - Guina higugma ko ikaw

Hindi(北印度语) - Hum Tumhe Pyar Karte hae

Hmong - Kuv hlub koj

Hopi(霍皮语) - Nu' umi unangwa'ta

Hungarian(匈牙利) - Szeretlek

Icelandic(冰岛) - Eg elska tig

Ilonggo - Palangga ko ikaw

Indonesian(印度尼西亚) - Saya cinta padamu

Inuit(纽因特语) - Negligevapse

Irish(爱尔兰) - Taim i' ngra leat

Italian(意大利) - Ti amo

Japanese(日本) - Aishiteru

Kannada(埃那得语) - Naanu ninna preetisuttene

Kapampangan - Kaluguran daka

Kiswahili(斯瓦西里语) - Nakupenda

Konkani - Tu magel moga cho

Korean(韩语) - Sarang Heyo

Latin(拉丁语) - Te amo

Latvian(拉托维亚语) - Es tevi miilu

Lebanese(黎巴嫩) - Bahibak

Lithuanian(立陶宛) - Tave myliu

Malay(马来语) - Saya cintakan mu / Aku cinta padamu

Malayalam(马拉雅拉姆语) - Njan Ninne Premikunnu

Mandarin Chinese(汉语) - Wo ai ni

Marathi(马拉地语) - Me tula prem karto

Mohawk(莫霍克语) - Kanbhik

Moroccan(摩洛哥) - Ana moajaba bik

Nahuatl(纳瓦特尔语) - Ni mits neki

Navaho(纳瓦霍语) - Ayor anosh'ni

Norwegian(挪威) - Jeg Elsker Deg

Pandacan - Syota na kita!!

Pangasinan - Inaru Taka

Papiamento(帕皮阿门托语) - Mi ta stimabo

Persian(波斯语) - Doo-set daaram

Pig Latin(大拉丁语) - Iay ovlay ouyay

Polish(波兰) - Kocham Ciebie

Portuguese(葡萄牙) - Eu te amo

Romanian(罗马尼亚) - Te ubesk

Russian俄语) - Ya tebya liubliu

Scot Gaelic(苏格兰盖尔语) - Tha gradh agam ort

Serbian(塞尔维亚语) - Volim te

Setswana - Ke a go rata

Sign Language(手语) - (represents position of fingers when signing'I Love You')

Sindhi - Maa tokhe pyar kendo ahyan

Sioux(苏族语) - Techihhila

Slovak(斯洛伐克语) - Lu`bim ta

Slovenian(斯洛文尼亚语) - Ljubim te

Spanish(西班牙语) - Te quiero / Te amo

Swahili(斯瓦西里语) - Ninapenda wewe

Swedish(瑞典) - Jag alskar dig

Swiss-German(瑞典德语) - Ich lieb Di

Tagalog(塔加拉族语) - Mahal kita

Taiwanese(台湾话) - Wa ga ei li

Tahitian(大溪地语) - Ua Here Vau Ia Oe

Tamil(泰米尔语) - Nan unnai kathalikaraen

Telugu - Nenu ninnu premistunnanu

Thai(泰语(对男性) - Chan rak khun (to male)

Thai(泰语(对女性) - Phom rak khun (to female)

Turkish(土尔其) - Seni Seviyorum

Ukrainian(乌克兰) - Ya tebe kahayu

Urdu(乌尔都语) - mai aap say pyaar karta hoo

Vietnamese(越南(对女性) - Anh ye^u em (to female)

Vietnamese(越南(对男性) - Em ye^u anh (to male)

Welsh(威尔士语) - 'Rwy'n dy garu

Yiddish(意第绪语) - Ikh hob dikh

Yoruba - Mo ni fe


汉语:我爱你
英语:i love you !
法语:je t'aime / je t'adore !
德语:ich liebe dich!
俄语: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
日语:爱してる!(大概是这样的读音吧#_#“ai si te ru”)那个只是表示爱~~但不是我爱你~~完整的是“はたしはぁなたをぁぃします”——感谢 你的浅笑 的修改
朝鲜语:tangshin-i cho-a-yo!
意大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
西班牙语:te amo,tequiero !
葡萄牙语:eu amo-te !
荷兰语:ik hou van jou !
比利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
波兰语:kocham cie,ja cie kocham !
希腊语:s'agapo !
匈牙利语:szeretlek !
爱沙尼亚:mina armastan sind !
芬兰语:min rakastan sinua !
拉丁语:te amo,vos amo !
拉托维亚语:es tevi milu !
立陶宛语:tave myliu !
马其顿语:te sakam !
马耳他语:inhobbok !
亚美尼亚语:yes kezi seeroom yem !
保加利亚语:ahs te obicham !
克罗地亚语:volim te !
罗马尼亚语:te iu besc,te ador !
捷克语:miluji te !
丹麦语:jeg elsker dig !
冰岛语:e'g elska tig !
阿尔巴尼亚语:t dua shume !
塞尔维亚语:volim te !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
以色列犹太语:ani ohev otach!
瑞典语:jag lskar dig!
土耳其语:seni seviyorum !
乌克兰语:ja vas kokhaju !
孟加拉语:ami tomay bhalobashi !
缅甸语:chit pa de !
柬埔寨语:bong salang oun !
菲律宾语:mahal kita,iniibig kita !
北印度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
印尼语:saja kasih saudari !
马来语:saya cinta mu !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
阿拉伯语:ana ahebak(女生至男生) / arabic ana ahebek(男生至女生)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
泰语:ch'an rak khun !
巴基斯坦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女生至男生) /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男生至女生)
越南语:em ye'u anh(女生至男生) / anh ye'u em(男生至女生)

西欧
英国:i love you;爱尔兰:taim i' ngra leat;荷兰:ik hou van jou;法国:je t'aime, je t'adore;德国:ich liebe dich;希腊:s'agapo;意大利:tiamog;葡萄牙:eu te amo;西班牙:te amo。

北欧
丹麦:jeg elsker dig;瑞典:jag alskar dig;挪威:jeg elsker de;芬兰:mina rakastan sinua;冰岛:eg elska tig。

东欧
罗马尼亚:te ubesk;斯洛伐克:lu' bim ta;波兰:kocham ciebie;俄罗斯:ya tebya liubliu;亚尔巴尼亚:te dua;捷克:miluji te;保加利亚:obicham te;匈牙利:szeretlek。

大洋洲
夏威夷:aloha wau ia oi;塔希提岛:ua here vau la oe 。

中东
土耳其:seni seviyorum;亚拉伯:ana behibak(对男人说),ana behibek(对女人说);黎巴嫩:bahibak;摩洛哥:ana moajaba bik。

