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99阅读
  • 367回复

常见本草俄语练习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0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四] 邪祟
脉∶乍疏乍数、乍大乍小,或促或结,皆邪脉也;脉紧而急者遁尸。
丹溪曰∶俗云冲恶者,谓冲斥邪恶鬼崇而病也。如此病者,未有不因气血先亏而致者焉
。血气者,心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按此恐指山谷狐魅而言。若夫气血
两虚,痰滞心胸,妨碍升降,不得营运,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为虚。妄以邪治
之,其人必死,可不审乎?
秦承祖灸鬼法 治一切惊狂谵妄、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等症。以病者两手大拇指用
细麻绳扎缚定,以大艾炷置于其中两介甲及两指角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即无效。灸七壮
,神效。
辟邪丹 治冲恶怪疾及山谷间九尾狐狸精为患。
人参 茯苓 远志 鬼箭 九节菖蒲 白术 苍术 当归(各一两) 桃奴(即桃树上不落
者,十二月收者,焙干,五钱) 雄黄(另研) 辰砂(另研,各三钱) 牛黄(另研,一钱) 金箔(二
十片) 或加麝香(一钱)
上并以桃奴已上诸药为细末,入雄黄、辰砂、牛黄三味末子和匀,以酒调米粉打糊为丸
,如龙眼大,金箔为衣。临卧以木香汤化下一丸,诸邪不敢近体;更以绛纱囊盛五、七丸悬
床帐中,尤妙。
有人得病之初,便谵言或发狂,六部无脉。然切大指之下、寸口之上,却有动脉者,此
谓之鬼脉,乃邪崇为之也。不用服药,但宜符咒治之,或从俗送鬼神亦可。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1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四] 痔漏
肠 为痔,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凡人于九窍中,但有小肉突起,皆曰痔。不
特于肛门边生者名之,亦有鼻痔、眼痔、牙痔等。其状不一,方分五种∶曰牡、曰牝、曰脉
、曰肠、曰气。牝痔者,肛门边生疮肿突出,一日数枚,脓溃即散;牡痔者,肛门边发露肉
珠,状如鼠奶,时时滴渍脓血;脉痔者,肠口颗颗发 ,且痛且痒,血出淋沥;肠痔者
,肛门内结核有血,寒热往来,登溷脱肛;气痔者,遇恐怒则发,肛门肿痛,气散则愈。又
有酒痔,每遇饮酒发动,疮即肿痛而流血;血痔者,每遇大便则血出而不止,宜解热调血顺
气为主。若久而不愈,必至穿穴为漏矣。
痔疮成 不破也。
当归连翘汤 治痔漏。
当归 连翘 防风 黄芩 荆芥 白芷 芍药 生地 山栀 白术 人参 阿胶 地榆
(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乌梅一个,枣一枚,水煎,食前服。
黑白散
黑牵牛 白牵牛(各一钱半)
上二味各取头末,各一钱半。用公猪腰子一个,竹刀破开,去筋膜,入药末在内,线扎
纸裹水湿,灰火内煨熟,去纸。空心嚼吃至已时,腹中打下先脓后血,毒瓦斯出尽,永不再发
。必须忌半日饮食。
消毒百应丸 治痔漏疮,并脏毒神效(大梁孙都督传方)。
苍术 黄柏 槐花 金银花 当归 皂角(各四两)
上六味切片,分作四分。每分用水七碗,煎至四碗,去渣,留药汁浸大黄片一斤,浸一
宿,次日取出,安筛内晒干;如此将四次水浸晒尽为度;将大黄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
子大。每一次六十四丸,空心熟白水送。忌浓味、胡椒、烧酒之类。
钓肠丸 治新久诸痔,肛边肿痛,或生疮痒,时有脓血;又治肠风下血及脱肛。
瓜萎(二个,烧灰存性) 刺 (二个,刺罐内烧灰存性) 白鸡冠花(五两,锉,微炒) 白矾(
枯) 绿矾(枯) 胡桃仁(十五个,不油者,烧存性) 白附子(生) 天南星(生) 枳壳(去穣,
麸炒) 大附子(生,去皮脐) 诃子(煨) 半夏(各二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临卧温酒送下。远年不愈者,十
日见效。久服永除根。并治肠风等疾二三年者,连服十余贴,永不再发。
脏连固本丸 凡膏梁富贵之人,患痔甚多,必干于饮食色欲所致,及有火酒犯房。若要
除根,必须服此。兼戒醇酒浓味、寡欲,方可痊矣。
怀生地(六两) 干山药(四两) 茯苓(三两,去皮) 牡丹皮(三两) 泽泻(二两) 山茱萸(四两,去
核) 黄连(四两) 黄柏(三两) 知母(去毛,二两) 人参(二两) 当归(二两) 皂角(二两) 槐角(三
两)
上为末,用 猪大肠头一段去油,灌入药末,两头线扎住;用糯米一升煮饭,将半
