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18阅读
  • 490回复

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体会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0 发表于: 2012-08-15
80·260改善多人失眠;三代鼻炎好了;003治愈眼疾  

      作者: 高xx、王xx  



        80·260改善多人失眠
    我从15岁起睡眠失调-患失眠症,血压低近40,晚上迷迷糊糊到天亮,白天昏沉没精神。近30年间这种情况经常伴随我,入睡慢,怕吵、有动静就醒,醒后就睡不着。对照教材认真分析病情我属于心脾虚,8坤土,脾,主运化;2兑金,肺,主气;6坎水,主肾。80为振奋脾气;260为金生肾水;补肾益气,依据老师医疗卡上的配方80·260逐步改善了我的睡眠。
    此配方以为多人解除失眠的痛苦,听着他们述说睡不好觉的痛苦,看到他们改善失眠的喜悦:念数管用;换地方也能睡了,;我姐姐睡觉好了;失眠症好了,睡眠时间延长了等等,我从心里感到欣慰,也为老师而骄傲。                              
                                                               高 x x
                                                               -选自2007年《自然疗法研究》第1期
        治疗失眠症
    黄××,女,35岁,河南省平顶山市某中学教师,患有失眠症近三年,逐年加重,常难以入睡,甚至连续三日毫无睡意,偶而睡着,也是浅睡,1~2个小时,自诉在小孩时曾患嗜睡症,其后总是又担心睡不着,随形成恶性循环。不惜财力去过多家医院医治疗失眠症,终不得效,后经常以安定(安眠药)度日,且剂量日增,情志不遂,忧心忡忡,甚烦。自诉舌苔厚白,有时又黄,证系脾、肾两虚,寒热相染,以平调阴阳,补肾健脾为主。
象数配方为80·260,经诚念感觉舒适,令其持念,三日反馈说睡得较好,但仍在服安定,不知道谁的疗效显著,告诉其停止用药,继续持念,一周后又馈,睡眠比较稳定,只是头有时有点晕,木重,仍多忧患,舌苔厚白,中间黄;但整体上已显大效。
根据实际情况又改方为:80·640,试念后无不适感,令其持念,并保持心情平静。一月后电话反馈,已基本痊愈,目前仍在持念,既可巩固疗数,又可健身。
[方义](1)80·260
脾藏意,主思,8主脾,为阴,可摄血,缓急,80健脾益气,固本,8为坤,坤主静,为闭目,为安睡。80健脾生气血,促气血生化而济心安神;
260补肾纳气,增强体力,扶正固本通络,滋阴养血,安神。
(2)80·640
80方义同上,640滋阴潜阳,肝肾同补(肝肾同源),又640滋水涵木,可防肝阳上元,640又益肾补精,柔肝安神,皆除心烦。总之80·640,先天、后天得补失眠改善而获佳效。
                                                         王 x x
                                                         -选自2007年《自然疗法研究》第1期
    
