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34阅读
  • 490回复

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0 发表于: 2012-07-31
(二)、后天八卦图
离卦居南方,卦数9;坎卦居北方,卦数1;震卦居东方,卦数3;兑卦居西方,卦数7;巽卦居东南,卦数4;艮卦居东北,卦数8;乾卦居西北,卦数6;坤卦居西南,卦数2,中央为5
后天八卦是粒子运动,看不到摸不着的,主要是方位、时空(季节),行对应的也是平衡的。如:
震卦3+兑卦7+5=15
巽卦4+乾卦6+5=15
艮卦8+坤卦2+5=15
离卦9+坎卦1+5=15
巽卦4+震卦+3艮卦8=15
坤卦2+兑卦+7乾卦1=15
巽卦4+离卦9+坤卦2=15
艮卦8+坎卦1+乾卦6=15
传说后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制,故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
后天八卦也是依据《说卦》所制。《说卦》中有:“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至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是后天八卦的理论依据。
后天八卦与四时、五方、五行的关系密切,它以五行相生为序,把天下万事万物按五行分类,纳入八卦之中,以四时的推移,显示出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运动规律。为此后天八卦所体现的是流动的过程,是动的画面。故后天八卦又称为八卦流行图(“流行”,即以时序变化运动之意)。后天八卦次序图(见图-4),以家庭中的父母子女关系比拟八卦,以明乾坤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天地生万物,万物无不分阴阳两性,即是指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包括人在内)。
后天数是在运动变化中形成的,又以人事为基准,故很难包含自然界万物的生化信息,所以象数疗法中不能取后天数。而是用的先天数,后天图


                   图-4后 天 八 卦 次 序 图
综上所述,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是体用关系。先天八卦图是天地自然之象的模拟图;后天八卦图为,以四时的推移,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模拟;即天地阴阳相交图。先天图的理论核心是阴阳学说。即乾天为阳,坤地为阴。阳气由震、离、兑而升,致乾而极;阴气由巽、坎、艮而降,致坤而极。后天八卦的理论核心是五行学说。
震、巽属木,离属火,坤、艮属土,兑、乾属金,坎属水。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万物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故先后天八卦是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是体和用的关系。只有先天而无后天,就没有变化;只有后天而无先天,就没有根本。八卦象数疗法正是蕴含了这一先后天的体用关系。如象数配方中,始终的五行生克制化过程(用)。即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八卦为体,五行为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1 发表于: 2012-07-31
(三)象数疗法八卦图


                         图—5象数疗法使用八卦图
注明1、此图象数用的是先天八卦数。
2、用的是后天八卦图的方位和八卦排列的次序。
3、大写数码十后天八卦数,阿拉伯数字是先天八卦数,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2 发表于: 2012-07-31
戏。

注意:外围的大写汉字为后天八卦不用记忆,里面一圈的阿拉伯数字才是象数疗法的八卦数字,这个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土居中,也是外圈的后天八卦的汉字大写数字,也不用记住,只有记住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头离卦3
左肩巽卦5,右肩坤卦8
左臂震卦4,右臂兑卦2
左足艮卦7,右足乾卦1
足底坎卦6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3 发表于: 2012-07-31
易经八卦“象、数、理”互用图




      天、地                     父-母
——————————————————————
雷-风-水-火-山-泽           动-入-润-上-止-悦

    
(象)···········(理)
       ·                        ·
        ·                     ·
         ·                  ·
          ·               ·
           ·            ·
            ·         ·
             ·      ·
              ·   ·
                ·
               (数)


   先天八卦(体)图····后天八卦(用)图
     乾1兑2离3震4        离9坎1震3兑7

    巽5坎6艮7坤8        巽4坤2艮8乾6
由以上得出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卦符号:
乾:乾三连  坤:坤六断  震:震仰盂  艮:艮覆碗
▅▅▅▅▅  ▅▅ ▅▅  ▅▅ ▅▅  ▅▅▅▅▅
▅▅▅▅▅  ▅▅ ▅▅  ▅▅ ▅▅  ▅▅ ▅▅
▅▅▅▅▅  ▅▅ ▅▅  ▅▅▅▅▅  ▅▅ ▅▅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兑:兑上缺  巽:巽下断
▅▅▅▅▅  ▅▅ ▅▅  ▅▅ ▅▅  ▅▅▅▅▅
▅▅ ▅▅  ▅▅▅▅▅  ▅▅▅▅▅  ▅▅▅▅▅
▅▅▅▅▅  ▅▅ ▅▅  ▅▅▅▅▅  ▅▅ ▅▅



运用:象、数、理,这三个相互运用,只要你说出象数理的任意一个信息,就知道你要说什么?
如:你说“数”上的“5”,那就是“象”上的“风”,“理”上的“巽”。
你如果说“理”上的“艮”,那就是“数”上的“7”,“象”上的“山”。
你如果说“象”上的“天”,那就是“数”上的“1”,“理”上的“乾”。

1、简单的运用方式:
你如果说2个数,那就是一卦。如7-3,7是山、3是火,山火“贲”卦。你如果说3个数,那第3个数就是变爻。如7-3-4,7是山、3是火,山火“贲”卦。贲卦四爻变,就成了火火“离”卦了。在实践中,你就按这样来与他人测卦。测出来的卦“贲”卦为本卦代表过去和现在,“离”卦为变卦(之卦)代表未来。用这种方式来断就可以了。
2、正确地运用方式:
第一种方式:应该说出6+1个数字,是一位数字的就按单、双数直接运用,超过一位数字的就将数字相加,直至加到一位数为止,然后用加出来的一位数运用。如:出数是,52-15-78-6-965-43+54
前6位数是:52-15-78-6-965-43 多数相加得:7-6-6-6-2-7,那么,得卦是:艮震“颐”卦,这个卦叫“过去卦”,为什么?因为他的卦里面有自变爻。变爻变了以后,7-单-单-单-2-7,就不是“颐”卦了,应该是离乾“大有”卦,也叫现在卦。第七个数是54,相加的9,因为每卦只有6爻,因此,9除以6余数为3,那就是“大有”卦的三爻在变,7-单-单-双-2-7,就成了艮乾“大畜”卦了。“大畜”卦就是未来卦。
第二种方式:可以说出6个数字,第七个数字,按时辰来计算。
还是用上面的那个数来看,如:出数是,52-15-78-6-965-43+当时起卦的时间是下午8点,下午19-21点就是戌时,那就是5。
前6位数是:52-15-78-6-965-43 多数相加得:7-6-6-6-2-7,那么,得卦是:艮震“颐”卦,这个卦叫“过去卦”,为什么?因为他的卦里面有自变爻。变爻变了以后,7-单-单-单-2-7,就不是“颐”卦了,应该是离乾“大有”卦,也叫现在卦。第七个数是5,那就是“大有”卦的五爻在变,7-单-单-单-单-7,就成了乾乾“乾”卦了。“乾”卦就是未来卦。
判辞:艮震“颐”卦,这个卦叫“过去卦”,那就用“颐”解释过去;离乾“大有”卦,也叫现在卦,那就用“离”卦解释当前的处境。乾乾“乾”卦了就是未来卦,就用“乾”卦来解释他的将来。解释的时候就查卦的卦辞(彖辞)和爻辞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都是简单的运用,如果在复杂一点,还要查他的世爻和应爻,看应爻与世爻的关系。再就是还要查本人的生辰八字等。除此之外,还要分析内卦外卦、对卦、反卦等。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4 发表于: 2012-07-31
用形象地比喻法来熟(速)记住64卦(一)
      地    山    水    风    雷    火    泽    天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坤    剥    比    观    豫    晋    萃    否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山  谦    艮  蹇(jian) 渐  小过    旅    咸  遁(dun)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师    蒙    坎    涣    解   未济   困    讼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升  蛊[font=](gu)  井    巽    恒    鼎   大过   姤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复    颐    屯    益    震 噬磕(shike)随  无妄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明夷  贲(bi) 既济  家人   丰    离    革   同人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临    损    节   中孚   随    睽    兑    履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泰   大畜   需   小畜  大壮  大有 夬(guai)  乾  
坤:地、女性、温柔;   剥: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比:较量;
观:道、无孔不入;     豫:欢喜、快乐;         晋:进、升;
萃:聚集;             谦:谦虚、和蔼、不自大; 否:恶、坏;
艮:山、止、性子直;   渐:逐、逐步、循序渐进; 蹇:有难、不顺利;
小过:错、小错;       旅:军队、旅行;         咸:全部、都、感情;
遁:逃走、隐藏、消失; 蒙:蒙蔽、蒙昧、遮盖;   师:军队;
坎:水、台阶、低洼;   涣:散漫、松懈、消散;   解:分开、押送;
未济:没完、承上启下; 困:陷、无法摆脱;       升:上升、升起;
讼:打官司、争辩是非; 蛊:虫子在罐子里打架;   井:整齐、有条理;
恒:久、持久、恒心;   巽:风、入;             鼎:正当、正在;
大过;错、大错;       姤:遇、美好、善;       复:再、恢复;
颐:休息、养、保养;   屯:聚集、储存;         益:受益、利益;
震:动;               噬嗑:用牙咬硬的东西;   随:随着、跟随、追随;
明夷:好、平安、平坦;无妄:合理、不乱来;     贲:修饰、打扮;
既济:完成、结束;     家人:一家人、自己人;   丰:美好、姿态;
同人:观点、思路相同; 离:火、分开;           革:改、变、革新;
临:靠、近、马上;     损:减少、破坏、损害;   节:节制;
兑:说、悦、快乐;     中孚:守信、诚信、信服; 随:跟、从、任凭;
睽:背离、违背;       履:履行、践行;         泰:平安、吉祥;
大畜:储存、大积累;   大有:多;               壮:强壮、壮大、雄壮;
需:要、求、求助别人; 小畜:积累、小的储备;   夬:决出、除去;
乾:天、男性、刚强。
生字:
姤(gou 够),否(pi 痞),屯(zhun 准),颐(yi 宜),夬(guai 怪),
遁(dun 顿),睽(kui 奎),履(lv 吕),噬嗑(shike 时刻),蛊(gu 故)


