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对话桃子第一讲:茶道的那些事儿
下载:20121028国学堂-梁冬对话桃子第一讲.flv
20121028国学堂-梁冬对话桃子第一讲.mp3
20121028国学堂 梁冬对话桃子第一讲
http://www.56.com/u93/v_NzcxMTM2OTA.html 梁冬: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大家好,欢迎收看有天士力冠名播出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其实呢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呢,酒文化、茶文化、水文化呢,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文化。酒文化呢可以说是一种“通”的文化;水文化呢是一种“润”的文化;而茶文化呢可以说是一种“清”的文化。它其实一直以来呢,帮助我们中国人从浊世当中走出来。所以呢我一直也很想做跟茶有关的一个专题,在《国学堂》里面你说不讲茶,是不可能的。除了之前我们采访到的老古老师呢,我们在这一期也特别请到了北京很著名的茶人--桃子老师。
桃子:梁老师好!
画外音:桃子,知名茶人,茶艺师,御品阁茶苑苑主,北京老舍、碧露轩、怡青泉等著名茶馆特聘茶艺培训师。
梁冬:桃子老师呢在很多的我们的圈子里面的朋友都交口称赞。其中呢有一个关于桃子老师最传说的……最有趣的故事传说呢,是某一天呢桃老师在某一个茶的课程上讲课的时候,一堆同学在泡同一泡茶,每个人都在泡同样的水、同样的茶,结果呢桃子老师喝到某一个同学的茶的时候,说:哎呀,这个水很难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结果泡茶的那位同学脸一绿就走了。他正好当时的状态是比较纠结的。
桃子:对,没有错。
梁冬:这个事情呢,在我后来听过来呢,我觉得简直就是一个江湖传闻,或者就是一个造神弄鬼的事情,怎么可能!同样的茶,同样的水,因为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去泡,对于一个品茶的人来说他就能感觉到不同的场!
画外音:茶发源于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茶道更是作为茶文化的精髓流传于世间。好的茶人讲究用心泡茶,那么究竟茶该如何泡制,泡茶的不同手法、不同心情是否真的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桃子:我们说的可能就是茶观照的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所呈现在茶汤面前,当我们品这杯茶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心就是对面--对方泡茶人的一个磁场关照到我们身上。
梁冬:可不可以这样,正好您这带了一些茶,我来泡一泡。
桃子:可以。
梁冬:有差别吗?
桃子:没问题。
梁冬:今天是什么茶?
桃子:这泡是白茶,这泡茶是福建当地茶农自己喝的一泡茶,这几年市场上非常风靡,因为呢它能治疗小孩的荨麻疹,还有呢慢性咽炎等等。
梁冬:哦,这样子。
桃子:对呀。
梁冬:现在衡量一个东西好不好就一个标准,这个东西是不是你自己吃的。比如说你养猪的人,是吧?他卖给你的猪肉和他自己吃的猪肉是不一样的。种菜的人也是,这一拨是给你们吃的,拿来卖钱的,这一拨是留着自己家吃的。所以呢现在能够找到那些茶农自己喝的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桃子:对,已经是很难得了。这是热水,首先呢我们要烫洗一下器皿。
梁冬:烫洗一下。
桃子:这就是在泡茶,茶道过程中这道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让我们清洁一下我们的身心。我们一般是烫洗完盖碗,用盖碗的水来烫洗公道杯,然后用公道杯的水来烫洗杯子,然后这个壶嘴呢,通常是转到自己这个方向,这样子呢水的哈气不会熏到客人,我们通常转到自己的方向。泡茶呢,是身正、心正、茶气正,尽量放松。
梁冬:无量寿福。好啦。
桃子:可以把茶拨进去了,拨进盖碗,来,茶针。
梁冬:这叫茶针,是吗?
桃子:对,这叫茶针。
梁冬:用哪边拨?
桃子:用针的那头。
梁冬:用这头。拨多少?
