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24阅读
  • 136回复

英语考研自己给自己变简单一点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0 发表于: 2011-09-17
众所周知,考研是人生的一次重新洗牌和重大机遇,而在考研的四门课程中,英语成了许多考生前进征途上的一只凶猛拦路虎和十分困难的羁跘与障碍。作为一名2010 年的考生,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英语复习的心得。  
  技巧一:看懂  
  阅读理解其实主要考的是 “阅读 ”之后的 “理解 ”,所以,看得懂乃是第一项技巧。  
  任何一篇文章,若要能看懂它,至少需要两个条件:认识单词和看明白句子。单词就像盖房的砖瓦,考研词汇大约为 5500个,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也并非三两天时间可以记住的,所以,考生必须先买一本考研英语词汇书进行系统、长期的学习和记忆。  
  拿到词汇书之后,首先用大约一周的时间把这些单词中你根本不认识的挑出来,如 rear, tedious, deteriorate, plausible, jargon, isotope, ……。 “黑 ”字是阅读的头一个障碍,单词不认识,句子当然看不懂,所以,消灭 “黑 ”字是当务之急。  
  考研词汇中,除 “黑 ”字外,还有大量意思非常明白的所谓 “白 ”字,如: able, benefit, culture, space, topic, ……。此类单词可一掠而过,除 “黑 ”和 “白 ”字两类外,还有许多似会不会的 “灰 ”字,如: treaty, tutor, sample, saddle, fuss, ……。甚至还有大量你觉得会但其实并非如此的 “灰 ”字,如: spring 除了 “春天 ”之外,还当 “泉水 ”、 “弹簧 ”讲 ;account除了 “帐户 ”,还作 “原因 ;理由 ;解释 ;说明 ;报告 ;占 ……”解。 affect除了 “爱,深情 ”之外,还有 “对 ……发生作用 ”之义。背诵单词时,一定要多看词汇书中所给的例句才能牢记其意义。  
  技巧二:选题  
  看懂文章之后,还有一个如何选题的问题,所以第二项技巧是选题问题。  
  众所周知,读完文章之后就要对文章后面的问题作出选择:是选 A呢?还是选 B、 C?还是选 D?许多考生说,文章有时看懂了,题就是选不对。其实选题也是大有技巧的,阅读的问题基本上分为五大类:  
  1.主旨题(又称中心思想题):这类题基本上是问 main idea, 或 best title是什么;也可以问作者写此文章的 purpose何在;或问此文的 conclusion可总结为什么。碰到这类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文中每段的首句串起来考虑。若是仅问其中某一段的中心思想为何,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加起来考虑。  
  2.词汇题(又称词语释义题):这类题常问考生一些不认识、从未见过的一些生词或词组的意思是什么。解题技巧为参考上、下文,尤其是下文。因为下文常常是对该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等。  
  3.作者态度题: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 subjective)还是客观( objective) ;肯定( positive)还是否定( negative) ;赞成( approval)还是反对( opposition)等等。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注意:作者态度常常在转折词后表明出来。所以, but一词至关重要(还有类似的 yet, however, although, nevertheless等)。  
  4.推理性问题:其典型词有两个: infer和 imply.如: 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story? 或 What i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切记,推理性问题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是你自己推想出来的,但不能凭空瞎想,必须以原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注意:以上四种题型顶多占阅读理解考试总分的 1/4左右,而其他约 30分的题都属于以下提到的:细节性问题!  
  5.细节性问题:
  此类题占阅读总分 40分中的 30分左右,因此十分重要。注意,这类问题与推理性问题截然相反,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只不过为了迷惑考生,常常将原文进行改写,换一种说法。所以,照抄原文,一字不改的不一定就是答案,而与原文意思相同的,才是正确的。  
  除了将文章看懂,把题目选对之外,阅读理解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速度与步骤。  
  技巧三:速度  
  大家都知道,仅仅把题选对是不够的,因为考试还有时间的限制。记住,考试总共180 分钟,四篇阅读最多占70 ~80 分钟(即17 ~20 分钟一篇),其余时间还要写作文、做翻译、英语知识运用等。  
  那么,对于速度过慢的考生,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加大词汇量,这样读起来才会势如破竹,一气呵成。若生词太多,自然会磕磕跘跘,走不了太快。  
  第二、阅读中最忌讳的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那样又慢又差。正确的方法是用眼去抓句子的大致结构(叫意群阅读法)。  
  第三、考研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拼搏。考研英语又比四、六级要难,所以保持头脑清醒和旺盛的斗志也至关重要。因此,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充足睡眠十分重要,可以在考场上保持敏锐、清醒的头脑,这对提高速度和专注精力大有裨益!  
  技巧四:步骤  
  阅读的步骤也十分重要。许多考生拿到文章之后从头读起,读完再去一个一个选答案。这种方法十分传统,叫整体阅读法。其优点是可以有一种全局感或整体感。缺点是文章太长,读后细节记不住,再去找答案又费劲又容易出错,许多细节都混淆在一起了,得分经常不高。宫老师建议同学们用一下主旨阅读法:先读题目,找出一些相关信息,读完第一段就做第一题。然后看第二个问题问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去看第二段,然后是第三段、第四段,依此类推。主旨式阅读法虽然把文章看得支离破碎,但得分往往很高,因为你刚看一段就去做一道题,这样记得住细节,抓得很准,广大考生不妨一试!  
  在开始研究历年真题阅读理解之前,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必须提醒广大读者:要使自己的阅读水平真正提高,必须先做题,后看答案和解析。如果顺序倒过来,阅读水平丝毫得不到提高。做题时间为一篇文章 17至 20分钟, Part A四篇文章时间控制在 70~80分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1 发表于: 2011-09-17
一.考研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四步走)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2 发表于: 2011-09-17
二.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1. 例证题