用一个人和植物的成长经历来比喻,这样能够帮助熟(速)记64卦。
先讲上经30卦: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先将故事简单叙述一边:有一个婴儿,从熟睡开始,醒来后要东西,到争利益,直到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历经艰辛、坎坷,胜利、失败,合伙、分离的全过程。
01.乾:好像一床被子,盖在婴儿的身上,在家族中是一家之长,一家的冷暖都在这张被子身上来体现,因他是父亲,指挥一切,挡风遮雨,遮天盖地。[卦象]天在上为乾,是圆形的。
02.坤:好像一张床,婴儿在上面睡觉,在家族中是母亲,她能包容一切,配合父亲操持家务,吃亏包憨,厚德载物。[卦象]地在下为坤,是方的,天圆地方就是这个意思。
03.屯(zhun):屯就好像一婴儿,在被子下面、床的上面睡觉;看上去,就像是很平静一样,其实,被子下面是有生命的,婴儿的内脏不断地在活动,他需要吃、喝、拉、尿,在这里你可以拿粮食种子在粮食囤里、正在休眠和没有发芽前的景象来想象他,种子囤积在里面,种子外面的囤就是天和地,种子皮就是被子和床,现正处在发芽的前夕。[卦象]水下有雷为屯,雷在水中,水就象被子一样,雷就像孩子一样,雷在动,就象孩子在动,也就是生命在动。
04.蒙:熟睡的婴儿刚刚睡醒,朦朦胧胧,外面发生了什么,对孩子来说不起任何作用,四肢乱动,又哭又闹;对于种子来说,正在发芽期。[卦象]山下有水为蒙,水蒙在山里面,还没来得及与外界接触。
05.需:婴儿为什么哭,一方面是说,因为他需要吃、要喝、要拉或着要尿了;另一方面说,他现在需要成人给他力量和帮助;种子发芽后需要阴营养(水肥气热)。[卦象]天上有水为需,一是天本身需要水来滋润,二是天想到大地的需要。
06.讼:大家的需要好比资源的争夺,你也需要、我也需要,就要开始争斗,讼就是争斗的意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说明这个道理;如果种子都在发芽需要食量,就要相互争斗,争斗就是打架,谁来评判,最后还是由天(大自然)来出面。[卦象]天下有水讼,天水相争高低,人看水的时候,水里能看到天的模样,水说它比天高,天说它比水高,水都不愿输给谁,一争高低,争执过度就是战斗。
07.师:争的双方的人越来越多,就要组织起来给对方斗,组织起来的队伍就是师,师也可以说是多、众等;如果是一颗庄稼,很可能就被其他的作物给灭杀掉,如果是众多的作物就可能吃掉其他作物。[卦象]地下有水师,地在水的上面,过去洪水时,哪里有地哪里就有人类,就有陆地生命,所以哪里就驻扎着军队。
08.比:双方的队伍相互争得需要东西,看谁的多,比一比谁最厉害,争得多的一方就欢天喜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乐趣;最后大家比谁的力量大,大者为胜。[卦象]水下有地比,水在地的上面,比一下谁的水多或者看谁的水深。
09.小畜(即蓄):争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就要存起来,存起来就是畜,但开始不会很多,叫小畜;一片庄稼或者一片树林,占据的面积大,存积的营养就相应的多。[卦象]天下有风小畜,有点积蓄就引来风动。
10.履(lv):虽然东西不多,但也是有效的积蓄,这个时候就不能随每个人的意愿了,要有一个规矩,要有体格制度,每个人要按这个规矩、制度办事;虽然有存积,但不是说谁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谁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要制定规则,合理分配。[卦象]天下有泽履,大江大海在天下执行天的命令,天让河水往哪里流水就流向那里,让存在哪里就存在哪里。
11.泰:大家都按规矩、有制度办事了,不争、不吵了,太平了,这样太平的日子,人们就叫做泰;积存多了,分配合理了,大家都有饭吃了,生长就会茂盛。[卦象]地天泰,天上有地或者说天地相互交融,就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富裕。。
12.否(pi):日子过的舒服了,大家无忧无虑,时间久了就要有变化,那就要闹矛盾,就要走向太平的反面,就是否;植物有吃有喝就会产生麻痹,产生麻痹就会走向反面。[卦象]天地否,天地不交往,就不会融洽,社会就不会和谐。
13.同人:既然队伍里出现了动荡、矛盾,这时的人们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观点相同的就是同人;受到损失以后,就会有志同的同类为了本族的生存联合起来。[卦象]天火同人,天在上,火也是向上的,性质是一样的,观点和信仰都是相同的。
14.大有:这时的同人就不是原来的那种想法的同人了,他要接受原来的经验教训,要用原来的有益做法,改掉不利的方面,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样就会更有大的发展,即大有;心一致了,劲大了,产的果实就多,收获就多。[卦象]火天大有,天上有火,说明光芒四射,闪闪发光,能够照到任何一个角落。
15.谦:因为接受了过去的教训,所以即使有了,并且是大有了,也不张扬,保持谦虚状态;为了解原来的教训,不再骄傲了,做到了谦虚。[卦象]地山谦,山上的地是大地的一个小的分子,表示大地对山谦虚。
16.豫:这时候的人谦虚、谨慎,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日子久了总想干点事,干什么呢?就想到娱乐,大家一起欢跳;既有物质,又比较谦虚,植物就会生长茂盛,无忧无虑,就找点娱乐。[卦象]雷地豫,在地上打雷,就象大地在唱戏一样进行娱乐。
17.随:时间久了,大家都养成了谦虚的状态,随和、不动脑、不想法子的人越来越多,随波逐流又来了,想事的人少了,出主意的人少了,随大流的人多起来了;有了大树,其他的树就跟着转,随之。[卦象]泽雷随,小姑娘跟随大哥哥天经地义。
18.蛊(gu):这样一来,时间一久,日子不是这么平和了,内部出现了懒惰,外部过来争夺;当种子不发芽或者庄稼生长不好时,说明种子内部或者生长环境出了问题。[卦象]山风蛊,山下有风,风出不来,就在下面乱周旋,搅得山下一团糟。
19.临:因为从上司到士兵都思想懒惰,无忧无虑,这样大难就要临头了;一旦发现出问题了,说明大难来临了。[卦象]地下泽即临,临就是到了,母亲和小女儿亲近,对小女儿太溺爱了,溺爱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20.观:大难来了,马上就要受到危机了,感到危险了,才引起了大家的主意,才开始重视起来,开始过问,即观;当作物发现问题已经表现出来了,这个时候要引起注意了,邀请专家或者懂行的人来给以诊断。[卦象]风下地是观,观就是道,风在地上无孔不入,时间长了就是道了。
21.噬(shi)(ke):通过观察,通过诊断,通过咬合即噬嗑,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诊断人员首先要听取情况,再根据现状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卦象]火下雷即噬嗑,打雷的时候遇到了火,两火相碰,会发出声音,也就是通过议论、大家各抒己见,最后才能准确地确定问题的症结。
22.贲(bi):发现有问题了,大家都来商量对策,都带着一种空白的思维来对待它,共同出点子、想办法;对待作物出现的问题,要研究解决的办法进行治疗和弥补。[卦象]山下火即贲,火在山下,不声不响,表示非常文明。
23.剥:要搞清楚问题的症结,就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剖析、分析其原因之所在,剖析、分析即为剥;要针对作物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证,以防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卦象]上下地为剥,山在大地上,经过风吹日晒,风雨蚕食,就会一层一层的向下脱落,外面的脱落了,新的就出现了,让后再继续脱落。
24.复:通过剖析,找到了症结,通过整改,又进行了恢复,才得以排除危险;经过治疗和补救作物的问题得以恢复。[卦象]地雷复,地下打雷,说明地下不安定,经过雷的震动,恢复了原貌。
25.无妄:通过这一血的教训,教育大家不能忘记,要时刻牢记,处处警惕,不能忘乎所以;对于这次的问题要总结教训,不能再次发生。[卦象]天下雷无妄,天高高在上,时间一长会忘乎所以,已有雷声就会提醒天的警惕性。
26.大畜:受到一次血的教训,就会来一个大的翻身,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发展得更快,得到的更多,积蓄更多、储备更多;出事后人人都能知道或者掌握这种情况,没有再次发生,这样收获大大的。[卦象]山天大畜,天在山的下面,就象是天上有存物,有积累,并且是大的积累。
27.颐(yi):通过这一场你死我活的血的战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该休整一下了,休整即颐;事情过后要蹲下来进行总结和修整。[卦象]山下有雷即颐,山在上,雷再打也无济于事,这时候应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28.大过:原来由于思想上的懒惰,差一点没有造成大的损害、甚至是灭亡,好不容易恢复来的成果,只顾高兴,忘了修养、休息、休整,结果又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一时并不好扭转,这就是大过;如果忘记了过去的失误,将会酿成更大的过错。[卦象]泽下风即大过,泽下有风,会将泽吹毁,会出大事。
29.坎:既然不好扭转,在前进中就会遇到困难、障碍和险阻,困难、障碍和险阻就是坎,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坎坷,在家族中是老二、男孩,因为家长对老大(结婚生子)和老三(年龄小需要照顾)的事情还顾不顾来,对二孩既不重视,也不太关心,全靠二孩自己闯荡,一定会遇到了各种坎坎坷坷,虽然遇到的困难多,但是成熟的也快;如果作物自己单独生长,遇到的困难会更大。[卦象]坎为水,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水就是险阻和坎坷。
30.离:这个时候队伍大了,人员多了,思想复杂了,又有了难以改正的过错,还经过了这些坎坎坷坷,势必人心就会动摇,就会胡思乱想,就会分离,即离,在家族中是二女儿,父母因大女儿的事情(结婚生子)和小女儿(因小不懂事)还没有返过伐来,根本来不及照顾二女儿,更顾不上他们的婚姻了;作物已经成熟,到了收获的季节,收获后就会离开原地,到另一处新的地方发挥作用了。[卦象]离即是火,是美丽,是离开,离的卦象是中间空虚,说明内部出现了问题,正在向两极分化。
这是上卦的人和作物的经历过程,这里面也包括了卦象在内了,就介绍到这里。