    祖孙三代鼻炎好了
    祖孙三代治鼻炎,因感冒伤风引起,轻者半个月,重者一年多。
    姜××,女,50岁。2001年鼻子通气不畅一个多月,经默念20·50·70两分钟半就觉得吸气通畅。告之其子刘×,20岁,大学生,鼻炎一年多,花了不少钱吃多种药治鼻炎均无效。我对她讲对孩子不要说念数治病,因为年轻人不相信八卦治病,告诉他反而会遭到抵制,影响治疗。晚上看电视时你这样说,给你做个5分种默念数字实验,看你有什么反映,孩子因好奇就会配合你。过了几天(孩子周末回家)告诉我,晚上按照我的说法去做,也是两分多钟孩子惊奇的“哎”了一声,问他怎样,他说:我的鼻子一下“通”了。这才告之是八卦象数在给他治病,嘱其晚上要多念,彻底治好鼻炎。其母,80岁,感冒半个月,鼻子不通气,念到5分钟就高喊“我鼻子通气了”,我的鼻炎好了。
    2兑金,主肺,宣导气机;
    5巽阳木,主胆,治伤风感冒;
    7艮阳土,为山,为鼻,疏风散寒。
    孙××,女,45岁。2000年4月聊天时说:“我已一年多什么味都闻不到,吃了很多药也不管用。”配方70·20·50(同上),70排在前因7为鼻,此方以鼻为主。通过5分钟的试念,感觉鼻子往外排气,告诉她每天要默念一个小时以上。约十多天见到我非常高兴的说:“我闻到炒菜味了”。由于后期坚持不够,病情有反复,告其要想彻底治愈鼻炎就要认真默念,要坚持一段时间,以固疗效。现以3年多,痊愈。
    李××,男,10岁。鼻炎3-4年,其父是我所职工,2004年4月在谈起孩子的病时也无奈。我告诉他用象数治疗,并讲了几个病例及使用方法。两天后遇见时高兴的说:你猜,孩子用了多长时间鼻子就通了?我大概算了下也就是10秒钟。当我说念数治病时,我母亲非常反对:“什么念数治病,封建迷信不许念。”我拉着孩子躺在床上开始念数,约10秒钟孩子就起床说“通了”,直奔厕所擤鼻涕。这两天老是擤鼻涕,我都怕擤坏了。我告诉他,孩子已病3、4年了,鼻腔里有炎症,排出后就没事了,但是还要坚持念几天。又过了几天告诉我:孩子已经不念了,一说念数他就嚷嚷:鼻炎好了,不念了。
    这些鼻炎因伤风感冒而起。使身体阴阳失调,经络堵塞,而伤及五脏六俯,引发各种疾病。
          003治愈多人眼痛、眼涩。
    3离火,为目。如公司会计、银行出纳、电梯的女工、学习班的女孩等等。在我住的楼里开电梯的女工项××,30多岁,400度近视,经常在值班(晚6-12点)时织毛活。2001年12月份有天晚上见她坐着发愣,问她时说:我的眼睛痛极了,明天一早儿去医院看病。我告诉她从现在开始(晚6点多)你心里反复默念003直至睡觉。第二天见她时高兴的说:你走后我就不停的念,念了约两个小时眼泪就开始哗哗的往下流,流了很多很多,跟哭了似的,我一直念到睡觉为止,早晨一睁眼眼睛不疼了,我也没有去医院,直至现在还经常念数。
    2003年1月16日我所一位女同志刘××,约50岁,打电话说:她右下眼皮跳有一个多月了,而且越来越厉害,因听别人说,来找我求治。003·70无效,我想起此病因肝火上抑引起,400·70要她默念,21日中午见到她告诉我说:今天眼皮没跳,上星期见面后就再没跳。
               010解决颈椎病
    010已经给两位退休的老同志解决颈椎病,其中一位姓郑的还给他的朋友们介绍经验,当其他人怀疑的问他念数治病可能吗?他大声的说:我的颈椎病都治好了,你还不相信。
    还有一些小病例:有人在我馆看书,不时地发出轻咳声,我告诉他默念20·50,临走时对我说从念数起(约2小时)再没咳嗽;
    女同志月经腹痛来电话求数,告诉她默念820,见面时说在电话里一听820就感觉腹痛减轻一半,坐在我面前又念了十分钟就好了。
    还有一位退休的老同志是我所遇到的最敏感的人,当告诉她某数指某内脏她一念就感觉内脏收放。她说排便困难,告诉她默念160,再遇见时高兴地说:“真好玩,我一念就排便”。
         十年中我义务治疗过200多人(亲戚、朋友、同事及不认识的人),都是使用这些自然疗法,并迎得了一个绰号“邪门医生”。
    在几年的实践中感觉到:推广“象数疗法”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念数”。很多人在治病无指望了接受“象数”治疗,一旦病好转就停止念数。还有人表示记不住、想不起来、老忘等等。但是只要有机会我就推广“象数疗法”,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位智者给这个世界带来这样一种神奇的自然疗法,愿有缘的人身体康健。

