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第八讲(下.文稿) [转贴] (2012-02-09 14:30:00)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国医
字号:大 中 小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和徐老师呢讲到这个五运六气啊,对这个疾病的影响。刚才也讲到一句话,关于爱情这个事情。爱情也是一种激素嘛——某种程度上来说。
徐文兵:你说“素”,还是停留在一种物质,它有一种对气和对神的那种感应。你为什么说两个人一对眼儿,就……就……
梁冬:来电呢!
徐文兵:那不是说什么物质注射到人的体内了,它是一种更高级的那种交流。为什么这个人那样,在那个人面前老就那么犯贱呢,啊,为他(她)死也愿意、这也愿意,那也愿意!被勾了魂儿了!
梁冬:对!但是呢,也还有个时间,就像五运六气一样:这几年,就像有首歌嘛:“总之那几年,我们两个没有缘”;就是“总之那几年,也有缘”,就是说这个爱情,这两个东西啊,两个人心生感应,感应到了就有几年爱得死去活来。过几年,诶!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对吧!所以刚才咱们在中间休息讲了一个话嘛,是吧,去看看自己初中的初恋情人,爱得死去活来的,那简直是人生悲剧啊!
徐文兵:对,它这个你挑……比如说结婚这事儿,你就是说挑结婚对象的时候,有时候你也得看看两个人的出生的年份,很多人说是什么(梁冬:封建迷信。)“白马配青牛,到老什么不到头”什么互相克,其实他们看的是地支,比这更重要的应该是天干!就是说你看你是那年出生的是什么年,啊,我们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有些人说,啊!取个老婆旺夫,你推下她天干,他们的天干是一种相生的关系。有些人是取了以后,就败家,就倒霉,有时候有可能就是天干不合。所以那个有人说,你这配阴魂才算地支呢,配阳婚应该算天干。
梁冬:呵呵,这个技术问题太复杂,咱们也不在这里探讨了哈。但是呢,就是说,关于五运六气呢,我常常跟一些完全不了解这个领域的朋友说哈,你只要能够理解,有几年,诶!这个鱼就很多产,有几年这个荔枝就高产或者说就减产,你就理解,其实天地啊它有它一个它自己的循环过程,是吧!
徐文兵:你包括气候,现在不是炒作一个概念不是叫“全球气候变暖”吗?
梁冬:对呀,今天我就说,怎么会你看北京的大雪,哪像全球变暖的样子,哦……
徐文兵:是不是!我觉得全球气候变暖,又是一个商业阴谋。
梁冬:某种程度上,是有一点儿啦!
徐文兵:现在已经开始什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买那个碳的排放量了,这不是已经开始商业化了么。最近不是英国有一些什么科学家的电子邮件被曝光了,其实就发现问题:这些科学家在人为的,渲染一些、篡改一些数据,那就说是制造一种恐慌,什么什么全球变暖,海平面要升高,要淹死多少人——从中谋利!就是背后一种动机。我研究这个事情是……我看一下有历史记载的一些就是这种中原地区的这些气候变化的这种起伏线,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学《上古天真论》第一句话:“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他怎么不说春夏秋冬皆度百岁?孔子一说写历史书——《春秋》!
梁冬:春秋笔法!
徐文兵:对,他怎么不拿四季代表一年啊?他怎么说《春秋》呢?为什么呢?我告诉你:就是在远古、上古那个年代,我们生活的中原地区,只有两季,就一个“春”一个“秋”!没有夏、没有冬!那会儿气候很暖,那会儿是真是气候很温暖,然后出产也很丰富,所以是那会儿那个什么中原地区出没一些老虎、豹子、大象,很正常。后来慢慢地就进入了一个阶段,就开始变冷,而且变冷这个阶段呢,就出现战争,你知道为什么吗?
梁冬:争夺……
徐文兵:北方游牧民族一看,这牛羊没草吃了,逐水、草而居,慢慢就跑到长城以内了!一下就大规模战争,然后呢气候变化又导致瘟疫,然后又得……人得一场大病。你算一下啊,我们都学过……就是中学时候学过一课文叫《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写的。其实就是我们赢得胜利之前,告诫我们不要学李自成,是吧,不要骄傲自满,不要停滞不前。甲申三百年就是说李自成攻下明朝的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自杀那一年是甲申年。而清兵……吴三桂领清兵入关那年也是甲申年。但是你就想一想,为什么几万、十几万八旗兵就能横扫天下呢?为什么?你想想甲申年前一年是什么年?癸未年。
梁冬:癸,癸。
徐文兵:申,申是猴嘛。猴前面是未吧。
梁冬:对。
徐文兵:癸未年。甲是一个开始嘛。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癸是个末。甲申年呢上一年是癸未年。
梁冬:癸未年是什么年?