  ①例证题的标记。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 指代题

  ①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③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

  “搜索代入”法

  ①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确定该词汇的词性

  ③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

  ④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项,即答案

  注意: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

  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比如:让猜一个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的意思,我们就向上向下搜索名词词组(动词词组)。

  ☆

  隐蔽型词汇题:题干与原文的某句完全重合,只有一两个词被替换掉。隐蔽型词汇题的做法跟词汇题的做法几乎一样,往上往下找。

  4. 句子理解题

  ①返回原文找到原句。

  ②对原句进行语法和词义的精确分析(找主干),应该重点抓原句的字面含义。若该句的字面含义不能确定,则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注意:局部含义是由整体决定的。

  ③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意思完全相同,只不过用其他英语词汇换种表达而已。

  ④句子理解题的错误选项干扰项特征:推得过远。做题时应把握住推的度。

  思路:

  对句子微观分析,不行就依据上下文,

  选择时不要推得过远。

  5. 推理题

  “最近原则”

  ①标志: learn, infer, imply, inform

  ②看是否可以通过题干返回原文或依据选项返回原文。一般要围绕文中的一两个重点进行推理。推理题无论通过题干能不能定位,我们都要把它固化到文章的一两点上。

  ③依据原文的意思进行三错一对的判断。先不要进行推理,若有一个选项跟原文的意思一模一样,则该选项必然是正确答案。推理题不是考察我们的想象力,它实际是考察我们原文中的某几个点如一个、两个点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读透了没有。因此,不推的比推的好;推的近的比推的远的要好。

  ④推理题的最近答案原则:不推的要比推的好,推的近的要比推的远的好,直接推出的要比间接推的好。(原文的某句话变个说法)

  注意:做题时不能想得太多,推得过远。是否把原文读懂才是关键。

  6. 主旨题

  “串线摘帽”即在自然段少的时候串串线,串线法解不出来时,大帽子、小帽子摘一下。

  ①主旨题的标志:mainly about, mainly discuss, the best title

  ②串线法:抓首段和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把其意思连接成一个整体。要注意总结性的提示词和转折词,特别要注意中心句。(主要针对自然段少的文章;针对自然段多的文章,主旨题最好联系中心句。找一个和中心句最贴近的)

  ③小心首段陷阱。

  ④主旨题错误选项的干扰特征经常是:

  a局部信息,即选项的内容小于文章的内容;

  b范围过宽,即选项的内容大于文章的内容。

  ⑤逆向思维法、快速作文法:在两个选项看上去都十分正确无法选择时,试着从选项出发,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以此选项来写文章会有那些内容,然后把它与文章的内容比较,接近的即为正确选项。

  7. 作者态度题

  ①标志:attitude

  ②应精确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

  ③不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④可以寻找文中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如:fortunately, excessively, too many.