祝老师身体健康!
                                                                    学生:高 x x
                                                                    电话:010—68378689
                                                                    通信地址:北京2729信箱
                                                                    -选自2007年《自然疗法研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1 发表于: 2012-08-15
敬畏天地上苍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我们不懂的,没有理解的,没有看到的,没有听到的,没有接触到的,有一些人确实看到不会说的,有的是看到不想说的,有的是看到不能说的。连广义相对论还有一些什么等等,那是他们的科学实验啊,实际上就是他们自己把看到的一部分说出来了而已,星球的扭曲啦,星球之间的瞬移啊。凡是有的汉字名词,你千万别不信。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一闪大门,你可以从这里进入,略窥其一斑。如果你看不懂仙人的文字的话,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和现实中的生活小常识联系起来看就可以,你从中国文字来解释就可以了,实际上以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详细记录在文字之中了。你不用学习太多,学习一点是一点,学会了一点就不得了啦,中华文化太伟大了,你理解上苍,不理解天地。
   五行理论告诉我们,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相生的自然运行规律,阴阳是天地之间的道路也,上苍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人也按照天道和地道来运行,身体就是加入到上苍的运行轨道之间进行不停的运行。知道这些就足够了,不用问太多的为什么?这是一个定数,就是要动起来,不动就脱离了运行的轨迹。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2 发表于: 2012-08-15
实际上看到了也不必惊慌,只是知道我们自己知道的太少了就足够了,认真地学习吧。
五行运行有规律,这是一个定数,实际上就是一个坐标,让我们的身体和天地同步运行的诀窍。
身体里面的有血瘀气滞的垃圾,这是因为我们的脾土太湿润了,太沉了,所以显得懒惰起来,陀螺也是在运行天道,就是不停滴旋转,所以拍打一下自己的脚面吧,特别是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三条经络的原穴附近的几个腧穴所在的区域就足够了。这里有和天道一起运行的经络,有和地道想吻合的经络,又和人道相吻合的经络,这样很快就要天地人合一了。就增加了运行的能量,加入到天地的运行轨迹里面了,加入到四时的运行之中了。实际上五行相生,你只要拍打其中一个经络,都是环环相生的,其他的经络也会在高速旋转五种物质的运行中得到调整的。是你的身体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
   你如果不能理解,自己看不到的话,你就看看自己的经络仪测试的能量数据吧,我们理解和领悟的都可能不一样,你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没有一个参照物,所以中医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你先看啊看这些天地之间的定数吧,有了参照物,反过来理解中华文化,你就可以很快对上号了。我看到宇宙的扭曲了,这是五行的运行规律的图像。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先人看到后画出来的无字天书。
   中国人的祖先太聪明了,我们太愚笨了。但是还有我们同时代的人,弄明白了一句话,就顺运了天道。你就可以悟出来其中的道理了,知道了道理就是一根绳子头递给你了,一切都理开了。
   拍打法就是拍打自己跟上身体经络运行的道路而已。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3 发表于: 2012-08-15
昨天为一位亲戚家的孩子检测了一下经络,最好的是他的能量的不高不低的,但是没有经过练习的都是多少有些紊乱的,不可能达到像我现在这样的24条经络全部绿线的程度,全部绿线这样的图像只有经过拍打以后才能形成整齐的排列。
    这个孩子有14条经络是绿线已经很难的了,也就是相当于优秀的水平,但是还有10条经络是蓝线,也就是只相当于及格的水平,所以错落有致的排列多少有点紊乱了。只要经过一次练习就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这些蓝线分别是肺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心包经、胆经、肝经8个经络。
   我看了一下他的身体各个经络的部位都有青筋,小小的年纪就会有青筋,这正是告诉我们孩子的身体是有垃圾的,还不是疾病,这就是未病。
   问一下他的感觉都是和图形一致的,这就证明了经络仪的吻合性。治疗起来就会有的放矢了。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4 发表于: 2012-08-15
肺经-14、-4左兰右绿,胃经-15、-16左右绿线,脾经13、25左绿右兰,心-14、11左兰右绿,小肠15、26左兰有黄实,膀胱-8、4左右绿,肾2、-11左右绿,心包-18、-17左右兰,三焦3、-6左右绿,胆经-16、6左绿右兰,肝8、19左绿右兰。
肺、胃、脾、心、小肠、心包、胆、肝有蓝线。
经问询有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毛病,有时胃痛,证实了脾胃小肠和胆消化不好。
有近视证明了肝胆疾病。
从手腕看肺经、心包经、心经有青筋,手肘肘窝有青筋,证明了手的三阴经有显示,拍打一下肘窝心包经有微小的红痧。
从手心看,有两条青筋预示着心脏的心包经的位置血管有垃圾。
从手指看四缝穴颜色有点深,按压以后有4个手指2关节痛。
从足经络来看,有两条非常明显的青筋,正好在脾经、胆经、肝经、胃经循经路线上,按压一下太冲穴是疼痛的,几个趾头缝也是疼痛的。
而左右绿线的大肠经、三焦经、膀胱经、肾经却没有青筋,按压也不痛。
这个孩子的脸长得很好看,很白,但是没有红晕的光彩,不是白里透红的润泽之光。问一下你捏一下自己的脸是不是痛的,结果很痛,想不想变得更漂亮啊,那你自己捏一下自己的脸蛋,前后赶着捏一会两个脸蛋就泛起了红晕,润泽之光就出现了。
腿上还被蚊子咬了几个小红点,告诉他写在上面700.400,明天就会下去的。
针对小孩的近视给了几个象数配方有时间念着,在足背上写了一些数字帮助止痛。
像这样健康的孩子,经过检测都有很多经络是紊乱的,虽然还是比较好的兰线,但是已经可以在身体上直接找到证据,这样诊断就一目了然,治疗起来也比较方便。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5 发表于: 2012-08-15
帝内经 第四十三讲 《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病机)病机十九条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洪图教授