熟捞起入甑内,将药肠盘藏于饭之中如蒸饭之熟;待冷些时取出,去两头无药之肠,将药肠
捣烂为丸。如硬,加些饭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汤送下。
洗痔漏神方
花椒 艾叶 葱白 五倍子 皮硝 马齿苋 茄根
上各等分,锉碎。水煎,先熏后洗。当时痛止,指日可愈。
又方 神效。用随河柳条根上须一把,花椒、芥菜子三味,不拘多少。煎水,先熏后洗
,其虫头黑身白,俱从痔疮而出,立愈。
敷洗药
皮硝(炒燥) 五倍子(炒) 黄柏(猪胆汁炒) 黄连 滑石(各二钱) 血竭 乳香 没药
蜜陀僧 荆芥(各三钱)
先将皮硝、五倍子煎汤,洗患处;后将药为细末,燥渗无水出,芝油调敷。
漏者,溃出脓血也。
神雷丸 治漏。
芜荑仁(五分) 雷丸(白者,五分) 鹤虱(一钱) 木贼 黄芩 防风 茄子(各五分) 当归(酒
洗) 龟板(酒洗) 鳖甲(酒洗) 蝉退 蚕退(各三分) 小枳实(酒洗,三分) 大黄(少许) 皂角
刺(二十个,用黄蜡三钱炒)
上共作一服,水一大钟,乌梅一个,竹叶七片,无灰酒半钟,煎至八分,空心温服。用
干煎精猪肉压之。服至八服,筋根出虫,后去皂角刺、蝉退不用。外用生肌药∶白龙骨五分
,赤石脂五分。二味用鸡胚 皮包,入猪蹄角内火 过,去 角不用,将二味为末
,入前汤药内,每帖加二味药一钱,再服四帖除根。忌酸辣、鸡鱼、面筋、发毒、动风之物
,其余不忌,酒亦少用,忌烧酒,节欲色,戒恼怒。
济生莲蕊散
莲蕊(一两) 锦纹大黄 黑牵牛(取头末,各二两二钱) 当归 五倍子 矾红(各一钱) 黄连
(三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上为细末。欲服药,先一日勿吃晚饭,次日空心,用淡猪肉汁一钟,好酒一钟半,和猪
肉汁,秤前药末一钱二分调服。午后于净黄土上疏宣时见出毒物为验,或如烂杏五色相杂,
亦为验矣。如散药难服,用酒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一钱五分。此方神效,不可轻忽。切忌
烧酒、色欲、恼怒及羊、鱼、大肉、发物。
千金不易治漏仙方
芫花根 川乌 草乌 南星 半夏 血竭 乳香 没药(各三钱,将上八味药用水数碗煮
至二碗于后) 麝香(四厘) 黄蜡(一钱) 孩儿茶(二钱) 片脑(二厘)
用黄丝线合过街蜘蛛丝,用篾作圈网之,合丝搓成线入药水煮为度。用猪鬃引线穿入漏
内,俟大便后带出线来扎紧,一日紧三遍。待八、九日线落而肉平矣。如孔多者,医好一孔
,外用此方,内服后平脏丸,除根。
平脏丸 治漏疮,旬日见效。
黄连(酒炒) 枳壳(麸炒) 地榆 槐角(各一两) 莲蕊 当归(各三钱) 侧柏叶(一钱) 京墨
(烧,存性,五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
上为末,水丸。每服百丸,空心,白汤送下。渐减至六十丸止。若加黑丑头末五钱共丸
,尤效。
白银锭子 治漏,止有一孔者,用此药不过十日痊愈,又不作痛,神效。
白芷(三两) 白矾(一两)
上二味共研为细末,铁杓熔成饼,再入炭火 ,令净烟取出,去火毒,为末。用面糊和
为锭子成条插入漏内,直透里痛处为止。每一日上三次,至七日为止,至九日疮结痂而愈。
如漏未痊,用后生肌药。
生肌药
乳香 没药 轻粉 海螵蛸(用三黄汤煮过) 寒水石( ) 龙骨( ,各等分)
上为细末。掺患处。止,用太平膏。
太平膏
防风 荆芥 栀子 连翘 黄芩 大黄 羌活 独活 当归 生地 赤芍 甘草 金银
花五倍子 两头尖 头发(各二钱) 白芨 白蔹 山慈菇(各一两) 香油(一斤)
上锉细。入油内浸一昼夜,用文火熬焦,去渣滓再熬,滴水不散;用上好黄丹水飞过,
炒黑,用半斤入内再熬,滴水成珠为度;待温冷,再入乳香、没药、轻粉、血竭各二钱(为
末),于内搅匀;如药色嫩,再入官粉五钱,亦佳。务要看其火色不老不嫩得所为妙。
隔矾灸法 治痔漏神效。
皂矾(一斤,用瓦一片,两头用泥作一坝,再用香油制瓦上焙干,再着皂矾瓦上 枯,去
砂为末) 川山甲(一钱,入紫粉罐 存性,取出为末) 木鳖子(去壳,火 ,二钱半,净,为末
)乳香 没药(各钱半,为末,临灸时加服)
上药和匀一处。以冷水调,量疮大小作饼子,贴疮上,将艾炷灸三、四壮。灸毕,就用
熏洗药先熏后洗,日六度。三、五日如前法灸妙,以瘥为度。
熏洗方 前法灸毕,以此方熏洗。
皂矾(制法如前,为末,约手块二把) 知母(四两,焙干为末,取一两) 贝母(四两,为末,
取三两,净) 葱(七茎,另煎汤)
上件先将葱用水煎三四沸,倾入瓶内,再入前药。令患者坐于上瓶口熏之。待水温,倾
一半洗疮,留一半候再灸再熏洗,以瘥为度。
攻毒丸 治痔漏。用有子蜂房焙干存性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空
心,黄酒送下。
补遗秘方
治痔漏秘方
当归(八分) 川芎(五分) 芍药(八分) 生地黄(一钱) 荆芥(七分) 乌梅(一个) 防风 条芩 枳
壳(去穣) 槐角 黄连 升麻(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