桃子:全部拨进去。
梁冬:这么多啊!
桃子:对。这白茶这才3克的茶量。
梁冬:好。然后这个要放什么?针也要对着自己吗?要对着自己,是吧?小的时候啊我们就是……家里有老人,说你要递把刀给别人,在家里做菜用的,尖对着自己,刀柄给别人。
桃子:对,没错。
梁冬:现在小孩子都是直接把刀弄过来。
桃子:对,直接就递过来了。
梁冬:所以这些东西是什么?就是说耳濡目染的家里面的教养。其实有些时候家里面有些年轻的夫妇啊很害怕老人带孩子,说怕把小孩子带坏了。
桃子:对,宠坏了。
梁冬:其实啊,老人带各有利弊,也会宠他,但是也会把一些老的规矩交给他们。
桃子:对,没有错的。
梁冬:这样么?
桃子:好,对。水柱大一些,不要直接对准茶叶砸,是转着圈,沿着边缘,对,好的。
梁冬:他们说这叫沏茶,呵?
桃子:对,这叫醒茶。
梁冬:醒茶,然后咧?
桃子:然后呢盖上盖子,把茶汤直接倒进茶盘里边。
梁冬:直接倒进茶盘里。
桃子:对,直接倒进去。
梁冬:好愉快啊,做节目的时候还可以喝茶,这个太愉快的事情了。
桃子:那我也很佩服梁老师,这盖碗拿的居然还能拿得住。
梁冬:是吗?会有问题吗?
桃子:盖碗有的时候大家拿的……
梁冬:会很烫吗?
桃子:会很烫手啊。
梁冬:哦,是吗?
桃子:你想想,一百度的水,所以说很佩服您。
梁冬:是吗?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根本没想这事。
桃子:对,您已经做到了。
梁冬:是啊,但是你如果再告诉我,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担心的事情了,再来吗?
桃子:嗯,轻轻转圈。
梁冬:然后呢?
桃子:好的,这时候可以出茶汤了,盖上盖子。
梁冬:然后呢?
桃子:沿着公道杯慢慢地出茶汤,对,非常好。我们说了,往往刚学茶的时候,第一次泡的茶汤会非常的好喝,因为他无所顾忌,无所挂碍。
梁冬:这也算我初男作吧。
桃子:对,所以我很荣幸,非常谢谢梁老师。
梁冬:我又把我的第一次奉献出去了,我每天都有一次第一次交给别人,这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倒茶要倒多少分之一呢?
桃子:茶基本上是倒七分满,中国讲究茶七酒满饭八,所以茶一定是要倒七分满。
梁冬:酒是要满的,是吗?
桃子:对,然后尽量……好,谢谢,谢谢。我们先闻闻这泡茶的茶香,白茶呢,是纯阳光干燥,所以它有一股阳光的味道。
梁冬:你不要引导我,但是你这么说,我真的有闻……真的有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就总而言之……
桃子:对,这要自己去感悟。
梁冬:你要相信了,对。这就是,是吧?
桃子:然后我们拿杯子是拇指、食指、中指托杯底,男士是后两指收拢。
梁冬:哦,这样子,很烫的哦。
桃子:对。女士轻翘兰花指,拿着边缘这儿,是不会烫你手的,对,好的。
梁冬:男的要两个手,是吧?
桃子:对,转手腕。
梁冬:转手腕。
桃子:当一口茶汤含在嘴里,把茶汤含在嘴里以后,舌尖顶着上腭往里吸茶汤,发出声音来。
梁冬:真的好喝唉。
桃子:非常好喝,梁老师泡茶真的非常好喝。
梁冬:真的吗?这就没有什么……
桃子:看出您的心情很高兴,很high。
梁冬:对,今天是真的很好。哎,就是说,其实你在喝的时候,就能看到这个泡茶人的心情吗?
