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阳穴是最难找的穴位,不是凹陷处是足背最高处。第二趾头找到了两个凹陷处中间的最高,但是在什么地方最高呢,面积比较大,这一块比较亮白,有两条血脉之间有一个很小的圆骨颗粒,揉动一下才知道只有一个确定的位置,针灸肯定不能在骨头上针灸,就在这个骨头颗粒的前面就是。
冲阳穴 这是右足,左边第一条经络是胃经(内侧),在这里的足背上有冲阳穴,中间的一条经络的胆经,左面第三条经络是膀胱经(外侧)。
左足的的右面的经络是胃经,也是内则这是一致的,按照内侧和外侧比较容易区分三条阳经的位置。
冲阳穴 冲阳穴 - 出处《灵枢·本输》:“足跗上五寸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去陷谷三寸”;《千金要方》:“一云二寸”;《医宗金鉴》:“从解溪下行足跗上高骨间动脉”。
冲阳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属足阳明胃经。原穴。在足背最高处,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并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主治头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足缓不收等。直刺0.3-0.5寸,避开血管。艾条灸5-10分钟。

〖名解〗冲阳。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有解溪穴的分流,传至本穴的经水较为稀少,经水受脾土之热而大量气化冲行于天,故名。
〖别名〗会原穴,跗阳穴,会屈穴,会涌穴,会骨穴。
〖取穴方法〗冲阳穴位于人体的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疾病〗 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