教材155页。第五节《素问。至真要大论》

论六气病机(病机十九条)我先介绍一下篇名。我们教材选的是《至真要大论》关于病机的这麽一段,实际意义上《至真要大论》是讲五运六气。也就是讲运气的七篇大论之一。我们没有选“运气“部分,主要是选其中的病机部分。病机这一部分,其实也是和六气密切联繫的,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密切相关的。这一篇为什麽叫《至真要大论》?吴琨在《素问吴注》解释《至真要大论》篇名的时候,是这麽讲的。

理无上谓之至,道无妄谓之真,提其纲谓之要。

也就是理论是最高尚的,那样的话叫“至”,至高无上的理论。道无妄,讲的道理是没有虚假的。完全是真实的东西,所以“道无妄谓之真”,“提其纲谓之要”,也就是说这一篇内容非常重要。所谓的“至真、至要、至为纲要”,所以叫“至真要”。就如同《素问。灵兰秘典》,《金匮真言》,都是取的是这个意思。就是无非说这篇的内容是非常宝贵的。非常重要的理论。是强调重要性的意思。《至真要大论》。

刚刚我提到的这一篇主要是讲运气的。其中有一段关于运气联繫的病机问题。也就是讲不能将问题,是联繫到运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所以我们现在留下这一段,如果给命题的话,应该是两个称呼都可以。一个叫“病机十九条”,这是俗称。在医学史上,乃至于许多的中医学界,一说“病机十九条”就是讲的这一段。讲了十九条。

或者说,从其内容上说,叫“论六气病机”,我说的这一篇是讲的五运六气的,所以说这一段是讲的六气病机。因为关于病机的问题,不止于六气病机,我们前面讲的《调经论》的气血病机,“血并与阴,气并与阳;气并与上,血并与下”等等,那都是讲的气血病机,阴阳的病机、气血的病机,五脏的病机都有。但是这一段,主要是讲的六气病机。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引起各种疾病,它们的主要病机。但是对于这一篇的理解上,后世医学家进行了引申,其引申之意,那就不限制在六气上。也就是说不限制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癌的病机上。引申为脏腑病机、引申为上下病机,所以也有的医学着作上或者论文上,对“病机十九条”分类的话,说六气病机,脏腑病机,再分的时候是上下病机,有这样几个分法。其实这些脏腑病机、上下病机,是一种引申之义,就本篇的实际内容而言,就其本质而言,还是讲的“六气病机”。当然讲“六气病机”的理论,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关于脏腑病机的认识,以及有关其他病机方面的认识。因此,引申指义,也不能说是错了。因为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允许有几个不同方面的理解。这是关于这一片主要的题目。我们把这一篇命个题目的话,可以有两种,一个叫“病机十九条”,是现在中医界大家所共知的,或者说叫“论六气病机”,吗因为这一段主要是讲六气病机。

