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72阅读
  • 490回复

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0 发表于: 2012-08-13
第三种情况是做怪梦、做噩梦,梦见自己从高楼上摔下来,或者被人追杀,或者梦到一些血腥的场面,或者是被狗咬、被蛇咬,还有他们老梦见一些死去的人,或者梦到自己掉到一个肮脏的地方。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肾的问题,肾是人体主惊、恐的,如果人的肾气或是肾精受到伤害的话,往往会做一些比较惊恐的梦。一般做这些梦的人都有过一些失精或者是受惊吓的经历,或者是家庭、亲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变故。对于这些人,首先我们要帮助他们祛除体内刺激自己的阴寒的信息、能量或物质,比如说瘀血和寒痰,有这些物质基础在,就会产生邪气,导致人在睡着的时候做噩梦。我们一般用热性的药物祛除这些寒痰和瘀血,另外我们加一些矿物药。中医认为矿物药比较重,能够祛怯,就是让自己的胆怯、心里害怕等感觉消除。一般我们选择的矿物药有龙骨、牡蛎,还有磁石。如果梦境特别惊恐,我们会用一些朱砂,但是朱砂里面有重金属,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中病即止,含量要小。当把寒痰瘀血去掉以后,这些梦会自然消失。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梦到一些很可怕、很丑陋的东西从自己的体内出去,吐出去或是打喷嚏打出去,反正就是离开了自己的身体。
    北京有一个著名的小吃叫茯苓夹饼,我们建议这些平常一闭眼就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的人可以去买一些茯苓夹饼吃,或者是到药店买一些枣仁来煎汤喝,有助于缓解这种肝不藏魂的多梦。
    庄子说过:“真人无梦。”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讲,应该是一闭眼就是一觉,不会觉得那么累。所以当我们出现失眠或者多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应该自我调理或者去找医生来调整。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1 发表于: 2012-08-13
睡眠呼吸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打鼾并不是一回事。很多人打鼾,但不见得有这个病;很多人不打鼾,但是会被诊断为有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睡觉时憋着不出气,不吸也不呼,有的人会憋很长时间,甚至有人就在憋的过程中发生猝死。患者往往入睡并没有困难,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但鼾声如雷,在打鼾的过程中就有呼吸的停顿,一憋气停顿就醒了,然后再睡过去,再憋再醒,也可能翻身,也可能不翻身,患者自己觉得就是一晚上折腾没睡。别人看他呢,睡得很香,鼾声如雷。这些患者由于头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无精打采,不停地打哈欠,嗜睡,甚至有人在开车的时候就睡着了,这很危险。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这种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因为在白天昏睡导致的交通事故。所以,美国对于客车或者货车司机都有定期的睡眠检测,看他们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保证行车安全。
    从中医理论来讲,人睡着以后,一部分心神停止工作去休息,魂藏到了肝脏里面。这时候谁出来工作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魄,肺藏魄。到晚上人睡着以后,肺的功能应该是正常的。而打鼾呢,正是一种呼气和吸气不利的状态,说明这个人魄力很差,肺的呼吸功能差。很多人以为,是因为自己胖,下巴短,小舌头也就是悬雍垂大,堵塞了气道,就去做手术,但事实证明,手术以后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造成吃饭呛嗓子。
    打鼾的表面原因是人的咽喉组织出现了肿胀、水肿;深层次的原因是痰阻气道,多余的痰堵在咽喉部、气管、支气管甚至肺泡里,阻碍了正常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白天醒着的时候,人可以自然地把堵着的痰液黏液咳出来,但是睡觉以后这个功能就没有了,痰液堵在里面就会造成阻塞。
    我们建议这种患者,晚饭不要吃得太饱,另外不要吃过咸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些粗粮,带有糠和麸皮的食物可以消食化积。
    睡前喝点萝卜汤,或者生吃一些白萝卜,带皮吃,特别有助于黏液的排出。