非洲
埃塞俄比亚:afgreki'。

亚洲
中国:wo ai ni;马来西亚:njan ninne premikunnu;印尼:saya cinta padamu;日本:aishiteru;韩国:sarang heyo;越南:anh ye^u em(对女人说),em ye^u anh(对男人说);泰国:chan rak khun(对男人说),phom rak khun(对女人说);柬埔寨:soro lahn nhee ah;菲律宾:mahal kita;广州话:ngo oiy ney;孟加拉:aamee tuma ke bhalo aashi。


用100种语言对爱人说我爱你
  1 英语:I love you
  2 法语:je t'aime
  4 德语:ich liebe dich
  5 希腊语:σε αγαπώ se agapo
  6 匈牙利语:szertlek
  7 爱尔兰语:taim i'ngra leat
  8 爱沙尼亚语:mina armadtansind
  9 芬兰语:mina rakastan sinua
  10 比利时弗拉芒语:ik zie
  11 意大利语:Ti Amo
  12 拉丁语:te amo vos amo
  13 拉脱维亚语:estevi milu
  14 荷兰语:ik hou van jou
  15 丹麦语:jeg elsker dig
  16 葡萄牙语:eu amo-te
  17 里斯本语:lingo gramo
  18 立陶宛语:tave myliu
  19 马其顿语:te sakam
  20 阿塞拜疆语:men seni sevirem
  21 孟加拉语:ami to may halobashi
  22 波兰语:kocham cie
  23 罗马尼亚语:te tu be besc
  24 印度语:vivian
  25 捷克语:milujite
  26 马耳他语:inhobbok
  27 克罗地亚语:volim te
  28 缅甸语:chit pade
  29 孟加拉语:āmi tomāke bhālobāshi
  30 柬埔寨语:bong salang oun
  31 菲律宾语:mahal kita
  32 印度尼西亚语:saja kasih savdari
  33 日本语:爱してる aishiteru
  34 韩国语: 사랑해요sa lang hae yo
  35 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36 老挝语:khoi huk chau
  37 马来西亚语:saya citamu
  38 蒙古语:би чамд хайртай bi chamd khairtai
  39 尼泊尔语:ma timilai maya
  40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41 北部印地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42 俄罗斯语:Я тебя люблю ya jiebia liubliu
  43 西班牙语:te amo
  44 古吉拉特语:hoon tanepvem karunchuun
  45 塞尔维亚语:volim to
  46 瑞典语:jag iskar dig
  47 土耳其语:seni seviyorum
  48 乌克兰语:я тебе кохаю ja tebe koxaju
  49 越南语:em ye'u anh / anh ye'u em
  50 冰岛语:eg elska tigi
  51 斯瓦希里语:ninakupenda
  52 阿拉伯语:现代:对男 أُحِبُّكَ uħib:ukato,对女 أُحِبُّكِ uħib:uki
  古典: 对男 ٲنَا ٱحِبُّك ana uħibbuk,对女 ٲنَا بَحَِّك ana baħibbik
  53 马达加斯加语:tiak ianao
  54 阿尔萨斯语:ich hoar dich gear
  55 亚美尼亚语:yes kezi seeroom
  56 巴伐利亚语:imog di narrisch
  57 亚述语:ana bayanookh
  58 他加禄语:mahal kita
  59 南非语:ek het
  60 加纳语:me do wo
  61 埃塞俄比亚语:ene ewwdechaly
  62 北非柏尔语:lakb tirikh
  63 克里奥尔语:mon kon tanoui
  64 豪萨语:ndiya kuthanda
  65 印度阿萨姆语:moi tomak bhal pan
  66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67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68 保加利亚语:ahs te obicham
  69 加泰罗尼亚语:Testimo
  70 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71 泰语:男用 ผมรักคุณ phom rak khun,女用ฉันรักคุณ chan rak khun
  72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
  73 新西兰毛利语:kiahoahai
  74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 mistu\`nnany
  75 爱斯基摩语:na gligivaget
  76 格陵兰语:asaoakit i
  77 阿尔巴尼亚语:dna shume
  78 威尔士语:rwyndy garu di
  79 世界语:Mi amas vin
  80 希伯来语: 对女 אני אוהב אותך Ani Ohev Otach,对男 אני אוהבת אותך Ani Ohevet Otcha
  81 藏语 ང་ཁྱེད་རང་ལ་དགའ་པོ་ཡོད་ nga kayrâng-la gawpo yö
  82 祖鲁语 ngiyakuthanda
  83 毛利语 Kei te aroha au i a koe
  84 哈萨克语 Мен сені сүйемін (Men seni süyemin)
  85 古英语 ic lufie þe
  86 苏格兰语 Ah loove ye
  87 斯洛伐克语 Milujem ťa
  88 盖尔语 ta graih aym ort
  89 冰岛语 Ég elska þig
  90 满语 Bi shimbe hairambi
  91 恩德贝莱语 Ngiyakuthanda
  92 萨摩亚语 Ou te alofa ia te oe
  93 索马里语 waan ku jecelahay
  94 塞索托语 ke a o rata
  95 瓦隆语 dji t'veû vol'tî
  96 威尔士语 dw i'n dy garu di
  97 齐聪加语 ndza ku rhandza
  98 乌兹别克语 Men seni sevaman 99 印加克丘亚语 tawan nitaru o
  100 汉语 我爱你 wǒ ài nǐ


满语 我爱你: bi simbe buyembi (bi是我 si是你 simbe 是把你...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汉 语我爱你:wo ai ni
朝鲜语我爱你:纱浪嘿哟
客家话我爱你:哀哦一你
壮 语我爱你:顾哀蒙
彝 语我爱你:阿力孩舞
蒙古语我爱你:比恰嘛泰日贴
傣 语我爱你:缠ra k昏
僳僳语我爱你:瓦拉利合
佤 语我爱你:欧密麦
京 族我爱你:Anh ye^u em
满 语我爱你:bi simbe buyembi
藏 语我爱你:那丘拉嘎
撒拉语我爱你:斯尼啊q洗r
锡伯语我爱你:比息木枪
摩梭语我爱你:马达米
纳西语我爱你:握尼瓢尔
基诺语我爱你:基闹
苗 语我爱你:维佳末
土家语我爱你:伢路古
达斡尔语我爱你:比西啊米他了为
维吾尔语我爱你:曼三亚克西酷鲁曼
哈萨克语我爱你:阿来西交哥拉答忽拉答
俄罗斯族我爱你:牙溜部溜接比亚
塔吉克族我爱你:慢土老度斯特刀兰
乌兹别克族我爱你:Sizni Sewaman