  ⑤举例的方式。

  ⑥抓论述的主线。把第一段读透,把其他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拉出来,看整个文章的谋篇结构。

  ⑦做作者态度题时特别注意:首先看清楚是谁对谁的态度。

  8. 判断题

  ①看可否通过四个选项具体化到文中一点或者根据自然段原则定位。

  ②每个选项都应返回原文,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判断。

  ③要重点抓是“三错一对”还是“三对一错”的关系(做题是要看清题目)。

  9. 细节题

  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

  10.重点题型中的几个问题:

  ①词汇题:字面意思不是答案,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其深刻含义

  ②句子理解题:一般不要求推理,只看句子本身。

  ③推理题:答案很大程度上是原文的重现,不一定非要经过逻辑推理从原文中得出。

  11. 正确答案的特征:

  ①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一切从中心思想出发。

  ②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③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④从语气角度来看,正确答案中经常含有不肯定的语气词和委婉表达的用词。如:can, may, might, possible, not necessarily, some.

  ⑤正确答案经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12. 错误答案的特征:

  第一大层次

  ①无中生有(未提及的概念);

  ②正反混淆(选项的意思跟原文的意思正好相反);

  ③所答非所问(虽然选项的说法没有问题,符合原文,但和题干搭不上边)

  第二大层次:

  ①过分绝对;

  ②扩大范围(注意隐蔽型的扩大范围mostly);

  ③因果倒置;

  ④常识判断;

  ⑤推得过远;

  ⑥偏离中心;

  ⑦变换词性。

  常识判断:如果一个选项仅仅符合常识,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还要看文章中类似的意思有没有出现;

  如果一个选项不符合常识,一定不是正答案。

  能够不由自主地按照正确的思路解题了,才表明我们正确掌握了这些技巧。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3 发表于: 2011-09-17
三.阅读的技巧

  1. 标点符号在阅读中的作用

  ①句号。用来分割句子,以句号为单位,把段分隔成块,逐个击破。

  ②逗号。在两个逗号中间是一个补充说明成分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献跳过去不读。

  ③冒号。冒号的后面进一步补充说明前面的内容,冒号的前后有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④分号。分号是用来分隔句子的,并列结构:语意上的并列、结构上的并列。

  ⑤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补充说明成分,在阅读中可以先不读。如果不能读懂破折号之前的句子的意思可借助破折号间的内容加以理解。

  ⑥引号。引用和讽刺两种作用:⑴引用某人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⑵用来反讽,讽刺。

  引用的目的: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引述都是为了说明核心概念、中心思想,否则就没有意义。

  ⑦括号。两种作用:补充说明、解释生词。

  2. 微观阅读的技巧

  ①抓主干。

  ②看标点符号。

  ③被动变主动。

  ④消减否定法。

  ⑤重新断句。

  ⑥对照法。抓一些重点词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4 发表于: 2011-09-17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能力指导:分析句子关系是根本来源:新东方  
2011年5月9日众所周知,英语几乎是所有考生最头疼、难度最大的科目,而阅读理解又是英语各题型中的重中之中。备考英语阅读,关键是扩大英语阅读量,不仅仅是增加文章数量,同时要扩大内容涉及的范围。我们考研英语阅读文章的题材涉及社会、信息技术、经济、历史、天文、地理、心理学等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以建议考研同学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各学科知识的文章,留意各类新闻报道性与评论性的文章,增加一些背景知识,有意识地强化记忆有关词汇,以便能理解考试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内容的文章。

在平时进行的阅读训练中,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英语辅导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的第一个阅读习惯是读文章读段落时,有意识的去分析一下邻近的几个句子的关系,在养成了这样的阅读习惯之后,你会逐渐培养起一种能力,那就是分清楚文章层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做考研中的例证题,词句理解题,新题型七选五都至关重要。

简单的说:相邻的两句话重要的有以下几种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解释说明关系

所谓并列范畴,是指这两句话内容可能不一样,但谈到的话题是同一范畴,同一口径,比如要观点都是观点(观点可能相同,也可能转折),要细节都是细节。

比如说:Chinese people love peace. American people love wars.