    刚才说的是痰液阻滞造成的打鼾,进而导致呼吸暂停;除此之外,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血脂过高,包括患有脂肪肝的人。大家知道,人吸入氧气以后,是靠红细胞携带氧气,由血红蛋白分布在人体内来完成氧气的交换。而当人血液中油脂的含量增高,血红蛋白相对的含量就会减少。这时候,即便你吸入了氧气,也一样会导致心脑的供氧供血不足,直接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这种血脂过高属于更深层次的病,治疗起来也相对要慢一些。除了少摄入或者不摄入过多的油脂以外,还需要身体提高“化”的能力,把体内多余的脂肪燃烧掉、化掉。怎么去化这些油脂呢?首先要提高小肠的温度,提高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血脂高的人不能吃水果、不能喝冷饮。要培养喝红茶或砖茶的习惯,煮砖茶喝,稍稍加一点盐,别加奶。或者喝些熟普洱茶,这都有利于降低人的血脂。少吃油炸的东西,多吃一些烤面包片、烤馒头片,这都有利于血脂的转化。
    橘络就是橘子皮和橘子肉中间的白色的网状的东西,药店也有卖,自己家里吃橘子剥下来的橘络也可以焙干了留着用。
    我给大家推荐一个降血脂的药茶,就是每天橘络5克代茶饮。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2 发表于: 2012-08-13
睡眠姿势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站如松,卧如弓”,也就是说睡觉的时候要侧卧。古人说曲肱而卧,就是把胳膊弯起来垫在头下,这是个很舒服的姿势。侧身睡最佳的方位是右侧卧位,当然左侧卧位也可以。左右侧卧睡不堵气道,并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侧卧按压在足少阳胆经上,胆作用的时间正好是子时,半夜11点到凌晨1点。这时候侧卧睡觉正好是对胆经的自我按摩。
    有人说右侧卧位好是因为胃的幽门开口是向右的,有利于胃里食物的排空。这种说法也不完全对,因为胃的开口是个括约肌,括约肌的力量远比侧卧造成的重力要大,如果朝哪边睡,食物就往那边流的话,大家整天站立,肛门冲下,大家都应该大小便失禁。
    而仰面躺不好,仰面睡的时候,悬雍垂也就是小舌头容易下降,堵在咽喉处,造成呼吸不顺畅。
    只有一种仰卧的姿势有助于缓解失眠,叫做仙姑睡懒床。怎么做呢?正卧仰面朝天,两臂上举,就是四仰八叉的姿势,也就是婴儿出生后,在学会侧卧、趴着睡之前睡觉的姿势。这是心神回归、安宁的状态。
    人自打学会直立行走以后,两臂都是下垂的,而以前作为猿猴在森林中攀爬藤萝时,他的两臂是经常扬起来的。两臂扬起来的好处在哪儿呢?我们中医讲的心的经脉是从腋下的极泉穴出来,沿着手臂,经过肘窝,到小指的指甲内侧,这是手少阴心经。双臂老是下垂的话,就容易造成心气的瘀闭,或者是郁结,莫名其妙地人就觉得不高兴、没意思。这时候,做个检查就会发现,腋下有明显的触痛和反应点,一摸就疼甚至碰不得,这些人睡眠都有问题。想要让这些内心比较压抑或者拘束的人睡个好觉,唯一的方法就是打开他们的心结,两手举起来去睡觉。很多人刚开始适应不了,一会儿手就麻了,手越麻就说明问题越严重。当心的经气走不到小指末端的时候,心脑的供血都会有问题。很多人举一会儿手,不是肩膀酸疼就是手麻,还有的出现手凉、手上冒凉气这种情况,这些都不用害怕,这是人体自我疗伤、自我治疗的过程,慢慢地学会适应就好了。
    很多人睡不着觉,就告诉自己放松,还去数羊,所有这些都没有用,与其那样,还不如学我说的这个姿势。我们就把手举起来,默默地数自己的呼吸,去听自己的心跳,通过数息、听心跳能睡着是最好的。至于睡着了以后姿势会变成什么样,那就是身体的自我调节了,睡着以前可以这么做。
    我教给大家一个穴位,安神、宁神的穴位。所谓安神,就是让自己的心神觉得安全,没危险;所谓宁神,就是让心神回到自己心中,不要心神外越,在外面瞎跑,就像开门把孩子接回家。这个穴位叫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和输穴,位置在我们的手腕上,手一握拳,我们的手腕上就出现了一条肌腱,肌腱的内侧拐角与掌腕横纹第一道线交叉的位置,在这个窝里,手放进去能感觉到动脉的跳动,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去点一点这个穴,感觉到酸麻胀痛时,效果最好。
    最后,我们说一说床摆的方向,关于这个问题,现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北半球,只有一个方向是不能睡,就是头朝南、脚朝北的方向,其他都可以。原理是什么呢?有人用磁场来解释,有人用形象来解释,我也不做什么解释,因为这是中医的师承,我的老师就是这么告诉我的,而且我也有亲身实践过。健康的人头朝哪儿都能睡着,头朝下也能睡着,但是那些睡不着觉的比较敏感的人,一换这个方向就睡不着,换成其他方向就能睡着,这也就验证了中医传承的这个观点,这个意见供大家参考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3 发表于: 2012-08-13

    春天为什么很多人会感到莫名的心烦?心烦的原因在哪里?究竟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问题?