用形象地比喻来熟(速)记64卦(二)
(
再讲下经34卦:
上经30卦讲的是一个人从婴儿到走向社会的经历,下经34卦就是讲人不但走向社会,还要建立家庭的经历。
31.咸(xian):接着上卦离卦来讲,这个时候,人心出现了混乱,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取得了很多的经验,人们纷纷离开原来的束缚,各自开辟自己道路,在各自奋战中,人们满满的相互产生了感情,那个时候的感情都是真诚的、无私的,这个时候的感情就称其为咸。[卦象]泽山咸,泽长年在山上,向下滋润着大山,为大山的一草一木提供了营养,泽山便产生了感情。
32.恒:有了感情,就要萌生爱情,有了爱情,俩个人就要结婚在一起生活、过日子,结婚过日子就不是一会半会、一时半时的问题了,这就需要长期在一起即为恒。[卦象]雷风恒,打雷便产生风,只要动就会产生风,这也是一个永恒的常识。
33.遁(dun):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成天在一起,难免有吵架、拌嘴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两个人都要退一步,都要相互让一让,让即遁。[卦象]天山遁,山见了天是小巫见大巫,天见了山来势凶猛,为了不影响山的进程,主动的回避、后退,这就叫遁。
34.大壮两个人如果做到相互谦让这一点,就会过得很好,心情好、事业好、家庭好,就可获得丰厚的收益。[卦象]雷天大壮,敢于在天上发怒,大闹天空,说明胆子已经够大的了,也说明腰杆硬了,强壮起来了。
35.晋:结婚、成家、相处很融洽,事业就会很旺盛,名声就会很大,各级的领导也会很赏识,说不定还会得到提拔。[卦象]火地晋,地相对来说是不动的,火是向上的,边烧会便向前的,即进步的。
36.明夷(yi):由于喜来得太快,很可能经不起考验,一时的喜悦、高兴过头,自己的头脑发昏,这时候的光明、荣誉、名声就会被埋没,埋没即明夷,明就是荣誉,夷就是伤害,荣誉被伤害。这一卦,提醒人们,不该得到的不要得到,即使得到了也不会很长久。[卦象]地火明夷,本来火在地上是光明的、明亮的、是发光的,但是到了地下就不能发光了,就不明亮了,这就是明夷。
37.家人:家人就是自己的家,在外得到了伤害,就要回家,家是避风的港湾,家人团聚,能给受伤的人温暖。[卦象]风火家人,风在上火在下,无论风怎么刮,火是不会挪动的(是指大火,不是说得我们平常见到的火),也说明家是基本固定的,有家就有人,有人才有家,所以叫家人。
38.睽(kui):受伤后回到了自己的家,总感到憋屈,也不好向家里的人交代,就想外出再闯一闯,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在爬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两种观点,家里的人不想让他在外出,在家里呆着比较稳妥,而他的思想不是这样,正好与之相反,一个要外出,一个要留在家里,这两种观点就是相互背离,即为睽。[卦象]火泽睽,火的本性是向上,泽的本性是向下,两种物质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就是睽。
39.蹇(jian):在这个时候外出,你是赌气才外出的,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外出方案,是比较盲目的,所以,时机并不成熟,出门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即为蹇。[卦象]水山蹇,水在山上,流动不畅,到处遇阻,就是蹇。
40.解:在家万般好,出门当时难,遇到困难就解决。[卦象]雷水解,上面打雷,下面下雨,将天上的集聚的云给以分解了。
41.损:有困难就解决,解决困难就必然受到损伤、损耗、损失。[卦象]山泽损,山下面有泽,成天浸透山底,给大山以破坏即损。
42.益:通过解决困难、通过实践的、时间的磨难,自己学会了知识,今后在遇到同样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得到了益处,相应的说就是受益了。[卦象]风雷益,风刮起来的时候,再加上打雷,打雷又增风,对风来讲是有益的,风力就可以增大、加速。
43.夬(guai):通过自己经手的磨难,知道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不利的,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有所取舍,这就是夬。[卦象]泽天夬,泽在天上,必有杂物,天要保持它的刚健、纯洁、纯正,必须清除杂物,有去有留即夬。
44.姤(gou):一个人有了经验,就要大刀阔斧的干事业了,开始在一个小的地方干,后来事业越做越大,事业大了,势力范围也随之增大,就会遇上原来熟悉的人,或者是原来一起在一块做过事情的人,但遇上的这些人并不是实现商量好的,这叫做不期而遇,即为姤。[卦象]天风姤,天在上,风在下,风一刮动就到了天上,就会相遇,相遇即为姤。
45.萃(cui):遇的人越来越多,投缘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要从这里面找出一些精英或者比较出色的、出类拔萃的人来共同作事情。[卦象]泽地萃,地上有泽,泽是聚得来,相聚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精英出现,这就是萃。
46.升:人多了,人才业多了,事业越做越大,蒸蒸日上,呈现一个大的上升趋势。[卦象]地风升,风在地下,刮起了尘土,土会随风儿上既为升。
47.困:人开做一些小的事业还可以,再大一点也行,可是越做越大就来困难了,各方面都不适应了,遇到了困难。[卦象]泽水困,泽在水中,自己的水既不能外出,又不能下浸,憋在里面即为困。
48.井:自己干的事业遇到了困难,没前人的经验,全靠自己想办法,有的时候困难到了极点,甚至到了最低谷,就想到了井底一样,真的没有办法。[卦象]水风井,水下有风,说明水的下面还有洞,水的下面有洞就是井。
49.革:既然已经到了极点了、到了井底了,那就不得不背水一战了,那就是要打一场革命战争了,该留得要留下,不该留的就要无怨无悔的抛弃掉。[卦象]泽火革,泽的下面有火,火在燃烧泽,泽水干枯,就不是泽了,泽就变成陆地或者良田了,即变革了。
50.鼎:只有革命,做到有所谓、有所不为,才能真正甩开膀子大干,事业才真正能有光明前途,通过大干,达到了鼎盛。[卦象]火风鼎,鼎下有三个支架,风可以通过支架通过,鼎上面可以盛火,过去的火炉,有的也像鼎。
51.震:干得很好了,名气很大了,就会招来各种不同的声音,也会招来不知之祸,皇帝下令要收税,地痞想法要宰你,没有饭吃的人要找你等等,会招来很大的震动,在家族中属长子,容易先出名,出名是好事,但也会招来不愉快。[卦象]上下打雷为震,上面打雷,下面也打雷,震动大地,有的会招致破坏。
52.艮(gen):这个时候要与时俱进,该收的要收敛一些,该停的要注意停一下,该放慢的要注意放慢一下脚步,不要低头只管前行,先站稳脚跟再说,在家族中属最小的男孩,家务事不用她操心,在家很调皮,只管知道好的好,高的好,大的好,因此,见了大的、好的就贪得无厌。[卦象]上下都是山为艮,好上再想好,多了还想再多,高的东西本来就高,高上再高即为艮。
53.渐:因为有前一阶段的暴风骤雨,各路诸侯,也包括做事者都不断地在总结经验,最后达到既发展,又合理分配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的、不断地向前发展。[卦象]风山渐,风在山上刮,势必要有底向高,逐渐增高,不会是像在平地一样那样刮得这么通畅,循序渐进即为渐。
54.归妹:这时候人干事业既有经验了,事业也发展了,就应该想到大众了,这里的妹,是指嫁出去的少女,但是现在不是原来的少女了,是另一个家庭的成员了,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了,所以,在这里我认为,妹是指社会大众,因为有妹的出嫁,才有了另一个家庭,也就是说,自己的事业作大了,要返朴大众,要为大众着想,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卦象]雷泽归妹,天上打雷,就要下雨,雨下到地上,就会集聚,汇成大海或者大湖,大海大湖就是泽,泽也是小妹,打雷下雨归为泽,也就是归小妹,简称归妹。
55.丰:如果要让大众都能够享受到事业发展带来的成果,大家都富裕了,才叫做丰收了,这里的丰收不是简单的指物质上的,而是指各方面(思想的、观念的、文化的、社会成员的、物质的等)的丰收。[卦象]雷火丰,雷下有火,雷也是火,火火相联即为丰。
56.旅:大家都得到了享受、都得到了幸福、都得到了满足,奔走相告就是旅。[卦象]火山旅,火在山上烧,边烧边动,烧到哪里哪里就有感觉和反映,就象过去串联一样,串联的人到哪里哪里就回扰动,串联的人动就象是旅行,火在山上履行。
57.巽:富裕的消息一传开,就像风一样,无孔不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巽在家族中,是长女,一切全靠她来操持,因此,她的话很有分量。[卦象]风风为巽,风大什么都不怕,哪里都敢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艰不摧即为风。
58.兑:家家户户得到这个消息后,都有一种喜悦的心情,兑就是悦,在家族中他是最小的女儿,都很爱戴她,她其他的什么都不动,听到好消息就只会高兴。[卦象]泽泽为兑,泽中有泽,洼中再洼,即为兑。
59.涣:喜悦的心情,欢快的心情无法言表,手舞足蹈,使人的意志易涣散。[卦象]风水涣,水上有风,风吹水动,水的平静被吹散,即涣散。
60.节: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再喜的事情也不能过头,喜过头容易伤体,因此,要节制。[卦象]水泽节,天上下雨,流入地上,将雨水聚在一起,汇聚到海中或者湖里,以备后用为节。
61.中孚:事业作大了,社会发展了,联系扩大了,交往更广了,这就需要双方的诚信,人人都要做到诚信,人人诚信了,社会才能诚信,中孚即诚信。[卦象]风泽中孚,泽在下面,上面再怎么刮风,为了保证水源,泽中的水都不会减少,要忠于职守即为中孚。
62.小过: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一些过错,对于所犯的错误只要是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改正就不是什么大错,是前进中的小过错。[卦象]雷山小过,山本来就高,打雷本身就会破坏,因为山高会先得到破坏,但是阳光也会先得到,还会优于地面或者其他,会尽快得到恢复,所以,是小过。
63.既济:经过一番的磨难,终于过来了,事业也有了起色,就是说,前一个阶段已经挺过去了,但是,这只是完成了一个开端,更大的事业还在后面呢?不能掉以轻心啊!这里也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一个人的经过这么写坎坷和折磨,精力已经耗尽,但事业还没有终结。[卦象]水火既济,上面是水,下面是火,火向上,水向下,火水见面,要么水被蒸发,要么火被湮灭,两者不能相融,这里边还隐藏着一个道理就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为既济。
64.未济:开端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在告别前一段落的同时,后面的事情紧接着又开始了,未来的事业又接上了,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向前,社会才不断的发展。这里也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一个人的经过这么写坎坷和折磨,精力已经耗尽,这个具体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但事业已经留给了下一代,由下一代流传万事。[卦象]火水未济,火向上去做火应该做的工,水向下去做是应该做的工,两相比翼双飞,齐头并进,相互不被损害,社会、事业将会突飞猛进。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5 发表于: 2012-07-31
64卦新的记忆法
          天     地     山     水     风     泽     雷     火
———————————————————————————————————
          ▓      泰     大畜     需     小畜   夬(guai)大壮   大有
——————————————————————————————————
          ▓      否      遁      讼     姤(gou)履     无妄    同人
———————————————————————————————————
          否(pi)▓      剥      比      观      萃      豫      晋
——————————————————————————————————
          泰      ▓      谦      师      升      临      复     明夷
———————————————————————————————————
         遁(dun)谦      ▓    蹇(jian)渐      咸     小过     旅
——————————————————————————————————
         大畜     剥      ▓      蒙      蛊(gu)损      颐      贲
———————————————————————————————————
          讼      师      蒙      ▓      涣      困      解     未济
——————————————————————————————————
          需      比      蹇      ▓      井      节    屯(zhun)既济
———————————————————————————————————