英 语:I love you

法 语:Je t'aime,Je t'adore

德 语:Ich liebe Dich

希 腊语:S'agapo

犹 太语:Ani ohev otach(male or famale),Ani ohevet otcha (male or famale)

匈 牙 利:Szeretlek

爱 尔 兰:taim i'ngra leat

爱 沙 尼 亚:Mina armastan sind

芬 兰:Min rakastan sinua

比 利 时佛兰芒语:IK zie u graag

意 大 利语:ti amo,ti vogliobene

拉 丁语:Te amo,Vos amo

拉 托 维 亚:Es tevi Milu

里 斯 本:lingo gramo-te bue',chavalinha

立 陶 宛:Tave Myliu

马 其 顿:Te sakam

马 尔 它:Inhobbok

波 兰:Kocham Cie,Ja cie kocham

葡 萄 牙:Eu amo-te

罗 马 尼 亚:Te iu besc,Te Ador

荷 兰:IK hou van jou

捷 克:Miluji te

丹 麦:Jeg elsker dig

阿 尔 萨 斯:Ich hoan dich gear

亚 美 尼 亚:Yes Kezi Seeroom yem

巴 伐 利 亚:I mog di narrisch gern

保 加 利 亚:ahs te obicham

西 班 牙加泰隆语:T'estim

克 罗 地 亚:Volim te

阿 塞 疆 语:Men seni serivem

孟 加 拉:Ami tomay bhalobashi

缅 甸:chit pa de

柬 埔 寨:Bong salang oun

菲 律 宾:Mahal Kita,Iniibig Kita

印 度 古 吉 拉 特 语:Hoon tane prem karun chuun

北 印 度 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印 度 尼 西 亚:Saja kasih saudari

日 本:Kimi o aishiteru Sukiyo

朝 鲜:Tangshin-i cho-a-yo

爪 哇 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老 挝:Khoi huk chau

马 来 语:saya Cinta Mu

马来西亚:Saya Cintamu

蒙古语:bi chamd hairtai

尼泊尔:Ma tumilai maya garchu,Ma timilai man parauchu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他加禄语:Mahal kita

南非语:Ek het jou lief Ek is lief vir jou

加纳:Me do wo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雷地区:Ene ewedechalu(for ladies)

Ene ewedehalwe(for men)

阿拉伯语:Ana Ahebak(to a male)

Arabic Ana ahebek(to a female)

瑞士德语:Ich li b Dich

克里奥尔语:Mon kontan ou

豪萨语:Ina sonki

肯尼亚班图语:Nigwedete

马达加斯加语:tiako ianao

印度阿萨姆邦语:Moi tomak bhal pau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kathalikkinren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mistu'nnanu

泰国:Ch'an Rak Khun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i hun(woman to man)

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man to woman)

越南:Em ye'u anh(woman to man)

Anh ye'u em(man to woman)

新西兰毛里语:kia hoahai

爱斯基摩:Nagligivaget

格陵兰岛:Asavakit

冰岛:e'g elska tig

阿尔巴尼亚:T Dua Shume

俄罗斯:Ya vas Iyublyu,Ya Tibia Lyublyu

塞尔维亚:Volim Te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te

西班牙:Te amo,Tequiero

瑞典:Jag lskar dig

土尔其:Seni seviyorum

乌克兰:ja vas kokhaju

威尔士:Rwy'n dy garu di

亚述语:ana bayanookh(female to male)

ana bayinakh(male to female)

高加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8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4 发表于: 2010-05-08
四川彝族 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

彝族,现有人口657.2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最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就是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使用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形成于13世纪。
彝族的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广大地区,各地的彝族人都传说他们是出自仲牟由,其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彝族的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广大地区,各地的彝族人都传说他们是出自仲牟由,其所生6子发展为“六祖”部落。这也许是六种方言的由来吧.
    彝族的文献典籍卷帙浩繁,内容涉及哲学、史学、宗教、文学等诸方面。其中《西南彝志》是记述彝族历史、风俗的彝文书籍,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史诗《梅葛》描绘了先民开天辟地的经过,想象奇特,瑰丽多彩。长篇叙事诗《阿诗玛》是描写彝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诗中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 本文来自:彝学网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僳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藏、彝、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5 发表于: 2010-05-08
小儿锦或小儿经(小儿锦:شِيَوْ عَر دٍ),简称小经、消经是运用阿拉伯文来书写汉语(尤其是: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与东北官话)的一种非正规的书写文字。主要是被中国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回族、维吾尔族与柯尔克孜族)为了教导启蒙儿童学习古兰经而所运用。

小儿经文字同维吾尔语文字的写作方式,在运用阿拉伯字母时标出所有的元音,而多数运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的语言(如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仅标出长元音。这有可能是因为汉语对元音音素的重视。小儿经文字却并不标出声调。

起源
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唐朝以来,迁进了不少以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为母语的民族。百年后、这些民族与中国当地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现在的回族。伊斯兰教为了古兰经的经义不在翻译中变义,要求其教徒以古阿拉伯语的原文来阅读古兰经。不少教徒为了背记古兰经,常常在自己的笔记中用阿拉伯文来拼写汉语,由此逐渐地形成了小儿经文。目前发现小儿经文最早的实物印证是在现陕西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内的一碑文,碑上用阿拉伯语刻着古兰经经文,并在底部用小儿经拼写出刻碑者人名与修建此清真寺人员的人名。碑文撰于伊斯兰教历740年,即公元1339年7月9日至1340年6月26日间。

回族由于历史多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时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使用中文文字。但这并不能说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回族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外来语的使用;二是独特含义的生活和宗教用语的使用;三是若干方言土语的使用。以上构成了回族语言的显著特色。回族内部使用的这些语言,历久不衰,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我们要要尊重它的存在。像尊重这个民族一样去尊重她的语言。回族内部语言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她的存大与宗教生活、生产、民俗等等密切相连。尊重她的内部语言的存在,也是尊重这个民族。

回族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历史

唐、宋时期,从波斯、阿拉伯等国来华贸易的穆斯林商人,他们生活在广州、泉州、扬州、杭州、长安等城市,把自己原来的波斯、阿拉伯语等语言自然而然地带到了中国。代岳珂在《程史》中写穆斯林“称谓聱牙”,刻的“异书”“如篆籀”,就是指讲的阿拉伯语,刻的阿拉伯文。《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自唐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诡服殊音,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联城,以长子孙。”由此可以肯定,当时来华贸易的穆斯林商人使用不是中文。

元代,由于成吉思汗西征,大批的波斯、阿拉伯、中亚人也迁徙到中国来,且分布在全国城乡各地。其政治地位也比较高,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当时朝廷专门设立了“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监”这样一种学习研究回回语言文字的机构,教授“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徐霆的《黑鞑事略》把当时元朝通行波斯文称作“回回字”。