画外音:好的茶汤与茶本身休戚相关,然而泡茶人的心态同样影响着茶汤的品质。心无挂碍、心情愉悦的梁冬,在演播室首次泡茶,便备受桃子老师的赞誉。那么泡茶人的心情影响茶汤的品质是真实存在的感受,还仅仅是茶客内心的一种心理暗示呢?
桃子:您的整个动作是放松的,全身心的放松。我们假如说我们第一次泡茶的时候是无挂碍,所以泡的茶就是纯自己本味。但是我要教您说,哎,这个盖碗您不应该是那么拿,应该是拇指、中指、食指三个手指去拿,然后您注水应该是慢慢地转圈下去。我教您以后,您就学会了,然后当您注水的时候,您就会很在意说,这个水柱是大小,这个水柱我击打到茶没有,然后这个盖碗我这么拿对不对?那就是有挂碍了,所以泡出来的茶汤自己的心会揪着的,有的时候就他们光……就是泡茶泡了,然后拍茶汤,然后从茶汤上我给他们点评,点评这泡茶你泡的怎么样,这泡茶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泡。首先呢,并不是……没有那么玄,说心里话。首先因为那个学生是我教出来的,我知道他会用什么样的手法去泡茶。第二点就是我对他这泡茶有所了解,这泡茶我有足够的了解,知道它泡糟是什么样,泡的好的时候它的茶汤是什么样,结合这两点,然后总结出这泡茶汤什么样的结果,是这样子。所以呢很多人就说,唉,这个很玄,实际上没有的,只要你静心,你用心去观察,这些就很容易做到。
梁冬:是,不过不瞒你说呵,当你刚才说你拿着手不会烫?我真的开始意识到其实真的是很烫的。
桃子:只是你已经忽略不计了。
梁冬: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概念的,现在开始有这个顾忌了。来……
桃子:谢谢,您的茶巾,可以直接茶巾擦一下公道杯,倒给我们就可以了。
梁冬:哦,这样的吗?
桃子:对。好,谢谢。
梁冬:茶是七分,酒是满的,饭是……
桃子:对,对,饭是八分。
梁冬:饭是八成。托着下面,这就是有挂碍了,有挂碍了。第二泡和第一泡就是不太一样。
桃子:完全是不一样的。
梁冬:口感是不太一样的,我以前的理解呢是因为它泡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嘛,茶叶是出来不一样嘛。
桃子:茶浸泡出来的就不一样了。
梁冬:情绪也不一样。
桃子:对,跟您的情绪不一样,茶香,我们说了茶的香气……色香味--它不是一种固定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不固定的东西。那我们要追求这个茶汤的色泽要好看,茶汤的香味要香,然后口感要舒服,当你就说光喝这杯茶的时候得到了……很满足。但你可能满足以后,将来,就是说我在第一次喝到梁老师的茶,非常好喝。但是将来我可能再也喝不到梁老师的茶了,我内心可能会更空虚,这就是我们说的诸漏皆苦。也就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有的东西都打破了以后,我们所要追求的就是空。只有在当下泡茶的这个过程,让我们知道了世界完全是停止的,我们仅仅关心是这个水倒进茶里边,这个茶和我们心的交流,之后呢我们得出这杯茶汤。通过这杯茶汤,闻着……每次的呼吸……当我们端起这杯茶的时候,我们的呼吸和我们的茶香,美妙地……每次美妙地相遇,又最后美妙地分手,就像我们的人生。我们说了,我们知道这泡茶是由浓到淡,我们知道它的整个过程变化,我们就把这些放下。
梁冬:嗯,这个,您刚才讲的这个喝茶的时候啊,我突然有一种体会,就是中国人呢……就是之前林糊糊老师坐在您这个位置讲的书法呵。其实,她说一个人写字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观看自己的心性,写字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过程。其实,茶,也是如此。
桃子:一样的。
梁冬:是吧?你每天在泡一个茶的过程里面,你发现你会留意自己,是不是……
桃子:每天在观照自己。
梁冬:能不能定在当下。那到底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情趣呢?不泡茶,或者你泡一下,和你只是在看呢,我相信是不同的感受。我们每天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来观照自己,所以叫观自在啊,照见五蕴皆空。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之《国学堂》。
画外音:茶好比人的青春,茶汤随着水的次次浸泡而变淡,而青春则随着岁月的无声洗礼而失去。好的茶人深深懂得茶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茶汤观自我,以茶韵照内心。那么茶道间究竟有怎样的人生哲理,竟让诸多茶人如此魂牵梦系?
