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51阅读
  • 764回复

黄帝内经 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0 发表于: 2012-04-24
凉开窍药   

牛黄清心丸 [功用] 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 温热之邪,内馅心包证。身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细数 或弦数,以及小儿高热惊厥。
安宫牛黄丸 [功用] 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口干舌燥,喉中痰 鸣,舌红或绛,脉数,以及中风神昏,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注射液)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镇惊。主治:温热毒 邪内陷心包所致的发热,神昏,惊厥,抽搐。临床常用于肝昏迷,各种感染发热,谵 妄,抽搐。
紫雪[功用] 清热开窍,镇痉熄风。 [主治]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及热盛动风之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 渴引饮,唇焦齿燥,尿赤便秘,舌质红绛苔干黄,脉弦数有力,以及小儿热盛痉厥。
至宝丹 [功用]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 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热痰内闭者。
小儿回春丹(回春丹) [功用] 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主治] 小儿急惊。发热烦躁,神昏惊厥,或反胃呕吐,夜啼吐乳,痰嗽哮喘,腹 痛泄泻。
行军散 [功用] 清热开窍,辟秽解毒。 [主治] 1.暑秽。吐泻腹痛,烦闷欲绝,头目昏晕,不省人事。 2.外治口疮咽痛;点目去风热障翳;搐鼻可辟时疫之气。
抱龙丸 [功用] 清热化痰,开窍安神。 [主治] 小儿急惊,痰热闭窍之证。身热昏睡,痰盛气粗,发惊发厥,四肢抽搐。
             温开窍药
苏合香丸(吃加伽丸) [功用] 温通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 寒邪、秽浊或气郁闭阻机窍之证。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突 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苔白,脉迟,以及气滞寒凝,心腹猝痛,甚则昏 厥。
 冠心苏合丸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主治:心绞痛,胸闷, 憋气,属于痰浊气滞者。
 苏冰滴丸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心肌梗死。
紫金锭(太乙神丹) [功用] 辟秽解毒,化痰开窍,消肿止痛。 [主治] 1.暑令时疫。脘腹胀闷疼痛,恶心呕吐,泄泻,痢疾,舌润,苔厚腻或浊腻,以 及痰厥。
通关散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色苍白,痰涎壅盛。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1 发表于: 2012-04-24
行气药方   
越鞠丸 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
柴胡疏肝散 肝郁证。胁肋胀痛,脉弦。
枳实薤白桂枝汤 胸痹。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
 瓜蒌薤白白酒 胸痹。喘息咳唾,胸脊痛,短气,寸脉沉迟,关上小紧数。
 瓜蒌薤白半夏汤 胸痹而痰浊较甚,胸痛彻背,不得安卧。
半夏厚朴汤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但饮食吞咽无碍,苔白腻,脉弦滑。
 大七气汤 喜怒不节,忧思兼并,多生悲恐,致脏气不平,心腹气冲两胁。
 四七汤 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梅核。
厚朴温中汤 重于行气温中,以脘腹胀满或疼痛,舌苔白,脉沉弦。
良附丸 气滞寒凝:胃脘疼痛,胸胁胀闷,畏寒喜温,苔白脉弦。
 九气拈痛丸 气滞血瘀,心胃疼痛。
金铃子散 肝郁化火所致的时以疼痛与情绪波动相关,口苦苔黄,脉弦数。
 延胡索汤 妇女七情伤感,遂使血与气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一切气血疼痛。
四磨汤 肝郁气滞兼有气逆之重证,以胸膈胀闷,上气喘急为要点。
 五磨饮子 七情郁结,脘腹胀痛,或走注攻冲,以及暴怒暴死之气逆。
天台乌药散(乌药散) 肝经气滞寒凝,发为小肠疝气。舌淡,脉沉弦。
 三层茴香丸 行气疏肝。消疝止痛,温肾祛寒。
 导气汤 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主治:寒疝疼痛。
橘核丸 睾丸肿胀偏坠,痛引少腹,按之坚硬为证治要点。
暧肝煎 肝肾虚寒,气机阻滞之小腹疼痛,疝气痛。
启膈散 噎膈初起的痰气交阻证,使用时吞咽梗阻,口干咽燥。
加味乌药汤(加味乌沉汤)肝郁气滞之痛经。经前少腹胀痛,胀为甚。
 正气天香散 妇人一切气上撞心,心胸攻筑,胁肋剌痛,月水不调。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2 发表于: 2012-04-24
 降气药方
苏子降气汤(紫苏子汤)咳喘气急,痰多稀白,胸膈满闷,舌苔白腻,白滑。
定喘汤 痰热内蕴,肺失宣肃之咳喘。咳喘痰黄,苔黄,脉滑数。