    烦躁是春天常见的一种不良情绪。如果赶上多风少雨干燥的天气,烦躁情绪覆盖的人群就会更多,表现得就会更加激烈。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如何认识和应对烦呢?
    烦的本意是火上头,发热、头疼。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发烧,头疼脑热。火气上冲头,起初可以出现发热、头疼,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情感、精神。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不过一般都说心烦,用来区别生理上火气上头的烦。
    烦是会意字,从页(xi ),从火,“页”是人头,比如颈项,还有繁体字的頭、憂都是用页作为偏旁部首。
    烦是怎么出现的呢?原因分内外两种。先从内因说起:五行之中,心与心包属火,是阳性的,肾属水,是阴性的。人与天地相应,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就像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往复循环。这就是《易经》中所谓的水火即济,天地交泰。相反,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这些郁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有的是痰饮,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而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有的在咽喉,比如梅核气;有的在胸中,比如胸痹;有的在心下,比如虚痞、结胸;有的在脐周,比如水气病;有的在小肚子上,比如奔豚。这些会使火气不降反升,熏灼头脑,寒水无法蒸腾,凝滞于下,热者愈热,寒者愈寒。在《易经》中,这是火水未济、天地不交;在中医里面,这种状态就造成了火上头,就是烦。
    《易经》把这种天地、阴阳不交的状态称为否,中医把否加了个病字边,把阴阳不调和的症状称为“痞”。很多病人手脚冰凉、颜色发青,但是却头疼发热,脸上长痤疮,口腔里面起溃疡,咽喉肿痛。有一些人还有游走性的关节疼痛,自觉双脚冰凉,像走在冰雪上,但是同时会出现心中烦热、头疼、干渴、老想喝冰水。中医统统称为痞症,原因是上热下寒,阴阳隔绝,痞塞不通。经脉郁结导致心中有热,上攻于头就是烦的内因。消散郁结,疏通经脉就是治疗烦的方法,也就达到了成语否极泰来的目的。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4 发表于: 2012-08-13
烦的外因,一是由于热邪之气外袭头脑,特别是在春天和夏天,天气渐热、地气上升,会使病人气血上冲,病人感觉焦躁、干渴,有的体温高得像烧着的火炭,还有的会在开春喷涌鼻血,这都是天气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处事繁杂纷乱,搅扰心神。在古代烦与繁同音同意,外界事务过多,突破了心理承受极限,导致人心中焦躁、厌倦,这就是“外繁”导致“内烦”。所以这些人应当适当减少应酬、工作,还可以通过服药清解已经郁结在心中的毒火,也是积极有效的方法。我们一般用苦寒泻心火的药物治疗,比如黄连解毒汤。
    自己在家里可以喝点莲子芯泡的茶。
    有的人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心中也总是焦躁不宁,这是心气太虚不能担事、不能任物,是心气、心血不足的表现。过度频繁动用心气阳气,就会耗伤精血,到了夏天没有阴液的滋养降温,就会导致人心烦意乱。中医称之为“虚烦”,也就是说没有谁骚扰你,却觉得烦。治疗应当静养,恢复心气心血。用酸枣仁补养肝血,让人沉睡安眠,解除心劳过度导致的烦躁。治疗人们说不清、道不明的烦躁,心中发热,胃中泛酸烧心,不能入睡的一般还要用栀子,也是苦寒的药。最后治疗心血耗伤到了极点,这些人舌质干裂,沟壑纵横,舌苔剥脱,甚至舌苔光滑如同镜面一样,根本无法入睡,属于心阴血不足,就得用些血肉有情之品。我们往往用鸡蛋黄加上阿胶做汤,让患者服用,帮助他们来治疗这种虚劳、虚烦、不得安睡的状态。
    酸枣仁补养肝血,让人沉睡安眠,解除烦躁。
    栀子等苦寒药缓解心中发热、胃中泛酸烧心。
    鸡蛋黄加阿胶做汤治疗虚劳、虚烦、不得安睡。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5 发表于: 2012-08-13

    “躁”这个字带个“足”字边,意思就是手脚乱动,手足无措,不得片刻宁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中医讲,四肢者,诸阳之奔也。就是说人的阳气奔涌,流向四肢,当躯干或者头颅的火太旺的时候,多余的能量就流向了四肢,导致人出现这种躁扰不停的现象。