梁冬:刚才桃子老师讲到一个话题啊。她说呢,其实你每一次泡茶的时候,你都会发现这个茶味呢由没有味道,开始到浓,然后慢慢变淡,其实它是一个人生的浓缩。
桃子:就像说人生如深入浅,由浓到淡。
梁冬:我们开始的时候对这个社会不了解,对人生不了解,很生涩。然后开始如鱼得水,人生就如挤公共汽车,你再挤,你挤到上面晃晃晃,你总能晃到一个比较舒服的地方。然后你以为你已经了解人生了,最后发现呢,同车的人,一个一个下去,你就会变得很孤单,诸如此类。其实我们喝过一泡茶,六次、七次之后,或者十次之后,你会感觉这个茶慢慢慢慢在变淡。
桃子:慢慢在变淡。
梁冬:这个变淡其实是个提醒,这个提醒我觉得很有趣,是每天一遍一遍的告诉你,变淡是必然的。
桃子:对,没错。
梁冬:你就别老想着站在舞台中央,天天站在舞台中央,这很可悲的,是吧?在我泡茶的时候,你有什么指示吗?你觉得,我的第一泡和第二泡有什么不一样?
桃子:第二泡就是,可能就是太小心我刚才所纠正的那些动作了,所以心还是比较紧一些。
梁冬:哎,你说,我这些动作怎么会对这个茶的味道有影响呢?
桃子:您的动作拿起盖碗的时候,您觉得烫,又把盖碗放下来了,那茶汤在里面浸泡时间就久了呀。然后当您出茶汤的时候,这个公道杯……把盖碗整个拉上来的时候,它的茶汤落到公道杯的温度就凉了,香气就散发掉了,当您入口的时候,没有香气,我们说了,首先我们闻到的是香味,它的香味很香,你就可想象,你自己就发挥你自己的想象,就觉得这杯茶入口一定很甜。所以它先给你……心给你的就是甜的信号,所以你就想,哎,这杯茶入口一定是很甜很舒服。
梁冬:你说到这个地方啊,我有个感悟,你说写书法也是这样,毛笔万千变化,一支笔,它的深浅,它的快慢,它和水的关系,它和纸的关系,它和墨的关系,它和砚的关系。
桃子:对,它和你手的关系。
梁冬:手的关系。所以呢,它有太多变化。以至于当你真正懂书法的人呢,你可以从这个笔迹里面呢了解写字这个人的情绪,它很微妙。所以一个敏感的茶人,他技术上来说也是可以借由一个人他泡茶的时候是不是顿了一下啊;他抖了一下或者他的水啊,或者他转啊……
桃子:还是他的眼神。
梁冬:他的眼神呢,他所营造的整个气场之间的关系呀。他也可以从这里面解读出很多东西。
桃子:就像说主人与客人,然后泡茶与喝茶者,通过你喝茶,通过你拿水手泡,每一个动作与动作的交流……公道杯和盖碗,它有固定的位置在那摆放。您水与茶,还有您的眼神和身体整个动作,它们有自己固定的位置。那冲出来的茶汤,它有千变万化。
梁冬:它会就像一个巨大的一个能量场。你稍微一个系数改变了之后,它的信息就不一样。
桃子:对,它整个信息整个转变过来了。就像说我们现在的这杯茶。所以我们现在就说,年轻的人制茶,会把这些东西挂碍这些直接展现在茶里面。老的工艺师,他会慢慢地随着时间,慢慢地把这些……就觉得我生活,我每年都是这样子过过来,我的茶每年都这样做出来。好,我的茶每年收入是这样的,我养活一家人没有问题,那可能他会把……慢慢地日久了把这些东西全部忘记了,或者是心慢慢地变得麻木了,他可能就空了。
梁冬:有可能。
桃子:然后就会冲出一泡好茶来,有可能。
梁冬:前两天有个女青年跟我讲。她说呢,她很悲摧。她呢读了点书,也接触到一些人,但是呢,在她的同龄男孩子里面,她找不到一个男朋友。倒不是说没有追求者。她真的觉得那些人没感觉。但她喜欢的人呢都是那些老男人。但是没办法,她真的觉得这种老男人是比较有味道的。我当时就觉得,她其实开个玩笑。但是你在说的……刚才你说到这段的时候,我能够呼应回来了。就是说也许有些聪明的女孩子,或者敏感的女孩子,她有一种先天的能力,能够捕捉到一个男人--就像一个好的茶工一样,他经过了几十年的……