据《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元代遗留下的石碑载,上面刻有阿拉伯文字,说明当时阿拉伯文流行也很广。元代陶宗议在《南村辍耕录嘲回回》一节中,记载回回语言时说“阿剌,其语也”。通过上述文献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元代的开放政策,回回人不但讲阿拉伯语、波斯语,朝廷还为回族使用阿拉伯和波斯语言文字提供了有利条件。直到元末明初,虽然有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的上层回族人士,处于社交和仕进也学习汉语,但在整个回族内部主要还是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这一时期,在回族当中还出现了阿汉对照的各种公文、门牌等。明代在“四夷馆”和“会同馆”内专设“回回馆”。

明朝后期至清王朝,朝廷对外实行封闭政策,对内特别是对回族实行了强制性的汉化政策,不准回族内部相互通婚,不准启用回回姓氏,回族语言自然也受到限制。如安徽巡抚鲁国华向皇帝告御状,说内地回民“异言异服”,请求取缔。清王朝还采取措施,强迫回族迁徙,分布成诸多小群体的回族大都生活在周围多是汉族的环境下。这样使回族的语言逐渐衰落,而因逼迫和处于日常交际需要学习汉语的越来越多。

回民在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后,普及讲读阿文和波斯文的经典也遇到了困难,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从明中叶以后,有些回族学者立志经堂教育,招收学生,讲授经典,这一活动很快在全国回族聚居区得到推广和发展。回族的经堂教育,采用的是统一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授课时使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言并夹杂汉语发音,形成了具有回回民族特色的大量的专门语汇,回族俗称这种语汇为“经堂语”。由于经堂教育的兴起,回族习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拼写的阿拉伯字母叫“消经”(帮助消化本经),。历来波斯语典籍在经堂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大。这些波斯语典籍在引用《古兰经》或“圣训”原文时,往往夹杂一些阿拉伯文的宗教术语。回族人就在在这些波斯和阿拉伯文旁边注上小儿锦,还有的标在正文空页处。此外,还可以找到用小儿锦拼写的经堂学习笔记和词汇对照表。这些典籍、笔记、词汇对照表,多为手抄本。此后,又出现一些印刷本典籍,如《满俩》、《白亚尼》、《伟戛业》等,据当代回族学者冯增烈先生讲,也有全套的小锦翻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小儿锦也被广泛用于回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汉文、记事、通信的工具。白寿彝教授主编的《回民起义》第三册,收有一帧说明文字为小儿锦的照片和一篇用小儿锦撰写的《纪事》。《秦难见闻记》中收有同治元年(1862)由西安城内递送到回民义军前哨阵地的小儿锦信件。西安50年代编印的《中阿双解谐韵字典》,是一部以汉语词汇为主、附有阿拉伯文原词并注上小儿锦汉语拼音的字典。凡此种种,都是回族语言文字普遍使用的证明。



回族语言文字在近代生活中的运用

在许多清真寺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石刻中,夹杂有大量的小儿锦。清代以来编印的宗教读物中,小儿锦更是屡见不鲜。西安有一部《克塔尼》,是清顺治年间一位阿訇撰写的,完全是小儿锦。1935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清真教条切实问题》,上面印汉文,下面是按字对照的小儿锦。1954年临夏印行一本《信仰问答》,上面印阿拉伯文,下面附有整段的小儿锦译文,编译者是东乡井口寺四师傅。在青海及甘肃临夏地区曾广为流传的《回语读本》,下面为讲解信仰和礼拜知识的汉文,上面为对应的小儿锦译文。在新疆地区回族阿訇中间,有整本用小儿锦书写的《素尔夫》。

新中国成立后,回族当中还有不少用小儿锦编写的宗教读物。广大回族穆斯林每年到过节、过“尔埋力”都要听阿訇用经堂语讲“瓦尔兹”,这样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具有回回特色的语汇。近来在回族民间发现用小经文字写的账本、遗书、唱词,还有解放前地下工作者用小经作的工作笔记等,1955年8月,西安刘宗云阿訇参加陕甘回族赴东北参观团期间,用小儿锦写下一个多月的参观日记,成为记述新中国风貌的一部小儿锦作品。至今有些地方回族青年男女还用消经写情书。

“小经”是回族特有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共有36个字母,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回族人称其为“消经”,也叫“小经”、“小儿经”,最后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回族把这种“小经”称为“小儿锦”除了回族外,小经文字还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是回、东乡、撒拉等族共同的书面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使用的是波斯和阿拉伯语言文字。小经文字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在一些汉文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偏僻地区。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此文字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古老文献在日益散失,抢救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小经的研究和保护。早在20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就开始此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在欧盟驻华代表处的资助下,南大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小经”课题研究小组又于2002年2月至2003年3月,行程万余里,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小经”这一珍贵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回族的语言除此之外还有:回辉语:海南岛三亚市羊栏区回辉乡和回新乡的回民,民族内部仍保留着一种跟国内任何民族都不一样的语言,名为“回辉语”。


当今回族生活常用语

经过回族在线各地诸多成员的努力,目前搜集和整理了一部分回族常用语,在此感谢各位会员的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是从回族书籍中摘抄,使其释义更为准确。在此也感谢这些关注民族文化的阿訇与学者和在线会员们,祈真主赐福于他们。回族常用语是很丰富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共同去搜集和整理和完善,祈求伟大的真主囊助我们实现这个愿望,啊米乃!

24回答者: 可爱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6 发表于: 2010-05-08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国境内的语言非常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据统计,中国的语言正在使用的就有80多种,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民族还有两种以上,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中国的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1.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侗语、傣语、布依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藏缅语族——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珞巴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苗瑶语族——苗语、布努语、勉语、畲语等。2.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图瓦语、西部裕固语。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安语。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3.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崩龙语、布朗语。4.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排湾语、布嫩语、阿眉斯语等。5.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语。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此外还有朝鲜语和京语,它们究竟属于哪个语系,现在还不清楚
  