这一段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中国医学史上,以这一段为研究对象,有的出了不少的论文,写了不少的论文。古今都有这方面的论文。还有的写成了专着,就以“病机十九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写成专门着作。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写了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就是以“病机十九条”为主要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还有现代医学家,任应秋写的《病机临证分析》,像古今这样的着作,那都是以“十九条”为主要研究对象。至于学术论文,关于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识,临床应用,就近几十年内,有几十篇之多的论文。有的专家还写连续发表,在杂志上连续发表若干篇。《病机十九条分析之一》,《病机十九条分析二》,一直分析了七八篇的论文发表。。所以这一段的内容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说在中医学界一说,病机十九条,人人都应该知道。这是这一段的重要性问题。

现在我就把这一段来读一下,之后我们串讲。

http://www.theqi.com/cmed/class/class7/nj_43.html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6 发表于: 2012-08-15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
歧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歧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幩鬱,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譟狂越,皆属于火。 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7 发表于: 2012-08-15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那看来是指外感类的疾病。“百病”泛指很多种疾病。很多外感的疾病,产生都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作为病因就成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正常范围内是六气,超过了这个限度致人为病,成为资邪气了,就称为“六淫”。

“以之化之变也”,那是由于六气,有的正常的化,也有的动态的变,化是指的顺从的、正常的,谓之化。“变”就说是动变、变动,是说异常、失常。那麽六气支持,称之为“化”,它总得有风寒暑湿燥火,不断的正常的变化。六气的异常,超过一定限度,作为病因致人为病了,那麽它就称之为变。“以之化之变”。关于“变”与“化”的问题,还有的解释,化是所谓量变的那种化,变就是说是质变。另外一种解释。关于“化”与“变”。我们现在口语都叫做变化变化。作为一个词了。其实在原来的用字上,“化”与“变”还有一定的区别的。当然我现在教材选用的,化是说正常,是说顺,变是说异常、是说动。六气有化有变,有正常有失常。因而可以引起疾病。可以引起很多种的疾病。所以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经言”,也就是古代的医学经典,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对实证,邪气盛的应该用泻法,对正气虚的应该用补法。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余锡以方士”,这个“锡”字就是“赐”予。上赐下。上给下变叫做赐。我给方士,这是泛指医生而言,所谓“方技之士”,是指的医生。在这裡是指的医生。我把“盛者泻之,虚者补之”这些医学经典理论交给了医生们,

“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他们也应用这些医学理论,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他们没有收到十全的效果,说效果还不令人满意。所以下面说,

“余欲令要道必行”,要道就是指的重要的一些理论,要是切要,重要。道就是指的医学理论、医学技术,我想我希望能够重要的影响理论,得到认真的执行,

“桴鼓相应”,取得桴鼓相应的效果,“桴”是说的鼓槌,桴鼓相应是说鼓槌敲到鼓上,咚,它就得响,就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说桴鼓相应,就是效果非常显着。

“犹拔刺雪污”,好像刺扎到肉裡边去了。把它拔出来就好了。好像什麽东西污染了,把这污染对象洗掉了,就乾淨了。还是说治病的效果显着。

“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工巧神圣,按照《难经》的解释,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神圣工巧”是指的这样的诊断的技术。也就是说,我希望把这样重要的医学理论,交给医生,医生在应用的时候,在临床上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用“桴鼓相应,拔刺雪污,工巧神圣”来形容医生在临床上诊治疾病,所取得的显着的效果。