治痔漏效方 用极嫩木耳温水略煮,取出晒干为细末。初服一钱五分,用蜜水调服。一
日加一分,加至三钱,每服倒退一分。服至一月通好。要忌口。若穿臀漏极痛者,用鱼鳔捣
为泥贴之,其痛即止。
秘传神应膏 治痔漏如神。
片脑 熊胆 血竭 牛黄 乳香 没药(各五分)
上为细末,用蜗牛取肉捣成稀膏,每夜洗净拭干,将此膏搽上患处,数遍即愈。若蜗牛
无鲜者,用干的放水碗内泡一宿去壳,内自然成肉;将前六味药要极细末,以蜗牛肉共捣,
不要干了,要稀稠得所。用磁罐收贮固封,勿使风尘在内,则不效矣。
熏洗痔漏却毒汤
五倍子 花椒 防风 侧柏叶 枳壳 葱白 苍术(各三钱) 瓦松 马齿苋 甘草(各五钱
皮硝(一两)
上用水五碗,煎至三碗,先熏后洗,一日三次。
牛黄金花散
黄连 黄芩 黄柏(各一钱,为细末) 真牛黄(三分)
上共研细。如痔疮,用蜜水调搽上,不过四、五次。如是捻成锭子晒干,量疮眼大小纳
入,不过二七即好。
一男子患痔,脓血淋漓,口干作渴,晡热便血,自汗盗汗。余谓此肾肝阴虚也。不信,
仍服四物汤、柏、知母之类,食少泻呕。余先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炮姜,脾胃渐醒
;后用六味丸朝夕而服。两月余,诸症悉愈(二方俱见补益)。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2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五] 头痛
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
者,头重如石,属湿也。风寒头痛者,身重恶寒,寒邪从外入,宜汗之也。偏头痛者,手少阳、阳明经受症;
左半边属火、属风、属血虚;右半边属痰、属热也。真头痛者,脑尽而疼。手足冷至节者,不治也。少阳头痛
者,往来寒热也;阳明头痛者,自汗发热恶寒也;太阳头痛者,有痰重或腹痛,为之痰癖也;少阴经痛者,三
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也;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血虚头痛者,夜作苦者是也。眉轮骨痛,
痰火之征也;又云风热与痰也。有汗虚羞明眉眶痛者,亦痰火之征也。
肥人头痛者,多是气虚湿痰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人参、白术、川芎、白芷、细辛、羌活、
桔梗、荆芥。
瘦人头痛者,多是血虚痰火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生地黄、当归、片芩、川芎、细辛、羌活、
桔梗。
遇风寒恶心呕吐者,乃头风也。二陈汤(方见痰饮。)
头痛偏左者,属风与血虚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3 发表于: 2012-03-25
\x当归补血汤\x 治血虚与风头痛。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枯芩(酒炒) 香附(酒炒。各
一钱) 防风 蔓荆子 柴胡(各五分) 荆芥 本(各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x加味四物汤\x 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蔓荆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栀子(炒。
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
\x黄 益气汤\x 治气虚头痛。
黄 (一钱,蜜炒) 人参 白术 陈皮 半夏(姜汁炒) 当归(酒炒) 川芎 本 甘草(炙。各
五分) 升麻 黄柏(酒炒) 细辛(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
头痛左右俱疼者,气血两虚也。
\x调中益气汤\x 治气血两虚头痛。
黄 人参 甘草(炙) 苍术(米泔浸,炒) 川芎(各六分) 升麻 柴胡 陈皮 黄柏(酒炒)
蔓荆子(各三分) 当归(六分) 细辛(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旋眼黑恶心者,痰厥头痛也。
\x半夏白术天麻汤\x 治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语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
如在风云之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
半夏(姜汁制) 陈皮(去白) 麦芽(各七分半) 白茯苓(去皮) 黄 (蜜水炒) 人参 泽泻
