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5阅读
  • 22回复

四大文明古国与语言文字的演绎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6-29
奇特的古埃及文字(五)



                         作者:停云



  







         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后来被欧洲人称作Hiérpglyphe——这是希腊语“神圣”与“铭刻”组成的复合词,即“神的文字”。古埃及人认为他们的文字是月神、计算与学问之神图特(Thoth)造的,和中国人“仓颉造字”的传说很相似。古埃及语属于闪-含语系埃及-科普特语族。这个语族最早的语言是古埃及语,就是我们见到的象形文字所记载的语言,到大约4世纪,它演变为科普特语。现在,科普特语还用在宗教仪式上。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06-29
彝文,汉文史志称它为文(字)、韪书;凉山彝族称彝文为muosu-bburma,读为“诺苏(彝族)补玛(文字)”,“补玛”有文字之义,还有图案、图象之义。说明彝文起源于象形符号,在初创阶段是象形表意文字 。
  但近现代以来,凉山彝文已经演变成表音的音节文字了。一个彝文单字表示一个彝语音节,同这个字或音 同、音近的若干个字均可视为该音节的重文别体,都可用以表达语音相同、相近的词或词素。根据编成的《凉山彝文字汇》,凉山彝文共有18 000个,平均每个音节有15个字。这就是规范彝文推行前凉山彝文的实际性质和用法。
  彝文在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里一直得到经常的使用,表现在:一是彝文书写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二是彝文宗教祭祀经典一直在祭司毕摩中间世代传授;三是民间书信等一直使用彝文;四是地方政府向彝民发布的布告、土司衙门对下的公文等一直使用彝文。
    此外,英国传教士曾在云南、贵州两省传教期间创制了拉丁字母式的彝语拼音文字 ,翻译出版了基督教圣经,在部分彝族信教徒中教学和流传过。据说还有人创制过“汉文注音字母”式的彝文。这两种所谓的彝文都未传到凉山。
  解放后,对彝语文的使用、研究和完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使用方面,从自治州(区)成立时开始,州政府即规定各级政权机关的名牌、布告、印章均采用彝、汉两种文字同时使用。并把彝语文作为彝族农村必不可少的宣传、工作语文。在研究方面,首先是由中科院和凉山彝语文工作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制定了《凉山彝语拼音文字方案》。继之又在四川省民委彝文工作组的主持下,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编制了《彝文常用字表》、《彝文字汇》。以后又对《彝文常用字表》进行修订,形成了《彝文规范字表》,并进一步制订了《彝文规范方案》,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凉山州和四川彝族地区推行。规范彝文推行后对彝区教育、新闻、出版、翻译、文学事业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06-29
学习甲骨文系列(1) )


原文地址:学习甲骨文系列(T)作者:Art_and_Finance
  

与其说是字,不如说是一幅生动的画:一个人在飞驰的转轮边兴致勃勃地制作陶器。那这究竟是什么字呢?很简单,就是如今的“陶”字,显然现在的字形已与远古时相去甚远。



            学习甲骨文系列(2)
乍一看这个字,可能不知所云。不过细细一联想,这不正是一个大耳朵的人,旁边再补上一张“口”吗?古人在创造这个字的时候,大概是想说愿意聆听从喧闹到细微各种声音的人,这样的人也因此会变成最智慧的人,因而这个字便是如今的“圣”字。


这是一个什么字?人的肚子里有一个东西,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是“孕”字。这个猜测有些接近,但不完全是。它是一个“身”字。当然,“身”也有怀孕的意思。而真正的孕字的甲骨文,肚子里是一个形象的婴儿。

这是一个充满虔诚意味的字——一个人恭敬地用双手迎接月亮,什么意思呢?时隔几千年,事实上这个字的意思仍大致保持着原来的意思,它就是“夙”字。



           学习甲骨文系列(3)  

今天要说的字,也许很容易就能被认出来——城墙四面环绕着四个大脚印,先人要表达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便是有人在绕城巡逻,说对了,这个字正是守卫的“卫”字。



          学习甲骨文系列(4) (2011-03-31)
  

正如有些网友所说,甲骨文中没有夏字,这也成为历史学家断定没有夏代的依据。我们看到的这个夏字,是周代的金文,台湾学者许进雄对它的解读最为漂亮:这是个祈雨的巫者,脚下的脚步符号,记载了干旱夏日一场虔诚的祭神之舞,因此它是夏的记忆。


这是个勤劳的字,上方是双手的符号,下方则是蚌壳类的动物,大概古人说的是手持蚌刀下田劳作吧。可是这究竟是个什么字?说出来一定会出乎你的意料——晨。这和晨有啥关系?晨不应与象形的太阳沾上点什么关系吗?不然,古人其实是用大清早的劳作来代表清晨的时光,一天之计在于晨啊!


看到这个字,也许大家都会猜是跟倒影或者镜子有关的字,不过很遗憾,底下倒着的人字并不是一个倒影,而是一棵大树顶端展开的枝桠,这个字是个“乘”字,大树荫下好乘凉,说的大概就是如此。

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字,古时乌云密布、闪电雷鸣的场景造就了这个字。是的,它就是“雷”字,左下角是云的符号,中间是一道撕裂长空的长蛇状闪电,而周遭的“田”字又作何解呢?如果你仔细看过远古的青铜器,便会知道这是已经符号化的“雷纹”。如此一组合,变成了魔幻般的“雷”字。



          学习甲骨文系列(5) (2011-03-31)

原文地址:学习甲骨文系列(Y)作者:Art_and_Finance




这是金文的“婴”字。为什么是婴呢?人字两边的符号在甲骨文中其实是贝壳,它是一个充满温柔爱意的字,看见它仿佛看见一个慈祥的长辈,为了表达自己的疼爱,在小小人的头发上一口气装饰着珍惜的四枚贝壳。


看到这个字,我首先想到的古代瓷器上常有的皮球纹。不过,它显然和皮球没什么关系。这是古人饰着漂亮的窗花的窗子,在筛选的光影——冏。无怪乎字典里这个字的本意是明亮。当然,后来由于这个字搞怪的长相,以及与“窘”的同音,它在网络里长成了这样——囧,还被赋予了窘迫的含义。  



今天说一个复杂的字,我想如果没有提示应该很难猜出来。其实,横着看也许就能看出些名堂。左半边是一个很形象的床,床上躺着的是一个睁着大眼的人。古人想要表达的,是人在沉睡之中仿佛仍然睁着眼、看到事物,那这是什么字呢?没错,正是那个虚无缥缈的“梦”字。



           学习甲骨文系列(6) (2011-03-31)

  
今天说的两个字与甲骨文稍有些远,应算作金文。左右两字都是大步向前疾走的人,不过和左边的比,右边的字底下多了些符号。这符号是什么?答案是:脚印。“走”的时候,只有一个脚印;“奔”的时候,就有了三个脚印,也许就是一步当三步的狂奔吧!因此,左为“走”字,右为“奔”字。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