旋覆代赭汤 胃虚痰阻,气逆不降。心下硬,噫气频作,呃呃,苔白滑脉虚。
橘皮竹茹汤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之证。呃逆频作或呕吐,舌红嫩。
 新制橘皮竹茹汤 和胃降逆。阳明温湿,气壅为哕者。
丁香杮蒂汤 胃气虚寒,气逆不降之呃逆,舌淡苔白,脉沉迟。
 杮蒂汤 胃寒呃逆,胸满咳逆不止。
 杮钱散 主伤寒呃逆,胸满咳逆不止。
大半夏汤 脾胃虚弱,饮停气逆而致反胃,朝食暮吐,暮人食朝吐,神疲便结。
 干姜人参半夏丸 益气温中,和胃降逆,主治,妊娠呕吐不止。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3 发表于: 2012-04-24
活血化瘀药方
桃核承气汤 只要瘀热互结均可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下瘀血汤 逐瘀泻热。主产妇腹痛,因干血内结,著于有脐下者,亦主血瘀闭经。
抵当汤 下焦蓄血证。以体实,少腹硬满,疼痛,舌质黯,脉沉弦。
血俯逐瘀汤 胸中血瘀证。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
 通窍活血汤 主头面部上部血瘀引起各种证状。
 膈下逐瘀汤 膈下瘀血蓄积,或腹中胁下有痞块,痛处不移者。
 少腹逐瘀汤 瘀滞寒凝,少腹积块,痛或不痛,或少腹胀满,疼痛。
 身通逐瘀汤 痹证,而有瘀血闭经阻 络所致的肩痛、腿,周身痛。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证,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苔白脉弱。
复元活血汤 趺打损伤,以胁瘀肿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痛不可忍。
 七厘散 趺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枪出血或肿毒,漏洞烫伤。
温经汤 冲任虚寒而瘀滞而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脉细涩。
 温经汤2 血海虚寒,月经不调,血气凝滞,腹疼痛,脉沉紧。
 艾附暖宫丸 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食少,经脉不调,久无子息。
生化汤 产后瘀血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细。
桂枝茯苓丸 妇人小腹宿有癥块,腹痛拒按,下血色暗,挟瘀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当归芍药散 肝脾两虚,血瘀湿滞。腹中拘急,绵绵作痛,舌淡苔白,头晕心悸。
失笑散 血瘀作痛基础方,尤以肝经血瘀者为宜。心腹剌痛或腹痛。
活络效灵丹 气血凝滞证。心腹疼痛,脚痛、臂痛,趺打瘀肿,内外疮疡。
 手拈散 活血行气,温经止痛。主治:心胃气痛。
 宫外孕方 宫外孕破裂,突发性剧烈腹痛。
丹参饮 气滞血瘀证。心胃诸痛基础方,也治妇人经痛,剌痛,舌暗红,脉弦。
鳖甲煎丸 疟母癥瘕。胁下癖块,触之硬痛,舌黯无华,脉弦细。
大黄土鳖虫丸 虚劳而有瘀血干结之证。形体消瘦,肌肤甲错,两目黯里,脉涩。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4 发表于: 2012-04-24
止血药方
十灰散 血热忘行证。来热急暴之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四味丸 血热妄行。咳痰带血,胸肋作痛,舌红苔黄,脉数。
咳血方 肝火灼肺的咳血证。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数。
小蓟饮子 血淋、血尿的实热证。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要点。
槐花散 热证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证。
 槐角丸 肠风下血,痔疮,脱肛,属风邪热毒或湿热者。
黄土汤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之各种出血。血色淡黯,舌淡苔白,脉沉细。
 柏叶汤 中气虚寒证,不能统血,吐血不止。面萎黄舌淡,脉数。
胶艾汤(芎归胶艾汤) 妇人崩漏及胎漏的要方。腰酸,血色淡。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5 发表于: 2012-04-24
疏散外风药方
小续命汤 正虚中外风,昏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风湿癖痛。
三生饮 素体阳虚痰盛,卒中外风。体胖卒中风,不省人事,脉沉伏。
川芎茶调散 外感风寒头痛证。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脉浮者。
 菊花茶调散 疏风止痛,清利头目。头痛,巅顶痛,头晕目眩。
苍耳子散(苍耳散) 鼻渊偏风寒,以鼻塞流痰,苔白。
大秦艽汤 外风入中经络之证。以口眼?斜,外风语,热痹。
小活络丹(活络丹) 风寒湿痹。亦治中风。
 大活络丹 中风瘫痪,痿痹,阻疽,流注,趺打损伤等。
牵正散 风痰阻络而有寒象者,以卒然口眼?斜,舌淡苔白。
 止痉散 痉厥,四肢抽搐,亦可治疗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等。
玉真散 破伤风常用方。有创伤病史,出现牙关紧急,身体强直。
 五虎追风散 破伤风,牙关紧急,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
消风散 风疹,湿疹等急性皮肤病常用方,肤痒,疹出色红,破有水。
 当归饮子 外有风邪,内阴血亏虚。皮肤瘙痒,入夜尤甚,或薄,脉细数。
风引汤 治疗癲痫,中风和小儿惊风属于热盛动风之剂。脉弦有力或兼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6 发表于: 2012-04-24