  中国究竟有多少语言?这还是一个尚未弄清,实际上也很难弄清的问题。根据现有资料,一般认为有80多种,其中61种暂时已被确认为主要语言。这61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9个语族、14个语支(表14)。其中属于汉藏语系的有31个民族,其人口占全国绝大部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有17个民族;属于南亚、印欧和南岛3语系的分别有3个、2个和1个民族;此外,还有2个民族语言系属未定。
  以上61种语言中,有方言土语区别的约占85%。如壮族、侗语、土族语、哈萨克语等有2种方言,藏语、苗语、蒙古语、维吾尔语、佤语等有3种方言,黎语有5种方言,彝语、朝鲜语有6种方言。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的汉语,源远流长,分布广泛,其方言当然更多,目前一般把它们组合成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区。为汉语的主流。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范围除长江以北各地外,还包括镇江至九江的江南沿江地带,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西北部,以及四川、贵州、云南3省。操此方言者约占汉族总人口71%。
  (2)吴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包括镇江以东地区及浙江省大部,占汉族人口的比重约8%。
  (3)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包括江西省大部及湖北省东南部,比重接近3%。
  (4)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包括湖南省大部地区,比重约5%。
  (5)闽方言区。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包括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在台湾、海南两省也有分市,比重约占4%。
  (6)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包括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海南等省、区部分地区;此外,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居民操此方言。比重约占4%。
  (7)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包括广东省大部,广西一部,比重约5%。港、澳地区也以此方言为主。

   中国有多少种语言文字 1956年,民族语言工作者对全国进行普查时,发现了6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们深入边疆、山区、海岛,又陆续发现了40多种鲜为人知的语言,例如临高语、莫语、柔若语、格曼语等。到目前为止,我国陆续发现的语言已经有120多种。 包括汉族在内的27个民族共有40种文字。这说明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有文字。这40种文字的使用情况是:汉、回、满3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这12个民族使用的文字共有16种;在僳僳族、滇东北回族、佤族、壮族、白族、瑶族这6个民族中的部分地区使用7种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为壮、布依、苗、侗、哈尼、僳僳、佤、黎、纳西、白、土、瑶这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佤语的人,新创制16种拼音文字,但到目前为止,使用范围有限。我国现有36家民族出版社用23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图书。 【延伸阅读】最早的汉语拼音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小经”文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汉语拼音,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小经,也称“消经”、“小儿锦”等,是我国回族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采用阿拉伯、波斯字母体系来拼写回族的汉语方言,共有36个字母,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除回族外,“小经”文字还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13回答者: 浩子725 - 七级   2009-5-25 15:34


其他回答    共 3 条
蒙古族 传统蒙文、托忒文
藏族 藏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新文字
苗族 老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东北苗文(后4种为新创)
彝族 爨文、规范彝文
壮族 方块壮字、壮文(新创)
布依族 布依文(新创)
朝鲜族 朝鲜文
侗族 侗文(新创)
瑶族 门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创)
土家族 土家文(新创)
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为新创)
哈萨克族 哈萨克老文字、哈萨克新文字
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黎族 黎文(新创)
僳僳族 老僳僳文(大写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节文字)、新僳僳文
佤族 撒拉语、佤文(新创)
拉祜族 拉祜文
水族 水书
纳西族 东巴文、哥巴文、玛丽萨文、纳西文(新创)
景颇族 景颇文、载瓦文(新创)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土族 土文(新创)
羌族 羌文(新创)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独龙族 独龙文(新创)
基诺族 基诺文(新创)

回答者: 踢地球玩 - 四级   2009-5-25 15:29

要是不算方言的话  那就是普通话了啊  粤语,闽南语等也都是方言啊

回答者: 52zyr没完没了 - 四级   2009-5-25 15:29

中国方言总览:

总体描述为5+7,即5大北方方言,7大南方方言,依次为——

北方:东北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

南方:江浙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客家方言

以上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小类,且层次繁杂,数不胜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7 发表于: 2010-05-08
(一)中国方言
  方言综述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二者的相同点: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体现;第二,都没有全民性特点,社会方言通行于某个阶层,地域方言通行于某个地域,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语言的材料构成。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1.北方方言 官话分布
   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市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县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使用这一方言的人约占中国人口的70%。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北方话中只有平声区分阴阳。)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它方言中比较少见。
  官话一般分为六大区,即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秦晋方言分布在山西省、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张家口西北、河南省新乡安阳以西。秦晋方言分布区交通闭塞,十里不同音,对古音的保留相对顽固一些,比如保留了入声。由于该方言区历史上一直汉族与阿尔泰民族杂居的地方,所以秦晋方言里也留下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痕迹。战国时期,该方言占领了今河南省黄河以北西部地区,1722年该方言又占领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
  平遥方言
  平遥的民俗称呼非常丰富,有些称呼别具一格,全国唯平遥所独有.
  称父亲的祖父为: “老爷”
  称父亲的祖母为: “老呀”(译音)——“老奶”
  称父亲的母亲为: “呀呀”(译音)——“奶奶”
  称母亲的父亲为: “蒋爷”(译音)——“外爷”
  称母亲的母亲为: “百百”(译音)——“姥姥”
  子女称父亲为: “跌跌”(译音)——“爹爹”
  子女称父亲为: “ 给” (译音)——“爸”
  子女称父亲为: “ 大” (译音)——“爸”
  子女称母亲为: “芒芒”(译音)——“妈妈”
  子女称母亲为: “杰” (译音)——“妈”
  子女称父母双亲为:“跌芒”(译音)——“爹妈”
  子女称父母双亲为:“给杰”(译音)——“爸妈”
  弟弟称哥哥为: “高高”(译音)——“哥哥”按排行依次“二高”“三高”
  弟弟称姐姐为: “大大”(译音)——“姐姐”按排行依次“二大”“三大”
  哥姐称弟弟为: “需弟”(译音)——“兄弟”按排行依次“二需弟”“三需弟”
  称父亲的哥哥为: “逮爷”(译音)——“大爷”按排行依次“二逮爷”“三逮爷”……
  称父亲哥哥的妻子:“逮娘”(译音)——“大娘”按排行依次“二逮娘”“三逮娘”……
  称父亲的弟弟为: “老老”(译音)——“叔叔”按排行依次“二老”“三老”……
  称父亲弟弟的妻子:“X芒” (译音)——“X妈” 按排行依次“二芒”“三芒”……
  妻子称丈夫的兄长:“逮别则”(译音)——“大伯子”按排行依次“二逮别则”“三逮别则”……
  妻子称丈夫的弟弟:“小叔则”(译音)——“小叔子”按排行依次“二小叔则”“三小叔则”……
  妻子称丈夫的妹妹:“小姑则”(译音)——“小姑子”按排行依次“二小姑则”“三小姑则”……
  父母称儿子 “小则” (译音)——“小子”按排行依次“二小则”“三小则”……
  父母称女儿 “居女” (译音)——“姑娘”按排行依次“二居女”“三居女”……
  父母称女儿的子女 “外社则”(译音)——“外甥子”
  妻子称丈夫为 “老汉”
  丈夫称妻子为 “搏姨” (译音)——“婆姨”
  称未婚男子 “留斗小则”(译音)——“留头小子”
  称未婚女子 “留斗女则”(译音)——“留头女子”
  兰银官话细分为8片:银川市,石嘴山市—平罗—陶乐—贺兰—永宁—青铜峡—灵武—吴忠市—中宁—同心—中卫,宁夏盐池县,兰州市—榆中—民勤,永登—皋兰,古浪—天祝,河西走廊(除敦煌和景泰),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博尔塔拉州—阿勒泰市与青河县—塔城(除托里、布克赛尔)—哈密。
  中原官话分布在远古华夏族的传统居住区,今陇海线南北。苏州市吴江县菀坪镇、宣城市以东部分乡村、皖南广德县、浙江长兴县属于中原官话孤岛。 中原官话又细分为河南方言、关中方言东府话、关中方言西府话、秦陇方言、陇中方言、南疆方言。
  西南官话包括十一片: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西部十九县市、湖南省西北部、陕西省南部的留坝—佛坪—宁陕—镇坪—岚皋—紫阳—石泉—镇巴—宁强、甘肃省文县碧口镇;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西昌市、贵州省铜梓—仁怀—沿河—印江、云南省大关—绥江—水富,内江市—自贡市—仁寿县—富顺县,雅安市—石棉县,云南省西北部下关—剑川—宾川—洱源—云龙—丽江市;云南西部的大理—保山—潞西;云南省东中部的昆明—昭通—曲靖—玉溪—楚雄—个旧—开远、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四川省宁南县;贵州省北部以遵义—六盘水—毕节为中心的二十七县市、云南省威信—彝良—镇雄、重庆市秀山县、湖南省芷江—怀化—凤凰—新晃—吉首;贵州省东南部镇远—岑巩—黎平—锦屏—台江、湖南省靖州—通道;贵州省南部凯里—都匀—贵定县;湖北省北部的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武汉、湖南省临湘县;湖南省南部永州、郴州;广西省以柳州—桂林—百色—河池为中心的五十六个县市;海南省昌江县—东方市—儋州市—三亚市的部分地区所讲的军话。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的分界线在广水县—安陆县—应城县—黄陂—黄冈市—鄂州市—蕲春县一线以西以南。
  商周秦汉时期,洞庭湖还属于原始汉语与藏缅语、苗瑶语、融合而形成的楚语,永嘉乱后,迁入湖北的秦雍流人(陕西甘肃以及山西一部分)有六万,出现了西南官话的最初雏形。安史之乱后,十倍于土著的北方移民入洞庭湖北部,冲击、涵化并最终取代了当地的楚语,奠定了西南官话的基础。
  江淮官话分布在淮河和北南文化线之间,福建南平城关、长乐县洋屿村属于江淮官话孤岛。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方言分界线如下:连云港临洪河口—东海县浦南镇—东海黄川—东海白塔埠—东海平明—东海房山—东海安峰—新沂黑埠—沭阳阴平(潼阳)—沭阳颜集镇方圩村—沭阳悦来—宿迁关庙—宿迁丁嘴—泗阳仓集—泗阳屠园—泗洪曹庙—泗洪金锁—泗洪重岗—泗洪上塘—泗洪峰山南—淮河—凤阳县南—蚌埠市西南—淮河—霍邱县东—金寨县南。
  2.吴方言
  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吴语内部分为太湖片(北部吴语,包括苏南、上海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上海话、苏州话或绍兴话为代表)、台州片(浙江台州一带)、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处衢片(浙江衢州、丽水一带)、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其中安徽西南部和浙江西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其主要特点为:
  古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三分,其中全浊声母一般读作浊音,如大多数地点古端透定三母读/t/、/th/、/d/。
  大多数地点古三个鼻音韵尾合并为一个(一般为-ng)、三个入声韵尾亦合并为一个(-?)。
  双元音多单元音化,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化。
  声调按清浊分为两组,一般有七到八个,但上海市区只有五个。
  3.客家方言
  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桃园、新竹、苖粟三县、四川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客家话不仅限于汉族客家人使用,在畲族中也广泛使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
  4.闽方言 在福建、台湾、海南、菲律宾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以厦门话或台湾通行腔为代表)。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闽语系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闽南语,共有“-p,-t,-k,-?,-n,-m,-ng”七种辅音韵尾;保留中古汉语声调“平、上、去、入”分阴阳的特征。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5%。
  
  5.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主要用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间。粤语声调非常复杂,广州话有9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特征较完整的方言之一,包含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语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站汉族总人口的5%。
  粤方言内部分为:粤海方言片(内含广州方言(广东广州一带)、南番顺方言(广东南海、番禺、顺德一带)、罗广方言(广东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一带,以肇庆话为代表)、香港方言(香港一带))、四邑方言片(广东新会、恩平、开平、台山一带,以台山话为代表)、高阳方言片(广东阳江、雷州半岛一带)、桂南方言片(内含邕浔粤语(广西南宁市、邕宁、崇左、宁明、横县、平南一带以及柳州市部分地区,以南宁话为代表)、梧州粤语(广西梧州、大安、丹竹、武林、桂平、金田、苍梧、贺州一带,以梧州话作代表)、勾漏粤语(广西玉林及贵港两市13个县市一带(除平南县、桂平县城外))、钦廉粤语(广西钦州、合浦、浦北、防城、灵山、北海一带))
  粤方言发音参考资料:http://chinese.voicedic.com/
  6.湘方言
  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为老和新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北方话。湘方言以长沙话(新)及娄邵片(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特点为方言舌音,后鼻音丢失,及ch/q不分、h/f不分、sh/x不分、ong/eng不分等。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湘潭话等。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
  7.赣方言
  赣语,又称赣方言,古称傒语。属汉藏语系汉语,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等地。使用人数约为使用人口约5148万(详情见图,早先3000万的数据是不够准确的),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之一。
  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 60 多个县市。
  包括南昌、景德镇(城区)、萍乡和宜春、抚州、井冈山三地区的各县市: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也有人认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万载、分宜、新余、 清江、丰城、 进贤、东乡、临川、金溪、资溪、南城、 黎川、崇仁、 宜黄、乐安、南丰、新干、峡江、永丰、 吉水、吉安、 泰和、永新、莲花、安福、宁冈、遂川、 万安;上饶、 九江两地区的大多数县市:波阳、余干、 万年、鹰潭、 贵溪、余江、弋阳、横峰、铅山、乐平、 永修、德安、 星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赣州地区的广昌、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方言的乡镇。
  此外,通行赣方言的还有湖南省东界的13个县: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常宁、资兴、安仁,有人认为岳阳、永兴也属赣方言区;福建省西北部的 4个县市:邵武、光泽、建宁、泰宁;湖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连界的 8个县:通城、蒲圻、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的望江、东至、宿松、怀宁、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的方言,据初步了解,也和赣方言相近,目前归属未定,可能也将划归赣方言。汉语方言图
  其他方言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通常被认为是北方方言的一种。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相传为宋朝时驻守广西的平南军讲的山东话。是北方方言的分支。
  徽语:又称徽州话,或认为属于吴语。
  汉方言发音查询 http://chinese.voicedic.com
  