    现在临床中比较多见的是儿童多动症,这些孩子往往表现为坐不住,小动作特别多,经常戏弄、骚扰同学,没人骚扰的时候,就自己啃铅笔、啃指甲。这些孩子不能专心听课,注意力很难集中,东走西跑,有的人还表现出来不由自主地挤眉弄眼、吐舌头。这些手脚乱动的孩子已经被诊断成一种病,就是多动症。
    儿童是纯阳之体,儿童的多动症往往属于阳气过旺。我们说过,如果饮食过饱,饮食的性质过于热的话,就特别容易导致出现这种躁。所以治疗儿童多动症、儿童的夜卧不宁,首先要注意他的饮食,特别强调不要吃鸡肉,更不要在吃鸡肉时还加辣椒。
    勿吃鸡肉、辛辣,戒绝碳酸饮料。
    另外,很多多动症的孩子,表现出干渴、口渴,经常喝冷饮,然后吃一些特别咸,甚至特别麻辣的东西,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建议这些孩子除了不吃鸡肉以外,还要戒绝碳酸饮料,慢慢养成不渴不喝,喝热水的习惯,而且还要适当喝一些消食化积的、苦寒清热的药,比如说培养孩子喝茶的习惯。
    成年人的躁,表现为坐在那儿,不停地抖腿,然后嘴里一定嚼点口香糖,总得找点事干,静不下来。让他躺下来呢,又辗转反侧睡不着。还有人表现为虚火,手心脚心滚烫,睡觉以后,手不知道该往哪儿放,总想找个凉一点的地方降降温。成年人的躁开始都表现为躯体的症状,但是这种躯体症状发展严重了,就会影响人的心情、情绪、情感,以至于影响人的心神,出现一种浮躁或者狂躁的状态,就是现在常见的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一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6 发表于: 2012-08-13
造成这种躁的状态有环境的原因。我们说现在的社会就是浮躁的社会,为了生存而竞争,不断地追求和攀比,心火和欲望同时被煽动起来,不停地去奋斗,伤害自己的精血。很多成年人整天忙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并且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奉劝这些人收收心、宁宁神,端正价值观,最后学会聚精会神地去完成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而不是为以前发生的事情懊悔,也不要为将来还没发生的事情去激动、去兴奋。
    除此之外,饮食不当,吃一些热性的东西,或者吃一些被催熟、被注射了激素的食品,都可能导致心火、胃火亢奋。另外,饭菜太过肥甘厚味,清淡的味道已经引不起他的食欲,必须用麻辣咸的东西来激发食欲,这都是内火蒸腾、躁动不安的原因。
    其实,克服躁的办法就是用水来平抑心火,而这个水就是我们说的肾水和肾精。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的咽唾养生法:每天晨起或者临睡前,关灯静坐,舌抵上颚,等到舌下存满津液,就把它慢慢咽下去,用意念想把它咽到丹田。你看“活”字就是舌边有水,坚持这样做,人的津液慢慢变得充盈饱满。如果兼顾呼吸吐纳的方法去调养的话,你会觉得心中那种激动、喜悦的情绪会变得平静,手足就不会无措了。
    咽唾养生法:每天晨起或者临睡前,关灯静坐,舌抵上颚,等到舌下存满津液,慢慢咽下去,用意念把它咽到丹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7 发表于: 2012-08-13
春日话肝
    按照五行学说,春天属木,在人体对应于肝、胆。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甲,也就是指甲。同样肝也属木,这个木不是木头,而是有生命的树木。古人说“木曰曲直”,也就是说树木的本性是能屈能伸的,当大风刮来时木可以弯下去,而风过以后,木又会挺起来。所以,与此相关、有此共同属性的一些脏腑器官组织,就归属到五行中木的这一类里面。这怎么理解呢?
    首先,肝主藏血,藏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多余的血会藏到肝里面;另一方面,肝主疏泄,疏泄简单地说就是疏通开泄。收藏和疏泄貌似非常矛盾的两个功能被奇妙地体现在肝上。晚上,肝把血藏起来,魂也休息了,人就睡着了;早上,肝把血放开,人就醒了。这一收一放正像树木的曲和直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说肝属木的原因。跟肝这个脏相对应的腑是胆,胆的功能与肝类似,平时它先把肝脏分泌的胆汁藏起来,当人吃了肥腻厚味的食物以后,胆就把胆汁放出来,这也是曲和直的功能。
    肝属木,主宰人体藏血与疏泄,二者平衡则身体健康,如果二者失衡,又会造成什么麻烦呢?