平熄内风药方
羚角钩藤汤 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以高热抽搐为要点。
 钩藤饮 小儿天钓(惊风)惊悸壮热, 眼目上翻,手足瘛疭。
镇肝熄风汤 中风常用方(阴虚阳亢,肝风内动)头目眩晕,心中烦热脉弦有力。
 建瓴汤 镇肝熄风,滋阴安神。主治:脑充血证,预兆发露者。
天麻钩藤饮 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常用方:头痛,眩晕,舌红苔黄,脉弦。
大定内珠 阴虚风动代表方。神倦,瘛疭,舌絳苔少,脉虚弱。
 三甲复脉汤 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
 小定内珠 温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哕,脉细而劲。
 黄连阿胶汤 滋阴泻火,交通心肾。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
阿胶鸡子黄汤 温病后期,阴血不足,虚风内动之证。临床以手足瘛疭,徐缓无力,舌絳苔少,脉细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7 发表于: 2012-04-24
轻宣外燥药方   
杏苏散 治疗凉燥的代表方:严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
桑杏汤 温燥初起,邪袭肺卫的代表方,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脉浮数。
 翘荷汤 温燥化火,上扰清窍,发为耳鸣,目赤,咽肿,牙胀而热。
清燥救肺汤 温燥伤肺重证代表方。身热不退,干咳少痰,脉虚大。
沙参麦冬汤 肺胃阴伤病证代表方。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燥药方
麦门冬汤 肺阴不足或胃阴不足之咳逆或呕吐,口干咽燥,脉虚数。
养阴清肺汤 白喉。喉间起白如腐,咽喉肿痛,鼻干唇燥。
 四阴煎 养阴清热,保肺止咳,阴虚劳损,相火炽盛,咳嗽吐血。
玉液汤 气阴两虚之消渴证。口渴尿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琼玉膏 为阴虚劳瘵而设,是一首从本论治的缓治之方。干咳少痰,脉细数。
 三才汤 养阴益气,润肺止咳。主治:脾肺虚劳咳嗽。
五汁饮 温病热甚,而口渴者。或津液损伤,见口渴,吐白沬而粘滞不爽。
增液汤 温热病热甚伤津,肠燥便秘,口渴,舌干或阴液亏诸证。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8 发表于: 2012-04-24
化湿和胃  
平胃散 燥湿开胃基础方。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不思饮食。
 枳术平胃散 平胃散证而脾湿胜,气机阻滞,心下痞坚者。
 香砂平胃散 脾虚伤食或病后肠胃虚弱。脘腹痞满,纳呆恶心。
柴平汤 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解少阳。
不换金正气散(不换金散) 湿浊内停兼有表证,呕吐腹痛。
藿香正气散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头痛脘 腹疼痛,吐泻。
 一加减正气散 三焦湿郁,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闷胀,大便不爽。
 二加减正气散 三焦有湿,以致脘闷便溏,身痛,苔白,脉象模糊。
 三加减正气散 湿浊阻滞,气机不畅,久郁化热胸脘满闷,苔黄。
 四加减正气散 秽浊湿阻在里,邪郁气分,脘腹胀满,苔白,脉缓。
 五加减正气散 秽浊湿邪阻滞在里,脘闷便泄者。
六和汤 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或平素脾胃虚弱又乘凉饮冷。暑湿被阳。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729 发表于: 2012-04-24
 清热祛湿药方   
茵陈蒿汤 阳黄常用方,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口中渴,苔黄,脉沉数。
 栀子柏皮汤 伤寒身热发黄,心烦懊农,口渴,苔黄。
 茵陈四逆汤 阴黄,黄色晦暗无华,四肢不温,脉沉细涩。
八正散 ①膀胱湿热之湿热淋证。②心经热毒证。 
五淋散(山栀子汤)湿热血淋证,尿中带血溺时涩痛。
 石韦散 石淋。
通关丸(滋肾丸) 热在下焦之癃闭。小便不通,口不渴,舌红脉数。
三仁汤 湿温初起或暑温挟湿,湿重于热之证。
 藿朴夏苓汤 湿温初起,射热恶寒,肢体倦怠,舌苔薄白,脉缓濡。
 黄芩滑石汤 湿温邪在中焦,舌苔淡黄而滑,脉缓。
甘露消毒丹 淡热并重证,以身热困倦怠,口渴,尿赤,苔白厚或干黄。
连朴饮 湿热霍乱之主方。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苔黄,脉滑数。
 蚕矢汤 湿热霍乱,吐泻转筋,口渴烦燥,苔黄而干,脉濡数。
当归拈通汤 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所初起,肢节沉重肿痛,脉数。
宣痹汤 湿热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节烦疼,面目萎黄。舌色灰滞。
二妙散 湿热下注之痿,痹、脚气、带下,湿疮而见小便短赤,足膝肿痛,舌苔黄腻。
 三妙丸 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痿软无力。 
 四妙丸 湿热下注。两足麻木,痿软,肿痛。
中满分消丸 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长属湿热者的常用方。
 中满分消汤 中满寒胀,寒疝,大小便不通,食入反出,心下痞等。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