         姤(gou)升      蛊(gu)井      ▓     大过     恒     鼎
——————————————————————————————————
         大有     观      渐      涣      ▓     中孚     益    家人
———————————————————————————————————
          履      临      损      节     中孚     ▓     归妹    睽
——————————————————————————————————
         夬(guai)萃     咸      困     大过     ▓      随     革
———————————————————————————————————
         无妄     复       颐   屯(zhun)益      随      ▓    噬磕
——————————————————————————————————
         大壮     豫      小过    解      恒     归妹     ▓     丰
———————————————————————————————————
         同人    明夷     贲(bi)既济   家人     革      丰     ▓
——————————————————————————————————
         大有     晋      旅      未济    鼎      睽(kui)噬磕  ▓
———————————————————————————————————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6 发表于: 2012-07-31
《我说参同契》中的一个秘方!

          本文源自:没有多少的时间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万要注意啊!所以讲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大陆当年有些吃鸦片的人,政府禁烟,抓住了要关起来,所以不敢抽啦,就把鸦片烟膏放肚脐上,效果差不多。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摘自《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7 发表于: 2012-07-31
什么是《河图》 (上)
黄远大/文
现代的高度文明始源于西方,无论是思想还是科学技术,都从西方进口。一些有思想,有志气的人都往西方跑,欲望从那里求得知识,学习技术。在汪洋大海一样的西化狂潮中,西方人的精神,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糜烂的,都一股脑的流向了中华大地。在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之中难道就真的没有存在过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分?!非也。
《河图》是文明中华远古流传下来的一个图形。人们只是传说在伏羲氏王天下的时代有:“河出图”。在大禹治水的时代,有《洛出书》。它的具体起始年代无从考究。
关于《河图》,有种种传说与猜测,也是历代文人们热心与精心考究的内容,但终究没有一个可以与西方现代文明相匹敌的认识成就。《河图》究竟是什么呢?它有没有实际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如果我们依旧按照过去人们的那种方法,以文字套文字,以词汇套词汇,我们将依旧是一无所获,永远也搞不出什么真东西来的。可是,一旦我们改变了研究的方法,我们不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概念到概念地“求解”。而是折回到我们认识事物的原始起点,从实际的观测中,我们立即有了发现。这种发现使得我们惊奇,也使得我们骄傲。因为我们祖先也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
这不是胡诌的,也不是凭空的捏造,是真实的,是确凿的。有志气的,想有作为的中华子孙们应该勇敢地去拼搏、探索!相信终究有一天,我们中华远古的灿烂文明会放射出它应有的光芒。
这一远古认识的卓越成就就是《河图》。
1 认识一下什么是《河图》与《络书》
我们先来分析这个《河图》与《络书》,看看它是如何表达内容的,以及表达了哪些内容。请参阅前文《觉识惊异》图8和图9。观察图形,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些阴阳符号。知道它是以符号形式来进行描述和表达一定内容的。在这里,我们能够发现我们的远祖在分辨与处理事物(件)的方面与现代流行的文明不一样。
如图所示,《河图》与《洛书》是由一些圈、点之类的符号组成的图形。最初我们只能从图形的各个组成符号来辨别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根据日常习惯表示方法的经验我们知道,图中空心的圆圈表示“阳”,实心的圆点表示“阴”。所谓“阴、阳”,即:从纸面上看,圆圈代表箭尾,从纸面进入为阳,圆点代表箭头,从纸面射出为阴。于是一幅生动活泼的流转运行图案就跃然纸面。河、洛图形中除了阴阳符号的不同和变化之外,还表达了从1到10的数字的观念。而关于数字,我们知道是描述事物更深刻的方面,是表达更深层次思想认识的。
图中圈、点符号的描述具有以下的一些规律性特点:
① 在《河图》中阴进阳出的纵、横规律;
② 阴进阳出的内、外规律;
③ 相临的数字相对,且一阴一阳;
④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⑤ 数字的变化也是一横一纵,纵横交替;
⑥ 每一方的数字也是一阴一阳;
⑦ 所有阴阳的纵横变化相对,相反。若以阳入阴出这样的意义描述变化,则可看出,里外运行相反,纵横运行也相反。这就明确描述出运行变化的阴阳纵横内外的相应关系。
⑧  在《络书》中四正方与四偶方的一阴一阳;
⑨  在《河图》与《洛书》中所使用的符号,圈、点所表示的阴阳,不仅有上、下;左、右;内、外;纵、横;奇、偶的阴阳关系,还有层次递进的阴阳关系。
对比这两个图形我们会发现,《络书》只是《河图》的一种转换形式,人们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种排列顺序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河图》中的相应符号排列做若干相应的旋转变换就是《络书》,或者把《河图》中按照纵横顺序排列的各个元素集合经过若干相应的矩阵变换,转换成圆形的排列就是《络书》。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一个客体。
经过了这样的分析之后,我们对《河图》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这些圈点到底描述了什么呢?我们依旧不知道。直到我经历了一个矿日持久的特殊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把人体作为在宇宙场中的一个“基本粒子(作用子)”,当处在本真觉识的条件下,在纯净宇宙场中,人体的行为状态就显示出了《河图》所描述的特征和规律性。这样,我才明白,《河图》所描述的是宇宙场作用的自然规律。
我是通过研究生命奥秘的实验,是在实践(不是想象,也不是推演!)中,才发现了《河图》与《洛书》的这个真正秘密。于是我明白了,这个秘密其实是我们中华远祖们留给我们的一个极其珍贵的科学宝藏。
2 在本真觉识之下揭示《河图》的秘密
我们在具体的实验中发现我们在特定状态下的行为出现了《河图》中所描述的种种关系规律,而所谓的“特定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处于了纯净宇宙场的作用之下,当剔除了人之思维、理智的控制作用的干扰之后所进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发现了宇宙场的旋转作用成分。我为之命名为“质玄作用”。于是我们开始明白,我们所有在特定状态下的行为,都是质玄作用场的玄的各种作用形态在时空中映射的图像。描述这一图像的就是《河图》。于是,我们对于什么是《河图》就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河图》与《洛书》是我们远祖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的运化的规律。对于任何一个体系、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个集合,总是由构成、状态和过程这三个最基本的方面来进行描述的,或者说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如何去描述它,总是离不开这三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体系,无论它的结构如何,它总是有自己的一定的状态和一定的过程。在《河图》中的数字就表示的是过程因素,而圈、点就是它的状态因素。于是,由圈、点以及圈、点的数目结合就描述了体系的状态和过程。注意,这种描述事物和事件的方法不是提出其中的数字关系,而是抽出其中的阴阳关系来进行描述,是用阴阳符号来表示状态和过程。因而我们称之为“代符法”。
图中的圈、点符号和数字关系具有以下一些规律性:
① 以“阴出”,“阳入”的符号形式表达某种内容(客观现象或事件)的规律;
② 《河图》中显示了纵、横以及内、外的数字变化关系,且是内外、纵横交替;
③ 在《络书》中显示了“四正”与“四偶”的阴阳关系;
④ 数字相临的两组阴阳符号位置相对,且奇数为阴,偶数为阳;
⑤ 每一方的符号也是一阴,一阳,符号个数相差为五;
⑥ 在使用的圈、点符号所表示的阴阳关系之中,还有层次递进的关系;
我们的实验环境从来就不能真正完全的“纯净”,总会或多或少出现某些干扰。这些干扰因素常常使得我们的行为状况变化为更加复杂,增加了我们实验的复杂性。我们的行为常常是处在不是一个作用层次的作用,而是增加为两个或者多个作用层次,造成我们实验分析和认识上的困难。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变化,我们有必要改变一下描述语言,首先是引进“集合”的概念。把所有的阴阳符号结构“组”作为一个集合。然后,根据《络书》的图形排列,可以把《河图》中的符号用另外一种新的符号集合形式来替代,转换成另外一种符号描述。