    如果肝疏泄有余而藏血不足,人就会兴奋狂躁有余而安稳沉静不足。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浅睡、多梦、早醒,有的人还会有说梦话、梦游、梦魇等等魂不附体、神不守舍的症状表现。尤其是到了春天来临,肝气升发的时候,这种症状表现得尤为突出。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患者要少吃辛热辛辣的食物和药物,相反要吃一些酸涩收敛的食品和药物,比如莲子、话梅等等。如果肝藏血有余而疏泄不足的话,人就表现为嗜睡、困乏、疲倦、手足逆冷等症状,这些人在开春以后症状会减轻,需要的话可以多吃一些辛辣、芳香、刺激、提神醒脑开窍的药物和食物,比如肉桂、生姜、紫苏叶等等。
    春季应格外注意养肝护肝。
    肝疏泄有余而藏血不足,少吃辛热辛辣食物,适当吃些酸涩收敛食物。
    肝藏血有余而疏泄不足,多吃一些辛辣、芳香、刺激、提神醒脑开窍的药物和食物。
    女性每隔28天就会排卵来月经,这也是肝放血的过程。肝疏泄有余的话,人会出现月经量过多、周期缩短、带经时间延长等问题,中医称为崩漏,突然大量的出血叫做崩,淋漓不断的少量出血叫做漏。中医同样用酸涩收敛的药物来治疗,比如侧柏叶、山茱萸、槐花、醋等等。相反如果迟迟不来月经或者周期很长,经量很小,带经时间很短,那就是肝疏泄功能不足,需要用辛温补益肝血的药物,比如鹿角胶、当归、川芎、红花等等。
    同样,男性的生殖健康也和肝的功能密切相关。肝气血不足,藏血多疏泄少的话,男性就会出现无法勃起,或勃起时间不长的问题。治疗上需要用一些补肝的药物比如鹿茸、巴戟天、淫羊藿配上酒来服用。与此相反的情况是肝气肝血充盈过度,这会导致长时间勃起、充血而血液不能回流。这往往与患者乱用兴奋剂、壮阳药有关,这就需要用一些泻肝火、泻肝气、解毒的方法来治疗。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8 发表于: 2012-08-13
春日话筋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我们身体的组织,首先骨头不可能这样,骨头是坚硬的,不可能打弯;髓是软的,它也不可能硬起来;血管也不可能,一旦硬起来就变成血管硬化了。只有筋是和木的功能一致的。很多人可能会说,肌肉也可以紧绷的时候发力,放松的时候柔软,但是我们要记住控制肌肉伸缩的是肌腱,而肌腱就属于我们说的筋。
    正常的筋具备两种功能,一个是发力,另外一个是放松。不正常的情况一种是光发力不放松,过于直而不曲,另外一种是光放松不发力,过于曲而不直。
    《黄帝内经》在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的时候说,女子过了28岁,男子过了32岁以后,肝气肝血功能逐渐衰退,对应的筋的功能也会出现变化。如果筋的功能衰退的话,很容易导致关节病的出现,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病、肩周病等等一系列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肝气肝血不足。
    平时怎么养筋呢?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顺应肝的性质。一个要能屈能伸,不能伸而不屈,也不能屈而不伸,也就是说当你用筋的时候,筋相当于一个橡皮筋,它有一个弹性限度,反复抻拉的次数过多,就会损伤他的弹性,另外,拉扯的时间过长,也会损伤它的弹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应该随着四季阴阳的变化,去合理地使用我们的筋。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过度锻炼,甚至于自虐、自伤,反而造成了对筋的伤害。比如说,很多人白天工作,到晚上还在熬夜,晚上应该是肝藏血、血摄魂,是休息的时候,但是他还强迫肝释放自己的气血能量,去支撑自己的活动。不管是坐在电脑前面打字也好,看书也好,都是在消耗肝的气血,这种消耗就是“劳”。“劳”的繁体字是“勞”,上面两个火,底下在发力,本来应该休息的时候,你还点着灯笼火把,在点灯熬油,发力工作,这就叫得不偿失,老这样的话就会先伤筋后伤骨。所以适当放松,改变自己的姿势,变换一下体位,让自己的肝气肝血得到很好的休息是最关键的。但是当我们投入一件事情,尤其到很high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身体,忽略病痛,就比如战士在战场上冲锋杀敌的时候,肠子都出来了也不知道,等到战斗结束了才发现。很多人也是这样,他保持一个姿势开始也很难受,但是到后来就不觉得了。“不觉得”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问题,实际上是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忘记了自己病痛的存在,这就是麻木不仁,麻木不仁以后最终还会让你感觉到疼,只不过,那是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的大爆发。
