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236阅读
  • 3063回复

学中医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12-04-13
【萆薢分清饮】
【名 称】萆薢分清饮
【出 处】《医学心悟》卷四
【组 成】川萆薢6克、黄柏(炒褐色)、石菖蒲各15克、茯苓、白术各3克、莲子心2.1克、丹参、车前子各4.5克。
【功 用】导湿理脾,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主 治】赤白浊属湿热者。诸淋。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12-04-13
临证用方——1、萆薢分清饮 - 名师开讲 - 华夏中医论坛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

原创首发] 临证用方——1、萆薢分清饮
本方主治湿热白浊,小便混浊,尿有余沥,舌苔黄腻等。本人多年来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或尿有白浊等。
        本方与《丹溪心法》萆薢分清饮(萆薢、益智仁、石菖蒲、乌药各9克)之主证恰好相反,用于下焦寒湿,湿浊下注,膏淋白浊。可见小便频数,混浊不清,白如米泔,稠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如治非淋菌尿道炎,用萆薢30克,石菖蒲、黄柏、白术、车前子、茯苓、菟丝子各10克,丹参、川牛膝各15克,半枝莲、土茯苓各20克为常用基础方,随症状稍做加减,临床屡用效验。
        如治李某某,男,41岁,于10年5月29日诊,近半年来小便腥臭,内裤有白浊浸渍,又素喜饮酒,自觉火重时小便腥臭味重,查舌质红苔稍黄,脉滑。湿热下注下于焦,方用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20克,黄柏12克,川牛膝10克,车前子10克,土茯苓15克,丹参10克,石菖蒲10克,白头翁10克,黄连3克(均为免煎中药饮片)。5剂。
        11月23日又诊,述上次带药外出服用后,症状消失,近期又因喝酒过多再现前症,但较之前症轻,继以上方出入:萆薢20克,黄柏12克,川牛膝10克,车前子10克,土茯苓15克,败酱草30克,石菖蒲10克,白头翁10克,泽泻10克。5剂。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bbs.hx317.com/)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2-04-13
肾传入心导致心火过亢,甚至出现热极生风,筋脉拘急抽搐这些症状,心火过亢可以可以神昏,筋脉拘急可以抽搐,外邪传变已经很重了高烧,抽风,昏迷了,这是可以用清心泄心火,养阴熄风的办法,比如用清宫汤。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2-04-13
清宫汤

清宫汤,中医药方,用于清心解毒,养阴生津。治温病,邪陷心包,发热,神昏谵语者。

【方名】清宫汤
出处】清宫汤
分类】清热剂-清营凉血
组成】元参心(9克) 莲子心(2克) 竹叶卷心(6克) 连翘心(6克) 犀角[水牛角代](30克) 连心麦冬(9克)
方诀
功用】清心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温病液伤,邪陷心包证。发热,神昏谵语。
禁忌】斟酌。
用法】水煎服。
方解】“宫”乃心之宫城,即心包。本方证乃温热之邪陷入心营,逆传心包所致,故原书用药特点是犀角取尖,余皆用心,意取同类相投,心能入心,即以清心包之热,补肾中之水,且以解毒辟秽。用于上证,可使心营热清,水火交融,热毒清解,心神得安。若与清营汤相较,则本方重在清心包之热,兼以养阴辟秽解毒;清营汤重在清营中之热,兼以透热转气,故所治各有不同。

清宫汤 - 加减痰热盛,加竹沥、梨汁各25毫升;咯痰不清,加瓜蒌皮4.5克;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9克、荷叶6克、石菖蒲3克。
[url=http://www.hudong.com/wiki/%E6%B8%85%E5%AE%AB%E6%B1%A4#][/url]清宫汤 - 方论

本方所治属太阴温病。方中犀角、玄参清心解毒养阴为君;连翘、竹叶卷心以清心热为臣;莲子心、连心麦冬补养心肾之阴,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养阴之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2-04-13
举痛论 14种疼痛
病理病机:气机不畅,气机失调,堵塞了是失调可以疼痛,虚了也是失调,也可以疼痛,气机不畅堵塞不通,可谓不通则疼,通则不疼,虚不能滋养液可以痛,气血虚了不能滋养肢体,筋脉,肌肉,可以引起疼痛,以实疼痛为主,以寒引起的疼痛为主,寒容易引起气血凝滞,可以引起疼痛,但是也可以有热,这是病症问题,但是病机是气机失调可以疼痛,病机是九气为病及其机理,病机是由于气机不调,气机受阻,或者气机紊乱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2-04-14
8大去火方法消灭各种上火症状


导读:本文重点为大家推荐8种去火方法,主要针对不同的上火症状而推荐的方法。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咽喉肿痛、咽喉干肿、口腔长泡、嘴唇干裂、鼻塞难通等,针对不同的上火情况,推荐不同的去火泻火方法。



8大去火方法消灭各种上火症状

1、咽喉肿痛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2、咽喉干肿

推荐: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加入适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热去火、生津润喉。