“歧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歧伯回答说,怎麽才能做到这点呢?这样的话,就需要谨慎地审查病机的理论,这就提出病机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中医理论当中,病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内容,病机这个词就出在这,上边“审察病机”以及下边的“愿闻病机何如”。所谓病机,就出自《至真要大论》这一篇。后来发展形成我们《凝聚》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是什麽意思?我们看教材注释,“机”是机要,是关键的意思,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疾病为什麽产生这个症状?又为什麽从这个症状,又转化为另外个症状,或者有产生其他新的症状。这是为什麽呢?就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研究病机。

张介宾在《类经》上解释说,“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这这疾病的变化从哪出来的?怎麽出来的?研究这个问题,这就叫病机。这个变化的关键,就是病机。其实分析病机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临床所谓辨证的过程。临床辨证是办什麽呢?辨证就是在哪裡分析病机。分析病机的结果出来了,辨出个什麽证来。是寒热虚实等等。所以分析病机的过程,其实就是辨证的过程。我们临床上所谓辨证论治,那个“辨证”就是要分析病机,才能辨出证来。因此,临床诊治疾病,要注意审察,也就是认真的分析,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气是指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气宜”就是指的审察六气主时之宜。风寒暑湿燥火,按正常情况下各有其主时,风是春季的主时,火热是夏季的主时,燥是秋季的主时,长夏,湿,的主时,冬,寒的主时。所以,六气各有所宜,但是我们在临床诊治疾病的时候,你要审察病机,特别不要失去六气主时之所宜。你才知道,什麽时候是正常的?什麽时候是不正常的?要研究五运六气,知道什麽时候这个气是正常的。出现什麽样的气是不正常的?所以六气主时之宜,也是涉及到五运六气的主时之宜。所宜问题。这样的话,你就能够很好的分析病情。因为我刚才说来,本段是属于《至真要大论》的,《至真要大论》全篇是讲五运六气的。所以它讲“气宜”是“六气之所宜”。是讲五运六气的理论问题。

既然病机的问题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下边就问,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下面具体回答这个问题。当然病机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气血阴阳脏腑都有病机,这一段,只是相对集中的讲病机。因为其他的病机理论,在《内经》裡头分散很多篇都有,我这麽说的意思在于请各位知道,《内经》讲病机,不止是十九条问题。但是十九条是相对集中地讲的。所以尤其被人重视。一研究病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病机十九条。下边就一条一条的,我们来讲解。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8 发表于: 2012-08-15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讲十九条的时候,它的语法,它的句式,语句的组成形式:“诸...皆属...”,每句话都有“诸、皆、属”这三个字作为句式。你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不有诸、有皆、有属吗?所以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讲这十九条的时候,还首先要把这三个字说一下。不然也容易误解。当然,这个理解问题,我们教材后边,【理论阐释】当中也提了,但是现在为了讲的方便,我们还是要先讲一下。这十九条当中的句式,第一个字,“诸”,诸风掉眩这个“诸”,是指的不定多数,就如同我们在老师上课,大会开会时候说“诸位”,诸位,就是不定多数,没说是三十位是诸位,还是一百位是诸位。都是诸位。泛指而言,不是定数,所以说不定多数。不是指的一切。非一切之义。也就是换句话说,诸风掉眩,是不定多数,多数的风,并不是所有的风,一切的风,不是所有一切的意思。这是关于“诸”字,应该是作这样的理解。