桃子:他经历过……对。
梁冬:的历练之后,他有些东西呢他放得下了。
桃子:对,没有错。
梁冬:他知道不过如此,是吧?年轻的时候也风光过,也知道,是吧?哎,这个水会随着……因为它温度会慢慢变低嘛,这个时候呢这个茶泡出来呢,其实我觉得会不会就不够……
桃子:香气不够高。
梁冬:对,逼不出来那个……
桃子:但是茶汤还是会很浓重。因为呢茶和水浸泡时间慢慢地浸透在叶底当中了。所以,茶汤会更浓一些,但就是香气低了。所以呢,我们说像泡绿茶,基本上说用85度到90度的水温,像泡这些白茶呀、红茶呀、乌龙茶呀水温是越高越好,因为它激发它的茶性,然后香气和口感,还有那个耐泡度会高很多。所以水温一定要……水是开的。
梁冬:我刚才在闻这个茶的时候,明白一个事儿。你说我们平常喝水的时候呢,我们的这个口腔是碰到这个茶杯的。但是我们平常喝水的时候没有花时间去闻它。其实你花一点时间闻自己喝过茶的地方吧,这个味道呢有些时候会好闻,有些时候不好闻。那么实际上,它其实是一个返观内视的过程。我们说观自在菩萨,他是看,内眼往里看。其实鼻子也可以闻自己的味道的。只不过我们平常没有这个机会去闻。
桃子:没有在意。因为我们说了,我们的……我们都是凡人,我们所有的心思在外边。我们的心思都在外边,去观察这个时间、这个灯光、这个温度对我们所带来的影响。当我们喝一杯茶的时候,能让我们静心地去观察这个茶汤,然后去闻它的香味。然后,最后呢,这个茶汤入你体内,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心收回来,去感受自身的体会,就是这样。
梁冬:是,你花一点点去感受这个茶在自己身体里面慢慢慢慢渗下去的时候呢,你的确会比平常要敏感地发现说:哦,原来这个水是到这的,这个汤是到这的,是吧?中国文化的……有一个秘诀。在《淮南子》里面讲到,一切内求。一切都是借由外物,就是所有的外物,它都是手段,它不是目标。是借由它像镜子一样,它是一个手段一样帮助你去往里面看,往里面看会看见什么呢?会看见广告。广告时间来了,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之《国学堂》。******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天士力冠名播出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请桃子老师来,京城著名茶人桃子老师跟我们一起来讲泡茶的时候呢,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愉快的一个过程。因为在演播室里面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泡茶。
桃子:一边聊天。
梁冬:而且呢,刚才讲到了一切的中国文化的本质其实是返观内视。你在借由泡茶,借由对所有喝茶的人的观察,然后你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每一个人的情绪的时候,其实是一次很有趣的精神和灵魂上的互动。
桃子:没错。
梁冬:是这样的吗?