徐文兵:你算2003年是什么年?
梁冬:也是癸未年啊?
徐文兵:2003年就是癸未年。
梁冬:噢。
徐文兵:癸未年那一年就是太阳寒水,太阴湿土,瘟疫大暴发。所以在甲申年前一年中国是大面积的瘟疫。
梁冬:哦,那一年也是瘟疫?
徐文兵:大瘟疫。死了好多人,而且死得都跟03年一样,都是青壮年。这才有了第二年清兵入关,横扫天下。所以你看一个疾病跟国家命运……,所以这个医学太……
梁冬:所以中国的医学真是太伟大了哈!它跟天地之间的这种整个节奏轮回呵……
徐文兵:它是看到的,就是说同样是癸未年,但为什么到那年……,所以今年又是六年以后。就是这个五运六气的六气,五运是五年转一圈。比如说今年我们说是土不足,过五年以后就是土太过。它是五年转一圈。六气是六年转一圈。03年加个6—09年又是赶上太阴湿土和太阳寒水。又是个寒湿的病。啧!所以今年呢,我建议大家就是第一注意饮食,第二要保持自己这个肠胃的温度,别去着凉。平常多在饮食里面儿加一些芳香的、化湿的这些食材和药材。
梁冬:所以呢,就是说如果是五和六这样一搭配的话呢,基本上一小转是三十春,三十年一小转。
徐文兵:五和六搭配是六十年。
梁冬:为什么呢?
徐文兵:六年,你算啊,我们是隔着一个。比如说我们说甲子,你不可能有乙……甲子完了就跳到乙丑。你不会来个甲子来个甲丑。所以中间又隔了一个,是双数的。
梁冬:哦!对,对,对。
徐文兵:所以说六十年一个甲子。
梁冬:对,对,对。
徐文兵:所以《甲申三百年祭》正好它是发生那年是……
梁冬:五转。
徐文兵:我们说是43年写的这篇文章,是五转。到了2003年正好是六转。如果你在2003年纪念李自成就是什么?甲申三百六十年祭,正好六十年。所以这个甲子是我们中国人的纪年的方法。它和天地星球的变化和就是地上的风寒暑湿燥火密切联系起来。我们现在都奉什么西方这个纪元,一说还是公元。
梁冬:对。
徐文兵:对不起,那叫西历。
广告片花……
徐文兵:我说……我一直想写一本历史书,用我们甲子纪年写,把这些名人出生在,现在都标上公元多少多少年,我们说他出生在,比如说乙丑,甲子,癸未年,一算这人,噢,这人属什么的……
梁冬:然后你把它打通来看,历史上所有发生在甲子年的事,诶,你串一遍,乙丑年的事,翻一遍……
徐文兵:甲子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流行什么疾病,这些的话,其实,这么研究是什么?研究客观事物。我们现在是用别人灌输给我们的一套思想去反过来研究自己,所以搞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是完全两个概念,搞中医研究是用……你本身是个中医,你用中医的理论方法去观察客观事物得出你的结论。研究中医是什么?把中医当成一个实体要放解剖台上,你用你的理论方法,什么“系统论”,“控制论”,这个那个,耗散理论,去研究中医,最后你得出来的是你的结论。我们现在是研究中医太多了,搞中医研究的太少。
梁冬:诶,这话说的有道理,什么是本,什么是体呀?
徐文兵:对,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嘛,是吧,搞清楚。
梁冬:噢,这话说的有道理。
徐文兵:是人吃猪肉变成人,还是人吃猪肉长猪囊虫变成猪,对吧,不一样。
梁冬:什么是本体?元神在哪里?好了,今天呢,我们继续讲到这个《异法方宜论》哈,上一周呢讲到了中央出的这个按跷,所以呢,最后一段,“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徐文兵:你看,这就说起来我们最后有个总结。开头呢,黄帝问: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梁冬:就是说,一个病用不同的方法治,诶,都能治好,是为什么呢?
徐文兵:这就学完了整篇课文以后呢,我们回过来看,大家可以就融会贯通一下,比如说,有一个人来了,得了……得的病是什么?痈肿疔疮,你怎么治?
梁冬:你看他从哪里来的?