1980,I joined army.1991,I married my wife.

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前后两句话存在前因后果,或者前果后因的关系。

所谓解释说明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同为从句的形式来解释前面某一个较为抽象名词的具体内容,另一种形式就是举例说明前一句话的观点。

不管是议论文也好还是说明文也好,分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做题很有帮助的。

通常情况下,在议论文中的解释说明关系更为重要(考研中议论文的比例也较大,尤其是夹叙夹议),通常观点型的句子(较粗的句子)中使用的名词比较抽象,而细节的句子中却常常出现诸如人名,时间,地点,数字等明显具体的词,这都是信号。

分清粗细的能力首先有助于我们做例证题,想想答案应该是粗的,还是细的?

在做七选五的时候,分清粗细更是重要,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时间好好做这种题(也没有必要),我们需要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那么你逐渐培养起来的分清粗细的能力就很有帮助了,一个空应该填个细句子还是填个长句子,你是否可以根据周围的其他句子的长相判断出来?然后后边让你选的句子就不是7个了,很有可能已经剩下一半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5 发表于: 2011-09-17
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解题原则来源:考试大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既需要词汇的积累和语法的铺垫,也需要相应的解题技巧和原则,我们在此总结归纳了一些解题的技巧和原则,希望为2012年的考生备考阅读理解提供技术支持!

  一、 九大阅读题型要掌握:

  (1)细节题:最常见的题型,占分值也最大

  命题模式: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the author,who(what, where, which, when, why, how etc.)

  解题原则: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返回原文,准确定位,排除干扰项

  (2)推理题:是非难判断

  命题模式:(关键词)infer, imply等。

  解题原则:忌照搬原文,要有深刻含义,逻辑要清晰。

  (3)例证题:论点和论据

  命题模式:①The case of…demonstrated that….

  ②The author wants to prove the example of…that….

  ③The example of…is used to show….

  解题原则:找出例子所支持的论点,避免就事论事

  (4)词汇题:超纲词含义的推断,熟词生僻义或是在特定场合的意思。

  命题模式:…the word “ ” means/is…等。

  解题原则:联系所考查的单词所在上下文,代入验证

  (5)句子理解题:需要引申句子的字面含义

  命题模式:① By“…”,the writer means .

  ② According to passage, what is “…”?

  ③ By saying “…”the author implied that…

  ④ The phrase(sentence)“…”(in line…)most probably means .

  解题原则:立足本句,辐射上下句,作者态度很重要

  (6)指代题

  命题模式:(关键词)refer to

  解题原则:向前看齐,替换验证

  (7)主旨题:包括文章主旨和段落主旨

  命题模式:(关键词) main idea, purpose, title, main problem,mainly about,mainly discuss,mainly deal with等。

  解题原则:关注段落首尾主题句,把握文章结构,归纳总结得主旨

  (8)态度题:三种态度(1)支持或赞同;(2)中立或客观;(3)怀疑、批评或反对。

  命题模式:(关键词)attitude,opinion,think,consider,believe等。

  解题原则:区分观点持有者,常用观点词汇要熟识

  (9)判断正误题:

  命题模式:True or False

  解题原则:返回原文,认真对照

  二、解题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理解

  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抓住中心(可带着问题阅读,也可读完看题,取决于个人做题习惯) ,在第一步中采取三个原则:

  原则一 1:1原则,即读文章的时间和做题时间要差不多。

  原则二 首段原则,不要怕重复,回读 。首段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或者是全文的中心段,或者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原则三 首末句原则,即除第一段和末段,其余各段的首末句一定要读懂,其他各句正常阅读 。