点评: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润肠通便,补肺润喉,又能解毒。梨甘微酸凉,入肺脾经,能治口渴咳嗽便秘。所以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润喉的作用。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梨、胡萝卜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提醒:“上火”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编辑推荐
什么是上火 怎么选清热去火中药


那么什么是上火呢?
中医指出,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但如果长期处于暑热高温环境,或者长期劳累紧张熬夜,或者长期心情不佳,或者吃了辛辣煎炸热性的食物,就会导致阴阳失去平衡;阳热亢盛,阴津不足,就会产生火热毒气;火热毒气可以上行到头面,出现五官和头面部的许多“火热”症状,如口舌生疮、鼻子出血、眼睛红肿、面生痤疮等等,这就是“上火”。
治疗“上火”,就要清热去火;而清热去火的中药有很多,应当怎样选用呢?
一、要分清“火”在何处
口舌生疮,特别是舌尖溃疡,疼痛难忍,伴有心烦,失眠,小便黄热,多属于心火。可用方药:竹叶3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当茶饮。
牙龈出血,口臭,胃中烦热,大便干结,多属于胃火。可用方药:大黄5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水煎或开水泡服。
鼻子出血,咳嗽带血,胸中烦热,多属于肺火。可用方药:白茅根30克,黄芩6克,桑叶5克,水煎,当茶饮。
眼睛红肿,耳朵胀闷,性急易怒,多属于肝火。可用方药:夏枯草30克,柴胡6克,黄芩6克,水煎,当茶饮。


莲子芯泡茶 夏日多喝去火效果好

中医讲上火 败火有“药方”

中医讲上火 败火有“药方”
导读:嗓子发干、眼睛发涩、嘴角起泡、口腔溃疡等,这些症状就是中医所讲的“上火”。中医指出,上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其他疾病,那么上火后要怎么败火?怎么能提前预防上火的发生?上火后要注意哪些事项?那么中医专门为大家开出“败火药方”。
上火症状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
中医讲上火 败火有“药方”
一、对待不同形式的上火,中医推荐败火食疗方
1、凉燥型
凉燥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病人症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可用芝麻红糖粥食疗。取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粳米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等症。
2、温燥型
表现为干咳、口干、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甚至咳而胸痛,痰中带血,并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它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结合而成,食疗宜用板栗冰糖粥。取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板栗仁切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此方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胃纳不佳、脾胃不健、腰膝软痛、四肢乏力、多梦失眠、夜尿增多等病症。
此外,还应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春天防治上火还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休息,才能保障肌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三黄片、青果丸等清火药物。对清火药的使用要慎重,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这种不管用再吃那种,那样会吃出病来,务必遵照医生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夏季防上火 少吃4类食物

夏季防上火 少吃4类食物


导读:炎热的夏季,睡眠不足、体内消耗大,容易“上火”,因而,人们除了要多喝水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下面这4类食物,可防上火。
夏季防上火 少吃4类食物
一、少吃温热性水果
夏天多吃荔枝、桂圆、杏等温热性水果,容易引起虚火上亢。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会出现低糖反应。而于热性体质的人,由于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谢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温热性水果。而且,正在发烧或某器官正在发炎的孩子也尽量避免食用。除了荔枝和桂圆以外,桃、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也属温热性水果,夏天吃要适度,千万别过量。
二、少吃坚果
坚果,是指多种富含油脂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开心果等。夏天吃坚果时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量。因为坚果含有的热量非常高,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热量相当于一大碗米饭。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天吃30克左右的坚果是比较适当的量。坚果具有使体内生热的功能,所以宜冬天吃,夏天要少吃。

上火怎么办 中医去火有方案

导读:“上火”是中医学名词,当出现口长水泡、喉干嗓哑、咽喉肿痛、鼻塞难通等状况时,说明你已经上火了。那么上火怎么办?中医证据上火症状,提出了一些去火方案,下面看看中医怎么解决上火问题,如何去火。
上火怎么办 中医去火方案介绍
中医认为上火中的“火”到底是什么?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编辑推荐:清热去火的食物按病分类介绍
分析了上火的种类及虚实,对症下药,解决上火怎么办问题非常重要。一些食疗去火方法比较好,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根据上火症状,中医去火方案如下:
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鼻塞难通时: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清热去火的食物按病分类介绍

