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742阅读
  • 220回复

富兰克林的阶段学习日记 开篇:12月20日晚第一课感受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0 发表于: 2007-02-25
富兰克林的自我练习日记之四十九:
富兰克林的自我练习日记之四十九:

    2月25日《老友记》第一季第1集重复看了3遍。

    还进行了第13次利用TEXTALOUD软件读第1篇外文报纸的练习10遍以及第12、13篇外文报纸的练习各1遍。

    继续进行了纵向法练习。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1 发表于: 2007-02-26
终于是把你的日记看完了,也只是说是过了一遍,还有很多内容未能详细读完了,有时间还得向你多多请教了.还请多多帮忙了!
朋友,加油吧,祝你早日实现你目标!

共同努力吧!!
相信自己比相信谁都管用!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2 发表于: 2007-02-26
谢谢冰伟的赞誉和支持,有时间多交流好了!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3 发表于: 2007-02-26
富兰克林的自我练习日记之五十:
富兰克林的自我练习日记之五十:

    2月26日《老友记》第一季第1集重复看了3遍。

    还进行了第14次利用TEXTALOUD软件读第1篇外文报纸的练习10遍以及第13、14篇外文报纸的练习各1遍。

    今天上班时间上午帮助单位的总经理和来自美国的董事长老板进行单位总体事务交流的双向翻译,下午帮助品质部门经理和老板进行交流的双向翻译,借助平时训练的功底以及“胡说英语”的思想战略观念技巧,总算顺利完成交流任务,以后准备现场偷偷自己录音,会后再仔细听,整理材料,改进细节上的交流技巧以及更加准确的用词等等方面,还可以和学友分享这种现场实践的录音成果等等……这一次觉得几十天练习好像让我听力提高了不少似的,反正听起来很顺畅,几乎不费什么心思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 此贴被franklinlee在2007-02-27 08:16重新编辑 ]
级别: 新手上路
只看该作者 174 发表于: 2007-02-27
向frankelinlee学习!!

无论是能力还是毅力,都是一级棒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5 发表于: 2007-02-27
你真的是很厉害了!!!
相信自己比相信谁都管用!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6 发表于: 2007-02-27
富兰克林的自我练习日记之五十一:
富兰克林的自我练习日记之五十一:

    2月27日《老友记》第一季第1集重复看了3遍。

    还进行了第15次利用TEXTALOUD软件读第1篇外文报纸的练习10遍以及第14、15篇外文报纸的练习各1遍。

    白天将打印好的《老友记》第一季第1集剧本对照《重点难点解析》逐处进行深入理解领会其背景文意等,理解关键词句的活用由来典故出处等等。这两天还抽空抄写、打字输入这一集的英文剧本以加深理解。

    白天、晚上分别和STUDYMAN以及bizvivid交流了一些学习上的话题。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7 发表于: 2007-02-28
连载之三:富兰克林 英语学习以及运用的心路历程
富兰克林:英语学习以及运用的心路历程

连载之三:


             
                                            2007-2-28 9:36


      现将我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到现在不断学习和运用英语于现实生活、工作中的心路历程做一个回顾、反思以及分析、总结,同时也和众多学友一起共同分享我们在英语世界里锻炼游泳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这是我内心里埋藏很久的一个愿望,今天算是彻底把它了结了吧!——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象卢梭那样写一本以个人的真实人生经历为原型的自传体精神剖析小说,把我几十年来奋斗、梦想、追求、以及实现的人生各方面细节真实再现于作品中,展现个人置身于社会改革变迁潮流中悲欢离合、风风雨雨的方方面面;不仅写到我自己,还写到我的家族、我的亲戚朋友、我周边的社会环境等等,正所谓“世态炎凉,冷暖自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也!

    闲话暂且不表,现在进入正题:

1、   刚开始接触英语时的回顾:

    我深深记得我最早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刚毕业的那个暑假。那时我舅舅读高中,也放暑假在家,闲着没事就教我和我的童年伙伴一起学英语。那时他用的是《陈琳英语》第一册的课本,教的是48个国际音标的认读和发音。这就算是我的人生第一次英语启蒙课吧!  

    暑假结束进入初中一年级,我对英语课的教学就适时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而且班主任老师正好又是教我们英语课的老师,——加上一开始舅舅就告诉我一定要在初中各科里首先学好英语,因为英语将来很重要,而且各科统考中属于最能拉下分数的科目;舅舅还和我父母沟通,给我专门买了一台红灯牌录音机、并配备了与初中课本相应的录音磁带供我课外学英语练习之用,——那时候是82、83年前后,在我们当时的农村已经算是学习英语非常好的家庭条件了!

