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7阅读
  • 0回复

白纸上不能只看到黑点,黑纸上也要看到白点。

级别: 荣誉会员
和老师的一番交流,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我觉得会对我们大家有所帮助,特别是对我目前这种情况。
转贴如下:

白纸上不能只看到黑点,黑纸上也要看到白点。

发现生活中的亮点

这是发生在非洲加纳一所中学里的一个真实故事。

这天,一位老师走进教室。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们的眼睛首先盯住了黑点,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面露遗憾地说:“为什么总是把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生活中,我们可不要这样只看到黑点啊!”

教室里鸦雀无声。

随后,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不大的白点。他又问学生:“同学们,现在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这次,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

“太好了!”老师这回高兴地笑了,“就该这样。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亮点,学会看到光明!”

沉寂片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别开生面的这堂课,一直深深地印在一个学生的心里。他就是后来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正是这堂课,教会了安南看到生活中的阳光,哪怕是眼前一片昏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正是凭着这一点,安南赢得了人生的成功,而且给世界和平不断带来希望的阳光。

白纸上不能只看到黑点,黑纸上也要看到白点。这个故事揭示的朴素的道理,给我们很多人生的启示。

为什么有人本来生活在幸福中,却总是让心灵在痛苦中煎熬?这是因为,许多人往往习惯了首先盯住生活中的黑点:一个困难,一次挫折,一回失败,一点缺憾,甚至一点小小的不如意,而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和已经获得的成功,看不到自己本已拥有的幸福生活。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很难去想它,但对所缺乏的东西却总是念念不忘。”如果我们的眼光总是集中在困难、挫折、烦恼和痛苦上,那么,我们的心灵就会被一种渗透性的消极因素所左右,就会把黑点看成大片阴影,甚至是天昏地暗。其实,这种倒霉透顶的感觉并不真实,而是一种含有严重夸大和歪曲的消极意识和心理错觉。这种习以为常却又十分荒谬的心理倾向,也许正是我们的心灵在地狱中煎熬,是我们的人生走向最终失败的心理渊源。

为什么有人的生活似乎已经山穷水尽,却能让自己走向柳暗花明?这是因为,有的人善于看到生活中的白点:善于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哪怕似乎无望的生活中,也总能看到希望的阳光。心怀希望的阳光,就会给我们的人生注入强大而神奇的精神力量,就会让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把困境带来的压力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人生成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心理平衡。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