  第二步:仔细审题,返回原文

  第三步:重叠选项,得出答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6 发表于: 2011-09-17
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题中,第Ⅱ大题、第Ⅲ大题都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两题分数之和占总分的45%,足见考题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强调。另一方面,阅读理解能力也正是考生的一个薄弱环节。下面我们详细谈这个问题。  
  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这就要求考生正确处理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关系。普遍情况是考生在复习中不论看什么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阅读速度,因而阅读效率、阅读水平都难以提高。其实在快速阅读中强调100%的理解是不必要的,只要达到70%的理解就可以了。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初期,理解的降低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继续以此速度读下去,就会发现理解会渐渐回升上来,达到原来速度时的理解水平。这里有一点需注意,在理解水平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要达到70%的理解)时,不要继续加快阅读速度。这二者的平衡在快速阅读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不能过多地注意其中一项。比如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连续达到了90%~100%的理解,那么他的阅读速度较慢;即便相对其他学生来说速度不慢,也表明他有能力读得更快。应该明白,一分钟读400单词且达到了70%的理解比一分钟读200单词而达到90%的理解效率高得多,因为阅读效率的粗略估计与速度及理解的增殖有关。具体情况见下表:  
  好 200单词/分钟〈速度〉 100%理解 =200效率  
  差 200单词/分钟〈速度〉 50%理解 =100效率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7 发表于: 2011-09-17
  英语语言教育包括听、说、读、写、译,但是对大多数考研的学生来说,学英语将来主要的目的是看懂国外本专业领域的英语著作,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状况。因而,在国内外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核越来越受到重视,难度也逐年升高,在雅思、托福测试中也是如此。所以新大纲加强阅读的考核也是顺应时代要求。阅读理解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重中之重,这一部分要能获得高分,考生便能在考试中处于有利地位。
  阅读理解部分,考生们常常碰到的困难是:理解准确率和阅读速度矛盾,往往是提高了阅读速度,理解准确率就下降,而一味要准确率时,阅读速度就恨慢。要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要养成正确、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克服如下4种不良习惯:
  1、朗读或默读。这两种阅读习惯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阅读速度,逐词口读的速度肯定没有视读的速度快,往往眼睛看完了一行而嘴却没有读完。另外,朗读5篇500来字的文章也使人疲劳。
  2、指读。有些考生阅读时为了“集中注意力”,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读,其实这与“默读”大同小异,一旦遇到生词,阅读即停顿下来。
  3、查读。这种情况是考生平常做练习时,一碰到生词就必查词典,这势必严重影响平时阅读速度的锻炼。
  4、译读。即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使英语在大脑中直接产生意义,每句话都要通过翻译成母语才能理解原文意思。
  不过,严格的说,一个水平即使很高的人,也避免不了以上所谈及的问题,只是同学们要把握好度。看不懂的地方避免不了默读,译读,反复揣摩,但是三遍还看不懂这个句子的结构话,必须往下看,因为下文能帮你把句子理解。再说,有些句子即使不理解也不影响你把题目做对。
  要提高准确率和阅读理解速度必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细读、略读、寻读。其中细读是为了彻底理解具体内容和作者观点,针对性强;略读一般是为了回答关于文章主旨的试题,通过略读可以大概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寻读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比如数字题型以及利用题干关键词的题目)以便找到测试文章细节题目的答案。
  至于做阅读理解的读文章对策可以概括为:
  1、先看题目还是先读懂全文再做题,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考生记忆好,文章较容易可采用先快速读懂全文再做题的方法,碰到较难、不熟悉的文章则应采用先看题后阅读全文的方法。看题目不要贪多,由于人的暂时记忆能力有限,一般看一至两题就可,然后带着这一两题去原文找答案。
  2、要认真看懂首段和结尾段,因为有关主题思想的试题答案往往能在开头部分或文章结尾总结时提出。
  3、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以及构词法、提示词(如is called,refers to,mean,namely等)、标点符号(如破折号,逗号,括号)、同义词和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出超纲词汇或短语意思。
  4、抓住关键词汇来确定作者的语气和态度。作者的语气和态度总是要通过词汇来明确表达或暗示出来的。
  在平时练习上,建议2012年的同学们将做过的阅读材料中错误率较高的文章进行精读,不但要弄懂每个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句子与句子的前后连贯性,而且要把难句译成汉语,反复推敲正确选择的原因,错误答案的特点,做到深悟其意。另外,大家可以多读一些涉及当前社会热点的文章,如交通、奥运会、克隆技术、安乐死,基因工程、经济全球化,计算机、网络、旅游等,适当读一些不同文体的报刊杂志,如英语世界,英语沙龙,21世纪报,新概念4册等。
  总之,精读是阅读的功底,缺乏精读基本功,快速阅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8 发表于: 2011-09-17