苍术(米泔浸) 天麻(各三分半) 神曲(五分,炒) 黄柏(酒炒) 干姜(炒。各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前热服。
偏正头痛者,风气上攻也。
\x川芎茶调散\x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沉、偏正头痛、鼻塞
声重、伤风壮热、肢体酸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气攻疰、太阳穴痛,俱是外感风气,并效。
川芎 荆芥穗(各二两) 薄荷 香附(各四两) 羌活 白芷 甘草(炙。各一两) 防风(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姜、葱煎汤亦可。一方加菊花一两、细辛五钱、僵蚕、蝉蜕各二钱半
,名菊花茶调散。
热厥头痛者,见寒暂止也。
\x清上泻火汤\x 治热厥头痛,虽冬天严寒,犹喜风寒,其痛暂止。来暖处或见烟火,则痛复作。
当归 蔓荆子 苍术(米泔浸) 羌活 柴胡(各二钱) 川芎 生地黄 黄连(酒炒) 荆芥穗 本
(各五钱) 防风 升麻 细辛 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红花 黄芩 炙甘草(各一钱) 生甘
草(五钱)
上锉,每剂一两二钱,水煎,食远稍热服。
颈项强痛者,风所干也。
\x回首散\x 治颈攻强急、筋痛,或挫颈、转项不得者。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方见中风。)
眉棱骨痛者,风热并痰也。
\x选奇方\x
羌活 防风(各二钱) 酒片芩(一钱半,冬月不用,或少者炒用) 半夏(姜汁炒,二钱) 甘草(一钱,
夏月生,冬月炙)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雷头风者,头痛而起核块也。
\x升麻汤\x 治失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
升麻 苍术 薄荷叶(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或茶调散亦效。
一切头痛总治之药也。
\x六圣散\x 即是赤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脑泻耳鸣、偏正头风头疼、鼻塞声重及蜈蚣蛇蝎所伤。
用时口噙凉水,以药搐鼻。此药名为六圣。乳香没药川芎,雄黄白芷二钱停,半两盆硝共享,右件研为细末,
专治眼泪头风、耳鸣鼻塞脑不宁,一搐牙痛便定。
\x七生丸\x 治男妇八般头痛及一切头痛,痰厥、肾厥,伤寒伤风头痛,并皆治之。
川芎 川乌(去皮) 草乌(去皮) 南星(去皮) 半夏(冷水洗去滑) 白芷 石膏(俱生。各等分)
加细辛、全蝎各减半。
上为细末,研韭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或十丸,嚼生葱茶送下。
治六经头痛,诸药不效者。
栀子(炒) 条芩(炒) 连翘(三味为君) 川芎 白芷 知母 黄柏(酒炒) 薄荷 生地黄(酒洗,
六味俱为臣) 柴胡 桔梗(二味为佐) 香附米 甘草(二味为使) 石膏(二匙) 细茶(一撮)
上锉,水煎,食后频热服。
侍御西泉杜公,患头痛如刀劈,不敢动移,惧风,怕言语,耳鸣,目中溜火,六脉紧数有力。余以酒九蒸
九晒大黄为末三钱,茶调服,一剂而愈。
刘毅斋但怒则两太阳作痛,先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 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方见补益),以生
肾水而不再发。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子汤加当归、黄 、木香、炮姜而
瘥。(方见补益。)
商仪部劳则头痛。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而痊。(方见补益。)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4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五] 鼻病
脉∶右寸洪数,鼻衄鼻 ;左寸浮缓,鼻涕风邪。
鼻塞声重流涕者,肺感风寒也。
\x通窍汤\x 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流清涕。
防风 羌活 本 升麻 干葛 川芎 苍术 白芷(各一钱) 麻黄 川椒 细辛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葱白三根,水煎热服。肺有邪火,加黄芩一钱。
鼻不闻香臭者,肺经有风热也。
\x丽泽通气散\x 治鼻不闻香臭。
黄 苍术 羌活 独活 防风 升麻 葛根 甘草 川椒(去闭目子不用) 麻黄(不去节,冬月加)