    感谢舅舅以及父母的大力支持,同时,通过我早晚的勤奋跟读练习,我人生的英语之船从一开始就驶入了正确的航道,我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之中,随之而来的是我英语考试成绩的不断提高,一直在初中三年乃至后来的高中三年里处于名列前茅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不断增强,这种学习热情带动了我对其他各科的学习劲头,导致我在初中三年的六个学期12次各科统考中一直居于总分第一、第二名的位置。在初、高中的英语竞赛以及演讲比赛活动中,我也屡屡夺冠。我现在语音的良好基础以及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良好分辨,还有对英语语感的良好把握,都直接来源于初、高中时期打下的扎实基础。

    现在接触孙老师的压码法以后,回过头来看我最初走过的路,发现那几年早晚跟着录音磁带反复进行模仿、跟读是语音纯正、语感丰富的最坚实有力的基石,这在我前文“连载之二”中已经有过分析,此处暂且不再探讨。

2、高中时期乃至后来很多年里我一直迷恋于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开发出来的“暗示学习法”在外语学习领域的应用推广。

    这种学习语言的超级学习、记忆方法在《学习的革命》这本书里屡屡被提及;另外,辛沛沛女士在她开发的“沛沛英语”中也引入了这一学习技巧和方法,不过我自己却在高中乃至随后多年因为主客观原因没能很好施行这一方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至今引以为撼。(备注:我92年前后是通过林明榕主编的《中外最佳学习方法》以及陕西新兴技能培训学校梁胜利主编的《智能学习法(原名:功态学习术)》接触到保加利亚拉扎诺夫博士创立的“暗示学习法”的。)至今,我多年潜在的愿望就是:时机成熟的时候成功应用和推广拉扎诺夫博士创立的“暗示学习法”!

3、在高中以及后来几年里断断续续学习过《新概念英语》第1、2册,没有下什么工夫,也没学完整,第3册学了一点点。另外还接触过《许国璋英语》,但没有学习它。曾经在2000年前后买过一整套《AAA英语》,也没有坚持学习下去。现在想想,我浪费了原本可以继续用来学英语的10年左右的大好青年时光,可叹可惜,往者逝如夫!

4、走上社会以后,第一次应用英语是在99年——我到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应聘中专文化课的英语教师职位。自小我就被当小学教师的舅舅(前文所说的是小舅,这里所说的是大舅)带在身边,成天生活在学校,和老师们在一起,耳濡目染,我对当教师这个职业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虽然没有在师范学院深造过,还是充满信心,自认为当教师是很平常的一项工作,没什么难的,另外,好象平心而论自己也蛮喜欢当教师似的,遂积极前往试讲。那一天前去应聘的教师也不少,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另外也是生活出路所逼,竟然被点名要求第一位上台试讲!因为我提前有准备,构思也很充分,再加上平时练就的胆量和对英语的热情、信心,我那一天开讲以后嗓音洪亮,板书工整,讲课也真的象英语老师那个样子,有声有色,也许我平常在学生时代观摩自己的英语老师教学的样子多少年的缘故吧,反正这一次一炮打响,一举应聘上这一职位,我在这个国内十分有名的武术学校干了将近一年,讲课都很出色,好几次年级主任带着众多老师来听我的课,反响甚佳。后来我为更高薪水的工作所吸引,前往山东临沂一家工厂做行政助理去了,年级主任在2000年新学期里还往我老家拍电报请我务必再去学校教课,呵呵,现在回忆起来觉得真有意思。

5、第二次应用英语是在2002年9月—2003年底。我应聘到河南商丘科技学院,担任英语专业大专预科一年级3班英语教师兼班主任,教材用的是高中一年级的课本。在此期间接触到《千万别学英语》这本书以及相关的听力磁带,(在前面“连载之一”文章中已经有详细的内容,这里从略),后来又接触到“李阳疯狂英语”的VCD、教材以及磁带,在其影响下,我在校园内英语角大张旗鼓推广“疯狂英语教学活动”,着实“疯狂”了一阵子,带动了一批想学英语的学生跟着学练,小有名气和影响力,——直到我打算全身心投入做安利直销、辞别学校工作之际,英语系主任还在涉外英语专业特意开设了李阳《国际演讲家》教材学习课程让我在新学期里教授此课,并且对我爱人交代说科技学院的大门永远对我敞开着,随时欢迎我回去带课云云。

    在科技学院教学的最后一段时间,我还到商丘市一业余英语培训班“大洲外国语学校”带课。当时我教授《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以及《中级口语教程》。现在回想起来,我并没有多少英语水平,只是凭着初高中的扎实基础,还有对英语教学那一股子热情的感染力,我“现学现卖”地在英语教学的职场打拼了两三年,现在想起来真真好笑,又有些后怕,——就凭自己这点“水”能在教学多年的诸多专业英语教师堆里“充数混饭”,不露形迹,甚至于不断赢得好评,我自己都觉得能这么一路走过来真是英语应用中的一段故事、奇迹!