徐文兵:诶,这个……
梁冬:你从哪里来……(唱)
徐文兵:嘿嘿,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一看这个人,东方来的,鱼盐之地,鱼使人热中,老吃这个水煮鱼,而且他又是个从东方来的,腠理疏松,那我就因势利导,给他切开,排脓,完了,这是东方来的。同样长痈肿疔疮,我一看这个人是从南方来的,老吃一些发酵的东西,但是呢皮肤腠理又比较致密,就是说脓头还没有熟,你让我用砭石给他切开排脓,又没到程度,那怎么办?我有两个方法:一个这人体质如果还是比较强的话,我用……就是消的方法,就是我们用一些清热解毒药,比如说用蒲公英,用败酱草,用金银花,用连翘,就能把他这个已经凸出来的这个小头,小红头,给它消掉。如果这个人体质比较差,就是这个出来个头又不阴不阳,你用一些清热解毒药一般都偏苦寒,他胃又受不了,你怎么办?我们就用托里透脓的办法,就给他用一些温补的、中焦的这些药,比如说用黄芪,用桔梗,用些白术,诶,给他吃完以后呢,甚至我们还会用一些穿山甲,吃完以后呢,不阴不阳的这个红头呢慢慢变的红、肿、热、疼,最后冒出一个脓泡,一挤,消掉了,这叫托里透脓,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用的一些中药的方法。还有呢,就是说,一看这个人,我们说,诶,这个人呢,暖气烧的够足,就是这个暖气片还凉,什么原因啊?
梁冬:有地方没透?
徐文兵:诶,有地方没通,哎,我们就是一看又是……这人是从南方来的,诶,用针一通,然后呢,这个红肿热疼这劲要么就消掉了,要么就是……
梁冬:爆发出来。
徐文兵:爆发出来,也好了,就用微针的方法,还有的地方就是说,我们说这个人由北方来的,就长出这么疗子,那怎么办呢?用艾灸的方法,也是把它这种瘪瘪塌塌,又要成脓又没成脓的这个东西,给他慢慢灸,灸完以后变得什么?饱满成熟,透出来。所以说,这来了一个病,我治,不同,为什么呢?
梁冬:看他从哪里来?
徐文兵:从哪里来,体质又如何?因为地域影响了他的体质,可是《黄帝内经》说了,叫“杂合以治”。什么叫“杂合以治”?也许有的人我又给他吃药,又给他用砭石,又给他扎针,这叫什么呢?
梁冬:“鸡尾酒疗法”嘛!呵呵,是吧,就叫“杂合以治”嘛!混合嘛!
徐文兵:诶,“杂合以治”。你比如说我现在看病,人家就是说……比如说发着高烧来了,我一般就是开点中药回去,或者说“半日许,令三服尽”,什么意思?半日,多少天?
梁冬:半天,12小时。
徐文兵:半天,6个小时。
梁冬:半日,噢。
徐文兵:半“日”啊,半“夜”。
梁冬:哦,一日是12小时。
徐文兵:哎,一日一夜24小时,半日,6小时。6小时令三服尽,怎么着?每隔两小时喝一次药。
梁冬:他直接说每隔两个小时不就完了吗?
徐文兵:诶,古人就是那么说的。
梁冬:雅!是吧?
徐文兵:啊,比较雅。他有的药比如说叫“顿服”。顿服,然后呢,如果是吐了泻了,不必禁忌,就是,诶,喝完就得了,顿服,一次搞定。啊,有的人说这一日一夜服,啊,就是说白天喝一次,晚上喝一次,有的地方他叫半日许令……这是我师父裴永清教授那会儿带我实习的时候就特别叮嘱的。同样为什么治感冒,你开的方子我开的方子都一样,为什么我治好,你没好?就在这怎么服法。现在西医也在讲,叫“血药浓度”啊,就是你吃完药,它不是马上跑到血里,它过一段时间,它达到一定浓度,它才起作用,它过一段时间它又下去了,你赶紧得补充是吧?其实吃中药也有这个,就是如果你两个小时治感冒,两个小时喝这个药,以后,它的那个药力就能跟上,然后很快烧就退了,一般我们说“半日许,令三服尽”的话呢就是一副半药,烧就退了。如果你不懂得这么吃,还跟吃治疗什么这个平常这种疑难……平常这种慢性病一样给人,上午吃一顿,晚上吃一顿,可能药开的是对的,最后效果也不好。所以我一般治感冒我们说,哎,开中药,普通找我的病,现在都是一些疑难杂病,我一般都是什么?点穴,艾灸。有时候需要用艾灸,用艾灸,虽然比较少。点穴,艾灸,针刺,离不开针刺,最后加中药,最后我还有一些心理疏导,或者是食疗的这种建议。所以说,这叫什么?杂合以治!我们现在都是什么,一吃就化学药片,好多人一天要吃一把药片,我说你吃这个就吃饱了,你还吃什么饭呢!
梁冬:他也叫杂合以治。不怎么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