  为什么北方方言覆盖范围大而且和古代语音很不同?
  因为北方经常被外族统治,而且经常战争,战争使百姓逃难很普遍,所以北方的方言覆盖范围大,而且是各地区方言混合,并和外族语言混合的产物。
  但广东方言和福建方言区由于很少战争,而且人口流动不大,使用反留下了很多古音,而且亚方言也多。由于唐末和五代十国后,很多北方人逃到了广东,北宋后广东很少战争(广东其实远离中国战争的主战场),所以保留了很多唐音。
  但北方就不同了,是金国(曾统治中国北方100多年),蒙古,清朝等改朝换代战争的主战场。所以现在的北方方言(以普通话为标准)覆盖范围大,使用汉语70%是用北方方言,四个亚方言间的区别也不大,而且语音和古代非常不同。

11回答者: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8 发表于: 2010-05-08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方语言都是哪些?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9-23 12:05


提问者: becktimchen - 三级最佳答案我来回答;在我国历史上没有官方语言这个说法.一般在全国比较流行的都是首都的语言. 跟现在是一样的。

而且语言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各地方言、各民族语言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所以说古代各地方言和现代差别是很大的。

具体历朝历代说的是什么样的官方语言,很难去做一个统一界定,只能说个大概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语言是以现在的“吴语”为根基的,因为吴文化是周泰伯从中原带来的,比较正统,叫做“雅音”,而且由于长江天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较少受外来影响,所以比较的纯正,当然古吴语也是从楚语演变过来的。另外古吴语和现在的吴语区别同样很大(现在的苏州、上海一带人很可能是听不懂古吴语的),有研究说,古吴语可能跟现在浙南闽北一带的方言比较相似。



秦汉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南北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由于胡人和汉人战争、联姻、通商日益频繁,所以中原的华夏正统语言已经开始不纯正了,出现了大量的卷舌音,儿化音(正统中华语言是没有卷舌的),但长江沿岸和以南的广大地区依然是保持古老的华夏语言,当然也开始发生变化了



到了隋唐时期,北方的语言已经基本为胡族同化了,大量的古汉语所特有的音韵消失了,不过这时候的官方语言依然是南方吴音,这个可以从大量的唐诗韵脚中得以验证,在隋唐时期,现在的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一带(南京、扬州、镇江)还是在讲吴语的,这一块区域是北方话和吴音的分界



从宋朝开始,江淮一带的吴语也为北方话所侵蚀,成为了江淮官话,当然在明代,由于朱元璋首先定都南京,所以江淮官话是中国当时的官方语言



从清代开始,以北京话为基础的语言成为了中国的强势方言,继而奠定了现在的普通话为国语的基础,但是从语言学角度讲,北京话是非常不纯正的一种语言,是古汉语和胡语大量融合同化的结果,她失去了汉语本身的韵味,只保留了四个音韵,但由于自从明代以来中国政治中心长期在北京,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成为了现在的国语。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9 发表于: 2010-05-08
最早的汉语如何记录读音?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6-11-7 10:26
我想知道最早的中国文字的读音是通过什么方式记录的呢?这个辅助记忆汉字的读音系统是谁建立的呢?该不是口耳相传的吧~~~小弟新来知道我可是把自己的积分都悬赏了阿,希望有知道答案的朋友给帮帮忙~~~

提问者: iambacchus - 一级最佳答案拼音,就是记录语言文字的读音(发音).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由形,音,义(汉语中还有声调)组成,缺一不可.语音是一个重要内容.
作为汉字,最早是由图画记事演变而来.由图画简化抽象后变成记事符号,再进一步简化抽象而为文字.最早是没有读音的,后来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步产生读音,再有记录读音产生.其发展为:直音,反切,汉字符号,汉字字母,汉语拼音的过程.
古代注音方式
1,假借法.指借某个字代表另一个字去书写跟它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只借字音,不管原义.如:
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帛书《老子甲本·德经》(大丈夫居于厚重而不居于浮薄,居于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去掉后者,采取前者.)
泊:薄, 皮:彼(后者)
2,形声法
一个字一部分表义类(为义符),一部分表读音(为声符).如:"浓",声符为"农". "切",声符为"七".
假借和形声,它们在客观上有表音的作用,但实际是起音节符号作用,而不是给另一个字注音,不算注音方法.
3,描写与说明法
也是一种表音的方法.古代学者对字音的描写和说明有内言,外言,急言,缓言,短言,长言等用语.
内言,大约指洪音(发音响亮),洪音舌位较低,靠前,口腔内形成的共鸣腔较大.
外言,大约指细音(发音弱小),细音舌位较高,口腔内形成的共鸣腔小,所以听起来声音好象发自口腔外端.
急言,缓言当指急气言,缓气言,大约也指细音,洪音.因为读细音,口腔的气流通道较窄,所以气流通过时显得紧急;读洪,口腔的气流通道较宽,所以气流通过时显得松弛.
这些记录语音方式,都是很空洞的, 不具体.
4,"读若"之属
古人注音,常用"读若",也有"读如,读曰,读似,读近".这是取其声音相近.这是注音的方法.如:
瑂,石之似玉者,从玉,眉声,读若眉.
——许慎《说文解字·玉部》
5,直音
读音完全相同的,就用"x音x",这也是注音方法.如"走音奏".这是后来注疏及字典辞书普遍采用的.这种注音有难于克服的困难:某字没有同音字,就无法注音;有同音字而难认,(读不出音),注了也等于没注.
这些方法都是古人的探索,都有本身难以弥补的缺陷,客观上就要求对字注音的更好的注音方法.
6,反切法
反切法出现在东汉以后,即公元168年以后,发明者一说是孙炎(生卒年不祥,字叔然,三国魏人,著《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所以许多学者认为他是反切的创造人),一说是服虔(东汉人,灵帝时,公元168—189年.曾作九江太守,《通俗文》一书可能是他的,此书也用反切注音,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反切的创始人.)其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来为一个字注音,前一字为上字,取声,后一字为下字,取韵带调的读音.称为"x x反","x x切".又有"反语,切语,反音"说法.如:眷,居倦切, juàn←j(ū)+(j)uàn
此法比以前的方法更先进.
缺陷: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音的演变,旧反切,不管成系统的如《切韵》的反切,还是比较零散的如古注中的反切,都越积存越多,拼读越来越不准确.这是因为,反切方法本质上是声母,韵母的拼合,而代表这声母,韵母的却是作为音节符号的汉字,而不是标音的声母,韵母符号.对于双声,叠韵的字,初学者则不易把握(很多人在当时还不懂).用字也麻烦,反切上下字用的太多,(用于注音的字太多,有1195个,懂得拼音就要记住这一千多个字.这种局限,如果单纯在汉字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必须抛弃作为音节符号的汉字,以标音的符号代替.直到《注音字母》制定出来,才真正打破了反切的局限.
三,近代注音方式
注音字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拼音字母.1912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共有字母39个.1920年增加为40个,并改定了排列次序.
注音字母-声母
ㄅ(b) ㄆ (p) ㄇ(m) ㄈ (f) 万 (v)
ㄉ (d) ㄊ(t) ㄋ(n) ㄌ(l)
ㄍ(g) ㄎ(k) 兀 (ng) ㄏ(h)
ㄐ (j) ㄑ(q) 广() ㄒ(x)
ㄔ(zh) ㄓ(ch) ㄕ(sh) ㄖ(r)
ㄗ(z) ㄘ(c) ㄙ(s)
注音字母-韵母
ㄧ(i) ㄨ(u) ㄩ (ü)
ㄚ(a) ㄛ(o) ㄜ(e) ㄝ(ê)
ㄞ(ai) ㄟ(ei) ㄠ(au,ao)
ㄡ(ou)
ㄢ(an)ㄣ(en) ㄤ(ang) ㄥ(eng)
ㄦ(er)
注音字母标调法
在汉语拼音运动历史上,注音字母最初采用四角点声法.圆点加在主要韵母的四角,用圆点位置不同,表示调类的不同.后来改为符号标调法:阴平不加符号,阳平为"ˊ",上声为"ˇ",去声为"ˋ".也有人主张采用数码1,2,3,4来标注不同调类.
隔音问题:
注音符号是汉字笔画式的字母,它随汉字直排自上而下逐字注音,所以没有音节分界问题.
拼写练习: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ㄍㄩㄤ ㄅㄛ ㄉㄧㄢ ㄕㄧㄉㄚㄒㄩㄝ
是 一 所 好 学
ㄕㄧㄧ ㄙㄨㄛ ㄏㄠ ㄒㄩㄝ