皆,是作“同”的意思。皆属于肝,就是很多的那种风证,同和肝有关係的“同”字。也不能作完全讲,全部讲。说所有的风全部是肝,这也不一定对。还有“属”字,皆属于肝的“属”字,属实联繫的意思,是有关的意思。有关联,有联繫。因此这三个字,是作为不定多数,“属”是作为有联繫,这样一个意思。讲这个本意在于说,不要理解为全部,所有的,一切的。这样理解又太机械了。因为客观上并非如此。比如说,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我们先从多数,不定多数的风来讲,很多的风,风证,出现的什麽症状呢?出现“掉眩”,而这个掉眩,属于风证的病证,是多和肝有联繫。掉,是指振摇、振掉、摇动、摇摆不定;眩,是指的眩晕,头晕目眩,眩,就是眼前玄,目前玄,就是眼前发黑,眼发黑,头发晕,谓之眩。“掉”就是振摇不定、摇摆不定;风性动摇,眩晕的眩也是动摇,是自我感觉的动摇。比如病证当中有些字体的动摇,头动摇、肢体的动摇,在外观上看得见的,属于动。“动”是风的特点,风性动。眩呢,是病人自我感觉在那裡动,在那晕。也是在运转不停。所以这都属于“动”。这是很多的风引起的症状。因为“风气通于肝”,所以风的病证常常是和肝有联繫的。换句话说,“掉眩”这类的病证,常常是和肝有联繫的。我可没说,都属于肝,都是肝的病。是呀,常和肝有联繫。为什麽呢?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巅顶,肝主筋,肝有这三个特点,目眩,是眼睛玄,眼睛发黑,肝开窍于目。头晕,肝的经脉上巅顶。掉,振摇,肝主筋嘛,抽搐动摇这一类的疾病,是筋的失常。筋的功能失常了。比如抽风了,抽搐了。口头语就叫抽风了。动,就叫风。那是肝不能养筋了,肝主筋脉。所以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巅顶,肝主筋,因此肝的病,常常出现振摇,眩晕这些症状。所以说风气又通于肝,“肝应春,其气风”,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我说它不是所以的掉眩都属于肝,那是吧,比如一个病人气虚,气虚也头晕,不非得是肝病才头晕。就是气虚,坐着坐着,一站起来就晕起来。躺着,一坐起来,也晕起来了。那当然还有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说脉象比较虚。舌质也比较澹,一看,气虚,这个气虚可并不是肝气虚,一般的是脾肺气虚。还有那个水饮病,痰饮或者痰饮病,他也头晕哪!要不怎麽有句话叫做“无痰不作眩”。那就强调痰引起眩晕的情况,也是不少的。“无痰不作眩”这句话,无非是强调“眩”那个症状,经常是由痰引起的。可不要这又理解为机械的也不行,说凡是“眩”都是痰,那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不对了。就是说由于痰引起的眩晕的并不少。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所以头目眩晕。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化痰祛痰的方法,有有热就加上祛痰清热,清热。所以我说气虚也可以眩,痰盛也可以眩,阳虚也可以眩,真武汤所治的适应证,那不也有“头眩、脉沉紧、振振欲擗地”?他眩晕得都要倒了。那是真武汤证。有肾阳虚不能化水,水饮所造成的眩晕。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对,相当多的掉,振摇,眩晕的病证,是属于和风有关係的。和风有关係的,常常是和肝有联繫。当然,本段是讲六淫为主。比如说外感,经常有眩晕,其实那个桑菊饮,大家熟悉,常用的桑菊饮的适应证上,就应该有眩晕。这菊花、桑叶都是入肝经的。本身就治肝,清肝热。内伤的,刚才我讲的那些眩晕,内伤的反而说得多了一些,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级别: 管理员
只看该作者 419 发表于: 2012-08-15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肾应冬,其气寒。寒性收引,寒性凝冽,所以由于寒邪引起的拘急收引之类的疾病,“收引”,弯曲了,屈而不伸,叫收引,皆属于肾。这是指的多半是由于肾阳不足,而感受外寒。所谓风寒专打下虚人,下虚是说的肾阳虚。肾阳虚的病人特别容易受到风寒。寒为阴邪,侵犯人体,容易侵犯下。而且只有阳虚的人才容易受外寒。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样的道理,所以肾的阳气不足,不能温化,特别容易受风寒之邪的侵袭。寒性凝冽,寒主收引,因此出现了肢体收引拘急这类的症状。屈而不伸这样一些症状。《生气通天论》讲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还有印象吗?偻,就是伛偻,大偻就是伛偻得很厉害。弯屈得很厉害,屈而不伸。它首先是有阳气伤了,而肾为阳气之根,所以“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又与肾相通,寒气通于肾。寒主于水,主于北方水之气。与肾相通。所以说诸寒收引,常常是和肾有关係。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