桃子:对,我们说了通过喝茶再去返观世界,就觉得,哎,这个茶确实很美妙。
梁冬:很美妙,呵。哎,那个你们也经常培训一些小女生泡茶吗?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一个……就是你们在训练这些能够沉的下来的人的时候,包括你们自己。是怎么样去训练的?比如说泡茶之前的心法,然后呢,泡这个过程,包括对茶的理解,这些东西它是一个什么过程?
桃子:我们做每一步动作的时候,一定是手和心同时到位,就是当你去拿茶具的时候,你的心是跟着手去动的。不是心手在当下,不是手定在这,不是定,而是跟着手去动、去做。
梁冬:而为什么不是手跟着心去动呢?
桃子:那我们说了,当我心想到说,哎,我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时候,也会停顿很久。
梁冬:对。
桃子:那茶是不容许让你停顿的,有的时候我们的茶香,水和香激发瞬间的时候,是达到最顶峰的时候,那你错过了。
梁冬:很高级呀,你这讲的是……就是说用手,它其实就有像……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它坐更远一点,拿一个全景来拍摄的话,这个时候的壶、水、手、茶具、茶,它是一个整体。它的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线在连在一起。对吧?
桃子:对,没错,就像是我们说的,泡茶--这方圆之外就是一个……我们中国讲究圆满,这就是一个圆满,所有的东西圆圆满满。我们拿起左手的时候,我们拿起右手的时候,所有的动作从右手出去,可能就会从左手回来。
梁冬:哦,这样子啊。
桃子:讲究圆满。
梁冬:哦,还真是有道理,呵。有一本书叫《箭道与禅心》,讲的一个西方人去东方学射箭。始终呢就射的不好,后来他就问禅师,禅师说是因为你觉得你在射箭,你和那个被射的东西之间啊,一个是目标,一个是你的,所以中间你要觉得你要够着它。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它本来就是一体的,你放出去的时候,它就已经是顺着那个本来就存在的轨道,就刺到那个圆心的时候呢,它是一体的时候,你只不过是一个放松的过程。
桃子:对,就像说我们之前教大家泡茶的时候,我们会去要求你的盖碗怎么拿,你的公道杯怎么拿,你的水柱怎么出。但是慢慢地到这些的时候,把这些全部放弃,抛弃。假如说我今天不想喝茶,那我可能就不会喝茶。但是也有的说,茶人应该是天天去喝茶,会上瘾,然后没有茶活不了。我现在是什么呢?想喝茶的时候会去喝,不想喝茶可能我就不会强迫自己去喝。心动了,我今天想喝泡茶,我心里很高兴,我可能想喝一泡茶,那可能这时候茶泡出来会很好喝。但也有的说,我今天心里很难受,那我可能会借助茶,把这个心事吐在茶上,然后再从茶发挥出来,那可能就泡完茶,哎,我没事了,我觉得整个就全放松了。所以呢现在教他们泡茶,就是不要求这些细节,把这些细节全部抛掉,随你的心去走。
梁冬:你说一个人他有什么事情是周而复始每天做的,除了上下班挤地铁以外,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是不是能找到一个……一个状态是每天都做一做的。因为你每天做,所以你就建立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呢,它也是你的业的一部分,但是它也是你乐的一部分,是这样吗?所以,我觉得,我很期待你现在泡的新的这壶茶,刚才我们喝的是这个白茶。刚才桃子老师在沏茶的时候呢,是滑过来的,是吧?你看她整个动作,她的所有动作呢都是以某一个点为圆心在转,或者是拿水,或者倒茶。都是有一个圆,好,谢谢您。
桃子:请用茶。
梁冬:嗯,谢谢。上次我们跟古老师在喝茶的时候呢,他告诉我说,你要像嚼肉一样在嚼这个茶,你得咬它。