6、我真正下决心要攻克英语也正是在2002年10月前后接触《千万别学英语》的那段时间里——在此之前,英语对我来说仅仅是感到有兴趣和信心而已,并没有产生“坚持学习、一定要彻底学好它以作为生存工具”的欲望和决心。02年10月前后接触《千万别学英语》以后,我在自己编印的小册子封面提写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题词,表明了自己对学好英语的观念、看法和欲望、决心。如果我在02年以前的十年里趁早产生这一认识和决心该有多好,我整整浪费了十年光阴,——其实也正是98—02年在社会求职闯荡一无所获的生存困境引发了我对生存技能的沉痛反思才回过头来让我有了攻克英语的意义的深刻认识:学校教育并不能代替社会生存能力的自我训练,在社会中立足得有一技之长啊,否则只能是浪迹江湖混口饭吃!而对于我来说,我最感兴趣的、最有潜在能力的是什么?除了一点点英语,一点点写作的功底,其他什么也所有,多少年读书读成了“书呆子”,不善于与人、与社会打交道,更无匡国济世之才,何以成家立业?!痛定思痛,“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还是回过头来,决心把英语学好,彻底摆脱“又聋又哑”的英语尴尬局面,“脱贫致富”!

    2004年6、7月安利直销失败以后,我和妻子到宁波打工,这在前面“连载之一”文章里已经说过了,其中经历不再赘述。这里只分享我在宁波一边继续学英语一边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的细节以及感受如下:
[ 此贴被franklinlee在2007-02-28 14:32重新编辑 ]
级别: 荣誉会员
只看该作者 178 发表于: 2007-02-28
连载之四:富兰克林 英语学习以及运用的心路历程
连载之四:富兰克林 英语学习以及运用的心路历程



1)我还记得2004年春季的一天,我和在杭州辞职转做安利直销的弟弟一起到杭州西湖边寻找销售对象——现在想起来挺滑稽啊,当时就是要锻炼“陌生访谈”的直销能力而已。我们找了个别游客搭讪,觉得没什么突破,我弟弟突发奇想,建议我找外国游客聊天,看能否让老外接受安利产品什么的,说不定能开发大市场呢!我心里直打小鼓,但还是不想在弟弟面前显示胆怯或英语没水平什么的,就鼓足勇气跟身旁走过的两三个老外打招呼,我一开口就说:“Hello!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对方看看我说:“U.S.”我没转眼间没话说了,突然冒出来一句:“How old are you?”,对方又着意看看我,我正在后悔——自己怎么问这种问话呢,我明明知道老外忌讳别人问自己年龄啊,可是……都是紧张在作怪,没有和老外面对面交流的实践经验啊,其实我本可以略微准备一下,说的比这好啊……对方好象回答了一句话,大意好象是反问我为什么要问他这个,一边就继续往前走去了。这一尴尬情形到现在还让我刻骨铭心!

2)另外我还记得在这之前的2003年底,我在商丘市一业余英语培训班“大洲外国语学校”兼职带课时,办学方请来一位商丘师专的外教——一位五六十岁的、发音比较难听的老头子给我们讲课交流什么的。我面对他不怎么敢开口说话,而另一位师专大二的女生在这里业余教课,她却能一口气说完一席话,当然我看得出她事先在心里打腹稿了一段时间,就这勇气我心里暗暗佩服,但是不好意思留露出来——因为她坐在这儿是想教学之余听我讲“中级口语”课程啊,她说她自己就是口语不好,要多学习云云……口语不好其实是我们每个操英语的中国人士的通病,但是我到现在还忘却不了的是自己当时不敢和那个操着蹩脚发音的老外随意交流讲话的懦弱!我太在意自己的表达是否会出错,所以越发不敢开口——恐怕很多学习者都有这种顾虑的束缚吧?!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不要在意自己是否表达错误,要信口胡说,要勇于开口说英语”的诀窍了:一旦放开来说,手舞足蹈,借助各种肢体语言,外加关键词堆砌的口头语言,越说就越有灵感,越说就越能随意联想话题以及关键词汇,越说就越能找到随机的表达方式方法等等……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另外一点:那个老头子发音虽然很蹩脚,但是他给我们传达的一种观念却让我让我铭记在心、永远难忘——他连比带划的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英语?不是课本、书本能让我们学好英语的,学好英语不是靠“BOOK”,纸上的那些东西是没有用的!!!要彻底抛开书本、课本,寻找真实世界的“ENGLISH”,寻找真正的书本以外的鲜活的“英语”!——他讲的太棒了!我们学英语的弊端正在于此,天天学习纸上的那些“死”东西,离开书本上的字母、单词就一片茫然,十多年读英语书下来还是开不了口,也听不懂,要这“书”何用?!“纸上谈兵”的典故早就揭示了此道理啊!老头子的话到现在还如同“当头棒喝”一样,响彻我心,久久萦绕!这个其貌不扬的糟老头子“老外”,想不到竟然有此“火眼金睛”,一语道破学习英语的弊端以及攻克英语的“玄机”啊!!!英语要真正学好,诚如所言,不在“英语书”而在“书外”世界也!抛开书本吧,去寻找真正的英语吧——有几人能真正彻悟,真正做到?!往往是一转眼又回到故纸堆里去了!!!可叹可笑,众生痴迷!