把这种用圈、点表示阴阳的概念改用线段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用一根长实线段(──)表示阳,一根断线(--)表示阴。于是,上述《河图》与《洛书》中的八种情况或状态,就可以用三条这样的线段重叠起来表示。这个新的符号表达形式就是“阴阳八卦”。这八个符号常常写成八个中文字,“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相互对应关系如下:
我们发现,当采用这种阴阳符号以后,新的符号集合可以更精细地表达更深层次的信息。表达我们的觉识发生了更深层次的分辨之后的内容。于是我们明白了阴阳八卦符号所具有的真正科学内涵。却原来八卦描述的是在叠加了不同作用层次宇宙场的作用下,人对宇宙场的作用发生分裂的深层的分辨。描述的是对这种发生了分裂的作用状态的分辨。
把关于《河图》的符号描述采用集合的概念,于是:
① 可以把这些符号理解为一个集合,整个图形为一个集合,称之为全集;
② 每一组为一个子集,总共分为五组,所以总共有五个子集;
③ 每一组又分为内外两组,每一组有一个中文字符,是又一层的子集;
④ 全集之中子集元素的排列有特征:一个“中心”集合与四个“外围”集合;
⑤ 每一个子集中的内外两个子集元素的符号个数之差为五。
《河图》中内外两个集合的元素符号个数之差为5,一方面这可以表示人体的觉知能力范围即识辨的层次;另一方面又可理解为两个集合元素为“三”的集合之“交”。表达了内、外两层作用的“三基原理”。以实例说明:对于常规的觉识来说,人体的视觉为“形、体、色”三基元,这每一基元又可分为三基元。对于“形”有“点、线、面”;对于“体”,有“长、宽、高”;对于“色”有“红、兰、绿”(或色调、饱和度、亮度)。八卦的内、外卦爻重叠就是“觉“的再次分辨。对于本真觉识来说,也类同。只是表现的具体方式不同。显示为“作用的分裂”现象。如《觉识惊异》中图5和6所示。
⑧  新的符号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也同样是一个子集合,也照样有其相应的八卦图形,于是“八卦”就又进一步演变为“六十四卦”。在“卦”中含“卦”。这是关键性的一步,使原本静止的,不变的,相互无关联的,转变成为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形式。因为它以“八卦阴阳符号”为基本形式,故而可以命名为“八卦代符学”。
一方面它表明了作用有六十四种基本的状态或形式,另一方面它还表达了时间变迁的顺序关系与空间的对恃关系。六十四卦的意义可以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相对应。在结构的观念之下,人们的认识是追求寻找物质结构的最小基本单元,在“原子”这一结构层次上,人类获得了“元素结构周期表”这样的结果或认识。与此类同,以“作用”这个最基本的观念为出发点,我们也得到了相应的结果:关于作用的六十四种最基本的类型和形式。就是六十四卦。于是,六十四卦的科学内涵一下子就明白和清晰了。
⑨  在实现八卦图形的这种转换中还有新的发现:在八卦图形中,对于先天八卦与先天八卦相互重叠,或后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相重叠,则所获得的是两种类型相同的作用叠加。若是先天八卦叠加后天八卦,或是后天八卦叠加先天八卦,则所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时瞻素浴薄U庵职素缘囊庖寰褪导噬贤瓿闪舜右跹舴诺绞值淖弧N裁茨兀肯忍彀素悦枋龅氖鞘挛锕赜凇靶颉钡墓叵担缓筇彀素悦枋龅氖鞘挛锕赜凇岸允选钡奶卣鳌J挛锕赜凇岸允选钡奶卣鳎褪恰扒稹保褪恰胺直妗薄V钊纭按笮 ⒍嗌佟⒊ざ獭⒃督钡鹊龋械恼庑┎痪褪恰安钜臁泵矗堪阉姓庑安钜臁庇职凑铡靶颉崩磁帕校獠痪褪恰笆泵矗浚」识笆帧本褪鞘挛锼泄赜凇安钜臁钡摹靶颉被帕屑稀F渲泄赜凇暗ノ弧钡母拍钍抢醋杂凇坝行巍薄S搿靶巍焙汀疤濉庇泄氐难≡瘛?/P>
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只要再进行相应的“制式”转换(由“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就实现了从“符号”到“数字”的转换,也就是我们现代流行(诸如计算机)的文明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8 发表于: 2012-07-31
什么是《河图》 (下)
3 关于《河图》认识的新飞跃

当我们一旦建立了“序缘”的观念体系之后,我们对《河图》的认识就完成了一个崭新的飞跃。因为所谓“序”和“缘”之意义的本质就在于“作用”。如果我们完全以“作用”的观念来开解《河图》中所表达的内容,我们就不仅是对《河图》本身,而是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远祖的文明也有了洗心革面式的认识。却原来我们中华民族遥远的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科学宝藏。这个宝藏就正是纪录在《河图》所描述的内容之中。唯有解密《河图》中符号所表述的密码,我们才能获得这笔巨大的财富。

现在我们就把中《河图》各个符号按照“作用元素集合”来解读。每一个阴阳符号代表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元素,《河图》整个就是一个作用元素的全集,其中的每一个符号组就是一个作用元素子集。

当人们以“作用”的观念来观察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以“作用”为基本的出发点来理解和描述,那么所有的这个物质的世界,就是由最基本的作用来“构建”的。或者说,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的终极“结构”,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作用”!既然是“作用”的,就当然不是结构的。注意,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作用”而不是“结构”!!关于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将以牛顿力学为对照来予以鉴别。

下一步的事情就是如何开展对“作用”的研究,对于“作用”首先我们可以划分它们的种类;然后摸索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探寻它们的性质和特征;寻找它们的规律等等;再余下就是如何具体的应用。

“作用”的基本类型首先有“阴、阳”和“纵、横”之分。所谓“阳”者,有“时空”的规定性和特征;所谓“阴”者,为非时空或超时空的规定性和特征。这是因为我们常规的觉识能力总是以时空作为判断和分辨的标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时空中发生和发展”。

所谓“纵横”者,我们规定“纵”者为“阳”,“横”者为“阴”。没有什么理由,只是一个为了统一而“规定”而已。为“阳”者,即作用的弥散态。我们所有常规的觉识就完全来自这种型态的作用,故而为“阳”。所谓“阴”者,作用的凝聚态。因为在我们常规的觉识之中,它们的作用都只是呈现为具有边界和结构的形体,我们只能观察到它们的边界和外形,内部的真正作用情况我们一无所知,故而称之为“阴”。当然,这只是就我们人体自身本体的常规感观而言。

它们各自又分阴阳,阴阳之中又分阴阳。能够进行多少次阴阳的划分就决定了我们认识的分辨能力,也决定了生命集合的类型和层次。

经过了这样一些思想的“奠基”之后,可以归纳出《河图》所描述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之根本源头

《河图》的表达方式是很形象的,特别突出地表现了相互作用的“形象”特征。这一点特别符合中华远祖们运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和描述事物和事件的这一特征传统和习惯。《河图》的整体结构是由中心与四框两部分组成,处于中心的显然是“主人”,处于四框的当然就是“居室”或“环境”。在中心与四框之间当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当然就称之为“事件”,而使事件发生的当然是相互作用。

一方面,处在中心的“我”总是生存于四框的“周围环境”之中,他们相互之间所能够发生的联系,唯一的就只有“相互作用”。所以相互作用就是在“我”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着的唯一事件和过程,这些事件和过程就是生命活动存在和继续的基础。没有这些事件的发生,也就不会存在生命活动,没有这些过程,生命活动也就必然停止。

另一方面,这也是作为智能的生命活动,产生认识的基础。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出现作为特殊相互作用形态的“觉”。没有感觉,就不会产生认识,也就不会出现以智慧为特征的生命活动现象。所以说,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的根本之源头。

② 中华医学的根基

基于这一根本认识的建立,中华远古的医学根基也就随之形成。“作用”,这就是中华医学的根基之所在。比如:中医诊断的具体应用之一是脉象。那么什么是“脉象”呢?根据后文所述关于作用的传递特征,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情况,都会被携带着,随着作用的传递,跟随传递的过程,以“脉象”的形式显示在外表。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某种技术真实地纪录,并运用相应的解码技术,解密这些携带了脏腑运行的功能状况的脉象,我们当然就能够通过解了码的数据,来判断和揭示各个脏腑的工作情况。但,现在的状况是,这种解码的技术不是通过标准的仪器,而是由人的手指,凭个人的经验。这样的解码当然会产生很多误差。如果我们能够研究制造出一种仪器设备,把人体的这种脉象纪录进去,并经过长期的,多种类的实验,完成病情与脉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我们当然能够准确地对病患作出判断。

