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74阅读
  • 59回复

侗戏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1-03-31
侗族苗族电影 阿娜依 http://www.56.com/u51/v_NTg3MDkxMjE.html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1-03-31
杨友军--------著名侗戏师 http://www.56.com/u46/v_NTg2NDcwNjE.html
杨友军 侗族 出生于1948年7月 广西三江侗族治自县富禄乡高安村人,其母亲是著名的女歌师,杨歌师爱好广泛,对侗族戏曲、民间文学和中国古典诗词有一定的研究。编十几部传统、新的侗戏剧目,编了两百多首歌颂新社会的侗语新歌词、其创作的侗语彩调戏很受群众欢迎。是 最好的搭档,以其为主要创造成员的高安侗戏新合班,已有二十多名成员考上全国各累高等艺术院校,部分学员已成为各级学校和专业文艺团体的骨干。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1-03-3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1-03-31
召唤侗戏重回观众视野的《娘美》

http://www.gog.com.cn  09-10-26 14:24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根据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改编的侗族农民主演的大型现代侗戏《娘美》,10月18日晚在贵州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上公演。而此前不久,这场戏作为“喜迎新中国60年、多彩贵州气象新”全省文艺展演剧目在黔东南州上演。侗戏重回观众的视野,侗族独特的音乐、文学、戏剧再次成为人们品评的热点。

  《珠郎娘美》是侗族题材故事的典范,是侗族优秀民族文化瑰宝。2008年,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早在上世纪50年代,《珠郎娘美》就通过黔剧和电影《秦娘美》享誉中外。而今日,我们看到的是由生于斯长于斯的侗家人自己排演的侗戏,就更来得“地道”。

  这个故事是乾隆年间发生在榕江三宝侗乡的真实故事。至今,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不仅在我国侗族地区广泛传颂,铭刻在侗家人心里,而且“娘美精神”一直激励着侗家人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该剧副导演杨俊说,编排《娘美》时,我们以传统侗戏为主调,不仅融入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劳动歌等侗族音乐元素,还加入了现代话剧和戏曲等元素,让这出侗戏更能体现出当代侗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包括主角在内的绝大多数角色都是侗族农民扮演的,虽然只集中排练了一个多月,但他们很自然地将侗戏中的自然韵味饱满地表现出来,这也得益于他们从小就唱侗歌跳侗舞的习俗。

  据榕江县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娘美》展现了侗族风情,把侗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榕江县想以此提升榕江县的旅游文化品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榕江旅游观光。

  近几年来,随着侗族大歌在央视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频频拿大奖,侗家歌手蜚声海内外,侗族文化艺术像一朵奇葩逐渐绽放开来,作为“侗歌之乡”的榕江县也从当地侗族百姓中挑选出能歌善舞的艺术人才,积极重新组建榕江县民族歌舞艺术团。“侗歌已经唱出名声了,但我们的侗戏更丰富,我们想把侗戏也演出名声!”该艺术团团长说,“侗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侗族南部地区,其文化可谓丰富多彩,目前侗戏剧目约有500多个。《珠郎娘美》是侗戏众多剧目中的一个传统侗剧,在侗族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侗家,人人都爱看这出戏,所以我们就先从最有代表性的剧目排演起,在排演传统侗戏《娘美》中找经验,促进创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1-03-3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1-03-31
【侗戏视频】新龙图琵琶歌 http://cenpangcun.blog.163.com/blog/static/337261712008981531700/

侗乡文化精品——侗戏
  


  侗戏是侗族的唯一剧种。通道侗戏是从广西三江流传进来的,主要流传在境内的西南部。侗戏以侗语演唱,戏师们用生动的、有韵律的侗族语言进行加工提高编排成戏,因此侗戏中的所有道白都带有韵律,念起来顺口,听起来动听。侗戏表演艺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侗族歌舞,如“哆耶舞”等;二是从生活和劳动中抽炼,如男女

  角的台步、纺纱、插田等;三是吸收外来剧的表演程式,如整装、走马、水袖等。

  侗戏剧目很多,内容来源很广。一是侗族民间故事改编,如《珠郎娘美》、《榴美》、《秀银吉妹》等;二是根据汉族故事改编成侗戏,如《陈世美》、《梅良玉》、《李旦凤姣》等;三是利用其他地方剧本改编成侗戏;四是从生活中提炼创作新的侗戏剧本等。

  侗戏音乐清新质朴、优美流畅、民族特色浓。唱腔音乐主要有“平调”、“悲调”、“尾声”,根据剧情的需要还采用琵琶调、小歌调、哆耶调等。

  今通道县侗戏文化更丰富多彩、一些村寨组成业余文艺队,一些戏剧已制成光碟片,在家里就可看。通道县大市场附近一些影碟店,天天有群侗人围在看侗戏,侗戏添加侗人生活趣味!现很多已配上汉语翻译,人人都可欣赏。