  第一,选对复习资料。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另外,比较权威的考研机构有配合授课的课后练习,模拟冲刺,这种书也是不错的。
  在资料的选择上,要把握难易程度。如果太难,文章中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有很多句子不理解、问题又偏又怪、做下来错的一塌糊涂,只会打击你的信心,浪费你的时间,也不会有很大收效。比英语真题简单也行不通,所以大家选择比真题难度稍高的资料。研究生的阅读试题题材广泛,涉及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科普,教育等在内的方方面面;所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新闻文体等;文章内容时新,具有可读性,一般很少有考生读过的文章出现,所以选择的辅导书覆盖面要广,内容要跟得上时代变化。在选择时,考虑书籍的作者、出版社、书的质量,难易程度及参考他人对该书的评价。买书前,考生不妨借同学的书看一下或到书店详细阅读该书的介绍,做一两篇阅读把握难易程度,选项设置等。有些出版商只为牟利不负责任出书,书的内容东拼西凑,答案分析牵强附会或者干脆没有,甚至连答案都是错误的,这种书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考研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题方法,不能说哪种方法更高明,要大家纷纷仿效。比较赞同的一种方法是先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一遍要快,不理解的地方跳过,然后做题。这时我们心中已大概知道答案的分布,跳过无关部分,快速找到答案所在处,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直到选出正确答案。另外,考生还可以用直接法和排除法相结合选择答案,排除法是四个选项都看,逐一排除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可提高正确率,但花费的时间较长。
  最后,为了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要求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要避免以下几种问题:不忠于原文,主观选择答案;问题简单化,粗心以及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做完题缺少检查。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19 发表于: 2011-09-17
攻克2012年考研英语阅读 弄清文章来源
  在我们整理查找历年真题阅读理解文章来源时,惊讶的发现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的来源选择是有规律的。考研文章绝大多数来自英美国家的报刊杂志,以面向大众的大众社科类和科普类刊物为主。倘若我们找到了这个规律,那么我们的广大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在选择阅读的材料上就有了目的性,相对来说,我们广大的考生也会事半功倍的。我们通过分析近10年的文章来源,从而将文章来源规律整理出如下:  
  1、 经济类文章主要来源: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Business Week (商业周刊),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杂志);  
  2、 科学技术类文章主要来源:Nature (自然),Discovery (探索),Science (科学),National Geographic (国家地理),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学美国人),New Scientists (新科学家);  
  3、 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类文章主要来源:Newsweek (新闻周刊),Times (时代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The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USA Today (今日美国),The Times (泰晤士报),The Guardian (卫报),和www.usnews.com(美国新闻在线);  
  4、 其它来源:Independent (独立日报),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国际先驱论坛), Telegraph (英国电信日报);  
  经过上面的整理,我们不难发现倘若我们准备的时间充分,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考研前、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就把当年考试的文章事先阅读过,那样自然就能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了。  
  但是,我们广大的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几乎是不可能把上面说到的所有杂志都阅读完毕的,而且每年选择来考查考生的文章并不一定是本年度发表的文章。这就为我们复习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历年的文章来源再次进行总结。结果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年真题的文章来源一般控制在过去的5年之内,即倘若2007年参加考研的话,2007年的文章一般来自于2002年到2006年之间的报刊杂志上,当然历史上也有少部分文章不受年份的限制。这时我们阅读的范围就小了很多。  
  又因为在整理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历年真题的文章一般字数上控制在450字到550字之间,段落上一般控制在3到6个段落,所以我们可以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符合前面字数、段落以及年份的文章来进行复习和阅读,如此一来我们就把复习的范围大为减少了。  
  根据近5年的文章来源,我们发现,80%以上的文章来自于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Newsweek (新闻周刊),Times (时代周刊)以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四本杂志。因此,可以再次将我们复习的范围缩小,根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全年的50多期杂志里平均每期符合考研阅读理解命题文章要求的每期不超过3篇。所以,只要我们精心地把此处提及的符合考查要求的文章挑选出来进行精读,那是最好的考研阅读的课后阅读材料。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