    另外在饮食上想营养自己的肝气、肝血的话,大家要少吃油和肉,多吃动物的蹄筋,比如猪蹄筋、牛蹄筋或者鹿蹄筋等。最好的是鹿蹄筋,它的弹性是最好的,营养价值最高。古代写尘土的“塵”,上面是个鹿,就因为它的弹性好,才能把土扬起来。
    要营养肝气、肝血,就要少吃油和肉,多吃动物的蹄筋。
    除了不熬夜,吃蹄筋,一旦出现问题以后要注意保暖。但是很多人出现问题以后,一疼就冰敷,冰敷固然能让自己暂时忘却痛苦,殊不知五行里面肝和心都是阳性器官,它是向上的,用冰敷这种方法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筋的纤维化,反而使得筋变脆变硬。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379 发表于: 2012-08-13
颈椎病
    我们说一下常见的颈椎病,前面曾经提到过,抬头放风筝有助于缓解颈椎肌肉和肌腱的疲劳、矫正人的颈椎的变形、防治颈椎病。现在我们就详细讲解一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和中医治疗。
    首先,我们来看看“颈”,他的意思是指脖子的前面,而脖子的后面叫“项”。颈椎病很多人的表现其实是脖子后面的问题,所以确切地说应该是“项椎病”。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一个生理弯曲,就是颈椎是弯曲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由于长期习惯于埋头工作,老是伏案或者低头,造成了颈椎生理弯曲的消失。由于骨骼的变形,导致了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肌腱(就是我们说的筋)还有神经、血管,他们的位置和形状都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常见的颈椎病的发生。
    这种病的发病往往出现在男女过了生理高峰以后,一般男人过了32岁,女人过了28岁以后。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经常埋头伏案工作,大家都注意到脖子的问题,没有注意到心口窝的问题,你老伏案工作的时候,一个是脖子气血运行不畅,另外一个就是心口窝这儿堵着。所以很多颈椎病的人除了表现为刚才说的那些症状以外,他同时伴有严重的胃病,你摸他的脖子是硬的,心口窝也同样很硬。所以,我在临床上治疗很多颈椎病的病人,我先治疗他的胃病,当把他心口窝这里的僵硬、痞塞、硬满的症状疏通好以后,脖子也会变得柔软起来。所以,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他们之间的这种关联性。
    颈椎病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除了影响胃以外,还会影响心脏和心情,所以很多颈椎病的病人有胸闷、气短、自觉心跳、早搏的症状,还有就是严重的失眠。这就说到导致颈椎病的另外一个原因——枕头不合适。枕头一定要相对硬一点,给你的头颅一个支撑。这样的话,附着在颈椎上的这些肌肉、肌腱、血管、神经都能得到放松;当你睡一个软枕头的时候,头不受力,你的颈椎就会绷着,绷着的结果就是一晚上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颈椎病。我们看到,中医有个穴位叫做安眠穴,这个穴位在翳风穴和风池穴中间,当我们治疗这种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的时候,这个部位,其实也就是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那儿就有一个非常大的硬结。我治疗过很多病人,那个硬结能硬到像石头一样,当把这个硬结揉开、揉软、揉散了以后,颈椎就得到了放松,他的脑部的供血就得到了缓解,这时候那种焦躁的、烦躁的,或者莫名兴奋的情绪才能够得到缓解。
    关于颈椎病的治疗,我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去做牵引,原因是什么呢?本身它就失去了弹性,失去了这种自我复位的功能,再强拉硬拽,带来的只能是更大的损伤。所以,我建议先去做一些柔和的按摩或者针刺,很多人的颈椎坚硬得像石头,连针都扎不进去,慢慢去疏通气血,气血疏通好了以后,血液循环跟上了,再慢慢做一些按摩,按摩的手法要柔和,切记不要轻易去扳。
    治疗颈椎病,不能一律都做牵引;可采用柔和的按摩和针刺。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