  现市场上主要光碟片侗戏有:《白玉香》、《秀银吉妹》《善郎娥?》、《铁郎茶妹》、《糊涂盆》、《戊梁情》、《梅良玉》、《侗寨欢歌》、《毛红玉英》、《陈世美》、《秦娘?》、《春草闯堂》、《二郎?伦》、《蛇郎》、《李旦》、《刘?》、《刘海砍樵》、《张古董借妻》、《美丑鸯鸯》、《团圆之夜》、《万元户》、《三看亲》、《算命紫金杯》、《三婶刘玉娘》、《半边糠》、《鸿罗章》、《梁祝》、《秦香莲》、《妯娌闹堂》、《郎耶结亲》、《报喜》、《逃婚记》、《生死牌》、《媒公嫁妻》等等。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1-03-31
侗戏鼻祖吴文彩http://456.g3c5.com/hmx/luju/20081003_3176.html
侗戏鼻祖---吴文彩
侗戏,是我国民族戏剧的一个独立剧种。流传于黔、湘、桂、鄂广大侗族聚居地区。它的创始人是黎平县茅贡乡腊洞村的侗族歌师吴文彩。吴文彩生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卒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享年47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在侗族民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趣事:智破盗牛案     吴文彩出生贫寒,自幼聪明,天性灵敏,善谋思变。七、八岁的时候,寨老们在鼓楼里议事断事,他常常躲在外面偷听。有一天晚上,他看到寨老们在鼓楼里为桩盗牛案犯愁,大家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原来是寨上一户人家的耕牛被人偷杀了,牛圈边只留下一滩鲜血,无别的迹象。这家主人便到鼓楼里击鼓请求寨老破案,寨老们分析排查了整整一天,毫无线索,大家急得连饭都不回家吃。吴文彩便自告奋勇地冲进鼓楼里向寨老们打包票——三天之内破下这桩案子,寨老们对这毛孩的话半信半疑,勉强答应他。     第二天,吴文彩既不去看现场,也不去询问可疑人,却带着寨上的小伙伴到田坝里去挖泥鳅,他挖得的泥鳅又大又多,小伙伴们围得他团团转,晚上他把寨上的小伙伴们一起请到家里吃泥鳅。第三天,他仍不过问案情,又带着寨上的小伙伴们到田坝去挖泥鳅,同样得了很多,于是他对小伙伴们说:“我们昨晚才吃泥鳅,今晚要是又吃泥鳅太腻了,如果谁家有肉,最好是牛肉,我就用二斤泥鳅跟他家换一斤牛肉来请大家吃。”有一个同伴应答:“我爸爸前天搞得了好几腿牛肉放在我家的床脚底;我去拿牛肉来跟你换泥鳅。”于是告破了这桩盗牛案。第四天;他来到鼓楼里击鼓召集寨老们,把盗牛贼告诉大家,大家立马抓获,并重罚了盗贼。     状诉胜乡老     吴文彩少年时读过私塾,他勤奋好学,广读诗文,好打抱不平。     在寨上,有户穷人家的一丘田边,是乡老的杉树山,杉树一年年长高,把穷人家的田遮挡得阳光都不见,禾苗长不到五寸,同时到了秋天还招来盲鸟蚕食,造成这户穷人家不仅年年交不起皇粮,还饥荒挨饿。这户穷人家的老农忍无可忍便把田边的杉树砍掉。乡老气得暴跳如雷,把这位老农告到官府,官府把老农关了起来,老农的女儿吓得哭哭啼啼,茶饭不思,四处求救。吴文彩听说后,一边安慰老农的女儿,一边思考对策。他拿起纸笔替老农写了一张24个字的状子:树在他山,叶遮我田,树大招鸟,广种薄收;皇粮不上,树可永留。老农的女儿把状子投到官府,官府的判官看后,觉得此言也有道理,于是升堂判道:丘丘良田,树让三丈;老农砍树,护田应当;树倒归主,皇粮照上。并把老农放回了家。     银歌唱重圆     吴文彩从小就爱唱侗歌,是寨上出色的侗歌手。20岁的时候他开始练习编侗歌,逐步达到出口成歌的境界。他编的侗歌内容贴切,比喻得当,讲究韵律,易于传唱,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侗族歌师,至今还广为传唱的有《开天辟地》、 《吴家宗祖》、 《历代皇朝》和劝世歌《酒色财气》、《乡老贪官》等等。     有一年,寨上有一对行歌坐月、海誓山盟结为夫妻的侗族青年男女,十分恩爱,形影不离,男耕女织。可是好景不长,婚后不到一年,丈夫就被官府抓送到很远的地方去当拉夫,一去五年杳无音讯,妻子以为丈夫可能累死在他乡,就改嫁到另一个侗寨去了。但没过多久丈夫又回来了,面对空洞洞的房子,想起往日的甜言蜜浯,丈夫痛不欲生。他想得无计便去找吴文彩歌师帮忙,吴文彩略思后高兴地答应他说:“我编一首歌给你去唱,只要你妻子听到这首歌后就会回到你身边。”吴文彩把这对夫妻的爱情经历编成了一首催人泪下的侗歌,丈夫拿到妻子改嫁去的侗寨鼓楼里一唱,妻子听到后,果然回归与丈夫合好,破镜重圆。丈夫为酬谢吴文彩,送了他一两二的银子,这首歌便被叫作《两贰银歌),至今还被侗寨人们传唱。     装疯编侗戏     由于吴文彩编歌传唱出了名,29岁那年,被县城里的人请到城里去传唱侗歌,在城里他看到外地人表演汉族戏曲,便如痴如迷地追看,于是萌发了创作侗戏的灵感。     回到家后,他便把自己关进一间谷仓里,三年不走亲探友,不会客应事,废寝忘食地创作侗戏,有时手舞足蹈,有时大哭大笑,有时哼哼唱唱,完全进入了侗戏创作的境界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之中,人们对他退避三舍,说吴文彩疯了。经过三年装疯卖傻,呕心沥血,吴文彩终于借鉴汉族传书《朱砂记》。和《二度梅》,以侗族山歌为基调,改编、翻译出了最早的侗戏《李旦凤姣》和《梅良玉》;并设计了别具民族特色的闹台、引腔、上下句、过门、转台、尾声等一整套唱腔和器乐伴奏曲谱;以及“8”字形的表演动作,从此侗族有了自己的戏剧。当吴文彩把改编的剧本拿到鼓楼表演给大家看时,人们才明白吴文彩并没有疯;而是为了避免干扰,使侗戏尽早问世。     吴文彩创作出侗戏后,立马在寨上着手组建侗戏班子,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他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又教唱,他的侗戏班子很快就轰动了侗乡,十村八寨争相请去演出。     由于吴文彩编排的侗戏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现实主义表现很强,鞭挞邪恶,弘扬正气,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棚如生。有一次,他,带领戏班子到一个侗寨首场表演自己它Ij作的侗戏《梅良玉),散戏后在剧中扮演奸臣卢杞的演员,竟遭到观众的唾骂,第二天早餐连油茶都不端给这位演员吃。还有一次在一个侗寨演出,有一个侗族青年看戏时以为是真的,冲动地跳上戏台夺下马刀砍伤了扮演卢杞的演员,引发了一场官司,侗戏《梅良玉》因此一度被官府查封禁演。     吴文彩后来被人们尊称为“侗戏鼻祖”。侗族人民为了缅怀他,至今各地的侗戏班子开演前都要念词请祭他:阴师父,阳师父,吴文彩鼻祖师父,弟子不请不到,有请即来,日请日到,夜请夜来,师父请到,马上开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1-03-31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1-03-31
[ 电视剧 ] 侗戏《休丁香》上集http://v.ku6.com/show/5TGLs0lIbLzWqXtS.html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1-03-31
《珠郎娘美》龙额版侗戏视频全集