对药物也做类似的研究,并采用计算机的统计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当然就可以作出准确的药量分析计算。

③ 相互作用的类型

在《觉识惊异》的表2中列出了现代文明的四大作用体系。把《河图》与表2进行对照,于是我们看出《河图》中的四个“边框”正好对应于这四大作用。按照阴阳八卦和阴阳五行的规律,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中心的集合“五和十”就代表“我”,即观察者自己(的两种觉识体系)。把其中从纵向与横向上的划分对应于作用的弥散态和作用的凝聚态。所谓“弥散”者,即没有“形”和“体”的特征性。作用的弥散态就对应于现代文明中的“宏观”作用,包括电磁作用与质量(或质玄)作用;所谓“凝聚”者,有“形”也。有“形”和“体”的特征。凝聚态的作用就对应于现代文明之微观的作用。微观的作用按照现代文明分为强、弱两类。所谓“微观”者,“有形”也。何为“有形”?有边界。是说这种作用有边界。正是因为这种作用“有边界”,所以才给予我们一个“形”和“体”的概念生成。比如电磁作用,没有边界,我们得到的是“无形”。没有形状,又无处不在。“有形”者,有边界。这种作用只发生在“边界”之内,在边界之外,没有了。我们得到是这种作用关于边界的概念,“形”和“体”。《皇帝内径》中说:“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这就是“有形”与“无形”的来由和本质。每一种作用集合又分为阴阳,即辐射与闭合两种类型。

中心之“五”者,即“吾”,也就是这个能够发生觉,能够对宇宙自然发生相互作用的“我”。这个中心的“我”又有阴、阳之分,一者为“五”;一者为“十”。表示人的感觉也就是与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分为性质不同的阴、阳两种类型。“五”为阳者,表示能够产生理智的常规之觉;“十”为阴者,既不发生常规的知觉,也不能被理智所控制,纯属生命活动的本性、本能、本质。

在“吾”的周围是“四框”。这当然表明是与为“主”的“吾”发生联系的周围环境,总共有四个方面(或四种形态),也就表示与周围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有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的每一种又各自分为阴阳,故而总共应当是八种作用。这就是能够最终成为我们认识的,所有使我们的觉发生的相互作用总数。这与当今社会之文明正相应(请参看《觉识惊异》表2)。在现代文明之中,我们所能够知晓的相互作用有电磁、质量(即万有引力)、强、弱,四大类。对于电磁作用,我们知道是分为“电”和“磁”的。如果在每一大类中都有如电磁作用一样,再划分为电和磁两类,就正好也是八种。这不是巧合,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只能最终归结为这总共是八种类型的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的必然之路,是天地造化之自然。正所谓“千条大河归大海”,与人们的认识所走过的途径无关。

④ 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作用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创生了“万事万物”;

创生了“运动”和“发展”;并由此创生了生命;……

作用最基本的性质就是“传递”,并由此建立了“信息”;创生了“感觉”和“理智”;

⑤ 各种作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则

作用的相互关系就是转换和传递。

作用的传递是信息的本质内涵。没有作用的传递,也就没有信息;正是因为有了作用的传递,才造成了信息的展示。信息只是作用的一种表现、显示(表达)形式;作用则是信息的本质、本体。

作用的相互转换规则就是阴阳五行。所有事件与过程的发生、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这些规律之中最基本的就是相互作用的阴阳五行律。

阴阳五行律所表达的是各作用类型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相互转换关系。“五行”的这种相互关系有如数字的运算,这种特征与事物的数字特征相对应。

数字是事物的一种特征属性,表达了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一种数字的关系,数字可以通过演算来进行相互变换,从一个数字变换到另一个数字。具体实施变换的最基本操作类型不外乎数字的增加与减少。

各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相互的转换。从一种作用类型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操作”来实现到另外一种作用的转化,这种“操作”的规则就是相生、相克的五行变换。五行相生就有如数字的增加,五行的相克相就有如数字的相减。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观察作用的转换方式和特征,如果转换的方式或特征表现为“序”性,则说明作用的转换是按照“相生”的规律,于是就按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程序推演(相当于数字的加法);若作用的转换特征显示为相互“对恃”的特征,则按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程序推演(相当于数字的减法)。

这种相互的对应性可以列表如下:

数字与阴阳的对比表

数字
阴阳

有序


运算
逻辑关系
有序


推演
逻辑关系



正,负;虚,实


有,无;是,非;与、否;……

        

作用的相互转换关系我们是通过实验才得以认识的。在《觉识惊异》中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人体在本真觉识的状态下,当作用中心上升到头部以后,人体的行为动态会出现“面对八方”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显示了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则,也是对阴阳五行规则的最好验证。

这一规则不仅反映在人体的动态行为上,同时还“规定”了人体内部的作用流在体内的运行和盛衰所遵循的规律。在生命活动正常的状态下,人们在本真觉识状态下可以“观测”到作用流的运行情况。作用流由各个赃腑发出,携带着各脏腑功能的各种信息,遵照五行相生、相克的作用传递规律在体内运行。阴阳五行律当然也是人体各脏腑功能所遵循的规律。人体只是宇宙作用场的一个“微分作用子”。因此,这一规律也就显示了宇宙场的作用规律。

这一规律是质玄作用场的普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过程,比如一年中的春、夏、秋、冬;一天的昼、夜、晨、昏;一月的朔、望、残、新;也适于体系的结构,比如方位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以及诸如人体内脏的心、肝、脾、肺、肾功能关系等等。

⑥ 作用的基本规律

作用的基本规律就是《河图》。《河图》就是我们远古的祖先总结出来的关于宇宙认识的最基本规律。

从以上所述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总括出两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序”和“缘”。这就是我们在《觉识惊异》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关于认识的基本观念,“序缘观”。当我们建立起了“序缘”的观念体系之后,我们再回头来考察《河图》,我们就获得了对《河图》崭新的认识。我们的描述当然采用集合论的语言。而且发现,这样做的结果立即拉近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在认识上的相互距离。

《河图》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规律,是我们中华远祖对自然宇宙认识的一个最完美的总结。怎么说呢?可以这样:就像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或者矩阵那样,把《河图》用一个大括弧框起来书写成{河图}。这也就是把{河图}也作为一个集合或者矩阵。在《河图》之中包含了许多代表符号组,是次一层的子集。这些符号有多种内涵,这些符号可以表示数字,也可以表示的是结构,还可以表示的是作用,还可以表示的是规律……。总之,它可以表示所有我们用于描述的内容。

{河图}Û{作用,结构,规律,数字……}

如果说,比如其中的符号表示数字,那么这个集合就表示的是数字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数字无论多么烦杂,多么巨大,又如何变化,都是由从1到10的这些基本的数字元素组合而成的一些集合。

如果把它作为“物”,作为物质的“结构”,作为一个结构的集合,则它所表示的就是由物质结构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所组成的一些集合。在我们关于“物质”的观念之下,任何的物质都是有结构的,任何的结构都有最基本的结构单元,这个结构元素就是“阴、阳”。

任何的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就有其必然的规律性。如果这个集合作为规律,那么它就表示了物体(物质)运行的最基本的规律性。最基本的规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序性,也就是关于“时间”的特征性;其二,“作用”性,也就是关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关联性。这也就显示为信息的特征性。没有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何以有相互的关联?何以有相互的信息传递?这两个方面前者又显示为“先天”性;后者又显示为“后天”性。所谓“先天”者,有“序”性。先天本体,本身具有;所谓“后天”者,显示为“空间”的相互对恃性。由相互作用而来,由于有了相互作用,发生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于是发生了相互之间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交往。

⑦ 数字关系

注意到其中的数字,总共是自1到10,这告诉我们“进位”为10。而内、外圈点数之差是5,告诉我们相邻的作用层次之间,数量级相差为5。或者说,“作用”的“界差”是5个10次,即105。就是说,每一个作用层次到相邻作用层次要跨越5个10进制的数量级。同样,从结构的观念上来说也是如此,它与物质结构层次分割的数量级别意义相同。从一个结构层次到相邻结构层次,要跨越5个10进制数量级的空间格子。书写成现代的数学表达式就是105。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物”只是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显现形式。是由我们的感觉直接获得的“知”。“结构”则是作用的不同层次。每一种“结构”,也就是每一作用层次之间相互格子的比例关系是105。这个结论与现代物理的观测结果是基本相符合的。

中心的“5”和“10”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代表时空。这种所谓“时空”其实是由觉识本体所发生的对客体的作用的一种“度量”或“刻度”,即对作用进行度量(分辨)的格子。在中心的“我”是作为观测、辨别、判断的本体。觉识本体要能够对宇宙场的作用发生分辨,作出判断,当然要具有相应的分辨能力,而这种发生分辨的能力就显示为“度量”或“刻度”,即实施分辨的具体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主观的时空。它既是均匀一致的,也是均匀无限的。而且必须是这样,否则就谈不上分辨,也谈不上判断。也谈不上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4 牛顿力学与电磁作用定律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牛顿力学。在牛顿力学中最基本的基石就是牛顿三定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简要如下:

牛顿力学的运动定律

⑴ 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⑵ 第二定律 F = M a

⑶ 第三定律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F = KMm/R2

牛顿力学中所表述的这种思想根基就贯穿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始终。从物质结构出发,具有一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时空中发展、运动,变化。相互作用是所有使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这就是西方文明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有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两种。其积分形式为