白芷(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根,水煎,食远温服。忌生冷、风凉处坐卧。
鼻渊者,胆移热于脑也。
\x荆芥连翘汤\x
荆芥 柴胡 川芎 当归 生地黄 芍药 白芷 防风 薄荷 山栀 黄芩 桔梗 连翘(各等分) 甘草
(减半)
上锉散,水煎,食远服。
鼻赤者,热血入肺,成酒 鼻也。
\x清血四物汤\x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酒洗) 黄芩(酒炒) 红花(酒洗) 茯苓(去皮) 陈皮
(各等分) 甘草(生,减半)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调五灵脂末同服。如气弱加酒浸黄 。
\x金花丸\x 治上焦一切火症鼻红。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大黄(酒煨) 桔梗(各等分)
上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时白汤送下。
鼻头紫黑者,属风寒血冷则凝滞而不散也。
\x当归活血汤\x 治鼻准头紫黑,血冷凝滞。
当归 川芎 荆芥 薄荷 芍药 红花 甘草 牡丹皮 桔梗 防风 山栀 黄芩 连翘 白芷(各等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细茶一撮,水煎,食后温服。
补遗方
\x治鼻不闻香臭\x
细辛 白芷 防风 羌活 当归 川芎 半夏 桔梗 陈皮 茯苓(各一钱) 薄荷(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一男子,面白鼻流清涕,不闻香臭三年矣。余以为肺气虚,用补中益气加麦门、山栀而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5 发表于: 2012-03-25
卷之五 牙齿
脉∶齿痛肾虚,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摇豁坏;右寸关数,或洪而弦,此属肠胃,风热多涎。
牙痛者,胃火盛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6 发表于: 2012-03-25

清胃散 治上下牙齿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此因服补肾热药及食辛热浓味之物所致
也。
当归身 生地黄(酒洗) 黄连(夏月倍用) 牡丹皮(各三钱) 升麻(一两) 如痛甚加石膏(二钱)
细辛(三钱) 黄芩(三钱) 细茶(三钱) 大黄(酒蒸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稍冷食后服。
治胃有实热齿痛,或上牙痛尤甚者,用凉膈散,以酒蒸大黄为君,加知母、石膏、升麻为佐。频频噙咽即
愈。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7 发表于: 2012-03-25

治牙痛 干姜(一两) 雄黄(三钱) 上为细末,搽之立止。
一方 用绿豆十一个、胡椒七粒,共合一处。略捣碎不至成泥,用绵裹如黄豆大,用一粒咬于疼处牙
上,即止其疼,永绝其根。如疼极不可忍者,先以烧酒漱口,吐去烧酒,用药咬于疼牙上立止。
泻胃汤 治牙痛如神。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黄连 牡丹皮 栀子 防风 荆芥 薄荷 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频服。
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肠胃中有风邪也;开口则臭不可闻者,肠胃中有积热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8 发表于: 2012-03-25
当归连翘饮
当归 生地黄 川芎 连翘 防风 荆芥 白芷 羌活 黄芩 山栀 枳壳 甘草(各等分) 细辛(减半)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
虫食而痛者,肠胃中有湿热也。
定痛散 治虫牙痛甚。
当归 生地黄 细辛 干姜 白芷 连翘 苦参 黄连 花椒 桔梗 乌梅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先噙漱,后咽下。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69 发表于: 2012-03-25
蜂窝散 治牙痛或肿,风牙、虫牙、牙痛、牙长、痛不可忍。
马蜂窝 白蒺藜 花椒 艾叶 葱头 荆芥 细辛 白芷
上等分锉碎、醋煎,口噙漱良久,吐出再噙。
牙龈宣露者,胃中客热也。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