《珠郎娘美》故事梗概http://www.gzlonge.com/simple/?t1446.html
清代雍正年间,在贵州省黎平府古州厅“三宝”地区的车江寨(今榕江县辖)有一位貌美善良的侗族姑娘叫娘美,她强烈反抗“姑表亲”的婚姻习俗,为了摆脱不情愿的包办婚姻,与彼此深爱着的邻寨一苗族青年男子珠郎私奔。
    他们一起翻越了九十九条坳,在永从县贯洞司(今从江县辖)成亲安家。当地的地主银宜,蓄意要霸占美貌的娘美,便定计杀害了珠郎,还诬陷珠郎是“奸细”。娘美为了给丈夫报仇,以愿嫁给为珠郎下葬者为诱饵,在江箭坡斩杀了仇人银宜,然后背上心上人珠郎的尸骨,逃离贯洞,得到麻风病人吉谬相救,后两人结为夫妻,双双逃到镇远府清江、台拱厅(今台江县辖)。
    因世道混乱,吉谬病逝,二儿子走散,娘美与长子被关进监狱。二儿子在永从县(县府置于今黎平县永从乡)得善人相助,寒窗苦读中榜当官,救出母亲和大哥,调兵到贯洞捉拿助纣为虐的蛮松。
    1921年,永从县新安寨(今属从江县)侗族戏师梁绍华根据民间叙事琵琶歌、叙事长诗,最先将《珠郎娘美》创作改编成同名侗戏。
龙额版侗戏《珠郎娘美》由龙额戏班改编。在历有侗戏版本基础上,尊重原有故事情节,遵循侗戏创作规律,并适当吸取音乐剧的美学因素,对外景、舞美设计等方面作了大胆而创新的改变(如以电子琴演奏背景音乐)。在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不时透着一丝丝现代音乐剧的气息。
侗族“多耶”http://video.sina.com.cn/v/b/12772767-1375359673.html
侗族舞蹈《芦笙踩堂》http://video.sina.com.cn/v/b/12772767-1375359673.html#29616458
论侗戏《珠郎娘美》能文学价值及其影响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31228386&SUID=EGBNBFDHDNCBCOPIBOLGEMCBCDOIPNFP
侗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侗族南部地区,其文化可谓丰富多彩,目前侗戏剧目约有500多个。《珠郎娘美》是侗戏众多剧目中的一个传统侗剧,在侗族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珠郎娘美》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作探讨。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