 ┌(封闭曲面电通量)∮Dds=Σq(总电荷量)

 │(磁场强闭路环流)∮Hdl=I+Is(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即全电流)

 ┤(电场强闭路环流)∮Edl=-dφ/dt(总磁通变率)

 └(封闭曲面磁通量)∮Bds=0

其微分形式如下:

 ┌(电位移散度)▽div·D=ρ(自由电荷体密度)

 ┤(磁感应强度散度)▽div·B=0

 │(电场强度旋度)▽rot×E=-¶B/¶t(磁感应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磁场强度旋度)▽rot×H=δ+¶D/¶t(传导、位移电流密度矢量和)

麦克斯韦方程中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如下:

①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电位移的散度等于该点处自由电荷的体密度;

②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散度恒等于零;

③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的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流密度的矢量和;

④  电磁场中任意一点处电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故而可知,麦克斯韦方程所描述的正是电磁作用的一般规律。注意到这里与牛顿力学的不同:

① 描述的对象不同,在牛顿力学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是物体;在电磁作用中,观察的主要对象不是“物体”,而是“电”和“磁”,是一种“作用场”。注意,这里的“场”与牛顿力学中“物体”并不是同一种客观存在;

② 作用的类型不同,牛顿力学中的作用力不是电磁力;

③ 牛顿力学描述的是物体的状态及其变化,麦克斯韦方程描述的是电与磁的相互关系。由于描述对象的不同,描述规律的具体形式也不同;

④ 综合上述,麦克斯韦方程的描述已经转变为以“作用”为中心,而不再是“物体”。

综上所述,跟牛顿的三定律,或者麦克斯韦的微分方程一样,《河图》描述的实际上是(比麦克斯韦方程)更一般的宇宙中作用的最基本规律性。《河图》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不是以数字,而是一组以圈、点符号所表示的基本定律。它描述的不仅是关于宇宙场作用的最基本规律,也是“作用子”在宇宙场作用下运行的基本规律。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它不仅能够描述“有形”的事物,同样也能够描述“无形”的事物。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189 发表于: 2012-07-31
本文源自http://blog.sina.com.cn/tianmenxianren


《河图术》预备知识 (一)



                                     黄远大/文

前     言

    如《惊异》的引言所述,《河图术》是一种技术,是一种主动、自觉地对人体进行自我改造的技术。该技术对人体接收来自自然界作用的功能进行转换并进而探索宇宙自然与生命的奥秘。在进行自我改造的同时也是强化作用的转换和传递,以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当人类对电磁场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人们对雷电等现象充满了神秘和宗教的崇拜,也充满了畏惧。然而今天,人们利用电磁场、电磁波不但可以进行远距离通话,而且可以坐在家里看到电视剧场的各种音乐节目,甚至世界性的重大比赛。古典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已不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现实,已经“物化”为电视机、收音机、电报、传真、雷达等等。一句话,电磁场已经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场的发现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类的认识与社会文明向前跨越了巨大的一步。

    但是至今是否还有人类尚未曾认识、了解的信息?怎样才能感知它们?这就是我们现在要探索和求知的。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人们尚且不知道人体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觉识”体系,当然也就谈不上“觉识”体系的转换了。简而言之,《河图术》是对人的“觉识”体能进行专门训练,以期实现自身“觉识”体系的转换,从而达到觉知“质玄作用”的新技术。实现这种转换就是对自身本体生命活动的自我改造,这种改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就像一个人要从婴儿成长为成人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这种自我改造从外表的形式上看貌似练习气功,或者像佛学中的修行,但内在的本质却是天壤之别,我们的目的并非练成某种“功夫”或者“成仙得道”,而是为了开发出我们原本就具有的本真之觉。

    我们训练的目的就在于改变我们常规的知觉体系。觉识体系转换的关键还在于观念的转变。由于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人们有了知识,有了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有了自己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而这个传统的、习惯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往往使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在事物本来的面目中掺杂进去了自己的思想观念成分。这就往往会使事物本身的原貌失真,不能反映事物的原始真像。以人们最习以为常的视觉功能来说,人类视觉对光的反映是色,而通过电子仪器我们知道,光是各种幅度、相位和频率不同的电磁波。这种差异正是来源于接收者自身“觉识”功能本体的“掺杂”,我们的目的就是如何除掉这些“掺杂”。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对一些细微的信息和作用已经习以为常,感觉不到了,而这些信息和作用却恰恰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正是我们要追寻的。

    由于这种自我改造的实验与观察与古人的“修炼”十分相像,为了语言表达的方便,我在下面的叙述中就把它当成一种“修炼”好了。

1 时间选择:(修炼的时辰及每次练习的时间间隔)

    一天中的24小时任何一个时辰都可以练习。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讲,对修炼的时刻大可不必斤斤计较,只要有空就可以进行。

    不能适合于生存环境的生命集合,必然是自身的灭绝,而绝不会是自然去适应他这个个体。因为“他”只是这个大自然中的一个小小的“原子”。一个人的个体,能力再强大,也强大不过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更无法与银河系中亿万颗星球围绕银河中心旋转这样的强大体系相抗衡。因此说“人类征服宇宙”,倒不如说人类如何适应宇宙而生存。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因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人,作为宇宙中的一名成员,他必然也要适应这样一个旋转的自然体系结构。因此在他内在的、自身的“运转体系”之中也必然存在着这种“一日24小时”的循环因素。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以至小到细胞、原子,都必然属于这样一种“一日24小时”周流、循环的自然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体生物钟。在人体自我改造的过程中当然也应当遵循这个规律。

    遵循的总则就是“作用叠合”原理,可体现为两个方面。

①:是要持之以恒,定时定“量”,也就是说每日修炼的时辰应当相对地稳定。

②:阴阳交替,随机起伏:

    当然,也不是每日都会绝对一样,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简单成一句话:掌握“阴”“阳”火候。什么叫掌握“阴”“阳”火候呢?就是要掌握好阴阳交替这个关系,或者说注意抓住阴阳交替的这些“时刻”。何谓“阴阳交替”?我们以实际来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夏热为阳,冬寒为阴。一日之间,中午11~13点是这一天最“阳”的时刻,也就是说从这以后,天就要逐渐变黑,因而这个时刻是“阳极阴生”、阴阳交替的时刻;同样,每夜子时也是“阴极阳生”的交替时刻,这些时刻就是每日修炼的关节时刻,在这些时刻修炼,就叫掌握好了修炼的时辰。此外,还有酉时和卯时,也就是每日早晨七点到九点及下午十七点到十九点。这两个时辰是“阴阳交合”的时辰,即阴阳均衡的时辰。这两个时辰也都是“关节点”的时辰。但是由于人体或者说人在修炼的时候是处在“阳生”即“清醒”状态,而不是处在“睡眠”态,因而效果比较好的时辰还是在“阴稍盛于阳”的时辰为好。即寅时和戌时,这两个时辰均是“阴稍盛于阳”。或者更准确地说,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和落下的时刻。

    以上是就每日来说,就每个月也有类似的选择(或者说演变)规律,随着月亮的朔、望、园、缺,在每逢月圆和月缺,以及每月的初八和二十三,这些都是修炼的关节点。

    同样道理,每年的春分、秋分及夏至、冬至季节则是一年之中“阴阳交接”之期,因而也是修炼的关节点。这是其一。

    其二,按照天体运行阴阳更替的自然规律,修炼的姿势和方法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2 场地与环境

    人们都知道,修炼有动、静之分,阴柔与阳刚之别。我们说要“遵从自然法则”就是我们进行训练时的阴阳、刚柔火候,也应跟天体运行的大自然法则相应。当处在阳刚的时辰、气候、环境条件下,应当以阳刚为主;当处在阴冷的气候、时辰、环境条件,尤其是自身体质条件处于阴柔状态的个体,则应以阴柔为主。这里只是提醒人们在修炼时要注意,本身条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统一。

表9 动、静状态对环境要求对比表


场地环境
动态
静态
















场地范围
空旷开阔
可不必太大

场地
以松软、有弹性、

平坦、泥土为佳
以安全、

舒适为佳

室内、房屋
不宜
无碍

空气新鲜、无异味
无异味
无异味

有花、草、树木
为宜
为宜


无强风
风宜微弱


不宜
不宜


无碍
不宜

光域
光亮
不刺眼
有微光即可




温度、严寒
无碍
注意保温

酷暑
宜清凉
宜清凉

频域
声响
抗干扰性较强
弱,尤怕突、爆声响






其他人的干扰
不惧
有妨碍

蚊虫叮咬
好一些
恐惧

衣着
宽松得体
宽松得体




    修炼一般有动、静两种状态。当然也不绝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并不完全始终保持一种状态。动态情况下一般应该有足够宽松的环境范围(尤其是场地)。由于动态中体能消耗较多,因而对新鲜空气需求量大,所以能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也是动态的极重要的条件。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强调在室内练习要求开窗户,尤其是夏天,更要有“穿堂风”的缘故。

    关于新鲜空气,所谓新鲜者,系指无异味,即无“酸、臭、腥、臊”等有毒气体。此外,有强烈放射性、强烈电磁辐射、热辐射的地方也不宜修炼,这些都称为“不新鲜”。

    再就是对噪声的干扰。对噪声的理解,并不是所谓的极静、毫无声响,而是以“不干扰”为原则。比如在轮船上,当然有机器的轰鸣声,但它是有节奏地、持续不断地,因而并不引起干扰。当然,也不能守在发动机旁边,也就是说音响的强度不能超过你入静时的忍耐极限。即便是一些比较轻松、缓慢、飘柔、微弱的乐音也同样会引起相应的思绪和心里变化,对修炼也是干扰。