桃子:那我们说了喝茶就是随意,当你觉得咬它的时候香,那你就咬它,当你觉得发出声音吸进去的时候香,那你就吸进去。通过品茶,就刚才我们说了是泡茶,现在呢,我们聊聊,就通过品茶,我们同样也能通过品茶能观察这个世界。当您拿起这杯茶,我泡完这杯茶进奉给您,您端过这杯茶,闻这泡茶,又喝这泡茶的时候,我发现您的面部整个表情,通过您的表情,我知道您喜欢不喜欢喝这泡茶,您对这泡茶是排斥还是心生欢喜。通过这些小的细微动作,我就能观察,您喜欢这泡茶,因为它给您带来的是愉悦。然后慢慢地呢,我们就发现这个茶是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愉悦,那我可能就很开心。那我接下来泡茶的时候,我也会很高兴。那可能就是因为现在是世间太复杂了,说白了,我还是会受您的影响去泡这泡茶。那时候我们很多人就说,哎,要是人多了泡茶我会紧张,我会去发现每个人,对这泡茶的评价会不一样,那我可能心就挂碍了。我喜欢自己一个人泡,泡完了,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喝,慢慢地就这个茶很好喝,那我可能就会多喝一些。当我觉得这个茶不好喝的时候,那可能就不喝了。所以呢,我们现在这种社会就是造成我们的心都有所挂碍了,那怎么学会去慢慢地放下?通过茶,然后呢,把自己静下心来,把心收敛。我们就说了,就所谓了精神内守,把精神收到自己心中去享受这个过程。
梁冬:你们前两天你们去见到某个山上见了某一个道士嘛,是吧?啊,看见这个人呢,你说,你发现他这几年有点变化,是吧?他……昨天晚上我们俩在聊的时候,你说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当时桃子老师说,昨天晚上……我有做功课的,我在采访之前,先采访,预采访的。桃子老师说呢,说这个道士呢给人一种没有立场的感觉,他会好像很温润地在你身边,然后把你所想讲的所有的东西用你的世界观和态度去引导你走向更高的一个位置上,但是他不会跟你形成对抗。
桃子:没错,我觉得这就是高人,这就是他这几年所……可能我们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遇到的面对的瓶颈,或者是苦难,那这就是一个业力,在慢慢消自己的业,达到一个最高境界的时候,你可能会更包容了这些东西。我见到他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他能……就像说一个气球,它不会飞走,它会随你的,你想握住它,它就在那儿,你伸手回来,它也在那。当你伸手说,你手是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它会随着你所想要的去变化。这就是我对他的感觉。我觉得人还是经过磨练的比较好。
梁冬:就是你要相信对面的任何一个人,他之所以成为这样子,是有诸多因缘的,首先你要承认他的所有的好与不好。然后呢与他共处,找到他的频率,这个时候你才能够接应他。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先迎合后引导的,这中间的,就像我以前和吴伯凡,我们在讲到仆人伦理一样。真正能够领导你的是首先成为你仆人的人。
桃子:对,就像我们茶里面就说到的懂茶性、顺茶性,最后用你的思想去驾驭它。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
梁冬:会回来。
桃子:终点还是回来。这些是不断地循环,所以我们说了,地球是个圆的。
梁冬:嗯,今天呢和桃子老师喝茶,喝得非常愉快,在做节目的过程当中呢,的确感觉到自己的心性也是一层一层,有些时候高,有些时候低,有的时候很夸张、很喧哗,有的时候呢又在她的某句话里面就提醒,一下子自己又震惊地收了回来。相信呢大家在平常的时候,每一天花一点点时间去体验自己生命和身体内在韵律的这个变化的时候呢,你就发现你会每一天爱自己多一些。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你怎么可能爱世界。好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