Remember: BOOK is useless!

    就在这段时间里,不久又来了一位北京新东方学校的带课老师,当然这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很年轻的,当时也就二十五六、二十七八上下,留着小平头,很精干的样子。他给我们交流教学心得、传经授宝——其人眉飞色舞,言语间时不时夹带着英文单词,有的单词我知道,有的单词听其发音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单词,这就象中英文“夹心饼干”一样,估计在他们圈子里很时髦这样说话吧!仔细了解才知道,他原来也在我们这边培训学校带过课,只不过当时刚毕业,没多少经验,被这边“咔嚓”掉了,转而去北京发展,如今荣归故里、衣锦还乡,重返当年讲台,似乎在宣泄一种以前被“咔嚓”掉带来的难受心理,从而获得一种心理补偿的平衡似的……当年的管理人员也就是现在的台下这几个办公室人员,都带着崇拜敬重的眼光在认真听他“侃大山”——他说他在新东方授课基本上和学生不见面,通过远距离媒体技术进行,上课就是不停的讲啊、写啊、划啊,自顾自往前进行,学生在下边不停地边听讲边做笔记,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下课了赶紧接着备课,机器人流水作业似的,根本不象我们这里这样慢节奏、慢慢交流,没那个时间!……我听了很惊讶!过后,我记得我还当场给他朗读了一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里的课文“THIS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他听过没发表什么评论,继续他自己的调侃……

    我还记得这段时间里我曾经每天兼做三份英语教学的工作:白天科技学院课程表上有我的课程时我要去给学生上课;其余时间要到业余英语培训班“大洲外国语学校”兼职带两门英语课,前文已经交代过了;晚上回到住处,还有家长送来三四个学生让我辅导英语口语;有一段时间还上对方家里给一位熟识的老师介绍的快要参加中考的学生补习和辅导初中英语,为他讲解英语试题等等,……2003年夏秋时节我真的是一天到晚围绕英语教学转,忙得团团转,有时甚至很累,当然因为此增加不少收入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不过的确生活很充实。究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在此过程中,自己水平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还只是在那个水平上打转,——说到底,只是由于现实世界认可和接受这种程度上的传统教学而让我有这种工作机会而已,这是我的真心话!

3)还有一个细节我记起来了:有一次我到秦皇岛参加安利直销培训会议,大概在2003年底吧,会议最后要求大家踊跃上台发言,分享心得体会。我事先准备了一篇自己撰稿的关于安利的诗歌,是自己当时即兴用英语写就的,轮到我上台讲话时,我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这首英文诗歌作为我的结束语。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好天真啊,似乎又有些可笑。

4)另外一个细节:2004年春夏之交,我坐火车去深圳途经上海时,火车上上来一个小青年,就坐在我对面。偶尔与他聊天才知道他是日本到中国上海来留学的留学生,——如果仅从外表判断,根本看不出他是外国(日本)人。我不会日语,于是我和他用英语聊天,我们交谈的内容很简单,用词也很简单。这似乎是我面对老外最放松的一次,我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唯一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语言交流。
[ 此贴被franklinlee在2007-03-02 08:16重新编辑 ]
级别: 总版主
只看该作者 179 发表于: 2007-02-28
期待ing......。

没想到到这么谦虚的你竟有这么不平凡的经历。善于总结永远是成功着的专利,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一直在想在我们论坛里来往的人,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之人,却人人不露山不露水。 我重新拣起英语学习有1年多了,好象学到了很多,又好象什么也没有学到,越学越觉得自己肤浅,越学越觉得今后的路还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共勉!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