导读: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上火,各种病症也随之而来,这时候如果注意日常饮食,选择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那么就可以轻松避免上火病症的发生。同时这些清热去火的食物,对不同的上火病症有不同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具体分类介绍。
具有清热去火作用的食物种类较多,一般针对上火时不同病症可分下列几类:
1、清热解毒类:如菊花、黄瓜、板蓝根、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金针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2、凉血敛血类:如莲藕、梨、荸荠、生地、木耳、黄鳝、糯米、藕粉、荠菜、玉米须、芒果、鳗鱼、竹叶、白茅根、马齿苋等,可用于鼻衄、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等血热妄行的情况。
3、苦寒制火类:如苦瓜、苦菜、厥菜、丝瓜、田螺、茄子、小米、荞麦、兔肉、田鸡等,可以寒凉之性化热降火,多用于实火症。
4、甘温除热类:如党参、白术、白菜、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窝、蜂乳、高梁、茴香、刀豆、芥菜、樱桃、石榴、乌梅等,适用于气虚火旺的病况。
5、利湿泻火类: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芽、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6、补脏熄火类:如黑豆、山药、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鸽蛋、鹌鹑、雀肉、鳝鱼、羊肉、狗肉、韭菜、桑椹等,适用于因脏腑虚弱、阳气不举所致的各种虚火症候。
7、攻下实火类:如大黄、知母、黄连、黄芩、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适用于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等症候。
8、滋阴降火类:如甲鱼、海带、紫菜、海参、菠菜、猪血、猪肝、红糖、乌鸡、南瓜、蛤蜊、银耳等,多用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潮红盗汗、夜不能寐等症。
吃清热去火的食物时,应当注意遵循下列一般原则:
1、饮食品种要以松软稀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品为主,副食菜肴以蒸炖煮烧的品种为主,少食爆烤煎炸一类难消化的油腻之物。
2、多摄入水分,以补充机体上火发热时水分的丧失,并可促进新陈代谢,生津利尿,加速毒素的排泄和热量的散发。
3、不吃辛辣燥热的食品,如辣椒、干姜、生蒜、胡椒、浓茶、烟草、烈酒、咖啡、大葱等,以免生热助火、灼伤津液、加重病情。
4、实火者宜多食寒凉清热食物,如绿豆、茄子、冬瓜、丝瓜、苦瓜等,忌讳助阳兴热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狗肉、雀肉、高梁、龙眼、樱桃、杏子等。
5、虚火者应注意补充银耳、百合、桑椹、蛤蜊肉、龟肉等补益滋阴食物,不宜多食生冷瓜果以及各种寒凉食物。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2-04-14
介绍几种有助于缓解失眠的食谱吧。

银耳是个很有营养的东西,用银耳做出来的粥当然也很美味。取银耳十克,莲子二十五克,冰糖十克;将银耳泡发后,慢炖,加入莲子炖半小时后,再加冰糖,十五分钟后即可。另外,还有西芹百合粥,山药奶和粥等等。小麦大枣粥也有助于缓解失眠。小麦五十克,粳米一百克,大枣五个,桂圆肉十五克;将小麦、粳米分别淘洗干净,并将小麦加热水浸涨,大枣洗净,桂圆肉切细粒,将小麦、粳米、大枣、桂圆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共煮成粥即可。吃什么有助于睡眠。

另外,还有一些粗粮也很适合失眠患者食用的,如:小麦、秫米等。小麦是人们在生活中家家都有的农作物,其性凉、味甘,具有清热除烦、养心安神、益肾、止渴、补虚损、厚肠胃、强力气、止水痢等功效,适用于虚热之心烦不宁、失眠、脏噪、骨蒸潮热、盗汗、咽干舌燥、小便不利等症。应用时用整粒小麦煮食,不宜去皮。秫米跟小麦一样的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性微寒,味甘,具有益脾和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胃气不和所致的失眠等症。


牛乳粥是治疗失眠的一种小偏方,而这种粥的制作方法便是先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新鲜牛乳1杯再煮为粥。研究证明,大脑神经细胞中分泌物血清素,它可抑制大脑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大脑进入酣睡状态。人失眠的时候,就是由于脑细胞分泌血清素减少,而色氨酸却是人体制造血清素的原料,所以晚间食用牛乳粥,会产生催眠作用。
小米粥是现代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饮食,对于人们而言是很常见的,这种制作方法是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之。小米性微寒,具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据研究,小米中色氨酸和淀粉的含量都很高,食后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数量,所以能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
以上是对于治疗失眠的两种小偏方的详细介绍,失眠是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的,所以人们要对日常饮食引起重视,失眠患者适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2-04-14
自己整理的失眠治疗偏方

1,首先选择的第一种方法,我们应该准备山枣核30g。炒焦成炭,捣碎,从而再加入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方法是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切忌如果有胃酸的患者一定不要使用这个方法。

2,第二种方法我们选择的材料是,鸡蛋2个,枸杞15g,红枣10颗。从而我们还可以把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cm,然后还可以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失眠了还应该选择一些自救的方法,比如说晚上喝一杯热牛奶,或者洗个热水澡什么的。
3,第三种方法我们选择的材料是酸枣仁粉10g,绿茶15g。这种失眠的偏方最好在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g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然后还应该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g。凡高血压、心动过速、习惯性便秘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2-04-14
百合小米粥适合脾虚体弱型失眠患者的治疗。这一类型的失眠多见于大病初愈,其特点是浅而短、脉多细弱。制作方法是:小米加水煮粥,沸后加百合煮至熟;或用小米、桔皮3克熬成粥,加白糖适量。睡前半小时服。

莴笋汁适合痰热内扰型更年期失眠患者。此类型失眠多表现为睡眠不宁、容易惊醒、有恶梦,并且常伴心烦胸闷、痰多口苦、苔腻、脉滑。莴笋汁清热化痰、镇静安神,正好适合这一类型失眠患者。莴笋去皮切碎捣烂取汁,炖后温服,每次1汤匙,睡前半小时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2-04-14
【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五脏养生 (图解)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