ㄒㄧㄠ
缺点:
这是传统的民族形式的字母(楷书的篆文古体字),但还是不明智,因为不符合世界大多数文字发展是拉丁文趋势,在科技应用和文化交流上受到很多限制.符号也没有彻底音素化,其中有好几个韵母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的语音单位,如:ㄢ(an), ㄣ(en),
ㄤ(ang) ,ㄥ(eng) ㄞ(ai) ,ㄟ(ei) ,
ㄠ(au,ao) ,ㄡ(ou)
ㄦ(er)
评价:
"注音字母对于识字教育和读音统一有过一定的贡献.尽管今天看来,注音字母还有不少缺点,例如,作为少数民族文字的共同基础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工具,注音字母显然远不如拉丁字母.……对近40年来的字母运动,注音字母也起了开创作用."
——周恩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1958)
四,当代注音方式
拼音字母: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记音方式.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汉语拼音方案》,这是用拉丁字母为拼音符号的方案.不仅形式上做到了国际化,而且连写方便;它基本上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实际上是音位),字母因素化,拼读时毫无牵绊.它是我国有史以来比较好的一个方案.使以往拼读所遇到的困难都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此方案分为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评价:
汉语拼音方案的拉丁字母记音法,记录语音较准确,中国人民的语言交往也无障碍,但和最准确的国际音标比,还是有差距.现在国际上最为通行的拼音文字(如英语等)的注音方法,都是采用的国际音标法.中国文化连同经济一起走向世界,就有一个文化交流的问题.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要学习汉语,如果我们采取国际音标来拼读汉语,将会更便捷.
五,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一音一符,固定音值,见符知音,知音定符.
它分为严式和宽式.
严式
严式,又叫音素记音.它是精细地记录在语音的细致差别,是什么音就记录什么音,并不管这种差别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记录中,要用到附加符号.

)唇形略圆,C 唇形略展, +舌位略前,-舌位略后,┻舌位略高,┲舌位略低
宽式
宽式,也叫音位标音,(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的语音中能够区别词或语素意义的最小单位,是对若干个有细微差别的音素归纳的结果.)就是用一个兼表几个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用为数不多的音标表达了严式记音中千变万化的语音.
声调标记
国际音标为汉语注音时的声调标记,可采取数码标记法:55,35,214,51,标在拼音的右上角.
严式与宽式的关系
从语音调查和描写程序来讲,严式音标记录在前,宽式音标记录在后.宽式是在严式的基础上(音素记音),经过对立,互补的分析和归纳才建立起来的.

   最早汉语拼音化尝试始于中国明朝穆斯林小经文字
   新华网兰州8月17日电(记者 宋常青)用阿拉伯字母给汉语注音,内容涉及日常记账、记事和伊斯兰教经典……流传在中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的“小经”文字再次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兴趣。有专家认为,“小经”文字是中国人自己进行的最早的汉语拼音化的尝试。
  “小经”也称“消经”“小儿锦”“小儿经”“狭经”,是中国回族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用来拼写各地回族的汉语方言,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郝苏民介绍,对于进行汉语拼音化尝试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最早的尝试者是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明朝末年,利玛窦进入中国传教,成为中国耶稣会开创者。为了在不识字人群中传教,利玛窦尝试用罗马字为汉语进行注音,并最终初步形成了体系和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现在流传下来的文章有《西字奇迹》等。
  而据考证,“小经”文字出现在明朝中期,早于传教士利玛窦。郝苏民介绍,“小经”文字最早起源于经堂教育。由于伊斯兰教经典多是由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字写成,直接阅读必须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宗教寺院教职人员为了方便培养青年教职人员,创造了一种用阿拉伯字母综合少量波斯字母拼写汉语的文字形式,逐渐流传到民间并得到普及。现在公认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奠基人胡登洲生活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据此估算,“小经”文字的出现至少已经有500年的历史。
  “小经”文字作为一种文字形式目前仍在使用。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和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日前联合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被认为已经不再使用的“小经”文字仍然在中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众中流传,使用主体是不识汉字的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老年妇女;在西北地区的一些民间经学教育机构中,“小经”文字也是教学内容之一,学员学习“小经”文字主要是用于日常记账、记事和学习伊斯兰教经典等。这次调查收集了数百件“小经”文字实物复印件,内容涉及经学文献、字典、书信、演讲稿和工作笔记等。
  郝苏民介绍,由于“小经”文字是由中国人自己进行的最早的汉语拼音化尝试,对于研究汉语拼音化进程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