    以上是就空域、气域和频域三种环境做了说明。再就是光域和温域还有风、雪、雨、蚊虫等等,这些都可以一言以“毕”之,即:以不影响(干扰)修炼为准则。修炼,尤其是动态,并不怕光,但光强得刺眼睛当然也不好。最适宜的光线应以能见人影为宜。温度也要适中。太热,汗流浃背,干扰修炼;太冷,身体僵冷也不宜修炼。风,小风并不影响修炼,但太大,风沙扑面、站立不稳,当然也不宜修炼。雪固然不影响修炼,但要防止摔倒,雨中不宜修炼。此外蚊虫的叮咬也会妨碍修炼。

    静态和动态不同,因而对场地以及环境的要求也有些差别。静态的特点是“静”,因而对场地范围的要求就小了,而且对静化的空气需求量也小了,但是对“静”的条件要求就高了,因为修炼时人体处于极静态,所以对周围的环境也要与之相应地安静。

总而言之一句话,环境应选择尽量减少引起修炼者理智知觉和思念的环境为宜。

3  方位

    修炼当中的方位是很有讲究的,这是因为作为整个大宇宙场中的一个基本粒子,人体在地面站立的具体方向便代表了人体作为一个生命集合所生成的作用场与宇宙场(或人体的站立方位与大自然场)相互作用的一种具体作用状态,这种状态之中便隐含着作用集合中各元素之间的阴阳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状态等等信息。在常规觉识之下这种特征并不展现,只有在进入本真觉识(作用)态之后,各作用状态的信息才能清晰地由这些“方位”显现出来。此为其一。

    其二,方位与时刻也密切相关,因为不同时刻的地球在银河系中所受作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表明各个作用集合元素相互关系之间发生了变化,这也相应于方位发生变化。所以在不同时刻面对的方位应该有所不同,或者按一般的理解方法,即太阳所在方位不同,故选择方位亦不同。

    不同的时刻应有不同方位。这种方法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呢?有,依旧是遵循“作用叠合”原理。即按时辰面对着太阳所在的方位,这是因为我们主要处于“日”场和“地”场之中,所以对我们作用最大的还是太阳地球和月亮。方位是按照地球自转(或北天极)来决定的。地球旋转的方位我们定为自西向东,于是我们说“太阳从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所以我们按照这种方法选择方位,实际上是遵从了地球自旋的规律性,也就是相对太阳的日场的运动法则。

    这里所说的方位是指“起势”时和结束收尾时的方位,并不是在动态中的各种动态行为。在动态中,各种动态行为取决于(或者说反映了)人体场与宇宙场相互作用的具体状况,只有在结束时才有方位性的说法。在本真觉识之下,这种方位的选择是自动进行并完成的。

    再一点,在结束之时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单一方位,而可能会面对东西南北四方,甚或八方。这种“旋对八方”便体现它复杂的“玄”的特征,体现了它是一个作用集合。它与宇宙场的相互作用是集合形式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牛顿力学的作用原则。

    这里所说的方位也并不是固守陈规、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场合可以灵活机动的。比如在火车上,在行途中,此时便可以采取自由方位,而不拘一格。取随机方位。

4 心态

    人们进行(从事)的各种活动都必然有其一定的出发点(目的),这也是修炼者最基本的心态。有的人为了“治病疗伤”,有的人为了“强身健体”,有的人则为了追求某种功能──从常规的耐寒、耐热、大力、固坚,到耐火……。其次,每个个体的社会经历、生活习性、在社会生活中各种条件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学识的差异、见解的差异……)。其三,心态的差异还来源于他们自身生理素质的不同。首先有男女性别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又有身体强弱的不同,盛衰的不同(劳累或安逸)。……这其中以人们的文化素质的影响又显得特殊。长期以来的社会文明、传统的习惯、物质文明的需求关系、政治的倾向……等等。尤其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以理智来控制个体的行为,对非理智态的人体行为都一概斥之为“精神失常”,这就更加阻碍了人类的探索。

    任何一种常规的训练方法都讲究有一定形体动作,还加上一些“一、二、三、四”之类的口号,所以实际都只是一些体操化了的肢体运动。人们习惯于“用”思维,即做一件事首先知道要怎么做,然后再去做,而从来不去做“不知道是什么事”的事,也不去做“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事。现在我们就是要一反常规,要去做“不知道是什么事”的事,要去做“不到知道应该怎么做”的事。

    一个婴儿从母体中诞生出来的时候,他不曾想过他是否应该到“人世间”来,也不曾想过到“人世间”来之后他会怎么样,他应该怎么样。他便是这个样子,在朦胧之中出世,在朦胧之中成长,由无觉到有觉,由无识到有识,由无知到有知。当他一到“人世间”时,他是无知无识的。他不管人们的喜怒笑骂,一出生下来就是哭,就是蹬、踹。这便是初始的生命态。这就是人们在进行修炼时所应达到的心态。自己应当是一个无知无识的“胎儿”──称之为思维的混沌态。

    此态一下子启动了,变为“出胎”。由无觉变为有觉,由无知变为有知。于是混沌变蒙昧,分出阴阳。从此之后就变为有觉、有动、有叫喊。至此“胎儿”便“降生”为“婴儿”。我们这里所说的“觉”和“知”就是人体对大宇宙场相互作用的一种显现。因而修炼者不要顾及眼、耳、鼻、舌、身等五官对此色彩斑斓之花花世界之感觉,更不要用自己所谓的理智去控制、指挥。此“一觉”便是真知真觉,如同混沌初判。从此便有“另一番世界”。因而,应当仔细地去“觉”去“悟”它。细心地去“观察”,去“领悟”,在“另一个世界中”遨游。

5 身形

    所谓身形,就是修炼时身体所采用的姿势。总体来讲身体的姿势可分为立、坐、卧三个大类,而每一大类中又分为许多种类。总之,人们练习时可采用的姿势可以无限多种,如表中所列。不过以下表中所列也只是略加陈列而已,实非全面,仅供参考。

表10 身形一览表




分腿直立式并腿下蹲式(八卦掌式)三圆式(抱球站桩)马步式  弓步式 马弓步式 倒立式 下腰式 顶头式 压腿式  肩扛式 劈叉式  别腿式 跪俯式  跑跳式 下蹲式  游走式 扑步式  舞蹈式 顶墙式  旋扭式 背墙式  撞击式 斜撑式  舞剑式 攀蹬式


高坐式 架腿式 散盘式单盘式双盘式架撑式便蹲式撑蹲式狗趴式(龟缩式)


仰卧式 侧卧式 斜坡式 高腿式仰盘式趴卧式 架卧式悬挂式倒盘式


    除身体的姿势之外,两手还有一定的手形,称之为手印。手印在佛教密宗中很讲究,“手印”二字便是由佛教的经典中源引而来的。

    除了身印、手印之外还有“脚印”,即脚的摆放。是外摆、还是内扣?是实掌,着地,还是空掌,虚浮?等等。

    修炼时采用不同的姿势将产生不同的修炼效果,因此针对不同情况应选择不同的身形。实践表明,采用多种身形的综合不仅会使修炼增添许多色彩和兴趣,而且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益。每一个人具体采用何种姿势,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况在实践中逐步的确定。这要靠自己去体察、去领悟,别人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每个人在不同时刻的生理、心理条件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环境具体情况的不同,与之相应,所采用的姿势自当不同。

6 身体的调节:

    身体的调节可以简化为一个字:松,放松!

    但“松”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以及真正能做到的。放松不仅包括身体的肢体关节的放松,肌肉的放松,五官的放松,而且还包括内部脏、腑的放松,还要包括思想、心灵的放松,精神、意识、情志、理智的放松,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要放松。

    所谓心理放松分为阴、阳两种类型。所谓阳性放松古人有“心不外驰”、“反观内照”等等之说,总之是把意念集中到体内,集中到体内那个“使呼吸生发”的源头上来,静静地体察体内的动静。当体内形成了“作用流”并不断地按照一定的盛衰规律和路线循行环流、运布于各肌体部位之时,肌体便会出现相应的动作。这些动作会逐渐由微弱到强劲,由细微到显著,这种肌体的动作虽可受控于主观意念,却不是主观意念所为,并非凭理智所“安排”的体操运动,而是作用流在体内的盛衰引起的肌体运动。与前者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也是运动,但运动部位是放松的,肌体并不“用”力。这里的根本差别在于:“用力”者乃后天意念所为,而自动者乃由质玄转换生成的作用流及内、外作用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作用态”中“五官之觉”对外界的动静极其敏锐,而且还特别精神,异常清醒。不仅能体察到体内作用流的盛衰、肢体的活动,还能体察到体内所发生的各种声音。

    所谓阴性放松就是要进入“恍惚”态,即知觉、意念全都消失的状态。它既不同于病患者的昏迷,也不同于睡眠者的梦幻。在此“作用态”之下,修炼者的“呼”与“吸”的作用与作用流完全“粘、粘、贴、随”,成为一体,理智、心神、意念、情感完全被抑制。这种状态与胎儿无异,是生命的原除态。

    当然,在修炼时尤其是初练者的心神、意念不可能完全进入“恍惚”态,而修炼者往往会思绪不断,浮想联翩,越是入静越是精神,越是思想活跃。这虽然不是所要求的,然而修炼的进程也就是不断达到“驾驮”这“心猿意马”的过程,逐渐收服这心神的过程。

    在“作用态”中肢体的放松与心理的放松,阴性放松与阳性放松这两种放松态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恰恰是相互交融、相互转换的。在初期阶段,建议人们以阳性放松为主,而不必过分强求“入静”。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