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音材料的分类与选择。1)教材语音:这种语音材料的特点是先有“脚本”再有语音,而且一般情况下,因为朗读的人知道听这套语音的多半会是外国人,所以,发音一般相当标准、清晰,甚至包括连读、略读等等也做得相当到位。
这种语音材料因为经过反复推敲,所以在语法、词汇等方面基本上是无懈可击,初学者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学习。只要学习到位,学到的就是标准的英语。
分类:书面语、书面化口语
举例:学校用书、ADSE推荐语音、VOA Special English、Hello America、America Album。
2)广播语音:广播语音也有脚本,但一般是先进行采访,然后再整理后得到的语音。这种语音材料一般情况下不是专门针对外国人来进行的,所以,语速快而自然,跟日常交际用语基本类似。
看这种语音材料的脚本会发现,发言人可能会存在一些语法上的漏洞、缺失,这些被缺失的部分,在脚本上就被补足了。但因为其特定的语境,听音的人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广播英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朗读人一般是专业的播音员,这种人的语音素质特别优秀,声音或清亮、或圆浑、或柔美、或轻快,总之,听这种人说话,是一种享受。
分类:书面语、书面语式口语
举例:VOA常速、BBC
3)电影语音:电影当然也有脚本,但这种脚本完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种人物的,而不是为了让人听清楚的,所以,对于没有机会出国去实地体验外语语境的人来说,电影语音可以被近似地认为是口语。
口语的特点是说话是由当时的情况、人物的情绪、思想、意图等紧密相连,所以,说的话不仅快而模糊,重要的还有相当多的省略,不符合语法,有着大量特定的句式、约定的特别表达方式。还有就是,因为有着相当多的肢体语言、影像帮助人们理解当时的意义,所以,语言只是一个很其次的方式了。
这种语音材料不适合用于当作学习材料。ADSE的方法里,把它放在了Stage4,也就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英语思维”之后再来学习,这种语音材料仅让人能熟悉英语,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罢了。
选用这类语音材料,应该选谈话较多,而打斗、波澜壮阔的场面等等主要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场面很少或没有的带电影脚本资料(如Crazy English会提供一些大片的语音磁带),仅可以拿来作为泛听的资料(我本人最喜欢的是Kramer vs. Kramer)。这种语音材料的缺点是没有人更正它里面的语法错误,对于初学者,不小心就会有误导的作用。优点是其故事性强,能更深地激发自己的深层次感动,有利于实现听清的第二个层次:深层次听清。
达到我说的“自然听清”的阶段,就连电影语音也能听个清楚了,缺少的只是词汇量的支持而已。
[ 此贴被roydxy在2005-11-10 10:0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